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比较

2024-06-23

集群比较(共7篇)

集群比较 篇1

一、商业集群的概念和简单模型

(一) 商业集群的概念。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 传统的集群理论大都把工业产业作为其研究对象, 很少涉及商业流通领域。虽然对商业集群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但商业集群却是普遍现象, 甚至商业集群的出现比工业集群的出现还要早。不论是哪一时代和国家, 都存在着市场靠近、交易频繁、流通集中的商业集群现象。只是近几十年, 人们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变化, 使这种商业集群的现象更趋于明显和加快, 人们才开始重视起来。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 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 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 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交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 以及相关的机构。于是, 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概念来给商业集群下个定义。商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依托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 大量商业及其他服务企业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寻求共同发展的商业企业群体, 其功能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多种购物动机, 实现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 迎合人们追求休闲娱乐、高品位、选择比较、舒适的消费心理的商业群体。

(二) 商业集群的简单模型。

经典的厂商选址模型——“沙滩卖冰”模型描绘了商业集群的现象,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商业集群的形成。该模型假定, 在一段直线形的沙滩上有两个卖冰棍的商人, 他们以相同的价格出售相同的冰棍。要买冰棍的游人均匀分布在这段沙滩上, 他们吃冰棍得到相同的效用, 而买冰棍的成本不仅和冰棍的价格相关, 还与买冰棍要走的距离相关。于是, 每个要买冰棍的消费者都将选择离自己最近的商人去购买, 而商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销售量都将不断向沙滩的中点移动, 最后两个商人将聚在沙滩的中点卖冰棍, 每个商人获得一半的消费者时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商人聚在一起从事同类商品销售的现象就是现代商业集群的雏形, 是早期发生在流通领域里的集群现象。然而直线的假设有很大的局限性, 只能在类似沙滩的地点成立, 为了更准确的来模拟真实的城市情况, 这里放弃消费者在直线均匀分布的假设。不妨设消费者在圆形城市中均匀分布, 即消费者均匀的分布在圆面上。由于两个商人同种商品的模型假设是现实无数商场多种商品的合理简化, 而同价同效用假设可以使分析更加方便和清晰, 所以仍然保留。同样的道理, 消费者将选择离自己最近的“商人”, 而每个“商人”都希望他所在的营业地可以辐射更大的范围, 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和销售量。

假设商人1先在圆内选择一地点A (非圆心O) 作为其营业地点, 接着商人2开始在圆内选择其营业地点。如果2选择B点作为其营业地的话, 作出线段AB和它的中垂线Ⅰ, 具体情况如图所示。那么在中垂线上 (圆内部分) 的消费者去商人1或商人2那里买商品是无差异的。而中垂线Ⅰ把整个圆分割成两个部分, 其中下面部分的消费者只将去2那里购买, 上面部分只将去1那里购买。同理, 如果2选择点作为其营业地的话, 作出线段A和它的中垂线Ⅱ。那么中垂线Ⅱ把整个圆分割成两个部分, 其中左面部分的消费者只将去1那里购买, 右面部分只将去2那里购买。商人2想获得更多的消费者, 那么他的选择必须在分割的圆的时候, 使他可以分得更大的圆的部分。可以预见, 当2选择在经过OA的直径CD上的点, 且仅贴着A朝向圆心O的一侧时, 将获得当商人1选择A点作为其营业地点的情况下最大销售量。这时“沙滩卖冰”模型的基本结论仍然成立, 依然出现商业集群的现象。可是, 此时商人1只能获得一个较小的销售量, 他既然知道如果他选择非圆心O时商人2的选择必将导致这个结果, 那么他在一开始为什么不选择在圆心O处呢?所以商人1在开始的时候就会选择O作为他的营业地点, 而这时商人2的最优也将在O处营业, 这是模型唯一的纳什均衡解。这个简单的模型暗示了城市中心由于消费者分布特点形成了特定的需求优势, 而商业企业为了获得最具有竞争力的地点将选择城市中心作为其营业地点, 最终在城市中心出现了商业集群。

二、商业集群及其与工业集群的共性

(一) 地理集中性。

地点会影响生产力, 特别是对生产力的成长, 进而对竞争优势产生影响。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都会选择接近专业员工和元件、接近信息、具有互补性、接近公共物品的地点, 于是具有地理集中性的工业集群和商业集群就出现了。而一旦集群形成, 专业化和范围经济的特性又将自我强化地点上的竞争优势, 地点的邻近关系也明显影响了联结点和交易成本, 它们又导致了新企业的选择, 最终工业集群和商业集群在地理上的集中性也将更加明显。

(二) 关联性。

工业集群和商业集群中大量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中, 他们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 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关系, 同时也存在互补与合作的关系。竞争和互补关系的并存, 是由于它们发生在不同的层面中和不同的成员之间。在集群中存在一些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 他们之间就是竞争关系, 而与处于该企业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则存在着互补与合作的关系, 这些都属于企业的关联性。

(三) 专业化特性。

无论工业集群还是商业集群都具有专业化的特征, 它通过纵向的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的经济协作实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 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关系和经济联系, 形成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提高集群内企业生产效率和企业灵活性, 形成集群的竞争优势。因此, 专业化特性也是工业集群和商业集群的共性。

三、商业集群与工业集群的区别

(一) 商业集群发生在流通领域。

商业集群和工业集群最明显的区别是他们发生的领域不同, 工业集群是生产领域内的产业集群, 而商业集群是流通领域里的产业集群。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四大基本环节, 流通必然和生产有联系, 但也有其独特之处。流通中的企业不仅要关注上游的供应商, 而且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作为企业上帝的消费者身上, 关注他们的所需所想, 这就决定了商业集群不但要具有集群的特点, 还要符合消费者行为理论。

(二) 商业集群具有功能互补性。

一个商业集群, 往往是百货、专卖店、精品店、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元素的集聚地, 而各种类型商业企业形成在空间上的联合, 在功能上的互补, 产生1+1>2的综合经济效应。对于消费者而言, 商业集群使他们的购物、休闲、娱乐各种消费集中在这个区域里实现, 节省了搜寻信息的时间, 减少了购买商品的路程, 降低了交易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交易效率。商业集群所具有的这种互补性是功能上的互补, 它针对的是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而工业集群所具有的互补性是效率上的互补, 它针对的是生产的不同条件以及环境因素对生产的效率影响。

(三) 商业集群中企业高流动性。

商业集群中企业比起工业集群企业有着高度的流动性。由于商业集群中企业的高同质性和高模仿性, 造成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没有竞争优势、面临价格战的频繁发生, 势必会有很多盈利能力不高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 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和商业企业的低进入壁垒又会使其他企业或新进入企业填补淘汰企业留下的空白, 因此集群中原有企业的退出和新企业的进入并不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集群的整体运行, 不会对整个商业集群的功能完整性产生冲击。

(四) 商业集群的规模经济表现不同。

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指来自企业内部的成本节约, 它是随着产量的增加, 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来自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所带来的成本节约, 它是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数增加, 企业共享当地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和培训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商业集群和工业集群中都存在着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但是它们的表现是不同的。在工业集群中, 单个的企业进行着同种或类似产品的专业化大规模生产, 使生产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成本水平上, 规模经济更多的表现为内部规模经济的性质。在商业集群中, 单个的企业规模都不大, 不可能形成较大的内部规模经济性, 而无数的商业企业在此聚集, 共享当地的基础设施与服务, 同时还带来了信息辐射范围的扩大, 使需求量增加, 表现更多的是外部规模经济的性质, 这也是商业集群和工业集群的不同的地方。

(五) 商业集群的范围经济表现不同。

范围经济也分为内部范围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内部范围经济是指来自企业内部的成本节约, 它是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 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范围经济是指来自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所带来的成本节约, 它是在同一个地方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所引起的成本节约。商业集群和工业集群中都存在着内部范围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但是它们的表现是不同的。在工业集群中, 由于技术约束, 单个企业只能生产同种或类似产品, 内部范围经济的表现不明显, 而集群中众多企业形成了某类产品的研发、生产、组装等一系列的完整的生产流程, 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使成本大为降低, 更多的表现为外部范围经济的性质。在商业集群中, 单个的企业都在经营着许多相关或不相关的各种业务, 更多的表现为内部范围经济性。

摘要:商业集群与工业集群具有共性, 主要表现在地理集中性、关联性和专业化特性上。商业集群与工业集群的区别在于:商业集群发生在流通领域, 具有功能互补性, 企业高流动性, 以及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表现不同等。

关键词:商业集群,工业集群,共性,区别

参考文献

[1]武云亮.商业集群的效应及其发展趋势[J].技术经济, 2004 (4) .

[2]彭继增.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商业集群分析:一个关于商业企业选址模型的构造[J].金融与经济, 2006 (11) .

[3]黄丹峰.论商业规模经济的成因与特点[J].市场论坛, 2004 (1) .

[4]蒋三庚.论商业集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5 (5) .

[5]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集群比较 篇2

一、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感知机会比较

所谓感知机会就是个体所感知的能够获得的替代性工作机会的多寡。感知机会对于企业和企业员工而言关系重大, 因为感知机会的高低通常代表了三方面内容。其一, 代表了员工本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自身的就业能力。其二, 代表了员工所在区域工作机会的多少。其三, 代表了职业信息的传递是否通畅。集群内外员工组织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集群内外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的差异。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 集群内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高于非集群产业员工, 具体原因如下。首先, 产业集群内, 大量同类型企业或者一些上下游企业在一个相对集中且范围较小的区域内集中, 该区域内员工较之该区域以外的员工的就业机会明显要多。在产业集群内, 员工在经济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虽然也会面临较多竞争与挑战, 随时面临着失业危险, 但是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同时也拥有着众多的工作机会, 当前工作失去以后, 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企业众多和集中优势, 在短期内较快的找到新工作。而与产业集群相对的非产业集群中, 由于经济活动较为分散、企业布局不紧凑、各个企业互不联系、企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使得工人一旦失去工作, 就很难在短期内找到一份适合自身的工作, 因而感知机会较低。其次, 产业集群内部的人员能够灵活、迅速的获取相关信息, 员工能够更加轻松的对周围企业的需求和空缺岗位进行了解, 因而能够增加自身就业机会。集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相邻, 空间分布紧凑使得企业内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 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在整个区域内流通, 各个企业能够有效减少信息收集的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通过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交流能够促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 增加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 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同时, 人员在集群内流动的风险较小。因此, 产业集群内不但就业机会多, 而且信息传递流畅、迅速, 因而人员的感知机会在产业集群比非产业集群高。

二、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成长比较

员工的职业成长是员工在当前企业内的职业进展速度, 包括多方面内容, 即员工在当前工作单位的职业目标进展速度、职业能力发展速度、员工报酬增长速度、员工在单位内部的晋升速度。在员工职业成长方面, 产业集群企业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 这是由上诉四个环境所决定的, 以下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首先, 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该区域经济增长迅速, 经济较为发达, 因而集群内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待遇相对于非集群产业要高。吴离勤堂指出,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所发挥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集群的迅速发展就使得集群内部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工资水平比非产业集群企业高。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人才的集聚, 人才的集聚又会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发展加大了对人才需求, 人才增加必然导致当地工资水平的提升, 而一些人才又会由于工资的诱惑而向产业集群地区集聚。例如:美国高新技术文化区域硅谷就由于这种良性循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其次, 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还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在产业集群范围内, 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创新, 为企业提高创新氛围。一方面由于集群内存在着竞争与挑战, 集群内企业要寻求进步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 由于集群内企业较多, 各个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其他先进企业来进行创新。同时, 企业管理创新可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再次, 产业集群对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扩散具有积极影响, 从而可以促进企业内员工职业能力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中, 同类企业集中分布在一个区域, 因而对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而信息的传播又可促使员工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 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最后, 由于集群为员工提供了多重就业机会, 因而员工可通过跳槽来推进自身职业目标进展速度。因此, 产业集群内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集群内人员的成长和发展。

三、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承诺比较

职业承诺也就是工作人员对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行业的态度。通过分析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员工的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造成两者之间存在如此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承诺, 只有较高的职业承诺才能保证员工在产业集群中生存和发展。产业集群内部, 各种高素质人才比比皆是, 因而员工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成为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员工必须对自身职业负责才能取得发展, 然后通过职业能力的提升来促进职业目标进展从而实现职业成长, 也就是说, 产业集群内员工更加忠于自身职业, 职业承诺较高。其次, 同类产业在集群内相对集聚, 环境基础好, 为员工形成高职业承诺提供了现实基础。由于集群内工作机会多, 同时集群内经济发达, 员工收入自然也高, 又会吸引人才向这里集中, 因而表明其成长环境良好。翁清雄认为员工从职业成长中获得了意义感、成就感、进步感等, 就会对职业产生积极兴趣和情感, 从而致使其职业承诺也相对提高。非产业集群内较之产业集群的环境要相对不足, 因此, 以上两点可证明集群内员工职业承诺相对较高。

四、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组织承诺比较

组织承诺是员工对自身所在组织的态度, 其中组织承诺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情感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情感, 规范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内规范的遵守程度, 持续承诺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已有工作, 不得不留继续留在组织内的承诺。经过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要明显高于非产业集群员工, 而持续承诺要相对低于非产业集群的工作人员。究其原因,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可获得较高职业成长, 因而直接导致他们对于组织的高情感和规范承诺。员工在产业集群内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良好。就会促使其对集群组织产生依赖情感, 因而其情感承诺高。同时, 由于集群内各个企业集中分布使得其竞争相对较大, 因而组织就会在内部设定相关规范, 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才能提高组织竞争力, 因而集群内组织的规范承诺就显著提高。但是,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转换工作的成本较低, 能够较为容易找到替换工作, 而非产业集群员工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 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工作, 因而其持续承诺比非产业集群相对较低。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趋势, 是企业之间为了加强合作交流, 实现信息共享, 促进共同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对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集群内员工的感知机会、职业成长、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员工, 而非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持续承诺要相对高于产业集群员工。

摘要:近些年来, 企业为了更好的促进自身发展,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区域内各个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机构、组织加大了合作交流, 促使出现了产业集群这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促使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与非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出现了一定差异。为了科学合理的对集群员工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促进集群企业发展, 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必须了解员工的组织行为。因而本文主要分析了集群产业与非集群产业内员工组织行为的具体差异。

关键词:非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员工,组织行为,比较

参考文献

[1]林灵, 阎世平, 曾海舰.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南方经济, 2015 (02) :70-89.

[2]刘容志, 翁清雄, 黄天蔚.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协调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 2014 (11) :44-50.

[3]刘国宜, 胡振华, 易经章, 阳志梅.集群社会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09) :105-111.

[4]梁琦, 陆剑宝.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广东、山西两地4个制造业集群样本的考察[J].管理评论, 2014 (11) :169-181.

[5]郭京京.产业集群中知识存储惯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06) :76-82.

集群比较 篇3

一、信任机制的中外比较

所谓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哪个社团的角色[1]。在日常生活中,信任表示遵守诺言、守信和信誉,从形式上看,信任机制主要依据人与人之间先天的血缘联系以及后天的归属关系而得以形成和建立,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形象地描述了中国人社会交往和互动关系[2]。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是关系越靠近家族的中心,就越容易被人们接纳,也就越容易形成合作、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远离自己的中心,就越容易被排斥,形成疏淡的人际关系。中国人在世俗生活中与人交往建立关系时,普遍根据人与己之间的关系前提来做出对相互之间关系的判断和对行为反应的选择,过分强调关系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热衷于拉关系,送人情,忽视和削弱了制度保障的力量[3]。关系运作是中国人建立信任的主要机制,但实质上起作用的主要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关系中所包含的双方之间心理情感上的亲密认同,他能够增强交往双方的义务感和责任心,而义务感使人做出值得信任的行为,回报性的义务是关系的核心因素,不履行义务,意味不仅受到谴责,而且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如失去关系网及其中所包含的社会资源。关系所意味的相互义务为双方的相互信任提供保证,确保了交往各阶段所需要的信任。在儒家伦理影响下,个人在做关系判断时,会将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类,并依据不同的社会交易法则与对方交往,这三种关系依次是情感性的需求法则,混合性的人情法则以及工具性的公平法则。需求法则是指家族内部成员的关系;人情法则是指个人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种关系包括亲戚、朋友、邻居、同学及同乡等;公平法则是指个人为达到某些目的,而与他人进行交往,仅包含少许的情感成分。在西方的信任机制中,祖克尔(Zucher)的观点阐明了主要的信任产生机制,区分为三种,一是由声誉产生的信任即根据对他人过去的行为和声誉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二是由社会相似性产生的信任即根据他人与自己的家庭背景、种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似性多少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一般来说,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是由于相似的社会背景往往意味着相似的行为规范、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经济交换中容易达成共识;三是由法制产生信任即基于非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而给予信任,是对前两种机制的补充,这一填补主要是源于社会制度、法律等对社会成员的普遍约束力,当缺失的信息不足以让行动者做出关于信任的判断时,行动中所涉及的制度性因素将为行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制度机制起作用的前提必然是社会成员对制度的较为一致的认同,具备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量,使社会成员对该制度产生信任。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社会中正式的制度,法律的发达程度,及社会成员对之的认可度,共同影响着社会成员对制度性因素的认同。

二、信任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一)农业产业集群运行中的治理机制

农业产业集群是介于交易和正式层级两种形式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借此关系交易主体间可以维持长久的交易,此交易不一定必须以契约维持,而可以通过承诺与信任来进行,使网络内的个体可以获得网络外个体没有的竞争优势[4]。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于集群内部固有的根植性、共同性、互动性和柔韧性[5]。根植性嵌入本地社会关系中,要求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本地的产业群,解决地区发展的底蕴和根基不足的问题。共生性是集群内部在价值链上高度关联,能共享诸多生产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资讯等,建立起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网络。互动性是集群内部通过竞争与合作、分工与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使企业在多方面实现网络化的互动与合作。柔韧性是企业间通力合作、协同创新以承受外部快速连续的市场与技术条件变化,实现创新活动的价值增值。上述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依赖大量的非正式合约的存在,需要实现从以控制为基础科层治理机制向合作关系的信任机制的转变。另外,集体理性和个人理性经常是矛盾的,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一次的交易博弈中集群内企业间交易极易导致囚徒困境,带来非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出现。但在长期的交易过程中,集群交易主体过去的历史记录可以被观测到,交易方的策略选择可以依赖于对方过去交易历史,当一个较长期的交易结束时,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权衡其利益得失,希望从事能够带来稳定的利润和较少不确定性的经营活动,由于各利益主体并不能精确地预测到合作何时结束,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权衡其利益得失,希望从事能够带来稳定的利润和较少不确定性的经营活动,在考虑长期利益的基础上可以导致信任合作的出现。

(二)信任机制是构建农业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大量的农业产业集群并非单纯追求最大化利润,或寻求企业规模最大化成长,而是以集群最终实现永续生存与发展为最终目标。农业产业集群控制权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这一目标的朝向,风险控制的治理方式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里的风险不仅仅包括市场风险控制,同时也包括委托-代理关系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有限理性条件下机会主义行为所引发的风险,农业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必须解决信息与激励问题。首先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信任治理机制无论是声誉、人际信任还是制度信任都是在长期发展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特定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经营环境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次,农业集群内的交易主体普遍具有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的行为属性,信任治理可以对交易优势一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对交易劣势一方提供担保,有利于交易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增进成员间的团结,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而且无须花费太多的寻访费用,可以降低农业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具有价值性的。第三,不同农业产业集群对声誉、人际、制度信任治理模式的选择,是在充分考虑自身资源以及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经过复杂与长期的融合形成的,是长期积累学习的结果,具有稀缺性。最后,由于每个农业产业集群信任机制自成体系,具有路径依赖性很难通过模仿得到,同时也无法直接从市场上获得,其独特性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农业产业集群的信任治理机制具有价值性、难于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稀缺性,根据内外环境实现对信任机制的合理取舍已成为农业产业集群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决定着农业产业集群能否实现可持续成长。

三、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信任治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许多地区已经产生和正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同,人文环境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信任治理模式,具体如下:(1)建立在区位特色基础上的农业产业集群普遍采取声誉信任的治理模式。这类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区域性明显,特色性强,是在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交通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众多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者、相关支撑与辅助机构的集聚,如寿光蔬菜产业集群。2006年寿光蔬菜种植规模86万亩,年产蔬菜430万吨,产值43亿元人民币,形成了万亩辣椒、西红柿、香瓜与韭菜生产区和3 000多亩无土栽培蔬菜基地,种植蔬菜收人超过当地农业收入的70%,寿光因此成为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为实现蔬菜的高附加值、品牌化经营,寿光积极发展蔬菜加工,目前蔬菜加工企业已达26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带动农户10多万户,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并借助国际蔬菜博览会,积极塑造“寿光蔬菜”区域品牌。寿光蔬菜产业集群通过声誉信任治理模式所产生的集聚与品牌效应,整合集群内部资源,给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价值和利益的功能,集群竞争力呈现出不断提升的态势[6]。(2)龙头(中心)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集群普遍采用制度信任的治理模式。此类农业产业集群以一家或几家大企业为核心,其他为数众多的小企业和农户为外围,形成产、加、销、出口一条龙的农业产业集群。集群内分工明确,产品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度,借助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企业间在市场、技术、人力资源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形成较为密切的合作和交流,产生良好的互动,使企业不断分化、融合,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如围绕闻名全国的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温氏集团从20世纪80年代在粤西的新兴县利用山地养鸡起家,现已成为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养牛业为主导,兼营品加工、生物制药,粮食加工及贸易的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大型畜牧企业集团,先后在华南、西南、华中和华东等10多个省、市、区兴建了32家一体分公司,并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契约的制度信任治理模式,带动当地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农民的增收,实现集群不断壮大。(3)外资嵌入型农业产业集群普遍采用关系信任的治理模式。该模式表现为外商投资农业建立项目,随着项目的扩大带动相关产业的进入,农业关联产业得到发展,带动产前种苗业、化肥、农药、农用机械业,产中农产品加工机械和食品加工包装业,产后农产品运销业,形成农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集群。如台商在福建福州、漳州投资的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由原先的种植业、水产和畜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到农业关联产业乃至观光休闲农业及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等各个领域,带动了漳州市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农业产业的兴起,出现了整个农业产业上中下游一体配套投资的现象,成为大陆农业利用台资最多的地级市和台湾农业科技信息的示范、辐射窗口。由于台资在长期商业交往中形成了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台商不愿意在当地另外搜寻合作企业,为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一窝蜂地相继前来漳州投资,出现群居链的复制。目前,在漳州两岸农业实验区内,为避免合资经营带来运作上的困境,台商逐步从独资、合资、合作并举过渡到独资为主的投资格局,截至2006年年底,漳州台商投资项目独资有768家,占全部投资项目的90%,关系信任治理模式在交易成本的节约和集群网络的高效运作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小结

在农业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发达国家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重新定位,已将竞争的重心由生产制造环节转向设计、销售控制、服务等高附加值的环节,部分低附加值的环节正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何避免在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承接并升级正成为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集群产品类别雷同、重复建设的现象相当严重,未能充分突出自己的地域、区位特色。龙头(中心)带动型农业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粗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低,主要靠价格或成本参与市场竞争,农民利益经常被侵犯,严重制约了集群进一步的发展[7]。而外资嵌入式农业产业集群根植性差,合作网络的技术益处和学习效应不明显,基本上仍属于“飞地”型产业集群。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以获取外部经济为主,通过节约成本获得竞争优势,但单纯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模式造成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尚处于低端,脆弱性非常明显。因此,如何通过优化制度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动本地企业和产业融入集群系统,促进交易主体对长期利益的追求,实现功能升级特别是提升品牌竞争力,对于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创造经济繁荣[M].呼和浩特:远东出版社,1998.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67-82.

[4]吴德进.高技术企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中国工业经济,2004(7):14-20.

[5]李婉萍,罗贤栋.工业园区的竞争力分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6]王学真,郭香峰,高峰.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07(3):91-95.

集群比较 篇4

1 理论回顾

1.1 区域品牌理论

因区域品牌理论发展时间较少, 国内外对于区域品牌概念并未有一统一的表述。最早提出区域品牌概念的是G.J.Ashworth (1990) , 认为区域品牌是包含某个地理区域以及区域内的产品、服务、产业、自然地理、文化和社会系统等众多层级的产品概念。

夏增玉、谢健 (2003) 提出区域产业品牌概念, 认为区域品牌是某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 并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该地域某行业或某产品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李永刚 (2005) 认为区域产业品牌则是指由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的市场美誉度与影响力, 其主体是区域内部的专业化企业集群而非单个企业。洪文生 (2005) 认为, 从集群的角度看, 区域品牌作为集群产品的主体和形象, 是集群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一个地区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熊爱华、汪波 (2007) 认为, 区域品牌是指产业在区域范围内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生产制造能力、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企业和企业所有品牌的商誉总和。

1.2 区域品牌建设及特性

区域品牌建设需要更多的力量支持。夏增玉、谢健 (2003) 认为, 区域品牌的建设往往需要借助集群内三种主要力量, 即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社会机构和集群企业的共同推动。孟韬 (2006) 认为在产业集群的生产体系建设和区域品牌塑造的过程中, 必须非常重视强势企业品牌的发展。熊爱华、汪波 (2007) 认为区域品牌的形成和经营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 它的形成和打造并不是单个企业的事, 需要以产业集群为基础, 集群内的企业群体和区域政府以及中介协会等主体共同推动下才能形成。由此可见, 区域品牌主要是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集群企业的共同推动建设起来的。同时因为区域品牌是基于当地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 因此存在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渐渐被人们认知、了解、接受, 并逐步固定下来, 成为区域经济的专一性特征,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累积凝结为区域经济的代表性符号, 以至于一个品牌可以代表某个区域。这便是产业集群建设区域品牌的根据所在。

2 海宁皮革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植模式分析

2.1 海宁皮革品牌发展现状

海宁被誉为“中国皮革之都”, 是全国重要的皮革周转中心和制造基地。海宁皮革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各项经济指标和知名品牌都处于国内前列。由此可见, 海宁皮革工业区集群化发展已经发挥出较强的集聚效应。截至2009年底, 全市皮革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 中国名牌产品2个, 浙江名牌产品6个, 浙江省著名商标9个。2010年1月, 浙江省的第一个皮革行业区域品牌形成, 即“海宁皮革”。同时, 海宁还分别被国家和浙江省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皮革皮衣之乡”和“浙江皮革商标品牌基地”。

2.2 海宁皮革区域品牌培植模式分析

海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条件, 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皮革业是全市的支柱产业, 有着较长的皮革发展历史。

海宁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为海宁的区域品牌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海宁的文化底蕴是推动海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内在因素。海宁产业集群的发展有效的结合海宁的三大文化, 在专业市场的建设中融入海宁皮影戏、皮贴画, 将皮革文化名扬海外, 同时还将皮革文化与海宁灯展、海宁名人等结合起来, 提高了海宁皮革文化的表现力、感染力, 提高了海宁皮革市场的深度、广度与内涵。所以这种长期的文化沉淀所带来的品牌优势, 是其他区域品牌难以模仿和企及的, 是海宁皮革品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已是国内皮革行业的领头羊, 与世界各国各行的交流与合作亦日益增多。

海宁皮革城会定期开展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 其已成为国内皮革界一个重要的信息发布中心与交流平台。博览会的举办, 进一步推动国内外皮革行业经济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 引领皮革时尚, 加速提升皮革产业的创新, 苦熬打海宁皮革这一区域品牌的产业影响力。同时, 有很多国家组织代表团前往海宁皮革城考察访问, 如土耳其、韩国等。由此可见, 海宁皮革在皮革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 集群内存在着多种专业市场。

海宁皮革集群区域品牌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关系。海宁皮革集群不但是生产中心, 还是大的集散中心, 是基于销售网络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海宁皮革产业集群内拥有各类专业市场, 从皮革原材料批发市场、皮草销售市场到服装销售市场, 应有尽有。海宁中国皮革城就是这一综合性的专业市场, 截至2012年11月底, 皮革城的客流量已达430万人, 相比前年同期增长近10%, 且2012年全年客流量将超过560万人, 成交量预计突破100亿元大关。成熟的专业市场是集群内外辐射的信息网络, 为海宁集群内皮革企业提供产品研发、价格定位和皮革销售的信息, 为海宁皮革业更上一层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由此可知, 专业市场是海宁区域品牌形成和传播的核心要素, 其形成模式可以总结为市场集散扩张型。

3 温州服装集群区域品牌培植模式分析

3.1 温州服装品牌发展现状概述

作为城市形象和品牌的亮点, 服装业一直是温州经济重要的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之一。近来, 温州服装集群经历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以及由质量到品牌的发展。到2007年底, 全市拥有30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 总产值达到480亿元。温州服装产业拥有7个中国驰名商标, 6个中国名牌产品, 17个国家免检产品, 达到国家最高质量等级标准优等品的有44个, 进入中国服装企业双百强的有10家企业, 获得省级名牌的有54个, 市级名牌86个, 产品通过IS09000认证的企业有80个, 12个IS014001认证企业等, 并逐渐显现出以男装西服为龙头, 女装, 休闲装, 童装, 针织内衣等不甘落后的格局。

3.2 温州服装集群区域品牌培植模式分析

纵观温州集群区域品牌形成的条件, 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 温州特有的温州人精神和丰富的企业家资源。

温州人素有“中国犹太部落”的美誉, 温州人独特的文化有重商文化、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和移民文化等, 这些都赋予了温州人连绵不绝的创造力, 形成了一种区域性人文精神即“温州人精神”。正是由于这种人文精神, 才创造出丰富的企业家资源, 才会形成众多中小企业专业分工协作形式的“小狗经济”模式。这就是温州区域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优秀人文资源。

(2) 温州人具有优秀的市场开拓能力, 形成强大的营销网络。

因为温州的资源贫乏导致温州人出外经商, 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 没有市场的地方也会有温州人去开辟市场, 这已是无须争辩的事实。几代温州游子在世界各地打拼, 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金, 造就了无处不在的信息和销售网络, 给温州服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民间资金来源和畅通的供销渠道, 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其他产业集群无法比拟的优势。强大的营销网络是传播温州服装区域品牌坚实的市场保证。

温州服装集群区域品牌所形成的基本条件表明, 无论是丰厚的资金支撑, 还是庞大的营销网络, 不管是家族企业的集体合作, 还是中介机构的积极引导, 终究还是温州所特有的地域历史人文资源。正是因为温州这独具特点的地域性人文资源, 才有了富足的企业家资源、流畅的供销渠道、雄厚的资金支持, 从而创造出现今的温州区域品牌。由此可见, 温州的地域人文资源是温州集群区域品牌形成的核心, 温州服装集群区域品牌的培植模式应该是地域人文资源型。

3.3 两种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的比较

3.3.1 二者的差异之处

(1) 集群类型不同, 海宁产业集群属于意大利式集群 (外生型) , 后者是意大利式集群 (内生型) , 依赖于内部中小企业。

(2) 集群优势不同, 前后则是专业市场的促进作用, 后者的优势是其厚重的历史人文沉淀。

(3) 集群企业状况不同, 前者是私有企业较多, 后者是家族企业较多。

(4) 组织模式不同, 前者是政府推动+市场带动+企业主动 (混合型) , 后者是企业主导+政府辅助 (自由组织型) 。

(5) 区域产业核心不同, 前者是市场与产业的互动, 市场集散扩张功能突出, 后者是地方根治性的人文资源, 是服装集群的核心。

(6) 区域品牌培植模式不同, 前者是市场集散扩张型, 后者是地方人文资源型。

3.3.2 二者的相同之处

(1) 集群集聚效应突出, 注重于建设完整的产业链。

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完善, 集群内部都会形成较好的专业化协作生产方式和完整的产业链。温州服装和海宁皮革都是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温州服装是以家族企业为单位自发形成的专业化协作生产, 海宁皮革是在专业市场的带动下, 以及政府的扶持而形成分层协作的生产。以海宁产业集群为例, 在海宁皮革城专业市场的推动下, 集群内建立了完善的原料供应市场、皮草市场等, 这是上下供应链的相互合作, 极大地增强了各自产业链的完善性和集聚效应。

(2) 集群产业各具特点, 区域产业内涵独特。

海宁和温州服装集群, 其区域品牌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均表现出独特的区域产业内涵。温州服装区域品牌深受温州特有的历史人文文化的影响, 牢牢的打上了温州人“文化基因”的烙印;而海宁皮革产业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互动是其区域品牌形成中特有的竞争优势, 构成了海宁皮革的区域产业内涵。两个集群各自产业内涵使该集群有异于其他集群, 这也是难以复制的区域文化内涵, 是其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

(3) 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参与集群品牌的建设培植, 政府作用高效。

在海宁与温州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 当地政府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集群的品牌建设中且高效务实。政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制度建设, 通过政府提供的区域产业整体形象宣传活动, 带动了或加速了集群内企业共同创立区域品牌。在政府的引导下, 为集群和区域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平台。

4 结论

通过对比和分析两个集群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集群的产业优势。温州服装区域品牌是建立在其浓厚的人文资源条件下, 而海宁皮革区域品牌是由其完善且全面的专业市场推动, 因此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优势是区域品牌形成和建设的基础。其次, 区域品牌建设应该积极的根据集群特色打造出区域品牌独有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集群区域品牌的培植与发展。

参考文献

[1]G.J.Ashworth, H.Voogd.Selling the city:marketing approaches in public sector urban planning[M].London:Belhaven, 1990.

[2]夏曾玉, 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10) .

[3]李永刚.企业品牌、区域产业品牌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J].财经论丛, 2005, (1) .

[4]洪文生.区域品牌建设的途径[J].发展研究, 2005, (3) .

[5]熊爱华, 汪波.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形成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07, (2) .

[6]孟韬.企业品牌、网络关系和区域品牌[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6, (2) .

[7]魏晋童.基于产业集群的温州区域品牌建设研究[J].企业经济, 2008, (11) .

集群比较 篇5

集群区域品牌简称为“区域品牌”,指以某地域内的优势产业为基础,反映该区域特征和产业特点的品牌。从国际上来看,许多产业聚集区世界闻名,比如,硅谷是高科技企业的象征,意大利米兰是高档时装的集中地,底特律是汽车产业聚集地。较典型的是意大利费留利生产座椅的产业集群,当地800 多家中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使用统一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从国内来看,许多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知名区域品牌,如温州皮鞋、金华火腿、嵊州领带、虎门服装、诸暨袜业、佛山陶瓷等。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苏南地区的部分集群区域品牌进行了分类与对比研究,指出了当前苏南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国外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的基本经验,并结合苏南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涵盖建立健全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努力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与具体实施对策等建设路径。这既有利于更好地研究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问题,对于江苏省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文献综述

从目前的国外文献来看,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研究较少。不过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普遍认为,欠发达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国家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化策略,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罗森菲尔德(Rosenfeld,2002)认为,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认知决定其对商品的选择行为,特别是当消费者面临广泛选择时尤其如此,从而凸显出品牌的价值。因此,政府可以像支持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一样支持产业集群品牌。斯图尔特(Stuart,2002)认为,产业集群可以扩大区域的影响力、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建议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实现区域品牌化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集群现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化问题也引起了理论界的持续关注,学者们分别从各自视角对该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陆国庆(2002)是最早关注区域品牌问题的国内学者之一。他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论述了区域品牌对于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认为区域品牌可以通过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和组织协同效应而使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随后,夏曾玉和谢健(2003)在与企业品牌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区域品牌进行了特征分析;并以温州鞋业为例,探讨了温州区域品牌建设的若干问题。孙丽辉(2004)对地方性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互动效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循环。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对于区域品牌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理论上探讨区域品牌的内涵(如贾爱萍,2004)、分类(如孟韬,2005)、性质(如孙丽辉,2007)、形成的要素和机制(如张月莉,2012)、培育或发展战略(如郭忠强,2012),以及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产业集群的关系(如熊爱华和汪波,2007)等方面。另有少数研究对区域品牌的品牌力(张春明,2008)、品牌价值(张挺,2006)等进行了定量的评价。总体而言,现有文献还缺少应用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对特定地区的集群区域品牌进行分类、比较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

为了列出苏南地区的主要区域品牌并获得其主要指标数据,作者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首先进入苏南各个地、县级城市的政府网站,浏览这些网站介绍本地特色产业的栏目,初步罗列出各个城市的集群区域品牌。然后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直接进入主要相关企业的官方网站,获取相关指标数据。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集群产业,还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记录,了解这些企业的发展过程,从中得到了一些数据,如年产值、现有工作人数等。同时,及时将这些收集得到的数据资料记录下来,通过相对简单的城市分类尽可能全面地找到更多的指标值。至于有些不太容易查到的资料,作者对其往年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这些资料估算出其他方面的一些数据。

接下来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整理。首先辨析资料的适用性。其次是资料的全面性,对于缺少的部分重新收集,直到全面为止。最后是资料的真实性,作者尊重客观实际,尽量避免个人观念影响资料的客观性。

(二)分类方法

目前,理论界对区域品牌有多种分类方法。国外学者大多将区域品牌简单分为原产地品牌、国家品牌、城市品牌、集群品牌几个类别。而国内学者对于区域品牌的分类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见解,这些见解既涵盖已经形成知名区域品牌的产业集群,也包括尚未形成知名区域品牌但已经初步形成区域品牌雏形的产业集群。

1.从区域品牌的内涵和区域竞争力的角度,将区域品牌分为“传统的区域品牌”“、现代集群品牌”和“泛化的区域品牌”(李新权,2005)。传统区域品牌一般是指由于当地资源禀赋、历史文化沉淀所形成的区域品牌;现代集群品牌有赖于当地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品牌效应的区域整体型特征则被称为泛化区域品牌。

2.从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入手,将区域品牌分为资源性品牌(或原产地品牌)、依托独特技术工艺的品牌和依托产业集群实现相关产业资源聚集发展起来的品牌。资源性品牌的地域属性具有刚性,无法脱离其生存的地域环境,如西湖龙井等;依托独特技术工艺的品牌随着技术的扩散和溢出,会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色产品的代称,如北京烤鸭等;依托产业集群实现相关产业资源聚集发展起来的品牌如狮岭皮具、古镇灯饰等。

3.从区域品牌产生的根源入手,将区域品牌分为历史传统型区域品牌、地理型区域品牌(或原产地品牌)和产业集群品牌。吕涛等(2005)认为,有些区域品牌是因为历史悠久而形成的(如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经过长久的传播效应,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也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或气候优势,这类区域品牌以农产品居多(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浙江龙岩蜜橘、烟台苹果等);更多的区域品牌是由于产业集群而形成的(如浙江温州的服装、鞋类、打火机、低压电器、嵊州的中高档领带等)。

4.从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即以有无核心企业作为区分标志,将区域品牌分为垂直型集群品牌和水平型集群品牌(孟韬,2005)。

5.从区域品牌的生成角度,将区域品牌分为自发生成型、企业品牌转化型和抽象型(无企业登记或商标注册)3 类(李永刚,2005)。

本文分别以城市、内涵、组织结构作为分类依据。以城市为分类依据只需要根据区域品牌所在地进行分类,是最显而易见的一种方式。而以内涵为分类依据,需要对收集的区域品牌进行一定的了解,从它们包含的范围对苏南5 个城市的区域品牌进行分类。最后,以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为分类依据,以该集群区域品牌有没有核心企业为标志,将其分为垂直型集群区域品牌和水平型集群区域品牌。

三、结果与分析

结果如表1 所示,可以看出苏南区域品牌的发展是比较全面的,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高新产业等多个方面。当然,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苏州市的区域品牌数量最多,但是以传统型区域品牌为主,产业规模仅次于常州和无锡市。镇江市的区域品牌数量尽管不少,但是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不易形成规模优势。南京市的区域品牌数量虽少,但是大多为泛化型区域品牌。其不足同样在于产业规模太小,而且缺少核心企业。常州市的区域品牌的数量虽非最多,但产业规模最大,并且多数区域品牌都有一个核心企业。从表1 可以看出电子信息产业是其龙头产业。无锡市的区域品牌数量仅次于苏州市,规模仅次于常州市,并且以现代型区域品牌为主,多数为垂直型区域品牌。同时,无锡市的区域品牌的规模发展得比较均衡。

四、政策建议

集群比较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折衷论,集群政策,市场机制

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和创新优势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地方政府制定本地产业发展政策时, 越来越多地呈现出集群导向。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 一些地方政府在培育本地集群时带有很强的投资冲动和盲目性, 加上集群政策趋同, 造成产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发展产业集群时, 需要考虑选择支持何种产业作为培育集群的重点。更重要的是, 要搞清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 这样才能以此为基础设计适合的集群政策。本文拟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进行经济学分析, 为各地区发展集群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一、市场自发论: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的

市场自发论的观点认为, 驱动产业集群形成的是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企业会自发地集聚形成集群, 而不需要其他力量的作用。19世纪末英国出现的众多小企业集群是其典型代表。

(一) 外部经济理论

传统上,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企业成本降低和收益递增是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取得的。规模经济, 是企业的某种产品因为其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规模收益递增;范围经济, 是当企业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时, 因为多种产品生产形成的协同效应而带来的每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外部经济理论认为, 成本降低和收益递增还可以由非企业主导的外部因素取得, 这就是依赖产业集群。外部经济理论是19世纪末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对英国以陶瓷业为代表的许多行业出现同业集聚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的。同业集聚导致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趋于下降, 所有企业都从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中受益。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 是不为企业所控制的行业规模增长因素, 而不是企业自身能控制的因素, 诸如投资规模扩张、产品种类增加等。因此, 这种由企业外部因素导致的行业平均成本降低被称为“外部经济”, 有人将其称为“马歇尔外部性”。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规模经济的实现会受到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的影响。外部经济也不同于范围经济。范围经济受制于产品多样性和企业的技术能力。外部经济与单一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品种和技术能力无关, 即使市场需求不变, 它也可以从大量企业的地理集聚中获得。通常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会受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限制, 但其聚合发展则会形成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于小型企业而言, 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 在马歇尔看来, 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同行企业的地理集聚, 而同行企业地理集聚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对外部经济的追求。

外部经济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 中间投入品的外部经济。同行业企业的集聚导致市场规模扩大, 中间投入品如原材料、零部件、专用工具、专用机械等的行业需求增加, 因此可以进行全行业的大批量采购而形成规模效应。第二, 劳动力使用的外部经济。行业市场规模扩大使从业人员增多, 企业可以用较低的成本雇佣到技术更为熟练的工人, 形成劳动力市场的规模效应。这两种外部经济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外部规模经济。第三, 技术性外部经济。技术性外部经济与业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有关。企业在一地集聚方便了行业内的信息交换, 业内人员面对面 (face to face) 的交流更为频繁, 技术、发明、专业技能一经形成, 难以保密, 会迅速外溢到其他企业并提高其生产效率, 这样行业竞争更趋激烈, 迫使每个企业都不断地创新。

(二) 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从工业空间区位选择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的自发形成过程。韦伯认为, 工业的区位模式决定于特定区域的既定因素, 如地理禀赋、自然资源、运输条件、企业本身的偏好等。他把区位选择的相关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区域因素具有“定位”功能, 它使工业具有固定于一地的天然倾向, 如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 因为这样可以使运输成本降低;企业通常也愿意选择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点以减少劳动力成本。集聚因素具有“吸聚”功能, 它能促使企业在特定区域集中或分散, 如为便于分工协作, 企业就有动力向一地相互靠近;土地价格低会吸引企业前来投资, 而地价上涨又可能使企业向外地分散。显然, 不像区域因素那样, 集聚因素不大具有天然性, 而多是“后天形成的”。

在韦伯看来, 区域因素先于集聚因素起作用。在区域因素决定了工业区位的地理位置后, 相互关联企业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便可能向该地集中。如零部件企业为给一地的装配企业就近配套就有向该地集聚的动机和行为。不过, 企业是否做出集聚的决策取决于集聚取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产生的运输成本以及劳动成本进行比较的结果。如果迁移所获的成本节约不小于迁移活动本身的成本, 那么企业就会实行迁移而形成集聚。显然, 在这里, 集聚完全是企业的市场自发行为。

二、政策驱动论:产业集群是在政策力量主导下自上而下形成的

政策驱动论的观点认为, 主导产业集群的力量是政府的政策, 集群是在政策力量作用下自上而下形成的, 而不是靠市场的力量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政策驱动论具体分为绝对政策驱动和强势政策驱动两种情况。前者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依赖行政力量形成的产业地理集中, 如前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和我国的“三线建设”产业。后者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依靠制定实施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形成的。这方面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和韩国的汽车、钢铁、电子等产业集群为代表。实践证明, 后者是很成功的。

强势政策驱动以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增长极理论是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中探讨产业集群的形成问题的。增长极理论认为, 政府要找到关键性的主导产业予以扶持, 再围绕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相关产业, 形成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的集聚, 再利用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间的联动形成协同效应, 不断推动经济增长。增长极理论的假设前提是不同产业间存在关联效应, 这种关联效应或者是前向的, 或者是后向的。不同产业形成的前向或后向关联效应并不相同, 存在着强弱的分别。如果一个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作用, 就可以培植成为产导产业, 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主导产业可以形成列昂惕夫乘数效应和极化效应。前者由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导致。后者则是在主导产业的增长导致区域外其他活动产生时形成的。主导产业在一个地区形成后, 相关产业将会围绕主导产业集聚。由于受到乘数效应和极化效应的作用, 区域经济趋于不断增长。在增长极理论看来, 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形成离不开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因此, 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由政府的政策推动形成的。

三、折衷论:产业集群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形成的, 但政策力量具有促进作用

波特的竞争经济学引发了人们对集群现象的深入思考, 折衷论的观点正是在集群迅猛发展和广泛受到关注的背景下产生的。折衷论的观点强调, 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很强的市场自发性, 但是政府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折衷论的观点认为, 决定产业集群形成的, 首先是市场机制的力量, 不过, 由政府主导的适合的集群政策设计会成为促进集群形成的积极力量。波特深入研究了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生动地说明了折衷论的理论解释性。

在波特看来, 产业的竞争优势是通过钻石体系的条件改善而获得的。具体涉及四个条件:一是需求条件, 包括一地是否存在精明而挑剔的顾客和来自异地的客户需求以及当地需求是否能做全球性扩张;二是生产要素条件, 包括当地所能提供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多寡、获取成本、质量高低和专业化程度;三是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包括当地是否存在有实力的供应商和具有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四是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结构, 包括当地竞争者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当地企业参与投资和产业持续升级的积极性如何。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并且它们彼此联系、相互增强。

按照波特的理解, 在特定历史情境下, 钻石体系无需全部而只需部分条件的满足就可能促成产业集群的萌芽。因此, 诸如大学的研究专长, 特别的基础设施, 不寻常或苛刻的本地需求, 原有的供应商产业和相关产业, 富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等本地可能具有的资源和条件, 都可以成为产业集群的诱发因素。而现有的产业集群由于蕴含着强烈的集群诱因, 因此新的产业集群最有可能从原有的产业集群中产生。在一个健全的产业集群中, 企业达到一定数目时, 会启动集群的自我强化过程。这时, 专业化供应商大量出现, 培训、研发机构得到发展,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相关法规日趋健全, 集群不断获得成长。集群中潜在的市场机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又进一步刺激新企业的进入和衍生, 并吸引金融机构等专业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开始为集群企业提供持续支持。产业集群因而形成循环累积效应并步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高级阶段。由此可见, 市场力量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生性力量。

由此可见, 产业集群的过程和结果应该由市场来决定, 而不是依赖政府的决策。政府不应该企图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政府的角色是制定产业集群的政策。但集群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了支持一个产业的发展, 而为该产业提供减免税收、给予补贴、规定进口配额、限制外来投资等保护性措施的产业政策层次上。集群政策应该是系统性的, 它远远高于产业政策。集群政策的目标是建设促进集群形成和升级的外部环境, 把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重点应放在对竞争效率有极为重要影响的外部经济、产业联结、技术创新、支持性机构等方面。

四、三种观点的比较分析

归纳起来, 市场自发论认为, 产业集群是由于外部经济和集聚因素的作用而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必然结果;政策驱动论特别强调产业政策对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强力主导作用;折衷论则把市场力量放在了第一位, 同时非常重视政府的集群政策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

市场自发论较好地解释了早中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产业集群现象, 带有明显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印迹。政策驱动论则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和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 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体制上的“计划”特征。而折衷论更多的是一种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它十分强调市场机制在集群形成中的基础作用, 然而市场机制具有天然的缺陷, 其自发性、滞后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又使带有导向性和某种“意志性”特征的集群政策力量的出现成为必要, 政府——集群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控者——的介入成为必然。因此, 在当今日益复杂、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环境下, 折衷论的观点可能是对集群形成机制的较为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李世杰、李凯.地方政府行为、企业选址与产业集群形成——转轨期中国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思考[J].学习与实践, 2011, (10) , P22-30

[2]Michael Porter,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2000, 14 (1) :77-90

[3]宁宏茹, 孙红梅, 产业集群政策的地区比较与启示[J].商业时代, 2011, (28) , P109-110

集群比较 篇7

关键词: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5日

一、比较优势与产业集群竞争力

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 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优势较大的产品, 并通过国际贸易换取自己不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就能获得利益。产业集群作为在特定行业和领域内, 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科研机构等组织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的集中, 集聚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 通过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加强企业间的互补性、优化产业结构、整合产业链、降低交易费用和社会成本, 从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比较优势是形成地区产业集群, 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个基本条件。产业集群又反过来能够强化该地区的比较优势, 有效地提高其内部的产业和企业的生产率, 进而提高在该地区的产业集群竞争力。

二、秦皇岛市产业比较优势

(一) 第三产业———秦皇岛旅游业比较优势

1、资源比较优势。

秦皇岛旅游资源融海、城、港、别墅、观鸟湿地、珍稀动植物、休闲养生等为一体, 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比较优势突出。目前, 秦皇岛开辟了海滨休闲度假、长城文化、历史古迹、名人别墅、山地观光、海洋科普、国家地质公园、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精品旅游线路, 并每年举办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山海关长城节、樱桃采摘节、孟姜女庙会、祈福大会、昌黎干红葡萄酒节等节庆活动, 这些旅游线路和节庆活动都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为强化“旅游兴市”战略, 2014年秦皇岛市提出了42个“旅游兴市”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并进行了具体的责任分解, 明确了时限要求。经过新建或扩建, 秦皇岛旅游资源将更加丰富, 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将更加突出。

2、政策比较优势。

为了加快并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秦皇岛市制定了《秦皇岛市旅游发展行动纲要》, 将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体系。县 (区) 及旅游区重点搞好县域旅游规划、旅游项目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在旅游项目涉及项目规划和立项时, 要征求旅游部门意见。出台了《关于打造“宜游”城市、建设最佳旅游目的地的意见》, 从纳税、贷款担保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优良的政策和发展环境, 使秦皇岛旅游业比较优势更加突出。

(二) 第二产业———秦皇岛制造业比较优势。

秦皇岛制造业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方面, 船舶制造、船舶配套产业、修船业及大型海洋石油工程仍是秦皇岛的龙头制造业。电力装备方面, 以哈动力和天威保变出海口基地为龙头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已生产出国内首台9FA燃汽轮机。秦皇岛市政府将依托哈动力、天威秦变等企业, 建设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出海基地。与天威集团战略合作, 建设天威秦皇岛工业园, 发展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重型工程装备方面, 依托秦皇岛天业通联公司和秦冶重工公司, 建设掘进机和起重装备基地, 大力发展大型起重机。高速铁路设备方面, 依托中铁山桥、天业通联、新铁德奥等企业, 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设备。另外, 在冶金专用设备、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部件及材料及加工配送方面, 秦皇岛市同样存在优势。

三、秦皇岛市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以产业集群的各种生产要素 (人力资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制度供给等) 为基础, 以企业内部、企业间以及产业集群之间的动态整合为运行方式, 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

(一) 突出区域产业特色, 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秦皇岛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特色产业。突出区域产业特色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 进一步整合、开发旅游资源, 突出特色产业中的特色产品。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 大海、长城等是秦皇岛的特色有形旅游资源, 但对这些资源整合与开发的程度不够, 对外宣传不充分, 对游客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于历史文化等无形旅游资源, 秦皇岛在这方面的系统研究人员投入、财力投入均不足, 历史文化研究不具有影响力。这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突出特色产业中的特色产品, 让秦皇岛的品牌在全国有影响力, 让海滨度假、长城文化等旅游项目全国知名。

第二, 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加大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提高软硬件的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是否完备, 是影响人们消费选择的重要指标。秦皇岛市目前在公共交通、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急需提高。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 合理规划, 加大对全市特别是同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改善全市交通环境和旅游接待软硬件环境。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维护好秦皇岛整体的旅游城市形象。

第三, 加强对内、对外宣传, 提高秦皇岛市旅游的影响力。秦皇岛市目前对外旅游宣传投入不足, 力度不够, 明显落后于同水平的城市。这需要相关部门在明确城市旅游定位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传统和现代媒体手段, 加强对外宣传。要增强对广大市民的旅游知识宣传, 使广大市民自觉成为城市旅游的宣传员、推广员。

(二) 突出产业的结构调整, 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加强相似性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挥相似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的作用, 通过联合或兼并的形式, 壮大优势产业中的行业。鼓励大型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 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 建立长效稳定的配套机制。加强有特色、专业化的共享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如主导产品检验检测设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特色功能仓储物流设施、产业特定要求的管网建设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机构等, 避免重复性投资建设。加强互补性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组建行业集团, 整合互补性行业的人力、财力、技术、设备优势, 实现互补性行业的双赢。

(三) 突出人力资本整合, 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人力资本整合, 是指组织在动态复杂环境下, 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产生新的资源结构, 创造组织的动态竞争优势。人力资本整合是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人们重视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本的作用。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行, 如果不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 不对人力资本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 人力资本本身的创新作用就不会发挥, 产业集群也就不会具有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因素中离不开人力资本的作用。评价一个产业集群是否有竞争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除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外, 还有政府、集群辅助机构及具有开放的文化、先进的意识和高素质的官员。技术体系是保持产业集群具有竞争力的关键。要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集群竞争力, 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就需要对这些人力资本进行整合。整合人力资本, 共同成立研发中心, 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 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本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田燕秋.基于比较优势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兵团农业发展问题.兵团党校学报, 2009.3.

[2]张洁.综合比较优势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2011.

上一篇:核电厂管道水压试验下一篇:高三学生如何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