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集群论文(共12篇)
区域集群论文 篇1
摘要: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本文认为, 随着国内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和存在的差距, 当前应该加强区域特色审计实践, 从审计比较指标设计、标准值取得、可比性等多角度探索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 从而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审计只有具有这样的特色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区域特色审计,产业集群,PM2.5,亩产强度
一、问题的提出
毫无疑问, 审计与会计一样, 是一门应用学科。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经济发展程度对会计的影响如此, 对审计亦如此。中国会计的发展趋势是与国际会计日益趋同, 但缘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之争是各国利益之争, 在当前全球会计趋同的潮流下, 每个主权国家都希望能够保持本国特色。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决定了趋同只能是一种渐进的趋势, 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异将是一个客观事实。
中国的会计改革应从中国传统的思想精粹中汲取营养和精华, 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将之作为当前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 并在将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权, 而不是听任以“趋同”为标准, 用IASB、FASB等的标准统一天下, 强求接轨, 进而牺牲本国利益。国与国之间如此, 那么国内各地区之间是否也可以参考这个思路?
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 国内一些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之大已经丝毫不亚于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根据经济越发展, 会计 (审计) 越重要的思路, 笔者提出如下命题:构建符合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审计新体系, 强化区域特色审计实践正当其时。
二、建立区域特色审计体系的切入点
要建立区域特色审计体系, 首先要进行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审计比较指标的设计。2012年6月27日,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 为促进落实国家有关土地和资源环境保护政策, 对11个省市2009年至2010年土地管理及土地出让收入等资金征收使用情况、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绩效状况进行了审计, 还关注了重要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等情况。一些企业落实节能减排要求不到位, 执行“三重一大” (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决策制度也不够严格。
从审计报告披露的内容来看, 十年前的审计工作报告与今天的审计工作报告相比有了一些变化。从着重关注经济指标逐渐开始关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性问题指标, 这是一个进步。对于审计风暴, 大众对它的态度, 从审美到审丑再到今天的审丑疲劳, 除了老问题审计“只管开处方, 不能动手术”之外, 笔者以为, 大众的关注重心有所偏移, 大家也开始更为关注一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同样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 诸如PM2.5问题。
PM即颗粒物,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平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物的含量, 这个值越高, 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2010年9月22日, 美国太空总署公布了卫星检测全球空气质量的PM2.5数值图 (2001~2006年) 。PM2.5小于10为安全值。中国空气质量全球最差, 中国东部尤其严重, PM2.5超过50接近80。PM2.5指标近期来日益受到国内人士的重视, 我们审计人员也可以加以利用。以浙江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该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 (2012~2014年) 指出, 要构筑现代产业集群, 努力打造1个“千亿级” (汽车产业) 、2个“五百亿级” (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产业) 、3个“百亿级” (生物医药、新兴产业、精细化工) 产业, 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这些产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产业的经济前景确实看好,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 但是相应的, 这些产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可能更为严重, 也就是说, 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极大, 通过PM2.5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这种负面影响。
此外,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GDP每增长1%, 用地量为日本的8倍, 单位能耗亦长期是日本的8倍左右。如何在可持续增长目标下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更值得我们深思。
审计发展到今天, 我们不仅仅要审计经济问题, 还要审计当前的重大社会问题, 这就是笔者提出的符合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布局与发展的特色审计。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都与经济和社会对该学科的需求密切相关。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笔者认为, 考虑符合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布局与发展的特色审计体系的建立, 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 必须强调可比性。
(1) 要强调自身的纵向对比。也就是说, 首先要强调的是本区域内的各指标对比。以杭州市为例, 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不同类型的开发区, 我们在设计指标时, 肯定要考虑它们的性质不同, 引入企业的类型不同, 因而在一些即使是相同指标的对比上, 可能也不具有可比性, 或者说, 具有较小的比较价值。同时, 以某个具体的指标而言, 比如亩产强度指标, 又可以细分为亩产销售额、亩产投资额、亩产税收等指标。在开发区发展的不同阶段, 还要重视不同指标的对比:在初创期, 要强调的是亩产投资额, 在成长期, 要强调的是亩产销售额与亩产税收等指标, 不同指标增加的幅度、增加的意义都是不同的。
(2) 要强调与其他经济区域的横向可比。比如, 在商务部关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综合指数438.60分在53家被考评开发区中首次名列第十, 排名前十名依次是天津、苏州工业园、广州、昆山、青岛、烟台、北京、大连、漕河泾、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就具有很高的可比性, 当然其他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不是说就与这些国家级的开发区没有可比性, 而是比较的价值相对较低。
同时, 在某些指标的设计上, 要考虑到近年审计中发现的一些新情况:如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普遍变相减免或返还财政性收入, 这不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此, 应组织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规范, 或者在指标比较之前, 先调整这些不可比因素。
(3) 需要对本特色区域的经济产业集群辩证地进行分析。这个分析包括: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支柱发展产业、产业的相关性、相比较区域的发展时期等等, 这些分析更加有利于对本区域内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与判断, 从而更加有利于对本区域的发展提出可供决策层参考的意见与建议。同时, 还应该从区域内比较引申到区域外比较, 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更应该开阔视野, 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应与国外同类型经济区域的相同指标进行比较。
2. 要突出新指标设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如上文所述, 单纯的经济发展或者说经济发展优先论 (环境可以先破坏后治理) 等论调已经开始不为大众和相关研究者所认可。当然, 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在指标设计与选择上, 我们既要设计诸如亩产强度、科研开发投入与产出比例等经济指标, 又要考虑PM2.5、土地使用量、节能减排 (单位能耗) 等环保指标。加强审计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发挥整体合力, 当然, 这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集群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提出适合本区域的目标。确定相关政策当然包括审计重点的选择, 增强政策措施的协调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 使各项政策互为补充、有机衔接。至于相关主管或者国家职能部门, 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 加强资源整合,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切实增强不同区域有关审计指标比较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3. 要逐步建立不同审计指标的标准值。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不能厚此而薄彼。在改革初期, 我们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 自下而上, 敢闯敢干, 许多地区走出了改革开放的繁荣之路, 但也有的地方思想不够解放, 错过了时机, 改革到了今天这个阶段, 再单纯凭着一股闯劲, 恐怕只会南辕北辙, 事与愿违。现在很多事情必须自上而下, 凭借先进科学的顶层设计,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避免走弯路, 这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这就是初创期与发展期的不同道路, 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到具有区域特征的特色审计体系的建立, 因为目前尚处于初创期, 所以可以自下而上, 在发达地区先行试点, 摸索经验, 再逐步推广。
当然, 作为先行先试的地区, 作为地区的顶层设计, 要把问题尽量考虑得仔细周全, 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应强调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通过初期不同区域指标数据, 确定一个标准值, 通过标准值的比较, 进而判断各区域指标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比如在前文提到的十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亩产投资分别是什么水平, 取一个平均数 (或最低值) , 作为一个标志值, 作为其他同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标杆, 是超过它还是低于它, 通过观察超过或低于的幅度就可以比较科学、合理地判断该区域的发展水平。通过这种标杆的设立, 可以让其他地区“赶有目标, 超有对象”, 逐步缩小不同区域标准的地区差异, 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区域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建立稳定的投资机制,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制度的衔接和逐步完善。
第二, 这个标准值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盲目地不顾实际地设立高标准的标准值肯定是不合适的, 如果大家都做不到, 恐怕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因此不同阶段应该设置不同的标准, 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务实选择。
三、区域特色审计的功能与作用
通过审计指标的比较, 各不同的管理层级就可以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当然比较也分三个方面:与自己比较、与自身所在区域其他产业相比较以及与区域外的对比。
1. 在与自己的比较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这个层面的审计指标比较可以是本区域的历年数据比较, 也可以是本区域内某个产业或某个企业的自身历年数据比较。近几年来, 浙江经济明显呈现出集群化趋势, 即出现了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 如诸暨市大唐镇的袜子、山下湖镇的珍珠、浦江的水晶、永康的小五金等等, 集聚效应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单位成本, 竞争优势明显。但从自身的比较来看, 由于周边区域竞争愈来愈激烈, 某些指标如单位产品利润率越来越低, 如何继续发挥优势并进一步扩大优势, 就得另辟蹊径了。
2. 在与本区域内其他企业或产业相比较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这个层面的审计指标比较可以给决策层的产业发展规划或者企业引进提供依据。如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三年要构筑现代产业集群, 努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产业, 这些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亩产销售额、亩产投资额、亩产税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有的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那么在土地可供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 在确保PM2.5小于75 (举例) 的压力下, 对这些产业与企业的审计结果首先可能会影响行政管理当局对企业的奖惩力度, 其次可能更会影响对招商引资的具体产业与企业的选择结果。
3. 在与区域外的对比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同样是亩产销售额、亩产投资额或者亩产税收指标, 在前述的相关主管或者国家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 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分析有助于了解本区域所处的地位以及可供改进的空间, 从而对本区域的优势发展产业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 就在于义乌没有孤立地搞专业市场建设, 而是在推进“兴商建市”的同时, 充分发挥商贸资本雄厚、市场信息灵敏、经商人才众多等优势, 积极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策略, 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扩展, 大力发展与专业市场关联度密切的小商品加工业, 推进工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 构筑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工业发展格局, 推动小商品集散中心进一步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
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崛起, 全国各地竞相仿效。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巨大型的区域性大型市场。在很多指标上直逼义乌, 但是义乌市场的先行之利, 以及随之形成的良好的组织价值链, 是众多仿效者在短期内难以撼动的。其他市场有必要逐步积累, 各个击破, 分步赶超, 有些原来的劣势就有可能转化为优势, 或者至少使这种差距逐渐缩小。
综上所述, 只有不断加强区域特色审计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检验, 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断创新, 具有自身的特色, 真正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审计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12-06-27
[2].白岩松.审计:还是老面孔, 还是老问题.央视《新闻1+1》, 2012-06-28
[3].陈伯庚.论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创新.上海土地, 2011;3
[4].“义乌发展经验”调研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典范———关于义乌发展经验的调查报告 (摘要) .钱江晚报, 2006-05-16
区域集群论文 篇2
东北地区并不缺少大项目、大企业,缺少的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所能带来的竞争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之所以非常必要,一方面是由于产业集群能够提升企业、产业、区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产业集群是一种符合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基础,针对当前产业组织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理性战略选择。我们就此采访了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卢昌崇教授,工商管理学院“博士沙龙”成员刘宝宏、郑文全也参与了讨论———
记者:产业集群是近来媒体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市委九届九次全会也提出了“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要求。但究竟什么是产业集群?人们的认识还比较混乱,比较典型的是:认为产业集群就是扩大生产规模;认为产业集群就是企业聚到一起。您能否说明一下什么是产业集群?判断产业集群的标准是什么?
卢昌崇: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一个概念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一个特定的产业内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以及各种相关的支撑结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培训机构、科研机构、咨询机构等,在空间上集中形成的具有集聚效应的群体。
产业集群跟企业集群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企业集群主要指的是企业之间围绕某一个主产品分工合作,企业之间有上下工序的供求关系,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某一个产品为纽带,例如绍兴大唐镇的袜业。我们通常理解一双袜子的生产不过是聚乙烯原料、抽丝、纺织、包装等几个环节,应该就是几个简单的分工,但就这样一个小小的袜子在那里却形成了具有十几个分工环节、1万多个企业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比企业集群的范围更加广泛。它超出了一种产品的范围,往往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相关度比较高的几个产业的结合。例如汽车产业集群,包括冶金、橡胶、机械制造等,更广泛的如高新技术产业等等。产业集群也不仅仅存在于工业领域,农业、商业、服务业等各个产业都可以发展产业集群。美国加里福尼亚的农业产业集群就很有名。我国的农业落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分工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造成的。
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判断产业集群形成的标准。但是我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也不难判断。主要是看其市场份额的大小、其生产规模和在本产业内的影响力。不管是产业集群还是企业集群,都不是一个实体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指在一个区域、一个产业形成一定的资源配置和合作。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所在是分工合作的深化。原来是一个企业的工序,通过深化分工在多个企业经营,不仅提高了每个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是不是说产业集群更注重的是质,而不是量?那么产业集群对提升产业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卢昌崇:不错,实践和理论都证明产业集群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通过获得空间集聚效应和分工合作能力,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大中小企业之间资源互补、密切合作,能够使集群内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二是专业化分工使产业内的联系更为密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降低能耗水平,提高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进而形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空间集聚能够促进技术和信息的扩散,也加剧了竞争,从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促进新技术的繁衍,加强高中低档技术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技术结构的高度化。四是专业化分工促进资金在产业内的流动,加强资产运转的替换效应、乘数效应和联动效应,进而实现资本结构的高度化。五是产业集群还有利于提高就业容纳能力,造就一批中小企业家和技术熟练工人,促进劳动力结构的高度化。六是选择能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因而有助于改变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状态,促成区际合理分工、共同发展。总之,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形成整体优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大原动力。
记者:您把产业集群定义成为一个区域概念,那么产业集群跟工业园区是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关系如何呢?
卢昌崇:产业集群的优势源于集聚能力。而集聚能力的提高要通过产业集聚与空间集聚,即吸引相同或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聚拢在某一区域,形成人才集聚、资金集聚、信息集聚等。产业集聚的程度取决于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水平,一定要考虑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整合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产业集群跟工业园区建设的根本不同之处。目前多数地方建设工业园区是先圈地规划,而后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再吸引企业的入驻,对企业的产业性质并无限制,很难形成专业分工关系,基本处于“集而不聚”的状态。
工业园区同产业集群要协调发展,以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基础,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一方面避免拔苗助长的现象,即先把工业园区建成了,硬件设施上去了,产业集群却没有发展起来。同时也要避免工业园区建设缓慢,在规划布局、硬件设施、吸引外资等方面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记者: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力量发挥了主导作用?是政府力量、民间力量还是产业集群内部的自发力量?大连应该按照哪种类型发展?
2卢昌崇:我们根据产业集群发展要素的来源把产业集群分为“内生式”和“外生式”两种基本类型。“内生式”指以依靠本地力量为主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浙江地区的产业集群就是在不依靠国家、外商投资的情况下,依靠本地企业自发的集聚而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的“内生式”的经济组织模式。这种“内生式”产业集群一般产生在市场机制占主导的地区,是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发展起来的。“外生式”则主要依靠外地资本投入,苏南地区的产业集群是“外生式”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外生式”虽然可能会使区域经济在短期内快速发展,但吸收外部资金需要本地有良好的投资硬、软件环境,而且外部企业进入后还要提高其在本地的“根植性”,如果过分依赖外来资本,本地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未发挥本地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能力,则难以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在形成过程中,政府规划发挥主导作用。
大连亟须借鉴浙江等地区的发展经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内生式”的产业集群,同时也需要利用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建厂,发展“外生式”的产业集群,但需要注意外来企业的“根植性”,通过本地中小企业为跨国公司配套生产服务,将其纳入到地方的生产系统中。
记者:如您所说,在“外生式”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发挥哪些作用呢?
卢昌崇:首先,政府要转变角色。就像我刚才说的,“外生式”的产业集群主要靠规划,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结合产业现状。政府能做的工作主要是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创造优良的环境,对一些“种子集群”要想尽办法促进其发展成为产业集群,但是不能事先设定,最终还是要由市场规律来决定。
产业集群的形成除了生产性企业之外,还应该有其支撑结构,例如行业协会、金融服务、培训机构等等,仅仅生产性企业是不可能形成集群的。在这方面政府应该从政策上给予支持。我们说大连的软件外包业很有市场,就是从其相关的支撑结构的完善程度上来判断的,如软件园为其提供了很好的产业环境,软件学院为其提供了人才支撑,而这一切都和政府的支持分不开的。
支撑结构还应当包括产业集群空间环境内最基础的生活服务设施。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硅谷为什么比128公路竞争力更强,很多人认为就是因为硅谷的咖啡馆比较多,环境舒适,在那里可以激发软件工程师的更多创意,可见,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所以,产业集群需要良好的环境。我们必须关注产业集群相关服务机构的发展,下大力气发展和完善金融、教育、科研等基础服务设施,而在这些方面政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否则产业集群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也走不远。
记者:产业集群对于振兴老工业基地有什么实质意义和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一种什么过程发挥出来的?
卢昌崇:国有经济比例高,国有企业不景气,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难以走出困境的突出问题。有一种说法叫“国退民进”,按照产业集群的思路也不尽然。
江西:打造区域性产业集群 篇3
特色印刷版块助力江西印刷快速发展
江西印刷业随着省内各地经济的迅速成长,也实现了超越发展,形成了区域性产业集群,纷纷打造各具特色的印刷基地或印刷产业园区。南昌综合性印刷基地,赣州果品工业品包装印刷基地,萍乡茶叶包装印刷基地,景德镇瓷器包装印刷基地,宜春食品、药品、酒类包装印刷基地,九江电子产品包装印刷基地等等,为江西包装装潢印刷、书报刊印刷及其他类印刷的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高于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2011年总产值达到247.8亿元。
为了更好地发挥印刷产业的规模效益,根据江西印刷业发展实际,加速印刷业的发展速度,2012年3月在全省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上,将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由30%的增幅调整为40%,2012年预计可达350亿元,到“十二五”期末,印刷工业总产值要达到600亿元的目标。
江西印刷业的“提速”,得益于设区市的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各具特色的印刷版块镶嵌在江西整体版图上。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江西新增各类包装印刷企业近300家,其中,截止到2011年,新增5000万元以上规模包装装潢印刷企业34家,1亿元以上企业23家,增强了江西印刷业的整体实力。
特色区域 实力企业
近年来,宜春市印刷业异军突起,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支柱,也是全市经济的增长点和亮点,印刷工业总产值由过去的3亿元,猛增至2012年的33.3亿元,产值超5000万元的印刷企业8家,超亿元的印刷企业5家,解决了1万多人的就业问题。
江西星光印业有限公司是2001年3月由温州产业转移来宜春樟树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创办之初投资5000万元,靠租用“四特酒”厂的一个旧车间站稳脚跟,以超常规的“四高”定位——高起点、高投入、高科技、高产出为策略,以“四特酒”包装盒为基点,逐步做大做强。2004年企业有了基础,自行置地建造了2万平方米的厂房,并着力打好三张牌。第一张是诚信牌,对客户讲诚信,对员工同样讲诚信,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一诺千金,赢得了客户和员工的信赖。第二张是质量牌,始终把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放在第一位,实行精细管理,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第三张是服务牌,他们不是把服务挂在嘴上,而是扎扎实实落在行动上,秉承“一切为了用户、服务用户、回报用户”的宗旨,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与客户共进退,抵御“寒冬”。客户资金困难,帮助垫付资金;客户仓库紧张,腾出仓库给客户使用,就是这样处处为客户着想,才深得客户的信任。正是这样,2008年星光印业逆势增长,总产值超过8000万元;2009年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总产值突破1.3亿元。他们没有满足,与时俱进地谋划新的发展,2010年又投资5000万元,置地65亩,建造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新厂房、办公楼、员工宿舍,新老车间加起来面积达13万平方米。2012年实现印刷总产值3亿元,利税1500万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多。目前,江西星光印业正继续发力,置地100亩,规划新发展,为实现企业更宏伟的目标——8亿元总产值而奋斗着。
另一个产业转移企业——鸿圣(江西)彩色包装有限公司是福建人在宜春奉新县投资6800万港元,置地6.6万平方米,集瓦楞纸板生产、高中档纸箱生产和各种彩印包装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年总产值1.0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30%,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江西四维印务有限公司则是“土生土长”的软包装印刷企业,董事长罗杰卿2000年从浙江大学包装工程研究生毕业,现为高级工程师,从2005年开始联合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油墨厂、制版厂、设备厂,成立“产学研”科研小组,自主研发水性技术塑料凹印高速生产线,站在绿色印刷的前沿,自筹资金150多万元,历时6年时间的反复实验,于2010年成功推出国内首条水性技术塑料凹版高速印刷生产线,经专家鉴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罗杰卿本人亦于2011年获得第十一届毕印刷优秀新人奖。
问题与应对
宜春区域印刷业的发展呈现了两个亮点:一是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印刷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市场需求为印刷企业提供了业务支撑;二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助推当地印刷业的积极向上,印证了内涵与外延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在印刷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软肋:①有些区域存在整体实力不强、经济总量不大、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②不少印刷企业不注重业态建设,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差;③对于某一类项目一哄而上,造成新的产能过剩;④推行绿色印刷热情不高,自觉性不强;⑤政府应多关心印刷业发展,扶持中小印刷企业,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
对于各地出现的发展瓶颈,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和设区市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以保持印刷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宜春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组织了重点印刷企业座谈会,会上,企业家集思广益,为今后的发展“出招”,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规划好印刷业的发展,加快印刷强新步伐,强化向外拓展意识,提升市场拓展力;强化与时俱进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合作意识,提升企业凝聚力。在转型升级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把企业做强;在实施绿色印刷中,提高自觉性,把企业做优;在实施品牌战略中,突出企业优势,把企业做特;在推广数字印刷技术中,因地制宜,适应市场,把企业做亮。
(作者为江西省印刷复制业协会副秘书长)
区域集群论文 篇4
(一)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强调地区经济的发展依靠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或产业的带动, 这些地区或产业就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为区域物流中心的城市, 同时也是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极”。区域物流中心的极化效应体现在对区域内部各类资源与要素的聚集, 扩散效应体现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方面。随着物流体系的完善, 各种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不断由区域物流的中心“辐射”出。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更好地完善和拓展了增长极理论, 将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向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二)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升级演进, 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而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 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 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区域中心城市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发挥其带动和辐射的作用, 进而促进周边地区产业的升级。区域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 是地区经济贸易合作与生产专业化发展的产物,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 非均衡发展理论
由于区域分工协作的加强与生产专业化的高度发展, 区域物流迅速发展起来, 按照关联效应原理, 这一产业发展会对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经济产生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及旁侧效应, 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 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 带动后向联系产业、前向联系产业等的发展, 从而在总体上实现地区经济的增长、提高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效率。
二、区域物流系统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 区域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区域物流发展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集聚, 增强和壮大产业集群增长极效益递减规律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依然不可逃避地发生作用。在经济集聚的过程中, 总是存在着“向心力”和“离心力”两种力量。通过区域物流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 增强经济集聚的向心力, 化解经济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离心力;另一方面, 由于现代物流体系中的交通系统、通讯系统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 一部分厂商、劳动力和产业不堪承受激烈竞争和高额生产成本, 从中心区搬迁到与原集聚区有紧密联系的新区位, 从而转移经济集聚规模过大的压力, 使原集聚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集聚层次和功能, 使区域经济增长极蓄积更大的经济辐射和推进能量。
(二) 区域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群中心功能向周边扩散
区域物流的发展将会加速产业集群中心功能向周边扩散, 扩大产业集群地理半径和影响力。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 而是通过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换代, 实现更高层次的均衡。产业集聚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以后, 区域物流发展又成为经济增长极向周边实施经济辐射和推进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一方面, 区域物流的网络体系将经济集聚中心的一些经济功能向周边扩展;另一方面, 沿着交通运输线和物流网络扩散都市绵延经济功能, 逐步在高速路口、火车站场、航运港口形成新的经济集聚, 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 区域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在区域间的扩散, 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 最大的难题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之间的矛盾。通过区域物流的支撑, 可以加强区域间产业集群的经济联系, 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在区域与区域之间这个层面, 经济集聚和扩散与区域内部的运动规律大同小异。在运输和交易成本非常高的情况下, 跨区域贸易难以实现。随着区域物流的发展, 运输与交易成本降低, 部分区域“需求关联”、“成本关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得到加强, 形成经济集聚。通过现代区域物流的发展, 经济增长中心的经济辐射和推进功能得以发挥, 在区域物流系统的作用下, 强化了产业集群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的集成以及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产生“1+1>2”的效应。
三、区域产业集群物流系统构建的内在机理与思路
(一) 产业集群的形成本质上需要物流的配合, 对物流存在强烈的依赖性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 是经济集聚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P.Krugman认为, 经济集聚是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存在运输和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和要素流动的前提下, 经济系统存在着经济空间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两种不同力量的对比导致经济在空间里的集聚或扩散。整合区域物流资源, 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 可以推动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强化“需求关联”、“成本关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与此同时旧的产业集群的瓦解和新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也缘于厂商集聚使得区域房价和地价上涨、交通堵塞、物流系统容量发展滞后, 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等, 使得一些厂商从集聚地迁往其他低成本区位, 产生“离心力”。经济集聚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驱动因素就是运输和交易成本的存在, 其中交易成本又明显地受到运输和物流状况的影响。所以无论从生产的可分性还是从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来看, 物流都是促使产业集群顺利实现的必备条件。
(二) 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和发展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
物流系统的发展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对于产业聚集过程中所要求的生产流程的可分性、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具有极大的支撑作用。而产业集群向心力和离心力直接受到运输成本的影响, 物流系统效率也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甚至可以把产业集群看作是一个大的物流系统, 彼此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综合了产品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保管以及由此所发生的信息管理和传递等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产业集群理论强调, 特定产业领域的相互联系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集中。这种集中建立在采购———供应链、共同技术、共同采购、供销渠道共享的基础上。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通过对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利用供应链将所有节点企业联系起来, 利用供应链模式促进相关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从而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 在区域内缔结起既合作又竞争的产业网络, 进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系统。
(三) 区域产业集群物流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互为基础
要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 首先要进行物流系统规划, 增加物流设施设备投入, 加大政策倾斜, 形成较好的物流产业基础, 降低区域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吸引更多的厂商。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等加强物流企业的集群, 集合分散力量, 形成完整的、全程的、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能力。另一方面, 物流系统的规划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规划。作为支撑和服务产业, 物流系统的规划不是为了规划而规划的, 而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不仅与运输有关, 而且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运输的依赖性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 为保证每一个产业集群的畅通运转, 必须根据这一产业的自身特点构建与之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种配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结构的配套、能量的配套和内容的配套。结构配套即区域物流系统结构必须和产业集群要求的物流结构相配套;能量配套即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应该能够跟上产业集群发展和扩散的步伐, 在服务能力上游刃有余;而内容的配套则表示, 能为产业集群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四) 在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社会根植, 发展集群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要能够顺畅地运转、无缝衔接, 离不开快速准确的信息渠道。集群物流系统作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 将各企业的信息孤岛连接在一起, 以战略合作伙伴思想为指导, 通过舆论、政策促进物流企业与其他基础企业之间的整合, 形成战略合作机制是重要的策略。同时, 要发展一批物流龙头企业, 在核心物流企业的带动和集聚效应下, 集群内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相互支撑的机构和顾客在地理上集成一个准社会生态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 成员间拥有互补性的资源和信息。在产业集群各企业间, 物流信息不是沿着企业内部的递阶结构, 而是沿着物流系统不同的节点方向 (网络结构) 并行传递。运用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前沿策略, 如ECR、QR以及VMI等的顺利实施建立在物流信息的整合共享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上的要素的整合功能, 并实现自身结构的有序化发展。产业集群物流系统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社会资本的深度作用, 社会资本有助于有效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建立弱磨擦甚至零磨擦网络。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Humphrey, J.and H.Schmitz,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chain research[R], IDS Working 2000:120.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纪玉俊.基于网络组织的产业集群分析[J].财经科学, 2010 (2) .
[4]金潇明.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四螺旋结构模型[J].系统工程, 2010 (1) .
区域集群论文 篇5
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研究--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调研报告
通过对福建省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的成因以及产业集群发展具备条件的分析,提出该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作 者:赖慧文 作者单位: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贸易系,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ND FUJ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4 “”(1) 分类号:F121.3 关键词:产业集群 发展 福安电器区域集群论文 篇6
关键词:企业集群 区域品牌
一、中国汽车模具之乡
河北省泊头的铸造历史最早可上溯到1300年前。而以铸造业为传统、以汽车模具产业为特色的汽车模具产业集群的形成,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本世纪之初。至2010年,更是赢得了全国首家“中国汽车模具之乡”的美誉。从全国范围来看,泊头汽车模具无论是从整体规模、研发能力,还是从市场空间、发展速度,都已成为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聚集效应较为明显的产业集群,形成了铸造、环保设备、汽车模具、机械制造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二、中小产业集群的“内性”特征
(一)“内生”性
当初,隶属泊头镇郝村的一个年轻人,从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得到灵感,创建了泊头地域内第一家以生产汽车模具为主的汽车模具厂。实践表明,它在催发泊头汽车模具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把这种行为的主体称为“内生”创业者。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条件下,“内生”创业者诞生的时机和影响力,成为该区域农业产业集群能否形成的关键。他们对市场具有敏感的嗅觉,能够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具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善于思考,对身边资源环境的优劣势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他们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起来,并构成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一种特殊而宝贵的基因性资源。
(二)“内因”性
初期,生产汽车模具的条件并不具备,但一些具有市场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村民,不等不靠,先做木型汽车模具,生产厂家同意后再依照木型制造钢型汽车模具。以这样原始的方式发展一个时期以后,他们才有条件上设备,才开始自己生产汽车覆盖件冷冲压模具。这样,在少数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销售收入稳步上升的过程中,周边的“聪明人”纷纷跟进,汽车模具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被迅速复制。泊头人开始不自觉地从铸造业中分离、提升出了另一个特色产业——汽车模具。事实上,中小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是与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联系在一起的。某些区域可能并不具备资源禀赋,能够促使产业集群初成的最直接原因即为创业者对自有资源的筹措、挖掘能力。
(三)“内聚”性
汽车模具“内生”创业者的初步成功,引起了附近村镇更多人对汽车模具行业的浓厚兴趣。而它的盈利,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吸引了更多的业内个体向这个行列“聚集”,当然,这是一个经过市场遴选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随着个体企业的不断壮大,不断分化出新的企业,也不断繁衍出更多的子企业;另一方面随着群落内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演进,该产业链不断延长,这便会形成一个更大的企业簇群。在“内聚”效应达到一定影响力以后,通过产品品种与市场的相互作用,就会吸引那些具有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能力的企业向该地区集聚,并通过自动累积或连锁反应产生强化作用。
(四)“内联”性
当初,这些聚集在产业区域的企业所构成的产业集群,是以农村、农民包围为特色所形成的由农村、农民向城镇集结的过程。农村人际关系网络具有地理接近的空间特征,这种特征使产业聚集也呈现地理接近性。也就是说,生产者可以通过亲戚、朋友及其转介绍,可将包括生产要素在内的很多方面联系在一起。而区域内的人们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构成独特的区域“文化基因”,这种基因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等不可移植性要素融为一体,从而在空间上不断强化,形成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氛围。从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过程看,产业集结成群大多是为了获得利用资源比较优势而以产业基本生产要素为主建立起来的有机产业群落。故此,这些企业是在小批量、粗放、无序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深受粗放型农业经济的影响,对区域品牌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种农业文化与市场经济要求的寻求联合、优势互补等等要求相去甚远,区域品牌的融合度大大降低。
三、中小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外化”要求
根据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时空概念,由多要素、多变量构成,同变量及组合构成亚系统。区域品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个体企业品牌及品牌拥有者构成其内部系统;合作群体、客户群体、服务市场、政府、行业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宏观环境构成其外部系统。区域品牌生态外部系统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不稳定性。即所面临的环境实时发展和变化,各种环境因子作用的力度也实时变化,对区域品牌产生的影响既可带来正影响,也可带来负影响。第二,差异性。外部环境千差万别。第三,相关性。诸因素间相互影响和制约,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带动其他因素的相互变化,形成新的环境。区域品牌在考虑环境的变化时必须全面考虑各种环境带来的影响。第四,可改变性。区域品牌通过自身努力和积极应对也可以改变,变不利环境为有利的环境。第五,主动适应性。区域品牌通过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有效的调整。品牌是企业(组织)的价值理念、商业模式和服务特征外化的一种体现。换言之,把品牌背后隐藏的资源,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整合,有效地表达出来,就是品牌的外化。品牌的定位、认知度和美誉度需要通过持续外化才能达成,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位、认知度、美誉度都需要打造区域品牌,需要区域品牌的“外化”。
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外化”路径
(一)市场定位精准
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发展道路会越走越窄。产业集群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走“专而精”之路,走属于自己特色的道路。只有精而深,才能产生更大品牌的附加值。
(二)进化全面协同
产业集群各相关利益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双向联系和重叠交叉现象,这使这个区域品牌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整体。
(三)品牌纵横拓展
以个体品牌为网络节点,以品牌价值创造为动力,吸引具有相同或相似核心价值的品牌成员整合品牌资源,通过价值创造与价值分享,壮大品牌生态系统,实现区域品牌的纵向延展。支持有影响力的个体企业重组、联合、联营、结盟等,实现区域品牌的横向拓展。
(四)竞争优势强化
全面提高自己的生态位,减少与其它品牌的位势重叠;通过优化资源、空间、时间生态位结构,全面与市场主导品牌尽可能实现错位经营;对于弱势品牌,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利用市场主导品牌和实力较强的品牌间的资源、空间、时间空档,实行“钻空”经营。
(五)启动“动车”引擎
以“动车组”的理念发展产业集群,做好区域品牌外化,形成多点给力、多极支撑的战略格局。有的着力次级突破,变区块为动车;有的强化车头引领,变单擎为多核;有的夯实底部基础,变短板为快线。总之,就是要把集群产业与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结合起来,打特色发展牌。政府通过确立实力强、影响大、带动效应明显的主导产业,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培育具有特色的集群板块。
五、结论
中小产业集群的发展是“适者生存”的市场选择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首先依赖于创业群落、企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这些原发性产业集群,在市场经济面前,具有先天性弱点,尤其在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方面。未来竞争中,品牌策略必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利器,这是我国中小产业集群必须面对的一个新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渝萍.基于生物群落视角中小企业衍生发展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2006,2
[2] 朱玉林,康文星.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需求与供给[J],求索,2006,7
[3] 贺华丽.专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2006,4
[4] 高云虹.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基于关键性企业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讨,2007,1
(张洪吉,1960年生,河北沧州人,河北经贸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王锦旺,1967年生,河北沧州人,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集群。康志玲,1987年生,学士,河北衡水高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市场战略)
中国区域创新集群发展效率研究 篇7
关键词:区域技术创新,空间计量原理,三阶段DEA模型
0 引言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其核心是促进创新机构间的互动和联系,表现为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能力,其中科技能力和科技竞争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区域创新能力高低已逐渐成为地区经济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表现出空前的创新动力,进而形成一系列能够有效凝聚生产要素、整合创新资源、使各创新主体有效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事实证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已有研究表明,区域创新活动并不是均衡发展的,它往往是一些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然后再以其为中心扩展到其他相邻地区。以2005—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R&D经费投入为例,这五年间东部地区科技投入费用远超过中西部地区投入费用之和,这就导致三地区科技创新所获得成果也有很大的差异。区域创新作为我国新时期的重点发展战略,其是否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空间上是否形成有效的集聚发展?倘若地理空间上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创新集群,那么它们的创新效率如何?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1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国外的区域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方面。理论方面以Cooke(1998)的研究为代表,主要包括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渊源、产生背景、类型分类,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和创新环境[1]等方面的研究;实证分析则主要集中于区域厂商的创新活动(A Goto,2000)[2]、创新过程的合作伙伴(Philip Cooke,2002)[3]、区域地理位置和创新(Maryann P、Feldman,1994)[4]、以及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Baptista R,1996)[5]等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我国学者对于区域创新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国内的区域创新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例如:冯之浚、刘金友、刘曙光等人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对区域创新的理论概念进行了论述。由于本文主要是通过数学方法来对我国地区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相关的定量分析文章:柳卸林、胡志坚(2002)[6]建立一套综合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中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做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较为清晰地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演化过程;邵云飞、唐小我、陈光[7]运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罗发友、刘友今、孙婷,范柏乃[8]等人则运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而对于技术创新效率这一方面,孙宝凤、杨印生(2004),官建成、何颖(2005)[9],范群林、邵云飞(2011)[10]等人也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各区域的综合科技能力进行了分析。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我国区域创新的研究逐渐全面化,取得了相当多的学术成果。
但是我们发现以上研究或多或少都忽略了地区在空间上的联系,将我国区域创新集群简单的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也过于笼统,另外采用传统的DEA模型来计算地区效率,研究结果与真实值之间也会存在一定偏差。
因此,本文将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集群进行较为详细的分块,并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这几大区域创新集群的技术发展效率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得出相关政策建议。
2 我国区域创新集群划分
根据空间计量经济学原理方法,进行我国区域创新集群划分:首先,需在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间建立空间权值矩阵,并检验其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本文采用Moran’s I指数法);其次,根据空间聚类原理对表现出显著空间相关性的创新集群区域进行整理划分。
空间权值矩阵定义如下[11]:
式中,i=1,2,…n;j=1,2,…,n;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研究中常用的K=4的最邻近空间矩阵标准。Moran’s I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Wij为二元空间权值矩阵中的任意元素值;n表示地区总数,本文n=31;xi、xj分别为地区i和地区j上的某一属性值。Moran’s I系数取值范围为-1~+1,趋近+1意味着各区域间存在着强烈的正相关性,0意味着不存在相关性,趋近-1意味着存在负的相关性。
虽然目前我国尚未能够形成统一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标准,但是从区域技术创新最终目的,即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这一定义出发,本文以2009年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来作为判断地区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指标(定义为CXNL),并运用Geoda 0.9.5-i软件来对区域创新集群进行划分(西藏地区数据缺失,本文定义为0)。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空间聚类分析,中国大陆区域创新集群被划分为3个等级:北京—天津—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以及四川—陕西—湖北,我国大部分区域技术创新都集中在这4个区域,我们可称之为区域技术创新高端集群;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安徽—河南、福建—湖南、重庆—甘肃,这4个区域为区域技术创新中端集群;贵州—云南—广西—海南—江西、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这2个区域则为区域技术创新低端集群。
另外,Moran’s I值为0.491 3表明,这几类区域创新集群划分均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这意味着伴随区域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十大集群地区将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空间集聚特性。
3 区域创新集群效率研究
为了进一步分析以上区域技术创新集群发展情况,本文将研究这些集群的技术发展效率高低。倘若研究结果表明,中低端集群发展效率高于高端集群,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东高西低这一现象将有可能逐渐消除,地区技术创新差异将逐渐降低。
3.1 三阶段DEA模型
三阶段DEA模型与传统DEA模型相比其主要是多了一个引入环境变量对传统DEA模型差额变量进行调整的过程,由于目前多数文献对DEA模型的介绍已经十分详细,本文则主要介绍三阶段DEA模型的调整过程[12]。
首先,根据传统DEA模型及各投入变量数据,建立各投入变量的差额变量值。令第k个观察单元的第n个投入值为Xnk,其差额值为Snk,则得到:
假设Snk是受到p个环境变量Zk=(Z1k,Z2k,…,Zpk)的影响,k=1,2,…,K。则可以通过SFA(随机边界法)来建立Snk与Zk之间的关系:
式中,Snk表示第k个决策单位第n项投入的差额值;Zk=[Z1k,Z2k,…,Zpk]表示p个环境变量,βn为环境变量的待估参数;fn(Zk,βn)表示环境变量对投入差额值Snk的影响方式,一般取fn(Zk,βn)=Zkβk。Vnk+Unk为复合误差项,Vnk表示随机干扰,并假设服从Vnk~(0,σ2vn)的随机误差项;Unk表示管理无效率,并假设Unk服从截断正态分布,即Unk~(μn,σun),Vnk与Unk独立不相关。
利用以上模型将调整结果引入原始投入项,将所有决策单位调整到相同的虚拟环境条件,并剔除随机干扰的影响。
式中,X*nk为调整后的投入量;Xnk为原始投入量;Zk为环境变量观察值;βn为待估算之未知参数;Vnk为第k个DMU在第n个投入时,其生产过程的随机误差。最后再将调整后的投入值带入DEA模型,进而就可以测算出新的反映各决策单位效率值。
3.2 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特点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2005—2009年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R&D人员数、R&D经费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作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投入类指标;以专利申请授权数、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篇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以及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作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产出类指标。
纳入多余的环境变量或缺少必要的环境变量,都将会对调整后的效率值有所影响,因此本文在考虑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特点基础上,选取以下4项作为环境变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GDP),直接用地区GDP来衡量;城镇化率(CZHL),本文采用非农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来衡量城镇化率;经济开放度(JJKF),本文以地区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经济开放程度;地理环境(DLHJ),本文以取值1表示平原地区,取值0表示山地、丘陵地区。
本文所需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科技统计数据库。
3.3 区域技术创新集群效率测算
表1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第一阶段效率值以及第三阶段效率值与产出项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本文运用SPSS软件来进行Spearman检验),表中CE表示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的综合技术效率,TE表示集群纯技术效率,AE表示集群技术配置效率,三者关系为: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配置效率。计算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以及第三阶段各项效率值与4个产出项均为正相关,显著程度均大于10%。并且三阶段各效率值与产出项的相关程度总体上要略高于一阶段。这就表明,在剔除了环境因素影响后,效率越高的区域技术创新集群有更高的技术效率值,第三阶段DEA结果更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对这十大集群进行有效排名,本文第三阶段采用了超DEA模型来计算。
注:***表示通过1%显著性检验,**表示通过5%显著性检验,*表示通过10%显著性检验。
如表2所示,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2009年大陆十大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技术效率表现为有效的区域为:北京—天津—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陕西—湖北、重庆—甘肃以及贵州—云南—广西—海南—江西等六大区域,其中东、西部地区各有3个集群,同时,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技术创新集群表现出最高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其余剩下的4个集群均未能够达到综合技术效率有效标准,河北—山西—安徽—河南集群表现出最低的综合效率水平。同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技术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较高的集群普遍在西部地区,技术配置效率较高的集群普遍在东部地区。
2005—2009年大陆十大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技术效率整体上有一半达到效率有效,并且东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效率平均值仍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集群平均值,虽然从2007年开始差距有缩小趋势,但仍然存在改善空间。从区域技术创新集群个体角度分析:在2005—2006年我国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效率最高的为广东,远高于第2位的北京—天津—辽宁—山东集群,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渤海湾地区技术投入的提高,从2007年开始两集群间差异就逐渐缩小,到了2009年环渤海技术创新集群首次超过了珠三角集群;中西部地区中重庆—甘肃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效率远高于其他地区,总体上保持在全国第3位;吉林—黑龙江和河北—山西—安徽—河南集群在2005—2009年综合技术效率均表现不太理想,始终在0.5~1.0徘徊。需要说明的是,上海—江苏—浙江集群在这5年的发展期间,其综合技术效率有明显提高,2005年该集群为综合效率无效,但到了2009年则明显超过了1.0。
就2005—2009年地区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而言,受西部地区创新集群技术创新基数较低影响,西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平均值远高于东中部地区集群平均值,但两者间的差距正逐年下降,另外中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在观察期间表现仍不是十分理想。从区域技术创新集群个体角度分析,在2005—2009年我国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最高集群始终为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集群,另外,四川—陕西—湖北和重庆—甘肃集群分别为第2和第3位;其余的技术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基本上保持在同一水准层面。
而2005—2009年大陆十大区域技术创新集群技术配置效率发展趋势则类似于综合技术效率发展模式,即东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技术配置效率平均值要高于中西部地区集群平均值,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另外,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技术配置效率整体差异不大,均表现为准有效水平(接近1.0)。从区域技术创新集群个体角度分析,排名前2位的集群为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广东集群,两者在2005—2009年技术配置效率变化趋势类似于其综合技术效率发展模式。需要说明的是,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和四川—陕西—湖北集群的技术配置效率远低于我国其他集群,与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广东集群差异尤其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资源分配上存在一定问题。
4 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原理将大陆划分为十大区域技术创新集群,并通过三阶段DEA法剔除环境因素以及随机误差的影响,对2005—2009年十大技术创新集群技术创新发展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了技术创新投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受到地理环境、基础条件等相关因素影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分布并不平衡。近几年我国区域技术创新形成了具有明显空间地理特色的集群,本文根据集群技术创新程度高低将其划分为高端集群集合、中端集群集合和低端集群集合。其中高端集群集合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只形成了唯一的高端技术创新集群———四川—陕西—湖北,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形成的集群则主要集中于中低端集群集合中,尤其是西部地区几乎80%的省市都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低端技术创新集群。
2005—2009年,这10个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技术发展效率平均值为明显有效,其中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广东、四川—陕西—湖北、重庆—甘肃等4个集群综合技术发展效率远高于其他集群。整体上高端集群技术效率均值要高于中低端集群,而导致不同等级集群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投入规模上未能达到配置最优,即“高端集群拥有较高的技术投入、中端集群拥有一般技术投入、低端集群则为较低技术投入”的不合理资源配置体系仍然存在,严重阻碍了地区间技术创新的平衡发展,并且单从纯技术层面上分析,中低端集群并不落后于高端集群,甚至还远高于高端集群。虽然说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于西部地区物资、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并且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差距也正在逐年缩小,但是仍未能形成最优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研究发现,东部地区集群(大部分高端集群区)在多年来技术创新发展影响下,当地纯技术效率已经处于动态稳定状态,而中西部地区集群受地区技术发展基数水平较低影响,当地的纯技术效率水平却相当高,因此我们认为,同样的技术资源投入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获得的进步将大于东部地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形成的十大技术创新集群间不论是技术资源配置还是技术创新程度上均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倘若能够在未来几年有效进行技术资源合理配置,那么缩小集群间差异进而形成具有不同地区特色、内部互相促进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将水到渠成。区域技术创新目前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我国属于新兴技术创新国家,目前尚未能够形成一套合理的、符合自身国情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因此本文所定义的区域技术创新指标体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我国区域技术创新集群发展,笔者将把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指标评价体系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Cooke P,Uranga MIG,Etxebarria G.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30):1563-1584.
[2]Goto A.Japan’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current status andProblems[J].Oxford Journals,2000(16):103-113.
[3]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general findings and somenew evidence from biotechnology clusters[J].The Journal of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33-145.
[4]Maryann P,Feldman.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4:52-69.
[5]Baptista R.Research round up:industrial cluster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Business Strategy Review,1996(7):60-69.
[6]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550-556.
[7]邵云飞,唐小我,陈光.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聚类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4):113-118.
[8]范柏乃.城市技术创新透视——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视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4-33.
[9]官建成,何颖.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2):265-272.
[10]范群林,邵云飞.我国西南各省市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2):89-94.
[11]Auselin L A.Warga paten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Research Policy,2002(31):1069-1085.
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8
产业集群是现实生活当中非常普遍的经济地理现象。当前, 在发达国家, 产业集群已发展的相当成熟。以欧洲农业为例, 荷兰专注于花卉与牛奶, 比利时精于养鸡与产蛋, 而法国专门生产小麦和与之相关的面包, 丹麦在养猪方面很出色——这样细的分工与专业化, 使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专业群。在美国, 有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业群, 马萨诸塞的制鞋业群等, 都带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3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出口都是通过产业集群经济而实现的。在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众多的产业集群构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 全球财富的的大部分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里创造出来的。
在我国, 北京中关村聚集着电子产业;上海聚集了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四川西昌聚集了中国的航天产业;浙江嵊州的领带业、温州的鞋、服装、眼镜;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化纤;永康的五金;海宁的皮革、服装;台州的精细化工等在国内外都十分著名。据统计, 仅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区519个, 年产值达6000亿元, 平均每个县有3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断刷新着所在地区的经济影响力, 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2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2.1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能力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能够增强区域竞争能力, 促进生产力的真正跃升, 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通过产业集群的集聚, 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从生产的上游到中游, 再到下游, 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它们围绕特定的产业生产, 比较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 或找到自己的买家, 并保持较低的交易成本。群体中的龙头企业、品牌企业不断将一些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 形成一批配套企业, 而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也走向专业化, 这样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浙江有名的“区块经济”, 如温州的制鞋业、义乌的小商品产业集群迅猛发展, 皆得益于产业集群的有效聚集和形成。
2.2产业集群是缩小区域差距, 实现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 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一些贫困和落后的地区, 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 摆脱落后, 跨入先进地区的行列。实践证明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一些经济发展好的城市, 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拥有一两个良好发展产业的集群。如河南的漯河、湖北的仙桃、河北的清河、湖南的浏阳、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等。
2.3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
产业集群有利于构建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技术创新。创新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 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 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 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 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首先, 在产业集群内部, 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在产业集群内部, 集聚着数量众多的相关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 在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的同时, 大量生产企业也时刻面临同行竞争的压力, 这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也使集群内的企业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其次, 企业之间紧密的网络关系, 使得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整体, 推动集体学习的进程, 降低学习成本, 促进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
2.4产业集群能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产业集群是若干厂商与机构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共同发展, 他们提升了该地的经济总量, 拉动了该地就业, 增加了该地税收, 推动了该地服务产业的发展, 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不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择业的便利, 而且由于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低的流动风险, 会吸引大量外地科技人员的流入, 带来人才的集聚;更重要的是, 人口的聚集又引起生活消费、住宅、能源、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物流、咨询等基础产业的新需求与发展, 给地方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产业集群能够带来区域规模的扩大, 区域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强化了产业的聚集功能, 使区域、产业不断的高级化。产业的高级化必然带动、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 形成产业互动, 促进区域经济向更高的层次、更高的水平发展。
2.5产业集群有利于人才培养
在产业集群内, 由于许多同行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 各企业彼此频繁的交流和接触, 使新知识、新技术以及相关信息得以有效传播和扩散, 这就为各种人才, 尤其是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吸收掌握的机会, 相应地减少了人才资本的投资。新知识、新技术的获取不仅为自身增加了择业的机会, 极大地降低了失业的风险, 也为集群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这样, 产业集群内就形成了企业和人才自我增强并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 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2.6产业集群有利于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
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性, 使这些服务业或配套设施具备了经济上的合理性。例如, 宁波“L”型的10 公里左右的地域内, 集中了一两千家服装企业, 一年一度的服装节, 受益面宽, 等于做了一个集体大广告, 积累了众多企业都可分享的无形资产;同时, 如此多的企业也可以在经济上支持这种大型活动。
3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的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相对分散, 缺少经济聚集效应,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因此,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3.1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 而且还有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一个尊重市场规律且具有较强预见的政府, 对于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 政府要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特点、区位优势、产业布局要求和产业组织规律, 制定产业集群的战略规划。产业集群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规律。地方政府应把握集群发展各阶段的特征、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要求, 并有针对性地对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产业集聚, 通过对集聚产业的整合、调整从而延长产业链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次, 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硬环境, 即建设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二是软环境, 主要指管理环境。要在财政、税收上给予大力支持, 同时也要加大对集群内的企业的金融支持, 通过金融引导集群的规模、领域和方向, 解决集群内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技术环境,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公共平台建设, 如:提高互联网的覆盖率, 协助建立自己的网站, 开展电子商务, 提高商务沟通的便捷性。再次, 促使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文网络。加强产业集群人文关系网络的建设, 培育以合作和信任为基础的区域产业文化, 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加强技术中介机构、技术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技术服务支持机构的建设, 充分发挥其在推进集群技术学习和扩算等方面的作用, 加强集群内部企业的联系, 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良好的人文关系网络可以促使融资环境的改善, 使集群内企业有良好的信用状况和较大的融资规模, 有利于让银行对产业集群内的信贷给予有利的支持, 同时也可以使集群内部企业相互提供融资担保。
3.2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明确产业集群定位
区域的发展应该是在历史和产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某一专业化的特色产业, 然后通过产业集群, 构建价值链, 发展增值活动, 增强区域竞争力。国外发展集群的成功经验表明, 无论是高技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都可以给区域带来竞争力。我国很多地区都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具有特色的传统企业, 当地政府应该考虑支持这些产业的集聚。
产业集群的培育, 必须结合本地特点, 发挥本区域的核心能力, 因地制宜, 选择本地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不同地区适合发展的产业并不相同, 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也不相同, 因此, 各地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 认清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产业优势是什么, 我们的特色优势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 进行产业嫁接。如河南省漯河市的食品产业, 就是考虑到河南是个农业大省, 生猪量很, 养猪的人很多的特点, 根据自身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食品产, 以销售额200 亿元的双汇集团为龙头, 带动了7000多家食品企业的发展。一根小小的火腿, 就做起了一个大的产业。可见, 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与产业的性质并无直接的联系, 关键是要着力自身的资源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发挥特色产业的整体效应, 打造区域性品牌, 营造竞争优势, 为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打下基础。不同地区确定主导产业的依据是区域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各地要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 聚合各种生产要素, 进行重点培育水平, 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 使之做强做大, 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
3.3积极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融合发展, 带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当今世界,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创建区域品牌, 有助于带动区域特别是产业集群发展, 有助于实现产业集群内部资源合理配置、竞争有序, 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有助于培育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各级政府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产业集群为载体, 以建设产业集群品牌支撑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 以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为核心, 通过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区域品牌对区域资源的系统性优化配置作用, 提高产业集群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经营水平, 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4要重视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平衡工作, 避免环境恶化
关注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环境承载能力, 避免环境的恶化。环境恶化会通过排斥居住人口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表现为:一是阻碍甚至逆转城市化, 区域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把具有良好经济实力和文化素质的居民“驱逐”出区域, 并使技术和资金也随之流失, 最终造成区域经济的衰退;二是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中心一般人口密度高, 生态环境压力大, 一些有钱有车居民纷纷到郊区寻求适宜生活环境。居住地的外迁带来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变。务必通过政策干预、影响企业选址, 限制环境恶化; 通过制定环境政策限制污染型企业在市区落户并迫使大批企业迁出市区, 加速区域内土地功能置换, 优化地域投资环境。
摘要: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 目前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简单分析了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论证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提出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考。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产业竞争
参考文献
[1]王阳.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财会研究, 2006, (1) .
[2]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 2004, (2) .
[3]史花笋.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0) .
[4]陈和平.产业集群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10) .
从产业集群的视角构建区域品牌 篇9
1 区域品牌的内涵
Keller等是最早开展区域品牌研究的学者, 他认为区域品牌类似于产品和服务的品牌, 会成为整个区域的代名词。这种区域的品牌效应会强化该区域的特色, 并突出与其他区域的不同。区域完全可以像产品和服务那样品牌化。一旦某个区域在目标顾客心中产生了与品牌相关的联想, 区域品牌形象就在他们心中产生, 进而创造了比没有类似品牌联想的区域更好的发展机会。那么, 什么是区域品牌呢?
区域品牌一词来自西方文献, 该词的英文表述虽然一度比较混乱, 但是现在学术界基本倾向于统一用“place branding”来表达。从国外有关区域品牌的研究来看, “区域品牌”中的“区域”既可以指整个国家、某个城市、某片地区, 也可以指某个地理位置或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它是对以地理区域命名的公共品牌的统称。所以, 区域品牌的关键是确定这个“区域”的范围。Kavaratzis (2005) 则将区域品牌视为功能、情感、关系等要素在头脑中形成的组合形式。
本文认为区域品牌是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同一类制造企业或服务企业逐渐形成的, 关于某一行业或产品的, 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所属品牌商誉的综合。区域品牌兼具区域性和品牌效应。前者是指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区域性。既代表了某特定地区或城市范围内的典型产业特征, 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是该区域某产业实力的综合体现;二是品牌效应。因为区域品牌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整体形象, 该产业占整个区域的经济比重很大, 对区域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能够形成立足该产业辐射整个区域的美誉度和吸引力。打造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的升级、产业集群实力的增强以及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区域品牌建设的基本模式
在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 离不开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建设过程中这三方可能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 有的区域品牌主要靠政府打造, 有的则需靠行业承担主要作用, 有的就需要企业首当其冲地承担这项任务。因此, 我们可以据此将区域品牌的建设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行业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下面我们将分别论述上述三种基本模式。
2.1 政府主导型区域品牌建设模式
政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品牌的发展。如果政府角色缺位, 区域内的企业品牌处于互不联系、单兵作战的地位, 很难做到企业间的协调和互助。这样以来, 就会存在很大程度的盲目性, 缺乏整体的规划, 不利于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当政府处于主导地位时, 企业则变为从属地位, 可能会造成企业的依赖心理。由于企业对区域品牌的积极性和关注度的差异较大, 因此会造成企业间品牌建设的不均衡。只有当政府的角色淡化, 转而多个产业集群成为市场和区域内的优势品牌群体时, 才能促进形成品牌企业之间的互补效应。
2.2 行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建设
区域行业协会虽然是民间组织, 是企业自发形成的, 但其作用不可小视。主要体现在协调企业—市场、企业—政府和企业—企业之间的关系, 以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建设。行业协会主导型区域品牌通常会通过行业协会组织, 强调该组织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主要作用。行业协会能够更加深入和具体地了解区域品牌的状况, 协调各方关系, 以处理和解决品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行业协会还能够通过制定区域品牌培育计划和策略, 统一整个区域企业的品牌建设, 并开展区域交流, 分享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的经验。行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建设虽然可以规避企业单打独斗的状况, 发挥集群优势。但是, 在建设进程中一定要有来自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这些支持主要体现在:加快政府职能转换、提高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等, 以发挥行业协会在整个区域内的协调和统筹优势。
2.3 企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建设
企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建设的前提是, 在该区域必须有一家大型的龙头企业为核心, 在其的带动作用下, 汇聚众多的配套厂商, 使得整个区域内形成在某行业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的企业集群。从而建设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 代表某一产业的区域品牌。该模式具有显著的市场性特征, 因为其主角是企业, 这时候政府和行业协会主要起到辅助和保障作用。这些作用更多的体现在为企业的发展和区域品牌的构建提供行业资讯和制度保障服务。具体的如, 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维护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等。因此, 区域内产业集群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品牌建设, 更加突出产业的特色和优势。故而企业主导性区域品牌建设更适用于具有产业集群优势的地区。
3 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建设的促进作用
区域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集群产业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体现了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长期合作、协同建设的结果。产业集群内在优势的聚合效应是打造区域品牌的基础和动力。如, 河北昌黎的葡萄酒产业、温州的皮鞋产业、义乌的小商品产业、深圳的通讯电子产业等。
第一, 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地理区域集聚性促进形成了区域品牌。这种某类企业的地理集中现象能够使企业方便生产, 优化要素资源的转移和流动, 最终选择最合适区域进行市场配置。正如哈佛大学的Porter教授曾描述的:“就某产业而言, 地理集中性就类似于一个磁场, 能够把技术、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吸引进来。”产业集群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特定地理区域内集中了一类产品, 企业集聚促进产业兴起。也就是说,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是促进区域品牌形成的首要因素。其中, 地理标志是区域品牌的根基, 它是构建区域品牌的先决条件和识别基础。
第二, 产业集群的本地化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先决条件。产业集群是以区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本地化是它的重要特征, 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和交流, 表现出明显的本地性和沟通性的特点。大量本地企业根植于本地, 形成了本地区域特有的产业结构和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的本地化, 逐步演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特性, 并且这一特性不断被人们所了解、熟悉和接受, 长期以往就在人们的头脑中得以形成, 最终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逐渐凝结于人们的心中, 构成了对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固有印象。致使一个区域品牌就暗示着一类产品, 蕴含着带给人们的印象和看法。
一般来说, 区域品牌具有很强的先入为主的特点, 即最先形成区域品牌的产业集群往往具有先发优势, 并且成为产业集群独立性资源。区域品牌不但代表了本地的某些优势产业, 而且带有强烈的区域文化特征, 有着突出而浓重的个性, 是该区域整体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故而, 产业集群是奠定区域品牌发展的基础, 是区域品牌发展的基石。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的载体,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的招牌。
第三, 产业集群整合各种要素, 共同构建区域品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企业的组织形式, 在一定范围内高度集中了某一产业价值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和辅助生产单位, 这种集群式的企业组织形式构成了区域品牌成长和发展的经济保障, 区域产业集群的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内部环境、资源利用率等主要指标都有赖于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协调布局, 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合理分工、安排和配套政策、服务等软环境的支撑, 保证提升整个集群产品的质量和层次, 并对其他区域的优质资源进入本区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第四, 产业集群促使区域品牌的广播。在区域内部, 集群内部企业不但能够借助区域品牌形成协同效应, 还能够通过区域性的宣传媒介 (如, 报纸、期刊、网站、论坛、讲座等) 对该区域品牌和整个企业群进行整合宣传。
参考文献
[1]孙丽辉, 毕楠, 李阳, 孙领.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 31 (2) :40~49.
[2]王其中, 基于产业集群创建宁波区域品牌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 (12) :128~130.
[3]洪燕云, 李芸达.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的发展策略[J].工业技术经济.2006, 25 (11) :32~33.
[4]徐卫良, 区域品牌建设路径分析[J].商业时代.2010, (21) :36.
区域集群论文 篇10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互动机理
区域品牌是某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并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该地域某行业或某产品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根据区域品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三类:一是区域品牌是以产品品牌表现出来,区域提供给市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此类产品可能是依靠区域内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如新疆的葡萄、西湖的龙井等;或者是依靠特定的技术工艺,如北京烤鸭。二是区域品牌是以企业品牌表现出来,区域内企业依靠优质产品或者良好服务,在市场上形成美誉度,此时区域品牌就和企业品牌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三是区域品牌是以集群品牌为载体表现出来,产业集群带来的低成本和高创新能力赋予区域产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在同行业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如嵊州领带、宁波服装。前两类我们可以看作产业集群的萌芽期,区域内在某一产业领域形成的企业较少,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提供了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形成市场美誉度,此时区域品牌更多的是以产品品牌或者企业品牌表现出来。随着区域内同类企业的衍生、发展,其配套企业和相关中介机构的产生,各个主体之间增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企业创新能力增强,此时产生更多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作为产业集群的支撑,此时区域品牌是以产业集群表现出来。可见,前两类形成的区域品牌由于较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因此,作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相比较,其品牌效应更大,附加值更高。区域品牌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而发展,在产业集群不同的阶段,区域品牌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其附加值不断增大,两者具体的互动关系如图1。
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如果区域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优势和影响力,区域品牌就不可能形成。区域品牌是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从区域产品到消费者的认知,形成区域美誉度,最终形成被大众接受的区域产业文化。区域品牌形成后,它是否能不断持久地扩大影响力,更依赖其有形资产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区域品牌作用的发挥。产业集群形成的专业化分工,以及集群内各主体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而创新正是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源泉。同时产业集群作为功能完善的一个产业组织形式,只有各个组织之间有效协作才能更好地管理与维护区域品牌,不断提高区域品牌这个无形资产的价值。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的一种无形资产,同时也可以看作一种制度。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能为每个企业带来利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策略和行为,区域品牌也能促使集群内衍生更多的品牌,反过来又不断提高区域品牌的品牌支撑基础。作为一种制度,随着区域品牌的形成,与之相伴随的区域品牌文化和关于区域品牌管理的规章制度,将制约集群内企业的行为。区域品牌文化促使集群内企业对所在区域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它为了区域品牌这个荣誉而努力,而不会轻易去损害它,这样促使集群内企业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区域品牌也增强了集群对外部的吸引力,提高消费者大众对区域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作为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它对利用区域品牌公共物品的属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区域整体利益的企业进行惩罚,迫使集群内企业产生协同效应,共同经营区域品牌,不断提高区域形象,促进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的效应分析
1.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品牌的形成。
产业集群是特定领域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空间上的集聚。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集中于特定产业生产过程的企业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企业专攻于自己擅长的生产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技术。同时产业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区域内企业获得了广泛的规模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企业的成本普遍下降。最终导致集群内产品形成价格低、质量优、样式多等特点,从而使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产品的主要供应地,同时也形成了产业壁垒,很难在别的区域形成同类的产业集群对它构成威胁。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提高了区域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形成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这为区域品牌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 产业集群包含了区域品牌的内涵要素。
产业集群的属性包括根植性、专业化和学习性,而这些正是形成区域品牌的基础。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凸显了区域品牌的区域性和品牌个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以区域内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为背景,表现为有本土特征的内生性,在区域内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大量中小型企业的集聚。正是由于产业集群的根植属性,才使得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并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这种独特个性在大众脑海中的印象不断被强化,使其个性不断被人们认识、认可、接受而逐步固定下来,成为区域产业的独特个性,并随着时间的累积,凝结为区域经济的象征性符号,成为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品牌的个性象征,当大众需要该产业产品就会联想到该区域产业集群,此时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就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特征凸显了区域品牌的产业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在一个区域内选择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并不是区域内所以产业都能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能形成专业化分工,区域内每个企业专攻于自己擅长的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而提高自己企业产品的质量。产业集群的学习性特征是区域品牌的核心,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传播,容易促进企业创新,形成区域创新系统,也使产业集群内衍生出大量的中小企业,使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其他区域无法超越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壁垒。
3. 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氛围是区域品牌的持久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特定领域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空间上集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频率加快,面临的竞争更加直接,企业之间不会面对其他企业创新视而不见,它们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会不断地进行创新,这样最终的结果使得集群内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为区域品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会产生一个企业品牌带动其它品牌的衍生效应,这样让区域品牌的建设有了品牌支撑基础。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学习性特征,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隐性知识的交流,这是产业集群内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因为创新过程涉及大量隐性知识的投入。许多企业就是为了获得创新优势,倾向于企业在地理上相互接近,这样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特别是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企业之间地理接近的必要性也随之增加。集群内企业知识背景和商业运作模式的相似性可以很好地在产业集群内得到利用,主要基于产业集群提供的资源进行合作创新。可见,产业集群是一个天然的创新系统。
4. 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品牌的管理与维护。
区域品牌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是集群内企业共同拥有的无形资产,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些企业可能利用这一属性,以低质量的产品利用区域品牌的荣誉充斥到市场中去,这样会造成“柠檬市场”效应。“柠檬市场”主要描述的是产品卖方比产品买方拥有更多的产品信息时,低质量的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的产品的现象,从而使市场上产品质量逐渐下降的情形。然而,质量是区域品牌的生命基石,质量下降会使得区域品牌的形象大打折扣。产业集群作为一个专业化分工的网络系统,从投入到产出,每一个企业专注于一个生产过程,相对于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这样的专业化分工对产品的质量有了更好的保证。由于广泛的市场选择,有问题的上游产品无法流动到下游,这样使得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把产品的质量控制融入到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当中去。区域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约束和保证,才能让区域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区域形象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
三、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
1. 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对产业集群的效应。
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是基于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氛围、现代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集群内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各自经营目标可能存在冲突,这就可能导致产业集群内竞争秩序混乱,就像企业内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指导公司的运行方向,企业的员工不知道企业发展蓝图,自然作为企业的一员也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导致公司人心涣散,这样企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就如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使集群内企业产生协同效应,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增进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不断促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实力,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的实力。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得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是在共同价值观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因此企业之间的发展目标不会有很大的冲突,不会因为一家企业的发展而损害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利益,使得每个企业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区域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共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2. 区域品牌的利益约束机制。
区域品牌可以看作产业集群的一种无形资产,是集群内企业共同拥有的。良好的经营能为集群内所有的企业带来收益。此时,集群内的企业拥有共同的利益,这需要大家共同的经营,某一个企业的投机破坏了区域的形象,损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而是集群内所有企业的利益,因此大家的利益被拴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目前产业集群内存在的经营秩序混乱,就是因为大家没有共同的利益取向,不同的企业各自为战,没有考虑到整个区域的整体利益。一家企业可能为了短期利润生产伪劣产品,破坏了整个区域产业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损害的是区域产业整体的利益。通过打造区域品牌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个问题,形成利益约束机制,企业之间相互监督,当一家企业行为损害了区域整体利益,就会受到集体的惩罚。
3. 区域品牌促使区域内相关产业品牌的衍生。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仅是本产业独立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与相关产业的密切合作和交流,一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也需要上游产业的技术配合,如上游产业提供给下游生产要素不符合下游产业的要求时,就会限制下游产业的发展。因此,产业集群内产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产业的发展就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进步。区域品牌反映了区域内某一个产业留在大众心中的印象,是该产业的象征符号,对该产业有促进作用。同时对该产业相关的产业也有促进作用,一个区域品牌的形成也表明其相关配套产业较完善,其生产能力和技术能跟上主导产业发展步伐,其能力也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受。在区域品牌的影响下,其相关产业内的企业也会走品牌的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附加值。如一个服装产业集群能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在集群内集聚,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研发生产技术,提高各自的核心技术。服装产业品牌的发展,能更好地提高其配套产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有利于配套产业内企业如纺织企业、面辅料企业、纺织服装机器企业的发展,在区域品牌的影响下,这些企业在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见,区域品牌的形成能带动相关产业的企业发展,从而促进更多的企业品牌在配套产业内衍生。
4. 区域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要素到产业集群内,促使产业集群升级。
区域品牌反映的是区域内某产业的整体形象,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高说明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强。一方面,良好的区域品牌文化会吸引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人才到此区域来寻找发展机会,这样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看重产业集群内良好的配套设施,带来技术在该区域内进行投资,不仅仅使自己得到了发展,也促使集群内相关配套企业技术得到升级,最终促使产业集群得到升级。最后,有的企业是由于集群内创新氛围带来了资本投资,和集群内企业进行合作,解决了集群内一些企业缺少发展资金的难题。可见,通过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树立产业集群在人们心中良好的形象,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该区域来发展,更多的技术和资本到该区域来投资,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升级,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保证产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5. 区域品牌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营销能力。
中小企业单独创建国际品牌困难大、时间长。区域品牌相对单个品牌,其品牌效应更加持久,且能覆盖集群内所有企业,为它们带来利益。通过区域品牌的打造可以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形象,提升集群内企业的知名度,增强区域吸引力,扩大区域影响力,促进集群内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形象的推广。如果有政府出面对外宣传区域品牌,其权威性和说服力都远远超过单个企业单独进行的营销活动,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美誉度、创造需求、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产品销售等。区域品牌的识别性让消费者很快了解其产业集群的核心专长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可以使消费者放心地在集群内企业做出选择,获得让自己最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如人们谈到领带就会想到“嵊州领带”,就是因为它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消费者乐意去接受它。区域品牌树立后,采取的整体营销策略,发挥集群的整体优势,使得每个企业花费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回报。目前我国缺少国际性知名品牌,国内知名品牌与国外知名品牌存在很大的差距,依靠单个品牌与国外品牌进行竞争较难,可以依靠区域品牌,形成企业联盟,与国外知名品牌企业进行竞争,不仅提高了集群内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也使产业集群得到升级。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篇11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竞争力
一、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在某一区域上的集聚和成长,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迈克尔·波特Porter,1998)。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结构包括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群和相关支撑体系,其中纵向联系企业群包括上游和下游企业群。上游企业群为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的供应商,下游企业群则是为这些产品提供运输、销售及信息反馈等服务的销售商,横向联系企业群是市场上竞争品、互补品和各种副产品的生产商,相关支撑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金融保险及其他第三产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相关人才培养、产品技术研发机构。这些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群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一个交错型价值链网络。
产业集群之所以对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提升作用,是由于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地域的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条件,正是地理上的集中性使人们观察到了集群现象。第二,自组织性。产业集群大多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中各个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和其他部分的关系存在的。产业集群整体与部分之间除了存在着对立外,还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第三,生产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在一个或多个产业方面是专业化的,它们通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磁铁般地吸引人才和其他生产要素。同时,大量专业化、组织灵活的众多企业集聚于一地,形成了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机制。特别是金融、市场营销、知识中介、公共关系、教育和培训、技术转让等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尤为重要。第四,产业的链条化。产业链条化是指产业价值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拉长。由于产业集群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集聚发展而形成,因此,逐步形成一条更长更粗的产业链条。第五,集群式创新。集群式创新是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组织,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接近,产生创新聚集,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第六,竞争优势。产业集群表现出的强劲、持续竞争优势,表现为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它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这种企业间组织的新形式,既能体现经营柔性,又能体现规模经济性,从而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生产效率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在传统产业组织中,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但又容易形成大企业病,危害社会福利。产业集群由各种大小不一的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形成企业系统并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对群外企业而言,集群是一个整体,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垄断能力;但群内企业却是相互独立的非正式联盟。因而,集群拥有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又克服了垄断市场结构中损害社会福利的弊端,实现了两种不同结构的互补,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盈利能力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2.集群内企业可获得长远的规模经济效应
群内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一地,使区域内实现了规模生产,企业之间高度分工协作,使整体的生产效率、产品品质提高,市场需求增大,交易能力增强,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了一种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如大批量购买原材料可能降低价格,节约运费等;群内企业也易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大量供给;企业间创新技术和知识的外溢,使企业的创新成本降低。群内企业可以利用集群优势选择产品差异化战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获取竞争优势。因此,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使群内企业能够获得持久的规模经济效应,而集群外企业则没有这种优势。
3.集群内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分工协作,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成员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的物质和信息流的转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区域内企业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即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一方面提高了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企业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降低企业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支出。此外,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4.集群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
技术创新是保持产业集群经济优势的一个持续性动力。集群通过在区域内营造企业网络关系,一方面加强了单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在区域范围内产生一种整体的创新与激励环境。
三、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1.政府应在产业集群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政府以现有的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应规划,而不是刻意去创造产业集群。第二,在区域品牌这个公共物品的建设上,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同时要培育区域文化。第三,政府要促进建立集群内企业的供应联系。第四,帮助建立集群内部企业的学习链,加快知识在集群内的扩散,促进整个集群的升级。第五,防止集群化过程中的不正当或过度的市场竞争,不断洞察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出现衰退迹象时,积极引导企业的转型。
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各种经济组织发生联系,开展交往活动,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通过建立行业协会,一方面使集群内各企业真正实现内抓质量,外树形像,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也不好管的事情可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完善社会化服务系统
社会化服务系统在服务内容上包括(新企业的)孵化、生产、技术、资金、信息、市场、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在组织结构上包括政府、行业、跨行业的专门服务系统以及多家企业的联营或协作形式;改变过去各中介服务机构各自为政、独立行事的状况,对各机构进行分工与协作,发挥其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根据各产业集群的行业特点及发展状况,在不同阶段确定相应的服务重点。如在集群形成之初,重点是培育孵化新企业,培训企业家,为企业提供资金、市场、投资分析,而在发展阶段则应为企业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创造更多的机会。
4.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加强合作
第一,加强专业化与分工。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集群能否正常运营和良性发展。专业化与分工的加强有利于提高集群内部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第二,防止出现过度竞争。集群化的一个负面效应是企业的集聚使相互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生存困难的企业可能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低质量低价格经营、偷税漏税等。最终导致整个企业集群的毁灭。第三,加强区域品牌培育的合作。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不仅是政府的事,更重要的是要靠区域内企业间的广泛合作、优势互补,才有可能打造区域品牌。第四,加强企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的变革和优化。从目前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来看,集团化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紧密的联合形式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参考文献:
[1]魏守华赵雅沁:企业群的概念、意义与理论解释[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
[2]盖文启朱华晟:产业柔性集聚及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
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 篇12
一、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 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 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产业集群不仅是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现象, 也是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组织特征, 是企业以区域聚集取代企业规模, 从而达到规模效应的一种重要区域发展方式。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某个区域内一群生产经营者所用的一种以地理标志为主的品牌标志, 包括无公害产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等, 其基础是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或特色农产品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的行政或经济区域, 经过区域地方政府、行业组织或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其他营销主体有组织的营销与管理而形成的, 是消费者对农产品区域形象的认知, 代表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区域关系的总和。
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外部性和区域性三大特点。农产品区域品牌一般是区域内同一农产品的共有品牌, 所有产品均可共享。同时, 正是所有产品和企业共享, 导致它的外部性, 即其它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会给区域品牌带来正或负的效应。如“双汇火腿”、“四川柑橘”和“海南香蕉”事件。品牌的区域性在于品牌被限定在一个地区范围内, 并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1]2006年评选的全国十佳农产品品牌大部分是以地名命名的, 如赣南脐橙、獐子岛渔业和中宁枸杞等。
二、湖北孝感市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现状分析
目前, 随着湖北孝感市 (以下简称孝感市)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不少农产品在省内外超市现身, 知名度大大提高。如孝感市在奥运会期间进京的农产品有东西汊湖养殖公司的中华绒毛蟹、神丹公司的蛋品、悟道茶叶公司的系列茶叶、云梦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毛豆、花菜以及汉川温氏的活鸡和氵刁汊湖绿色水公司的鱼类。从上世纪末开始, 孝感市就确定发展“大城郊型市场农业”, 瞄准武汉市场做大蔬菜、畜牧和水产养殖业。武汉城市圈建设以来, 孝感市农产品在武汉市场所占份额不断扩大, 蔬菜、家禽、禽蛋目前在武汉年销售量达到110万吨, 几乎占全部需求量的1/4。目前, 孝感的家禽、禽蛋产量居湖北省第一, 蔬菜、水产品、生猪产量居湖北省第三。
近几年来, 孝感市为了扩大产业规模, 规划建设了七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六大特色基地, 将优势农作物向优势产区集中, 连片种植, 形成规模。孝感市目前已建成多个农业板块基地, 如27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127万亩双低油菜基地、4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0万亩优质水产基地、50万亩板栗基地、48个畜禽养殖小区, 满足了市场需求。
大悟的花生、茶叶, 孝南的莲藕、小香葱, 汉川的养鱼、养鸡, 云梦的藜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已有44个合作组织注册了品牌商标, 26种产品通过了质量认证。其中, 汉川庙头镇“巨龙达”精制黄花菜获农博会精品名牌;“天梦”绿色蔬菜、“禾丰”碧云仙野生茶、焦湖莲藕、“孝感麻糖”、“云梦鱼面”、“大悟乌桕”、“珠莹寿牌”糯米、太白银杏茶等品牌已成功地走向了国际市场。孝感市现有国家批准的14个示范区, 其中已有9个通过了验收, 即汉川水产养殖、银杏和汉川市富硒莲藕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杨店国家桃园生态农业示范区、云梦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区、汉川庙头黄花种植示范区以及苍术、红栀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欣华优质蛋鸡、托佩克农腾种猪示范区, 示范区总数和通过验收数位居湖北全省前列。
目前, 孝感市龙头企业快速崛起, 并依托龙头企业形成了不少名牌和中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据统计, 2005年, 孝感市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单的龙头企业有2家, 其中1家为种植业龙头企业, 即孝感市南大批发市场 (水果销售) ;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共13家, 其中10家为种植业龙头企业;列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共20家, 其中17家为种植业龙头企业。这28家市级以上种植业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27亿元, 实现利税总额1.07亿元, 网络基地165万亩, 联结农户35万户, 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7.4%。
三、孝感农产品品牌培育模式分析
1.绿色资源—绿色产品—绿色品牌群落。
这种模式的基本途径是:立足资源优势,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发展绿色农产品, 创建绿色品牌。近年来, 孝感市创建了以茶、棉等以副产品开发为重点的食品产业和汉江、氵刁汊湖、王母湖、府河等以水资源为主的鱼鲜产业。近年来, 全市渔业产值增速明显:武汉天佳集团的万亩小龙虾生产基地落户孝感;氵刁汊湖有经营水域10.2万亩, 盛产各类水产品, 2005年末水产品总量达41800余吨, 其中包括草鱼、鲢鱼、甲鱼和莲籽等20个品种。
2.政府管理部门 (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生产基地 (农户) 。
这种模式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和利用孝感市的南大市场、天梦实业、三五醇食品和天紫集团等20家龙头企业, 开发和培育一批品牌, 建立孝南、孝昌、云梦等地的水果、水产、小麦、莲藕、大蒜等绿色原料基地, 同时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对龙头企业的监管与培育, 加大对生产基地的管理。华中地区最大农产品市场—南大市场, 被评为国家区域性骨干商品市场和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大市场自1993年投入运营, 经过15年飞速发展, 形成了以水果、水产、莲藕三大市场为骨干的市场群, 并辐射周边水产基地、早蜜桃基地、莲藕基地、蔬菜基地, 形成以基地为依托的大聚、大散、大流通的生产经营格局和水产“买全省, 卖全国”、水果“买全国, 卖全省”的流通销售格局。
四、孝感市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策略选择
1.政府合理规划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产品对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非常高,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土质、温湿度、日照等自然条件的差异, 会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形成。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农业资源状况,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农产品区域布局, 避免农产品生产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真正做到农产品有特色。政府应加强与武汉的农业合作, 重点规划七大板块和六大基地, 同时重点发展14个国家批准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扩大示范区示范规模与效应, 努力规划3~5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为未来打造农产品区域名牌做准备。
2.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完善农产品、农业生产数据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的检测手段。抓紧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 对农产品基地实行严格的管理, 在生产环节上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严格控制肥料、农药及其他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实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控制, 并实行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优先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工作和原产地认证, 大力支持农产品企业开展绿色食品标识使用权的认定, 组织企业积极开展企业卫生注册和产品质量认定工作。加快孝感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设的步伐, 加大宣传力度, 严肃查处销售和使用违禁农药案件, 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产品污染问题。牢固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 创造并保护好本地知名品牌。
3.积极建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供应链体系。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现代物流要求农产品在配送和销售过程中, 符合现代物流的技术标准, 并要对流通过程中的包装、搬运、库存等质量进行控制。因此, 要建立农产品区域品牌供应链体系, 并整合供应链中各部门、各单位的资源, 按照相关的统一标准, 实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 以切实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标准体系的完善。[2]一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全程质量控制;二是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三是要加强农户与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 不断提升农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 积极开发新品种;四是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开拓市场, 争取与多家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出口贸易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多渠道地拓宽农产品目标市场。政府、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组织多部门协调合作完善区域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并加强监控与管理。
4.做好区域农产品品牌规划、设计和注册工作。增强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 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应由市政府牵头在全市七大农业板块中筛选出一定产业集群优势的农产品进行合理规划, 开展区域品牌的设计、注册工作。一是根据全市农产品资源分布情况, 制订科学的农业品牌发展规划。二是加强现有品牌整合, 推进品牌共享。通过整合攥紧拳头, 形成合力, 把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产生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整合把有限的资源盘活, 节约成本, 凸显地方特色。同时, 要通过建立健全专业协会, 搭建协作平台, 推行“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地理标志 (商标) ”的产业化模式,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三是实施农产品商标促进工程。采取拍卖、转让、协作等多种途径盘活闲置商标, 运用商标使用许可方式, 扩大农产品商标的使用规模, 促进农业品牌的快速发展。把引导、扶持农副产品商标注册作为工作重点, 面向农民、“农”字号企业、加工户发放注册商标建议书, 引导其注册农产品商标, 大力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
5.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营销创新。政府要积极主动, 通过各类展示、展销活动, 充分运用各种媒体, 推介农产品区域品牌, 宣传农产品区域品牌, 形成政府重视、企业主动、消费者认知的多方合力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
首先, 要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发展区域品牌。在区域营销建设中, 网络营销非常重要。进入区域的、全国的、全球性的交通、金融、技术、人力、信息、生产专业化与分工、市场和社会关系网络,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市场, 是壮大区域品牌自身优势的关键。所以, 要围绕本区域的实际情况, 立足于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 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机和需要出发, 发挥官、产、学、民各自优势及他们之间良性互动的作用, 大力营建有利于孝感地区的区域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大网络体系。
其次, 要积极争取多方支持, 采取户外广告的形式, 在孝感城区对全市中国驰名商标、湖北省著名商标和孝感市知名商标进行集中展示, 扩大孝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载体, 对全市中国驰名商标、湖北省著名商标和孝感市知名商标持有企业进行广泛宣传, 及时报道企业商标工作的成功经验, 进一步提高社会创牌意识, 推动经济发展。
再次, 政府及行业协会要开展各种各样的产品展销会。举办各种“节”或“会”是中国很多城市惯用的而且比较有效的区域营销手段。孝感市有关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和支持 (如费用补贴等) 企业参加世界性的博览会宣传产品, 让农产品和农业集群知名度提升。
最后, 企业要大力实施绿色品牌、关系品牌和体验营销策略。政府和企业要大力强化质量标准, 同时利用各种营销渠道获得消费者和顾客的信任和认知。同时, 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品牌的监控力度, 并积极帮助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做好农产品区域品牌营销宣传, 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口碑传播, 扩大农产品区域品牌知名度, 积极推进专销柜、放心店建设, 发展对外贸易, 提高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同时, 要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 增强市场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艳.论农产品区域品牌[J].江苏商论, 2008, (10) .
【区域集群论文】推荐阅读:
区域产业集群06-23
区域企业集群07-23
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08-21
论区域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学习和知识流动11-09
金融集群论文10-20
品牌集群论文10-30
集群共生论文12-09
创意关联集群论文10-11
产业集群论文综述09-11
集群企业社会网络论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