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区域经济论文(共12篇)
内陆区域经济论文 篇1
摘要: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内陆开放型经济作为开放型经济概念的延伸与拓展, 成为内陆欠发达地区开放崛起、后发赶超的重大战略选择。笔者认为,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必须做好“开放”这篇大文章, 形成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思想作风、产业体系、发展战略、设施平台, 以及发展环境。
关键词:内陆,开放型,经济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放型经济作为一种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开放的经济形态, 一种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经济体系, 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国内陆地区,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开放崛起、后发赶超的发展重任, 内陆开放型经济概念的提出与实践, 因其强调内陆地区走开放发展道路, 而成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倍受关注。
开放型经济是相对封闭型经济而言的, 既是一国经济活动与外部经济保持密切联系, 并对外部世界经济存在不同依赖的一种经济形态, 也是指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能够比较自由地跨境流动, 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模式。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概念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 其目的在于深入挖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 按照市场规律实现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最优配置, 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全球化视野当中, 内外联动, 互利共赢, 以此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然, 由于内陆地区在地理位置、政策支持、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原因, 经济的开放性、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 必须做好“开放”这篇大文章。
一、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需要树立开放的思想作风
内陆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 究其根源, 在于思想不解放、观念滞后, 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表现在工作作风上就是不敢闯、不敢干, 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促进发展。因此,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首先要启动思想作风这个总开关, 做到地处内陆, 但不被内陆意识所束缚, 发展相对落后, 但不被落后观念所封闭。一要树立开放意识。介于开放型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特殊作用, 在现代经济发展体系中, 已经不是愿不愿意开放、要不要开放的问题了, 而是怎样扩大开放、怎样深化开放的问题。要让开放不停步, 发展才能不止步的意识深入人心, 切实增强开放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潮当中。二要树立机遇意识。世界经济的梯度转移、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 国际国内优势企业和资本纷纷寻找投资机会, 给各地带来了许多机遇, 内陆欠发达地区更需要树立机遇意识, 善于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等带来的战略机遇, 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在开放中抢抓机遇, 在机遇中谋发展。三要树立实干作风。开放型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全球经济为舞台, 需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敢闯敢干的实干精神, 开拓务实的过硬作风。发展内陆开放开放型经济, 必须要破除“等靠要、庸懒散”陈规陋习, 着力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素质能力作风, 立足实干, 重实际, 求实效, 用进取的行动赢得开放发展。
二、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需要构筑开放的产业体系
开放型经济, 重心在产业, 必须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通过产业提升提质促开放。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实现产业从传统的成本优势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转化;要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产业从简单的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营销等产业链高端拓展;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体系, 打通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升级的通道, 加速产业高级化、国际化进程;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还要大力催化产业集群, 通过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 在集群内部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 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 在集群外部形成整体竞争力, 通过产业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产业融入更大的区域甚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
三、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需要实施开放的发展战略
开放型经济强调的是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放, 对于内陆欠发达地区而言,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通过区域合作共赢促开放, 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途径。当前, 世界性的产业转移向中西部地区延伸, 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 积极引进和利用发达地区和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 以及先进管理方式, “借船出海”、“借梯上楼”, 已经成为内陆欠发达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选举措。重点突出“引进来”, 积极对接央企, 对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对接跨国公司, 以及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围绕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着力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的产业;鼓励东部地区与内陆地区共建开发区, 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和外向型产业集群。与此同时, 还要积极鼓励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走出去”, 发展外经外贸、境外投资、外派劳务, 开辟外部市场, 实现资源内外部合理流动, 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需要打造开放的设施平台
远离海岸线、基础设施薄弱是内陆欠发达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硬伤。开放的设施平台建设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性工作, 必须要大力发展四类设施平台:一类是基础性平台。要加快高速公路、高铁、航空等交通网络建设, 形成对外开放的综合通道, 改善内陆物流环境, 减低运营成本;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市政功能, 加大城市路网、供水、垃圾污水处理和公共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餐饮娱乐、休闲旅游等城市第三产业, 推进文明卫生城市、森林宜居城市等创建活动, 提升城市形象和外资吸引力。二类是功能性平台。要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和各类特殊监管区建设, 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 重点加强保税物流园、综合保税区、无水港等功能性平台建设。三类是载体性平台。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要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 不断提高园区要素聚集和产业承载的能力, 使园区成为企业聚集、行业发展、产业升级的基地。四类是辅助性平台。要加快信息化建设, 构建一流的基础信息网络;要推进会展中心建设, 搭建内外交流平台, 提升内外交流能力与水平。
五、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需要营造开放的发展环境
国际上衡量经济开放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指标, 即开放政策指标和开放进度指标。开放政策指标主要是指外贸政策、外资政策、经济体制等指标。一个地区相关体制和政策对本地区参与经济活动的限制越小, 说明该地区开放程度就越高, 反之, 开放程度就越低。内陆欠发达地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 一个明显的劣势在于经济发展软环境不优。因此, 建立一个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尤为重要。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优化政务环境。政府必须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 有传统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 提高开放透明度, 公开政务项目和内容;实行办事高效化, 减少行政审批项目, 简化程序, 推行一站式办公, 标准化、网络化办理;推行效能问责制, 强化政务考评考核、监督管理、处罚问责等机制, 提升行政效能,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二要努力破除发展难题, 优化市场环境。破除要素难题, 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问题, 为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破除身份难题, 国企、民企、外企一视同仁, 公平竞争;破除成本难题, 深化货物贸易开放, 扩大服务领域开放, 提高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进一步减低物流成本。三是严格纠查顽疾弊病, 优化法治环境。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不良行为, 坚决处置乱收费、不作为、索拿卡要等现象, 重点查办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规案件, 治理顽症毒瘤, 确保政令运行畅通。
内陆区域经济论文 篇2
第15期(总第15期)
2010年11月11日
运用“一国自贸区”模式 抢占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一、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自由贸易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自由贸易区是以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为依据,定义为:“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而广义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主权经济体根据WTO 相关规则,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的制度安排。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本文所述的观点是以狭义自由贸易区(简称:“一国自贸区”)为根据。
二、世界各国自贸区的来由与发展
世界第一个“一国自贸区”,是1923年成立的乌拉圭自贸区。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贸易法,并于1936年在纽约设立1号对外贸易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个“一国自贸 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美国的对外贸易区遍及全国,统计到1994年底,达到199个,且相当一部分都深处内陆。世界各国发展自贸区的历史证明,自贸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助动器。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自贸区都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利益。如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2005年以来,在2平方公里的自贸区内每年创造了100多亿美元贸易额,是仅次香港的世界第二大自贸区;在美国,对外贸易区进出口货物总值从1979年的20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000多亿美元,同时提供了近30万个就业机会。
在亚太地区,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都选择了“一国自贸区”做法。在日本,1987年,日本指定冲绳的那霸地区为特别自贸区,赋予关税法上的减免关税功能,让外国货物进出自由,手续简便。在韩国,2002年11月,韩国国会通过了《关于指定、运营经济自由区的法案》,随即建立了釜山与镇海、阳光湾的经济自由区,政府投入巨资,在这两个区域发展了人口分别为23.5万人和11万人的海湾城市,旨在打造东北亚最大的物流中心。在中国台湾,2005年开始运营的高雄自贸区,是继2004年建成的基隆自贸区后的第二个自贸区,在区内,业主完全自主经营,不必各种审批、查验和押运,且免征货物税和关税,还可从事外币汇兑及外汇交易,也可设立控股公司从事海外投资,大陆地区的商务人员可以区内自由活动,不受限制。
自贸区是由自由港演变过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转口贸易衰退,导致自由港发展缓慢。此时,中国香港选择了出口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加快了自由港的转型升级,利用香港的自由港政策、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加工业,促使香港从单纯贸易自由港向贸易、加工综合自由港转变,成为世界自由港转型的典型范例,创造了“香港模式”。1983年,韩国宣布把济洲岛建成第二个香港。1989年,泰国在南部五府开辟香港式的自由经济区。菲律宾、马来西亚也按照香港模式建立了“一国自贸区”。
三、邓小平曾提出“再造几个香港”构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国际经济大循环,是我国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关键时刻。1988年6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洞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高瞻远瞩地提出“再造几个香港”战略构想。此后,他又再三强调:“我过去说过要再造几个香港,就是说我们要开放,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1990年6月,我国在上海外高桥建立了第一个保税区,此后,天津、广州、深圳、大连等沿海城市也设立了保税区。到2010年6月,我国保税体系已发展有三个层次、六种类型的保税形式,各种类型保税功能区共有99个。目前,保税区模式已由沿海发展到了内陆省区,深处内陆的重庆、成都、西安也获准建立综合保税区。
需要指出的是,与目前宣传频率最高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所不同是,如前所述的“一国自贸区”的概念,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开辟面向世界经济的经济特区。而中国-东盟自贸区则是两个以上主权经济体谋求区域一体化长远目标进行的制度安排。
四、抢占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时不我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沿海发展战略,推动东部高速发展,同时也使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作为西南边陲的广西,尽管在多项优惠政策叠加下,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仍然是一个落后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10%左右。在这样的态势下,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和增长来改变落后面貌,缩小与全国差距,实在是勉为其难。而要获 得超常规的发展,就必须借助自由经济政策这个外力。最近,中央提出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新概念,就是要用创新的思维,非常的政策、非常的措施,多造几个“内陆香港”。因此,广西要用足用好保税体系政策,选择“一国自贸区”模式,争取在10年内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西南香港”,时不我待,已到了关键时刻。4
内陆地区需成经济发展的接续力量 篇3
通常,一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就会出现产业空心化,当前的中国沿海地区正是如此。此时,该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就面临向其他资源更低廉的国家转移,最近,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就转移到了越南、孟加拉国甚至印度尼西亚。
在中国,产业转移出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向内陆转移。过去十年,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建设的基础设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产业转移打下了良好基础。
迎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增长的契机,也是中国维持增长的希望。中西部地区要在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上扮演更多角色,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主动进行体制改革。现在,国内对于体制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在中国这种地理大国里,区域的主动性于其自身发展可能比国家政策更为重要。一个区域如何改革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市场机制,使它更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市场的机制化运作,才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现在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基础设施建设系统运行有效,即用系统的布局和联网的机制使它更好地发挥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最大的差异就是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在多年发展中,内陆的河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事实上,水路仍然是最便宜的运输通道,而内陆地区之所以发展难,就是因为运输成本高。因此,要想办法降低物流和交通的成本,破除内陆地区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
三是对产业集聚给予充分正视。要想把一个产业链和产业群集聚在一块,把它服务的上下游配套都集中起来,需要一些政策和配套设施。这对企业整个交易成本的减少十分重要。在广东有一家企业,曾在越南建厂,几年后又迁了回来,原因之一是,虽然越南劳动力成本只有中国的1/4,但是单位劳动生产率只有中国人的1/10;更重要的是,在国内,上下游配套产业都在附近,要赶制一个零部件,就是一个电话、一上午的事情,在越南,这些都无法实现,最后还是得回国交易,误时误事。所以,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内陆地区的产业集聚不够发达,而这需要一定的政策和条件,值得内陆地区政府思考。
总之,利用好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不仅仅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契机,更是延续中国经济高增长,避免经济空心化的重要环节,地区政府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其适用性,迎接下一轮的增长浪潮。
开放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篇4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扩大开放领域, 优化开放结构, 提高开放质量,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摘自十七大报告
7月4日, 中国知名国企重庆投资发展研讨会, 签约金额500多亿元。
7月12日, 全国知名民营企业重庆行, 签约金额约528亿元。
7月16日, 加工贸易暨产业转移进重庆, 签约金额143亿元。
7月17日, 2008跨国公司投资重庆经贸洽谈会, 签约金额710亿元。
短短半个月时间, 近2000亿元外来资金、项目涌进重庆———主城、远郊区县 (自治县) 均有收获, “一圈”、“两翼”皆大欢喜。在签约之外, 还有来自国内外的政、商、学界精英, 纵论开放话题, 为重庆建言献策。
开放二字, 一时热遍山城。然而, 对重庆进一步扩大开放这场大戏来说, 这还只是序曲。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314”总体部署, 是重庆肩负的神圣使命, 也是摆在重庆面前的一道考题。
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重庆的发展目标异常明确。而要让目标成为现实, 靠惯性不行, 走老路不行, 惟有打破常规, 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是, 一个地处西南腹地的老工业城市, 一个拥有3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大农村, 如果只靠既有的人、财、物、智, 又哪来足够的动力去跨越、去奔跑?
“根本出路在扩大开放, 最大动力也在扩大开放。”市委书记薄熙来一语中的。
只有开放, 重庆才能有效汇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种种经济要素, 分享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才能在更高平台上参与竞争, 与高手较量, 提高能力和本领;才能在中国和世界分享更多的发展机遇。
于是, “内陆开放型经济”成为重庆市委、市政府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汇。重庆的开放目标, 也锁定在了打造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高地。
用横尺量出我们的差距
怎样才算开放程度较高?内陆开放型经济又用什么来衡量?最关键的是, 重庆将用什么来考量自己?
业内人士认为, 重庆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原因很多, 既有历史因素, 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客观因素, 又有主观因素。但是, 透过现象看本质, 旧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是影响重庆扩大对外开放最重要的因素。
根深蒂固的盆地意识, 小农意识, 小富即安, 小进则满, 躺在成绩簿上孤芳自赏, 缺乏再上台阶的冲劲, 没有一览众山小的大志;心浮气躁, 好大喜功, 有精神向市里要政策、争资金、抢项目, 却没有冲出山门的勇气等保守观念, 让我们不止一次地错失发展良机。
一个例证, 有关部门统计, 以上海口岸为目的地, 重庆每标准集装箱的水运成本为3700元, 公路成本是11240元, 铁路成本为5622元, 分别比武汉高23%、105%和55%, 这是投资者不能不考虑的。
“重庆的发展在受制于物流的同时, 也受制于人才。”专家指出,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 发展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共识。与沿海城市相比, 我们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差, 很少吸引到世界顶尖技术人才。同时, 缺乏专门培训和专业素质, 特别是高端的技术、管理、金融、经贸人才十分匮乏, 这制约了高端产业的发展。
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
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大潮又起, 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亟待“腾笼换鸟”, 正谋划跨越式发展的重庆, 赶上了天赐良机。
不过, 内陆城市的特性, 注定了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 不能照搬在沿海城市屡试不爽的套路。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重庆优劣势同样明显:与国际市场的地理距离比沿海远, 物流效率和成本难以优于沿海, 这是重庆的劣势;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多项叠加的优惠政策, 以及庞大的内地市场辐射范围, 这是重庆的优势。
这也意味着重庆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创造优势,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充满内陆特色的新路———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 积极引进资本、项目、技术、人才等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必备的要素, 在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同时, 发展适合内陆特点的外向型经济。
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主动去沿海, 去国外发达地区招商引资, 如今在重庆已掀起新一轮热潮。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 以及与重庆既有资源、产业基础的高契合度, 成为本轮招商大潮中落户重庆的项目的共同特点;汽摩、通机、成套装备等“重庆造”传统强项, 也因更多外来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到来而得到丰富和提升, 一条条高效而严密的产业链条, 正在遍布主城和区县的大小工业园区内现出雏形。
去年10月以来, 重庆先后与商务部、海关总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促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今年年初, 重庆正式申报设立内陆保税港区。与此同时, 重庆企业“属地报关、异地验放”的大通关范围越来越广, 往来于重庆和市外、国外的生产要素的进出效率显著提高。
内陆水域生产实习报告 篇5
实习时间
实习单位
实习内容:网拦养殖。放养的鱼种采取混养的方式培育20~30天其规格达到30~ 40克重或10~13厘米长,以便能适应大水面生活,再投放到网拦库湾内进行养殖。
5、日常管理鱼苗投放后,要经常观察全群的活动规律,根据天气、水体饵料生物的变化(即水体透明度变化)情况,适量投放一些米糠、花生饼。青草等精青饲料,以弥补水体饵料的不足,特别是在5~9月水温较高时,鱼摄食旺盛,生长速度较快,更应适当增加投喂量。还应定时施放少量的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可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改善水质环境,起到肥水的作用。要经常潜入水中检查网具,发现网破立即修补,网具脱落立即绑紧,经常刷小船坞网衣,保持水流畅通,台风、雨水多发季节更要注意巡视检查,以防网破逃鱼。
网围养殖。鱼种放养依据本地外荡水质较清瘦、水体交换量大和水生植物及底栖生物丰富的特征,一般应以放养草鱼、鳊鱼为主,搭配鲢、鳙、鲤、鲫和青鱼。为了确保放养的鱼种能达到上市规格,请求鱼种规格为:草鱼每尾250—500克,鳊鱼每尾50—100克,鲢、鳙鱼每尾100—300克,鲤鱼每尾100—150克,鲫鱼每尾100克。各鱼种的放养比例为:草鱼40%—50%,鳊鱼20%—30%,鲤、鲫鱼10%—15%,鲢、鳙鱼10%—15%,以及少量青鱼,同时,还可套养2龄鱼种。鱼种一般在春节前放养。饲料投喂采用两头精、中间青的情势投喂饲料。精饲料以投喂颗粒饲料及大麦为主,青饲料可选择水面浮萍等。精饲料每天上午及下午各投喂1次。平常要常常检查网具是否破损,以防鱼逃逸。
网箱养殖。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一环是定期清洗网箱壁,防止网眼堵塞。网箱养鱼的整个生产程序,包括设置网箱水域地点的选择,网箱网目的形状和大小,设置方式以及日常的养殖措施都应该考虑到,以有利于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为原则。鱼类随着密度的增加水质恶化,特别是溶氧减少,食料条件变差,生长受限制,养殖密度以100-400尾/平方米较为合适。规格一般应选择大规格鱼种为主,养殖成鱼应以5-20V/斤的大规格鱼种放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鱼种规格大小是根据食用鱼池放养的要求所确定的。通常仔口鱼种的规格应大,而老口鱼种的规格应偏小,这是高产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各种鱼的生长性能、各地的气候条件和饲养方法不同,鱼类生长速度也不一样,加以市场要求的食用鱼上市规格不同,因此,各地对鱼种的放养规格也不同。如青鱼市场要求达2.5 kg以上才能上市,其鱼种的放养规格需500g~1000g的2龄或3龄鱼种;又如鲢鱼、鳙鱼市场要求的上市规格为750g~1000g,则需放养100g~150g的1龄大规格鱼种,为使鲢鱼、鳙鱼做到均衡上市,上半年就有750g以上的成鱼上市,可将1龄、2龄鲢、鳙鱼密养,使其第二年达到特大规格(250g~450g)鱼种,供鲢鱼、鳙鱼第三年放养用。广东地区鱼类生长期长,可采用稀养方法,使鲢鱼、鳙鱼当年长到150g~500g,供翌年放养用。鱼种的具体规格参见表2-0-1及混养密养一节各类放养收获模式。池塘养鱼所需的鱼种应由本单位生产,就地供应。这样,鱼种的规格、数量和质量均能得到保证,而且也降低了成本。
提早放养鱼种是争取高产的措施之一。长江流域一般在春节前放养完毕,东北和华北地区可在解冻后,水温稳定在5℃~6℃时放养。在水温较低的季节放养,有以下好处:鱼的活动能力弱,容易捕捞;在捕捞和放养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可减少饲养期间的发病和死亡率;提早放养也就可以早开食,延长了鱼类的生长期。近年来,北方条件好的池塘已将春天放养改为秋天放养鱼种,鱼种成活率明显提高。鱼种放养必须在晴天进行。严寒、风雪天气不能放养,以免鱼种在捕捞和运输途中冻伤。适时轮捕,加强管理立秋后特别是处暑以后,有些鱼已达到上市商品规格,若继续喂养,不仅吃食多、长得慢,而且占据了一定的水体空间,增大了浮头、泛池的危险隐患,为此应及时起捕上市,同时,这样做还能加速未达规格的留塘鱼的生长。
实习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生产实习,学的技术蛮多的,颇有感受,想和大家分享。我们在学校学的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就好像我们李院长说的那样,我们学的是一个基础。有这个基础,在实际碰到的问题,通过自身的观察、思考、请教人家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很多实际现实中碰到的问题,本质是我们在大学就学过的,只是我们没有把那一层屏障掀开而已。所以我们在大学读的书,不是白费的,而是有用的。我们还有一年在大学,要好好把握这一年,好好读书。感谢我院指导老师的悉心照顾,在他们的及安排下,我体验到了一次收获颇丰的实习,相信自己对于未来所要选择的就业方向,以及就业经历,是一场不可多得的磨练。
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时,可能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但当我工作以后,我就发现专业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比如我在大一大二期间学习的养殖水环境化学、水生生物学、虾蟹类增养殖学等以及自学的水产动物病害学都是必须知道的,因为这些知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会经常被用到。但当我要想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时候,这些知识仅仅只是知道则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精通,所以使我感受到今后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必须要用心学习老师讲解的每一门学科,争取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从而不断地积累经验,以从容不迫的心态来面对各种难题。
2、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实习质量。
内陆宁夏向西开放 篇6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已获得国务院批示,现在由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委牵头,进行了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内陆开放主要针对22个阿拉伯联盟国家、57个伊斯兰国家。”当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这一消息时,许多现场的记者并不感到意外。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是2012年全国两会上宁夏代表团最深切的呼声。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地区,宁夏因其文化、习俗、区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成为战略选择的必由之路。而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推动宁夏形成我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的重要窗口。”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这并非宁夏人的一时冲动。对此,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2012年全国两会接受中方媒体记者采访时已有深刻的陈述。在他看来,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处于优先位置,向西开放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宁夏设立内陆开放试验区,首先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全世界穆斯林人口15亿,年国际贸易额超2万亿美元,而中国仅占15%左右,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宁夏作为中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与生俱来的地缘、人缘、情缘关系和共同的文化纽带,成为宁夏向西开放得天独厚的优势,设立试验区,有利于拓展中国对外开放领域,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探索内陆开放新路。其次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宁夏既是西部能源化工“金三角”核心地带,又是陆路油气战略通道的中枢节点。设立试验区,通过欧亚大陆桥引入中东、中亚油气资源,建设特大型能源加工转换和战略储备基地,能有效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第三是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宁夏不沿边、不沿海,虽然近年有了很大变化,但经济基础依然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设立试验区,以开放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但是,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来说,挑战无处不在。对此,宁夏人也是早有准备。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快实施面向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的“向西开放”战略,努力促进世界各国特别是阿拉伯和穆斯林地区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经贸合作、项目洽谈和友好交流,宁夏人便开始密切关注中阿合作与交流的动态。
2005年8月,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银川成功举办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敏锐地看到,可以通过创建一个稳定的中阿合作国际平台,在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以此为战略指导,近年来,宁夏先后成功举办了8次宁洽会、5届国际清真食品节,在此基础上成功举办的两届中阿经贸论坛共签订合同项目256个,实现了宁夏小省区举办国际盛会的历史突破。
论坛搭台,还得经济唱戏。以中阿经贸论坛等国际盛会的举办为契机,近年来宁夏加快打造特色产业,成功打造了全国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基地产业优势。目前,宁夏已拥有“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回族文化建筑之乡”和“中国清真美食之乡”等美誉,并全面承担中国清真产业标准的制定和认证,探索建立国际相互认证和产业准入机制,正在全方位开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独特的“宁夏渠道”。
内陆区域经济论文 篇7
关键词:内陆,无水港,现代物流中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进出口量的逐年增长使得“门到门”运输需求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的“港至港”的运输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作为整个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 港口如何运行才能保证整个供应链的畅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另外, 随着港口数量的增多, 港口间的竞争势必也会越来越激烈, 如何在内陆地区扩展业务, 争取到更多的客户和货源, 使内陆口岸也具有“直通”效应, 作为沿海港口在内陆地区延伸。在这种外因和内因的双重驱动下, “无水港”一种新的现代物流中心应运而生, 这就是大力发展内陆无水港, 强化港口在内陆地区的服务功能, 将海港的功能延伸到内陆地区, 把出海口搬到内地, 使进出口单位在当地享受到口岸的综合服务。
1 无水港的概述
“无水港”是指港口依托高速公路或铁路向内陆地区拓展, 把港口的功能向缺少出海港的城市延伸, 通过设立无水港口的形式, 使内陆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均可在当地的无水港口实行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一站式服务, 并享受港口的一切政策待遇。“无水港”的出现是物流运营观念和竞争机制创新的产物, 是未来物流体系竞争的体现。尽管以临水港口为中心的贸易物流运营及海关监管方式, 仍然占据主体地位, 但随着观念的更新、机制的变革和以延伸内陆出口物流营运为主要功能的“无水港”功能的不断完善。对“无水港”相关产业策划、政府职能转变等提出了新的挑战。规划和建设较高起点的、与国际接轨的“无水港”, 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2 建立内陆无水港的条件
无水港的建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对建立地点的各项要求也很苛刻, 因此切不可盲目乱建, 应视本地的实际情况, 经过科学的可行性分析而定, 一般建立无水港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2.1 合理的产业基础
无水港的功能和优势最适宜发展集装箱运输, 因此, 是否有足够的外贸商品特别是适装货源的生成量对于建立无水港至关重要, 而集装箱货源的生成量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 批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的多少决定了当地的集装箱生成量。无水港项目成功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货源量作保证, 那些经济基础好、产业结构合理的发达地区是建设内陆无水港的首选地址。
2.2 可靠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
在整个内陆与海港的运输通道中, 无水港和海港分别是外贸进出口货物的启运地和目的地, 无水港是进出口货物在内陆地区的节点和枢纽, 它必须以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作为依托。因此, 无水港应建立在铁路和公路运输通道的枢纽地区, 并积极创造条件开辟铁路班列或公路班车运输,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运输系统中充分利用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直通政策, 方便于进出口单位, 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具体选址时要选择铁道部规划的铁路集装箱运输物流中心或集装箱专办站货场内或附近。
2.3 完善的基础设施
无水港的建立应具备一定的场地面积, 面积在200至300亩之间, 有硬化的场地, 满足集装箱作业条件, 并拥有充足的发展预留用地;要有仓库、作业机械和拖车等, 要拥有专业的技术业务人员和成熟的业务操作系统等。
2.4 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无水港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真正实现无水港各项功能, 需要当地规划、海关、检验检疫、铁路、公路、外汇、银行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持, 需要当地政府的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 无水港的建设取决于当地政府的对此认识程度和支持力度。
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同时, 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沿海港口和边境口岸功能向内陆地区的延伸, 可以设立配套的A型或B型保税物流中心, 发挥保税物流功能, 以满足无水港内众多企业保税仓储, 国际物流配送, 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 检验检测, 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业务的需求, 享受只有自由贸易区才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3 建立内陆无水港的运作模式
与内陆合作建设无水港, 模式灵活多样。合作方可以是政府部门、铁路公路部门, 也可以是物流企业、大型进出口企业等等。既可以是松散型的合作, 也可以建立紧密的合资企业。既可以双方合资合作, 也可以多方合资合作。在出资比例上, 内地企业或部门控股或是港口控股也都是可行的;出资方式应从实际出发, 土地、场站、设施设备、软件均可以作为实物出资, 再加上必要的现金出资, 最终达到各方共赢。我国无水港建立的合作模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由当地政府出让土地, 港口投入资金, 新建无水港;
(2) 参与铁路集装箱运输物流中心或集装箱专办站的建设, 投资参股或租用部分场地, 与铁路部门合作建设无水港。
(3) 利用当地已有的物流场地, 与物流或生产企业合作建设无水港, 港口投入必要的设备和资金, 由投资港口控股。
(4) 对已有的无水港增加投入, 建设铁路专用线与铁路集装箱运输物流中心或集装箱专办站实现对接, 增加运输通道降低运输成本。
4 无水港的核心功能
发展现代港口外贸物流产业, 是创新物流发展模式、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一种“无水港”的体制, 转变传统的“等货上门”的经营模式, 主动扩大和延伸内陆外贸物流资源, 将大大增加港口业务量, 通过“无水港”, 就近将出口货物分类、包装、标注、订仓、出运, 完成出口货物运输的多项环节, 大大方便了内陆企业对出口货物出运的各种要求, 吸引更多的内陆企业将出口货物交给“无水港”, 从而扩大外贸物流资源。所以说“无水港”一大核心功能是延伸内陆外贸物流资源大节点, 让大节点具备物流中心应具备的集散、中转、配送、增值加工、装卸运输及信息互通等功能 (如图所示)
(1) “无水港”是联系经济腹地的纽带和桥梁, 它提高了整个运输的集装箱化水平。“无水港”作为集装箱货物的集散点, 起到了与内陆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集装箱“无水港”一方面可以迅速集散运进出口的货物, 并为集装箱运输提供稳定可靠的货源, 提高了内陆散货的集装箱化水平;另一方面“无水港”作为港口功能的延伸改善了内陆地区的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 “无水港”提高了集装箱的运输效率, 加快了集装箱的中转周期。通过“无水港”, 集装箱运营者可以对发往内陆地区的集装箱进行跟踪、查询, 实行有效管理和调节, 从根本上解决了集装箱进出口过程中“空运过程”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加快了集装箱在港口和内陆货主之间的中转周期, 提高了运输的效率。“无水港”提高了集装箱的集约化程度。由于“无水港”信息系统比较完善, 我们可以对集装箱运输车辆和它的运行线路进行实时监控。“无水港”之间和“无水港”与港口之间有着紧密的货运量的联系,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集装箱运输车辆回程空驶的问题, 而且集装箱运输效率也有很大的提高。
(3) “无水港”促进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的实施, 降低了整个运输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集装箱运输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远程的门到门运输服务, 内陆集装箱运输设施发展不充分的必然结果是内陆的集装箱货源以散货的形式运抵港口, 后在港口拆装箱, 它一方面增加了港口的压力, 造成了货物在港口的积压;另一方面又使集装箱的潜在优势难以发展, 限制了集装箱的发展。而“无水港”使得货主在内陆进行拆装箱, 并使一票到底的多式联运成为可能。货主没有必要在内陆和港口城市之间来回奔波, 从而降低了整个运输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并且集约化的运输方式, 使得运输成本大幅度的降低, 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无水港”第二大核心功能是海关“直通式”监管。在许多发达国家, 口岸已不再是一种自然地域的概念, 而是按需求设置口岸, 哪里是进出口物流、货流的中心, 就在哪里设置口岸, 口岸与市场的概念紧紧相连, 在内陆地区建立“无水港”。在“无水港”经海关总署批准设立海关监管点, 实现内陆口岸直通效应, 即当场报关、报验, 签发提单, 一票到底的“直通式”全程服务。另一方面, 海关监管点的设立, 也为外贸货物转关业务提供了顺畅的渠道。海关“直通式”监管点的功能, 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行特点, 为内陆出口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 客观上也增强了“无水港”对于进出口商、外贸物流企业乃至投资者的吸引力。
5 无水港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对无水港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普遍缺乏对无水港长期支持的政策, 对无水港发展的困难估计不足;推荐的个别运营主体没有外贸物流工作基础、设施条件不具备集装箱作业条件、亏损严重甚至资不抵债, 给以后的业务开展留下诸多困难和隐患;个别企业投入的注册资金靠银行借贷, 无法保证企业的长期正常运营, 所以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和引导。
(2) 盲目建立“无水港”。有些地区没有经过深入调研, 盲目上马“无水港”, 最后造成周边货源适箱货不足, 外向型企业少, 其规划的无水港所在物流基地的物流基本以省内和省际物流为主, 不适合无水港的发展特点。
(3) 无水港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海关等行政职能部门、港口当局、船公司和货主等通力合作, 使无水港的运营得到一个良性的发展。但是, 一些地方和企业为了局部的短期利益, 对无水港建设采取不合作态度, 限制了无水港的发展。这就需要各方加强沟通合作, 做到以长期利益为重, 最后达到互利互惠。
(4) 相关对接政策没有真正落实。海关和国检的对接政策不同步, 无法更广泛的利用;当地海关和国检不愿承担由于无水港通关模式而带来的责任和风险;享受区域通关政策的企业的范围还显过窄, 集中转检的货类还需进一步扩大。
(5) 通道建设力度不大。应进一步做好铁路部门的工作, 加大对无水港专用线开通、五定班列开行以及班列优惠支持力度;在公路运输方面两地政府应给予无水港货物更多便利和优惠。
(6) 由于我国行政区域划分、条块分割等问题, 无水港建设布局大多局限在本区域内, 不能全局考虑统一规划。这样就使得无水港从一出现, 就是各自为政。所以, 应加强无水港规划的前瞻性研究, 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对周边经济的带动力度、辐射作用的不同, 选择无水港的建设地点并确定其辐射范围, 合理地规划无水港辐射区域范围, 避免重复建设和各无水港之间的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杨海霞.暗战“无水港”[J].中国投资, 2007 (12) .
内陆区域经济论文 篇8
1 县域经济的实质
当前,国内外具有影响性的区域一般都具有相对较大空间区域及行政地位,有些还建立了由多个国家与地区构成的经济区域。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经济区等都包含了多个国家与地区。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有影响的经济区域也大都是以一定范围内城市群的综合整体实力为基础,以城市群内的产业布局、产业分工、产业集聚为依托,形成规模的综合经济区。当今世界中经济最为发达的经济区也主要是指这样的具有多个城市、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的地区。国外著名经济区域如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芝加哥区、大洛杉矶区;日本的大东京区、阪神区、英国的大伦敦经济区;韩国的首尔经济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法国的巴黎经济区等。而国内目前比较典型的经济区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也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经济区的发展是以现代工业与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在这种大规模的现代产业发展中,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产业组织形式应当如何体现自已的特殊性及规律性呢?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县城经济的实质角度进行考虑。
县域经济是典型的区域经济[5]。
(1)从中国的县域管理范围来看,中国有2000余个县,由于行政管理的机制作用,使得很多资源的管理还不能在行政区之间自由流动,中国的每个县都有数十万至上百万的人口,较大的土地面积,特色性的自然资源。县区地区占中国73.3%的人口,93%的土地面积[6]。因此,在当今中国总体经济体制中,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及区域发展模式具良好的行政管理基础、大量的自然资源及相对独立的区域空间。
(2)从产业整体发展看,中国的很多县区经济都形成了比较特殊的资源配置现状,在经济发展中,可以结合更大区域产业发展要求,从县域的优势出发,在县域经济内部,形成相对完整、具有一定特色的集群经济,它与大的区域内的产业形成既分工又相对独立的次级产业体系。
(3)从经济规模上看,很多产业也可以在县域内部形成独立的产业群,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县域经济内部也可能培育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世界级或国家级的特色产业基地。在这方面,日本及中国沿海地区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4)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看,中国已进入到了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一方面要加大中心城市及重点地区的经济发展力度使其中心地位及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也要细化各个较小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县域经济进行突破性的引导,使其能在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区位优势。
因此,在现阶段,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个体考虑,就其实质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具有资源配置、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的多重特殊规律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在符合国家及地区整体发展战略基础上,进行突破性的跨越,这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2 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初期阶段的发展特点
当前,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很多成功的发展模式。从产业分工来看,有资源开采与开发型主导的发展模式、农业主导型发展模式、工业主导型单产业发展模式、工业主导型多产业发展模式、市场及服务业主导型单产业发展模式、市场及服务产业主导型多产业综合型发展模式等。一般来说,大区域的发展大都是以资源、工业、服务业为主导的多产业发展模式为主体;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则一般都是以单一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内陆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突破的初期阶段,更可能是以单一型资源开发或单一型产业(配套)突破为基础,引导县域经济发展。
从产业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上看,内陆县区域经济具有市场体系不健全、非公有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特点。近年来,虽然内陆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市场机制本身缺位现象还比较突出。因此,欠发达地区在县域经济突破的初期,针对市场机制缺位的实际,一定程度上需要更多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大力培育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当比其它区域更加重视国家经济的引导与带动作用,也就是说国有经济在其经济发展的初期,要起到关键的带动作用。
当前,制约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是环境因素、体制因素与政策因素。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受其所属地区经济现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大环境处于同一水平。经济的欠发达性是其主要与共同的特征之一。相对于外部发达地区来说体制上的落后是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事实。即使与同一地区的城市区域相比,也由于地理、交通、人才等方面的相对劣势,也会使其资源配置的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况。因此,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7]。
对于政策因素,目前来看,国家及相关部门都已开始针对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并逐步落实了相关政策,也包括加快其县域经济的发展。从总的趋势上看,政策作用在进一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内陆地区欠发达地区正加快其经济发展的步伐,而其县域经济的突破正是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性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出发,实现经济发展突破的初期阶段的成功,十分重要。
3 实现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关键
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转向关注内陆与西部的发展,为内陆地区的县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如何从本地的发展实际出发,找出其突破性的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初期发展阶段突破的关键。
对此,需要从国家战略及地区经济整体发展的角度对县域经济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国家的整体战略及区位分工必将在国家与区域发展政策上体现出来。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它既是一个相对长远的战略目标,必须定位明确;又是一个需要充分准备,不断调整,发现、建立局部比较优势的发展过程。因此,能否实现内陆县域经济突破性的发展,最主要是能否从战略上找到并建立起符合国家及地区战略需要,并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突破性带动产业或项目。
在充分保证县域经济长远定位的基础上,还要全面认识县域内部各种资源配置的特点,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做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优势项目,并配置好导向明显的政策对策,通过政府引导,国有经济带动,实现经济规模,逐步突破传统模式下的约束,也使更多的潜性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显性资源优势。从而使县域经济中更多的资源被合理地开发及利用出来,使欠发达的县域经济从被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向为主动适应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欠发达逐步转化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当前内陆欠发展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实现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体现国家整体战略。要以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布局为导向,把握好国家经济发展重心内移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及产业政策的支持,它也是内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当前是中国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走向新阶段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外部环境上看,它与以往的经济形势有很大的不同。要认识到,制约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最大的因素正在改变。因此,县域经济的突破并不总是困难,也有很多的有利因素。
(2)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站在更大区域体系发展的层面上进行整体性研究。总体上看,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及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分工与整合。县域经济的突破也必须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中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布局。因此,讨论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国家经济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定位出发,找准自己的位子。例如很多县域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对其发展的定位就必须在确保其战略分工及实现整体目标基础上做好发展的文章,而不能只考虑眼前个别项目及局部利益。
(3)县域经济突破的关键是对国家战略、区域布局、自身优势进行动态分析基础上,找出经济发展及资源配置的比较优势。并把这种比较优势进行培育、提升,从而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这是实现内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的关键。
(4)要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的导向性作用。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8]。而内陆地区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则应当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它也伴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还有很多重要的经济工作要做,特别是在经济开始突破的起步阶段,针对一些影响产业链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环节,需要地方政府组织在资源配置、产业引导等很多具体化的操作及直接参与。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市场经济配置中的缺位问题,也为下一步这些地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这也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明显不同的一个特征。
总之,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突破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问题,也是其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每个具体的县域经济的突破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及普遍的规律性。尽快找到并充分发挥好各自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是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也是县级政府组织的重要经济使命。
摘要:本文从县域经济的实质及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出发,提出了其经济突破性发展的初期阶段更应当从经济发展规律入手,加大政府及国有经济的带动及引导作用,解决好其关键的瓶颈问题,并寻找及不断提升其相对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国家战略的整体目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内陆欠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EB/OL].新华网,2003-11-14
[2].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8-03-07,(02)
[3].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9-03-07,(02)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EB/OL].新华网,2010-10-27
[5].陈泽浦,秦宏.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齐鲁学刊,2008,(4):92~95
[6].卢荣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J].中国农村经济,2005,(4):45~48
[7].林卿,林国华,张雅静.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理论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34~37
内陆区域经济论文 篇9
1.1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关于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参照世界经济论坛 (WEF) 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IMD) 指标体系的基础上[1], 我们选择了65个统计指标, 对10个沿海省市的区域竞争力 (2007年) 进行识别和描述。同时, 为了能更好的反映沿海省市的区域竞争力, 对其进行了层次分级, 将区域综合竞争力分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包括产业竞争力、外向型经济竞争力) 、基础设施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社会生活竞争力和资源环境竞争力共5个系统3个层次 (见表1) 。
评价区域竞争力的方法较多,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能充分利用评价对象的统计指标信息, 基于数据分析而客观的赋予各指标权重系数, 并得到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 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使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2]。
1.2 辽宁区域竞争力的评价
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见表2) 可以看出, 辽宁区域综合竞争力位列第6位, 其各项竞争力指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落后于广东、江苏等发达的沿海省市。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统计年鉴 (2008) 计算。
从经济方面看, 辽宁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名列第6位, 产业竞争力排名第9位, 外向型经济排名第4位。从产业竞争力看, 一方面, 辽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三产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均相对落后, 表明辽宁的产业结构仍处于以第二产业 (工业) 为主的工业化阶段;另一方面, 其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和工业企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位列末位, 显示出辽宁工业生产效率相对低下。从外向型经济竞争力看, 2007年辽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68.5%, 直接拉动了辽宁外向型经济竞争力排名位次的提高;从进出口额及其增长率、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等指标看, 辽宁仍然落后。
从基础设施竞争力和科技创新竞争力看, 辽宁分别位列第6和第5位。辽宁虽然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特别是其高速公路建设和港口建设投资规模较大, 但是与沿海其它发达省市相比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辽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在校学生数等反映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指标均位居前列, 显示出辽宁科学技术发展与研究、开发、创新的巨大潜力。
在资源环境竞争力和社会居民生活竞争力方面, 辽宁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辽宁是全国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省, 现已初步建成了企业内部小循环、工业园区中循环和社会资源大循环3个层面的循环经济框架。因此, 资源环境竞争力较强。从社会生活竞争力看, 辽宁的教育、卫生、城市燃气与供水等在沿海省市中位居前列。但辽宁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失业率等指标相对落后, 仅高于广西、海南两省, 这说明辽宁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是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辽宁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在区域综合竞争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 要提高自身的区域竞争力, 获得一定的资源吸引力和市场争夺力, 必须要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
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分析
2.1 沿海与内陆互动发展, 能够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随着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的深入, 辽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会不断加深, 形成区域内高度开放的市场体系。各个板块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并取得由于区际贸易壁垒消失而带来的交易成本节约收益。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各种公共资源能够优先适用于区域的战略性生产和服务项目, 从而实现边际收益最大化以及建设成本的节约[3]。区域内产业在各个生产、销售环节上有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 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个区域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高级生产系统, 这个系统的总体功能远远超过了各个组成部分的收益之和, 能够产生区域协同效应[3], 提高了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2.2 沿海与内陆互动发展, 能够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任何区域都不再追求自身工业体系的完整性、独立性, 区域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主导产业集群的活力与特色, 以及其所从事的产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位置, 这是其他区域难以模仿和超越的。可以说,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企业、供应商、知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用户之间形成的产业集群的紧密程度, 这使得集群往往成为创新主体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步力量[4]。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过程中, 根据各自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进行合理分工、统筹布局、错位发展。尤其是在装备制造、石化、钢铁、新材料、制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方面, 要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域壁垒, 鼓励强强联合, 共同打造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优势互补、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2.3 沿海与内陆互动发展, 有助于提高区域外向型经济竞争力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东北地区的前沿、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 是辽宁和整个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经济开放带。沿海各主要港口通过交通发展轴线, 承担了辽宁及整个东北腹地内外贸易的绝大部分。内陆腹地经济发展需要沿海口岸城市的带动与辐射, 如果沿海地区的经济功能薄弱, 必然影响腹地经济的发展。从另一角度看, 沿海口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边腹地外向型经济引致的运输需求。同时, 腹地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规模的变化使沿海城市的口岸功能、服务范围和地位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 伴随着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 双方均能安全而有效的接入全球经济与产业链, 均能提高各自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深度, 从而提升辽宁外向型经济的竞争力。
2.4 沿海与内陆互动发展, 有助于提高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竞争力
(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发展必然要求加快各个经济板块内部以及各经济板块之间的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不仅给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了可以依赖的通道, 而且可以改善区域内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质量。 (2) 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发展是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能够推动辽宁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合理调整, 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区域内的土地资源、生产性能源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 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发展要求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获得各种支持, 以便协调经济活动, 这就必然把邻近的乡村活动也纳入其中, 乡村地区尤其是城市边缘区不仅要承担中心城市一部分转移来的功能, 而且依靠其毗邻城市的地缘优势更容易接受先进技术的辐射[5], 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这有利于辽宁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的几点构想
3.1 互动发展的时间演进路径
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及其与经济腹地的互动协调, 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必须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 从时间层面看,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经济腹地互动发展战略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3.1.1 初步形成阶段
开发建设中的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工业园区均为废弃的盐田和荒滩, 这意味着在创立与初步形成阶段, 政府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创造良好的投资与生产经营环境,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优势资源的集聚。在基础设施投资激活经济存量后, 必须统筹规划, 科学选择各个园区的主导产业, 实现错位发展, 并为今后沿海经济带的形成以及与经济腹地的互动发展奠定基础。
3.1.2 低级发展阶段
当园区达到一定规模之后, 与所在区域的中心城市产生互动发展的要求。一方面, 园区与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张, 影响力度不断加深, 经济势能不断提高;另一方面, 沿着连接园区与中心城市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轴线, 生产要素产生一定程度的集聚, 不断涌现出规模较小的次级增长中心。随着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 将会形成一条环绕辽宁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轴带, “点——轴”系统初步形成。
3.1.3 高级互动阶段
随着沿海经济带的不断发展, 并不会囿于带状的区域范围之内, 会向更大的范围内不断扩散, 最终形成以沿海经济带与辽中城市群的互动为核心, 沿海经济带与辽西经济区、辽东经济区的互动为两翼的多层次的互动合作体系。各区域经济板块之间分工合理、联系密切, 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不断优化和高级化的动态发展态势, 内部要素形成了高度集约和优化的统一体;对外经济联系密切且强度大, 承接的转移来的国际产业从沿海经济带向内陆不断扩散, 并呈现出梯度分布;区域发展差距缩小, 各板块经济发展水平日渐趋同, 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阶段。
3.2 互动发展的空间结构重组
根据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要实现辽宁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以及东北地区的互动发展, 必须采取组团发展、板块联动的空间模式, 即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辽中城市群的互动发展为龙头, 以沿海经济带与辽东经济区和辽西经济区的互动发展为两翼。从各城市的空间分布看, 辽宁沿海经济带涵盖了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6个城市, 这些城市与辽中城市群、辽东经济区及辽西经济区在空间上相互重叠, 分别划归为3个经济地带。由此, 三大经济腹地与沿海经济带的互动发展, 也可以看作组团内部各组成部分的互动, 即辽中城市群、辽东经济区及辽西经济区内部的沿海城市与内陆地区之间的互动。同时, 各个板块之间又由沿海经济带相连接, 形成经济板块互动发展的格局。
3.3 互动发展的产业优势互补
应统筹规划沿海经济带与辽中城市群、辽西经济区、辽东经济区之间的产业布局与专业化分工。各经济板块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坚持以下原则: (1) 主导产业不能单一化, 应该实现多元化, 形成产业集群; (2) 主导产业应具有较强的前向、后向、侧向关联性, 能产生拉动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和示范效应; (3) 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考虑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综合比较优势, 实现错位发展; (4) 主导产业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先进性, 代表未来一定时期该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此基础上, 实现各区域之间的产业优势互补, 实现错位发展, 并充分发挥产业链和主导产业集群的前向、后向、侧向联系与扩散功能, 扩大各方互动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3.4 互动发展的区际联系途径
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之间的互动发展, 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 (1) 区际劳动力和物质的移动, 如产品、原材料、能源在生产地、消费地、转运地之间的运输, 人口的流动等; (2) 区际贸易, 即各区域之间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 各方之间的互补性决定了空间互动强度的高低; (3) 区际信息与技术的转移, 主要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信息的形成、接受、消化吸收和传递为特征。要使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等能顺利地在区际之间流动, 必须要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密切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之间的区际物质交流;要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 打造区际交流的网络交互平台;要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流动, 特别是要加强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 推进区域内的科技与产业创新。
3.5 互动发展的政府协调合作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协调、引导下进行。 (1) 要加强政府对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的组织领导, 建立协调机制、合作互动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 (2) 政府应通过投资、金融、财政等政策倾斜, 引导和调控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与统筹规划; (3) 当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出现恶性竞争时, 政府应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 恢复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4) 政府应利用自身优势, 密切跟踪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收集、筛选、发布国内外有关投资、贸易等政策与市场供求信息, 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肖红叶.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 (1985~2004)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12~17
[2].侯景新, 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22~134
[3].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114~127
[4].孙东峰.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J].中国农机化, 2007, (4) :56~58
内陆区域经济论文 篇10
南充不靠海、不沿边, 深处四川盆地北部, 南充市所属9个县 (市、区) 全部是丘陵地区, 占全省丘陵地区县 (市、区) 的13.2%;耕地面积30.17万公顷, 占全省丘陵地区耕地面积的13.1%;总人口756.21万人, 占全省丘陵地区人口的14.2%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南充统计年鉴》提供的南充数据以及李昌平“在丘陵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四川三农网, 2012-06-20.http://www.snsc.gov.cn/licp Speech/681.jhtml.) 提供的全省丘陵地区数据比较计算) 。目前, 四川省平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已有较好基础, 而丘陵地区发展则相对困难、办法不多。相比平原地区, 其传统农业比重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产业结构以轻纺、食品加工为主。如何缩小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丘陵地区与平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关键在于促进内陆丘陵地区扩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促进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走开放型发展道路[2]。未来十年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发展, 不仅取决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成功与否, 还取决于内陆地区能否树立全新的发展战略思维, 既与国家开放战略相适应, 又与外部条件相结合, 从而实现超越发展, 提升发展能力。长远来看, 解决内陆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局面, 必须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布局, 走加快内陆开放发展的路子。
1 南充开放经济发展现状
1.1 开放型经济发展平稳, 但总体水平较低
从2008年以来, 南充对外贸易保持了22%的高增长速度, 从全省的外经贸弱市迅速成长为外经贸大市。据海关统计, 2008~2011年, 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10.78亿美元, 年均增长12.5%。2011年, 全市进出口总值实现32794万美元, 是2008年的1.5倍。但总体上讲, 南充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开放型经济水平较低。2011年南充外贸依存度仅6%左右, 不仅大大低于沿海地区, 而且只有全省的1/2。其中出口31231万美元, 居全省第九位, 位列广安、遂宁之后, 仅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08%, 其发展状况与南充在全省经济版图中的位置、与南充作为全省首批超千亿GDP的市州地位极不相称。与此同时, 出口拉动对南充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据统计, 2011年全市外经贸企业实现税收2.8亿元, 仅占全市地方税收的9.3%。
1.2 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但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随着科技兴企战略的实施, 南充轻纺、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 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逐年提高。2011年, 机电产品出口848万美元, 占出口总额比重由2008年的1.2%增长至2.7%;丝纺服装出口22313万美元, 占比由2008年的86.2%下降至71%;食品饮料出口662万美元, 占比由2008年的5.8%下降至2.1%。但外经贸结构极不合理, 出口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相当单一, 以丝纺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受国际市场制约影响大。出口商品档次较低, 深加工不够, 大多数产品科技含量还比较低, 竞争力不强, 深度开发市场还有待继续。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 出口区域以新兴市场为主, 对欧美等传统外经贸市场占有份额不足。同时, 地方特色产品和高创汇产品出口不多, 全市获得出口认证的产品种类仅16类。进口产品以中低端设备为主, 高新产业和项目落地率低。
1.3 利用外资有所增加, 但总量太低、结构不优
2011年, 全市利用外资34330万美元, 是2008年13359万美元的2.57倍。其中直接利用外资8469万美元, 是2008年的2.68倍, 外资经济正成为推动南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利用外资总量小, 实际利用境外资金份额低, 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省的3%。国外资金主要以金融业为主, 几乎没有流入其他行业。
1.4 对外投资持续上升, 但“走出去”的格局尚未形成
通过对外投资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 不断提高南充的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 形成优势产业走出去的发展格局, 这既是南充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2011年, 全市累计完成境外承包工程合同额5.8亿美元, 派出工程劳务人员4210人次。投资市场不断开拓, 既有亚洲的越南、老挝和港澳地区, 也有非洲的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投资项目涉及汽车运输、矿产开采加工、农产品种植加工等多个领域, 逐步形成“走出去”发展的良好开局。但总体上讲, 涉外企业少, 对外推介不力。2011年全市有进出口资质的企业达到了148家, 但主要集中在丝纺服装类行业, 占全市涉外企业的72.3%。作为全省第二人口大市, 南充有对外劳务输出资质的企业仅3家, 远不及周边达州、广安等地。同时, 市内企业参与对外经贸交流活动的热情不高, 对外的主动推介力度不够, 参与国际展会活动几乎为零。
2 南充发展开放经济的实现路径
2.1 发挥比较优势, 强化产业支撑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一个国家或地区, 其产业状况与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产业状况决定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决定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南充作为内陆丘陵地区, 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特别是劳动力和农产品资源丰富。因此, 南充的产业培育要发挥好自己的比较优势, 发挥比较优势是内陆丘陵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前提, 是最终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基础。事实上, 长期以来, 内陆丘陵地区出口贸易主要也是依靠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出口[3]。
因此, 在现阶段甚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南充依然要把发挥比较优势, 要进一步努力培育和发展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具体来说, 南充要做大做强丝纺服装、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 提升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当然, 在发展这些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 要加大科技投入, 促使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转化, 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最终提高产品出口质量, 并推动这些产业结构升级。
2.2 承接产业转移, 坚持招大引强
内陆地区的发展基础较差, 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承接国际产业与贸易转移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从而借助外力实现内陆丘陵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南充深处内陆丘陵地区, 本身积累有限, 应该抓住国际产业大转移的良好机遇, 坚持以招引跨国公司、知名企业、著名品牌为目标,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 努力拓展招商领域, 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 引进带动作用大、链条延伸长、配套能力强、集聚效果好的项目落户建设, 实现借力发展。当前, 要把招商引资重点放在有利资源开发利用, 且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上, 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商贸流通等行业, 鼓励外资进入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领域, 促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2.3 优化发展环境, 加大政策支撑
内陆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发育机制不完善, 其开放型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此, 一是建立良好的开放平台。将园区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突破口, 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 着力打造关联度高、集成性强的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在条件具备的时候, 可借鉴苏州、成都等地的做法, 设立外资、外企产业园, 形成外资积聚发展新格局。
二是打造优良的服务环境。建立工作联系会议制度, 定期研究解决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整合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商务等部门职能, 优化口岸监管、查验模式, 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洼地”。
2.4 加快园区开发与建设, 构建开放经济的强大载体
实践证明, 空间集聚是导致区域发展的基本因素。开发区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平台和载体, 是各地对外开放度最高的区域, 也是新兴产业及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区[4]。南充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优势, 以产业集群、空间集聚、项目配套为发展重点, 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依托重点龙头企业, 外引内联, 增强资金、科技、人力等创新要素的有机集聚, 通过集聚拉长产业链;同时要注重开发区产业要素的调整, 开发区的发展不能依赖于廉价的土地和较为宽松的环境资源容量的约束, 要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走新型节约型工业化道路。
2.5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构建良好格局
内陆地区的开放不同于沿海发达地区, 政府要在内陆开放型经济经济打造的初期阶段采取有力的手段, 向内陆地区强力根植开放经济制度, 汇集发展要素[5]。
一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引导行业协会规范发展, 加强行业技术、信息方面的交流合作, 鼓励行业协会组织企业抱团出击、开拓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广交会、厦洽会等国内外展销会和经贸洽谈活动, 主动申办区域展会活动, 着力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主动承接成、渝“双核”辐射带动, 打造成渝经济区先进制造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和农产品供应基地。注重与周边市的分工协作, 建立定期互访、联动招商、资源共享机制, 构建开放合作的区域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打破地域和行政界限, 推进南充—广安同城化发展, 探索建立产业合作园区, 发展“飞地经济”, 实现互利共赢。
3 结语
发展内陆丘陵地区开放型经济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是探索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尝试;是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南充作为典型内陆丘陵地区, 其在地理位置、开放制度与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发育等方面, 不仅与沿海、沿边城市有很大不同, 即便是与内陆各地区, 特别是与内陆平原地区之间也是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南充内陆丘陵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必将经历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因此, 南充开放型经济需要因地制宜, 发挥特色优势产业, 并科学规划和分步实施, 最终通过开放型经济发展, 推动南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摘要: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内陆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南充深处四川盆地内陆, 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其开放经济发展缓慢、水平较低, 但由于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产品, 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优势产业的逐步形成, 以南充为代表的内陆丘陵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潜力巨大。南充开放型经济发展关键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因地制宜,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同时, 加强区域合作、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南充开放型经济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内陆丘陵地区,开放型经济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6中国现代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恒.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以内陆省份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3]李练军.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
[4]苏娜.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定位及路径选择[J].江苏商论, 2011 (11) .
香港富豪内陆投资概览 篇11
2003年9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霍英东为团长的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访京团。访京团成员包括霍英东、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曾宪梓、何鸿、黄克立、查济民、唐翔千、吴光正、郑家纯等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 和李嘉诚一样,自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访京团中的其他成员,在内陆亦有其投资战略。
霍英东家族
改革开放之初,霍英东便率先投资祖国大陆,从广州白天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学到英东游泳馆……,迄今为止,霍英东投资大陆已超过50亿元。而在众多内地投资中,以南沙的投入资金最为庞大,十年总计26亿元人民币,霍氏不计回报的执着投入使南沙由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区域。
1. 1978年底,霍英东率先进入内地,洽谈在中山县兴建高级宾馆事宜;1979年底,宾馆破土动工,一年后,中山温泉宾馆落成开张,成为内地第一间中外合作兴建的酒店。新落成的中山温泉宾馆,总投资约4000万港元,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有250套客房,其中包括10栋别墅。
2. 1978年4月,霍英东与广州市旅游局签署了正式合作协议,共同投资2亿港元,在广州沙面兴建34层高的白天鹅宾馆。这是内地计划建设四大城市八大宾馆中的第一份合作协议书。 同年7月,开始填江造地。到了11月份,酒店全面施工。自“白天鹅”之后,李嘉诚、郑裕彤、胡应湘、冯景禧、李兆基等香港七大财团投资兴建的广州中国大酒店,以及主要由利铭泽家族投资兴建的广州花园酒店(中国八大旅游酒店发展项目之一),也分别于1984、1985年建成开业;加上原有的国有宾馆——东方宾馆,广州市的酒店业形成了四强争雄的局面。
3. 1978年,霍英东正式向有关方面提出举办一年一度“省港杯”足球比赛的设想。1979年1月21日,首届“省港杯”在广州越秀山体育场举行第一场比赛。霍英东亲自担任香港代表团团长,率香港足球队和足坛知名人士赴穗参加、观摩比赛。
4. 1982年,霍英东投资2700万港币,在温泉宾馆的后山坡上建中国第一家高尔夫球场。为了使高尔夫球场具有国际标准水平,霍英东重金聘请了驰名世界的美国高尔夫球星阿诺·庞玛先生前来中山,设计和监督兴建这个球场。该球场设72棒,18个洞,总面积50万平方米。
5. 1984年,霍英东出资10亿港元,成立“霍英东基金会”,致力于中国的投资和捐赠。
6. 捐资1亿元,兴建亚运村游泳馆;又投资2.3亿多港元,在北京城内兴建高级酒店——贵宾楼。继贵宾楼之后,霍英东又分别投资4700万港元和3000万港元,兴建北京首都宾馆和珠海宾馆贵宾楼。
7. 1987年底,霍英东正式提出了大力开发、建设南沙的设想,他定下了大举开发南沙岛的计划,要把南沙岛建设成“香港”式现代化的滨海城市,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亿港元。概括起来,霍英东开发南沙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9-2000年,霍英东做了三件事:一件是搞交通,修桥、筑路、建轮渡,包括洛溪大桥、沙湾大桥、港前大道、进港大道,都是他亲手策划与政府合资建的,使广州进来南沙不用过渡。一件事是绿化、美化了南沙的环境。过去,南沙多海滩、淤泥,烂石塘多,为了改变环境,霍英东先后修建了蒲洲国际花园、天后宫、高尔夫球场、蒲洲海堤。还有一件事就是建设建筑物,霍英东成立了16个公司来进行运作,项目包括友荣船厂、新技船厂、东发货运码头、南沙客运港、高尔夫球场、蒲洲高新技术开发园、南沙会展中心、南沙科学馆、姑苏园,总共投资24亿元左右。
第二阶段是从2000-2005年,准备做第二期工程,共7个项目,1、南沙资讯科技园,广州资讯科技园一个园区,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市政府和南沙管委会合股,霍英东拨出2亿元启动;2、蒲洲大酒店,投资3.5亿的5星级宾馆,已建成41层,将来用于商贸。3、南沙物流中心,主要是扩建东发码头;4、新客运港码头,重建客运港,投资7000万;5、建4幢大厦:珠三角世贸大厦、香港中华总商会大厦、霍英东集团大厦、南沙大厦。总投资约6亿;6、建英东中学,投资6000-8000万,这个项目是与政府合作的,到时交于政府运作;7、蒲洲南沙生活小区,总共有250幢,与政府合作,类似香港的半山别墅区。
第三阶段是从2005年起,现代化海滨新城,一个不要有任何污染的环境清静、产品体现高科技的地方,正在跟广州、香港科大研究如何规划好,现在都只是规划,所以具体有哪些项目,还没有明确。
内陆区域经济论文 篇12
1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 (Strength)
1.1.1 地理优势
宁夏位于中国陆地版图的几何中心, 地处丝绸之路古道上, 承东启西, 不仅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的重要战略支点, 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同时也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地理优势显著。此外, 银川作为中阿博览会的永久会址, 蓬勃发展的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文化交流也为首府银川及全宁夏的对外开放注入了活力。
1.1.2 文化优势
宁夏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 伊斯兰文化底蕴深厚。宁夏拥有回族人口217.38万 (2012年) , 回族人口数居全国第一, 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20.53%。3698座 (2011年) 清真寺星罗棋布于宁夏全境。与此同时, 宁夏穆斯林与汉族融洽的民族关系也为宁夏发展经济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相同的宗教信仰使宁夏与中亚国家、阿拉伯国家具有非常强的文化渊源与认同感, 在中国—阿拉伯国家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 宁夏成为中阿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
1.1.3 资源优势
宁夏大部属半干旱气候, 光照充足降水稀少, 黄河蜿蜒而过又为宁夏平原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供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宁夏发展灌溉农业、设施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也使得宁夏的农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宁夏的枸杞、牛羊肉中外驰名, 远销海外。同时也带动提升了宁夏的物流、包装、销售业;贺兰山东麓作为可以和法国波尔多媲美的优质葡萄产地, 有着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天然优势。目前, 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产业发展迅猛, 正逐渐成为宁夏的新名片。此外, 宁夏能源优势也十分明显, 宁夏煤炭资源相对富集, 人均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同时, 宁夏光照充足, 风力资源丰富, 也使得宁夏发展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具有非常大的潜能。2014年, 宁夏为华中、华北地区输送电量达300亿瓦, 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2 劣势分析 (Weakness)
1.2.1 人口、经济、区域体量偏小
宁夏处于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西, 地域狭小, 人口密度低, 经济总量小。宁夏总人口632万 (2010年) , 国内生产总值2752亿元 (2014年) , 国土面积66400km²;同期分别居全国第29位, 29位, 27位。内部总体市场狭小, 需求有限, 对生产的刺激不足。工业资本集中于资源开采及相关上下游产业, 尚未形成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同时, 宁夏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大体相似, 发展程度基本相近, 发展同质化明显, 经济上难以形成有效互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8年/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1.2.2 对外开放程度低
调查显示, 对外开放对宁夏经济的贡献率为24.44%, 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更大。2007年, 宁夏实际利用外资为1.7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为0.2%, 同期宁夏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0.36%;截至2013年, 宁夏实际利用外资为2.04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为0.17%, 同期宁夏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0.46%。
除外商投资稀少外, 宁夏的国际交往渠道也十分有限。2012年国家在宁夏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前, 宁夏没有定期国际客运航线。外国商旅游客前往宁夏必须在异地中转, 无形中限制了宁夏的对外开放水平。2011年5月, 宁夏开通了银川经昆明至迪拜的定期国际航班, 这也是宁夏首条定期国际航线。2014年又开通了至韩国仁川的国际航线。但总体而言, 宁夏开通的国际航线极少, 国际交往渠道十分有限。
1.2.3 人才缺乏
宁夏地区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367年,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75年 (2012年) 。每万人中高校在校人数为114人 (2007年) , 处在全国倒数第六。顶尖人才方面更是乏善可陈, 全区仅有“211”工程大学一所, 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 长江学者1人。这样的人才状况难以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1.3 机遇分析 (Opportunity)
1.3.1“一带一路”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
2013年,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访问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 提出要加强中国向西开放的力度, 打造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也带来了宁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与中亚国家经贸往来等具体措施, 都会对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带来诸多政策优惠与利益。
1.3.2 宏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 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经济也告别了低含金量的高增长时代, 步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下, 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将加速进行。同时,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建设也会带来一大批工业企业的转移。对于宁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来说, 承接好上述地区的相关产业转移, 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无疑会给宁夏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1.4 威胁分析 (Threat)
1.4.1 体制机制不适应试验区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宁夏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中拥有一定先行先试的自主权。但试验区管理体系能否与现有管理体系的协同适应、试验区管理机构如何简政放权以提高行政效率、试验区法律体系能否尽快完善以适宜经济发展、试验区的经济运行机制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等问题都是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尽快解决的问题。如果体制机制不能适应试验区的发展, 无疑会阻碍试验区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1.4.2 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
在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 对外开放无疑是重中之重的一方面。然而,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贸易争端与贸易壁垒。尽快掌握好国际贸易规则, 利用好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争取国家层面的协助与支持, 维护外贸企业的合法权益, 增强企业信心, 是企业与政府需要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 是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1.4.3 生态环境恶化
宁夏处于半干旱与干旱气候过渡地带, 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宁夏北部面临土地盐碱化, 面临着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生态威胁;中部地区面临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的问题, 宁南黄土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严峻。过去数十年来, 宁夏的经济发展以粗狂型发展为主, 单位GDP电耗、能耗及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均居于全国前列。环境的恶化无疑对宁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产生巨大的威胁。
2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对策建议
2.1 有效整合自身资源, 积极拓展经济腹地
宁夏自身经济腹地狭窄, 市场有限, 但是如果通过有效集约整合, 例如“将宁夏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建设”, 宁夏依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5年初刚刚获得通过的《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就是对重新整合宁夏经济要素非常好的范例。在试验区内部进行整合的同时, 宁夏也可以积极拓展与周边省区的经济联系, 加强宁夏沿黄城市群与兰西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的联系, 真正拓宽宁夏的经济腹地, 为试验区建设提供更坚实的城市群基础。
2.2 全方位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国家的经贸往来
对外开放是试验区建设重中之重的内容。利用好文化纽带, 加大对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国家的开放力度, 引进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高收入国家的人才、资本与管理;将清真食品、清真用品、旅游观光等产业瞄准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国家市场, 扩大出口,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在经贸往来与交流的过程中, 宁夏更可借中阿合作的东风, 将以银川为首的宁夏沿黄城市群打造成高水平、有知名度的国际化城市群, 促进区内一大批具有穆斯林文化特色的世界一流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
2.3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试验区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上, 可借鉴深圳特区、上海自贸区及其它国家的经验, 引进市场化机制, 树立公平自由的经济规则, 精简行政审批, 提高试验区管理效率, 并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倾斜与优惠,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积极改革和探索试验区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职能, 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
2.4 文化、经济与生态一体化发展
通过文化、经济、生态要素的整合,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实现文化、经济、生态的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将宁夏北部沿黄地区定位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先行区, 宁夏中南部地区定位为生态文明先行区, 使之南北统筹部署, 协调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 也是宁夏在新的发展时期的使命与责任。积极抓住机遇, 把握自身优势, 弥补发展劣势, 寻求有效对策;有效整合自身资源, 积极拓展经济腹地, 加强与阿拉伯及穆斯林国家的经贸往来,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走文化、经济、生态一体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是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维护民族团结与繁荣, 促进宁夏跨越式发展, 增进中国—阿拉伯国家双边的经贸往来,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宋洋.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开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米文宝, 侯景伟, 苏昌贵.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2013年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与创新高层论坛会议纪要[J].经济地理, 2013 (8) .
[3]陈学君.宁夏向西开放评价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 2015 (1) .
[4]陈伟忠.支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N].金融时报, 201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