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2024-08-14

钱学森马克思主义学习观(通用8篇)

钱学森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篇1

《钱学森书信》1―10卷出版问世了。《书信》内涵十分丰富,从科学思想到科学精神,从人生哲理到人品风范,一位大科学家的内心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作为本书的编者,我想谈谈自己学习《书信》的体会,这也可以说是我对钱学森的研究和理解。

(一)钱学森是一位自然科学家,同时又坚信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真理”。他在广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用于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工作,做到了科学与哲学的融会贯通,辩证统一。钱学森是怎样从一位自然科学家走进哲学殿堂的?从钱老在《书信》中的自述,我们可以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钱学森早年在美国主要从事应用力学研究,或者说他“出生于”应用力学。那时的他可以说是一位“纯科学家”。但应用力学这个学科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课题是从工程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而理论成果一定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能指导工程设计。所以钱老在《书信》中说,他在美国搞过一点工程设计,但主要从事理论研究。他常常去工厂和实验室,察看实验情况,了解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并与工程师们结为好友。他运用自己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奠定的广泛理论基础,通过数学计算,解决工程上的难题,如那时航空界存在的“音障”和“热障”等问题,因此他做到了理工结合,成为著名的应用力学家。这也是他后来所说的技术科学家。他这一套理论如何联系实际又指导实际的科学方法论是在他的老师冯·卡门指导下,积20年科研经验总结出来的。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作为一名爱国主义科学家,他热爱新中国,热爱共产党,由此推动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阅读了许多马列原著,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在美国所得到的那点心得体会,其实在马列原著和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中早就指出来了。这就使他坚信,科学研究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做指导。钱学森的学习是勤奋的,他的理解力尤为惊人。回国不久,他就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精神。1957年,也就是在他回国的第三年,应《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之约,就“科学方法论笔读”这一专题,写了一篇《技术科学中的方法论问题》的文章。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即使今天读来也感到句句精彩。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一句是:“在技术科学的研究中,我们把理论和实际要灵活地结合,不能刻板行事。我想这个灵活地结合理论与实际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真髓了。”没有切身的体验,恐怕是说不出这种一语破的之话的。从《书信》可以看出,这时的钱学森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一些体会,但他的思想还只限于自然科学范畴,他对哲学的认识,也只是从自然科学上升到自然辩证法。钱老在《书信》中说,是“文化大革命”教育了他,使他认识到,仅仅懂得自然科学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扩大自己的视野,学习社会科学。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后,他努力学习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从《书信》中你会了解到,钱学森不仅学习“正统的”马列著

作,同时他还读过黑格尔、普列汉诺夫、布哈林、卡尔·波普等等在当时看来并不那么正统的哲学家著作。他还从中国古代的儒、墨、道、法、佛和易经等等哲学思想中吸取精华。这就奠定了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有人写信说他“执着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钱老回信说:“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种‘执着’是正确的。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也要求我们,在具体问题上一旦发现自己有错误,必须立即、坚决纠正,决不能‘执着’不改。”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做到了科学与哲学的结合,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上的内涵。同时,他又从哲学的高度,指出一些重大科学技术发展将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可能的发展前景。他的这一独特视角,既不同于一般科学家,也不同于一般哲学家。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是一位哲学科学家或科学哲学家。

(二)钱学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建筑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基础之上的。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钱老一直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提出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等十一个大部类组成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即每一个科学大部类分三个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应用(其中文学艺术只有两个层次)。每一门科学的成果提炼到哲学层次的学问是自然辩证法、唯物史观、系统论、认识论等等。它们构成了这十一个科学大部类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最后,上升到顶层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钱老提出这样一个科学体系是有理论依据的。他在《书信》中引用恩格斯100多年前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的观点,即“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我们不但要“能够指出自然界多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要“指出多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他还十分赞赏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的一段名言:“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他从这种系统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站在20世纪末的世界科学技术之巅,构筑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涵盖了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所有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人类有史以来的经验知识都处在这个体系的外围。他认为,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来的近百年间,科学技术有了飞速发展,这些发展应该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体系的第二个特点是打通了科学和哲学之间的联系,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又必然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这个体系的顶层。根据我的理解,这就是钱学森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一位科学家的哲学观,是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哲学观。

(三)钱学森晚年曾花费很大精力研究系统科学,他倡导创建的系统科学理论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从工程控制论走到系统工程,再由系统工程走到系统学,这是他学术思想不断发展的自然历程。1954年,钱学森在美国出版了一本学术著作《工程控制论》,《工程控制论》中就包含了系统的概念。1955年他回国以后在技术上主持领导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工作中,他在抓重大技术攻关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管理,引进美国大型工程管理的计划平衡技术和计划协调技术,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工程的这一套管理经验曾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赏,周总理晚年曾说,这一套管理经验也可以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运用。遵照周总理的遗训,改革开放以后,钱学森曾大力倡导系统工程,使系统工程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在分析一个复杂问题时,时不时会说,“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广运用系统工程的同时,钱学森注意到国外学者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他认为,根据我国的实践经验,吸取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能够创建系统科学的基础学科――系统学。在后来的研究中,钱老提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和处理这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即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是系统学研究的一个标志性进展。钱老认为,他的这一理论成果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他说,“从定性到定量,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讲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只是“在科学技术和计算手段大大发展的今天,我们讲的理性认识可以通过计算机更精确地加以计算,这就更科学化,更理性化了。”后来他在书信中又说:“我们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是建筑在《实践论》基础上的,现在要说,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工作过程是以《矛盾论》为指导思想的。这就是说,在建立数学模型的曲折过程中,要发现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千万记住,矛盾是一个发展运动,会转化的。我们的失误往往都在于未跟上实际,思想僵化,不知道矛盾已经转化,出现新矛盾了。”他又说:“我想当今世界发展非常快,几十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而人的意识和思想却跟不上。之所以有矛盾,是因为有进步。如果没有社会进步,全国都停留在小农经济,大家都是羲皇上人,那幸福吗?” 他在另外的书信中,还用科学实例,说明毛泽东《实践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即客观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他说:“人以前只认识到原子,以为这就到头了。但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唯象科学,还要深入下去,找原子的结构,到了基本粒子。可是现在物理学又要追问基本粒子的结构。一层一层地深入下去,每上一层次的科学就是更深一层次的唯象科学。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按照这样的哲学观,他对自己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又进行了深入地论述:“实际上,人的定性认识是初步的,或称感性认识;许许多多定性认识经过综合集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上升(即哲学上的‘扬弃’)为定量认识。这个定量认识比原始材料的定性认识要高一个层次,或者说到了理性认识。等到一个方面事物的许许多多实例的定量认识累积得多了,人又会悟到这一方面事物整体的一点定性认识,这又高一个层次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由定性跃到定量,又跃到定性,再跃到定量,„„

永无止境地发展深化下去。”他举数学的发展为例:“从算术到代数,常量到变量,必然到或然,都是质的飞跃,决不是只捏合在一起。” 他说:“非欧几何的出现显示了欧几里得几何的局限性,引起几何学的发展;现在的几何学就把非欧几何和欧几里得几何统一了。” 钱老这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以说在《书信》中比比皆是。他在和一位研究艺术美的同志探讨“美学”时说,他非常赞成李泽厚的观点,即“美是主观实践与客观实际交互作用后的主客观的统一”。他引用科技发展的实例说:“汽车设计,在汽车制造的早年,主观只知道马车的车形,所以早年的汽车像马车,像马车的汽车就很美了。到后来,人的社会实践发展进步了,知道高速运动的物体应该‘流线型化’,这时像马车的汽车就不美了,出现了今天这种车型。”所以,什么叫“美”,什么叫“丑”,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辩证发展的。钱学森十分欣赏古今文人的美食诗文。他认为美食是中华民族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但他对当前社会上的吃喝风、豪华风,什么宫廷宴等等十分反感,说“那会将美食变为丑食”。什么叫好?什么叫坏?其实好与坏也是辩证统一的。有一位搞爆破技术的工程师给钱老写信,说到他的工作,也讲了他面临的困难。钱老回信说:“在一般人心目中,总以为爆破是破坏,岂不知工程中的爆破实际上是建设。”他劝这位工程师要多作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化学施工可比机械施工的效率高。一位搞机械裂纹技术研究的专家给钱老写信,讲构件中的“裂纹”也可以化害为利,主观能动地利用裂纹来断材,并进一步搞“裂纹切削加工”。钱老认为他的工作“颇有新意,值得提倡。”新在什么地方?新在这位技术人员能辩证地看问题,从而开辟了技术新途径。钱老很早就关注废旧物资的利用,1958年就提倡在农村用秸秆发展沼气,也是出于化害为利这种辩证思想。这些事例其实在钱学森的科学生涯中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在技术上领导我国导弹航天事业20多年,就我所知,从钱老在处理一些复杂技术问题时的讲话、指示和批示来看,他在协调一些重大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技巧和智慧,除了运用他广博的科学知识以外,还能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也使他比一般专家要高出一大截。他总是能在意见纷呈的讨论之后,集中大家的意见,提出一个综合的方案和结论,既统一了大家的认识,又将一般的意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你不得不服。这些方面的事例,由于保密和其他原因,在《书信》中并没有反映出来。对于在上世纪80―90年代理论物理学中的前沿学科,即所谓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混沌与有序问题,钱老认为这都是辩证统一的。他说:这些前沿科学“本来是从物理学、力学的研究得到的,即从自然科学认识到的。可一旦上升到自然辩证法这架桥梁,而且过桥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殿堂,就成为指导其他部门的理论了。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混乱现象,其实就是市场中的‘混沌’,即市场的活跃,是大好事。因为它引出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合理资源配给,是有序,即健康发展。” 在另一封信中,他又进一步说:“没有混沌就死水一潭,不会出现有结构的有序化,也就没有‘生命’。连一块石头都有原子、电子层次的混沌,而石头有晶体结构,这是有

序。但这个结构是‘活’的,原子、电子进进出出,是混沌!因此,生与死的界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真是最高境界的概括了。

(四)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钱老认为社会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唯物史观。

在他看来,如何研究社会?如何分析一个社会现象?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人写信和钱老探讨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并提出“黄土板结”的论点。在翻看了作者的著作以后,钱老认为很有新意,但似感不足,“未深入到经济结构去找我国大一统封建社会的根子在哪里”。钱老的分析是:“旧社会说‘仕、农、工、商’,‘仕’为首而‘商’居末。但我看正是旧社会的商人,结合官大老爷,把那么大的中国锁在一起了。因为‘仕’是官僚,是覆盖全国的统治系统。而封建社会的‘农’是小农,是锁在小块土地上的‘农’,地主也是靠小农的。‘工’是手工业,最多只是小作坊,是小工。只有‘商’在旧中国是利用地区不同而经营,走南闯北,大范围活动的。不是有遍布全国的晋商、徽商吗?但‘商’要搞经营,又得有地方官们的允许和支持,这是商人用金钱买通的,正所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以是仕·商联结的经济大网络在主宰旧中国,这就是中国封建大一统得以维持千年的社会基础。这个庞大的封建帝国只有在受到近代帝国主义入侵时才被打得难以为继了。中国人民在此生死存亡的时刻,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我们采用计划经济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说,避开了旧中国的官·商勾结。但商业活动之不足,又把经济管死了。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旧社会的官·商勾结又不免重现。对此不必大惊小怪。莎士比亚的许多戏剧就是讲英国由封建社会转入资本市场社会后爆发出来的丑事。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设计全面的解决方案,要用最先进的方法――科学的方法,现代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而不能像18世纪解决技术问题时用的纯经验方法,瓦特式的方法。”他理解,这也是中央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道理。显然,钱老这一大套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又与一般历史学家多从农民和农业入手剖析中国封建社会的视角不同,是一种独特见解。钱老还常常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看待一些新科学、新技术,指出新技术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钱学森不是计算机、信息网络专家,但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指出,计算机、通信(当时尚未出现网络)这一套信息技术将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意义就像当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将引起一次新的产业革命。他还进一步说,200多年来,机器的出现大大扩展了人的体力劳动能力,而在21世纪,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将大大扩展人的脑力劳动能力。今后人的生活、工作、教育、娱乐等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人将和计算机网络组成一个新的人·机系统,那将是21世纪的“新人类”。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一点也不新鲜,但钱老却是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信息网络技术远不如今天人人皆知,人人皆用的时候说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超前思维。钱学森兴趣十分广泛,他在谈到园林艺术时认为,我国的园林艺术是有长远历史的。我们今天除了继承那些好的传统,还要发展。今天的中国人不是昨天的中国人,21世纪的中国人也不同于今天的中国人。人的社会实践不一样了,“美感”也会不同,园林艺术要适应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说到“美”,钱老认为,那是文学艺术上升到哲学层次的学问。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始终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结合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最早是原始公社,那时人类开始有了生产,也就是有了技术(当时还没有技术的理论――科学),然后加入了一些艺术――美感。这就是说,技术和艺术从一开始就是结合的,伴生的。往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时阶级不同,技术和艺术的相互关系也不一样: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生活贫困,对艺术的要求不可能过高,基本上还是沿袭着上古时代的情况。而统治阶级则将技术(手艺)当成他们实现艺术追求的手段。至于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和艺术的相互关系分两条路走:一条是传统的工艺日用品,由于人民生活的改善,能把封建社会中仅由上层阶级享用的东西大众化了;另一条则是封建社会没有的东西,如机器、火车、汽车等。这在资本主义初始阶段只有技术,没有艺术,或者说还来不及有艺术,在这个阶段技术和艺术是脱离的。到20世纪中叶,“丑恶的机器”已为人们所厌恶,技术和艺术又趋向结合,在工程设计中要考虑到艺术的美。经过这一番对技术和艺术相互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之后,钱老提出,在今天,我们要主观能动地把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服务。钱学森不仅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而且还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待自己。钱老对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他反对别人称他为中国的“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他在《书信》中多次重申:像导弹航天这样的“大科学”,远不是爱迪生时代的科学,那时他可以一个人在实验室搞发明创造。而导弹航天是一项成千上万人的事业,没有党的领导,没有集体的努力是谁也干不成的。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他自己只是恰逢其时,回到祖国,做了他该做的工作。他只是党领导下的这个集体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我想,钱学森说的“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不能一般地看成是个人品德上的谦逊,而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思想。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钱老坦然面对过去的“自我”。有人来信表示要为他写传,拍电影、电视剧等,他都婉言谢绝了。说“写传应是在人死了以后的事,我还没死,还没有盖棺定论,怎么写呢?至于我死了以后,写不写传,那是由人民决定的,功过是非任凭后人评说”。他对自己超然而又洒脱。

说到“超脱”,钱老在信中对一位朋友说:“我想中国古代说的超脱,今天能否做到?我认为可以做到,这就是要能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世界,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超脱。古人的那一套是想超脱而实质上超脱不了,只好念‘阿弥陀佛’!”我想,这就是钱学森一生,特别是到晚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所达到的境界。

钱学森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篇2

一、关于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是关于人“如何理解”和“如何知道”的哲学观和认识论。把建构主义思想和人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 并对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首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荷兰尼密根大学对持有不同学习观 (再现学习观、建构学习观和应用学习观) 的学习者进行了实验, 结果显示建构性学习者能在三种学习 (表面学习、深入学习和具体学习) 的结果上表现出最佳成绩。因此, “建构型学习最符合学习的本质, 最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潜能”。其主要内容,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建构性的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 每一次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在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将新信息与其他信息关联起来, 在保持简单信息的同时, 理解复杂信息。建构主义强调, 学习者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 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 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 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2. 目标指引的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是目标定向的, 因为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达到所期望的结果时, 学习才可以说是成功的。但建构主义学习中的目标指引不是从外部、由他人强加的, 而是形成于学习过程的内部, 由学习者自觉确定的。在建构主义学习中, 学习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起着整体导向的作用。因此, 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习者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评定自己在达到目标过程中获得的进步。

3. 情境中的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一个与情境紧密联系的自主操作活动。情境创设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学习发生的情境应是反映学习任务的真实情境。在这个真实的情境中, 学习者的知识背景构成和多元记忆表征方式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建构主义强调情境中的学习应关注各种知识表征 (语义的、情节的和动作的) 之间的联系, 同时使知识、记忆表征和多元化的情境相关联。

4. 社会性的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以人的经验为导向的。也就是说, 每个人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都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 这就可能出现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千差万别。因此, 只有通过“社会协商”, 即生生或师生之间的讨论来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尽管对知识的理解是个人化的, 无法共享, 但可以交流。通过交流, 学习者可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知识理解方面的差别, 检验和修正自己的理解。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应在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 提倡生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综上所述,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以人为本的学习观, 注重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经验, 强调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重视学习情境和生生及师生之间的合作。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本文以英语课程为例, 说明建构主义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英语这门课程长期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乏味、术语多并且难记, 而且, 教学方法依然停留在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填鸭式”教学, 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越来越低, 课堂效果越来越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要以科学的学习观为导向, 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此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导向, 对英语堂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 情境化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人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建构者, 这种建构是在一定情境下与他人 (教师、同学) 的互动之中完成的。换言之, 知识的建构是通过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建立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 尽可能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 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创立模拟的真实情境,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把含有违背会话原则所产生的会话含义的影视作品制作成clips, 例如, 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Friends中有这样一个对白:Monica:How did Jimmy do his history exam?Chandler:Oh, not at all well, they asked him things that happened before the poor boy was born.在这个对白中, Chandler的回答显然违背了量准则的第二条原则, 即不要提供过量的信息。本来, 他只需回答“not at all well”, Monica就明白Jimmy的考试情况了。Chandler后来补充的话里就产生了含义, 这个含义就是不要责怪Jimmy, 因为考的都是他出生前的事情。这样的clips为学生提供了最真实的语言输入, 同时也帮助学生积极建构会话含义这个概念, 使他们对会话原则及其准则有更深的理解

2. 交互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 学习者对意义的主动建构离不开与他人的相互合作, 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跟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相互协作中建构更加准确的语言意义。这就意味着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 我们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小组活动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然后把教材中某一个章节要讲的内容布置给各个小组, 要求他们共同完成课件。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课件内容可以选择英语教材的任何一个章节, 当然, 从教学进度来说, 最好是与教师所讲的前一部分衔接起来。

3. 设问式教学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方式, 主张在问题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这样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 也是一种学习目标, 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 学习者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语言学课程开设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及科研意识, 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而且问题的设计应围绕所学章节的主题。比如在学习第二章时,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honetics and phonology.Why cannot allophones distinguish meaning in English?What is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etc.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涉及相关问题的文章, 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推动他们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积累知识。

4. 反思性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 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认识客观世界, 所以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 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 而是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知识构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 而且是对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指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认清自己的学习特点, 明确学习目标。这样的反思性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的能力。比如当各个小组在课堂上展示完所制作的课件之后, 老师可以先让小组之间依据下面的表格进行互评。

然后老师公布对各个小组的评价结果, 并做出点评。通过这样的互评和点评活动, 使各个小组及成员对自己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及学习策略进行充分的反思和评估, 并思考和完善自己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行动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情境性及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为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英语课堂教学、探索英语教学规律、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启示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情境,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并及时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外国教育资料, 1999 (1) .

钱学森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篇3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方式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建构主义是20世纪兴起于西方的一种重要思潮,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将其引进并于本世纪初应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这场方兴未艾的改革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尤其是它的学习观对教学理念的转变产生了根本性的触动。建构主义学习观究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这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概述

建构主义又译为结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在发展到认知主义(Cognitivism)以后的更高级阶段,即向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发展,被喻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1]。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自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肇始,经由布鲁纳的弘扬与传播、发展,再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以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为主干的多元化发展。具体到教育领域,则形成了多元而又相关的知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

夏尔(Shall)曾提出建构性学习应具备的四个核心特征,即:积极的、建构性的、累积性的、目标指引的。在此基础上P.Roben-Jan simons又补充了另外两个核心特征:诊断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2]。以上建构性学习的六个核心特征,对学习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研究,集中体现在关于如何看待知识、如何看待学习活动、如何看待学习者等实质性问题的探讨。

1.如何看待知识

知识是学习的对象,如何看待知识是研究学习的逻辑起点。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中,知识不被看成是唯一的、不变的和共同的绝对真理。首先,知识不被认为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仅被当作对问题所做的一种解释和假设,而非终极答案;其次,知识被认为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知识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自然我们不能奉行拿来主义,更不会出现屡试不爽和一劳永逸的情况,我们需要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创造;再次,知识被认为只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不同的个体,而不存在共同的知识,因为不同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和学习情境以及理解方式都有所差异。

而由此生发出来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课堂中的知识。很显然,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虽包含一定的真理,但绝不是对某一问题研究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由此延伸出的一个命题是课堂中的知识不存在权威,知识是学习者在情境中的建构和理解的产物,最终将因人而异。

2.如何看待学习活动

毋庸置疑,学习活动是一项过程性的活动。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中,学习也被认为是一项过程性的活动。同时,建构主义者更进一步指出,课堂中的学习是学生利用其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一R过程[3]。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则取决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外部信息本身。

3.如何看待学习者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知识而没有学习者不能构成学习活动,此刻的知识本身也没有意义。在看待学习者时,建构主义学习观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实际上肯定了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已具有一定程度的经验和认知能力。这就使得他们会对接触过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而对没有接触过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逻辑推理。为此,我们要做的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其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3]。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根本出发点是要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转变概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明确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钟启泉等学者看来,为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之一应该是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意味着要改变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

什么是学习方式?关于学习方式(英文为learning approach或learning style),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6]。

何为自主学习?通俗地讲就是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这种自主学习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它将学生的学习提升到了元认知的高度,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认知和监控。在学习动机上是要具备认知内驱力,这种动机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是出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需要;学习前既需要明确目标又要制订计划,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后还要进行评价与反思。这正是建构主义者所主张的积极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诊断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同时这也印证了布鲁纳的三“任何”的命题,即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何为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7]。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学习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升了我们对学生的学习价值的认识。这种学习实质上是自主学习的延伸与发展,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建构性学习,很显然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内在要求。而要对问题进行探究势必要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累积性学习的基础之上。

何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中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于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8]。这与传统的简单的师生授受式教学是有显著差别的,这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明确任务与责任,同时也主张合作互助,注重人际沟通的培养。可以说,合作学习是受到建构主义者广泛重视的。Cunningham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这也与维果茨基提倡的社会交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最近发展区”不无关系。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观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转变,宛如中国画中的渲染和白描,使用的大写意的手法,先将整体章法和底子打好,再进行点缀和工笔写意。

三、对不同主体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影响

如上所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情况。可以说,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学习方式转变的直接理论来源。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可以从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教师、学生这些受到影响的主体来进行探讨。

1.对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影响

众所周知,学习方式是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得以应用的。而学习的对象是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的直接载体是学习材料(教科书之类的),间接载体是课程。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材料的编写则是由各级各类教育部门负责的。此外,学生学习中评价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也是由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予以规定的。

(1)建构主义学习观直接影响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材料的编写

很显然,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课程设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设置什么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方面,而这些都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所体现。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9]。这些无不透露出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其的影响。强调课程设置的一贯性,这是基于对学习活动的认识,体现了学习是新旧经验的交互作用的思想。主张设置以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则充分受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不是唯一的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等观念的影响。而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办法则打破国家课程一统天下、万人一课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中知识不具有权威性的影响。

应该说,学习材料是学生直接面对的学习对象,它的编写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此也有规定,认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10]。这很明显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所提倡的学习是新旧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的观点的影响,同时也肯定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2)建构主义学习观导致对学习评价的变化

对学习的评价不是个人所能操控的,其核心理念应该是由各级各类教育部门规定的。对学习的评价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作为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的考试,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此的规定有:“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11]。这是受到了建构主义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思想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那种“学什么,就考什么”的局面,使考试逐步由“停留在相关知识内容的再现”过渡到“对概念、原因一般水平的运用”和“在学过了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来获得新的知识,来解决从未遇过的问题”这一层次[12]。

2.对教师的影响

毫无疑问,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如果说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是从形而上的层面主导新课程改革,那教师则是从技术层面操作新课程改革。不仅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较大的影响,教师也将受到建构主义学习观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何“学”就如何“教”,教师的任务在于教学生学。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先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依托于教师的教学的变革。那么,教师究竟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哪些影响呢?

(1)建构主义学习观促使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转变呼唤教师教学的变革。这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里提出了互动、引导、发展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互动是基于建构主义的知识是相对的观点,同时也肯定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重要性。

(2)建构主义学习观促进课堂管理理念的变革

课堂除了教学,还有管理这一重要内容。管理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是对教师提出的课堂管理要求。而这一管理理念直接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解,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一管理理念升华了过去那种以维持课堂纪律为出发点的管理方式。

3.对学生的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转变学习方式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其他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教师只是为学生的这一行为服务的。当然他们也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既然学习是一个过程,那么,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就应该是一个统一的连续的整体。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集中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1)对学生学习前的影响

学生在正式进入课堂学习之前,实际上处于一个课前准备和产生学习动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采取不同学习方式的人将有不同的表现,既有忙于且乐于为将要进行的课堂学习做准备的学生,又有迫于无奈进行准备的学生,也有无所谓、怠于准备的学生。很显然,第一种是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第二种和第三种则是被动的学习方式。第一种学习方式直接根源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不是问题的终极答案,学习需要新旧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同时更需要自己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对话、合作。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对学习有着强烈的认知内驱力,为了获得知识而进行学习,能够很好地激发、维持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则成了他们的宣言。自然而然,课前准备也就成了其乐于做的事情,以至于整个学习过程对其来说都是一种快乐。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应有的状态。事实上,建构主义学习观影响下的研究性学习更是需要在课前自主进行准备,包括搜集资料等事项。

(2)对学生学习中的影响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一个假设,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并为学生服务的,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重要体现。事实上,学习本来就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学生只有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学到了知识,而内化的重要途径就是自我建构,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同化或顺应正在学习的知识经验。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再是呆读死记知识,其表现也不再是或沉默不语或窃窃私语,而是带着问题去学习,用课前所做的准备与教师和同学对话。不同种类的课堂将呈现不同的状况。在上新课的课堂上,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去探究,遇到不懂的及时问教师,同时与教师和同学讨论,并踊跃回答教师的提问。在练习和复习课上,则主动探求习题的解法,而不只是抄记教师的答案。而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上,气氛是相当活跃的,学生或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请教与交流课题研究如何开展。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3)对学生学习后的影响

以往的学生课后生活无非两项活动:做作业和玩。做作业是迫于无奈,充满着痛苦;玩则是出于天性,同时是对无奈的宣泄。事实上,那样既玩不好,更学不好。而新的学习方式则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课堂之中,学习后的作业也相对减少,同时作业的种类也不再是过多的无意义的抄写、默写等,而是适当地布置一些作业加以巩固,同时为下一次课做准备,这使得课后也变成了课前。这很显然是受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此外,学习后还有一个评价问题,以往的评价中只有单一的考试,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下则不只局限于考试,也包括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查、课堂表现的考查等,形式多样,意义也多样,这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更多的是对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影响,这是学习和教学理论在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思想上的又一次大综合和大发展,更是对传统教学进行的一次大胆而又具有操作性的尝试,同时它的影响又是复杂的,本文只是做了一点尝试性的探讨,还有诸多工作需要我们在实际中去践行。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全球教育展望,1999(1).

[3]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4] 钟启泉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J].全球教育展望,2001(2).

[5] 熊生贵.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6] 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云南教育,2002(7).

[8] 戚业国.论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基础教育改革[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观《钱学森》有感 篇4

在看了《钱学森纪录片》后,内心很有感触,很受鼓舞。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使我们每一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钱学森给了我们以最好的榜样,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3月28日和全班同学一起通过影片回顾钱老的一生。

他,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圣人”,他就是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的身上有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他对父母师长的缱绻情怀,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但其中给我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其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羁縻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恢宏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终于踏上了祖国的热土后,他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钱学森的业绩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但从他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爱国不仅是一种心情,在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钱学森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在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中,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天灾人祸,但他始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我也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明白了坚定就是一种信念,在动摇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现在,从钱学森的故事里我更体会出坚定这个词语的新解:执着地做事、为民族做事、为祖国做事!

看完纪录片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向钱学森学习:

一是学习他报效祖国的信念。信念是干事创业的理解,伟大的信念往往会产生澎湃的激情,澎湃的激情往往产生伟大的理想。钱学森先生从小就有宏愿,他在赴美国留学途中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他自觉地把自己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立志要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相比钱学森,我们现在的许多留学生,只知考虑个人的前程,抱定为国奋斗的人有几? 二是学习他高尚的爱国热情。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可这一愿望实行起来多么不易,美国极力阻止钱学森海归。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后来,美国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最后,经周恩来总理和美国交涉,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梦寐以求的回国愿望得以实现了!相比之下,现在好多留学生一旦国外的待遇比国内好,就不回来,连身份也变成了洋人。

三是学习他刻苦钻研和严谨求实精神。钱学森善于记笔记,500多页的《钱学森手稿》,形象地折射出钱学森严谨、不苟的治学精神。从一万多页科研笔记中选取的这些手稿,一串串英文清秀流畅,一个个数学公式推导工整严密,一幅幅图表规范整洁,即使小小的等号,也标准得如同直尺画的一样。为解决薄壳变形的难题,他研究的手稿长达800多页。到500多页时,他写上“不满意!!”;问题解决后,他在装手稿的信封上用红笔注上“最后定稿”,接着又加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在科学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在钱学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是学习他的勇于创新精神。创新是成就科学事业的基础,没有创新精神,要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是不可能的。钱学森在研制“两弹一星”时,没有充分的资料可查,没有现成模式可依,他带领中国航天军事科技人员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就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科研条件大为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也比以前好得多,我们应该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好多科技人员耐不住寂寞,没有创新精神,论文抄袭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能对得起已故的老一辈科学家吗?

观《钱学森》有感 篇5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 1950年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

钱学森,一个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原本我对钱学森的了解,也是仅限于这句话,直到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才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开始对他肃然起敬。

如果只是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很高的话,我想我只是会仰望他,而不是敬仰他。他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但我更愿意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当年的他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早早地出国留学,在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门下学习,又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经历千辛万苦,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因而我最敬佩钱学森的,便是他对祖国的那份深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应该要学习钱学森高尚的人格品质。他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身上充分地体现出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高尚品德。无论何时他身在何地,都不会忘记报效祖国。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事业是在中国,我的成就是在中国,我的归宿也是在中国。“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钱学森淡泊名利。他的房子住了足足有49年,也从来没有去换过,而他的卧室更是仅仅只有10个平方米。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是这样评价的:“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伟大国家。”钱学森虚怀若谷。1964年,一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的年轻人给他写信,指出他的一篇论文中有一处错误。钱学森虚心接受,亲笔回信表示感谢,并建议这位年轻人把意见写成文章,由他推荐给专业刊物公开发表。他说过:“在科学上,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在任何新的领域,我们都是小学生。”

“他是一位把祖国、民族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说得上是一位精忠报国的‘中国人’。”这是钱学森的爱人——蒋英的钱学森的评价。的确,当年中国解放的时候,钱学森在美国的地位是蒸蒸日上的,只有三十八岁的他,就担任了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甚至还有参加美国的机密研究,但就是当时意气风发的他,听说解放后,祖国急需要各种人才,他便义无反顾地放弃当时在美国优厚的地位和生活,回到了当时还是一贫如洗的祖国。并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中国的导弹研究。这是一份多么高贵的爱国情怀!应该值得我们所有人的敬仰。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学有所成的钱学森回到了自己祖国。他始终把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一个最高境界,自觉的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他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愧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和楷模。

钱学森在世是,曾经说过,他一生中有过三次激动,而期中一次就是他被允许回到祖国,当时他拿着自己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给自己的老师,得到了老师说他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自己。他为老师的这句话激动不已,我觉得他不仅是为自己而激动,更为自己能有足够的能力为祖国作出更多的贡献而激动。

当然,看过这部电影后,钱学森对中国科学的贡献,也让我深深的敬服。归国后的钱学森,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为了国家的安全,他毅然决然地领导了当时的导弹研究工作,尤其是当时艰苦的环境,再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和当时苏联突然撤去的技术支持,都使得钱学森的研究工作无比的艰难。虽然历经失败,但他依然带领着中国的导弹事业走向了成功,走向了辉煌。他身上的这种执着的精神,也同样值得我们的学习。

钱学森的成就不只只在一个方面。在控制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了《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这些都是钱学森所做出的成就,任何一项成就拿出来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杰出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2009年11月6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重要领导同志们前往送别;钱学森同志的家人、老同事、家乡代表以及社会各界民众也前来为他送行,其中不少人竟是从祖国各地甚至海外赶来参加告别仪式。来的人泣不成声,就这样,一位对中国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的人离我们而去,无人不惜,无人不叹!

感动中国推选员阎肃,对钱学森老人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观《钱学森》有感 篇6

致敬那个时代的伟人,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于敏……他们虽是不善言辞甚至木讷的读书人,却也有“手持金刚杵,常怀菩萨心”的大无畏。

暑假带范潘予小朋友去上海科技馆,给他讲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讲物理粒子/基因工程……其中因为一直没有中国的身影让他落寞不已……直至行进至航天展馆……

是的,找不到中国的影子,它几乎与现代工业文明绝缘,它在150年内被内外患打成一盘散沙,但它却在不到的时间里艰难卓越的跨过个体化的作坊手工业时代、跨过西方文明几百年缓慢积累起来的蒸汽机时代/大机器时代/电力时代/喷气飞机时代以及二战前后的重化工时代,迅速地建立起了现代工业的文明基石,而这个时间严格算起来也仅仅只是从前苏联开始大规模悍然停止援助的这十年左右时间,西方的三百年被压缩成中国的十年!!

那个时代弱不禁风却又焕发出无限精气神的中国,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

如果他们不都是圣人,怎么能做到这一点?怎么能够两次击溃强大的美利坚帝国,怎么能够与美利坚同样强大的苏联人陈兵对垒、悍然临战?

钱学森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篇7

建构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学习理论流派, 而是一种理论思潮,目前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它不仅是一种心理学思潮,更是一种哲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的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在认识论、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观点: 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活动。基于建构主义的观点,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思路,如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及合作学习等,这些教学模式对数学、科学和语言等领域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那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给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能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教学观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启示

1.及 时 更 新 补 充 数 学 知识 ,夯 实 学生 基础知识 水 平 。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因此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 但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真实的解释。

这一观点尤其符合数学专业的现状。比如我们将新旧教材中几何概念的定义方式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新教材在几何概念的定义方式上主要有四种变化: 用直观图形代替文字描述;变描述型定义为发生型定义;精炼概念;放宽了概念的决定性属性组等。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一些内容如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同时新增加一些内容,如知道|a|的含义 (这里a表示有理数); 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 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此外,2011年的《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如*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等等。

由于时代的进步,数学知识不断更新,数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应及时了解数学知识的变化,增强教育教学的适用性和实效性,在课堂上不断更新、补充相关数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拓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善他们知识结构,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合 作 学习 ,激 发学生内 在 动 机 ,把被 动 转 为 主 动 。

由于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 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因此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观点不同观点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方式。

“小组讨论”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所学的内容有着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启迪思维的作用。在讲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游戏公平吗》这一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小明和小丽周末都很想去看电影,但只有一张电影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对双方公平的方案来决定谁去看电影。讨论的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的,有小组回答说:用抛硬币的方法;有小组回答说:用转转盘的方法;有小组回答说:用掷骰子方法……表面上看,似乎这个“小组讨论”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 但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使观点或想法得到同学及老师的肯定,不再感到学习是压力、是负担。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充满激情和自由;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中国教育有个薄弱环节,缺乏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相似三角形”时 ,我校教师自己结合学习内容 ,补充了实践活动课《测量旗杆的高度》。实践活动课题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或路灯杆)的高度,得到数据后填写在教科书的图中,然后对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旗杆(或路灯杆)的高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于一种形式得到结果,再从比较中体会到小组合作的好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可以通过合理分组,在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合作,达到知识互补。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 增强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

3.创 设 问 题 情 境 ,通 过 生 活 化 的 语 言 ,便 于 学 生 掌 握 抽 象的知识。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如在学习由方程的解寻找二次函数与横轴或平行于横轴的交点坐标知识时,有题目:一个球从地面上竖直向上弹起时的速度为10m/s,经过t(s)时球的高度为h(m)。已知物体竖直上抛运动中,(v0表示物体运动上弹开始时的速度,g表示重力系数 ,取),问球从弹起至回到地面需要多少时间? 经多少时间球的高度达到3.75m?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和事例,便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笔者把这个题目分解成四个便于学生理解的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 ,你能写出h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吗 ?

(2)你能画出大致图像吗 ?

(3)如何求球从弹起到回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 ?

(4)如何求经多少时间球的高度达到3.75m?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设置, 学生能根据函数图像获得球从弹起至回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就是图像与横轴交点之间的距离。于是令h=0,得到方程10t-5t2=0,求出两个根即可。此外 ,学生还得出以下体会:

1从数的角度看,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二次函数y=ax2+bx+c,函数值为0时自变量的值。

2从形的角度看,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4.利 用 真 实 例 子 ,明 辨错误 ,提 高 课 堂 教学的有 效 性 。

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他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学生,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呈现,而是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真实性的学习内容,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为此我们可以在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提供真实的案例, 从实际出发,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如果是普遍性的错误,就要公开反馈,及时提供必要的事例材料,以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如学生经常会因不能准确地按照分配律去括号而出现类似 于“4x-3(2-x)=4x-6-x”,“4x-3(2-x)=4x-6+x”,“4x-3(2-x)=4x-6-3x”的错误。这是方法性错误 ,纠错时笔者帮助学生理解括号的“整体性”特征,并进行各种变式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去括号的技能。再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学生经常会出现类似于“(a+b)2=a2+b2”的错误 ,而在学习同底数冥的除法时,经常会出现类似于“m6÷m3=m2”的错去 ,这是心理性错误。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 是因为头脑中储存的“顺序”而抗拒了“它序”。 要帮助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 ,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最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钱学森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篇8

关键词:独立思考;创新意识;问题;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3-0175-02

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就是基本的外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积极地与团队合作,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将观察到的新生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发现其中的内在的联系,并利用独特的方法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新型外语人才需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敢于突破传统,发展创新,这对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有限的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初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应秉承恰当先进的教育理念,从丰富本学科的内涵入手,增加本学科范围内的专业课程,增强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更应着重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容有三点,即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建构过程和理解的过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于培养外语人才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潜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社会实际意义。

一、强化自主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主渠道,而创造性思维则是创造力的核心,如何有充分利用有限的45分钟,在保证教学进度完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关键。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过程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同时也在原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张建伟在《基于问题的知识建构》中指出:建构主义者提出了许多改革教学的设想,而基于问题解决来促进知识建构则是其中的一条核心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动机,使其以自己的理解方式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

传统的问题教学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学的节奏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的思维模式大部分被教师的问题所禁锢,得到的答案或单一或只有唯一答案,这种问题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也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更加深入地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仅要提出问题,还应教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产生问题、解答问题,自主探索,发现更多、更深入的知识理论,架构的新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得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解决方案。通过“产生问题”到“解答问题”再“产生问题”的循环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引导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掌握了语法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创新意识、掌握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策略。

二、创设真实情境,建构立体知识结构网,活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因此,在外语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模仿真实的场景,每一个同学如同电影中的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阐释自己对知识体系和知识内涵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在情境训练过程中会自主发现原有知识结构的弱点,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样不仅检验了原来知识系统的完整程度,强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而且刺激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在情境设计中要注意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提高仿真程度,需要的话可以利用真实场景进行现场教学。如,商店购物、商务谈判等[2]。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围绕着关键概念自行建构知识网络结构,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子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子任务,训练知识的整合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会认知,从任一知识点入手,通过知识相互的关联性组成密切相关的立体知识网络。知识网络更具立体感、图示感,使所学内容化零为整,以整体模式进入学生的记忆中,学生在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进而养成创新能力。

对于高年级的教学,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即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如我院高年级精读课的教学,在语言知识讲授的同时,教师设置情境,引入现代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讨论;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情景剧表演,指导学生多维、多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情境设计,同学们对同一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形成了背景经验,有利于学生针对具体情境建构用于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有利于接纳更多的新知识。

三、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模式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优先选择缺乏“认知冲突”的学习道路,即学生倾向于选择对他们没有难度的任务。很多学生缺乏学习进取心,懒于背单词、对于晦涩的语法规格感觉心理疲惫,不会设计学习计划,没有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策略,这极不利于外语人才的个性、毅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养成,需要及时加以教育引导。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策略,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学生要承担更多的自我管理及管理他人的任务,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管理者,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和任务的主持人(MBA智库百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能力,如:根据任务设计解决方案、设定具体操作流程、监督任务的完成过程、制定解决突发事件的预案及撰写总结报告等。这是一个艰苦的成长经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国际化、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观,制定长期发展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及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尽早体验到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成就感,克服学习惰性,从心理上认可并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创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的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潜力也会被挖掘出来。

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开展个性化教育活动,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已成为教育走向新世纪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宽松、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轻松的教学环境,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能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尽力做到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弱化结论和结果,发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的特点及知识结构设置不同的问题(http://www.docin.com/p-209251747.html)。除此以外,课上的知识传授应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补充辅助,如第二课堂活动、学科大赛、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通过组织、参与课外活动与各种层次的比赛,可以深入社会,了解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综合素养的需求,为自己以后的理论学习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教师应当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协助学生充分利作各种实践平台,培养自信与乐观的精神、独立的人格魅力、协商与合作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一个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用四年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

五、结语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对于现代的知识型社会,知识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任何人都不能故步自封,必须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新时代的创新型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4)

上一篇:形容表情的词语有哪些下一篇:金融类渠道合作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