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企业集群

2024-07-23

区域企业集群(精选10篇)

区域企业集群 篇1

一、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定义以及形成原因

(一) 定义

全世界最早研究中小企业的学者是马歇尔, 他首先提出了“外部经济”这个概念, 认为中小企业是一个因为成规模聚集在一起而产生效益的企业团体。针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一些学者给出了明确的界定:相对独立又有特定联系;互相之间由专业分工以及专业协作相互关联;小企业之间存在交换关系以及适应关系, 即为了促使资源 (如资金、人力、人脉、销售渠道等) 的迅速积累以及为了维持企业之间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产生的资源流动以及企业关系磨合;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既有合作的因素, 又有竞争的因素;企业之间并不使用法律上的文书等契约来维持彼此之间的交易以及合作活动, 而是用一些人文因素, 比如信任或者承诺等因素为凭证, 并在不属于这个群体的企业进入时, 也以“信任、口头承诺”等人文因素进行有力的回击。

(二) 集群成因分析

一些专家学者经过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区域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些关于集群的形成原因。如果这些小企业“孤军奋战”, 那么无论是在资源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不占优势;而如果若干彼此之间有联系的企业组成一个集团, 在其内部进行资源共享, 则会在资源寻求、降低生产销售可能带来的风险、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等方面占有更大的优势。同时, 多个企业在一起“组团”可以促进集团内部的分工细致化, 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使自己企业的利益得到强化。还有一些专家分析了一些沿海城市的文化氛围以及思想环境, 提出了如下看法:沿海城市重视工商的思想氛围以及当地“当老板比打工强”的思想观念, 配合上以亲情、友情以及同乡情所交织成的复杂关系网, 使小企业集群得到了能够扎根于此的肥沃土壤。同时, 由于当地政府对于这种经济的发展采取了默许或者鼓励的政策, 使得小企业集群得以迅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几种区域经济模式及其特点

我国地域十分辽阔, 无论是在自然条件还是在经济条件上相差都很大;再加上全国各地发展并不平均, 无论是在经济基础还是在政策引导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下面, 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全国各地几个主要的中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一) 专业分工、精诚合作——温州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分析

在中国的中小企业集群中, 温州模式是最强调合作和专业的。有人曾经把温州的经济模式比喻成蚂蚁:一大块肉掉到了地上, 蚂蚁想要把它抬回巢穴中, 可是任何一只蚂蚁都抬不动, 于是一群蚂蚁分工合作, 你抬左边, 我抬右边, 他抬中间, 就这样, 一群蚂蚁肉给抬走了。下一次又碰到了一块肉, 于是一群蚂蚁如法炮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第一只蚂蚁变得非常擅长抬左边, 第二只蚂蚁变得非常擅长抬起右边, 第三只蚂蚁……从此, 不管多大的肉掉到了地上, 蚂蚁们总是能把它抬起来, 不管什么条件都不在话下, 因为他们已经培养出了这种专业分工的模式。

温州企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小。至于企业小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原因。首先是温州人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白手起家, 没有办法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 这就决定了刚开始的时候企业大不了。然后, 温州人对于外来人抱有一种深深的不信任态度, 没有办法把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企业交给外来人打理, 害怕公司被这些人给坑走了。所以, 温州企业一般都采用的是家族管理的模式, 这种模式就决定他不可能做大。第三, 温州对于打工挣钱抱有一种鄙视的态度, 没有人想要用自己的能力帮别人挣钱, 这也导致了温州人的创业想法比其他地方的人要强。

企业的规模不大, 这已经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了;要想在有限的规模内进行更大的发展, 大家便只能选择专业化的道路, 以避免雷同以及随之而来的恶性竞争。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种类由多样化变为了单一化甚至是唯一化, 甚至一些厂家只生产某样产品的个别部件, 以求达到专业化的极致。比如一把门锁, 有人专业生产锁身, 有人专业生产锁孔的黄铜部件, 有人专业负责钥匙, 还有人专业负责包装纸盒……一把锁头需要几十家企业生产, 还要有专业的企业进行装配包装, 这就使温州的企业密不可分地组成了一个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也就是说, 对于温州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来说, “三小三大”, 即小作坊在小地方做小货品;大产业通过大市场进行大配套。

温州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其他地方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不同是, 区域经济是由很多中小型的公司顶起来的, 而不是一两家大型企业支撑起来的。别的地方的经济发展只需要几个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来挠头, 但是在温州, 整个区域的经济是需要十几万中小企业的所有者一起挠头的。如此巨大的数量, 大家同心协力, 温州的经济才得以飞速发展。

但是, 这种模式也诞生了一些问题。温州的小企业很多, 但是能够称之为“龙头”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同时, 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高新企业在温州也是极其稀少的。在这样的条件下, 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来吸引高新企业入驻。同时, 温州的区域经济模式正在由“温州区域模式”发展成为“温州人经济模式”。全国很多著名企业家是温州人, 这是因为温州地域狭小, 在温州根本施展不开这些人的拳脚, 于是这些富裕的温州人就带着几百亿甚至是上千亿的家产, 在全国各地进行创业, 把温州人的经营理念、生产方式以及经营思路带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二) 用物流带动生产——义乌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分析

义乌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小商品集市, 它已经变成了世界性的小商品商贸采购中心。在义乌每日销售的商品中, 有六成左右是出口到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的。

最开始的时候, 义乌小商品市场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一个中转流通的停靠站——厂家把货物由广东、深圳等大型生产加工地区运送到义乌, 在从义乌经由采购商流通到相对来说小商品生产业不发达的北方地区。但是, 由于义乌作为商品流通集散基地的功能慢慢成熟, 配套附属设施逐渐完善, 小商品生产企业逐渐把自己的厂房从其他地方转移到了这里。到目前为止, 义乌所出售的的商品中, 有四成左右是在义乌以及义乌周边的城镇里面生产的, 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的提高中。所以, 这就构成了义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特点之一:市场需求直接和小商品工业挂钩。浙江向来是出产轻工业制品的重要基地, 所以剩余的六成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也是在浙江生产并运送到义乌的, 这就使义乌的小商品市场逐步变为生产和中介为一体的加工生产市场, 而聚集在义乌的中小企业集群区域, 则是由“物流”和“中介”两条线串起来的。

义乌模式之所以能成功, 关键因素就是义乌通过自己的拼搏, 打开了交通运输这个最重要的环节。在他们的努力下, 义乌一共开辟了三百多条交通运输路线, 并且这些路线还在增加中。这些路线通往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城市, 其中很大一部分城市可以办到“当日出发当日到达”在这些方面, 义乌甚至超过了一些老牌的物流中转城市, 比如武汉、郑州等。正是基于以上因素, 义乌模式才在全国众多经济模式中异军突起, 大放异彩。

(三) 一招鲜, 吃遍天——嵊州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分析

嵊州跟其他所有地方的中小企业发展区域的特点都不一样。嵊州的经济发展完全只靠唯一的产业——领带制造。在行政区域规划上, 嵊州只是一个县级市, 但是就在这么一个县级市里, 共有领带企业一千多家, 每年有3亿条领带被制造出来, 总共能够创造产值超过100多个亿。在中国, 每十个人就有八个人带着嵊州的领带, 而全世界, 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带着嵊州的领带。

由于嵊州在领带制作上所具有的专业优势以及随着设备改良而逐步提高的质量优势, 欧美以及亚洲各国的领带企业基本上已经无力对抗嵊州企业, 嵊州企业在世界上的仅剩对手就是领带传统制造强国意大利。而意大利由于制造领带的时间比较久远, 机器设备老化, 在与中国嵊州的对抗中处于下风。

但是, 嵊州中小企业集群区域经济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在成本和质量上占据着相当明显的优势, 但是因为缺乏自己的主导品牌, 只是大量地给国外的品牌公司进行OEM, 因此产品的附加价值并不高, 仅处在领带产业链的最底部, 丰厚的利润全都被代加工的各大品牌拿走。不过最近这些年, 嵊州市政府积极打造嵊州自有品牌形象, 并积极与世界进行对话, 每年召开一次世界领带品牌博览会,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嵊州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别的领带都市。

三、优秀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模式的共同点

(一) 当地特色产业所对应的企业相对密集, 对于形成集群优势有重要的作用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嵊州, 仅仅靠着领带产业便能跻身世界前列。这说明现代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性的产业集群密集时代。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只要是有合适的方向和恰当的指引, 哪怕是只做一种产业也能够做大做强。因为和一城一市的微薄销量不同, 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下, 每一种产品都有可能被全世界所消化, 所承认。可见, 商品单一化、密集化对于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二) 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贸易的产业链中, 避免闭门造车

根据自身实力积极参与到产业链细致化分工当中, 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 在世界的格局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 同时积极壮大自身, 使自己在全球经济产业链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 根据自身的定位打造产品链中完整的上游和下游, 并使其有机构成一个整体

只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产品本身的优势, 同时节约成本, 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优化和整合, 使整个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语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其历史和人文原因, 而其区域经济模式也因为各自地理、经济、文化因素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温州的专业分工合作模式、义乌的物流带动市场模式以及嵊州的专一产业化模式都是中小企业产业可以借鉴的方向。只有把自己的目光放长远,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中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道路, 才能脱颖而出、增强经济实力。

摘要:在中国, 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随着这几十年里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 各种大中型企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 除了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 在一些经济飞速发展的地方, 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也参与到了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在一些地方, 中小企业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 构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中小企业往往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 而是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 进行优势互补, 构成了一个个严密而完整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本文将就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定义及特点, 以及中小企业集群几个有代表性特点的区域经济模式进行简要评述, 最后分析这几个成功的集群背后的共同点。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何雄浪, 李国平.关系经济地理学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进展及其评析[J].经济地理, 2006;5

[2][美]迈克尔?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3]陈剑锋.基于产业集群的政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5

[4]邓丽君等.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6;5

区域企业集群 篇2

[关键词] 企业集群复制性区域发展

一、引言

企业集群不仅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而且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之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都提出了要构造其本地区的企业集群网络,复制世界上其他地区企业集群网络的成功发展模式(如提出复制硅谷)。但同时我们对企业集群的机理结构及衡量成功与否标准的研究也是有限的,对已有成功的企业集群的动态发展的理解也是不完全的。

世界上的集群是各种各样的,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其自身发展轨迹、内部组织原理、专业化分工部门、经济发展程度、社会传统文化氛围、区域位置等差异,企业的规模、结构、数量、技术力量、创新度,以及协作与竞争程度也不相同。严格说来,并非所有的企业集结体都可以看作集群。集群的含义应该是指一些企业具有协作与竞争的一般特征。关于集群或集群,在很多文献中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殊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形式。集群通常包括下游产业的公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化基础结构的供应者和提供培训、教育、信息、研究、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智囊团、职业训练提供者、技术标准机构等。很多集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集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的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二、集群网络系统复制性探讨

1.可复制性探讨

有学者通过对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局创建的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研究来分析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的复制性问题。通过这项研究表明:在政府援助中,除了财政援助之外的其他诸如培训等方面的援助通常被低估,小公司感到认识或联系政府部门中的联络人事很难。这些公司同时认为间接的援助比直接的援助更重要,间接援助包括:信息的提供,对市场机遇,利益及合作者的辨别等。这些公司似乎从政府在与市场相联系的合作方面的援助中受益最多,并且这些公司似乎更乐意接受其他中介部门,如企业联盟等的服务来使得技术的进步及产量的提高。

对澳大利亚企业集群网络系统在区域发展环境下的研究中,还有学者发现: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建立在经验共享及信息交流关系上的企业集群比建立在合同或财政基础上的企业集群的产生的价值更大。在企业集群的形成阶段,对企业来说,直接的、有效的信息交流或市场情报系统等援助比单纯的,直接的,财政援助更为恰当,有效。

因此通过对澳大利亚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发展新的集群中应该注重发展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依靠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政府及中介机构应该加强培训熟练劳动力减少外部交易费用(如信息,运输,信用评估)等,优化产业结构,培养良好的区域文化和制度环境。通过把握企业集群发展成功模式的一般特征,企业集群是能够复制的。

2.对企业集群网络的不可复制性研究

首先是对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的明确统一的概念是不存在的。特别对与企业联盟及地方间有共同组织关系的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的研究表明,衡量一个所谓真正的、成功的集群网络系统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同时,提倡企业联合互助方面的政策在很多方面還是有很大的缺陷的。

对于企业集群网络系统的成功的组成因素,我们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结论。国外学者在对丹麦企业集群网络系统项目的研究中发现,衡量企业网络系统成功与否的因素与集群网络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关。从这种观点出发,公司网络系统结构寿命越长,此网络系统就越成功。

如果寿命的长短被用衡量企业集群网络系统成功与否的标准,那么丹麦的企业集群网络系统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因为它在多方面并没有坚持很长时间就被淘汰了。同样,新西兰的企业集群网络系统也因为其存在的时间较断,而不能算是成功的。这样一来,由于我们缺乏衡量企业集群网络系统成功标准,因此也难以对其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加以复制。

尽管各地的企业集群各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有一些在企业集群中很普遍,为产业政策及企业集群提供了模式保障,但又缺乏足够理论及实际基础的支持。至今仍未从研究中创建出一个结论性的,被清楚定义了的,可在任何地方任意复制的,有明确特征的模式。

因此成功的企业集群的成功因素,即所谓的企业集群的特点,是不能被轻易复制或整体套用的。

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启示

1.企业集群可复制性的发展启示

(1)培育区域文化制度环境,促进协作与信任。区域内企业文化及制度环境是决定产业集群网络成功与否的核心与关键,区域集群文化是区域集群中中致力于发展本地区产业集群的成员(科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政府官员、技术工人等)所追究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制度规则和工作环境。

同时培养企业间的协作与信任关系,企业间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加强企业协作减少外部交易费用,特别是企业在寻找信息及验证信息真实性方面。

有关对硅谷的研究表明:硅谷的成功在于创建了有利于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核心制度与文化价值观念。而我国福建地区由于缺乏对企业集群相关文化及制度环境培养,在吸引台商投资上出现了“卫星平台式产业区”特征。据统计,1990年以前,福建吸引台资占大陆台资比重达58.9%,而到2000年底却下降为9.76%,企业集群出现空洞化。

(2)在发展中国家集群的形成意味着从最基本的水平起步。政策制定者必须先着手基础建设:提高教育和技能水平,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在全球化浪潮面前,政府在集群的形成和管理上更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集群的政策应在于优化集群结构,平衡群内企业的竞合行为,提高集群的竞争优势。

政府机构应该进一步优化企业集群结构。尤其在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培训方面,应通过有意识的培训和引进加强资源上的优势;适当引导企业集群的规模,增强企业集群总体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扩大集群的影响力;在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引进产业内极具竞争力的企业或一些公共机构、智囊团体,改善集群的结构。在群内企业行为方面,政府应积极引导,规范竞争,促进合作。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协调和解决集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公布行业竞争相关的信息。在促进群内企业的合作方面,主要是促进互信互惠的企业间关系的形成。

2.企业集群网络不可复制性的发展启示

(1)发展本地区特色优势企业集群。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历史不长,基础结构不发达,高技术的企业集群的发展缺乏必要资金技术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企业集群。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部门占尽优势,优势的形成往往植根于特色,区域的经济特色就是企业集群化的显现。因此,企业集群化发展应当作为地区发展定位的认识基础,各地对自身的优、劣势应有清醒的客观认识,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应加强和建立现存的和正在出现的集群,而不是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集群。印度Triuppur、巴西Sinos Valley的众多实例充分说明,将新技术与地方知识技能相结合,应用于纺织、制衣、皮革、食品加工等这样的传统部门,集群同样可以取得长足的发展。

(2)充分认识大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的分析发现,不光是在班加罗尔,在我国近邻韩国地区的电子产业发展方面,大企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枢纽作用。集群内的企业将自己的生产经营与发展相对固定地融入到大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成为大企业生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会有更大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依附于大企业,配合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集中于某一特定细分市场或产品,为其提供零部件或专门从事某种工艺加工,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市场竞争压力,形成了生产经营方面的差异,培植核心竞争能力。此外,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进行转包合作,可以增强企业柔性,通过吸收中小企业最初的专门专有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力度。所以,在企业集群的发展方面应努力形成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共同打造优势企业集群。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3

[2]陈剑峰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管理,2002.8

[3]郑胜利:复制群居链——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集群特征分析[J].经济评论,2002.5

[4]郭胜伟:硅谷能不能复制——兼论科技工业园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3

[5]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区域企业集群 篇3

一、我国区域集群产业链面临困境的深层原因

自去年以来, 我国广东东莞、浙江温州等地的中小企业出现成批关张的现象。表面看, 这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连锁反应, 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融资困难、环境保护等等。很多学者从技术结构、需求结构、产品生命周期、要素禀赋依赖、贸易政策、政府导向等视角来进行分析, 但仍然不能全面理解该现象的内在成因。

通过对湖南、浙江、广东、山东等地的一些以产业链或价值链形成的区域企业集群的考查和研究, 结果发现, 我国许多地方企业集群基本上没有像样的竞争情报系统, 基本上不能为企业提供危机预警。绝大部分企业的决策时没有把竞争情报作为其主要依据。区域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也很少有把竞争情报当作重要的生产要素来对待的。即便少数企业对竞争情报非常重视, 但要么投入不足, 要么缺乏专业人才。竞争情报信息来源面的宽度和情报信息分析面的深度非常有限, 难以满足整个产业链对情报的需求。产业集群中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在竞争情报方面基本上是空白。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区域内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 整个产业链呈现繁荣景象, 但一旦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原来依存的资源状况发生改变, “集体无预警”的结果就是难以为继, 黯然关门。

众所周知, 竞争情报在引导企业战略决策、驱动创新、捕捉机会、提供危机预警、树立学习标杆、积累学识、避免思想僵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照常规, 企业的第一要务, 就是要“知己知彼”。即要知道自己的资源状况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 知道市场在哪里, 顾客在哪里, 竞争对手在哪里, 合作对象又在哪里。因此区域内集群企业, 无论大小, 均要建立情报网络, 用来监视竞争环境的变化, 跟踪主要竞争对手。如果只顾埋头苦干, 忽视竞争情报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其他生产要素的聚合作用, 就会如同盲人骑瞎马, 夜半临深池, 在重大环境变化或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遭受没顶之灾。

二、共建产业链竞争情报系统的必要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军事情报思想和军事情报技术不断向企业扩散, 不仅西方主要经济强国, 比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非常重视竞争情报对提高其国家竞争力的作用, 而且像瑞典、芬兰这样的小国都把竞争情报作为提高其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跨国企业比如微软、GE、保洁、三菱商社、索尼、沃尔沃、爱立信、诺基亚等企业在竞争情报方面受惠良多。索尼公司在总结其成长的经验时指出:索尼的成长主要靠两样东西, 一是情报, 二是科研。受政府资助, 成立于1958年的日本贸易振兴会, 在海外有80个办事处, 在国内有32个办事处, 专业雇员1300多人, 专门为日本企业提供动态经济及技术信息服务。有研究认为, 竞争情报已经继资本、技术、人才之后, 成为企业的第四核心竞争力。

我国部分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竞争情报开发和利用工作, 但时至今日, 与西方主要经济大国相比, 无论是竞争情报收集的宽度, 还是开发利用的深度, 均相距甚远。

区域产业集群的最大优势, 是可以形成一个分工合理、专业精专、竞争有序的纵向产业链或者价值链。生产要素高度聚集, 不仅降低了企业资源配置成本, 而且可以自发形成内部竞争的差异化。但是任何一个区域的产业群企业生产的产品, 最终的销售却是面向整个市场。区域内企业无时无刻都与外界进行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换。

就区域集群企业内部而言, 众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 不仅可以激发内部的示范效应和学习效应, 从而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扩散;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获取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报酬递效益。产业链上的任何创新或成本的下降, 均对整个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产业集群的优势所在。但要确保这些优势的发挥, 必须建立在对内、外部情报了如指掌的基础之上。

竞争情报如同资本、技术和人才一样, 同为企业的生产要素之一, 如果将其引入生产函数,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即Y=F (K, A, L, I) , 式中Y表示生产函数的总产出, K表示资本, A表示技术, L表示人才, I表示竞争情报。从式中可以看出, 动态竞争情报的积累和不间断供给, 会对总收益产生影响。事实上, 竞争情报如果得以恰当利用的话, 它本身可以产生递增收益并使其他投入要素产生递增收益, 从而使总收益递增。假定资金、技术和人才因素不变, 那么竞争情报就成为国与国之间、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的焦点。谁能够在竞争中“知己知彼”, 谁就能取得相对竞争优势, 谁就能成为商战中的赢家。

但是, 区域集群产业链上的任何单个企业, 要为整个产业建立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 都存在一定的困难。龙头企业或许可以作为领头雁, 率先建立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 但产业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是由大企业牵头, 众多中小企业共同努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创新的发展的, 所以, 没有中小企业的参与, 大企业单凭一己之力, 仍然很难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即时联动和快速反应。那么, 区域内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在竞争情报方面进行合作, 共同投资组建竞争情报机构、构建竞争情报系统, 分摊建设与维护运转的成本, 分享系统提供的情报产品, 就成为比较经济的选择。

三、共建产业链竞争情报系统的可行性

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就是由若干个龙头企业为主干, 聚集一批中小企业, 高度聚集该产业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要素, 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系统。在这个系统里, 各企业分工细化, 专业化, 基本上没有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 各个成员企业, 无论大小, 按照情报、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贸易等产业工序, 分成若干个大链条, 每个大链条又分成若干个小链条, 各个链条上的企业, 根据分工的不同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在每个大链条中, 以若干龙头企业为核心, 中小企业作为外围依托, 形成多核心、差异化的互补产业链。

在产业集群的各个链条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具有品牌效应的龙头企业, 因为只有品牌企业才能拿到大订单, 才能获得具有利润空间的产品定价权。大企业利用品牌优势拿订单, 然后打包分解给予同类的中小型企业生产, 各个中小企业按照契约负责完成其具有相对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工序环节。在这个系统里, 所有企业在不同的生产链、不同的领域实现资源共享, 以大企业为龙头, 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一家企业接到订单, 其他企业都有活干。这种集群式的产业链是解决困扰我们多年, 但一直没能解决的诸如企业“小、多、散”、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无序”等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旦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其合作的成员企业无疑就成为一个大兵团作战集体中的一员, 建立一个统一的竞争情报系统, 是必然的趋势, 也是大家共同的利益所在。竞争情报是企业决策的基础, 是一切战略的起点。统一的竞争情报系统, 对外而言, 是监控竞争环境、了解竞争对手的重要组织;对内而言, 是系统成员企业不断调整自己在系统内部的位置, 变无序的横向竞争为纵向合作的催化剂。

产业链成员企业共同出资, 建设一个可供成员企业共享的竞争情报系统, 使本应由一个企业独自承担建设情报系统和维护的费用可以分摊到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企业, 每个企业所出费用的绝对数就大大降低。同时, 通过系统内不间断的、丰富的情报交流和沟通, 成员企业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环境的刺激, 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创新、避免思想僵化。此外, 竞争情报属于知识性资产, 是对竞争对手及其产业链成员内部的智慧、技能和经验的捕捉、传播和利用, 是集体智慧和创新能力的集成, 知识资产存量的增加和扩散, 能够改善员工的知识结构、知识状态, 激发组织活力, 提高产业集群系统内部企业整体的战略决策效率和效益。

四、共建产业链竞争情报系统的运行模式及制度安排

产业链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是一个融合外部情报收集、专业情报分析、内部情报产品共享的产业链企业管理系统, 是一个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技术为手段、增强产业链企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跟踪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为系统内各成员企业评估行业竞争的关键发展趋势, 把握宏观和微观环境变化大势, 跟踪正在出现的连续性或者非连续性专业技术变化, 掌握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能力和动向, 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趋势, 从而保持各成员企业敏锐的市场触觉, 引导企业战略决策、驱动创新、捕捉机会、提供危机预警、树立学习标杆、积累学识、避免思想僵化, 维持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因此, 一个完整的竞争情报系统, 必须包含竞争情报搜集子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和加工子系统、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竞争情报保障子系统。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区域产业链企业集群共建、共享竞争情报的合作模式, 必须在订立合作契约的基础上, 按照一定的份额分摊建设和运转成本, 建立一个常设的专门机构来进行稳定的运作。

该常设机构既可以是非营利的独立企业法人, 也可以是开放式的会员制俱乐部。凡是愿意遵守章程所规定的义务, 愿意分担该组织的建设和运转费用的产业链成员企业, 均可以加入。产业链成员企业履行规定的义务, 享受规定的权利。情报组织安排专业情报人员, 对产业链所关心的情报进行收集、加工, 形成情报产品。情报产品连同原始信息通过内部信息网络平台对全体会员开放, 供会员共享。会员单位既可以查阅最终全部产品, 也可以根据最终产品后面附加的原始信息进行个性化自主的研究和研判, 并对执行的情况进行动态反馈。

无论其组织形式是采取非营利的独立法人企业, 还是会员制俱乐部, 均应有一个类似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这样的非常设权力机关来决定情报机构的重大制度安排问题。股东大会由所有出资者组成, 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决定。为维持情报组织的稳定性, 新成员加入情报组织, 必须向董事会提出申请, 获得董事会同意, 或者由董事会授权同意, 即可加入, 但加入期至少为3年, 即3年内不得申请退出, 当然, 如果该企业发生注销、被并购或者歇业等非持续性经营事项时除外。

参考文献

[1]沈丽容:竞争情报—中国企业生存的第四要素[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年3月第1版:1

[2]张杰刘东: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困境的一个制度解析——基于社会资本的逻辑视角[J].东南学术, 2006 (, 03) :98

[3]高青松:区域内中小企业建立竞争情报俱乐部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8 (, 8) :144

[4]唐永林陈荣:企业竞争情报入门[M].科学出版社, 2007年5月第1版:20

区域企业集群 篇4

放眼金砖四国以外汽车市场

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市场在过去十年中为汽车企业带来了大量增长机遇,并将在未来十年中继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汽车制造商若要成为全球顶尖企业,则必须放眼于金砖四国以外的市场。主要原因如下:

·金砖四国以外市场拥有全球40%以上的人口。

·这些市场已经占据全球新车销量的五分之一,并且至少会在2020年之前继续掌控这一份额。

·到2020年,这些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会达到6%左右,是发达市场年增长率的四倍。

(本报告对发达市场的定义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这些新兴市场已为汽车企业的本地化运营带来了大量机遇。

在B C G分析最初阶段所涵盖的123个金砖四国以外市场中,预计将有88个汽车市场到2020年实现10,000辆以上的新车销量。这些市场在规模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到2020年,金砖四国以外前 15大汽车市场中每一个市场的新车年销量预计都将突破400,000辆。这一总量将占金砖四国以外市场新车总销量的71%。

·到2020年,金砖四国以外其余73个汽车市场的新车年销量预计将在10,000辆至400,000辆之间,将占据金砖四国以外市场新车总销量的28%。

金砖四国以外的88个市场可以根据销量、增长态势、需求模式、物流以及监管框架划分为九大区域集群。而最具潜力和活力则是以下四大区域集群。

东盟国家集群:炙手可热

在B C G本次研究涵盖的四大区域集群中,东盟国家集群是最发达、最具活力的战略集群。在这一集群中,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是最重要的一线市场。

东盟国家集群由十个市场组成,2012年新车总销量为310万辆。到2020年,该区域市场的新车年总销量预计将增至460万辆,从而在规模上超过俄罗斯市场——后者到2020年的新车年销量预计为440万辆。

东盟国家集群拥有超过6亿居民,其不断增加的居民财富为该集群的汽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从2010年至2020年之间,东盟国家集群的人均GDP预计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印尼市场的新车年销量预计将达到170万辆,市场规模位居东盟国家集群以及金砖四国以外地区之首。一家国际整车厂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印尼必将成为汽车行业最重要的一个新兴市场。它将成为未来汽车企业的角逐之地。”

图1展示了BCG对东盟国家集群的新车市场作出的预测:

·到2020年,新车销量预计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区域需求届时将达到460万辆。

·东盟国家集群新车市场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印尼。凭借8%的年增长率,印尼到2020年将取代泰国成为东盟国家集群的头号市场。

·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市场也将迅猛增长,年增长率为4%至5%。

客户与竞争

东盟国家市场拥有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并且集群中各个市场的客户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皮卡在泰国备受青睐,市场份额高达39%,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多用途车在印尼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51%。印尼客户大多将此类汽车用于全家出行。由于印尼经常遭遇洪水侵袭,因此车底盘离地间隙高也是当地客户的关键需求。

·轿车占马来西亚汽车总量的27%,这体现了轿车作为身份象征在当地社会的重要性。

鉴于东盟客户需求的多样性,汽车企业很难通过某单一车型通吃整个区域。然而,东盟国家集群中各个市场对小型车的共同需求却在不断增长。到2020年,小型车在泰国和印尼的总销量预计将达到100万辆,但市场之间的差异仍是汽车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泰国,消费者购买“环保汽车”只需缴纳17%的税金——这一税率仅为传统汽车购置税的一半左右。在印尼,政府则通过完全免税来支持消费者购买“低成本的绿色环保汽车”。

尽管东盟国家集群的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整个东盟国家市场的竞争格局已高度集中。该集群是日本整车厂早年国际化的第一目标。如今,日本整车厂依然占据这一区域市场的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60%。相比之下,欧洲和美国整车厂在这一集群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少,新车年销量均低于80,000辆。

本地化水平

近年来,东盟国家集群的汽车产量大幅增长,但仍集中在少数几个市场。

·从2007年到2012年的五年中,汽车产量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从210万辆增至410万辆。

·该集群的产能几乎完全集中在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这三大主要东盟市场,其中泰国占总产量的59%,印尼占24%,马来西亚占14%。

产能集中的现象反映了整车厂在东盟国家市场实现价值链本地化的强烈意愿。

·与从国外进口相比,本地化生产能帮助整车厂降低40至80个百分点的税率。

·泰国对本地化生产的企业免征八年企业所得税以及对进口机械设备免征关税。

日本企业在实现本地化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东盟国家集群中的市场领导者,丰田已在东盟所有主要市场建立了生产设施,2012年的产量约为180万辆,其中包括为全球市场生产的皮卡车型。

nlc202309020408

·尽管供应商基础日益雄厚,但本地采购仍主要集中在总部设在日本并在当地设有分部的跨国供应商。通过真正的本地供应商进行采购将有望为企业节省大约20%至30%的成本。

鉴于上述情况,与发展完善的日本整车厂相比,西方整车厂在实现本地化方面处于劣势。

新兴的中东集群:复杂多样

在金砖四国以外的四大战略集群中,按照2020年预计新车销量计算,新兴的中东集群是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该集群在文化方面的多样性也超过了其它三个集群。新兴的中东集群包括位于欧洲边界的土耳其、位于南部的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成员国、位于东部的巴基斯坦以及在此范围内的许多其它不同类型的市场。

到2020年,该集群将拥有7亿居民,占全球总人口的10%。从2010年至2020年,这一集群的人均GDP预计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该地区的财富也将随之不断增加。然而,企业不但要看到该集群的优势,也要考虑到这一地区的风险:对伊朗的贸易制裁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阿拉伯之春”爆发后的政治不稳定性。

在这个复杂多样的区域集群中,各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存在极大差异,但整个区域的长期发展潜力是毋庸置疑的。

一位行业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任何规模化的汽车制造商都必须将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市场纳入发展议程。”

图2展示了BCG对新兴的中东集群作出的预测:

·到2020年,新兴的中东集群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届时,该集群的新车销量预计将达到580万辆,从而在规模上超过巴西市场——后者到2020年的新车年销量预计为520万辆。

·伊朗、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将占该集群新车总销量的60%以上。

·随着人口和财富的日渐增长,沙特阿拉伯将成为该集群发展最快的国家,到2020年预计将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

客户与竞争

多元化的文化和人口构成使得新兴中东集群的客户偏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伊朗消费者偏爱较小的A级车,此类汽车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

·土耳其客户偏爱B级车和C级车,包括紧凑型汽车和轿车。这两类汽车总共占据了土耳其市场54%的份额。与此同时,针对私人购买者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商用车备受青睐,此类汽车占据了17%的市场份额。

·沙特阿拉伯消费者则偏爱SUV和皮卡等较大车型。这两类汽车目前总共占据新车销量的35%。敏锐的价格感知度和产品的功能性是沙特阿拉伯消费者的首要关注领域。

特别是在沙特阿拉伯,消费者更在意汽车所反映的社会地位。空间宽敞且价格适宜的汽车最受沙特阿拉伯消费者的青睐,诸如合金轮毂、高端音响以及保险杠套件等有助于彰显身份地位的选装功能和改装配件日益受到欢迎。

在这一集群中,不同市场的竞争格局存在差异。

·伊朗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2012年,包括起亚、标致和雷诺在内的传统领先品牌占据了伊朗市场75%以上的份额。跨国整车厂可能会由于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而选择退出伊朗市场。这使得像Khodro这样的专注于全散件组装(CKD)的伊朗本土企业可以通过与新兴市场整车厂开展合作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重要地位。

·在土耳其市场,欧洲企业及其车型占据了主导地位。

·沙特阿拉伯消费者深受亚洲和美国品牌的影响。

本地化水平

在新兴的中东集群,产能主要集中在土耳其和伊朗。该集群的汽车总产量预计将从2012年的240万辆增至2020年的360万辆,但主要国际整车厂从伊朗市场的退出为该地区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霾。

根据当前的趋势和发展来看,土耳其市场的重要性可能会日益凸显,主要原因包括:

·土耳其将继续通过政府的大规模激励措施、与欧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对基础设施持续的公共投资来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土耳其正在系统化地发展位于伊斯坦布尔和布尔萨的汽车制造集群。目前,这两大集群已实现了较高的产量。

·以雷诺、菲亚特和福特为首的许多主要整车厂已在土耳其建立了自己的业务。最初,许多企业寻求将土耳其作为通向欧洲市场的出口枢纽,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自身在土耳其的业务运营来接触中东和北非市场。

在过去十年中,土耳其的供应商基础随着整车厂的发展也变得日益雄厚,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当地市场所蕴含的潜力。如今,土耳其已拥有4,000多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能够生产几乎所有关键的汽车零部件。在这些供应商中,大约70%为中小企业。

安第斯区集群:主流市场

东至巴西、北至墨西哥的安第斯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战略集群。随着当地需求的不断增长,安第斯区的新车销量到2020年有望达到290万辆。安第斯区总共拥有1.97亿人口,到2020年人均GDP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这造就了该地区的积极前景。这一发展趋势体现了安第斯区基本稳定的宏观经济以及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诚然,该地区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比如委内瑞拉的政治局势不稳以及阿根廷的经济衰退等,但整体趋势积极。

到2020年,包括阿根廷、智利和哥伦比亚在内的一线市场有望占据安第斯区新车总销量的75%以上。图3展示了BCG对安第斯区汽车市场作出的预测。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到2020年,安第斯区的汽车市场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新车销量到2020年将达到290万辆,从而使该地区的汽车市场规模基本与德国汽车市场规模持平——后者的新车销量到2020年将达到360万辆。

·凭借高达11%的年增长率,蓬勃发展的哥伦比亚市场将成为推动安第斯区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阿根廷和智利的年增长率将仅为2%。

nlc202309020408

·阿根廷仍将是该集群中最大的市场,新车销量到2020年将达到100万辆。

客户与竞争

安第斯区各个市场的需求大多具有同质化的特点。因此,即使是产品组合较为有限的汽车企业也有可能在该集群中获得成功。一家顶尖汽车企业的高管表示:“在拉美地区,企业可以凭借一款车型打入多国市场。”

·安第斯区的客户通常对价格较为敏感。随着有能力购买汽车的消费者日益增多,这些新兴消费者希望购买价格合理的入门级车型并获得富有吸引力的汽车金融产品选择。

·在安第斯区的各个市场中,消费者普遍青睐中小型车(A级车和B级车)。此类汽车约占阿根廷和哥伦比亚新车总销量的一半。在B级车中,雪佛兰Aveo和大众Gol等车型占据领先地位。

·阿根廷22%的汽车使用的是压缩天然气(CNG)等替代燃料,这一比例位居全球领先地位。替代燃料虽然重要,但只需对汽车产品进行有限的调整。在大多数情况下,此类调整通过后装方案即可实现,而无需对汽车设计进行改动。

在竞争格局方面,通用的雪佛兰品牌在安第斯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达到18%。该品牌在安第斯区的各个主要市场都占据了优势地位,它在哥伦比亚和智利市场位列榜首,在阿根廷市场排名第二。

雪佛兰的优势对于新进企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但新的整车厂正在使竞争日益加剧——这一趋势在至关重要的入门级汽车市场尤为明显。在入门级汽车市场,来自法国和韩国的新进企业凭借价格实惠的入门级车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地化水平

2012年,安第斯区的汽车产量为110万辆,其中大约70%来自阿根廷。鉴于该集群中各个市场的关税体系各异,安第斯区市场的本地化模式主要有三种。

将阿根廷作为区域生产基地。包括大众、通用和福特在内的领先整车厂已经通过实现本地化生产来满足巨大的国内需求并避免了从其它拉美国家进口所需缴纳的11%至28%不等的关税。

·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进行小规模的本地化生产(CKD)。100,000辆以下的本地汽车年产量不仅有助于满足有限的本地需求,而且有助于规避从16%至40%不等的进口关税。

·完全通过进口来满足零关税的智利市场的需求。日本整车厂在亚洲的生产枢纽生产汽车,并将其出口到智利。一家日本整车厂的资深管理人员表示:“我们在阿根廷进行本地制造,但在智利我们采用全部进口。”

汽车企业若能采用这些差异性的策略来应对各个市场不同的关税体系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则将在这一集群内取得可持续的成功。

北非带集群:非洲门户

北非带集群位于地中海沿岸,西至摩洛哥,东至埃及,是引领非洲汽车市场转型的主力军。长久以来,非洲汽车市场的发展大多局限在南非地区,这种情况直到近期才开始有所转变。

北非带集群以阿尔及利亚为主导——阿尔及利亚是该集群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市场。到2020年,北非带有望成长为新车销量达120万辆的区域市场。虽然存在政局不稳的风险,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显现积极信号。例如,摩洛哥作为北非首个汽车制造集群正在积极发展。

图4展示了BCG对北非带作出的预测。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凭借每年4%的增速,该集群的新车销量将从目前的900,000辆增至2020年的120万辆。

·阿尔及利亚、埃及和摩洛哥将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到2020年,这三个市场将占据北非带新车销量的90%,从而使突尼斯和利比亚市场更加边缘化。

客户与竞争

北非客户的购买力有限,因而对价格极其敏感。同时,北非客户希望获得品质良好、经久耐用的汽车产品,以应对不佳的路况。受到客户需求的影响,B级车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场份额分别为42%和30%;而在埃及,C级车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份额达到39%。消费者的购买力与产品需求的差距促进了二手车市场在过去数十年中的蓬勃发展。但随着薪资的上涨(部分原因在于各国政府对“阿拉伯之春”的应对措施),消费者对新车的需求也会随之上升。像雷诺旗下达契亚的Logan这样的经济型汽车是北非带的畅销车型之一。

在竞争格局方面,法国汽车制造商占据了北非带市场的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30%。雷诺旗下的达契亚通过推出Logan等经济型汽车,从老牌亚洲整车厂手中夺取了大量市场份额。

但法国制造商的主导地位正面临挑战。来自中国制造商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形势也因此而变得更加艰难。奇瑞、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等中国制造商正在将阿尔及利亚和埃及作为关键的出口市场。

本地化水平

整车厂的大力投资有望使北非带的汽车产量将从目前的大约200,000辆增加两倍至2015年的600,000辆左右。但伴随着汽车产量的增长,该集群内的重点区域也将发生变化。过去,本地化主要集中在埃及地区——埃及的进口关税超过40%,从而促使整车厂在当地发展小规模的全散件组装(CKD)和半散件组装(SKD)生产设施。然而,受到政局不稳的影响,埃及作为本地化基地的吸引力已大大削弱。

摩洛哥现已逐渐成为北非带集群占据主导地位的汽车生产国。

·摩洛哥已建立起拥有200多家汽车企业和70,000多名员工的较为强大的汽车生态体系。

·推动汽车企业在摩洛哥实现本地化的其它三个因素包括:摩洛哥的劳动力成本富有竞争力;摩洛哥在地理位置上与欧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及中东地区较为接近;摩洛哥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力投资,比如扩建丹吉尔地中海新港。雷诺已投资约10亿欧元,用于建设未来非洲第一大汽车厂。到2015年,该工厂预计将在丹吉尔生产400,000辆汽车。

·摩洛哥和突尼斯市场的供应商网络也日益壮大。矢崎、住友和德尔福等全球供应商已选择将北非作为低成本制造基地来为欧洲的汽车厂提供服务。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北非地区的汽车工业枢纽正在不断向西转移。

区域企业集群 篇5

从发展比较成功的区域来看, 它们的发展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都有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也进一步体现在中小企业集群的崛起, 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尤其明显。二者的动态互动关系引起了政府、科研机构以及中介组织的高度关注。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各个区域的差异化, 没有体现出各自的特色, 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思想来引导区域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这样原则以中小企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 重点探讨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试图探寻区域经济发展又一重要动因, 这对于引导区域经济发展, 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瓶颈问题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实证分析

1.1 数据说明与变量设定

本文样本均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选取26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 样本区间选择1981-2012年度。模型中涉及的变量为中小企业集聚度E-G指数及江苏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GDP代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用EG代表中小企业集聚度。GDP和EG的对数分别用Ln GDP和LNEG表示, Ln GDP和Ln EG的一阶差分分别用△Ln GDP和△Ln EG来表示, Ln GDP和Ln EG的二阶差分分别用△Ln GDP和△Ln EG来表示

1.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1) 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为了防止伪回归现象的发生, 使模型能真实的说明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以模型必须对时间序列的进行平稳性的检验, 本文采用是的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的c代表常数项, t代表趋势项, k表示滞后阶数.

时间序列必须平稳时才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由上表可以看出时间序列Ln EG是一阶差分平稳的, Ln GDP一阶差分非平稳的, 但是二者都是二阶平稳的, 即都以上序列均是二阶单整的, 因此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协整检验。

(2) 协整检验

这种方法是研究Ln EG、Ln GDP二个变量是不是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本文采用Johanson最大似然法来检验Ln EG和Ln GDP之间的协整关系, 检验结果如下表 (检验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江苏生产总值和中小企业集群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二者具有长期稳定关系, 存在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 并具有相同的随机波动趋势, 具有相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由方程的回归结果可知, 中小企业集群程度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7712, 表明中小企业集群程度每增加1%, 经济增长将提高0.7712%, 进一步表明从长期来看, 中小企业集群程度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3) 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说明中小企业集群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在长期具有稳定的相关关系, 但是这种稳定关系不能受到外部影响, 否者有可能破坏长期的均衡点, 所以需要构建短期动态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可以说明中小企业集群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这种长期均衡关系, 也可以修正短期偏离长期的均衡, 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探索二者短期波动情况。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 模型的拟合度较高;也没有序列相关。在短期内中小企业集群集聚度每增长1%, 当期区域经济增长0.7021%。在长期, 协整关系有着重要的引力作用, 使非平衡调整到平衡状态, 修正系数能够说明非均衡状态的调整力度。如果短期偏离了长期时, 会以调整力度为0.331对模型进行调整, 使之调整到均衡状态, 同时得出误差修正系数为负数, 也只好反映了修正机制反向调整。

(4) 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从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的结论可以得到结论, 在长期中, 中小企业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但不能保证二者之间有无因果联系, 本文选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来验证二者的因果联系, 由残差分析可以得到滞后期为1。检验结果下表:

经检验得出:在5%显著性水平上, 中小企业集群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中小企业集聚度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即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有利于区域的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为非中小企业集群集聚程度的格兰杰原因, 即影响中小企业集聚的可能是其他因素。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2.1.1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 中小企业集群程度与江苏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其协整关系系数为正, 表明中小企业集群程度的提高将促使江苏区域经济的增长, 江苏中小企业集群程度每增加1%, 江苏经济增长将提高0.7772%。

2.1.2

误差修正模型则表明, 从短期来看, 江苏中小企业集群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 短期内中小企业集群程度每增长1%, 同期经济增长将增加0.697%, 这比长期的均衡变动水平要小。同时可以得出非均衡状态调整的力度为33.1%, 短期内江苏中小企业集群程度江苏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

2.1.3

格兰杰的因果关系检验结论表明, 中小企业集群程度是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 表明中小企业集群程度的提高将促进江苏区域的经济增长。但是江苏区域经济增长并不是中小企业集群的原因, 即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增加产业的集聚度。

2.2 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分析得知:江苏省中小企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对经济促进作用较大, 所以可以通过促成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来提高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针对江苏的现实情况, 探寻促进江苏经济增长的政策如下:

2.2.1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 形成本地区的集聚中心

苏南地区率先崛起的经验表明, 经济增长高绩效主要源于的高度集聚。只有鼓励先进, 培养中小企业集群, 形成本区域特色集群,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才能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应紧紧抓住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和当前政府的经济改革等重大机遇, 立足江苏产业发展定位, 依托高新产业园区, 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先进转移, 做精做长产业链。鼓励和引导企业重组, 兼并, 共同参与并与国际战略投资者战略联盟的模式, 实现优质资源的优先进入重点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规模经济效应。引导相关企业的有机结合, 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以形成本地区的特色, 吸引优质资源进入该区域, 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2.2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群,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要根据具体区域的特点和资源优势来发展中小企业集群, 按照各地中小企业集群的不同特点积极引导其发展, 不能为了跟风而进行简单的行政捏合。这样反而会为了集聚而集聚, 使资源不能有效的得到配置, 往往对经济增长起到相反的作用。政府应该引导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的有机结合, 发挥各自功能, 形成合力, 促进经济增长。

2.2.3 发挥政府作用, 创造有利于集聚的条件

中小企业集群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效指导, 正确的政府政策将会极大地促进江苏中小企业的发展, 提升江苏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江苏省各级政府应制定全省发展重点、明确的战略规划, 引导区域得产业集聚发展。根据该区域的主要分布, 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规划, 通过市, 县的协调, 确保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的实施;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对这些地区有条件或已经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区域,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 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同时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集群方向及其质量

2.2.4 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机构

当前, 制约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介组织的配套不完善。现在存在的中介组织都是规模较小的, 对专业的知识及技能存在明显的欠缺。所以应该积极探索区域范围内中介服务机构的运作模式, 鼓励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各种中介服务机构。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为发展中介机构明确的思路。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对区域内中介机构进行全面的分析, 使中介机构的发展及规划能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因其特殊的组织形式, 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很多先进区域都能发现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模式, 中小企业正以特殊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实践表明, 中小企业集群对于合理运用各区域的比较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解释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以区域——江苏为例, 通过实证分析, 重点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以及区域的发展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引导作用。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试图探索区域经济增长又一动力。

关键词:江苏,中小企业集群,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波.资源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04) .

[2]王娜.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 2013 (35) .

[3]孙浦阳, 韩帅, 靳舒晶.中小企业集群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基于服务业与的比较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09) .

[4]陈宗岚, 刘习平.资源约束下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 2013 (08) .

[5]周兵, 张倩, 张晨阳.金融环境因素背景下的FDI与中小企业集群[J].管理世界, 2012 (01) .

区域企业集群 篇6

关键词:区域特色审计,产业集群,PM2.5,亩产强度

一、问题的提出

毫无疑问, 审计与会计一样, 是一门应用学科。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经济发展程度对会计的影响如此, 对审计亦如此。中国会计的发展趋势是与国际会计日益趋同, 但缘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之争是各国利益之争, 在当前全球会计趋同的潮流下, 每个主权国家都希望能够保持本国特色。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决定了趋同只能是一种渐进的趋势, 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异将是一个客观事实。

中国的会计改革应从中国传统的思想精粹中汲取营养和精华, 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将之作为当前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 并在将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权, 而不是听任以“趋同”为标准, 用IASB、FASB等的标准统一天下, 强求接轨, 进而牺牲本国利益。国与国之间如此, 那么国内各地区之间是否也可以参考这个思路?

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 国内一些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之大已经丝毫不亚于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根据经济越发展, 会计 (审计) 越重要的思路, 笔者提出如下命题:构建符合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审计新体系, 强化区域特色审计实践正当其时。

二、建立区域特色审计体系的切入点

要建立区域特色审计体系, 首先要进行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审计比较指标的设计。2012年6月27日,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 为促进落实国家有关土地和资源环境保护政策, 对11个省市2009年至2010年土地管理及土地出让收入等资金征收使用情况、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绩效状况进行了审计, 还关注了重要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等情况。一些企业落实节能减排要求不到位, 执行“三重一大” (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决策制度也不够严格。

从审计报告披露的内容来看, 十年前的审计工作报告与今天的审计工作报告相比有了一些变化。从着重关注经济指标逐渐开始关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性问题指标, 这是一个进步。对于审计风暴, 大众对它的态度, 从审美到审丑再到今天的审丑疲劳, 除了老问题审计“只管开处方, 不能动手术”之外, 笔者以为, 大众的关注重心有所偏移, 大家也开始更为关注一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同样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 诸如PM2.5问题。

PM即颗粒物,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平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物的含量, 这个值越高, 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2010年9月22日, 美国太空总署公布了卫星检测全球空气质量的PM2.5数值图 (2001~2006年) 。PM2.5小于10为安全值。中国空气质量全球最差, 中国东部尤其严重, PM2.5超过50接近80。PM2.5指标近期来日益受到国内人士的重视, 我们审计人员也可以加以利用。以浙江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该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 (2012~2014年) 指出, 要构筑现代产业集群, 努力打造1个“千亿级” (汽车产业) 、2个“五百亿级” (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产业) 、3个“百亿级” (生物医药、新兴产业、精细化工) 产业, 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这些产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产业的经济前景确实看好,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 但是相应的, 这些产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可能更为严重, 也就是说, 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极大, 通过PM2.5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这种负面影响。

此外,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GDP每增长1%, 用地量为日本的8倍, 单位能耗亦长期是日本的8倍左右。如何在可持续增长目标下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更值得我们深思。

审计发展到今天, 我们不仅仅要审计经济问题, 还要审计当前的重大社会问题, 这就是笔者提出的符合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布局与发展的特色审计。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都与经济和社会对该学科的需求密切相关。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笔者认为, 考虑符合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布局与发展的特色审计体系的建立, 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 必须强调可比性。

(1) 要强调自身的纵向对比。也就是说, 首先要强调的是本区域内的各指标对比。以杭州市为例, 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不同类型的开发区, 我们在设计指标时, 肯定要考虑它们的性质不同, 引入企业的类型不同, 因而在一些即使是相同指标的对比上, 可能也不具有可比性, 或者说, 具有较小的比较价值。同时, 以某个具体的指标而言, 比如亩产强度指标, 又可以细分为亩产销售额、亩产投资额、亩产税收等指标。在开发区发展的不同阶段, 还要重视不同指标的对比:在初创期, 要强调的是亩产投资额, 在成长期, 要强调的是亩产销售额与亩产税收等指标, 不同指标增加的幅度、增加的意义都是不同的。

(2) 要强调与其他经济区域的横向可比。比如, 在商务部关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综合指数438.60分在53家被考评开发区中首次名列第十, 排名前十名依次是天津、苏州工业园、广州、昆山、青岛、烟台、北京、大连、漕河泾、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就具有很高的可比性, 当然其他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不是说就与这些国家级的开发区没有可比性, 而是比较的价值相对较低。

同时, 在某些指标的设计上, 要考虑到近年审计中发现的一些新情况:如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普遍变相减免或返还财政性收入, 这不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此, 应组织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规范, 或者在指标比较之前, 先调整这些不可比因素。

(3) 需要对本特色区域的经济产业集群辩证地进行分析。这个分析包括: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支柱发展产业、产业的相关性、相比较区域的发展时期等等, 这些分析更加有利于对本区域内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与判断, 从而更加有利于对本区域的发展提出可供决策层参考的意见与建议。同时, 还应该从区域内比较引申到区域外比较, 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更应该开阔视野, 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应与国外同类型经济区域的相同指标进行比较。

2. 要突出新指标设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如上文所述, 单纯的经济发展或者说经济发展优先论 (环境可以先破坏后治理) 等论调已经开始不为大众和相关研究者所认可。当然, 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在指标设计与选择上, 我们既要设计诸如亩产强度、科研开发投入与产出比例等经济指标, 又要考虑PM2.5、土地使用量、节能减排 (单位能耗) 等环保指标。加强审计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发挥整体合力, 当然, 这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集群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提出适合本区域的目标。确定相关政策当然包括审计重点的选择, 增强政策措施的协调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 使各项政策互为补充、有机衔接。至于相关主管或者国家职能部门, 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 加强资源整合,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切实增强不同区域有关审计指标比较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3. 要逐步建立不同审计指标的标准值。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不能厚此而薄彼。在改革初期, 我们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 自下而上, 敢闯敢干, 许多地区走出了改革开放的繁荣之路, 但也有的地方思想不够解放, 错过了时机, 改革到了今天这个阶段, 再单纯凭着一股闯劲, 恐怕只会南辕北辙, 事与愿违。现在很多事情必须自上而下, 凭借先进科学的顶层设计,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避免走弯路, 这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这就是初创期与发展期的不同道路, 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到具有区域特征的特色审计体系的建立, 因为目前尚处于初创期, 所以可以自下而上, 在发达地区先行试点, 摸索经验, 再逐步推广。

当然, 作为先行先试的地区, 作为地区的顶层设计, 要把问题尽量考虑得仔细周全, 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应强调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通过初期不同区域指标数据, 确定一个标准值, 通过标准值的比较, 进而判断各区域指标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比如在前文提到的十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亩产投资分别是什么水平, 取一个平均数 (或最低值) , 作为一个标志值, 作为其他同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标杆, 是超过它还是低于它, 通过观察超过或低于的幅度就可以比较科学、合理地判断该区域的发展水平。通过这种标杆的设立, 可以让其他地区“赶有目标, 超有对象”, 逐步缩小不同区域标准的地区差异, 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区域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建立稳定的投资机制,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制度的衔接和逐步完善。

第二, 这个标准值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盲目地不顾实际地设立高标准的标准值肯定是不合适的, 如果大家都做不到, 恐怕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因此不同阶段应该设置不同的标准, 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务实选择。

三、区域特色审计的功能与作用

通过审计指标的比较, 各不同的管理层级就可以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当然比较也分三个方面:与自己比较、与自身所在区域其他产业相比较以及与区域外的对比。

1. 在与自己的比较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这个层面的审计指标比较可以是本区域的历年数据比较, 也可以是本区域内某个产业或某个企业的自身历年数据比较。近几年来, 浙江经济明显呈现出集群化趋势, 即出现了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 如诸暨市大唐镇的袜子、山下湖镇的珍珠、浦江的水晶、永康的小五金等等, 集聚效应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单位成本, 竞争优势明显。但从自身的比较来看, 由于周边区域竞争愈来愈激烈, 某些指标如单位产品利润率越来越低, 如何继续发挥优势并进一步扩大优势, 就得另辟蹊径了。

2. 在与本区域内其他企业或产业相比较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这个层面的审计指标比较可以给决策层的产业发展规划或者企业引进提供依据。如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三年要构筑现代产业集群, 努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产业, 这些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亩产销售额、亩产投资额、亩产税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有的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那么在土地可供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 在确保PM2.5小于75 (举例) 的压力下, 对这些产业与企业的审计结果首先可能会影响行政管理当局对企业的奖惩力度, 其次可能更会影响对招商引资的具体产业与企业的选择结果。

3. 在与区域外的对比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同样是亩产销售额、亩产投资额或者亩产税收指标, 在前述的相关主管或者国家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 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分析有助于了解本区域所处的地位以及可供改进的空间, 从而对本区域的优势发展产业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 就在于义乌没有孤立地搞专业市场建设, 而是在推进“兴商建市”的同时, 充分发挥商贸资本雄厚、市场信息灵敏、经商人才众多等优势, 积极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策略, 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扩展, 大力发展与专业市场关联度密切的小商品加工业, 推进工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 构筑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工业发展格局, 推动小商品集散中心进一步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

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崛起, 全国各地竞相仿效。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巨大型的区域性大型市场。在很多指标上直逼义乌, 但是义乌市场的先行之利, 以及随之形成的良好的组织价值链, 是众多仿效者在短期内难以撼动的。其他市场有必要逐步积累, 各个击破, 分步赶超, 有些原来的劣势就有可能转化为优势, 或者至少使这种差距逐渐缩小。

综上所述, 只有不断加强区域特色审计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检验, 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断创新, 具有自身的特色, 真正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审计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12-06-27

[2].白岩松.审计:还是老面孔, 还是老问题.央视《新闻1+1》, 2012-06-28

[3].陈伯庚.论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创新.上海土地, 2011;3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路径研究 篇7

纵观国内外集群区域品牌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是解决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有效手段。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有影响力的集群区域品牌都是靠若干个知名的企业品牌支撑起来的。这种依托企业品牌支撑起来的区域品牌不但不容易出现滥用与劣化现象,而且与企业品牌实现了和谐发展。

所谓依托企业品牌建设区域品牌,是指产业集群依托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企业名牌而形成区域品牌。这种区域品牌在全球各地的产业集群中最为常见,如“中国鞋都”温州以及“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就是如此。法国原产地域品牌“干邑酒”下就有“人头马”、“马爹利”、“轩尼诗”等著名企业名牌。

1 依托企业品牌建设区域品牌的优势

1.1 企业品牌有明确的产权主体

企业品牌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具体企业的品牌。企业构建独立品牌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将品牌收益与成本内在化。也就是说,私有产权通过排他性将外部性内部化,从而为产权主体提供强有力的激励与约束。这种激励与约束功能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企业品牌的资本投资,是企业为建设企业品牌而进行的高专用性的资产,如为企业品牌标志宣传的沉没投资、为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的专用技术设备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主要激励来自市场对品牌价值的溢值。企业品牌明晰的私有产权性质,使得这些投资收益不存在外部性(即使有外部性,也属于违法行为,品牌企业可以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对违规企业进行起诉和索赔以弥补损失),市场上出现的搭企业品牌便车的现象相对容易被发现,因此企业也不会以“局外人”的身份无视自身品牌被侵权的行为,会给企业强有力的品牌投资的激励。

如果企业对消费者有欺骗行为,将立即受到消费者的惩罚,相应地,企业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它将会因此失去品牌的价格溢值,使得原来的品牌投资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有企业品牌的企业,在长期内会选择建立一种高质量的品牌形象,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消费者则愿意根据品牌来支付高价格。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品牌具有约束企业机会主义的功能。

1.2 企业品牌可以消除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解决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好的方法是利用信誉的作用,建立一种类似于“质量保证”的心理机制。在依托企业建设区域品牌的情况下,这种信誉将由特定的企业提供。当消费者得到的是一件劣质产品时,损失的实际上是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所以,为了得到消费者的惠顾,理性的企业知道,一旦生产的产品被发现有缺陷,那么整个企业信誉将遭到损害。消费者如果在未来的购买活动中还出现利益受损的现象,他就可以对生产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从而也就不必担心会上当受骗了。因此,建设企业品牌是提高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最好途径,特别是当集群内产品信誉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时尤其如此。

1.3 领导型企业品牌有利于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区域品牌的初步形成需要依靠产业集群的规模,也即集群在“量”上的积累。而区域品牌形象要实现“质”的提升,则必须依靠群内几家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品牌。拥有独立品牌的企业在声望、信誉、技术、市场、人才和信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对区域品牌的形象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借助领导型企业的品牌优势带动相关产业链,一方面可以增强产业链上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产业链又构成领导型企业的强大的支持阵营。这种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效应形成了产业集群的核心吸引力和凝聚力。产业链的需求吸引了各种生产服务性的企业形成服务链,各类相互关联的企业快速聚集在一起,围绕着产业价值链实现分工协作、资源整合,从而形成自我协调、自我配置、自我发展的产业集群内部良性运作机制。

群内具备几个有相当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区域品牌对外的影响力,改变区域品牌“大而全、多而杂”的形象,加深消费者对区域品牌的认识。研究表明,很多情况下,对消费者来说,区域品牌仅代表着一个地区的产业实力,这种认识具有模糊性和感性的特点,不像对企业品牌的认识那么具体。消费者在将购买决策转化为行动时,面对众多的集群产品会显得无所适从,而知名企业品牌就为消费者的购买提供了选择指向。

2 依托企业品牌建设区域品牌的关键

2.1 转变政府、行业协会职能

依托企业品牌建设区域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协会和企业之间的密切配合。由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品牌运作需要持续不断的营销投入和专业人才的支持,这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太现实的,这也正是真正能够成功创立自主品牌的企业不多的原因。因此,政府和协会应完善自身的服务职能,不断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政府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上。首先,完善维护区域品牌的政策和法规。好的制度、交易环境是区域品牌形成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的保证,而政府以其独特的地位在制度的建立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我国目前的区域品牌保护法律、法规多样化,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以及《产品质量法》等,今后还应该进一步地加以完善。其次,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建设区域品牌活动的顺利进行打好物质基础。

此外,随着区域品牌建设重点转向群内的企业,政府应在合适的领域加大职能转移的力度,而只保留其主要职责:

第一,首先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区域品牌的建设和经营,制定与地区产业发展相吻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品牌战略,从政策上引导区域品牌的形成。

第二,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区域品牌的定位应该融入鲜明的产业集群特征,建立清晰的区域形象定位;应挖掘自然资源或历史文化资源等,将资源禀赋作为题材进行培育。

第三,加大政府投入,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区域品牌发展。对具备创牌实力的企业在融资渠道、品牌资金与人才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并扶持区内企业争创名牌,培育龙头企业,搞活经济,创造条件招商引资。

第四,主导并建立官、产、学、民、媒共同参与的区域营销委员会,配合协会进行区域品牌的整体形象宣传,举办各种招商洽淡会、商品交易会、产品节和新闻发布会、研讨会等活动。

第五,在行业协会的协助下,制定有关维护质量和市场秩序的地方性法规,在产业集群内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依法建设区域品牌等。

商会、行业协会等机构在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拥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它是区域品牌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具体而言,行业协会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监督职能。接受政府授权,制订产业区域内行业标准和区域品牌的使用章程或规定、使用范围等。从国外很多成功产业集群运作的经验来看,集群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大多是根据行业协会的建议,由行业协会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的。此外,行业协会还发挥着披露经营者市场行为和信誉信息的作用,对有损区域品牌形象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跟踪与信息反馈。

第二,服务职能。在对区域品牌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商标的设计和注册工作;配合政府进行区域品牌的宣传工作;组织并带领企业参加各种展会、洽谈会、交易会等活动;推销区域产品;扶持重点企业,为企业在技术、融资、市场资讯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应对之策以及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部门间关系协调等方面的服务。如提供产品未来的市场信息,提供WTO规则培训,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经营者的诉求,争取有利于区域品牌发展的相关政策等。此外,行业协会这一中介组织在区域品牌危机公关时的作用是政府和企业所不能替代的。如广东王老吉产品的配方一度遭到市场的质疑,后在广东食品协会的澄清下危机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第三,宣传职能。在借鉴其他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上,通过举办、参加展销会、展览会等方式宣传区域品牌形象。

2.2 做大做强领导型企业

依托企业品牌建设区域品牌,培育并发展几个集群内的领头企业是其中的关键。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群内企业实力一般都较弱,但随着集群进入成长期阶段,一般会涌现一批实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政府应引导群内企业通过纵向或横向一体化的方式进行重组,并对这些企业在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加以倾斜,如设立专项资金对创名牌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激励,以促进群内大型企业的发展。

从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集群中的领导型企业对区域品牌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容小视。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规模实力和声望等方面的原因,从区域品牌权益中的收益也会大大高于其他的中小型企业。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作为理性的消费者,如果想减少购买风险或购买高质量的集群产品,一般会倾向于选择那些知名企业的产品。最终的结果是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市场结构的变化,由近似完全市场竞争结构转向由少数几个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这些寡头企业也就有更大的积极性去经营、维护区域品牌的形象,这就是著名的“智猪博弈”的原理。另一方面,在一个产业集群中,领导型企业往往由于技术、创新和管理方面的优势而容易成为其他企业学习的榜样。大型企业建设区域品牌的行为势必会对其他企业产生正向的影响。

2.3 中小企业需创建跟随品牌

中小企业是指那些生产规模不大、资金实力也不强的企业。在一个产业集群中,这样的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消费者品牌情结越来越强烈的今天,中小企业应该认识到,创建自主品牌考虑的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去做、要怎么做的问题。根据中小企业的实力层级,弱势自主品牌企业应进行品牌提升,贴牌和无牌企业应跟随领导型品牌创建自主品牌。一方面,弱势品牌企业应积极借鉴领头企业特别是同行领头企业的品牌建设经验,实施清晰、可行的品牌建设规划,提升自主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贴牌和无牌企业要充分利用群内领导型品牌的可“依托”点,实现间接创牌的目的。从短期来看,可以在“量”上做文章,先做大,利用规模优势降低产品成本,创建领导型品牌的跟随品牌;从长期来看,从“量”转“优”,生产高性价比的产品,并最终把自身打造成独立的强势品牌。在这方面,广东格兰仕的品牌建设就是一个极为成功的例子。

通过创建大量的中小企业品牌,提高品牌比率,形成产业集群的企业品牌簇群,区域品牌竞争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稳固和提升。

2.4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建设集群企业品牌并不是要与建设集群区域品牌割裂开来,需要充分利用集群的产业优势。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在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内一般更容易诞生优秀的企业品牌,这主要是产业集群具有规模、配套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集群内的广大企业通过加强合作,同心协力保持并逐步提高集群专业市场的声誉,同时进一步扩大专业市场的交易规模和辐射半径,使得更多的中小企业品牌进入专业市场。依靠集群优势诞生的领头企业又进一步带动了群内其他中小企业的创牌积极性。所以,产业集群是企业品牌成长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在一个成功的区域,必定有一批成功的企业;同样,有了一批成功的企业,必定出现成功的区域。当产业集群成功上升到品牌层面后,就形成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也正是企业品牌扎堆的结果。

由此可见,企业品牌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集群容易催生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由众多企业聚集而成的产业集群会产生典型的外部经济性与内部经济性,这将使得群内企业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专业化分工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为“领袖型”企业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领袖型”企业的增多又反过来大大促进了企业产品的问世。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为区域品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名牌产品或企业反过来提高了产业集群的吸引力。产业集群在造就名牌产品和企业的同时,名牌产品和企业又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众多企业向它集聚。这样一来,知名企业与产业集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集群内部,龙头企业、产业链和相关支撑组织构成众星捧月般的结构,名牌效应与集群效应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综上所述,依托企业品牌建设区域品牌,并不是孤立发展企业品牌,而应使两者之间密切互动,共同推进。

参考文献

[1]李世杰,李凯.区域品牌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经济评论,2004,4(11):58-61.

[2]贾爱萍.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初探[J].北方经贸,2004,(03):81-82.

[3]姚作为.企业集群与品牌聚合[J].生产力研究,2004,(09):131-134.

[4]喻卫斌.试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位品牌[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4,(06):59-61.

[5]杨建梅,黄喜忠,张胜涛.区域品牌的生成机理与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2):22-24.

[6]胡大立,谌飞龙,吴群.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路径分析[J].经济前沿,2005,(04):29-32.

[7]李冯平.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8.

[8]曾忠禄.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7,(01):69-73.

[9]胡大立,谌飞龙,吴群.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J].经济管理,2006,(05):44-48.

中国区域创新集群发展效率研究 篇8

关键词:区域技术创新,空间计量原理,三阶段DEA模型

0 引言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其核心是促进创新机构间的互动和联系,表现为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能力,其中科技能力和科技竞争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区域创新能力高低已逐渐成为地区经济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表现出空前的创新动力,进而形成一系列能够有效凝聚生产要素、整合创新资源、使各创新主体有效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事实证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已有研究表明,区域创新活动并不是均衡发展的,它往往是一些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然后再以其为中心扩展到其他相邻地区。以2005—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R&D经费投入为例,这五年间东部地区科技投入费用远超过中西部地区投入费用之和,这就导致三地区科技创新所获得成果也有很大的差异。区域创新作为我国新时期的重点发展战略,其是否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空间上是否形成有效的集聚发展?倘若地理空间上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创新集群,那么它们的创新效率如何?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1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国外的区域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方面。理论方面以Cooke(1998)的研究为代表,主要包括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渊源、产生背景、类型分类,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和创新环境[1]等方面的研究;实证分析则主要集中于区域厂商的创新活动(A Goto,2000)[2]、创新过程的合作伙伴(Philip Cooke,2002)[3]、区域地理位置和创新(Maryann P、Feldman,1994)[4]、以及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Baptista R,1996)[5]等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我国学者对于区域创新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国内的区域创新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例如:冯之浚、刘金友、刘曙光等人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对区域创新的理论概念进行了论述。由于本文主要是通过数学方法来对我国地区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相关的定量分析文章:柳卸林、胡志坚(2002)[6]建立一套综合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中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做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较为清晰地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演化过程;邵云飞、唐小我、陈光[7]运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罗发友、刘友今、孙婷,范柏乃[8]等人则运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而对于技术创新效率这一方面,孙宝凤、杨印生(2004),官建成、何颖(2005)[9],范群林、邵云飞(2011)[10]等人也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各区域的综合科技能力进行了分析。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我国区域创新的研究逐渐全面化,取得了相当多的学术成果。

但是我们发现以上研究或多或少都忽略了地区在空间上的联系,将我国区域创新集群简单的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也过于笼统,另外采用传统的DEA模型来计算地区效率,研究结果与真实值之间也会存在一定偏差。

因此,本文将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集群进行较为详细的分块,并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这几大区域创新集群的技术发展效率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得出相关政策建议。

2 我国区域创新集群划分

根据空间计量经济学原理方法,进行我国区域创新集群划分:首先,需在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间建立空间权值矩阵,并检验其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本文采用Moran’s I指数法);其次,根据空间聚类原理对表现出显著空间相关性的创新集群区域进行整理划分。

空间权值矩阵定义如下[11]:

式中,i=1,2,…n;j=1,2,…,n;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研究中常用的K=4的最邻近空间矩阵标准。Moran’s I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Wij为二元空间权值矩阵中的任意元素值;n表示地区总数,本文n=31;xi、xj分别为地区i和地区j上的某一属性值。Moran’s I系数取值范围为-1~+1,趋近+1意味着各区域间存在着强烈的正相关性,0意味着不存在相关性,趋近-1意味着存在负的相关性。

虽然目前我国尚未能够形成统一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标准,但是从区域技术创新最终目的,即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这一定义出发,本文以2009年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来作为判断地区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指标(定义为CXNL),并运用Geoda 0.9.5-i软件来对区域创新集群进行划分(西藏地区数据缺失,本文定义为0)。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空间聚类分析,中国大陆区域创新集群被划分为3个等级:北京—天津—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以及四川—陕西—湖北,我国大部分区域技术创新都集中在这4个区域,我们可称之为区域技术创新高端集群;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安徽—河南、福建—湖南、重庆—甘肃,这4个区域为区域技术创新中端集群;贵州—云南—广西—海南—江西、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这2个区域则为区域技术创新低端集群。

另外,Moran’s I值为0.491 3表明,这几类区域创新集群划分均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这意味着伴随区域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十大集群地区将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空间集聚特性。

3 区域创新集群效率研究

为了进一步分析以上区域技术创新集群发展情况,本文将研究这些集群的技术发展效率高低。倘若研究结果表明,中低端集群发展效率高于高端集群,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东高西低这一现象将有可能逐渐消除,地区技术创新差异将逐渐降低。

3.1 三阶段DEA模型

三阶段DEA模型与传统DEA模型相比其主要是多了一个引入环境变量对传统DEA模型差额变量进行调整的过程,由于目前多数文献对DEA模型的介绍已经十分详细,本文则主要介绍三阶段DEA模型的调整过程[12]。

首先,根据传统DEA模型及各投入变量数据,建立各投入变量的差额变量值。令第k个观察单元的第n个投入值为Xnk,其差额值为Snk,则得到:

假设Snk是受到p个环境变量Zk=(Z1k,Z2k,…,Zpk)的影响,k=1,2,…,K。则可以通过SFA(随机边界法)来建立Snk与Zk之间的关系:

式中,Snk表示第k个决策单位第n项投入的差额值;Zk=[Z1k,Z2k,…,Zpk]表示p个环境变量,βn为环境变量的待估参数;fn(Zk,βn)表示环境变量对投入差额值Snk的影响方式,一般取fn(Zk,βn)=Zkβk。Vnk+Unk为复合误差项,Vnk表示随机干扰,并假设服从Vnk~(0,σ2vn)的随机误差项;Unk表示管理无效率,并假设Unk服从截断正态分布,即Unk~(μn,σun),Vnk与Unk独立不相关。

利用以上模型将调整结果引入原始投入项,将所有决策单位调整到相同的虚拟环境条件,并剔除随机干扰的影响。

式中,X*nk为调整后的投入量;Xnk为原始投入量;Zk为环境变量观察值;βn为待估算之未知参数;Vnk为第k个DMU在第n个投入时,其生产过程的随机误差。最后再将调整后的投入值带入DEA模型,进而就可以测算出新的反映各决策单位效率值。

3.2 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特点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2005—2009年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R&D人员数、R&D经费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作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投入类指标;以专利申请授权数、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篇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以及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作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产出类指标。

纳入多余的环境变量或缺少必要的环境变量,都将会对调整后的效率值有所影响,因此本文在考虑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特点基础上,选取以下4项作为环境变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GDP),直接用地区GDP来衡量;城镇化率(CZHL),本文采用非农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来衡量城镇化率;经济开放度(JJKF),本文以地区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经济开放程度;地理环境(DLHJ),本文以取值1表示平原地区,取值0表示山地、丘陵地区。

本文所需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科技统计数据库。

3.3 区域技术创新集群效率测算

表1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第一阶段效率值以及第三阶段效率值与产出项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本文运用SPSS软件来进行Spearman检验),表中CE表示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的综合技术效率,TE表示集群纯技术效率,AE表示集群技术配置效率,三者关系为: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配置效率。计算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以及第三阶段各项效率值与4个产出项均为正相关,显著程度均大于10%。并且三阶段各效率值与产出项的相关程度总体上要略高于一阶段。这就表明,在剔除了环境因素影响后,效率越高的区域技术创新集群有更高的技术效率值,第三阶段DEA结果更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对这十大集群进行有效排名,本文第三阶段采用了超DEA模型来计算。

注:***表示通过1%显著性检验,**表示通过5%显著性检验,*表示通过10%显著性检验。

如表2所示,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2009年大陆十大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技术效率表现为有效的区域为:北京—天津—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陕西—湖北、重庆—甘肃以及贵州—云南—广西—海南—江西等六大区域,其中东、西部地区各有3个集群,同时,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技术创新集群表现出最高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其余剩下的4个集群均未能够达到综合技术效率有效标准,河北—山西—安徽—河南集群表现出最低的综合效率水平。同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技术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较高的集群普遍在西部地区,技术配置效率较高的集群普遍在东部地区。

2005—2009年大陆十大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技术效率整体上有一半达到效率有效,并且东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效率平均值仍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集群平均值,虽然从2007年开始差距有缩小趋势,但仍然存在改善空间。从区域技术创新集群个体角度分析:在2005—2006年我国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效率最高的为广东,远高于第2位的北京—天津—辽宁—山东集群,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渤海湾地区技术投入的提高,从2007年开始两集群间差异就逐渐缩小,到了2009年环渤海技术创新集群首次超过了珠三角集群;中西部地区中重庆—甘肃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效率远高于其他地区,总体上保持在全国第3位;吉林—黑龙江和河北—山西—安徽—河南集群在2005—2009年综合技术效率均表现不太理想,始终在0.5~1.0徘徊。需要说明的是,上海—江苏—浙江集群在这5年的发展期间,其综合技术效率有明显提高,2005年该集群为综合效率无效,但到了2009年则明显超过了1.0。

就2005—2009年地区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而言,受西部地区创新集群技术创新基数较低影响,西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平均值远高于东中部地区集群平均值,但两者间的差距正逐年下降,另外中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在观察期间表现仍不是十分理想。从区域技术创新集群个体角度分析,在2005—2009年我国区域技术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最高集群始终为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集群,另外,四川—陕西—湖北和重庆—甘肃集群分别为第2和第3位;其余的技术创新集群纯技术效率基本上保持在同一水准层面。

而2005—2009年大陆十大区域技术创新集群技术配置效率发展趋势则类似于综合技术效率发展模式,即东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技术配置效率平均值要高于中西部地区集群平均值,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另外,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技术配置效率整体差异不大,均表现为准有效水平(接近1.0)。从区域技术创新集群个体角度分析,排名前2位的集群为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广东集群,两者在2005—2009年技术配置效率变化趋势类似于其综合技术效率发展模式。需要说明的是,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和四川—陕西—湖北集群的技术配置效率远低于我国其他集群,与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广东集群差异尤其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资源分配上存在一定问题。

4 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原理将大陆划分为十大区域技术创新集群,并通过三阶段DEA法剔除环境因素以及随机误差的影响,对2005—2009年十大技术创新集群技术创新发展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了技术创新投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受到地理环境、基础条件等相关因素影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分布并不平衡。近几年我国区域技术创新形成了具有明显空间地理特色的集群,本文根据集群技术创新程度高低将其划分为高端集群集合、中端集群集合和低端集群集合。其中高端集群集合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只形成了唯一的高端技术创新集群———四川—陕西—湖北,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形成的集群则主要集中于中低端集群集合中,尤其是西部地区几乎80%的省市都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低端技术创新集群。

2005—2009年,这10个技术创新集群综合技术发展效率平均值为明显有效,其中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广东、四川—陕西—湖北、重庆—甘肃等4个集群综合技术发展效率远高于其他集群。整体上高端集群技术效率均值要高于中低端集群,而导致不同等级集群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投入规模上未能达到配置最优,即“高端集群拥有较高的技术投入、中端集群拥有一般技术投入、低端集群则为较低技术投入”的不合理资源配置体系仍然存在,严重阻碍了地区间技术创新的平衡发展,并且单从纯技术层面上分析,中低端集群并不落后于高端集群,甚至还远高于高端集群。虽然说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于西部地区物资、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并且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差距也正在逐年缩小,但是仍未能形成最优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研究发现,东部地区集群(大部分高端集群区)在多年来技术创新发展影响下,当地纯技术效率已经处于动态稳定状态,而中西部地区集群受地区技术发展基数水平较低影响,当地的纯技术效率水平却相当高,因此我们认为,同样的技术资源投入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集群获得的进步将大于东部地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形成的十大技术创新集群间不论是技术资源配置还是技术创新程度上均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倘若能够在未来几年有效进行技术资源合理配置,那么缩小集群间差异进而形成具有不同地区特色、内部互相促进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将水到渠成。区域技术创新目前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我国属于新兴技术创新国家,目前尚未能够形成一套合理的、符合自身国情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因此本文所定义的区域技术创新指标体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我国区域技术创新集群发展,笔者将把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指标评价体系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Cooke P,Uranga MIG,Etxebarria G.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30):1563-1584.

[2]Goto A.Japan’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current status andProblems[J].Oxford Journals,2000(16):103-113.

[3]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general findings and somenew evidence from biotechnology clusters[J].The Journal of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33-145.

[4]Maryann P,Feldman.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4:52-69.

[5]Baptista R.Research round up:industrial cluster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Business Strategy Review,1996(7):60-69.

[6]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550-556.

[7]邵云飞,唐小我,陈光.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聚类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4):113-118.

[8]范柏乃.城市技术创新透视——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视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4-33.

[9]官建成,何颖.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2):265-272.

[10]范群林,邵云飞.我国西南各省市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2):89-94.

[11]Auselin L A.Warga paten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Research Policy,2002(31):1069-1085.

集群模式推进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 篇9

区域教育问题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对区域教育现代化治理模式的探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随着丰台区在北京市率先进行教育集群发展模式改革试验,方庄教育集群成为北京市最早建立的教育集群。三年来,集群建设步步深入、不断升级,已经从最初的“抱团取暖”式的、以资源共享为主要功能的初级区域教育共同体,发展到以课程为中心的区域生态教育共同体。又开始了以打通各学段学生的出口、改变区域教育结构为主要任务的现代化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走过了一条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道路,探索出了一种推进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

一、方庄教育集群的酝酿和建立

方庄教育集群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的捆绑发展的行政指令,而是源于自下而上的教育主体意识的萌发。早在2009年暑假,北京十八中和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就开始了联合办学的尝试。众所周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为音乐专业学校,拥有强大的音乐师资和课程优势。作为市级示范校,北京十八中名师荟萃,拥有优质的基础教育课程资源,文化课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两校虽然同在方庄社区,但因归属不同,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自我发展。如果两所学校联合起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定能够极大地推动两校的共同发展。北京十八中的想法迅速得到了丰台区教委和方庄地区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积极响应。在区教委和办事处的积极推动下,两校的资源共享的合作办学试验从2009年暑假一开学就进入了实施阶段。

合作办学使双方在没有增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享受到了市级示范高中的优质文化课教学,基础文化素质迅速提高。北京十八中的学生享受到了音乐专业院校师资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音乐素养,使音乐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资源共享的合作办学试验受到了两校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欢迎。

北京十八中和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合作办学的初步尝试,使丰台区教委产生了将这种资源共享的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展的工作思路。丰台区教委的工作思路得到了方庄地区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方庄地区其他学校的积极响应。方庄地区汇聚了27所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民办教育机构,已经具备了区域联合办学的条件。经过充分的调研、沟通,在区教委和办事处的主导下,以北京十八中为龙头,涵盖方庄地区27所学校的教育集群开始筹划建立。同时,教育集群这种区域教育发展模式得到了丰台区政府高度重视和肯定,在《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对教育集群实验进行了明确的规划,确立了“政府主导、学校协同、资源共享、特色衔接、共同发展”的集群机制,使方庄教育集群成为丰台区政府主导的教育实验项目,以北京十八中为龙头的方庄教育集群宣布正式建立。

二、以资源共享为主要功能的初级形态

2011年5月,以北京十八中为龙头的方庄教育集群全面展开教育集群的实验和实践。第一,成立了由区教委、集群校、龙头校、社区和家长代表共同组成的方庄教育集群管理协调中心,作为集群的管理、协调机构,并在十八中设立了方庄教育集群办公室负责集群的具体工作;第二,制定了《方庄教育集群实验区规划方案》,积极进行联系、沟通、协调,调度集群课程建设和资源共享等工作。集群各学校也设有专门的集群联系人进行集群共建;第三,十八中在学校校园网上建立了专门的“方庄集群”专栏,后来又建立了“北京方庄教育集群数字云平台”,及时发布关于方庄教育集群的课程信息并进行资源共享建设。第四,集群还建立了集群教师教科研中心、集群教师培训基地、集群家长培训中心、集群教育质量测评中心、集群校长论坛、班主任论坛等集群发展支撑平台,集群实行教学硬件、软件、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例如,对于十八中的音乐厅,集群校要使用的话只须提前在网上预约即可免费使用,如果使用冲突则由集群办公室协调。北京十八中的“名师大家进校园”活动,集群数字平台将及时发布信息,集群校无偿共享。到目前走进集群的名师大家有三十余人次。在师资共享方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与北京十八中教师交叉站讲台的做法非常成功。

在区教委的领导和全体集群人的共同努力下,到2011-2012学年度结束时,方庄教育集群资源共享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方庄教育集群的实验取得了初步成功。

三、以课程为中心的

区域生态教育共同体的中级形态

以资源共享为主要功能的初级教育集群,只能解决方庄地区教育的“温饱问题”。要全面提升方庄地区的教育水平,使方庄地区的教育达到“小康”,必须对方庄教育集群进行升级。在丰台区教工委、区教委的积极支持下,方庄教育集群确立了“立足于师生的生命价值,服务于师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打造以课程为核心的优质区域教育生态,推动方庄地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内涵发展”的集群升级战略。

1.横向贯通

(1)构筑区域生态精品课程体系。集群突破了学校间的边界,实现了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打造出新的精品课程,构筑区域生态精品课程体系。例如 “新音乐教育”课程,由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授课,立足于我国音乐教育优良传统,借鉴目前世界上流行较广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体系、柯达伊体系、达克罗兹体系的成功经验,探索出的一条融合中国本土音乐文化与国际先进音乐教育理念、方法的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之路。

(2)构筑职业成长、人生规划体验课程体系。集群充分发挥集群内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作用,采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配合的方式,采取签订合作协议的弹性合作机制,充分实现精品课程优势互补、共享,构筑职业成长、人生规划体验课程体系。例如,将普通校的劳技教室建在职高,请职高教师对普通校学生进行基本生存技能培训、家政培训等。同时,让职高学生也有学习普通校课程的机会,让他们也有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充分调动了职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形成区域生态校本课程体系。针对各集群校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集群在特色共享的基础上,实行跨校、跨学段开发,基本形成了区域生态校本课程体系,满足了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例如,十八中金鹏科技团选派骨干帮助集群内小学、初中、高中组建航模、机器人、天文观测等学生科技社团,形成了区域生态科技社团课程体系。

(4)实践活动集群联动,形成区域生态实践课程体系。集群采取了集群联动的模式开发学生实践课程资源,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采的学生实践活动,形成了区域生态实践课程体系。目前集群举办或以集群形式参加的活动有:丰台区中小学践行北京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安全在我身边”主题演讲比赛、“走向未来祖国颂——全国青少年诵读演讲大赛”、“生态文明——我的低碳生活”第十二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普短剧汇演、2013年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金路杯——2013年全国校园(双语)主持人大赛”、“我们一起成长—方庄教育集群艺术教育成果展”、“十八中博智杯”2013年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暨全国中学生桥牌夏令营等。

2.纵向衔接

(1)开发贯通学段的生态课程体系。学生个体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种连续性体现在其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教育的不同阶段,这些阶段应该是相互联系或衔接的,它要求教育的每个阶段都应该充分考虑彼此间的过渡与衔接。目前,因学制等原因,中小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没有做到较好的衔接与延伸,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教育的连续性。比如,某小学的学生练了6年篮球,有了很好的球技和很浓厚的兴趣,但上了初中,学校的项目却是足球,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初中又没有享受到小学的教育成果。方庄教育集群打破学段限制,开发贯通学段的课程体系。例如,《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我们根据集群学生的实际,打通学段,统一规划,开发了贯通小学和初中的集群地方课程,并且形成了地方课程教材。集群的足球、击剑等采取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一贯制培养。

(2)构建了区域生态德育课程体系。集群在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设立家长交流中心。 为克服家长数量多、差别大,培训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困难,集群建立了家长学校,集中集群内所有学校的师资力量,对家长进行分层次培训,并建立家长培训家长的同侪互助制度,还开展了“妈妈课堂”和“隔辈育人”等课题研究,使许多家长掌握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了家庭教育质量,产生了极大的教育合力。

二是学习和学习方法教练。为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主导学习能力,集群引进了“自我主导学习能力”项目,培养了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提升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是传统德育课程。该课程由生命教育、礼仪教育和诚信教育构成,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德育思想,也涵盖了各个学校课程中分散的心理教育、爱心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等内容。

四是三合一课程。为提高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和“未来生涯发展”规划能力以及“认知、思辨能力”,集群建立了“三合一”干预教育实验基地,对集群各年级学生进行“三合一”干预教育。实验小组统一进行通识培训、方案设计,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统一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

3.纵横融通

(1)打造区域生态国际课程体系。集群打破学校和学段的限制,制定通盘计划,形成了一个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前后衔接的完整的国际理解教育培养体系,构建了一套区域推进、整体打造的区域生态国际课程体系。

(2)设立低碳生活课程。集群校北京十八中、芳古园小学参与了“以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实现青少年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验。在课题组专家指导下,我们从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出发,根据四季养生规律,加入中医时令养生的调理手段,制定了学生日常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和学习的复合处方,使学生的生活符合自然规律,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低碳、绿色、积极、健康、高效的生活及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道德完善和智力发展。

(3)创建“爱读书、读好书”的集群书院文化。例如,集群在北京十八中成立了以“读书塑造心灵,读书启迪智慧”为宗旨的方庄书院,方庄书院积极挖掘图书资源,举办读书理论研讨和专题讲座,组织系列读书活动,开展阅读竞赛和读书经验交流活动。“走出去、请进来”,有序地策划以“读书”为主题的专家报告和主题学术研讨,扩大教师交流平台。贯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将阅读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师者爱读书、生者乐读书的“致用”效果,并积极筹划创办书院半年刊《大家书斋》。

(4)加强集群与社区互动,建设成社区支持教育、教育辐射社区的生态文化圈。如不定期地派集群内的名师到社区学校、老年学校进行社区培训,邀请社区内的成功人士和名人到学校开设讲座;举办校园开放周;与社区联合举行文化活动等,在方庄地区形成理解教育、关心教育、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以打通各学段学生出口为核心的

区域教育共同体的高级形态

在方庄教育集群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区域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出口问题,方庄教育集群只有打通各学段学生出口,彻底改变金字塔式的教育结构,使方庄学区的学生们都能够接受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改变和满足方庄社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正如集群校芳城园小学一名学生家长所说,虽然女儿感兴趣的是十八中定期请区域内的音乐附中表演一些世界名曲,集群校的学生都可以过去欣赏。但家长更关心的是集群校孩子的“小升初”,不知道女儿能不能就近上集群里的好中学。

要打通方庄教育集群学生出口,必须将集群金字塔式的教育结构改为圆柱式教育结构,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并没有将目光仅仅盯在升学出口上,而是立足于多出口、多元化,全面打通集群各学段学生出口。

集群目前已经采取了七项措施,一是做大做强集群的龙头学校,龙头学校集团化发展,以集团化带动集群化发展;二是打通集群内学生直升通道。进一步加强集群内各级学校的联系,在集群内打通各学段学生出口,确保优秀学生能够在实验区内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条龙的优质特色教育;三是职普融通办学,与集群内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打通部分学生的就业渠道;四是实行“高考加会考”模式,打通学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通道;五是打通音乐、美术、体育等特长学生的升学通道,走特长升学之路;六是积极联系高等院校,努力实现中学与高校联合办学,以解决打通文化课成绩优秀高中学生的升学问题;七是积极发展国际教育,为学生打通国外留学的通道。

五、方庄教育集群发展的经验

在方庄教育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集群教育发展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1.龙头带动,优质共享

教育集群化发展,需要借助集群内龙头学校的带动辐射作用。龙头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内,一般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生源质量、社会声誉都明显优于区内其他学校,很自然会成为其他学校模仿和学习的榜样,龙头学校在教育改革和学校建设方面的举措会对其他学校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头作用。教育集群化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内涵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同时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利用龙头学校的资源优势,把龙头学校建设成区内其他学校的楷模和榜样,二是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把龙头学校的优势扩展到其他学校,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资源共享,就是集群内所有学校共享龙头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硬件设施等,同时,龙头学校也能共享其他学校的资源。

2.一体多元,生态共生

一体多元就是各集群校在同一个区域教育共同体——方庄教育集群内,实行多元化发展。因为优质均衡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内涵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张扬差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各美其美是优质均衡的具体表现。集群不同于集团,集群建立后,集群校的法人地位不变、办学性质不变、人事关系不变、资源的所有权不变,这是一种既自主又合作的“1+N”体制的区域教育共同体,集群校是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互相尊重,共赢共生。这种体制激发了每一所学校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集群发展不仅是资源的简单整合、平均,实质上集群内各种元素组合方式的根本变革,是一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实现集群治理效率的提升,而要实现这种提升,必须基于深度资源合作、整合与共享,才能实现区集群的良性互动、循环和升级。也就是说必须将集群建设成为优质区域教育生态,不仅生态共生,而且必须不断发展,创造出更高级的课程教育资源。

3.内生外引,打通各学段学生出口

区域教育根本目是解决学生的出口问题,教育集群如果不能打通各学段学生的出口,彻底改变金字塔式的教育结构,那就只能是一个低级的教育共同体。所以,集群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内生外引,打通各学段学生出口,才能实现集群的根本任务。

方庄教育集群建设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区、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商报》、《北京考试报》、《新京报》、《京华时报》、《法制晚报》、《竞报》、《现代教育报》、《丰台报》、《劳动午报》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五十多次报道。丰台区教委也适时地将教育集群这种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广,目前除方庄教育集群外,又建立了东高地、云岗及南站3个教育集群。2014年,丰台镇、马家堡、卢沟桥、长辛店等地区将建成4个教育集群。2015年,万丰、大红门、南苑、丽泽金融区等4个教育集群也将建成。预计到2017年,还将建成科技园区、首经贸、园博园、青龙湖等4个教育集群。届时,丰台教育集群将达16个,集群化发展将成为丰台区教育的突出特色。

当然,方庄教育集群作为一个区域教育共同体,其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封闭性、同质性、依赖性、资金链等。为克服这些问题,目前方庄教育集群正在进行第二期规划,规划主要从加强集群研究,深化集群发展机制,完善集群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集群研究我们主要以专家理论研究和集群实践研究为主。深化集群发展机制我们主要从加强集群内教师流动机制、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建立集群评价机制、建立集群教研选择制、建立集群图书资源一卡通制度、充分发挥赢利性培训机构的作用、深化开放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完善集群保障机制方面,我们计划采取完善集群发展资金链,实行龙头学校负责制等措施。

方庄教育集群是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的探索,现代教育治理的内在要求,首先,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包括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架构。其次,形成各方面不同主体参与教育决策过程,从根本上体现以受教育者为核心的教育需求和主体地位。其成果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所以,教育集群模式应该是一条推动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成功之路,一条实现中国教育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编者略)

区域发展理论与产业集群机制研究 篇10

一、区域发展理论概述

(一) 增长极发展理论

增长极发展理论在现实应用中是难以实现的, 社会经济的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的, 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极或一些增长点上, 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外进行扩散, 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 增长极可以由大至小逐级进行传递。它强调的是在经济总量有差异化的同时, 还必须关注结构的差异性。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具有相同的发展速度, 而是在不同时期, 快速增长往往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上, 然后由此波及到其他产业上。集中快速增长的工业中心, 就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这种战略坚持了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其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引入空间经济变量, 丰富了非均衡发展理论抽象的经济分析内容, 但有关增长极的数量、内部产业结构以及区位与时间选择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二) 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将工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发展中, 认为产业结构、新技术等都遵循由高低梯度转移的规律。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已得到实践证实, 因此我国学术界的学者常把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看成三个不同的梯度区域, 认为通过梯度推移, 西部地带会逐渐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战略, 从静态上看有点宿命论的倾向。从动态上看, 扩展效应远低于极化效应及回程效应之和, 结果会不断扩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这种理论与我国倡导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战略背道而驰, 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三)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采用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需要国家一次性大规模的投资, 是一种跃进式而不是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一般由核心类 (生产综合体主导专业化部门中大型企业) 、主体类 (与核心企业有密切联系的企业) 以及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组成,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强的聚集效果。另外, 虽然企业在生产上的相互补充可以获得垂直一体化利润, 但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更多考虑生产成本的模式。在当前形势下, 社会生产普遍过剩, 因此必须从价格竞争转变到非价格竞争为主上来。

二、产业集群定义及其理论

(一) 产业集群的定义

新型区域理论- 产业集群, 有时简称为集群, 用来表示在某一特定领域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 中, 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一方面, 产业集群还具有专业化的特点, 其成员企业包括机械设备、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以及网络和客户;侧面还可以延伸到互补商品的制造商, 技能与技术培训等相关的企业, 以及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另一方面, 产业集群还具有地理集聚的特点, 产业关联及其支撑性的企业、相应的支撑机构, 如某些行业协会、一些地方政府以及教育培训机构与金融部门在空间上集聚, 是一种柔性的生产综合体, 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 产业集群理论阐述

在一定程度上, 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 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上看, 研究产业集群是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扩散的, 是如何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的。从世界经济地图上来看, 集群的区域都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竞争力, 它的竞争力优势一定程度上来源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生产成本、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区域的营销力等方面。

其次, 从纯经济学的角度上看, 主要强调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这两个方面, 认为不同的企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并一定程度上会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 这将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会产生出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

最后,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 主要着眼于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 主张人与人之间信任产生的经济关系网, 具有相同的产业文化背景, 可以起到维系老顾客、吸引新顾客的效果。

三、区域发展理论对比

(一) 新、旧区域发展理论的相同点

1. 作为区域发展理论两者都积极追求集聚规模经济, 都强调集聚经济效应。运用集聚经济将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经济联系、在产业布局上有着共同指向的产业, 按照一定的比例布局在某个拥有特定优势的区域, 形成一个区域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企业会因与其相关企业业务相近, 而不得不改变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并从中获取应得的利益, 达到系统的总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另外, 从理论方面讲, 梯度推移理论强调大城市是高区位区域, 因为大城市可以依靠集聚经济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进程, 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所需投资;另一方面, 增长极理论认为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结构的差异性, 是考虑到了城市集聚经济的能力;而生产综合体理论则更加明确地指出, 要追求集聚经济。但是, 产业集群的理论不仅包括产业联系密切企业的大量集聚, 而且还进一步地认为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 从而获得集聚经济所带来的规模效应。

2.两者都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 强调生产网络不是平等的, 而是分等级的。从时间上来看, 首先是古典分工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等) , 到现代区域分工理论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等) , 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 通过分工来实现专业化生产, 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另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这种分工是有等级的, 不同区域会根据自己特定的条件, 或是资源、或是资本在不同的等级系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同时,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不同的区域存在着技术上的差异, 它们会按照综合经济实力, 选择与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产业, 不同区域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 促使区域经济共同向前不断发展;而增长极理论则侧重选择各自的推动性产业, 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还强调经济发展的进程就是增长极由大到小的过程;同时,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则认为总体经济实力的平衡是建立在不同区域基于自身的主导产业综合体上,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而且产业集群理论也认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不同区域在世界范围的生产网络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一些地区迅速成为某个产业的创新中心, 集聚了很多教育机构以及企业研发部门, 掌握着一些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 把握着产业的发展趋势;另一区域则进一步发展成为加工的生产基地, 其技术则依靠创新中心。

(二) 新、旧区域发展理论的不同点

产业集群理论积极吸取了市场经济中的合理因素, 摒弃了过去三种区域发展理论中所倡导的不合理性因素, 与其他理论具有很多差异性。

在理论认识上的不同, 增长极理论以及梯度推移认为区域空间发展是不平衡的, 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集中所有具备的资源, 首先发展增长极区域, 然后由增长极区域逐渐地发展其他非核心的区域。这些理论认识上具有片面性, 它们都静态地看待区域发展的条件, 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地域差异较大的国家, 常常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所倡导的产业集群理论, 不是简单地评价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否平衡性, 而是强调发挥该地区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 追求适合该区域发展的道路;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则发展旅游产品行业; 而城郊地区则可以发展花卉业等。例如:我国浙江温州地区, 该地区矿产资源匮乏、人多地少。但是, 温州人依靠丰富的营销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 慢慢地实行“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战略, 温州不仅是经济充满活力的区域, 而且还培育了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型企业, 其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

事实上, 产业集群理论还强调技术的创新。而创新却来源于社会实践过程, 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性的因素。同时, 产业集群的氛围可以培养出创新的敏感度, 尤其对于创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如工艺品制造业等, 技艺的技术性与其具备的艺术性是难以严格进行区分的。集群的知识常常会以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与扩散。地域生产综合体认为政府大规模投资, 以大量的生产制造为对象, 很少涉及到创新;增长极则更多强调区域的不平衡性, 而没有关注发展的原动力;梯度推移一定程度地强调高区位地区的创新, 而常常忽视了低区位区域创新的能动性。一般意义上来讲, 创新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四、结语

产业集群在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发展中, 无论是传统产业群, 还是高科技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传统产业集群:如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浙江的嵊州的领带等。而高科技产业群:如美国的硅谷、德州的奥斯汀、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非亚等。另外, 技术与资本结合型的产业集群, 如日本的大田、德国南部的巴登- 符腾堡等。一般意义上讲, 这些产业群的竞争能力与其产业的性质并无直接的关系, 因为在高技术产业群里存在着一些低技术, 而在低技术产业群里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高技术, 成功的关键是要发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我国国情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性特征, 集群对我国国情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对适合采取产业集群战略的地区的几点思考:1.我国乡镇企业集聚的区域, 如何借鉴苏南、浙江乡镇企业的产业群模式;2.我国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集聚区, 企业网络如何进一步发展, 保持产业的升级换代;3.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区, 如何进一步发展地方企业网络, 形成产业集群;4.在一些智力密集区, 如何利用教育机构等与企业联系网络, 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5.国内一些中小型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如何以大企业或跨国公司为核心形成配套网络, 将开发区的发展和本地经济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12.

[2]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4]王缉慈, 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意义[J].经济地理, 2001 (5) .

[5]魏守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2 (5) .

上一篇:英语翻译能力下一篇:安全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