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集群虚拟企业(通用12篇)
小企业集群虚拟企业 篇1
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动态复杂变化, 企业间竞争焦点日趋转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 因此, 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更是实业界竞相追求的目标。所谓科技型企业是指以构成技术优势的资源为主要配置要素的, 组织结构优先适应技术创新的, 以知识型人才和知识资本为依托, 以较高技术研发费用投入为保证, 主要从事科技产品 (物化产品和智化产品) 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类型[1]。各地政府部门为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隐含的巨大潜力, 运用产业集群理论, 以搭建高科技产业园、科技示范园为主要形式, 追求科技型企业在地域上的集群效应。该模式在降低交易与创新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地域集群也给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 本文即在分析当前科技型企业在地域集群发展模式中出现的负效应基础上, 认为以网络技术为基础, 构建跨地域、跨产业的交互服务网络模式是解决地域集群负效应的最佳选择, 并在此网络模式下形成虚拟的集群效应, 实现科技型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 科技型企业地域集群负效应分析
我国在1999年科技体制改革中首次提出“科技型企业”这一概念后, 其规模和数量发展迅速。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占科技型企业的90%以上, 所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拓广[2]。同时, 科技型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路径, 截至2011年底,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21 682家, 产值达到了88 433.9亿元, 对我国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型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归功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引入。产业集群实质是在有限地域的特定产业或产品生产中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 大量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 (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顾客、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等) , 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有利于产业组织协调的空间集聚体, 是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3]。目前, 我国科技型企业在组建产业集群时多数采用各类企业集聚式与行业集聚式两种类型。各类企业集聚式即各种类型的科技型企业汇聚某个区域, 以分工为前提, 中间产品区域内销售, 最终产品区域外销售的合作发展模式。而行业集聚式则是以某个行业为基础, 同行业的科技型企业汇聚, 各企业表现为合作与竞争的发展模式。这两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使科技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规模经济带来了成本效应以及竞争优势带来了超额利润效益[4]。地域集群在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同时, 也给科技型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惰性效应。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知识密集程度高、对知识型人才依赖较强的一种高风险的活动。受企业自身知识资本与人才资本存量以及高风险的双重压力下, 科技型企业内部容易滋生创新惰性。同时, 在地域集群基础上, 众多科技型企业处在相同产业链条上, 技术同质性和市场信息趋同等特点导致集群内部 “搭便车”的行为出现, 大大削弱了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 2) 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专业瓶颈效应。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竞争手段。在开展技术创新过程中, 知识和技术专业性要求较高。然而, 受企业自身知识积累、知识型人才价值观趋同、创新风险大及过程复杂性等因素影响, 完全依靠单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可行性逐渐降低, 与其他组织协同创新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但受当地教育水平有限、专业研究差异性、专业技术保密性等因素影响, 科技型企业很难在地域范围内找到合适的协作对象。专业瓶颈的存在缩小了科技型企业创新项目选择范围, 影响创新能力提升。
(3) 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盲目效应。在地域集群中, 同质类型的企业居多。为保持自身竞争优势, 快速占领区域市场, 很多科技型企业在未进行充分地项目论证和综合平衡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下, 盲目地选择创新项目并进行大规模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投入。这种盲目的技术创新, 会给企业带来三方面的后果:一是创新成果很难转化或市场前景黯淡;二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一旦遇到创新瓶颈, 该项目就容易被搁置。三是大规模的资源投入, 一旦发现新的市场机遇, 很难进行资源的再次投入。
因此, 地域集群在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同时, 也限制了企业的成长壮大。迫切需要打破地域限制、专业限制和行业限制, 建立一种全新的集群模式。而以现代化网络为依托的交互式服务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上述负效应, 而且还会带来更多的虚拟集群效应。
2科技型企业交互服务网络模式构建
交互服务就是互相提供服务[5]。交互网络就是以网络为传输媒介, 发生在2个实体或者更多实体之间的通信[6]。交互服务网络模式则是以网络为主要技术支持和服务载体, 以信任为基础, 多种类型 (科技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顾客、行业协会、政府服务部门等) 的实体参与并通过2个或2个以上的实体在技术信息或服务信息耦合的基础上, 跨越地域、专业、人才界限, 开展协同技术创新活动, 追求高效率、低风险的一种网络服务模式。该模式的顺利运作需要具备2个条件:一是需要相关组织具备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 以此为基础建立交互服务平台, 并负责维护网络平台的后台运作。二是需要政府服务部门或相关组织建立和完善信用约束机制, 以保证参与到该模式中的各实体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 防止投机或技术泄密等风险。以此为前提, 构建交互服务网络模式, 如图1所示:
该网络模式主要由服务手段平台、公用信息服务平台、核心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交互系统平台等功能组成。服务手段平台主要为核心实体 ( 即技术或知识需求方或供给方) 进行登录、检索、查询和发布相关服务信息的一种技术平台。由于目前很多知识和技术已经变为公用信息, 因此需要设置公用信息服务平台, 便于核心实体检索所需信息。同时, 交互实体 ( 即其他实体) 因共享的多数知识和技术具有很高的价值和保密性, 需要建立核心信息服务平台, 以便于交互主体将核心知识和技术做简要概括后进行发布, 并帮助核心实体在公用信息服务平台未能满足其需求时进行检索。由于核心信息服务平台中所提供的知识和技术的不完全性, 核心实体欲获得交互实体的协作, 需要建立1 对1、1对多、甚至多对多的交流与信息共享的交互服务系统平台, 实现核心实体与交互实体的空间网络连接。
当核心实体发现市场需求后在开展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专业瓶颈, 综合自身能力以及地域协同无法实现技术突破时, 核心实体就可以选择通过交互服务网络模式的方式解决目前存在问题。首先, 核心实体可以通过服务手段平台在公用知识库和通用技术库中进行检索, 如检索到所需知识和技术信息即可下载应用。如未能满足其需求, 核心实体还可以在核心信息服务平台中对交互实体共享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术概要库中进行检索, 如检索到所需知识或技术, 核心实体就可以通过交互实体在平台上的预留信息通过1 对1 或1 对多信息服务交互系统平台进行交流或建立网下协同团队共同研发, 最终使得核心实体的需求得到满足。如果在公用信息服务平台和核心信息服务平台均未能找到所需知识或技术, 核心实体可以通过信息服务交互系统平台进行需求发布, 并与众多交互实体进行讨论, 以解决自身存在问题。
实质上, 该网络平台可以为多个实体进行服务。当某一核心实体与交互实体建立协作关系后, 协作方发现自身存在某方面知识或技术的需求, 其也可以成为核心实体在网络平台上寻找自身的合作方, 形成点、线、面式的联动效应。同时, 该网络模式的构建, 为众多科技型企业提供竞争平台, 大大减少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惰性; 实现了跨地域的专业整合, 突破了地域式集群的专业瓶颈限制; 也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信息交互和引导, 避免盲目创新, 实现创新的良性循环。因此, 该交互服务网络模式能够解决地域集群给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带来负效应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优势。
3 交互服务网络模式下的科技型企业虚拟集群效应分析
实质上, 通过该交互服务网络模式, 科技型企业与相关组织建立了一种跨地域、跨专业、跨行业的虚拟网络集群。该网络集群在信用机制健全的前提下, 能够为科技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降低风险、解决专业瓶颈、提供相关信息解决地域集群带来的负效应。同时, 该模式也可以带了很多虚拟的集群效应。
( 1) 技术优势互补扩大效应。技术优势互补是科技型企业参与产业集群的基础。在地域集群中, 各科技型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技术优势互补效应, 但同时也面临专业技术瓶颈的负效应。而通过建立交互服务网络模式, 科技型企业可以在更广的空间范围内与众多组织进行全方位交流, 并选择专业相似程度高的且具有较强技术优势的组织实体协同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一方面短时间内解决了企业专业技术瓶颈问题, 另一方面提高创新的技术含量, 增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实力, 提高创新成果的市场竞争力。
(2) 知识与技术资源共享和溢出效应。科技型企业是知识和技术的集合体, 知识和技术的存量决定了科技型企业组织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 最终在技术市场中显现其竞争优势。知识与技术资源共享是提高科技型企业学习效率、积累资源、实现技术突破的最有效方式[7]。在地域集群过程中, 由于信用风险、技术保密和竞争压力等因素的限制, 集群内各组织不愿意共享知识与技术资源。但在交互服务网络模式下, 各交互实体共享自身的知识与技术资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是加入该模式的准入证。因此, 核心实体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与其他交互实体进行学习交流, 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 在应用信息服务交互系统平台的过程中, 多方位、多角度的沟通与交流, 有利于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形成与传播, 形成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可以降低其他实体知识与技术的搜寻成本, 同时, 也为其他实体进行自身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3) 降低创新成本, 提高创新动力效应。降低创新成本是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源泉。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一般会发生技术项目选择成本、技术等待机会成本、研发成本、创新失败损失成本等。而通过交互服务网络, 核心实体可以通过检索或交流, 综合评估技术发展现状并洞察未来技术发展走向, 节约因选择项目而浪费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在创新过程中, 科技型企业可能受技术瓶颈影响暂时搁置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技术研发项目, 导致因技术问题而发生的等待机会成本。通过该服务模式, 企业可以很便捷地寻找到解决自身技术瓶颈的专业性交互组织, 降低企业的机会成本。同时, 由于科技型企业与其他交互组织的强强联合, 大幅度降低了企业创新风险, 节约了因创新失败而带来的成本损失。创新成本的降低, 必然会提高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动力和主动性, 实现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
总之, 交互服务网络模式下的科技型企业在实现地域集群的基础上, 实现虚拟的空间集群能够产生多种虚拟集群效应。因此, 交互服务网络模式是目前科技型企业扩大影响力,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发展趋势。
4 结论
科技型企业在地域集群的发展模式中不断壮大, 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提高, 但地域集群发展的负效应影响了科技型企业潜力的发挥。交互服务网络模式正是基于地域集群负效应的存在而建立的一种网上虚拟集群, 且能够产生多种集群效应。该模式的成功运作必将会促进科技型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实现科技型企业长久持续发展。
摘要:科技型企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一直是有关方面研究的重点。在分析科技型企业在地域集群发展中存在负效应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交互服务网络模式, 以期形成虚拟的集群效应, 实现科技型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交互服务网络,虚拟集群效应
参考文献
[1]陈志.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4
[2]路遥.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2
[3]董宇鸿.基于协同理论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 (3) :46-47
[4]孙国锋, 高艳春.产业集群的负效应及其规避途径[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 22 (2) :96-98
[5]孙建强, 许秀梅.企业交互服务部门的作业管理[J].经济师, 2002 (12) :150-151
[6]彭淑芬, 何泾沙, 高枫.可信的网络交互模式设计与实现[J].重庆大学学报, 2010, 33 (10) :123-128
[7]吴荣斌, 王辉.科研机构与高校知识创新协同效应及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20) :131-136
小企业集群虚拟企业 篇2
在小企业发展中有一种现象值得高度关注,即产业集群内的小企业虽然通常规模较小,但同集群外的小企业相比,其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多数小企业甚至是长盛不衰。认识这一现象的内在机理,对于引导小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企业与法人机构,在地理位置上集结成群的产业 成长现象。集群内企业数量多,且大部分乃至全部是小企业;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围绕一个产业链或产业链上的某个、某几个环节进行,彼此间在横向或纵向上关联,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空间集聚,即在地域上集中;集群内的企业遵循市场法则,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合作,优胜劣汰,促进繁荣。产业集群中的产业,不是指概念宽泛的大产业,如机械产业、化工产业等;而是指具体的行业,如服装行业、领带行业、袜子行业、制鞋行业等等。产业集群内的小企业成长和竞争能力之所以强,主要是因为:
第一,集群内小企业开办比较容易,成长动力强。集群内小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每个企业只从事某种产品甚至某种产品的某个、某几个零部件生产,不需要花多少投资就可以把企业开办起来,实现批量生产。而且这样开办的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乃至家族式企业,股东只有少数几个人,甚至只有一个人。清晰的产权使得所有者责任心强,企业成长力旺盛。
第二,集群内外的市场需求,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量的同类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不但彼此间存在一定依存关系,而且形成了很大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讲,单个小企业本身所具有的风险,被形成规模的集群企业稀释了。集群内部产生的巨大、集中的需求,有利于新进入的企业捕捉市场机会,降低投资风险。另外,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区域的产业知名度高(这是很宝贵的资源),辐射范围广,更易于吸引客商,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要比集群外的企业更有有利条件。特别是在有些集群区域,还形成了产品的专业批发市场,为众多的生产企业提供了规模很大的共同的销售平台,这就大大降低了集群内小企业的市场风险。
第三,管理简单易行。集群内的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只生产某种产品或某种产品的某个、某几个零部件,这就使得管理链条很短,管理工作比较简单,有利于克服小企业管理水平低的矛盾。不仅如此,由于集群内的小企业有着良好的外部协作、配套和支撑条件,还会使得管理工作更为简化,管理成本进一步降低,管理效率更为提高。比如,集群之外的小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由于缺少外部协作、配套和支撑条件,往往需要独立配备采购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并且要为如何防止采购人员因拿回扣而损害企业利益、如何防止专业技术人员跳槽和销售人员将客户转走等,而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成本。集群内的小企业则不必如此。它要销售产品,可以卖给销售企业或直接进入本地的专业批发市场;它要安装设备或维修,可以请专门的技术服务单位解决;它要采购原材料,更是可以方便地就近取得。这些,都是集群之外单打独斗的小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第四,产品专、技术精。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是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它至少在两个方面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一是产品专,即生产的产品种类少、批量大,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二是技术精,即所使用的技术种类少,可以
使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地掌握生产技能,并且精益求精,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第五,信息成本低,传播速度快。产业集群既是生产经营的集聚地,又是信息的集散地。这些信息包括供求信息、价格信息、新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等等。它们对于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集群以外的小企业要获取这些信息,不仅费时费力,还要支付较高的成本。而在产业集群内,由于有众多的供货商、销售商和生产经营者,交易十分频繁,因而信息来源的渠道广泛,信息量丰富,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速度很快,真伪也容易鉴别。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信息的真实性较高,时效性和共享性强,获得的成本也较低廉。
第六,交易成本低。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群内企业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且有众多的对象可供选择,寻找客户的成本很低;二是签约成本低。集群内的企业交往密切,同类交易很多,这就极易形成各方都需要共同遵守的良性惯例。合同的约定和签署也就变得十分简单,往往是一次简单的商谈,就可以将生意敲定。而集群外的小企业,由于对客户不熟悉,签约时需要将权利、义务、责任等各方面条文考虑得尽量周到,需要反复沟通、磋商,费时费力,有时还达不成协议;三是合同维护成本低。合同执行中,如果双方产生意见分歧,由于相距很近,无论是通过协商还是仲裁,都不难解决。而集群外的小企业,如果与合同对方产生分歧,由于距离较远,往返时间较长,解决起来不仅要多支出成本,有时还会贻误商机或遭受其他损失;四是集群内交易双方相距很近,运输成本也可大大节省。第七,注重创新。集群内生产同类产品(劳务)的企业众多,竞争十分激烈。由于大家都在有限的空间交易,产品(劳务)的质量、价格等都很透明,依靠信息的不对称牟利十分困难。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在改进、创新上下真功夫。而由于企业生产同类产品,工艺、技术、设备都有共同性,加之企业之间交往多,信息传播快,员工流动性也很大,因此,新知识、新技术扩散速度很快。当一项新成果在某一企业得到运用后,其他企业便会纷纷仿效。要想通过一次创新保持长久的优势,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简言之,对利润的追求是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而市场竞争则是对企业创新的外在强制。
第八,信用度较高。诚实守信,是集群内企业需要严格奉行的信条。这并不是因为企业天生就有这样良好的素质,而是经营环境使然。在集群内,供货商与企业、企业与销售商、企业与企业之间,经常打交道,彼此比较熟悉,而且交易对象众多,可以互相比较。靠坑蒙拐骗固然不行,就是不认真履约,代价也将十分高昂。一旦发生此类情况,会很快被传开,就会丧失客户,寸步难行。在有行业协会的地方,还会受到更严厉的制裁,甚至会被逐出市场。所以,诚实守信是集群内企业普遍推崇的风尚,也是其信用程度普遍较高的深层原因。第九,退出成本较低。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退出和进入都是很正常的事。集群之外的小企业如因经营不善需要退出,主要困难在于,其拥有的土地、厂房、设备等很难处置,往往要遭受很大损失。集群内的小企业则不一样。由于集群内的企业数量很多,一些优质企业需要扩张,还有的外来者需要进入设立新的企业。因此,破产倒闭企业需出卖的资产,很容易找到买家,其受到的损失相对说来要轻得多。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评述 篇3
[关键字] 中小企业 集群 融资 评述
目前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分析与融资渠道的选择上。但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加之集群内的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矛头又纷纷转向了从产业集群角度探索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即中小企业集群融资[1]。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是指以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整体力量作为担保或抵押来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筹措或运作资金的行为过程。它是利用集体合成的力量,以一个“区域品牌”的形式,作为整体利益代表者与贷款者进行讨价还价,建立交易契约关系,而不是群内各个企业借助“区域品牌”的优势,以单个利益代表者“单打独斗式”地向贷款者融资。对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优势
对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优势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与单个游离企业相对比的角度去探讨间接融资的效应。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与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相比主要在信誉重要性、信用依存度、失信成本等方面具有关键的优势,这些优势降低金融机构向集群内企业贷款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和单个游离中小企业融资的对比情况,如表1[2] 所示。
表1: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和单个游离中小企业融资对比
除上述分析产业集群便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外,不少研究还从便于直接融资角度去分析融资优势效应。谢启标[3]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民间融资的发展, 如赊销、同业拆借、民间钱庄,从而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产业集群还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得政府的金融支持,等等。
2.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问题分析
对具有集群融资优势的中小企业为什么仍然存在融资困难,即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学者也做来了些许研究。归结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
2.1中小企业集群的自我筹资能力较弱,融资优势尚未
目前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不够密切,协作大都停留在货物或原材料赊销或赊购上,单个企业的独立意识过强,较多地重视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本企业的发展壮大[4]。这种企业间的松散关系致使企业间大规模有意识的发展集群融资的合作文化氛围相对缺乏,互助担保也只是几家企业的简单合作,担保数额极其有限,尚不能形成规模。
2.2集群内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
由于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机构风险自我约束较差,金融监管手段受技术水平制约等实际情况,为了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政府金融监管政策比较严格,对于民营中小银行的设立有诸多的准入政策限制,发展极其缓慢。另一面对民营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制。例如民营金融机构主要只能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 部分也有结算功能和开展银行卡业务, 但结算渠道不畅。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信用偏好,即愿意在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结算,也使金融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出现错位,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民间金融本是中小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尤其在创业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方面的原因,使这一最原始的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集群区域无法发挥作用,充裕的民间资本也得不到充分利用。
2.3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
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担保体系覆盖范围太小,目前主要是省级或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县及县以下的小企业被排除在外。第二,贷款担保机构的资金规模及业务量有限。当前贷款担保机构的可运用资金规模不大,累计担保责任仅为可运用担保资金总额的2.5倍左右, 在保责任余额为可运用资金总额的1.3倍左右, 没有起到应有的放大作用(一般为10倍)[5]。
3.推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策略
关于推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健全金融体制;另一方面是集群融资模式。
3.1金融体制上
在健全金融体制上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健全和完善集群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集群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为强化企业诚实守信提供外在硬约束。健全和完善的集群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内容包含:完善的信用等级评估体系,权威的、专门的资信评估机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库,中小企业集群征信系统,健全信用监督体系,信用投资风险基金和担保基金等。二是加快设立中小企业集群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政府部门应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在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内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基金资金可源于地方财政资金,也可源于出售国有中小企业的收入,甚至还可源于从集群内所有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提取一定比例。这些基金均由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基金管理公司掌握,通过基金直接投资支持一部分有前途的中小企业发展。
3.2集群融资模式上
集群融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团体贷款模式。团体贷款是指银行对由一组借款人通过内部选择而组成的一个团体进行贷款,同时要求每一个借款人对团体内的其他成员贷款的归还负连带责任,只有整个团体的债务都得到偿还,团体成员才能继续获得追加贷款。这种融资模式风险不必由银行来承担,可以有效降低银行贷款的坏账率,从而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二是互助担保融资模式。互助担保融资模式是指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联合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的模式。联合担保可以大大减少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改变金融机构信贷的约束条件,有助于扩大金融机构对集群内企业的信贷规模。[6]三是区域性银行模式。区域性银行不求规模的庞大和结构的复杂,只根植于当地,目标和定位即为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7]。这些银行可以是政府出资设立,也可以是民营银行。区域性中心银行可以发挥地域优势,将更了解产业集群的经营运作状况、管理水平和集群发展前景,而且可以借助群内企业间的业务联系、竞争与合作对手的情况,对整个集群的发展方向更加准确地进行判断,帮助群内企业制定中长期投资以及发展战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金融支持[8]。
4 结论
综上,目前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更多的是放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上,且侧重于从与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相对比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而对于具有融资优势的中小企业集群为什么仍然存在融资困难、中小企业集群如何帮助群内企业缓解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融资模式和组织方式以及融资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何、集群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如何解决融资难题等问题上,还存在着研究的不足。因此,本文认为相关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还需要得到更深入和更快的发展,今后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构建适合实际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上,尤其是要放在如何能在现有的条件下,找到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的实证研究上。
参考文献:
[1] 高连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融资边界与竞争优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3期
[2] 胡明超.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资实证分析———以沭阳县木材加工业为例[J].金融纵横,2006年第39 期
[3] 谢启标.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
[4] 谢启标.集群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与完善对策[J].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5] 古赞歌、卜庆军.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6/22
[6] 蒋志芬.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与融资模式———以江苏省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9月
[7] 王晓燕.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分析[J].会计之友,2010 年第5 期下
集群品牌营销:民营企业集群创新 篇4
民营企业集群是指民间投资兴办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在沿海地区, 民营企业集群通常是指私人资本建立的企业或原公有制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改制为私营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民营企业集群大多为民营企业在相同产业内集聚, 或者在相关产业链上集聚。
民营企业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 成就于“雇工问题”和“姓资姓社问题”等理论、政策局限被突破之后。当年, 温州“桥头纽扣”事件曾被誉为商品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启动点。民营企业有规模的大发展则是在1992年之后, 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之说因此出现, 民营企业集群亦开始成形。在沿海地区, 民营企业大多为家族式企业, 亦有少量企业为股份制企业。一般实施外贸导向销售策略, 或者内外兼顾的销售策略。“十五大”之后, 民营企业集群取得了高速度的发展, 如阳江刀剪企业集群、中山休闲服装企业集群、开平水暖卫浴企业集群、嵊州领带企业集群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壮大的。近年来, 民营企业集群已由沿海向内地延伸发展, 如大足五金、临沂五金、夹江陶瓷、邵东集群、祁东家具等内地民营企业集群。许多民营企业集群已经成为著名的地域品牌, 集群中的民营企业营销问题不同于分散的民营企业营销问题, 集群品牌营销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在讨论集群产业组织创新和集群技术创新的基础上, 讨论了民营企业的集群品牌营销问题。
二、产业组织创新
民营企业集群大多为某个传统产业内的企业集聚, 或者在价值链上集聚,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例如, 以生产牛仔服和纺织化纤服装闻名的开平民营企业集群, 形成了集纺纱、织布、整染、制衣、水洗于一体的完整纺织生产产业链。民营企业集群在行业内往往具有较高的产能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阳江民营企业集群集中了全国刀剪工业60%以上的生产能力, 其出口量占全国的80%。中山休闲服装企业集群拥有全国十大休闲服装名牌中的8个品牌。民营企业集群拥有的研发能力和资本实力超过同行业其他地区的企业。因此, 民营企业集群具有资本扩张和产业升级的先发优势。佛山陶瓷企业集群正在向夹江、上海、淄博、晋江等地扩张和转移, 以家俱产销闻名全国的佛山乐从镇近年兴起了物流业。
在民营企业集群内部, 大企业并不多见, 并且大企业在集群内的生产集中度很低。集群内存在着分工协作关系, 亦有一个大厂联系几十个小厂的动态联盟。但是, 集群内部的分工只是初级的水平分工, 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局面依然存在。民营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 首先表现为集群内部的竞争。无序竞争危害之甚, 其破坏力足以毁灭地区特色工业和动摇民族产业。李长春曾提出在广东组建100个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阳江市在十八子、宏鹰、永光等名牌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了3个民营企业集团。近年来, 浙江温州、永康等地的民营企业集群呈现了集团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民营企业集群中, 动态联盟和集团企业是技术创新和集群品牌推广的关键节点。
三、技术创新
民营企业集群一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长期处在外延式扩张阶段, 靠资本投入扩大规模, 以低成本赢得市场, 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约在30-40%之间。在沿海地区, 年平均每个劳动力创造的G D P为8000至10000元人民币。民营企业集群在增值链中附加价值最高的研发和营销两个环节显得十分薄弱。
制造业中的民营企业集群, 其资本投入增长率和技术增长率远远大于劳动投入增长率。佛山市在1978-1996年间, 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为20.6%, 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5.9%, 劳动投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9%。甚至在部分民营企业中, 出现了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趋势。
民营企业集群内只有少数企业具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却对集群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具备技术创新必要条件的企业才可能成为创新企业。阳江十八子厨业有限公司由原阳江国营小刀厂技术骨干李辉创办, 该公司先后进行了压迫直出连体刀, 仿日式菜刀、套刀等系列新产品开发, 采用了新工艺、新设备, 并通过了ISO9001认证。如今, 该公司拥有专利技术80余项, 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十八子公司最新开发的不锈钢复合材料菜刀是国内价值最高的菜刀, 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刀”。十八子公司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 创建了十八子精密特钢厂, 以西德、瑞士刀剪材料标准为起点, 采用航天军工用钢冶炼技术, 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刀剪材料。小型企业阳江厨宝刀具厂由机械工程师林生创办, 获得了多功能不锈钢刀、多功能不锈钢剪两项国家专利。这类企业通过创新活动, 开拓了市场, 打开了利润空间, 为集群品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技术在民营企业集群中的传播速度快于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新技术传播速度。其原因有三:一是众多企业集聚一地, 信息互通, 便于相互学习和借鉴;二是民营企业反应快, 通常采用技术模仿作为低成本竞争武器, 现有的专利技术中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多、实用新型技术少, 产品功能创新多、工艺设备产品结构创新少, 科技含量低的新技术容易被模仿;三是专利保护环境差, 专利侵权案时有发生, 专利诉讼周折多、费用高、执行难, 但宽松的专利保护环境有利于新技术的转移。无论如何, 技术创新是集群品牌推广的亮点, 而创新企业则是集群内技术传播和向外推广集群品牌的节点。
四、集群品牌营销
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形成与城市品牌 (或地域品牌) 有着历史渊源关系。阳江市被誉为“中国刀剪之都”, 实际上今天的阳江刀剪工业民营企业集群是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阳江小刀”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佛山建陶企业集群承袭了以工艺陶瓷闻名的“佛山陶瓷”的衣钵。集群品牌 (或地域品牌) 一旦形成, 便成为地域内众多民营企业共荣共享的无形资产。一些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的集聚, 亦可形成新的集群品牌 (或地域品牌) 。
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形成与核心市场的形成相辅相成。义乌小商品市场为周边的永康五金、嵊州领带等民营企业集群提供了良好的营销环境, 而这些民营企业集群则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东莞虎门服装市场与周边服装企业集群的关系是前店后厂的关系, 唇齿相依, 共荣共存。
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发展与会展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会展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在一些地区, 民营企业集群经过多年的产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 积聚了足够数量的著名品牌, 才出现专业性会展。会展活动为民营企业集群品牌营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如中山沙溪休闲服装节、休闲服装城出现不过2-3年时间, 便摘取了中国十大休闲服装品牌中的八个, 沙溪服装业总产值从30亿元急骤跃升到60亿元。
民营企业集群的品牌营销需要当地在外经商群体的人脉关系。温州民营企业集群的营销活动与上百万“走世界、走全国”的温州商人群体密切相关。阳江刀剪企业集群的内销渠道, 相当程度上依靠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小商品市场中的阳江商人的推广活动。
民营企业将集群品牌营销与文化推广活动结合起来, 形成了具有产业特色的文化景观。石狮、虎门、沙溪、开平等地的服装艺术节, 展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服饰文化。佛山艺术陶瓷、宜兴紫砂陶具、青阳木雕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阳江民营在“刀文化”内涵发掘和外延拓展上做足了功夫, 推行“精美刀具作礼品”的理念, 使具有实用价值的刀具变成了具有艺术观赏性的礼品。阳江民营企业筹办刀具博物馆, 申办工业旅游项目, 将品牌营销与旅游业巧妙地结合起来, 利用“刀文化”来丰富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五、结束语
1、在民营企业集群品牌的发展过程中, 地方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集群中的动态联盟和创新企业, 将其作为新技术传播的节点和集群品牌营销的支撑点。集群产业组织创新是集群品牌营销的重要基础之一。
2、沿海地区民营企业集群受外贸导向、外资带动的影响较大, 这是集群能够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一无品牌、二无销售网点、三无广告宣传, 容易引起集群内民营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民营企业在生产模式上大多模仿劳动密集型的港台企业, 很少学习技术密集型的西方企业。民营企业集群品牌营销必须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
3、民营企业的集群品牌营销需要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会展营销、招商引资、产业规划、科技推广、信息咨询诸多方面提供战略后勤服务。
摘要:本文讨论了民营企业集群品牌营销问题。集群品牌营销是民营企业集群的一个创举, 它建立在集群产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作者通过对广东民营企业集群的考查, 提出在民营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着动态联盟。动态联盟和创新企业是集群内新技术传播的节点, 也是集群品牌营销的关键。
关键词:集群品牌营销,民营企业集群,创新
参考文献
[1]、魏守华, 石碧华,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1) :59-65。
[2]、付跃龙.城市品牌:阳江刀剪工业耗散结构因素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2 (5) :94-96.
[3]、马梓能.佛山可持续发展研究[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0.
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扩散问题研究 篇5
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扩散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态,在当前各国经济体系中表现出非凡的活力,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而这些中小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升集群的`技术扩散能力.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集群技术扩散状况不容乐观,提升其技术扩散能力已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内技术扩散特征的基础上,针对集群在技术扩散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内技术扩散的相应对策.
作 者:鲁旭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刊 名:当代经济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CONOMICS 年,卷(期):2009 “”(24) 分类号:F2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 技术创新 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 曲线中小企业集群的演进趋势 篇6
理论研究的发展回顾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的一些分工与小企业集群有关的经济思想,“为了生产极简单的剪刀,矿工、熔铁炉建造者……机械安装工人、铁匠等,必须把他们各种各样的技艺的连结起来。”在18世纪晚期的英国,其专业化主要是产品、工艺和零部件的专业化,是以家庭作坊和手工业工场单位形成的集群,规模很小。当时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在现实经济中不明显,没有成为当时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一个阐述企业集群理论的经济学家是马歇尔,他认为外部经济非常重要,“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既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当某一工业选择某一地方且不会随意搬迁,同行业会彼此从对方获益,促进技术改革和工艺改良,辅助行业随之产生,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
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最早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的初级阶段;和通过企业间相互联系而实现地方工业化的高级集聚阶段。一个企业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而若干个企业集群在一个地点同样也能给各个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更多的成本。克鲁格曼提出新的空间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集聚经济的观点,其工业集聚模型中假设一个国家的两个地区有两种经济活动(如农业和制造业),在规模经济和低运输费用、高制造业投入的作用下,地区将会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地区企业集聚。而约瑟夫·熊彼德注意到了创新成群出现的现象,“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它们趋于群集,成簇地发生”,“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正是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促使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各部门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迈克尔·波特在《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企业集群理论。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
我国学者仇保兴将中小企业集群概括为:“由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介于纯市场和中间层级之间,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
中小企业集群和虚拟企业组织的比较
美国学者肯尼斯·普瑞斯等认为虚拟企业就是由各种企业单位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企业集群,其中的人员和工作过程都来自这些联系紧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单位。虚拟组织的本质就是利用现代技术传输和处理技术对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种有机的、能自适应的、甚至自我繁育的企业网络组织,是为了迎合明确的或预期的时间机遇而产生的。具有随机性,它作为一种“无边界的企业组织形式”。
从特征上看,传统的小企业集群是利用空间集聚方式共享基础设施、企业内外部资源和技术创新网络的企业间组织形式。而虚拟企业组织则是利用信息技术动员各种优势资源临时聚集成为网络共同体,实现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其本质是以实现机遇为目标的合作竞争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具有可重构、可重用、可扩充能力。
从组建方式上比较,传统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组建有:由大企业改造或分拆而成(如克罗地亚大型造船厂的改造);以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组织(如台湾地区民间标会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以大的制造企业为核心,通过分级下包制度形成(如日本的家电EC);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协同作用形成(如美国的硅谷);以家族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而形成(如温州模式);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如美国电子通讯公司在新加坡)。其目的是实现分工协作,发挥集群效应,提高企业竞争力。虚拟企业组织的组建模式主要有供应链式、合资经营式、转包/外包式以及虚拟合作式等。
从竞争优势上比较,传统的中小企业集群的主要优势在于:集聚经济优势、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协同创新优势、专业分工优势、网络协同互动优势、易于得到政府政策的倾斜和扶持。虚拟企业组织的竞争优势包括:低组建成本,高组织柔性,组织敏捷性,核心能力协同。
演进趋势:虚拟企业集群
虚拟企业集群具有两大竞争优势:第一,资源充分共享。在虚拟企业集群中,通过市场交易形式和新型的弹性松散联盟关系,使各类资源在企业群体内外合理配置和流动、以及有效运用。第二,竞争形式由“排他性”转为“排劣性”。虚拟企业集群不排斥竞争,但内外竞争形式将更趋于“排劣性”,并具有更为公平、公正和合理在社会文化及企业伦理基础。
虚拟企业集群有以下几种基本组织模式:
(1)共生型虚拟企业集群
共生系统有利于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发展。共生型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企业通过互利共存、优势互补,组成利益共同体。其优势在于企业间组织结构、经营方式、方向、规模和技术水平相互适应,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成员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加强联盟的稳定性。共生型虚拟企业集群可以核心互利合作、或由大骨干企业核心同其他企业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组建。企业间的资源利用和利益关系由竞争转向互补、协同、合作,通过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形成经营企业单元,并进一步建立起单元共适应网络系统。
(2)寄生型虚拟企业集群
在寄生型虚拟企业集群中,小企业类似寄生者,寄居于主干大企业所处地域或系统内,依靠大企业外包业务获取利益。寄生企业的发展会促进寄主大企业的发展,使其实力加强。同时,寄生型企业具备很强的生长与发展能力,在无主条件下,也能生存和发展。寄生型虚拟企业集群带动很多相关小企业发展,也改善了寄主大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企业间实现“双赢”,提高了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
(3)混合型虚拟企业集群
混合型虚拟企业集群可以在不同地区和经济模式下出现,尤其适合于国有、集体、民营、外资企业并存的条件下。将经营方向、规模相似的企业群落建在不同地区,以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加速发展。同一地区的企业经营方向尽可能减少趋同性,避免激烈竞争。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已由单一个体竞争演化成群体型竞争,所以在组建和重组虚拟企业集群时,尽可能以多品种、多种经营方向、多体制并存及多企业单元共适应促进自组织,将不同性质的经营单元或成员企业作为责任中心和利润中心的虚拟单元,系统分析单元间的各类关系,以此构建企业间网络关系图。当某经营单元之间不相适应,利益关系和合作性质变化时,就可进行新的企业重组。
组建虚拟企业集群有三个基本经济技术前提:一、社会产品本身的高级、轻型和多样化,即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和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产品与服务中的科技、知识、信息等含量日渐增多。二、社会生产交换的分工协作体系日渐国际化、复杂化。三、以新兴网络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物质资料供应链日趋系统化、智能化和快捷化。
企业集群创新研究述评 篇7
一、西方国家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
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发现并提出了集群创新现象, 熊彼特认为:创新并不是孤立的, 它们总是趋于集群, 成簇地发生, 成功的创新首先是一些企业, 接着是更多灵敏的企业会步其后尘;创新也不是随机的均匀分布的, 它总是集中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后来的学者对集群的创新现象也做了深入地研究。见表。
随着企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 更多的学者关注集群创新现象, 目前, 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企业集群创新复杂性等四个方面。
1. 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学者们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其一, 是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生成动力的辨识。Allen Young、Hoover、Krugman分别从“规模报酬理论”角度、“‘集聚体’的规模效益”角度和“规模递增收益”角度, 探讨了不同的企业集群创新生成动力。Brown把这些生成动力归结为自发作用的市场力量。关于生成动力研究, 其最突出的转变就是从对生成动力的辨识、属性和作用的分析发展到其动力生长、动力之间关系和作用机制的分析。其二, 是对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辨识。Saxenian认为良好的社会交往氛围能促进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Enright认为知识外溢和熟练劳动力市场推动了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Walz认为地方化的知识创造所推动的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 许多的学者也对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进行了分类。例如, Best就认为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可以分为四种, 依次是集中专业化、知识外溢、技术多样化和水平整合及再整合。总的来看, 上述学者的观点都是基于新古典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补充和延伸。其三, 是通过生物学的角度来描述企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 这也是企业集群创新理论又一新的发展。Tichy借用佛农的生命周期理论, 从时间维度分析了企业集群创新的演进。Ahokangas和Herd认为企业群体是具有优胜劣汰、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协同进化的内在动力机制。
2. 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
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中, 他就提到过集群中的知识溢出与扩散创新机制, 及其对区域竞争优势的作用。但由于受各种限制, 他并没有将他协同创新环境这一思路作更深入地研究。近10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集群中知识的外溢及扩散, 根据学者们对“知识”概念的不同理解, 可以将学者们的研究至少分为三个不同的视角。其一, 是基于溢出与集体学习的视角。以意大利的Becattini、Deiottanti、Bellandi等学者为主要代表的新马歇尔主义学派认为, 通过溢出与劳动力转移, 知识以空气中自由扩散的方式在集群内产生扩散创新能力。Asheim和Maskell等经济地理学家则更关注地理与区位维度。在这个视角上的研究并没有解释整个知识的扩散和溢出过程, 对知识溢出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区域的实现机制都没有作更深入地研究。其二, 是基于熊彼特主义I的视角。学者们认识到了隐性知识与编码化知识之间的区别, 视企业为技术能力积累的主体, 并且认为新知识的生成过程是互补性知识组合的结果, 是地方化隐性知识和外部编码化知识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强调了地方系统与全球知识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其三, 是基于新熊彼特主义II的视角。Cowun、David、Foray等学者认为, 每个企业都需要使用地方化隐性知识来吸收外部编码化知识, 然而, 这两种知识之间的界限将随着产业的不同以及编码化的激励水平的不同而变化。
3.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 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其一,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来自于集群成员之间的知识外溢作用。其二,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与集群的集体学习关系密切。其三,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与拥有相当数量的创新型企业和集群内部创新相关知识的积累是紧密联系的。其四,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受集群的外部环境影响。这里的外部环境包括集群的创新文化、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集群创新组织和创新模式、集群外部的客户、供应商等。其五,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受许多因素影响, 集群并不是企业创新的充分条件。其六, 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是由于集群内企业的相互信任, 使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够在企业间自由传播, 所带来的技术创新的优势。
4. 企业集群创新复杂性
复杂性科学兴起于20世纪20~60年代, 但明确提出“复杂性科学”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近十几年来, 国外的一些学者尝试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企业集群创新。例如, Daneke研究了非线性经济和美国创新的进化过程, 他利用非线性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完善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认为集群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 将对其他的社会要素产生重要的影响。Rycoft和Kash从技术、生产和组织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群创新向复杂性的转变, 认为在复杂环境中集群创新的成功依赖于对组织网络的适应。总的来说, 关于复杂性理论在企业集群创新方面的应用还只是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
国内学者开始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也是最近几年, 国内学者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 密切联系国内集群发展的现状, 进行了多角度、内容广泛的研究。魏守华在企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方面, 王缉慈在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方面, 仇保兴在企业集群内部创新的扩散方面等, 都做了深入地研究。也有学者结合不同的学科方法来研究企业集群创新。黄鲁成、刘友金将生态学理论与区域创新理论相结合;陈雪梅用生物学知识来描述企业集群创新现象的动态演化过程。也有许多学者尝试运用复杂性理论来研究企业集群创新。
三、结论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 国内外许多学者多角度的对企业集群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企业的空间聚集所能够带来的创新优势。与国外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相比, 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的企业集群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前大多关于企业集群创新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宏观的层面, 较少有从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 对企业集群创新效应的分析, 也较少深入讨论其内部的机理。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 偏重于把集群作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研究分析, 往往对集群有个深入详尽的分析, 但具体到集群内部的基本组成单位—集群内企业与集群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分析较少。同样, 对于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析较多, 而对市、县的分析较少。由此可见,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还有着广泛的研究空间, 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 2002, 3
[4]胡恩华: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5]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6]孙伟黄鲁成:产业群的类型与生态学特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7]陈雪梅:技术集成创新的动态演化.经济管理, 2003
[8]Porter M.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综述 篇8
1国外研究
1.1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马歇尔从“外部经济”角度进行探讨, 并认为专门人才、原材料供给、运输便利以及技术扩散是集聚创新的动力。韦伯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动因。Allen Young、Hoover、Krugman (1991) 分别从“规模报酬理论”角度、“‘集聚体’的规模效益”角度和“规模递增收益”角度探讨了不同的集群创新生成动力。Saxenian (1992) 在研究硅谷的发展时认为当地良好的社会交往氛围加快了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Enright (1996) 认为知识外溢和熟练劳动力市场推动了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Walz (1996) 通过增长极理论和创新理论进行分析, 认为地方化的知识创造所推动的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Tichy (1998) 借用佛农的生命周期理论, 从时间维度分析了企业集群创新的演进。Brenner、Greif (2003) 应用复杂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来研究集群创新动力机制。
1.2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研究
以意大利的Becattini、Deiottanti、Bellandi等学者为主要代表的新马歇尔主义学派认为, 通过溢出与劳动力转移, 知识以空气中自由扩散的方式在集群内产生扩散创新能力。而Asheim (2000) 和Maskell (1999) 等经济地理学家则更关注地理与区位维度。Freeman、Debresson和Amesse (1991) 认为企业集群可以被看作是网络的一种形态, 把这些网络形式概括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Chris Hendry和James Brown (2006) 认为集群网络有助于创新和产品开发, 而国际间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意义更重要。
2国内研究
2.1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魏守华 (2002) 对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技术创新与扩散以及社会资本整合, 动态地研究集群创新在集群的不同阶段的动力机制。鲁若愚、徐强 (2003) 从集群创新文化、竞争效应、市场需求拉动、创新收益和创新积累5个方面分析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
2.2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研究
魏江 (2003) 通过调查得出, 工程师和高层管理人员是集群创新扩散的重要作用者, 创新人员间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可能是创新扩散的重要途径。杨颖 (2003) 认为, 企业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 有利于信息集中、传递与扩散。
2.3影响企业集群创新因素研究
岳芳敏 (2007) 在分析企业模仿行为的内生性机制时指出, 影响集群企业创新动力的因素包括:创新收益不确定性、技术成果外溢性和竞争情况。胡恩华、单红梅、刘光平和毛绚澜 (2009) 基于企业集群创新理论, 选择长三角不同地区的三个不同发展模式的企业集群,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可能影响集群创新行为的6个假设。研究结果表明, 创新能力、沟通、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资源和相互信任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3结语
已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企业集群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导引方向, 但目前研究尚存在不足: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生成和发展动力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但这些研究集中于宏观层面, 对于市、县的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则分析较少;对企业集群的创新扩散和知识溢出机制大多停留在现象分析, 较少系统地深入内部机理研究;缺乏结合我国实际, 系统地对影响企业集群创新的因素进行探讨, 并进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由此可见,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程.企业集群创新研究述评[J].商场现代化, 2009, (10) .
[2]魏守华.产业群的动态研究以及实证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 2002, 9 (3) .
[3]鲁若愚, 徐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动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3 (3) .
[4]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 2003, 7 (4) .
[5]杨颖.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分析[J].湖北财税, 2003, (12) .
[6]岳芳敏.集群企业创新行为机制分析[J].财经科学, 2007, (8) :82.
小企业集群虚拟企业 篇9
马歇尔首次提出“外部经济”的概念时就认为“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可以获得外部经济。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借助地域临近的优势, 充分相互学习, 资源得以共享, 提高了整个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产业集群内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系紧密, 生产、交易成本较低, 产品销售拥有固定渠道, 企业之间交往频繁, 具有更高的信用水平, 与金融机构也具有更加密切的联系, 这些特征决定了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拥有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优势, 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集群内的企业融资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本文针对纺织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走访调研了浙江省185家集群内的纺织企业, 取得172份有效问卷, 通过调研以及实地访谈得出的第一手数据, 分析了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融资现状、特点, 并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加以归纳总结。
一、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现状
所谓企业的融资方式就是企业获取资金的形式、手段、途径和管道。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 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折旧等内部资金转化为投资;二是外源融资, 即通过金融市场, 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闲置的资金转化为自己的投资。企业融资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企业的投资资本;二是企业的经营性融资。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用于流动资产, 从事生产经营, 扩大企业规模。
针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不少学者是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 胡红桂[1] (2008) 对集群内外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模型对其进行集群融资效率分析, 得出集群内企业资金供给更有效、融资能力更强的结论。高民芳[2] (2009) 对中国纺织企业融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企业创新融资方式有效筹集资本的理论;孟琼[3] (2010) 分析了中小纺织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 提出了解决融资困难的措施。而本文是结合了纺织产业集群和企业融资这两个概念, 分析集群内纺织企业融资优势及其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纺织企业多数是家族式的加工型民营企业, 企业规模不大, 并且很少有国有企业。在接受调研的172家企业中, 私营企业占86.03%, 三资企业占12.85%, 国有企业只占1.12%;注册资金在1 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69.2%, 1 000万元以上的占30.8%。
中小纺织企业融资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主, 由企业创立时期资金的来源构成及2009年末资金构成表 (见下页表1) 可以看出, 企业主要以内源融资为主,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资金来源逐渐扩展到向金融机构借款, 从创业时期借款企业占总企业数的34.64%上升至2009年末的66.47%, 并且在面临资金困难时, 有86.52%的企业选择向正规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二、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特点
在纺织产业集群内, 企业相对集中, 集群内部具有完整的产业链, 使得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低于集群外企业, 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4]。产业集群使得企业在原材料、设备购买, 产品销售方面都能就近进行, 企业实现少库存, 提高了企业利润。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 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缓解了中小纺织企业融资难的局面。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都是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或者同类企业, 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的贷前审核和贷后管理可以“批量”进行, 这样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
在接受调查的172家企业中, 有58.14%的企业认为向金融机构贷款比较容易, 34.62%的企业认为有点困难, 而认为贷款很困难的企业仅有7.14%。而且集群内大多数企业在面对资金困难时, 86.52%的企业首选金融机构贷款, 6.18%的企业向个人借款, 申请民间金融贷款的企业只有3.93%, 还有3.38%的企业会选择向其他公司借款。
三、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 变量设定。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就企业的各个指标对融资能力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 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
2. 构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为找出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法的模型如下:
其中, Y代表被解释变量, 即融资能力, Xi代表各个解释变量 (i=1, 2, 3, …, 15) , β0为常数项, βi为各个解释变量系数 (i=1, 2, 3, …, 15) , ε代表随机项。
以融资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 (如表3所示) :
其中, *表示10%水平上显著, **表示5%水平上显著, ***表示1%水平上显著。
调整的R2=0.774, Durbin-Watson=1.806, F=6.144, Sig=0.000。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 企业与原材料、销售商、银行/信用担保公司的联系程度, 向金融机构贷款难易程度, 政府管理时效性程度, 企业近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 企业年限以及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程度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调整的R2=0.774, F检验的P值为0.000, 说明模型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 表明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Durbin-Watson值为1.806, 接近2, 表明模型中残差项是独立的, 残差序列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四、纺织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结果讨论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 企业的融资能力受到以下几个因子的显著影响: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销售商、银行/信用担保公司的联系程度, 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难易程度, 政府管理时效性程度, 企业近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 企业年限以及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程度。
1. 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联系程度越密切, 企业的融资能力就越强。
原材料供应商是企业生产的上游, 销售商的企业的下游, 企业拥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销售商, 就能降低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 由于集群内产业链比较完整加之地域临近, 相比集群外的企业更具备和上下游保持紧密联系的条件。企业的成本降低了, 利润就能得到提升, 效益好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偿债能力, 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 从而获得较多贷款。
2. 企业与银行/信用担保公司的联系越紧密, 企业认为向金融机构贷款越容易, 表明企业的融资能力越强。
金融机构在向企业发放贷款之前要对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信用等级进行审核, 审核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如果企业能和金融机构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 那么金融机构就不需对同一家企业进行重复审核, 节约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成本。而企业长期向同一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就能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 金融机构收回贷款得到保障, 就更愿意向企业提供贷款。
3. 政府管理时效性越强, 有利于企业获得融资。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协调和引导, 良好的政府管理能为集群的发展提高优质的环境, 完善的公共设施、便利的交通、快捷的通讯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等途径来帮助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
4. 企业年限和企业近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对企业的融资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企业经营年限越长, 说明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稳定, 这样的企业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时候, 相对于其他规模小的新创办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企业近三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越高, 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经营状况好、偿债能力强, 金融机构自然更愿意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
5. 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
行业协会对于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代表所有会员的利益, 扮演者咨询顾问、监督者、协调沟通者和服务者等多重角色。行业协会利用一系列的政策和行业规范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保证了集群内企业在健康稳定的市场秩序中发展壮大。另外, 行业协会可以搭建高效的信息平台, 完善专业化市场, 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 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提高集群内企业生产能力, 促进企业的发展, 发展中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贷款。
摘要: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多, 融资困难。在搜集了产业集群内172家纺织企业关于融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 描述了企业融资现状与问题, 利用SPSS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销售商、金融机构的联系程度, 政府管理时效性等因素对企业融资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纺织,产业集群,融资
参考文献
[1]胡红桂.基于DEA的集群与非集群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比较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 2008, (12) .
[2]高民芳.纺织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2) :149-153.
[3]孟琼.中小纺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 2010, (2) :101-102.
“品牌集群”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篇10
交运集团 (青岛) 有着悠久的道路运输经营史。从1907年开通运营中国最早的汽车站起始, 不仅见证了中国现代交通运输的起源与发展, 而且孕育了以“情”为核心的交运文化体系, 创造了“品牌集群”战略。
为何实施“品牌集群”战略?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从之前低层次的能够“走得了”转向了更高层次的“走得好”。航空、高铁、自驾等出行方式的多元化, 使传统的道路客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亟需转型升级。同时, 伴随交运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拓展, 单一品牌战略已经明显滞后于多元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借鉴“情满旅途”和“温馨巴士”两个全国驰名品牌创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 交运集团 (青岛) 创新实施“品牌集群”战略, 不仅可为乘客提供更温馨的品牌服务, 还可以有效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品牌集群”的理论依据是产业集群理论和“品牌分子图”理论。模式表述为:“JY+1+1+…+N”:“JY”是企业品牌“交运”拼音首字母的缩写;两个“1”分别为“情满旅途”和“温馨巴士”两例引领业内品牌创建的旗帜品牌;“…”意为品牌晋升的动态机制;“N”表示为系列的群体性和基础性品牌。“品牌集群”具有国内首创性, 是交运集团 (青岛) 在多年品牌运作基础上, 对传统品牌管理模式的颠覆性变革, 是现代品牌经营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融合创新的成果, 是以企业文化推进品牌战略创新的实践成果, 对国内实施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和很高的借鉴价值。
“品牌集群”具体做什么?
(一) 全面贯彻落实“品牌集群”战略。
“品牌集群”战略创立之初, 品牌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晰, 集团内部资源散乱, 严重影响了企业资源整合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此, 集团分三步贯彻落实“品牌集群”战略。
首先是创建“品牌集群”图谱。进一步明晰“品牌集群”中诸多品牌的架构关系, 科学地理顺品牌创建的脉络, 对内整合集团内部资源, 进行有效的品牌延伸和品牌区隔;对外清晰传递品牌内涵, 提升品牌认知, 实现品牌增值, 防范品牌风险。
其次是制定“品牌集群”推进计划。策划推进、打造推进和创牌推进等三个阶段压茬进行, 先后完成商标设计与注册、品牌宣传与推广, 最终形成国家、省、市级品牌创建梯队。
第三是整合内部资源。按产业属性和经营区域组建了5个业务事业部和6个区域事业部, 在战略、文化、投资、资金、人事、运营等方面对事业部实施集团化管控。
(二) 以品牌之力推动市场拓展。
通过实施“品牌集群”战略, 交运集团在传统市场继续保持统领地位, 在新兴市场加快开疆扩土, 推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是开创高端定制服务。交运集团继2013年8月15日开通了国内第一条接送上班族的“定制公交”之后, 借助“品牌集群”的联动效应, 又先后开通了摆渡公交、就医公交、观光公交、景点公交等定制服务, 成为省内拥有公交线路最多的企业。
二是推进全域发展。面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交运集团全力探索和推进城市客运全域布局, 实现了城乡公交和专业校车对青岛的全域覆盖。正是品牌的强大市场开拓力, 才使得青岛的城乡公交和专业校车市场全部归入交运集团的版图。
三是实施公交进车站。交运集团突破传统观念束缚, 把城际、城乡和城区公交引进汽车站发车, 为乘客提供了良好的候乘环境, 引发了一场公共交通便民服务的革命。汽车站功能的完善与公交服务的变革, 既是品牌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的成果, 同时也是通过产业发展来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
四是创新“运游集合”模式。面对散客游占比越来越高的现代旅游发展新趋势, 创建了运游“集合服务”新模式。
(三) 打造交运品牌服务。
交运集团倡导并践行“有心, 有爱, 有真情;做精, 做细, 做完美”的服务理念, 关爱员工, 奉献社会, 做精服务, 打造社会满意的品牌服务。
一是真情凝聚力量。实施员工工资倍增计划和完善多元化薪酬标准, 实行“交运新工时”每周四天工作制和一线女驾乘人员“生理期特殊休假”制度, 创建“娱乐、健身、竞技”共融的文体模式, 让员工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工作。
二是做精服务细节。在汽车站为旅客提供“女士专属化妆室”、“哺乳室”、“邮寄儿童”等贴心服务, 在公交车内提供零币兑换、纸巾帕、爱心伞、报纸袋、医药箱、无线网络等便利服务, 让群众出行暖心舒心。
三是爱心彰显责任。推出了“爱心基金”“爱心驿站”“爱心公厕”“爱心义捐”等公益服务, 让交运之情情暖人心。
四是科技引导变革。实行生物识别、人车联检、酒精检测、报班进出站检查等营运全过程的“一卡通”管理, 开发应用驾驶人安全操作和车辆技术状况检测评价的“交运蓝狐”等系统, 开发网上和手机售票系统, 让交通出行更智慧。
“品牌集群”成效如何?
(一) 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通过实施“品牌集群”战略, 交运集团从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进而转向文化管理, 形成了“以制度为底线, 以技术为手段, 以情感为纽带, 以创新为驱动”的独具交运特色的管理模式。
(二)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施品牌集群战略, 实现了交运集团的跨越式发展, 资产总量、市场规模、营业收入、经济效益、员工收入等实现了倍增, “交运”“情满旅途”“温馨巴士”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品牌价值达到98.16亿元高居中国道路运输企业之首。
(三) 社会效益明显。实施“品牌集群”战略, 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 社会效益明显提高。自2010年至今, 交运集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卓越单位、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等称号。
(四) 生态效益显著。
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联合营销 篇11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联合营销 政府
一、产业集群和联合营销的概念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张玉明将联合营定义为:企业与企业或企业与其他机构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究市场、开拓市场、进入市场、占有市场,共同开发产品、修建渠道、传播信息、促进销售,为实现各自的营销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介于独立的企业和市场交易关系之间的一种松散型组织形态。
二、产业集群内企业联合营销的优势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一般都具有共性或互补性,具有共同的目标市场或者存在着利益共赢点,这使集群内的企业有了联合营销的条件。
1.产业集群为企业联合营销提供良好的环境
(1)产业集群天生的地缘关系有利于企业的联合营销。在集群内由于地理位置的临近,运输成本和中间投入品等成本降低。他们具有内生性的合作基因使得处于集群内的众多中小企业容易通过某种方式连接起来,联合进行营销。这有利于弥补企业自身的不足,把大企业的优势和小企业的灵活结合起来,更好的开拓市场、提高集群的竞争力。
(2)产业集群为企业联合营销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产业集聚最根本的环境,能够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大都具有良好的文化环境。集群内的企业家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或制度环境,大家对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都很熟悉,相互信任和满意成为圈内最有价值的资源。刚开始很多的合作都是建立在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上的,随着信用氛围的形成才逐渐转向纯商业的联合。
(3)良好的政府环境。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那里的商本位文化比较明显,政府积极参扶持和帮助企业。在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集群的成长壮大。如在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的浙江,从省政府到所有的市、县各级地方政府都制定了明确的扶持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人才引进、资金支持、技术培训、联合研发、组团促销等各个方面。
2.联合营销对产业集群及其成员的意义
(1)优化营销支出,整合资源打造市场。通过联合营销发挥企业各自的优势,在营销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采用最优的模式从而提高营销的效率、降低营销的成本;通过相互间的营销资源整合强化企业自身的营销能力共享各自的营销渠道可以巩固和扩大市场。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合作,更能发现他们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差异,找到新的商机。可以将现有的需要的资本、技术、投入和员工组合起来形成新的企业,抓住新的市场机会。
(2)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营销成本。由于联合营销可以共享营销渠道,又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一般具有差异性,使得客户到集群内可以同时采购多种产品。这有助于增加集群的贸易量,从而提高了市场占有率、降低了集群内单位产品的营销成本和生产成本,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3)巩固集群内成员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由于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随着联合营销使他们之间合作和交易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样他们之间会形成多方的、连续的博弈关系,从而使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信用增强了伙伴关系、创造良好的信任和合作的氛围。
(4)提高集群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的创新来源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企业间的生产和营销网络。通过面对面交流,弥补了中小企业学习能力的不足,获得集群外部企业无法得到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增加了企业创新的成功率。通过联合营销把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绑在一起,将有效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产学研的密切合作网络,快速的将科技信息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同时企业通过市场的检验将存在的问题和市场的需求反馈到科研所、高校,大家一起解决新的难题。供应商和销售商联合在一起紧密的参与到创新的过程,更能确保与客户的需求保持一致。
(5)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和整合。通过联合营销有利于吸引相关业务活动向产业集聚地转移,纵向的联合营销使上下游企业紧密的联系到集群中来有助于促使产业链的完整。生产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助于集群走向成熟和规范。国内学者吴强军在对浙江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在企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初始生长阶段和快速提升阶段,企业协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种协作更多的是在营销领域。另外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很多都是处于不同的产业集群。但是由于这些集群又很多都处于同一区域内,所以可以通过企业间的联合营销将相关集群整合起来提高集群的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联合营销的一般策略
1.联合进行市场开发
要将产品投入市场首先必须进行市场调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但由于需要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行业发展状况、集群外对手情况、同类产品情况的调查分析等。这样工作量太大、专业性太强、费用太高,往往中小令民营企业望而却步。集群内的企业联合起来就可以共同进行市场调查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共同造势引导消费。
2.共同研发
我国产业集群都还不成熟,主要是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赢得市场,在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还不够。产业集群最终应该向创新型发展才能立足于竞争日益激励国际环境。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研制开发投入的费用不断增加。很多企业都难独自承担,这就驱使趋势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研发,提升产业技术含量,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3.共建和共享分销渠道
完善的分销渠道和体系是企业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也是企业竞争的焦点。我国很多产业集群都是由中小企业组成,中小企业凭自身力量在国内都很难建立完善的分销渠道,而如今是国际化的竞争就更迫使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分销渠道。共建渠道通常是建设配套的专业市场和开展电子商务、选择共同的中间商、构建营销网络形成区域品牌从而建立垄断专业销售市场等方式。
4.联合促销
一个新市场的开发或一种新需求的引导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困难很大,而集群可以联合促销。一方面可以节约广告费用,另一方面联合营销由于多个企业参与,人力和财力都有保障可以顾及更大的市场。另外,企业联合起来有助于推动集群的大型促销活动,在公共关系方面也更便于与社会和政府交流,提高集群的形象,争取更多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5.营销队伍建设合作
可以共同培养营销人员,像汕头澄海的“见客工”。虽然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见客工,但是同一个“见客工”可以代理好几家的业务。企业可以联合培养一支优秀的营销队伍,像晋江的天成陶器城就共同专设有销售人员培训学校。营销队伍的联合建设可以从招聘、考核、培训开始。甚至还可以联合起来制定营销人员的管理、评估、分配条例等。
四、推进产业集群联合营销的一些措施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联合营销涉及到区域营销和很多公共物品与活动,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这就需要建立有助于开展联合营销的公共机构,以及相配套的公共政策。
1.政府构建公共服务的平台
政府通过改善交通、通讯、运输等基础设施来为集群的营销构建硬环境,有助于产业联系,促进更多的企业加入集群中。通过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金融、财政等公共政策来营造集群发展的氛围。
2.政府建立相关产业政策促进企业间的合作
产业政策应该为集群内的企业联合营销提供制度保障,并起到鼓励和促进的作用。如永康、嵊州等地的政府部门每年由政府出资,带领产业内的企业家赴各地进行联合市场推广和招商引资。
3.政府协助集群组建一些公共性组织
政府可以促使和帮助集群内的企业共同建立一些中介机构或公共性组织。像一些营销服务机构、营销咨询管理公司等就有助与为集群内的企业解决营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4.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我国产业集群内多是中小企业,其科研创新能力有限。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融资方面宽松的政策来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起来进行科技创新形成科研产销相结合。
5.公共性组织引导企业进行营销合作
公共性组织在推动几内企业进行联合营销方面可以起很大的积极作用。例如在意大利第六十二届黎瓦鞋展上,温州鞋革协会组织其鞋业企业开设了“中国鞋都展馆”。这些公共性机构可以促进集群内的企业交流合作,分享营销公共品资源又可以为集群内企业与群外的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便利和帮助。同时他们还能够解决集群内合作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使得合作可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郑海燕译: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年02期
[2]张玉明:合作营销走出工业“黑色地带”——世贸时代中小企业的应对方略[J].求實, 2001年06 期
集群企业财务问题与对策 篇12
一、集群企业存在的财务问题
(一) 集群企业在向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攀升过程中, 面临多方激烈竞争挤压
从全球产业分工看, 我国集群企业主要从事标准化产品加工、原始装配等, 处于低附加价值的环节。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其庞大的全球营销网络、品牌效应和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 在价值链中占支配地位, 掌握着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和利润分配, 打压处于底端的我国产业集群, 对我国产业集群升级设置各种壁垒, 同时, 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集群企业利用其更加低廉的价格、成本优势, 和我国展开了同环节的竞争。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与争端加剧的背景下, 我国土地、劳动力、资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 “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逐步减弱, 我国产业集群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攀升, 很可能会处于一种产品附加值上不去、生产成本下不来的尴尬境地。
(二) 集群企业融资困难
资金相对匮乏是集群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瓶颈问题。一般而言, 集群企业主要通过间接融资来满足资金需求, 其中又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来源。集群企业与银行业在所有制上的差异以及自身经营风险大、不稳定, 信息透明度极低, 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 增加了集群企业融资的难度。此外, 国内金融业自身的整合、信贷标准的严格和对风险的担心, 因此银行对集群企业的放贷限制较多。集群企业往往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融通资金, 只能依靠自有资金或者以高出国家法定利率许多的成本从民间拆借, 结果不仅融资数量小、成本高、纠纷多, 还扰乱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
(三) 集群企业对财务的重视不够、意识淡薄
与西方集群企业相比, 中国绝大多数集群企业奉行的还是比较原始的企业制度, 还有不少家庭作坊式企业或单一业主制企业, 决策和发展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财务管理只是个形式, 仅限于财务控制。在这样的认识下必然致使许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财务制度不健全, 甚至有些业主嫌麻烦, 不愿建账;怕多缴税, 不敢建账;缺乏专业知识, 不能建账。致使财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给国家的税收造成损失, 为自身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 集群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集群在给企业带来财务战略优势的同时又会引发诸多风险。集群企业的发展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和“柠檬市场”现象的产生, 由于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半径小、竞争激烈, 集群网络是一种非正式的松散组织形态, 内部关系不稳定, 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当集群企业间的产品基本同质, 而产品质量信息在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布不对称时, “逆向选择”的结果就会产生“柠檬市场”现象, 市场上劣质品充斥并最终使整个集群走向衰亡。
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又将导致企业对专有优势资源的过度依赖,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投资风险。企业集群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单一产品, 群内企业对集群产业链的过分依赖会产生“锁定效应”。因此当集群从成熟走向萎缩和衰亡时, 对区域经济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甚至有可能使聚集区经济的发展从此一蹶不振。
(五) 集群企业成本控制方式落后
一方面, 多数集群企业只通过精打细算、减少浪费等措施控制成本, 而忽视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成本控制的方法;只注重生产过程中抓成本控制, 而忽视产品的设计、技术的进步, 难以实现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另一方面, 大部分集群企业财务人员管理知识欠缺, 难以确定集群企业生产的盈亏平衡点, 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经验, 在成本核算方面也缺乏有效措施, 从而使成本信息不明晰, 给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带来困难。
二、完善集群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要进一步完善中国集群企业财务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促进产业集群升级计划
借鉴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促进集群企业发展的经验, 围绕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结合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发挥, 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的集群企业升级计划。
1. 要建立区域性技术创新平台。
在产业集群的地区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加快制订科技发展规划, 建立科技创新规划平台;优化公共服务大环境, 建立良好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沟通、互动, 建立科技创新交流平台;保护知识产权, 建立科技创新保护平台。充分依靠科技的进步, 对集群内产业、产品进行工艺流程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功能创新和链条升级创新。同时, 建立创新联结机制, 加强与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的横向连接, 尽快形成配套的产业链条。
2.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促进集群企业从粗放型经济模式向集约型、循环型发展模式转变, 大力调整优化集群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并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集群产业, 促进集群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转移。
3. 改善引资结构, 引进高端项目。
重点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跨国公司的高科技产业和技术型、资本型项目, 特别是价值链高端项目。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实施再创新,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弥补地区集群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存在的空白, 拉长产业集群的产业链, 迅速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二)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解决产业集群资金瓶颈
集群企业应该在保持合理资本结构、加强内部融资和资本运营力度、避免财务风险的前提下, 注重发挥其集聚效应, 建立科学的融资规划, 努力拓宽多种融资渠道, 为其战略发展提供更多的“活性”资金。主要包括四项措施:第一, 发挥信用担保公司解决集群企业融资难的积极作用;第二, 鼓励银行为集群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第三, 是推动银企合作, 积极创造条件为银企双方搭建更有效、更直接的沟通交流渠道;第四, 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三) 加强集群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集群企业资产达到一定规模后, 财务工作也处处体现了市场对于企业资金的筹集和运用的深远影响。企业正是通过财务管理的统筹安排和统一协调将内部形式上相互隔离但内容上紧密相关的各项决策过程结合起来, 以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不少企业专设的财务管理机构被赋予应有的权力和手段, 实现合理筹集资金, 有效运用资金。集群企业应按规定设立会计机构, 并且根据自身业务量的大小, 配备足够的、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 通过加强财会队伍建设、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 完善集群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 拓宽集群企业的投资渠道
集群企业的投资战略从单一的企业内部自主投资、自主开发方式转向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和精细化的产品生产, 注重集群背景下价值链上下游客户之间的竞合关系的建立和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例如通过减少专用设施、降低专用技术方面的研发投资, 利用价值网络中多个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竞合关系实现转移生产, 扩展原材料的使用范围及提供服务的范围, 实现技术的多样化和产量、产能的可变性。
(五) 要建立、完善集群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推行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体系
集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 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从“以人管理企业”向“以制度管理企业”过渡, 顺利进入制度管理阶段。要使集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推行产权多元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推动集群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 打破目前单一的集群企业股权结构 (一股独大或家族绝对控股) , 引入经理层持股, 同时吸收其他产权主体, 建立新型的多元产权结构。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可以从企业体制上根本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有利于内部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形成, 从而实现集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 加强集群企业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提高集群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是集群企业发展的基础。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 拓展成本核算考核范围, 建立以成本、费用、利润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 通过量化指标考核绩效, 促进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在起步阶段, 加强集群企业的财务管理, 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 是集群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