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精选12篇)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1
摘要: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提”中国经济新常态。在11月的亚太经合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首次谈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特点、机遇、战略措施等重要内容。同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尝试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新”,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的逻辑规律,在未来发展中采取哪些措施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马克思主义,战略措施
在去年5月河南考察时,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适应新常态。同年7月习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再次提出新常态,要求各界人士正确认识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在11月的亚太经合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总书记第三次提出新常态,并且全面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分析论述了新常态的特点、机遇和战略措施等重大问题。
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背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是以深度剖析当前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和中国经济增长潜在变化为基础的,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战略性预判。在客观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主观认识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正确反映客观世界,以适应客观的要求。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重要新情况。
1.1 国际经济走势疲软
整体上而言,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发生着重大变化。从国际上讲,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日益密切的经济互联,各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增加,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化区域性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格局已经悄然变化,国际需求出现常态性的萎缩,各国需要解决自身的金融危机,均存在外需的渴求,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进出口外贸缩减,产业布局进行二次调整。
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世界大市场带来外部需求,这是成就中国“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的重要原因。但是,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社会总需求疲软的问题,世界性的产业分布调整,曾经支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国际环境一去不复返。而欧美等经济体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等战略方案,尝试经济复苏,构建有利于其吸引国际需求的贸易规则,而且还出现了一些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同时,发展中国家间既存在南南合作,也存在相互竞争,各国相继推出各自的改革发展方案,推进相对优势产业发展,尽量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瓜分国际市场的需求。
1.2 国内发展优势衰退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涉及到经济因素,还关系到社会、自然各个方面,多因素的有机组合才能构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由于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中国人口结构逐步进入了老龄化,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传统人口优势逐渐衰减,而由于技术和保护意识落后带来的自然资源过度耗用和环境破坏,使得曾经的资源环境优势荡然无存,这些曾经的经济发展优势已经不能再造中国经济奇迹。
实际上,近年在东部和南部发达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等现象,已经表明中国传统的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衰减。人口红利的减弱也是目前国内生育政策逐步宽松的原因。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快速发展,资源耗用非常严重,来自环境、能源、资源的束缚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钒钛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重要战略资源的进口需求不断增加,经济外向依存度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增量完全不能保障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这也客观要求中国经济发展逐步回归到正常增速的新常态,而事实上,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回落18个季度。
我们需要正视一个问题,当一个经济体经过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回归到正常的中高速模式。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的欧美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都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过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后都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状态,经济增速回落在40%左右。
2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事物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的。在经历剧烈的变化之后,事物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新特征,经济发展也是如此。中国经济新常态不能脱离旧常态,不是对过去的粗暴否定,而是融继承与革新于一体的,是经济增速转向中低速增长,产业转向中高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粗放转向集约发展,质量效益性扩张,公有经济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发展成果惠及大众。中国经济新常态既是对发展趋势的客观描述判断,也是对发展状态的能动的反馈,这同科学发展观具有一致的内涵和历史的相续性。
习总书记在亚太经合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演说,首次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2.1 中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之一是“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经常性两位数增长速度的中国经济奇迹已经过去了,中国经济开始回归常态,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进入到一个较为正常的发展速度。
不管面对多么复杂的经济现象,首要的任务是认清现实,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只有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顺利推动事物发展。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是具有周期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幸免于经济周期,也不可能背离经济发展规律。在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4545.6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36463亿元,整体增长约140倍,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繁荣期,需要一段时期,甚至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来进行调整。
2.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第二个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发的长远持续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为质变做准备,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传统的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已经力不从心,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饱和,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和产能浪费。而中国经济内部的矛盾开始发生变化,主要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对矛盾对立面不那么强烈,侧重点也集中在文化精神需求方面,其他次要矛盾逐步凸显。此时经济发展不再仅仅集中在经济体量的增加,需要放慢步伐,根据人民群众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经济结构,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提升文化精神消费档次,广大民众都能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共享发展成果。支持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
2.3 创新驱动经济
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出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第三个特征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的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不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用趋近为零,需要创新思路,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来助力经济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立足点在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劳动力资源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比较优势了,技术复合型人才更是成为了较稀缺资源,经济增长将集中依靠技术革新和进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迫使我们必须调整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改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创新的力量,是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
3 中国经济新旧常态的转换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脆弱,物资短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基于当时的客观实际,要走出国家贫弱的困境,走上民富国强的道路,就需要运用多方面的手段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已经基本完成,整体经济总量庞大,每一个百分点增长对应的经济量绝对值非常高,在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庞大体量下对应的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消耗成倍数扩大效应。此外,外需萎靡不振,外贸成本比较优势弱化,传统产业投资饱和,供给过剩,人口红利等传统要素规模效应消失,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极限,这些问题都减缓了经济增速,也要求放慢经济增速,中国经济环境不能继续实现两位数的增速,也不能继续承受这样的高速增长。国内外的客观经济现实和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经济本身结构调整相互叠加,中国经济从旧常态进入了新常态。
4 应对新常态的战略选择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这是经济规律客观性的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只能主动去理解和适应规律。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预见性的科学的安排经济工作。
4.1 调整经济结构,创造新优势
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尤其是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传统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已经不能继续承担主力,制造业和房地产的大规模投资已经不现实。中国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信息化、人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进行,逐步增强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改造传统产业,降低传统产业的环境代价,提高边际回报,出台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创造新优势。
4.2 优化发展布局,突出战略重点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是产业间发展失调,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失衡。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发展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突出表现。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实施区域化整体发展战略,集中实施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现东西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西部地区及内陆地带不再是资源输出地,而是作为新的资源聚集高地。多区域发展和多经济带建设,促成多点发展布局,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地域差异。
4.3 推进体制改革,引领新常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多发展的困难,而这些难题在根源上大多是制度和体制的障碍,必须通过内部改革解决,为创新开启制度绿灯,为发展指引方向。去年以来,简化行政审批、取消部分审批事项、财税改革、投融资改革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打好了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闭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0(A02).
[2]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
[3]石建勋,张悦.中国经济新常态确实分析及战略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4]金碚.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
[5]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3).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2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本质
重点问题:
1、怎样理解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知识、信息、科技、管理等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如何?
3、怎样理解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之间的反比关系?
4、如何正确认识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生产?
5、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7、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
辨析:
1、商品价值有两个源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
2、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3、利用价值规律,能够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4、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5、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6、剩余价值的生产,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7、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8、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9、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10、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
11、私有制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1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13、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重点问题:
1、如何理解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为何必然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如何正确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4、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5、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 辨析:
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决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发生质的变化。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3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干课程。增强其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4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关于此课程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本专业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专业基础课重要。有些学生认为学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由于存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把此门课程当一回事。导致学生特别喜欢坐在教室最后面,还出现部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来自学专业课、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题,甚至用手机上网或者看手机视频等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抽象性比较强,一次课程学好与学不好,自己和老师也是无法衡量出来的,一节、两节课不听也没有关系,而且即使听不懂,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不愁考试不通过。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动力,进而看不到此学科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最后通过考试而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其次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强大的经济竞争和物质诱惑正在席卷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只是补充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某些修养,而是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对于物质利益的单一追求产生浮躁的心态,从而出现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商业化性质,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会看中对于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技能性课程。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会被学生看成一门没有价值的学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它的教学效果。
(二)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等相关原因,很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大班教学当中的大班还在扩大。在刚开始出现只是两个班级合班上这门课程,发展到后期竟然出现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行政班级在一起上这门课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校教学成本,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试想而知,一个老师教三十个学生和教两百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能直接管理好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超过教师的精力限度,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大班教学模式,由于班级非常庞大,经常是一个教师会有一二百学生,教师和最后几排学生距离非常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维持班级秩序的难度加大,课堂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其他状况,如睡觉、看课外书、上网等等。由于班级比较大,老师的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无法探测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些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的落后。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主诉,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难度增加。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花很长的时间去板书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定义和框架结构,等于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重新抄录在黑板上。虽然这样也有其优点,但是不够生动直观,而且信息量少,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一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直接传承,导致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从而脱离当前的理论热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课的时候需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当前实际这一原则,时刻关注当前理论热点,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课本上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当然目前很多学校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时,出现课时少,内容太多的情况。课时太少,一般的教师直接把课本知识点讲完就不容易了,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再做进一步扩展,更别说联系当前实际要闻,深入地讲解。但是脱离学生身边的热点,就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太抽象,而且远离实际生活,从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学生心理世界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世界,才可能真正吸引到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知道学生目前在关心什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单一地听课,教师单一地讲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学生参与讲课的平台,每节课安排几个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课堂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全校大学生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同是大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确实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最后,把握学生心理世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新和精”。教学内容的“新”表现在,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应该能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了解到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果教师做到结合当前重大事件来讲授课堂知识点,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表现在,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点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大和空的感觉,从而拉大和学生的距离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用简单大众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学生能了解到的、生动的时事热点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學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情况如此,但各高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这个大班教学中的班级数量和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教师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将急剧下降。因为笔者认为大班教学班级的学生总数应该控制在一百人以内。另外教师自身也要相应地寻找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组,并选出每组的负责人,让每组的负责人管理每组成员,教师定期召集负责人,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脱离实际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不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碑,通过先辈光荣的历史伟绩,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生到农村中调查和下乡学习,从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把所學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真正地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既对大学生有用,又能被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浩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7).
[2]李楠.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4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范畴, 否认社会主义经济存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排除在社会主义经济之外, 这极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实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范畴,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 只要存在商品经济, 都存在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随着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要求我们必须冲破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客观现实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再认识。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剩余价值及规律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意义, 自觉地运用剩余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原理”课程教学角度来讲, 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的思想疑虑, 消除学生认识偏差, 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一般论述
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是任何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如果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时间和全部劳动产品, 都只能满足劳动力再生产, 那就没有积累, 扩大再生产就不可能实现, 就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甚至萎缩性再生产, 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 尽管剩余劳动的归属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但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却始终存在。马克思指出:“一般剩余劳动, 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 必须始终存在。”[1]恩格斯也指出:“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剩余, 以及社会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靠这种剩余而形成和积累, 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发展的基础。”[2]可见, 如果没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 就没有人类创造的文明。
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从量上看, 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所要追求的“余额”,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剩余价值时, 有多次是在商品生产的“余额”和“果实”意义上来讲的。在分析资本总公式时, 马克思指出:资本运动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 即等于原预付货币资本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3]在分析资本形态变化及循环时, 他说道:剩余价值是“劳动力的剩余劳动使产品价值超过产品形成要素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 也是资本的果实。”[4]追求生产的“余额”和资本的“果实”, 是任何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 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 这个“余额”和“果实”的价值必然表现为剩余价值, 没有“余额”和“果实”,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就无法进行下去。从质上看, 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凝结, 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的逻辑关系是:剩余产品是剩余劳动的物质成果和物质表现, 而剩余价值则是剩余劳动创造的实物形式的货币表现。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 就没有价值范畴, 因而剩余产品也就不可能表现为剩余价值形态。这种关系只有在商品经济社会才能实现。
建立剩余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承认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普遍性, 但并未由此引申出剩余价值的普遍性, 这并不足为奇。这是由于马克思当初设想, 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依次经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一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 然而现实并非如经典作家所料。
商品经济条件下, 只要承认劳动创造价值, 就必须承认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把价值归结为劳动和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劳动, 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如果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 却否认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显然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剩余劳动的必然存在及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剩余价值也就顺理成章。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剩余劳动转化为剩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由于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剩余劳动始终存在, 那么剩余劳动必然要物化为剩余产品, 价值形态上表现为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也必然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劳动者直接的个人收入, 剩余劳动时间形成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是社会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坚实基础。没有剩余价值, 就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并非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如果我们把这些概念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丢掉, 那么它们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企业是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企业的生产目的仍然是不断追求剩余价值, 因为, 价值是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 剩余价值是社会财富增长和积累的表现形式, 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 自然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如果否认这一生产目的, 单纯强调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 就会出现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和积累、不顾扩大再生产和资产增殖、分光吃净的现象。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 我国主流经济学只准讲净产值, 而不讲利润。现在虽然承认了公有制企业的利润发展目标, 但却不赞成以剩余价值为目标, 这是不符合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马克思曾明确提出:“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 并且在数量上也相等,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5]马克思的论述为确立公有制企业追求剩余价值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确立剩余价值范畴的重大意义
作为价值增值的剩余价值范畴, 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范畴, 而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范畴。剩余价值理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也是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应当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这种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 必然会推动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决定了国家加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增强国家财力是国家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剩余价值, 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企业的发展基金、集体的福利基金、国家的税金、社会保障基金以及国家的财政储备等, 都来源于剩余价值。没有剩余价值, 企业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 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会失去财力来源, 没有剩余价值的增加, 就没有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就无法进行,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不可能实现。因此, 没有剩余价值国家就很难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很难得到健康发展。
这里有必要指出,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 为了揭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特别强调了剩余价值归属上的阶级对立, 即“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由此, 剩余价值就成了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 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存在剩余价值也就成为必然。今天我们理解剩余价值这一概念时, 应更侧重于剩余价值的来源。在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的现代社会, 工人的劳动显然由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构成, 其创造的价值形态也必然包括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只不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剩余价值部分由劳动者共同所有, 体现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剩余价值归属上的变化并不影响它本身的存在, 因此, 对剩余价值这一范畴的理解也应反映社会实践的变化, 把握它的一般性。
开展对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 一是要深化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坚持马克思剩余价值的基本原理, 这是研究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原则。二是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和总结。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根本原则, 实现理论的开拓和创新,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在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时, 要充分肯定这一理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但又不可因此就给它贴上永恒的资本主义标签, 而要运用唯物史观, 把这一范畴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分析。理论总是以实践为依托,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我们应正视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把这一范畴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之中, 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进程和健康发展。
摘要:作为价值增值的剩余价值范畴, 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范畴, 而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范畴。为适应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应当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这种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 必然会推动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角度来讲, 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的思想疑虑, 消除学生认识偏差, 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92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3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5.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5
一、劳动价值理论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商品分析开始。
2、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使用价值的和价值及其统一性和矛盾性。
3、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创造社会财富即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即活劳动形成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二重性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是相同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转化形式。
4、货币理论。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内在矛盾外化;价格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比率;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5、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要求;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
二、剩余价值理论
1、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矛盾的解决,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的产生必须在流通中,又必须不在流通中,剩余价值源于剩余劳动的凝结;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3、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4、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及其划分意义。
5、工资理论。工资本质,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资本主义工资变动趋势。
6、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三、资本积累理论
1、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外延型扩大再生产与内含型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不是扩大再生产唯一源 1 泉;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
2、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四、资本循环周转理论
1、资本在运动中抓住(吸收)活劳动才能增殖。
2、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中经历的形态变化。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及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运动必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3、资本周转着重说明资本运动速度快慢和时间长短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影响资本运动速度快慢的除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长短外,与生产资本构成及生产资本各要素的价值 周转方式有很大关系;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及其区分的意义。
4、预付资本总周转。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及其途径选择。
五、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1、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偿和实物替换;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关键在于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依据的两个理论前提。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生产条件和实现(平衡)条件。
3、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认识。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必然性和周期性;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六、剩余价值分配理论
1、成本价格和利润,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2、产业资本(职能资本)及产业利润。不同产业部门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两种不同的竞争;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生产价格与价值背离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3、商业资本(职能资本)及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来源及实现形式;商业职工的劳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商业资本的作用。
4、借贷资本和利息。利息和企业利润;利息率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
5、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来源;银行利润相当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资本主义银行体系。
6、股份资本和股息。股票及特点、股票价格决定、股息小于平均利润,证券市场与交易;虚拟资本及其作用。
七、地租理论
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由农业雇工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被土地所有者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它反映农业雇工、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具体运用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马克思主义已经走过了一个半世纪多的历程。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产生的相应理论创新成果,推动着工人阶级及其先进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指导着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以新里程碑的历史姿态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彰显着这一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19世纪上半叶,马克思、恩格斯充分借鉴和批判地吸收前人研究的重要成就,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为人类贡献了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创立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在内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的起点标志。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
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的无产阶级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给指明了方向和原则,却根本没有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答案。而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俄国革命的模式,使我们党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惨遭重大损失。毛泽东从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将其看作必须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战略,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不失时机地通过和平改造,将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不懈的探索者,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原则和政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应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的理论创新成果。它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应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为谁发展和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而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开辟社会主义光明前景的需要。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甚至发生了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带有全局性“左”的错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但此时的邓小平同志,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形势日新月异,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始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恢复和确立。它使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教条式的理解中,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与落后于时代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客观评价了重大是非功过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党的组织工作、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在此基础上,明确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发展战略等理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世纪之交的严峻形势,要求党对“中国共产党应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根本性问题做出回答。面对焦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提出了足以巩固立党之本、强化执政之基、充实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党的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实践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
改革开放的实践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开始暴露出多年积累的问题。此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创立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求真务实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路线的理论创新成果。2004年1月,胡锦涛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来进行,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求真务实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内涵,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化与拓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工人阶级政党必须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突出以人为本的本质与核心地位,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基本的执政理念,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根本方向性问题。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探索的结晶, 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理想的追求。
1. 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造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酝酿。新中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标志着无产阶级争得民主, 上升为领导阶级,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了改造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党中央因此制定了“一化三改”政策, 到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的改造过程为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实践基础, 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做了充分的理论酝酿。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前的准备。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以苏为鉴, 开创新道路”。二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的发表奠定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理论基础。三是提出了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两个并举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是提出一些新经济政策、开放自由市场、提出“商品经济是个大学校”的思想等等。五是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 包括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阐明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等等。虽然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 中断了探索适合社会主义的道路, 有许多思想理论未被很好地付诸实践, 但是这一阶段的许多宝贵思想都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
从1978年到党的十六大,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从党的十六大开始,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科学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作用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对中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后来, 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 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 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它告诫我们, “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 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绝不会成为现实。“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恩格斯详细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 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批判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2.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 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左”的思潮的泛滥,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左”倾错误的总根源, 就在于忽视了生产力, 盲目地认为只有先进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而没有认识到只有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大发展。邓小平同志正是在遵循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前提下, 真正地体会到“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他认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按国情办事, 而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在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作用。
目前,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优于社会主义国家, 一些人就盲目地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 甚至鼓吹要发展资本主义, 这种思想是极其幼稚的。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明确指出,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新事物 (新的社会制度) 与旧事物 (旧的社会制度) 经过长期地、反复地较量, 旧事物的所有能量全部释放完之后, 新生事物才可以真正确立、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至今已有几百年, 而社会主义从理论产生到现在只有一百六十多年[3]。正如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一样, 社会主义制度要战胜封建制度也要经历挫折和反复。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在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 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 但人民经受锻炼, 从中吸取教训, 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和发展与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相同,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与十八大报告中“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赛中, 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革易帜的邪路。”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人民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加倍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1.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沉痛的历史教训使我们明白, 改革只能前进, 不能倒退, 停止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不动摇。改革开放是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具有宽泛的容纳力, 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借鉴资本主义合理的东西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所采用的一些资本主义因素, 都是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都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表明, 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 由于不完全具备自己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实际上是一种“不够格”的社会主义[5]。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东西, 我们都可以拿来应用。”这也充分说明了, 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的正确性与重要性。
2. 举什么旗决定走什么路。
面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些人开始认为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 甚至主张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套东西全部拿来为我门所用。这种观点不仅是不懂历史的表现, 更是不懂当代社会主义, 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表现。盲目地被资本主义的表面繁荣现象所迷惑, 没有从中国的历史出发, 也没有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 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现在走不通, 以后肯定也走不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断提高的, 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坚信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绝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相同, 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通过对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深刻理解, 我们必须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都需要与旧事物进行斗争。同时更要坚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 积极利用资本主义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精神成果。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经过长期的努力, 社会主义制度最终会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会显示出其无比的优越性。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十八大报告中所倡导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8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3.
[3]袁琳.论“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 (5) :67.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82-383.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8
实现新课程改革以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以下简称“马原”) 是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石,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关于“马原”课的教学研究成果很多, 有人从教材和理论性质和特点研究, 有人从教学方法出发探讨如何做好教学;有学者对“马原”课教学中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予以思考;也有人考察“马原”课在实施教学中的时效性。但大多都是理论化的探讨, 缺乏实践性的研究, 提出的对策也缺乏操作性。经过长期对“马原”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问题予以调查和研究证明, 要改变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最重要的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老师愿教, 学生爱听。笔者认为, 要对“马原”课的教学态度、教学管理两部分予以讨论。
一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具备实践和批判的教学态度和理念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求的, 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必备的素质。就大学生而言,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教学的最大期望就是要能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大学生们感到有所失望, 既然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或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故厌学就不可避免;不少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 基本特征是“一多一少”, 教师讲的多, 学生想地少,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且往往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失去热情。当然, 现实中很多专业甚至非专业的教师也认为“马原”教材中不少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反差, 对现实的解释力不强, 再加上有的教师鉴于教学管理“严格”和社会环境的“压力”, 讲课要“谨慎”和“小心”, 在教学中不敢理论联系“现实”来讨论一些社会热点, 照本宣科, 不能解答学生心中的困惑, 大大降低和弱化了理论的生命力和现实性的力量。这其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困境。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 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以经典著作为基础, 以现实生活作为案例, 做到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时代性、群众性和批判性的特征都能给予这些问题以彻底的回答, 问题的解决也是在于理论教学者是否坚持和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在面临当前种种教学困境时, 自身不仅仅应该要有较强的、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更重要的是应具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技巧, 就是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和很好的切入点来传授和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生命的、鲜活的理论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欢迎的, 它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170多年来,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变化与发展也证明了此理论一定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二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
在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新其教学内容的同时, 更要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如何不断更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以切实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也是解决当代高校大学生马克思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现象的有效途径。就目前来讲, “原理”教学内容多, 课时少, 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 必须做到精讲原理, 立足现实。但是, 现实又是一个综合的范畴, 从横跨面看, 现实是指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乃至社会思潮、社会现象、社会心理等, 不可以狭隘、单一地理解。从纵向度看, 现实是一个历史流变的范畴, 需要将其放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把握, 不可以静止、孤立地理解。也就是说, 不能将现实仅仅理解为历史过程中的某一特定阶段, 而应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有机联系中辩证地把握。总之, 只有综合、辩证地看待、认识现实, 才能展示其丰富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才称得上严格意义的立足现实。因此, 授课老师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予以把握, 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要把原理放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兴趣。
总之, 这一学科担当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据考察, 高校在总体上的教学还不错,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有大量的理论工作者、管理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群众默默做出奉献。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实践者, 直接对教学问题予以小题大做的讨论更显得尤为必要。所以,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性应该是从制度上严格落实国家政策, 管理上积极为教学研究者营造一种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和创造一定的教学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自由地去实践自己所追随的共产主义理想, 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将会提高。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 可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可从实践和批判的教学态度和理念更新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方面不断努力, 使学生可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9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现状,问题,完善性策略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深入研究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学习哲学教学的基本,。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它的存在广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是一门面对所有专业的必修行课程,它开设的根本目的是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全面拓展整个人的整体素质和自身修养,掌握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从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理想传递给每一个大学生。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强了其自身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和决心并以此作为提升我国党中央正确路线和实施的准确性、方针性以及政策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尤其在新形势下它的功能和自身价值体现的尤为明显,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我们深入的研究其教学策略来说,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和重要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可是在教学吸引力和教学时效性等方面,该项课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要知道,现阶段社会在不断进步,学生的整体思想和素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我们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彻底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很多思想和认识当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的走访调查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这些问题所在:
1、学生逆反心理严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来自外界的各种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在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内转型期间面临的很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形成的强烈反差甚至会感到茫然与困惑,让学生感到接受学习的内容和外界不一致,整个过程中主体参与度很低,比如:要么上课不打开课本,就算打开课本也是给老师做样子看,从而产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的逆反心理。另外,目前高校学生中九零后占据首位,并且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过度关爱等因素的关系,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情感认知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
2、重“考试”轻“平时”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老师讲课不认识记录,平时也不会翻书预习,课后更不会认真复习教材,只要在考试前下功夫看一遍书或者抄写一遍,只要考试不挂科高呼“60分万岁”的口号就万事大吉。事实上,这门课程在实际意义上并不是完全等同于其他的基础课程所在,一味的死记硬背只能使大家对这门课程产生歪曲的认识,长此以往,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存在不小影响。
三、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策略分析
1、突出“哲学史阈”解读的教学方法
学习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于哲学学习和自然科学学习当中的。如果仅从应用的方面来说,科学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只是积累的历史。对于自然学科来说,我们不用把科学的发展史一步步展现出来。然而哲学则是不同的,它由不同的解决方案组成的,即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能代表整个哲学,没有哪一个哲学理论或者学说能够代表整个哲学。
2、双主体互动建设调查式研究教学方法
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原则”突出了“阈值上的哲学”教学方法的解释。马哲老师尽可能的避免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课,而要努力构建起一种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
3、注重教学艺术的应用
教学还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教学方法无疑是重要的,但只关注教学方法并不能让教学内容更为精彩更为生动,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顶点,因此,教学艺术的应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揭示的“期望效应”给了我们一个正能量的启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它能改变人的行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努力让学生感受到马哲的魅力。另外还要在遣词造句上注意语言的特色和文采性,用一束花的教学使得学生对马哲的教学产生兴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是一项重要高校教学体系组成内容,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长成的阶段,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则是大学生基本观点建立的辅助性学科,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未来,笔者还要进一步深化该方面的系统教学内容,使其能更好的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生活化[J].教育评论,2009,03:97-100.
[2]黄伟力.应把案例教学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10:21-23.
[3]戴兆国.原本与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关系辨正[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01:117-120.
[4]孙其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知识背景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4,03:105-108.
[5]李世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7:149-152.
[6]葛英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7,29:128-129.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中,以震撼世界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证实了这些客观规律的运用对世界历史走向的改变,对人类社会进程的深刻影响。但是,在今天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起的挑战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和“失效”的叫嚣声中,人们面对挑战和叫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困惑和不解。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
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上,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原理相加而成的;有学者干脆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或全部是指哲学原理。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这些认识,尽管我们不能认为它是错误的,但至少是未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确实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曾经说过:“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正因为如此,由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克服了旧哲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由此而创立的唯物史观,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把伟大的认识工具交给了人类,特别是交给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由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吸收英国及法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切合理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真正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显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就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是三个部分原理的相加,而是指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相互融合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原理。这些基本原理之所以具有综合性特点,还因为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特征,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原理对客观世界的整体反映,强调了对客观世界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整体研究。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相互融合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原理,不仅是在各个层面上理解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对不同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认识,正是这些逻辑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能够反应独特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来没有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积极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研究成果。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给予人们一个绝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做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现在国内外有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是“百科全书”,什么都到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找根据。我们认为,不排除今天的一些理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学说有着某种联系,但关键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学说其本质的思想是什么,其不同点在哪里,而不是挖空心思去寻找理论之间的一些非本质的联系或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所在,本质作为社会科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精髓所在,这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而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根本标志。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具有革命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革命性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现阶段的中心任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例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这些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为人民大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武器。这体现为,首先是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指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从我国实际和具体国情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是提供了实践的精神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动力,动力不仅仅指物质力量,精神动力也不可或缺。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凝聚、调动、协调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的核心精神纽带。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涉及许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领导,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合理的制度体制,又要靠先进的思想道德,广泛的智力支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公民素质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和提高公民素质对于形成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等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公民素质主要包括: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信仰素质等等。其中,信仰素质,即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公民素质的统帅和灵魂。邓小平同志对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强调尤为值得我们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同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理解和接受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只有大众真正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等;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形成思想政治认同;才能在经济市场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确保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3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列宁选集3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绪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62-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课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它是从基本理论角度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使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然而,当代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浅,社会实践少,使他们理解这门学理性极强的课程感到困难。特别是不少学生认为它对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没有用,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从而降低了原理课的实效性。如何让大学生能接受并认同马克思主义,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是花大力气讲好绪论课,着重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
一、为什么学——学习目的问题
“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以往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今天新形势下需要我们努力挖掘的方面。只有让大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他们成长、成才有帮助,才能消除偏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引导:
1.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未来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打破文理分家、理工脱节的偏才培养方式,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最基础、学理性最强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质至关重要。人文素质乃素质之基础,哲学素质乃基础之基础。哲学水平往往制约着人们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潜力的发挥,一个没有哲学素养的科学工作者不可能有创造的可持续力,反而会成为技术的奴隶。
2.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是立身为人的根本原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人生观总是表现着某种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对人的一生如何度过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可以使人积极向上、勇于进取、襟怀坦白、富于牺牲精神,对社会负有责任,敢于担当使命,错误的人生观使人消极颓废、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或者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世界观、人生观又决定了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证明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能保证人的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理论思维主要是指辩证思维,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辩证思维能力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辩证思维方法具有指导和规范人们实际工作的方法论的意义。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是现代科学研究少走弯路的必要条件。人类思维方式与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具有一致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指出:当今时代的疾患,要用改变人类的思维方法和生存方式来治愈。胡塞尔也曾经强调,欧洲文明危机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偏差。[2]所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偏失的思维方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而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需要系统的训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使我们获取科学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4.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最重要途径,通过指导大学生系统学习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国家、社会的主导政治方向和政治内容,学会正确剖析社会政治现象,提高政治鉴别力。科学的理论是政党的指南,中国共产党从创立时起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直把它作为解放和复兴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理论开拓的政党,马克思学说正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之源。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政治认知,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学什么——学科内容问题
学习一门新学科之前,教师从宏观上简明扼要介绍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现状与发展,能使学生深入学习前做到胸中有数,为以后的教学做一个铺垫。我认为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理清与相关课程的联系。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高度的分化和高度的综合。任何一门学科都自成体系,和一些相关学科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原理”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原理课”既有独特的功能,又与“纲要”课和“概论”课相互支撑、相互补充,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注重运用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进行分析,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衔接和协调,做到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减少重复。
2.明确学科框架体系。学习一门新学科之前,教师应将本学科的框架体系叙述清楚,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一个全景脑图。马克思主义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教材七章内容的逻辑关系如下: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通过建构学科框架体系,让学生认识到从整体上、从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上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3.了解学科的现状与发展。通过回顾一门学科的产生、发展史,了解现状,展望学科发展的前景和趋势,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方向。我认为这部分是绪论课最应浓墨重彩的,教材只是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几大理论成果。这些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了解比较多,已没有理论新鲜感。他们更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我们向学生介绍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回归马克思”的热潮,表现在研究马克思及其学说的学术流派风起云涌,纪念马克思活动异常高涨,西方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德里达、詹姆逊、哈贝马斯、吉登斯等也出于“学术良知”,纷纷为马克思辩护.特别通过介绍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和借鉴,让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拓展了学生理论视野,激发了理论学习的兴趣。
三、怎样学——学习方法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怎样学习是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的问题。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掌握知识、探求未知、创造新知的有效途径。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这门内涵丰富的学问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两种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
1.根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一方面要力求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领会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既要研究、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又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实际。只有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灵活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并使马克思主义由远到近,进入我们生活的空间,真正发挥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2.具体方法。大学提倡学生独立探索知识,尤其像马克思主义这种人文社会科学更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给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使学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给学生推荐经典原著阅读书目,指导他们阅读并写读后感.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做社会调查,如何确立调查提纲,如何设计问卷,如何发放回收、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如何撰写调查报告。指导学生如何查阅基本资料、撰写学术论文等。通过这些具体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感受到理论的魅力。
总之,如果我们通过绪论课,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原理”课成为他们内在的强烈需求,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期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7.
[2]叶敦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6.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篇12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
1. 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方法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阶段,即“以课堂为中心,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跟着教学计划走,围绕教材转,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锁定在课堂上”,[1]以教科书的章节乃至每个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失去了自主性、主体性、能动性和参与性,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使学生理解、认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目标。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考核上仍以期终闭卷考核为主,这虽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容易导致学生走入“为考而学”、“为考而背”的应试教育的误区,无法达到通过考核强化“两课”教育功能的目的。这样的授课和考核方式也使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难以实现,更无法考核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道德的实际水平。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讲授的需要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讲授中,教师普遍都面临着在较短的时间(54学时)内完成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讲解和把基本原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知识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目的、教学价值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改革之前多是从事某一部分的教学,对其它部分可能在理解和深度把握上还存在认识不透的问题,进而影响讲授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传统的以教科书的章节乃至每个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利用专题教学的方式整合内容、集中若干问题的专题讲解形式是一种可行的尝试。
3. 专题化教学的优势研究
“教学方法的改革的目标,是切实能够引导学生去把握基本理论,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运用理论去分析现实问题,去解决自己人世上思想上存在的汇总困惑和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其形象和有效性”。[2]专题教学,就是针对某种现实需要而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和教学活动,主要特点是:专、精、深、活、新、实。“专”和“杂”相对,指在两课中进行专题讲座,任课教师在选题确定了的基础上,必须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进行,广泛获取信息,精心组织材料,争取把问题讲通、讲透,讲得有侧重点、有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精”要求任课教师在专题讲课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要精简,要集中力量,在取舍教材上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比较广的接触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知识的空间,使教师的讲课内容更聚焦。“深”要求教师专题讲课的内容程度、理论层次相对于教材要深一些,前卫一些,传输给学生更新的信息。“活”指教师在确定选题时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在结合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教材结构实际的基础上选题,以有针对性和提高教学效果为标准,而且在讲授方式、提问方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均可灵活多样。“新”进一步要求专题内容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必须是比较新颖的、最近的、信息量比较大的、新出现的动向和问题。“实”要求专题讲课必须既要结合实际,又要解决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化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教学,就是划分专题讲授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力求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分析、说明问题的本质、必然性和发展方向,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注重理论讲授的深刻性
专题教学的首要特点是“专”。所谓“专”,不是面面俱到、照本宣科,而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地阐发其精髓,把原理的精神实质讲透,把原理的思维方法讲活。这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学科的整体性,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一的整体中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具体概念、具体问题、具体学科的理解;同时,教师对不同问题、理论之间也要有一定的贯通能力,能够把教材不同章节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深刻、准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
2. 突出教学内容上的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该是理论性、抽象性最强的一门,专题教学就是为了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这就要求选题必须有针对性、典型性,在内容讲解上重点突出,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当代社会人们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
3. 加强教学实践的现实性
首先,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当代价值。“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是我们在授课中传递给学生的重要价值立场,这要求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的时代问题,反思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澄清社会上以及学生中的各种模糊认识或错误认识。其次,要联系理论的受众者即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不稳定、不成熟向稳定、成熟过渡的时期,面临着人生选择、评价社会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授应该联系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尤其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包括求职、成才、立业、理想、信念、目标、志趣、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应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命所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化教学,还应该避免以下问题:第一,避免教师只局限于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导致过“专”。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存在有机联系的,如果教师仅局限于自己的专题的话,便很难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内在逻辑。第二,避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过疏。专题教学采取的是每个教师完成若干专题的授课方式,这样必然减少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使学生和教师无法保持稳定的联系。第三,避免只有教师的专题讲授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在传统的按章节教学方法下,多数学生都是课上划重点、课下背重点,而专题教学对于学生却有更高的要求,即基本知识、甚至教材内容,都应靠学生自学,自己寻找问题,方能保证专题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温习勇.论影响“两课”教学实效的原因与对策[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6) :96.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推荐阅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07-25
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05-17
马克思原理考点总结05-15
马克思原理辨析题08-19
马克思原理问卷调查报告06-30
马克思主义原理话题08-26
马克思主义原理案例05-20
马克思古典经济学07-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10-06
马克思主义原理多选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