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民族观(共9篇)
社会主义民族观 篇1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观点, 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系统梳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 对于今天正确认识和看待民族问题, 处理相关具体事务有着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考察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观点。这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的产物, 是长期以来人们了解和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马克思主义认为, 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产生的;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民族就会自行消亡。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 首先是阶级消亡, 尔后是国家消亡, 尔后是民族消亡。
民族一经出现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直到民族的消亡。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 民族从产生到消亡, 这是人类历史两个并行的过程。当然, 并非所有的民族都要经历和走完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和过程。有的民族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 而直接进人封建社会, 甚至社会主义社会。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个民族同化于另一个民族或分化发展为几个民族的现象;也有几个民族结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差别, 是民族发展总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也是民族发展规律性的表现。
二、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这样,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
在阶级社会里, 民族问题主要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民族不平等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消灭私有制, 消灭阶级差别,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里, 虽然剥削阶级作为整体已不存在了,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也已消失了, 但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阶级斗争还会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差别, 与社会三大差别 (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 的存在也有联系。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社会三大差别消失的时候, 阶级差别消失了, 民族差别也消失了, 阶级消亡了, 民族也消亡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阶级消亡, 而后是国家消亡, 而后是民族消亡, 全世界都如此。”
三、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废除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 从而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全面进步开辟了广阔前景。在社会主义时期, 民族之间的差别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阶段并不是民族融合和民族消亡的时期, 而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的时期。在中国, 许多少数民族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 更加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加速各民族共同发展, 以便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即使到了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各民族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了, 要实现民族差别的消失和各民族的全面融合, 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同时应该看到,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民族之间共性的东西不断增多,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人为地去消灭民族差别, 同时欢迎和提倡民族间相互亲近, 相互学习, 大力促进和加强相互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兄弟情谊。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 在密切联系本民族群众, 热爱本民族, 及时反映本民族要求和意见的同时, 也要积极联系其他民族群众, 热爱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 做促进民族团结的模范。
在社会主义国家,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各民族和睦相处, 充分享有平等和自由发展的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将会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 都应该一律平等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就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民族平等与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民族平等有本质的区别。它的基本含义是:第一, 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每个民族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民族并长期生息繁衍, 都有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优点和特点;第二, 要求各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完全平等。一方面要禁止任何民族享有特权, 另一方面要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并帮助他们实现平等权利;第三,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歧视, 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坚持民族平等, 是为了实现民族团结, 而各民族团结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民族平等是保证民族团结实现的前提, 如果没有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 就达不到民族团结的目的。
五、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现实生活中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阶段上的差别, 是由历史、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发达民族应努力为不发达的少数民族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和文化, 这是发达民族的无产阶级应尽的义务。实际上这种帮助也是相互的, 是互利互惠的, 而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负担。
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 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因此, 在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消除以后, 发展经济, 发展社会生产力,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就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然, 要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实现共同繁荣, 需要各民族长期共同的努力。
六、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民主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般普遍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条件。为此,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根据不同的国情和时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者曾提出过多种不同的国家组成形式, 但其中的本质就是民主与集中的完美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统一国家, 实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治的形式。列宁把民族区域自治“当做具有复杂民族成分和极不相同的地理等条件的民主国家的一般普遍原则”。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民族因素与地域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出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壮举, 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它对保障各民族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边疆稳定和维护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 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马克思主义认为, 要使各民族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就必须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 是促进少数民族发展, 协调民族关系, 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民族干部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少数民族干部是无产阶级政党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和各种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 既要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发展, 也要在素质上有很大的提高, 以保证各级领导权始终牢牢地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 保证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前进。
八、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 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要注意及时妥善地解决宗教问题
民族和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本质的区别。两者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民族、宗教产生以来, 没有哪一个民族不与宗教相联系, 只是联系的程度不同而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对许多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 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 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同一种宗教, 宗教对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相当广泛的影响。有些属于宗教的内容和形式, 经过长期的发展, 变成了某些民族的风俗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些原因, 现实生活中的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不仅往往交织在一起, 而且容易相互转换, 或者是民族问题变成宗教问题, 或者是宗教问题变成民族问题, 使民族、宗教问题变得更加敏感, 更加复杂。因此, 在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时, 一定要谨慎从事, 要全面科学地把握其中蕴涵的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 充分运用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及时妥善地予以化解。
参考文献
[1]斯琴格日乐.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
[2]蔡海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创新性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11, (3) .
[3]马玉堂.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新内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 .
社会主义民族观 篇2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期末复习考点
1、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P(2~3)
2、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p(3~4)
3、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
4、祖国观:祖国观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5、马克思主义祖国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祖国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1)
6、国家的起源: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这个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人类社会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时候产生的,也就是说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7、国家的实质:国家的阶级本质体现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P(2~3)
8、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对内的阶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P(3)
9、国家的对外职能:
一是积极开展与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
二是依靠经济力量保证国家主权、领土、资源、居民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抵御外来侵略 三是剥削阶级国家的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对外实施侵略和扩张。P(3~4)
10、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一,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
第二,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奠定了祖国坚强牢固的共同物质基础。第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政治文明。
第四,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上述事实表明: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史,是一部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共同发挥聪明才智、共同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P(8~9)
1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P(9)
12、我国多民族国家长期统一的启示:第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人民遭殃。第二,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是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保证。
第三,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第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保持国家的长期统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五,“三个离不开“的意思,为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六,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今天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P(13~14)
13、爱国主义的地位作用: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P(14)
14、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P(14)
15、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5句话)
一、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p21)第一,远古时期,西藏文化于祖国内地的联系。第二,唐朝时期,吐蕃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第三,元朝时期,西藏地区成为中央王朝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域。第四,明清时期,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归属关系日渐稳固。第五,中华民国时期,中央对西藏的主权地位写入宪法。第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p25)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有效行使主权: 第一,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在中央专设机构或者直接由中央管理西藏地方的军政事物。
第二,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管理地方军政事物的机构。
第三,中央政府任命西藏地方政府高级官员。第四,中央政府依例管理藏传佛教,规定其主要教派首领地位的确定须经中央册封、任命才能有效。第五,中央政府规定西藏地方有义务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并保证西藏与中央之间的驿路畅通。第六,中央政府统一部署西藏地方的防务,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尽安土守疆之责。
第七,西藏地方一切涉外事宜处置权均归中央政府。(p25~26)
16、“西藏独立”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
17、为什么要进行民主改革:
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 第一,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p29~30)
18、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第二,废除剥削阶级制度,建立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第三,废除寺庙中的封建政权,实现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31~32)
19、民主改革的重大意义:
第一,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第二,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生产力发展的新天地。
第三,民主改革开创了西藏人权事业的新境界。P(32)20民主改革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五,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第六,生活局势保持基本稳定。第七,党的建设不断加强。P(33)
21、民族: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是由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群体组成。P(38)
22、民族观:
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P(39)
23、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39)
24、民族的基本特征: 第一,共同语言。第二,共同地域。第三,共同经济生活。
第四,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p40~41)
25、民族同化:
民族同化是指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或其部分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其特点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特征和差异及民族差别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现象。P(43~44)
27、第三,不同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斯大林说:“民族问题不能认为是什么独立自在的、一成不变的问题。民族问题只是改造现存制度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完全是由社会环境的条件、国家政权的性质并且一般地是由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决定的。”斯大林的这一论断,阐明了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方式不一样,解决的途径也不同。P(45)
28、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最后才是民族消亡,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P(46)
29、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自治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47~50)30、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根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地位平等。它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二,各民族在权力上完全平等。第三,实现事实上的民族平等。第四,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它要求原先处在压迫或统治地位的民族无产阶级不仅要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采取各种措施,照顾、帮助、直到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去保证和实现少数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P(47~48)
3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
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P(42)
32、民族区域自治主要内容:
一是任何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必须服从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领导,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三是设立自治机关。四是自治机关有自治权利。(p52)
33、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优越性: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能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结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p53~54)
34、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第一,民族问题的长期性。第二,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第三,民族问题的复杂性。第四,民族问题的普遍性。
第五,民族问题的国际性。P(55~56)
35、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贯彻落实: 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政策; 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p63~66)
36、“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少数民族之间离不开。P(71)
37、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p73)
38、宗教观: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p73)
39、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74)
40、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幻想的反映;是剥削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秩序、奴役和麻醉人民的精神工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p74~79)
41、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的消极作用: 第一,宗教麻醉人们的精神。
第二,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第三,宗教阻碍社会的发展。
宗教的积极作用: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被压迫群众利用宗教形式和某些教义、口号,组织群众进行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思想和宗教活动对于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的发展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教职人员在学习宗教和传播宗教的活动中,对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79~80)
4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理论基础:
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第二,宗教信仰问题是思想领域的问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基本内容:
第一,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第二,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三,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第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p85~86)
4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旨和任务:
第一、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旨是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第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任务是依法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即保护宗教教职人员正开展正常的教务活动。P(88)
44、“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
划清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p99~100)
45、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p104)
46、文化观:文化观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和观点,即人们认识、理解、对待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等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文化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7、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和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8、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文化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文化,不论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社会中的一切物质文化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发展。
49、文化的特征: 第一,民族性。第二,阶级性。第三,继承性。
第四,开放性。P(106~108)50、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一,社会的经济、政治对文化有决定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第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二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p(108~109)
51、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P(109)
52、坚持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53、坚持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54、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P(113)
5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p117~118)
56、党和国家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
西藏自治区是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藏语言文字是全区通用的语言文字。第一,藏语言文字在西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第二,藏语文学习依法得到保障。有效保护文物、典籍:
第一,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的积极利用。第二,文物考古工作成效卓著。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第四,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尊重和保护风俗习惯
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p122~126)
57、**的反动本质: **是图谋“西藏独立”的分裂主义政治集团的总头子。P(135)
58、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 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没有变 分裂势力相互勾结没有变
社会主义民族观 篇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更将这种信念具体化为一种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对于考察我国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以及推进民族工作,进行正确的民族观教育,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探索新成果,提出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设的新课题。它所涵盖的民族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观理论体系。因此,深入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观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对华的鸦片战争以后,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国内不仅民族成分繁多,而且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极不平衡,人类社会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加之历史上长期的民族压迫、民族剥削造成民族隔阂、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不团结,使中国的民族问题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后,根据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积极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成功地制定和执行了民族政策,团结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对国内各民族的压迫的结束,开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在一切权利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地联合起来,相互促进,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正确地处理了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二、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处理历史上遗留下的民族问题,又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了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从而保证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巩固。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就此作出了明确的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及其基本特征,核心是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使民主政治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固有的灵活性,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能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参与国家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管理的民主平等和平等自治权利。这主要体现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各民族人民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选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同时,各少数民族还通过选出本民族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的正常宗教活动。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以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后,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其主要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因而,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从本质上说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其本质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与民族和谐。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民族平等,把它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根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也不论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民族都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利益,履行相同的义务。为了全面贯彻这一政策,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把各民族一律平等载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通过的宪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人民以平等地位和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党和国家不仅积极帮助有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建立民族自治区域、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而且对杂居、散居的少数民族也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充分保障他们的平等权利。
民族团结是关系到祖国统一、人民团结和巩固国防的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关系到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的根本问题。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个离不开”思想既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既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客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繁荣进步的客观规律。以平等和自愿为基础,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建立一种和睦、友好、联合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民族关系的和谐延伸,是国家统一和稳定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尤为重要。因此,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标志性特征,是各民族人民真诚合作精神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互助、民族和谐的根本保证。
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实现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的建立上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关系。各民族的互助合作,是我国各民族发展的重要条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又都存在着弱势和局限。各民族间的互助合作是各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发展各民族的互助关系,一方面表现为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支援和帮助,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支持帮助也很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幅员广大,资源丰富,汉族地区经济建设所用的大量原材料和生活资料很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支援的。此外,少数民族同胞大多位于祖国边疆,世世代代在建设边疆、保卫祖国的第一线,为祖国从而也为生活在内地的民族同胞作出了巨大贡献。民族间互助合作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必将更加凸显,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
三、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 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实践证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与发展证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成功的,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首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可以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又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合作, 共同发展。是民族压迫制度被废除后,我国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标志。民族区域自治,由于它固有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充分实现了大小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受到了各民族的积极拥护。民族平等的实现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在各民族间建立起真挚的相互信任和互相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其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调动充分调动各少数民族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最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巩固了国土安全、祖国统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过程,作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民族过程相对应的民族问题在我国并没有、也不会得到完全解决。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的民族间的 发展差距问题、由随现代化推进和民族意识抬升所决定的民族间的利益矛盾和文化摩擦、由国外敌对势力所支持的各种分裂活动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构成的威胁,在我国都将长期存在。纵观全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威胁, 他们往往是从一个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方面进行干扰和破坏,这是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存在和激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处理好国内民族问题,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在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指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比起过去来,具有更大的进攻性、侵略性、扩张性和冒险性。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反对西方敌对势力打着各种旗号, 对我进行的渗透、分裂、颠覆、破坏活动。
当今世界由于民族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给所在地区的民族的发展和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一个拥有13亿人民的多民族的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全中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团结奋进的局面也为世界各国处理和解决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树立了典范。
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有感 篇4
2010-10-24号,在南宁金秋时节仍然烈日高挂的星期天,我们在学院秦岭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了广西民族博物馆。早晨8:30分集队完毕,登上了开往博物馆的公车。由于前去参观的队伍庞大,一个空空的公车瞬间被我们挤得爆满!好不容易经过协商洽谈,同学们最后都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空间。车上同学们补觉的补觉,吃早餐的吃早餐。总之就是一片和谐氛围!
大概九点钟左后,几辆公车陆续起动了,载着我们激动的心向着我们的目的地前进。一路上同学们看着窗外的风景,我们就谈论路上的建筑物和道路桥梁(三句话不离本行嘛)。没有去过那里的我真的不知道有那么远的路程呀,站了半个多小时的我们一路摇摇晃晃摩肩接踵。忽然间我注意到了南宁大桥,它是那么的雄伟结构独到构思新颖,心里不由得肃然起敬,我便想着:有一天也能建造这么一座桥,我的人生就圆满了!
可惜城市化的现代都市环境被污染的很严重,在公车上远远望去,天空上就像蒙着一层灰雾,让人的心情有那么点低落。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博物馆占地130亩,建设总投资约2.5亿元,主体建筑外形取材于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整个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鲲鹏,遨游于青山绿水之间。进入博物馆,我们都像兴奋的小鸟一样,迅速鸟兽散了。首先参观的是博物馆的二楼,主要是东盟博览会的简介。在这里我了解到,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倡议,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社会主义民族观 篇5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民族观教育主要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正确观点, 深入了解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育。
一、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到民族没有优劣贵贱之分, 树立起各少数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思想观念, 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大学生要做到相互尊重;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象,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各民族经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对来说,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除了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因素以外, 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思想观念保守、封建残余思想和迷信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固步自封观念和保守心理, 扼杀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尽管我国政府实行各种优惠政策, 但这些地区的发展相对缓慢, 不过, 这不是民族的优劣问题, 而是各个民族发展的先后问题。
民族平等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交往中各个民族之间处于同等的地位, 享有同等的权利;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亲如一家、和睦相处的一种友好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思想教育, 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我们党一直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在民族问题上, 我们党首先解决了我国各民族的社会地位问题, 指出:在我国各个民族具有一律平等的社会地位, 享受同样的社会权利, 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同的社会义务;各民族无论拥有多少的人口, 居住地域无论大小, 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是否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 各少数民族之间一律平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关系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50多个民族的国家来说, 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二、将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引入课堂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增加我国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资源等教育内容, 激发民族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传承我国中华民族文明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首先, 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作为古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 他们曾经熏陶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 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思想境界, 培育了传统的民族精神, 中国先辈们创造的灿烂精神文化, 对中国今天文化的繁荣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我们忽视了对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在我国不同程度地渐渐退却, 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和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现象。为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精神文化,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把儒家思想文化、爱国主义精神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 帮助民族大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育他们“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培养他们“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高尚爱国情操;发扬“刚健奋进,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民族大学生。
其次, 要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各少数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礼仪、宗教信仰、节日庆典、绘画艺术、建筑风格、医药艺术、文化典籍等等, 构成了我国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格局和文化特征。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希望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因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种心理, 创造各种条件, 尽量避免单纯的灌输和说教, 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 将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民族整体文化中来进行。要加强民族常识教育, 引导他们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 发扬光大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做到推陈出新, 继承和发扬各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同时, 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民族历史。为了使民族大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课上指导、帮助和培养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之外, 在课外也应指导民族大学生阅读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 引导民族大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看待中国, 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了解中国各族人民灿烂的优秀文化, 民族院校大学生通过一些课外学习和阅读, 进一步深入了解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有利于丰富他们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知识, 进一步增强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院校通过加强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 有利于民族大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 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我们党的民族政策, 了解我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 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民族观, 培养他们自觉贯彻执行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培养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正确认识和对待各民族的不同文化, 处理好大学期间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共同抵制民族分裂活动和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有利于保持我国的稳定、团结和统一。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加强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应该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文化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民族观 篇6
一、马克思主义政权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府治理的思想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基础与核心, 这一理论对于政治和国家等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科学理解, 形成马克思主义特色的政治学说, 区别于其他的政治学说。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府治理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与道路选择, 以及处理政府、市场和市场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学理价值, 对于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府治理的思想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 国家政权理论既是政治学理论中最基本的理论, 其最基本的内容, 就是关于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消亡的学说。第一, 关于国家的起源。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社会的结合发现, 国家的起源由人的理性或自由意志而产生。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指出: “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但是, 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 而是现实中的个人。”把国家产生的基础从想象拉回。关于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指出: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第二, 关于国家的本质, 国家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两种本质属性。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 恩格斯分析了国家的产生, 是由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 其中经济上占统治地方的阶级借助国家的职能成为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此, 国家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方面, 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社会组织, 通过行使其社会职能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 又具有社会性。第三, 关于国家的消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 “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 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 这样一来它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 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 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①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 同时, 也会随着阶级的消失而消亡。
1871 年巴黎革命之后, 马克思的政权观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并对无产阶级组织和运行国家权力的方式提出一些设想。马克思认为, 无产阶级在运行国家权力时, 首先要取消常备军, 取消这种具有压迫性质的权利, 用人民武装、工人武装的形式来代替, 以此保卫以夺得的政权; 第二,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 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变公仆为主人, 公职人员就必须由人民选举, 接受人民监督并随时可以被撤换, 并废除特权, 所有的公职人员都只能拿跟工人一样的工资; 第三, 取消会议制, 国家机关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 第四, 要彻底消除权利的神秘色彩, 使权利运行透明化、阳光化。在此,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尚未明确提出“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的概念, 但事实上与我国当前提出的政府治理在治理主体、治理机制以及治理目标上有不谋而合之处了。
二、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 随着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在治理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方政府治理起步更晚, 影响政府治理能力的因素较多较复杂, 在建构治理体系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暴露了一些明显的问题。第一, 法治治理理念与实践相对滞后。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法治理念与实践方面相对滞后。第二, 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能力不强。在制定政策方面,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缺乏制度创新能力, 有的地方政府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在延用旧的制度, 所以往往不能找准问题的核心, 阻碍治理的有效性。在政策的执行方面, 有的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公共政策的执行者, 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敷衍执行, 造成“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情况发生。第三,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等危害社会稳定的因素, 对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中过分依赖警力来维持刚性的社会稳定, 忽视了公共管理的作用。这一方面就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 在维护社会稳定前提下, 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到地区经济发展中, 参与到地区公共服务中。第四, 政务公开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基本上还处于信息发布阶段, 并没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待提高。第五, 处理危机的能力还需提高。危机与危机管理意识严重缺乏, 缺乏协调的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 危机决策模式落后单一, 缺乏信息公开机制和信息处理机制等等。
三、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的主要对策
马克思认为, 国家最终会走向消亡。社会主义国家权利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权利行使, 是为了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 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掌握国家政权, 权利的形式也不能止步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权利, 要不断弱化国家权利的统治职能, 使其向社会复归, 为国家的消亡创造条件。这一不断弱化国家权利统治职能的过程就是从统治转向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权观提到的社会主义国家统治职能要不断弱化。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的特殊内涵, 紧扣当前政府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章主要从转变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机制、打造治理队伍、优化治理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对策。
( 一) 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理念
马克思主义政权观认为, 无产阶级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作为社会公仆的一份子, 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 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第一, 服务理念。现代地方政府要求以服务为宗旨,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 首先要树立服务理念。树立“真诚为民服务、提供平等服务、提供有效服务”的理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办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情况和需求。把政府治理的中心放在为社会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工作中来, 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类主体的作用。第二, 法治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因其特殊性, 法律意识相对淡薄, 法治是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保障。在地方治理过程中,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该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 化解矛盾, 使治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有序化。第三, 开放理念。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 “开放”不仅仅是开放市场, 更是思想上的开放, 所以,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要树立科学化与现代化的理念。第四, 共享理念。为了让人民群众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更好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第五, 因地制宜理念。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治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地方治理的时候最需要忌讳的就是“一刀切”模式, 从本民族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地进行治理。
( 二) 转变政府职能, 创新政府治理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政权观同样认为, 权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而不是特定阶级, 认清社会主义社会政权的权利主体,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权观的重要内涵之一。国家最终会走向消亡, 我们需要不断弱化国家权利统治职能, 由统治转向治理, 在这个弱化过程中, 使国家的权利真正属于人民, 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 政府角色转变是前提, 从管理角色转变到治理角色, 从被动服务转变到主动服务, 建立健全政府治理机制, 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机制保障。第一, 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角色转换。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是在政府在治理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第二, 实现主动服务的职能转换。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要实现主动服务的职能转变, 一方面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和管理, 另一方面就是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第三, 建构民族地区政府治理体系, 提升治理水平。包括治理的目标、前提、主体、内容核重点。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发展的目标,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建设, 提高制度执行能力, 主体是扩大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治理内容就是强化地方政府协调整合的能力, 治理重点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重点, 如湘西地区实行精准扶贫。
( 三) 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提升治理队伍综合素养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就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首先, 对公务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权观教育。马克思主义政权观就是正确的政权观, 对公务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权观教育, 让公务员树立“权为民所赋, 权为民所用”的正确政权观, 进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做好人民的公仆。第二, 强化公务员理论学习和道德建设。第三,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干部治理能力轮岗培训。干部轮岗培训就是让领导干部跨岗位、跨部门进行交流培训。第四, 健全公务员管理机制, 健全招录任用、考核激励以及监督机制。
( 四)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建设, 优化治理能力环境
马克思主义政权观指出, 要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来初步实施对旧社会的改造。环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重重交织的结果, 优化环境就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依靠自身文化和理念方面的因素来获得影响力的能力。文化和理念渗透在社会、生活和治理之中,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要注重软实力建设。第一, 优化政府治理的政治生态环境。强调法治, 提高政府公信力, 强化“一把手”的权利管控。第二, 优化政府治理的人文环境。优化政府治理的人文环境, 建设一个开放、健康、进取、奉献的人文环境, 不断丰富、发展区域文化, 有效开发和利用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第三, 优化政府治理的自然环境。少数民族地区大多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习近平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 是优化政府治理自然环境的指导理念。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理念和绿色环境发展理念。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推动者。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改革正在不断深化, 全社会正在努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迈进。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政权观的理论进行了梳理, 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现状与不足, 提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中文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5]刘军.马克思国家观的三大理论创新[J].河北学刊, 2006 (06) :21-25.
[6]王同新.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的黑格尔主义来源与当代价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79-88.
浅析张治中的民族观 篇7
1 张治中民族观形成的基础
张治中(1890-1969)出生于晚清,接受过10年私塾教育,初步接触到“华夷之辨”等传统民族观的内容。促使张治中对中国民族有比较深刻认识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进入过军校学习,接受过辛亥革命的熏陶。他参与过创建黄埔军校的工作。“加盟黄浦,确是他人生中一次大的转折”。(1)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的民族思想产生了改变。由最初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逐渐演变成为“五族共和”,并进而到国族。1924年,孙中山提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孙中山的民族思想对后来的历届民国政府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民族平等思想基本上被延续,从而逐步确立起了一种以维护国家统一和强调民族平等为内容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国民党的民族政策大体继承“三民主义”。一方面寻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自立,另一方面寻求国内各民族的平等与共同发展。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成为张治中民族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张治中主政新疆时期,正是新疆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且国民党在新疆的统治力量根基不稳。张治中并没有拘泥于国民政府方针政策的束缚,而是充分利用蒋介石的授权,对形势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新疆实际情况的路子。结论是:新疆问题既是民族问题,也是外交问题。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一是民族平等;二是中苏亲善。
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张治中民族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时期的过程。既有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支持,又有在新疆实际工作经验的现实依据。
2 张治中民族观的主要内容
2.1 提倡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由于三区革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使得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认识到,在新疆推行民族压迫的时代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旗帜必须高高举起。因而派张治中这位较具资产阶级民主意识的人亲赴新疆。张治中进疆的首要任务,便是努力解决三区问题。
抵达迪化后,张治中与吴忠信、朱绍良等国民党大员达成共识:新疆问题,除了通过和平谈判,谋取政治解决以外,别无选择。他认为:“新疆问题是民族问题。新疆人民在历史上是备受反动统治的高压和剥削。这种高压和剥削的结果,就是人民奋起反抗。因此要想解决新疆问题,首先要改变过去的态度和做法,并且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给他们以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首先是政治上的平等权利”。(3)在与三区政府代表的谈判中,以及在其主政新疆期间,提倡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是张治中一再强调和遵循的原则。
首先,在观念上摒弃了延续上千年的“华夷之辨”,平等对待和尊重少数民族。他认为新疆的少数民族同胞“漂亮俊秀”,“吃苦耐劳”,“健康活泼”;“应该给他们以莫大的同情”。不仅如此,还将此观念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1)政治方面。在国民政府与三区代表达成的《和平条款》以及其后新疆省政府颁布的施政纲领中,赋予少数民族上层一定的政治权利。同时还规定政府取缔对宗教歧视的政策,予人民信仰宗教的完全自由;国家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文书,准汉维文并用,人民呈送政府机关文书,准予单独使用其本族文字;允许中小学用本族文字施教;政府确定民族文化和艺术可自由发展;人民享有出版、集会、言论自由等等。
(2)经济方面。1946年3月,国民党举行六届二中全会,在会上他就新疆问题作了报告,他呼吁:“要从根本上解决新疆问题就得要建设新疆,就是要以充分的力量去建设新疆。我恳切的希望政府主管部门不要在财政上打小算盘,因为新疆对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团结实在关系太大了。如果只在财政上打小算盘,新疆建设的前途就非常黯淡,就不容易把新疆建设起来,而对安定新疆保障新疆的工作就必然发生极大的阻碍”。张治中意识到,要建设新疆,首先要解决技术人才问题。他建议南京政府组织派遣一个新疆建设技术辅导团,协同新疆省政府制定各项建设计划,造就各项建设人才,执行各项建设工作,利用内地技术人才以建设新疆。张治中上台后裁撤了盛世才时代的新疆土产公司,成立了西北民生实业公司。它的建立对迫切需要物资的新疆人民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此外,从1946年7月1日起,免除全省所有税收半年,农牧税一年,大修水利工程,等等。
(3)社会方面。尤为引人注目政策是,禁止回汉通婚,这在张治中的回忆录中也特别提及。
2.2 维护国家主权,反对民族分裂,增进中苏亲善
在张治中的民族观中,民族利益是从属于国家利益的。张治中在处理这一层关系时非常注重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处理民族问题。同时,由于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张治中也非常注重分析地缘政治形势,将新疆问题置于中亚的大环境下,合理处理中苏关系,得到苏联方面的支持。
2.2.1 与民族分裂势力做誓死斗争
三区革命虽然是反对国民党在新疆的统治,但也带有明显的民族分裂趋向,民族分裂分子妄想建立自己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针对民族分裂分子妄想独立的图谋,他始终坚持国家统一的原则,反对民族分裂言行,把维护祖国统一作为和平谈判的前提条件,指出成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是分裂祖国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
从国家、民族利益角度看,新疆事件的和平解决,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新疆人民利益,在人民心中种下了实现和平的希望。从日后新疆发展的角度看,新疆事件的和平解决,使得新疆问题依然是中国内部的民族问题,避免了新疆局势的国际化和复杂化。
2.2.2 增进中苏友善,维护国家和平统一
大革命时期,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张治中抵达迪化后,经与当地国民党军政长官详细讨论研究后,一致认为:和平谈判的基础是必须取得苏方的合作。可以说张治中这一论断看透了苏联对新疆局势的影响力。三区政权也接受了苏联政府的斡旋,同意与国民党政府举行和谈。
张治中奉行亲苏政策,根本目的是借助苏联影响,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主权的完整,并为新疆的民族团结、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张治中亲苏的政策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阻力与指责。国民党政府一向是反苏的。张治中把他的理由详细地向蒋介石陈述,蒋介石不止一次地对张治中说:“新疆问题由你全权办理”,可见蒋介石在新疆问题上是信任张治中的。虽说如此,张治中还是遇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两大保守势力的压力。尽管如此,张治中实行亲苏政策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他在处理新疆问题之初,就决定以对内和平和对外亲苏两大政策作为一切政策的基础。
可以说,正是张治中的坚持与斗争,才为新疆问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为新疆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张治中为了增进中苏亲善,做了许多的工作,主要有:(1)协助苏联运回存放猩猩峡和哈密的物资。(2)中苏航空协定的签订问题。(3)迪化中苏文化协会的恢复和经常活动。(4)“归文会”的撤销。(5)阻止美军用飞机到新疆“游览”及对北塔山事件的处理。
3 张治中民族观的局限性
“应该指出的是张治中确实是国民党内比较开明的人士,他的新疆政策确实和历代新疆其他统治者的政策不一样。但在国民党统治的大背景下,张治中个人的开明并不等于整个国民党政府的开明。”这一点在他的民族思想中体现得很鲜明。
张治中的民族观虽然强调各民族团结,但是依然没有突破国民政府民族政策中五族共和的范畴,对于一些人口较少民族重视不够。在其民族政策中,过分强调少数几个民族在新疆的作用,容易在少数民族中滋生“大民族主义”思想。
此外,张治中的民族团结政策,只是限于民族上层人士。这当然是由张治中的阶级属性以及国民党政权的阶级基础所决定的。这样的政策,虽说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缓解民族冲突,但是长期来看,并没有解决各民族底层群众间的误会,也使得其政策并没有在广大群众中深入人心。
他对一些罪大恶极的少数民族人物并没有进行坚决打击,而是以纵容姑息的方式来换取他们的支持。例如乌斯满与麦斯武德等人,张治中一味姑息,甚至委以重任,使得他们嚣张至极,为今后新疆的稳定埋下了隐患。
4 结语
张治中在新疆近代史上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亦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提倡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提倡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持在一个国家的框架内讨论民族问题;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少数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这些思想与举措,有利于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在他的努力下,一个完整的、没有民族战争的新疆融入到了新中国的大家庭中,这是张治中对国家、对民族最重要的贡献。
摘要:张治中是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新疆的一位最高长官。其主政期间的纲领与措施,对新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也是张治中民族思想走向成熟、并付诸实践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对原始文献的整理分析,讨论了张治中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张治中,民族观,新疆
参考文献
试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的培养 篇8
一、牢牢把握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敏锐性和洞察力
(一) “等、靠、要”现象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常遇到的“等、靠、要”现象具体表现为: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待资助和帮扶的态度上, 希望学校在评优、评奖、评助和选举学生干部上给予更多的照顾, 简单地认为获最高的资助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在个人生活消费中, 有些获得资助的同学开销巨大, 买名牌服饰、购置高配置的笔记本电脑和时髦的电子产品、请老乡喝酒吃饭等现象屡见不鲜。在诚信认识上, 认为不要白不要的思想与言行时有体现, 甚至个别家境丰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亦假扮贫困, 要求获得资助。在竞争意识上, 规避竞争、走“政策后门”的思想较为严重。在责任担当方面, 敢做不敢当,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事常见。以上“等、靠、要”的种种思想及表现, 容易制约少数民族同学自强不息、成长成才的动力。此外, 这部分同学往往将少数民族身份作为“等、靠、要”最直接的支撑依据, 其背后折射出不恰当的民族观, 值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度挖掘和研究。
(二) 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的引导
众所周知,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后备军, 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希望, 受不恰当的民族观制约和影响, 长远而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发展、民族地区发展乃至国家和谐与稳定都会造成诸多阻碍。江泽民同志指出:“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正视个别民族学生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和现象, 并及时予以理论解答和教育应对。
二、部分学生不良思想的根源
(一) 来源于观念认识
一是地方观念影响。相关研究认为, 民族地区的贫困者由于种种原因, 容易对政府和社会的扶贫工作形成某些心理依赖, 所谓心理依赖, 简单地说, 就是指贫困者缺乏改变自身贫困生存状态的信心、需要和热情, 一味地将自身生存的希望寄托于外界的援助上的一种惰性心理现象。这种心理依赖主观原因来源以下几个方面:经常遭受社会生活的重度挫折, 这是贫困者形成心理依赖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民族群体自卑心理的影响, 这是贫困者形成心理依赖的心理基础;某些落后的文化观念的影响, 这是他们形成心理依赖的思想基础和观念基础。[4]这种群体性的心理依赖在部分民族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及成长过程中形成先入为主观念, 从而当他们面对困难时首先容易想到的是外部援助。
二是就业观念较落后。具体体现:如遵循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思维, 毕业时只想进政府, 无明确的就业定位, 就业意识淡薄, 等待学校与地方安排等。这些观念在部分低年级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尤为明显, 是他们在校期间无法形成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动力的主要原因。
(二) 来源于人生经验
一是互动效应。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基础教育时期均极为淳朴, 他们是生源地中思想道德和学业等各方面的佼佼者。然而, 当远离家乡来到繁华的发达地区就学, 面对诸多新鲜事物和思想冲击时, 如若没有科学先进的思想指导, 他们很容易被繁华虚荣的多元思想误导, 从而动摇原有的思想基础, 甚至出现思想真空状态。
二是对比反差。面对学长或朋友们的告诫, 多数学生也并不盲从, 仍能客观地观察和看待事物。然而, 当少数学生遵照学长们的“告诫”投机获得诸如资助上的利益时, 极大挫伤那些诚信、自强学生们对于公平、公正的态度和认识。在不平、气愤之余进行再三思考后, 他们试图调和已有观念与现实的冲突, 在抵制或是接纳之间更倾向于走中间路线, 即保持和坚守内心的公平和道德感, 同时又见机行事, 保持好与老乡同学的队形。
三是实践困惑。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 求知欲旺盛。但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较为落后, 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基础差, 他们深切感到学习、就业方面的巨大压力, 焦虑重重。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经历了如考试、面试等挫折后, 容易斗志消沉, 又无他计可施, 由此自暴自弃, 精力投入到挥霍和娱乐之中, 在对待外部援助上容易形成“等、靠、要”的思想。
三、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
国内相关调查研究显示, 在影响大学生国家观民族观形成的因素中, 大学生把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视为主要影响因素, 其中人生经历占到25.97%、社会现实占到22.57%。关于影响大学生国家观民族观形成的主要人 (人群) 中, 朋友同学占到35.3%、父亲占到21.7%。影响大学生国家观民族观形成的主要途径或方法中, 社会实践占到37.56%、课堂教育占25.04%、网络媒体占23.80%。说明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迅速提升, 大学生身边的人物影响力加强, 并由代际影响为主转向朋辈影响为主;课堂教育等知识性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力逐渐弱化, 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育方式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网络媒体等新兴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已接近课堂教育。[5]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针对性改善和加强教育
一是以资助工作为切入点, 立体性开展资助管理教育和民族观教育。在高校资助工作中, 部分民族学生因既定的“等、靠、要”思维。为此, 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资助的认识和解读。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1.评定前和评定后教育相结合。使政策深入人心又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既做到评前规则明晰又做到评后服众和激励, 使公平、公正得到有效落实。2.整体教育 (如以班级为单位的大会和以少数民族同学群体为单位的座谈等形式) 和个别教育相结合。3.评选工作和政策教育相结合。重点从感恩角度和自立自强的角度解读资助政策, 尤其在少数民族同学群体座谈中注重从民族地区的历史、地位、文化增强和激发民族同学的自豪感。
二是以朋辈榜样的宣传为带动, 提高少数民族同学自强的信心和动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少数民族同学当中优良的品质和事迹, 在适当的场合予以大力宣传;邀请将相关专业的优秀少数民族学长、校友回访座谈;注重优秀少数民族校友从类型到数量的网络宣传, 让少数民族同学看到更多的成才路径。
三是以实践历练为契机,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识和才干,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胡锦涛同志在《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 是最好的教育手段。由于语言障碍、饮食限制以及文化差异,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较难获得实践机会。为此, 需要高校联合社会各界积极拓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层次实践平台。1.增设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通过老师的传帮带、同学的团队协作、服务师生的成就感, 使少数民族同学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能力、增强大局观、感知成长的快乐。2.增设专业实践平台。通过科研学术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同学的专业技能实践, 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拓宽多样化的学习渠道。3.拓展校外社会实践平台, 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实践平台。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有返乡就业和发展的情怀。开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实践基地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需要, 同时能让老师和其他同学深入少数民族同学的成长环境, 感知少数民族同学的家乡, 很自然拉近与少数民族同学的距离, 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少数民族同学的了解和认识, 为促进校园和谐与团结注入新鲜的活力。4.进一步搭建就业实习平台。充分发挥校友等各类社会资源的桥梁作用, 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实习平台, 进一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求职技能、理清职业生涯规划。5.重视课堂育人。尤其加强两课中关于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 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诸如定期由民族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结合时政、生活开展座谈等不同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亦是课堂育人的外延。
(二) 科学提升引导力度
一要励志。胡锦涛同志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 学习才有动力, 前进才有方向, 成才才有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掌握政策动态, 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才引导。如以少数民族骨干培养计划为牵引、邀请少数民族优秀党员回访等来激发民族学生争做高层次人才的志向。
二要规划目标。合理的目标是自我激励和管理的手段, 在励志基础上,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注重加强对民族学生学业目标、职业目标的梳理和引导, 辅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乃至生活规划。
三要引导。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有能歌善舞、豪放不羁、性情直率的特点。相对于较为单调的学业学习、学术研究、专业技能锻炼等项目, 少数民族学生更热衷于文艺文体、老乡往来等活动, 从而在规划的执行力度上容易打折扣。为此, 一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充分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 要通过法规校纪的教育和实施来予以规范。实践证明, 严谨的学风和鲜明的纪律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
四要整合引导力量。引导的有效性离不开家庭的作用。研究显示,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力远高于教师。[7]由于语言障碍、偏远地区通信落后, 加之个别民族学生刻意隐瞒或虚报家庭联系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较难及时与民族学生家长开展有效沟通。此时, 充分发挥民族学生班干、少数民族地区内派教师的作用, 或是通过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能较及时的与家长获得有效沟通, 进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 创造性开展关爱帮扶工作
一是发挥文化活动的融合作用。少数民族学生十分活跃, 多数有文化文体特长, 各类班级校园活动有助于增进他们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进而提升责任意识。二是积极开展学业帮扶。党员“三帮一”, 汉民学生“3+1”住宿等形式均是提升民族同学学业技能, 加深民汉同学友谊的有效形式。三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班干。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有一定的政治抱负。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少, 群体效应扩散快, 培养少数民族班干有利调动民族同学的积极性和自豪感, 有利于民族同学自觉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此, 要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同学在班级、学生社团中担任学生干部, 注重对他们工作上的指导、经济上的关心、志向上的激励、学习上的帮扶。
总而言之, 从民族观视角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遇到的“等、靠、要”现象, 针对性加强教育和引导, 有利于服务少数民族大学成长成才, 对校园和谐、民族团结、民族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民族教育章节中提出, 要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 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当今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资助工作及一些培养环节中容易呈现出“等、靠、要”的思想和现象, 与“自力更生、共同繁荣”的民族观不合时宜, 容易从实际细微之处对大学生正确民族观的形成造成冲击。正视这种思想和现象, 不仅是关乎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助学、励志、强能等问题, 更是关乎如何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和培养的全局性问题, 应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予以及时应对。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等、靠、要”
参考文献
[1]吴正俊, 俞萍.实现教育公平, 夯实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149
[2]胡良人.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广西社会科学, 2006, (8) .
[3]转引自于.布仁巴雅尔.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 (3) .
[4]吕学芳.民族地区扶贫对象依赖心理的主观成因探析.吉首大学学报, 2001, (2) .
[5]丁春平.不同时期大学生国家观民族观变化轨迹调查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3) .
[6]马克思恩格斯选1.人民出版社, 2008, 55~56.
论孔子民族观的历史地位 篇9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 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 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伟大的文化导师和精神领袖,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产生了犹太教的先知, 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古代中国有老子、孔子、庄子等。他说:“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是, 世界上三个地区的人类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1]著名学者刘泽华教授也指出:“在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 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库里找到原型或雏形。直到今天, 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 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源头。”[2]通常我们说,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体, 以释、道文化为两翼, 而奠定整个中国文化主流地位的是先秦孔子之道, 因此, 孔子之道对整个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基本上确定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它反映在民族观上也是如此。
二、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
《礼记·王制》说:“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可见, 先秦时代已经有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说法了。
东夷, 主要是指居住在离西周核心政治区较远的部落与方国民族的总体称呼, 并不是指东夷族。东夷, 分为很多种民族。《后汉书·东夷传》说:“夷有九种, 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此外, 还有“淮夷” (《史记·周本纪》:“召公为保, 周公为师, 东伐淮夷。”) “蓝夷” (《竹书纪年》:“仲丁即位, 征于蓝夷。”) “鸟夷” (也作“岛夷”) (《史记·夏本纪》:“鸟夷皮服”。《尚书·禹贡》:“鸟夷卉服。”) “嵎夷” (《尚书·禹贡》:“嵎夷既略, 潍、淄其道。”) “莱夷” (《尚书·禹贡》:“莱夷作牧。”) 。
南蛮是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云贵高原地区民族的总称呼。蛮族也有很多种民族。《尚书·周书·武成》说:“华夏蛮貊, 罔不率俾。”《诗经·大雅·荡之什》说:“以先祖受命, 因时百蛮。”《史记·孔子世家》也说:“昔武王克商, 通道九夷百蛮, 使各以其方贿来贡, 使无忘职业。”由此可见, 蛮族是南方多种民族的总称, 而不是仅仅指蛮族这个民族。
西戎是对中国境内西部民族的总称, 也不是指单一的西戎族。西戎族, 包括羌 (姜) 族、鬼戎、骊戎、狐戎等。据说都是炎黄的后代。《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火师, 姜姓其后也。”西戎在先秦的主要居住区是在秦国的西部, 以陇山山脉为中心地带。
北狄是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总体的称呼。北狄主要分为赤狄、白狄、长狄等。每个狄族由很多的部落氏族组成。如赤狄主要由皋落氏、潞氏、留吁氏、甲氏、铎氏、廧咎如氏等六大氏族组成。[3]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民族也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西周政权内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西周政权外部则是“四夷交侵”。从历史上看, 西周的华夏族统治区域是十分有限的, 大概相当于当时中国的五分之一, 其他五分之四地区是四夷民族居住区。宋代洪迈在《容聊随笔》中说:“成周之世, 中国之地最狭, 以今地里考之, 吴、越、楚、蜀、闽皆为蛮。淮南为群舒。秦为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 乃鲜虞、肥、鼓国。河东之境, 有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潞国。洛阳为王城, 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浑、伊雒之戎。京东有莱、牟、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 今汴之属邑, 亦用夷礼。邾近于鲁, 亦曰夷。其中国者, 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 通不过数十州, 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 (《容聊随笔·周世中国地》卷五) 到秦统一中国, 华夏族的活动和势力范围已经东至大海, 东北抵今东北地区, 北达大漠南, 西临今甘肃、宁夏, 南暨今两广。到汉代, 这个范围更加扩大。[3]
先秦时代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少数民族, 而是对西周周边地区民族的总体称呼, 他们不是少数民族集团。
春秋时代, 中国的文明其实已经相当成熟。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 对三代以来的文化 (自然包括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民族的文化) 作了总结、损益和传承, 同时又汲取了各个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 如巫、史、儒 (孔子创立儒家之前的神职人员) 等文化精髓, 创立了儒家。孔子民族观是儒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创之日起就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三、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
孔子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王朝是从血缘的角度来划分民族, 认为诸夏民族是优等民族, 而四夷是劣等民族, 因此经常对他们采取战争来俘获大量奴隶, 迫使他们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左传》《国语》《穆天子传》等书都有关于征四夷的战争丰富记载和描述。诸夏认为, 四夷其实是畜生的后代, 比起诸夏民族要差一等。《国语·鲁语上》说:“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郊鲧而宗禹。”
从血缘关系上说, 血缘民族观论者认为夏是黄帝的后代, 是正统。《大戴礼记·帝系》说:“黄帝产昌意, 昌意产高阳, 是为帝颛顼。”又说:“颛顼产鲧, 鲧产文命, 是为禹。”《史记·夏本纪》中也说:“禹之父曰鲧, 鲧之父曰颛顼, 颛顼之父曰昌意, 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 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这也就证明禹与黄帝部落具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所以, 诸夏各族认为华夏文明的真正人文始祖是黄帝。
诸夏认为, 四夷民族不是黄帝的后代, 因而是野蛮民族, 所以, 四夷民族的名称基本都是以反犬旁或者是以动物名称为偏旁来起名的。如《后汉书·南蛮传》中有段神话般的描述:“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 帝患其侵暴, 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 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 购黄金千镒, 邑万家, 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 其毛五采, 名曰槃瓠。下令之后, 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 群臣怪而诊之, 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 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 又无封爵之道, 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 以为帝皇下令, 不可违信, 因请行。帝不得已, 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 负而走入南山, 止石室中。所处险绝, 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 为仆鉴之结, 着独力之衣。帝悲思之, 遣使寻求, 辄遇风雨震晦, 使者不得进。经三年, 生子一十二人, 六男六女。槃瓠死后, 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 染以草实, 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 以状白帝, 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班兰, 语言侏离, 好入山壑, 不乐平旷。帝顺其意, 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 号曰蛮夷。外痴内黠, 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 母帝之女, 田作贾贩, 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 皆赐印绶, 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 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这段话, 我们至今无法考证其真实, 但是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夏、商、周三代诸夏民族认为, 四夷民族就是某种动物的后代。他们从血缘关系上就比诸夏民族低一等。这反映了三代以来民族血缘不平等的关系。
孔子作为三代以来文化集大成者和儒学的开创者, 他否定了三代以来血缘论不平等的民族观。孔子认为, 民族之间的不平等, 不是体现在血缘关系上, 而是体现在文化教养的高低上。他认为华夏族之所以是先进的民族, 主要体现在礼乐文化上。他说:“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论语·八佾》) 孔子认为, 诸夏文化鼎盛, 而四夷地方则是文化荒漠, 保留了很多落后的风俗习惯。
《汉书·地理志》记载先秦北狄燕地就有“宾客相过, 以妇侍宿”的陋习, 东夷齐国一些地方, “民家长女不得嫁, 名曰‘巫儿’”, 甚至一些地方娼妓盛行, 如赵国和中山国地区。但是像邹鲁这样的国家, 深受华夏文明的洗礼, 就很少见到有关于娼妓盛行的记载。司马迁说:“邹、鲁滨洙、泗, 犹有周公遗风, 俗好儒, 备于礼。” (《史记·货值列传》)
孔子作为夏商西周文化的总结者, 他整理《诗》《书》《易》《礼》《春秋》作为培养弟子的教材, 同时又开创了民间私人办学的先河, 采取“有教无类”方式平等招收弟子。他在教学过程中, 阐述了自己的民族观。孔子的民族观, 不是从血缘关系上讨论“夷夏之辨”“尊夏卑夷”“尊夏攘夷”。《论语》里记载了一件事,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 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孔子认为, 凡是礼仪文化存在的地方就不是简陋的地方, 即便是像偏远的夷地亦是如此。因此, 在民族观上, 他希望将礼仪文化简陋的四夷之地变成周礼文化盛行的地方, 由四夷变诸夏, 由诸夏而入周道。所以, 他说:“齐一变, 至于鲁;鲁一变, 至于道。” (《论语·雍也》) 杨树达说:“《春秋》之义, 夷狄进于中国, 则中国之。中国而为夷狄, 则夷狄之。盖孔子于夷狄之界, 不以血统种族及地理与其他条件为准, 而以行为为准。”[4]齐国管仲, 奉行“尊王攘夷”, 忠实地捍卫着华夏文明, 这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孔子说:“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 用文化来界定一个民族的先进与落后, 这是孔子民族观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突破与超越, 这大概也是孔子从事教育, 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一个内在动机吧!
综上可知,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于“夷夏之辨是着眼于文化角度, 较少地域之分和种族之别, 这对于促进华夏族和周边诸族的交融, 提高经济、文化水准, 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睦, 产生了许多正面积极的作用。”[5]因此, 孔子民族观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德)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2]刘泽华, 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4]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社会主义民族观】推荐阅读:
社会主义本质观07-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10-21
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07-25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观09-2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10-21
做社会主义爱国观的积极践行者10-25
中考政治考前冲刺系列 专题03 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07-27
共产主义观06-20
整体主义课程观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