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

2024-08-23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精选9篇)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 篇1

胡锦涛的《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30年来, 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 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应该说, 胡锦涛的讲话大大推动了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近些年来, 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在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产生、定义、内涵、内容要素以及不同主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此作以下简要述评。

一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产生的主要观点和认识

1.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产生的特殊背景和情势

梁树发教授对此有明确的解释, 认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发生: (1) 在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性质的具体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发生重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的时候。 (2) 对无产阶级的重大实践发生的失误或者受到的挫折在进行理论上的反思的时候。 (3) 当出现某种重要思潮或者发现某种重要思想材料, 被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既定认识产生了重大冲击, 从而认为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认识的时候。

2.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和肢解的情况

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角度对这些割裂和肢解情况进行了概括, 主要有:“官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学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割裂, “作为革命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建设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割裂, “马克思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割裂, “回到马克思”与“推进马克思”的割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割裂。这些情况造成了人们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和困惑。

3.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梁树发教授从总体上回答了不断出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的具体原因:马克思主义文本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结构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意识形态性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本来不同的理论倾向、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也可能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解释。

以上这些观点说明,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曲折性规律的表现。笔者认为, 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 确实存在着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 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 也积累了一些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种种情况说明, 非常有必要深入阐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因为, 这是科学普及马克思主义观的需要, 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前提, 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需要,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是回应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攻击的需要, 是正视马克思主义生存现状的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定义中的马克思主义观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内容, 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定义中来看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其属性等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问题,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目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

1. 从某一方面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这些界定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等。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定义为:“从整体而言,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即人的解放学。”也有学者主张, 要从“弄清楚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 什么是它据以构成自身体系的来源”的角度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指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不是别的, 就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尤其是后者。”这些界定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定义,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方面,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忽视。

2. 从整体性的高度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梁树发教授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这个定义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价值意义, 又强调了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哲学。

3.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张耀灿学者认为, 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作出不同的回答就会形成相应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性至少应包含以下四点:一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和理论基石;二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性质和社会理想;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四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种观点代表着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认识的程度和方向。逄锦聚等学者也从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 、理论品质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和政治立场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等四个方面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认为这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

4. 从多个层面的统一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程恩富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加以扩展, 表述为以下四个层面: (1) 从创立主体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2) 从学术内涵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 (3) 从社会功能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 (4) 从价值观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笔者认为, 这个扩展定义是目前学术界最新和最全面的一个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由上可见, 我国众多学者一直都在尝试着为马克思主义下一个较为全面而科学的定义, 但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一个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识。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问题仍然是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视野中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创新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有学者从主体角度来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大体上包括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其中, 研究比较深入的是以下三种。

1.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周向军等学者认为,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学习以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在与主观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从发生论、本质论、结构论、特征论、价值论等角度说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 毛泽东着重强调了认真地学习研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另有学者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做了历史考察, 认为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定的思想来源、文化土壤和实践基础。它从萌芽到初步形成, 到完备成熟, 再到继续发展是同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命运, 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 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命运, 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2.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有学者认为, 邓小平科学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它既是思想体系又是发展的理论, 它既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又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思想和胜利的旗帜;它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它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对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强调:坚定地信仰, 认真地学习, 完整准确地理解, 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还有学者把邓小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等。邓小平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主要包括: (1)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老祖宗不能丢和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的; (3)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3. 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

有学者具体分析了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 并把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概括为“四论”:指导思想论, 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结合实际论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论, 即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问题中心论, 即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还有学者认为,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江泽民从本质论、理论品质论、价值论、发展论等方面作了回答。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 应用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 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学者把江泽民对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新贡献概括为四个方面: (1) 明确提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2) 高度重视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 (3) 创造性地概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4) 突出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倡导不停顿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可以说, 研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是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深入和细化。但目前学者们主要是从正面来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而对于党在马克思主义观上的失误还很少有人来分析和总结。

四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围绕着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展开了研究, 应该说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只注重正确一面的研究而回避另一面的问题

如对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 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正面来阐述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而对于一些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很少有人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方面, 我们知道,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 在国际范围内也存在着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另一方面, 我们的研究又只限于正确的一面的研究。我们都知道, 我们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针对不同的问题存在着两种对立的马克思主义观, 而一直以来却只是从正面来泛泛而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但是, 没有比较, 就没有借鉴, 因此说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有学者在论述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时这样提到:“只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 特别是由于对革命战争时期经验的迷恋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的理解, 毛泽东逐渐脱离了实际, 他的马克思主义观进入一个曲折发展的时期, 他背离了已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态度, 犯了自己曾深恶痛绝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但论述者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有学者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历史考察, 认为其有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萌芽、初步形成、完备成熟、曲折发展。笔者认为, 这种梳理虽然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观的一个角度, 即发展史的角度, 但这种梳理还有待于理论的提升。比如,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具体内容在马克思主义观发展上为什么会出现曲折, 马克思主义观出现曲折的表现, 在马克思主义观发展上值得总结的经验或者教训等, 这些问题还很少有人去作具体深入的研究。

2. 对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浅尝辄止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没有进一步深入和深化, 似乎没有形成权威性和总结性的理论观点。学者们研究马克思主义观, 只是论述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观包括什么内容、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应该是怎样的, 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怎样的, 更没有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曾经出现的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原因, 而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 总结过去的失误和教训比归纳经验更显得重要。邓小平曾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那么, 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完全清醒的问题是哪些, 今天又是怎样清醒的呢?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而中央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之初, 就明确提出了要做到“四个分清”, 即: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因此, 笔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还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思考。

3. 混淆了思想体系与马克思主义观的概念

常见的情况, 如把毛泽东思想等同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两个概念虽然有许多相通之处, 但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别。毛泽东思想是一种思想体系,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但是, 马克思主义观还包括对待这种思想体系的看法和态度。而在研究中, 有这样一种倾向, 即把毛泽东思想等同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渗透着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 可以从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把握中来阐述马克思主义观, 但不能在概念上把这些问题混淆起来。

4. 只针对马克思主义相关论述泛泛而谈, 缺乏厚重的历史内容

当前即使是阐述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 学者们也主要是从静态来研究这些党的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即主要是从他们的著作和讲话中抽取一些相关的论述, 来说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观, 然后再强调这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意义, 因此这种阐述显得很空泛, 没有厚重的历史内容。其实, 马克思主义观本身也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观, 它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不同时期, 针对不同的主题, 有不同的主体, 也面对着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思潮的围攻和歪曲。在研究不同主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内容时, 应当既要有一条清晰的主线, 也要针对不同的层次和问题来研究和把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8.12.19

[2]梁树发.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4)

[3]陈学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反对五种割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6)

[4]周向军、李慧芬.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6 (1)

[5]曹富雄.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

[6]周向军.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J].齐鲁学刊, 2005 (1)

[7]王成光、王立平.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1)

[8]柳过庆.论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7 (2)

[9]覃采萍.略论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J].唯实, 2007 (4)

[10]赵存生.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江泽民文选》[J].求是, 2006 (20)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 篇2

文章对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个体主义、整体主义及结构化理论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之进行了简要的`评价;与此同时,文章还提出,结构化理论在克服主体与客体、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等二元对立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它并不是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简单拼凑.

作 者:郇建立 HUAN Jian-li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1 17(1) 分类号:BO26 关键词:方法论   个体主义   整体主义   结构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综述 篇3

摘 要:马克思主义自由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里的一个重要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马克思主义范畴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可以看到,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研究在2000年到2005年只有少量的相关文献,从2006年开始涌现出大量的相关文献,特别是2012年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更加突出,取得了新的成就,每年相关文献达到将近5000篇。本文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目的、自由与实践的关系、现实意义和价值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30-03

纵观近年来有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是什么,其目的何在,有什么样的自由与实践的关系,具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笔者沿着这一逻辑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目前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实践的自由观。自由的产生、发展以及实现都是依赖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持此观点的学者大多是从自由如何实现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邓春梅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内涵分析》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观内涵的精髓在于他们对劳动(实践)价值的重视。具体来说,劳动联系着人与世界。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实现自己自由自觉存在的具体的人,加强对世界的理解,把握必然;在另一方面,完成个人对世界的改造实践,检测他们对必然的认识。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劳动下,个人认识到人的价值,即个人能动性的价值,即自由的价值。①

另一种观点认为,自由这一范畴,主要具有两种涵义:一是认识意义上的自由,一是社会权利意义上的自由。持这一观点的人更多的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看的。许多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进行分析,对其进行了定义。谭春生、郑淑荣等具体认为,马克思的自由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自由是自然、社会与人的统一,是主观和客观条件,是权利和能力的统一,是人类和阶级的统一,无国界和民族性的统一,是追求真理、实现价值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的本质在于和谐。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自由的表现形式来进行分析的。聂存虎、路日亮认为,自由开始于和谐,并通过和谐得以实现,而且是自由的表现形式,和谐成为了自由的本质所在。他们具体认为,自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③大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映香老师对自由范畴也有很深的认识。在其硕士论文《以自由看和谐——马克思以自由为中心的和谐批判的当代启示》中,深入分析了自由与和谐的关系,认为马克思关于什么是自由,以及如何在人的内在与外在关系中把握人的自由,从而使自由表达为和谐,使和谐表达为自由的精辟思想,有助于我们随时反思、校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准则。④这些成果可以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研究提供更多可鉴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目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直观反映,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环节,因此,明确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目的尤为重要。杨建毅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目的。他具体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最终的追求目标和必然归宿,我们就应该对自由有一种科学的全面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科学的革命的实践使人类从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王国。⑤姚兰也认为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终目的。他具体指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指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从自由历史发展为出发点,这是最完整、最先进、最理想的时期。此时,阶级逐渐消失,代之以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之间不再有冲突,而且还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这就是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⑥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最终目的方面大家是一致的,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明确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终目的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范畴发展完善具有重大作用,对马克思主义范畴科学体系的完善也具有重大意义。

三、自由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起步较晚,是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研究的薄弱环节。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由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不少学者对自由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阐述。涂用凯、盛惠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现实的社会化的人出发,认为自由是现实的社会的人的自由,自由是人通过劳动实践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旧哲学家自由观的最大不同。⑦马春如认为马克思真正关注的自由,是基于“必然王国”时代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关注和对自由的渐进路径的基础上。实践作为实现自由的途径,其使命是在生产力发展中提供达成自由的物质条件;在生产关系变革中提供达成自由的社会条件;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提供实现自由的主体条件。⑧徐雪平认为实践是自由的源泉,实践是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自由的本质确证,实践为自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投身于变革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是人们获得自由的最根本的途径,是唯一的途径,通过社会实践使必然转化为自由,从而自由得以实现,并通过社会实践得到发展和完善。⑨从以上学者观点可以看出,学术界对实践和自由的关系基本上是一致的观点,都认为实践是实现自由的途径,自由的实现离不开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实践的自由观,不是僵化的自由观、虚幻的自由观。把自由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自由观的一大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把自由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许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行了分析,这使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更加完善,逐步形成系统。黄春雨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当今时代主题和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我们认识和揭露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虚伪性的锐利武器。⑩杨建毅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现实意义在于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切实的途径和目标,是我们认识、研究和处理现实矛盾的行动指南。11 韩妍同意杨建毅的观点,并提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我国社会主义自由观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他具体认为,我们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应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作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自由观的理论指导,以期更加全面地提高社会主义的自由程度,扩大社会主义的自由范围。13 曹晨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现实意义是为和谐社会提供价值共识和价值目标。具体来说,他认为和谐社会不仅是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也应该是自由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继续推进人的解放和发展,继续扩大自由,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伟大构想。13 郑利群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践行马克思的自由观的当代要求,这是马克思的自由观的现实意义。14 方晓东、宋慧玲同意韩燕阳建的观点,并提出了马克思的自由理论,有利于解决生存以及我们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促进中国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更加文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15 孔庆金认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应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6 纵观以上学者观点,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我们揭示西方资产阶级自由观虚伪性的锐利武器,有利于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决心,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三是我们认识、解决思想困惑和现实问题的指南和工具,为我们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信心。四是为培养人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途径和目标。五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社会更加和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

综上所述,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研究从探究其内涵、目的,其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这些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随着研究资料的不断丰富,研究成果逐渐呈现专题化、系统化。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形成全面的了解,今后将会在更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这些研究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自由与实践的关系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现实意义这些方面来进行的,缺乏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等对自由进行细致分析,研究的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宽。从多学科、多角度研究分析问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们要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同时,与马克思主义其他范畴相比,自由范畴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研究成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

注 释:

①邓春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内涵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②谭春生,郑淑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哲学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③聂存虎,路日亮.自由的本质在于和谐——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谈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④赵映香.以自由看和谐——马克思以自由为中心的和谐批判的当代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6.

⑤杨建毅.共产主义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解与探讨[J].甘肃理论学刊,2002(4).

⑥姚兰.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形成、核心与最终目的[J].人民论坛,2013(8).

⑦涂用凯,盛惠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实践性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⑧马春如.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赋予实践的意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⑨徐雪平.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从实践的角度看人与自由[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9).

⑩黄春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当代启示[J].理论前沿,2002(10).

11 杨建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价值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12 韩妍.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J].学理论,2013(32).

13 曹晨.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现实意义[J].科技信息,2011(15).

14 郑立群.近代以来东西方的对立与全球的统一[J].大观周刊,2012(21).

15 方晓东,宋慧玲.试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价值意义[J].网络财富,2009(5).

16 孔庆金.试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时代价值[J].科教导刊,2009(13).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何怀宏.生命与自由—法国存在哲学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 篇4

20世纪下半叶, 美国战后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科技日新月异, 一时间, 科技万能主导了社会的视听, 但科技双刃作用带来的环境恶化也日益激起学界的反思, 蕾切尔·卡森就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生态文学家。卡森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寂静的春天》 (1962) 也被称之为“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扭转了人类思想的方向”[1], 作品透析出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即便置于高度工业文明的当下, 仍具有现实批判和指导意义, 卡森由此开启了欧美生态文学的新纪元。本文立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的维度, 对该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分析, 以期在新视角下, 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卡森的《寂静的春天》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思想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新形成的流派, 该流派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西方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 该流派力主通过对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哲学进行重构, 以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普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非正义即从制度的维度进行批判, 普遍认可, 资本主义对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及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存方式乃是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代表人物包括本·阿格尔、威廉·莱斯、詹姆斯·奥康纳、贝拉米·福斯特、安德烈·高兹等杰出代表。

本·阿格尔和威廉·莱斯批判并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并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危机必然产生的生态危机的理论来替代。阿格尔指出:当代资本主义采用所谓国家干预主义, 通过不断控制和引导公众的消费需求让民众沉溺于商品消费中, 以此来维系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这也正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必然根源。莱斯对技术理性的起源、功能和社会后果进行了追溯, 认为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决定了技术运用必然走向非理性, 决定了对自然的非理性开发和利用, 最终造成生态危机。詹姆斯·奥康纳和贝拉米·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 奥康纳通过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 引入“生产条件”的概念,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之外, 还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的矛盾”, 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正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福斯特则强调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本质上也是探讨人和自然相互联系和物质转换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法国的安德烈·高兹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的关系进行过论述, 他认为,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摆脱生态危机唯—的出路在于停止经济增长, 改变生活方式和限制消费。总体而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不正义以及由此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产方式, 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2], 赞同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途径是“通过激进的生态政治变革, 实现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3]。

(二) 蕾切尔·卡森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卡森1907年出生并成长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 受其母亲的影响, 卡森从小对大自然、对环境充满了好奇与热爱, 就读宾夕法尼亚妇女学院期间, 因为对大自然的兴趣, 由文学改学生物学, 后在“美国渔业局”后改名为“美国联邦鱼类和野生生物署”工作, 并成为一些杂志的专栏作家。卡森一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学创作, 早年的文学作品均涉及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保护, 奠定了她在生态文学领域的名誉和地位。20世纪40年代, 卡森以海洋生物学家所独有的敏锐, 开始怀疑当时的一种新型杀虫剂DDT (双氯苯基三氯乙烷的缩写)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着手就这一农药对生态链影响的调查, 开始撰写《寂静的春天》。这一时期, 卡森已罹患癌症晚期, 但她不顾病痛, 以顽强的毅力于1962年出版这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文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经典著作, 该作品最终被认为是生态文学发展历程中一座“里程碑”。

《寂静的春天》以寓言故事开头, 全书分十七章, 以翔实、专业的数据和实例陈述了新型杀虫剂DDT对环境和生物链造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 给人类和地球造成的不可弥补的后果。这部作品的出版, 触及了一些集团尤其是化学药品制造商们的切身利益, 受到了各种打压和抹黑, 甚至遭受了无耻的人身攻击。但同时, 这部作品也受到了民众和环保人士的拥护, 唤醒了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民间意识”, 最终影响到了政府, 肯尼迪总统就曾责成“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对书中提到的化学物进行试验, 书中的结果最终得以应验。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 环保主义者艾尔·戈尔在为《寂静的春天》中文版撰写前言时, 盛赞这部作品“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 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寂静的春天》生态整体主义观述评

(一) 《寂静的春天》体现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生态整体主义观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 由美国生态博物学家利奥波德首先提出, 这一理论倡导人类的生存权应该以不逾越生态承受能力、不危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权为底线。利奥波德之后, 罗尔斯用“荒野哲学”, 奈斯用“深层生态学”对生态整体主义进一步完善和演绎。生态整体主义所强调的“生态系统的整体一致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系统的完整、平衡、协调”, 这正是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极力倡导的思想和理念。

卡森早期的作品即描述大自然是“一个严密的大系统, 生物体及其环境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依、不可割裂的联系”的生态整体主义初步思想。在《寂静的春天》中, 卡森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已日臻成熟, “地球上的植物是生命大网络的一部分, 一种植物与其他植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联……如果我们打算给后代留下自然界的生命气息, 就必须学会尊重这个精美细致但十分脆弱的自然生命之网, 以及网上的每一个连接”[4]。从《寂静的春天》这部作品的整体构架来看, 卡森通篇都在阐述自然生态体系中由于“死神的特效药”DDT的介入, 导致人类无可挽救的生态灾难。卡森所要呼吁的是, 人类作为大系统中的一环, 对维系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这是一个将各种生命联系起来的复杂、精密、高度统一的系统……自然平衡并不是一个静止固定的状态;他是一种活动的、永远变化的、不断调整的状态。人, 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5]。不仅如此, 卡森还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原有的生态观, 以全新的生态思想———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观来替代, 她曾反复指出, “陶醉于自身巨大能力的人类, 看来正在毁灭自己和世界的实验道路上越走越远”, 呼吁现今生活的这一代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必须直面现存的环境问题, 而不是无视或者逃避它们”[6]。虽然对于美国工业革命初期,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在经历了战后经济的大发展之后, 由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恶化, 人们已经开始逐步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问题。但在那个时代, 科技万能的思想仍占据着社会思想的绝对主流, 卡森以一妇孺的羸弱之躯, “质疑了技术社会对自然的基本态度”, “警告人们缺乏远见地用科技征服自然很可能会毁掉人类生存所有必需的资源,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7]。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阐述的人与自然整体依存、环环相扣的前瞻性思想, 无疑从道德伦理层面, 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即便在高度工业文明的今天, 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 制度批判维度下的《寂静的春天》生态整体主义观评析

《寂静的春天》描述了美国五六十年代一种新型杀虫剂的使用导致的人类生态危机, 卡森将这一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人类对自然控制的妄自尊大的想象”, 卡森仍然将“生态整体主义”局限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强调“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是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未能从制度批判的层面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做深度的剖析。卡森生态整体主义观的缺陷也为卡森所触碰的利益集团提供了反击的机会。美国昆虫学家乔治·德克尔反驳卡森时这样陈述:“如果我们像某些人所轻率地鼓吹的那样, 在北美采取让自然任其发展的方针, 那么, 可能这些想要成为专家的人就会发现, 两亿过剩的人的生存问题如何解决, 更麻烦的是美国当前的谷物、棉花、小麦等剩余物资如何处理。”卡森的反对者们谴责卡森“担忧死了一只只猫, 却不关心世界上每天有一万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化学工业巨头孟山都公司甚至恶毒地模仿卡森的作品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荒凉的年代》, 制造民众对卡森作品的误读, 等等[8]。

就人类生态思想的发展而言, 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作出过突出的贡献。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证过“生态的整体性是通过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来实现的”, 恩格斯也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说”, 强调“人与自然的从属关系”。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针对西方社会的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则是从制度批判、技术批判、异化消费批判等维度进行的挖掘。事实上, 注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的揭示与批判, 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同西方其他绿色思潮有所区别的最根本标志。制度批判和异化消费批判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衍生和呼应。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质必然导致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 必然导致消费观念的异化;反之, 技术的滥用、消费观念的异化也会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可见, 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作品中没有也无法从这一层面进行论述, 体现出其生态整体主义观的局限性, 从这一角度,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是对生态整体主义的历史性超越。

四、结语

《寂静的春天》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影响了美国一代人, 也影响了世界生态文学的发展方向, 直接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生态思潮环保运动。这部作品也被译为多国文字, 在世界广为流传。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对当今环境恶化的中国也有一定的启发和现实意义。

摘要:文章通过回溯蕾切尔·卡森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中体现出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在肯定卡森生态整体主义观积极意义的同时, 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的新视角, 对该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维度

参考文献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76.

[2][3]王雨辰.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99-200;

[4][5][6][7]蕾切尔卡森.吕瑞兰, 许长生, 译.寂静的春天[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研究 篇5

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研究

未来社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时间维度而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内涵日益丰富的过程。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的劳动时间在不断缩短,自由时间、闲暇时间逐渐增多,时间消费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时间维度分析了现实中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厘清了马克思科学时间观对当今时代的价值意义,明确在当代社会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的时间观,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时间观;工作时间;闲暇;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08-0064-04

龚海艳(1979―),女,宜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西宜春336000)

一、马克思时间观的丰富内涵和多重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的一场革命,也为时间观带来了全新的阐释。马克思时间观的非凡理论魅力就在于用“时间”来表征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马克思在他的许多经济学着作当中,将时间与人的劳动、时间与人的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联系起来,赋予了时间、自由时间以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含义,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论述了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与时间的关系。

(一)时间的感性本质――时间问题就是人的问题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写道:“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了的时间,就是感性世界自身之存在着的反映”,同时“由于那自身反映的感性知觉是时间本身,这就不能超出时间的界限”,“所以人的感性就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就如通过一个焦点,自然的种种过程得到反映,并且点燃了现象世界之光”(P38)。这样,马克思就把时间、感性和事物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时间的问题就是感性的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即个人的问题。

显然,马克思研究时间的一条重要原则,那就是要从人本身来研究人的时间。因此,在社会领域,时间问题即是人的问题,是人的自由问题。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由于生产的异化,人们并没有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控制和把握这种生产关系,也不能在这种“狭隘的生产关系”中体现出人的存在的真正意义。然而,即使在异化中,马克思认为:时间本身也决不能完全脱离感性,它只不过是体现为一种敌视人的、否定性的感性,具体表现为不幸和痛苦的意识。因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不是他个人道德义愤的宣言,而是这种不幸意识的自然流露和表达,是时间本身在异化中的呻吟,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时间必然要回归到它的感性本质。

(二)自由时间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根本意义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生命活动由两部分时间要素构成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长期以来,劳动时间占有的比例远大于自由时间,是第一位的时间要素。然而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自由时间已成为人类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自由时间,马克思深刻指出:“自由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的,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P215),“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发展所需要的时间”(P281)。在这里,马克思把自由时间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明确指出了自由时间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的基本条件,增加自由时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认为: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自由时间实际上就是个人可以任意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是每个个体发展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在自由时间里,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有什么也不做的自由。它主要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P294)等,它是个体生命活动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尺度,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又说:“但是自由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而这种自由活动不像劳动那样是在必须实现的外在目的压力下决定的……”(P282)在自由时间里,个人才能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才能在艺术、科学、文化等领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才能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丰富人们的自由个性。同时,在自由时间里获得全面发展的个人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天地。自由时间是人的本性和本质需求,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倘若舍弃自由时间和对自由时间的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将永远停留在现实世界的彼岸。

二、克服时间认识误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伴随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带给人们丰富的消费品的同时,人们的时间消费也越来越被“物化”了。人们的休闲沉溺于物欲的不断追求与满足中,()人的丰富价值也被简单地用物质来衡量,人的精神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空虚。于是,生活意义的缺乏、精神家园的丧失成为普遍的精神现象。这些现实问题都强烈地引起我们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思考。

(一)工作时间“只见物不见人”

在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已达到历史高峰的今天,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导致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劳动时间不断减少,但采用新工具、新技术往往伴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我们在工作时间感觉越来越累。“最发达的机器体系现在迫使工人比野蛮人劳动的时间还要长,或者比他自己过去用最简单、最粗笨的工具时劳动的时间还要长。”(P222)许多人已被繁重而紧张的工作压迫得都没有时间反思这些问题。过高的劳动强度,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商业文化,使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许多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认真的处理、仔细地品味和感受,现代社会正逐渐演变成极端的粗糙式浪费型快餐化社会,它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饮食的快餐化,还包括商品的快餐化、婚姻和性的快餐化、文学与艺术的快餐化、知识与信息的快餐化等,其后果无法想象。

这些显然违背了马克思时间观倡导和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人文价值取向。一方面我们的舆论界都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倡导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各项活动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又都普遍存在只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力量,而忽视人的主体性的倾向。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幸福生存而非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和物的增长。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和完善,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消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更离不开马克思所强调的倡导和高扬人的主体性,重视为人在未来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发展模式背离了经济发展的本性,而‘以人为本’正是经济发展富有根本意义的价值取向转换。”(P3)如果说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是“物本主义社会”,那么以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社会主义则属于真正的“人本主义社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对与人民群众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劳动状态给予特别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理念要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即要见物又要见人。要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大力促进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人的价值和时间的价值相得益彰。

(二)休息时间以高度的时间意识为特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比以往感到更多的压力,休息变得越发被动。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成了潜意识里天经地义的事。并且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通讯科技的进步,许多人的工作时间反而变得越来越长:人们不断地加班,花越来越多的私人时间学习工作所必需的新知识(学习=间接工作),人们的工作紧张度越来越高(高紧张度工作=变相增加工作时间),甚至24小时处于待命工作状态(手机、电邮的普及)。众所周知,睡眠不足、不吃早餐、食用快餐、缺乏运动、紧张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慢性综合疲劳症、失眠、高血压、忧郁、秃顶、胃病、肥胖等最主要的发病原因。过长的工作时间,正在全球普遍性地摧残现代人的身体和精神。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过度劳动问题从反面说明了休息对于人的健康生存的极端重要性。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在一个人道的社会里,劳动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休息,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要采取更多人性化的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休息和身心健康。

(三)闲暇的物质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社会,闲暇时间将大大增多,人们将利用闲暇时间自由进行各种活动,对闲暇时间的合理利用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社会,人们要么无限制地延长休息时间来挤占空闲时间,要么用感官享受来填充空闲时间,追求无节制的物质消费时间。这些人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物质享受。闲暇的物质化使人们把闲暇等同于消费产品,于是,休闲与物质的紧密结合使得人们很容易放弃那些很难尽快完成的休闲活动,如阅读、沉思、诗歌写作、哲学辩论等消耗长时间的活动。转而追求那些能够立即增加产出的活动,如旅游、购物等。休闲的物质化使现代人逐渐失去了反思和批判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高层次的休闲是一种淡然处世的精神状态,这类休闲是不执着于物质目的的。有些休闲活动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是休闲活动的质量与物质资源的消耗强度不存在内在的必然的关系。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的闲暇理论为指导,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正确对待闲暇时间问题。我们应主要逐步调整闲暇时间的内部结构,减少用于消费社会产品的时间,增加自由活动的时间,以用于享受文化生活,接受教育,发展才能和智力,使闲暇时间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马克思的时间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

综观马克思的时间观,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所指的时间是作为人类实践的表现而存在的,是存在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的时间。今天,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时间思想,我们仍能够感受到它的深刻和预见力。当代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劳动方式、休闲方式都将面临许多重要的变化。因此,领悟马克思丰富的时间理论的本身意义和深刻内涵并用于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助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特殊规律,始终确立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时间的节约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元素。在当代,时间资源的重要性备受关注,提高时间利用率、挖掘时间潜力成为经济活动的主旋律。马克思经济论着中有许多关于时间资源的论着,他认为:“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P107)马克思把一切节约都归根为时间的节约,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时间节约和时间分配定位为首要经济规律。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就是节约,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节约的学问。节约什么呢?节约劳动时间。在这里,马克思反复强调了时间的节约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时间节约规律对于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发展速度以加速度的态势进行。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无论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是促进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需要加快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没有速度的发展不是发展,而且发展的速度较慢也是一种不发展。发展速度就是赶超发展的时间,是在同样的计量时间内取得更多的成果与效益,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和时间赛跑,唯有如此,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创造更多自由时间,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着作中论述了他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从马克思的论述,我们不难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实质就是在人充分拥有自由时间的前提下,个人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自由时间的多少是人的解放程度的标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依赖于自由时间的保证。马克思的时间观,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之一。

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充裕的自由时间,实现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奋斗才拥有的自由时间的量。这标志着我们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逐渐从谋生的手段变为发展的目的;标志着我们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标志着我们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新阶段。当然,还应看到,在当今中国,由于经济成分的多元性,在一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占有工人自由时间的现象。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润,用多种手段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从而占有了工人的自由时间。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下岗、失业人数增加,使一部分人失去休闲的机会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就在于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当然,自由时间是一个人的财富,我们要让其成为修身养性、创造精神财富的宝藏。人们不仅是在自由时间里寻找快乐,也是在自由时间里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时间观,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和掌握社会结构的时间特点,争取最大程度的时间效益;充分利用时间这种特殊的宝贵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又要求我们在不断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中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劳动时间节约和资源节约真正融入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通过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科学地利用时间,将会成为社会发展趋势,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将会随着自由时间的增多而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德)马克思。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贺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蒋锦洪。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 篇6

关键词: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承;发展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并已经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全球化趋势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党的建设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媒体的舆论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对我国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促进我国媒体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以及传播活动的意见与看法,这是革命、建设以及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并发展的。这一新闻观的主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新闻工作性质、规律等的认识与观点,是新闻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观念的总体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有5方面的内涵,党性观、喉舌观、效益观、自由观、真实观。

党性观集中表现为阶级性,新闻工作的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党性观就是在新闻报道中,政治思想要与党中央相统一,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新闻媒体的宣传内容要与党的政策方针相统一,并积极的宣传党的主张。新闻工作人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中实事求是。

喉舌观,就是在阶级社会中,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需要作为阶级、党派等的喉舌,无产阶级及政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将不同阶级中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充分表示出来,承认新闻传播的阶级性,能够根据党以及人民的喉舌需要进行新闻报道。

效益观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社会效益是各部门工作的准确,新闻工作中,应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自由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新闻也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我国的新闻必须要加强自律与监管,不仅保证了我国新闻的自由,也是舆论作用得到有效地宣传。

真实观是新闻宣传的前提和保证,在新闻宣传中,每个事件都应是真实、准确的,能够从事物的本质了解事件的真相,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新闻媒体宣传,具有一定的新闻立场。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经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地成就,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也逐渐加大,人们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当前,新闻行业的逐渐发展,也实现了网络数字化的发展,新闻媒体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数字化的媒体发展。网络时代使得传统的报纸、广播等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寻求机遇,才能够实现新闻事业的快速进步。新时期我国的无产阶级新闻行业已经实现了网络技术的全面革新,实现了网络数字化的发展,在给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快捷的信息的同时,也证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分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的理论对于促进实践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实践性的不仅是对实践的总结,还是对实践成果的思考与引导。新时期,我国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需要积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满足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指导新闻事业实现良好的发展。

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使人们随时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主人。

我国的主流新闻媒体自始至终都在党的领导下,报刊的头版、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都是对我国的国家大事进行宣传报道,这说明,我国的无产阶级新闻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的网络媒体的出现,虽然加强了人们之间信息交流,但是也使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受到一定的冲击。网络信息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的、消极的信息,一些不法之徒也利用网络的优势散播虚假信息,使我国的网络监管受到极大的挑战。此外,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象逐渐凸显,不良的网络信息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积极推出有效地网络监管机制,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我国新闻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

1.积极发挥新闻传播的正面作用。在我国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中,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使新闻事业能够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出,党的重要政治阵地以及思想武器就是无产阶级的新闻媒体,因此应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党的思想,同时积极收集民众的意见,使党与人民之间的距离更近,构建沟通的桥梁。网络媒体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在新闻播报、宣传中坚持党性原则,使网络媒体中出现的不实信息,偏激、低俗的言论得以顺利的解决。

2.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活动。科学的理论如果无人过问就不会对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实现良好的发展,就应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工作,促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实现良好的发展。

要加强对无产阶级新闻工作人员的教育,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实事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极不。在网络数字化的背景下,各级媒体应提高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的重视,明确学习的意义以及目的,要根据各地媒体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育措施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的顺利落实与开展,积极学习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案例,建立网络媒体协会,相关监督,实现媒体的自我评价,树立全新的行业发展风气,对于新闻宣传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的研究,并利用典型的负面案例警醒新闻工作人员。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实现一线新闻工作人员的交流与学习,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让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能够有效地避免虚拟社会的负面影响,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活动,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教育,使青少年能够提高辨别网络虚假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强化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全面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对于国家方针的想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主人翁意识。

3.努力实现网络与国家法制发展相结合。当前,我国的网络暴力以及犯罪现象逐渐凸显,对社会的团结与稳定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网络数字化的发展,在工作中,应努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积极促进我国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法治社会的建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媒体,由于网络媒体的相关法律缺失,使得网络媒体中的不良信息肆意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我国应积极出台相关的完善网络安全的法律制度,将虚拟网络纳入到社会管理中,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法律法规,实现网络管理的长效机制,能够把握住主流的舆论导向,使网络媒体的法律更加公开、透明,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努力实现网络法制化,并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可知,法律法规在对网络媒体进行规范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能够使法律法律规更加完善。网络媒体的发展与国家的法制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发展目标。

四、结语

新时期,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积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并以此指导我国的新闻事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楠.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新闻战线,2015,09:107-108.

[2]周新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J].理论建设,2014,01:81-84.

[3]周新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与时代意义[J].理论研究,2014,02:53-57.

[4]于黎冰.现代传媒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世纪桥,2014,07:57-58.

[5]许正林,李芸.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当代维度与未来取向[J].现代视听,2011,04:6-15.

[6]陳建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方新闻理念的根本区别[J].社会主义研究,2011,03:6-11.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 篇7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问题

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争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应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 还是应包含马、恩及其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观点。

1.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

葛守昆教授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中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

杨谦教授将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区别, 指出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包含列宁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指出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基石。

2. 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应包含马、恩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观点

梁树发强调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著作, 而必须反映他们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新鲜经验, 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成果。

梅荣政教授通过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经典作家的大量论述, 分别列举了他们各自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七条;列宁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阶级斗争原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理论等七条;斯大林从评价列宁的基本原理角度概括了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新阶段等六条;毛泽东明确地从发展的视角概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包括唯物论、辩证法、革命的理论策略、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政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邓小平着重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如何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角度归纳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包括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五条。

张雷声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普遍真理, 作为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就不可能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 还包括了后人运用它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时代发展变化、对新的实际进行总结所揭示的普遍真理。这些普遍真理在本质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 在笔者看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包含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观点。一方面, 马、恩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原理更具针对性, 对新的实践更具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然重点指马、恩著作中的基本原理, 但对于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立场、方法以及科学世界观, 并结合本国发展实际所阐发的具有普遍性的原理、原则也绝对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为马、恩著作中的基本原理或者是普遍性、宏观性的规律是针对当时历史条件、社会矛盾所提出的一些具体的原理, 在历史条件改变后不能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而其后人是将其原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运用于实践, 经过实践检验后提炼出的原理, 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就更与中国的实际联系密切, 更具有针对性, 更符合中国的语境、文化传统背景等。因此, 继承坚持了马、恩基本原理的同时与新的历史条件和本国具体实际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原理, 就理所应当是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从另一个角度看, 将马、恩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观点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和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不是封闭的终极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如此。因此, 我们当然要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化, 在继承经典作家的根本观点、立场、方法———即“经典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提出适应新的实际要求、历史条件的基本原理来丰富、完善这一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绝不应仅限于马、恩在他们当时的时代条件下根据当时的社会矛盾所提出的那么几条或几点,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时代条件下都应有适应于当时发展阶段的基本原理。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是在为所谓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提供说辞, 妄然断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会过时, 就会陷入“既然是基本原理怎么还会过时, 会过时怎么还能成为基本原理”的疑团中。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不同历史、时代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也涉及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与发展的问题。这也是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议题中的争论焦点之一。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应强调坚持还是发展, 学界却有广泛的争论, 大致有以下三方面观点:

1. 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应强调坚持而不是发展

葛守昆教授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时指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强大生命力, 是在很高层次上揭示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原理, 虽然其也是一定时代和环境条件的产物, 但其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 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多的应强调坚持。比如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仍将处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和竞争的发展阶段, 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基本原理就没有过时, 经得起实践检验。“我们现在的任务, 就是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而不是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然,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成了一句空话。”

2.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应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陈先达教授指出基本原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的规定而不是量的规定, 不可能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数量只有那几条。随着实践发展和时代需求, 我们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中, 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发展中发现新的基本原理, 也有些过去错误认为是基本原理的东西被实践证明并不具有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与时俱进, 要根据新的问题总结新经验, 得出新结论, 必须以新的原理代替过时的旧原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普遍性和它运用的条件性是相结合的, 其条件既可以是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条件, 也可以是一个国家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条件。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应该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梅荣政教授也把坚持与发展、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

张雷声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立场 (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立场) 和根本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决定其是发展着的理论。发展规定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指导当今的实践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特性。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我们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把坚持和发展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命力的来源, 这里的实际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和人们的思想实际。

杨谦教授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的理论, 是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但因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为经典基本原理和中国化基本原理, 因此其内容也按这两部分分别从整体上概括。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为:人类解放的基本价值立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观点、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为: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和以人为本的共同治国方略, 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主旨和实践目标;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有的科学精神和实践精神。

3. 应区分基本原理本身与对其的运用

梅荣政教授强调要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其使用的范围内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是普遍的, 而它的运用则是特殊的, 因此不能用运用的特殊情况去判定其固有的普遍原理的正误。

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底应不应该发展的问题, 笔者更倾向同意梅荣政教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的普遍性与其运用的特殊性相区别和张雷声教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划分层次的观点。笔者认为,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发展问题时可以大致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为两个层次不同看待。首先最高层次的最根本的基本原理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性质, 使之区分于其他学说、主义的根本特征的原理, 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阶级立场等。这一层次基本原理是任何时间、地点、条件下都不能动摇、必须始终坚持的, 否则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了, 对这部分基本原理应更强调坚持而不是发展。接下来一层次的基本原理则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在一定发展阶段内具有普遍性的原理, 如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专门原理等, 即与人类社会发展实践联系更密切的一些基本原理, 对于这部分原理则更要强调其运用过程中的发展, 要理论联系实际, 将坚持与发展相结合。

在这里还值得强调一点, 笔者认为陈先达教授的关于有些基本原理会随着时间、实践的发展而过时, 基本原理的内容应随着实践的需要而增减删改的观点值得商榷。虽然在某一历史时期曾起过作用的某些基本原理由于历史条件的改变、实践的发展——比如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矛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而在当下已不能或无须发挥作用, 但这不能否认其作为基本原理的历史地位, 它只是对当前的实践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但仍是整个基本原理体系的内容的一部分。同时这种观点也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 好像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属于其理论品质内在的基本原理, 其基本原理全在于后人的解读,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去裁剪。这势必造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成一个空洞的范畴、抽象的概念, 而其具体内容可以任人理解, 造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不清甚至混乱, 进而造成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误读。总之, 不能因为我们在实际应用时的需求的变化而随意删改基本原理, 而应区分基本原理体系本身与对其具体内容的运用。

还要补充一点, 如果说过去的某一条基本原理经实践证明不应是基本原理, 也只能说是由于人们理解认识上的错误而误把某一观点当基本原理了, 而这并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会随着实践发展而过时, 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本身的问题。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就是那些体现马克思主义性质和根本精神的原理, 怎么能今天是明天不是呢?再次强调, 在判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时一定要区分原理本身与其在实际中的运用, 只要曾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基本原理经过实践检验的就不应因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从基本原理体系中删除。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

对于这一议题, 学界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 但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的规定, 则又涉及是该更侧重学科性划分还是整体上理解, 是该具体列出基本原理的若干条若干点, 还是只能从其特征、性质上进行描述的争论。

1. 强调整体性

梁树发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综合概念, 不是个别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也不是这些不同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简单相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其理论内容上应既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又包含其他学科, 它打破传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模式, 而作为独立学科存在。

曾狄教授强调无论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还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理论来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不是相互独立的单学科性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 而是综合性的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上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真理性维度而言是唯物主义的立场, 就价值性维度而言即是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立场, 是最大多数人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以辩证的方式存在, 人的认识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生产劳动即社会实践, 群众史观, 社会进步论和人类解放论等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则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辩证分析, 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坚持和发展真理, 历史唯物主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等。

靳辉明教授强调从整体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指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特点与规定性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 今天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应当强调从整体意义上对它进行研究”。既将整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和标准, 也将整体与部分相统一作为其研究原则。并从整体上理解,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揭示整个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 ,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原理, 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分别概括为十四条和九条。

李德顺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甚至反对“企图开列真理清单的想法和做法”, 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列成一些条条, 强调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 阐明在思想理论上能统领全局贯彻始终的精神实质、理论纲领或坚硬内核。指出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它自己并且始终不变的根本原则其实就是两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

张雷声教授认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相互联系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就是指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一以贯之的理论, 这样的理论能在整体上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整体性不仅提出了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点的要求, 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建构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方法和原则。从整体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为三个层次, 世界观、方法论是其第一层次, 他分别与人类社会普遍实践和人类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第二、三层次。

何贻纶教授从整体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概括为三个要义: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的价值追求, 唯物主义历史观, 实践观。并强调这三个要义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而连接这三个要义的轴心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夏建国教授也强调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但又通过三个组成部分表现出来。指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地对其具体内容予以细致的深入研究不同的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宏观的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 是整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表达, 其基本原理体现在三个组成部分之中, 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根本性问题。就其内容来说, 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问题。而这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 主要表现为对于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政治经济学结构和体系、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形态、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中则主要表现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渗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其他两部分亦是如此, 相互渗透, 相互印证, 而一以贯之的中心线索则是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这一价值取向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 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中。”

2. 强调学科性

葛守昆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 也可从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解, 同时指出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主要围绕经济学方面的基本原理作了具体论述,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所有制三个角度看, 包括劳动者创造价值的观点、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理论以及用劳动者所有制代替不劳动的资本家所有制等三点。

陈先达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或凌驾其上的普遍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不存在既不属于哲学, 也不属于经济学或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 而只属于作为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最一般的基本原理。其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分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 具有学科特点, 但它们又从属于马克思主义整体, 彼此从理论上相互支撑渗透, 不可分离。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具有学科特点又具有整体性, 也不能硬性规定某一基本原理只属于某一学科。

3. 整体与部分兼而有之

梅荣政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体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部分内部都包含一系列重要原理。因此在讲基本原理时首先要明确是在什么意义上讲, 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原理, 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一部分的原理。

其实从学者们的探讨论述中可以看出, 百家之言虽然在具体论述方式上各有侧重和特点, 但基本上都看到了基本原理体系的整体性。我们根本上还是应从整体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 不应简单将其划分为某几个学科去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单划分成几科, 即使之后再强调各部分间的联系, 也还是容易造成人们在理解时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而这实际上正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另一方面, 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也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一个混沌的整体, 甚至不能明确列出其具体内容。我们还是可以列出若干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如果仅从特征、含义等角度对基本原理进行外围的描述、界定, 只泛泛设定一些属性, 而不明确触碰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实体, 对基本原理的内容不做明确规定, 容易造成基本原理研究的“假、大、空”, 使基本原理永远难以定性, 不同的人根据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含义的不同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版本的基本原理, 所以不应反对“开列基本原理清单”的做法。而至于到底该有几条基本原理, 又应该是哪几条, 则是当前学界最迫切解决的。

摘要:近年来, 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推进, 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理论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但至今对于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不要发展等问题仍众说纷纭, 没有定论。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问题、发展问题、整体性问题等几个争论的主要方面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界定问题,发展问题,整体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夏建国, 韩美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问题及价值取向[J].武汉大学学报, 2006 (11) .

[2]杨谦, 代俊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构建原则[J].兰州大学学报, 2009 (9) .

[3]何贻纶.也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4) .

[4]张雷声.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J].教学与研究, 2007 (8) .

[5]张雷声.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J].教学与研究, 2009 (7) .

[6]李德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从一个平常问题引发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1) .

[7]靳辉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几点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 2009 (6) .

[8]梅荣政.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五个马克思主义文本有关论述的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4) .

[9]曾狄.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兼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5) .

[10]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3) .

[11]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基本原理体系的建构[J].教学与研究, 2007 (11) .

国内外女权主义研究述评 篇8

1 五大女权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1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早期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沃斯通克拉夫特 (Mary Wollstonecraft) 的《为女权辩护》 (A Vindication ofthe Rights of Woman) , 1792年出版。她的哲学思想源自法国革命, 批判了卢梭的女性观。她认为, 理性是公民资格的基础, 否认女性在理性和理智方面的能力低于男性, 提倡男女两性受同等理性教育女性的结婚和生育必须建立在理性的选择之上。她对将女性排除在教育之外和否定女性理性能力的社会后果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穆勒, 他是唯一一位讨论过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原则的主要政治哲学家, 他的著作《对女性的征服》在1869年出版, 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应当将启蒙主义用于女性, 这种启蒙主义认为, 一种体制唯一的存在理由在于符合理性。他认为女性的能力看上去确实低于男性, 但这是长期的社会压迫和错误教育的结果。

1.2 激进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激进女权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米利特 (Kate Millett) 在她的《性政治》 (Sexual Politics) 一书中, 引入了父权制的概念, 并发展成为了激进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米利特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核心根源是付费全职, 而非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而父权制社会妇女的压迫是建立在父权文化基础上的, 父权文化压抑了女性。

费尔斯通 (Shulamith Firestone) 的《性的辩证法》被认为是生理本质主义的代表作。费尔斯通的观点是:生育机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费尔斯通认为, 两性的区别不必然导致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统治, 是妇女的生育功能导致了两性权力的不平等, 只有重建生育机制, 妇女才能最终获得解放。

1.3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朱丽叶·米歇尔 (Juliet Mitchell) 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在1966年发表的《妇女, 最漫长的革命》成为了妇女运动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她提出, 女性的被剥削被压迫是通过生产、生殖、性和儿童的社会教化四个领域来进行的。她认为这四大压迫结构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依存的。米歇尔提出了双系统理论的构架:非物质的父权社会系统+物质的资本主义系统, 压迫妇女的根源则来自于这两个系统。她提出解放妇女的途径是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以精神分析从意识形态上颠覆父权社会。另一位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如海迪·哈特曼 (Heidi Hartmann) 在其代表作《资本主义、男权制和性别分工》中同意米歇尔的观点。

艾里斯·杨 (Iris Young) 在1981年用《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反驳了哈特曼的二元制理论, 认为资本主义和父权制不能分开, 只有用一体化的概念范畴分析才能认清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本质, 解释妇女受压迫的真正根源。

1.4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亚历山德拉·柯伦泰的《新妇女论》分析了妇女问题及相关思想的物质根源的, 并由此认真详实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女权运动”的阶级性和不彻底性。1966年, 玛格丽特·本斯通在《妇女解放的政治经济学》一问中应用马克思的经济概念把家务劳动定义为生产的一种形式。

1.5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伊丽加莱 (Luce Irigaray) 提出打破传统男性气质跟理性、普适性之间的联系, 让世界听到“女性”的声音。她从心理分析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来观察女性问题, 对自觉的理性主体表示怀疑, 在她看来理性是男性的西方的单性意识形态。她表示在男权制符号体制里没有看到女性的差异, 而女性的权益也没能获得法律和语言的保障。她主张创造一套女性的符号, 同时强调且高度评价性别的差异。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女权主义的研究, 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对西方女权主义及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研究。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女权主义的是李银河博士, 她最开始进行了相当多的西方女权主义的研究, 出版译著了《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 其中收录了西方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的经典论点, 为我国对西方女权主义研究提供了素材。而在她的著作《女性权力的崛起》, 主要介绍了西方女权主义的主要流派的论点;在《女权主义》中, 李银河从社会学角度对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观点、斗争模式、思想碰撞进行了系统疏理。

关于译著方面的书籍, 早期是晓征和平林翻译的[美]贝尔·胡克斯的《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 从贝尔·胡克斯的作为黑人女权主义者的角度, 讲述了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并介绍了女权主义运动及女权主义的蓝图。雷艳红译著简·弗里德曼的《女权主义》, 探讨了女权主义的概念, 关注女权主义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近期孟鑫译著的阿莉森·贾格尔的《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 则从政治学的多个方面分析介绍了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针对西方女权主义流派的研究, 也有不少书籍, 如何念著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激进女权主义研究》, 以美国激进女权主义为主线, 重点阐述了60年代美国激进女权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理论和具体实践, 对美国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以及70年代后所遭到的反击;张广利、杨明光著的《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 主要介绍了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兴起、五个理论响度、对现代女权主义的继承与超越及发展趋势;苏红军、柏棣主编的《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 书中是整理的关于后学女权主义的论文;由段忠桥主编译著的莉丝·沃格尔著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马克思主义与女性受压迫:趋向统一的理论》。

3 女权主义研究对我国的影响评析

女权主义在我国被称为“女性主义”, 发展历史很短暂, 而了解西方女权主义公平观的当代价值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积极意义。西方女权主义公平观的理论为我国发展男女平等提供了理论借鉴, 为实践我国男女平等起了推动作为;为我国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平等提供了理论支持, 为我们党制定关于男女平等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摘要:从女权主义运动则可以看出, 西方对女权主义的研究已经有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中产生了许多流派, 而我国对国内女性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女权主义, 历史短暂, 著作文献相对较少。而我国目前致力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男女平等和谐发展。本文针对西方主要女权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及代表论著进行了梳理, 对我国女权主义的研究著作及译著进行了整理。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主张为我国中国共产党在女性权利、男女平等发展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女权主义,国外研究,国内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5-24.

[2]陈洋, 艳欣, 艾丽丽, 戴金玲.国内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 2011 (67) :234.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 篇9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

在任何国家,爱国主义精神无疑都是最可贵的人类精神财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是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探索才确立的。近百年的历史充分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够得到弘扬。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应有怎样的爱国主义精神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决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始终高举着爱国主义的旗帜,并且一直是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以行动证明了自己是最忠诚、最坚定、最卓越的爱国主义者。正因为如此,一切真诚的爱国人士只要清楚明了上述事实,就会不约而同地把共产主义者引为自己的挚友。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孙中山先生,因屡次奋斗迭遭失败而陷入绝望之际,正是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中看到了拯救祖国的希望,因而欢迎中国共产党与他合作,欢迎社会主义俄国对中国的帮助。他亲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下的二大革命政策,把旧二民主义发展为新二民主义,这也正是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之处。作为爱国者的杰出代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向前发展的,而且由于充实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一新的历史内容而显示出夺目的光彩。然而,孙中山本人并未把爱国同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故未能使自己的历史性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但孙中山先生的战友和忠实追随者——宋庆龄女士、何香凝女士等人,弥补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性遗憾,从而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实现了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因此,每一个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每一个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衷心拥护者,都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都是在充分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是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的。当人民还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时,爱国往往并不就是爱本国的社会制度。相反,当旧的社会制度成为祖国进步的障碍时,为推翻这种社会制度而斗争,倒是爱国者的神圣职责。但是在今天,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建立起来社会主义这种优越的社会制度,人民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对于我们来说,爱祖国的山川、文化,同爱祖国的社会制度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正是这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兴盛发达和繁荣昌盛提供了根本的保证。尽管这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完善仍然需要有一个过程,尽管在新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在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曲折,但是,任何一个对新旧两种社会制度进行过认真对比的中国人,只要他不怀抱偏见,他就必定会承认: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要百倍地优越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旧中国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而这些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以八十岁的高龄提出入党申请时说过:“解放前,我曾怀有科学救国的志愿,但是旧社会的现实使我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我曾经准备埋头科学,不问政治,但是现实的教训使我懂得了自己不仅是科学家,而且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爱国不爱国就是摆在面前的最大政治”。他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悟出一个道理:中国要繁荣富强,要实现四化,离不开科学,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他表示,“我虽已年逾古稀,但是我还没有迟暮之感,我要争取做一个共产党员,求得光荣的归宿”。严济慈先生的这一番话语言平实,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深刻隽永的,它清楚的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不仅可以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而且也是发展新中国的最好的政治制度,我们每一名具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都必须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坚决拥护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又一重要时代特征。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闭关自守是导致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重要原因,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保持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态势,就必须适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同时,对内改革也是我国当前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果不及时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我们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被葬送”。所以,改革与开放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主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突破,并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这一科学论断。实行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祖国日益繁荣昌盛。如果我们是真正的爱国者,就必然会是党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衷心拥护者。

四、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热爱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他们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爱国主义与热爱人民是血肉相联、不可分割的,热爱人民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中国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光明的前景,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要热爱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刻苦工作,无私奉献。

上一篇:农民合作机制下一篇:花炮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