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学习观

2024-09-29

人本主义学习观(精选8篇)

人本主义学习观 篇1

教育心理学作业

作业题目: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并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理解和看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1、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为了使大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先反省一下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观。

在学习和教学行为中,我们都隐含着一套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当我们教授科学知识时,会对学生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这里,我们用“发现”而不是“发明”。

我们说“牛顿发现了什么定律”,言下之意,牛顿的理论就如同石油、煤矿、金矿、银矿一样隐藏在世界某处,在牛顿之前是客观存在着的,后来被牛顿找到而已。这意味着,我们在无形之中将牛顿的理论当作一个东西来看待。为什么在教学中常常把知识当作无形的东西看待呢?那是由我们头脑中的一般认识论观念造成的。我们坚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我们面前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着的,不管我们在不在屋内,它都在这里。也就是说,这张桌子的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知识是什么?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属性及其联系的能动反映。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把“能动”两个字漏掉了,换成了“直接、被动、简单”。知识于是就变成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被动、简单而直接的反映。人脑就好像一部照相机或一面镜子,有关桌子的知识,不过是人脑中映射的桌子的底片、镜像而已。由于外在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的,有关桌子的底片或镜像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是确定的、绝对的。根据这一隐喻来看前面所举牛顿的例子,牛顿的理论是一个客观的、确定的、绝对的东西。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反映论。建构主义理论与这种机械的反映论是相对立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牛顿的理论并不是事先存在着的东西,而是由牛顿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而发明出来的假设和解释而已,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相对性、暂定性和实用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现象或问题,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到底哪个看法代表客观的东西?都不是。它们都不过是一种暂定性的解释、假设而已。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生活实例。

某人肚子痛,上医院看病。如果他找的是西医大夫,会说这是胃炎,是因为胃里有病菌。治疗的方法是吃消炎药,杀菌、消炎,这样治疗肚子就不痛了。如果他找的是中医大夫,他会说这是肝脾不和,治疗的方式是吃草药,使肝脾调和,肚子就不痛了。

这里,肚子痛的现象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客观存在的吗?不是的!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随着人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还可能想出更多的解释、假设和方法来。人类社会的公众知识如此,个体知识也是如此。公众知识在每个学习者头脑中的意义不是客观的,而是每个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认识活动而主观创造出来的,是每个学习者的一种主观经验、解释、假设。人脑不是电脑,同样一段程序在不同电脑中运行的结果可能是一致的,但同样一段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公众知识在不同个体的头脑中意义却是不一样的。总之,无论社会公众知识,还是个体知识,都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这种知识观对学习和教学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是相互关联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东西,那么,学习就不是被动地接受东西,而是主动地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

如果按照以往的知识观,知识是无形的、客观的东西,那么,学习就很自然是接受东西。因为知识既然是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是绝对的、确定的,学生就只能接受这些绝对正确的东西了。因此,学生的任务是往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信息、印入信息,学生在学校的工作就是将课本知识“拿过来、装进去、存起来、提出来”。具体来说,学生先是感知、理解信息,再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然后在课堂练习或者考试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学生不管怎么想,最后都要同课本上说的一样,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是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是客观的、绝对的、确定的,因而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知识观、学习观对学生的创造性是十分有害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个体学习者也生活在世界上,也有着自己的实践活动,对生活实践中所体验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也在作出自己的解释、假设。幼儿园的儿童也对于“月亮为什么会走”的问题,自己作出这样的解释:“因为我走。”即使成人直接教给儿童知识,知识在儿童头脑中的意义也不是现成的,而是建构起来的。这经历了一个生发、形成的创造性认知过程,而非简简单单地接受、印入现成的东西。为了使大家切身体验一下知识的建构过程,请大家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有一个小孩,坐在自家门前,看见一辆卖雪糕的车开过来,突然想起春节时奶奶 给的压岁钱,猛地冲进屋内„„

这个小孩猛地冲进屋内可能干什么?拿钱准备买雪糕。如果学习只是复制、印入信息,那我们充其量只接受到“猛地冲进屋内”那里。“省略号”所代表的意义是从哪儿来的,来自这段文字吗?不是,而是来自我们的解释和推测。如果我们把这段文字中的“卖雪糕的车”换成“希望工程捐款车”,变成下面这段文字。

有一个小孩,坐在自家门前,看见一辆“希望工程”捐款车开过来,突然想起春节时奶奶给的压岁钱,猛地冲进屋内„„

这个小孩这次猛地冲进屋内可能干什么呢?拿钱准备捐款。倘若我们从不知道“希望工程”是什么,也不知道“捐款”是什么,你能想到他进屋拿钱准备捐款吗?恐怕我们可能还以为这是一辆什么稀奇古怪的车,小孩是由于恐慌而躲进屋里呢。这说明,学习不只是印入信息,而是调动、综合、重组甚至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不是现成的,而是学习者经过建构活动而生成的。

如果说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自己的解释,生成了自己的含义,那么,这一个过程必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自主的。学习者一旦遇到什么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感到好奇和困惑,而且有化解好奇、消除困惑的需要,那他就自然而然地充分激活、联想过去的知识经验,进行高层次思维,来尝试作出各种解释,生成自己的理解。

在实际的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性、主动性还体现在自主选择性上。学习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主动选择、寻找信息,然后加以解释。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婴儿也是积极的学习者,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刺激。他们所走进的世界不是一个“乱哄哄的地方”,一个任何刺激都同等重要的场所。他们的头脑优先接受特定的信息:语言、数概念、自然界的特征以及物体的运动等。

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自主进行的,不仅是主动选择信息,而且是自主决定其意义,“自主”是建构性学习的本质属性。

3、建构主义教学观

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知识不是东西,学习不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如果按照以往的观念,知识是东西,学习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顺理成章地是传递东西。按照这样的教学观,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递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教师的工作就是先把书本上客观存在的、绝对正确的、确定无疑的东西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然后高法呈现、讲解、演示出来,一点一点地拷贝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教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头脑中所接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书本上的东西一模一样,正如教师将后中的茶杯传递给学生一样——茶杯在教师手中是什么样的,在学生手中也应当是绝对相同的。通过练习、考试等活动,让学生做一些选择题、匹配题、填空题等,教师就能知道,学生头脑中所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东西是不是一致的。教师在课堂上所关注的是:我怎么呈现、讲解、演示,一旦把信息讲出来了,我就大功告成了,就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自然获得了与我头脑中一样的含义。因此不再关注:这些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是如何解释的,又生成了什么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教学不是传递东西或者产品。要说教师在传递的话,教师充其量只是传递了语言文字符号信息,至于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是什么意思,最终还是由学习者决定的、建构的。这好像收发电报一样,发送方邮局不能直接将汉字发送给对方,必须先根据已有的编码规则,将汉字转换成拼音字母,再转换成源代码。接受方邮局接到电报源代码后,也不能直接获得汉字,而是必须利用已有的解码规则,将源代码转译成拼音字母,然后再转换成汉字。接受方没有接受现成的“意义”,而是对接受到的代码信息进行了“建构”过程,“解释”了这些信息,生成了“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讲者无法将自己的语义直接传递给听者,只能依靠语言文字符号信息来传递。讲者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语义转换成信息,“发送”给听者。听者接受这些信息后,则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义。

但是,人际交流与电报交流存在明显差别。在电报中,两方邮局所用的代码转换(编码和解码)规则是一致的,故而能够成功获得一致的汉字。但在人际交流中,讲者和听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即代码解码规则不同),对同样信息的转译的结果将是不完全一致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什么,更可贵的是要让学习者感受到什么,知识的意义不能直接传递,对知识的情感就更不能传递了。教师不只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环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子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辅导、提示、点拨、帮助、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建构活动。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行为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指某种特定行为的习得过程。当一个人稳定地习得了某种特定行为时,这个人就发生了学习。人类的行为一般都源于对某种刺激的特定反应。S-O-R 人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继承,不仅仅限于行为的习得。行为主义的最大的贡献是行为矫正技术。因为特定行为的习得无法简单依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完成。

2、行为主义教学观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我们主要讨论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设计原则

程序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小步子原则或循序渐进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小步子学习原则。

其次,呈现明显的反应。斯金纳认为,学生的反应能为他人所观察到,正确的反应,需要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则需要改正。

再次,及时强化。当学生作出反应后,必须使他们及时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如果答案是正确的,反馈就是一种增强物,如果答案是错误的,反馈就是一种更正的方法。

最后,自定步调。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进行程序学习。

3、行为主义知识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认知主义学习观

认为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刺激是这个过程的输入部分,而反应是输出部分,似乎囊括了行为主义。其实不然认知主义心理学家重点研究人脑内部操作的机制。对行为主义的强化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认知主义认为,促使行为习得的强化物只有通过认知被行为主体确定为“奖励”时,强化物才会起到强化作用,而不是像行为主义所说的强化物本身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所以认知才是关键。心理加工模型即信息加工模型分为: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由于认知主义重视对大脑内部的研究,在研究学习机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关注情感、态度、情绪、动机和自我控制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而不像行为主义那样,只看到行为以及对行为做表层解释。信息加工模型隐含着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学习仍然是信息复制的过程。

2、认知主义教学观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3、认知主义知识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人本主义学习观 篇2

一、关于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是关于人“如何理解”和“如何知道”的哲学观和认识论。把建构主义思想和人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 并对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首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荷兰尼密根大学对持有不同学习观 (再现学习观、建构学习观和应用学习观) 的学习者进行了实验, 结果显示建构性学习者能在三种学习 (表面学习、深入学习和具体学习) 的结果上表现出最佳成绩。因此, “建构型学习最符合学习的本质, 最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潜能”。其主要内容,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建构性的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 每一次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在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将新信息与其他信息关联起来, 在保持简单信息的同时, 理解复杂信息。建构主义强调, 学习者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 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 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 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2. 目标指引的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是目标定向的, 因为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达到所期望的结果时, 学习才可以说是成功的。但建构主义学习中的目标指引不是从外部、由他人强加的, 而是形成于学习过程的内部, 由学习者自觉确定的。在建构主义学习中, 学习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起着整体导向的作用。因此, 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习者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评定自己在达到目标过程中获得的进步。

3. 情境中的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一个与情境紧密联系的自主操作活动。情境创设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学习发生的情境应是反映学习任务的真实情境。在这个真实的情境中, 学习者的知识背景构成和多元记忆表征方式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建构主义强调情境中的学习应关注各种知识表征 (语义的、情节的和动作的) 之间的联系, 同时使知识、记忆表征和多元化的情境相关联。

4. 社会性的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以人的经验为导向的。也就是说, 每个人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都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 这就可能出现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千差万别。因此, 只有通过“社会协商”, 即生生或师生之间的讨论来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尽管对知识的理解是个人化的, 无法共享, 但可以交流。通过交流, 学习者可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知识理解方面的差别, 检验和修正自己的理解。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应在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 提倡生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综上所述,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以人为本的学习观, 注重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经验, 强调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重视学习情境和生生及师生之间的合作。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本文以英语课程为例, 说明建构主义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英语这门课程长期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乏味、术语多并且难记, 而且, 教学方法依然停留在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填鸭式”教学, 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越来越低, 课堂效果越来越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要以科学的学习观为导向, 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此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导向, 对英语堂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 情境化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人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建构者, 这种建构是在一定情境下与他人 (教师、同学) 的互动之中完成的。换言之, 知识的建构是通过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建立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 尽可能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 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创立模拟的真实情境,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把含有违背会话原则所产生的会话含义的影视作品制作成clips, 例如, 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Friends中有这样一个对白:Monica:How did Jimmy do his history exam?Chandler:Oh, not at all well, they asked him things that happened before the poor boy was born.在这个对白中, Chandler的回答显然违背了量准则的第二条原则, 即不要提供过量的信息。本来, 他只需回答“not at all well”, Monica就明白Jimmy的考试情况了。Chandler后来补充的话里就产生了含义, 这个含义就是不要责怪Jimmy, 因为考的都是他出生前的事情。这样的clips为学生提供了最真实的语言输入, 同时也帮助学生积极建构会话含义这个概念, 使他们对会话原则及其准则有更深的理解

2. 交互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 学习者对意义的主动建构离不开与他人的相互合作, 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跟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相互协作中建构更加准确的语言意义。这就意味着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 我们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小组活动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然后把教材中某一个章节要讲的内容布置给各个小组, 要求他们共同完成课件。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课件内容可以选择英语教材的任何一个章节, 当然, 从教学进度来说, 最好是与教师所讲的前一部分衔接起来。

3. 设问式教学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方式, 主张在问题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这样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 也是一种学习目标, 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 学习者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语言学课程开设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及科研意识, 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而且问题的设计应围绕所学章节的主题。比如在学习第二章时,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honetics and phonology.Why cannot allophones distinguish meaning in English?What is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etc.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涉及相关问题的文章, 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推动他们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积累知识。

4. 反思性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 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认识客观世界, 所以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 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 而是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知识构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 而且是对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指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认清自己的学习特点, 明确学习目标。这样的反思性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的能力。比如当各个小组在课堂上展示完所制作的课件之后, 老师可以先让小组之间依据下面的表格进行互评。

然后老师公布对各个小组的评价结果, 并做出点评。通过这样的互评和点评活动, 使各个小组及成员对自己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及学习策略进行充分的反思和评估, 并思考和完善自己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行动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情境性及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为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英语课堂教学、探索英语教学规律、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启示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情境,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并及时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外国教育资料, 1999 (1) .

人本主义学习观 篇3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方式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建构主义是20世纪兴起于西方的一种重要思潮,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将其引进并于本世纪初应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这场方兴未艾的改革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尤其是它的学习观对教学理念的转变产生了根本性的触动。建构主义学习观究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这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概述

建构主义又译为结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在发展到认知主义(Cognitivism)以后的更高级阶段,即向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发展,被喻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1]。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自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肇始,经由布鲁纳的弘扬与传播、发展,再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以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为主干的多元化发展。具体到教育领域,则形成了多元而又相关的知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

夏尔(Shall)曾提出建构性学习应具备的四个核心特征,即:积极的、建构性的、累积性的、目标指引的。在此基础上P.Roben-Jan simons又补充了另外两个核心特征:诊断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2]。以上建构性学习的六个核心特征,对学习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研究,集中体现在关于如何看待知识、如何看待学习活动、如何看待学习者等实质性问题的探讨。

1.如何看待知识

知识是学习的对象,如何看待知识是研究学习的逻辑起点。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中,知识不被看成是唯一的、不变的和共同的绝对真理。首先,知识不被认为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仅被当作对问题所做的一种解释和假设,而非终极答案;其次,知识被认为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知识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自然我们不能奉行拿来主义,更不会出现屡试不爽和一劳永逸的情况,我们需要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创造;再次,知识被认为只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不同的个体,而不存在共同的知识,因为不同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和学习情境以及理解方式都有所差异。

而由此生发出来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课堂中的知识。很显然,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虽包含一定的真理,但绝不是对某一问题研究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由此延伸出的一个命题是课堂中的知识不存在权威,知识是学习者在情境中的建构和理解的产物,最终将因人而异。

2.如何看待学习活动

毋庸置疑,学习活动是一项过程性的活动。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中,学习也被认为是一项过程性的活动。同时,建构主义者更进一步指出,课堂中的学习是学生利用其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一R过程[3]。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则取决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外部信息本身。

3.如何看待学习者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知识而没有学习者不能构成学习活动,此刻的知识本身也没有意义。在看待学习者时,建构主义学习观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实际上肯定了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已具有一定程度的经验和认知能力。这就使得他们会对接触过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而对没有接触过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逻辑推理。为此,我们要做的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其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3]。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根本出发点是要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转变概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明确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钟启泉等学者看来,为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之一应该是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意味着要改变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

什么是学习方式?关于学习方式(英文为learning approach或learning style),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6]。

何为自主学习?通俗地讲就是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这种自主学习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它将学生的学习提升到了元认知的高度,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认知和监控。在学习动机上是要具备认知内驱力,这种动机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是出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需要;学习前既需要明确目标又要制订计划,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后还要进行评价与反思。这正是建构主义者所主张的积极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诊断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同时这也印证了布鲁纳的三“任何”的命题,即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何为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7]。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学习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升了我们对学生的学习价值的认识。这种学习实质上是自主学习的延伸与发展,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建构性学习,很显然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内在要求。而要对问题进行探究势必要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累积性学习的基础之上。

何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中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于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8]。这与传统的简单的师生授受式教学是有显著差别的,这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明确任务与责任,同时也主张合作互助,注重人际沟通的培养。可以说,合作学习是受到建构主义者广泛重视的。Cunningham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这也与维果茨基提倡的社会交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最近发展区”不无关系。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观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转变,宛如中国画中的渲染和白描,使用的大写意的手法,先将整体章法和底子打好,再进行点缀和工笔写意。

三、对不同主体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影响

如上所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情况。可以说,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学习方式转变的直接理论来源。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可以从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教师、学生这些受到影响的主体来进行探讨。

1.对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影响

众所周知,学习方式是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得以应用的。而学习的对象是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的直接载体是学习材料(教科书之类的),间接载体是课程。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材料的编写则是由各级各类教育部门负责的。此外,学生学习中评价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也是由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予以规定的。

(1)建构主义学习观直接影响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材料的编写

很显然,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课程设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设置什么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方面,而这些都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所体现。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9]。这些无不透露出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其的影响。强调课程设置的一贯性,这是基于对学习活动的认识,体现了学习是新旧经验的交互作用的思想。主张设置以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则充分受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不是唯一的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等观念的影响。而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办法则打破国家课程一统天下、万人一课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中知识不具有权威性的影响。

应该说,学习材料是学生直接面对的学习对象,它的编写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此也有规定,认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10]。这很明显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所提倡的学习是新旧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的观点的影响,同时也肯定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2)建构主义学习观导致对学习评价的变化

对学习的评价不是个人所能操控的,其核心理念应该是由各级各类教育部门规定的。对学习的评价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作为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的考试,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此的规定有:“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11]。这是受到了建构主义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思想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那种“学什么,就考什么”的局面,使考试逐步由“停留在相关知识内容的再现”过渡到“对概念、原因一般水平的运用”和“在学过了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来获得新的知识,来解决从未遇过的问题”这一层次[12]。

2.对教师的影响

毫无疑问,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如果说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是从形而上的层面主导新课程改革,那教师则是从技术层面操作新课程改革。不仅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较大的影响,教师也将受到建构主义学习观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何“学”就如何“教”,教师的任务在于教学生学。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先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依托于教师的教学的变革。那么,教师究竟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哪些影响呢?

(1)建构主义学习观促使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转变呼唤教师教学的变革。这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里提出了互动、引导、发展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互动是基于建构主义的知识是相对的观点,同时也肯定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重要性。

(2)建构主义学习观促进课堂管理理念的变革

课堂除了教学,还有管理这一重要内容。管理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是对教师提出的课堂管理要求。而这一管理理念直接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解,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一管理理念升华了过去那种以维持课堂纪律为出发点的管理方式。

3.对学生的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转变学习方式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其他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教师只是为学生的这一行为服务的。当然他们也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既然学习是一个过程,那么,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就应该是一个统一的连续的整体。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集中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1)对学生学习前的影响

学生在正式进入课堂学习之前,实际上处于一个课前准备和产生学习动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采取不同学习方式的人将有不同的表现,既有忙于且乐于为将要进行的课堂学习做准备的学生,又有迫于无奈进行准备的学生,也有无所谓、怠于准备的学生。很显然,第一种是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第二种和第三种则是被动的学习方式。第一种学习方式直接根源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不是问题的终极答案,学习需要新旧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同时更需要自己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对话、合作。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对学习有着强烈的认知内驱力,为了获得知识而进行学习,能够很好地激发、维持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则成了他们的宣言。自然而然,课前准备也就成了其乐于做的事情,以至于整个学习过程对其来说都是一种快乐。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应有的状态。事实上,建构主义学习观影响下的研究性学习更是需要在课前自主进行准备,包括搜集资料等事项。

(2)对学生学习中的影响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一个假设,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并为学生服务的,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重要体现。事实上,学习本来就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学生只有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学到了知识,而内化的重要途径就是自我建构,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同化或顺应正在学习的知识经验。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再是呆读死记知识,其表现也不再是或沉默不语或窃窃私语,而是带着问题去学习,用课前所做的准备与教师和同学对话。不同种类的课堂将呈现不同的状况。在上新课的课堂上,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去探究,遇到不懂的及时问教师,同时与教师和同学讨论,并踊跃回答教师的提问。在练习和复习课上,则主动探求习题的解法,而不只是抄记教师的答案。而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上,气氛是相当活跃的,学生或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请教与交流课题研究如何开展。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3)对学生学习后的影响

以往的学生课后生活无非两项活动:做作业和玩。做作业是迫于无奈,充满着痛苦;玩则是出于天性,同时是对无奈的宣泄。事实上,那样既玩不好,更学不好。而新的学习方式则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课堂之中,学习后的作业也相对减少,同时作业的种类也不再是过多的无意义的抄写、默写等,而是适当地布置一些作业加以巩固,同时为下一次课做准备,这使得课后也变成了课前。这很显然是受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此外,学习后还有一个评价问题,以往的评价中只有单一的考试,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下则不只局限于考试,也包括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查、课堂表现的考查等,形式多样,意义也多样,这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更多的是对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影响,这是学习和教学理论在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思想上的又一次大综合和大发展,更是对传统教学进行的一次大胆而又具有操作性的尝试,同时它的影响又是复杂的,本文只是做了一点尝试性的探讨,还有诸多工作需要我们在实际中去践行。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全球教育展望,1999(1).

[3]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4] 钟启泉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J].全球教育展望,2001(2).

[5] 熊生贵.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6] 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云南教育,2002(7).

[8] 戚业国.论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基础教育改革[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学习社会主义爱国观思想汇报 篇4

不同社会的爱国观是不同的;同一社会在不同的时期对公民所提出的爱国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当代中国,爱国,就是要热爱祖国河山,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热爱骨肉同胞,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民族优秀文化,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热爱祖国河山,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领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续和发展的生命线。中国幅员辽阔,山水秀丽多姿。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中华民族世代栖息繁衍,并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勇敢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爱国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坚决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这是每一位中国人所肩负的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

热爱骨肉同胞,积极维护民族团结。构成国家主体的是广大人民。在我国,广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爱国的另一要求就是爱民,也就是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含55个少数民族在内的大家庭。对于每一位中国人而言,社会主义爱国观要求我们始终以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依归,在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基础上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努力推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热爱民族优秀文化,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是民族的基因和血脉。爱国的又一要求就是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是识别中华民族的重要密码,而原本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不断成长壮大,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我们一直谈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及现实国情的结合。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要求我们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地推动中华文化实现新的创造性发展。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总是意味着一个具体的、拥有一整套制度体系的有机体;脱离制度和组织的抽象的国家是不存在的;与之相应,爱国也总是离不开对所爱之国相应制度的坚持和维护。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自信地坚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爱国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汇报人:xiexiebang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5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从事新闻活动,报刊是他们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新闻活动在他们整个革命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在长期革命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闻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这些新闻思想的主要方面有:(1)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压制新闻自由的反动性,肯定资产阶级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进步性,形成“自由报刊”、“人民报刊”思想,认为报刊总体上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是作为舆论的纸币流通的,是人民“无处不在的眼睛”;(2)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鼓与呼,揭露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形成“工人报刊”思想,认为报纸和面包、牛奶一样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出版自由是工人运动的空气、场地和阳光,没有出版自由就没有工人运动;(3)把报刊视为无产阶级的战斗武器,把新闻事业视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形成无产阶级的党报思想,认为党的报刊是党的旗帜,是全党思想上的中心,提出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4)论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剥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总结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党的新闻工作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制度、纪律。

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党的新闻工作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有许多重要的论述。他们明确指出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新闻事业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反复强调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必须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他们深刻阐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强调新闻事业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等等。

我们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着重掌握以下基本观点:1.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新闻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新闻是报道事实的,而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新闻通过对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直接、全面、综合地反映着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没有任何一种意识形式能够像新闻这样迅速快捷、连续不断、包罗万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新闻就是社会历史的记录。

新闻又是观念的产物。客观事实并没有价值特征,但新闻在报道事实时则必然包含着对事实的评价,反映着价值观的差异,纯粹客观的报道是根本不存在的。

大千世界,无数事实,不可能也不需要有闻必录。新闻、旧闻、不闻,从来就是媒体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的三种基本形态。新闻报道通过对事实的取或舍、抢或压、详或略,通过消息、评论、标题、图片、编排甚至字体、字号、花边等形式,体现着报道者的价值观,使受众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报道者的思想和观点。新闻媒体每日每时报道的事实是各不相同、不断更新的,但报道中所体现的思想和观点却是一以贯之、各成体系的。

由此可见,新闻不仅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是在一定思想理论和价值观指导下,经过对客观事实的选择、提炼、加工,对社会生活的比较系统、定型、自觉的反映。新闻同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是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新闻以“用事实说话”为自己的鲜明特点,表达的往往是一种“无形的意见”,对受众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其它意识形式不能取代的。在阶级消灭之前,作为社会经济基础反映的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新闻也不例外。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竭力标榜“客观报道”、“政治中立”等新闻理念,竭力宣扬媒体应是“社会公器”、是“公共信息平台”,竭力掩盖新闻的阶级性、党派性、倾向性,其目的是为了骗取公众信任。事实上,西方媒体除了是资本家赚钱的工具外,就是不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对重大问题的报道无不反映着自己所属利益集团的倾向和主张。

2.新闻事业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是观念上层建筑。新闻机构、新闻媒体及其业务活动构成的新闻事业,是新闻这种意识形态的“物质附属物”,虽然不能等同于国家机器,但也是社会上层建筑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上层建筑中,政治思想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居于核心地位,影响和制约着上层建筑的其它组成部分,包括新闻和新闻事业。任何社会的新闻活动无不受到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及国家政治制度的指导和制约。政治体制决定着新闻体制,新闻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方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能动地反作用于自己的经济基础。现代新闻事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的新闻事业,规模庞大,每日每时都在迅速、全面地反映着社会经济生活,反映着作为经济的集中体现的社会政治生活,比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更直接、更强烈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社会生活施加着巨大的影响和强有力的干预。

西方新闻机构绝大多数为私人所有、企业性质,所有者把媒体当作企业来经营,但这并不妨碍西方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上层建筑属性和作用。按照西方的新闻理念,媒体的首要功能是进行“社会环境监测”,特别是对政府进行监督,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制衡力量,这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设计思想,其实质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在西方国家,新闻界被视为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后的“第四权力”,这恰恰是对其社会上层建筑属性和功能的真实写照。

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相比较的特点和优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了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基本特征:

(1)新闻事业归全民所有,亦即归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国家所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新闻事业的主人,新闻机构都由国有制组织出资创办,在根本上归国家所有,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

国家不允许新闻媒体私有化。这是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区别。

(2)新闻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上不存在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和集团,新闻事业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各个政党、人民团体和其它社会组织举办不同的新闻机构,各自联系一定范围的群众,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也有竞争,广泛反映各方面社会舆论,共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新闻机构的国有事业性质,决定了新闻从业人员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新闻机构不以追逐商业利润为最高目标,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最广大人民的新闻自由和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获得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新闻事业的国有性质,都使新闻事业从根本上摆脱了私人资本的控制,不再是资本家赚钱的工具,也不再是不同政党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而真正成为人民的喉舌,最广大人民的新闻自由能够真正实现,新闻报道能够真正做到客观公正。

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新闻媒体为私人所有,资本对新闻事业的控制无所不在,追逐商业利润是新闻企业的最高目标。资本力量既通过出资举办媒体和传媒集团直接控制媒体的所有权,也通过举办通讯社控制媒体的内容,还通过广告控制媒体的经济命脉。新闻界是资本家和大财团的喉舌。

(2)市场机制是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力量,新闻事业的垄断成为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新闻体制最主要的特征。“新闻出版自由”曾经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口号和纲领之一,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胜利成果、赢得的重要社会进步之一。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竞争,使新闻事业不可避免地走向垄断,西方各发达国家的新闻市场都为极少数大型传媒集团所垄断,从而走向新闻出版自由的反面。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决定的。

(3)新闻界既要听命于媒体老板,又要受制于国家和政府,更要为市场机制所左右,自由、客观、公正的报道根本无法实现。西方国家和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对新闻界实施控制,包括立法限制、司法限制、政府的行政管理、国家的保密制度、特殊时期的新闻管制以及政府引导舆论的一整套做法,如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广播电视讲话、提供新闻公报、单独接见媒体负责人或著名记者等等。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西方媒体选择新闻的标准表现为过分的消极性、极端的时效性、狭隘的地域性,新闻报道的负面效果严重,以至西方新闻界有识之士也不得不作出反思,提出“社会责任理论”。

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公开承认新闻的党性。明确提出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是列宁。他在19写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认为,党的出版物的原则是,“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①“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写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列宁认为,“报纸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③党的出版物“应受党的监督”。④列宁还说,“每个人都有自由写他所愿意写的一切,说他所愿意说的一切,不受任何限制。但是每个自由的团体(包括党在内),同样也有自由赶走利用党的招牌来鼓吹反党观点的人。”⑤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共产党的党性在其主办和领导的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工作的指导;在政治上,必须坚持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必须确保各级各类新闻机构的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党通过委派到新闻机构的负责人,通过新闻机构内部的党组织,通过新闻队伍中的党员和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的积极分子,通过他们的积极工作和带头作用,认真贯彻党的新闻宣传方针,严格执行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支持政府有关部门依法管理新闻事业,支持新闻界人民团体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2)坚持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是人民利益最忠实的代表者,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私利,这就决定了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新闻媒体既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呼声,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3)坚持党的新闻宣传纪律。新闻工作不仅要遵守宪法、法律,服从国家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而且必须遵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离开党的新闻纪律,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新闻的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就是一句空话。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大的方面包括: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为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遵守民主集中制,服从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报道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维护国家利益,不得刊载不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报道;保守党和国家秘密,严禁在报道中泄密等。具体来说,包括各种报道口径、报道要求、报道注意事项等。

二、关于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

我们党在领导新闻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方针原则,并根据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确立并坚持了指导新时期新闻工作的一整套方针原则。主要有: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党的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的方向,是党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坚持这一方向,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认真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满足人民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新闻信息需求,使新闻工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坚持这一方向,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做好新闻工作。有利于这一事业的,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弘扬、去歌颂;不利于这一事业的,就要旗帜鲜明地去批评、去反对。要坚持不懈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前进的生动事实和光明前途,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使广大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坚持这一方向,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搞好新闻宣传,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和激励人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客观要求,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

我国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我们国家虽然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总体上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新闻要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的社会生活,就应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必须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全社会的团结和稳定,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走向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没有团结和稳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新闻宣传工作就是要做团结的工作、稳定的工作、鼓劲的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努力凝聚人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行这一方针,要求我们多宣传社会生活中的积极面,多宣传能够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积极思想和行为,多宣传好人、好事,同时,对消极落后的东西也要进行有力的批评和监督;要求我们在解决群众思想认识问题的时候,采用正面引导的方法,采用民主讨论、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能用行政命令、强制压服的方法;要求我们坚持重在建设,不搞无谓争论,避免因无谓的争论而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甚至危害党和人民的团结、统一。

3.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这是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非常重要的指导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媒体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影响干部群众思想的因素和渠道越来越复杂多样,社会舆论中也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甚至是杂音、噪音。对错误的消极的思想舆论,单靠封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是要唱响主旋律;只要主旋律鲜明响亮,有一些杂音、噪音也不可怕。

我国社会的变革给予人们的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各种思想和舆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错误的东西总是在与我们争夺人心、争夺群众。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我们锐意进取,打好主动仗。如果对错误的思想舆论听之任之、消极防范甚至被动挨打,发展下去就会搞乱党心民心,危害大局。积极主动地用正确的思想舆论去反对和克服错误的思想舆论,保持正确思想舆论在我国社会的主导地位,就能巩固和发展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集中起来说,就是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一切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和精神。要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奋斗业绩,宣传社会各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积极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一定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对于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必须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

4.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新闻宣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实现途径,是新闻宣传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贴近实际,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而不能从本本和概念出发;要求我们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不能超越阶段,用脱离实际的说教强加于人;要求我们贴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贴近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能远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搞“两张皮”;要求我们报实情、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不能只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搞形式主义。

贴近生活,要求我们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以生活为源泉,忠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不能本末倒置,用抽象的概念裁剪生活,用主观的想象代替生活,闭门造车;要求我们善于抓住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实、汲取新鲜营养,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不能停留在生活的表象,空洞说教;要求我们必须跟上生活前进的新节奏,传递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贴近群众,要求我们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刻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绝不能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要求我们重视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不能把群众当成被动接受的对象;要求我们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新闻信息;要求我们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宣传报道。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正确导向与贯彻“三贴近”

原则的关系。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应该体现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内容上,而且必须体现在宣传报道的实际效果上,就是说导向既要正确,又要有效。离开正确导向去讲“三贴近”,就会丧失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和主动权,引导就会变成迎合,贴近就失去意义;离开“三贴近”去讲导向,就可能重犯过去“客里空”、“假大空”的毛病,宣传的东西群众不接受,正确导向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坚持正确导向与贯彻“三贴近”原则,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本质上是完全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反对把正确导向与“三贴近”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

5.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这是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

从总体上说,党的主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愿是一致的,对此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我们强调反映人民的心声,一是因为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某些地方、部门和工作环节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消极腐败现象的干扰和扭曲,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上还有一些生产生活困难的群众,需要我们特别加以关心;三是在体制转换、社会变革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处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社会上存在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悉心倾听群众呼声,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精心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党的方针政策来自于群众实践,也需要在群众实践中得到检验,这是一个不断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制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的过程。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

坚持这一方针,要求我们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当然,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切不可盲目助长群众中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这也是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6.把好关,把好度。这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保证。

新闻舆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都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越是这样,越要求我们的媒体在报道中把好关、把好度,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判断哪些应该报道,哪些不应该报道;哪些应该多报、详报,哪些应该少报、简报,从而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把好度,就是要防止只讲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简单化、绝对化和片面性,使宣传报道符合客观实际,符合辩证法。

把好关、把好度,要出以公心,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反对从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出发选择新闻;要服务大局,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围绕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抓住群众关注、领导重视、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的放矢,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搜奇猎异刊发消极有害的新闻;要事实准确,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充分掌握材料,用事实说话,防止以偏概全、炒作渲染、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要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以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为准绳,以理服人,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防止主观武断、感情用事、强加于人;要注重效果,揭露问题要跟踪报道处理结果,向积极的方面引导,不能只是提出问题而没有下文,不宜报道现阶段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遵守纪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拿不准的问题要请示,涉及重要、敏感问题的稿件要送审,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可通过内参反映。

7.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也是商品,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精神文化产品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兴趣爱好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重视社会效益。对人民负责的新闻工作者,要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新闻单位已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能再由国家养起来。这就需要在创造最佳社会效益的同时,力求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努力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统一起来。既要防止看不见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讲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又要反对片面追求市场“卖点”,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第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两者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需要我们做好引导工作。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媒体,国家要从政策上、财政上给予扶持。

8.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这是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新闻事业和文化市场的重要方针。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两手相辅相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空前繁荣发展,各类新闻媒体迅速增多,报刊市场、广播电视节目市场日益发展和繁荣起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抓繁荣,就是要扶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媒体,鼓励改进报刊宣传和广播电视节目,用高质量、高格调的新闻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新闻信息的需要。

在大力促进繁荣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管理。要坚持和完善党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体制,从组织上切实保证党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要继续发挥中央和省两级新闻管理体系的作用,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肃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继续认真实行舆情分析、违纪违规警告等制度,严格执纪执法。要加强新闻单位内部管理,从选题策划、采访编辑、发稿审查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每个岗位、每个版面、每个栏目和节目都有人把关,总编辑要切实负起“总把关人”的责任。对违纪违规、失职渎职问题,必须严肃查处。要依法加强报刊市场、广播电视节目市场的管理,坚决打击各种非法活动。

人本主义学习观 篇6

这几天,2 岁女童小悦悦的遭遇震惊了国人。10 月13 日,在佛山街头,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 次碾轧,7 分钟内十多名路人视若无睹,默然走过。

愤怒、悲痛、谴责、质问……一面倒的情绪狂澜,几乎席卷了整个坊间、网络,舆论哗然。一连串的追问与反思,也随即而来。闻知惨剧的人们,一下子懵了:是什么,让人变得如此冷漠?

谁给冷漠的旁观,找个理由? 失守的良心道德? 社会风气的堕落?

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倾斜? 法制的不健全? ……言之者凿凿,听之者诺诺。似乎人人知病,却难寻症结。

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认为,在都市社会的复杂条件下,人的情感与本能已被扭曲,社会救助系统被削弱甚至正遭到毁坏。

今天,摆出这个有点沉重的话题:是希望,在追问、反思、自省的努力下,能查知“病灶”,让遗憾和悲剧可以少一点。

残酷

人,为何对人如此冷漠

“每个人都有感情、有本能,看到别人被撞倒在路上,人的本能是应该去帮手,如果所有人都不去救助,那就是我们的本能、感情出了问题。我们怎么会连这个本能都没有了呢? ”在学者郭巍青看来,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追寻的问题。

而令郭巍青更觉不安的是,这个显然错了的本能反应,是背后很多因素长期训练出来的,“这才是一件真正恐怖的事”。

路人的冷漠足以杀人。糟糕的是,眼睁睁看着血泊中2 岁女孩挥动的小手,十多个路人默默地飘然而过。

言及惨剧,中国好人网创建人、华南师大教授谈方觉得“可怕”、“冷漠到冰点”,这种事情发生了,国人还不认真反思自己应该如何做人的话,中国是很危险的。“我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这好像一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豺狼把小动物吃了,其他小动物同类就从旁边经过,却一点反应没有。这还是人吗? ”

在坊间、网络,我们看到了铺天盖地的愤怒、谴责、追问与反思。人们搬出了一大堆的理由,来解读小悦悦悲剧后触目惊心的冷漠:“社会风气不好”、“怕被家属讹上”、“怕莫名其妙担责任” ……也有专业人士直指,事情的根源在于公平正义没有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与力量,在于南京彭宇案的负面影响,在于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设定“见死不救”罪……但这些,似乎始终无法解开人们心中沉重的结:人怎么可以如此冷漠!“路人”们都怎么了?

“在都市社会的复杂条件下,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的本能、人的基本的感情,被严重扭曲了,而社会救助系统被削弱甚至正遭到毁坏”,学者郭巍青直言不讳,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社会怎么可以发生这种情感和本能被扭曲的事?

麻木

法,能否真正催人向善

“小悦悦”事件后,谈方团队很快做出决定,拟奖励施救小悦悦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并把她的家人纳入“协助”名单,将来对陈贤妹和她家人的工作、生活提供帮助。此举,是要让所有人明白好人有好报。

悲剧后对爱心者的力撑,并非孤灯一盏,社会舆论和公众也几乎一面倒地为救人的拾荒阿姨喝彩。10 月17 日,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给陈贤妹送去5000 元奖励金,她数度婉拒,后几经劝说才勉强收下。

褒扬良善的同时,惩恶寻因之辩仍在持续。一个现实是,中国现行法律,并无规定路人要施救的义务。冷漠的旁观,是个道德问题。

面对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旁观,南京彭宇案很自然被翻出来,似乎正是这个被打翻的“潘多拉盒子”,成了一连串“集体旁观”事件的原罪。似乎,自我保护过度,成了许多人不愿见人危难而施救的“保护罩”。

在谈方看来,“小悦悦” 事件和过去老人摔倒没人扶或被冤枉并不一样,“不存在被冤枉的问题,冷血到了极点”。这暴露了社会一定人群已经不仅是冷漠,而是麻木了。学者郭巍青称,彭宇案带来的社会舆论和风气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小悦悦遭遇”的成因。

“如果说彭宇案的影响可以这么坏的话,那是不是把那18 个人抓起来重判,以后人们遇到这样的事就会伸出援手? ”郭巍青说,凡是主张这种逻辑的人,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在司法上重新有一个与彭宇案抗衡的案例,重新把人影响回来。问题是,行不行呢?

网友“暨大张志迎”说:一个人不扶,是道德败坏; 一群人不扶,是社会的悲哀。然而,在谴责“见死不救”的18 个路人的同时,不少人开始自我审视:若自己在现场会救人吗? 郭巍青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自问,也是所有人不能回避的问题:选择冷漠还是选择救助?

期待

德,何时变教化为习惯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遇到类似“小悦悦”事件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帮手、打电话报警或叫急救。

彭宇案之后,在一连串旁观事件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处处开放的良善之花: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女童坠楼危急时刻伸手一接;在沈阳,七旬夫妇面对街头井盖被汽车轧碎而竖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为第19 位路人抱起女童;在匆匆街头,依然有人会给乞讨者钱物,有人会扶起摔倒的老人……他们接的、竖的、抱的、给的、扶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

谈方认为,挽救道德水准已经成为现在社会面临最紧迫的问题,应借“小悦悦”这一标志性事件之机,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奖励勇施援手的人,比如让那位阿姨老了后能安享晚年,相信比政策更有效。

“假若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人对人就像狼一样;没利益冲突的时候,人对人就像草木一样。肯定是很多方面都出了问题”,郭巍青说,在农村,一个小孩遇到类似问题,自然而然就有一些邻里帮助。可是,在佛山那个五金市场,完全不存在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这个情景太荒谬了,人来人往的地方,就像在荒山里一样,好像没人看到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孩子。

郭巍青认为,在国家、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没有去认真建设一个社会关系网络,这使得人的生活变得有更多风险。孩子走出父母的视线,就可能遭受杀身之祸,这已经不正常了。

“我们缺的,就是一个有人遇到风险时,能形成救助的支持系统。不能说缺法律、政府责任等,以前没有这些的时候,乡村都有这样一个社会救助系统”,郭巍青说,要重建这个系统,每个人都应尽力并扪心自问,自己能做什么。

乌市第三小学:沈斌

人本主义学习观 篇7

建构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学习理论流派, 而是一种理论思潮,目前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它不仅是一种心理学思潮,更是一种哲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的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在认识论、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观点: 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活动。基于建构主义的观点,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思路,如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及合作学习等,这些教学模式对数学、科学和语言等领域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那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给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能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教学观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启示

1.及 时 更 新 补 充 数 学 知识 ,夯 实 学生 基础知识 水 平 。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因此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 但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真实的解释。

这一观点尤其符合数学专业的现状。比如我们将新旧教材中几何概念的定义方式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新教材在几何概念的定义方式上主要有四种变化: 用直观图形代替文字描述;变描述型定义为发生型定义;精炼概念;放宽了概念的决定性属性组等。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一些内容如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同时新增加一些内容,如知道|a|的含义 (这里a表示有理数); 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 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此外,2011年的《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如*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等等。

由于时代的进步,数学知识不断更新,数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应及时了解数学知识的变化,增强教育教学的适用性和实效性,在课堂上不断更新、补充相关数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拓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善他们知识结构,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合 作 学习 ,激 发学生内 在 动 机 ,把被 动 转 为 主 动 。

由于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 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因此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观点不同观点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方式。

“小组讨论”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所学的内容有着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启迪思维的作用。在讲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游戏公平吗》这一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小明和小丽周末都很想去看电影,但只有一张电影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对双方公平的方案来决定谁去看电影。讨论的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的,有小组回答说:用抛硬币的方法;有小组回答说:用转转盘的方法;有小组回答说:用掷骰子方法……表面上看,似乎这个“小组讨论”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 但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使观点或想法得到同学及老师的肯定,不再感到学习是压力、是负担。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充满激情和自由;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中国教育有个薄弱环节,缺乏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相似三角形”时 ,我校教师自己结合学习内容 ,补充了实践活动课《测量旗杆的高度》。实践活动课题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或路灯杆)的高度,得到数据后填写在教科书的图中,然后对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旗杆(或路灯杆)的高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于一种形式得到结果,再从比较中体会到小组合作的好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可以通过合理分组,在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合作,达到知识互补。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 增强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

3.创 设 问 题 情 境 ,通 过 生 活 化 的 语 言 ,便 于 学 生 掌 握 抽 象的知识。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如在学习由方程的解寻找二次函数与横轴或平行于横轴的交点坐标知识时,有题目:一个球从地面上竖直向上弹起时的速度为10m/s,经过t(s)时球的高度为h(m)。已知物体竖直上抛运动中,(v0表示物体运动上弹开始时的速度,g表示重力系数 ,取),问球从弹起至回到地面需要多少时间? 经多少时间球的高度达到3.75m?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和事例,便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笔者把这个题目分解成四个便于学生理解的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 ,你能写出h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吗 ?

(2)你能画出大致图像吗 ?

(3)如何求球从弹起到回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 ?

(4)如何求经多少时间球的高度达到3.75m?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设置, 学生能根据函数图像获得球从弹起至回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就是图像与横轴交点之间的距离。于是令h=0,得到方程10t-5t2=0,求出两个根即可。此外 ,学生还得出以下体会:

1从数的角度看,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二次函数y=ax2+bx+c,函数值为0时自变量的值。

2从形的角度看,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4.利 用 真 实 例 子 ,明 辨错误 ,提 高 课 堂 教学的有 效 性 。

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他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学生,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呈现,而是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真实性的学习内容,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为此我们可以在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提供真实的案例, 从实际出发,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如果是普遍性的错误,就要公开反馈,及时提供必要的事例材料,以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如学生经常会因不能准确地按照分配律去括号而出现类似 于“4x-3(2-x)=4x-6-x”,“4x-3(2-x)=4x-6+x”,“4x-3(2-x)=4x-6-3x”的错误。这是方法性错误 ,纠错时笔者帮助学生理解括号的“整体性”特征,并进行各种变式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去括号的技能。再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学生经常会出现类似于“(a+b)2=a2+b2”的错误 ,而在学习同底数冥的除法时,经常会出现类似于“m6÷m3=m2”的错去 ,这是心理性错误。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 是因为头脑中储存的“顺序”而抗拒了“它序”。 要帮助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 ,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最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人本主义学习观 篇8

关键词:独立思考;创新意识;问题;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3-0175-02

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就是基本的外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积极地与团队合作,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将观察到的新生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发现其中的内在的联系,并利用独特的方法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新型外语人才需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敢于突破传统,发展创新,这对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有限的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初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应秉承恰当先进的教育理念,从丰富本学科的内涵入手,增加本学科范围内的专业课程,增强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更应着重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容有三点,即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建构过程和理解的过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于培养外语人才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潜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社会实际意义。

一、强化自主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主渠道,而创造性思维则是创造力的核心,如何有充分利用有限的45分钟,在保证教学进度完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关键。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过程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同时也在原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张建伟在《基于问题的知识建构》中指出:建构主义者提出了许多改革教学的设想,而基于问题解决来促进知识建构则是其中的一条核心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动机,使其以自己的理解方式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

传统的问题教学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学的节奏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的思维模式大部分被教师的问题所禁锢,得到的答案或单一或只有唯一答案,这种问题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也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更加深入地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仅要提出问题,还应教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产生问题、解答问题,自主探索,发现更多、更深入的知识理论,架构的新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得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解决方案。通过“产生问题”到“解答问题”再“产生问题”的循环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引导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掌握了语法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创新意识、掌握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策略。

二、创设真实情境,建构立体知识结构网,活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因此,在外语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模仿真实的场景,每一个同学如同电影中的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阐释自己对知识体系和知识内涵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在情境训练过程中会自主发现原有知识结构的弱点,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样不仅检验了原来知识系统的完整程度,强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而且刺激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在情境设计中要注意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提高仿真程度,需要的话可以利用真实场景进行现场教学。如,商店购物、商务谈判等[2]。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围绕着关键概念自行建构知识网络结构,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子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子任务,训练知识的整合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会认知,从任一知识点入手,通过知识相互的关联性组成密切相关的立体知识网络。知识网络更具立体感、图示感,使所学内容化零为整,以整体模式进入学生的记忆中,学生在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进而养成创新能力。

对于高年级的教学,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即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如我院高年级精读课的教学,在语言知识讲授的同时,教师设置情境,引入现代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讨论;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情景剧表演,指导学生多维、多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情境设计,同学们对同一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形成了背景经验,有利于学生针对具体情境建构用于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有利于接纳更多的新知识。

三、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模式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优先选择缺乏“认知冲突”的学习道路,即学生倾向于选择对他们没有难度的任务。很多学生缺乏学习进取心,懒于背单词、对于晦涩的语法规格感觉心理疲惫,不会设计学习计划,没有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策略,这极不利于外语人才的个性、毅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养成,需要及时加以教育引导。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策略,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学生要承担更多的自我管理及管理他人的任务,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管理者,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和任务的主持人(MBA智库百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能力,如:根据任务设计解决方案、设定具体操作流程、监督任务的完成过程、制定解决突发事件的预案及撰写总结报告等。这是一个艰苦的成长经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国际化、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观,制定长期发展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及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尽早体验到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成就感,克服学习惰性,从心理上认可并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创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的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潜力也会被挖掘出来。

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开展个性化教育活动,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已成为教育走向新世纪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宽松、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轻松的教学环境,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能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尽力做到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弱化结论和结果,发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的特点及知识结构设置不同的问题(http://www.docin.com/p-209251747.html)。除此以外,课上的知识传授应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补充辅助,如第二课堂活动、学科大赛、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通过组织、参与课外活动与各种层次的比赛,可以深入社会,了解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综合素养的需求,为自己以后的理论学习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教师应当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协助学生充分利作各种实践平台,培养自信与乐观的精神、独立的人格魅力、协商与合作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一个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用四年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

五、结语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对于现代的知识型社会,知识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任何人都不能故步自封,必须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新时代的创新型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4)

上一篇:新年畅想左右下一篇:“沟通”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