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

2024-05-11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精选8篇)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 篇1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一些极端的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核武器、网络犯罪等等。这些由高科技引发的社会坏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科技异化问题。在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我们去解决科技异化现象呢?就此, 从科技异化现象的背景谈起, 分析了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现象以及危害, 最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提出科技异化的解决方案——科技人化, 并对科技人化进行了解读, 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科技异化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科技异化,科技人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 由于科技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 社会生产超越国界,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高科技变得越来越不神秘。扑面而来的高科技浪潮冲击着、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也冲击着、震撼着每个人的心。高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 为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 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同时, 经济全球化也反过来促进了科技在全球性的蔓延和扩张。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全球问题, 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等变得异常尖锐, 并随之产生了科技异化问题, 威胁人类的生存。面对这样的境况, 马克思主义能够提供给我们什么样的解决思路呢?首先, 我们需要先明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提出科技异化并不代表着对科技文明的彻底怀疑和全盘否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全文通过分析科技异化的产生的背景、表现及其危害, 寻找出消解科技异化的途径即科技人化, 以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一、科技异化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一) 理论背景

异化是指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 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相对立, 而且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人是异化的核心, 在现实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异化的最终落脚点。

劳动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创造的财富被资本家占有并用来支配和奴役工人。劳动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主体相对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的四个方面:其一, 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实质上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异化状态。其二, 劳动活动同劳动者相异化。其三, 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是类的存在物, 人具有能动性, 能全面自由地把握任何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可能性。而把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是由劳动来完成的。其四, 人从人中的异化。“人从人中的异化”指的是异化出与劳动者相对立的资本家。资本家不劳动却统治了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归劳动者所有而是为资本家追求利润服务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 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也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看到了科学的这一历史作用。但是, 科学的作用也表现出另外一面。马克思说, 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 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使工人崎形发展, 成为局部的人, 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 ……把工人的妻子儿女都抛到资本的札格纳特车轮下。”

所谓科技异化, 就是科技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和本质力量的体现, 本应由人驾驭、为人服务、造福于人, 却反过来控制、威胁甚至危害人类。具体表现为:科技的发展渐渐超出人类控制, 甚至成为支配、统治人类的外在异己力量;科技已不再是给人类带来自由和解放的伟大工具, 它导致了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 造成了精神的空虚和人格的分裂;人由掌控科技发展的主人发展成为被不能控制的科技推动的社会的发展的工具。

(二) 实践背景

工具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在当前这个高速发展, 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 全人类都以现代化为社会目标, 追求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现代化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进步,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也造成了社会病态。现代化的基调就是理性化, 而理性主义获得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根源于科学的技术实际上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性格。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称这种现代理性为“工具理性”, 因为它无视生命的价值问题, 只涉及了达到目标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随着工具理性的极大膨胀, 物极必反, 过度地追求效率致使理性由解放的工具退化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 进一步导致了人的异化和物化。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进而极大地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了多次科技革命。一方面, 将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具体的生产过程,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 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关系, 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与进化。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益处, 使科学主义深入人心, 人们把科技视为神明, 认为科技无所不能, 可以解决人类存在的所有问题, 这种极端性造成了科技的异化。

(三) 原因

通过上文对科技异化问题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的分析, 我们就可以总结出科技异化的原因。科技异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具理性主义———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具体原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科技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深层次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

二、科技异化的表现及其危害

(一) 科技异化造成生态危机

科学技术的发展纵使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进步, 但是同时人们不断地消耗自然资源, 同时, 把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不得不说是科技异化带来的问题。空调本来是为了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清凉, 但是最终确由于排放的大量气体导致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热。日本福岛突发的核泄漏、核辐射不仅给民众造成极大的恐慌, 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这些都是科技异化的结果。

(二) 科技异化使人的精神和行为发生异化

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使人类生存于一个充满了信息的时代。我们生活于一个充满了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件、电脑、网络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环境。这些现代的通信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但是另一方面, 人类过多的依赖于这些电子产品, 渐渐地成为了信息的奴隶。人跟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少, 人和人的关系越来越冷漠, 也最终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 让人觉得异常可悲。

除了人类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异化, 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机器大生产时也失去了人类的主体性。自动化的生产技术虽然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 却剥夺了工人的主体意识, 也丧失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由工人操作支配机器变成了机器操作支配工人。随着技术的发展, 作为客体性的异己力量的技术逐渐吞没着人的主体性, 致使人的行为失去主动性和目的性。

(三) 科学异化的不确定性

转基因技术是21世纪的尖端技术之一, 目前利用该技术培育的农作物很多, 但是这项技术产生的长远后果却不是人类现在所能估量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工被机器所取代, 甚至产生了智能机器。如果机器有了人类的智慧, 人的存在就越来越微不足道了。一些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会模拟人类的特征进行犯罪行为。如无人驾驶汽车的失控, 家居机器人和秘书机器人的恶意失灵, 这些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了, 人工智能是否会发动机器革命引发热议。

三、科技异化的消解途径———科技人化

科技人化的关键在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怎样用它, 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 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同时, 科技人化就是要以人为本。我们所说的人的发展, 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 而是指所有各国人民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也不仅仅是指当代人的发展, 还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 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等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 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科技人化需要进行主体建设。社会上大致有三种主体构成, 科技主体、政府主体和公众主体。这些主体构成有不同的利益需要, 有时一致, 有时冲突。科技要发展, 就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具体地说, 就科技主体而言, 主要是提高其道德素质, 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 政府主体应从政策、经费、人力等方面对科技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引导、监督和管理, 公众主体应该积极关注并对科技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要解决当前的科技异化问题, 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除了要不断提高和发展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最为根本的是必须对社会制度进行变革。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 我们要通过完善我们的制度结构建立一种新的人类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价值观既要能体现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性, 同时又能符合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 从而使科技真正为人类服务。同时, 在实践当中, 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在追求高科技、追求自身满足的同时也应注重科技与自然的和谐, 不要以破坏自然为代价。要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生存构成威胁, 建立无毒、无副作用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科技。

参考文献

[1]李桂花.“科技异化”释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1) :13-18.

[2]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哲学研究, 2004, (1) :83-87.

[3]邱海燕.解读“劳动异化”及其扬弃[J].湖北大学学报, 2007, 34 (6) :34-37.

[4]李闽榕.关于科技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理论思考[J].东南学术, 2005, (2) :115-119.

[5]邢广桥, 吴夺, 王新.对科技异化根源的认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5, 21 (3) :1-3.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 篇2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对世界历史的产生及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述,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世界历史思想.这一思想为研究全球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应加强对全球化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和全球化与社会制度关系的研究.

作 者:张立艳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20 刊 名:内蒙古电大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RADIO & TV UNIVERSITY 年,卷(期): “”(2) 分类号:A81 关键词:世界历史   社会发展   全球化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 篇3

一、对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的分析

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本的运动规律。他指出, 资本积累必然会产生“剩余资本”, 这是资本输出的前提条件。他认为:“如果资本输往国外, 那么, 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 是因为它在国外能够按更高的利润率来使用。”[1]这揭示了追求高额利润率和获得高额利润是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 因此它要求资本以“不断过大产品销路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2]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资本输出和不等价交换, 在“竞争”中使资本输入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通过这些手段, “资产阶级……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 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 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与此同时, 马克思指出了资本输出的过程也是其生产关系扩张的过程, 在客观上不自觉的促进了当地旧生产关系的瓦解和资本主义新生产关系的确立[3]

由此可见, 马克思在资本输出理论上是坚持两重性的, 但他把资本输出造成的对落后国家的剥削和控制的作用放在首位, 而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降到次要地位。当今, 各国各地区都在努力吸引外资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从现实而论, 再用马克思传统的资本输出理论来分析当今各国积极引进外资的现象时显然力不从心。因此在对待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时, 我们也应该坚持发展的观点, 以科学解释当前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

二、对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的发展及其原因分析

在对待马克思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时, 首先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的二重性原理, 一方面认可资本输出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南北差距的日益扩大, 另一方面承认资本输出也是与其先进生产关系的输出相同步的, 对瓦解当地落后的生产关系, 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要充分突显资本输出对输入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强化外资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面影响。这是因为:

第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时代的深刻变革, 使世界各国的联系空前紧密。更重要的是, 二战后, 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独立, 政治上的独立使他们能够依据趋利避害的原则主动地引资, 这与二战前的大多数落后国家在主权沦丧的前提下被动接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 从而造成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严重损害大相径庭。

第二、资本输出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 资本的输出不仅代表着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 更是资金、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国际转移, 会对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为: (1) 为资本输入国的投资提供来源。 (2) 当今资本输出大多以跨国公司为媒介, 凭借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 可以显著提高资本输入国的对外贸易。 (3) 外资的引进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待资本输出的态度

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但并没有消除国家之间的竞争与矛盾。资本输出也一样, 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互博弈的过程。发达国家的跨国资本以金融和实业为跳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输出, 使资本输入国按自己的经济需要建立经济体系, 而资本输入国就要在抵制这种企图的同时, 尽可能的合理利用外资, 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例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相反, 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则在和外资的博弈的过程中至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至今, 中国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作为资本输入国, 中国也不可避免的也要面临这种博弈, 并在这种持续的博弈中, 最大化的实现对外资的合理利用, 使它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摘要: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由于过分强调剥削性和压迫性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 当今有必要回归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理论的剥削性和压迫性, 科学提升资本输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以适应时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趋势。

关键词:资本输出,经济全球化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版, 第28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75版, 第46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版, 第255页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 篇4

全球化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动将全世界的产品和经济金融市场整合起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 贸易和FDI流入呈现大幅增加。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据统计资料显示, 从1978年到2008年,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9%, 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现象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们的关注, 他们很自然地将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起促进作用的, 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各地区发展存在着的差异。全球化只是与扩大的不平等同时发生, 还是促进了这一现象?

2 文献综述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讨论非常激烈。然而, 许多关于全球化和不平等的文献仅关注发达国家, 极少的研究关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区域不平等的影响。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 不仅涌现出了大量构造模型的理论文献, 而且也不乏将理论模型付诸于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林毅夫 (1998) 采用基尼系数测度了中国的地区差距, 发现1986-1990年间, 中国的地区差距上升幅度并不明显, 1990年以后的上升幅度略大。蔡昉, 都阳 (2000) 认为人力资本的初始秉赋, 市场机制的利用以及开放程度的差异是造成地区间经济差异的原因。此外贺灿飞等 (2004) 用Theil系数衡量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省区经济差异的总体趋势是1978-1990年省区差异缩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扩大。

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衡量、形成及经济全球化对其的影响。但是这些文献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些研究的时间段基本上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在空间范围上大多数集中在地区间的差异;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关注点在收入不平等上。本文采用1978-2012年中国29个省市的区域数据,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估计经济全球化和其他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型分析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 贸易和FDI流入呈现大幅增加。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仅有206.4亿美元, 到1988年便突破了1000亿美元, 到2012年更是达到了36000多亿美元。而FDI的流入更是惊人。它在1978年时几乎为0, 到1994年时高达6.03%, 然后到2012年下降至1.36%。中国的外贸和直接投资的激增伴随着的是经济的快速增长, 带来了中国经济在34年里实际GDP超过24倍增长。对外贸易和FDI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许多研究表明贸易和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成就。以外资的影响为例, 它可为投资地带来资本、技术和就业机会, 促进贸易和产业结构变化;可加强投资地的竞争优势,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 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法规和体制改革等等。然而, 经济增长的好处并没有平均分配到不同地区。从基尼系数可以看出, 区域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19增到2002年的0.27, 到2005年甚至达到0.49。尽管区域不平等的上升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外贸和直接投资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开放度和FDI与区域不平等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然而, 我们不能简单推断出原因, 也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区域不平等。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系统的框架来量化诸多因素对区域不平等的促进作用。

在本文中, 我们使用面板数据集, 以省级为单位建立了一个间接的方法来量化FDI和经济开放度对增长和区域不平等的影响。本文对被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采用自然对数形式, 以缓解异方差。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 y是GDP总量;a是截距项;l是劳动投入;KD是国内资本存量;KF是国外资本存量;Edu是教育变量;Trade是贸易占GDP的比重, 即开放度;Post是邮电业务总量, 代表基础设施;βi是要估计的参数。误差项代表对产出的随机冲击, 与其他变量不相关。

4 数据和实证结果

本文数据样本为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78-2012年面板数据, 其中, 不包括西藏自治区数据, 重庆市数据并入四川省数据分析。本文分析所用的所有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及《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1978-2012年有关各期。进入模型分析中的各统计量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劳动投入L:以各省份就业人数代替。

国内资本存量KD, 目前普遍采用的测算方法是Goldsmith开创的永续盘存法。定义t时的资本存量的估计公式为:

其中i指第i个省区市, 式 (2) 涉及以下四个变量:当年投资额I;投资品价格指数, 以便折算到不变价格;折旧率δ;基准年资本存量K。对于当年投资额的选取, 本文参考单豪杰的方法, 即选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作为当年投资额, 价格指数Pt是累计价格指数, 是以1978年为基期, 然后根据固定资产的年度价格指数推导出来的。1991年以前由于没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本文对于1992年以前的价格指数使用各省投资隐含平减指数代替。δ为资本折旧率。在分省的估算中折旧率统一取10.96% (单豪杰, 2008) 。基期的资本存量的初始价值, 也参考了单豪杰的研究工作中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

国外资本存量KF, 以各省区实际利用外资额 (FDI) 数据代替, 由于《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以美元为计价单位, 在模型分析中, 把以美元计价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乘以当年人民币汇率均价换算成以人民币计价的实际利用外资额FDI。

教育Edu:衡量教育水准的标准很多, 本文以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衡量。教育也作为一种投入是抓住了新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的影响。

开放度Trade:贸易 (进出口总额) 占GDP的比值表示, 其中进出口总额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各省区的进口值与出口值之和。

我们先进行回归得到各解释变量的系数值, 同时为了考察2001年加入WTO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无影响, 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个制度虚拟变量, 令各省市2001年及以后的数值为1。还引入了一个区域虚拟变量, 把中国省区划分为沿海和内陆两个区域, 以内陆省份为参照系, 引入沿海虚拟变量Coastal, 重新估算模型, 分别考察了FDI和贸易对经济的区域效应。结果在表1中。

注:括号中的数为t统计量;*** (**、*) 表示在1% (5%、10%)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模型1中, 我们只考虑了衡量经济全球化的两个变量, 发现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为正, 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而外商直接投资变量的回归系数虽然符号为正, 但是并不显著, 因此我们认为一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 区域差距程度也越高。在模型2中, 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劳动投入, 结果与模型1基本相同, 对外开放依然显著, 而外商直接投资变量符号依然为正, 同时仍然是不显著的。在模型3、模型4和模型5中, 我们依次在上一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内资本存量、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三个变量, 结果发现, 三个变量都在统计上显著, 并且其符号均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即国内资本存量的提高会导致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程度的提高;地区越是重视人力资本, 即教育水平越高, 其经济增长差异程度就会越低, 即教育会抑制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扩大;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提高。从模型1到模型5, 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变量始终是高度显著的, 符号为正, 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 以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度量的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会导致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程度的上升。在模型6中, 制度虚拟变量的系数显著为负, 说明加入WTO这项制度会减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模型7中, 沿海地区虚拟变量与开放度的交互项系数为负且显著, 表明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不如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模型8中, 沿海地区虚拟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项系数为正且显著, 说明沿海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大于内陆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6) :3-10.

[2]蔡昉,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

[3]贺灿飞, 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 全球化与城市化[J].管理世界, 2004, (8) :8-17.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 篇5

关键词:世界历史,全球化

一、“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世界历史”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

在马克思看来,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分工又引起商品交换的扩大和民族、国家交往的频繁, 进而打破了民族、地域的界限。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了世界市场, 使各个国家、民族联为一体, 历史也就愈来愈成为“世界历史”。

2.“世界历史”又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成的过程, 标志着新的文明形态的创立。

由于生产与消费的全球化, 一切古老固定的关系和观念都被瓦解了, 文化打破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所以, “世界历史”不仅仅指经济的世界化, 还包括精神的世界化, 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标志着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

3.“世界历史”更主要的是人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历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现实的人, 人的解放程度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 只有以生产力普遍发展为基础的普遍交往, 才能使人们摆脱民族和地域局限, 才能获得全球性的全面生产能力。所以, 全球化的发展必定是人的发展过程。

4. 资产阶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但是, 要实现和完成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因为,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使生产力获得迅速而巨大的发展, 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消灭私有制, 消灭剥削和压迫, 使人类真正摆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 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在保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 使交往更加密切和普遍, 使历史真正成为“世界历史”。

二、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的关系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 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全球化不等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

他们认为, 全球化概念本身就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 全球化是新自由主义推行的全球主义这种意识形态;第二, 全球化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把全球化当作全球主义来理解, 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利益和价值表述, 其目的是通过利用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最终确立“欧洲中心论”, 将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转换成“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建立资本主义“一体化”的世界, 从而保证自己永恒的优越性。事实上, 这种“中心”论是违背历史事实的。马克思认为, 世界经济尤其是世界贸易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而世界贸易的中心是不断转移的。

把全球化当作有机整体来理解, 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价值。整体的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结果, 表现为“一个总的合力”。马克思认为, 每个民族和国家在对这个合力有所贡献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合力的反作用, 而这个反作用是有利于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只有把全球化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和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理解, 才符合历史事实。

但全球化不同于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 主要原因是:首先, 资本主义所主导的时代不存在“世界历史”。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随着现存社会制度被共产主义革命所推翻倒, 以及随着私有制遭到与这一革命有同等意义的消灭, 也将被消灭。同时, 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也就是说, 人的解放程度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 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 个人真正得到解放, 历史才会完全转变为真正的世界历史。其次, “世界历史”存在于未来的共产主义时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写道, 只有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完全胜利以后, 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世界历史”才能真正形成。

2. 全球化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是片段与过程的关系。

全球化不是“世界历史”, 因为资本主义主导着全球化, 所以全球化更不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新阶段。当今, 全球化只是形成“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世界历史”要想真正得到实现, 就必须使民族史和地域史不断向世界历史转变, 消灭私有制, 推翻资本主义的主导地位, 用“世界历史”来代替全球化, 只有这样“世界历史”才能真正形成。

3. 全球化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新阶段。

之所以说是“新阶段”主要体现在:首先, 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 限制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他们的掠夺。由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和半殖民地、殖民地民族的斗争,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不断涌现, 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所以当今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化面对的大多数是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这就要求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改变调和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手段, 通过国际游戏规则对其他国家进行隐蔽的掠夺。国际游戏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掠夺。其次, 资产阶级调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方式由过去扩大销售市场转变为科技上的竞争, 由掠夺战争转变为隐蔽的产品竞争, 最终为科技上的竞争。最后, 社会主义国家为资产阶级缓和其内在矛盾提供新的方法。资产阶级不可能完全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但社会主义却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以上三点给现代的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7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 篇6

一、经济全球化下存在的主要国际经济冲突

(一) 全球宏观调控的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复兴和广泛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 全球资源更多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 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明显。但是在配置资源方面, 市场机制也有其固有的问题: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由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 一旦市场失灵, 在“传染机制”和“蝴蝶效应”的作用下, 影响的就不单单只是某一个国家的经济, 而是全球经济。为了更好地规避这种风险, 就需要一个“世界性政府”对世界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控, 更有效率地解决市场失灵等全球性问题。但是现行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却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实力, 无法担负起“世界性政府”的重任, 对全球经济的调控能力不足。

(二) 新保护主义的广泛存在

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有力地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 推动了各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发展。但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 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 各国的贸易保护手段和政策也纷纷进行了调整。进入21世纪, 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新的特点。

1. 利用WTO规则的漏洞, 在公平贸易的口号下进行贸易保护。

总的来说, WTO规则对于自由贸易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现行的多边贸易体制还不完善, 贸易保护主义总是可以找到生存土壤。比如WTO允许成员国利用其有关协议对不平等的待遇进行反击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贸易保护主义借此通过强调“公平贸易”进行贸易保护。目前, 贸易保护主义采取的最为普遍的措施就是利用WTO规则中的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进行贸易保护。

2. 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

一般说来, 国内法在法理上要低于国际法。但是由于各国处理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标准不同, 同样的国际条约在不同的国家其适用范围也是不同的。一些国家将国内法放在最高的位置上, 只执行和自身利益一致的国际条约。比如根据“301条款”, 针对国外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贸易活动美国政府就有权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近年来, 美国多次利用该条款处理贸易摩擦, 对WTO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形成了极大地挑战, 也给其他国家起到了负面的示范作用。

(三) 新地区主义与多边协调机制的矛盾

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日益加快, 地区的声音在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高, 新地区主义也随之发展。新地区主义的关键原则就是“地区至上”, 也就是在国际关系的问题上奉行“地区利益高于一切, 优先处于地区性问题”的原则。通过“内外有别”的政策, 利用集体谈判的方式为成员国提供贸易便利。但这代价往往是由非成员国承担, 因此也使得世界范围内利益分配更加不平衡。区域经济合作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得发展, 这对于多边国际协调机制及其有效性也就带来新的挑战。

二、新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国际经济摩擦与冲突

(一)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出现新变化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中国威胁论”的声音越来越高, 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高。双方的经济摩擦不仅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多, 更为关键的内容上也更加深入, 以前表现为传统的贸易摩擦, 目前摩擦则主要发生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知识产权以及技术方面, 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极大地遏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 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始产生经济摩擦

在过去几十年里, 由于我国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相近, 双方之间互帮互助, 进行经济合作, 两者的关系还比较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 我国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也更加明显, 一些落后发展中国家开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采取抵制措施, 双方的经济摩擦也逐渐增多。在新时期, 双方的贸易摩擦主要是由传统的产品货物贸易带来的。并且由于某一个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经济采取抵制措施, 其他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也会纷纷效仿, 抵制相同的产品的进口或者对其设置严格的审查, 对我国的经济出口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威胁。

三、我国面临众多国际经济冲突的原因分析

(一) 国际经济保护主义

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发展的规律, 经济增长存在增长速度上的不平衡, 在经济发展了一段时间以后, 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差距就会拉大, 原有国家的经济地位将会得到概念, 面对本国经济落后的趋势, 很多国家忽视了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刺激进行经济全新平衡的尝试, 转而通过对本国经济进行保护的方式, 来使得本国扭转衰败的颓势。

在中国遇到的很多经济摩擦中, 往往有很多是和经济保护主义相关, 世界上很多的经济纷争, 也往往由于经济保护主义政策的推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如果使得要素在全世界范围能够得到自由流动, 打破各类保护主义的壁垒, 经济的摩擦会减少很多。在经济不景气时, 往往也是经济保护主义频发的时期。

(二) 中国经济自身的问题

1. 中国自身经济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和发展不平衡性问题

首先, 经济发展的档次非常低, 采用非常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经济的阶段上, 往往生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切型产品, 这使得我们的出口结构非常的单一, 一些国际性的高端产业, 我国往往也只是从事低端的加工环节, 核心技术需要外国进行提供, 中国的劳动密集产品的大量出口会对国外经济和产业的结构形成非常大的冲击。

其次, 我们企业组织上相对不集中, 规模上往往缺乏聚积。相较于跨国公司, 我们企业的规模相对偏小, 这使得中国的企业无法进行自身的技术开发, 从而使得技术落后于人, 只能通过价格战的方式赢得主动权和活力, 价格竞争成为唯一的竞争优势, 在中国产品进入的行业, 价格往往会偏低, 这给世界消费者带来了实惠, 但是也会给当地的产业秩序造成了冲击, 其他国家采用反倾销和关税壁垒等方式进行限制。

2. 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缺陷

首先,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的处境为很多反倾销提供了口实。到目前为止, 中国的市场国家的地位都没有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同, 中国在国际上遭遇到很多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 中国的产品往往以其他国家的市场价格进行价格的判定标准, 而不采用中国的自主定价, 这会导致反倾销活动随意进行, 使得很多国家在对中国的反倾销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其次, 我国的政府职能尚还没有得到转变。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客观上需要中国政府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转变, 以适应市场经济国家的要求, 但是, 我国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政府转型的阶段, 中国政府的转型尚未完全到位, 政府往往采用行政干预或者直接管制的方式进行经济管理, 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职能的角色定位。

其三, 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对国际规则的掌握程度不熟练。由于长期闭关和落后的影响, 我国经济规则和经济标准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也没有跟上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 这使得我们国家不能看到需要避开的壁垒, 也不能采用非常有效的手段进行反击。

四、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应对国际经济冲突问题的措施

(一) 消除引发中外经济摩擦的自身因素

首先, 必须对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战略定义。

1.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 应该摒弃传统的“出口至上”战略。在传统的外汇至上的时期, 中国非常重视出口的战略, 以出口为非常关键的经济指标, 但是, 这样的策略会加剧贸易中的不平衡, 增加贸易摩擦的可能性, 对财政造成大的负担, 需要进行摒弃, 我们需要认识到, 我们国家的市场已经是全球市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不需要对国际市场进行盲目进入。同时, 我们也需要重视国内市场的作用, 调整收入分配, 促进自由的流动,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2. 在经济制度和安排上,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对政府职能进行转型,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深化, 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和价格经济制度的形成, 对于贸易摩擦的各类因素进行预防, 利用谈判和规则解决问题, 积极促进我国市场地位的被确认, 在反倾销中利用国际规则进行积极争取。

3. 对自由贸易原则进行严格遵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我们需要对国内市场进行逐步开放, 对开放性经济进行积极拥抱, 首先就需要做到开放国内市场, 使中国的市场逐步和国际市场接轨, 建设国际性大市场, 同时, 我们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和经济政策调整, 使得国内产业免遭国际市场的冲击, 保证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 协助他国实现经济自由化

我们国家之所以面对如此多的贸易摩擦, 很大原因就在于经济保护主义的作祟, 利用国际规则, 进而建立全新的国际贸易规则, 是中国化解贸易保护主义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国际贸易中, 需要重视谈判规则的重要性, 积极利用双边和多边谈判机制, 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 对国际贸易组织的中性规则进行完善。

就中性规则本身而言, 主要是指不管经济实力如何, 都很容易被错用和滥用的国际规则, 这是一种对各种成员都非常具有不利因素的规则, 需要尽量减少这些规则导致的漏洞, 对规则进行有利于各方的修改, 避免贸易摩擦的产生。

2. 对发达国家约束性条款进行完善。

发达国家需要遵守自己的义务, 对自己的市场进行全面开放, 特别需要对纺织品以及服装等各类劳动密集型市场进行开放, 减少农产品的补贴, 同时, 发达国家需要对国内市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降低其他国家的准入门槛, 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谈判规则, 对于贸易和环保的各类话题进行重新讨论, 以建立适合双方的新规则。

3. 对约束发展中国家产生约束性的条款进行完善。

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发达国家可以利用, 发展中国家也利用其进行贸易保护, 从而妨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对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易形成阻碍, 中国也在这方面承受着非常大的伤害, 我们需要对自身的观念进行转变, 充分利用有关的贸易准则, 加大发展中国家相互开放市场的承诺。

(三) 构建国际经济摩擦的应对体系

1. 就企业层面的措施而言。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 如果要减少贸易摩擦, 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经济制度, 对于风险进行预防和提前准备。我们需要急迫进行的是, 对于财务制度进行完善, 实行国际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已经发生的贸易摩擦, 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应对, 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需要避免自身被别人控制的危险。在应对时, 需要对国际规则非常熟悉, 按照国际规则要求的程序来进行, 使得企业的应对在国际上争取支持。

2. 就行业层面上的措施而言。

需要建立相关的行业协会, 避免国际经济的摩擦, 行业是企业的代表性组织, 是应对贸易摩擦非常很总要的角色, 我们目前的行会制度还很不完善, 行业协会的建立还比较粗糙, 这使得行业协会在国际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这方面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对我们的行业协会进行整改和完善。行业协会是避免单个企业受损而存在的, 需要将其角色往这个方向进行调整。

3. 就国家层面的措施而言。

很多问题不是行业协会可以解决的, 这需要上升到国际层面进行系统解决, 在国家层面的解决措施而言, 往往奉行实力至上的原则, 所以双边谈判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很多国家在寻求冲突解决时都需要进行多边的谈判, 当前, 这个多边谈判的机制最主要的便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对此提供了非常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的规则, 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摆脱自身经济弱势地位, 寻求公平解决的良好途径和渠道。从以往的实践来看,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纠纷都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干预而得到完美的解决。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中国需要充分重视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需求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来解决中国的贸易摩擦, 使得中国的正当权益得到非常好的维护, 改变国际贸易的唯实力主义, 解决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多米尼克·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 (第10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美]皮尔逊等.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体系中的冲突与合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吴康.浅谈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中问题探究[J].经营管理者, 2012 (1) .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 篇7

关键词:全球化,本质特征,历史局限性

1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有历史性。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和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而出现的。在马克思看来, 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各国的生产和交换方式国际化, 打破了各民族闭关自守的状态,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隔阂。各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各国的资本开始膨胀, 但与此同时, 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理论发展进程注定有其自身矛盾, 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无止境地扩张和不平等的分工和交换, 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不平等关系。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具有世界性, 是各民族在建立世界市场的基础上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世界市场是各民族都卷入到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交往之中。马克思曾举例说明: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 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 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 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由此可见, 世界市场所包含的经济活动不再是单独性的活动, 而是世界性的活动。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具有相关性, 是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面交往的活动过程。马克思在研究世界交往时, 把人类交往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微观层次, 马克思认为, 各个国家和民族早期都是发展自己的独立道路, 任何一种发明创造、一种生产方式的形成、一种文化的流行, 都从零开始。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也仅仅是该国家和民族本身, 具有地方性。在这个层面上, 马克思是以"民族的"、"氏族的"、"地方的"等词语来描述。第二个是宏观层次, 马克思认为, 各国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同时, 任何一种发明创造、生产方式的形成、文化的流行是超越该民族和国家的, 成为具有全球性质的历史事实。在这个层内面上, 马克思是以"普遍的"、"全面的"、"全球的"等词语来描述。所以, 全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 要想使本国的发明创造、生产方式、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就必须与其它各国和各民族建立广泛的交往联系, 加入到世界发展的队伍里。

2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的未来走向

第一, 实现人类的共同解放。马克思在研究世界历史、世界市场、世界交往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时, 看到了人类社会光明的未来。马克思认为, 真正实现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就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解放和资本主义社会或者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在马克思视野里, 全球化不但使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进一步向全球扩展并恶化, 使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力量进一步加强。还使全球化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 马克思所期望的最终全球化并不是当今所看的全球化现象, 而是在共产主义这种新的社会形态下全球社会的出现, 是人类社会最终的共同解放。就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最后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一样。

第二, 最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不仅指出了只有在共产主义全球社会的条件下人类才能实现共同解放, 同时还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了价值指向。马克思认为, 世界历史的价值指向是指个人, 未来价值指向是对狭隘的超越, 对自身的超越。在马克思看来, 单个人随着自己活动的扩大变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 越来越受到异己的力量支配, 受到世界历史、世界市场、世界交往力量的支配。其结果是, 作为主体的人与异化的力量而相对立。克服这种异化力量的结果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自由发展的人们, 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而且还有高度的思想道德觉悟。

3 马克思全球化理论的局限性

在定义上, 马克思在描述全球化时, 更多注重的是从宏观层面上研究生产的大力发展和资本生产关系的确立为全球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却忽视了微观层面上的阐述。在其他全球化理论中, 对全球化的定义, 从拯救地球、环境污染、净化环境、人权等全球意识、空间的距离、交通技术、通讯技术、贸易技术和金融技术的发展方面来论述。所以说, 马克思在全球化定义上是论述不全面的。

在内容上, 马克思并没有指出落后的国家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变为主动位置, 他只是在《共产党宣言》重阐述了无产阶级要行动起来, 那么如何进行具体的行动, 没有明确的描述。

在未来走向上, 马克思虽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性和人类社会总的发展规律, 但由于历史的局限, 很难对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如何应对做出明确具体的回答。笔者认为, 实践证明了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 更重要的是为应对全球化的矛盾, 需要一种理论引导全球化走向马克思所预见的理想社会。

参考文献

[1]朱丽君.全球化实质和进程与马克思全球化理论[J].南开学报, 2007, (1) :79-85.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 篇8

一、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和后果的预见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内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当这两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的程度,使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时,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形式。

迄今为止,经济危机有古典和现代两种表现形式。古典危机的产生流程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销毁财富、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回到起点;当代危机的产生流程是: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回到起点。1929年的大危机导致了凯恩斯革命,即政府干预投资和刺激个人消费,实质是推动政府和个人共同消费,以化解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当下应对“次贷危机”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有化等措施与凯恩斯时期采取的措施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甚至成效还有下降。这一切显示,不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透支消费”,都不能根治“有效需求不足”。在资本统治的制度框架内,任何举措都不可能根除生产相对过剩危机。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列宁也曾指出:“危机是什么?是生产过剩,生产的商品不能实现,找不到需求。”可见,经济危机是一种市场销售危机,一种生产全面过剩的危机。当然,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其实质是一种相对过剩,即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的过剩,而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有关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有两点结论。

(1)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与市场的矛盾。马克思曾指出:“危机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供求规律。”在这里,生产即为供给,市场即为需求。恩格斯也曾说:“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恩格斯作过这样的精辟论述:“在危机中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达到剧烈爆发的地步。经济的冲突达到了极点,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方式,生产力起来反对已经被它超过的生产方式。”对此,斯大林有过一个经典表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个历史范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经济危机是个历史范畴。根据他的分析,经济危机是特定的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

(1)在货币产生之前的物物交换的条件下,买和卖的行为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同步的,因此,总供给和总需求总是平衡的,没有什么生产过剩的危机。随着货币的产生,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也就随之产生。因为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成两次过程,从而产生买与卖脱节,商品有卖不出去的可能。同时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会形成支付的连锁关系,一旦有债务人到期不能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一系列支付关系不能实现,影响整个信用关系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然而,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会很快成为现实。原因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所占比重小,即使发生买卖脱节和信用关系破坏,也只波及小商品生产,影响范围是极其有限的,而且简单商品经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生产规模小,商品数量有限,供求关系比较稳定,因此不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和危机。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生产过剩危机实际上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只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就存在着生产过剩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在马克思看来,当人类社会进入以一般等价物为中介的间接的物与物交换阶段(W-等价物-W)时,特别是当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充当一般等价物(W-G-W)之后,情况就发生了质变。这种以G为媒介而进行的商品流通过程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在这种商品流通过程中,由于G的介入与交换时间和空间的不断扩展,交换内部原有的统一被分裂成买(G-W)和卖(W-G)这两种行为。这两种行为促成使用价值与价值、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物的人格化与人格的物化这四对商品本身内在矛盾的不断运动、发展甚至激化。这些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在空间与时间上出现双重断层,预示着商品流通中可能出现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为经济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国现阶段影响的分析

来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泛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时下已转化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并影响到我国。我国现在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生产过剩,且有时来势汹汹,人们一时很难理解。那么,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出现的经济过剩现象呢?

1. 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如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述:“生产过剩危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买和卖的分离包含着生产过剩危机的第一种可能性,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而市场经济的建立又进一步加大了危机发生的概率。”这就是说,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要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着市场经济体制,就存在着生产过剩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货币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市场疲软现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一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已经有了提高,同时也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受到需求的约束,并且这种需求约束力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日益加剧。

3. 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可能发生社会制度所造成的危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存在较多缺陷,生产过剩危机的可有性不同程度地转化为现实性是完全可能的。对此,我们无需改变社会制度,只要在社会内部通过发展经济、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并加强宏观调控等途径就可以加以解决。

摘要:对来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 有些学者和有些官员认为, 这场危机迟早都会发生。即使不被次级债定价不当的问题引爆, 也会因为其他市场领域的问题而被点燃。显然这个归因不能诠释金融危机的根源, 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揭开了这个历史之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资本论》,经济危机,经济过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思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5, VOL3.

[2]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5, VOL1.

上一篇:最后的传统家具下一篇:一次数学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