小型灌溉农田水利

2024-06-08

小型灌溉农田水利(精选12篇)

小型灌溉农田水利 篇1

全球水资源问题不断恶化,我国同样面临严峻的用水形势。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很早就开始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也逐渐在节水灌溉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运用合理的灌溉方法,可以有效节约和利用水资源。而节水灌溉技术是新型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是有效的水资源配置方式。利用新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增强地区水资源的承载力,在有限的水资源下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好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力促进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

1 节水灌溉分析

农田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需要较多,节水灌溉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消耗。传统灌溉技术消耗的水资源较多,水资源的利用较低。因此,需要在目前的节水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更好地实现节约水资源。通过对农作物的类型和生长阶段进行分析,分析其生长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水资源消耗情况,在适宜的生长阶段进行灌溉,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农作物的正常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不同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量不同。运用各类节水技术,在灌溉的过程中节约水资源,一方面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费用,另一方面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涉及较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节水技术不仅仅是减少单位面积灌溉量,而且还要运用新技术,尽量使用自然降水,减少地下水的使用[1]。新型节水技术能够让水大量浸润到土地中,实现水资源的存储。通过调水,对水资源匮乏区域进行水补给。通过远程调水,加强管理,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 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人口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农业也是工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平均,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农业生产水资源不足,农作物的灌溉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灌溉更多的作物,而且减少浪费。同时,目前农业发展中节水增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保障土地用水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节水灌溉技术

3.1 低压管灌技术

采用低压管道输水,输送过程中有效避免了水损失。传统的水资源灌溉,在输送过程中和外界接触,水会蒸发、渗透等多种方式损失。低压管输水能够有效地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损失。同等的水量,低压管灌溉能够灌溉更大的面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此外,低压管输送可以节约电能。不管是井灌区还是在河流中取水,电量的使用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利用低压管,减少了电能和水资源的消耗,井灌区的地下抽水量大大减少。管道输水还可以减少输水渠道的占地面积,为农业节约更多的土地。低压管的输水速度很快,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比较远的地方,效率很高。低压管的一次性投入不大,成本较低。一方面减少了投入,另一方面降低了水电的使用,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2]。

3.2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的使用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喷洒灌溉技术是目前农田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喷灌系统并不复杂,由水泵、动力机等将水加压,通过喷灌设备进行灌溉。利用自然落差,将水喷洒到空中进行灌溉。水在压力下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落到地面上。喷灌可以节约水资源,使灌溉更加均匀。通过喷灌,农作物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灌溉。喷灌分为固定、半固定和移动3种,这是根据喷灌的灵活程度分类的[3]。不同的设备应用在不同的地方,固定式适用于范围较小的地区;半固定式喷管可移动性更好,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区域;移动式的机动型最好,可以用在环境恶劣的土地上。

3.3 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我国农业种植经常采用的一种节水技术。滴灌技术主要是通过压力管道对植物根系进行灌溉。这种灌溉技术考虑了植物的吸收,减少了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有一个理想的含水率。滴管技术和传统的灌溉技术不同,一方面将水输送到吸收率最强的根部,另一方面节省了水的用量。与传统方式相比,滴灌节水量在50%以上。滴灌不仅可以为植物补充水分,还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养料,大大减少了肥料使用量。对耕地紧张地区,滴灌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滴灌,可以增加播种面积,使作物大幅度增产。滴灌能做到适合各种农作物,适合各种地形。利用滴灌,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有了滴灌技术,原本复杂的施肥灌溉变得很简单。农民可以利用农作物的生长间隙,进行其他生产活动。同时,节水技术的应用促使生产模式和劳动模式有所转变。节水灌溉为农民的增收也作出了贡献,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4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要求

4.1 加强设施管理

节水设施建设和管理要同时进行,充分实现节水灌溉的经济效益。节水设施的使用要有充分的计划安排,要加强工程设计和管理,做到设计不留死角,管理不留漏洞;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保证节水设施的推广顺利进行。在完成节水设施的建设后,及时进行后期养护管理。对节水设施要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明确管理员的责任和义务,将责任制度落实到个人。把节水设施的维护和农民的使用效益结合起来,把设施管理和设备的效率结合起来。节水设备的长久使用要紧紧依靠管理员的管理,优秀的管理将实行奖励。采用综合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大面积粮食作物,节水灌溉和地面灌溉相结合;对大面积地块地面用秸秆进行覆盖,促进地面的保湿;合理调整种植,减少耗水型的作物种植[4]。

4.2 优化水资源配置

我国的淡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缺乏,水资源的合理应用刻不容缓。农田水利工程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非常迫切。节水技术推广要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核心,通过现代方式促进农业发展。设计阶段,深入调查节水工程附近的水资源情况,做到摸清家底。对灌溉区的地面水,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可用作灌溉水的阻拦存储使用。灌溉区以外的水做好引水设计,实现远水为我所用。节水设施建设不能忽略周围环境,不能只考虑利用水,还要考虑安全性和持续性,做到使用和保护一体[5]。考虑不同位置对水的需求,保证不同位置的用水;控制总用水量,提高利用率。

4.3 合理应用节水技术

我国的节水技术发展较快,喷灌技术、微灌技术等都有了规模化的应用。喷灌和微灌都利用相关设备考虑作物的需求,进行有效灌溉。喷灌可以保证均匀、节水;微灌则可以做到均匀地为根部输送水和养料。微灌的使用范围更广,在保持水土上作用更大。考虑到喷灌和微灌的设备成本,水渠的防渗处理目前也有加大应用的趋势。传统水资源传输中,蒸发渗漏不可避免,一半的水浪费在运输中。以渠道为基础,建立防渗系统,也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6]。塑料薄膜、混凝土都可以用作防渗层。

4.4 加大推广力度

节水灌溉技术科技含量高,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非常值得应用的。节水设施大大减少了灌溉区的水资源浪费,但是初期设施投资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初期设备费用远远高于传统灌溉工程。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活收入水平较低,对投入较大的设施抱有疑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接纳度也不高。要充分考虑农村的现实,鼓励新节水技术的应用,加大对农民的引导,还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发挥政府的作用。

5 结语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技术和观念的进步。节水建设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困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农田水利建设相关部门有必要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要想全面缓解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匮乏压力,就要大力提倡节水生产。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推广节水技术的过程中,仍然要不断努力。相关单位要注意节水实施的注意事项,做到提前预防。

参考文献

[1]李杨.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46.

[2]张阳阳.锡林郭勒盟节水灌溉模式及取得的成效[J].内蒙古水利,2016(6):71-72.

[3]耿正峥,张志云.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11):75-76.

[4]付文彦,肖联贵.节水灌溉技术和技术模式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10).

[5]陈林.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建议[J].新疆农垦科技,2016(6).

[6]汪玉英.提高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的意义与途径[J].青海农林科技,2016(2).

小型灌溉农田水利 篇2

2.1 建好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

大型水利工程建立终了后,应该落实“最后一公里”建立。这个任务应该落实到乡镇级行政单位之上,为了可以落实好最后一公里项目,应该对水渠道以及各村的天文环境有分明地认识。其次,应用科学的办法对河道、渠道停止合理的规划,做好渠道的引流工作,然后,在适宜的位置树立水泵站,保证灌溉水源的流量。最后,在各个村设立水利工程项目义务人,落实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2.2 鼎力开展、宣传节约型灌溉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乡村在对农田停止灌溉的时分,都采用漫灌方式,漫灌是直接从水源处开挖渠道,把水源引到田间,假如渠道过长,保送渠道是土质渠道,这样会形成极大地糜费,在水资源较为短缺的今天,我们应该尽量的少采用这种灌溉技术。为了节约水源,在农作物的各个生长期分别推行管灌、喷灌、微喷灌以及滴灌技术。

2.2.1 管灌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应用低压管道替代水渠的一种灌溉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水资源在传输过程中渗入地底的损失,而且运用管灌的设备比拟简单,价钱也合适如今农民的接受力,能够在田间推行运用管灌,最主要的是这种灌溉技术比拟合适比拟干旱的农田。

2.2.2 喷灌技术 这种技术是指应用动力机、水压枪、水泵等把水放射到田间。喷灌比拟合适大多数的植物灌溉,主要的应用在蔬菜、大田作物、苗圃等,也主要应用到园林的绿化(比方说足球场、公园等)。

2.2.3 滴灌技术 是指在保送管道上开放低压支管、毛管滴头,使其可以向土壤迟缓滴水,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棚蔬菜、果园、温室花卉种植,而在管道中常常会加一些化学肥料。但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进步农产品的质量,由于滴灌能够及时有效的农作物供水、供肥,它也是最节约用水,对土壤的顺应力最强的灌溉技术。

2.2.4 微喷灌技术 它集喷、滴灌技术之长、避二者之短,它是一种部分灌溉技术,更节水、节能。主要应用在育苗、大棚花卉、果树,以及局部露地蔬菜,它是应用折射、旋转微型喷头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的灌水方式,属于微范畴。它的特性是水流温和,对作物不会形成太大的损伤,但是采用这种技术的本钱比拟高,普通应用在经济作物之上。

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 篇3

关键词:节约用水;农村水利工程;灌溉技术

中图分类号:S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68-1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科技兴农是我们的国策。随着我国森林面积的减少,沙化面积逐渐增加,生态环境遭到恶劣破坏,我国大部分省份造成大面积干旱,影响了我国粮食的总产量。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的角度论述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建设以及灌溉应用技术。

1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建设

1.1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概况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资源,也作为我国发展农业、工业的战略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投资建设水坝、水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通过它们来为百姓创造经济收入的增加点,通过它们来保障农村农资产物的产量。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有如下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原动力发生了改变:水利工程项目的发展是一个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起先水利工程项目走的是传统路线,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走向现代可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的转型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已经由原始的经济型水利转变到现在的绿色环保型水利。在统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环保、经济的水利工程布局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所考虑的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是民生项目,农田水利建设主要由政府领头,层层分解责任,根据地区的的特色,建立符合自身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

1.2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在国家政府的领导下,各省市的标志性水利工程项目都已经初步落成,但是水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主要是从水库把水引进到田地还需要一段距离。现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主要是落在“最后一公里”建设中。除政府发展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外,各乡镇企业积极响应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从水坝主渠道引进支流渠道,在农田区域打井和建设中小型水泵站。

大型的水利工程在政府的领导下,能够科学的、有规划的完成,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应用的效益,但是作为县镇级建立的工程项目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工程项目建设的比较随意,没有合理的布局,从而导致工程技术,合理建设以及社会效益不能够兼顾。

2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

目前,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第一步就是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的建设,这也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前提条件,其次在建设好“最后一公里”项目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实施灌溉技术。

2.1 建好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应该落实“最后一公里”建设。这个任务应该落实到乡镇级行政单位之上,为了能够落实好最后一公里项目,应该对水渠道以及各村的地理环境有清楚地认识。其次,应用科学的方法对河道、渠道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好渠道的引流工作,然后,在合适的位置建立水泵站,保障灌溉水源的流量。最后,在各个村设立水利工程项目责任人,落实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2.2 大力发展、宣传节约型灌溉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在对农田进行灌溉的时候,都采用漫灌方式,漫灌是直接从水源处开挖渠道,把水源引到田间,如果渠道过长,输送渠道是土质渠道,这样会造成极大地浪费,在水资源较为短缺的今天,我们应该尽量的少采用这种灌溉技术。为了节约水源,在农作物的各个生长期分别推广管灌、喷灌、微喷灌以及滴灌技术。

2.2.1 管灌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低压管道代替水渠的一种灌溉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水资源在传输过程中渗入地底的损失,而且使用管灌的设备比较简单,价格也适合现在农民的承受力,可以在田间推广使用管灌,最主要的是这种灌溉技术比較适合比较干旱的农田。

2.2.2 喷灌技术 这种技术是指利用动力机、水压枪、水泵等把水喷射到田间。喷灌比较适合大多数的植物灌溉,主要的应用在蔬菜、大田作物、苗圃等,也主要应用到园林的绿化(比如说足球场、公园等)。

2.2.3 滴灌技术 是指在输送管道上开放低压支管、毛管滴头,使其能够向土壤缓慢滴水,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棚蔬菜、果园、温室花卉种植,而在管道中往往会加一些化学肥料。但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因为滴灌可以及时有效的农作物供水、供肥,它也是最节约用水,对土壤的适应力最强的灌溉技术。

2.2.4 微喷灌技术 它集喷、滴灌技术之长、避二者之短,它是一种局部灌溉技术,更节水、节能。主要应用在育苗、大棚花卉、果树,以及部分露地蔬菜,它是利用折射、旋转微型喷头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的灌水形式,属于微范畴。它的特点是水流柔和,对作物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但是采用这种技术的成本比较高,一般应用在经济作物之上。

这几种灌溉技术都有自己的好处,可以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农产物上采用不同的灌溉技术,这样既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又节约水资源。

参考文献

[1] 刘雪梅,朱维斌.农田灌溉方式的经济学透视[J].节水灌溉,2003,(04).

[2] 刘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节水治理模式及其绩效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3] 卢燕芬.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灌渠的设计[J].科技资讯,2008,(21).

[4] 韩青.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经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

小型灌溉农田水利 篇4

1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重要问题

据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小型水利灌溉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总结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农民建设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不高, 多数地区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灌溉模式。由于农副产品的价格比较低而且周期性比较长, 因此,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宁愿选择出去打工, 也不愿意呆在农村种地, 至于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更是缺乏积极性。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粮价高低成为关乎广大农民切实利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于粮食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 农民整体的收入增势逐渐趋缓。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的农民就产生了种粮不如打工的念头, 大量劳动力的输出使得村里很难组织村民对水利灌溉工程设施进行岁修和维修。从实践来看, 多数的农田灌溉渠仍然沿袭着人工控制、手工操作的模式, 传统的配水管理方式依然正在使用, 这将直接影响到农田灌溉的水量分配与节水措施的实现。农田灌水方式的落后, 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我国大多灌溉地区仍然采用大水浸灌的方式, 这种灌溉模式不但会造成上游出现大量的跑水, 而且下游灌溉又不足, 最终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第二, 灌溉渠系的配套不完善, 多数水渠的防渗衬砌率比较低。小型农田水利灌工程多处在偏远的山区和丘陵地区, 所在的区县又多是国家重点扶贫县, 因此地方经济比较有限, 财政投入资金的不足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只能地方自筹。同时, 再加之山区和丘陵地区水利工程建设难度相对比较大, 即便水利项目的主体工程可以完成, 也没有资金投入到配套的工程建设之中。从实践来看, 目前我国多数小型灌溉渠道的配套防渗衬砌率依然比较低, 多数是土渠, 经过多年的运行, 渠道垮塌、渗漏以及堵塞等病害非常严重, 水利工程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第三, 小型水利灌溉系统的管护经费严重不足。近年来, 虽然国家和政府不断地在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 由于各地区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各类水利建设工程多处在相对偏远的地区, 管理工作面临着点散、线长以及面广等困难, 地理环境相对也比较恶劣。

随着管理要求与实际需求的进一步提高, 管理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 管理费用的支出必然会有所增加。就目前而言, 现行的管理经费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水利工程项目投资总额并不是很大, 根据标准划分的话管理经费相对比较少;另一种是实际的水利工程战线太长, 地点偏远建设周期长, 建设期间沿线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协调和落实, 这些都需要充足的工作经费。另外还有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维修管理经费的增加。同时由于国家政策一直都照顾农民的实际收入, 在灌溉水费的收取和制定上都相对于工业和城市用水都偏低, 而现实中农民用水占据很大的分量, 这也导致水费收入的实际减少。

2 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 要想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 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一是从每年的土地出让金中拨出部分款项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充分开发农田水利资金的来源渠道。二是水利投入资金不仅要在总的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 还要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 要改变现有的各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比例,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三是加大金融政策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信贷优惠政策, 积极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贷款业务, 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方针, 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 弥补实际需求中资金不足的状况。地方政府应扩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实际资金投入, 引导农民自愿地加入到水利工程建设队伍之中。政府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农民树立对种粮的信心, 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 按照多劳多补的原则, 加大对一事一议的奖励力度, 从而提高农民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2.2 因地制宜兴建水利设施,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对于山丘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言, 要支持山丘区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工程的建设, 重点向民族地区、偏远地区以及贫困地区倾斜。节水灌溉技术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基本国情下, 提高对有限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的根本方法要将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结合起来, 进一步加大对节水设备的补贴力度, 将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落到实处, 重点建设好节水灌溉示范区, 从经济成本上分析给农民和国家带来的实际收入。

2.3 创新农田水利灌溉建设的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的形势, 我们应当继续深入开展国有建设单位体制改革, 真正落实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开支, 加大对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补助力度。进一明确小型水利灌溉建设项目的所有权与使用权, 将责任承担落到实处;改变传统单一的水利灌溉设施管理模式, 实现多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并存。从节约用水、减少农民开支以及有效灌溉的目出发, 实行水价改革和政府补贴并行之举, 从而加快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创新, 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赵昌祥, 张宗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27) .[1]赵昌祥, 张宗顺.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27) .

[2]吴香伟, 刘静.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思考[J].科技风, 2010 (15) .[2]吴香伟, 刘静.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思考[J].科技风, 2010 (15) .

[3]张广明.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J].广东科技, 2009 (24) .[3]张广明.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J].广东科技, 2009 (24) .

[4]马伟利.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0 (12) .[4]马伟利.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0 (12) .

农田水利灌溉的运行管理论文 篇5

(1)灌溉渠道老化,配套的水利设施不完善。我区的农田灌溉渠道在长期的灌溉过程中,受到水力冲刷和自然环境的侵蚀,出现严重的老化问题,垮塌损毁严重,已经难以满足目前的灌溉需求,灌溉质量也严重下降。而配套的水利设施(如启闭机等)因为长时间的运行不但故障频繁,而传统的灌溉设备(提灌站水泵等)大都是50、60年代建造,也存在一定的磨损等应用缺陷,不但水资源耗费量大,灌溉效率也比较低,部分新型的现代化灌溉设施,也没有得到完善、应用,严重阻碍了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顺利开展[2]。(2)运行管理措施没能有效落实。近年来,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了我区部分的农田灌溉体系和相应的配套设施,但是在后期却缺乏相应的维护机制,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水利部门制定的维护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形同虚设。对于一些等重点项目水利设施,必须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维护经费计划,保证正常的运行,不能等到出现问题再修理,这样不仅影响正常的灌溉,还会导致维修成本的增加。(3)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缺乏是农田水利灌溉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枯水季节,现有的水资源数量根本无法满足灌溉需求。如果遇到自然天气灾害,导致年降水量减少,那么更会给当期带来极大的用水困难。水资源利用率低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不强。农民想当然的认为用多少水是各个的自由,很少有人具备较强的节水意识;二是因为不科学的灌溉方式,即使是左右已完工“田园化”等节水项目工程,目前采用的灌溉方式仍然是浇灌,而不是新型的灌溉技术。这就需要在运行管理中进一步加强节水宣传工作,并推广新型喷灌和滴灌技术。(4)运行管理主体不明确。在实际的农田水利灌溉运行管理中,大部分使用的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灌溉工程产权不明晰、管理主体不明确,导致出现很多工程无人管理的问题,工程功能低下。一些公益性和盈利性经营之间的界限划分也不是很明确,使其市场角色定位有误,极大的阻碍了水利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 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

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规划的研究意义

实现科学、高效、安全、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不但符合当前国家关于农业方面的各项政策方针,而且其能够发挥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为:首先,通过规划设计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形成合理配套的田间灌排体系,有效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输水和排水能力,降低输水过程中损失,提高农田防洪排涝能力,有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既可以降低水资源浪费和水土资源流失危害,又可以有效节约农民进行灌溉农田费用,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后,通过规划设计农田水利工程,可有效降低在雨季内涝或者旱季缺水时造成农民受灾害侵犯程度,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促进作用。

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原则

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应坚持一定的原则,具体可划分以下几种[1]:

首先,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应坚持整体性原则。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工程,进行相关灌溉规划设计时,应在水利工程数量和布局上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做到耕地集中连片,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安全、有序、可持续性的发展。

其次,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应坚持继承性原则。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应考虑该地区前期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尽量保证工程结构和布局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功能更加优化,结构更加合理。对存在问题部分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合理整改调整方案。

最后,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应坚持动态性原则。农田水利工程是集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这就要求进行灌溉规划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动态的眼光去解决问题。总之,应保持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性、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刚柔兼济的原则。

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及分析[2]

3.1规模前景预测

(1)应根据当地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发展要求,确立灌区对当地农业发展的作用,明确分析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以及农民增收于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关系,从而将灌区配套设施规模、灌区灌溉面积以及相关节水改造工程规模进行分析确定。

(2)结合当前实际耕地面积、规模,农作物耕作制度等条件,确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要求及后期使用潜能。

(3)根据当地水资源实际情况,结合水资源分布、总量以及使用状况等,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和规模,以满足农业生产所需。

3.2建设内容要求

(1)建设相关引水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及灌排渠道工程。重新对小型水库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进行更新改造、重建和续建,特别是对灌溉渠道进行节水改造,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

(2)对水闸、桥、涵等田间灌排工程配套建筑物进行相应的改造。重新对田间配套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特别是那些配套率和完好率均低于50%以下的建筑物应进行拆除重新建设,使田间灌排工程配套率提高到90%以上。

(3)对以新建塘坝、小水池窖、提水设施等为代表的水源工程进行建设或改造。对部分处于不达标状态的水源工程进行重新改造,加固除险,甚至拆除重建。

(4)改造或更新灌区泵站,特别是完好率低于50%的泵站内机电设备,应及时进行维护保养,甚至更新设备。

(5)建设相关排涝泵站。

3.3规划技术及实施方法

(1)规划灌溉前,进行相关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该灌区建设成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确保其收益率;明确所需灌溉区域内水源面积占整体的比例,例如供水区供水量、农田需水量等,确保二者能够平衡;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以节约水源作为其规划设计时始终贯穿的指导思想。

(2)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及时跟踪施工单位的建设进度,对部分需要整改的部位进行技术修改整合。同时在雨季时,进行科学合理的雨水储存工作,为后期旱期使用奠定基础。此外做好相关灌区输水管线建设、清淤、节水改造等工作,保持水流的畅通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以便灌区耕地需要用水时能够及时有效的通水。

(3)灌溉技术施工过程中,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应及早将后期问题标注,在进行灌溉过程中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的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并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例如若灌区运转设备运行过程中转速降至规定使用速度1/2时,应予以拆除处理,若防涝设备运行不正常,同样予以拆除处理,且及时更换新设备。

4.灌溉规划实施运行的保障措施[3]

(1)在技术保障方面,应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技术,应加强相关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技术方面研究力度,因地适宜,在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前提下,优先考虑应用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以及实用性强的技术。

(2)在资金保障方面,应坚持“谁受益,谁负担”原则,以灌区当地政府及群众自筹方式为主,国家和地方资金扶持为辅,并通过引入外部资金等方式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建设实施。

(3)在组建相关实施部门机构方面,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将项目规划设计意见给予一定的法律支持,并由发改委、水利局、监察局以及财政局等为主要成员组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各部门协调合作,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建设实施。

5.小结

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对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基石。因此,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前人实践经验和国外先进的水利灌溉设计技术,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规划设计,从而确保当地水资源保护、灌区农作物用水正常以及以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现。 [科]

【参考文献】

[1]热合曼*依米提.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No.06.

[2]顾红.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农业与技术(第34卷),2014,5(5).

小型灌溉农田水利 篇7

1.1 关于设备与技术

据相关部门调查,小型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目前还存在新设备的引进与使用不够全面、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如果按照此情况进行下去,那么。滴管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就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所以,当前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设备得不到合理利用是出现的关键问题。

1.2 关于管理

国家在实行小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时候,出发点是节能和环保,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管理上的问题。企业和政府在管理上很多职责没有划分清楚,使得在节水灌溉工程在管理上职责不清楚,遇到问题互相推诿。另外,在管理问题上海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这些问题就大大影响了小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效果。

1.3 关于经济效益

由于我国的领土面积大,各个地区的谁资源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推广小型农业节水灌溉问题上,就出现了有的地区因为水资源丰富就忽略了这一政策,导致这个政策在实施过程的缺乏有效性,因此给其他地区带来极坏的影响。

1.4 关于可行性

随着国家农业部门对小型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视,目前,这一政策已经在很多地区得到推广。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地区对于政策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工程出现了资金不到位、维修不及时和灌溉面积有限等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这一政策在全国的推广。另外,有些地区在推广这一政策时,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工程与当地情况不相符,没有促进工程的发展,反而起到阻碍的作用,从整体上减少了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的可行性。

1.5 关于工程建设

在工程建设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工程建设比较仓促,存在质量不过关、建设部标准的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使用不恰当维修不及时等问题。于是,工程建设的使用寿命就大大的被缩短,工程被损害严重,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和推广。

2 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的有效措施

2.1 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政策实施之前,我国对于以往的节水措施进行了调查,发现以往的节水措施虽然也利用打井等方式来合理利用地下的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水资源,但是那都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从长远角度考虑,还是无法满足节水的需要。所以,我国农业部站在持续发展的角度,实施了小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这项工程站位比较高,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节水和环保的问题。其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对我国的农业结构做了调整,既节约了水资源,还给农民灌输了节约用水的思想;第二,这项政策时政府部门开始推广的,因此,其在部门协调性上占很大优势,有利于这项政策的顺利实施。综合考虑,这项政策始终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在全国各地要坚持推广。

2.2 注重整体规划的实施

一般而言,要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就必须加强对区外引水和区内拦蓄的关注,不能盲目的滥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也才能给满足灌溉工程所需要的水资源。所以,小型农业水资源工程一定要在实施之前就开始整体规划,如果有些地区的思想观念还跟不上,那也就要采取强制的手段,因为这项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他能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水资源的节能与环保。还能够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合理的使用地下水资源。

2.3 加强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国家对农业也是非常的重视,针对目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专门制定了小型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在进行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时,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集体出资、农民筹资、国家补助等方式,确保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工程的顺利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断加大农业生产过程中节水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到节水的行动中。

2.4 确保低产田的节水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环境不一样,因此,这项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药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不能一刀切。同时采取低产田节水措施,才能真正达到降低水资源浪费的目的,最终满足实际灌溉面积的用水需求。由于我国小型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各种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的重要保障,必须正确选用设备型号、灌溉方式等,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喷灌、滴灌、渠道防渗等技术的合理运用,可有效促进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体系的不断完善,最终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的水资源也已经出现了问题,需要现在开始就做节水的准备。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农业部开始实施小型农业水利灌溉工程。这项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节能与环保,但是在在实施的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区对这一工程的重视不够,导致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有关部门要合理妥善的解决,确保这一工程的顺利进行。

摘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以农为本。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对农业更加重视,它早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提出,在农业上也提出了环保、节能的口号。于是,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就成为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手段。笔者就以此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有效的、合理的实现小型农业水利节水灌溉。

关键词: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参考文献

[1]邹星莹.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及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15(21).

[2]赵丽.浅谈六工镇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J].珠江水运.2015(03).

浅析中小型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篇8

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输配水主要通过各级渠道来实现,对土质渠道而言,一般从水源到田间进水口,约有50%的水量会渗漏损失掉。田间灌水是指灌溉水进入田间以后,将分配到一定灌溉面积上,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在此过程中,一部分水会形成深层渗漏损失,一部分水会通过土壤蒸发损失,还有一部分水量可能会从地表流失。如果田间灌水方法不当,用水管理粗放,田间水量损失可以占到进入田间水量的30%~40%。作物吸收是指作物根系从土壤层中吸取水分供其生长并最后形成作物产量的过程。如果灌水过多,棵间蒸发量大,作物腾发量过多,也会造成水量损失。因此,节水灌溉可以定义为:通过采用各种工程节水技术措施、资源优化调配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措施等,来节约或减少从地表水(水库、河流等)、地下水或其他水源中引取的灌溉水量。

2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1)喷灌技术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

(2)地面灌溉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3)地下灌溉是公认的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

(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3 节水灌溉技术要点

3.1 灌区分析评价技术

对现状灌排设施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根据水资源条件、农业种植结构等变化趋势,提出灌区节水改造的目标、标准、技术方案、技术路线、经济技术指标、管理体制等等。灌区分析评价是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前期性研究工作。

3.2 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

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农用小区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与分析,按需给作物进行施水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

3.3 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

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改善品质,控制上部旺长,实现矮化密植,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3.4 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

把生物学、微电子、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集成节水灌溉机械与设备,适时地检测土壤和作物的水分,按照作物不同的需水要求来实施变量施水,达到最优的节水增产效果。

3.5 变频调速技术

引进变频恒压节水灌溉自动控制装置,使一条供水管网能够在不同时间段提供两种工作压力,既满足了微喷灌和滴灌的要求,又使灌溉管理大大简化。变频恒压节水灌溉自控装置与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联网,形成目前我国较高标准的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网络,控制滴灌面积大大增加。

3.6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自动化技术,它除采集数据和执行指令外,更强调信息的共享性。因此用于灌区节水改造的信息技术将涉及信息网络、信息决策、信息仓库、信息平台、信息服务等广泛的领域,信息技术只有更直接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服务,才能发挥提升传统灌排工程系统的作用。

4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符合农村实际。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工程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如果不能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就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

(3)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通过制定和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

(4)促进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一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可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伴随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也可望能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政府部门应使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和支持。

(5)适度发展喷灌、微灌,支持种植结构调整。我国农业面临农业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不足的制约,同时还面临比较效益低和加入WTO的挑战,农业结构特别是种植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6)农艺措施是充分发挥节水改造效益的关键。以平整土地为中心的坡地整治措施,以秸秆和地膜覆盖为重点的覆盖保墒措施,以平衡施肥和施用抗旱剂为重点的化学调控措施,以少耕、免耕为主的耕作保墒措施,以选用抗旱品种为重点的生物节水措施,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为主的产业化发展措施等等。灌区节水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应在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中明确农艺措施的重要作用,也应对农艺措施的筛选和配套提出指导性要求。

(7)加强用水管理,实行节水灌溉、提高农业效益。目前,我省灌溉渠道跑、冒、滴、漏现象较为严重,很大程度上与管理不善有关。因此,加强用水管理实行定额水价,提高管理水平已是迫在眉捷。核定不同地区及不同作物的灌溉定额,定额以下水量,实行低水价收费管理,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对于超定额用水,要大幅度提高水价标准。浪费灌溉用水要征收惩罚性水费。除此以外,推行合理的灌溉制度也很重要,针对灌区作物的组成采取不同的灌溉模式。

5 结语

灌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面临我国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工程设施老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多方面的挑战,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改造势在必行。因此,各地在制定农业节水规划时,既要重视节约灌溉用水量,又要重视节约水资源量,并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两者结合起来,提高灌溉水的生产率,以达到水资源量的综合利用。把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一个新台阶,力增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及能源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作探讨。

浅谈农田水利灌溉 篇9

1、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是以农业增产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 即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 调节、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 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 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

发展灌溉排水, 调节地区水情, 改善农田水分状况, 防治旱、涝、盐、碱灾害, 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在国外一般称为灌溉和排水。农田水利涉及水力学、土木工程学、农学、土壤学, 以及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及农业经济等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 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 扩大土地利用, 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

2、灌溉

灌溉是用人工设施将水输送到农业土地上, 补充土壤水分, 改善作物生长发育条件称为灌溉。在特定情况下, 灌溉还可减少霜冻危害, 改善土壤耕作性能, 稀释土壤盐分, 改善田间小气候。根据灌溉水源和灌溉水质 (见灌排水质) 的不同, 可分为地表水灌溉、地下水灌溉、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 以及污水灌溉、咸水灌溉、肥水灌溉、引洪淤灌等。根据灌水技术, 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微灌 (包括滴灌、微喷灌等) 、局部灌溉和节水灌溉等。为实现科学用水, 应根据作物需水量和需水时间、有效降雨量、土壤水状况以及水文情况, 选定灌溉保证率, 制定灌溉制度。灌溉系统是实现灌溉的基础设施, 可分为渠道灌溉系统和管道灌溉系统。一般由灌溉渠首工程、渠道或输水管道、渠系建筑物和灌溉泵站组成。

灌区应进行有效的灌溉管理, 注意渠道防渗, 加强用水管理, 提高渠系有效利用系数。

二、当前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主要问题

1、渠道淤积严重。

水利渠道大部分是沿山开挖而成, 边坡塌方沉陷、渠道淤塞严重, 经过几十年的运行, 工程设施老化, 渠道没有进行防渗处理, 渠道渗漏水量大, 有效利用系数低, 加上农田灌溉多采取漫灌、串灌、渠道间歇供水, 水资源浪费严重。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农民的集体观念淡薄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加上发生侵占渠道乱建房、乱种植、乱排放等侵占及人为破坏水利工程的事件发生。如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猪场大量的猪屎猪尿直接排入渠道, 导致渠道严重淤积、灌溉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2、灌溉效益下降。

近年来降雨量偏少, 人口逐年渐增, 水利工程储水不足, 工农业生产用水日益扩大, 水污染日益严重, 造成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每况日下。此外, 水管单位地处偏僻, 地处交通不便, 体制改革缓慢, 农业水费征收困难, 经济收入入不敷支。

3、问题水库多, 给防汛抢险带来严重威胁。

三、改革措施

1、采取措施, 建设管理好水利设施。

各级水利部门要增强责任感, 建设好、管理好水利设施,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兴修水利工作,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要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好水源林, 确保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2、加快推进水利工程体制改革。

探索建立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的农村小型水利投资和经营管理体制, 把水利工程管理与管理者、使用者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把所有者与管理者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和规定, 明晰水利工程的所有权, 放活管理权和使用权。大力组织和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兴建、维修、管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解决工程配套资金不足和群众投资投劳问题, 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养护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按照“抓大放小”的经营管理模式, 对灌区内的骨干工程清产核资, 明确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加强统一管理, 合理调度, 对灌区支渠以下的小型工程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 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 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 按“谁受益, 谁负担”的原则, 让群众自主经营, 使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民自己的利益真正直接联系起来。

3、加灌区工程资金投入, 加大灌区维修、维护力度。

近年来, 国家资金的投入主要放在病险水库工程, 国家对灌区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相对较小。建议在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 省、市、县三级政府从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增加安排部分资金, 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 对农户投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奖励补助, 发挥好政府扶持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

4、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因地制宜、土洋结合

(1) 利用水山塘、小水池、小水窑大搞雨水集蓄, 有效扩大灌溉面积; (2) 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做好末级渠道的配套; (3)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除险加固病险水库; (4) 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引水、提水工程; (5) 搞好现有水源的防渗加固、清淤扩容。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确保农田水利有效灌溉是强农、稳农, 促“三农”增收, 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程, 也是当前经济形势大背景下,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与修复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设施, 是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有效措施。本文将浅要谈谈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目前的存在的状况及未来的发展。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对策浅析 篇10

以往农田灌溉的管理总是出现很多的问题, 这可能与我们的通病———“重建轻管”有关。为了清楚地明白当前在农田灌溉所出现的问题, 查找出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重视农田灌溉的管理, 当然这种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科学的管理决策在实际的工作决断中充当重要的作用, 但是科学的管理方式也是依据不同的阶段而言的, 比如在刚开始就是初级阶段则是要求我们的管理方式更多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但中期方式为开放式的管理方式, 这个时期比较重视的是放权问题, 给员工足够的权利去做好自己的业务动作。后期的管理方式则是更集中于目标管理方式, 这种目标管理方式更多的是集中在一种愿景模式, 这种愿景模式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田灌溉的科学管理模式的效率, 又兼顾了农田灌溉的管理理念, 秉持着多变的但是稳定的理念模式的农田灌溉方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农田水利灌溉制度的完善

关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64

农田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后,在水利节水灌溉的需求上比较突出,但我国的水资源表现紧张,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措施上,也长久的执行传统内容,很大程度上未得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日后更加的努力,积极的做出革新和管理。

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现状

1.1 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推广范围有限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实施,能够良好地改善我国的农田灌溉工作,很多机构都针对相关的节水技术、设备等做出革新,在科技上的研发成果是比较显著的[1]。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节水新技术、新设备,并没有广泛的推广,在实施的范围上非常有限。首先,大部分的农田地方,对于水利节水灌溉的要求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节水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并没有办法直接套用,而是要做出些许更改,这就必须在技术上实施个性化的研究,导致无法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落实。其次,新设备在推广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体系化的原则来实施,这就在资金上的要求较高,大部分的农田灌溉地区,无法筹集较多的资金,导致新设备的实施效果表现一般。

1.2 节水灌溉技术缺乏监督

从表面上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实施,能够对很多地方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但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可以有效地落实节水灌溉技术,产生的效果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首先,领导比较重视的区域或是国家重点改善的区域,节水灌溉技术是按照最高标准来完成的,在设施的配套程度方面较高,成为了社会上及行业内的榜样[2]。但对于一般的农田地方,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则出现了很强的随意性,相关部门的协助程度不够,农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次,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技术的错误选择,而且没有对各地方的农田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对固有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体系造成冲击,促使农田灌溉工作陷入到两难境地。

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对策

2.1 提高节水管理的制度管理水平

在现代化的工作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很多方面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不足,需要采取合理的手段,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来执行,减少过往的缺失与不足。本文认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必须提高制度管理水平。第一,所有地方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都需要依据相关的制度来开展,要在国家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执行,同时结合地方的实际需求来完成,禁止出现表面化的工作现象,要从多个层次上,将灌溉的效率提升,但是不能对农田产生任何的破坏现象,需要从技术指标上努力,确保农田的灌溉能够更好地促进作物生长[3]。第二,针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当中的问题和隐患,同样要依据制度来解决问题,不要总是通过经验作业的方法来完成,要充分考虑到农田的未来发展趋向,从而提升各项工作的科学水平。

2.2 提高对再生水的利用水平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受到了很高的关注,为了能够在节水灌溉的层面上有所巩固,需要提升再生水的利用水平。首先,必须对农田地区的水利设备进行革新,特别是一些比較偏远的地方,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落实的必要条件,要将各种水利设施配套执行,寻求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持续性的增加设备。其次,在操作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需加强循环水的应用。当下的水资源比较紧张,灌溉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应做出严格的区分,同时针对各项废水的净化处理措施要有所加强,促使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再生水类型,这样对于农田灌溉而言,可提供较为持续性的帮助。第三,再生水的利用情况,需要开展阶段性的分析,观察哪些工作需要改善,哪些地方需要巩固,确保再生水的利用,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2.3 加强对节水设备、节水技术的制造研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田承受的压力持续增加,在灌溉工作上,绝对不能仅仅集中在表面工作中,还必须在日后持续的开展。本文认为,在未来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中,需要针对节水设备、节水技术深入研究。第一,在节水设备上,应尽量提升性价比,压缩成本,更好地巩固性能,结合各地方的需求,达到高度的定制化服务,减少设备的临时更改现象。第二,在节水技术上,必须不断做出革新处理,要充分关注水资源本身的利用情况,同时在水体的净化层面上努力,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强农田水利的持续巩固,确保在日后的灌溉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第三,继续扩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范围,特别是相邻的区域,要采取综合管理的方法完成,促使技术、设备的配套工作,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3 结语

本文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展开讨论,现下工作的执行当中,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可行性,相比过去,改善了很多的问题。日后,应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健全工作体系,推动农田的不断拓展。

参考文献

[1]韩斌.关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的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238.

[2]张新红.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2):53.

[3]王德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5):174.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改造浅析 篇12

1 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正在不断的加大农业建设的步伐, 政府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改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 然而, 这些现代化的农田灌溉技术并没有普及到我国的各大地区, 一些偏远、贫瘠的地区仍然不能够使用先进、有效的灌溉技术, 甚至出现了水利科技研究成果和实际的落实不成正比的现象, 使得广大的农民朋友没有得到切实的实惠, 总的来说, 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没广泛普及。尤其是在我国的新疆地区, 不能够使用现代化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 而且农田灌溉的管理机制也不健全, 不能够满足广大新疆地区农田的灌溉需求。另一方面,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灌溉技术, 不能够形成一种科学化的灌溉体制, 也达不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针对上述的问题, 政府应该克服水利灌溉工程量大的困难, 将先进的农田水里灌溉工程的技术改造普及到我国的各个地区, 在做好规划工作的基础上, 对部分地区重点考察, 用地域的特点来推进技术的交流, 特别是像新疆等干旱严重的地区, 更应该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政府还应该改善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 鼓励特色农业的发展, 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另外, 我国南方地区非常有利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技术改造, 特别是湿地的建设, 利用一些河流、古道加速农田灌溉的进程, 还可以利用植物的生长来创造人工湿地, 这样将更加的有利于农田的灌溉和节水技术的发展。

2 节水灌溉技术简介

2.1 输水过程的节水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改造也是刻不容缓的。接下来首先介绍输水过程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 传统的方法往往是挖出一条条沟渠, 再把水输送到田间地头, 然而, 农作物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灌溉, 很多的水资源不会完全被植物吸收或者被太阳蒸发, 导致极大的水资源浪费严重, 笔者经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 我国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水会被植物利用用于生长, 其他的水分都被白白的浪费掉了, 这充分说明我们农田灌溉的输水技术存在很大的弊端, 需要改造, 需要制定正确、有效的节水策略, 这不仅有利于节约农田水利灌溉的成本, 也是节约水资源的必然。下面, 本研究将介绍两种输水过程的节能技术, 其一, 是利用管道输水, 就是在渠道渗水的基础上, 利用管道来阻止水分的蒸发以及周围杂草对水分的蒸腾作用, 管道输水法能够有效的减少输水过程中水分的损失, 需要强调的就是当喷灌、滴灌和微灌等要求较严格时, 要选择低压输水管进行灌溉, 一般小于两百千帕的水压为宜。其二, 就是渠道防渗的方法, 这种方法存在的一个弊端就是对材料的选择上存在较高要求, 渠道的材料主要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等, 当前水利建设运用较多的则是“三面光”渠道, 在运用砼护面过程中发现渠道较小时则选择用U型砼渠, 从而有效改善了输水流量, 使得过水断面变小。

2.2 节水灌溉的方法

通常所说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就是农田田间配水, 当灌溉水到达根系的分配方式不一样时, 其产生的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当前, 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微灌、喷灌以及灌溉渠道防渗。其中微灌是现代农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常会涉及到的技术集中于滴灌、脉冲灌溉、微喷雾等待, 微灌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对作物灌溉水量消耗严格控制。喷灌技术则需要结合一定的设备才能进行, 例如加压水泵、动力机等, 有时也可采取水自然下降的势能把水压缩在管道里进行田间输送, 再经过喷嘴把水喷到空气中, 最后再完整的布置在整个田里, 为农作物提供水源, 从多有的技术中看, 喷灌技术运用范围最广泛, 其在所有的农作物灌溉中都能得到普遍运用。最后是灌溉渠道防渗技术, 当前生产中常遇到的灌溉渠道防渗技术通常包含混凝土衬砌、石头衬砌、浆砌、塑料薄膜材料防渗等, 其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

2.3 节水灌溉系统的制度

节水灌溉系统的制度包括不完全灌溉和水稻薄浅湿晒灌。不完全灌溉顾名思义, 就是选择品种良好、生长健壮的作物进行灌溉, 这种方法看似有选择性, 而且会降低作物的产量, 但是, 从整体来看, 这种方法对于很多贫瘠地区的农田非常适用, 不仅能够保证作物的产量, 还能够节约水资源, 也可以说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有效资源, 取得较好的收获, 但要注意, 不完全灌溉法在单位水量中的作物产量并不是最高的, 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法, 可以理解为在农作物的浅表实施灌溉, 例如采用串灌、漫灌等方式, 要注意早期的水稻应该采用深层灌溉, 从而保证水稻后期生长的良好, 现代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改造还提出一些湿、晒的方法, 在保证农作物生长良好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

3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需要不断地向着节水的方向改造, 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更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要取得节水、增产、增效的效果, 创建节约型的社会。首先, 是要根据农作物实际的生长环境来选择最适合的节水灌溉技术, 对于一些产量相对高的大田粮食作物, 应该选择地面灌溉的节水技术, 而对于一些冬季无需灌溉的小投资经济作物可以考虑使用喷灌技术等。其次, 在农田水利节能灌溉技术的推广问题上还要充分的考虑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从而灵活的调整灌溉方案, 应该尽量的扩增经济作物和低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 采用先进的科学灌溉技术提高作物的产出和收益。

4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趋势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改造工作正在不断的深入, 一些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正逐步的涌现出来,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的质量和水平有很大提高, 对水资源的利用率的提高也促进我国农业的进步, 尤其是地下灌溉技术的发展开启了高效节水新途径, 而地面节水灌溉技术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被更广泛的普及, 最后, 就是喷灌技术给大田农作物的机械化节水灌溉研究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研究对农田水里灌溉工程向着节水方向的改造做了叙述, 并对农田水利的节水灌溉技术做出简介, 希望能够为我国广大的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正在逐渐的完善与创新, 为了实现现代化的农业, 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 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正向着节水、节能方向改造, 本研究就分析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工程改造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改造

参考文献

[1]刘雪梅, 朱维斌.农田灌溉方式的经济学透视[J].节水灌溉, 2003 (4) :16-18.

[2]韩青.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经济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 2004 (5) :56-58.

上一篇:教学设计思路及特色下一篇: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