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论文

2024-08-15

区域协调论文(精选12篇)

区域协调论文 篇1

一、真题例析

1.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及影响

例1 (2015年广东文综卷)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 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 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 。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 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图2) 。

(1)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 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思路】第 (1) 题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 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产生影响, 进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产生有利影响。

第 (2) 题, 题意是工业发展过程中, 如何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因而是调整工业结构, 而不是调整产业结构, 应从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参考答案】 (1) 1提高湖泊自净能力, 改善水质;2稳定湖泊水位, 维持湖泊水量;3保护生物多样性;4改善局地小气候。

(2) 1调整工业结构, 降低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2优化工业布局, 便于集中处理污水;3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减少污水排放量;4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实施达标排放。

2.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2 (2015年海南地理卷)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 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 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图3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 (2010 年前)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 )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2) 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 会导致 ( )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

(3)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

A.交通线B.输电线

C.绿洲D.荒漠

【解题思路】第 (1) 题, 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 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 工业基础较差。

第 (2) 题, 电解铝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 这主要是受到生产过程的影响, 和该工业分布位置无关, 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不会导致能耗降低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廉价、充足, 可使电解铝成本降低, 产品价格降低;西北地区铝土矿 (电解铝业的原料) 缺乏且远离市场, 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第 (3) 题, 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 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 为减少对该地的污染, 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参考答案】 (1) A (2) D (3) C

例3 (2015 年浙江文综卷) 根据下列材料, 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图4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5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 一级岸线优于二级, 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 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 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 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2)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 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 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第 (1) 题, 根据图4可知, 长江江苏段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北岸一级、二级岸线里程长, 三级岸线较少。说明江苏段北岸环境容量较大, 所以工业适宜布局在北岸。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 宜采用水运。该类工业用水量较大, 沿长江分布, 用水便利。

第 (2) 题, 如迁移到安徽, 则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 生产成本降低。但迁入地区生产配套不完善, 距市场远, 运输成本上升。如不迁移, 则应采取措施,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少劳动力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 (1) 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 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 沿长江分布, 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2) 变化: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二、解题准备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与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 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 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所示。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表所示。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4.资源跨区域调配重大工程

(1) 南水北调

(2) 西气东输

(3) 西电东送

5.产业转移

三、命题预测

2016年高考地理“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将会继续围绕资源跨区域 (国际或国内) 调配重大工程、产业转移典型案例进行命题, 侧重重大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角度。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 侧重考查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 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 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 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 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 即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 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 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负面影响。又如, 北煤南运会加大沿线地区交通运输 (尤其是铁路运输) 的压力, 运输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产业转移选考的案例既有国内的, 更有国际的。

当前, 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 在制造业中, 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产业。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 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 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产业, 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 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 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三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 另一方面,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 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 优化投资环境, 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 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国内产业转移承接地。

四、能力测试

(改编)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 (图6) , 回答1~2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异

B.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有利于两地缓解就业压力

(改编) 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 (图7) , 回答3~4题。

3.图中1234四条能源调配路线, 调配的能源依次是 ( )

A.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炭

C.天然气、煤炭、石油、水电

D.水电、天然气、煤炭、石油

4.34两条路线调配的能源主要来源分别是 ( )

A.东北、西南B.华北、中东

C.新疆、印度D.日本、中美

(改编) 2013年7 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通水, 2014年12月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图8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 回答5~6题。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 该调水工程会 ( )

1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2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3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4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图9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8.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 )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 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编) 9.读图及相关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 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图10 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 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 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发展的影响。

(3) 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 (中亚) 、东北 (俄罗斯) 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 分析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2.B 3.D 4.B 5.D 6.C 7.C8.A

9. (1) 地形复杂, 多高山峡谷;处在地质活动带上, 地质灾害多发;降水丰富且集中, 洪涝灾害频发。

(2) 带动缅甸沿线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沿线油气需求。

(3) 可形成多元化进口渠道, 最大限度地保障能源进口的稳定和安全。

区域协调论文 篇2

作者/安虎森何文

内容摘要在非均衡力和经济一体化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这就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不断吸引可流动要素的良性循环累积过程,以及具有区位劣势地区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差距的机制,则需要中央政府有序地组织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提高中西部地区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需要中央政府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方面,实行东西部梯度的、有差异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关键词区际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循环累积过程区际一体化差异化政策

作者1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何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不同地区的经济绩效不尽相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的开发开放,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西部的广大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则相当迟缓。尽管近几年西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的一些省份,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结构提升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实,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即东部沿海具有接近国外市场的优势,利用国外市场首先获得发展,然后利用经济辐射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然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没有出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我国区际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引起决策层的关注。199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和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使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并按照沿海地区、内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四种类型规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1996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专设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论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网网 )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等战略,范文《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尤其是在2009年到2012年5月期间,更是批复了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河北沿海地区、辽宁沿海地区、北部湾地区、皖江地区、中原地区、重庆两江地区、成渝地区、柴达木地区、喀什霍尔果斯地区、图们江地区等20多个区域的发展战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区圈地运动”。同时,继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来,在2011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正式上升为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显然,上述,这些战略都是为协调区域发展差距而采取的举措,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所倾注的力度。然而,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尤其何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项,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晰。

区域差距内生机制

两个多世纪以来,空间问题一直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或者说无法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屏障。也因为空间问题长期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研究领域,就为其他非经济学学科研究空间问题也即区域经济问题留下了空间;我们常把空间不可能定理作为研究空间(区域)问题时的一种参照系。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当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如果认为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且把经济活动区位的不同状况归结为空间的非均质特性,则可以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讨论空间问题,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等,都强调了这种空间的非均质性特征,且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都有解。相反,如果认为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则此时的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无法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框架下进行研究,不存在空间竞争的解或只存在零解。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都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经济活动区位更是如此,许多区域问题无法在新古典框架下进行讨论。

因为规模收益递增,因此每个企业都专注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产品的生产,也就成为该产品生产领域的垄断企业并成为该产品的专业化企业。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必然促使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出现。此时,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在专业化生产基地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并运到其他市场区消费时的成本大于其他市场区自产自销该产品时的成本,则此时就不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可能出现相互分割的两个或多个市场。反过来,如果贸易成本低,在专业化基地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并运到其他市场区的成本低于其他市场区自产自销时的成本,则此时就有可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这意味着,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则市场是相互分割的,此时生产活动和人口是分散分布的;如果贸易成本很低,则会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即在某一中心区位集中生产并向各市场区提供商品和服务是完全可能的,此时各种生产活动和人口将高度集中在中心区位,该中心区位就成了该区域的中心城市或核心区。那么,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贸易成本的变化为什么会促发区域结构的变化,或者说为什么会发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现象?

区域协调发展蹄疾步稳 篇3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欠发达地区成为‘短板。因此,‘十三五时期,如何破解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失衡问题,切实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显得极为迫切。”民生证券新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瑜表示。

2015年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加快推进,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政策相继出台。随着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四大板块”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个支撑带”战略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区域结构进一步改善,一些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速超过了东部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正转化为中国经济梯度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大视角方面来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减少地方政策保护,促进公平竞争,缓解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

而在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的同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个支撑带”战略也取得了稳步推进。

据悉,在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达到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5.3%。

对此,张瑜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是构建新的经济逻辑,满足化解产能过剩的需要,同时,可以扩大对外直接投資并提高外汇使用效率,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另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加快区域整体发展,同时带动交通、物流、通讯、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不过,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再齐表示,在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4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

《意见》突出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 既是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也科学地反映了我区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内蒙古半个多世纪的城镇化历程来看, 城镇化正处于中期的加速阶段。2002年以后内蒙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33个百分点, 相当于每年再造一座30万人口左右的中等城市。到2009年底, 全区设市城市发展到20个, 其中地级市9个, 计划单列市2个 (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 , 盟 (市) 辖县级市9个;旗52个、县17个、区21个、建制镇457个 (包括旗县所在地城镇69个) 。全区总人口2422.07万人, 其中, 城镇人口1293.45万人, 城镇化率达到53.4%,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为龙头, 以盟市所在地等地区性中心城市为支柱, 以旗县所在地及重点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框架。

但是总体上看, 我区城市规模偏小, 总数偏少, 分布散, 辐射带动力弱。截止到2009年底, 我区城镇化水平尽管位居全国第10位, 然而与分别位居前后位的吉林省、福建省相比, 内蒙古城市总数明显偏少, 城市规模普遍较小。从空间分布状况看, 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乌海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 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是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 空间分布十分不均衡, 形成城市化水平高值区与大中型城市分布不相符的状况。由此可见, 作为经济发展中心的大中型城市的区域扩散效应不明显, 辐射带动能力还未充分发挥出来。《意见》明确提出,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促进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 积极构建多中心带动的城镇发展格局。依托盟 (市) 、旗 (县) 所在地和建制镇, 积极引导产业集聚, 提高城镇服务功能, 引导城镇有序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为我区未来城镇的科学布局指明了方向。

必须注意到由于全区许多建制镇是在“撤乡并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形成的, 加之我区林区、垦区、矿区较多, 城镇化质量较差, 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没有跟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2001年到2007年, 内蒙古的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连续七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此造成目前我区市政公用设施的11项指标中, 有6项位列全国第24位之后, 有4项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意见》着重提出, 加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也就是说, 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 特别是加强城镇道路、桥梁、给水、集中供热、供气、电力、环保、通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加强中线收入阶层的住房建设, 增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承载力, 为城镇化持续稳步推进提供基础性条件。

我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足, 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群还没有形成。《意见》特别提出, 推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 对于我区推进呼包鄂一体化和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要求, 稳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为农牧民进城就业落户创造条件。这是针对制约我区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有针对性地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将制度上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镇对农村牧区人口的吸纳能力, 促进城镇化进程。

二、培育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是城市和农村牧区结合点, 城乡联动的关节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县域经济在全区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县域 (除去21个市辖区) 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98%, 县域人口占全区人口的70%左右。在构筑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中, 内蒙古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 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通过“生态移民、产业移民、扶贫移民、教育移民”进行人口城乡分布格局调整, 努力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 不断健全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抓好扶贫开发, 有力推动了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缩小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截止2009年底, 我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80个旗县市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55%以上, 其中, 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30个, 超50亿元的旗县有32个。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 由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 其中牛奶、羊绒的加工转化率高达80%以上, 粮油、肉类的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同时, 旗县区域也是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重要的“蓄水池”, 成为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目前, 全区80个旗县全社会就业人员占全区的70%左右。在我区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 涌现出一大批县域经济强县。在2009年第九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 内蒙古有20个旗县 (市) 名列其中, 占据西部百强县市的1/5。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均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

但是总的看, 我区县域经济结构单一, 经济基础落后。不少旗县缺乏主导产业, 特色经济没有形成规模, 有带动能力的项目少、规模小、效益差, 县域各种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 资源优势不能得到很好发挥, 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同时, 不同县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很明显。《意见》着重提出, 发挥比较优势, 扶持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型等产业发展, 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特色产业, 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强县 (旗) 。针对县域发展中开发区分散建设, 布局不合理的实际, 《意见》特别提出, 合理规划布局工业园区, 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 提高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我区县域经济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特色鲜明的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意见》要求, 鼓励龙头企业在农牧区建设原料生产加工基地, 有利于通过城乡一体、工农协同, 推动农村牧区现代农牧业发展。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是农牧业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 也是农牧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意见》提出, 结合推进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和城镇化, 有序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正确地指出了我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三、统筹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发展

我区特殊的地理、区位特点, 决定了东西部经济发展呈现各自不同的特征。“十一五”以来, 内蒙古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积极推动资源富集区和优势地区率先发展, 不仅缩小了城乡差距, 也使区域经济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特别是坚持“适度收缩, 相对集中”的原则, 以资源和区位条件为基础, 依托交通干线、中心城市和口岸, 明确了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发展重点, 大力建设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 完善了城市支撑体系, 破除了城乡壁垒, 建立了人口向中心城市有序集聚的机制。目前, 呼包鄂地区发展势头强劲, 带动能力逐步增强。东部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 加快经济发展, 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 全区正在形成与周边省区市及腹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必须看到, 目前东西部差距还很明显, 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于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呼包鄂地区是沟通我国华北和西北经济联系的枢纽, 能源矿产等资源富集,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 呼包鄂地区依托较好的发展条件, 以占全区11%的土地、28%的人口, 创造了全区55%的经济总量和57%的地方财政收入,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74亿元 (人均GDP接近1.3万美元) , 经济总量略高于北部湾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 略低于辽宁沿海经济带, 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部五个盟市是我区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面积占全区的56.2%, 人口占全区的52.6%;分布着430万少数民族人口, 占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2%。2009年东部五盟市经济总量占全区的30.8%, 财政收入占全区的23.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3289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77元。因此, 促进我区区域协调发展, 首先要解决好东西部发展的协调问题。

《意见》对我区区域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 完全符合内蒙古的实际。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看, 西部地区应加快构建沿河沿线经济带, 增强区域总体活力和竞争力, 特别是推进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体化发展, 着重提高基础设施、产业等方向的一体化程度, 辐射带动西部整体发展。呼包鄂地区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北端,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呼包鄂和陕西省榆林的部分地区已被列入国家今后10年的重点开发区域。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 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以呼和浩特为中心, 以包头、鄂尔多斯等为支撑, 以主要交通干线和内蒙古沿黄产业带为轴线的空间开发格局。二是增强呼和浩特的首府城市功能, 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包头、鄂尔多斯应依托资源优势, 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升级,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统筹煤炭开采、煤电、煤化工等产业的布局, 促进产业互补和产业延伸, 实现区域内产业错位发展。加快城市人口的集聚, 促进一体化发展。四是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基地建设。五是加强节能减排、灌区节水改造以及城市和工业节水, 加强黄河水生态治理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 完善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网, 构建沿黄河生态涵养带。展望未来, 这一区域在国家未来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东部地区要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 一方面要实施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带来的有利外部环境, 主动融入外部市场, 借力发展;另一方面, 要立足自身优势, 特别是优化水煤资源配置, 有序发展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实现跨跃式发展。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薄弱的区域, 发展滞后问题十分突出, 是内蒙古今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 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县31个, 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县29个。按照国家扶贫标准, 全区现有贫困人口55万人, 占全区农村牧区人口的4.2%。从贫困人口分布状况来看, 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牧区, 这与内蒙古幅员辽阔、生态环境脆弱、老少边穷片区大、边境线长等区情密切相关, 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在资金、人才、技术和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 特别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意见》就此明确提出, 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攻坚, 这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 很有针对性, 十分必要。

针对自治区东西发展差距的显著特点, 《意见》提出, 在加大对东部地区支持力度的同时, 建立自治区内部对口帮扶机制, 引导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加强对东部地区的帮扶, 这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动东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10年8月,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由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鄂尔多斯市与兴安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首批援建的乌兰浩特一中新址、两座公铁立交桥项目已经启动建设。鄂尔多斯19家企业与兴安盟以及各旗县政府签订了5大类共37个项目的合约, 总投资1200亿元。根据《鄂尔多斯市与兴安盟合作建设工业园区框架协议书》, 将在兴安盟建设“兴安盟鄂尔多斯工业园区”。两地的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 为全区东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树立了榜样。

以上这些内容和特点, 既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核心所在, 也是今后推动我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点。只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这几点, 才能真正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

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 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能源原材料基地, 在长期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 形成了一批以煤炭、矿产、森林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 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抓住国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 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于保障能源资源供给,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 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7]38号) 。自治区政府结合全区实际, 制定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 (内政发[2008]110号) 。总体目标是:2011年前, 重点资源枯竭城市建立起新型替代产业和支柱产业, 资源型城市非资源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 历史遗留的沉陷区和棚户区得到治理与基本改善。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为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积累的矛盾与问题, 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自治区政府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 计划从2009年至2011年, 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亿元, 三年共18亿元用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地质环境整治保护和沉陷区治理及棚户区改造。国家将大兴安岭地区列为典型枯竭地区, 阿尔山市被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予以重点支持。为促进全区资源型城市转型,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阿尔山市和锡盟锗深加工项目被分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试点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专项支持范围。为配合国家工作, 自治区决定每年为阿尔山市安排300万元的中央转移支付配套资金。

当前,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中之重是加快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意见》着重强调, 积极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建立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支持资源型城市加快经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支持引导各资源型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现状, 探索建立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支持资源型城市结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及原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产业接续和转型园区, 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拓宽发展空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高技术、现代服务业、绿色食品加工、口岸经济等产业;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大力引进发展非资源型加工制造业。

目前除现有列入国家试点的城市外, 我区还有一些城市面临着与国家资源枯竭城市性质相近、程度相当的困难和问题。《意见》综合考虑了历史贡献与当前实际困难等情况, 提出将我区符合条件的资源型城市 (地区) 列入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增加转移支付补助。我区一些资源枯竭城市有望得到国家的更大支持。

《意见》特别提出, 推进内蒙古整体列为国家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 这是从长远上支持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我们应抓住机遇, 秉持先行先试的精神, 抓住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推进改革, 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率先突破, 率先走出一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为全国其它地区加快资源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 内蒙古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正在建立, 但是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仍需完善。《意见》强调,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规范资源矿业权及产权交易。这是关系到我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 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方面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我区是矿产资源大省, 由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次生地质环境问题非常突出, 土地沙化、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水质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及煤层自燃等, 使植被面积减少、生态和水环境破坏、空气污染。加大矿山地质环境防治, 减少地质灾害, 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意见》从全面推进采空区沉陷区治理、植被恢复和尾矿库安全闭库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城市和谐与区域协调发展 篇5

建设和谐城市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目标与动力,当代中国正进入一个以经济发展黄金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共存为重要特征的关键时期,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其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建设好和谐城市。

一、和谐城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所谓“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其中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公共设施、社会四个大的组成部分。和谐城市,是指城市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整个城市处在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其具体构成要素如下:

1.发达的经济水平是和谐城市的物质基础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经济落后就会导致生活资料匮乏,人们就会为了争取生活资料进行斗争,社会则会因此动荡不安,更无法奢谈和谐。另外,要消灭贫困、增加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增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环保水平等都需要城市以雄厚的资金加以支撑,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和谐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与优美的环境是和谐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

自然资源是城市生活资料、生产材料的源泉和经济布局的场所,对城市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要合理利用能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这三大核心资源。而城市环境既是影响招商引资策略成败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指标,要实现经济活动主体与环境相适应、与环境的再生产能力相协调,以生态魅力城市为目标,建设生态城市。

3.公平的社会秩序及发达的精神文明是和谐城市的内涵

精神文明和社会秩序是衡量社会制度、系统、社会活动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尺度。社会公正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虽然我国近些年在人民的基本权利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先天禀赋、政策倾斜、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居民在发展机会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的因素,精神文明的不够发达也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影响着城市的和谐。

二、我国城市中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呈现的超常规速度使城市的膨胀与国家整体经济水平脱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问题汇聚成“城市危机”,严重影响城市的和谐。主要表现如下:

1.城市内部之间差距拉大

在城市内部居住空间的分异尤为明显,贫富差距加大:重主要街区形象工程,轻街巷角落地区建设;重高档豪华建设,轻基层服务设施;三甲高级医院全部集中在城区中间,社区医院寥寥无几,社区卫生体系不健全;高档房闲置,低廉租房却无着落,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或建设严重滞后等等不和谐因素广泛存在。

2.环境恶化,各种污染日益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让我国城市在环境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全国很多城市供水不足,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警戒线;饮用水源中包含大量污染物;多个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空气质量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空气污染引起大量的呼吸道疾病,烟尘、光化学烟雾、细小颗粒物等,经过一系列作用和反应,形成复合型污染;城市中心噪声扰民。

3.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是城市和谐的隐患

目前,我国城市的弱势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群体和进城的农民工群体,城市的下岗职工一般年龄偏大,学历低,缺乏适应新工作的技能,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低下,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权利和社会保障,由于不能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诱发社会情绪,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4.城市规划和管理缺乏透明性和公众的参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城市征地拆迁、城区扩张以及人口管理等工作力度也在加大。有些城市规划屈从于开发商的利益,打着建设需要的旗号,动用国家权力强制拆迁;决策过程暗箱操作,不能很好协调政府及各行业各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不和谐,对同一事项不同部门重复规划,造成混乱。

三、和谐城市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不是独善其身,没有城市的协调发展,就没有区域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内部城市之间在区域和国际市场上恶性竞争,争夺资金、人才、资源;在流域内污染治理上互相推诿;在产业布局上恶性竞争,造成工业布点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雷同、重复建设,形成不了规模经济,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所以,必须从区域的视角出发,从整体上统筹区域资源,化解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内部城市经济发展、产业协调、资源分配、环境承载的合理布局,要进一步确定城市本身在区域内部的定位,建设好区际城市关系,与周边城市搞好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追求区域和谐。

四、构建和谐城市的建议

1.合理布局城市的产业结构,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决定了城市和谐的物质平台,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城市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经济水平,只有工业强大,经济总量才能有质的提高,城市和谐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要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全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具有资源和传统优势、拥有区域发展特色的产业,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力量;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力度,通过追加注入推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按照城市工业发展布局,在重点区域推进产业集中发展,着力培育具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2.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城市发展体现在微观上,是要保证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发展必须解决好居民安居、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要加强就业体系建设,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体系,努力使就业和发展相协调;建设城市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着手建立城乡大病救治体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解决城市低收入者子女就学问题,加快建设城市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配套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项保险制度建设,加强对城市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众的政策扶助力度,要扩大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3.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同时建立先进的城市文化

加强城市制度建设,积极妥善地协调好各方面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依据宏观综合指标考核,尽量对资源的分配实现整体社会公平。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社会公平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激发起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要关注城市文化导向的正确性文化的包容性,先进的文化与传统的文化和谐相处、共融共生。要挖掘地区文化的精髓,融合创新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精神,重视城市精神塑造、加大城市文明建设,还应大力宣传诚信理念,创造一个普遍诚信的社会环境。

4.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体系的建设,管理透明化、民主化

在管理城市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把城市的居民当作城市的主人。在制定政策、作出决策、采取措施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体现民意。

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加大力度打造服务型政府、创业型政府、学习型政府等政府新形象。加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促进城市管理者和居住者一同建设城市家园的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城市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5.长远规划,统筹发展,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和谐发展之路

和谐的城市规划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远近兼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认真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积极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城市是一个兼具自然特征和人工特征的复合生态系统,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崇尚自然、追求循环的观念,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探索将城市发展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城市发展的评估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互平衡的关系。

五、小结

建设和谐城市就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紧紧围绕五个统筹,用综合的思维,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着眼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在城市发展中的利益关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创建为人民大众的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各种利益、各种要素关系的和谐共生。

要以人为本,将宏观上发展经济与微观上注重民生有机结合,只有两者相统一,才能实现建设和谐城市的目标。既要调动一切力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问题,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又要保证人民享有城市发展成果,确保人民利益,才能促进城市和谐,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强.发展是建设和谐城市的根本途径[J].政工研究动态,.

[2]顾文选,孙玉文.构建和谐城市是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J].城市发展研究,,(3).

[3]李宗植.构建和谐城市要反思城市化的历史经验[J].经济经纬,2005,(6).

[4]史仕羽,张利宏.关于构建和谐城市形象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

[5]谷明利,柴访.和谐规划,和谐城市[J].商业经济,,(5).

[6]韩瑞英.加快和谐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和谐发展[J].攀登,2006,(6).

推进转型升级 促区域协调发展 篇6

过去,惠东工业短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惠东县委、县政府领导提出要“办好三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打造产值超300亿元产业集群。围绕这个战略目标,惠东县全力推进环大亚湾经济区惠东区域建设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园集群建设,全县呈现发展速度加快、转型升级提速、经济实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全力打造“滨海旅游航母”

“人口占惠州五分之一,陆地面积占惠州三分之一,海岸线长达218.3公里约占惠州四分之三,既有发展较快的沿海区域,又有相对落后的山区……”说起惠东,陪同记者采访的县老促会的老同志便滔滔不绝。

在金融街巽寮湾,记者一行登上凤池山庄的25层楼上,站在露台上极目远眺,巽寮湾的全景尽收眼底。这是一幅山海交融的美丽图画:海湾变成了半圆形的月亮,阳光下,洁白的沙滩给海湾镶上了一道银边,新建的别墅与商业旅游小区使小镇变得更加现代化。

巽寮镇位于惠东稔平半岛西南角,大亚湾东部与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海相望。这里,原是一个荒僻的地方,直到1972年作为公社建制才开通了公路。而且,据说还要绕道平海的蔡头坳才能到达,而成为柏油路已是1996年的事了。但即便地处荒僻,巽寮海天秀美、风光旖旎的景致,还是吸引了达官贵人、文人学者的注意。从此,巽寮声名远播。

巽寮湾海岸线20多公里,海水养殖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面积有5000多亩。“水奇清、沙奇白、石奇秀”,被世人誉为“东方夏威夷”、“中国的马尔代夫”。2006年北京金融街集团在这里投资置业,带动了多间五星级酒店陆续兴建,一个现代化的滨海旅游区正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后想看海,不用跑到海南去,直接来巽寮湾。”李灿洪书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

巽寮还只是惠东打造“滨海旅游航母”计划中的一个部分。而根据惠州市的设想,打造以惠东巽寮为中心的滨海旅游区更是环大亚湾经济区的重要一环。

惠东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长达200多公里海岸线,是广东省罕有的滨海旅游资源。巽寮湾、港口双月湾等稔平半岛区内的主要景区、景点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了惠东“蓝色”滨海旅游。这里还有中国大陆迄今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海龟湾。

近年来,惠东县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禀赋优势,紧紧抓住环大亚湾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不断做大做强滨海旅游业,倾力打造珠三角“滨海旅游航母”。先后引进了总投资额高达200亿元的金融街巽寮滨海旅游项目和南门海万科项目、碧桂园十里银滩、富茂威尼斯湾等一批高端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成功举办首届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平海半岛旅游推介会、巽寮房车博览会等系列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提升了该县滨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全县接待游客530.2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16.7亿元。目前,嘉华五星级酒店、巽寮天后宫及风情酒吧街、中航华南国际帆船运动俱乐部等项目相继建成开业;富茂威尼斯湾、碧桂园十里银滩、合正尚湾新城、万科等项目相继开盘。整个大亚湾东岸西至稔山亚婆角、东至港口沙咀尾的百里滨海旅游休闲长廊初具规模。

如今,你在惠东海岸线走一走,你会发现,惠东的滨海旅游发展项目已经如火如荼,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现在,厦深铁路已完成线下工程,稔山火车站正在抓紧建设,潮莞高速首期工程、惠深沿海高速已建成投入使用,广惠高速东延线、范和港跨海大桥、平海半岛环岛公路、环大亚湾公路惠东段同时在建,这批重点交通设施的建设,将使惠东加速融入深莞惠一小时经济圈,这一切都必将有力地提升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对惠东旅游未来发展前景,县旅游局局长陈继祥信心十足。

园区聚合成就未来工业支柱

“惠东在做好山水文章的同时,还要做大经济总量文章,其路径是工业,主要是做好惠东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发展。”在2012年10月11日召开的惠东县现场办公会上,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奕威如是说。

“珠三角产业转移园是惠东未来发展的希望。要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气、最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时任惠东县委书记、现任惠州市副市长黄树正也曾语重心长地说。

惠东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大岭镇,2006年10月,经省政府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2010年,惠东转移园被省政府认定为8个专业性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之一。规划总面积16.96平方公里,首期面积4.27平方公里。园区毗邻西枝江,紧靠港深莞穗发展主轴,惠州市五条发展轴中的广州-博罗县城-惠城区-惠东县城-稔平半岛发展轴和深圳(香港)-惠阳-惠东县城-汕头发展轴,均容纳了该园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据介绍,园区以“一心四区”进行规划建设,承接传统优势的服装制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一个生活配套服务中心。构建以大岭镇中心区为依托,以国道广汕公路、环城北路为动脉,以广惠高速、莞惠高速为纽带,以深、莞、惠一体化合作为动力的生态型、数字化、集约式的特色工业园区。目前,服装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并配套发展了鞋材专业市场;机械制造等产业集群正在培育发展。现在,园区已成为惠东“双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和惠东工业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惠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转移工作,以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积极推进主导产业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着力承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100强产业转移,力争引进超10亿元大项目和超5亿元项目。

“近年来,惠东实施‘双转移’战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惠东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必将形成颇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珠三角经济圈,成为珠三角产业经济转型、产业提升的新亮点。”惠东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园区投资13.4亿元完善供电、供水、道路和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园区规模获省政府批准扩大至746.6公顷,全年引进项目36宗,投资总额62.6亿元,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62.3%,实现工业税收1.4亿元,增长75%。

“惠东产业转移园作为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的平台之一,对县城经济增长带动很大。去年5月,在全省21个一般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现场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目前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县政府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吴祖瑜告诉记者。

区域协调论文 篇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区域间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的流动性也不断得到增强。资本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之一,其在各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势必对各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致力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缩小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资本的跨地区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Feldstein和Hofioka的模型,先考察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考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地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二是地区间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若资本的流动性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则资本应该是从资本丰裕的地区流向资本短缺的地区,并有利于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

二、我国区域资本流动性的变动趋势

早在1980年,Feldstein和Horioka从投资和储蓄相关性的角度对资本的流动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和该国投资率的相关程度较高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就较低;反之,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和该国投资率的相关程度较低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就较高,因为较小的相关程度表明本国的储蓄被投资到其他国家了。他们通过构建一个度量资本流动程度的基本关系式:(I/Y)i=α+β(S/Y)i,其中(I/Y)i、(S/Y)i分别是i国的投资、储蓄与GDP的比值,系数β值的大小则描述了资本流动性的高低,β值越大(小)流动性越低(高)。他们利用该式对21个OECD国家1960~1974年间的数据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一国的投资率与该国的储蓄率是显著相关的,亦即在这21个OECD国家之间,资本的流动性是比较低的。

此后,Feldstein和Horioka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Bayoumi(1990)运用同样的关系式估计了英国各区域资本流动的大小;Andrew(2003)等实证检验了运用储蓄和投资的相关性来分析资本流动的可靠性。Hong Kee Kim(2004)运用面板数据估计了OECD国家中拉丁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性,认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1980年以后国际资本流动显著增强的趋势。

在国内,已有学者运用Feldstein和Hofioka的模型来研究我国省区之间的资本流动性,豆建民(2005)采用该模型,利用1992~2002年我国的分省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研究了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动性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麦勇和李勇(2006)也用该模型,运用我国各省份1982~2005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我国省际的资本流动程度。

在研究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外资流入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的影响。从外商投资对我国储蓄的影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存量、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作为一种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能够缓解国内储蓄的短缺,但其对我国国内储蓄的间接影响较小(魏后凯,2002)。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影响来看,自1980~2000年间,我国的国内投资而非外商直接投资是形成我国固定资产的主要原因(武剑,2002),且外商投资形成后在我国国内各省之间再次转移的数量十分有限(张倩肖,2004)。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动对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在以下的研究中,我们不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的影响。

经典的Feldstein和Hofioka模型为:

其中,Iit和Sit分别为投资和储蓄,Yit为GDP,下标i代表第i个省区,t代表时期。εit为随机扰动项。如果各省区的投资主要来源于本省的储蓄,则各省的投资率和储蓄率之间就存在高度的相关,此时在(1)中,β的值就比较高,且有β>0,较高的β值意味着较低的资本流动性。模型(1)涉及的变量仅包括各省每年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指标。投资率在我国即为资本形成(包括固定资本形成与存货)率,储蓄率在我国没有现成的数据,根据GDP的支出法核算原理(GDP=C+S)可以知道储蓄率=1-消费率,利用1985~2006年各省区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数据进行逐年估计,得到描述我国资本流动性的指标值时间序列{βt}(表1)。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观察到,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总的来说是比较高的,β值的最大值是1995年的0.67,远低于21个OECD国家间资本流动性的最小值0.871(Feldstein and Horioka,1980)。具体地,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5~1987年,β值较低,且不显著,说明该阶段各省的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相关性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是比较高的;第二个阶段是1988~1999年,β值较高,且均显著,说明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相对较低;在1995年以前,资本流动性逐渐降低,之后,又逐渐下降。第三个阶段是2000~2006年,β值较低甚至为负,且P值很高,说明在这一阶段,该阶段各省的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相关性极低,亦即在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是很高的。

三、我国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 区域资本流向分析

在我国,各省区的利息率是一致的,所以导致资本自由流动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收益率。欠发达地区之所以欠发达,资本短缺是一个主要原因,即人均资本要低于发达地区的人均资本。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在欠发达地区,资本作为一种稀缺要素,其回报率应该要高于发达地区的。现实的资本流动是否流向资本相对稀缺的地区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回归模型来进行检验:

式中的Capit和kit分别代表各省区的资本流入量(负数则为流出)和劳均资本存量,εit为随机扰动项,下标i、t的含义与前面同。如果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是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居多,应有α1<0。

各省的资本流入数据根据公式Capit=(Iit/Yit-Sit/Yit)GDPit来计算,各省的劳均资本存量=每年的资本存量总额/就业人口数。每年的资本存量总额数据来源于张军(2007)的估计数据,但张军的数据没有2006年的数据,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永续盘存法再估计了各省2006年的资本数据:Kit=Iit+(1-δ)Kit-1,其中I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δ为折旧率,取值0.096,与张军等(2004)的取值相同。GDP数据和资本存量数据均以1985年的不变价格来表示,GDP、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就业人口的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考虑到各省区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我们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方法进行估计。下面的结果是采用Eviews5.1软件对大陆地区28个省区(不含海南和西藏,重庆并入四川)1985~2006年的数据进行估计的结果:

回归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完全一致,解释变量的系数小于0,且为1%显著,即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是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的。

2. 区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1)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

我们采用相对平均偏差(RW)方法来测算1985~2006年间我国省区间的经济差距:

式中的Rw为相对平均偏差,yi和y-分别是经济体i和所有经济体的人均GDP,p1和P分别是经济体i和所有经济体的总人口,n是经济体的个数,计算结果如表2,由表2观察到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在1985~2006年间基本态势是上升的,与已有文献的结论基本一致。

2)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资本流动若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那么它应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为此,我们构造以下的模型来进行检验:

式中的Rw,t为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时间序列,CVkw,t和CVwop,ten为各省区人均资本和对外开放度的加权变异系数,将CVkw,t和CVwop,ten作为解释变量,在于投资与对外开放度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我们预期γ1和γ2的符号为正,βt是描述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时间序列,如果区域资本流动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则应有γ3>0。εt为随机扰动项。

对(5)式进行估计所需的βt和Rw,t的数据,前文中已经估计。计算CVkw,t需要各省区逐年的人均资本存量数据,各省区的人均资本存量ki,t=Ki,t/POPi,t,其中Ki,t和POPi,t分别是i省区t年的资本存量和总人口,各省区资本存量数据利用Zhang Jun(2007)的数据,但Zhang Jun的数据只到2005年,2006年的各省区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公式Kit=Iit+(1-δ)Kit-1来计算,其中I为资本形成,δ为折旧率,取值0.096,与Zhang Jun(2004)相同,各省区的总人口数量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7~2007。计算CVwop,ten需要各省区逐年的对外开放度数据,对外开放度采用各省区的进出口总额与省区GDP的比值来衡量,各省区进出口总额与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7~2007。为方便分析,我们利用大陆地区28省区(不含海南和西藏,重庆并入四川)1985~2006年的有关数据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回归结果表明,解释变量系数的符号均与预期相同,CVkw,t和CVwop,ten的系数分别为0.411和0.061,且分别为1%和5%显著,表明人均资本的差距和开放度差距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而βt的系数为0.022,且为1%显著,这意味着较高的β值是与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相联系的,即资本流动性越低区域经济差距越大,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各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提高,对于缩小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本文利用Feldstein and Horioka(1980)模型,考察了1985~2006年间我国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发现我国的省际资本流动趋势是不断增强的。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了区域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一是考察了我国区域资本流动的方向,发现我国的区域资本流动主要是从较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由于外省资本的流入,使得劳均资本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增长,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所导致的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有着密切系的关系。二是考察了资本的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发现较低的资本流动性总是与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相联系的。所以,推进各省区间的经济一体化,消除省区间资本流动的障碍,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豆建民.国内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5,(8):84-87.

[2]麦勇和李勇.1982-2005年中国省域资本流动差异解析[J].中国软科学.2006,(l2):79-86.

[3]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19-26.

[4]武剑.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4):27-35.

[5]张倩肖.外资流入与国内储蓄、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107-115.

[6]杨国忠.我国民间资本投资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经济数学,2009,(3):70-75.

[7]Andrew J.Abbott,Glauco De Vita.Another Piece in the Feldsten-Horioka Puzzle.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50:69-89.

[8]Bayoumi T.Saving-investment Correlations:Immobile Cap-ital,Government Policy,or Endogenous Behavior IMF Staf Papers.1990,37:360387.

[9]Hongkee Kim.The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Using Panel Cointegration Estimators.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17(2):255.

区域协调论文 篇8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在我国范围内的应用

二战后,在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中,蒙代尔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他认为,在单一货币的流通区内,人们无需兑换货币,节约了社会资源,也无需承担汇率风险,扩大了经济交易范围,有利于经济发展。因而,一种货币的流通范围越大就越能促进微观经济效率。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经济周期也不完全同步,此冷彼热是经常现象,这时就需用货币政策加以调节。从这个角度考虑,货币区就该尽量细分,货币区越多越好。这样,当某一地区经济紧缩时可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避免经济衰退。反之,如出现经济过热,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经济降温。如上所述,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需要增加货币种类,缩小货币流通范围,微观经济效率则需扩大货币流通范围,减少货币种类。那么,货币种类的最恰当范围,即最适度的货币区是怎样确定的呢?蒙代尔认为,判断一个货币区是否最优货币区,关键在于要素的充分流动性。如果一个货币区域内要素能充分流动,区域外则存在流动性障碍,该货币区便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时指出,最优货币区既可能大于一国范围,也可能小于一国范围。最优货币区理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蒙代尔之后,不少经济学家对最优货币区的划分标准,提出了多种见解,比较典型的有经济的开放度与通货膨胀的相似性。

正如蒙代尔指出的那样,最优货币区既可能大于一国范围,也可能小于一国范围。一个国家使用一种货币并不等于说该国就是一个最优货币区,除非在经济方面满足一系列条件。因为一国通行一种货币主要是国家主权的表现,由政治力量主导,其货币流通范围取决于国家政权力量所能达到的地域,而最优货币区则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但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几个国家的货币联合组成一个更大的货币区上。实际上,这隐含了一个条件:各国本身已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对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均衡的小国来说,或许基本上可以这样认为。但对一个大国,特别是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着差异,该国本身是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或者说,是否存在实行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的条件是值得探讨的。下面,我们按照上述对最优货币区划分标准的典型观点,对我国是否是最优货币区加以判别。

从生产要素具有高度流动性来看。我国户籍制度管制严重,各地差异甚大的社会保障标准,都极大地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另一种主要要素———土地,其高度流动性更是无从谈起。

从经济的开放度来看。经济开放度可用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整体经济开放度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地区之间外贸依存度存在着巨大差距,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度高,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从通货膨胀的相似性来看。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方面的具体条件不同,我国各地的通货膨胀率也存在很大差异,如1994年全国通货膨胀率达21.7%,最高的陕西(25.9%)与最低的上海(15.6%)相差10.3%。在其它时期,地区间的通货膨胀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物价水平的不一致,使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存在相当困难。

二、统一的货币政策对西部地区经济的不利影响

按世界标准来衡量,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达中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而落后地区仍处于世界最贫穷国家(地区)之列。存在这么显着的地区差距,无论从哪个判断标准看,我国都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因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存在困难。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看,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也引起了一些地区或明或暗的抵触。

首先,由于东部在全国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因而全国经济状况的判断就主要是基于东部地区的形势而做出的。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其经济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东部地区要快于西部地区。现实情况就很可能是东部已过热,而西部则仍属正常范围。此时,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就对东部来说是适宜的,就全国整体来说,也可能是适宜的,但对西部这一局部范围来看,则不啻于一记闷棍,使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因而,我们说这种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在改善整体经济状况的同时阻碍了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

第二,货币政策最终效应取决于宏观经济主体与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灵敏程度。货币化程度高的东部地区,货币资金的运动对整个实体经济的影响更为显着。而在货币化程度低的西部,在经济发展中有一个货币化程度逐渐提高的过程,因而即使相同的货币政策力度调控力度,对东西部产生的实际作用也不同。就“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机制来说,简单地,货币乘数=1/(法定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由于法定准备金率是全国统一的,而西部地区的货币化程度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因而其现金漏损率较高,再加上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资金漏出,使西部地区货币乘数低于东部地区,从而使西部地区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远远少于东部地区,带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市场经济较发达。一般而言,受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影响最大的是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小,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也就意味着同样的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对东西部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影响要比西部小。

第三,同样的利率客观上造成对东西部的差别利率,东部在享受“优惠利率”。根据经济理论,利率的范围在0与利润率之间。资金的使用效率受到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影响,而在诸多方面东部都要优于西部,造成东部地区的资金使用效率较高,企业的利润率较高。企业是否借用资金,关键在于,所借资金获得的利润能否补偿成本后仍有剩余。就是说所借资金的边际利润率是否高于借款利率。由于全国统一的利率政策,东西部的借款利率基本一样,而资金的边际利润率存在差异,东部要高于西部。东部资金利润率高于西部而实行统一利率,其隐含意义就是东部地区实际上在享受“优惠利率”,不可避免地造成西部资金需求旺盛但同时又有大量资金流出的现象,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三、用区域货币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地区差距是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度被广泛认为只是暂时现象,市场力量将使之达到平衡,但现实无情地击碎了对市场的迷信。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的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认为,存在地区差距时,既有回波效应,即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力、资金、资源并增加发达地区有效需求,从而有利于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力量;也有扩散效应,即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传播技术、购买原料等有利于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力量。但在市场的力量下,回波效应通常总大于扩散效应,也就是说,更可能造成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从各国发展经验看,在缩小本国地区间差距上,都是通过自觉的调整来促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采取有差别的区域性货币政策。如美国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成立区域开发机构以保障区域扶持政策的落实;意大利则对到相对落后的南方地区投资的,给予特殊优惠和信贷支持。

我国的地区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将带来不小的影响。这一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也采取了一些财政转移支付措施,但收效不明显。前面我们论述了我国范围内本身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因而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是不适宜的。实践上,我国原来实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客观上是对东部地区的“优惠”,进一步加大了地区差距。自然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行有差别的货币政策,以缓解地区差距,是目前可行选择。

1、针对东西部地区差距,实行有差别的利率、准备金率

目前,我国利率仍未市场化,中央银行可对西部地区实行有别于东部地区的贷款利率,使其与西部地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对西部金融机构在税收和利润留成上给予一定优惠,以弥补贷款利率所带来的损失。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也对西部实行优惠,同时规定西部银行必须为所在地提供较大比例的贷款,防止银行资金通过拆借等形式流出西部。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主要作为资金调节的工具而非作为安全性的保证措施,可将东部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定得稍高于西部,使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中央银行的调节流入西部地区,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在各地经济冷热存在明显差异时,根据一地的经济冷热决定实行紧缩或松弛的货币政策

我们已说明了由于全国的经济周期不同,西部地区在一个经济周期中慢于东部地区,根据东部地区的经济状况来决定货币政策的松紧,实际上形成了对西部经济的损害,对西部而言难免有“瞎指挥”之嫌,这也就是为什么西部对治理整顿屡有怨言的关键所在。我国中央银行已建立大区分行,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扩大其制定本辖区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权,针对本区实际决定实行松或紧的货币政策,或者至少在松紧幅度上具有自主权。

3、适当放宽西部企业直接融资条件,为西部发展筹集更多资金

区域协调论文 篇9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协调性,产业结构

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区域物流需求分析方法

1.1 区域物流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作为涉及广泛、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区域物流的“经济区域”属性已被普遍认同,并认为区域物流的研究内容是在特定区域内物流活动的规律。借鉴系统工程对系统的定义,可对区域物流作如下定义:“一定经济地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所有物流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进行的具有特定运行规律和功能的经济活动。”

区域物流由微观的企业供应、销售物流等基本单元构成,同时又是全国物流、国际物流等宏观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的衔接,区域物流属于中观层面,其目的在于运用物流链管理的方法解决单一企业以外的各种物流问题,以实现区域或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从而实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衡量一个地区的物流水平的主要要素有:交通设施、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总的来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具体而言,区域物流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重要手段,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可以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增长极”的作用。现代物流产业几乎与区域内所有其他产业和部门相关联,当物流业开始增长时,所在区域的其他相关产业也开始增长,随着就业的增加,区域市场逐渐增大,新的产业部门也被吸引到这个地区投资,伴随着这个过程,经济增长动力将进一步渗透,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物流的发展,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也决定着区域物流结构。

1.2 区域物流需求分析方法

区域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物流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物流需求结构的特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要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结构所占比重是影响二者关系的最直接的因素。

从产业角度分析区域物流需求,可以通过分析区域内产业的比较优势,确定区域物流的主要流体和流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流体在区域物流中涉及到的主要物流环节。区域内产业的比较优势可以用区位商来确定。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其表达式为:

其中:i——第i个地区(i=1,2,3...n);j——第j个行业(j=1,2,3...m);Lij——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qij——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1]。

运用区位商可以对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从某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比较看:

当LQij>1时,产品有剩余,物流流向主要表现为由区域内向区域外。

当LQij<1时,产品不能满足区域内需求,物流流向主要表现为由区域外向区域内。当LQij=1时,产品基本上自给自足,物流流向以区域内交流为主。从区域内部的各产业比较看,当LQi1>LQi2>LQi3>LQim时,区位商越大,该产业优势越明显。

2 湖北地区物流现状分析

2.1 湖北地区近五年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同全国整体情况一样,湖北省在近五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GDP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2005、2006这三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1.5%、11.4%、12.1%,第三产业在经济组成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按东西走向,湖北省地理位置可划分为鄂东、鄂中、鄂西三个地区。由图1可知,虽然鄂中地区面积占湖北省总面积的26.9%,人口占总人口的41%,经济总量却占整个湖北省的54.5%。而鄂东地区人口达到鄂中地区1/2强,其GDP比重还不及鄂中地区的1/3。

湖北省西部地区面积为中部地区2倍,人口与鄂中地区相当,其GDP比重只及鄂中地区1/2强。就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来说,如图2所示:鄂中地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已经接近1:1,说明鄂中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而湖北省东部、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大,表明这两个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总之,湖北省区域经济呈现出鄂中地区向鄂东、鄂西两边递减的趋势。从整体情况来看,湖北省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主体地位,表明湖北正向工业化中期发展,需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物流业务。从局部情况来看,占人口大多数的鄂东、鄂西地区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两个区域的物流发展应全面考虑三大产业的需求。鄂中地区实际上是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这个地区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5%,且该地区主要集中在以武汉为中心的100公里范围内,有发展高层次物流的需求和条件。

2.2 湖北省物流需求分析

根据2005年中国年鉴中的数据,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根据区位商计算方法可得出表1。

根据表1可知,湖北省第一产业区位商大于1,表明农业是湖北的优势产业,需要向省外输出;而第二产业工业差强人意,需要少量从区外调入;第三产业可以自己自足。因此,湖北区内输入以工业产品为主,输出以农产品为主,物流需求可以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的体系,加之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水运也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2]。

(注:表2、表3均根据湖北统计年鉴2005分析)

根据表2可以看到,湖北省的经济中间大两头小,鄂中地区与鄂东、鄂西地区在资源上可以互补。这些资源和产品之间的流通都有很大的物流需求,物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3]。根据表3可以看出,湖北省的发达工业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和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再加上十堰、宜昌这两个老工业基地,及江汉平原有的轻工业,其他地区主要以第一产业产品输出为主。湖北省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可以设计为以武汉为第一级物流基地,以宜昌、襄樊为第二物流基地的态势,从而辐射湖北全境。

2.3 湖北省区域物流水平现状

湖北省拥有发展物流业的龙头——“九省通衢”的武汉,正成为“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

2006年一年湖北省的公路里程数就比前一年增长99.48%,达到181791公里。同时,湖北省拥有武汉港、宜昌港、黄石港、荆州港4个港口,另外还拥有19个重要港口、28个一般港口,总吞吐量已经达到1.42万吨,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8万标箱(注:数据来源,湖北年鉴2005)。

物流业的高度发达依靠的是活跃的物流主体。世界500强企业里,已有普诺斯和敦豪两家专业物流企业进驻湖北。另外7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来到湖北的时候,也带来了自己在国外长期合作的物流伙伴。中铁快运、中国集装箱公司等国内龙头老大在武汉设立了分公司,欲与国外对手一争高下[5]。本土物流企业如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九州通物流、中百物流等企业也各有所长。

3 湖北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1 物流货运量与GDP相关性模型

根据通用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用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6],用货运量来代表物流业的发展水平。首先对区域物流货运量和GDP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以货运量为横坐标,GDP为纵坐标做散点图,初步确定两者基本符合描述经济增长趋势的逻辑(Logistic)模型,即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上式中:y为GDP,x货运量,k、a、b为未知常数,k>0,a>0,0

Logistic曲线所描述的现象的特点是:初期增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增长率又逐渐下降,最后接近一条水平线。这种曲线增长的特点与统计描述的关系图比较吻合。为方便使用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对函数关系式(1)作如下变换:

这样使用最小二乘法就可以估计出(2)式中的参数a'、b'。对于K的给定,根据Logistic的理论方程,当0

3.2 湖北省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相关性分析

3.2.1 货运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分别将湖北省GDP和货运量作为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来进行分析。获得基础统计数据如表4所示。

(注:本数据来源于湖北省2005年年鉴)

用散点图对上表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可得图3:

可以看出,货运量随时间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假设货运量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x,用最小二乘法求得:y=177.12x+523.1。从以上回归结果来看,拟合系数(RSquare)为0.972155,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拟合图也可以看出,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甚微。作显著性为95%的假设检验,检验值为174.5653,远远大于查表的临界值F0.05(1,5)=6.61,且P值也小于临界值,说明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方程关系成立。并且t值相应的P值均小于临界值,通过t检验,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以上分析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湖北省的货运量将平均以每年177.1154亿吨的速度增长。

3.2.2 货运量和GDP相关性模型的建立

下面分析货运量和GDP相关系数,从而判定两者的相关程度,并建立相关模型,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GDP与货运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是非线性的,呈现出S形的曲线。因此可以运用经济增长趋势的逻辑(Logistic)模型来拟合二者之间的关系。

面来求K值,首先确定湖北省的GDP增长趋势,图5是湖北省进入21世纪后GDP散点图。根据图6显示,GDP随时间增长基本呈线性趋势,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a、b的值,y=523.28x+3565.8。从以上的回归结果看,拟合系数(R Square)=0.9657,拟合程度相当高。作置信度为95%的假设检验得检验值为140.7692,远远大于查表的F0.05(1,5)=6.61,且P值也小于临界值,说明建立的一元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并且t值相应的P值均小于临界值,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根据以上分析湖北省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523.28亿元增长,可以预测湖北省2015年(t=16)GDP预测值为11938.3亿元,取更大一点的“饱和值”12000亿元,由于K→1/y,因此在这段时间内,K=1/12000。

根据(1)、(2)对图4作变换可得出图6

从GDP与货运量的新回归模型可看到:

R Square=0.93266,拟合程度很高。作95%置信度的检验,检验值为69.25095542,远大于临界值0F.05(1,5)=6.61,说明建立一元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方程关系成立。由t值和相应的P值看,P值均小于临界值,通过t检验,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由此可得出:

所以,假定的Logistic模型表达式为:

从经济学意义方面讲,

其中K=1/12000>0,a=0.00031>0,0

3.2.3 推导模型的实际意义

可得dxdy=-a(lnb)×bx(k+abx)2(4)

将湖北省2006年货运量数据代入(4)中得到:dxdy的具体值m为2.87519,表明货运量每增长1亿吨,GDP就相应的增长2.87519亿元。

由于,求,可以得到驻点n,当x>n时,,当x

4 结论

上述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为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在诸多方面提供平台,区域物流的发展又会对区域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湖北产业结构、物流业发展进行情况分析,得出近年来湖北省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性,比较直观地回答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由于笔者的研究能力有限,加之一些更详细的资料难以获得,从这个方面看本文的论点还缺少一些力度,但希望本文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能对今后分析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物流产业作为湖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劲的规模经济性、价值创新性。同时作为区域的推进型产业,它将带动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9]。在湖北省几大中心城市可以建立高水平物流体系,在广大农村、矿区、林区,可以加大对低附加值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使这些地方成为湖北省经济崛起的又一大力量。

参考文献

[1]秦璐,刘凯.基于产业结构的区域物流需求分析[J].物流技术,2006,(7):5.

[2]朱文.“一体两翼”—促进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N].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3).

[3]朱汉民,何祎男.面向中部崛起的湖北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C].区域科技.经济.社会,2006(9):69-70.

[4]湖北统计局.湖北年鉴2005.http://www.hubei.gov.cn/hbgk/hbnj/2005nianjian/.

[5]湖北政府网物流滚滚——荆楚巡礼之五.http://www.hubei.gov.cn/xwzx/xw01/200705/t22273.htm,2007-05-12.

[6]周君.区域物流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4):109-112.

[7]杨春河,张文杰,邱潇潇.中国区域性物流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06,(7):2-3.

[8]陈黎.我国区域物流发展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6(12):127-129.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篇10

一、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一)全区经济状况分析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疆GDP由1978 年的39 亿元增加到2012 年的7 505.31 亿元,经济总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012 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 258 亿元,增长35.1%,投资增速居全国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800 亿元,实现出口194亿美元。新型工业化战略取得一定成效,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 804 亿元,同比增长12.7%。农业发展态势良好,2012 年总产值2 276 亿元,同比增长7.4%,位据全国第1 位。

(二)各地州经济状况分析

2012 年新疆各地州GDP差距明显,参差不齐。位居前五的是:乌鲁木齐、伊犁州、巴州、昌吉州、克拉玛依。而人均GDP排名:克拉玛依、巴州、石河子、乌鲁木齐、昌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五:克拉玛依、石河子、哈密、乌鲁木齐、阿克苏。农村人均纯收入排名前五:克拉玛依、巴州、昌吉、石河子、塔城。克拉玛依人均GDP、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均为第一,分别是135 018 元、22 936.9 元、13 472 元。人均GDP居末位的是和田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喀什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克州。新疆南疆地区由于地域、资源、民族等因素,经济发展滞后于北疆。

从整体来看,新疆经济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区内各地州经济总量差距较大,GDP总量最高的地区是乌鲁木齐市,最低的是克州,二者的绝对差为19 407 077 万元;人均GDP中,排名前十一的地区全部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而阿克苏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却明显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尤其是和田地区,人均GDP仅为7 015 元,远远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克拉玛依和和田地区的绝对差为128 003 元;新疆各地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万元以上,最高收入地区克拉玛依和最低收入地区喀什地区相差7 939.9 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克州、喀什、和田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最高收入地区克拉玛依和最低收入地区克州之间绝对差为10 236 元。

从五大经济区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区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疆的41.56%。南疆西南部经济区人均GDP不足全疆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最高的天山北坡经济区的人均GDP却是全疆平均水平的1.88 倍。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天山北坡经济区占全疆比重的56.79%,南疆西南部经济区财政收入仅占全疆5.85%。天山北坡经济带稳步发展,增长潜力巨大,而天山南坡近年来凭借后发之势,已成为新疆第二大经济区。在新疆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之间差距却在扩大。GDP、人均GDP、财政收入最高最低绝对差为5.8 倍、5.22 倍、10.19倍。可见,新疆北疆地区经济发展优于南疆地区,不平衡状况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疆经济协调发展。

二、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从空间角度来看,新疆北疆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南疆,区位优势突出。北部是新疆的核心区域,拥有北部的交通优势、矿产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工业化水平等优势,因此经济实力较强一些。南疆因为自然环境恶劣,降水量少,经济基础薄弱,少数民族较多,经济整体实力较弱。

(二)产业结构因素

从1991—2012 年新疆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比重在逐步下降,由1991 年的33.3%下降到2012 年的17.6%。第二产业比重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在1993 年、2008 年达到峰值,近年来稳定在45%以上。第三产业处于平稳上升状态,但近年来比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三产比重变化不明显,对经济贡献度低,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

(三)科教文卫因素

从全疆范围来看,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从2005 年的20.61 人到2012 年的22.63 人,年平均增长率1.18%,增速较慢。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从2005 年的90.44 人增长到2012 年的120.35 人,年均增长率3.64%,增速平稳。邮电业务量从2005 年的1 723 759 万元增加到2012 年的2 648 373 万元。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拥有数从2005 年逐年增加,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有了小幅提升,从2005 年的20.71%提高2012 年的23.41%,增速较为缓慢,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生态环境因素

新疆土地辽阔,但适宜人类居住发展面积较少。水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从2005 年的962.82 亿立方米逐渐减少到2011 年的885.7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减幅更大,由2005 年的4 789 立方米减少到2011 年的4 035 立方米。从地域上看,水资源北多南少,分布不均,和经济布局严重错位。全疆生态系统脆弱,南疆经常出现沙尘天气,北疆大城市也出现雾霾等现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首先,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次,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最后,加强区域合作。在省级规划的大环境之下,充分考虑当地情况,进行区域经济协调规划。

(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可以加大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力量,向居民宣传环保思想,落实个人环保义务;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承接

农业是新疆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性产业和优势产业,应加大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化。工业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新疆要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可以增加就业,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司正家,马海霞.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战略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庄争蓉.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朱甲羽.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曹洪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山东经济,2005,(2).

[5]皮建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J].经济学家,2011,(12).

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在改革 篇11

协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仅省(区、市)之间差异较大,而且很多省(区、市)内部各地市的差异也较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能将一种战略施诸全国各地。在实践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对象、多目的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包括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各种功能区、特区和实验区政策等。有些战略和政策虽然没有被归为区域经济范畴,如新型城镇化战略、主体功能区制度等,但其实施会对区域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协同实施国家各项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使它们的作用相互加强而不是相互抵消,是有效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

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四大子战略,覆盖我国大陆全部国土,是全局性战略,是既能平衡区域关系,又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问题的战略。全面实施这一总体战略,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实现赶超发展;有利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机、走向新繁荣;有利于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发展转型,带动其他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新轨道。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这三大战略是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新变化作出的战略新布局。它们的侧重点在于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和新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等,实现三地错位发展;通过一体化发展,实现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建设沿江绿色生态走廊、构建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优化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发展和东中西部互动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市场的统一性要求和区域发展的特殊性诉求之间取得平衡。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市场越大、越广阔,就越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与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前相比,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的统一性明显增强。但是,市场分割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完全消除资源要素流动的障碍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形下,一些地理上毗邻的地区通过设计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一体化发展是必要的。但要注意的是,局部地区的一体化不应发展成为更大空间范围的“行政区经济”,不应设置阻碍资源要素流动的壁垒,不应谋求特殊的优惠政策,而应成为实现全国各地一体化发展的必要准备,并为之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还应注意到,协同实施国家各项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除对少数发展困难地区长期实施特殊政策外,对其他地区所享受的某些实验性优惠政策,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在全国范围推广。

全面深化改革,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在决定区域发展格局的各种因素中,制度是最根本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建立有效激发各地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各地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是,由于目前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导致区域发展出现了“底线竞争”、产业结构同质化等不协调现象。比如,在目前的财税制度和中央、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安排下,各地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公务员工资等都与当地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水平高度相关,必然使各地在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时过于看重经济增长,在处理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时过于看重大工业、大项目。再如,对地方干部业绩水平的评估与当地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导致一些地方形成过于强烈甚至不顾约束条件的发展冲动。又如,以全国一盘棋的思维布局生产力,尽管很合理并被广泛认可,但因现行规划对各地约束不力,在实践中难以完全落实。可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最根本的在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许多改革都会影响区域协调发展,其中较为直接和重要的改革有如下四个方面。

消除要素流动壁垒,进一步增强全国市场的统一性。进一步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地违规违法出台优惠政策的行为,使各地在制定行业准入、环境保护和质量安全等标准方面坚持区域非歧视性原则,为产品和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提供保障。

完善财税体制,形成合理有序的财力格局。进一步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将关乎政令统一、市场统一、重大战略安排的事项集中到中央,将规模性和外部性比较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事项明确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将地理边界比较清晰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明确为地方事权。在明确事权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并通过完善财税体制,为中央和地方履行各自的责任提供财力保障。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引导各地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对各地政绩进行评估时,注重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长期发展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影响,提高长期成效和整体效应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加强规划协调,强化规划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一是加强国家发展总体规划、各地区发展规划及各层次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建立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规划信息共享机制。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加强各部门、各地区的沟通,提高各类规划的衔接性和兼容性。二是增强各类规划的权威性。促进规划编制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将规划的编制、审议、实施、调整、监督等环节纳入法治轨道。三是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明确规划实施的进度要求和责任主体,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把监测评估作为督促规划落实的重要手段。

我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报告 篇12

一、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一) 各区域经济增速趋同, 城市经济区域协调性增强

200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包括市辖县, 下同)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148.7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3.2%, 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 四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到低分别为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距缩小, 高低相差仅2.1个百分点, 协调性增强。

1. 东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东部城市, 下同) 经济增速小幅回升, 领先其他区域的优势减弱。

2009年东部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825.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2.5%, 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虽然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水平, 但是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却有所下降, 领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呈减弱趋势。2009年东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总量的54.8%, 比2008年下降0.6个百分点。

2. 中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中部城市, 下同) 经济增速赶超东部, 占全国经济比重小幅上升。

2009年中部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239.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3.4%, 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 快于东部0.9个百分点。中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9.4%, 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

3. 西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西部城市, 下同) 经济发展最快, 占全国经济比重上升最多。

2009年西部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459.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4.6% (1) , 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 增速为四大区域之首。西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6.5%, 比2008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比重上升最快。

4. 东北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东北城市, 下同)

(1) 由于西部部分城市“以2005年价格计算的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缺失, 因此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根据“以2009年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西部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计算得来。

经济增速与中部持平, 经济规模继续扩大。

2009年东北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23.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3.4%, 与中部城市经济增速持平, 快于东部城市0.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3%。

(二) 各区域经济发展主动力不同, 进出口均下滑

2009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启动了为期两年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 开启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的共同作用下, 当年在城市经济增长动力中, 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 截至2009年底, 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15121.9亿元, 比2008年增长31.6%, 增速提高6.6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568.7亿元, 比2008年增长17.7%, 增速回落4.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21936.4亿美元, 同比下降13.5%, 比2008年回落31.1个百分点。

西部城市经济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后劲, 进入赶超东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全国城市中, 西部城市投资、消费增长最快, 进出口总额下降最少。东部、中部城市则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东北城市消费对经济支撑力度增强。

1. 东部城市以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消费、进出口动力减弱。

2009年东部城市经济发展动力有所减弱,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增速均有所下滑, 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于2008年, 但增长水平位居四大区域末位, 可见国际金融危机给东部城市经济带来较大影响。

2009年东部城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202.4亿元, 同比增长24.9%, 增速提高6.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0906.2亿元, 较2008年增长17.4%, 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达19483.7亿美元, 较2008年下降13.3%, 增速回落29.6个百分点。

2. 中部城市以投资为经济发展主动力, 消费、进出口动力不足。

2009年中部城市投资增长速度位列四大区域第二, 但是消费和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均为四大区域最末位。

·4·调研世界2011年第9期

2009年中部城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626.3亿元, 同比增长38.3%, 增速提高5.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07.7亿元, 同比增长15.1%, 增速回落10.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766.9亿美元, 较2008年下降21.5%, 增速回落55.5个百分点。

中部多为资源型城市, 受海外需求锐减的影响, 中部出口额急剧下降。2009年中部城市出口额同比下降28.3%, 在四大区域下降速度最快, 与东部地区相差14个百分点。

3. 西部城市经济发展动力最大, 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西部城市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投资、消费表现不俗, 增长水平均为四大区域最高, 进出口额下降最少。

2009年西部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619.4亿元, 比2008年增长41.4%, 增速提高12.6个百分点, 增速和增速提高幅度均为四大区域最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03.1亿元, 比2008年增长21.1%, 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在四大区域中增长水平最高, 增长速度下降最慢。西部地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进出口总额达787.6亿美元, 同比下降7.8%, 比2008年回落38.1个百分点。据统计, 我国七成的边民互市点在西部, 海关为此制订和执行小额贸易政策和边民互市政策, 使边境小额贸易在西部地区迅速发展。因此, 西部城市进出口在四个区域中受影响最小。

4. 东北城市消费支撑力增强, 投资、进出口增速下滑。

2009年东北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73.9亿元, 比2008年增长31.1%, 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 是四大区域中唯一投资增速下滑的区域。新开工项目个数和投资规模增幅减缓, 项目储备和接续能力明显不足, 企业自有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等因素, 影响到东北城市投资的增长速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1.6亿元, 比2008年增长19.7%。增速紧跟西部城市, 位居四大区域第二, 消费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支撑力增强。

进出口总额898.2亿美元, 同比下降15.2%, 比2008年回落39.2个百分点。

(三) 各区域财政收支均保持增长态势, 增速有所减缓

2009年四大区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水平, 表现出经济企稳回暖的迹象。为扩大内需, 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出力度,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 向农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 向科技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倾斜。但除中部外, 各区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速均有所下滑。

200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27260.4亿元, 比2008年增长13.9%, 增速回落8.2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46737.6亿元, 同比增长23.6%, 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东北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增长水平最高, 东部城市增速下滑最慢。西部城市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长水平最高, 中部城市增幅逆势提高。

1. 东部城市财政收入下滑速度最慢, 财政支出增长水平最低。

2009年东部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16819.0亿元, 比2008年增长13.2%, 增速回落5.9个百分点, 增长水平在四大区域居第三, 增长速度是四大区域中下滑最慢的;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218181.7亿元, 比2008年增长18.8%, 增长水平在四大区域中最低, 增速回落2.7个百分点, 除中部城市增幅逆势提高外, 在其他三个区域中增速下滑最慢。

2. 中部城市财政收入增长水平最低, 财政支出增幅逆势提高。

2009年中部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253.9亿元, 比2008年增长11.5%, 增速回落14.8个百分点, 是四大区域中增长水平最低, 增速下降最多的区域;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9728.8亿元, 比2008年提高28.1%, 增长水平仅次于西部城市, 增长速度比2008年提高1.7个百分点。

3. 西部城市财政收入增长水平位居第二, 财政支出增长水平最高。

2009年西部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066.1亿元, 比2008年增长16.9%, 增长水平仅次于东北, 居四大区域第二位, 增速回落11.8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10827.3亿元, 比2008年提高30.1%, 在四大区域中增长水平最高, 但是由于2008年增长水平较高, 西部城市也是四大区域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速回落最大的区域, 回落了12.3个百分点。

4. 东北城市财政收入增长水平最高, 财政支出增速位居第三。

2009年东北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2121.3亿元, 比2008年增长19.3%, 增长水平最高, 增速回落8.3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4363.3亿元, 比2008年增长23.1%, 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

二、各城市区域社会和谐度提高

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提高, 环境卫生的改善, 是社会和谐度提高的重要标志。综合来看, 东北城市和东部城市由于经济起步较早,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各城市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大,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下降, 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 东北城市高等教育基础最好, 东部次之, 中西部城市有待加强

东北城市高等教育基础较好, 师资力量雄厚。普通高等学校无论在人均数量还是人均教师方面都是四大区域中最高的。

2009年东北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7所, 高于全国1.8所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16人, 高于全国11人的平均水平。其次是东部城市, 2009年东部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9所,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11人, 与全国水平持平。西部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7所,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9人, 低于全国水平。中部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数为1.6所, 是四大区域中拥有数量最少的区域;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9人, 与西部持平。

(二) 东北城市医疗卫生条件最好, 东中西部城市条件相当

2009年东北城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9张, 高于全国33张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医生27人, 高于全国18人的平均水平。西部城市

调研世界2011年第9期·5·

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3张, 与全国水平持平;每万人拥有医生17人,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北、东部城市。东部城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2张,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医生18人, 与全国水平持平。中部城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0张;每万人拥有医生16人,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 东部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水平高, 东北次之, 中西部有待提高

2009年东部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71册, 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4个;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50个,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居四大区域之首。东北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66册, 高于全国每百人拥有50册的平均水平;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4个, 高于全国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3个的平均水平;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6个, 低于全国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29个的平均水平。西部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34册, 低于全国水平;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3个, 与全国水平持平;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31个, 高于全国水平。中部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31册;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2个;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4个,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 四大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强, 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2009年东、中、西、东北城市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进展,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年排放工业废水2195492.8万吨, 比2008年下降5.0%;排放工业二氧化硫1672.5万吨, 比2008年下降7.8%;排放工业烟尘543.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2.1%。西部城市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三类污染物排放量下降速度均排在四大区域前两名。

2009年东部城市排放工业废水1123889.0万吨, 比2008年下降4.1%, 下降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排放工业二氧化硫549.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0.3%, 在四大区域中下降速度最快;排放工业烟尘149.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0.0%,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中部城市排放工业废水499618.0万吨, 比

·6·调研世界2011年第9期

2008年提高1.4%, 是四大区域所有排放物数据中唯一一个增速上升的;排放工业二氧化硫428.6万吨, 比2008年下降6.1%;排放工业烟尘177.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1.6%。

西部城市排放工业废水430852.9万吨, 比2008年下降12.6%, 下降速度最快,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排放工业二氧化硫532.6万吨, 比2008年下降7.1%, 下降速度紧随东部城市居四大板块第二;排放工业烟尘122.4万吨, 比2008年下降17.0%, 在四大区域中下降速度最快。

东北城市排放工业废水141133.0万吨, 比2008年下降7.9%, 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排放工业二氧化硫161.9万吨, 比2008年下降5.7%, 下降速度为四大区域最慢;排放工业烟尘94.2万吨, 比2008年下降9.5%, 下降速度为四大区域最慢。

三、城市区域未来发展趋势

(一) 地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重点地区发展加快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加快重点地区发展。一是加快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2009年以来, 国家先后通过了5个沿海地区振兴规划, 重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横琴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 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 继续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示范作用。二是加快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关键要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 加快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辐射带动, 促进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图们江区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省循环经济区等新经济区的加快发展, 带动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 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随着区域发展规划的逐步细化落实,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缩小, 区域经济协调性将进一步提高。

(二) 区际产业布局更合理

新一轮的区域发展规划, 从国家长远发展角度, 重新布局区域产业结构, 避免重复建设及由此带来的产能过剩, 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产业, 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全盘谋划未来发展。随着区域发展规划的推进, 区域间产业布局将更加科学合理, 区际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东部沿海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有规模经济特征的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中部地区发挥资源储备丰富的优势, 积极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以及优势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地区以发展消耗少、污染轻、环境友好的特色产业为主;东北地区主要发展装备制造业。优化的产业结构将大大推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使我国经济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三) 突破行政区划藩篱, 跨省区域合作将增多

协调区域发展, 不仅要促进省内各市县的合作, 更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加强省际交流合作, 加强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 提高区域经济的整合度, 实现高度的经济一体化。既要实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衔接和融合, 还要在产业结构和区际分工上合理安排、科学布局,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打破劳动力市场准入壁垒,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目前, 跨省合作发展较好的区域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 2009年又有3个跨省合作规划获得批复, 分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中部地区, 未来跨省合作的区域发展模式将更加普遍。高度一体化的跨省区域合作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和资源要素优势, 对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速度与效益并重转变

传统的区域开发往往以资源环境为代价, 在全世界一致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 我国区域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新发展道路。2009年批复的各个区域发展规划对环境保护问题都尤为关注, 特别是将甘肃省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的试点省份, 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突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也都以环境保护为首要战略目标,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己任, 努力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更深入

未来的区域合作不仅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跨境合作交流也会加强。沿边各省区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之中———广西北部湾、云南将深度参与东南亚地区合作, 西北地区将参与中亚经济合作, 东北地区将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广东将与香港、澳门实现一体化发展。国际合作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 合作关系也随之不断加深———不仅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 也包括基础设施的衔接、产业发展的协调。国际区域合作对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主要内容之一, 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区域协调发展中, 城市是最重要的增长极。本文根据2009年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数据, 分析研究我国城市区域发展总体情况, 并侧重于对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比较分析。

上一篇:民族主义特色下一篇:加压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