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关联集群论文

2024-10-11

创意关联集群论文(精选3篇)

创意关联集群论文 篇1

一、供应链与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区别

1. 供应链理论基本内容

供应链是由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所谓供应链, 是指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制成中间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 通过调控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 使其发挥最大效率, 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通常认为供应链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企业或者产业链的竞争力:降低库存成本、减少信息费用和合约成本、缩短订货-生产周期、强化企业/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2. 产业集群基本思想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现象, 由于其异乎寻常的区域经济竞争力, 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力的现象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产业集群的机理是通过地域的邻近性来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 同时降低因频繁交易而产生过高的交易费用。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 一个地区同类企业的总和不是产业集群, 多个关联度低的企业在同一个区域内的无序“扎堆”也不是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是像生物链一样的需求-供给关系, 能整合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优势。

3. 供应链与产业集群的区别

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产业集群现象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而供应链属于物流学的研究对象, 相比较而言, 前者的研究偏于宏观, 而后者的研究偏于微观。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分析工具, 它运用运筹学、数学、经济学、信息学科的知识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企业管理中的人、财、物、信息的流动问题, 是以减少成本为根本宗旨的一种管理学分析工具, 注重微观操作、运行管理、定量等方面的研究和运用。产业集群则是一种经济现象, 目前产业集群主要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产业集群的分类、形成机制、创新网络、竞争优势等问题, 比较注重宏观、战略、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运用。

二、供应链与产业集群的联系

供应链的产生和产业集群的出现都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 均以价值链为基础在集成化思想指引下运作。虽然研究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 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共同之处。

1. 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也是产业集群的构成实体

供应链上节点企业是按照供应链管理战略思想进行专业化分工后选择的合作伙伴, 企业间关系紧密, 形成环环相扣的功能性网链, 这些企业在一个整体管理下实现协同运作和协作经营;同时, 这些节点企业也是产业集群的构成实体, 从这一意义上讲, 产业集群是供应链组链的选择集合。

2. 产业集群为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

产业集群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众多的企业在某一地域的集中, 但是这种集中是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的, 在集群内大中小企业并存, 不同类型的企业共生, 是一个生态化的企业群体。在这个生态群体中, 各企业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相互协作, 上下游配套企业可以共享产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以及知识产权和管理知识, 这些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共生共存。这就为产业集群中的供应链提供了良好的运营环境, 直接导致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提高。

3. 供应链促使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

为了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以对市场需求做到及时响应, 在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 长期存在着“组建—筛选组员—淘汰—组建”的动态循环, 可以对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进行调整, 而这种调整对备选企业具有一定的挑剔性, 这种选择性和流动性所具有的压力, 将会极大地加强企业间合作竞争的意识以及创新的步伐。

对于处于价值链横向节点上的企业而言, 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它们之间的竞争是必然的, 一定强度的竞争会促使创新的发生, 然而合作也并非是没有必要。因为创新往往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程, 对于单个企业来讲, 独自进行创新难以获得成功, 面对诱人的市场机遇以及自身技术和资源的有限性, 合作是实现多赢的最好选择。对于处于价值链纵向关系的企业来讲, 他们由于能够共享彼此的信息, 能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 也可以取得共同的发展。可是他们之间的竞争依然存在, 因为创新能力的高低、拥有优势的强弱, 直接决定他们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及盈利能力。供应链的这种调节机能能够确保企业在适当竞争的同时维持高度的合作关系, 这样可以促使产业集群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

总之, 立足于供应链与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 使它们共生共存、共同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企业的运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不足, 以及分散经营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的这种内在关系进行整合, 以便提升产业竞争力, 使其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娟:供应链管理在产业集群问题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9

[2]黎继子刘春玲: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及培育分析[J].经济经纬, 2006, 6

[3]杨青芬: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共生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1

[4]王会张光明王亚萍:供应链与产业集群比较分析[J].价值工程, 2006, 11

创意关联集群论文 篇2

1 海洋产业与海洋产业集群

1.1 海洋产业

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种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即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所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或人类在海洋及以海洋资源为对象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活动。

海洋产业按产业的属性可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渔业、海涂种植业等),海洋第二产业(海洋油气业、海盐业、海滨砂矿业、海水直接利用产业、海洋药物业等),海洋第三产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服务业等)。海洋产业按形成的时间可分为传统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盐业及盐化工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石油、天然气业、海水养殖业、滨海旅游业、海滨砂矿业、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未来产业(包括深海采矿业、海水淡化产业、海洋能利用产业、海洋药物产业等)。

1.2 产业集群与海洋产业集群

美国商学院波特教授在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即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关联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是在某个特定区域内,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的机构在该区集聚和发展,并形成持续的区域竞争力的现象。产业集群涵盖三个方面:①产业部门和相关机构在特定空间区域内必须有集中的现象或者集聚的趋势。②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通过对外输出产品和服务为区域创造财富,它们是构成产业集群的重要组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③产业、企业彼此之间以某种方式相互紧密联结,使集群内的产业、企业的经济效率比其他非集群的产业、企业总体要好得多。根据产业集群的定义及相关特征,海洋产业集群可以简单定义为:海洋产业和相关机构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有集中的现象或者集聚的趋势,同时各海洋产业以某种方式紧密联结,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推进作用的一种区域组织形式。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国内外研究有关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主要有区位熵法、波特案例法、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理论的主成分分析法、多元聚类分析法和图论分析法等[5]。区位熵法和投入产出法主要是识别产业集群普遍采用的工具。由于海洋产业没有被列入《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以及区位熵分析法只能识别某一区域海洋产业集聚现象及趋势的存在,不能识别产业间的联系。因此,本文在采用区位熵分析方法的同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各海洋产业的产业关联度。

在我国现行的海洋经济统计中,仅对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石油天然气、海底砂矿、海洋盐业、海洋造船、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国际旅游进行了较为完整序列的统计。根据辽宁省资源情况,本文根据对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石油天然气业、海洋盐业、海洋造船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以及滨海国际旅游业等五种海洋产业对辽宁省海洋产业的区位熵与产业关联度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基础数据来源于1997—2006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辽宁统计年鉴》。

2.2 辽宁省海洋产业区位熵测算与分析

区位熵法: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主要用于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反映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可通过区位熵(L)来测定一个小区域工业产业部门在大区域范围内的相对集中程度,从而确定该小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并最终反映各小区域的对外经济联系格局。区位熵的公式为:undefined。式中,eij为j地区i海洋产业产值,m为地区数,n为产业或者行业数。L>1,表明所研究的海洋产业在该区域的集群程度超过全国,其产品自给有余; L<1,表明所研究的海洋产业在该区域集群程度低于全国,其产品需要从区外输入;L=1,表明所研究的海洋产业在该区域的集群程度与全国水平相当,区位熵大于1说明此种海洋产业可能存在聚群现象。根据周叔莲的标准,可把判别标准定为1.4,凡区位熵大于1.4的产业判断为具有产业集群。

结果分析:①产业间区位熵差异明显,个别产业区位熵值较大(表1)。2005年,辽宁省L>1的产业有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盐业、船舶制造业,此三种海洋产业在辽宁地区集群程度高于全国,其产品向区外输出,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趋势。其中,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和船舶制造业的L>1.4,特别是船舶制造业L值较大,最大为4.1150,最小为2.373,已具有海洋产业集群;L<1的产业有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此三种海洋产业在辽宁地区集群程度低于全国,其产品需从区外输入,暂不具有产业集群。但滨海旅游业发展较快,有形成海洋产业集群的趋势。②从产业结构角度来讲,海洋第二产业和传统海洋产业的区位熵较大。海洋产业第一产业中区位熵大于1的有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产业第二产业中区位熵大于1的有海洋盐业和船舶制造业,海洋产业第三产业中滨海旅游业的区位熵也较高,并有上升趋势。在海洋产业传统产业中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海盐业区位熵大于1,海洋新兴产业中滨海旅游业区位熵较高。由于海洋未来产业刚刚起步,统计数据只有2004年和2005年的数据根据,这两年的数据海水利用产业区位熵大于1,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③区位熵变化明显(图1)。根据1996—2005年辽宁海洋产业区位熵的变化,2003年是海洋水产业L值变化的一个节点,L值达到最大,从1996—2003年稳步上升,特别是2000—2003年增长较快,2004年有所下降,2005年有较小幅度的增长;海洋石油、天然气业L值在1998年有大幅增长,其他年份变化不明显,且L值均较小;海洋盐业L值在1996年达到最大,1997年有明显下降,之后缓慢增长;船舶制造业是辽宁省的优势产业,其变化表现为两升两降,即2000—2001年和2004—2005年为两升,1996—2000年和2001—2004年为两降,2001年达到最大值。海洋交通运输业L值1999年达到最小值,其他年份变化幅度不明显。从2004年开始,滨海旅游业L值有突破性增长,L值向大于1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

2.3 辽宁海洋产业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统计相关分析是对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因素Y对因素X的相关程度与因素X对因素Y的相关程度并不相等。本文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各海洋产业的关联度,以克服相关统计分析的缺陷。灰色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分析对象时序数列曲线的相似程度判断其关联程度。即两条曲线越相似,其关联度越大,反之越小。在具体分析计算时,可将无限收敛(曲线)用近似收敛(数组)来取代,从而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设x1,x2,…,xN为N个因素,反映各因素变化特征的数据列分别为{x1(t)},{x2(t)},…,{xN(t)},t=1,2,…,M。具体计算过程如下:①求个序列的初值像,令undefined;②求差序列△ij(t),△ij(t)=|xi(t)-xj(t)|;③求两极最大差与最小差,undefined;④求关联系数,undefined;⑤计算关联度,undefined;⑥根据计算得出辽宁各海洋产业间的产业关联度矩阵。在实际运算时,0.5≤ζij(t)≤1,越接近1,表明两要素关联性越大。k为介于[0,1]区间上的灰数[3,5,9,10]。

结果分析:本文选取1996—2005年辽宁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海洋盐业、海洋造船、海洋交通运输以及滨海国际旅游等六大海洋产业产值进行分析,这六种海洋产业的序号分别为1、2、3、4、5、6,k值取0.5。计算结果与分析为:①各海洋产业关联比较大,最大值为r51=0.91229,最小值为r16=0.71864(表2)。②海洋产业关联度呈现出明显一致性,ri4最大、ri6最小。r14>r12>r15>r13>r16,即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与船舶制造业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滨海旅游业;r24>r21>r25>r23>r26,即海洋石油与天然气、船舶制造业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滨海旅游业;r34>r35>r32>r31>r36,即海洋盐业与船舶制造业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石油天然气、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滨海旅游业;r42>r45>r41>r43>r46,即船舶制造业与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盐业、滨海旅游业;r54>r51>r52>r53>r56,即海洋交通运输业与船舶制造业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与石油天然气、船舶制造业、滨海旅游业;r64>r61>r65>r52>r63,即滨海旅游业与船舶制造业的关联最大,依次是海洋水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石油与天然气、海洋盐业。③从平均值上看,undefined及undefined较高,分别为0.899132、0.893418,海洋造船业与其他海洋产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与海洋造船L值大有关,其最大值达到4.115,最小值为2.373;undefined与undefined较低,分别为0.817624、0.789176,这与滨海国际旅游L值相对较小有很大关系,但这不能因此断定滨海国际旅游的发展不能与其他海洋产业互相促进。

3 结论与建议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也是东北三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海洋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辽宁省海洋经济产值已经占到辽宁省总GDP的12.98%。本文通过区位熵的计算及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辽宁省海洋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尤其是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海洋盐业、船舶制造业,三种海洋产业区位熵大于1,存在产业集群现象。②从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可见,辽宁省各海洋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较大,特别是海洋造船业与其它海洋产业、其他海洋产业与海洋造船业的关联度最高。

结合辽宁海洋资源状况、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和区位熵与产业关联测算的结果,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为目的,应把握好以下几点:①围绕船舶制造业、海洋水产业、海洋盐业3个区位熵大于1的海洋产业,做强海洋产业集群;壮大以大连、葫芦岛地区为主,丹东、锦州等地区为辅的造修船业和配套业协调发展的世界级船舶制造业集群;横纵两向发展海洋水产业,使水产加工业与水产养殖业、水产流通业、水产仓储运输业相互促进,培育产业的龙头企业,打造全国甚至世界品牌,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优势产品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发挥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进一步发展大连盐区、营口盐场和锦州盐区的海盐业,以满足东北地区的用盐需求。②提高区位熵小于1的海洋产业的综合实力,向有利于海洋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建设以大连为中心,以丹东、葫芦岛市为两翼,贯通辽宁沿海各市的滨海旅游带;逐渐完善以大连、营口港为中心,丹东、锦州、葫芦岛港为两翼,旅顺、葫芦岛、缓中、盘锦、庄河、瓦房店等为网络,中小结合,层次分明,功能齐全,分布合理的海洋交通运输体系。③为保证海洋产业集群的活力,加快产学研结合的力度。以科研为源头,加强海洋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

摘要:以辽宁省为研究地域单元,运用区位熵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辽宁省1996—2005年以来的海洋产业专业化水平与产业关联进行测度与研究,得出辽宁海洋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产业集群现象,各海洋产业关联度较大等结论,并根据研究结果及辽宁省海洋资源状况,对发展辽宁海洋产业集群提出建议。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产业关联,辽宁省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Z].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2006.

[2]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6.

[3]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韩增林,王茂军,张学霞.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变动及空间集聚分析[J].地理研究,2003,(3)∶289-296.

[5]孙才志,王会.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7-11.

[6]马廷玉,邬冰,刘志虹.辽宁产业集群发展与近域城市整合的互动机制[J].经济地理,2008,(4)∶623-626.

[7]楚波,金凤君.产业集群辨识方法综述[J].经济地理,2007,(5)∶708-713.

[8]许永兵,贾强.区位商视角下的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为对象[J].经济与管理,2008,(9)∶86-89.

[9]白福臣.中国海洋产业灰色关联及发展前景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1)∶110-112.

创意关联集群论文 篇3

关键词:信息产业,经济增长,关联效应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仅使信息产业本身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应用促使产品和服务的成本结构发生变化, 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曲线不断下移, 信息技术的这种扩散效应使国民经济的其它行业的生产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介于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产业又是以集群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这是国际国内普遍公认的事实。近几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信息产业集群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 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利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信息产业集群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等, 相对于分析研究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文献并不多见, 那么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否是区域经济越发达地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得越好, 还是信息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我国几个典型代表区域的相关数据, 分析这些区域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分析这些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并对影响这些差异形成的因素进行剖析, 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

二、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经验分析

从经验判断, 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必然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集群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本文选取这几个区域的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这些区域的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 用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解释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 (M.Porter) 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 创立了产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波特首先提出钻石模型, 认为决定一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四个:要素条件, 需求条件, 相关支撑产业,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此外还有两个附加要素, 机遇和政府。机遇和政府行为能使四个关键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影响国家竞争力。波特认为, 该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发挥作用的条件下, 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 从而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 因此, 地理集中是必须的。由于地理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可以使四个要素整合为一体, 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 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我们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现有的信息产业集群, 像我国的中关村信息产业群、美国硅谷信息产业群区、台湾新竹高科技产业群区等, 会发现从要素条件方面看, 这些地区都具有发展信息产业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具备丰富的发展高科技产业 (信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之一) 所需求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

从需求条件看, 科学家们预测:全世界的信息产业产值2010年将达到50000亿美元, 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关支撑产业的繁荣也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充分体现, 像面向市场经济的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新型企业、新的政策与政府管理方法以及中介机构;波特指出:“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不同。”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信息产业中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 波特认为, 产业群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影响竞争:首先, 通过提高立足该产业领域的生产力来施加影响;其次便是通过加快创新的步伐, 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便是通过鼓励创新企业的形成, 扩大并增强群本身来影响竞争力。信息产业群内的企业由于距离的相近性而更容易获得行业专业化的信息或技术诀窍, 从而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 由于信息产业群不仅包括相互之间进行竞争的同行企业, 同时也包括涉及顾客、供应商与一些辅助性机构及政府提供的一些基础性设施, 这样会导致产业群内企业可以进行低成本的实验, 进而使具有外部性或技术溢出效应。由上面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经济发达地区更适宜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像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比较完善, 在20世纪80和90年代, 当地的信息产业集群就粗具规模。

但是我们在研究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相关问题的时候, 通过案例分析也会发现, 信息产业集群不一定都是完全遵循波特的钻石模型, 也会有其它因素, 像历史偶然事件、政府引导也会促使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像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区, 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范例, 是继美国硅谷之后的世界第二大信息产业集群所在地, 所以我们又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信息产业集群是否也可以建立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信息产业集群反过来是否又会带动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这一地区经济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

(二) 信息产业集群影响区域经济效应的经验分析

产业集群具有成本优势, 信息产业集群也是如此, 这也是由信息产业的特征所决定, 信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主要以技术知识为基础, 尤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同时信息产业又是一个混合型产业, 象计算机制造、通信等行业又具备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对于后者同样需要通过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形成成本优势, 同时其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技术扩散对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影响。

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与技术扩散优势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企业的衍生性。像北京的中关村, 该地区IT产业中能够不断衍生出许多新的企业, 而这些新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衍生出来, 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新的企业无论是创建人还是经营管理者和熟练工人都源于产业集群内部原有的各个企业, 他们自身已经通过学习具备本产业发展的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产业集群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优势使得集群起到了新企业孵化器的作用, 对促进企业的衍生和增加集群内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创新等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此外, 信息产业集群具有资源吸引和组织优势, 产业的资源组织优势主要是由路径依赖引起的, 所谓路径依赖, 是指技术发展或制度变迁受到其初始选择的影响和制约, 人们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 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性。这种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 具有自我加强的放大效应, 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择。按照新增长理论, 由于偶然机会、历史事件、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导致一些产业最初在某些地区集聚形成一定比较优势, 这样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 各种要素将进一步向该地区集中, 从而使这种集中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产业集群一旦形成, 就会产生资源的吸引效应, 就会通过其优势将有直接联系的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 并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甚至是不同的产业, 扩大地区产业的规模。随着产业竞争力的增大, 这种资源的吸引效应也会加大。这种路径依赖形成的“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计过程, 能使企业快捷低价地获取所需资源, 促进企业发展, 促进集群的发展。

信息产业集群之所以比一般地理意义上企业集聚现象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 根本在于IT产业集群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 而是通过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互相起到了支撑和推进作用。所以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 有效的产业集群就应该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 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三、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IT产业集群在政府的有意识推动下得到长足的发展, 政府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 建立高新园区, 高新园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 产生了主要集中在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的四大信息产业集群:珠江三角信息产业集群、长江三角信息产业集群、环渤海信息产业集群和中西部信息产业集群,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产业, 其发展在根本上决定着信息产业未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其竞争力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猛, 年均增长超过20%,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8%。然而,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外资大规模进入的基础上, 面临着产业高速增长与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并存、产业规模扩大与效益低下并存、外资大量进入与本土大企业缺失并存的严峻挑战, 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近年来,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引起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在与信息产业实证研究方面吴灼亮、穆荣平 (2005) 利用1998-2002年数据, 从资源转化能力变化指数、市场化能力变化指数、技术能力变化指数、比较优势变化指数等方面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吕金、张 (2008) 从贸易净出口相对规模和产品出口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陶良虎 (2005)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2003年湖北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及其在全国各省市的排名。本文选取四大信息产业集群的代表区域北京、上海、广东和重庆来研究上述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和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力求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信息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因素。表1为以上四个城市1997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 由于中国信息产业中制造业占据主要位置和数据收集的局限, 这里只列出了四个城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相关数据。

注:表1、表2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新技术统计年鉴整理

从表1、表2数据可以看出广州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最高, 从2006年开始基本达到百分之二十六多, 其当年价总产值也是远远高于其它地区, 2007年达到8257.03亿元;而重庆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相对较低, 2007年为1.23%, 其当年价总产值也远远落后于广州, 为50.71亿元。图1是上述四个地区生产总值 (按当年价, 单位亿元) 的比较, 图2是上述四个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的比较。

首先分析北京当年价总产值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之间的模型关系:Y表示当年价总产值, X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 下图是北京地区XY散点图, 以及之间的关系模型。单位:万元

拟合系数R-squared=0.88971, DW=0.745143,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72.60273,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13。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每增加1万元, 当年价总产值增加3.734346万元, 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原理和方法可以建立其他三个地区的关系模型如下:

上海:

拟合系数R-squared=0.906983, DW=2.79983,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87.75609,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06.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每增加1万元, 当年价总产值增加9.367822万元, 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广州:

拟合系数R-squared=0.991941, DW=2.021222,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1107.766,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每增加1万元, 当年价总产值增加3.149989万元, 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重庆:

拟合系数R-squared=0.804771, DW=1.827182,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37.0996,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181.说明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从以上模型分析可以看出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西部地区的代表重庆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更大,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这与经验估计相吻合, 因为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地区, 信息技术的扩散效应越大。

四、区域信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 模型建立

信息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本文认为影响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各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 (万元)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 (人)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 (人年)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人)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 (万元) 等因素有关。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人)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 (万元) 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是主要因素。下面着重考虑这四个因素, 取

1997~2007年的数据, 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指标原始数据标准化后取对数, 建立对数—对数模型进行计量, Y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 用当年价总产值表征, x1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x2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 x3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 建立回归模型, 表3为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二) 实证结果解释

1.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数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C1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数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地区的C1值分别为1.711173, 0.906277, 1.032687, 1.840988, 这说明, 这四个地区从业人员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该行业总产值增加1.711173, 0.906277, 1.032687, 1.840988个百分点。

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投入对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最大竞争特征在于高技术含量及技术创新。R&D活动, 又称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是科技活动的核心, R&D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主要表现在: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产业集中度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品价值主要来源于科技技术知识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性劳动, 其产品附加值较高。R&D投入比例高, R&D活动一般不会中断很长时间, R&D成为取得技术领先和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c2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地区的c2值分别为0.447765, 0.487064, 0.183885, 1.432763, 这说明, 这四个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之和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该行业总产值增加0.447765, 0.487064, 0.183885, 1.432763个百分点。

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对该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 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表3中c3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入对总产值的影响, 北京、上海、广州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对行业总产值的影响可通过以下模型表示:北京:Y=-685332+4.91905X

拟合系数R-squared=0.985356, DW=1.832774,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605.5935,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

该模型说明北京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万元, 该行业总产值增加4.91905万元。

上海:Ln (Y) =4.438319+0.752116Ln (X)

拟合系数R-squared=0.970484, DW=2.262901,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295.9148,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

该模型说明北京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该行业总产值增加0.752116个百分点。

广州:Ln (Y) =3.551337+0.875776Ln (X)

拟合系数R-squared=0.984607, DW=1.166682,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575.6881, Prob (F-statistic) 的值:0.0000。

该模型说明北京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该行业总产值增加0.875776个百分点。

4. 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

由于重庆地区年末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是负值, 与实际情况不符, 可能是收集数据太少的问题, 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

(一) 对现有格局的反思

北京科技人才密集, 科研人员层次水平高;研发机构数量大, 科研实力雄厚;同时, 从业人员素质稳步提高, 对留学归国人员吸引力增强;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上升;从事生产人员比例下降, 科技活动者比重上升, 科技活动的人员比例已经超过生产人员比例;人员年轻化明显。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是国际上比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标, 表明是否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科技队伍长期从事企业科技活动。2005年重庆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50人年, 低于全国 (3067人年) 和西部 (955人年) 平均水平。罗斯托指出, 在任何时期, 一个经济系统能具有或保持“前进的势头”, 是由于若干个“主要增长部门”迅速扩张的结果, 因此, 要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成为既自身兴旺发达, 又带动各个区域经济腾飞的主导产业,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必须加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本区域产业的关联。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高技术含量与技术的关联性决定了产业有重要的外部经济效应和其他间接效应。

本文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比重更大, 这与经验估计相吻合, 因为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地区, 信息技术的扩散效应越大。

(二) 相关政策建议

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的竞争力, 信息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加速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了,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企业通过群集化发展, 增强竞争力, 因而, 培育地方信息产业集群,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产业集群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状况是有差别的, 这就要求因地因时的处理好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 中央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予以政策倾斜, 将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有意识地向西部地区靠拢, 将其培育成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

第二,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提高对外招商引资宣传的有效性, 充分吸引外资和经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

第三, 提高劳动力素质, 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 主要在于它拥有相对于落后地区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中西部地区应加大高科技人员的培育, 采用有效的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 培育企业的研发体系, 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四, 政府应该站在全局高度, 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 积极丰富区域内企业生态环境, 完善区域功能, 形成科研、物流、服务等功能齐全的产业生态网络, 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挥良好的、正面的集聚效应。

第五, 为研发型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给予有突出贡献的研发产业从业人员物质奖励, 增加财政对研发的投入, 扩大研发扶持资金规模。

参考文献

[1]李春艳.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理论综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12) .

[2]陈亚辉.基于钻石模型的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当代经济, 2006 (12) .

[3]唐敏.基于创新优势下的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9) .

[4]盖文启.集群竞争——中国高新区发展的未来之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5]赵玉林, 魏芳.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6) .

[6]刘志亭.高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2006 (12) .

[7]毛慧红, 颜建华.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上海综合经济, 2004 (6) .

[8]王子龙, 谭清美.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及应用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9) .

[9]黄鲁成, 张红彩, 李晓英.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系统协调度分析[J].统计观察, 2006 (6) .

上一篇:网络视频行业下一篇:阅读策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