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2024-05-15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通用12篇)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篇1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确保民生、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水是必须的资源,而我国的水资源较为紧缺,所以要切实做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工作,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与使用,从而保障农业正常生产。本文基于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分析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切实做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设计

水作为万物之源,其在农业生产当中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到我国的水资源较为紧缺,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必须要切实做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工作,促进其推广及使用,合理、高效的利用好每一滴水资源。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篇2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设计,探讨

当前, 国内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实际施工时, 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施工中所遇到的施工难题也很多, 导致工程建设出现投入资金过大, 施工周期延长, 使用寿命不长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在工程设计时就应该酌情考虑, 适当的将生态理念考虑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 在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 做好工程的生态管理, 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以及经济效益的综合统一。

1 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中的意义

1.1 贯彻落实了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环保理念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中的基本意义是, 贯彻落实了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观, 充分尊重了水利所处地域的生态自然属性, 没有对其造成破坏和污染, 坚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有效处理并解决了农田水利灌溉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 从根本上实现了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1.2 可充分发挥景观、人文等多个积极因素的作用

对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来说, 将生态理念引进工程设计, 意味着在设计时不仅要重视工程防水防洪、抗旱排涝的实用功能, 还要综合考虑到国家建设、人文、经济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 以满足生态要求为前提, 设计出适当、合理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 进而实现社会建设发展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和谐与统一。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 最终施工建造出来的农田水利工程除了具备有良好的抗洪排涝功能以外, 还能与工程的周边环境相互融合, 使水利工程兼具景观、休闲和娱乐的功能, 给沿河两岸增添一定的风景之美。

1.3 坚持了我国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原则

在我国大力提倡生态环保的今天, 将生态理念考虑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 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生态环保政策的实施, 并且在执行时基本不会破坏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综合功能, 既能够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 又能全面、持久地保证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2 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 在河流治导线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工程在开展河流治导线设计时, 考虑的重点往往是工程的防洪排涝作用, 对工程的环保生态性并不重视, 进而导致了河流当中的浅滩与急流、主流与支流等格局被人为地改得面目全非:如果仅仅从工程量与工程造价上来看, 这样做似乎无可厚非, 既能缩短工程周期, 又能降低工程成本, 但是, 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就比较大。 (1) 在那些被废弃的原有河道附近。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就将急剧恶化, 甚至农田灌溉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2) 新开的河道也将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甚至造成水土流失。因此, 要尽量维持工程所在区域的生态功能, 在节水灌溉工程中就要尽可能地保持河流的既有状态和周边环境, 即便要做局部的调整, 也应当进行充分地论证。

2.2 在河岸滩地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河岸滩地具有经年有明水、地下水位较高等特点, 因此在其整治过程中就应当充分利用河岸滩能够缓洪滞蓄等方面的优势, 从而在其防护植物中优先选择耐水淹的植物。尤其是经过近年来的大量实践充分表明, 对于河岸滩地如果还是盲目地采用传统的浆砌片石护坡来作为防护, 则将会因为水流冲刷以及冻胀等方面的原因, 导致这些护坡防护需要经常性的修理和维护, 否则就有坍塌的危险。而对于那些采用天然芦苇等耐水淹植物来作为防护的河岸滩地, 则由于这些防护植物能够很好地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从而免去了相应的修复环节。

2.3 在堤岸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堤岸是河道的骨架, 是决定防洪成败的关键。传统堤岸结构一般选择使用土料来进行堤岸的修筑, 并在修筑完成后, 在迎水面加设一道浆砌片石护坡工程作为防护, 并利用其来控制水流, 尽可能的将水流全部控制在河槽里面。而随着自然防生原理和防生技术的不断推广, 以草皮和乔灌木等植物相互结合而成的生态堤岸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草木或乔灌木植物施工建设成的堤岸护坡工程具有着极强的水土保持性, 且植物茎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断面的粗糙程度, 抗涝防洪功效显著。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 在设计和建设生态堤岸时, 对于堤岸植物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 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水利灌溉工程所处的实际环境, 比如当地气候、地理环境以及水土条件等等, 根据这些因素要求作出正确的选择。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采用生态堤岸设计,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堤岸结构的水土保持性, 还能最大化降低原有河道的认为改变和破坏, 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4 在灌溉渠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灌溉渠系规划时, 要把当地的国土整治, 山、水、田、林、路的规划密切结合, 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用水部门如发电、航运、人畜饮水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的原则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 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 力求自流灌溉、排水, 建成灌排分开, 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 可分别采取小片提灌 (排) 等措施处理, 不必为了照顾局部而影响全局。同时, 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 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整齐, 减少交叉建筑物, 避免更多良田和民房被占。在渠道布置时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山丘区地形的渠道设计要尽量避免靠近沿河、溪布置, 以防止被山洪冲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而言, 其根本目的并非将所有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全部消灭, 而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各项生态理念的融入, 来达到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对于相关单位而言, 当务之急就是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生态理念的认识与应用水平, 并在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的整个实施过程当中, 找出各种明显的与潜在的生态问题, 并对其加以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从而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各种问题所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点。

参考文献

[1]崔世彬, 张庆华, 马静, 曹三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评价[J].人民黄河, 2011 (8) .

[2]张庆华, 崔世彬, 马静, 曹三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 2011 (4) .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现如今,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了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农业大国,如何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实现对水资源的最有效节约,一直是我国农田水利灌溉部门所研究的问题。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得以发展,受到了农田水利部门的大力推广,目前已遍布了我国的各个角落,成为了农田灌溉的主要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实现农产品产量的提升,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

1.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按各地耕地对睡的需求量来看,我国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在内的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缺水的情况。缺水情况的普遍存在,决定了我国大面积的灌溉需求量,然而由于缺水严重,灌溉量也已经越来越难以达到要求。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为了以最少的水资源实现最大农田面积的灌溉,提高水资源的灌溉效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农田灌溉工作当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还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的科学灌溉,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于我国环保工作和农业工作都有着重要贡献,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发展目标。

2.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2.1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喷洒灌溉技术的简称,该技术是目前农田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它通过水泵、动力机等动力设备将水加压,并通过具有一定高度的喷灌设备利用自然落差将水灌溉到其所覆盖的区域地段。喷头将水喷洒到空中,使水在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落到所灌溉的地面上,其不仅能够实现节约水资源,还能够使灌溉变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农作物都能够得到灌溉。根据喷灌设备的灵活性程度可以将喷灌技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个类型。其类型不同应用的范围也不尽相同。固定式喷灌设备除喷头以外,其余部分都不能动,该设备适用于农田范围较大的地区;半固定式喷灌设备除喷头可以移动以外,喷头支管也可以移动,相对于固定式喷灌设备而言,其机动性相对较好,适用于灌溉范围较大的农田区域;移动式喷灌设备所有部分均能够移动,三者之中其机动性最好,更适用于山区或灌溉环境相对恶劣的农田地区。

2.2微灌技术

微灌是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灌溉地段,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所需的水以小流量,均匀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溉技术。与传统的地面灌相比,微灌是以较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区域的部分土壤,属于局部灌溉。微灌技术作为现代最重要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之一,具有显著的节水、节地、节能、省工、增长、适应性强、保持水土和提高作物品质等优点。根据灌水器出水形态,微灌一般分为滴灌、微喷灌和小管出流灌等类型。其中滴灌是利用滴头、滴灌管(带)等灌水器,以滴水或细小水流的方式,湿润作物根区附近部分土壤的灌水技术,滴头流量一般不大于12L/h;微喷灌是利用微喷头、微喷带(管)等灌水器,将压力水以喷洒状的水流型式喷洒在作物根区附近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方式,常用微喷头流量为20~240L/h;小管出流灌是利用稳流器稳流和小管分散水流,以小股水流灌到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方法,流量与微喷灌相当。

2.3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渠道防渗光该技术是我国农业灌溉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其也是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措施。传统渠道灌溉技术水分流失占所灌溉水量的50%以上,水资源浪费严重。渠道防渗灌溉技术是在传统渠道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应用防渗水材料来实现降低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道内水资源的利用系数的目标。目前根据防渗材料可以将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分为塑料薄膜防渗、砖衬砌、混凝土衬砌以及沥青护面防渗等多种类型。

3.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节水灌溉工作正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着。从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实现信息智能化灌溉技术指日可待。

(1)生物技术是实现节水、优质、高产的关键性技术,其能够通过对植物本身的机能构造分析,来提高植物体内水分的利用效率,进而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2)信息智能化灌溉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农作物所在环境的空气温度、湿度、日照强度、日照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来实现对农作物需水时间和需水量的计算,然后将所需灌溉量信息传输到灌溉系统当中实施灌溉。该技术不仅实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同时还能提高劳动效率,为高效农产品提供了基础保证。

4.结束语

总之,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农村水利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资金投入,提高工程质量,将工程的建设与科学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农田水利建设必将迎来第二个春天。

【参考文献】

[1]兰卓越,孙启.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J].内蒙古水利,2012(05).

[2]薄清富.浅谈水利工程建设要着重运用节水灌溉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0(6).

[3]杨利江.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5,3.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篇4

对于喷灌技术而言,主要利用了水泵、管道和自动喷头,在水泵的作用下产生压力,推动管道中的水箱喷头流动,在喷头处产生高压进而将水喷洒到田地中,这一喷洒过程非常均匀,提高灌溉的有效性,达到很好的节水目的。通过对实际喷淋技术的调查统计,喷灌的均匀度可以达到90%以上,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可以提高60%~85%,如果将喷灌和传统地面灌溉进行对比分析,大约能够节省30%~50%的用水量。

3.2分析步行式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对于步行式灌溉方式而言,灌溉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电力和相关的农用机械,再配备相应的灌溉设备,提高这种步行灌溉的适应性和实效性,这种灌溉方式充分结合了农业机械技术和节水技术,而且整个操作流程并不复杂,通过对不同设备的简单组装,就直接可以到田地中进行灌溉,流动方便、适应性强,因此在农田灌溉中应用范围较广。另一方面,应用步行式灌溉技术后,在当地还无需建设大型的水利工程,极大的节约了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费用,节能了人力物力,因此在技术不断发展中这种灌溉模式不会被淘汰。

3.3分析微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对滴灌技术的深入研究,结合实际需求和该技术的缺点,合理的进行改进,从而研发出了微灌技术,微灌技术在节水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具体应用方式有四种,分别是小管涌流管、滴灌、微喷灌、渗灌[3],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用具体微灌方式,这种微灌技术主要由灌水器、灌区首部、输配水管网、水资源构成。微灌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灌溉过程中的灌水流量非常小,一次微灌会延续很长的时间,除此之外,这种灌溉方式的灌水周期短,能够很好的控制灌溉水量,除此之外在灌溉过程中,可以将养分和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农作物根部土壤中,这种灌溉方式更直接,作用效果更强,作用时间更短,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在经济作物中都选用微灌技术。结合实践灌溉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该灌溉技术可以节约大约50%~80%的用水量,还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对土壤的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分析,发现节水灌溉技术很多,目前微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在实践中都有很好的应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灌溉的作用效果。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的产量。

作者:牛慧玲 李煜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水务局

参考文献:

[1]盛亚南.简论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12):172.

[2]张斌.关于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7):96.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篇5

摘要:我国农业一直存在缺水与浪费的情况,发展节水农业已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存在的排灌设备不完善、水利设施老化、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提出加大节能高效排灌设备研发、增加水利灌溉工程投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等对策。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农业;灌溉;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3-0048-02

农业离不开水,农业发展因水而兴,而水资源极其宝贵。我国水资源数量近年来趋于减少趋势,特别是北方地区中小水源径流量大幅减少,对北方地区现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供水保证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已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存在的缺水与浪费并存的现状,有必要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保障农业用水和农业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农业和水利部门共同解决。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田水利排灌设施不完善

排灌机械已广泛应用于灌溉、排涝、防洪、供水等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中,但从排灌机械应用情况看,我国排灌机械低端产品比较多、高端产品少,产品能耗高、适应性差、智能化程度较低。全国91%的灌区采用地面灌水技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53,这说明灌区一半左右的水资源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浪费掉。小型机电灌站运行期过长,机泵普遍老化,防渗渠道破烂严重,有的沟渠甚至被堵塞弃用。

1.2 农田水利工程普遍老化

许多地方对发展水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田水利的基础地位认识不深,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节水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许多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排灌建设标准低,排灌设施老化,存在灌溉涵管漏水问题,使很多水利设施成为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其补旱排涝作用。

1.3 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有的地区偏重于大中型骨干水利项目,而对小型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补助资金少,争取项目难。地方财力普遍不足,影响当地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地区长期没有水患发生,对水利工程建设不够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使用分散,没有形成设施投入合力,导致有限的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

1.4 劳动力及修护成本上升

土地承包到户后,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机制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公社集体所有制模式,动员广大农民投身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行不通,也很少有人主动参与。只有那些与己相关的农田水利工程,他们才会舍得出工出力。同时,农村种粮效益较低,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宁愿选择进城务工也不愿束缚在收入微薄的土地上,导致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短缺。让这些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参与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证施工质量。为此,绝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依靠项目资金支持,雇用施工队来完成,导致修建、维护等成本上升。

1.5 井灌区管理水平滞后

土地承包经营制的实施,给原本集体所有的小电灌站的后期管理带来困难,许多地区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后没有专门人员管理,导致设备丢失、房屋损坏现象屡屡发生。近年来一些地区遭遇连续干旱,导致农田灌溉用水严重不足,一些机井水位严重下降,部分区域水井越打越深,吊泵现象时有发生,使农田灌溉工程设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好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工作的措施

2.1 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资金投入

水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各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环境。健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国家、地方、社会和个人参与的社会化多元化投资模式,拓宽水利投资、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减少国家投入资金不足压力,促进各地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完善与发展。利用金融融资渠道支持小型水利建设,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

2.2 加快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备更新进程

替换老旧设备,开展排灌泵站节能技术改造,发挥排灌设备节水潜力,解决现存水利设备老化、损坏问题。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技术研发,借鉴国外先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技术及经验,开发研制出一套符合我国各地区不同特点的水利工程设施与技术,为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良性发展提供装备支撑。

2.3 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技术普及力度

各级相关部门应加大节水灌溉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与环保意识,使人们自觉参与到节水灌溉、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之中。轻小型喷灌机组因其机动灵活的特点,成为适于我国农村发展需要的一种有代表性的灌溉设备,也是国家优先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设备,值得大力推广。实施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工程,有效减少灌溉劳力使用。通过节水灌溉,使农作物得到及时灌溉,提高灌溉保证率,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强业务培训,使农民能够利用先进设施与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

2.4 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监管水平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研究灌溉设备的运行管理机制,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项目发挥更大效益。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限制用水量较多、水资源污染和破坏严重的产业发展。建立层级负责制,加强监管力度,及时维护与管理设施设备。建立水资源节约机制,促进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完善农田灌溉管理措施和制度,建立村级水务员管理体系,专职负责辖区内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护。建立小型农田水利管理长效机制,严格控制用水,提高节水效益。加强水利法制建设,增强依法治水、以法管水意识,提高全社会对水和水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做到立法与执法并重,执法与监督并举。

2.5 加强工程节水技术与非工程节水技术相结合形成高度集成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当前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传统工程节水技术与非工程节水技术相互配合,形成覆盖农作物生产全过程的节水技术体系,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利用率。根据不同节水农业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采取免耕播种施肥、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覆盖等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选用耐旱作物品种,充分利用灌溉水、自然降水和地下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高产、优质和低耗的目标。加强农业与水利两个行业系统的配合和联系,从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大局出发,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形成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统一体,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开展节水农业技术联合攻关,加大技术推广力度,逐步建立起以乡镇水利(水保)站为主体,多种服务并存的基层水利社会化服务网络,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O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篇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我国的农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只有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下苦功,才能改善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农作物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高度重视资源问题。近几年,水资源的缺少,农田灌溉跟不上水量,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而且绿色面积也在逐渐减少,城市建设加速都对农业资产产生了影响。做好农田水利灌溉变得十分重要和关键,能够满足水资源的需求,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水资源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水,农作物的生长也离不开水,农作物生长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水量跟上就产,跟不上就降低,非常现实。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就能满足这种要求,在水资源缺乏的现在,不仅能够让水资源循环利用还能满足农田水利灌溉。利用水资源让水循环利用是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特点,这项技术运用的科学技术和科学设施能够将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可以提高植被的.种植效率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所带来的压力。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篇7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生产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困难问题, 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 有利于缓解水资源匮乏的压力,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用水效率, 有利于节水型社会的形成, 还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然而, 在推广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结合节水灌溉的技术特点, 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应用。

1 运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方式

1.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指利用压力把水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灌溉的农田, 并通过喷头把水喷洒在相应的农作物上的灌溉方式。从用水方面看, 喷灌技术能够使水更加均匀地喷洒在农田上, 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在农田中运用喷灌技术能使灌溉面积更加均匀, 甚至达到90%以上的均匀面积和60%以上的水资源利用率, 相比于一般的灌溉方式能节约大约50%的用水量。从效益来看, 喷灌技术能够节省1/5的劳动力, 而因其设备通常埋在地下, 不仅节省了耕种面积, 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1.2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由滴灌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滴灌、渗灌及微喷灌等方式都属于微灌技术, 主要由水资源、输配水管网、灌区首部及灌水器4个部分组成。因为微灌技术的水流量小, 灌溉间隔时间较长且周期较短, 可以更好地精确控制水量的大小, 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使农作物的根部土壤更加适宜, 对于自然条件较为严格的经济作物的灌溉就可以使用微灌技术。相比于传统灌溉方式, 该技术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和劳动力, 还能提高肥料及农药的利用效率, 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1.3 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是一种把农用机械和电力作为灌溉动力, 并通过相应的灌溉设备进行灌溉的方式, 不仅能够提高移动灌溉的适应性, 还是节水农艺和机械化农业的有机结合。步行式灌溉技术不需要很复杂的机械设备, 只需要简单地运用组装的方式对机器进行装配, 就能良好的使用, 具有适应性强和流动性大的特征, 能够具有针对性地灌溉急需地区和农作物。因为步行式灌溉技术不需要修建大量的水渠, 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 使灌溉效益得到了保证。

1.4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是指利用有关的技术把自然降水收集起来, 然后根据农田的需要, 利用管道将雨水输送到农田进行灌溉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实施不仅能够解决农田的灌溉问题, 还能补充人畜的饮水问题, 是缺水及干旱地区较为适用的一种方式。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不仅能够改变农民的种植模式, 还能防止水土的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农业和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

2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合理运用模型

当前灌溉区的水资源大都来自于水库, 也就是说灌溉区水资源的合理调度能够提高整体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而线性二次高斯模型在水资源的调度运用中能够使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优化。而要想合理运用线二次高斯模型, 首先需要经过调查、了解和掌握灌溉区的水土情况, 并以此为基础把灌溉区分成若干个小型灌溉区;其次需要把若干小型灌溉区中的农田看成一个个土壤水库, 这就是简化库区调度难度的必要步骤;最后利用优化控制的方法创建一个求解模型, 就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度[2]。

2.2 优化灌溉方式

农业上通常将农作物分为苗期、拔节期、孕育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 为了便于计算, 把农作物的蒸发量当作一个定值。在灌溉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两方面的损失, 一方面是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 另一方面是土壤水下渗的损失。如果根据相应的实际情况, 把这些损失看成一个定值, 然后建立出相应的模型, 当农作物需水量固定时, 就能获得最优灌水量和周期, 大大减少了灌溉水的损失[3]。灌溉的方式能够影响技术发展的速度, 经过多方面的考虑, 并在众多的建设方案中选择出的最优灌溉方案, 就是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最佳的运用方式。

2.3 规范灌溉策略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灌溉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 所以需要一种更为精准且能够及时反映出土壤和农作物状况的灌溉方式。随着物联网的发展, 当前提出了节水灌溉网络体系, 主要包含系统网络、软件结构及系统供电等。其中, 系统网络由检测区、采集区和控制区三部分组成, 能用来监测和传送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状况, 更加精准地控制灌溉的流量和时间;而软件结构能够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灌溉系统和农田情况的信息, 使管理更加生动明了;系统供电策略能够为软件的运行提供电力基础, 如果能够运用太阳能发电的方式, 就能够使方案更具优势。

3 结语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中新农村经济建设仍居于重要的地位, 强化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 有利于开拓我国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思路, 促进我国的农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资源的利用, 所以由于灌溉方式的不同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合理有效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 可以提升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对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文静, 王翔翔, 施六林.中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 (611) :184-187.

[2]张璇, 胡宝贵.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 (617) :181-186.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 篇8

关键词:水利灌溉 节水措施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0%,其中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严重缺水。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大量增加,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用水,另外绿地等其他方面的用水也越来越多,造成供水紧张。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传统的灌溉方式已经不可取,许多干旱地区已经采用了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但是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还需大力普及。

一 节水灌溉的优势

(一)经济效益方面的差距

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另外,这种方式使得作物受水量不均匀,另外,传统灌溉导致了农作物不能稳产高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现代的节能灌溉技术节约了水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可以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

(二)用水量方面的差异

传统的沟畦和漫灌都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其中造成灌溉水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在输送水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管道防渗工作,部分灌溉水会在输送的过程中渗漏蒸发,另外,传统的沟畦和漫灌是将大量的水直接浇在农田上,土壤的渗漏和地表水分的蒸发快,使得灌溉水利用率大大降低,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代的节水灌溉解决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问题,避免了水分的大量渗漏和蒸发,在灌溉的同时水被喷洒的很均匀,不会因为水量过多而使大量的水渗漏和蒸发。

(三)农作物生长方面的差异

灌水量大、灌水压力高的传统沟畦和漫灌造成了土壤和肥料的大量流失,并且作物容易处于水量过多的状态,容易造成根部的腐烂或者病害,对作物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是喷洒灌溉,不会造成土壤和肥料的流失,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用水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灌溉出现的土壤板结的现象,给作物的稳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 节水灌溉的相关事宜

节水灌溉的实施因为区域的不同、地形的不同以及土壤类型、作物的种类、环境、水资源的状况、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等的差异而不同。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应按照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施。

(一)水源状况

节水灌溉首先考虑的问题便是水源,水源是根本问题。水源直接影响了灌溉工程类型选择,比如在山区的种植区,水资源量非常有限,大部分为微型水源工程,如果在这样的地区推广漫灌是不现实的,水量严重不足,因此,在山区应因地制宜,推广尽可能的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技术,充分利用降水、处理水、灌溉回归水等,提取地下水,但应保证不超采,有条件的可以拦蓄河道径流,补充地下水,保持水资源的采储平衡,保持水资源的充足,在此基础上综合开发地上水和地下水。

(三)采用节水技术

保护好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主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最好种植高产耐旱的作物,另外,改进沟畦灌和漫灌技术,改进耕作技术,这些都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实施。

(四)节水灌溉要与当地生产方式相适应

节水灌溉的实施要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农业化进程相适应。由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突出,促使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果当地的生产方式为为传统的农耕,或者只是靠天吃饭,不进行灌溉,上来就和当地的人说节水灌溉模式,是不能被当地人接受的,认为不切合实际。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逐渐的接受现代化的技术。

(五)工程节水技术的实施

现代的工程节水主要有喷灌、微观、管道输水、膜上灌水、渠道防渗等方式。喷灌和微灌突破了传统地面灌溉方法的局限性,使灌溉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不再受地形、土壤等条件的影响,灌水的时间、部位、均匀度、灌水量等能比较好控制。使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利用,减少了浪费,还能更好的与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农业相配合。管道输水和渠道防渗是提高输水效率的有效措施,减少了渠道占地和清淤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六)节水灌溉与经济条件

节水灌溉工程应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投资,但投资和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国家和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政府要引导农民实行节水灌溉技术,但与此同时应该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为了推广而不考虑农民自己的承受能力。可以采用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措施,这样不仅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使水的利用率提高,降低投资,为农民节省资金,便于他们接受。

(七)借鉴成功经验

一些条件相似的地区应采用已成功节水灌溉的技术,按照其工程技术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灌溉。采用成功的先例但并不是照搬照抄,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等实际情况。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作为农民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而灌溉的相关管理单位考虑的是整体效益,现在的社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关注的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相对节水或者抗旱的农作物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另外筹措资金也是社会效益的需要。

(八)节水灌溉和农业措施相结合

使用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把灌溉和农业措施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还使农民达到了增收增效。滴灌和地下灌溉的方式可以减少给农作物灌溉时水分的蒸发,这样在作物幼苗时候遮阴率低的情况下减少棵间蒸发量,这样会相应的提高水分生产率。不同农业种植结构要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

三 推广解决灌溉的意义

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条件中不可替代的元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节约用水,既是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节水灌溉可以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增产和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的节水灌溉是现代大力推广的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使作物间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要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建设好节水灌溉的同时要重视其管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好显得更为重要,工程建设好却管理不善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管理好效益才会提高,使农民受益,政府相应的社会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远华,倪文进,张玉欣 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节水的目标与任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11)

2 冯广志 节水灌溉体系和正确处理节水灌溉工作的几个关系 2001

3 李世英 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几点思索 200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篇9

兴办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势在必行

【摘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三农”政策,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问题。而农业的命运落实在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上,更是稳固农业发展的“基础的基础”,这个“基础”关系到“三农”政策落实成败的大事,本文论述了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田灌溉系统 势在必行

民间谚云:“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饭饿得慌。”农业是生命之本,离开农业人就没有饭吃,就要饿肚子,难于生存,更谈不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切无从谈起了,这是人人都知道的普遍真理。

农谚曰:“农作物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水是靠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流到地里,是农作物旱涝保收的重要保证,更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的一项关键的重要措施,因此,落实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势在必行了。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况。随着气候变暖、水资源缺乏、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口骤增,人们吃饭成了问题,农业更加步履维艰和举足轻重,使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致富奔小康迫在眉睫。农业的发展是靠水利把水资源灌溉庄稼。目前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已经不能适应农田灌溉的需求,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出路,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1.1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严重老化。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一般始建于“人民公社”和“农业学大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鼎盛时期,由于勘测粗放——凭人按地形走向定位、规划狭窄——随心所欲、设计仓促——只顾眼前局部利益、经费不足——靠人海战术、配套不全一穷凑合、施工简陋——因地制宜、质量极差—根本无科技含量的“土法上马”工程,土沟土渠,渗漏十分严重,渠系利用系数极低,沟渠淤满泥沙和杂草丛生,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彻底挖沟清淤和除杂草疏通渠道,后期又缺乏维修和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不少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期,普遍老化损坏。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35%,效益下降。中小型灌区以及农田水利灌溉现状更是令人担忧,导致输水效率低,渗漏损失大,本来水资源严重缺乏,更是雪上加霜。

1.2 重视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不足。国家投建的大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枢纽工程基本上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开荒造田和发展现代化农业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的需求,农民常有争水、抢水、偷水等违法乱纪的事件发生。县、乡、村三级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经费不足。有的根本无经费,基本上维持现状。主干渠、支、斗、龙、毛渠年久失修,已是百孔千疮,顺其自然,过一年算一年。想节省经费,又不想掏腰包,美其名曰:“谁兴修水利,谁受益。”到头来,谁也没有必修水利,谁也没有受益,还是一个乱摊子。

县、乡、村各自为政,农民随意挖沟引渠,乱挖水口子,放任自流,灌溉系统工程遭到严重破坏,无人过问,长此以往渠道坍塌,水土流失,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农业旱涝无收。

1.3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令人堪忧。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有关部门领导很少下基层,即使为了“使命”来了,也是走马观花、蝽蜒点水、敷衍塞责、草草了事,对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农民反映的灌溉问题只是解释经势不足呀、自行解决呀,美名引导说:“谁兴修水利,谁受益。”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算是推卸了责任,作了交待,问题丝毫没有得到解决。

有关领导干部不进使命:参观——写心得体会:检查——指示发号施令;考察——报告文章漂亮;调研——论文呱呱叫,胡编乱凑了一通,交了答卷,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有关部门领导开会时头头是道,表示关怀和重视,会后全忘到了后脑勺,究其原因:①上级划拨经费不足;②经费被挪用,没有专款专用;③经费被腐化掉了;④往下转嫁:谁兴修水利,谁受益;⑤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拖而不办,其结果,一事无成,年复一年。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失修和老化,失去作用。办好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势在必行。以“三农”为本,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没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工程,遇到今年干早、明年涝灾、后年饥荒,农民怎么增产丰收增效益,人民吃饭和穿衣得不到保障,自然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生产。

2.1 依靠“三农”政策办实事。当今,农村的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大多数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留守在家里,种那几亩几分地,地少人多,粮食价廉,收入甚微。各自为政的小农经济,能指望农民搞什么“谁必修水利,谁受益”?现实么?只好抱着现有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年复一年凑合着过就行了。要兴办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建设,关键在于有关部门的领导,简单地说:①重视;②力行;⑤办事;④落到实处,只有通过这“四道工序”,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建设才有希望,才能得到发展。

这就要贯彻中央每年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解放思想,破除禁锢的小农经济束缚,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融于社会,顾全大局,统筹规划,措施得力,加大投入,明确权责,规范管理,依托优势,因地制宜,依法办事,增加收入,力行去做,落到实处,一定能够把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建设搞好。

2.2 立即着手从头做起。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大国,耕地面积大,地形复杂,缺乏水资源,土质各异。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现代化滞后,生产价值低廉,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战线长和网状密,耗资大,尽管改革开放加大了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建设力度,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况且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和一蹴而就就能办好的事情,是一个长期投入、年年兴建、不断完善的宏大的工程,需要从头抓起、立即规划、马上动手、常抓不懈,才能改变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落后和瘫痪的状态。

2.3 兴办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当今,科技兴农,致富奔小康的新形势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仍停留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徘徊,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经济和周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改革时期,这真是逼上梁山,兴办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到了必须加大力度非办不可的地步。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以农为本,拿出办法,加大力度,长远规划,科学设计,采取措施,精心施工,保质保量,重点放在防渗——采用砼板或石头或戈壁铺砌防渗渠;跌水——落差适当,加大流量:闸门——多设,放水自如。总之,力行又好又快把灌溉系统工程建设搞上去。依法管理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经过几十年兴修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建设,尽管质量欠缺,但还是基本上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只可惜,只兴建,无管理,使本来百孔

千疮的渠道,因争、抢水、偷水和乱拔水口子,遭到人为的严重的破坏,所以要把强化管理和依法管理提到议事日程上,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的运转。

3.1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贯彻《水法》、《水保法》、《防洪法》、《水利产业政策》等法律法规,做好学法用法、遵纪守法的教育,做到有章可循,依法办事,违法必究,达到既建设,又管理的良好氛围,使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正常的运行。

3.2 改进粗放的灌溉模式。农民灌溉在操作上大多数是采取大水漫灌的形式,方法粗放,普遍对节水意识淡薄,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所以必须对粗放的管理模式和灌溉的方法进行改进。要推进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现代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因此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建设要向现代化迈进,真正做到管好水、用好水、节约用水。

3.3 从基层抓起。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是为农业生产服务,是为农民的利益办实事,操作灌溉都在农民手中。因此从源头掀起,从基层的县、乡、村领导干部科学管理和农民爱护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施教育入手,一抓到底,依法办事,违法必究,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篇10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生产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在建项目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和监督检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坚持建设项目全面覆盖、谁主管谁负责、巡查检查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 水利部负责组织实施全国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巡查工作。

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配合水利部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并负责对直接管理和受水利部委托管理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安全生产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并负责对直接管理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安全生产监督工作。

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对下级水行政主 管部门管理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安全生产监督。

第五条 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内容,包括督查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履职情况,并抽取部分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第六条 对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履职情况督查内容包括:

1、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决策部署情况;

2、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责任体系建立情况;

3、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机制建立情况,监管机构、人员落实情况;

4、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计划制定及执行情况;

5、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中发现隐患及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6、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

第七条 对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情况;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及人员配置情况;

4、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5、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卫生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执行情况;

6、安全生产措施方案的制定、备案与执行情况;

7、拆除爆破工程备案情况;

8、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核查情况;

9、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管理情况;

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情况;

11、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

12、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等情况;

13、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

第八条对勘察(测)设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情况;

2、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

3、安全专篇设计情况;

4、安全生产措施费用计列情况;

5、设计交底涉及安全生产的情况;

6、对工程重点部位和环节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或建议;

7、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及特殊结构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措施建议;

8、勘察(测)设计单位资质、人员资格管理和设计文件管理;

9、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

第九条 对建设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情况;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3、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4、监理例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执行情况;

5、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

6、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和监督落实情况;

7、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中有关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

8、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

第十条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情况;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3、资质等级、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性;

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及人员配置情况;

5、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6、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卫生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执行情况;

7、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及执行情况;

8、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制定和审查情况;

9、安全施工交底情况;

10、“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11、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提取及使用情况;

1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1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14、危险源识别、管理等情况;

15、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

第十一条 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1、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落实情况;

2、施工支护、脚手架、爆破、吊装、临时用电、安全防护设施和文明施工等情况;

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执行与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4、个体防护与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5、应急预案中有关救援设备、物资落实情况;

6、特种设备检验与维护状况;

7、消防设施等落实情况;

8、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

第十二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制定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计划,对直接管理的工程的监督不少于每两月1次,巡查不少于每年2次。

第十三条 监督检查和巡查应聘请专家组成检查组或巡查组(以下统称检查巡查组),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事故隐患。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建立安全生产专家库,以满足监督检查和巡查工作需要。

第十四条 监督检查和巡查工作要深入细致、坚持原则、严谨求实、客观公正。检查巡查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不得擅自泄露检查巡查掌握的内部资料和情况,并严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第十五条 被检查和巡查单位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和巡查工作,如实反映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并认真提供检查和巡查工作所需文件资料。

第十六条 对于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检查巡查组应形成 书面意见,列明隐患治理清单,提出整改要求,一式两份,由检查人员、项目法人代表签字,并当场反馈给项目法人及其他相关参建单位。

第十七条 项目法人应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对检查巡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立即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按要求及时报送检查巡查组织单位。

第十八条对于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检查巡查组应移交工程主管部门或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挂牌督办。对于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工程主管部门或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有关参建单位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工或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等。

第十九条 检查巡查组应将检查巡查情况及时报告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巡查组应于每次巡查结束后7日内将巡查报告报送水利部安全监督司。

第二十条检查巡查组织单位应建立检查巡查隐患治理督办清单,对检查巡查中发现的隐患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到位,必要时可开展复查。

第二十一条 项目法人应及时将检查巡查时间、检查巡查组别以及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整改进展情况登录到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上报系统。未发现隐患和问题的也应及时登录。

第二十二条水利部安全监督司负责收集和整理节水供 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巡查情况,并根据水利安全生产专业监管分工,分送相关司局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

第二十三条 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巡查情况纳入流域管理机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考核成绩。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措施探讨 篇11

摘要:要发展节水农业,工程技术措施是必要手段。因此,只有推广节水灌溉的相关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节水技术应用,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措施上解决农业节水的相关问题,达到全方位节水的目标。本文将对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有关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措施

一、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输水是广泛采用的传统输水方式。这种方式水资源损失较大,总体利用率不高,损失能占到输水总量的50%~60%,一些土质较差的渠道渗漏损失可达80%左右,是灌溉水损失的主要方面。因此,加强渠道防渗是渠道输水实现节水的必要措施。采用渠道防渗相关技术后,将会有效减少在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大幅提高渠道水资源利用系数。

防渗衬砌的主要材料有灰土、水泥土、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砌石和复合土膜料等,相应的渠道防渗方法有土料压实防渗法、三合土料护面防渗法、混凝土衬砌防渗法、沥青护面防渗法、石料衬砌防渗法、塑料薄膜防渗法等。

由于渠道防渗适用于全部的灌溉土渠,所以选择恰当的防渗技术措施就成了关键,一般的选择原则有4点:防渗效果较好,减少渗漏值一般应多于50%;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寿命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和抗冲能力,减少断面面积。

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输水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农作物,在输送工程中减少蒸发损失和渗漏的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大部分由水源、水泵和动力机、连接保护装置、输水管道、给配水装置还有其附属设备组成。

利用管道取代渠道输水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输水效率,输水效率达95%以上,比采用了渠道防渗技术的输水方式,在输水效率上还要提高10%~30%。根据我国现阶段水资源比较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实际情况,应大力发展,全面普及管道输水技术,降低水资源输送环节的损耗。

三、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管道、水泵、动力机等专门设备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送到所需灌溉的地区,通过喷头把水流散成细小的水颗粒,均匀地散布在农作物上进行灌溉。喷灌系统有3种形式:固定式,即组成喷灌系统的各部分设备都是固定不动的,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便利、生产效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少、容易实现自动化等;移动式,即喷灌系统的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等部分都可以移动,其具有结构简单,所需资金少,机动灵活、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半固定式,即喷灌系统除喷头和装有很多喷头的支管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支管与输水总干管常用给水栓连接,其特点介于固定与半固定系统之间。

喷灌有明显的节约用水、降低劳动力成本、节约耕地、对地形土质要求小,灌水较为均匀和增加产量等优势。在灌溉大田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园林草地等领域应用广泛。与采用传统土渠输水的地面灌溉相比,灌溉节水40%左右,粮食作物增加产量15%~25%,经济作物增加产量15%~30%,蔬菜增加产量2倍左右。

四、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最古老、最常见和应用最广的灌溉方法,灌溉水引入农田后,在重力和毛细管作用下渗入土壤,田间工程设施简单,不需能源,易于实施。由于我国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经济实力不足、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推广发展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是节水灌水技术的关键。

根据灌溉水渗入土壤的方式,传统的地面灌溉可分为4种:畦灌,从末级灌水渠将水引入畦田中,灌溉水在畦面上以薄层水流形式在重力作用下沿畦长方向流动,向土壤中垂直入渗浸润土壤;沟灌,从末级灌水渠将水引入灌水沟中,灌溉水在沟中沿沟长方向流动,部分水靠重力作用和土壤毛细管作用通过沟壁浸润土壤;格田灌溉,从末级渠道将水引入用土埂围成的格田,并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靠垂直入渗径润土壤;漫灌,只有简单的土埂,引水入田后,任水漫流渗入土壤。各种地面灌水技术的适用性不同。对于密植作物,一般应选用畦灌;对于水稻或冲洗改良盐碱地,可选用格田淹灌;而对宽行作物则适宜选用沟灌;漫灌适用于灌溉天然草场或引洪淤地。

若改进传统的地面灌溉,进行隔沟交替灌溉或局部湿润灌溉,可以有效降低棵间土壤蒸散发占农田总蒸散发的比例,使田间土壤水的利用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还可以较好的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

五、膜上灌

膜上灌是指在作物行间铺盖的塑料薄膜上行水,水流从薄膜上的小孔下渗以浸润作物根部土壤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地膜栽培和膜上灌结合使用,其优点是可以节约用水、保持肥效、增加地温、抑制杂草和促进作物高产、优质、早熟及灌水质量高等。实践表明,采取膜上灌水技术比常规沟灌节水50%左右,增产5%~50%不等。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灌水技术。

六、坐水种(点水灌)

坐水种指在干旱严重和缺水地区,挖穴下种时灌少量水以保证作物出苗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坐水种单体播种机,使开沟、浇水、播种、施肥和覆盖土1次完成,适合有小水资源的旱地农业区。实践表明,玉米坐水种,1kg可节水900m3,节电100kW·h,增产幅度15%左右,增收幅度20%~30%。

七、微灌技术

微灌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用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和地下渗灌。微灌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比喷灌节水15%~20%,比地面喷灌节水50%~60%。微灌普遍适用于各种土壤,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具有好的发展前景。

结语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的建设是从输水到灌溉环节的全面建设,保证水资源在每个环节的高效使用,提高利用效率,保证农作物生产的高效。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術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科学地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可有效的提高农用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和总体面积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飞.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1:78-79.

[2]李长伟.高效节水灌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人民政府:,2013:5.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工程设计论文 篇12

1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体系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在农田水利灌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发展, 也初步形成了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体系。

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最适灌溉技术, 就玉米而言, 成长初期并不高, 可以进行喷灌, 成长后期则直接利用水泵通过水管进行输水;就其他较矮的农作物而言, 考虑到喷灌的面积与时间, 一般采用喷灌设备给农作物供应水分。不同的灌溉方式有着不同的供水效果, 也对供水量有着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讲, 水泵水管送水是最为浪费水资源的灌溉方式, 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灌溉技术在实现有效供水的同时也尽可能的节约水资源, 即节水灌溉技术体系。这里所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不仅仅包含农田水利灌溉那么简单, 还涵盖着许多的经营管理方式及工程制度规范这样能增强管水组织的科学性和健全性, 使计划用水工作、科学配水等落实到实处。科学的种植工艺、栽培方式、蓄水保护墒情工艺、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采取合适的保水工艺都是农业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也不能忽略秸秆及地膜护墒技术、栽种抗旱节水农作物、限制灌溉方式等工艺。

农业生产中几乎所有灌溉工作的实质就是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运送到指定的灌溉地区, 当然, 也可利用专业程度较高的设备直接将水喷洒到土壤, 并且使用喷洒器进行喷射灌溉时, 所形成的水滴分子是很小的, 甚至能够成为雾状, 这有助于更高效的进行农业灌溉, 并保证农业灌溉的均匀性。喷灌设备一般包括移动式、半固定式及固定式三类。除水源固定外, 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的设备统称为移动式喷灌系统。管片和水栓之间是相连的, 并且该装置只有裸露在地表的喷头及装有支管的喷头能够移动, 但是它的剩余部分却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 所以我们将这种灌溉系统叫做半固定式喷灌系统。有些喷灌设备是只有喷头可以移动的, 剩余的各个部分都是固定的, 而有些喷灌设备的整体都是无法移动的, 这类喷灌设备便叫做固定式喷灌系统。

2 分析节水灌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节水灌溉技术无论是从节水的角度讲, 还是对农田灌溉而言, 都是有益额, 但不可否认的是, 节水灌溉技术仍处于发展中阶段, 这项技术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但不利于农田灌溉, 更阻碍着节水灌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下是对节水灌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

2.1 技术的应用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完善的监管机制进行监管, 对技术的应用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 有效规范技术的应用, 确保获得良好的灌溉效果。不仅如此完善的监管机制还为管理机构提供有效参考, 最大程度上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除此之外, 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管理方式不够细化、调度的应用也缺乏灵活性等。

2.2 技术的推广不够广泛

技术的推广不够广泛是影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节水灌溉技术有别于传统的灌溉技术, 成本投资方面也较传统灌溉方式高, 实际应用事例并不广泛, 尽管在某些地区开始了实际的应用, 但也只是起到了示范作用, 技术的推广远远不够广泛。所以在今后的节水农业灌溉工作中, 要加强对这些技术的推广, 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在大型的农田中的应用。

2.3 农田灌溉的节水资金投入相对馈乏

尽管初期的农田灌溉节水资金投入较大, 但却没有做好资金的后续工作,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乃至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 往往都需要较长时间的资金投入, 有利于节水灌溉工程的后续发展。然而现阶段, 我国的一些正在使用的灌溉工程也早已无法正常的工作运行, 这将会直接导致节水灌溉工作的效益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并使得可灌溉的面积逐渐减少。除此之外, 各种建设资金的投入也不够充足, 这会导致新建的节水工程特别是配套资金的分配不够科学合理, 这会使得发展的规模受到很大的制约。

2.4 在推广节水灌溉的先进节水技术过程中部门相对独立

由于在进行节水灌溉先进技术的推广工作时各个工作机构有着较强的独立性, 这会使节水措施的可行性论证降低, 无法因地制宜的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规划工作, 这将会导致节水灌溉针对性差等各种问题的出现, 最终将影响节水工程经济效益的正常发挥。

2.5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备问题

由于各种质量问题或维修维护工作开展的不够及时等主观或客观因素, 会使节水设备的损坏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这最终会导致节水工程的使用寿命减短, 最终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大范围使用造成恶劣的影响。

3 推动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的相关措施

前文已述, 节水灌溉工程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要切实解决好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推动节水灌溉工程的顺利发展。

3.1 统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在进行抗旱保丰收及提高粮食产量的农业生产过程中, 工作者不仅建造了更多、更深的井, 又在利用剩余的水来加大灌溉的总面积, 这便于最初的资源型节水理念背道而驰, 没有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农业生产的节水与农民的自身权益及种粮获得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 工作人员一定要综合的考虑影响农业节水发展进步的诸多因素, 设计出一套最科学、合理的农业节水技术规范。

3.2 加大推广力度

建设节水工程时初次投资所需的金额是很大的, 可是很多的农民生活水平还是较低的, 因此必须要将农业节水工作纳入国家政府的重点议事议程, 持续跟进投资, 然后制定一套科学的制度, 进行扶持工作时也要考虑到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 这样才能体现农业节水工作的重要意义。

3.3 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进行节水灌溉工作时, 必须要科学的引进, 选择最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技术。还要设计最适合的发展规划方案, 使用最科学的节水灌溉工艺, 并给予中低产田改造工作高度的关注, 加大中低产地节水灌溉的总面积。

结束语

综上浅述, 将节水措施应用到农田水利灌溉中, 相比于传统的灌溉方式, 节水灌溉效果更加良好, 更加节约水资源, 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若要切实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优化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应用, 就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致力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节水灌溉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小涛, 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06) .

上一篇:高一地理综合题答题分析及教学建议下一篇:医院康复部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