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传统家具

2024-05-11

最后的传统家具(精选9篇)

最后的传统家具 篇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设计人才层出不穷。中国的设计师应该对传统文化有全面理解, 了解我国古典家具的美学特征与实用性, 寻找潜在的设计观念及要素。家具设计不仅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话题, 同时也是一个关于过去的话题, 它需要对过去进行探索、思考及经验总结, 同时需要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才能形成现代中国家具设计的风格, 创造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具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同时也是中华文明不断演化、不断融合、不断汇集而形成的民族特质与风貌, 是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集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我们应当将其继承与发扬。中国元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其种类多样, 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道、佛等文化内容外, 还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漆器、历代纹样 (如意纹、回纹、雷纹、巴纹等) 、刺绣、蜡染等物质文化。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全球文化逐渐融合的态势, 我们要努力寻求文化的差异性, 唯有如此才可提高我们民族设计意识, 才能成为世界设计的浪潮之中的弄潮儿。设计与我们的文明进程紧密相关, 提取中国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中, 不断实现带有中国风的设计, 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回首家具设计的历史, 不难发现, 家具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 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生产力水平, 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情趣。在这个历史过程中, 技术、材料和艺术融于一体, 设计师技艺的提高和对家具重要性的理解不断加深, 以及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发掘, 都使家具设计水平不断达到新的高度。纵观整个家具发展史, 家具的发展与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是同步发展的。家具的发展是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审美情趣、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

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 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 中国人以自己的睿智创造了独特的家具体系, 其中也反映了我们特有的哲学观、文化观、设计观。拿太师椅来讲, 它并不是按照外形特征或功能特征来命名的家具, 椅形的发展变化更多地受到了当时社会礼制、习俗文化的影响。“太师”是官名, 是尊贵、高雅的象征, 在同时代的椅类家具中, 能被尊称为“太师椅”的, 一定是椅类家具中的翘楚。因此, 坐在太师椅上的人也一定地位尊贵、受人敬仰。这是一个针对特定身份的家具设计。由此看来, 中国家具的民族性是不容忽视的, 不论是文化上的礼仪之道还是哲学上的天人合一, 都体现在中国家具设计中。中国家具设计讲究“精于事因、巧在物缘”。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 对现代设计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家具文化与艺术博大精深, 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家具设计艺术更以其简约的线条、古朴的质感、简洁而精美的木雕装饰令人陶醉。

二、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阶段及明清家具

中国家具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坐型转变。根据生活的习惯, 中国家具在品类上创造了独特的坐具、卧具、承具、庋具、屏具和挂类家具等。中国传统家具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 比如商周家具的“礼仪”, 汉魏家具的“庄重”, 隋唐家具的“华贵”, 宋元家具的“典雅”, 明式家具的“简秀”, 清式家具的“繁缛”等。中国传统家具工艺历史悠久, 但是种类并不是很多。唐代以前人们大多席地而坐, 宋时才渐渐采用桌椅。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家具工艺的发展, 家具工艺在明代达到鼎盛。

中国家具在唐宋两代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唐至五代时期权贵们对奢侈豪华生活的追求, 促进了这一时期家具的发展, 也为以后的家具设计打下了基础。宋代家具设计为明代家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没有“前人”的不断努力, 就不会有后来的鼎盛。明式家具代表了我国传统家具的最高成就,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赏。它恰当地呈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造物观, 体现了超越时空的魅力。了解明式家具并将其设计理论运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中,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设计上, 明式家具具有意匠美、材料美、结构美、工艺美。

明代家具同中国古代其它艺术品一样, 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且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明代家具的主要特色是注意材料质地, 充分体现木材的自然纹理与色泽;注意家具造型, 采用木构架的结构, 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明代家具造型落落大方, 不繁琐;形象浑厚;做工精细, 曲直转折, 严谨准确;风格曲雅, 十分耐看, 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明代家具设计所达到的水平, 对以后的家具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家具在造型与结构上继承了明代的传统, 但同时又存在繁琐堆砌、格调低下的情况。由于木家具中装饰与雕刻的增多以及镶嵌技术的运用, 破坏了家具的整体形象, 这不仅对我国后世的设计, 而且对西方洛可可设计风格的产生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晚清时期的装饰设计, 总体上说格调不高, 这正是王权衰退走向没落的一种反映。

三、中国家具设计与北欧家具设计

现代家具种类繁多、丰富多彩, 外来文化的融入和现代审美取向的转变, 使家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表情。除此之外, 在现代社会, 我们需要用更加多样的形式来表达民族的精神文化以及个人的喜好、情绪、追求等, 于是家具已不仅仅是生活的必需品, 更成为精神的寄托。设计师应当以此为根本, 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样式新颖、符合人们内心诉求的家具产品, 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材质的丰富、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习惯、行为模式的改变, 都为家具设计提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家具设计历史悠久, 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世界家具设计也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明清家具以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 自此以后, 我国家具设计由于受外来设计的影响而未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我国家具历来以手工生产为主, 进入工业化生产时间相对比较晚。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未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 而是一直效仿国外的家具产品设计, 这样就缺失了自己的时代与民族特征, 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风格。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设计文化精髓, 在为我们提供设计方向的同时, 还为我们提供了“精神食粮”。面对如此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如何借鉴并应用于我国当代的家具设计领域, 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现代社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以及高度信息化带来的新观念、价值追求、新精神需求等, 为中国家具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面对如此多的可能性, 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追寻传统家具设计中的精华, 深入研究文化内涵, 寻求更有价值的设计风格, 并将其融入未来的家具设计之中。在现代家具设计中, 我们具备足够的科技手段, 这是我们的“硬件”基础;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在探索传统奥秘、汲取传统精华的同时, 要努力构建现代风格, 在设计观念上具备纵深度, 从而达到“软件”上的出类拔萃。

人们对家具的潜在需求主要是接近于纯粹精神性审美的需求, 在人们思维方式呈现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应该赋予家具一定的文化内涵, 并坚持以人为本。

北欧家具设计造型简练、风格质朴, 蕴藏着浓厚的民族情味。它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朴实之美, 强调功能、理性、简洁、稳重、舒适的理念, 这与我国传统哲学中以“无”、“淡”、“自然”为美的艺术精神不谋而合。北欧的家具设计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明清家具的影响, 其中丹麦设计师汉斯·韦格纳1945年设计的“中国椅”系列就汲取了中国明代椅设计的精华。韦格纳于1949年设计的名为“椅”的扶手椅 (如图) , 使得他的设计走向了世界, 扶手椅也成了丹麦设计的经典之作。

北欧家具设计对我国现代家具设计有三点启示:一、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二、对设计师的教育与培养;三、设计创新与对人性化设计的关注。北欧的家具设计令人折服, 每件家具都让人感受到家的气息。设计来源于生活, 北欧的家具设计完全体现了该理念。北欧家具目前受到世界各地的重视, 最主要的原因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运用, 满足了现代生活方式对家具设计多样性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许多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学习, 其中人本思想、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等都对我们现代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设计理念。我们应对传统元素合理汲取, 并有效地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四、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设计人才层出不穷。中国的设计师应该对传统文化有全面理解, 应该了解我国古典家具的美学特征与实用性, 寻找潜在的设计观念及要素。家具设计不仅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话题, 同时也是一个关于过去的话题, 它需要对过去进行探索、思考及经验总结。但是, 继承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若我们一味地模仿与照抄, 就不会产生好的家具设计, 更不会形成中国家具设计风格。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才能形成现代中国家具设计的风格, 创造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2]刘文金, 邹伟华.家具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3]雷达.家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5

最后的传统家具 篇2

当代社会,生产一件日常生活用品是极其简单的事,机械化满足了人对物质的需求,然而背后的精神内在需求却远没有得到满足。人类主要靠母体文化的回归来满足精神需求,母体文化主要通过本身延续的文化符号影响人,这些符号以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为载体。书籍就是一种载体,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会把书放在固定方便的架子上,像早期的战国架几案等简单的家具便是书架的雏形。架几案的用途其实有二:其一为读书人架书,历来受文人的宠爱。其二是放香炉等。

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它以后又发展成中华民族图案所特有的“美”的结构。如“喜相逢”、“鸾凤和鸣”、“龙凤呈祥”等都是这种以一上一下、一正一反的形式组成生动优美的吉祥图案,极受民间喜爱。

《太极图说》[宋]周敦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来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太极图在平面设计中的现代意义

曾 权 清

关键词 :

太极图太极理念平面设计影响启示 提要 :

太极图是东方文化和东方精神的象征图形,也是美术史上图形设计的经典之作,其

理念对东方人的审美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对我们解决当前的设计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

用。

“易学”是中国古代玄学之一,其内容包罗万象、哲理奥妙精深,非一般学说所能比拟。

在具体内容上,它包容了东方哲学、史学、美学、天文、历法、数理、兵法、修身健体等等,可以说统括了天地事物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特别具有东方民族性和传统美德,富有浓郁的人情味。

太极图正是这一学说的核心图形。这一图形,标志着一种文化——东方文化;象征一种

宗教——道教;代表一门学科——易学。如此看来:太极图在东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

同寻常的。

清人陈梦雷在《易学浅析》凡例中指出:不知图者,固不得经之原。也就是说:如果不

懂得易图,就不可能弄懂《易经》。陈可谓一语道破《易》之奥秘。因此,太极图是人们永

恒的研究主题。古往今来,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它进行过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太极图形本身,也就是说很少从美术学的角度,特别

是从现代图形设计的角度着墨。绘画大师李苦禅先生说;“易是三玄之一,又是最高的数理哲

学,不仅搞哲学的要研究它,就是搞文学、史学、天文、历法、数学等的人也应该研究它,我们作画的人更要研究它!”(1)黄宾虹先生则说:“太极图乃书画之秘诀”(2),并计划就此

写一篇专文,可惜未及成文而身先作古矣!因此,我们有必要致力于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

据文献和史料记载:太极图产生于六、七千年以前的新、旧石器时代。很显然,它是一

个古老图形。有意思的是,从构成形式上看,这一古老图形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太极图的形式,符合现代设计“简洁单纯,严谨清晰”的要求和特征,体现了图形设计的现代精神。

德国魏玛时期兴起的鲍豪斯运动,称得上是现代设计诞生的标志。以此为起点,个全新的、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逐渐形成,这个理念可以用五十年代由图形界提出的:

“少就是多”进行概括。“少就是多”看似矛盾却极富哲理:“少”是指形式上的构成因

素少,经过理性的分析,扬弃多余的装饰成份,达到严谨清晰、简洁单纯——是“多”的原

因;“多”是指形式表达的内涵多,全面丰富、本质深刻——是“少”的结果。“少就是多”

并非强词夺理,其中包含着深刻的辨证关系。用最简洁、单纯的形式,表达最本质、深刻的内含,是现代主义设计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无疑,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方

面,太极图都达到了“少就是多”的高度。当然,要实现“少就是多”这一目标,最直接

和快捷的途径是将图形的形态变为几何形。几何形是高度理性和抽象的图形形式,由于具有

强烈的视觉冲激力和富有符号象征意义,因此在现代设计中运用非常广泛。在现代徽标设计

中,几何形也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加以运用。王凤仪先生认为:形式和意象上以单纯挺拔,简洁抽象的几何形替代繁琐柔弱、复杂具象的绘画形,是图形设计的时代精神(3)。太极

图的现代精神,正体现在几何化的、圆形态的点、线、面造型上。太极图虽不是现代设计

师的作品,但完全可以作为现代图形设计的典范(见上图)。从这种意义上说,作为东方文

化和东方精神象征的太极图,不仅是东方文化标志,也是美术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太极图是我们文化和精神象征图形,它所标志的东方文化是当今世界两个主要文化现

象之一,它所代表的太极理念,深入到东方文化每一个层面,对我们的审美、认知和价值取

向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这一影响也反映在平面设计上,我们只要将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就很容易发现这些作品在形式、意象和内容上都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我们来看东西方银行标志的对比(见下页图)。从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东方化背景的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银行标志,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形式上以“圆”和“曲线”为主,意象也以“完满”、“统一”、“和谐”居多;而西方文化背景的美国、欧洲等的银行标志,则表现出另一个明显的趋向——形式以“方”和“直线”为主,意向也着重于“理性”和“分析”。除银行标志外,其它门类的图形也存在这一区别,这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审美,不同的审美需要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虽然,对图形设计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东方银行标志的特点和意象上的倾向,则是由东方人的审美取向决定的,而且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完满、统一、和谐”的太极理念。除图形外,我们还可以从海报或其他设计作品中发现这样的现象:东方文化背景的设计师,如靳埭强、田中一光等的作品多用“浅色”作底;而西方文化背景的设计师如冈特.兰勃、兰尼.索曼斯等的作品则倾向以“暗色”作底。导致东西方设计作品各自不同倾向的直接原因,应该说是各自不同的传统艺术:西方是以重颜色为背景的古典油画;东方则是以“守白当黑”为艺术境界的东方绘画(很大程度是指中国画)和书法。但深入地说,则是东、西方对“黑与白”的认识不同而起的影响作用:重“理性和分析”的西方传统观念中,黑和白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因此,它们延伸的含义“有”和“无”也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这一意识使艺术家用颜料涂满整个画面;而在重“矛盾统一、和谐辩证”的东方观念中,黑与白是矛盾的统一体,黑与白的存在也是互为条件的,因此,在东方的意识中,黑与白所代表的“有”和“无”也是统一的,存在也是互为条件的——这使东方绘画和书法作品几乎都在“白底”上展开,在将“留白”作为艺术境界的同时,特别注重“黑白”形态的对比和互补。显然,这一艺术观源于太极图黑白两仪的“矛盾统一、和谐辩证”的理念。现代东方设计作品的特点和倾向说明:太极理念对东方人的审美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尽管现代美术设计开始于西方,现在占主导地位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也是西方的,但东方文化背景的设计仍受太极理念的影响。除影响作用外,太极理念还对我们解决当今的设计走向问题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设计起步较晚,水平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虽然,通过设计人的努力,近年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必须看到:由于长期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技法,造成设计完全西化、丧失民族个性是一方面;出于对全盘西化的反感,一味追求古味和传统,造成作品缺乏现代气息又是一方面。实际上,这两个动向都是不利于我国设计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的。“一分为

二、合而为一”的太极理念,可以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毛泽东主席说:“中国的艺术,既不能越搞越复古,也不能越搞洋化,应该越搞越带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4)这句话应该成为全体艺术工作者的思想指向和艺术要求。在中国现代设计之路的进程中,只守着传统明显是不够的,虽然在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可以表达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但传统的东西往往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反过来说,仅靠生搬硬套西方的设计理论和技法也是不成的,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技法可以对我们的设计现代化起促进作用,但外来的东西并非全都适合审美要求。对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理论、先进技法,都应该以理性的思维、“一分为二”的方法加以分析和扬弃后,再以包容的态度,“合而为一”的理念进行糅合和吸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道路来。可喜的是,许多有历史责任感的设计师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着。在这方面,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先生无疑是我们的榜样。靳埭强自我介绍说,“刚开始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受包浩斯(包豪斯)学院概念的影响„„最后,认识到只能从自己文化中探求——中国的传统文化,道教、儒教、佛教,特别是禅,影响最深也就更强烈地表现出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5)作为世界知名的设计师,他在作品中既表达出鲜明的现代特点,也充满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中国银行的标志,这一来源于中国古铜钱,用现代设计手法创作的徽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一标志,在世界范围内也称得上是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而在国内,自这件作品设计出来之后,其他银行的标志几乎都以同一的意象,类似的形式出现(见前面银行标志图)。这说明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设计作品,很容易被我们接受,很容易使我们产生共鸣和亲切感。靳埭强先生的成功说明: 运用“一分为

二、合而为一”的太极理念作为指导,立足于国内来研究西方的设计,以东方的思维方式为基础进行设计工作,是中国设计人可为而须为的事。

我们研究太极图,因为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我们对它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探讨,是因为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启示。作为中国的设计人,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加以发扬光大。当然,传统文化并不只限于太极图,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浩如瀚海;太极理念对我们的启示也不仅限于“一分为

最后的传统家具 篇3

中国的古人常称屋内的家具及摆件为“肚肠”[1], 可见古人已经意识到室内家具陈设在家居环境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多元的结构, 由多种文化融合而成。地域不同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就有所差别, 关中传统民居的室内家具陈设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关中曾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深厚的文化底蕴同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自然地貌相结合。在平原地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关中构架民居, 而家具是最不容忽视和表现力最为突出的一种语言符号[2]。

2. 家具的特点

家具陈设是室内生活的必需品[3], 各家各户由于其生活习惯和生活品质不同, 所以家具的数量质量也不近相同。陕西关中地区现存的古代家具多分布在一些古村镇和老民居中, 保存较为完整的有西安高家大院、旬邑唐家大院、王曲镇马厂村郭家大院、周家大院、韩城党家村等。室内陈设品类齐全, 既有家具又有应用的器物, 如马车、织布机、烤火盆、饭盒等等。陕西关中地区大多数家具仍然保留了陕西本土的风味。形式多为庄重、稳健、粗犷、大气而不讲究过多的修饰[4]。受传统秦文化的影响, 尚黑崇玄之习的色彩搭配仍为主色。这些家具中凝聚着潜在的文化力量, 渗透着对传统文化的炽热追求。在乡村家具更多的是生活产物, 源于生活需求, 生活的需求越多从而也促进了家具的发展。

3. 家具的类型

通过各种途径保留下来的古代家具, 品种繁多。根据使用功能分为:椅凳、几案、箱柜、床榻、台架、屏座等[5]。

3.1 床榻类

炕:用砖或土坯砌成, 上面铺席, 下有孔道和烟囱相通, 可以烧火取暖的床。关中地区的炕沿一般都用木头来作, 炕边都有小柜用来放首饰和针线 (如图01) 。关中的农民过去不睡床, 家家都睡炕, 小辈儿一般睡的炕较小, 老人的炕较大, 通常是长有3米以上, 宽也在2米多。炕门一般和灶膛相连, 利用做饭烧水的余热, 也可以让炕热腾腾的。到冬天, 一家人都要挤在一起睡, 靠灶门一边最热, 是老人的地盘, 小孩子在中间, 第二代很自觉地睡最里边, 儿媳妇靠里墙。等到天气稍暖和些, 先是儿子儿媳妇回去睡自己的炕;再暖和些, 孙子们也都去了, 等来年冬天再聚。

架子床:床身上架置四柱、四杆的床。有的在两端和背面设有三面栏杆, 有的迎面安置门罩, 更有在前面设踏步并加设—罩等。式样颇多, 结构精巧, 装饰华美。装饰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花马山水等为题材, 含和谐、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寓意。风格或古朴大方, 或堂皇富丽。多在一些商贾、官邸才能见到 (如图02) 。

罗汉床:三面围栏, 可以坐卧。罗汉床用来午休等小憩, 也可用来待客 (如图03) 。

3.2 桌案类:主要功能是板面承放器物。

方桌:面呈正方形的桌子, 规格有大小之分, 常见的有“八仙桌”、“四仙桌”, 前者约110厘米见方, 后者约86厘米见方。“八仙桌”一般摆放在室内显眼的位置, 方桌后有大条几。“四仙桌”比“八仙桌”小, 一般用来当餐桌。其制作工艺也比“八仙桌”粗糙 (如图04、05、06) 。

炕桌:可放在炕、大榻和床上使用的矮桌子。基本式样也可分为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有些炕桌造型更矮小而精致, 称炕几或炕案 (如图07) 。

条几 (条案) :中式的条案放在中堂的对门靠墙的位置, 条案上方的墙上, 挂一幅画, 有下山虎, 或者是四尺的一幅福字, 或者是四条屏或画轴, 条案上放一对掸瓶, 中间放一柄如意, 条案的左右两侧, 则是花几, 前面放一张八仙桌 (如图06) 。

茶几、花几:古代茶几较少单独摆设, 往往放置于一对扶手椅之间, 成套陈设在厅堂两侧 (如图08) 。花几又称花架或花台, 大都较高, 它的用途主要是承托花盆、盆景。花几比茶几出现得晚。到了清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出现这种细高造型的几架。花几的式样较多, 不仅有圆, 有方, 有高有矮, 而且根据花盆、盆景的需要, 还有各种小花几, 有的称之为座子。产品属“小件”。

3.3 椅凳类

椅和凳都是坐具, 是家具中与人最密切的类别, 也是制作难度最高最能体现技术水平的类别。

椅子: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传统的坐椅有太师椅 (如图04) 、圈椅、靠背椅 (如图9) 、扶手椅等。

凳子:没有靠背的一种坐具, 原来设在床前, 需随床形, 所以应是长方形, 和现代的板凳相似。凳的种类式样比较多, 如有方凳 (如图10) 、梅花凳、圆凳等。

3.4 箱柜类:按箱体底面尺寸作柜面尺寸制成的矮柜, 专供放置箱子所用。民间一般都成双置办, 为妆具的一种。

闷户橱:形体与桌案相仿, 面下安抽屉, 两屉称连二橱, 三屉称连三橱, 大体还是桌案的形式, 只是使用功能上较桌案发展了一步。

柜橱:是一种柜和橱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家具, 形体不大, 高度近乎桌案, 柜面可做桌子用。

顶竖柜:是一种组合式家具, 在一个立柜的顶上另放一节小柜, 小柜长宽与下面立柜相同 (如图11) 。

亮格柜:是书房内常用的家具, 通常下部做成柜子, 上部做成亮格, 下部用以存放书籍, 上部存放古玩 (如图12) 。

在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中仍然可以看到这些传统家具, 做工精细, 历史特征鲜明、让人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 也体会到了传统自然而舒适的生活方式。可见家具在传统室内陈设中的作用。

4. 结语

陕西关中传统民居中的家具陈设的主要类型就是上面所讲到的内容, 通过对其特点的简单介绍和分类研究从而得到它关中传统民居室内陈设中的作用。起到功能性与装饰性两种特点。同时为研究关中传统民居室内陈设和关中地区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有效的资料。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和人为的破坏, 很多传统家具都已经无法看到, 所以研究的结果并不完整, 在以后的研究中多搜集资料, 多方面调研, 进一步完善关中传统民居家具陈设的内容。

注释

1[1]黄艳.生活在艺术中-艺术收藏与艺术陈设.消费[J].2007:100

2[2]王其钧.中国建筑装饰语言[M].机建工业出版社, 2008:81

3[3]左满常、白宪臣.河南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261

4[4]周若祁、张光.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J].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226

明清家具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 篇4

明清时代是具我们比较近的时代,也曾具有繁盛的时期,因此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是专家的必要任务。在明清时代,家家户户都需摆放家具,而且摆放的位置都有所讲究,因此要想了解明清的文化可以通过对明清物品的了解得知。

明代可以说是汉人掌管天下,因此主要的文化都是以汉人的习俗为基准的,家具的创造与制造者都是符合汉人的喜好来打造的,并且结合前朝遗留下来的文化与发明,不断的革新从而制造出符合明代特点的家具。明代的家具除了在结构上使用了复杂的榫铆外,造型工艺术也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而它是传统的、体现文化的艺术品,并且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予以总结。以上四句话,也可说四个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明代家具的风格特征。

清代家具的发展是最贴近现代的,也是在明代家具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得来的,清代是满人掌管天下的。因此满人的习俗影响了家具的发展方向,匠师们根据满人的爱好纷纷设计家具的样式,因此与明代汉人的习惯有所差距。清代家具的发展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以至形成为自己的独立风格,这主要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清初至康熙初期——明代家具风格的延续;第二阶段是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期间——清式家具初露端倪,造型厚重,装饰华丽;第三阶段是道光以后至清末——社会动荡,文化混杂的粗制家具期。

可见在整个三百年的历史中,可以堪称“清式家具”的时期仅为第二阶段,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家具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的环境密不可分。因为只有在第二阶段中处于盛世阶段国力昌盛,故将“清式家具”中无不流露出霸气、厚重、尊贵和华丽。而且盛世家具风格的形成,与清代统治者所创造的世风有关。在家居风格中表现了从游牧民族,到一统天下的雄伟气魄,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的世俗作风。由于过分追求豪华,而带来一些弊端,也是存在的。但是,清式家具,利用多种材料,调动一切工艺手段来为家具服务,这是历来所不及的。可以说,清式家具有许多经验可谈,也有许多优点可取。其风格独特,便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家具的选用是经济水平,欣赏品味、社会地位的综合体现。对于购买家具,年轻人通常喜欢购买一些价格经济实惠,造型时尚另类风格的产品,而对于大部分的中年人,则讲究的是除了结实耐用,大方美观之外,同时在家具中的细节追求展现一种优雅与稳重。在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群体对于家具的喜好有很大差别,不难得知,在不同朝代,文化在家具中的体现更是各不相同。

追溯明代家具制作,明代家具的制作灵感来自汉唐时期,经典明式家具主要应用于宫廷及官宦之家,其形制则在浑厚古朴之中增入诸多华美艳丽的雕饰以展示其贵族气象,在家具中中极见当时文人追崇古朴自然、不尚浮华的风气,不过很遗憾,大部分人都不曾得知这一深入含义。首先,明式家具的发展与演变始终是尚古朴与尚华丽两种审美观念并存。其次,代表经典明式家具制作的宫廷家具恰恰体现了追求华美雕琢而兼含古朴内致的审美取向。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可以说,明式家具之雕刻艺术风范,恰恰是孔子所提倡的“文”、“质”相兼的美学情趣之绝佳体现。

作为家具自然离不开雕刻。而这些雕刻无不显示出当时劳动人民和社会推崇的文化层面。明式家具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就雕刻内容而言,大凡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丰富多彩。我们经常从雕刻中发现盘龙游凤,可以说,龙凤呈祥是我国千年文化中的经典之作。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它刚强劲健,富于变化,性猛而威,能兴云作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龙纹多刻饰于宫廷及皇族使用的家具上。风,古人称之为神鸟,百鸟之王,出于东方君子之国。每当天下大宁,其声若箫,清高雍容。这足以显示出当时社会对于王权的尊重和景仰;人们在对于吉祥花卉和人物的雕刻中则主要体现出饱满豪放的文化基调。

明式家具的雕刻艺术与先秦两汉传统艺术一脉相承;与同时期其他工艺制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展示了明清两朝民族文化的精神,既表现了帝王富丽华贵的生活,也表现了文人崇尚高雅的心境,同时又反映了平民企望祥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在此之后,清代的家具在明代家具的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开发了很多明代所没有的家具,也为清代的文化增添了一份色彩。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清代家具的装饰装饰题材,在清式家具晚期,达到高峰。可以说,任何一个画面,任何一个图案的组合,都必含有吉祥、富贵的寓意。采用象征、寓意、谐音、比拟等方法,创造出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吉祥图案。如“鹊上梅梢”(喜上眉梢)、“麒麟送子”、“松鹤万年”、“五蝠捧寿”(五福捧寿)、“双鱼吉庆”、“五福齐来”、“葫芦万代”、“富富有余”、“多福多子”等。很受群众喜爱,以至于延用至今,这贴切传达了当时社会中百姓对于当朝政府的盛世歌颂和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在家具中将美学、人文还有民情风俗自然地融入了家具的制作中去。

在一些细节方面,明清时期的家具多为棕色,因为明清时期的人都比较喜欢木材的原色,喜欢事物原本的面目,因此木匠们运用木头的原色制造了很多家具,例如床,桌子等等,而床又是文化的一种反应,明清时期的床多为木质的床,整个床都是用木材制作,结实、耐用,而且在床上只铺有薄薄的褥子,因此明清时期的床是十分硬的,不像现在的床都是由弹簧或是钟组成的,柔软舒服,但是对于健康来说还是原本的木床比较好。

最后的传统家具 篇5

一、中国传统家具概述

中国传统家具是以明、清为代表, 尤其是明式家具以其大气、流畅和简练的魅力赢得了其在世界家具史中的地位。中国传统家具由于其所特有的形态、材料、质感、构造及功能的特性, 使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体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所推崇的质朴与致用的气质, 这完全迎合现代的主流审美趋势。中国传统家具以木材为主要材料, 家居的用材是构成风格的重要内容, 所以即便在现代, 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了, 但是对于细节的追求只会更加强调用材的考究与做工的精致。

二、家具与居室环境的关系

现代空间环境趋于大同, 无内容、无个性、无思想的空间充斥设计领域, 人们愈加怀念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家具陈设对室内环境风格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具通常是营造室内环境气氛的主角, 是陈设中的重要部分, 它对整体风格的影响很大。在现代社会, 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 纯粹复古式的中式风格已经不适应多数人的审美要求, 这只能体现极少数人对中式风格疯狂迷恋, 或作为具有相当文化背景及喜欢收藏的人士的选择。更多喜欢中式风格的人所需要的, 是中式元素所带来的成熟感、稳重感, 以及它对环境所赋予的独特文化内涵。室内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空间气氛的表达。中国传统家具恰恰可以在空洞的空间环境中起到点题的作用, 一件优秀的中国传统家具会带动整个空间精神气息形成视觉焦点, 并形成空间主题。这是要注意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或摆设之间比例的构成, 是选用传统家具时要把握的一个大方向, 就像是牛排需要告知有几分熟一样, 过犹不及, 在这里也有一个分寸和度的问题。一般来说, 要有一个重心, 然后此消彼长, 这样最终会比较合适。如一个是以现代家具为主, 其中点缀二三样传统家具。以传统家具占据绝大部分的视线, 用几件现代家电和布艺来点缀, 在其闪烁。所以说, 这里所指的平衡并不是对称的均分, 而是在美学角度下的姿态, 给人以安定舒适的感受。

三、中国传统家具在现代居室环境营造中的应用

由于传统家具各式各样, 又有着不短的变化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整体室内的基调和风格。其他的摆设物品与家具相比的话, 在功能上处于次要, 同时也体现了主人的情趣与性格。在某些情况下, 还可以成为点睛之笔。所以说它在家居环境中的选用以其布局方式也有这相应数不胜数的变化。但还是有共同点可以把握, 因为在现代生活中传统家具几乎都是与现代家居共存, 而它们之间的相互映衬, 相互烘托更为室内家具环境带来了充沛的活力。

既然是在现代家居环境中, 传统家具也已不是原来的韵味, 使它避免与现代家居产生矛盾, 传统家具正逐渐不短的改变, 来找到符合现代审美观点的融合点。通常是营造室内环境气氛的主角, 是陈设中的重要部分, 它对整体风格的影响重大。中国传统室内空间的家具陈设有着鲜明的特点, 今天依然可以从中提炼到一些精华, 运用到现代室内环境的创造上。就现在来说, 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利用旧物是对传统家具不做任何改动, 用它原来的面貌。这里又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维持原有的功能, 用它的装饰效果, 来体现传统家具带来的古老与宁静。再有就是改变原有的功能, 给予其新的作用, 从而成为一个亮点, 更体现出设计者独具匠心的设计。

2. 新旧组合是直接将传统家具和现代工业产物相结合, 给予传统家具以新的视觉感官, 从而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思路是将传统现代化, 这种结合是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在审美品位, 生活情调, 专业技能上都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做得比较好。

回到整体来说, 中国传统的室内空间最有特色、最突出之处就在于综合运用隔扇、屏风、罩、博古架等分隔空间, 这种方式形成的空间往往隔而不断, 而家具自身的通透形态也有着与空间相协调的空间渗透作用, 进而共同营造了中国传统建筑灵动的空间意境。这种传统空间的分隔方法, 运用在现代的室内空间中别有风味。

中国传统家具的精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现代居室设计之中, 二者在新时期的居室设计中说明了中国传统家具思维的超前性。传统家具是室内陈设的一部分, 是室内气氛创造的重要角色。其风格的形成与其用材的木质肌理纹路, 颜色效果有这很大的关系。要更好地烘托出家具的特色, 首先要追求传统家具本身的风格韵味, 来体现整体的基调和谐统一。此外, 我们所说的传统家具并不是排斥现代气息, 它并不是陈旧的体现。相反, 大胆运用对比色和其他纹饰与之相配, 正反映出前卫潮流的趋势, 更多地从中得到许多乐趣与愉悦。

参考文献

[1]周橙, 张福昌.中国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居环境,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3

中式传统家具发展辨析 篇6

家具风格是由构成家具的各种造型和装饰元素按照一定的美学法进行结合, 并能与其使用功能协调一致所呈现出的某种艺术特征。由于家具的制作过程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关系密切, 因此任何一种古典家具风格均是当时劳动人民的时代思潮和地域特质透过创造性的构想和表现逐渐发展起来的, 有着普遍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中式传统家具正以自己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走向世界。

1.1 现代红木家具的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生产传统家具的物质技术条件与前大大不同, 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 生活环境以及消费观念也在变, 因此,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继承红木文化的优秀传统, 弘扬红木文化, 进行家具功能、造型、用材、结构、以及制造工艺方面的创新。

1.2 高仿家具的现状

从红木家具造型、款式、用料、结构到制造工艺, 完全保持传统, 保持原汁原味。此外还可进行红木家具的做旧, 这就是市面上常见的高仿红木家具。高仿家具的样式、材料、结构严格遵照明清家具, 就是原有家具的现代翻版, 这种情况限制了它的发展使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传统家具偏爱使用质地硬, 性能好的优质木材, 造成了高仿家具的价格昂贵, 不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这些加剧了家具制造成本的增加, 也限制了高仿家具的发展。

高仿家具的造型与尺寸与现代住宅的规格不相符, 很难进入现在住宅。最主要的是高仿家具由于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的原因, 基本上都没有进行真空干燥, 只是在室外晾晒, 自然气干, 难以达到现在家庭对家具的使用标准。

高仿家具与传统红木家具的特点严格保持了一致, 以手工作坊式生产为主, 机械化程度很低。生产中也是遵循了传统的方式:师傅带徒弟, 将手艺代代相传。

1.3 新中式家具的现状

在传统红木家具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创新、设计制造出具有现代功能与传统风格的红木家具。新中式家具也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 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工艺;二是, 只继承红木家具的风格、造型, 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制造适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家具。

1.4 大涌红木家具现状

红木家具文化历史悠久, 明末、清初时期发展到最高峰, 后多被仿制, 广为流传, 并一直处于较保守的模仿状态。但大涌红木家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既讲究产品的设计和工艺, 又大胆运用时尚家具的设计理念, 将市场定位于大众,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产品以质量好、品种多、款式新和价格合理而畅销海内外。

2 中式传统家具的发展趋势

2.1 高仿家具的发展

高仿家具由于造型的固定性和消费群体的特殊性, 限制了它的发展, 可以说是没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的。如果想使其更为完善, 只能从工艺上寻求突破口。现有的高仿家具生产厂家, 以手工制作为主, 一台刨床、带锯机、圆锯机就可以开工生产, 这样生产出来的家具质量是没有保障的。

高仿家具工艺必须过关, 榫卯结构要制作严密, 材料上货真价实, 修饰和打磨要得当, 才能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原材料的干燥问题。可以借鉴其他红木生产厂家的真空干燥技术。虽然木材干燥后会有干缩现象, 表面上看是降低了木材使用率, 但是经过干燥后的家具可以卖到全国各地, 不再受区域限制, 无形上扩大了销售量。在生产中, 高仿家具一样可以吸取其他红木厂家的生产经验。在不违背家具生产标准的基础上增加机械化程度, 提高生产效率, 这样适当的就可以改善供求关系。生产效率提高了, 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为广大的红木爱好者所接受。

近些年来, 中国古典家具制造企业的数量与日俱增, 大大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特别是近一两年, 总体的销售总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这虽有着经济环境和消费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 高仿家具企业要想求得生存, 就必须加强其销售和市场营销的能力。这其中, 拓宽和整合销售渠道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为中国的古典家具企业大多是作坊式的企业, 自身实力有限, 仅仅靠单打独斗, 坐等顾客上门以及对老客户的依赖是很难开辟新的市场并且适应当今新的竞争环境的。在生产稳定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市场营销网络提高市场覆盖率, 建立起一个完整、完善的销售网是十分必要的。

高仿家具与现代板式家具一样同样需要创造品牌。一个著名的品牌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名字, 而是涵盖了企业的诸多要素, 如企业形象, 产品设计与销售, 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 物流管理, 以及企业文化等, 它们都是企业核心价值的所在, 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原动力。

2.2 新中式家具的发展

新中式家具的概念提出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一个延续, 在造型设计上吸取了明清家具的造型元素与符号, 大胆的借鉴了西方现代家具的人体工学和尺度, 同时还与现代中国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相协调。在保持明清家具典雅、清秀、华贵、雍容的同时, 又兼有现代西方家具的简约风格和功能, 在制造工艺上与现代实木家具和板式家具相结合, 加上现代家具的五金连接件, 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具有古典风格的中国现代红木家具。新中式家具从客厅、餐厅到卧房、书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设计, 为充斥着现代板式家具的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改变了人们对红木家具的传统认识, 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2.1 新中式家具的发展是传统家具的材料、结构创新

新中式家具并非一定适用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33种红木, 可以使用在材料特性上与国标用材类似的一些替代材种。现在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就有安哥拉紫檀、绿檀、巴花、相思木等, 甚至一些硬杂木也可以使用,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榆木。北京林业大学的林作新教授早在几年前就设计出“龙的系列”家具, 中国传统家具的韵味与现代家具生产工艺的结合。现在江浙的一些生产厂家, 基材使用中密度纤维板利用红木贴皮制作出价格低廉又具有传统木材特点的家具, 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结构方面, 新中式家具可以不必遵守榫卯结合的定式, 在连接部位使用五金件, 甚至可以外露, 以显示木材与金属的质感。神韵流传, 使用现代实木家具生产技术, 制作出具有传统韵味的现代家具, “明清风韵”是这一方面的代表。目前, 大涌镇的部分厂家, 也在做这一方面的尝试, 有的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合兴、永泰等厂家的新中式家具在市场上已经被广大消费者认可。一些家具设计公司也在做这一方面的尝试, 将传统家具风格符号化, 与板式家具的生产结合起来, 可以将新中式的市场开拓的更为广阔。

2.2.2 新中式家具是中国思维特点在家具上的物化即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具上的神韵流传

新中式家具就是将红木家具文化的传统韵味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相统一。我们应该有所传承, 使得我们的发展有一个根基, 我们还应该有创新, 有了创新, 传统才能延续, 才会不被历史所淘汰。

以明清家具为典型的中国古典家具是中国几千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是中国文化艺术积淀的物化形式, 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哲学、伦理观念, 因而受到了全世界收藏家和文人的青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消费观念的更新, 古典家具不仅是古董商收藏的对象, 而且是现代白领居室中打造怀旧环境和人文景观的道具。因而中式古典家具将开始复兴, 并进入大市场。通过老木头老漆皮重构而成的古董家具、通过仿古做旧而成的红木家具, 通过简约与赋新的新中式家具等已经出现在中国家具市场。

高仿红木家具严格遵照了明清家具的结构、材料和造型, 虽然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的需求, 但是由于它的造型、尺寸与现代住宅的规格不符, 很难进入现代住宅。并且由于原材料紧缺的限制, 高仿家具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新中式家具是中国红木家具的设计的延续, 对红木家具造型要素进行抽象和概括, 结合现代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的要求, 对中国红木家具进行全新的诠释。除了造型上的变革外, 在结构和涂饰方式必须符合现代生产的要求。

摘要:本文从造型设计的角度对中式传统家具的现状进行了论述, 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出辨证分析。

浅析南通传统柞榛家具的文化内涵 篇7

柞榛木又称“柞木”“柞针”, 属于大风子科, 常绿乔木, 开白色的小花, 有荆刺, 雌雄异株。柞榛树的花、果、叶、材质和柘木是一样的, 但是和柞木使不一样的。因为水土和气候的原因, 在我国中部、东南部、西部地区都可以见到柞榛木, 其中江苏南通地区的柞榛木最著名。柞榛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 木质较坚硬, 木纹较清晰自然。在我国古典家具用材中属于硬木类。

在我国柞榛家具主要出自江苏南通, 地域性比较强。南通是长江三角洲的通商港口、江海门户。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促进了家具业的发展, 造就了大批制作家具的巧能工匠。制作柞榛家具的匠师们对柞榛木的优点和性能十分的了解。柞榛家具除了具有明式家具风格典雅、古朴大方、结构精巧、造型简练的特点之外, 最具特色的是线条美。它的线条富有动感, 妖娆多姿, 仔细观察每条线条, 可以发现一种节奏感、音韵感。

二、南通传统柞榛家具的文化内涵

(一) 取材配料精细, 造型线条优美

南通传统的柞榛家具选取的是南通地区生长的优质柞榛木材, 其图案较幽深、材质坚细油湿、缜密鲜亮。在选料的时候充分的利用了木材本身的纹理和色调优势和硬木原料的自然美,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审美趣味。由于柞榛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 大的木材很珍贵稀有, 木质又比较坚重, 所以加工的难度很大。但是通派的匠师为了追求家具的品质, 在制造柞榛家具时, 要求整体都采用柞榛木, 不用其他木材代替。匠师们精于取材配料的制造精神, 重视木材本身的色泽和自然纹理, 体现出了南通的人们合理利用柞榛木的特点, 使柞榛家具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南通传统柞榛家具有桌、椅、凳、床、几、踏等一些造型, 在设计上追求精巧、观赏价值和陈设意义, 者种追求主要表现在座椅家具中。其制作造型, 沿袭了明式家具的特点。除了具有明式家具造型简练、风格典雅、结构精巧、古朴大方的特点之外, 最具特色的就是线条美, 但是其线条又和明式的家具不一样。通派家具是端庄典雅的方直线, 明式家具是流畅秀丽的圆曲线。例如, 桌子、椅子等家具, 其上部与下部, 以及靠背、腿子、搭脑之间, 粗细、宽窄、高低、长短都是十分的协调、匀称的, 严格的功能要求和比例关系十分的符合。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由线组合起来的, 表现出一种稳重大方、线条流畅、浑厚洗练的特点。此外, 柞榛家具在造型上还遵循了实用性、陈设性和观赏性并重的原则。

(二) 纹饰雕刻精美, 结构比例均匀

南通柞榛家具和明式家具相比, 在纹饰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柞榛家具摆脱了明式家具圆柱、圆杆的线条造型, 变成了方住、方杆为住的纹饰。南通传统柞榛家具, 桌、椅、床、案、几、榻等造型的主体纹饰都是“拐子”纹, 这种纹饰是由勾曲纹演变来的。通派的匠师在运用这种纹饰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照搬, 而是千姿百态、等变化多端的。例如, 有的在拐子上配有龙头、有的配有寿桃、有的配有凤头。例如, 在茶几的地盘上, 在两根木料的衔接处雕有松、竹、梅等图案。通常在同一件家具上通常运用阴雕、阳雕, 凹线、圆线, 镂空、浮雕相结合的技巧, 在表达手法上采用的是写实、写意, 对称、呼应相结合。

在结构比例上南通柞榛家具一方面具有榫卯结构。在我国榫卯结构有较长的历史, 在制造过程中不需要用胶和钉, 只靠榫和卯的艺术结合, 就可以使家具非常的牢固, 而且还便于维修的拆装。这种独特的制造艺术, 体现了中国人内敛含蓄的审美观。另一方面南通传统柞榛家具体现了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 结构也比较科学。其中以太师椅为例。太师椅的靠背高与搭脑高的比例、椅宽和背板宽的比例、扶手高和座屉高的比例都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

(三) 布局格调合理, 加工工艺细致

在布局格调方面, 一方面通宅一般都既高又大, 在家具陈设布置方面比较讲究。追求主次分明, 对称平衡整体风格平稳陈静、端庄大气。这种典雅方正、对称稳健的陈设文化, 符合我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和美学精神。另一方面, 南通柞榛家具的格调清新为重、高雅为贵, 贯穿了以使用功能单一、观赏陈设为主的理念。例如, 棋桌、茶几的功能并不多。这种追求高雅的格调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追求优雅散逸的生活, 对大自然有整体平衡、天人合一的观念, 再加上受我国传统文化高洁、浪漫等情操的熏陶, 在做家具、建园林的时候, 保持一种诚朴的心态, 清静的境界。

在加工工艺方面, 南通传统柞榛家具一方面在原料处理工艺上要求高、耗时长。从柞榛树到家具用材, 都要经过四到五年的处理时间。从浸水脱皮到自然脱脂再到最后裁弯取直, 都经过了精细的加工。另一方面, 做工是家具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方面, 南通传统柞榛家具不管是线脚的方圆、曲直, 用料的粗细, 还是榫卯的松紧、大小, 兜料的拼缝、裁割等都显示出了工匠的手艺。其次, 由于柞榛木的沉稳本色和自然纹理十分的令人陶醉, 所以南通柞榛家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 会呈现出褐红色的包浆, 使用的时间越久所表现出来的古香之感越是浓厚。最后南通传统家具最吸引人的是雕刻技艺, 很多家具本身就是较好的木雕作品, 雕刻的线条格外的光滑匀称, 几种雕刻手法结合在一起, 体现出了南通传统柞榛家具的精美技术。

南通传统柞榛家具不仅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审美性还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在欣赏南通传统柞榛家具的时候, 可以从造型的神韵风姿、雕刻的精美、做工的“包桨”、“皮壳”等方面入手, 了解它的特点有纹理优美、木材坚硬;以线为主、造型简练;做工精细、结构严谨;格调高雅、布局对称等等。在欣赏它的美时, 要从它的特点中去理解我国古代人们特有的内在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需求。

摘要:在我国古典家具用材方面, 大家知道的最多的是黄花梨、檀香紫檀、金丝楠木等, 对柞榛木了解的并不多。在我国很早就开始利用柞榛木了, 柞榛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东南东, 其中江苏南通地区的柞榛木最著名。南通制造的柞榛家具沿袭了明式家具的特点, 整体表现出一种清新高雅的风格。

关键词:南通,柞榛家具,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钱钰华.浅析南通传统柞榛家具的文化内涵[J].考试周刊, 2011 (77) .

浅议江南传统民间家具结子 篇8

结子即为中国传统家具构件, 起装饰点缀家具的作用, 往往位于家具两横梁之间, 常见于桌、椅、床等。有关结子的称呼有很多, 北方称之为“卡子花”“矮老”, 南方较常称为“节子”“结子”或“吉子”。从节子、结子到吉子, 是自然、装饰与文化的演变。从对结子的称呼可以看出人们对结子所寄予的喜爱之情, 也反映出从自然结构到人文价值的体现。

作为家具构件, 结子起初有支撑作用, “节子”之称也体现出家具构件的原始意义。发展到后来, 尤其是清中晚期, 结子的装饰性作用加强, 又因“节”与“结”“吉”谐音, 有情结、吉祥的美好寓意, 人们对其寄予无限喜爱之情, 因此这些结子的雕刻极尽工时, 在家具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结子充分反映了民间的审美内涵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具有较高的民俗价值及美学价值。

不同于北方结子的粗犷干练, 江南水乡的灵气赋予了民间工匠独特的审美内涵, 其雕刻的结子隽秀清雅, 既有文儒明洁的文人气息, 又有稚拙朴实的民间特征, 做到雅俗共赏。

一、结子的起源

结子的起源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考证, 有学者认为是源于明代家具上的矮老, 但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 结子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隋代。山东嘉祥英山一号隋墓壁画《徐侍郎夫妇宴享行乐图》中出现的胡床, 两枨之间嵌有云纹结子, 这三个结子起到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造型优美。

结子在辽代的壁画中也有见到。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众多桌子图像中, 枨、矮老有丰富变化, 这是其最具特点之处, 壁画中的各类桌子在结构与装饰上主要使用枨与矮老, 这些既是结构部件, 也可谓装饰部件, 但是均朴素无华。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张文藻墓出土的大木桌, 桌与横枨之间嵌有圆柱形细条棍, 起支撑作用, 这些细条棍朴实无华, 没有任何装饰, 但也可看做矮老, 从中可以看出结子的起源及演变历程。此外, 北京房山区天开塔地宫出土辽代木桌上也有结子出现, 并且已饰雕刻。

有关结子起源的考证尚且没有定论, 笔者也是从现有的史料记载及出文物上进行的考证, 将结子的起源从明代向前推到了隋代, 若有不详实的地方, 还请各位学者纠正。

二、结子的雕刻题材及工艺

结子雕刻的题材大致可分为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及山水题材。其中人物纹样最具精彩, 大都包含有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名著典故等, 独具特色。明代至清初, 结子多单圈、双环、方胜、灵芝、团螭、团凤等式样, 清代日趋繁复, 雕琢精美, 尚有一方寸大小的结子雕上一曲戏文故事的内容。明代家具装饰的结子, 常以少胜多, 单纯醒目;清代家具装饰的结子, 无论山水、人物、花鸟, 喜以多为胜, 讲究所谓“闹猛”, 有“看头”。大件家具上制作成套装饰的结子, 内容相互连续, 多至几十处, 极其可观, 它们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珍品。1民间家具结子多以雕刻或髹漆方式出现, 不同的题材与不同的雕刻手法常常代表了不同地区、不同流派家具的风格。结子多数是呈对称方式或放射状雕成的各种花草纹样或吉祥图案, 其定型样式有数十种之多, 它们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器物与不同档次的审美要求。

江南民间家具中的结子通常有雕刻、髹漆、镶嵌、贴金、描金等工艺, 有些作工精致的结子则包含了上述全部工艺。

雕刻工艺是结子最基本的工艺流程。主要有浮雕、镂空雕、圆雕等, 其中以浮雕为主, 浮雕又可分为浅浮雕和深浮雕, 以东阳工为代表。结子雕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家具美学价值的优劣, 雕刻精美而传神的结子会给家具生命力的象征, 江南地区民间家具上的结子大都雕刻精致, 其中又包含有民间审美的那种稚拙可爱的趣味, 可谓雅俗共赏。髹漆工艺除装饰美化结子外, 对其还起到保护的作用, 常髹饰朱漆或黑漆, 民贵木材多髹饰清漆, 结子的髹饰工艺以宁波工为代表。镶嵌工艺可分为骨嵌工艺、木嵌工艺、骨木合嵌工艺。结子镶嵌的表现形式可分为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结子装饰中, 还有饰金工艺, 结子的饰金工艺也以宁波工为代表, 朱漆为底的基础上, 贴饰金箔, 更显金碧辉煌, 尤以嫁妆家具中的结子为最。

三、江南结子的美学价值及民俗内涵

结子是民间美学价值浓缩的精华, 在家具装饰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方寸大小的结子题材丰富, 常雕刻动物、花卉、人物故事。结子本身是静止的, 但其中的雕刻则是栩栩如生, 绵延流畅, 展现出流动感, 做到了动静结合。民间艺人赋予了结子以艺术的生命力, 它们就像是动静交融的小巧精灵, 带有韵律节奏感, 给我们以美的启迪。民俗内涵集中体现在民间的传统礼俗中, 礼俗是一种被神化了的传统, 它不会被轻易抛弃的原因是乡土中国是一个变化极其缓慢的社会, 变化的缓慢赋予传统以有效性。2结子的装饰题材体现了民俗内涵中的民间信仰, 做到有图必有意, 有意必吉祥。这些题材取自生活, 却又高于生活, 人们将未来的憧憬及对现实生活的祈愿都雕刻在小小的结子中, 这正是对乡民日常生活的总结和提炼, 从中也反映出礼俗的一个侧面。

结语

江南传统民间家具的结子装饰, 其工艺特征、纹样题材、审美内涵及民俗意义都独具特色, 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空灵, 又包含了民间稚拙的审美趣味, 是民间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中国传统民间家具的装饰素材主要来自原始和传统观念与生命交汇的融合;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如动物、植物、地貌等;佛教、道教的影响, 对神佛与仙界的崇拜;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如祈福、祝愿等;人们日常的生活内容。3这些装饰特征在结子中都有所反映, 结子浓缩了艺术、审美、民俗等精华, 为我们研究传统民间美术、民间技艺、民俗内涵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摘要:中国传统民间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选材、制作到形体结构、装饰设计等, 其发展演变及设计理念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的造物观。本文选取江南地区传统民间家具结子装饰进行研究, 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地区民间家具装饰工艺的考究及独特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民间家具,结子

参考文献

[1].濮安国.明清家具装饰艺术.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1年.第58页.

[2].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 1998年.第57页

最后的传统家具 篇9

关键词:中式家具,传统,现代空间,契合

一、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的空间关系

家具作为一种商品, 在流通领域中占有着自己的独特地位。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美, 体现在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交替运用产生的虚实明暗的空间节奏感, 又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分隔产生的丰富的空间流动美。中国古建筑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框架结构的建筑, 柱子是其承重构件, 在平面上形成柱网, 墙体隔断只起围护作用, 而不起结构作用, 故有些是可以移动或拆除, 这样就赋予了建筑内部空间极大的灵活性, 使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大空间内任意划分出多个不同用途的室内空间, 而中国传统家具在组织与分隔室内空间方面, 也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长久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室内空间的限定方式。

围与透、虚与实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设计思想, 墙是建筑中实的部分, 而门、窗、洞、廊则属虚的部分。它们与实墙之间形成的虚实对比、围透对比都非常强烈, 而介于这明确的虚实之间, 起到过渡作用的就是格门、罩、隔断、屏风、博古架等设施和家具。在我国传统室内空间, 这样的手法常可见到, 它们既可以分隔空间, 又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变化。中国传统的室内空间最有特色、最突出之处就在于综合运用隔扇、屏风、罩、博古架等创造变化丰富、隔而不断的流动性的室内空间。因此,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美, 体现在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交替运用产生的虚实明的空间节奏感, 又体现在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分隔产生的丰富的空间流动美。

我国传统家具中的最为常见的是用帷帐、屏风、隔扇、博古架、书架、各种罩、太师壁等来分隔空间, 通常兼有划分室内空间和装饰的双重效用。屏风, 在组织和分隔室内空间上, 有着与建筑室外空间中的影壁和屏门相似的功效。由于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 屏风和屏门、影壁均不与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发生直接关系, 从而使它们的设置灵活多变, 可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和使用要求, 进行不同形式的设置, 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 典型地反映出传统建筑构成要素的灵活性特征。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始终沿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脉络共同演进, 注重追求浑然一体的空间艺术效果。

二、中国传统家具与现代室内空间观念的契合

本文提到的中国传统家具主要是指明清时期的家具, 尤其是明式家具。它无论是造型、装饰还是结构、品种、功能等方面, 都倡导着一种简约的设计风格, 形成为后人所认可的中国传统风格中的精华之作, 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生活方式。

现代设计的源头包豪斯同样为我们提供了美学的朴素、严格、极简主义, 以及几何的线条和空间, 并且它的设计与中国工匠雕刻的木制家具同样是在宏伟中透露出朴素。西方建筑巨匠莱特的“有机建筑”就是他对东方文化的向往及对老子哲学的了解和应用的体现, 对待材料, 主张既要从工程角度, 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 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 避开它的短处, 这与中国明清家具对待材料的态度异曲同工。6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极少主义风格的基本特征是以否定、减少、净化的思想, 彻底摒弃了琐碎的定式, 去繁从简, 这一基本特征对当代建筑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设计中所采用的以最简洁的手法隐含复杂精巧的结构, 从而获得建筑的本体, 留下简洁明快的空间, 成为当今建筑界乃至艺术界的潮流。这与明式家具洗炼线型的造型方式有着某种设计理念上的契合。

实际上, 现代建筑语言所提倡的流动空间与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分隔所提倡的虚实变化有相似之处, 现代建筑形式的简洁性与明式家具所呈现的简朴之美能够形成很好的配合, 而后现代所提倡的人性和装饰性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点。因此, 如何将极具艺术性的中国传统家具运用到现代室内环境中, 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过程。

三、现代建筑空间环境的复古情结

1. 中国传统家具的现代化审美涵义。

中国传统家具是以明、清为代表, 尤其是明式家具以其大气、流畅的魅力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古典家具的美在于它的沉静, 流线的结构线条和材质本身的纹理色泽, 这些都使古典的中国家具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体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所推崇的气质:内敛而高贵的风范流露于细节当中。因此, 在今天现代化的生活中, 它的回归也是不难理解的。

从家具造型上看, 中国古典家具在造型上呈现着质朴、雅净, 在结构上保存着坚固、牢实的特点, 既耐用, 也是耐看的。其实现代生活中所追求的简练明快的格调在本质上和明式家具具有相同之处, 正因为明式家具崇尚简约, 才使在选材时必然追求天然美, 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纹理与质感, 这与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时尚完全是契合的。

从家具用料上来看, 中国古典的家具, 特别是明清家具, 用料合理, 既发挥了木料的性能, 又充分利用和表现了材料本身色泽与纹理的美观, 达到了结构和造型的统一。其中紫檀、黄花梨为上品, 最为典雅, 又各具特色。雕饰多集中于一些辅助构件上, 取得了重点装饰的效果, 明清家具类型和样式丰富, 既满足生活起居的要求, 还增添了审美情趣, 为人们创造高标准的艺术生活, 并且讲究生活细节的特质。

再就明清家具的审美方面而言, 在符合使用功能、结构合理的前提下, 明清家具又根据家具的特点进行艺术加工, 造型优美、比例和谐, 重视天然材质纹理、色泽的表现, 选择对结构起加固作用的部位进行装饰, 没有多余冗繁的不必要的附加装饰。这一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另一方面又极具先进性, 这与现代的设计观念和回归自然的精神理念不谋而合。

明式家具“以人为本”的思想, 与现代人是共呼吸的。在明式家具的造型上, 简洁到不能再简洁了, 其流线型、大平面, 都与现代审美观念吻合, 摆放在现代居室里, 非常统一和谐, 使人心胸敞开, 情绪安宁, 也是现代人所赞赏的。同时, 明式家具取材有的贵重 (如鸡翅木、黄花梨) , 能显示主人的品位。总之, 典雅、高贵, 是明式家具不可代替的魅力, 几乎成为起居中的时尚。

2. 传统家具现代化是主流趋势。

中国传统家具经过漫长而连续的历史发展, 体现出“现代”的属性———直率的设计思想、美妙的构造、细致的材料加工及精良的技术, 再加上对人体舒适度的考虑,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设计师和工匠们在创造和发展现代家具方面所具有的活力和才智。

从许多现代家具设计师的思想和作品中, 不难看出他们在设计中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家具所表现出的极大兴趣, 以及中国家具对其设计的影响。如包豪斯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标准与中国的宋式和明式家具几乎相同:丹麦的袖木式 (Teak Style) 家具与中国明式家具有着相同的思想;袖木式家具的木料是手工加工的, 边和角都呈曲线, 而且非常平滑、工艺十分精良, 这也正是这种设计风格的主要特色之一。汉斯·韦格纳, 他的“1946中国情”“1949之椅”、“1950之椅24号”等等, 都直接以中国明式椅子为原型, 其靠背的形状、顶部和展宽部分呈曲线形的靠背支柱、椅背中间“Y”铲形的靠背板, 这些元素都源自于中国的家具设计。

在现代家具设计运动中, 谁也不能忽视“芬兰学派”、也许芬兰的设计是间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一个典型例子。其作品简治、实用、舒适、工艺精良。芬兰为世界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现代家具设计师, 如老沙里宁、阿尔比·阿尔托、约里贝·库卡波罗、约里奥·威赫海蒙等等, 从他们的作品中, 总会透露出一些东方的意匠———直接的或者是非直接的中国意匠。

四、中国传统家具陈设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作用

家具通常是营造室内环境气氛的主角, 是陈设中的重要部分, 它对整体风格的影响重大, 中国传统室内空间的家具陈设有着鲜明的特点,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提炼到一些精华, 运用到现代室内环境的创造上。以明清家具作为装饰的主调, 全盘照搬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还要建立在与新的现代生活相匹配的前提下。所以, 只有经过改良或精心的设计, 才能取得风格与功能上的统一。因此概括来看, 中国古典家具在现代室内环境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 烘托气氛。

室内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空间气氛的表达。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功能空间需要不同的氛围, 一些必要的艺术手段是体现空间气氛的保障。由于传统家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也常被人们用来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 端庄优美的造型、美丽的木材纹理加上金黄的铜饰搭配给传统家具增添了许多艺术魅力, 放在室内不仅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 也为现代室内环境添加了一笔浓重的中式色彩。

2. 分割空间。

中国传统的室内空间最有特色、最突出之处就在于综合运用隔扇、屏风、罩、博古架等分隔空间, 这种方式形成的空间往往隔而不断, 而家具自身的通透形态也有着与它们相协调的空间渗透作用, 进而共同营造了中国传统建筑灵动的空间意境。

这种对传统空间的分隔方法, 依然可以运用在现代的室内空间中。现代室内空间运用多宝格, 不仅可以作为分隔空间的手段, 而且还可以作为陈列架, 从而彰显了主人的品位。而隔扇、屏风的作用更多的是来示意空间, 因为传统的中国室内空间设计观念中, 大部分室内空间是要求过度而不是划分的。

3. 强化主题。

如今, 人们开始对生活环境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新的要求, 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成为人们所关心的对象。中国明清风格的古典家具作为一种符号在空间中点缀出一丝怀旧情调, 即可以体现室内设计的主题反映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品格。

传统室内风格中文化内涵的体现还表现在具有意象特征的装饰、陈设件上。千百年来人们形成了用象征、寓意、谐音和祈望的手法对生活寄托希望的习俗, 通过在室内放置一些这样的陈设品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现代室内设计中也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局部点缀室内, 将传统哲学、伦理、审美与现代环境结合在一起。

4. 装饰渲染。明清家具装饰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应用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局部点装饰型;二是实用性装饰;三是整体装饰型。

局部点装饰主要采用一些小摆件来装饰小空间。实用性装饰主要运用在大空间中, 如客厅或书房中的椅子、桌子不仅作为装饰品而且作为生活用品使用, 创造出强烈的古典家具风格。整体装饰型是指除了家具、装饰取明清古典风格外, 在建筑及装修硬件上作整体的明清装饰风格的营造, 具有很强的空间装饰气氛, 这一类型对建筑空间本身的要求比较高, 应具有较大的面积和高度, 是最典型的明清家具装饰风格类型。

五、结语

传统并非不变的恒量, 而是相对稳定的变量。传统的延续与消失取决于它能否适应变化与发展中的社会要求, 而非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中国传统家具作为世界家具发展中重要的一个体系, 在现代家具的发展中都做过特有的不可缺少的贡献。在当今的室内环境中, 它依然能够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及创新问题, 一直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方向。而室内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又与其他形式的艺术有所不同, 室内文化艺术强调实际使用功能, 但又往往和精神意识联系在一起。室内文化艺术形式的营造, 与其所处的地域及时代密切相关。室内装饰风格虽然与时代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联系, 但其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情结。在当代生活, 室内环境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活实际的需要,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发展提高的要求。

其实, 在室内环境中, 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内容的形式和载体很多。室内构件和装置, 家具及陈设, 围和材料等等, 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不可否认, 中国古代建筑及装饰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内容, 其一贯的历史继承性使其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这些具体文化形成的民族性, 不仅是前人经验的沉积, 也是前人智慧的积累。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唐开军.家具装饰图案与风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4.[2]唐开军.家具装饰图案与风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4.

[3]李宗山.中国家具史图说[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1.6.[3]李宗山.中国家具史图说[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1.6.

[4]杨耀.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0.[4]杨耀.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0.

上一篇:鸡肉品质下一篇: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