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重点

2024-10-2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重点(共8篇)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重点 篇1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自发产生的。

价格标准:价格标准是货币重量单位,是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的,通常由国家法律规定。

商品的价值:由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劳动反应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2、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实际上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一、简述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答:

1、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公式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同单位货币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3、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流通规律的公式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全—赊+到期—抵消)/(同单位平均速度)

4、纸币特有的流通规律是,它的发行量要适应由于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金属货币需要量。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的纸币贬值,这种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二、价值规律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答: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来进行。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按等价原则进行。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三、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如何?

答: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或者说是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一般人劳动的凝结,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处在一种统一与矛盾的关系之中。其统一性是指商品的两个因素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一方面,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另一方面,使用价值也必须承担价值,才能成为商品。其矛盾性是在于商品的两个因素相互排斥、对立。对商品生产者来说,他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直接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从而关心使用价值。同时,商品生产者为了取得价值,就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出去,即两者分离,价值和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只有完成商品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也才成为社会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的内在矛盾得到解决。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

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使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从而降低每一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但是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减少,因此商品依然可以按照原来的价值量进行出售。

剩余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的差额。

不变资本:资本家投在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的资本。可变资本: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

绝对剩余价值: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的相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所生产的商

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额外剩余价值。

一、怎样理解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为什么说剩余价值不

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再流通中产生?

答:G-W-G’。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值和等价交换的矛盾,或者说,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的而矛盾。

在流通中,如果等价交换,必然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如果不等价交换,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同时是买者和卖者,他加价卖出东西,同时也会买进别人加价卖出的东西。即使是市场上总有一些人可以低买贵卖,他赚得的钱正是别人失去的。交换的结果,只是原来的价值量重新分配,从整体上看,并无增加。

而如果离开流通领域,商品所有者就只能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即商品的价值是由他自己的劳动创造的。但他的一份劳动只能形成一份价值,不能在形成一份价值的同时,又形成另一份剩余价值。

因此,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二、为什么说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

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怎样掩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答:实际上,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无法出卖。因此,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这是因为:第一,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有价值,可是劳动并无价值。第二,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必须是能够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且要是在出卖之前就已经存在。然而,只有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力支出时,劳动才真实地存在。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而工资是劳动的价值,那么,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来看,不是否定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否定价值规律,商品资本:通过商品转化为货币,一方面补偿预付在生产要素上的货币资本价值,另一方面实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最终完成资本增值的全过程。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

答: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的各阶段在时间上依次继二者必居其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偿的,因此,工资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资本积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价值构成。

一、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答:个别资本的扩大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进行。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剩余资本化来增大资本额,扩大生产规模。积聚是积累的直接结果。

资本集中指把原来分散的资本合并为一个更大的资本,扩大生产规模。

关系:积聚是规模扩大的生产,集中式单纯改变既有的资本的分配组合

二、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

答:资本的积累的进行必然带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表明资本对劳动的需要的减少,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相对人口过剩。相对过剩人口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可以及时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产业资本: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经营的,投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顺序地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增值,并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一、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各自的职能作用是什么? 答:货币资本:为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做准备。

生产资本:一方面作为生产要素,生产使用价值,一方面作为资本,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起。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基本公式极其引申? 答:总:I(v+m)=IIc 引申:

1、I(c+v+m)=Ic+IIc

2、II(c+v+m)=I(v+m)+II(v+m)

二、为什么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答: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社会总产品价值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实现价值补偿,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二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取得所需要的商品,实现物质补偿,以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及工人、资本家消费掉的生活资料。因此,实现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实际上就具备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三、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当年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必须等于当年在货币形态上积累的折旧基金的总额。

答:I(v+m)=IIc

1、I(c+v+m)=Ic+IIc

2、II(c+v+m)=I(v+m)+II(v+m)

四、什么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与实现条件?

答:前提条件:Ⅰ(c+v+m)>Ⅰc+Ⅱc即:Ⅰ(v+m)>Ⅱc

Ⅱ(c+v+m)>Ⅰ(v+m/x)+Ⅱ(v+m/x)即Ⅱ(c+m-m/x)>Ⅰ(v+m/x)。

实现条件:总:Ⅰ(v+Δv+m/x)=Ⅱ(c+Δc)。

引申:Ⅰ(c+v+m)=Ⅰ(c+Δc)+Ⅱ(c+Δc)

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平均利润率:资本家阶级每年生产的剩余价值同社会范围内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简答题】

一、影响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答: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1、各部门的利润水平,各部门的利润水平越高,平均利润率就越高。

2、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中所占的比重大小。社会资本投入到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比重越大,平均利润率越高,反之则越低。这表明,平均利润率不是各部门不同利

润率的简单平均,而是同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中所占比重大小有关系。

同时要注意到,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利润要小于生产的剩余价值;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要高于生产的剩余价值。

二、平均利润率是如何产生的?

答:

1、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特别是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从而使各部门的利润率存在差别。

2、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本性的要求。利润既然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它在数量上也就要同全部资本相联系。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报酬,这是资本的必然要求。

3、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总是把资本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有机构成低,资本周转快)。因此利润率高的部门的生产会大大增加,导致市场上其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在市场价值以下,利润率下降。而利润率低的部门(有机构成高,资本周转慢)由于得不到资本的投资,生产缩减,导致市场上其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至市场价值以上,利润率上升。这种涨涨落落直至各部门的利润率大体上趋于均衡,才暂时告终,这时,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就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因此我们说,平均利润率的产生是各部门竞争的结果。

三、平均利润率为什么有下降的趋势?如何理解这一规律?

答: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下,必然要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各企业、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都不断提高,从而使整个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的比重下降,资本所推动的劳动力也相应减少。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量与总资本的比率即利润率也就随之下降。由此可见,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是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然而,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利润量的减少,相反,只要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幅度大于可变资本比重下降的幅度,或者预付资本总量的增大幅度大于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的幅度,利润量还是绝对增加的。正因为如此,更确切的说,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应该称之为利润率下降而利润量同时增加的规律。

四、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答:

1、剥削程度的提高,不断地提高剩余价值率,增加剩余价值量,从而阻碍利润率的下降。

2、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更便宜,减弱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从而延缓了利润率的下降。

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资本家利

用在业工人和失业工人之间的竞争,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使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量增加。同时,在工资不下降的情况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宁可延缓技术改造和使用机器。在这些部门中,可变资本比重大,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低,因而剩余价值率搞,使利润率下降受到阻碍。

4、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一方面可以输入低廉的原材料和生活资料,降低不变资本价值并提高劳动力价值,另一方面输出高价格商品,获取高额利润。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办厂,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阻碍本国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5、股份资本的增加。股份公司一般投资于需要数量巨大的资本和资本有机构成特别高的企业,其效益当然会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这些大量的资本不易转出,同时其他企业也因股份公司规模庞大无力投入,这就阻碍彼此之间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原来已经形成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得以维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已经十分普遍,上市公司很多,资本在股份公司与非股份企业之间可以转移,此因素便无法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纯粹流通费用:由商品的价值形式变化所发生的费用,即

纯粹同买卖行为相联系的费用,如广告费、簿记费等等,不能在已有的使用价值中形成价值和剩余价值,纯属非生产性开销。

一、商业资本如何参加利润的平均化?

答:如果商业资本的利润率经常低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商业资本家就会把他的资本转移到产业部门去,导致产业资本增多,商业资本减少。二者形成不合理比例后,产业资本家就面临商品销售不畅、资本占用严重、周转速度放慢等问题。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众多产业资本家就会以降低产业出售价格为条件,请求商业资本家购销他们的产品,使得商业利润率上升,产业利润率下降。反之亦然。这个反复转移的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都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时候为止。

二、何为完成形态的平均利润率?

答:由于产业和商业共同的平均利润率表明产业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已不充分地归产业资本占有;同时,又由于产业、商业资本是资本现实循环过程内部的资本,是生产、实现剩余价值过程内的职能资本,而此后剩余价值的继续分配,只不过是这个平均利润率所确定的平均利润量的扣除。因此,马克思把它叫做完成形态的平均利润率,即在资本现实循环过程以外的非职能资本不是通过继续参加利润平均化过程而获取收入的。

三、何为充分的平均利润率?

答:由于原来产业各部门形成的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尚未被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商业所瓜分,而完全保留在物质生产领域内部,所以马克思把它叫做充分的平均利润率。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重点 篇2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生产,分配,分配决定论,革命意义

1843年10月,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形成了,“导言”是它的开头部分。在手稿的基础上,马克思于1859年整理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一书,因此,人们称成书之前写的这个“导言”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意思是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政治经济学观点,从而阐述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观点。在此,从《导言》中所阐述的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入手,分析这一领域内,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转变是如何完成的。

一、三位一体分配论

在《导言》中,马克思阐述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批判了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决定论,戳穿了这种分配理论的虚伪性。

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认为,地租是土地的产物,工资是劳动的产物,利润和利息是资本的产物,把土地、劳动和资本既看做是生产要素又看做是收入源泉。这种分配理论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所有分配理论的基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对此做过详尽的阐述,他认为:“年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人民的收入……劳动的全部生产物,未必都属于劳动者,大都须与雇用他的资本所有者共分。一般用于取得或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劳动量,也不能单独决定这种商品一般所应交换、支配或购买的劳动量。很明显,还须在一定程度上由另一个因素决定,那就是对那劳动垫付工资并提供材料的资本的利润。”[1]240

亚当·斯密对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的详尽解释,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学家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乎每一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接受了这种理论,并将它继续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维克塞尔声称: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本身意味着一项“彻底革命的纲领……工人和生产资料是分别独立的要素,但全部处于同等地位中……不论是一个地主用工资雇用工人,还是工人用地租租赁土地,工资和地租的水平总归是一样的。”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克拉克则提出了“最后生产率规律,即:将劳动创造的给予工人,将资本创造的给予资本家,将协调作用创造的给予企业家”。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始终没有能够突破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华丽的外表而研究其本质,没有能够指出这种理论的虚伪性之所在。

马克思戳穿了这种理论的虚伪,认为这种理论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他指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个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生产,就以工资形式参与产品、生产成果的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2]13

换句话说,马克思从根本上指出三位一体的分配结构并不是一般的、自然的规定,也不是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它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结构决定的,生产资料、土地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要素,但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们才变成资本、大地产和雇佣劳动。而资本家则凭借手中掌握的生产要素,对劳动者进行剥削,获取利润。

马克思不仅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所持的分配理论的批驳,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而且通过对分配决定论的批判,澄清了生产和分配之间的本质关系。

二、生产决定分配论

亚当·斯密认为:“一国年产物的普通或平均价值是逐年增加,是逐年减少,还是不增不减,要取决于这一国家的年产物每年是按照什么比例分配给这两个阶级的人民。”[1]49大卫·李嘉图在说了同样一段话后断言:“确定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3]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观点,就是认为分配决定了经济的发展,“专门把分配规定为经济学的对象,因为他们直觉地把分配形式看成是一定社会中的生产各要素借以得到确定的最确切的表现”。[2]13

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这种分配先于生产并决定生产的错误理论,阐述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

马克思认为:“在单个的个人面前,分配自然表现为一种社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他在生产中的地位,他在这个地位上生产,因而分配先于生产。”[2]13人们的社会地位是由生产结构决定的,如果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劳动者就不可能被分配为雇佣工人。所以,不是分配决定生产,而是生产决定分配。分配表现为生产产品的分配。在产品分配之前,先有生产条件的分配。生产条件的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2]14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正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生产条件的分配,李嘉图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是把生产而是把分配说成现代经济学的本题”[2]14。

马克思认为,参与生产的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依据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相应地取得地租、利润和工资。所以,分配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结构。

马克思还进一步分析了生产要素的分配即生产结构本身是如何决定和变化的。他认为:“生产要素最初可能表现为自然发生的东西。通过生产过程本身,它们就从自然发生的东西变成历史的东西,并且对于这一个时期表现为生产的自然前提,对于前一个时期就是生产的历史结果。它在生产本身内部被不断地改变。”[2]14

马克思批判了分配决定论,指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所在。理论联系实践,阐明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客观原理。

三、伟大的革命意义

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问题只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研究这一问题时所采用的思想体系、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具有革命意义。

英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是一位忠实的凯恩斯主义者,也是英国“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她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产生了狭隘的曲解。她认为:“马克思依据他自己的历史哲学,重新表述了李嘉图的分析。在一个集团之内,观点也有重大的分歧;相对斯密来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被同时代人认为是“新经济学”。而马克思则往往恶意地摒弃他的前辈的思想。但是这个集团的所有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思想体系,虽然他们的经济分析的方向和结论往往不同。”[4]

琼·罗宾逊没有考虑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思想完全不同,它是彻底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古典经济学派进行批判,是在一个全新的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对原有思想进行驳斥,具有政治经济学方面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在生产和分配的关系这一问题上,资产阶级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力图证明分配决定生产,而分配则由社会意志决定,其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似乎只要社会公正、分配合理,生产就可以发展。马克思则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结合严密的论证与大量的客观事实,证明了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形式取决于生产形式,生产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仅阐明了生产和分配的关系这一问题,而且也构建了完整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所有内容里,还是只涉及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的内容中,马克思所论述的一般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彻底批判,是对政治经济学对象和方法的伟大变革,是政治经济学领域内的一场革命,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

结语

从微观方面看,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具体体现了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转变过程,体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具体含义。从宏观方面看,《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为马克思的另一部巨著《资本论》提供了思想体系和写作方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打破了往日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其具体的转变过程值得深入研究,对我们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重点 篇3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商品经济;资本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本矛盾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024-0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性地位,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的实际运用,又是共产主义理论得以确立的科学依据,因此,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原则来说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蕴藏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商品经济的基本条件

在马克思看来,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有属于人自身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与物质世界不同,它是一个不可量化的整体;当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内核被外在的商品生产交换系统不断地分割、衡量时,生活世界同商品经济系统之间的矛盾就不断积累、不断激化。从劳动和生活世界的关系上看,劳动创造了生活世界,源初的劳动创造了源初的生活世界。原始劳动是社会分工尚未出现时的源初的劳动,源初的劳动具有整体性,由它创造出来的原始社会也是整体性的社会。从存在论上看,人类社会恰恰是在“源初劳动”所创建的“源初社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进而来的,而这个“源初社会”就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源初生活世界”,因此,源初生活世界同源初劳动相互发明、同时出现,共同构成了生活世界的存在论内核。

作为商品经济出现条件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以源始劳动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消解为代价产生出来的。源始劳动和分工劳动分别同源始生活世界和私有制相适应,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时代,“源始时代”的人的劳动和生活都是整体性的,它存在的社会前提是源始劳动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物化时代”的人的劳动和生活都是碎片化的,它存在的社会前提是分工劳动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时代便成为了统治性的经济形式,而主宰这一经济形式的阶层就是资产者阶层。资产者阶层通过商品经济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发展,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不断资本化又再生产了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即再生产出了更加细化的社会分工和更大规模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从而使“物化时代”的基础更加巩固。质言之,私有制商品经济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地再生产出自身的存在条件,巩固着“物化时代”存在基础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削弱着“源始时代”的存在基础,即整体性劳动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商品经济的两个存在条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们的发展进一步遮蔽了源始劳动和源始生活世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导致了整体性的“源始劳动”愈发被遮蔽,这表现为劳动不断的商品化和碎片化上;同时,生产资料私有制程度越来越高导致了统一的“源初生活世界”愈发被遮蔽,这表现为生活世界的物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与劳动的商品化和碎片化的物化方式相类似,人类生活也在不断物化,一个由资产者所主宰的人类世界必然是一个丧失了整体性源始生活世界的纯粹物质化的世界,它的物质性的一个集中表现是以可计算、可交换的物化特征为主要标志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系统来支配整个人类生活。

二、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人的现代性困境可以在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学说中被直观到。根据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学说,商品自身矛盾的解决是人的劳动的矛盾得以解决的先决条件,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只有靠商品交换的方式才能够解决。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全部生活都置于“商品生产交换系统”之中,商品生产者的心情好坏、生活怎样、幸福与否都与商品能否交换息息相关。商品交换出去,则私人劳动受到社会承认成为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得到解决,于是心情喜悦、生活幸福;商品没有交换出去,则私人劳动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于是心情沮丧、生活得不到改善。正因为作为物的运动的商品交换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人们才像敬畏神明一样敬畏商品。“商品拜物教”的社会意识所折射出的社会存在的状况是生活在物的运动中的人已经丧失了主体性地位,完全处于商品的支配之下。

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的物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商品拜物教”的更高形式“资本拜物教”出现了,资本代替人的抽象劳动成为了商品价值创造的来源。在“资本拜物教”中,马克思指出了那些彻底“物化”的资产者阶层已经无法看到的“人的劳动的特殊作用”,他们完全抹杀了“人的价值创造者的地位”而将实物和货币形式的物化劳动,即资本当做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这种颠倒表现为资产者刻意地混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界限,“劳动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的界限上。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来看,资产者的阶级利益决定了能够创造商品价值的是“物”(资本)而不是“人”(抽象劳动)的政治经济学立场,由此导致的后果不仅仅是人的主体地位完全被遮蔽,而且也在理论上阻断了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产生的可能性。一句话,“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观念成为“物化时代”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它既反映出了“物化时代”的一般特点,也反映出了人的现代性困境的政治经济学根源。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处于“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的基本特点,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一方面要求消除一切等级特权、非经济的血缘、地缘上的依附关系,形成人人平等的法律关系,“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另一方面要求每个人都自觉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潜力,不断增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商品经济的运行是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系统的运行来完成的,因此以该系统为中介而展开的人的主体性必然是物化的主体性,一方面,人的劳动只有通过这个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系统才能够得到评价,从而导致非商品性劳动无法得到评价,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基本矛盾”中表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的错位关系,导致了“表面劳动”的泛化。

在“商品经济基本矛盾”中,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只有依靠“商品交换”(商品自身矛盾的解决)才能得到解决。这一规律说明了人的劳动必须始终围绕着商品的最终交换来展开,或者说“私人劳动被社会承认”的难题必须通过商品交换的完成来解决。商品交换在劳动矛盾关系的解决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使得商品对人产生了异化的关系,人与商品的异化关系随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得愈加明显。这一点,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人的活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物化劳动的根源,因此活劳动的性质决定着物化劳动世界的性质;全面的活劳动产生全面的物化劳动世界,片面的活劳动产生片面的物化劳动世界。从历时态的角度看,人的活劳动先后经历了从源始统一到分裂对立再到回归统一的正反合的辩证过程。在原始社会早期,不存在分工和交换,劳动是整体和全面的劳动,由此产生的物化劳动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工已经出现,活劳动变成了分工之后片面的活劳动,劳动产品由不同的所有者所有,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构成了商品经济得以确立的基本条件,商品交换在基础上确立起来,于是商品经济形式在自然经济的土壤中不断发展壮大,从奴隶社会开始经过封建社会直到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形式终于成为了统治性的经济形式,追求剩余价值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商品经济的两个基本条件,即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都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了最高阶段,与此相适应,活劳动的分化和物化程度也都达到了最高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确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推动商品经济向前发展的过程,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将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初期,商品经济系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资产者追求剩余价值的绝对目的客观上推动着商品经济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但当商品经济系统已经不断完善,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后,发达的商品经济系统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之间的相互背反的矛盾愈发明显,这表现在下述悖论上:商品经济系统维护自身正常运行就要求“生产消费系统”必须要满足某些基本运行条件的要求,而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绝对规律必然要破坏这些基本的运行条件。这表现为由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而造成的生产的相对过剩和人口的相对过剩、周期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经济危机的规模和社会危害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加深,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瓦解。

根据对立统一原理,人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维度的世界中,一个是琐碎的物质性世界,一个是整体的本真性世界,它们并不是两个世界而是同一个世界包含着的两个矛盾方面,这两个矛盾方面相互作用推动着世界的发展。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两个世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表现,例如,从劳动的角度可表现为私人劳动的世界和社会劳动的世界(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从商品的角度可表现为使用价值世界和价值世界(商品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和商品经济之间也存在矛盾,即资本的宰制性力量与商品生产交换系统的属人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可以表述为高度物化的社会生活与高度隐蔽的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本真生活”之间的矛盾(资产者阶级和无产者阶级之间的矛盾)。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物化生活与本真生活之间的矛盾如何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演进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于是随着剩余价值资本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资产者阶层实力不断扩大,他们对商品世界的实际控制权也越来越大;这样,庞大商品世界的运行就不得不遵照着资产者的意志运行,即朝着生产更多剩余价值的方向运行。同时,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系统与人的各方面的生活需求已经高度融合、无法分离;这样,原本处于人的整体生活领域之外的商品经济系统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重新塑造人的生活领域,这种控制是通过塑造一种片面地追求物质生活的“资本人格”来完成的。换言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系统,而商品的生产交换系统又是依照资本增值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因此,商品的生产交换系统也就不可能按照人的整体发展的方向运动,最终资本的强权不仅决定了商品经济系统的资本导向,而且也塑造了人的资本人格。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真要求”并没有随着物化生活和资本人格的出现而泯灭,它通过两大矛盾的运动重新孕育出来。这两大矛盾,一个是物化世界自身的矛盾,即物质财富不断丰富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矛盾,一个是从物化世界与本真世界的矛盾,即物化生活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真性之间的矛盾。上述两大矛盾运动使得社会阶级矛盾不断积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真性不断被遮蔽,于是这个由资产者所统治和主宰的商品生产交换系统出现重大危机,不断加深的经济危机又导致了资产者阶级政治统治的危机,最终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真性将通过由阶级矛盾导致的全面的社会革命而得以重新开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110.

〔2〕李辽宁.当代中国“去政治化”话语评析[J].红旗文稿,2014,(04).

〔3〕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2012-11-15.

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 篇4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理论体系。马克思的产生与发展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判与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表人物:黑格尔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亚当斯密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昂利·傅利叶、罗伯特·欧文 4.19世纪40-60年代 马5.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形成了。(大部分都是可知论;无论唯物还是唯心都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观点。例如:“人是环境的产物”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7.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9.唯物辩证法体系包括:、质量互变规律。10.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2.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3.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直觉、表象。

理性认识。

14.真理的绝对性是无限性;相对性与之相反。15.主要是指: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16.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工具)、劳动资料、劳动者(活跃因素)17.是 18.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心 19.国家是一种具有20.社会形态包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2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2.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23.资本原始积累包括: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这两个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段掠夺货币财富。

两个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6.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27.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无休止的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可28.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9.产业资本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30.资本主义的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31.资历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32.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33.金融资本包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

34.国家垄断资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35.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国际性协调组织:WTO、36.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1842年2月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发展生产力3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会主义民主。

工人阶级执政为之奋斗社会主义民主。

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1.解放生产力2.建立公有制3.各尽所能、按劳分配4.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有哪些: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简答: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58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

4.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77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客观认识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2.从实践的特点看,时间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P126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最稳定的主体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形式。P188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

4.宏观调节和微观控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

论述: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8

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P45

1.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简答: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结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P202

1.原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10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也称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论述:

马克思的物质观及理论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以下每要点1分)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以及如何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151

1.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对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所以,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摆到重要的位置。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定稿) 篇5

1、根本改造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

2、为社会民主党恢复名誉,宣布社会民主党也是社会主义政党

3、重申全民国家论,主张实行人民自治与代表值、议会民主机制的结合

4、公开宣称“列宁”根本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完整纲领

5、论证社会主义就是人道主义,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联的奋斗目标

6、鼓吹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似性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

以政治多元化否定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议会制,以经济民主化推行私有制,以意识形态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国际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和“人道主义化”来推行妥协外交。这是与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

1、外部因素: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

2、内因一:历史因素,即国内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弊病沉积。

2、内因二:现实因素,即执政党提出并贯彻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路线。苏东剧变的教训:

1、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际的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

4、坚持意识形态上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5、必须警惕“和平演变”并坚决斗争

三、新经济政策的阶段变化: 1921、3-10初期:主要任务是从战时共产主义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并固定商品交换形式; 1921、10-1929斯大林终止前为主要阶段:继续由国家资本主义退到国家调节商业与货币流通。

实施内容: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质: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区别:一个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另一个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主要有四种具体形式:其一,租让制;其二,合作制;其三,代购代销制;其四,租借制。

四、“苏联模式”: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苏联模式的特点: 经济方面

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实现形式分全面所有和集体农庄所有)。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计划在30年代后逐渐指令性计划)。

3、国家成为经济活动主体,党领导并决定国家经济政策。政治方面

1、一党制(1922年11大确定)

2、高度集权(以党代政、地方权力向中央高度集中、党内要权集中)

3、行政强制手段(组织处理和肉体消灭;强调“一长制”;监督权架空:党的监察委员会由选举的产生的平行组织改为任命,工农检察院由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的苏维埃监察委员会替代)

教科文方面

1、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同时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盛行

2、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文教;但搞自然科学阶级性划分,搞“文化革命” 苏联模式评价:历史地位:

1、适应了在落后国家特殊环境中救国图强的迫切需要。

2、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初始模式,在某些方面显示与资本主义不同的优越性。

3、为抗击法西斯做了大量的力量储备。

4、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重大缺陷:

1、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导致经济运行模式僵化。

2、长期优先重工业的战略设计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失衡。

3、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极其严重,尤其是领导人集权导致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长期后果。

五、西马的4个基本特征

1、理论方向上,在反对教条主义口号下,主张“重新发现”、“重建”、“补充”、“修正”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2、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西马比较脱离革命实践,而更倾向于“学院式”的哲学研究。

3、理论构建方式上,西马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往往以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形成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

4、理论内容上,西马研究的焦点从经济基础转向哲学和文化领域,形成“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

早期西马不同于后来的西马:

A、仅仅是共产国际内部的流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释

B、矛头指向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等机会主义,政治上与共产党没有根本分歧

C、关注现实,积极探索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重视增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D、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哲学特征,较少受资产阶级哲学影响

六、1、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 反对科技“中立性”观点,认为科技体现的工具理性变成社会的组织原则,造成异化、物化和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成为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操纵的深层基础,科技正在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为政治统治进行辩护。马尔库塞:“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财富的增长(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加强。”

高兹:分工是一切异化的根源,而分工源于技术。技术在资本主义中具有双重功能:最大限度地生产,同时剥夺工人对生产的控制。

2、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理论

既承认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又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普兰查斯:资本主义国家用经济让步瓦解被统治阶级,换取长远经济利益。米利班德:掌权的政治家不同于资本家短浅的眼光,国家不简单地服从资本家时时刻刻的利益,而着眼于长远利益。

奥菲:福利国家不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七、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资本主义面临四种危机: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政府输出危机)、合法性危机(政府输入危机)和动因危机(文化输出危机)。

八、奥菲:福利国家矛盾理论:福利国家面临多重结构性矛盾,福利国家对资本主义具有维护和破坏的两面性,资本主义经济离不开福利国家,但它的存在又威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

九、2、社会主义模式理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重点 篇6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意义?

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原理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

自身规律性的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践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5.真理和价值中的辩证关系的表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的、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6.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积极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局限性: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还有一种情形是与社会制度有关。3)意义:1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2,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3,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

1.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绝对力量。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的制约。1)经济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决定性的影响。2)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3)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1)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群众路线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8,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表现,消极后果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有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表现: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后果: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9.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10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及之间关系问题(次重点)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体力劳动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四种形式?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

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反托拉斯法。其二,公共事业规制。其三,社会经济规制。1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一)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生了重要作用。1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劳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局限性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14.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

“各尽其能,按劳分配”制度。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5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增补内容(单选,多选):1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哲学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

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

6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7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8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各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差异性;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重点 篇7

一、流动性过剩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象

从传统经济学角度来看, 流动性 (Liquidity) 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持清偿手段或变现的难易程度。流动性过剩 (Excess Liquidity) 的含义在《经济与商业辞典》中被概括为:“当银行持有的流动性资产超过稳健经营原则所要求的必要水平时, 就发生了流动性过剩。”国内学者对于其含义的理解, 一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 流动性过剩指银行流动性资产过剩, 或是银行运营资金过多, 或是存款大于贷款出现巨额存贷差;二是从中央银行角度, 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 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大于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 或是指流入银行系统的现金持续高于中央银行资金回笼规模的一种状态。因而, 流动性过剩的本质就在于, 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的规模超过了一定的标准。

流动性过剩的两个判断标准是:一是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一是流动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比值。而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的表现为:现金、银行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过多,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过多, 外汇过多, 有价证券市值过大, 因此, 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流动性过剩的外在表现。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角度对流动性过剩成因的理论分析

首先, 马克思从资本的角度入手, 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是“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他认为, 资本的本质就是寻求自身的增值, 这是同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即生产剩余价值, 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相吻合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 它不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 是现实资本的纸质复本。虚拟资本的价格涨跌不是取决于它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其独特的运动规律, 使得虚拟资本同它所代表的现实资本发生背离, 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

马克思还从货币流通规律出发, 认为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 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所以纸币的发行限于它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价格的上涨不过是流通过程强制价值符号等于它代替流通的金量而产生的反应。因此,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则纸币会贬值, 物价上涨, 同时还会形成或进一步加剧人们的贬值预期, 抛出手持货币, 进一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形成通货膨胀。

社会信用制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 银行在日益增多地创造虚拟资本, 使得社会经济关系复杂化, 引起整个经济机体的矛盾运动和连锁反应。在信用制度下, “相当一部分社会资本为社会资本的非所有者所使用”, 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强化到了极限, 加速了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矛盾的爆发。尤其是信用制度在经济繁荣时期的巨大发展, 对借贷资本需求在繁荣时期的巨大增加, 在经济运行中创造和产生了大量的流动性, 孕育了经济停止时期的信用紧迫和经济危机。

三、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事实

从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状况来看, 货币存量已经超过经济增长所需, 出现较为明显的流动性过剩现象。

1.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是指银行整体的头寸充裕程度, 基础货币投放量、存贷差、超额准本金率、市场性利率等都是评判的主要指标。

(1) 基础货币的增长情况

2010年年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2.6万亿元, 同比增长19.7%, 增速比上年末降低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1.2%, 增速比上年降低11.2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4.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7%, 增速比上年末高4.9个百分点。全年现金净投放6381亿元, 同比多投放2354亿元。

(2) 货币市场利率较低

商业银行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 除具有增加信贷规模的举动外, 也会倾向于增加除贷款以外的其他资产, 如国债、同业拆借以及央行发行的票据等等。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是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有效指标。

(3) 金融机构存贷差的变动

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居民对预期支出与收入的不确定性, 导致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化。国内金融市场功能不尽完善, 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间接导致银行体系资金过剩。银行体系积存着大量的储蓄资金, 在“宽货币宽信贷”的局面下, 大量流动性涌入市场。

2. 市场流动性过剩

市场流动性过剩, 即金融市场流动性的供给大于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在经济中具体表现为资产价格上涨和利率下降。

(1) 资产价格居高不下

我国房屋销售价格和土地交易价格居高持续保持高位, 2004年同比增幅曾达到9.7%和10.1%。从2005年有所回落, 但总体仍处于高位。而房屋租赁价格却一直却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 这表明房屋土地等作为投资品的需求旺盛, 资本持续涌入, 导致流动性过剩, 资产价格被推至高位, 下调困难。

(2) 存款实际利率较低

近几年, 持续较低的存款利率使得实际利率为负值, 市场流动性过剩与物价水平和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相伴, 而实际利率较低, 居民大量资金投放到房地产市场上, 与流动性指标相对应。

四、我国资本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1. 外部经济失衡

不合理的贸易结构以及贸易倾斜政策是我国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而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在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的形势下, 必然导致基础货币的外汇投放比重增加, 从而增加国内资本的流动性, 导致流动性过剩。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 但同时, 也会导致我国基础货币供应总量的增长, 从而加重通货膨胀以及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2. 金融市场虚拟资本积累过多

正如前文所言, 马克思提出在真实资本之外, 当经济运行中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虚拟资本和它所代表的现实资本发生背离时, 会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

虚拟经济泡沫的做大必定会对整个经济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如资产价格居高不下, 股票市场风险积累程度增加。我国的高房价、高物价的现象都有虚拟资本被恶意炒作, 受恶意投机者攻击之嫌, 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3. 货币政策的不合理因素

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压力。由于长期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在利率平价成立的基础上, 央行必定采取低利率的货币政策选择。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中, 商业银行为了实现盈利的目标, 必定会将扩张信贷规模作为实现短期盈利的有效手段, 从而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同时, 长期低利率政策会导致投资过多, 经济过热, 大量流动性容易流向高收益高风险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因此, 若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 则低利率导致的经济中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就难以扭转。

4. 国际流动性涌入

全球范围内很早就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现象, 这主要是全球范围持续的、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所致。国际流动性的增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发展。马克思认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单边渠道和通过多边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施加金融与资本开放的压力, 导致资本的国际流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尤其是以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为代表的国际热钱的趋利涌动, 加大了新兴国家资本市场的风险。

5. 新型支付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信用卡、电子借记卡的出现以及提前消费、刷卡消费的快速发展, 对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新型支付工具的出现和普及, 极大提高货币流通速度, 降低了居民持有现金量占储蓄存款的比重, 导致银行存款数额增加, 货币乘数增加, 潜在货币供给量增加, 最终导致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增加。

五、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手段

在流动性过剩的新形势下, 资产泡沫的隐患已经显现。如果只是从传统的银行体系方面寻求解决措施, 如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来回笼流动性, 则缺乏持续性和力度。要从根本上缓解流动性过剩, 必须从经济结构本身出发, 寻求制度上的改进。

1. 改善现有外汇管理制度, 深化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减少外汇以储备形式保留在中央银行资产项目中的份额, 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发行之间的连带关系。设立单独的外汇管理机构, 分担货币当局持有的外汇储备和管理的压力。扩大居民、企业等持有外汇的数额, 逐步建立健全外汇兑换制度。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将外汇看成是一种货币资产, 则外汇流入也不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相反地, 居民用人民币购买外汇还能起到回流基础货币的反馈效应。

从人民币角度而言, 要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 真实反映市场资金需求的外汇制度, 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2. 灵活调整的货币政策, 优化信贷结构。

央行2011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 货币政策已由适度宽松向稳健方向调整, 表明货币当局希望控制信贷规模, 减少经济波动, 使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实现软着陆。灵活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对经济运行状况作出及时的反应,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从信贷角度看, 当银行大量发放具有中长期性质的固定资产贷款时, 容易导致货币供给的大量增加。所以, 政府应当加强对固定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信贷规模的控制, 这不仅会在短期内有利于解决流动性过剩, 而且在长期中有利于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投资方向的改善。

3. 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 推动国内需求增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2011中国投资年会上表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是一项艰巨任务, 要逐渐调整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 尽快推出“一揽子”转型规划。政府需要制定系统的规划, 在信贷、财税、投资等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马克思在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时, 认为生产资料的增长, 归根结底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的发展并受它的制约。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也表明, 一切生产和社会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所以, 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 增强消费拉动力, 促进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来促使人民群众的收入与GDP的增长同步, 降低居民过高的储蓄率, 从而化解表面过多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三卷) , 人民出版社

[2]杜军, 任景波《流动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年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重点 篇8

【关键词】马克思 人本理论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19-02

马克思人本理论也就是关于人的本质方面的理论,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具有着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实施的教育实质上也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其实施的质量以及效率则可以通过对个体以及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进行体现。马克思人本理论可以与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使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提高。因此,本文试图提出利用马克思人本理论改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对策,以期为马克思人本理论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有效运用提供借鉴。

一、马克思的人本理论

(一)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继承并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论,总结出了关于人的本质属性。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主要是从“类”的视角下对人进行探讨,将人看做自然界的产物,和动植物相同,均为大自然的一个表现形态,并不存在主体性以及能动性。在他看来,人的精神以及思维都是从自然界而来的,因此将人归功于自然界。对于马克思来说,其对人的自然属性进行了肯定,未将该属性直接看做人的“类本质”。

费尔巴哈把人类相互之间交往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视为与自然界的主要区别。马克思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但并没有将自然属性归类于人的“类本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存在不同于其他类或者动物的质,该种质并不属于规定好的或者为先天性就产生的,其属于在某一种社会交往关系里面所产生以及发展而成的,说到底其实就是实践。按照费尔巴哈的观点,精神属于人最为宝贵的质,他对思维以及感性进行充分肯定。而马克思却深入地表明所有的人类的对象性活动均属于实践的产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实践过程中发展了诸多类型的社会关系。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人本理论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终极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候,大体上提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人的自由发展,他们在《共产党宣言》里面指出“取代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人的自由发展属于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前提”;第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二者互为目的,互为前提,二者具有相同的内涵以及思想实质。人类通过劳动生产的社会实践实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有意识的生产实践活动,人与动物生命活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的生产劳动实现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物质的富足,满足了社会成员的不同需要,劳动将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人类就可以自由支配个人时间以及根据个人意愿进行活动。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并切实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很多高职院校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然而,我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实效性相对较低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的功利化特征有所凸显

现阶段,有的高职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他们的价值追求表现出较突出的功利化特征,非常注重个人主义。例如,一些高职生努力入党目的是在毕业之后可以到国有企业或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者是考公务员。他们非常注重学习技能和应用性课程,却并不注重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和修养。同学之间交往一般带有非常强的目的性。许多高职生对待爱情的随意性以及功利性也有所增强。

(二)理论和实际严重分离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广大高职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了个人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求知意识。然而,相应地就造成一些高职生过于关注个人利益,而对他人以及集体的利益不太注重,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缺乏明确的政治立场。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资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那些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或者缺乏明确政治立场的学生易于遭受不良思想以及风气的影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传统模式在教育手段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的目的性以及针对性相对较差,理论教育以及手段均固定在特定的模式里,许多内容已僵化,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课程内容更新相对滞后,无法合理地解决高职生存在的问题。因此,造成理论和实践严重分离,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高职院校都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时,却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而仅仅是对其进行“填鸭式”的理论灌输,没有充分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出现逆反情绪。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能动的人、“现实的人”,没有认识到其主体地位,这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导致他们质疑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以及效果的提升。

三、基于马克思人本理论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一)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在影响条件,同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高质量开展的一个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诸多社会关系里面,实质上,这些社会关系也就是人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环境。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一个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应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包括建设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应切实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还可以称为“学校精神”,主要包括校风、教风以及学风三个方面。要想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以提高,关键是对教育方式进行调整并及时更新教育内容。现阶段,一般通过显性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单纯的灌输,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应积极借鉴西方的隐性教育方式,努力使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两者有机结合,利用其他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新教育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切实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可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现阶段,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基本目的,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对于高职生来说,他们属于处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所以,对其进行充分引导,使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是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经由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学生能够认识社会,使自身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得到提升,并且还能够加深对党的大政方针的理解。对于学校来说,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密切联系党政工作热点问题,使广大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主动思考问题,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理论,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实践过程实现理论的升华。

(三)坚持以人为本,有效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开展的,实质上是对“人”进行的工作,尤其是需要突出对人的充分理解、认识以及有效把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教育人和关心人的双重目的。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注重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将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对待,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马克思人本理论明确表示人的本质是能动的、现实的、具体的,所以,应明确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其进行鼓励,使其能够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把教育内容转变成个人价值规范以及行为准则等,并主动对教育结果进行反馈,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总之,马克思人本理论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人本理论的指导作用,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仲素梅.人本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7)

[2]周凌云.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思想的内涵与工作范式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2)

[3]顾慕娴,蔡儿芳.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作者简介】张时碧(1970- ),男,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试题下一篇:中职期末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