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最后的猎人有感

2024-10-01

观最后的猎人有感(通用8篇)

观最后的猎人有感 篇1

观《最后的猎人》有感

卫志东

10级食品质量与安全3班

201030610322 摘要:生活在群山和湖河的怀抱中,以自然万物为伴,靠打猎觅食为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当繁乱而紧张的生活开始充斥挤压着人们的身心的时候,这变成了无数人梦里幻想中的自由美好的生活。可是,人们在希望着大自然能够给予我们什么的时候,却总在贪得无厌的像自然索取要的东西,无止境的杀戮和破坏让这个维系了我们无数代人的家伤横累累。电影《最后的猎人》中的主人公诺曼温德,这个世上最后仅存、对庄严的洛基山脉拥有深刻理解并尊敬自然的猎人之一,将我们带上了一趟开创之旅,进入到一个独特绝美的环境,在那里面是一片最纯净而美好的天地,去感受他与动物及大自然完美结合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污秽的心里冲洗在大自然的呼唤里得到洗涤。关键词:猎人 大自然 保护

正文

1.电影简介

电影《最后的猎人》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记事片,是史上第一部 跨越两季严冬零下五十度拍摄的电影。故事讲述了诺曼温德,这个世上最后仅存、对庄严的洛基山脉拥有深刻理解并尊敬自然的猎人之一。他与印地安人那哈尼族的妻子涅芭斯卡,以及一群忠实的哈士奇猎犬,生活在一个以季节变化为节奏的世界:在冬天的雪地里驰骋、跨越汹涌的河水、遭受大灰熊与狼群的攻击,都是猎人寻常生活的一部份。诺曼在这个有时大风雪盖过说话声的冰雪世界,培养出他独特的生活态度。这部电影是对这个景观壮丽、辽阔原始的高海拔国度的礼赞。我觉得本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不过是一部平实的纪录片,记录的是一名普通的猎人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足迹,以一个猎人的经历和感受来折射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道理,从而引起人们对自然的思考。2.电影人物性格评价

2.1男主人公:丈夫诺曼温德

电影中最能体现出诺曼温德生活信仰的一句话是来自他的自述“只要他不对自然需索无度,获取但绝不贪求,这是猎人的信条”。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真的这么做到了。当伐木公司为了修公路毁坏了森林,以及危及到他的生活环境时,他有的是深深的无奈,无奈的是人类像自然无休止的破坏,无奈的也是像他一样很多的生物不得不迁徙,而且面临死亡。

对于自然,对于生活,诺曼温德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他说:“猎人最重要的不是能够猎到什么,而是一种体验”。所以他并不会贪婪残忍的猎杀动物,而是当成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他也深知人类在大自然扮演的角色:猎人的活动维持了自然中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平衡,所以他尽心尽力的去完成这件事情。

在大自然中生活的诺曼温德,保留了人类祖先最原始的品质,他和他生活环境里的动物一样,独立坚强,勇敢正直,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妻子,扎实的生存能力使他并不需要社会所能提供给他的东西。他和自己养的狗吃猎捕来的动物或鱼,他的雪橇、球拍、小屋、独木舟,全都是自己用森林砍伐来的木头制作而成。皮革是伴侣涅芭斯卡用古老的方法为他鞣制,就像古代的塞坎尼印第安人那样,从动物的脑中抽取鞣酸,之后再以烟熏毛皮。猎捕山猫、河狸、貂、狼、狼獾,则为他们提供其它所需。每年春季来临,他都会前往白马镇或道森镇贩卖毛皮,并添购一些生活所需:烟丝、弹药、需要更换的陷阱、面粉、火柴、蜡烛,以及无线电用的电池„„。

而生活中的诺曼温德不过是一个以打猎为生的普通猎人,但是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极富感情的人。他会因为猎杀了一只麋鹿而在它面前祷告,因为自己最信任喜爱的狗儿被车撞死而潸然泪下,因为自己的狗儿和马儿救了自己的命而感动到不断赞扬和抚摸它们,会因为很久未见而和朋友们在酒吧饮酒唱歌狂欢,也会因为想去见一位同样是猎人的老朋友而不顾路途的凶险而出发。

诺曼温德在他所生活的地方是毫无疑问的最“富裕”的主人,他甚至听到一点声音就能分辨出它是什么,也非常熟悉自然里的一草一木,他能够在这片属于他和他妻子的环境里尽情的展现他的打猎才华。但是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离开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回到现代生活里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应该怎么生活。这也许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可笑而难以置信的事情,但诺曼温德却思考过了很多次,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尽管他也无数次的跟妻子和朋友说要收手不做了,已经决定了这是自己的最后一季。可是春天来了,溪水潺潺,湖水碧绿,一切又恢复了生机,但他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做猎人。2.1妻子涅芭斯卡

涅芭斯卡在这部电影中折射出了妇女的很多优良的品性。首先最为一名妻子,她忠诚于丈夫,生死相依,她勤劳持家,能吃苦耐劳,也会自己出去打猎。从一名普通人的角度看,她也有很多好的品格:善良有爱心,聪慧,勇敢。在小狗阿布什被诺曼温德冷落和轻视时,她会不停的安慰和鼓励它,会因为它的脚受伤了专门做一个小靴子给它,并且不停的去说服自己的丈夫好好对阿布什。也会在丈夫出去打猎的时候编织衣服,做家务。3.电影给人们的启发和意义

这部电影虽然很平实,但是却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体现了很不平凡的深意,告诉了我们人应该如何和动物以及自然和谐相处。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社会和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生产力水平急剧提高,人们忽视了生产力的文化属性,造成了人和自然关系的恶化。【1】在现代生活里,人类过度的像自然索取资源,滥杀野生动物,以及让我们生活的地球岌岌可危,大自然也开始像我们报复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自然灾害频发,大量的也是动物以及或者濒临灭亡等等。由于人们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激化了人和自然的对立,加剧了人和自然的矛盾冲突,因此迫切要求人们更加重视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2】人类真的应该非常认真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开始善待我们生活的大家园,才能平息大自然的怨气,才能维系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电影以诺曼温德的自述将我们慢慢带进他所生存的地方,身临其境的去体会他的生活。也以他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将会了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诺曼温德告诉我们什么是勇敢,独立坚强,他敢于接受大自然残酷的考验,无所无惧。相反的是现代社会中的人安于舒适的环境,受到一点打击和挫折就承受不了,但是这个诺曼温德的故事惊醒我们只有适者才能生存。诺曼温德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和信条。诺曼温德不但靠双手养活了自己和自己的妻子,承担了生存的责任,而且也在自然中扮演中维持生态平衡的角色。他的一句话很打动我:“我也是一个动物,如果我死了就让4只动物生存了”。为此他恪守不对自然需索无度,获取但不贪求的猎人信条,不过度的猎杀动物,始终如一的做着保护好自然环境的责任。这也反衬出当代社会中那些为了一己私欲,不顾亲情友情,贪婪无度的的人的卑微。我们的生存的地方是自然给予的,我们肉体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美好的社会是很多人共同创造的,因为我们在谋求生存的同时也有责任为这个地球,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人在发展的同时也要秉承保护自然的原则,共同经营好我们的大家庭。

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理解人性 ,人是善与恶的结合体 ,即人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魔鬼。人性的善与恶潜在人的自然属性之中 ,而人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 ,当具备一定社会环境与条件时 ,善与恶才会显露出来。人性的主要弱点在于权欲、物欲与情欲中表现出来的恶行。人要认识自己 ,解剖自己 ,其最根本的东西是从人性来审视自己。【3】而人如果要真正的学会认识自己就要从自然寻找到自己根,如果我们像诺曼温德一样,真的去尝试体验那种原始的生活,或许我们能够让污秽的心灵得到净化。4.我的感悟

地球以及大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家园,它为我们创造了这个充满生机和色彩的世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也都是自然给予的。电影的男主角诺曼温德的所有优良品性也是在大自然的哺育中培养出来的,所以大自然也像一名良师益友一样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向大自然学习,收获的是无尽的智慧;一心想着征服自然,得到的却往往是抚不平的创伤。【4】我们更应该的是像自然学习,中国古代讲的四象八卦,“和”的道理都是从自然中感悟到的,他们说明的是我们只有保护好大自然,不过度的破坏和索取,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植树造林,循环利用水资源等,才能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美丽健康,人类的生活才能安定幸福。

我们虽然不能像诺曼温德一样退居到归隐山林中做一名猎人,但是我们可以秉承敬畏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心态,去建设好我们的家园,大人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时候我们生活的世界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贾敏仁; 科学技术与人和自然的关系形态[J],消费导刊,2008(20);【2】周巍; 刘爱玲;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J],科教文汇,2007(11);【3】杨寿堪; 路淑英;;论人性的弱点[J],湖南社会科学,2004(04);【4】宫淑巧,让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J],语数外学习,2011(Z2),12-13

最后的猎人 篇2

从表面上看,这是山里人和野猪之间延续多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斗。实际上,城市化正在消灭大量山林和耕地,野猪和猎人都被逼迫着在更狭小的场所作战

每年4至8月,61岁的塔山村村民邓荣清,只是一个普通老农。身材不高,小头宽肩,背有些佝偻,满脸灰黑色皱纹,有老山猫一样狡黠的笑容。安静地坐着,喉咙总会吞吐出低沉的咳咳。眼睛在没有阳光的暗处,显出浑浊的灰白色。

一入秋天,他就不再只是个矮小瘦弱的老人。

每年9月,政府规定的禁猎期结束,邓荣清会从淳安县里商乡乡政府领回猎人们寄存的枪支。全乡1万多人,一共40支猎枪。邓荣清说,整个乡里,他这把枪号933637的猎枪打的野猪最多。因为这个出色的战绩,他在县里拥有一些特殊身份,比如一张浙江全省范围内带枪狩猎的通行证。整个淳安县只有两张。

他从17岁开始跟着父亲和野猪作战。野猪是一种世代和山里人纠缠的动物。平时在深山里以树皮草根果腹。每年秋季,就到庄稼地吃精细的粮食。猎人和野猪的战斗一直没有胜负。每年都会从山上抬下几十具野猪的尸体,但每年庄稼地里,都会有野猪拱倒的庄稼,摧毁的粮食。

最近几年,这个位于浙江千岛湖畔的乡村里,人和野猪的争斗变得更加激烈。因为野猪正在增多。今年入秋以来,野猪泛滥的消息在山村里流传:每天晚上都有农田遭殃;鲁莽的野猪甚至在白天进入村民的后院,从厨房的窗口射击都能打到野猪。猎人们还赶出7只野猪的猪群,“我年轻时最多看到6只的猪群。”邓荣清说。

2007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浙江省林业厅、省公安厅组织开展以“为民除害”为主题的集中猎捕成灾野猪的专项行动。整个浙江省,有1000多个乡镇经批准成立了狩猎队,持有“两证”(猎捕证和持枪证)的猎手已近万人。

从表面上看,这是山里人和野猪之间世代持续的,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但现在有更强大的力量加入这场争夺——城市化正在消灭大量山林和耕地,野猪和猎人都被逼迫着在更狭小的战场上争夺。

猎人出发

从村庄步行到山里,沿乡村公路走大半小时。公路的一侧是政府的公益林,1998年后禁止砍伐。树木密密茬茬,掩盖了树林里的真相——山坡几乎是直壁,充满高过人头的锋利茅草,最适合野猪出没和藏身。

公路的另一侧是浙江少有的平地。尚未收割完的玉米、稻谷、红薯,都是野猪喜欢的食物。平地被连绵重叠的大山环抱。山色随远近不同,最远的暗蓝,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千里岗山脉。山脉四周逐渐低下的广大丘陵地带,海拔一般在400米以下。从淳安县到附近的开化、常山、衢州,都是位于千里岗山脉以下的矮丘。

最低地方海拔110米,邓荣清的村子就在这个区域。

11月10日晚,从山里飘来一阵雨。雨后的第二天是打野猪的最好时机。野猪夜里吃完庄稼,通常会进山找个平坦草密的地方睡觉,一夜奔跑不会超过60里。

邓荣清身着迷彩服、迷彩帽、绿胶鞋,腰缠由麻绳和木板组合的刀鞘,插一把猎刀,扛上猎枪出门了。猎人轻装上阵,从不携带食物或水,靠山泉野果充饥。要打到猎物,就得和它们拥有一样的生存能力。

相同装扮的四位同伴,牵着七条猎狗在村口等他。乡里惟一一家猎物收购站的老板说,这是当地最强的狩猎队。年纪最轻的余振发和枪法最好的余小林是队伍中的“前锋”,他们要赶着猎狗满山追赶野猪,在发现它的第一时间狙击。于金龙负责追踪,找到野猪进山的路线。邓荣清和余光根都六十多岁,负责守坝。邓荣清把这个岗位形容为“第二线”。如果野猪躲过前锋和猎狗的追捕,他们就要等在野猪逃跑的必经之路上解决它。

他们在一起合作5年了。“我们就像兄弟一样,”邓荣清说,他是队伍中的老大。如果有人在打猎中受伤,猎物换来的钱就全给受伤的人治病。他们一起买了联网的电话卡,相互之间打电话不要钱。

多年在山林里和动物追逐,他们的技艺和装备都在不断更新。从前的土枪15分钟才能放一枪,现在猎枪一分钟可以放四枪。从前晚上打猎都是在准星上缠一根白色的棉条,现在可以带头灯打。从前用竹哨互通信息,现在换成了手机。

但一些基本原则没有改变。邓荣清的父亲告诉他:梅花鹿、穿山甲不打,因为对农民和庄稼没有伤害。豺狗要避开,它对着你叫你就会倒霉。而且它吃动物,对山里人有好处。打幼崽不经济,肉太少不好分。上半年一般不打猎,因为立冬以后动物的肉才好吃,野兔除外。进深山打猎,早上十点以前不能东问西问。

没有人能比猎人更了解大山的美妙。再过一个星期,他们会进入海拔约800米的深山里。站在山巅,云雾缭绕,植物像瀑布一样悬挂在峻峭的石壁上。

和这里相比,“千岛湖这边根本不算风景。”余振发说。他是队里最年轻的成员,今年40岁。从他身上可以看到猎人们年轻时的身影:瘦小,精悍,好斗,喜欢在山林里游走。他的妻子比他小20岁。邓荣清说,因为喜欢自由自在,猎人们都很晚结婚。

最后的猎人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打猎是乡民和野兽争夺山林资源的手段,又像是场盛大的乡村集会。打到猎物,见者有份,上山围猎的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成为一支二三十人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在山里呼喝。邓荣清的父亲也是一个老猎手,出猎一次半个月,回来两手空空,打到的猎物早就被偶遇或跟随的村民分食干净。对一个家庭来说,“打猎的都是败家子。”邓荣清的老婆说。

但猎户因此赢得乡里人的“尊敬”。他们自称是乡里的“强者”。在乡村社会,面临土地、宅基地等家庭利益时,争夺总是很激烈。“没人能占我的便宜。”邓说。他曾经三次被选上村长,但他都不当。现在村里有什么大事,村干部都要来家里和他商量。甚至整个乡村社会的管理都是以他们为枢纽。邓荣清没有任何职务,但经常会有公安局、乡政府的人来找他沟通。“如果能管好我们,也就可以管住下面。”他说。

他们很可能成为最后的一群猎人。他们和野兽之间的角力出现了很多连这些“强者”也无法控制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威胁着狩猎的基本资源:猎枪、子弹、狩猎地带……

邓荣清家曾经有6支土枪。邓荣清带着两个儿子,一晚上可以打回好几只猎物。1994年,国家统一收缴农村自制土枪。1998年发放狩猎证,乡里每100个人中只允许2个持枪名额。

国家要求他们配备300块一个的铁质枪盒,装25发子弹的皮质子弹袋,围在腰间沉甸甸的一排。他们隶属公安局的保安科管理,公安局的人有时突然进村抽查:猎人们的枪是否锁在枪盒里,是否有给枪管上油、擦亮。他们每年上缴50块的林业资源费,30块管理费。

为了买到子弹,邓荣清要写好申请,去乡政府和派出所盖章,县公安局治保科审批,再到杭州市公安局开许可证和准带证件,最后才能在西湖边的弹药专卖店买到子弹。跑完所有程序,要在千岛湖镇和杭州市呆一个多星期。邓荣清总是一次买好三年的弹药,因为弹药靠调拨,并不是随时都有。今年杭州市西湖区的打野猪专项行动还没有落实子弹。浙江省民用枪支弹药调拨管理中心主任姜根旺告诉记者,狩猎行动将因此推迟一个月。

追逐的范围也在受到控制。打猎经常要追过好几座山。

余小林,以前为了生存而打猎,曾走遍半个中国。后来他一路寻找信仰,先在福建参加台湾传过来的佛教,然后回乡里创办当地的基督教。做起来后,又觉得乡村宗教都是骗钱的,遂专心打猎。他说这是他惟一的信仰。

1998年以后,猎人不能带枪跨地狩猎。

越来越狭小的战场

山坡上一片寂静。

语言是打猎过程中最多余的。经过多年的较量,野猪已经完全能分辨人的声音。

狩猎队员各就各位。余振发和余小林赶着猎狗进入对面的山林。邓荣清守的地方是一个U形山凹,他找一个有树的地方坐下。树可以保证守坝人的安全。逃命的野猪走直线,速度快,易攻击人。如果拉着一棵树,可以帮助人快捷地转身避开野猪的冲击。更危急的时候,还可以上树。

凹地的宽度约30来米。邓荣清有把握在这段距离内击中野猪。他打猎只带4颗子弹,“对着要害部位打,一枪毙命。”

很难说,里商乡的猎人们,现在是为了生存和生产资料而打猎,但肯定也不是纯粹的爱好。因为对枪支弹药的严格管理,猎人这个职业本身的合法依据几乎不复存在,而且,打猎的外部环境,正被一系列更强大的外界力量缩小着。

在离里商乡约一个小时车程的淳安县城,多山的地貌正被城市化的战略改变着。淳安县所在地原来叫排岭,因为山连山,岭靠岭。在过去的几十年,城市的建设者们从环伺的群山中挖出今天的县城。

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仍然延续在县城的新一轮扩张中。沿千岛湖往山里走,一路会看见挖山机的身影。政府正在最大限度地将野猪居住的场所,以百倍的价格进行增值。2007年,政府在千岛湖边挖出约300亩平地,卖了8个多亿。

2007年8月,淳安经济开发区中心区正在进入论证,计划用地规模200多公顷,比现在的千岛湖镇城区还要大。填湖和挖山的面积有20多公顷,用一位参与论证专家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个小香港。”根据淳安县国土资源局的资料,“到2010年淳安县城镇化率将达到29.69%,这对建设用地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城市扩张的每一步,最后都会传导到山林和耕地这根神经末梢。离县城最近的宋家村最优秀的猎人宋六苟,正为自己的土地将被政府低价征用而发愁。政府修建了新的广场,要征用他们村的土地,给新广场那边的原住民修建新的住房。又有200亩土地将会消失。宋六苟这个秋天还没有打到一头野猪,“地没了,野猪都不往这里跑了。”

人类和野猪生存空间的交错区越来越多——他们都没有选择。里商乡的土地资源中,山林占91%,耕地只占2%。1959年修新安江水库,汹涌而来的178.4亿立方立米江水,形成了美丽的千岛湖,也淹没了村里几百亩土地。如今当地村民人均只有4分地。村民往山腰上不断拓荒,开出一片片茶园和竹林。

高山居民也在城市化的影响下集中到平地。2004年淳安县的农村居民点面积比1996年减少372.29公顷。“千里岗的深山上面已经没有人居住。”邓荣清说。他前年冬天到海拔千米的地方打猎,只看到一些断壁残垣。野猪在深山中吃不到粮食,“都下到平地上来了。”

野猪自然繁育的数量也在增加。野猪是偏R型物种,繁殖能力强。一头母野猪一年可以生两窝,每窝6至8个。每年4至8月是禁猎期,邓荣清负责将乡里40支猎枪收缴,送到乡政府司法所保管。这段时间是野猪的繁殖期,小野猪可以安全地长到六七斤。一只2斤多的野猪就可以单独生活。

根据林业专家历时5年的《浙江野猪资源调查研究》,目前全省有野猪10万头左右,种群密度在0.5只/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0多个市。千里岗以下的里商乡位于其中。人和野猪都往这块土地上迁徙,战场越来越狭小,战争一触即发。

越来越危险的争夺

邓荣清从前年开始打二线。他体力大不如从前,进深山,队友要帮他背猎枪,有时还要停下来等他。

但他有很多狩猎经验:野猪不会在陡峭的地方睡觉;赶野猪要在野猪逃跑路线的上方约1米远的地方,压着它追。这样可以避开野猪突然调头攻击。在开阔地带,快跑的猪要慢打,野猪跑动时身体起伏很大,等到它接近草丛时,速度会有停顿,这几秒才是开枪的良机。慢走的猪则要快打,因为这是它启动奔跑的前奏……

已经是第四个小时了。四周一片静谧,仔细听又充满各种声响:风声,树叶坠落,鸟叫,地鼠刨洞……

树林中飘荡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大风刮过山林,又像是一种难以辨识的野兽嗥叫。这是余小林在召唤猎狗。进入深山,人和狗分散在茂盛的林木中,人走山脊,狗钻山窝,互相不见踪影。如果一方发现目标,再以口号或叫声联络。

猎人必须借助猎狗。成为一只猎狗前要经过多轮淘汰。首先是体型,“好猎狗的体型就像舞蹈演员一样。”余小林说,他是队里的训狗员。七条猎狗都身材不高,腰细腿长,前胸骨架饱满。

第二关是实战考验,不怕枪声,能听懂号令,“呜呜”是集合到主人身边,“驾驾”是向野猪发起攻击。最关键的是,面对身材和力量数倍于自己的野猪,要有股不害怕的傻劲。

一只猎狗训练成功,就被禁止与村民和其他土狗接触,被关在一个约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只有上山才被带出门。每年4至8月禁猎,它们就4个月不出房门。“接触平常的世界多了,它们就不凶了。”邓荣清说。

打野猪,危险重重。被追击的野猪总会做困兽之争。发动攻击的前20米,速度和力量比狗强10倍。通常是往猎人两腿间直冲过来,用獠牙歪头一挑,足以分筋错骨。去年跟随邓荣清他们上山的一个猎人,就被野猪挑断大腿筋。余小林斜挎着一个绿色小帆布包,里面装着止血药、消炎的青霉素、头孢、一次性针管,还有镊子、缝合用的弯针,用于给受伤的人或狗施行现场手术。

自从这几年开始使用猎狗,猎人受伤的大部分几率就转移给它们。猎狗靠嗅觉锁定猎物并通知主人,但茅草茂盛,人不一定能看见野猪的位置,无法开枪。这段对峙的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10分钟内,野猪就会攻击猎狗。去年一只“狗头”就是这样丧命的。

最勇敢的猎狗通常最短命。这支猎狗队“狗头”换了好几茬,有的前一天刚当上“狗头”,第二天就被野猪拱死。每条猎狗的肚子上都有挑伤。年纪最大的“来富”,肚子上有条约10多厘米的伤痕,左后脚筋也被野猪咬断,跑起来两步一跳。

战争的尾声

狗叫起来,凝固的山林突然生动了。猎狗的叫声,总是简短而有节制。连续吠叫表明野猪就在它50米以内的地方。

密林中传来第一声枪声,“噗”的一声,短促,沉闷。“打中了。”邓荣清笃定地说。

树林中传出一声嗥叫,清晰,痛苦,愤怒。随后是野猪蹄急速刨地的声音,似乎想挣扎着站起来。猎狗们狂叫着扑上去。

约摸十秒钟,传出第二声枪响。山林恢复平静。

野猪被拖到山凹的平地,是一只160斤的母野猪。它侧倒在那里,尖头,扁身,躯体长大,肋腹厚实,灰黑的身子长毛茂密。舌头伸出半截,蜷缩在嘴旁。

余振发站在它身边,右脸沾着血迹,像刚从菜园子摘菜后轻松地嘻笑着。他开了第一枪,打在右后腰上,打断了野猪的脊柱。余小林补上第二枪,打中头部,伤口还汩汩地冒血,淌下来,积在耳朵里,一只猎狗守在那里不停地舔。

下山的路很威风。沿路村民都停下手中的活,问:“打到啦?打到就好哦。”或者忧虑地叮嘱:“晚上还有野猪来呢。”

猎人们只是赢得今天这一战。可供他们保卫的山地越来越少。

真正的猎人也在消失。乡里的猎枪在减少,一些有持枪证的猎人已经放弃打猎,进城打工。邓荣清有两个儿子,他教会他们16岁就打野猪,但现在他们都去城里做电信生意,赚来的钱回乡里修了一栋气派的3层楼房。

余小林的两个儿子,一个上了宁波大学,一个刚考上浙江大学。

观最后的猎人有感 篇3

5月12日,这个日子是沉重的,在这一天,有许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他们个个都悲痛欲绝,其中有一个老师,他无私的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自己的学生。

这一天,汶川一所学校的谭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突然,一阵剧烈的震动,老师的第一反应——地震了,急忙疏散同学,知道教室里还有学生。他急忙冲进教室里,用身体支撑石块,保护躲在课桌下的四名同学。

我看到老师又返回已经快塌了的教室,因为迫不得已,让同学们缩到课桌下,竟然自己用身体死死地护住课桌,不让沉重的石块、天花板砸到学生身上,看到这一幕幕,我深深地震撼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老师,竟可以为了这几个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学生的生命,真是血浓于水。我看了这部电影后,更被谭老师他那无私,把学生当作自己亲孩子一样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要是我是电影中的老师,我如果逃出了教学楼,绝对不会为了学生冒着生命危险回到教室里去,我最多只会在外面喊一阵子学生的名字。这们老师却能毫不犹豫地回教室,并想尽一切办法救学生,让不生活着出去。其外,谭老师的那份沉着,任由学生大喊,学生很快会失去体力而死去。

在影片中,我还了解到了,谭老师日常生活中虽然非常严厉,但他一直也是非常关心自己的学生的。

谭老师有着为教育事业献身的高贵品质。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学生的生命,他的躯体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不死,他的精神将会被所有的人记住,他铸成了不朽的师魂!

读《猎人笔记》有感 篇4

这部书是一部记述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是屠格涅夫首部现实主义力作。小说以一个猎人的游猎为线索,通过二十五个故事刻画了,地主.医生.贵族和知识分子,农奴等众多人物形象,揭露了农奴主的残酷与虚伪,农奴生活的悲惨和无奈,对农奴制度进行了无言的讽刺与批判,并对美好生活寄托了渴望与追求。

屠格涅夫生于贵族之家,确一生反对农奴制。在屠格涅夫,优美的笔调下,俄罗斯的自然风光、人民的善良,淳朴、生活的艰辛,幸福,汇成一条人沁人心脾的春水,婉转舒缓,流畅不息。

《猎人笔记》中风景描写很多,都韵味无穷。这本书反映了那时候不公平的伤害,但对生活的期盼和希望,仍没有改变。这本书把俄国广阔的大草原,也成一幅画,一首歌。主要的就是对农奴制的不公平而反对农奴制。

读《猎人海力布》有感 篇5

读完《猎人海力布》后,我合上书本,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海力布那舍己救人的情景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令人深思……

猎人海力布救了海龙王的女儿,得到了一块宝石。因此,他便能听懂动物的话。不过,如果把听懂的禽兽的话告诉别人,自己就会变成一块石头。一天,海力布上山打猎,听见小鸟在议论夜里会有洪水把村子淹没。海力布听了,心急如焚奔回村里,把消息告诉大家。大伙儿却不相信。海力布急得哭了。为了乡亲们的生命,他毅然决然地把真相告诉了大家。然而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乡亲们含泪离开了。到了晚上,洪水果然淹没了整个村庄。

我深深地被海力布这种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折服了。这种伟大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追往昔,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赶走了侵略者,使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他们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不正是海力布精神的生动体现吗?

看今朝,有多少无名英雄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奋不顾身、无怨无悔。他们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不也是海力布精神的继续与传承吗?

请看:长江流域洪水来了,解放军战士义无反顾地用自己单薄的身躯堵住的决堤的洪水;高楼大厦着火了,消防队员率先冲了上去,在滚滚浓烟和熊熊大火中抢救出无数生命;今春的江南大雪不期而至,电力人员在刺骨寒风与冰天雪地里爬上了高高的铁塔。铁塔倒了,然而,皑皑白雪中却出现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读《猎人海力布》有感 篇6

当我读到“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把嘴里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时,心想:龙王为什么要想一会儿呢?经过我反复阅读,才找出了答案。原来,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为了报答他,龙王决定把嘴里的那颗宝石送给海力布。当然这是一个无价之宝,只要含在口里,就能听懂各种飞禽走兽的语言。但如果把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别人就会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有了这块宝石,海力布打猎更加方便了。

有一天,海力布从一些小鸟的议论中得知,今晚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他立刻跑回村去,叫村民们快快搬家。可是村民们仍然站在那儿,问他为什么。海力布左右为难,不告诉吧,乡亲们会死去;告诉了,自己又会变成石头。再三思考,他做出了死的决定。于是,他把事情的一五一十斩钉截铁地告诉了乡亲们。说罢,他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海力布死了,他的精神却在人民心中永存。由此我想到了那些为革命捐躯的勇士们。他们为了救中国,为了子孙后代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前仆后继,抛头颅撒热血,才换来革命的成功和胜利。

他们不是海力布,却胜似海力布。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在奔向现代化的今天,海力布的精神仍需要发扬,如果每个人能把国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能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那该多好啊!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 篇7

5月12日2时许,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使许多无辜的人民失去了生命。这天下午,谭千秋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课,突然,地震了!谭老师指挥同学们井然有序地逃离教室。但是,还有四名同学还没能跑出去,教室就开始倒塌了。谭老师飞身扑到了他们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死死地护住了四名学生。读到这里,我被谭老师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深深感动了。

其实,在这次大地震中,像谭千秋老师那样舍己救人,一心为学生着想的人民教师还有许许多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的教师苟晓超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连续三次往返教学楼三楼,一口气救出了五名学生,自己却没能逃出去,在被人送往医院的途中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这样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呢?

读《最后的安息》有感 篇8

这是一本青少年非常喜欢的读物,名字叫作《冰心儿童文学全集》,里面的故事有悲有喜。让人读了留连忘返。感概万千。

我在众多的.故事中最使我感动的文章是《最后的安息》!内容非常丰富,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吧!写的是一个刚从城市搬到农村去修养的一家人。女主角叫惠姑,在一次偶遇当中她交了一位新朋友叫翠儿,翠儿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于是便到女妇人家去当童养媳。女妇人对翠儿一点也不好,整天要吧翠儿打得遍体鳞伤才肯罢休,暑假过去了,惠古就要离开翠儿去城里上学,翠儿听了就想要惠姑带她一起去城里,就说她婆婆是怎么对她的,正巧翠儿的婆婆出来找她,听到了这些话,连忙把翠儿踢了回去。过了一会儿惠姑偷偷的去找翠儿,于是翠儿就躺在惠姑怀里睡着了。

看了这篇文章,我又是同情又是生气。同情的是:觉得翠儿挺可怜的,遇到了这个凶婆婆。生气的是:这个女妇人也太狠了点吧!总而言之,世上只有妈妈好啊!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吵了起来,在我拎水倒茶的时候,不小心水溅到了我手上,我疼得直叫,这时妈妈过来了,第一句是:“怎么那么不小心。”可见母爱很伟大!

上一篇: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1下一篇:新税法规定的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如何计算?应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