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开发(共8篇)
集群开发 篇1
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建设的用地需求与日俱增,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缺,许多城市旧区内的有效土地供应渐趋为零。因此,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城市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适度进行城市再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更新改造与城市滨水区再开发
就物质空间的利用而言,城市发展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开拓新的空间;二是对既有空间进行更新改造。纵观历史,城市诞生之后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更新改造,这是城市发展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城市建设面临的永恒课题。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人的需要以及人们利用空间的技术手段不同,城市更新改造在其目标、范围、内容、规模、程度及速度等方面也呈现很大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经历了“由以大规模拆除重建为主、目标单一、内容狭窄的城市更新和贫民窟清理,转向以谨慎渐进式改建为主、目标广泛、内容丰富的社区邻里更新的发展过程”(1);在我国,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则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如今仍然方兴未艾。
城市再开发属于城市更新范畴(2),是指在已被使用的地块上进行的任何新建设(如把工业用地开发成混合用地,或把某片联排住宅开发成大型公寓),有时也将早先经过开发但已遭废弃地块上的插建视为再开发(3)。日本学者谷口邦认为,城市再开发是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综合性地重新修建建筑物和重新调整建筑用地及公共设施(4)。
城市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更新改造目标及内容的多样性,更新改造不只是物质环境的改善或品质提升,还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笔者认为,城市再开发更着眼于城市空间资产的运作,强调被改造地区既有土地、房产和设施等的经济价值的再释放,令其增值,并进一步带动和刺激城市经济的增长。
理想的城市再开发是微观投资主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共赢,或者说是具体开发项目与整个城市发展的相互协调。换言之,在项目层次上,再开发要使投资者、经营者、未来的债权人具有财务生存的可能(通常是获利)(5);在国家和城市层面,再开发必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所贡献,对社会或城市整体利益有利。
滨水区再开发在城市再开发中占有特殊地位。历史上,滨水区孕育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滨水区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通讯和工业加工技术的不断革新,激发经济转型、产业重组和产业结构升级,由此带来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空间分布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导致滨水区职能的转变。曾经以航运、工业加工、渔猎、通商等吸引人们前往的滨水地区,如今以旅游观光、水上娱乐以及迷人的风景和适宜的气候等再次使人们趋之若鹜(6)。在此种背景之下,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不断兴起和蔓延。
二、滨水区再开发的集群策略
城市再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世界上成功的城市滨水区再开发无不凸显其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性特征;再开发的最终目标是要创造一个经济繁荣、环境友好、充满生机的城市地区,一个形象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空间(7)。
从繁荣经济、重塑地区竞争优势的要求来看,滨水区再开发地块的功能定位和项目选择至关重要;而功能定位和项目选择,本质上可归结为产业选择和空间配置。
20世纪后期,“产业集聚”这一经济地理现象或产业组织形式以其强大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引起世人的瞩目,为发展经济、增强地区乃至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8)。产业集聚现象很早就受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关注,如100年前马歇尔、韦伯等人的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研究。以波特为代表的当代学者把这种“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的地理现象称作“集群”,并视之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及思维方式(9)。近十年来,国内经济、地理、管理等学界对产业集聚(集群)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在此方面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且主要集中在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宏观经济和政策层面。
笔者曾借鉴产业集群理论,在微观层面上对城市内部围绕某一产业进行的功能片区开发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城市发展中的集群开发策略(10)。集群开发基于如下理念或理论假设,即产业开发是城市开发的本质和基础,经济上获益是其前提和重要目标,场地、建筑和设施等旨在为产业活动提供物质空间载体,离开了产业活动,设想再好的物质环境也只是“无本之木”或空洞的躯壳。集群开发策略强调开发项目在城市宏观层面和项目内部微观层面上的产业关联,其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功能定位即产业选择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相一致,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刺激或带动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上,再开发项目要能够生存且盈利;第二,项目配置必须满足产业关联的需要,项目之间做到相互支持或产生功能耦合,从而形成一种微观层次上的相对完整的价值链。
三、案例分析——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开发
城市滨水区有滨海、滨湖、滨河等地区或地带,滨水地区开发的历史长短不一。下面分析介绍的“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开发”是一个千年水乡古镇以其老街为核心的滨河区再开发。
“孔城老街”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孔城镇东南部,全长2 200m,拥有1 8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时期桐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其中街内商铺、官绅商贾巨宅、当铺、钱庄等古建筑众多。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水运功能的衰落,老街“繁华不再、建筑失修、老宅废弃、雕梁侵蚀、高墙坍塌、人迹稀少、生机难觅。”
在桐城市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孔城镇旅游业强镇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孔城老街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以休闲、度假、文化等产业为主题的新型休闲度假经济,孔城镇计划对孔城老街进行修复和再开发,以老街为依托,开发建设休闲度假基地。已编制的《安徽省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提出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发展目标定位为国家4A级景区,近期目标是将孔城老街培育成为孔城镇乃至全市的战略成长型旅游经济项目和旅游业的龙头项目,成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形象产业。
依照上述规划,“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开发将以孔城镇十甲老街为核心、周边河道为辅助,进行整旧如旧的保护性利用和再开发,带动村民及企业构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乡村度假产业,形成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休闲度假产业集群。
整个度假区将由古镇休闲度假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商务会议活动区、观光游览体验区和综合服务区五大版块构成。有关方面目前正着手进行一期项目“古镇休闲度假区”的开发。
四、结语
集群策略从产业发展和提升地区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的眼光审视城市再开发的功能定位和项目配置。当然,再开发的成功与否还依赖于对发展时机和机遇的把握以及政府的支持。由于竞争的动态性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如果时机不成熟或错过机遇,再开发的结果往往流于产业或项目的简单“堆积”,而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与城市其他地段再开发的显著区别在于水资源的修复、保护和利用。一是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如上海苏州河、南京秦淮河的除黑除臭,逐步恢复生态多样性等;二是对现况良好的水体严加保护,防止再开发活动对水体造成污染和破坏;三是尽可能让宝贵的滨水空间资源为大多数市民所享用,并塑造独特而优美的城市物质和人文景观,这原本就是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桐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2] 安徽省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8~2020)
集群开发 篇2
关键词:中药产业;集群;DEA
中图分类号: F20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6-0439-03
收稿日期:2013-09-24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3B352)。
作者简介:钟大辉(1972—),男,吉林吉林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及教学工作。E-mail:345100325@qq.com。
通信作者:栾立明,男,吉林长春人,博士,教授,从事农林经济管理研究。E-mail:luang_liming@163.com。目前,吉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通化医药城、长春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产业园和延边敦化医药城3个医药集聚区为主的中医药产业集群,它们成为吉林省3个有不同特色的区域中药产业集群体。随着长吉图开发先导区的规划出台,吉林省需要考虑将长吉图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对长吉图的区位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区位优势以及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带动吉林省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吉林省中药行业集群的发展与长吉图的开发以及吉林省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对吉林省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药集群发展的现状都是可待研究的方向。本研究用DEA模型对长吉图地区的中药产业进行研究,分析长吉图地区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加强长吉图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1研究方法
DEA方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主要是以线性规划的方法来判断决策单元对应的点是否位于有效生产前沿面上,同时根据测算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管理决策提供大量的决策信息。DEA方法适合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主要优点有:一、评价指标中可以包含人文、社会、心理等领域中的非结构化因素;二、对评价指标的量纲没有统一要求,大大提高了方法的使用效率;三、最突出的优点是无需任何权重假设,每个输入输出的权重不是根据评价者的主观认定,而是由决策单元的实际数据求得的最优权重。因此可以看出,DEA方法排除了很多主观因素,具有很强的客观性[1]。
本研究对全国各地区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效率进行评价,由于涉及中药制造、中药栽培、交通运输和中医治疗等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因此为了取得尽可能客观的评价结果,同时避免人为选择权重的主观性影响,使用DEA方法进行研究比较合适。
数据包络分析是运筹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Charnes和Cooper等的第一个应用DEA十分成功的案例,是在评价为弱智儿童开设公立学校项目的同时,描绘出可以反映大规模社会试验结果的研究方法。假设有n个部门或单位(称为决策单元,即decision making units,简称DMU),这n个DMU都具有可比性,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和s种类型的输出,输入即表示决策单元对“资源”的消耗,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而输出即表示决策单元在消耗了“资源”后表明“成效”的一些指标,例如经济效益指标、产品质量指标等。通常,研究者将决策单元j记为DMUj,用xi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投入的投入总量,用yr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第r种产出的产出量,用vi表示第i种输入的一种度量(称为权),用ur表示第r种输出的一种度量(称为权),为了方便,记作:
xj=(x1j,x2j,…,xmj)j=1,…,n;
yj=(y1j,y2j,…,ysj)j=1,…,n;
v=(v1,v2,…,vm)Tu=(u1,u2,…,us)T。
式中:xj、yj分别为DMUj的输入向量、输出向量。
对于权系数v∈Em和u∈Es,决策单元j的效率评价指数:
hj=∑sr=1uryrj∑mi=1vixijj=1,…,n。
人们总可以适当地选取权系数v、u,使其满足:
hj≤1j=1,…,n。
效率评价指数hj的含义是:在权系数v、u之下,投入为∑mi=1vixij,产出为∑sj=1rryrj时的产出与投入之比。hj越大越表明DMUj能够用相对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产出。当对第j0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1≤0≤n)时,即是以第j0个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指数hj0=uty0vtx0为目标,以所有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指数hj≤1(j=1,…,n)为约束,构造C2R模型,其线性规划模型(P)及对偶规划模型(D)分别为:
(P)=max μTy0=vp
s.t.ωTxj-μTyj≥0,j=1,…,n
ωTx0=1
ω≥0
μ≥0;
(D)=minθ=vD
s.t.∑nj=1xjλj+s-=θx0
∑nj=1yjλj-s+=y0
λ0≥0,j=1,…,n
s+≥0,s-≥0。
在实际应用中,各输入量与输出量都带有一定的量纲,但是可以證明,决策单元的最优效率指数与输入量、输出量量纲的选取无关。以上关于DEA方法的内容参考相关文献[2-11]。
nlc202309012120
2数据与变量
本研究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决策单元,将各省、市、自治区作为1个区位进行研究,综合衡量各区位的中药产业发展效率。指标数据的选择本着科学、客观的原则,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合理,评价一项活动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是看其指标、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科学。因此在衡量各地区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效率时,应该考虑到中药产业集群在各地区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其之间的真实关系。同时,指标的选择也要考虑现实性原则,要根据我国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各区位条件数据的实际资料,尽可能选取能够反映中药产业集群发展能力的衡量指标,以求对各地区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有一个真实、可靠的评价,DEA投入与产出的变量见表1。
编号投入产出1地区交通运输仓储行业平均工资企业单位数2地区信息传输业平均工资从业人员平均数3地区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中药行业利润总额4地区制造业平均工资中药行业产值占GDP比重5卫生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业平均工资注:表中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2010—201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本研究进一步选取31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变量,分别反映各地区中药行业发展的价值链体系。由于中药行业的集群发展离不开相关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中医院、医药研发等行业和中药种植及加工行业共同构成了中药行业的集群化发展,因此本研究选取的38个变量分别从中药制造、运输、应用3个角度反映各地区的中药产业发展情况,并加入了反映行业集群发展状况的行业人员工资情况,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中药行业的集群化发展情况,将相关变量进行了比例化预处理,各K-均值聚类变量见表2。表2K-均值聚类变量
中医医药制造区域运输中医药应用水平中医药行业业绩研发情况人员工资投资额各地区货运量中医院占医院比例当年价总产值经费支出交通运输仓储业平均工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各地区货物周转量中西医结合医院所占比例资产总计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信息传输业平均工资新增固定资产交通运输仓储业平均工资执业医师比例主营业务收入医学科研机构数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药师比例利润总额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制造业平均工资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利税研发人员数卫生社会福利人员平均工资每千人执业医师数出口交货值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每千人注册护士数
3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首先对所选变量进行了DEA的分析,采用 MaxDEA 软件对选取的5个投入变量和4个输出变量进行了DEA C2R模型的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
吉林省在中药行业集群发展中的投入与产出是具备DEA效率的,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吉林省在2010年的中药行业集群化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且全国只有江苏、山东2个省与吉林省同样具备DEA效率。但是也应该注意到,DEA测算的只是相对效率,而中药行业集群化发展主要得益于吉林省在长吉图开发战略的实施下获得了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因此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吉林省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开发条件不如吉林省的江苏、山东2个省也具备了DEA效率,因此应该进一步去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发展策略,从而提高吉林省中药行业集群化的发展。
本研究采用SPSS19.0进一步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药行业集群化发展进行了K-均值的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
从分类结果中看,吉林省并没有同江苏、山东2个省划分在一个分类中:在选择聚类数3时,吉林与贵州、海南等省(区)划分为一类;在选择聚类数5时,仅仅与这2个省划分在同一类。进一步查看各变量聚类中心进行分析,虽然吉林省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DEA效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基础薄、根基浅,整个产业经营现状仍然处于全国各地区的后面。之所以将吉林省划分到第2类,主要是由于这一类的基础建设发展较快,新建项目、投资额都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是新投入建设的较多,建成投产的项目不多,能够应用于中药产业生产的项目数量仍然不多。从收益上看,吉林省的中药行业的总利润及营业收入提高的比例较大,但是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仍然较低;另一方面,吉林省在与中药行业相关的各个行业的人员工资水平都处于第3类和第4类之间, 说明在
年各地区中药集群发展的DEA效率
排序省份得分排序省份得分1吉林1.000 00017陕西0.453 9892江苏1.000 00018广西0.380 1063山东1.000 00019天津0.364 284辽宁0.959 12820重庆0.337 8235江西0.931 09421北京0.333 4006河南0.929 14722云南0.318 5787广东0.898 12923山西0.315 4538河北0.881 31124内蒙古0.277 1239四川0.721 07325上海0.274 99710浙江0.710 86126甘肅0.254 17911湖北0.660 66427青海0.247 33612贵州0.605 89228宁夏0.239 66013湖南0.602 22029福建0.232 93314黑龙 江0.573 33030西藏0.203 63615安徽0.563 48831新疆0.045 85916海南0.544 503
各地区中药集群发展的K均值聚类结果
类属聚类数5聚类数3第1类西藏西藏、甘肃第2类
贵州、海南、吉林海南、吉林、贵州、陕西、新疆、北京第3类
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青海、宁夏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青海、宁夏第4类
北京、山西、黑龙江、河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新疆第5类甘肃
nlc202309012120
长吉图开发策略影响下,吉林省大力发展本省经济、积极开发吸引人才的举措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可以看到,吉林省的从业人员数仍然不足第3类的60%,因此仍有待提高。
4吉林省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4.1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提高中药产业的集群度
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整个产业的集中和融合,吉林省以往的中药行业发展更多的强调各地区的资源利用和各自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将各自为战的局面转变为资源的整合,走集群化发展道路。从上述分析结果看到,吉林省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大量知名的中草药生长在吉林省,但是全国很多省份或地区的中药行业已经走上集群化发展的道路并整合了各地区的优势,相比之下吉林省的单兵作战方式使得其中药产业发展落后于全国其他省份。我们应该借着长吉图开发的大好条件,积极进行区域间合作,迅速提高吉林省中药产业的集群度,使得吉林省中药自然资源得以高效率的开发利用。
4.2加強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从业人员技能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发展,从前面分析看出,全国各地都很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为人才是支撑一个行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吉林省中药产业的集群发展,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技能是必由之路。尤其需要进一步提高中药行业从业人员的待遇,特别是从事种植、栽培人员的待遇,因为这些人本身的工作环境较差且工作强度较大,低待遇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中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相关行业,如交通运输、中药研发、生产、加工等行业,这些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技能的提高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从整体上看,我们要加强吉林省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吉林省教育大省的优势,利用教育部、省两级力量大力提高发展吉林省的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机构,为吉林省各行各业的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4.3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
目前,吉林省在科技投入方面仍然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但是近2年对科技的投入提高速度很快,说明吉林省政府已经意识到科技对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2]。对于中药产业来说,科技是目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吉林省起步较晚,在科技方面并不占有任何优势,因此想要尽快提升吉林省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必须从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角度出发,加大对中药产业的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开展行业间的联合互助,不断创新发挥集群优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够尽快提高吉林省中药产业的发展。
4.4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交通行业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长吉图战略实施以来,吉林省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其交通线路等进行完善和建设,从而为吉林省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吉林省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效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与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吉林省的基础设施质量,同时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信息行业。在信息的时代,吉林省中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应利用好信息这一先进工具,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中药产业的集成度,向着高端加工制造的方向发展。
4.5提高中医医疗质量,加强中医医院的发展
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离不开中医的发展,因为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疗手段,在我国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比较受到大众的偏爱[13]。但是现代西医的发展使得人们渐渐对中医治疗的效果产生了怀疑,因此在加强吉林省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提高中医的治疗质量,并加强吉林省的中医医院的发展。近2年来吉林省的中医发展并不理想,这也是吉林省中药行业集群发展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吉林省中医医院的发展,并给予一定的人才和资金的支持,这样可以使得吉林省的中药产业集群发展进入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徐晨. 基于DEA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评价研究[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2]Coelli T J,Rao D S P,Donnell C J O,et al. 效率与生产率分析引论[M]. 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63-264.
[3]徐晨. 基于DEA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评价研究[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4]温秀晶. 基于面板数据DEA方法的能源利用效率与能源企业效率分析[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5]马占新.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24(3):42-46.
[6]马占新.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与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马占新. 一种基于样本前沿面的综合评价方法[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6):606-610.
[8]马占新. 样本数据包络面的研究与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3(12):32-37,58.
[9]盛昭瀚,朱乔,吴广谋. 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0]魏权龄. 评价相对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网络DEA[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1]盛昭瀚,朱乔,吴广谋. 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2]尚杰,姜国刚,于晓萍. 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3]殷存毅. 区域发展与政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漳州开发区产业集群培育的思考 篇3
截止2011年12月, 漳州开发区共设立企业400多家, 其中生产性企业68家, 房地产企业17家, 港航物流企业45家。目前, 已初步形成四大产业集群:港航物流业、交通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加工业和粮油食品加工业。
(一) 港航物流业
港航物流业主要包括以港口装卸运输功能为主的装卸主业 (港口直接产业) , 以及与港口装卸主业有着紧密联系的海运业、集疏运业、仓储业。漳州开发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厦门湾南岸, 拥有长达13公里的可建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和天然的主航道。目前, 已有公共码头运营商2家、物流企业10家、仓储企业3家、运输企业20家、航运企业2家以及代理8家, 并开通26条国内国际航线, 形成比较完整的包括在港口区域内从事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服务的企业。这一产业集群已形成年1500万吨散货, 7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
(二) 交通机械制造业
交通机械制造业包括以诺尔港口起重设备、泰华交通设备、豪氏威马船用起重设备、友联船厂等为代表的项目, 形成了生产港口岸边和海上重型起重、装卸、运输设备和修造船在内的产业集群。这一产业集群具有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特点, 总投资达3亿美元, 产能达40亿元。
(三) 金属制品加工业
金属制品加工业包括以首钢凯西、凯西钢铁、嘉年钢铁、中集集装箱、方明特殊钢和金海峡钢材城为代表的项目, 形成了板材深加工和贸易物流为一体的产业。这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规模大, 属于该行业内的龙头拉动型项目, 总投资达6.3亿美元, 产能达160亿元。
(四) 粮油食品加工业
粮油食品加工业包括以中纺粮油、伟成油脂、路易达孚精制糖、嘉吉饲料、金钱饲料、中储粮等为代表的项目, 形成了集粮油仓储和深加工的产业。这一产业总投资达2亿美元, 产能达48亿元。
二、漳州开发区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一) 集群内产业链不完善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应该是构成纵向联系、横向竞合的网状形态。但漳州开发区三大工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数量少, 每个产业集群只有3-5家企业, 彼此有关联, 但关联度不高, 产业链不完善, 远构不成网状结构。这种现状反映在产业集群内的现象是, 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和产品客户两头在外, 无法通过集群的作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经营利润, 难以构成集群竞争力。
(二) 集群内缺乏龙头产品
龙头产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整个集群的项目集聚力。有了龙头产品, 这个集群会以之为核心, 吸引关联项目。漳州开发区现有产业集群的许多产品技术含量高, 产品市场不错, 但不属于集群内的龙头产品, 缺乏对集群的整体集聚能力。例如, 交通机械制造业中各家企业的产品在国内, 甚至国际上占据领先的地位 (如诺尔的港口机械、豪氏威马的船用起重设备和海洋钻探设备) 。但由于它们的产品属于终端产品, 产品直接外销;而且由于其产品的技术及安全性能要求高, 使用的钢材和电器设备都从国外直接进口, 成为加工贸易型企业, 构不成对集群的集聚力, 不能成为产业集群中的龙头项目或龙头产品。
(三) 集群的规模产能未显现
漳州开发区三大工业产业集群总投资近12亿美元, 设计产能约250亿元。目前实现的产能近90亿元, 效率仅实现30%多, 规模效应尚未显现;且集群内部分企业属于滚动发展, 资金与市场面临考验, 集群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尚需“放水养鱼”、精心培育扶持。由于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抗风险能力较低, 在国际经济形势恶化或行业调整的情形下, 受到的冲击及风险就较大, 企业的生存压力也较大。
(四) 集群运营环境有待完善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需要环境的, 良好的运营环境有利于集群的形成与壮大。特别是, 在产业集群雏形形成, 产业布局较为明显的情况下, 漳州开发区需尽快出台相应的产业培育政策, 以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另外, 港航物流业的进一步壮大需要更便利的通关、物流环境。如, 保税功能的区域, 国际航线等, 这些也是区内外向型项目发展的需求。
三、漳州开发区未来产业集群培育的措施
(一) 坚持产业集群科学规划执行下的择优招商
招商引资是规划构建产业集群的手段, 择优招商是对引进项目的遴选。在目前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的情况下, 在以产业集群培育为方向的经济发展中, 应该要把项目与产业集群的匹配度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来考量, 应该坚持产业集群科学规划执行下的择优招商。
一是可从现有集群的区内企业入手, 通过剖析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了解其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客户, 并从中挑选对象, 进行专项招商, 完善集群内的产业链, 提高集群内产品的关联度。
二是可从具体的项目领域入手, 开展项目引进工作。在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项目引进工作中, 可更多地参加以集群行业为主的专业产品交易会, 通过此类交易会, 接触具体行业及目标群, 并从中选择目标客户进行针对性的直接推介。
三是可从集群所在行业入手, 了解各行业的发展条件和动态, 做好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的配套,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并带动相关项目入区。要集中有限的资源, 重点培育壮大现有产业集群。
交通机械制造业是漳州开发区的特色, 产品具有重、大的非标特点, 可利用豪氏威马公司对特殊码头配套的需求, 支持加快10号特重大构件泊位的建设, 使之成为招银港区的一个亮点, 并以此吸引与之相关的特种机械设备制造、船舶制造项目, 形成以大型、高科技港口机械设备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
金属制品加工业以板材为主线, 通过首钢凯西、凯西钢铁现有生产链的上下延伸, 扶持其成为可为区内及周边地区相关企业提供热轧板、冷轧板及板材深度加工的龙头企业, 以此带动下游金属制品加工项目的入驻;要充分发挥钢材城的商务模式, 吸引周边地区的金属制品物流向招银港区集聚, 壮大开发区港航物流的规模。
粮油食品加工业要利用“国家粮食物流节点”这一国家定点优势和漳州开发区深水港口与铁路线相结合的集疏运优势, 研究行业发展促进措施, 把港口、粮油仓储、深加工和货物交易整合起来, 为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构筑良好的运营环境, 建设粮油深加工及物流基地。
(二) 坚持产业集群龙头项目带动下的周边协作
一是继续主导周边区域协作。融入区域经济, 推动周边协作是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坚持的做法, 主要集中在周边交通网络的完善,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如厦漳跨海大桥的顺利开工、四区港口的合作开发、港区铁路的实施、入区高速公路的投建。随着有利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配套的逐渐完善, 周边协作重点应转移到产业集群培育。我们可探讨与周边地区的产业集群培育合作事宜, 并争取主导周边地区项目发展围绕我们的产业集群培育来开展, 从地理空间上成为我们的后方, 形成“前店后厂”的产业集群培育的地理空间布局, 从而解决我们产业集群发展的地理空间窘迫现象, 弥补我们产业集群发展的短板。
二是主抓产业集群龙头项目的扶持。漳州开发区现有产业集群, 特别是金属制品加工业中的项目规模大, 属于集群中带动性强的上游龙头项目。我们要利用自身有限的土地资源, 主抓产业集群龙头项目, 发挥龙头项目的集聚效应, 带动物流, 促进港航物流业的发展。通过龙头项目的发展带动, 在厦门湾南岸形成以漳州开发区为增长极, 周边带动相邻的东园、浮宫和港尾的工业组团, 外联古雷石化港区和角美开发区。
(三) 坚持产业集群发展环境营造下的政府作为
产业集群的发展既有市场的作用, 也需要政府的作用, 特别是在产业集群雏形形成后, 而集群优势尚未体现之前, 更需要注重发挥政府的作用, 主要从营造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环境角度出发, 引导产业集群的壮大、升级。
一是公共投入领域。政府对产业集群公共环境的投入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和运营环境。随着区域整体硬环境的完善, 在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 公共投入可以更多的放在为集群运营服务环境方面的建设, 比如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基金;鼓励适合集群发展的中介服务配套等可以降低商务运营成本的措施;利用厦门大学的智力支持, 推动产学研联合。
二是政策扶持导向。可从漳州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招商引资政策中增加制定产业集群培育政策, 主要是针对具体集群, 把从对企业的直接资金补助等政策转移到重在鼓励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申请专利和品牌, 以及与企业相关的人才培训、引进和公共服务机构平台的设立等。
三是集群运营环境。集群运营环境的完善不仅可以降低集群企业的商务成本, 更重要的是将提升集群的优势, 增强区内集群对外界相关项目的吸引力, 并借此壮大现有集群。如, 进一步优化完善金融机构设置, 提升融资服务水平, 支持集群企业做大规模。
四是集群品牌创建。主要是区域品牌的推介, 漳州开发区一直注重自身品牌的建立, 拥有“招商局、口岸、高校”三个品牌。要进一步搞好策划, 打造开发区的特点亮点, 做好区域特色的对外宣传工作;要加大对区内项目产品创新的激励力度, 鼓励企业获得专利、商标、品牌和设立研发中心;要将区域品牌与集群品牌结合起来, 打好对外推介工作, 使区域品牌成为集群的共享品牌, 实现漳州开发区与集群企业的共赢。
摘要:产业集群是一种产业组织形式, 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站在产业集群的角度, 通过对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 (简称“漳州开发区”) 现有产业集群的分析, 思考如何培育壮大漳州开发区的产业集群、提升增强区域竞争力。
集群开发 篇4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含义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学术界尚无定论。国外目前比较常见的有下列几种观点:1999年的南非旅游产业集群协会文献中指出, 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地方旅游行为在地理上的集中以及不同层次旅游行为价值链分组实现;2001年, 美国蒙大拿州的政府年度经济报告中指出, 旅游产业集群是诸多旅游企业的集合体, 这些旅游企业能够给旅游者提供某些经历, 将旅游者吸引到旅游社区中来, 包括对当地旅游社区的反映、户外的体育运动以及一些特殊的事件等。因此, 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 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 它是旅游产业高级化阶段的产物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资源禀赋角度来看, 旅游产业集群是按某种有效的方式, 将某一区域的旅游产业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 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 表现为以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旅游企业为链核, 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 通过包价或零售方式将旅游产品间接或直接地销售给旅游者, 以助其完成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和游览, 从而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链条关系。从经济系统角度来看, 旅游产业集群融合了旅游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理念与机制, 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 以核心旅游产业为支撑, 形成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旅游经济活动地域系统和旅游企业战略同盟, 具有鲜明的产业集聚优势和带动辐射效应。
二、粤西各地旅游资源现状
本文所指的粤西地区主要包括:阳江、茂名和湛江, 虽然在经济上三地都远不及珠三角的地级市, 但是在旅游资源方面也各领风骚、别具特色。
1. 茂名。
茂名是当今的石化城之一, 在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 就有土著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夏商时期始称百越族。茂名大地历经千年的风雨剥蚀, 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高州的冼太庙、观山寺、宝光塔、长坡旧城、信宜的镇隆古书院群、化州的孔庙、电白的钟鼓楼、茂南的恐龙蛋化石等人文景观引人入胜, 文化底蕴丰厚。茂名在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 唐代重臣高力士、岭南著名才子陈鉴等都是茂名人。今天, 大部分古迹都被开发成景点, 供游人参观游览。全市共有星级饭店22家;旅行社15家, 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旅游景点17个, 其中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 国家A A A级旅游区3个;旅游购物商场6家。
2. 阳江。
阳江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山海兼优。独特的自然景观, 悠久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地方风情, 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阳江市历史悠久, 自西汉年间已设置郡治, 留下不少古迹和文物。著名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北山石塔、石觉寺、崆峒岩、通真岩、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此外, 较著名的还有南宋张世杰太傅墓、灵谷庙、北津独石和明清学宫。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 已初具规模。其资源以自然风光为主, 以规模大、数量多、质量好、景观美的优质滨海沙滩为代表, 加上阳春旖旎的喀斯特峰林、溶洞风光, 以及丰富而优质的温泉群、高山瀑布和森林湖泊, 构成了品种齐全、品位很高、空间组合良好的山海风光旅游资源。归纳起来主要有十大类, 其中包括: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十里银滩、凌霄岩等景点。
三、培养粤西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
1. 重点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和线路。
(1)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 随着“南海Ⅰ号”古沉船的成功打捞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顺利开馆, 海上丝绸之路的旅游开发与粤西发展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下充分发挥“南海Ⅰ号”的品牌效应, 深入挖掘并大力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努力擦亮和打响粤西的文化品牌, 竭力把其打造成为国内外休闲旅游的度假胜地。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参照山东威海定远舰模式, 三地共同制作一艘1∶1比例的南海一号船只, 复其原貌, 并且安装现代动力和安全系统, 游客们可以在参观博物馆的文物和现场发掘后, 登上“南海一号”, 从海陵岛出发, 行至阳东东平大澳渔村, 途径茂名港和第一滩, 最后至湛江徐闻港。大澳渔村为一古渔港 (渔村) , 位于东平镇附近, 秦时属南海郡, 汉时属合浦郡。史称“六澳之首”, 是当年广东大港之一。明代大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曾从此经过。中国古代南“海上丝绸之路”从始发港广州至出口港徐闻, 大澳是个必经的重要港口。游客们可以在静态与动态的游历中回顾历史, 享受美景。 (2) 红色爱国、生态之旅, 此旅游线路从湛江出发:霞山法式建筑老街-寸金桥公园-湛江市博物馆-湖光岩风景区———茂名高州三讲之路-阳江阳东平地村。历史悠久的湛江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城市, 因其靠海, 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国家统治的往事。1899年, 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 法国统治湛江期间 (即广州湾时期) , 西方建筑传入, 霞山出现一批欧式特色的近代建筑法式的主要建筑遗迹, 主要有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广州湾法国警察署旧址、维多尔天主教堂 (又名霞山天主教堂)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霞山福音堂等, 博物馆内抗法斗争陈列以文物、文献、辅助展品展示了1898~1899年湛江人民反抗法国强划广州湾租界的斗争过程, 主题突出, 气氛感人。历史文化名城高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高州根子镇是“全国水果第一镇”, 游客可参观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共产党人先进性电影《荔枝红了》拍摄地、种有39棵唐、明、清古荔枝树的贡园, 登观荔亭, 观赏万亩荔林成熟时的壮观景象, 在江泽民总书记南巡时亲手植树“中华红”前留影。阳江平地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也是广东省生态示范村。游客可以在此线路的游览中感受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成效, 在历史感中接受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3) 客家文化之旅, 粤西客家文化旅游线路是:阳江新洲客家围屋和山歌-茂名电白围屋-徐闻北谭围屋。客家目前是一个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族群, 在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约有190多万客家人, 分布区域约为6400平方公里, 具体分布在徐闻、遂溪、廉江、海康、化州、信宜、高州、电白、阳西、阳春等地。对客家资源进行整合, 进行深层次挖掘, 作为粤西旅游的精品加大开发力度, 形成国内客家文化旅游线路。建议成立粤西客家文化研究会, 条件具备时三地可以联合申请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以提高粤西地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上述围屋中的新洲围屋于康熙六年 (1667年) 客家人第四次诏迁沿海内地时所建, 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内设18条巷道, 31个门户, 是阳东地区唯一的客家村围屋, 除留下这座客家土楼外, 也在当地留传下了很是珍贵的客家山歌。茂名沙琅镇月朗口村清代方形客家围屋, 宅内共有房间85间。徐闻县北谭村客家围宅是雷州半岛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个, 呈方矩形, 面阔18米, 进深25米, 高两层。
2. 加强三市政府之间的合作, 旅游宣传和市场一体化, 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阳江、茂名、湛江三地旅游产业集群的建设要求各地方旅游企业打破地方束缚, 建立相互的合作网络。地方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其次要制订三地旅游集群发展战略, 编制跨区域的旅游开发规划。三地在进行宣传时应当以整体的旅游形象来推广旅游资源, 加强整体策划。
参考文献
[1]麻学锋, 吕白羽.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9) .
[2]相阵迎, 徐红罡.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争议评述[J].旅游科学, 2007, (12) .
[3]旷健玲.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初探——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 2006, (6) .
[4]陶文杰, 梁玉社.我国旅游企业集群形成模式分析[J].天津商 学院学报, 2007, (4) .
集群开发 篇5
甘肃省电力公司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项目的开发研制工作, 并结合我国在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风电输送等实际技术难题而进行。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基本上位于辽阔的北部和西部, 那里电力负荷小, 电网薄弱。”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教授周凤起说, “这就决定我国风电不能按照欧洲‘分散上网, 就地消纳’的模式发展, 只能是‘大规模—高集中—高电压—远距离输送’的模式。而风电间歇式发电特点对电网消纳能力提出挑战, 为保持电网稳定运行, 迫切需要在技术上和调度管理上进行研究。”
“针对大型集群风电大容量送出与电网安全运行的矛盾, 我们首次提出了大型集群风电最大出力、出力跟踪两种控制策略, 开发了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总工程师姚旭说,
上海交通大学近日宣布, 该校物理系李贻杰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3年, 采用独特的技术路线, 成功研发出一“这个系统中首次实现了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实时评估,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电最大发电出力, 分配并显示各风电场的发电计划, 做到了风电智能调度、有功智能控制、‘风火打捆’的协调控制。”
目前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9个风电场和2个火电厂已接入这
个系统, 并正式投入运行, 实现了集群风电与电网的互动闭环控制。该项目的投运既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又保证了风电电能送出的最大、最优化。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风电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2009年,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速稳居世界首位, 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已达2 601万k W, 连续4年实现100%增长, 到2010年年底,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突破3 500万k W。虽然我国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但并不都能实现并网发电。“主要原因是难以实现大规模输送。”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说。
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 为我国解决风电接入问题初步提供了技术保障, 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我国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年底组织的鉴定会上, 我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教授戴慧珠等9位专家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鉴定认为, 该系统属首创, 其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控制技术的突破, 为全面攻克我国新能源在“规模化开发、集中并网、远距离输送”模式下, 解决新能源接入、送出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新网)
集群开发 篇6
旅游商品是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应于旅游六大要素的“购”, 是旅游六要素中最具弹性的一个部分。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供应和销售在提高旅游地经济效益、传播旅游地形象、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完善旅游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旅游商品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成熟度。据统计, 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占旅游业总收入的40%以上, 如新加坡占到59.6%, 美国占到54.7%, 法国占到52.1%, 而相比之下我国这一比例较小, 约占28%。对于以旅游业作为绝对主导产业的张家界而言, 旅游商品本应占据比较突出的地位, 但张家界旅游商品的消费比重仅为旅游业总收入的16%左右, 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由此可见, 旅游商品已经成为张家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因此, 加强旅游商品的研究与开发, 调整旅游六大要素的合理比例, 提升旅游商品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对于张家界这样的旅游城市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作为一种效率较高的企业合作制度, 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也是促进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 符合世界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潮流。为此, 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将张家界旅游商品加工集群列入湖南省50个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之一, 试图以此推动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的提质升级。在集群发展背景下, 旅游商品的“特色”问题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是一个既包含本土特色又包含外来特色的体系, 这跟传统研究仅仅停留在本土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上有着质的区别。正确识别集群发展对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提出的新要求, 妥善处理本土特色旅游商品与外来特色旅游商品之间的关系, 对于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集群发展背景下特色旅游商品的内涵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 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 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简单地讲, 就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旅游商品必须要有特色, 否则将失去生命力。一般而言, 旅游商品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性, 即旅游商品要体现本民族的民俗民风、饮食、服饰等,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旅游商品若能体现少数民族各自的特色, 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二是纪念性, 即旅游商品要能达到纪念价值, 使游客见到该种旅游商品就能有一段难忘的回忆, 因此, 纪念性也是旅游商品特色的重要表现;三是文化底蕴性, 即旅游商品开发要注重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商品之间的相互融合, 使旅游商品在体现观赏和体验价值的同时也能弘扬地方文化精神, 可以说, 文化底蕴性是特色旅游商品的灵魂;四是地域性, 即旅游商品要能区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 区分度越高, 旅游商品的特色就越加明显。需要指出的是, 特色旅游商品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并不是绝对割裂的, 而且四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本土性”, 即旅游商品要有本土特色。
在集群发展背景下, 特色旅游商品所要求的民族性、纪念性、文化底蕴性和地域性依然重要, 但已经冲破了“本土”的界限, 所谓“本土特色”会变成一种地方保护主义, 影响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多元化的旅游商品是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基础, “多元化”就要求打破地域的界限, 把其他地方有特色的商品也引进过来。更重要的是, 对于游客来讲, “特色”并不一定要是张家界本土特色, 如果能够买到云南或其他地方特色的东西, 游客也会乐意购买。也就是说, “特色”是相对于游客而言的, 游客觉得有特色就行, 这一观点已经从游客调研中得到证实。笔者曾对496名游客就“如果一种旅游商品在您看来是有特色的, 但它又不是张家界地方特色的, 您会购买它吗?”展开调查, 结果有48.2%的游客选择会购买。因此, 旅游商品自身的特色性是关键, 即旅游商品本身要有吸引力, 而并非一定要强调本土特色。更重要的是对于大多数游客而言, 旅游地点的风俗民情是相对陌生的, 其理解程度不足以判断商品是否代表当地文化或民族风情, 因此只能通过自己的感觉以及商品本身的特点来决定是否购买该旅游商品, 这就要求我们拓展对旅游商品特色的认识。
三、张家界旅游商品发展现状及问题
张家界旅游商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并涌现出一大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以2012年为例, 全市本地生产和从外地引进的旅游商品多达2000余种, 其中各类土特产品就达1000 余种;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达138家, 全年实现旅游商品销售收入35.23亿元。然而, 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总量偏小、规模不大, 且发展速度也不快, 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旅游商品同质化严重, 本土特色产品较少。在张家界, 随处可见葛根粉、厥根粉、岩耳和茶叶, 即所谓的“三宝一绝”;此外, 像腊肉等腊制品以及辣椒酱等土特产品也是比比皆是。这些商品不仅本地企业生产, 还有大量外地企业生产, 造成严重的同质化。与此同时, 张家界各界人士都十分强调旅游商品的“本土特色”, 但真正融入地方元素的本土特色产品却很少, 差异化程度很低, 这就很难激起游客的购买兴趣。
二是旅游商品精品少, 品牌知名度不高。张家界虽有为数不少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 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品牌很少、精品甚少, 有的也仅是在某些场合获过某个奖而已, 称不上知名品牌。更严重的是, 旅游商品市场上存在各种假冒伪劣产品, 像葛根粉、竹筒酒这样的商品更是充斥着市场, 很多产品没有生产标准, 也就很难有质量保障, 这就导致“回头客”很少, 口碑效应很难形成。
三是旅游商品层次低, 高规格产品少。张家界旅游商品的低层次首先体现在现有旅游商品大多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 不仅生产加工工业简单, 而且包装简陋、卖相不佳;其次体现在整个市场缺乏能吸引所有游客放心购买、具有统一标准, 甚至带有机器化属性的国际化高端产品, 如高端化妆品、微型家电等, 因为旅游购物已经不再局限于购买土特产品等传统旅游商品, 而在于由于旅游活动而发生的购物行为。
四是旅游商品经营企业观念陈旧, 市场意识不高。思想理念是制约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的最关键、最本质问题。在集群发展背景下, 张家界旅游商品的经营需要内外结合, 一方面大力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商品, 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外来特色的旅游商品, 让内外商品共同为张家界旅游商品市场服务。但笔者的调研显示, 有近80%的企业坚持生产并销售地方产品, 并对外来产品表现出排挤心理, 可见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十分浓厚。
四、张家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在集群发展背景下, 张家界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必须放开视眼, 在坚持做好本土特色产品的基础上, 积极引进外来特色产品, 从而形成内外联动的格局, 并使旅游商品向高端挺进。
首先, 张家界要注重旅游制造能力建设, 深入挖掘地方本土特色, 打造本土旅游商品知名品牌。旅游商品实际上对应的是旅游制造业, 其发达程度代表了旅游制造能力的高低。培育旅游制造能力, 一方面要重视研发与创新, 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并注重旅游产业链的纵向整合, 形成纵横交错的旅游生态链;另一方面, 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要通过自动化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旅游商品的标准化。在旅游制造能力得到提高的背景下, 张家界旅游商品经营企业要深入挖掘土家族、白族、苗族等主要民族的文化, 在旅游商品开发时融入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和民族风情, 体现民族性和地域性。张家界还可通过举办旅游商品博览会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等, 推进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与此同时, 张家界政府要有目的的向有潜力且基础较好的旅游商品经营企业倾斜资源, 提供政策支持, 使其尽快成长为张家界旅游商品的龙头企业, 打造知名品牌;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 以此实现张家界旅游商品企业的良性发展。
其次, 张家界要瞄准全球游客旅游购物偏好, 积极引进符合游客普遍需求的外来特色商品和高端产品。在旅游商品购物环节, 一方面我国游客海外购物已近疯狂状态, 中国游客几乎成为了购买力的代名词;而另一方面, 国内导游带游客到某场所进行购物消费就会遭到全社会的一致批判。这两者形成巨大的反差, 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 这里的关键在于国内旅游商品的非标准化、低透明度和滥竽充数。张家界要时刻把握游客的需求和偏好, 大力引进外来旅游商品, 但需要设置一定的门槛或标准。总体来说, 在正式引入某种旅游商品时, 需要对该种商品是否具有特色, 其质量是否有保障, 能否迎合游客的心理需求, 在张家界本地是否含有与其相似的旅游商品, 是否会对本地的旅游商品构成威胁, 旅游商品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其价格是否属于正常范围等问题进行考察、衡量。此外, 张家界要树立“旅游购物是因旅游活动而发生的购物行为”的理念, 冲破传统旅游商品消费的禁锢, 因此在旅游市场上要有足够的全球知名品牌, 以体现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品味。
第三, 张家界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 建设统一旅游商品市场并努力建设免税示范区。开发本土旅游商品和引进外来旅游商品对张家界来说是两个不可偏废的工作, 需用样重视、同时进行, 从而共同服务于张家界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就要转变张家界政府和本地旅游企业的思想观念, 不能总是分“你、我、他”, 要有全局观念, 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正确对待外来货 (包括人和物) 。实践证明, 外来货越多, 地方经济就越发展, 就越有竞争力。在开放的思想观念下, 张家界要妥善抓住并利用国家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建设的机遇, 积极向湖南省政府或国家争取优惠政策或政策倾斜, 努力争取免税区的建设, 为游客购物提供最大红利。与此同时, 张家界要有雄心壮志, 积极建设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产品最全的统一旅游商品市场, 建设旅游商品市场的“小义乌”, 让游客来张家界游玩就能购买到全国各地的特色旅游商品, 使一次旅行实现多个目的, 从而最大化游客的旅行效用。
参考文献
[1]方百寿, 沈丽晶, 张芳芳.旅游商品与购物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1:12.
[2]辛建荣, 路科, 魏丽英.旅游商品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2:1.
[3]赵珊.旅游商品是“短板”, 还是“发动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05-29 (第008版) .
[4]李宗利, 蔡建刚.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4) :179-182.
集群开发 篇7
创新集群竞争力可以看作是集群宏观因素与企业微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合创新集群的突出特征, 具体说来体现在生产效率、开放程度、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四个方面。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稳定性, 本文选择广东省6个主要高新区的22个具体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代表变量为X, 生产效率X1的指标为科技活动人员数;X2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X3为有科技机构企业;X4为新产品产值;X5为科技活动经费, 开放程度X6的指标为出口交货值;X7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产业规模的X8的指标为从业人员数;X9为企业单位数;X10为工业总产值;X11为主营业务收入;X12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X13为实收资本 (股本) ;X14为流动资产合计;X15为年末资产总计;X16为固定资产合计, 经济效益的X17的指标为年末负债合计;X18为税金总额;X19为利润总额;X20为年末所有者权益;X21为长期负债合计;X22为亏损总额。
本文选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 运用SPSS软件给予实现。本文中的指标数据均来自各工业园区2009年统计年报 (其中部分数据根据园区2009年统计月报计算得到) 。运用SPSS12.0对经过功效系数法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当我们提取三个特征值 (分别为18.113、3.527和1.63 5) 时, 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410%这说明提取3个因子已经能够集中反映研究对象的主要信息。我们可以把各主因子分别命名为创新能力因子、经济效益因子和园区规模因子。
第一主因子我们把它命名为创新能力因子。这一因子在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科技活动经费、新产品产值、有科技机构的企业等指标上载荷显著均在0.89以上, 方差贡献率为75.472%, 集中反映了广东省工业园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情况。
第二主因子我们把它命名为经济效益因子。这一因子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实收资本 (股本) 、税金总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利润总额、亏损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等指标上载荷显著, 均在0.7以上, 方差贡献率为13.127%, 反映了工业园区综合的经济效益状况。
第三主因子我们把它命名为园区规模因子。这一因子在出口交货值、企业单位数、产成品、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合计、年末资产总计、固定资产合计等指标上载荷显著, 都在0.7以上, 方差贡献率为6.811%, 反映了工业园区的整体经济规模对园区总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通过计算得到, 在创新能力因子和经济效益因子项目中, 广州开发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均列前三位。在园区规模因子中, 广州开发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前三位。进一步的, 我们可以得到广东省7个高新区竞争力的综合得分 (表1) 。
从表1可以看到, 广东省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工业园区是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结果表明, 创新能力是决定创新集群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所有在创新能力主因子中得分较高的创新集群在综合实力排名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创新集群的发展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保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能力, 避免由于技术革命造成产业空间的衰弱。经济效益对创新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不容忽视。创新集群发展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 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园区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产业本身以及产业空间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通过提升创新集群的经济效益并最终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提升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工业发展过程中, 在注重增长速度的同时要着力提升产业空间发展的经济效益。园区规模因子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反映出了广东创新集群面临的突出问题, 即集群规模偏小、产业相对分散, 产业聚集力低下。集聚是园区竞争力的重要吸引力量, 集聚有利于扩大园区的产业规模。因此, 广东创新集群未来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制订各个集群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方案, 大力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 使得这些产业在园区内形成集聚效应, 扩大产业甚至园区的发展规模, 降低发展成本, 提升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珠三角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创新集群在广东全省工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广东省6个主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22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对广东省创新集群各因子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 从而对广东省创新集群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科学评价, 为制定科学的工业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广东省,创新集群,高新区,竞争力,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蔡宁, 杨闩柱.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集聚经济”到“创新网络[”J].科研管理, 2004 (4) :45~49.
[2]郑云.基于内在经济运行机理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3) :19~24.
集群开发 篇8
1 产业集群建设模式
产业集群是指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由专业化供应商、关联性企业、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相关机构组成的群体[1]。构建产业集群不仅要使企业在一定空间区域内形成集聚,同时要实现产品的深度关联[2]。
产业集群可通过市场自发及政府引导两种途径构建(如图1)[3]。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是企业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自发形成,大型企业在其中通常发挥着引领带头作用,形成过程缓慢,但产业上下游关联度强。政府引导促成的产业集群其对象多为中小企业集群[4],形成时间过程较短,效果显著,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政府往往只注重企业空间上的集聚,容易忽略上下游的关联。
在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产业具体情况选择正确而合理的方式,一般通过补链及链条延伸来完善产业链,达到产业建设的目的。对处于发展前期且初具规模的产业,在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企业会出现断链或上下游企业规模不匹配的现象,此时可通过引进相关企业进行补链。对发展至一定规模的产业,此类产业的集群效应已有所显现,对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时,除进行产业规模的扩张外,可在原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构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集群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现已成为我国产业组织发展的新趋势[5]。
2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现状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承载着徐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任,多年的发展已为低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已实现从“二产独大”向“二、三产共同发展”方向转变,但目前三次产业整体结构仍不科学,处于失衡状态。
(1)第一产业重要性逐渐淡化。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极小比重,这是由开发区社会属性所决定。从2005年以来,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上升,但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见表1),这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在整个开发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逐渐淡化。
(2)第二产业主导性优势明显。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05年“二次创业”以来,第二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产业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44.3亿元增加至 2009的123亿元。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提升,开发区也在进行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二产所占比率由2005年的91.15%下降至2009年的76.35%,但始终占据着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优势地位明显。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的产业发展和调整,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机械装备、新能源及清洁生产为主导,以电气电子、建筑建材、印染纺织、食品加工、医药化工、金属加工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3)第三产业重要性日渐显现。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倾斜措施,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产业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第三产业。自“二次创业”以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产业以较高的增长率实现了产业产值翻倍增长,目前形成了以现代物流业和汽车服务业为支撑、商贸服务及房地产业并行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科研培训机构得到重点关注,相关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建设和完善。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基于产业集群的低碳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徐州市新型工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区,产业基础雄厚,已培育发展了以装备制造、新能源两大产业为主导,以工业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为特色,以科技研发、物流服务、软件外包等产业为新生力量的产业结构。为了进一步突出产业优势,发展低碳经济,同时考虑到徐州市产业现状,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应重点优化机械装备、新能源及现代服务这三类具有增长潜力的特色产业,侧重于第二、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3.1 延伸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链
徐州是全国惟一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装备制造业是徐州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重点打造的两大千亿元产业之一。徐州市已经形成了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工程机械、专用汽车、零部件等专业化生产制造体系。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聚集了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大部分龙头企业,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专业的技术人员,2009年拥有上规模企业31家,实现产值359.73亿元,单位产值能耗已降至0.008t标煤/万,机械装备制造业不管是在产业规模还是在清洁化生产方面都远远超过开发区内其他产业(如表2)。该产业可向上游积极延伸,将风电设备制造业及多晶硅生产设备制造业作为产业优化选择方向,构造低碳设备制造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3.1.1 做大风电设备制造业
风电是重要的新能源,风电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大型机械设备生产优势,重点以罗特艾德兆瓦级风电回转支承、维斯塔斯风电精密铸件两大项目为出发点,发展了风力发电及其配套产业,为进一步做大风力发电产业创造了条件。开发区风电产业目前主要以风力发电机及其零配件制造为主,建议从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制造业入手,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风力发电机组是风力发电机设备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风力发电机、机舱、塔架、控制器等设备。目前由徐工与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合资组建的罗特艾德·维斯塔斯公司已能生产出风电机组中符合质量标准的齿轮箱及轮毂。鉴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已具备1.5MW大型风电发电机的生产能力,只需引入叶片、机舱、塔架、控制器等设备制造厂家,便可在开发区内形成完整的风电机组设备制造产业链(如图2),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3.1.2 开拓光伏生产设备制造业
光伏生产设备是贯穿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基础,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的生产设备。全球光伏产业正在兴起,光伏设备的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加。中国光伏生产设备已经初步具备成套供应能力,但还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全自动化精密设备核心制造技术。随着国家对新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作为产业基础支撑和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利器之一的光伏生产设备制造业将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壮大,徐州乃全球多晶硅生产重地,抓住契机抢占这一市场责无旁贷。
目前,生产多晶硅的主流工艺为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线中的设备如原料提纯塔、干法提纯塔等多为直接进口或向国外引进技术后在国内生产。制作多晶硅切片设备的厂家国内已有很多,但并不具有高端设备的制造技术。进口的相关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主要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及可靠性指标也较高,但其价格是国内产品的三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可通过引进该行业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如图3),凭借技术、服务和品牌优势及优惠的产业政策扶持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
3.2 完善新能源产业链
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进行低碳产业建设的必由之路。以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在开发区刚刚兴起,但快速的发展已使其成长为开发区支柱产业。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该依托多晶硅原产地优势,通过完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及拓展电子级多晶硅产业链来大力发展多晶硅下游产业,实现以太阳能发电系统为代表的光伏产业及以集成电路为主的电子级多晶硅产业在开发区形成高度的产业集聚。
3.2.1 完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在开发区已有一定产业基础,其上游的多晶硅制造及切片已形成一定规模,进入徐州市场的具有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的厂家只有江苏艾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一家,产品主要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应用产品、光伏系统工程,虽能与上游多晶硅制造产业形成一定的衔接,但产业规模远远无法形成匹配,产品关联度急需加深,“多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发电系统”这条光伏产业链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可以光伏发电系统为出发点,引进国内外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的公司,加快研发国内空白产品,以技术和服务推动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尽早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国产装备的整套解决方案。
3.2.2 拓展电子级多晶硅产业链
2006年,全球生产的多晶硅有55%用于生产电子产品,45%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6],相比太阳能多晶硅,电子级多晶硅制造工艺更为苛刻,产品纯度更高,但产品的附加值也相对更大。作为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生产商的江苏中能硅业,其生产技术及生产能力都居于世界前列,并且已具备电子级多晶硅生产能力。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应依托硅材料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电子级硅材料及下游芯片设计和制造产业,以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为重点,吸引圆晶和芯片制造厂商,加快形成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等企业的聚集,重点打造“多晶硅—EG单晶硅—圆晶—集成电路(IC)”产业链,并延伸发展终端电子信息产品产业。
3.3 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产业薄弱,产业增加值在地区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较小,并且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单一。开发区政府应意识到存在的不足,将开发区以一个城市的概念来发展,不断完善其城市职能,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以促进区域繁荣。建设过程中应发挥原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及总部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3.3.1 做强现代物流业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开发区应充分利用好徐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做强现代物流业。徐州是全国综合运输枢纽,位于公路主骨架、内河主通道、铁路主干线的交汇处,是内陆地区的客货集散中心。目前,徐州正大力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开发区可以此为机遇,充分利用开发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并培育大型物流专业公司和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建设国家级保税区、发展专业物流市场、拓展现代粮食物流、打造港口物流基地等一系列措施,形成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多方面有机结合且多种中介服务配套齐全的综合物流和特色专业物流基地。
3.3.2 做大中介服务业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介服务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相应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但开发区应该认识到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开发区应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逐步完善金融担保、技术创新、人力资源、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推进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加快形成区域实力最强的科技孵化中心。
3.3.3 培育金融服务业
徐州高铁国际商务区位于开发区内,高铁一旦通车,开发区必定会因其交通区位优势及产业优势吸引大批金融服务性机构来此落户。随着经济活力的迸发,开发区必定会迅速成长为徐州经济的另一块高地,届时金融服务也必定会成为拉动开发区第三产业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进行第三产业优化时应积极构建银行服务、保险服务、证券服务以及非银行类投融资服务等四大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加快金融主体培育、拓展金融市场、强化引领带动作用从而加快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3.3.4 发展总部经济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应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全面分析资源禀赋,建设公司总部区,发展总部经济并将其提至发展战略层。发展总部经济不仅是开发区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发区的总部经济建设还处在前期阶段,建设过程中要依托京沪高铁徐州站、高铁国际商务区等商务楼宇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培育重点产业、打造一流环境,吸引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分支机构和地区总部来此集聚,打造徐州市东部商圈。
4 结语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构造产业集群进行低碳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徐州市进行城市转型及新能源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结构优化过程中开发区及徐州市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引进相关企业,完善现有产业链或进行产业链延伸,实现企业区域性的集中,促进产业集群快速而高效构建。对已发展至一定规模且产业集群效应有所显现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应依托原有产业优势,通过补链做大风电设备制造业及链条延伸开拓光伏生产设备制造业;对还处于发展前期的、以多晶硅制造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应通过完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及拓展电子级多晶硅产业链来大力发展多晶硅下游产业;对地位明显不占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应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及总部经济,促进配套设施建设,以实现区域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夏生,李朝阳.产业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51-53
[2]梁红岩,白建国.整合价值链,构建区域产业集群[J].山西法学学报,2005(6):18-21
[3]陈剑锋.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群演化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81-83
[4]DONALD J.Opening speech at the world congress on local clusters[R].Paris:OECD,2001
[5]李秋实.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功能效应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6(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