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特色(共12篇)
民族主义特色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可以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一方面它坚持和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另一方面它并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些基本理论和原则教条化, 而是不断地进行着理论的创新, 在经济方面的特色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之日起, 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但他们并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并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坚持了这一“生产力标准”原则, 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发现虽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改善劳动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有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答案就是只有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分配方式使之符合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从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所以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要解放生产力, 而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去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影响劳动者积极性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
他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不适应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开始产生各种疑问的严峻局面, 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之路, 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使中国在三十年内取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上升, 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等, 都证明了这一伟大决策的正确性。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所有制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 他们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 并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就是要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代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以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是越“公”越“纯”越好呢?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定的经济制度, 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体系构成的。所谓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也就是说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但是,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首先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 是所谓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制度, 而我国非但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时期, 甚至没有经历过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越到了社会主义, 生产力十分落后、积贫积弱,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多, 底子薄。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实行“一公二纯”的完全的公有制, 在建国初期, 我们曾经试图实行完全的公有制, 但事实证明, 要想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尽快地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只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 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与生产制度相适应的特定的分配制度。而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 首先,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消除了个人凭借生产资料获取收入乃至剥削他人的分配关系, 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不能再像私有制社会那样, 凭借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参与分配。他们能向社会提供的只是自己的劳动, 只能凭劳动获取收入。其次, 由于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 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着智力和体力, 先天与后天的差别, 而且劳动还仅仅是或主要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这就要求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别。再次,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决定了它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原始氏族社会, 不能再实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不得不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在现阶段还没有达到可以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发达阶段。马克思在晚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第一次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全面阐述, 并指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建立的基本理论前提之一。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加以阐发。
我国现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主要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决定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另外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的分配制度中还规定,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如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是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
四、通过一部分人的先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 “生产将以所有的人的富裕为目的”。所以说, 全体劳动群众的共同富裕, 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 是社会主义的旗帜、灯塔, 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同时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
可是, 我们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 更不是说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马上达到共同富裕。再加上中国地广人多, 生产力发展落后, 所以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同时富裕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让那些地理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或者说有条件致富的地方和个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 实现共同富裕, 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和结果。为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 必须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的相互关系, 把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三者统一起来。
五、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个伟大创举就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 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 强调它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 与社会主义是相对立的, 并且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 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两个平行的市场来对待。
我国在建国初期的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就是在斯大林时期, 形成的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苏联的经济体制。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 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不可否认,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能够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 对于快速恢复国民经济, 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 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凸现, 并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这就使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八大以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但最终没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大胆设想, 突破理论的束缚, 提出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最终认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 实现效率和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 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基础上, 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 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与邓小平时代相比, 现在的国际和国内情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却益发鲜红, 2010年世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上新台阶。
摘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参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有关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难以千字一一论述, 因此, 本文仅就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特色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经济
参考文献
[1]叶庆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深度分析》, 人民出版社。
[2]卫兴华、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民族主义特色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
实践特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首先要尊重实践,尊重现实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正因为我们党勇于解放思想,破除对马克思主义僵化、教条的理解,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的大幕才得以拉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才得以开启。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打上了鲜明的实践烙印。
毛泽东同志说过,“草鞋没样,边打边象”。邓小平同志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讲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有原则、有方向、有定力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胸怀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奔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正路。
理论特色:从实践中得来又指导实践发展
毛泽东同志指出,实践中是要出道理的。走中国道路,当然要有中国道理。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世界人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把我们所走道路背后的理论依据、理论意蕴、理论逻辑、理论追求讲清楚、说明白,这样就能更好地把全国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也能更好地赢得世界的理解与尊重,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简单地从马克思主义本本里抄来的,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现实问题进行理性认识与战略应对中形成、丰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前人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曾涉及的新思想、新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越发充分、思想逻辑愈益清晰,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自信、更加理直气壮。
理论从实践中得来,又指导实践走深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始终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比如,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总依据;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市场经济的创造性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更加坚强有力;等等。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步深化和突破,都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化和突破。
民族特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社会形态,具有普遍性。同时,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主义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由于人口、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思维理念、行为方式、价值追求等,民族特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必然要有民族的表达方式。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等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已经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成为与现代文明相承接、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重要理念。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进一步发展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话语体系。
面向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密切相关。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历史上如此,今天、未来依然如此。
时代特色:在解决新问题中与时俱进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变化,社会主义形态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化、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直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与时俱进的。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重要关切、主要任务和工作着力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任务是解决发展的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步伐,是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9.5%的增速,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2.9%左右的增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成为时代最强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顺应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的时代潮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思想宣传范文】二
只有切合时代需要、满足人民需求的学问,才是真学问,才能写进群众心坎里、发挥应有作用。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古人做学问,特别注重“经世致用”。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要强调“管用”,做人民需要的学问。
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就得走出书斋、走进实践,为人民立德立言。《论语》有载,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状态,用通俗的语言指导他们如何尽孝、如何为政、如何行仁。他还将“六艺”传播到民间,是将学问带出“象牙塔”的典范。这对于今天如何做学问仍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
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学术研究陷入自我循环,一些所谓的“学术成果”,材料似曾相识,观点人云亦云,一看便知属于闭门造车;还有一些人不甘心坐冷板凳,不潜心做真学问,而是热衷于做学术“明星”、网络“红人”。凡此种种,都不是研究的大道、学术的正途,都不可能做出真学问。
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只有切合时代需要、满足人民需求的学问才是真学问,才能写进群众心坎里、发挥应有作用。
学问一词源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学问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做人民需要的学问,贵在“知”,即思想的创新;更贵在“行”,即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北宋学者范仲淹不仅潜心学问,而且开创了义庄慈善事业。这种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学者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帮助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成为村民们眼中的“科技财神”。
在新时代,做学问的实质在于从学术的角度总结、提炼和发展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实践经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要把握好这一历史性机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思想宣传范文】三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大战略任务以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阐述了时代新人培养问题,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全面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时代新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
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培养问题,始终把培养人作为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并根据时代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补充、完善、丰富人才内涵要求和培养途径措施。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又红又专”,到改革开放初期倡导的“四有”公民,再到今天着眼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所需要的“时代新人”,充分体现出我们党人才培养理念的先进性与人才培养实践的连续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紧密相联,“时代新人”的提出,立足于当代,着眼于未来,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时代新人要有“时代”意识。时代新人是既为新时代所塑造又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一代新人。这样一代新人,必须有时代特征、时代素养,必须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标签;同时要有自觉意识和足够能力,去适应新时代、建设新时代、服务新时代、引领新时代。说到底,时代新人要有时代意识、时代视野、时代胸怀,要有合于时代需要的规划、追求,能够作出促进时代发展的努力与实绩;既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同行,更要在新时代建功立业,去创造新的时代。
时代新人要有坚定理想。理想信念是时代新人的精神之“钙”,小则关乎个人事业的成败,大则关乎整个国家民族事业的兴衰。时代新人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不懈追求;要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夯实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根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领成长的指路明灯,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纷繁复杂,唯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才能始终高举旗帜,意志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时代新人要有高尚品德。高尚品德是时代新人的立身之本。强调:“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欲治国先立德,唯有如此,才能德位相配。时代新人要坚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良好风气,培育善良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自觉的道德实践;要尊贤育德,砥砺品行,涵养正气,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自觉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和歪风邪气,当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正能量、凝聚起磅礴力量。
时代新人要有学习能力。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重视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时代新人要抓住求知的关键期,广求“真经”、博学“真知”、深悟“真理”,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求“真经”,就要扎扎实实学好马克思主义,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精神动力之源;学“真知”,就要下大气力解决好本领恐慌的问题,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练就好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十八般武艺”,又博又专、愈博愈专;悟“真理”,就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学会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增强识大局、明是非、知进退的能力。
时代新人要有过硬本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一批批“有本领”的时代新人不懈奋斗。新时代的青年不能满足于做一般意义上“现实的个人”,必须做真正“有本领”的人,既要脚踏实地,又能登高望远,把现实与理想有机结合好。时代新人必须务实下力,扎实苦干,不断提升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素质和本领,成为有“几把刷子”的“行家里手”。要不畏难事,坚持“从做中学”,把“苦”当成一种机遇,把“难”当成一种修炼;要不嫌小事,把小事当作大事干,多积尺寸之功,聚沙成塔,打牢做大事的基石;要不惧新事,敢应新挑战,敢解新问题,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破解难题的本领。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努力成长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范。
时代新人要有担当精神。责任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是检验时代新人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的重要标尺。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正处在重要阶段,要实现梦想,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时代新人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以奋进者的姿态披荆斩棘,以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驰而不息的奋斗力量、坚定执着的担当意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跑好改革开放接力棒。面对挑战,要迎难而上,锲而不舍;面对危机,要挺身而出,攻坚克难;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旗帜鲜明。
二、高校必须为培养时代新人努力奋斗
培养时代新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青年一代自觉奋发,教育战线责无旁贷,高等学校义不容辞。作为时代新人培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高等学校必须自觉担当,勇于作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要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高等学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地回答好综合性、深层次的理论和认识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把握历史规律,正确认识前进中的挑战和困难,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
要在完善人才培养体制上下功夫。高等学校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形成更为全面、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突出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发挥好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引导青年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感悟真理,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改进教师考核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履行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要在推进教育改革上下功夫。高等学校要大力改革本科生培养机制,把本科教学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去深化教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卓越人才培养机制,在因材施教、配备高水平师资、提升国际视野等方面积极探索。要坚持分类改革的思路,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对不同类型研究生实施分类培养模式。要依托国际合作,探索多种形式的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研究。要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思想宣传范文】四
两会期间,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3月8日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答问涉及中国外交经验、大国关系、地区安全、“一带一路”等诸多问题,既总结了中国外交70年的宝贵经验,也阐明了当前中国外交的关键任务,尤其是大国关系和周边安全。当前,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中国外交面临的任务与挑战日益增多,如何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国外交可谓任重道远,但也大有可为。正如王毅在记者会上所表示的:“20xx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新中国外交理论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果,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不断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
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中国外交70年历程,正如王毅所说:“中国外交的辉煌成就,首先归功于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外交最根本的政治保障。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形成中国外交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具体而言,可以从独立自主、天下为公、公平正义、互利共赢、服务发展、外交为民六个方面来观察70年来的中国外交,这六个方面既源自中国外交实践的不断锤炼,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还离不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密切互动。
其一,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中国维护自身独立自主,高举反帝反霸旗帜。中国也支持其他国家维护独立自主,主张各国互不干涉内政。其二,天下为公是中国外交的胸怀。天下为公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天下为公政治观。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彰显了中国外交的胸怀和追求。其三,公平正义是中国外交的坚守。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诉求,也成为中国外交砥砺前行的动力。当前,国际社会不公正、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公平正义还有待中国和其他国家一同努力提高。其四,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的追求。国际社会的利益多元在所难免,国家之间的合作遵循什么样的准则至关重要。不同于弱肉强食的权力政治,中国强调互利共赢,不断增进中外合作,推动世界实现包容发展、共同发展。其五,服务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使命。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和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的基础和关键,统筹国际国内,助力发展大局,是当前中国外交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外交的主攻方向。其六,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宗旨。随着中国公民海外行动的不断增加,领事保护等工作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落实外交为民,中国外交需要在具体指导原则、机制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有所作为,不断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增光添彩。
大国关系:促进总体稳定 坦然面对竞争
大国关系是决定国际事务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大国关系的总体稳定是中国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基本要求。
中俄互为重要邻国,两国政治上彼此信任,经济上互利合作,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成为当今大国关系的典范,既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重要贡献。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务实合作,巩固中俄关系基础。中美关系在竞争与合作中前行。40年来,中美关系风雨兼程,既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未来两国要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当今中美战略竞争虽有所加剧,但两国要继续寻求对话和谈判解决的思路,避免滑入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中欧关系当前总体向好,双方之间共识远远多于分歧。特别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中欧双方在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方面有着一致立场和共同诉求。如何减少中欧关系的一些干扰和影响,需要双方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总之,大国关系呈现竞争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常态,我们对此要坦然面对。关键在于要维持大国关系的战略稳定,妥善管控彼此的战略分歧和利益分化,不断增加彼此的合作点,及时缓解彼此的摩擦点,始终坚持以发展、大局、长远的眼光来运筹大国关系。
周边地区:统筹促进安全与发展
中国是亚洲大国,对周边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朝核问题、印巴冲突还是阿富汗问题,中国都在其中发挥着劝和促谈的积极作用。
对于朝核问题,中国历来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同时也提醒有关各方,朝核问题错综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此应有理性预期。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始终坚持无核化目标,坚持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对于印巴冲突,中方一直积极劝和促谈,呼吁各方冷静克制,防止事态升级,为缓解紧张局势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印巴同为中国邻居,中国历来坚持睦邻友好外交,不仅希望自身与邻国关系融洽,也希望邻国之间友好共处。中国希望阿富汗各方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抓住国内政治和解的重大机遇,以对话解决纷争,化干戈为玉帛,携手推开通向和平的大门。中国将在尊重阿富汗人民意愿和需求的前提下,继续为推动阿富汗的和解与重建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极为复杂,历史问题与现实争端相互纠葛、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为了改善周边安全环境,中国近年来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谋求周边安全与周边经济的统筹发展,还提出了亚洲新安全观,推动亚太地区安全新架构。这一系列举措都表明,中国更加重视周边安全,更加重视与周边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思想宣传范文】五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并对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的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以优秀研究成果促进社会进步,又要做到德为人先,用明德引领风尚。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把做人与做学问统一起来,赢得了广泛社会赞誉,但也有极少数人存在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问题。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脱离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甚至有的剽窃他人成果。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往往会引起社会关注,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的是培根铸魂的工作,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神圣使命,其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名气越大,肩上的责任就越重。大学问家之“大”,既在于以其学术成果启发思想、推动工作,更在于以其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引领风尚、烛照人生。
明德,首先要明大德。个人的学术理想只有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树立起这样的志趣:“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志存高远,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人民情怀,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
明德,体现为勤业精业。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事实证明,真正的学问都是潜心琢磨而成的,真正的精品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凡传世之作、千古名篇无不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甘愿为自己的学术理想耕耘一生,才可能创造出有益于社会的成果。
课程开发融入民族特色 篇3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地处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这里拥有着古朴的民风民俗、特有的民族节日和未经雕琢的民族民间艺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教材。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优势,规范开发和实施学校课程,彰显学校特色,本校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把“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为了确保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本校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了学校课程课题组,各课题组按照学期大计划制订年级计划。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使教师在共同实践研究过程中提升课程开发的意识,发展课程实施的能力,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水平和教学实践水平,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能;优化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关注社会发展要求和多方面因素,进行动态课程开发;建立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化课程资源库。由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科任教师;主管副校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科任教师双线四个层面组成,负责制定开发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各层面各司其职,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为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了充分的准备。
确立工作目标
在省、市(州)教科所(教研室)的指导下,本校采用专家引领、外出参观、交流研讨、自学思考等方式,提高对学校课程的认识。临夏市第二中学的学校课程开发是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办学特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多次召开学校课程研讨会,认真修订了《学校课程开发方案》,形成了认识到位、行动到位、措施到位和独具民族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具体目标要求是:了解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体育活动、了解民族节日习俗、风土人情;学会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的手工制作、音乐舞蹈和体育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学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开发学校课程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本校深刻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国家的长远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基础。为了使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各族青少年争做民族团结的有力践行者,争做民族团结的忠诚传播者,争做民族团结的坚决捍卫者。学校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为目标,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在认真研究临夏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伊斯兰文化特色、色香味俱佳的各类传统小吃、民族民间文艺珍奇瑰宝河州“花儿”的基础上,把多元化的学校课程开发方式贯穿在课程建设中,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民族的视角知民族、爱民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丰富教学内容
在民族工艺学校课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指导下,经过勾描、图画、上色,制作出精美的葫芦;在民族音乐校本课上,漫步在学校内会听到悠扬动听的临夏花儿,会看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回族舞蹈;在民族体育学校课程中,教师将传统民族色彩的体育游艺活动,如东乡族拔棍、保安族夺腰刀、回族打木球等引入课堂。
学校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了“看、听、写、做、会、动”的 “六字”活动法。“看”就是组织引导学生去东公馆、蝴蝶楼、临夏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民族的民居特点、民族服饰、民俗节日等,“听”就是组织学生聆听与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历代民族英雄事迹报告会等;“写”就是通过写游记、说明文、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和开展各种主题征文活动、书信交流活动,把参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尽情地表达出来,从而加深印象;“做”就是围绕民族大团结的主题,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标本、泥塑、粘贴、造型、书画创作比赛等,让学生深入领会民族文化的内涵;“会”就是组织学生演唱民族歌曲、演奏民族乐器、表演民族舞蹈、创作民族书画、参与民族运动;“动”就是利用假期和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与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书信交流活动、结对互助活动、联谊联欢活动等,让学生的“心”动起来,“情”动起来和“行”动起来。
学校始终将民族课程纳入课表,并把课程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树立“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水乳交融的休戚与共关系,感悟民族团结的真谛。
民族主义特色 篇4
一、以校园文化为支点,构建“一纵”、“一横”、“一基地”的民族教育框架
“一纵”就是创造了浓郁的百年民族学校氛围。大门口赵朴初提写的“清华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的过去与现在;校园内两棵雪松四季常青,伴随着同学们“色俩目”的穆斯林问候声,欢迎您走进这所绿色民族苑,在校园紫藤树下赏析少数民族文化,品味少数民族艺术。另外,学校将民族常识、各民族的基本状况、民情风俗的直观图文,张贴、呈现在学校楼道的固定展示墙面上,使学生触手能及、常见乐看。如此氛围的营造,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一种民族特色教育氛围。
“一横”就是走出校门,外派教师赴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学校分期分批派教师赴扬州、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地挂职学习,深入了解教育发达地区的最权威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转变观念,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们见多识广了,底气越来越足了,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了,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了。还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先后到香港、海南、大连、桂林、河南、青海、西藏、台湾等地进行考察,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情怀。通过活动,开阔了民族教育视野,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校本研究能力,更进一步突出民族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基地”就是以展示“三个离不开”(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民族、汉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通过访问兰大、民大等院校,让学生和大学教授、大学生、留学生进行“手拉手”活动,以达到“招生引师”的目的;还通过和秦王川龙西、榆中朱家沟、临夏和平等民族小学进行手拉手“送教”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横向联系。学校还和东乡贫困学校进行“手拉手”送教活动,真正起到民族学校“基地”的作用。
二、以民族文化为支点,构建“一课”、“一研”、“一亮点”的民族教育特色体系
“一课”就是以56个民族为基本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开发了适合清华小学学生阅读的民族教育校本课程———《穆斯林文苑》。以不同民族为单位的流程进行开发。鉴于本校少数民族中回族、东乡族所占比例较大这一实情,现阶段清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伊斯兰教篇”。课程分年段制定教学要求:低年级以了解为主,中年段重在认识,高年级要熟知、熟悉。并采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顺序开展民族知识学习和常识的掌握。
“一研”指的是注重学校特色与课题研究的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清华小学加盟了国家级课题《新学校新经典》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子课题的实验。由于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学校特色创建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在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率先采用无纸化办公,使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研究操作符合规范,再加上专家的指导、理论上的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校本性。同样,学校的各项课题研究也因为有了特色创建作为载体与依托,实施起来也更扎实,更有实效了。
“一亮点”就是清华小学开设的国学教育校本课程。清华开设富有文化意蕴的《国学》特色教育,具有承清华之先风,启文化之重构的特殊意义。凡是学校大型的集会,都要求教师、学生齐颂《少年中国说》之精彩片段和《礼运大同篇》全篇,让经典精髓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师生的行为。
三、以民族特色为支点,形成“一发扬”、“二整合”的校园文化理念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清华小学以民族教育为特色规划学校的发展,重塑学校校训等主体文化,形成了自已独有的民族教育主体校园文化体系:一是发扬“诚实、勤奋、团结、文明”的清华精神;二是整合以“雅”为主的校园中心文化。建设高雅的学校,追求学校有学府的博大;兴科研之风,民主之气;求道理之真,人性之善,创造之美;成就儒雅的教师,要求教师有学者的风范,智者的明察,仁者的宽阔,勇者的意志,知识文化博雅,胸襟气度宽雅,言行举止文雅,“雅育”要求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真正做到“立人立己,达人达己”;培养文雅的学生,要求学生行为规范“正”;行事态度“勤”;有学子的勤勉,日有所长,月有所进,情有所爱,慧有所托,志有所远,体有所健,行有所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校还通过师生硬笔书法的辅导、比赛,使全体师生散发出由外而内的“雅致”。
摘要:<正>笔者所在的清华小学是兰州市成立最早的一所“民族小学”。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构建了以民族精神为灵魂、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为主体、民族特色活动为龙头的学校特色建设体系,打造民族教育品牌。一、以校园文化为支点,构建“一纵”、“一横”、“一基地”的民族教育框架“一纵”就是创造了浓郁的百年民族学校氛围。大门口赵朴初提写的“清华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的过去与现在;校园内两棵雪松四季常青,伴随着
民族主义特色 篇5
--红桥街道办事处打造“民族特色街区”实施方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红桥街道为进一步推进辖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从街道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抢抓机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强化措施,改善民生,确保稳定。结合街道辖区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自然优势,着力打造民族特色街区品牌,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整合辖区资源,活跃街道辖区民族特色经济发展,为有力推动街道辖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经济基础。
一、辖区概况
红桥街道办事处位于阿克苏市城区西北角(办公场所位于新华西路11号),美丽的多浪河穿境而过。辖区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街道下辖5个社区,是地区党政军所在地,辖区有党、政、军、学校、企、事业等单位31个,辖区总人口11557户;44014人。其中流动人口10350人,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辖区居民由汉、维、回、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约占总人口的80%,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大力开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实践活动,以街道社区党建为龙头,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突破发展瓶颈,认真解决发展难题,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来加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步伐,实现街道辖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优势资源
阿克苏城区有民族餐饮店140余家,其中红桥街道辖区具有较大规模、档次较高的民族特色餐饮饭店就有129家,约占阿克苏市民族餐饮店的90%。然而,其中近百家就集中在“王三街”,“王三街”曾经是一条历史悠久、民族特色文化厚重的集民族特色餐饮、民族特色小商品、日用品、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民族特色乐器等多种经营的民族特色商业步行街。这里是新疆菜盖面的发源地、有南疆第一盘的大盘鸡店、维吾尔族特色火锅城等等,长久以来,自然形成了民族特色餐饮、娱乐、购物一条街。
四、创建设想
(一)打造“民族特色餐饮一条街”
新疆的羊肉抓饭、涮羊肉、烤全羊、羊肉串等特色饮食享誉全国,驰名海内外,美丽的阿克苏是闪耀在丝绸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阿克苏“王三街”的馕、维吾尔族传统纯手工菜盖面、用木碳练制而成的维吾尔族特色火锅、薄皮包子等在全疆久负盛名,但组织程度较低、经营不规范、竞争无序、品牌意识淡薄、特色不突出、档次不够高,因此红桥街道为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快速发展,拟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力争把自然形成的民族特色餐饮建成“民族特色餐饮一条街”,建成规模,规范化管理,打造民族特色餐饮品牌。
(二)建立“民族特色购物一条街”
王三街是维吾尔族女性购买黄金首饰的首选地方,在这里共有黄金首饰加工店16家,首饰品种琳琅满目;阿曼商贸城、祥龙
商贸城聚集了阿克苏80%的民族特色服装,共聚集了200余家民族服装店;新疆特产干果品种丰富,是各地游客非常喜爱的佳品,更是送亲赠友的首选;这里还汇集了13家民族特色家用电器营销店,维吾尔族青年办理婚事或乔迁新居时都要到这里添置新品。针对以上民族特色产品,建立“民族特色购物一条街”,使疆内外来客既能观光旅游,又能购买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饰品,将新疆的人文历史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地方民族经济快速发展。
(三)建立“新疆民族风味第一火锅”
维吾尔族特色火锅,主要是用木碳炼制而成,用丰富的原料制出了一道美味佳肴,尤其在冬季,吃上一锅维吾尔族火锅,很快驱赶了身上的寒气,各族市民都从不同的地方来到王三街,甚至在街头摆着小桌,品尝民族风味火锅,打造新疆民族风味火锅品牌,让疆内外来客尽情品尝特色美食。
(四)依托社区资源,打造小手工艺品制作经济实体
以社区个体经营户为切入点,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实体,以民族手工艺编织品为主,不但可以解决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生活困难,为社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把社区的零散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之不断壮大,努力构建社区民族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五、主要措施
打造民族特色街要做到科学规划、完善设施、规模适度、生态环保、经济效益好、文化底蕴浓,坚持政策扶持、龙头带动,通过成功打造民族特色街,实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的目标。
(一)进一步明确思路。按照突出特色、适度集约的原则,建成特色明显、规模有序、管理规范的民族特色餐饮及观光购物一条街,将菜盖面特色小吃、民族火锅城、民族特色服饰以及地方特产等规划分类、统一管理,进一步统筹发展黄金手饰加工、民族特色服装店、民族特色家电等楼宇经济,不断推动民族经济向特色化、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科学规划,使“民族特色餐饮及观光旅游一条街”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诸如“特色小吃一条街”等特色餐饮。阿克苏的餐饮也极具特色,但是却一直不成规模,不仅不利于管理,更无法引起外地游客的注意。因此,为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发展民族经济,要充分考虑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打造民族特色一条街,集观光购物、品尝民族餐饮于一体,对经营民族传统餐饮的企业及个体给予政策扶持,使其健康有序发展,让“民族特色餐饮一条街”成为阿克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进一步做好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一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品种研究等,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民族特色街的进一步发展。二是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采取人才培训、专业推广、经验交流等形式,对从业培训的目标、措施、任务做出合理安排,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并建立各类人才库,全面掌握从业现状和变化情况,使民族特色产业稳步持续发展。
(四)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行业指导、市场监督的职能,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是要严格餐饮业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条件,强化登记年检
工作,改善餐饮业无序竞争的状况,保证餐饮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二是建立完善、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与制度相对应的各项考核、奖惩细则,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新格局。三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使行业协会切实担负起规范经营行为、维护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发展、培训行业人才的职责。
六、建设“民族特色街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建设该项目可以使各种资源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构建和谐街区的民心工程,既能打造阿克苏民族特色品牌,又能繁荣本地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中共阿克苏市红桥街道工作委员会
阿克苏市红桥街道办事处
民族主义特色 篇6
一、“四个特色”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之后,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四个特色”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表述和概括,使长期以来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的内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对于我们全面理解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7.23“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并且在十七大“三个特色”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理论特色”,使之由“三个特色”变成了“四个特色”,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含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来,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是科学的、正确的,与我国实际密切相关。事实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没有现成蓝本可以照抄照搬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建党九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
理论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践经验科学化、系统化,推动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特征。实践出真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道路”中必然蕴含着“中国道理”,我们就能从中总结提炼出有规律的东西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实践。
民族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引领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本民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取得的成就,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实践模式,指导实践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
时代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时代发展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好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品格,它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
二、“四个特色”明确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
“四个特色”不仅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对中国特色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它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主要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不断丰富实践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要坚持实践的重要性,坚持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道路。
2.不断丰富理论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它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开放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作是一个开放体系,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生动思想,而不是凝固不变的僵化教条。
3.不断丰富民族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不断丰富发展民族特色,与时俱进。
4.不断丰富时代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它要求我们要适应国际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继续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三、“四个特色”指明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方向
“四个特色”在为我们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要求的同时,也为我们清楚地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要坚持走好自己的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坚持全面发展的战略,力争社会主义建设健康、稳定地发展。其次,讲清“中国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必须讲清“中国道理”。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真正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紧跟国际形势,把握中国发展机遇,立足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局,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化改革开放,奋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民族主义特色 篇7
1.1 民族地区环境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地域广袤、人口密度较小,分布情况广泛而复杂,而民族聚居又相对集中,导致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整体相对落后。同时,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经过千百年的繁衍变迁,少数民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以及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语言是文化的外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也因此极具多元化。
1.2 民语新闻事业的发展变迁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也因此获得了较大的发展。1949年11月1日,我国第一座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广播电台——延吉广播电台正式诞生。到了20世纪70年代,广播电视媒体在各民族地区悄然兴起并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后,民族语言新闻工作取得了空前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以新疆地区为例,人口在十万以上的少数民族,都有着本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很多广播电视台都拥有多个民族语言的频道[1]。以新疆电视台为例,目前就有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频道,每天的《新疆新闻联播》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三种语言同步播出。
2 民语新闻的内容与特色
民语新闻是基于少数民族而言的,它是以少数民族为报道对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不仅包括了发生在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中的新闻事件,也涵盖了国内外新闻中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民语新闻报道以体现友爱互助、增强民族团结为出发点,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具有新闻工作共同属性的同时,民语新闻又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及特殊性,其面对的受众群体是特定的少数民族,涉及到与少数民族相关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文化生活及宗教信仰等。因此,新闻的内容不仅要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满足民族文化心理,还应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注和喜好。合理地采用民族语言和图片,不仅能突出新闻的民族特色,还有助于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和美感。
3 民族地区民语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起步晚,底子薄
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起步较晚,与同行业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仅地域性闭塞、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且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新闻事业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市场规则的支配。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新闻产业空间相对狭小,市场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且新闻资源分散性较大,难以发挥出规模优势。
3.2 新闻人才缺乏,技术设备不足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队伍的整体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不愿选择回家乡工作,且优秀人才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进一步导致新闻人才的缺乏。同时,由于经费投入相对有限,技术设备单一、老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3.3 重复性报道多,资源共享不足
在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享有平等的使用权,很多报纸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新闻资源总量看似庞大,但重复性报道较多,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同时,一些群众由于只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其他民族文字的新闻信息难以发挥作用,新闻资源难以实现充分共享。形成了新闻信息的供需矛盾,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2]。
4 发展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建议与对策
4.1 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地域风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新闻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及方法。首先,要充分把握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树立民族工作意识,以避免出现政策或方向性的错误。同时,民语新闻工作还肩负着维护稳定、反对分裂、增进民族团结的重任,关系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其次,要善于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认识到差别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便于更好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4.2 突出民族特色,服务经济发展
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在报道中突出民族特色。有利于与被采访者近距离沟通,获取更多宝贵的新闻素材,更有助于增进民族感情[3]。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新闻报道中要向经济领域倾斜,集中力量用于反映和指导振兴民族经济的活动上。通过宣传党的经济政策,介绍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典型案例的引导,带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摘要: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的环境特点,介绍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事业的发展变迁,分析民语新闻的内容与特色。同时,找出当前民族地区新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语新闻工作,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索朗达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特点浅见[J].中国广播,2005(7).
[2]李洪林.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工作[J].科技传播,2014(12).
民族文化与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 篇8
一、新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文化底蕴
1.新疆少数民族构成及文化多样性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境内共有53个民族,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区内有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5个民族乡。2005年末,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达1 214.4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0.42%。其中维吾尔族人口923.5万人,占总人口的45.94%。
新疆13个世居民族中,除汉族与回族共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新疆各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属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在现代社会,语言文字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加重要。语言文字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新疆13个世居民族中,维吾尔族等7个民族信奉伊斯兰教,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锡伯、满、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遗风,形成了不同族群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日常生活习惯甚至在不经意的习惯性动作上都可以找到宗教的印记。对这些风俗习惯的尊重或轻慢,往往会触及民族文化心理的敏感神经。除此之外,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人生礼仪、风俗习惯、生产方式、文化艺术、节日民俗、体育娱乐等方面都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显然,新疆的地域文化呈现着多样性,这种文化的特异性,是民族平等、社会和谐理念基础。
2.新疆民族文化的底蕴
古老的新疆人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如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沙漠文化、绿洲文化等,绚丽多彩,光辉灿烂。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在1986年第3期《红旗》杂志上发表的《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文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季羡林教授的这段话,将世界人类文化史上四个文化体系的相互交流、相互汇合、相互融合的地方指了出来,认为敦煌、新疆即西域是这四大文化交汇的地方,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季羡林先生多年研究人类文化史后得出的正确结论。
那么,为什么只有西域即新疆以及敦煌等地区能使这四大文化汇合、相互交流呢?大家知道,西域是古丝绸之路最早开通的欧亚大陆通道,是古老的中华民族通向世界的必经之地,也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化史作的重大贡献。维吾尔等民族生活的西域自古是丝绸之路要冲,并受惠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文化条件,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又得以从古老的伊斯兰文化、汉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古希腊文化中吸取营养,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古代维吾尔民族将漠北草原的政治、文化中心迁移到西域的各个绿洲沃土上,从单一的草原游牧文化环境迁往具有多元文化特点、具有较高水平的西域古老的农耕文化环境之中。在西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西域的古老文明之间经过扬弃、纳新、融合与重构,很快形成一种新的民族文化,即从封闭型的、单一的草原游牧文化,逐渐转变为开放性的、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农耕文化,然后,由农业文化进一步促进、推动和发展了城市商业文化,对西域文明发展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已故日本著名西域史专家羽田亨先生在其《西域文明史概论》一书中认为,维吾尔人开放性特征为主的民族文化融合了西域的多元文化,既有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又有绿洲文化、农业文化,而且还有城市和商业文化。这种多种不同的文化,集中地在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得到了综合反映。
二、影响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分析
1.经济利益因素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优惠政策失效或部分失效,市场经济发展影响到原有利益格局,使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心态承受了较大冲击。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有关土地、山林、草场、水源的经济纠纷明显上升,水利、森林、军工、矿山、石油等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与民族地区和当地群众间的冲突逐渐增多。此外,与地方财政危机相关的拖欠工资问题、干部知识分子待遇问题等也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之,新疆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年年在扩大,基尼系数超过了警戒线,这是产生诸多不和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
2.文化动力因素
某些新闻出版单位和文艺作品因猎奇或曲解,亵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或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特意渲染某类风俗,往往容易伤害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引发各种事件。这说明文化差异方面的误解及交流障碍,也使民族间存在发生摩擦和矛盾的可能性。显然,对文化差异的相互理解与彼此尊重,这种共同觉悟尚有待进一步确立。
3.流动人口因素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实施阶段和市场经济的发育,人口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人口自然迁移已出现新的高潮,但人口大面积的族际多向交流也使民族间的摩擦上升。人口流动和迁移增加了族际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促进相互间的了解、理解,但另一方面,也使族际间的文化差异更加明显,容易引起一些矛盾。此外,就业竞争、社会治安、城市人的排外及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中的一些问题,也都不能忽视。
4.宗教信仰因素
民族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而民族问题又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化。新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比较复杂,因为新疆是多种宗教的交汇处。宗教问题不仅是一个民族群体的生活习俗相同,而且往往是维系民族群体利益的重要精神纽带,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动员民族力量从事某些活动的“旗帜”。
有学者曾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新疆民族宗教问题的一些新动态,认为广大教徒对宗教利益群体的关心和热爱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在某种条件下,也可能出现不正常的现象。要相信绝大多数宗教信徒是爱国爱教的,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这是主流,有利于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构建。
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和其他现象发生联系。如果宗教能与社会相适应,这样就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大局,也将有利于宗教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坚持宗教信仰政策,并不妨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论、有神论,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教育,进行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在民族地区不仅不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而且更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共同发展。
5.权利分配因素
主要表现为自治权利问题(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如何分权)、自治民族和非自治民族的地位问题、干部的安排使用及各级各类代表的比例配额问题,还有一些民族干部权利不到位问题等。
影响民族和谐的上述种种因素,可以大体区分为两大类:一是那些恒常的、持久和稳定的因素;二是比较容易变化,暂时和较为灵活、敏感的因素。
三、把握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对策
1.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规律来把握
国务院发布的首个少数民族事业规划设定六大目标,其中一个目标是:民族自治地方“普九”人口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少数民族文学出版物种数比2005年增长25%,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印数比2005年增长25%。这无疑将促进民族文化的大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首先要实现文化上的民族自主,就是说民族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有保持和发展民族的语言、文字、教育、文学、节日、宗教等传统文化的自主权力。民族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民族文化需要现代转型,由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向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时代性、多样性、独特性等文化品格的和谐文化过渡。要从文化的历史性(时间维度)、世界性(空间维度)、价值性(内在维度)、存在性(外在维度)等多维视角,来审视民族文化构建的新规律、新特征,认清并处理好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保护与开发、一元与多元、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人文与科技、人与自然(文化的创造主体与文化的根本承载体)等多种关系。并且审时度势地把握民族文化的内在特质与运行机制,理顺各个维度的走向,从而建设起一种影响很大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很强的和谐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尊重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2.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法则来把握
首先是“和”。对话与交流、学习与互补已成为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在文化的一体化与多元化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的适当形式,应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新视野。从现实的形态来看,民族地区的思想观念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有其深刻的社会土壤和实践根源。例如,新疆艰苦的环境要求人们互相照应,精诚团结,“有一个馕也要掰成四半一起吃”。因此,民族文化要不失时机地在与外来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广采博取,为我所用,实现传统文化的转换与新生。同时,在多元价值文化的交流与融汇中,要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对于鱼龙混杂而来的糟粕要坚决抵制。既不可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也不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另外,由于各种文化间的差异性,在相互交流中产生碰撞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控制冲突,降低对抗力度,维持融合渐变性,使各种文明与时俱进,步入现代化的行列。
其次是“不同”。一体化、趋同化并不等同于同质化、模式化、单一化,泯灭不同价值文化之间的差异,取消或削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及民族特性。对文化的认识、审视应摆脱平面思维的限制,真正从多维视角来观照价值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民族文化建设上搞标准化、模式化,势必导致民族文化的变味,甚至消亡。只有以特色来加强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才能抵制各种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和独立性,在新的文化整合中寻求协作、宽容、理解与独立性、民族性的统一,在维护民族特质中寻求与国家主流文化共性结合。以共性理论构成的深层区域特质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最根本性的。
3.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双赢互利”这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层理念来把握
和谐社会,也可以通俗地说,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双赢互利的发展观。具体地说,就是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特别是强弱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则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的。在民族地区,无论是国家主体民族还是非主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还是非区域自治民族,都要得益获利。这样,民族和谐的根就扎实了。
双赢互利是民族大团结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间团结和睦,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并肩战斗,共同发展,既是新疆各民族过去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又是新疆面向新世纪、构筑安居乐业的优良人居环境与创意环境的核心所在,更是吸引国内外投资的不可缺少因素。新疆应当继续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都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局面。民族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出追求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核心价值。以语言文字和新的价值观为标志的民族交流日益密切,形成了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从而使各民族有了更为强烈的文化认同。
4.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来把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繁荣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民族经济政策。新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头戏,具有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西部边疆地区)、穷(欠发达地区)、弱(生态环境脆弱)、富(自然资源富集)的特征。因此,首先,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虽然新疆面积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1/6,约166万平方公里,但其中绿洲面积只占全疆总面积的不到5%,而全疆2010万(2005年)人口的95%在这块珍贵的绿洲上生活和生产。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有利于改善新疆的生态状况,为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要有利于发挥新疆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劳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社会优势等),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差距,促进共同繁荣;要有利于新疆资源富集区农牧民的民主参与权,农牧区信息和社会信息知情权,表达自己意愿的公民权,保持本民族传统的文化权和基本人权。其次,绿洲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新疆的绿洲虽有很大发展,但部分地区呈现出绿洲与荒漠极端对立的局面。再次,油气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重,不但占用土地,而且对生态造成破坏,因此国家应提高资源补偿费标准。
只有在经济建设和市场交换中体现生态价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才能在优化开发、重点开发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之间进行平衡和调整,才能通过公益补偿机制寻求东部经济资本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资本的平衡。
5.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国家法律高度来把握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项制度是专为解决民族问题设立的,在国家管理中十分重要,而且很有特色。就经济文化事业的依法管理与民族问题的关系而言,二者关系至为密切。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正是解决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必然途径和现实步骤。民族问题、民族事务本身属于一个国家的内政,所以民族问题应当按照国家的法律进行处理,在民族自治的地方更应注重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这就要求各民族的公民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关于民族方面的立法已初步形成体系,民族问题的所有方面几乎都有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决不能因民族问题的敏感而忽略对法律的公正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各少数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在立法时已经考虑到了民族问题的特点,所以在执法的时候、在处理民族问题的时候,必须捍卫法律的尊严。总之,我们应以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去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在民族地区实现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法律保障。
摘要:民族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民族文化需要现代转型,即由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向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时代性、多样性、独特性等文化品格的和谐文化过渡,在此基础上才能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邓佑玲.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申瑞锋.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2).
[3]罗树杰,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王建新.浅论新疆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J].干旱环境监测,2004(2).
[6]徐余圻.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7]葛忠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民族歌曲地方特色辨析 篇9
我国历史悠久, 地域辽阔, 人口和民族众多, 由于各地民族的历史发展, 社会状态、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及语言各方面不同, 也就使得民歌显示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它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 也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歌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 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变异的特点。从民歌的音乐形式上, 我国汉族民歌有体裁和色彩区两种分类方法。这是两种相互不可替换的分类方法。体裁分类的侧重点在于民歌演唱的功用上, 而色彩区分类的侧重点在于民歌音乐中旋律进行的不同模式上, 即音乐地方风格的构成要素。在这种情况下, 民歌色彩区分类方法的提出, 使民歌体裁分类法欠缺的部分得到了补充。如果说体裁分类是总结各地民歌的共性所在, 那么从民歌色彩分类可分析出各民族的民歌个性。
色彩是从美术中借用来的术语, 在音乐中早已使用。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之别, 以后更有楚声、吴歌之异。民歌的色彩指的是民歌的地方性风格, 而所谓民歌的色彩区是指在民歌音乐的地方性风格方面具有某些主要共同特征的民歌流传区域。地方色彩的形成与文化要素密切相关。中国幅员辽阔, 自然地理悬殊很大,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 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和文艺传统上都形成了不同特点, 这些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于各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歌形式, 因而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色彩差异。我国北方地区的民歌多粗犷豪放、高昂激越、铿锵有力, 表现出一种“阳刚”之气;而南方的民歌多曲调婉转悠长, 缠绵多情, 表现出一种“阴柔”浪漫之美;平原地区的民歌婉转流利, 山区的民歌高吭嘹亮, 草原地区的民歌音调悠长, 气息宽广;蒙古族的民歌节奏自由、音调开阔;藏族的民歌曲调质朴流利, 节奏较有规则, 具有舞蹈的动感;维吾尔族的民歌节奏感强, 既热烈欢快又深情婉转, 感情丰富细腻, 表现出维族人能歌善舞的特点。中国民歌地方色彩之丰美, 为世界各国难与并论, 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 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民歌地方色彩的区域性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打开各地民歌, 那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扑面而来。作曲家们就像是一个个能织善绣的能工巧匠, 从生活中抽出各色彩线, 运用民歌的各种体裁形式, 将各地区壮伟的自然景物, 古朴的民情风俗同生活中的各种人物, 故事巧妙的拧在一起, 绣出了一幅幅既生动感人, 又风趣诙谐的金匾。每一幅金匾都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情调和色彩。江南民歌:旋律修饰细腻华丽, 曲风柔宛妩媚;陕北民歌:开阔慷慨旋律流畅悠扬, 节奏自由;山西民歌:舒展、幽默、风趣、气质淳厚朴实;四川民歌:柔和婉转相对欢快;云南民歌:旖旎柔宛;湖北民歌:曲调简单, 节奏规整;陕西民歌:优美抒情, 音调丰富, 旋律舒展。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词曲形式中任意要素的特点, 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 都可构成民歌色彩的个性及其变迁, 民歌作为一种以乐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 要对它进行南北色彩区唱腔的比较, 势必要先提出色彩区的划分依据。
从我国的地理背景来说, 中国地域辽阔, 有地形之分, 气候之分包括经济生产方式也不同, 因此, 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之下, 各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生产条件、社会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等等的不同也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气质以及审美情趣也各有差异。这种特色和差异的程度, 与交通发达的状况和对外交流的程度构成反比:交通越发达, 对外交流越多, 地域性特征往往越模糊, 或呈混合状态;反之, 交通越闭塞, 与外界的往来越少, 地域性特征往往越鲜明。例如山脉对于文化的传播, 常常起着阻挡和分割的作用, 秦岭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在它的分割下, 形成了我国民歌色彩区南北区分。而这种地理背景影响了民歌南北方的风格迥异。这从我国的历史背景也可看出, 以《楚辞》为代表的楚文化和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文化, 就是由于地域不同形成南北方风格的差异。两者相对来说, 南方偏于柔美细腻, 北方较为刚健豪放。“刚柔缓急, 音声不同, 系水土之风气”说明各地的方言与江河相隔、山岭相分有关。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长江与黄河, 虽然都源于青藏高原, 但是各自奔流南北, 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南北风格, 也造成人们性格气质的不同。反映在民歌方面就有了南北地方色彩之分。总而言之, 不同的地方色彩, 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的。
再者, 语言对民歌的影响也非常之大, 汉语方言众多, 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 单就语音对音乐的制约作用来说, 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 语音的差异越大, 音乐的差异也就越大。这样, 即使是同一首民歌在不同地区的流传中, 由于语音的不同也会发生音调上的变化。民歌的歌词就是人们的口头语言, 从一开始就用方言演唱, 形成民歌的地域性差异, 也就造成不同的旋律, 润腔也不同, 从而形成民歌色彩区的不同差异。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话叫“十里不同风, 五里不同看”, 就表明民歌色彩是与地区结合而体现的, 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例如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 此歌是体现冶币粲色彩的作品, 其方言唱词“开”的韵母特点为e, 而不是a i。四川民歌《高山顶上栽泡桐》, 此歌为体现南音色彩作品的诙谐幽默, 其中就写出“丝毛草儿尖对尖, 今年的洪水要朝天。江水朝天我不怕, 变个麻雀飞上天。”这样的句子。这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从前北方自然灾害和战争较多, 因此歌曲风格就较高亢激昂, 凄凉。而南方地势平缓, 自然灾害和战争较少, 人们的生活很舒适, 所以南方的歌曲就比较幽默风趣。地理环境造就了人, 人以自己被造就的性格创造了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 文化又进一步强化了环境氛围。长此以往, 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音乐文化。以此而言, 民歌色彩具体表现上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 需要因地制宜地作出具体分析, 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当然, 民歌色彩区的划分虽然存在诸多复杂因素, 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 就有关于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的记载。从宏观上来划分, 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音程较大, 旋律多采用跳进和较大幅度的上下进行, 所以多使用七声音阶。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音程较小, 旋律多采用级进和回旋环绕式的进行, 所以多使用五声音阶。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多棱角, 南方民间音乐的旋律多曲折;北方民间音乐多具有叙事性特征;南方民间音乐多具有抒情性特征。
在劳动号子中表现出了南北民间有明显差异, 南方的车水号子《小小水车长又长》劳动强度较小, 注重曲调的艺术性, 旋律和节奏的跳跃表现出劳动的轻、快。北方的打水号子《打水歌》则用旋律和节奏的缓重赋予劳动者身体的语言形态。普遍于人们之间的山歌也表现了南北民歌的差异性。例如, 陕北民歌《脚夫调》, 描绘的是在苍凉的黄土高原, 被逼离家赶脚的脚夫边走边思念妻儿, 悲叹着苦难命运的主题。曲调语言生动, 旋律流畅悠扬, 节奏自由, 表达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情感与愿望。《大河涨水沙浪沙》是云南的汉族山歌, 也是南方色彩区的典型曲子, 其旋律从头至尾显露出一种颇为舒缓而又从容不迫的韵致。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 在美感体验上, 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 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
如果从歌词的内容来看, 南方色彩区山歌的歌词广泛的反映了演唱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数山歌的歌词为即兴创作, 见啥唱啥、想啥唱啥, 常与野外自然景观相联系, 由景生情, 而北方色彩区的山歌音乐奔放嘹亮、开阔苍凉、曲调悠长, 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拖腔。使山歌的抒情性得以充分发挥。这就是民歌的艺术感召力。它的自然风光和人情风味具有一种特殊的美的魅力, 一下就将人引入它所描写的生活之中, 使我们仿佛同作曲家们一起饱览了一番各地风光, 不禁心旷神怡, 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
三:各地民歌唱腔比较
民歌的体裁主要包括号子、山歌和小调, 它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民歌的题材十分广泛, 从反映劳动生活、爱情生活、社会习俗到描写自然景物、叙述历史故事、控诉阶级压迫、表现革命斗争精神等等。由于民歌各具鲜明的地方色彩, 所以, 演唱者要想唱好民歌只有深入体验生活, 了解各地的自然社会环境, 才有可能准确把握民歌的地方特色, 保证演唱效果。换句话说, 搞声乐的要唱好民歌还必须学点地理常识。以南北方色彩区的润腔特征来对比, 南方色彩区中对于上声字母的夸张修饰较多, 有唤起对方注意和序引等作用, 四句歌词用同一音乐材料略加变化而成, 质朴单纯, 曲调为南方音调。北方色彩区的民歌演唱者常使用涩滞和不那么圆润的音色, 听起来有股愁苦和苍凉感。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南北色彩区中传播的民歌无论是体裁种类, 还是风格色彩都是本地区音乐文化的积累, 是民歌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歌的地方风格及其音乐色彩, 不能看作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 务必从地理背景、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来考察。
总而言之, 风格色彩的形成, 是在长期流传中逐渐形成的。多种因素尤其是物质生产方式, 对民歌风格色彩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另外, 民歌的风格色彩又是在相互交流、人口迁移等方面不断变异的。民歌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总有它源远流长, 传承不息的一面。我们要在民族、民间的基础上, 继承并创新民歌。
摘要:本文是有关中国民歌地方色彩的辨析心得的结集, 重点在中国各族民歌音乐及地方不同特色方面。全文内容丰富。述及从古至今各个地方的民族音乐风情和特点;论及各地不同音乐之特质与形成原由, 指出歌曲的唱腔应根据各地民歌特质来调整, 才更能表现歌曲的内在含义;以三大体系的划分梳理中国诸族音乐的特色, 俾能宏观简明把握其整体特征;涉及“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和特征, 从活的音乐中理解地方特色;论及中国民歌音调的深层结构, 提出唱腔概念及区分法, 动态地认识民歌旋律的本质及生成原理。此外尚有四川音乐、云南音乐、陕西音乐、陕北音乐、山西音乐等举例论述。全文先理论, 后实践, 由浅入深, 由面到点的编排, 展示了一个执着于中国民族歌曲音乐学习的学者的观念。
民族主义特色 篇10
一、用长远眼光抓好民族地区村镇规划工作
从江县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 做到科学规划, 统筹部署, 协调发展。在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 做好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工作。民族地区小城镇的规划要突出超前性、科学性, 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规划编制力求做到眼光要远、定位要准, 勇于创新, 使所编制的规划跟得上时代潮流, 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在小城镇规划中, 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 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 既要坚持建设标准, 又要防止贪大求洋和乱铺摊子。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尊重科学, 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一经批准, 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同时, 要努力在塑造特色上下功夫, 因地制宜地确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发展方向。建筑设计也要突出特色, 充分体现城镇的风格和品位, 形成不同风格, 切忌千篇一律。
二、坚持城乡建筑具有民族特色
特色是城镇的魅力所在。在我国, 特别是南方一些城镇, 往往因特色鲜明、别具一格而名扬天下, 从而推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 从江县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立县、城镇带县等新观念的指导下, 充分认识到在民族地区搞城镇建设, 必须坚持民族特色, 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把好关, 使民族地区城乡建筑造型体现了民族特色。在遵循小城镇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确立村镇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城镇风格。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认识超前, 善于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城市建设经验和建筑风格, 同时又不盲目模仿和照搬, 在城镇建设中坚持民族特色造型设计, 实现建筑造型民族化。
许多地方在发展中还不能充分认识环境的重要性。在小城镇建设中, 因单方面谋求发展, 忽视了环境建设投入, 甚至将大中城市淘汰的污染企业引入到城镇和农村, 给小城镇建设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 小城镇建设初期, 应从规划、建设入手, 从源头抓起,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既要搞好规划, 统筹兼顾, 又要严格控制污染源, 减少污染物, 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增强污染治理能力。近年来, 从江县结合生态县创建工作, 在全县各乡镇积极组织文明小城镇创建活动, 做到每月一次例会, 定期组织检查评比。
三、多举措推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经济发展壮大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从江县境内既有浓郁的侗、苗、壮、瑶民族风情, 独特的民族文化, 又有秀丽的都柳江、原始神秘的太阳山、月亮山等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 还有举世闻名的“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 国宝增冲鼓楼为代表的鼓楼、花桥文化村, “侗歌之乡”小黄为代表的侗族大歌文化村, “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银潭民族风情服饰表演文化村, 贯洞龙图侗戏文化村、“中国计生第一村”的占里、潘里瑶寨“药浴”文化村、孔明月亮山苗族斗牛文化村、巨洞江上侗族大歌文化村等, 民族风情浓郁古朴, 从江集生态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格局已基本形成。
(一) 统筹规划, 以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
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规划是城镇建设的蓝图, 科学的规划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江在编制规划时还注重借鉴吸收先进理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强调产业依托生态环境建设, 与基础设施配套, 与文化内涵营造等方面有机结合。
一是依据区位特点和周边环境依托产业支撑, 调整结构, 优化布局, 培育壮大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根据小城镇的特点, 以市场为导向, 以产业为依托, 积极探索实业兴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旅游富镇的发展路子, 形成小城镇经济支撑体系。当前, 发展小城镇要坚持四结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小城镇建设要依据本区域市场、资源特点, 选准主导产业, 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提升和完善经济服务功能, 积极拓展城镇在聚集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引导当地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 尤其是要健全和完善产前、产后全程配套服务体系, 把小城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中心, 农业产业化的信息、金融、技术服务中心;与乡镇企业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小城镇聚集产业、资金、人才的优势和基础设施共享的便利条件, 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使乡镇企业利用小城镇相对优越的经营环境, 调整结构, 完善机制, 创新技术, 增强活力, 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非公有制经济资金来源广泛, 投入成本低, 吸纳劳动力多, 是小城镇经济中潜力巨大的增长点。民族地区小城镇要敞开城门, 降低门槛, 放宽政策, 积极鼓励和吸引广大农村和社会各界进镇投资兴业。
二是强调以人为本, 不断满足城镇居民的需要, 突出生态环境建设, 以提供安全的生产、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主要目标。
三是重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建设, 完善城镇化功能。
四是重视建筑风貌, 挖掘地方文化内涵, 体现地方特色。规划是龙头, 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 各级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要从长远利益出发, 不急功近利, 力求10年之内好操作, 20年之内不落后。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一经批准, 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不因一届政府的更换而擅自改变规划方案, 更不能为图政绩, 在“纸上改改、纸下动动”, 以致今后建设无法与之衔接。
(二) 正确理解民族建筑的内涵
黔东南苗族民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古朴浓郁, 独具特色, 建筑文化则是特色中之特色, 城镇的独特风貌是其发展的生命之源。失去个性就失去了生命力, 如果在建筑造型上不坚持特色, 将失去民族之本、特色之源。为此, 在房屋等造型上,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屋顶盖顶。盖顶一般采用盖瓦 (有青瓦、有红瓦, 有单层、有错层) 。第二是屋檐, 即房屋外露与伸出部分做民族建筑装饰, 体现花草林木、飞禽走兽等精湛的民族工艺。第三是门窗、阳台、走廊, 参照民间各种建筑造型。第四是附属配套建筑及外墙涂料。这部分建筑多为亭阁、牌坊等造型装饰。从江县建设局审批的一批现代化建筑, 屋顶为错层盖瓦造型, 门窗采用民族形式, 外墙为青色涂料, 就这么几点勾画, 便使这些建筑呈现出雅观、气派的形象, 丝毫不影响其现代化建筑格局, 反而表现地更加完美。
(三) 集约建设, 改造城区基础设施
根据区位特点和民族特色, 科学定位, 拟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思路, 着力打造小巧玲珑的山水旅游服务县城, 以县城建设为龙头, 有计划地全面改造城区基础设施。对建成区域进行功能改造和升级, 推动居住区、市政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的集约建设, 把县城做大、做强、做优、做美, 建设成为“设施齐全, 功能配套, 环境优美, 商贸繁荣, 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新兴城镇。城镇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城镇的主体, 城镇规划和建设必须考虑人的需要以及人与小城镇发展空间的需要, 要在节约资源、方便生活、保持城镇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有效统一上下功夫。彻底扭转小城镇和乡镇驻地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行政区、文化教育区等交叉建设的局面。
(四) 注重依法建设, 强化小城镇管理
一个城镇的建设水平如何, 除有高标准的规划做基础外, 关键是看依法建设意识强不强, 城镇管理水平高不高。规划得好, 不依法建设也不行;城镇建设搞得好, 管理工作跟不上, 处处脏、乱、差, 也将严重影响整个城镇的整体形象。从江县高度重视依法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 明确隶属关系和职能划分, 稳定规划管理人员队伍, 保障经费开支, 同时严肃处理无证建设, 违章建设和乱搭乱建现象。
(五) 培养建筑科技人才
大力培养懂得民族文化, 具有民族建筑特色意识的建筑专业人才, 培养从设计造型到施工装饰的民族专业建筑队伍。
(六) 必要的行政行为
“民族特色+时尚元素”突击荧屏 篇11
此次改版受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电局高度重视,新疆电视台更是积极筹划,先后邀请国内外知名节目策划、形象设计、宣传推广团队来疆对节目制作、市场运作进行研讨,同时派大量业务骨干赴湖南、浙江、江苏、北京等国内知名卫视取经学习,最终形成2012年新疆卫视全新节目构架。
同时,新疆卫视将借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两周年、19省市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展开以及党的十八大召开等一系列历史机遇,结合自身节目特点,利用电视媒体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优势,做好宣传报道,将全疆各地的优势资源——向外推荐。
全民翻唱秀场,《掀起你的盖头来》
在脱口秀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各大电视台类型栏目同质化严重的当下,观众们一打开电视,映入眼帘的便是屏幕上各大卫视纷纷被“求职节目”、“相亲节目”、“明星访谈”等节目占领的景象。
此时的新疆卫视并没有选择“如法炮制”或是与其他卫视“短兵相接”。其全新打造的《掀起你的盖头来》在原有歌唱类综艺节目的基础上稍加改动,以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
新疆是民歌歌舞圣地,文艺人才济济,需要一个更具特色的展示舞台。一首首耳熟能详传唱几代人的经典老歌,有着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词句,而歌曲背后有着作者、歌者、听着、爱好者之间的段段故事。在此环境下,新疆卫视2012年隆重推出一档大型周末综艺栏目《掀起你的盖头来》,该栏目旨在周末黄金时段打造一档以老歌为切入点,全新演绎经典歌曲,解密老歌背后的故事,展示新疆独特的歌舞、民风、民俗等内容,集娱乐、艺术、竞技、互动性于一体的综艺节目,为全国观众带来轻松、愉悦、欢乐的周末时光。
《掀起你的盖头来》所选取的歌曲大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唱,具有时代背景、主题故事、民族特色等众多元素。这些歌曲很多人可谓耳熟能详,任何形式的改动变化,都会触动观众敏感的底线。而《掀起你的盖头来》融合了时尚、娱乐、文化、竞技等众多表现元素,并诚邀专业音乐制作团队,根据6位选手的个性特点、声线特质,对主题歌曲进行全新编曲,运用多种现代音乐元素,以全新方式演绎经典,展现新疆包容并蓄的文化魅力,让经典再次焕发耀眼的生命力。
节目采取周播的方式,每期60分钟。每期推出一首主打经典老歌,通过对此歌曲的深度挖掘和外延拓展,设计整场节目环节;6名选手不同版本的翻唱贯穿节目始终,才艺展示成为节目亮点;3位性格迥异的评委坐镇演播室,或是辛辣或是中肯或是诙谐幽默的点评引领受众思维;120位现场观众掌握选手命运,大众的喜好通过投票一目了然。
《掀起你的盖头来》最大的看点在于它温情脉脉的栏目气质,“老歌”提供给观众一个集体回忆的平台,这无疑迎合了许多人的怀旧心理,“感情牌”打得十分到位。同时,观众们虽然喜欢“怀旧”,但是他们真正想要看到的却是“旧貌换新颜”的怀旧,缺乏创新的百分百还原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如今观众们挑剔眼光之下的苛刻审美,观众们需要的是即要“怀旧”又要彰显出“时尚感”,于是“老歌新唱”的形式自然也就再恰当不过了。
这档栏目将紧紧围绕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节目原则,力求让更多的热爱歌唱、身怀才艺的平民草根在新疆卫视的屏幕上绽放光彩。你会期待怎样的视听冲击?一首歌曲的对决,一次才情的绽放,全民翻唱秀场——《掀起你的盖头来》。
《非常考验》荣耀起航,一触即发
2012年,新疆全面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新疆旅游业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之重,也迎来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自治区更是将新疆建设成为国家重点旅游目的地作为了今后的工作目标。
众所周知,旅游经济是一个品牌经济,牌子响,有知名度才会人气旺。为了将大美新疆更好的展现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新疆卫视2012年精心打造的一档将时尚旅行与自我挑战完美结合的旅游竞技类纪实栏目《非常考验》。节目将目前电视界流行的真人秀节目形态,激烈的比赛竞技以及新疆丰富多样的旅游文化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参赛者将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各界,让参赛者在新疆最热门的景区,最传奇的村落以及最刺激的探险中,玩出心跳,秀出自我。而不能亲临现场的电视观众,将通过电视镜头的全记录,在真实感受参赛者竞技过程的同时,领略新疆姿态迥异的特色旅游文化,品味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大餐。
栏目将采取季播概念,每季四集,每集60分钟。每个赛季。栏目组将会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选手,通过面试和精选,确定出12位参赛者,在四天的比赛中,这6支两人组合(生活伴侣,好友,家人等任何组合方式),通过竞赛项目赶往规定地点,沿途完成节目组提前安排好的任务。环节设置将从体能考验,寻找发现,应变能力、参与体验以及团结协作等多方进行。游戏将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设计理念上力求突破和创新,强化“健康、时尚、个性张扬”,残酷淘汰制是每集结束前最大的悬念,这一系列的未知结局保证观众好奇心。
2012《非常考验》将从新疆出发,和这片广袤的土地进行一次真正的亲密接触!在此节目中,新疆的壮美河山将会通过唯美的镜头一览无余,新疆的民俗文化通过选手的体验大放异彩,新疆当下的社会风貌将通过比赛过程的全记录真实感受。《非常考验》将是一次难忘的旅行,感受一个别样的新疆!
民族特色与时尚元素结合
两档具有新疆特色,却更具有时尚元素的栏目,一场精彩诱人的视觉盛宴,带观众在领略新疆的多样风景,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新疆卫视七月隆重推出。
民族主义特色 篇12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族文化,传承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音乐文化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席位。各民族人民发挥自己的音乐创造才能,以音乐的形式记录着自身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其中,少数民族音乐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民族音乐的教育,是国家文化教育的一种体现,会对民族文化及民族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应注重民族音乐教育学科的建设。
一、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音乐文化悠久灿烂,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黄帝乐官伶伦就曾到新疆“取竹于之谷”,并制作了12根律管。至魏晋南北朝音乐大融合时期,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诗歌后来广为流传,如《敕勒歌》、《企喻歌》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民族音乐的发展也愈加重视,从政策制定到媒体宣传多方面的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音乐进行抢救性保护。
民族音乐通常凝聚着一个民族的个性及民族精神,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一定意义是一个民族区别于他族的显著标志。
在对民族音乐的探索中,中国研究者也不断进行着摸索实践。上世纪40年代,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就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品,至今为人们喜爱。
二、民族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目前中国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观念陈旧的问题。音乐教学中,内容首先要体现音乐性,其次才是技术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生了本末倒置的情况,多年来高校教师在进行基础乐科教学时,技能性成为教学主流,对民族音乐蕴含的人文性缺少理解和反思。教学中对技巧性的过分强调使音乐中的民族文化价值被忽视,把音乐技能学习当做了目的而非手段。
(二)忽略本民族音乐素材的使用
西方基础音乐教学体系有其系统性、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优势,中国各大高校音乐教学长期以来都沿用西方体系本也无可厚非。但不能西方音乐体系过分依赖要注重民族特色音乐的熏染,应注重本土民族特色。我国大西南少数民族众多,在课程中可以凸显其地区特色。例如,苗族高亢嘹亮、豪迈奔放的特点,让其歌曲也极具感染力和节奏感,在课堂中选取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苗族歌曲的特点。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素材丰富,各民族节日歌舞众多,如壮族歌圩、苗族芦笙节、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等,都有自己的歌舞形式。另还有许多特色乐器,如象脚鼓、口弦、巴乌、芦笙、葫芦丝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素材。
三、传承民族音乐的途径
(一)注重本土音乐,体现民族特色
音乐教学内容是教学核心,因此,必须尽量摆脱对西方音乐体系的重度依赖症。音乐教学的内容应当体现民族特色,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表示,“没有音乐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教育,而没有民族音乐的音乐教育是失败的音乐教育”。在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基础乐科教学内容应以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为基础,将音乐技能训练的内容和基础乐科的音乐理论知识巧妙的融合。同时,对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以及器乐等进行演奏展示,促进学生之间对民族音乐的讨论和交流。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介绍草原独有的马头琴,通过马头琴伴奏经典曲目《天堂》让学生感知蒙古族音乐特色。同时分别选取一些各个民族经典曲目,如藏族的《酒歌》、朝鲜族的《阿里郎》、维吾尔族的《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曲目,通过训练学生反复演唱,来强化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理解。
在民族音乐课程设置上,凸显民族音乐文化的全面性和民族性。在教学中诠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属性,以及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地理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关系。例如,在欣赏讲解《酒歌》时,让学生对藏族同胞的风俗及民族性格有一定了解,并穿插对藏族特色乐器根卡、热巴鼓进行介绍。
(二)注重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
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和设备同样重要。在现代基础乐科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展示少数民族的歌舞场景和风土人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光、色的形式,缩短学生与作品间的视听距离,拓宽学生视野。当然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花费大量时间对音乐素材进行搜集和编排。例如,在课前提前布置,要求学生搜集并了解少数民族相关的风土人情、地理、音像等各方面的资料。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将搜集到的如地方风貌、民族服饰、民族器乐等画面进行播放,让学生区分分别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对于一些经典曲目进行分析讲解,如呼伦贝尔盟的歌曲《辽阔的草原》,播放后教师讲解:整个曲目节奏自由,旋律悠扬,极具草原风味,属于蒙古族长调歌曲,也是蒙古族象征歌曲之一。
四、结语
注重民族音乐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对民族音乐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代文化中对于本民族自身文化元素的研究至关重要,在当代音乐研究中,只有传承了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才能在世界音乐研究中占得一席之地。中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也应以自身为主,坚持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龙晓匀.试析民族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特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140-143.
[2]卢国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