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2024-09-23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共12篇)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篇1

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大学生如果缺乏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观的引导, 就会缺乏精神支柱, 迷失精神家园。那么什么样的价值观能够体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 才能契合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基本内涵

马克思把人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群体本位形态;第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体本位形态;第三是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上自由个性之类本位形态[1]。这三种形态, 展示了个体和类之间从原始的依赖, 到分裂、对立, 最终到和谐统一的过程。这三个阶段展示了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三个阶段, 即无主体性、个人主体性、基于交往实践的主体间性。

1. 无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 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前工业社会中, 生产力水平低下, 个体无法独立应付自然, 个体需要依附群体才能生存, 他们的生命活动不是由个人主宰的, 而是接受集群主体的支配。在群体本位阶段, 个人作为一种范畴不存在, 他只不过是群体的附属物而已。个人是不自由的, 个人的情感需要是被忽视的, 人性受到普遍的压抑, 因而是无主体性的。

2. 个人主体性

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出现, 使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使人能够脱离由自然纽带连结的群体而存在, 打破了自然经济条件下人对狭隘群体的完全依附关系。伴随着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进步, 思想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呼唤着人性的解放,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奠定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方式, 主体性发展到个人主体性阶段。个人主体性在反对封建主义、上帝神学对人性的压抑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个人主体性将人以外的自然界当成客体时获得巨大成功, 科学使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能力极大地增强。个人主体性的最大困惑不知道如何与同是主体的他人相处, 从作为主体的“我”看来, “他”是客体, 是可以满足我需要的“物”, 但是站在“他”的角度, 主客体关系正好颠倒, “我”变成了满足“他”需要的“物”, “我”和“他”之间的信任、温暖、关怀何从谈起?一旦将主体之外的自然界、他人、甚至社会都看成客体, 看成可以征服、改造和利用对象, 都是满足自身需要的工具, 必然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自私自利, 而不顾及道德、伦理、甚至法律的责任。这就是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导致人与人之间难以相互信任, 出现社会的冲突、世界的动荡, 个人或者小群体即使获得丰富的物质享受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幸福。

二、基于交往实践观的主体间性

1. 主体际性的局限性

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一书在描述了在反对现代哲学单一主体中心性时, 法国激进的后现代哲学家德里达、福柯和巴尔特宣判了“大写的人”的死亡, 主体性哲学研究的向度转向主体际 (或主体间性) 研究向度。哈贝马斯批判工具理性的弊端提出交往理性, 将人都看成主体, 提出“主体—主体”模式, 交往的前提是“平等观”, 以相互承认主体资格为前提的。只有将他人上升到主体地位, 才能保证交往地位的平等。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在反对工具理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哈贝马斯的交往忽略了实践底板的制约作用, 因而是抽象的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美好的乌托邦, 缺乏现实的实现路径。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多级主体之间交往过程中保证利益、人格尊严、话语权的平等性是哈贝马斯所没有提及的。

2. 基于交往实践观的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认为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相互联系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社会关系的物质活动。它的基本框架是“主体—客体—主体”, 它是集实践论的“主体—客体”模式及主体际的“主体—主体”模式为一体的新结构。“我”与“他”的交往不是萍水相逢的闲聊, 而是在共同的经济活动、科研攻关、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等实践活动中结成的交往, 这就是实践底板的制约性。主体是具有交往关系、社会差别的多级主体, 具有参与交往的多级主体性, 这既突破了单一主体中心性的眼界, 也区别于后现代哲学的“主体际”与无主体观。交往实践观具有如下特性:

共在性。人人都具有主体性的地位, 这是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相同的, 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尊严和利益, 即“共在”。“共在”是古往今来的社会理想追求, 无论是孔子的“仁者爱人”, 还是墨翟的“兼相爱, 交相利”, 还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 都有一个共同前提:“共在”, 即自我与他人同时在场,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 应当让世界充满爱。共在性反映了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 具有理想主义的意义。在共在性中不仅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得到协调一致, 而且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和关爱。

差异性。交往实践观与人本学的原则差异在于:不是主体先天地或先验地造就交往实践, 而实际上是交往实践在现实地不断地造就各级主体[5]。在管理实践中上级与下级的责权利不可能相同;企业中不同的岗位对人才水平和类型要求不同, 待遇也会有差别;在家庭活动中, 父慈子孝, 对父母和儿女的角色要求也是不同的, 等等。如何在主体的差异性中保持平等性或者共在性是很大的难题, 难怪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中发出了“人生而自由,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感叹。

正义性。如何在差异性中实现共在性, 就是正义性的问题。美国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论述正义时提出“无知之幕”概念, 即在人们面前拉起一道幕, 让人们从决定零点开始思考正义问题, 即能够站在地位、收入、种族、宗教、文化背景、知识修养、智力水平、健康状况等之外的角度, 这样去思考人类社会各种问题才能保证正义性。“无知之幕”是一种理想的假设, 现实中并不存在, 罗尔斯又提出“反思的平衡”概念, 启示我们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父母与儿女、领导与下属、社会不同群体、阶层都需要不断换位思考。但是每个人道德水平和反思能力是参差不齐的, 在社会组织中需要建立民主机制, 警惕话语霸权, 平等协商, 兼顾各方利益, 才是通向公平正义的现实路径。

摘要: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也非常必要,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基本内涵着手, 粗浅地分析了怎么校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角度来看待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大学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

[2]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18.134.130.133

[3]任平.新全球化时代、交往实践观与21世纪哲学走向[J].求是学刊, 1999 (6) :37-44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篇2

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主体变革客体,使主体和客体不断统一的活动,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因为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活动本身及其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 篇3

摘 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曲折发展过程。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简单地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发展阶段,理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发展脉络,以便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发展轨迹,以此来指导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88-03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然而这一理论的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萌芽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萌芽阶段贯穿于其主编《莱茵报》时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撰写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撰写时期和《神圣家族》撰写时期。

马克思任《莱茵报》主编时,发表了重要评论性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开辟了一条从思辨王国到达现实王国、从理论批判通向实际批判的路径。他得出了“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并根据现有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表明,他不仅仅是只会单从理论本身出发,而开始回归“具体情况”“现有条件”,是理论开始向实践的转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萌芽的起点。

马克思在其后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进一步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2]。如果把“批判的武器”诉诸批判的理论活动,那么“武器的批判”则诉诸批判的实践活动,这说明了理论是不能够代替具体的批判实践活动,突出批判的实践性;而且这一批判的实践活动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掌握群众,就是批判这一实践活动的主体,突出其具有的主体性。“物质力量”是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而不是理论本身。所以,这一观点表明,马克思在此时一方面是坚持唯物论的,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实践活动是具有实践性和主体性的辩证统一的。这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向实践的转向,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有益材料,形成了其实践观的量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基本完成了一切从实践本身出发来探讨分析自然和社会问题,所以也直接孕育着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手稿》围绕人同自然之间的有机统一、人同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人的解放及全面发展等问题,形成了初步系统的实践观。在马克思那里,人同自然界之间呈现出一种协调和谐的状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机互动的统一关系,当然这种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私有制条件下发生了异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这种异化关系表现得更为突出,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就是消灭这一私有制,把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异化劳动”是《手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科学论述中就渗透着实践的观点。马克思说:“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3]。这就表明,异化是在实践中、在具体的与他人的现实关系中产生的,同时会在实践斗争中消除,最终促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基本上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在《神圣家族》里,马恩严厉批判了鲍威尔等人把“精神”同“群众”根本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及其英雄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可以说,《神圣家族》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深入探讨,二者是一脉相承的,都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的诞生准备了丰富的条件,孕育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阶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诞生的标志。《提纲》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开始正式形成,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以《提纲》为纲,并对其的具体阐述,标志着马克思的实践观形成过程的彻底完成。

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唯物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实现了从自然思维方式到实践思维方式,从抽象认识论到历史认识论的转变。首先,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4]。他认为一切旧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客体唯物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造成这种缺陷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是从感性的活动,从实践,从主体的方面出发去理解客观世界。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基本点。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6。这就是说,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这一问题就理论本身是无法做出回答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定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是否是真理。简言之,就是思维的“此岸”要想到达真理的“彼岸”,就必须通过实践这一中介。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宣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4。也就是说,认识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用已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本身,指导实践,改变世界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是新旧唯物主义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任务的根本不同。其次,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从实践角度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他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17。换言之,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是革命实践中的双向互动过程。实践的主体不是少数的天才人物,而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人的活动使环境发生了改变,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目的性。第二,从实践角度理解宗教。马克思认为,宗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只有对人类的世俗基础的矛盾,即对现实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深刻说明宗教的社会和阶级根源。宗教这种颠倒反映世界是源于现实世界的颠倒。它所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正是由于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被不劳动的剥削者占用,即由私有制的形成所带来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第三,从实践角度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7于此,马克思开创性地揭示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要揭示人的本质,就必须把人作为从事实践活动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去理解。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而非自然性;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而非亘古不变的。当然,这种社会性和全部的社会关系都只能是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第四,从实践角度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18。这是因为,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与他人及其与自身的关系,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所以,《提纲》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从而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大飞跃。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一部著作,它是以《提纲》为纲,对其进行具体阐述,标志着马克思的实践观形成过程的彻底完成。在这部著作中,他们指出,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不同……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5]。进一步地,马克思在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谓“实际生活过程”,就是人们以实践活动创造和改变生活的实际过程。因此,劳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由此可见,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才得以最终完成。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正式形成之后,得到了恩格斯的坚持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他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中心内容就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的。恩格斯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着重强调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基石作用。在文章中他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说明,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是应当归结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归结于有关时代的经济中,而不是永恒的真理和有关时代的哲学中。“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有关时代的经济”都是指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简言之,探析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回到现实的实践本身,而不是诉诸抽象的理论。这是对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在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础上,以深邃的远见卓识,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哲学纲领。同样,有关马克思的实践观也在此得到了丰富。恩格斯对新康德主义者的不可知论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4]270。正是实验和工业,使康德难以把握 ‘自在之物'就变成为我之物了。”这表明,实践是驳斥这些不可知论最有力的工具,我们能够根据事物自身的条件、属性和规律,制造出我们想要的符合我们目的的事物,这一过程是正确的,就证明不可知论的缺陷所在。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的愿望,依据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改造,来为我所用,这样客观的“自在之物”就被打上了主体的烙印,变成了“为我之物”,这是实践使然。所以,某种情况下,实践具有创造性,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是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完善阶段

20世纪初,列宁根据俄国思想斗争和革命斗争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首先,列宁继续凸显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作用。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批判中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而把教授的经院哲学的无数臆说一脚踢开”[13]。在这里,列宁坚持了实践的党性原则,强调只有把实践观点导入认识论才是对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坚持,才是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彻底否定。

其次,列宁深刻揭示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途径。 他认为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6]人类认识的发展途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必须经过相当长的阶段,不断地由“不知”到“知”、由“不确切”到“比较确切”的发展过程。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和检验真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认识。

最后,列宁着重论述了实践标准的辩证性。“实践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7]。这其实是指出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只有实践,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东西能够检验是否是真理。所谓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认识和检验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局限性。实践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根本不存在永恒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82,2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9.

[4]教育部社政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100.

网络交往对马克思交往观的发展 篇4

一、马克思交往观的基本内涵

交往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所特有的一种社会行为及动态表现。我们知道交往是马克思原著中最为重要的概念, 它是人类社会变更的主要形式, 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确立的基础。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可以发现,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意义上阐述了社会交往行为, 并给与交往深刻的涵义。

(一) 对交往涵义的界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在不同场合下所给予的交往的内涵是不同的。我从中归结出两种重要倾向, 第一:从交往的客观方面来看, 交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物质交换”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创造能力和劳动结果的交换关系, 这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具体体现。第二:从交往的主观方面来看, 它渗透到人们之间的精神沟通, 情感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也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进一步拓展。

(二) 马克思交往观的内容

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 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必须要和其他人进行交往, 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属性。

马克思关注到物质交往对物质生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他指出对于生产本身来说, 个人之间的交往是生产的重要前提, 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个人的发展和交往活动, 就没有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也就是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等作为交往。

因此, 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来促进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 当然,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都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网络交往及特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科技革命的产生, 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也随之有了质的改变。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社会生活从国内走向国际, 人们的交往方式也进入了全球化的交往方式。因此, 社会交往也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 即所谓的网络交往这一新的交往方式。

(一) 网络交往

(美) 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把哲学上的网络交往的内涵规定为:“网络交往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信息平台、在赛博 (cyber) 空间中进行的, 借助于信息或符号的传递和共享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进而影响或改变人们相互关系的活动。” (1) 韩小荣解释“网络交往就是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 以符号为中介, 多个主体改造和变革网络客体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实践活动。” (2) 董京峰提出“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方式的延伸, 相对于物理空间的人际交往而言, 它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间接性与广泛性、虚拟性与匿名性等特点。” (3)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际工具, 占据了人们的心灵。

人类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 在网络空间中获得充分的自主性、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网络交往的超时空交互性使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 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日益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 麦克卢汉曾经对网络的预言“地球村”在网络空间中得到证实。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使交往主体同时具有两种身份, 即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 它把人类的思维和认识空间强行增加。

(二) 与以往传统的交往形式相比, 互联网的交往具有全新特征

第一, 虚拟性。网络交往的主体双方都可不在场, 整个交往过程都是虚拟进行的, 交往主体双方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 所面对的只是一台机器大屏幕, 然后使用键盘上的符号、拼音或图形进行交流, 交往主体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而随便用一种身份进行交流, 所以我们称之为虚拟化的交往。“虚拟的这种特征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虚拟资本性质的阐述具有相似性。虚拟资本具有二重性, 和现实资本之间存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而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同样具有既相对脱离现实又处于现实之中的二重性特征。” (4) 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 已经突破了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

第二, 平等性。在网络交往中能够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 自由平等的发表观点和看法, 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命令和指责, 也没有人会在乎你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和职业。网络化的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 消除了地界的限制, 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使人际关系更具有开放性。因为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使人们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自主性, 所以人们可以尽情地去沟通, 畅通无限。因此, 网络交往也让个人获得新的社会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交往的平等性。

第三, 自由性。网络交往的实现很简单, 只要拥有一台电脑,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登录网络, 就可以突破地域、民族、身份等现实的障碍和他人进行交流, 因而个人的社会活动空间和交往领域达到前所未有的宽广。网络交往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交往层面急剧扩大、层次深化, 从而扩大人际关系的领域, 并通过交往获得知识、增长见识。

网络交往引发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得到新的变革, 同时也深刻的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 为马克思交往观中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网络交往对马克思交往观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网络交往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网络交往的发展导致了网上虚拟社会的出现,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往概念和交往理论赋予新的内涵,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5) 科技的发展, 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变革。具体表现如下:

(一) 网络交往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进入21世纪, 人的交往发展为以网络交往为主, 并且网络具有跨时空性, 所以人类的交往就以时空性为新的中介, 人们在交往中创造新的交往方式, 比如网上通信、网上贸易、电子商务等。但是网络交往并没有超越马克思所讲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 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 (6) 也就是说网络交往与以往的交往都要依赖于一定的交往中介, 遵从一定的交往规范。只是在交往手段上, 网络交往的数字化媒介改变了以往的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交往方式。

人是网络交往的主体, 网络社会交往是由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人类作为实践主体, 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 不断增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 人的一方面要改造客观主体, 要认识客体的内在规律, 从而使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在把客体按照人的需要去改造的过程中, 人的实践能力增强了, 通过这一过程, 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精神生产能力都获得了提高。

交往方式的变革促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物质条件、社会组织方式等的更新和发展。数字化的计算机语言文字成为人与人交往的新媒介, 使人们之间的交往突破了原来的语音的区域性、文字统一性的交往局限, 可以在顷刻间消除以往交往媒介的局限, 实现跨地区、跨文化的直接交流。文化交流的进步, 更加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 网络交往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网络交往展示了人的发展前景, 人是网络交往的主体, 人的主体性不断显现出来, 而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人与人的关系, 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也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 因此个人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人通过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 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 也改变了以往生产力的表现形态, 从此产生了信息生产力这个概念。但在信息生产和网络经济中, 生产力的表现形态发生了变化, 劳动对象、生产工具都不是原来状态上的自然和实体。据统计, 现在许多企业改变了原来的生产状态, 从事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服务, 在网上开辟他们的‘工作车间’, 网上经济与信息生产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生产力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工具都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 (7)

网络交往也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8) 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 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手段,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交流、对话、沟通, 促进世界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因特网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高科技产品, 在促进世界一体化和民族的交往与融合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网络促进了人类交往程度的加深。

(三) 网络交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 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 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 而是处在交易的绝对运动之中。” (9) 人是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 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 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网络交往的主体是人, 同时网络交往也为人类创造了一个高度选择性与灵活性的社会环境。高速公路电子导航、卫星通讯等设备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人类营造了一个更广阔、更便捷的生活空间。电子图书馆、电子购物、专家咨询、网络信箱等也为人们的学习和高质量的生活提供了帮助。就拿最贴近我们的事例来说, 英语课程的学习, 通过电脑制作PPT, 然后再用投影仪完完全全的把整个画面透视出来, 让我们清清楚楚学好每一节英语课, 而且老师还可以节省好多时间给我们讲习课后其他内容。而且网络交往也促进了人自身素质的提高, 因为网络是21世纪知识、信息、高科技与一体的新时代, 文化知识给予人力量, 使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全面提高, 并顺利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人生理想。

网络交往是有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的, 马克思的交往观中也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的, 因此我们说网络交往是人的发展的进步, 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四、结语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数字化的虚拟交往, 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拓宽了人们之间的交往空间, 丰富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交往观。而网络交往中的虚拟只是手段, 交往才是目的。再先进的电脑、再高超的技术也代替不了人类生活的本真状态和对真实生活的经验体验。现实交往的丰富性、多样性、交往关系的确定性等特点是网络交往所不可代替的。“马克思的交往观认为人的交往关系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目的的, 而网络交往的发展则更多的是以人为载体和以信息为目的的人的虚拟社会, 更多的是人与人的交往, 人与信息的交往。” (10) 可以说马克思的交往观对网络交往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因此, 我们借助于马克思的交往观, 从而正确、科学的认识网络交往, 促进人的发展, 提出的宗旨在于推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说的网络交往的发展即是这种观念的延伸。

摘要:进入21世纪, 全球处于“世界一体化”阶段, 新技术革命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形式——网络交往, 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此时, 我们借助于马克思的交往观, 从而正确、科学的认识网络交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并指出网络交往的最终发展趋向是现实交往。

关键词:网络交往,马克思交往观,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第20页。

[2]韩小荣.全球化语境下的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J].政治学研究, 2008。

[3]董京峰, 刘志云.网络交往的效应[J].观点资讯, 2005。

[4]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版, 第24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28页。

[6]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版, 第252页。

[7]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版, 第252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88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408页。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简单看法 篇5

实践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一直就在哲学家们的考察范围之中。康德是首次把“实践的概念引入到哲学中。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基础,是马克思批判的借鉴吸收先哲们的菁华。特别是在批判的改造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的基础上锁创造出的接触的实践结果。马克思的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特征的集中体现, 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精髓和核心内容。马克思的实践观的历史发展为当代实践提供了世界观的指导和方法论的提示。

在马克思看来, 作为实践主体的不是精神、理念, 也不是纯粹自然的个人或抽象般的人, 而是现实的历史的人马克思所指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能动的关系, 实践范畴解释了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本质, 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辩证转化的基本途径。

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这里首先肯定了实践活动的对象性质, 即它是以人为主体的,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化为对象, 创造客体,以表现和确证自己是对象性的现实的人, 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 而更重要的是, 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 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 动物的存在方式是其本能活动, 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因此, 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认为, 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主体对象化必须通过对象性活动才能实现。主体对象化是主体对象性活动的结果。生产活动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 / 不仅在客体方面, 而且在主体方面, 都是生产所生产的0, / 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 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0, / 在生产中, 人客体化, 在消费中, 物主体化0

人作为主体所以是现实的、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化为对象。而他所以能够实现本质力量对象化是由于他的活动具有能够创造对象的活动, 即对象性的活动。所以, 作为主体的现实的对象性的人的/ 本质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0。因为, 人作为/ 对象性的存在物是进行对象性活动的0 人。在这里, 马克思从人是 对象性的存在物出。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社会;人的本质

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运用科学的实践观点,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揭示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人在实践中造就了自己,在实践中创造了社会。实践既是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基础,也是社会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的基础。

到底应该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与人的本质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呢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

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人的感性活动”或“感性的人的活动”。这就是说,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方面含义:第一,实践是人的各种活动中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人的一切活动;第二,实践是感性的活动,即现实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是现实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能算是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识活动或思想活动;一类是实践活动,即感性的物质活动。说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重点在于说明认识活动或思想活动不是实践活动。马克思充分肯定了黑格尔的“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的否定性辩证法思想。

二、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性把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目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实践运行的初始环节,而且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素,它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之中,并体现在实践的结果之中。人们提出实践目的,说明对自身需要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也意味着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以说,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就是在观念中预先规定实践活动的结果,形成关于理想存在的观念模型的过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两种观念,一是理论观念,一是实践观念。理论观念是指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的知识理论体系;实践观念则是介于理论观念和实践活动之间的中间环节,是连接理论观念与实践活动的桥梁。目的就属于实践观念,是实践观念的重要内容。实践观念和理论观念虽然都是对客观世界的观念掌握,但二者有明显的不同。

实践观念不仅追求真实准确地再现对象客体,而且追求在观念上创造出在现实中既不现成存在、也不会自然而然形成的、具有符合人的需要的形式和规定性的客体。理论观念属于“实然观念”,它追求对象“本来如此”;实践观念则属于的“应然观念”,它追求对象“应当如此”。理论观念的目标是认识真理,实践观念的目标是直接指导实践。因此,实践观念比理论观念更丰富,它既把理论观念融汇于自身,又包括反映人们需要的目的、愿望等。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客体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目的、愿望、情感、意志等理想的成分。实践观念既是客观的东西向主观的东西运动的最高点,又是主观的东西向客观的东西运动的起始点,超过这一最高点和起始点,实践观念便进入实践活动的过程,开始了人对客观对象的实践改造,并由此创造出新的客体对象。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二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客体对象的普遍性的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直接现实性的趋向,即可以促使这种认识直接向现实转化。这就是说,仅仅停留在理论观念阶段,还不能直接指导实践,只有从理论观念进到实践观念才能直接指导实践,主观才能见之于客观。

三、人本身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着

人和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因此,实践的观点,即把实践看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的外化、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环节与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的观点,是马克思建立自己的新哲学的理论基础。人的生成是具体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所以,人的发展不过是历史的辩证的自我创造过程。这种过程是一个物质的、现实的过程。人的生成不仅表现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而且更主要地表现在人类诞生以后人的本质在劳动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的事实中。

首先,由于人类一代一代的不断劳动锻炼的结果,使人们先天的生理素质在不断地进化着,虽然这个过程的进展是非常缓慢的。然而人的整个肌体都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遗传和变异而日益完善的。

其次,人的知识和才能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全部科学史 已经证明,社会实践是知识和才能的来源,而知识不过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才能不过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最后,人的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为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的发展不断产生着新的物质需要,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也不断生产着新的精神需要,如发挥创造性的需要、艺术活动的需要等等。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便产生了不同的思想意识,而具有某些共同的生活经历的人们便产生了某些共同的思想意识。

可以说,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着,包括他们的生理机体、感觉、知识、才能、需要、思想、情感和意志等等人性的各方面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人性是人自身劳动实践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又明确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学的三个层次 篇7

一、把握实践的科学内涵

关于实践内涵的界定, 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涉及。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第一次对实践范畴作出了科学的规定, 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内涵。然而,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范畴的论述散见于众多的经典著作中, 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也是见仁见智, 不一而足。现在高校普遍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 对实践界定为“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一定义虽指出了主体客体间的认识和实践关系, 但没有进一步揭示出实践是一种什么性质、怎样的相互作用, 因而显得有些宽泛了。

要准确把握实践的内涵, 还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中来找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做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 和唯物主义相反, 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当然, 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在这里, 马克思批评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理解感性世界的片面性, 主张既从人的、主体的方面, 又从物的、客体的方面来把握感性世界, 强调主体与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认为, 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 一方面主体具有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本质的功能, 另一方面也要受客体本质与规律的规定或制约。这不仅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即人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也是客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这就克服了费尔巴哈只是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客体的不足。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马克思认为, 一方面主体要受到客体本质与规律的制约, 另一方面主体在实践中具有积极能动改造客体的功能。这不仅是主体人的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也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的表现, 这就克服了黑格尔神化或“抽象地发展”主体“能动的方面”的缺失。

基于上面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2]。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 就是主体人能够自觉地把外部对象作为他所需要的对象、作为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来加以改造, 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和价值目标, 使客体由自在之物不断地转化成为我之物。实践是人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 就是说, 人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 也改造着自身。“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 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 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人不仅构造对象世界, 也现实地塑造自身, “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 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4]总而言之, 实践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的活动, 一方面否定并超越着人和世界的既定状态, 另一方面则为人在世界中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可能。通过实践, 人与世界形成全面的“为我”关系, 人成为“自为”的存在物。可见, 实践不仅是人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还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手段, 是人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

二、厘清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讲这对关系时, 可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不同回答入手, 导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即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方面,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并为实践服务, 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受实践的检验。可见,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 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真理的关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 并用真理指导实践, 以取得实践的成功。在讲这一对关系时, 可先阐明真理是什么, 什么样的认识才是真理, 说明真理的本质特征及其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突出只有实践才能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当然, 人们在实践中也必须遵循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用真理来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这就是实践的真理尺度。

实践和价值的关系。讲述这对关系时, 首先要分辨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与其他学科所讲的价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概括出哲学上价值概念的内涵及特性。然后分析价值评价的特点和功能, 最后引申出实践和价值关系的三层意思:一是实践是价值形成的基础。价值的形成离不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等基本要素, 而这些基本要素无一不是实践造就的。二是实践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才包含有价值, 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社会实践。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单纯的自然物质, 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其中, 也就是说, 只要它是不依赖于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 它就没有价值, 因为价值只不过是物化的劳动。”[4]三是实践的价值尺度, 即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遵循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价值目标。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即按科学规律办事, 又符合价值尺度即满足人的需要, 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的, 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 构成了实践的动因, 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总之,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 而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不断的发展。

三、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 一方面把实践观点引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就是说, 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 人们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 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认识就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从而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 实现了人类认识史的伟大变革, 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方法论意义。首先,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哲学思维方式由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经费尔巴哈人本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转变, 这是对一切旧哲学根本思维方式的变革, 是人类思维把握存在的根本方式合规律性发展的伟大成果,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次,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将传统哲学的抽象辩证法改造为实践的主客体辩证法, 从而最终克服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原则和旧唯物主义机械决定论原则的局限, 建立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决定论的方法, 为哲学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再次,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和历史之间对立的缺陷, 既从历史考察自然, 也从自然考察历史, 确立了“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唯物史观, 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源于实践, 也指导实践, 它要求人们不把理论当教条, 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 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 才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 这无疑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当代大学生,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要想成为“四有”新人, 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工具, 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 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积极改造主观世界, 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 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只有这样, 青年大学生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摘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教学中要注意三个层次:首先,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范畴即实践为起点, 科学把握实践的内涵;其次, 要厘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最后, 要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践观,认识,真理,价值,教学,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4.

[2]张曙光.如何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M].北京:教学与研究, 1996, (2) :2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7.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实践意义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实践意义

作为我国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生态思想,许多学者对此意见不一,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过分注重生产力的发展,偏离了生态主题,有的学者认为虽然马克思主义包含着生态思想,但是生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不占重要位置。笔者认为,马克思毕生都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而奋斗,因此他不能不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分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问题的解决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思想,但是在他的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渗透着丰富的生态意蕴。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重新梳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试图为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找到理论依据,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基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蒙昧时期, 人类所具有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及其低下,人们缺乏对自然的认识,因此人靠自然吃饭,人受自然的制约,对自然更多的表现出顺应、敬畏和崇拜,所以在这个时期人和自然保持着原始的平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凭借着智慧和技术开始无限的掠夺大自然,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原始的平衡状态遭到了破坏。开始之初, 人类完全沉浸在征服自然的喜悦中,生态破坏并没有得到重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不可否认,工业革命的发展创造出了极大的财富,满足了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 但是,工业革命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加剧了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它生态观的产生自然离不开对当时欧洲生态问题的关注。他批判资本主义以利润为动机的生产逻辑,因为资本的无限增长的本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生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必然不顾一切地掠夺自然,这是由资本的本性造成的,更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是以对劳动者的剥削为前提,同时也是以耗尽自然资源、加剧生态危机为代价的。

最后,资源破坏和生态危机的发生,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人们更好的生活和发展。为此,人们不再沉溺于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发生了不同于传统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深刻转向, 开始注重生态环境。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涵蕴

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思想,其生态思想内含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生态思想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显性话语,却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内涵。梳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不仅是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也是回应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盼望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内涵着丰富的生态意蕴。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的存在而存在,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在《自然的辩证法》 一书中也明确指出: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说人本身也是物质的。因此,人们在从事实践活动在按照人的意志改造自然界时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但同时马克思认为人不能仅仅被动的尊重自然规律,还鼓励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然界,就它自己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实现了人道主义和人实现了自然主义的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用异化理论来揭示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深层根源。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异化,而自然的异化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其实质是人的劳动的异化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首先,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根源于劳动的异化。人的劳动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每个人从事的劳动越是专业化就越是异化, 越是专业化越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越能给资本家带来更大的利润。对工人来说,劳动是谋生的手段,对资本家来说,劳动是获得利润的唯一目的。工人和资本家看是毫无相似之处,但是他们都将自然界看做是获得利润的手段,为了满足各自的物质需要,滥用自然资源、毁坏自然资源, 最终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其次,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根源于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它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频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这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工人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十分恶劣,严重损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这也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是对人自身这个自然的一种破坏。最后,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中蕴含着生态思想。马克思认为异化同异化的扬弃走的是同一条道路,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中克服异化,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和解”的社会。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真正自由发展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的思想( ‘幽灵’) 总是保持着通向几乎所有问题的出场路径”。所以,在面对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在面对解决生态问题的迫切愿望,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生态问题虽然是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却是有本质上区别的。可以说,生态问题的产生具有制度的区别。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利润为唯一目的的生产逻辑必然导致两级分化和对自然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 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生态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中国家为了国家独立、民族复兴,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不得以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 其次,发展中国家由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薄弱,同时缺少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技术,因此解决生态环境的能力较弱。从以上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两种国家生态问题的本质区别。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在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上,我国具有制度上的优势,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制度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保障,因此我国在解决生态问题上具有优势。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今年新年伊始,习近平在“山城”重庆考察工作时,用五组动词来补充五大发展理念的意义,即崇尚发展、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和推进共享。可见我国在吸取发达资本主义的经验教训,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过程中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在满足人民所需要的物质需求时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成本带来最大的利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美好的生态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生态文明的最终价值也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环境问题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建设符合人的本性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符合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们当前在享受物质文明时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悖论。在当代社会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在理论层面上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有利于更加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回应现实的能力,更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实践的层面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有助于我们按照规律办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是关键,注重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重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种种误解和歪曲,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学生绝无旁贷之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品格 篇9

一、政治性的认知理念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既是一种关于新闻与传播活动的认知观念、思想体系,更是一种充满政治意识和解放情怀的实践行动。在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中,政治、经济、文化范畴常常与通过反抗和抵制的斗争精神和批判意识联系在一起,就像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新闻生产及其传播体制,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这种意识形态性,既同实际生活过程联系在一起,又受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整个社会交往关系的制约。在早期反对封建主义进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出版技术的优势和便利,用自由民主人权观念,不断解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和权威,并在启蒙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建立起符合新兴阶层利益的社会理想。但当他们形成一整套有形无形的制度、思想设施或观念形态之后,又成为多数人的精神牢笼和桎梏。

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通过认真观察和精深研究,从一开始就发现这一规律,并且毫无避讳地宣扬自己作为某一群体代表的立场。他们在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的梳理、对社会意识和物质生产二元性逻辑的分析,直接构成了新闻与传播理论的哲学基石,同时也规划了新闻传播学相比艺术或其他学科知识而言更加政治化的本体性征。在马克思看来,报刊不止是舆论阵地,用于普通的政治宣传,以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还因为报刊媒介的存在,“把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使血肉斗争变成精神斗争,把需要、欲望和经验的斗争变成理论、理智和形式的斗争;所以,报刊才成为文化和人民的精神教育的极其强大的杠杆”[1]。能推动大众的斗争从物质层面转转入精神层面,从感性诉求走向理性自觉,昭示媒介的政治宣传功能大大强化了,它是与争取经济利益的狭义政治行动一样重要甚至更加具有渗透性的社会实践。

新闻媒介的政治性,意味着它和社会理念、制度结构及传播对象的直接关联;每个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国家因特殊的社会语境、精神传统甚至文化习俗,规制着媒体的整体导向和风格。就像马克思说的,每个时代的思想都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即便是在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社会,媒体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功能和理想化愿景,依然深陷于政治化的权力和金钱编织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之中。班尼特就认为,美国的民主政治体系与有着广泛支持率的政党和具有公民意识的民众没有什么关系,“目前这一体系更多地被认为是有钱的政客的一种游戏,是他们请了一帮传媒人士玩弄政治阴谋”[2]。这意味着,新闻媒介不止在历史上而且在今日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亲政治”的倾向,并弥散于社会现实的各种互动关系和信息传播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念中,新闻传播的政治性最核心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同人民的关系。马克思曾强调指出,“真正的报刊即人民报刊”[3],只有具有人民性的报刊,并同普通民众建立起紧密联系,才能传达人民的精神、要求,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和认可。尤其在政党政治之后,党的出版物及其写作者有着鲜明而特殊的身份和使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显得至关重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眼里,报纸是进行政治斗争、政治宣传的载体、工具,同时也是执政者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桥梁;这种“桥梁”从当下媒介学视野看,媒体自身也是媒介,以独特的渠道和优势进行着一般信息的有效传达,另一方面报刊、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大众媒介还是联结、传递和塑造公众心理、行为的手段,依凭媒体的广泛传播,某些特殊价值观才能获得通俗化、明晰化、大众化。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开始,就非常重视新闻传播、舆论宣传的路径和方式。譬如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报刊斗争需遵循行业特殊规律问题。但总体来看,过往对新闻传媒政治性理解的内涵和外延都偏于狭窄。这既与前贤所处的具体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有关,也与传播技术水平的初级化、地域化相勾连;对于新闻传媒的理解上,新闻、宣传、传播、政治等具有交叉性甚至同一性趋向。在世界性交往越来越频繁、全球政治格局逐渐走向村落化、一体化的语境下,新闻实践的政治性或者政治化的传播,不仅并未消弭也未曾减弱,只不过传播的艺术性日益成为从政府到个人都不得不重视的课题。习近平提到的“看不见的宣传”,正是在社会观念急剧变革、本土话语体系面临重构的大背景下,通过对西方国家传媒业的透辟考察和认知综括出来的隐性规律,也是对当代中国新闻传媒工作策略的创造性阐发。从政治宣传到传播艺术的这种转换,不仅是理论认知问题,更是多维实践问题。

二、历史性的演进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它强调通过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达至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平等、公正与和谐。不过,这种“理念”绝不是一成不变、固化僵硬的教条,而是开放、动态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共产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扬弃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4]。“新闻观”作为独特领域的理性原则和实践逻辑,只是宏大社会发展构想的组成部分,并且由不同历史阶段、时期的具体任务、目标、行动体现出来。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理论的直接引申和合理应用。它首先表现为,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动力,来自社会运动、社会发展等诸多科学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在资本主义学术之外重新解释新闻与宣传、媒介与传播的演化、规律和方向问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概念范畴、知识系统;同时在思想观念、话语体系的推进中,与新闻实践、媒介实际联系起来,根据某一时期的“问题”,予以总结、阐明。

恩格斯在一封私人书信里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这从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新闻理论、话语实践的演进中,也得到印证。他们的新闻观念是在参与指导革命运动及积极从事报刊实践中形成的,他们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蓬勃崛起和强劲发展时期。一方面封建主义残余势力还在左右着社会的权力结构,需要更进一步地予以打击、摧毁;另一方面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随着机器大工业和科技进步,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并力求利用大众媒介完成新观念和新制度的构建。因之,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一开始成为社会主义者和资产者们共同的目标,即便在有社会主义政党、社团之后,囿于人民群众政治意识的欠缺,为了不落于“沙漠里的呐喊”,还经常打着“民主派旗帜”进行鼓动、宣传。当党的组织逐步完善、无产阶级身份意识加强,尤其是工人运动在社会主义思潮的推动下风起云涌时,关于新闻媒体与党的关系、党报的原则问题,才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新闻思想、观念的这种流动性质和变化轨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内涵丰富、方向明确的性征。

怀有深邃的历史意识,扎根于对“变化”的适应之中,在列宁的新闻思想和报刊实践中体现得极为充分。在他经历的建党时期、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都有着明确的办报目标和任务。《火星报》阶段,列宁从现实的斗争需要出发,提出报纸的作用不能局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同盟者,认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6]。他甚至将报纸的这种组织作用类比为“脚手架”,有了它才能合理分配和有效安排社会改造工程中的其他政治事务。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特殊历史阶段,列宁强调党的出版物应坚持“党性原则”,写作事业应成为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并与其他广泛、自由的政治讨论活动一起,“形成党的真正舆论的途径”。而在苏维埃制度建立之后,出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列宁主张“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通过红榜、黑榜等典型报道方式,激发广大人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新闻的认知主要源自苏俄,特别是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新闻理念产生重要影响。当然,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指导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引介、兴起之日起,借助强烈的本土现实“问题域”,不仅形成自己的独特理念、原则,在新闻本质、新闻规律、新闻实务诸方面还有着许多独到的观点和策略。像陈独秀的新闻自由论、李大钊的反文化侵略论等,都是近现代社会变革的特殊语境下有着极强针对性的新闻观。他们通过对具体事件乃至政治问题的分析、揭示和干预,奠定了区别于西方商业化生产模式的新闻传播与现实政治的天然联系。

作为现代中国新闻思想集大成和奠基者,毛泽东在各类文件、信札、论文、谈话里,更是全面阐述了中国新闻媒体的性质、特点和策略。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依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7]。虽然理论表述来自特殊的革命战争环境下,话语修辞烙上时代印痕,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却直接开启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工作原则。其中,像政治家办报、党报理论、文风论等,亦已成为今日“新闻观”发展的思想源泉。重要的是,这些思想都非一时臆想,而是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具体新闻实践工作,概括、总结出来。其后历代领导人如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样根据政治环境、社会结构及历史情境的变化,进一步完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性维度,彰显了一种“辩证的整体观”以及时空多元性的社会文化运行定律。意味着在认识论层面,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著作,全面、深入、系统研究每个原理、概念、范畴的缘起和涵义,不断汲取和吸收其中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思想营养,坚持主导性原则;同时,还要用辩证的思维与发展的眼光,进一步审视和借鉴不同时期提供不同新闻传播核心命题的策略基础和方法论。只有从传媒环境和实际工作出发,把握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多数人信息权益的目标与主线,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三、创新性的发展策略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人类社会的历史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生产力水平、制度结构等变量因素有可能存在曲线式的图景。过去历史的种种迹象和变换轨迹,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尤其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受既有制度设计、社会心理图式的影响,呈现的又是更为多元复杂的模式。如同马克思说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8]。在每个民族国家或者社会共同体之中,都有着强大的延续性的力量制约着现代人的生活和行为。这使得不同国家、地区接受某一具体思想时,也会有着巨大差异;更何况,生活实践乃至政治实践涉及到整个社会共同体,往往需要在权力的拉扯间甚或斗争中得以确立、稳固。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观看待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有汲取有扬弃,为我所用,这就需要理论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甚至制度的创新。

从共产党创建之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在这近百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社会文化和政治文化学术史分流的新闻传播思想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贴近实际、在继承基础上开拓创新的历史。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的“战略转变”,新闻传播事业工作的重点也开始转移,即“从以报道、宣传政治活动为主,转到以报道、宣传经济建设为主”[9],不再以狭隘、片面的政治观念和文化独断论理解、规制新闻传播实践,相反通过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重新掌握新闻话语的主导权。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10]。只有把握好时度效,创新新闻和信息传播机制与模式,才能提升媒体的国际、国内传播能力,真正构建新闻传播的新局面。

新闻媒体的发展在今天可谓日新月异,特别是互联网奠基的新媒介环境下,人类的传播方式、传播行为和传播效应完全被科学技术所改写,传统媒体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传统媒体需要利用新媒介技术,进行观念创新和业务创新(如媒体融合);另一方面,为应对新闻业日益步入随市场规律运行的信息产业,以及引发的媒介文化商业化、娱乐化的复杂格局,如何保证主流价值观的权威地位并继续对社会大众起到引领、教育、涵化作用,必然是新闻观研究和教育的必有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被实践检验的真理性知识话语,是开放性的理论,也有多种思想派别,整体上拥有严谨的方法论体系;它能够通过自身的创新、发展,继续获得生命力,同时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有效的解释力。

为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技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时俱进,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新闻理念及传播体制的创新。从油印报刊到正式出版物、从宣传册到电子媒介,在媒介形态不断演化过程中,调整、完善着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这在当前表现得更加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既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同时又紧抓时代脉搏,强化媒体融合的探索和网络安全的有效治理。这对我们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品格,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审视当下繁复驳杂的媒介现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具有指导性作用。所谓“中国特色”,首先得以宽广的胸怀迎接花样繁多、多元庞杂的西方理论,又要以批判的精神揭示其空泛、偏狭的一面。因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的传媒实践有着自身独特的新闻生产—传播—消费方式,长久以来有效地推动着社会主义媒介文化的健康发展。

随着新世纪中国的崛起,普通民众话语权的增强,加之对外形象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媒体行业不能仅仅囿于传统的新闻采写话语和方式,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所突破,这是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重要路径。从内容上看,过去政治宣导式甚至批判式的传播话语,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下形势发展的要求,依凭新闻传播规律和受众接受心理,加强人性化报道和规范媒体的伦理道德,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大众所认同;从形式上看,承续和发展过去通俗化、明晰化的传达方式,以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修辞风格进行有效传播,才会吸引人、影响人、教育人。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取经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和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坚持并逐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总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过去到现在,都有一根鲜明的逻辑线索,那就是实践;在实践中科学地解释世界,进而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种“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和话语体系的来源,也是其继续存在和变革的动力。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不断地创新、发展,并有可能形成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适性的理论科学。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2]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M].杨晓红,王家全,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2.

[6]列宁全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

[7]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9]刘家林.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编(1949-2009)(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05.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环节, 而且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途径。自其在我国开展以来, 成效卓然, 可以说, 为我们现在提倡的“隐性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仍存在种种违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谬误, 并已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现实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需要通过实践去跨越, 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提供了良好的桥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直接主体是大学生, 但社会和各大院校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承担着不同情境下的主体作用。众所周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正确的思想理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在现阶段, 正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对这三个主体不同程度的认识谬误, 带来了现实中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种种问题。

(一) 大学生自身的适应性差, 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 现阶段在校的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 他们享受了太多的关爱甚至是溺爱, 动手能力普遍较差, 自我独立意识薄弱。这些在社会实践中就明显地表现为一系列的问题:有些大学生坚持“天之骄子”的高傲, 对具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甘“不耻下问”, “眼高手低”现象严重;有些大学生则是“自我中心”意识严重, 缺乏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的意识, 使得自己在实践单位很孤立;还有些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面对现实工作环境习惯于“等、看、靠”, 很难适应现实的社会工作条件。这些大学生自身的不足, 极大地阻碍了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使得社会实践仅仅变成对社会实际的“走过场”、“浅尝辄止”, 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无法体现。

(二) 高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不够, 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单调。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脚步加快, 我国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大量的学生涌入高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经济条件, 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千差万别, 这就对高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高校在此种情况下狠抓教学质量, 将课堂教学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不二法宝。殊不知, 课堂教学虽然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但却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教育质量不仅由课堂教学质量组成, 还包括对学生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分地偏重前者, 忽视后者, 使得高校很少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 忽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阶段, 想当然地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更不要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单调, 高校组织社会实践或是安排参观, 或是进行社会调查, 再或是家教、勤工助学等。再加上缺乏检查和激励制度, 这种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不仅层次不清、重点不明, 而且还消磨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三) 社会对社会实践认知不深, 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不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在社会一些部门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些部门、单位过多注重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认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无形中是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虽然碍于党和国家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不再给联系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吃闭门羹, 但仍是应付了事, 象征性地接受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和统筹, 大学生在实践单位变成了“跑腿打杂”的, 不仅流汗, 有时还要自己掏腰包。与此同时, 一些家长认为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 因而常常以限制经济为手段要求大学生在学期内专心在学校学习、学期结束后抓紧时间回家。这样的里外压力, 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运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综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我们不难发现, 其核心就是把实践引入马克思理论体系。可以说,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还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 从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尖锐抨击了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意义, 点出了实践的最本质特征———“革命”, 即改造世界, 进而又精辟地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不言而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而不在于解释世界, 但需要澄清的是, 它并不否认解释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反, 它还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谈到这, 不妨让我们联系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社会实际, 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已学知识的层面上, 换句话说, 我们所谓的实践只是在解释世界 (姑且不论是否科学地解释世界) 。由此可见,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实际运行中形成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在口头上标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另一方面又在行动中摒弃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出发点, 将认知作为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扭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直接导致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偏离。马克思还认为, “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 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这就是说, 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 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人们通过改造客观世界, 改变周围的环境, 同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可知, 我们不仅要看重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更要看到人在实践中的自觉能动性。这一观点对于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沉疴可谓是“一针见血”:脱离了大学生内在需要的社会实践, 注定了是不能影响和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的。

(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两点启示。

1. 注重实践的“客观实在性”, 坚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 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如今, 人们都承认实践的重要性, 但忽视实践性原则决定性作用的客观性又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广泛存在。事实上, 透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认识的, 而将其看作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 实践原则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 坚持客观性必然是要坚持实践性的。因此, 这为在现实困境中继续坚持和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注重实践的“双向性”, 弘扬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

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双向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曾指出,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里“种的尺度”是指客体的规律和本质, 而“内在的尺度”即体现了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由此可见, 只有符合客体规律和主体需要的实践才是符合人之本性的实践, 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这为在现实困境中突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瓶颈, 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化提出了有效建议。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化的实现途径

(一) 科学宣传, 提高各主体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通讯媒介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宣传媒介虽仍存在, 但网络和电视等已成为了现代人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 要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通讯技术和通讯媒介, 在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中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 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各环节主体对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在宣传中, 要做到不同主体有不同侧重点: (1) 注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报道, 突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提高各高校知名度的作用, 以此激发高校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 注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报道, 突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个人社会化、成才的催化功能和强化功能, 以此激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自主性; (3) 注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经济效力的报道, 以此激发社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接受热情, 增进社会与高校的合作关系, 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赢取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持。

(二) 精心设计, 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吸引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想攫住大学生的心, 调动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必须有外部活动的形象性和内部精神目标的相统一。因此, 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门领导机构, 安排专人负责, 秉持“适宜学生的才是值得追求”的理念, 多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沟通, 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及时把握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实际需要, 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多种多样的、适合大学生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且一定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它的科技含量。实践证明,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特色结合得越紧密, 就越能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也就越能有利于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 优化制度, 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组织保证。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不敢做坏事, 而一个坏的制度则能让好人不敢做好事, 由此可窥科学规范的制度的重要性一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要落在实处, 就必须制定科学的制度, 严格执行, 及时反馈, 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形成完整回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端正教育思想, 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看作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重要途径之一; (2) 优化教学体系, 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条渠道相结合, 要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足够的地位, 与学分挂钩; (3) 建立激励机制, 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有始有终, 形成良好“回路”, 一方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紧密跟进, 对表现优秀的要及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对表现恶劣的则要及时指出不足, 具体、耐心地指导, 对屡教不改者给予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 及时给予表彰, 以达到巩固和强化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

[3]马克思交往实践视域中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7 (8) .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27-0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这是我们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关怀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关心和引导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这一切都应根植于对人的科学认识之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正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求一切工作“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理论源头,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人学观

人学,就是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创立的关于人的科学学说,以人为本是其人学底蕴和根本原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根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最高体现。把实践当作人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通过劳动及其发展史来理解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本质特征。其核心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高度概括,它表明:

1.人具有实践性的本质。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人只有通过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在实践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

2.人具有主体性的本质。人的存在是一种有意识、有思想的社会存在,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实践活动中具有创造性和自主能动性,此即一种人格特征的体现。

3.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紧密相联,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因而人的本质也不是永恒的,而是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变动性。

(二)关于人的价值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它们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三)关于人的发展问题。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主线,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因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就要求和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人学以实践为基础,从现实的人出发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向,对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作了科学解答,揭示了人的发展规律,是哲学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实践活动,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是其根本目标,[4]这和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发展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因此“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点,对人的共同关注这一逻辑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而人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三、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把现实的人作为人类发展的主体和中心,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及其价值取向。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对现实的具体的人加以认识、理解和把握,总体工作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具体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一)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应将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人是在生存活动中显现和展开自身的一种历史性的特殊存在者。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我们应当立足于人的本质,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二)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质为主体的人。应当认识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主体性,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塑造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三)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种培育人的活动,其本质功能应当首先指向人本身的发展,应当将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相互促进作为其价值评判标准。而社会归根到底是由人所组成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要从根本上体现人的价值。

(四)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人是社会的最高目标,[5]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良好个性的能够担当服务社会、改造环境重任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独立人格的培育,努力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结语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学观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明确的方向。在实践中应以受教育者为核心,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造就具有完美人格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从根本上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张耀灿,郑勇廷,吴潜涛等著.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5]朴泰洙,金哲华主编.教育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篇12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人类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是做和行动。实践把主观和客观联接起来。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是万物之灵长, 是有意识会思维的高级动物, 因此人的实践活动从来就是有意识目的有意义的活动。同时人的实践活动又有社会性, 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 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是在于改造世界并使之变成人化世界, 使之合乎人的意志要求, 达到预定的目的。实践可以分为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三大类。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关系到人的衣食住行, 关系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 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关系实践亦即处理社会各种关系的实践活动。包括处理人际关系、团体关系、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的一切活动。科学实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 而且包括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含语言) 领域的科研活动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石,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根本前提, 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实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显著特点, 贯穿马克思列宁主义全部内容。当今是科技时代、信息时代、科学实验这种高级的实践, 对生产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对物质生产具有超前性, 经常走在生产实践的前面。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广义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还包括知识的生产、科技的生产。在知识、信息、科技产业化的当今世界, 这种无形资产的商品属性即物质属性尤为明显。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 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切认识、理论都是为着反映和指导实践的。

二、听说训练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

王寅在他的文章中写道:“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就批判了上帝创造语言的观点) , 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 (这就批判了语言天赋论) , 而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现实进行身体经验 (即体验) 的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而逐渐形成的, 是主观和客观互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认为人类认知和语言具有体验性, 另一方面又强调主客观互动, 认知和语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的, 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由此可知, 语言是实践的产物, 两种对语言的观点是基本相同的。心智的体验性是作为当代语言学主流学派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的体验哲学的首要原则。没有体验就没有认识, 没有认识就没有外语听说操练的实践。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语言的观点”, 著名语言学家王寅解释说“劳动可被视为体验的一种”。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 体验和劳动都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把客观和主观联结起来。因此, 实践既包括劳动又包括体验。一切真知灼见都来源于实践, 当然外语知识也一样。通过不断反复地操练, 耳听、眼看、口说, 不断地用感官体验, 溶入社会性的并有外语介入的生活学习实践中, 我们才能不断地巩固和丰富我们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遣词造句知识。不操练, 我们就不会写出真正有用的文章。只所以听不懂, 写不出, 说不好都是因为这些方面知识贫乏, 或者说对其掌握得不牢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劳动、体验、实践不仅是语言产生的基础, 也是推动语言发展的物质力量。只有通过千锤百炼, 才能熟练、牢靠地掌握一门语言的知识及技能, 并使自己的知识境界达到“高一级的程度”,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三、高校外语院、系的听说实践现状

(一) 教师教学的情况。

许多重点高中非常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上课时, 一般是纯英语教学, 他们尽量用简单的英语给学生讲解词汇、语法和短文, 所以基础稍好的学生一般都能听懂。不少外语中等专业学校也是这样, 虽然本来没有硬性的要求, 但是不少老师自觉进行纯英文教学。深受广大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大学里有很多老师也是这样, 上了讲台, 就是一个“地道”的外国教授。用英语教学, 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听力, 纠正学生的发音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对巩固和复习所学的词汇也有很大的好处。“学而不用则废”, 然而有的教师则不是这样, 依仗自己的学历高, 上课怕麻烦, 很少用英语教学, 甚至连课堂用语都用得很少。甚至有的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的部分教授, 甚至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上课很少或根本不用英语上课, 有的老师最多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说句:“Good morning”什么的, 本节课的英语就基本讲完。实际上这句话也不该说, 免得显得寒酸。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有二:其一是理论知识太高深太复杂, 几乎深不可测, 讲汉语都听不懂, 何况讲英语;其二是研究生阶段重点在理论, 至于听说, 那是本科生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实际上这只是他们的借口而已。而真正的原因可能有三:第一, 他本来口语就不好, 还有可能赶不上自己教的优秀的学生呢;第二, 用英语教学虽然对学生很有好处, 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 备课要花太多的时间, 太麻烦;第三, 口语技能的提高是本科生应该解决的问题, 不干他们的事, 只管理论, 不管就业。

(二) 学生操练的情况。

外语高校的许多学生口语并不理想, 与学生的学习风气有很大的关系。有外语系或者外语学院的高校一般都有口语角, 但是到口语角操练的学生并不多, 每次大概只占学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到十之间。有许多学生有提高自己口语表达能力的愿望, 但他们却有些害羞, 除了口语角之外, 基本上不操练。即便操练也不敢大胆, 譬如, 两个学生边走边操练口语的时候, 迎面走来一个人, 非常像老师, 马上他们就不好意思了, 立刻停下。有的学生操练口语就像在搞了地下工作、神神秘秘的;鬼鬼崇崇的, 又就像是在做贼。不少同学是对于听说训练有时热情高涨, 有时又冷若冰霜。没有恒心, 没有毅力。更有甚者, 听见别的同学操练, 不但不支持和欣赏, 而且还冷嘲热讽。当然有的同学非常想操练口语, 但是却难以找到搭档, 找不到一个好的语言环境。不少学生既要学习, 又要写论文, 还要打工挣钱, 没有时间操练。

(三) 学校安排的口语活动。

如在有些学校安排口语活动除口语课之外, 只有一年一次的演讲比赛, 综合技能大赛, 外语故事大赛。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这样的活动的确太少, 应该多搞几次, 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锻炼毅志和胆量都有好处。让更多的同学获得奖状, 无疑是给他们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 这种挑战性实践活动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勇敢的学生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 作用不太大。我们应该设法给更多学生, 甚至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有时应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 如口语角活动应分组强制参加。外语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该尽量多开一些实践课。

由于上述原因, 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普遍较差, 甚至本科毕业后还不能听懂英语广播, 看不懂英语电影, 不能进行较好甚至基本的口头交流。有的英语专业的研究生, 毕业后虽然学了很多理论, 但却没有体现理论的价值, 实际应用能力大大下降, 甚至赶不上一般的本科毕业生。

如果外语教师、教授每天尽量用外语授课, 用简单的外语词汇把复杂的理论解释清楚, 学生既可以学到理论知识、专业知识, 又可复习、巩固、拓展自己语音、词汇、语法知识, 提高听说能力。一箭双雕, 何乐而不为!如果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随时随地用所修外语交流信息, 在全校上下养成说外语的良好风气, 让学生进入外语小世界, 何愁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能提高!

四、听说的重大意义

正如本文首段所提到的那样, 广义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还包括知识、科技信息的生产。教师和学生可以被认为是生产知识、技能、信息等的工人, 而我们的知识产品必须面对市场。现在, 英语被很多国家作为必修的第二外语, 已经相当普及。英语人才越来越多, 已经到了供过于求的程度, 因此, 对于外语尤其是英语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小, 而对于听说等实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求职者要求的是听说读写译实际能力, 而不太注重其学校综合成绩和表现。对研究生来说, 大部分用人单位, 不太注重理论水平, 由于研究生越来越多, 供过于求, 他们对研究生也进行严格的考核。当然, 对大学生就更不用说了。考核考试的内容, 不看你的翻译理论掌握得如何, 不是看你的语言学理论掌握得如何——对此不专门考试, 而是看你的实际能力是如何。对于学校来说, 要看你的课讲得怎样;对于其他单位来说要看你听说译的能力有多强。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实行一票否决, 口语不好者一律不录用。

五、实事求是与实践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也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中华和平倔起思想的精髓, 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也是这些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求”就是让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实践去寻求真理。“是”指真理:可以是不可辩驳的客观事实 (可以是有利的、可接受的, 也可能是有害的、难以接受的) , 包括所发现的客观规律。认真观察今天的许多高校的听说方面情况, 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 我们实事求是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是”很不理想——不太重视实践, 违背认知规律, 违背实践出真知这个规律。不管大家——教师和学生, 高兴不高兴, 答不答应, 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通过实践发现了事实真相, 还得通过实践去改变事实。实事求是的思想就是实践观的贯彻, 与实践观是相通的。教学和学习实践就应该朝着改变外语教与学中的这个严重问题而努力奋斗, 消除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这个令人羞耻的客观事实。我们的教育应当“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同时, 在市场经济中, 更应该面向的是市场。

六、结语

功夫是练出来的, 好歌是唱出来的, 口语是说出来的, 文章是写出来的。只有实践 (练习) , 不断地实践 (练习) , 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才能发挥理论武器的作用, 显示它们的威力, 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世界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纵然有人不喜欢在人面前提到马克思, 提到似乎显得迂腐或者一提到就认为是陈词滥调。但是,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将和他的其他世界观一样, 永远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也是正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 长期没有把检验真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个基本的、简单的问题搞清楚, 才有邓小平同志组织我党高层展开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是什么的大讨论。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似乎也很简单, 也很容易, 但做起来却不简单, 也不容易。这需要全体外语专业的师生对此高度重视, 共同努力!

摘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外语听说训练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而许多高校在听说实践方面存在着普遍和严重的问题。本文根据这种情况, 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说明这种不良的学风给学生带来的危害, 以引起高校和社会对此普遍重视, 以造就脚踏实地、注重实践、注重实际的优良风气。

关键词:实践观,认知语言学,听说训练,学风,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Lakoff, 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__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2].Ullmann, F.&Schmid, 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1996

[3].陈晏清, 王南湜, 李淑梅.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第3卷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第1卷

[6].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第3卷

[7].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8].王寅.中西学者对体验哲学的论述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0

上一篇:互联网技术下一篇:科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