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防线(共7篇)
最后的防线 篇1
腐败行为的完成至少需要借助三个必要条件:公共权力、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只有当三大条件同时具备时, 腐败行为才能够得手。腐败预防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设法消除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 从而切断腐败行为的发生链条。具体地说, 就是要以三个条件为中心和出发点构筑相互严密交织的三道防线。
一、权力防线
权力防线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减少个人以权谋私的资本, 使公职人员“不能腐”。一些公职人员之所以能够以权谋私, 直接原因就在于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 这是其腐败资本。因此要想有效预防腐败, 首先必须从基本前提公共权力入手, 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1. 科学合理配置权力, 避免权力过大过度集中
英国19 世纪思想家阿克顿勋爵说过“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当一个人手中掌握的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时候这个人就很容易出现问题。而且从这些年腐败案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凡是权力过分集中的地方腐败都比较严重。如果在一开始我们就能够对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也就不会出现我们经常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土皇帝”, 也就可以有效避免一把手绝对真理, 说一不二, 一边倒、一支笔、一言堂那种“家长制”的现象的发生。所谓对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其实就是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等这些权力摊开, 让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权力, 让各自权力能够各就各位彼此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 从而达到“不能腐”的目的。
2. 压缩和清理公共权力并列出权力清单
腐败的本质是公权私用行为, 所以压缩和规范公共权力和资源乃是最直接、最彻底的腐败治本之策。“削权”的目的是要清理掉那些过杂、过乱的权力, 通过对权力的瘦身来达到为廉政强身的目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权力的总量和类型进行一个全面的普查, 对这些权力进行全面彻底的压缩和清理, 并列出权力和责任清单, 列出权力和责任清单的目的是要摸清家底, 全面掌握我国公共权力的总体状况, 这是规范公共权力行使的首要前提。而且通过权力清单可以明确划定权力和责任的界限, 避免公职人员越界用权, 同时有了权力清单之后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才可以有的放矢。
3. 规范权力行使方式使其公开、透明运行
权力是一种支配他人的力量, 具有扩张性和蜕变性, 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容易被滥用而导致腐败。想要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的最好办法就是实现对权力行使方式的公开透明, 加强公众监督。公众监督有着官方监督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 监督面广不留死角, 尤其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 群众利用网络反腐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股力量充分发挥群众和网络监督的力量增强预防腐败的效果。因此对于清理过后保留下来的确属必要的权力我们要严格加以管理和规范, 可从规范权力行使方式入手, 确保其在公开和透明的状态下运行, 通过权力的公开, 使群众能够对照规则监督权力的实际行使过程, 并发现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很多隐含的问题就能很轻易暴露出来。
而权力公开透明则包括从权力的授予过程到权力的行使过程最后再到权力的运行结果都要做到公开透明。总的来讲, 普查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内容外, 都应该对社会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二、动机防线
动机防线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途径来防止公职人员腐败动机的产生和强化, 使公职人员“不敢腐”“不想腐”。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了很多的廉政教育警示片, 在教育片结尾落马官员会有一段忏悔发言, 在这段发言中会谈及腐败的心理过程, 通过对这些发言的共性总结我们会找出两个推动腐败行为实施的主要动机因素:贪欲和侥幸心理。纵观所有腐败案件, 虽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其腐败分子都具有贪婪的心理, 腐败正是从贪婪开始的。此外几乎所有的落马官员在忏悔时会把自己的腐败动机归结为侥幸心理。在官场, 侥幸是“催腐剂”, 想想那些贪官, 其实, 他们也深知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严重后果。可是为什么还要继续做下去?不是他们不怕, 只因为他们心存侥幸。他们认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偏偏落到自己头上, 于是一次一次, 一点一点, 一步一步, 越陷越深, 最终走向腐败。
想要减轻甚至是消除贪欲和侥幸心理,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 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营造廉洁环境风气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廉洁的风气慢慢形成了, 周围的人都很廉洁了, 作为个人自然而然也就没有那个贪腐的想法了, 所以廉洁的环境和氛围很重要。然而要营造出廉洁的环境和风气呢就需要中央有坚定不移的反腐决心和恒心, 需要继续保持反腐的高压态势不放松, 继续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 让有贪腐想法的人能够望而生畏, 自然也就断了贪腐的念头。
2.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
教育是我们用来减少腐败动机的主要方式, 如廉政警示教育、法制教育、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监狱现场警示教育、党课廉政教育等。通过教育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为党员干部筑起一道防腐抗变的思想防线。不过虽然廉政教育在可以提高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意识方面确实有一定的效果, 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想要减少腐败动机还得结合党员干部自身道德修养来实现。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是自省自律的重要手段, 党员干部应当自觉依据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断地进行对比检查反省, 与先进找差距, 深入持久地学习马列理论, 在内心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这样, 根源性腐败就没有立足之地和蔓延的市场, 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作用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来。
三、机会防线
腐败防线的主要任务通过各种途径消除各类腐败机会, 从而使腐败行为难以完成, 使公职人员“不能腐”。公共权力的存在固然是以权谋私的客观前提, 但公共权力毕竟只是为以权谋私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腐败行为能否真正完成, 必须借助各种机会和条件也就是腐败机会, 因此腐败机会成为决定腐败行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而在腐败机会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制度。因为无论是权力防线还是动机防线最后都要依靠严密的制度来保障其预防效果。
腐败机会归根结底主要是由制度缺陷引起的。制度能否发挥其预期作用主要取决于制度本身的质量以及执行情况。目前, 我们在“不敢腐”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不能腐、不想腐”还远没有达到。特别是在资源集中、权力特殊、资金密集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 有的制度有缺失、漏洞多, 有的制度不执行、软约束, 有的制度在空转、挂空档, 有的制度牛栏关猫、不管用, 有的制度彼此缺乏协调造成冲突和重叠等等, 错综复杂、形形色色的弊端还远远没有革除。
想要减少腐败机会的关键是要完善规范、制约和监督这些权力行使的一整套严密的制度体系, 包括监督制度、审计制度、法律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严格将制度执行下去。尤其要注重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在今年的两会政府报告中有句名言“大道至简, 有权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其中的一层意思就是要通过完善各种制度来加强对权利的监督制约, 从而让我们的有权不能任性, 不敢任性!
总的来说, 如果这三道防线筑好了筑牢了, 就好像在权力的周围设下了天罗地网, 让有不法意图的公职人员无处下手、无缝可钻、无隙可乘, 而且一旦下手, 不管腐败分子如何狡猾, 在他第一次“伸手”时就会被及时发现。从而防止权力滥用, 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有效解决了“不能腐”、“不敢腐”和“不想腐”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预防腐败的一个总体思路。
在治理腐败方面山西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率先提出了“六权治本”的反腐新思路, 即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限制权力、阳光使用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依法治国, 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核心精神所在。而王儒林书记提出的“六权”正是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确定权力、配置权力、限制权力、使用权力、监督权力的目的都是禁止滥用权力, 这是一个制度体系, 通过实施 “六权治本”, 可以从源头上把制度的“笼子”织密、编牢、扎紧, 努力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六权治本”这一思路和制度是山西省解决塌方式腐败问题净化政治生态重塑山西形象的重要举措, 同时也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 几乎涵盖了上述提到的大部分腐败预防措施内容, 而且它不仅适用于山西省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省, 对全国各省腐败预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文浩.《预防腐败》.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0.
最后的防线 篇2
生命诚可贵,它就像那二月的鲜花美丽动人,就像那五彩的琉璃绚丽夺目,就像那草原上的小鹿活泼可爱。生命诚可贵,上帝造就了它,给予了它美丽、智慧、灵动与一体,但是却忘了给生命一个绝对安全的港湾。在交通意外、地质灾害、生理疾病面前,生命是那样的脆弱,经不起考验。车祸鲜血淋漓的镜头让我不忍直视,地震时人们求生的欲望让我们流泪,疾病给人们带来的苦痛有何尝不让我们心如刀绞。然而作为一个医护人员,我们能做什么?细心对待每一个病患,对每一个生命负责,用细心筑起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过: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晷刻之误,或遗患于历年。很多人觉得小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影响,错了,千里之堤都有可能毁于蚁穴,况且在脆弱的生命面前,我们的所作所为哪怕出现一点点差错,生命便朝夕不保。
记得前两天看见一个真实故事。笔者是一个在北京读书的医学研究生,得知奶奶病重,便急急忙忙回到自己的家乡。奶奶90多岁了,因病住院已昏迷数日,全身水肿,没有自主呼吸,瞳孔散开,医生判定已经脑死亡。但是家人不愿放弃要求住进ICU,但是没有医生愿意接受,毕竟90岁高龄而且昏迷数日,不一定就会死在路上。家人为此几近崩溃,然而在他用棉签为奶奶擦拭眼角膜的时候忽然发现奶奶有一种反射。一般这种反射需要很仔细才能发现,更何况在这大医院中,医生护士都忙的团团转。他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医生,并强烈要求医生换一种治疗方案。随着另一种治疗方案的进行,奶奶的反射也越来越强烈。最后奶奶醒了,医生们判定这是奶奶的一种深昏迷,如果不是研究生的仔细,奶奶现在应该已经走了。(很抱歉,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里面的一些专业术语,故事不能很生动,但他是真实的,确实因为孙子的细心,他们才有机会在今天为老人庆祝100岁生辰。)
珍爱生命,从我们做起。当我们在为病人看病的时候有没有询问的的足够详细,当我们为病人取药发药的时候是不是一再确认病人已经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当我们在为病人输液的时候是不是一切都已确认无误,当我们为病人动完手术的时是不是有足够信心对自己说我做的很好。是病人的信任让我们更加坚定心中的理想,是家属的期待让我们不知疲倦地夜以继日,是家人的支持让我们不畏前方困难重重依然大步向前,然而只有细心才能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超越自己,为病患撑起一片灿烂的明天。
大家可能觉得药房就是发药的地方,工作简单毫无技术。实则不然,我们拿药发药分工明确,确保每天800张处方每张处方的都经双人调剂审核。药品采购入库时我们要对药品的质量进行重重把关,药品上架流转时我们要对药品定期进行养护,面对病人时我们耐心为病人解答疑问,同时我们需要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需要对不良反应定期上报,还需要定期进行门诊处方点评、住院医嘱点评、各类专项点评、抗菌药合理应用检查、指导正确用药等等。我很欣慰我的同事们都很努力很仔细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只为病人能正确合理的使用药品。我也相信在座的所有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病人的健康而奋斗。
最后的防线是不是要留在最后突破 篇3
我是一名大三女生,学习、生活真的是一帆风顺,按理说,我早巳到了能独立思考、行事做人的年龄了。但是,在一件事上,我却一再犹豫、徘徊、矛盾。我知道我的很多女朋友也和我有类似的苦恼,但我却不大愿意和她们交流其中的感受。考虑再三,给你写了这封信。
是什么样的困惑呢?我有一个非常相知相爱的男友,是邻校一个优秀男生,我们的感情不敢说是电光火石,却也是非常欢契投缘的。我们相处一年多了,恋人的“日常功课”我们都做过了,但是,最后一道“防线”一直没有被冲破(你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他也暗示过要求过,但从不勉强。也没因此埋怨过我。
问题不在他而在我。从心里讲,我不是一个守旧的女孩子,也真的很爱他,如果我答应了他,而我们以后没有结果,我也无怨无悔。可是,尽管这样,我却仍然下不了决心。你知道,有些大学女生很早就和男友“那样”了,她们并不避讳什么。可我内心充满矛盾,你说,面对相爱的男友,最后一道“防线”该不该守?
某大学中文系 刘婷
专家:这个准则与爱情无关
大学生遇到像你这样困惑的,不在少数。你和她们不大一样的地方是,男友并没有过分要求,是你自己内心斗争。
这是很敏感又很有意思的话题。怎么说呢?我比你年长几岁,且已结婚生子,对“性”这个问题的目的看法一定和你们有出入,而且,十几年前我在大学校园时的情形似乎和现在的不一样。所以,我想,我必须把你假设成我的妹妹,面对自己的妹妹,一定要说些体己话了。你的问题挺隐私的,也是大多数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那就是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我们的时代在进步,社会环境对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宽容。年轻的女孩子似乎已不觉得有必要在婚前惜守什么“贞洁”了。真的是这样吗?一定不是。你为什么在深爱男友的情况下要恪守最后一道“防线”呢?是因为你心里还是有一个准则,这个准则与是否相爱无关。与事后是否后悔也无关。它是你心里埋藏很深的一个东西。有准则总比没准则好吧。
但你为什么还会犹豫、矛盾呢?因为你周围有人不守这个准则,而且因此也快乐也相爱,于是你为自己的坚守感到孤独,并对这份坚守开始怀疑。
其实,这么一个敏感的问题,还是要顺其自然。既然你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有矛盾有困惑,为什么非要逼着自己想通了之后就去做呢?即使我告诉你“Just do it!”你就能把你心里的准则丢弃吗?年轻人不是讲另类吗?在这件事上为什么不能做得另类一些呢?我就是固执,我就是老土,我就是守旧,我就是要守身如玉,不求被肯定、被赞扬,只求心平气和、心安理得。请你放心,优秀的男人从不拿这个来强求女人,你的坦然和坚守一定会让他更加尊敬你(事实是这件事并没有影响你们的感情)。我从没听说有哪个女孩子因为守身如玉而错过好男人好姻缘,倒是常有相反的例子。
刘婷小妹,大学生活是美妙和浪漫的,那一份轻松、自在却不是长久的,因为,毕竟只有四年,一出校门,人生可能立即变得现实起来。所以,在大学里,享受爱情、享受人生固然重要,而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是重中之重。那么,从感情上、人格上努力让自己成熟起来,多一份理智,少一份盲从,真的是很有益处的。
有一点需要申明一下,我并不是对所有的婚前性行为持否定态度,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说清楚的。对你来说,顺应内心的感觉,不情愿就别做,也许会让你更坦然更快乐。
舒 澜
讨论:不可轻率地对待“性”
李语谦(女,大四学生):我当然不是轻浮的女孩,当然也很看重“防线”,但若幸运地遇到了真心相爱的男友,我想我就不会去刻意恪守了。注意,我说是刻意。我认为若是为真正的爱情而“献身”,有结果最好,即使以后没有结果,也不后悔。
庞前进(男,大三学生):虽说这个时代谁也不会那么特别看重“贞操”,但老实说,男人还是自私的,理儿都懂,可真遇上女友或老婆以前曾经付出过,嘴上也许不说什么,心里还是会疙疙瘩瘩的。当然了,刘婷同学,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肖硬段(女,大三学生):我的同学庞前进的话让我吃惊,又让我释然。可我要说的是女孩子守不守最后的防线并不是为了今后的老公怎么想,而是自己今后怎么想。所有的海誓山盟在当时都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可谁也不能保证它日后是否依然铭心。那样的话,愈是轰轰烈烈就愈是痛苦不堪。不后悔?刘婷现在还是别忙着这么说。
陈好(女,大二学生):我不想就此事说什么,只想对刘婷说,希望你们真心相爱一辈子,维系一生的恋情,为校园爱情提高点可瞻率。
吴昊然(男,硕士研究生):我完全理解刘婷的困惑、矛盾,并为她的“坚守”而鼓掌。我的女友与我相恋6年了,坦白讲,我当然希望自己深爱的女友“毫无保留”地爱自己,在亲呢当中也有过行动暗示,但女友都拒绝了。她有与刘婷类似的想法。她曾问过我会不会因此不高兴而影响到我们的爱情,我回答她,用是否有婚前性行为来验证感情的程度,是愚蠢的做法。
何菲芸(女,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家长,我不赞成孩子过早谈恋爱,当然更反对偷尝禁果。现在的孩子思想比我们那个年代要开放得多,孩子上大学不在身边,很多事情做家长的不可能管得具体,我只能表明我的态度。毕竟他们还没走出校门,以后的路还很长,一时的冲动或许会造成一生的痛苦。
鲁丽丽(女,学生家长):现在社会已很开放,对于失贞的女孩子也没有多大的压力了,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轻率地对待“性”。我认为,最好还是将这种体验留在婚后。因为,有了性行为,女孩儿的身体将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不知不觉中你将从一个姑娘变成一个妇人,难道你真的不在乎吗?
最后的防线 篇4
北京奥运会刚过, 一系列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其中最令人痛心的当属三鹿奶粉事件。据2008年9月12日新华网的文章《保守估计三鹿受污染奶粉全国潜在受害者将超3万》, 三鹿奶粉事件很可能是近30年来最大的一起, 也是一起最严重的公共食品安全事件。因此, 有人将之称为中国食品安全的“9.11”事件。紧接着, 22家国内企业奶粉和部分抽检的液态奶和雪糕中也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 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三聚氰胺毒奶粉丑闻不但重创中国奶业, 更因为再度冲击中国食品安全形象, 一笔勾销了北京奥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际形象。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毒奶粉撼动了社会的基本信心。
然而, 痛定思痛定, 我们可以看出, 这件目前轰动全世界的“毒奶粉案”背后的真正元凶, 则是中国不受监督的体制结构和某些道德沦丧的商业精英。尽管此次事件暴露出我国在道德建设、清廉政治、重建信仰等方面的欠缺, 但新闻媒体监督的不足也应成为原因之一。如果新闻媒体能够及早地自由地监督这些无良企业和机构, 及时地披露行业黑幕, 反映消费者的诉求, 帮助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完善监督、纠正错误, 毒奶粉自3月份第一例案发, 就不会拖过半年, 中国的儿童就不会多出几十个上百个“结石娃娃”。
二、食品安全需要媒体监督的阳光
一般而言, 人们总会把媒体的舆论监督视为“阳光”, 或者将媒体喻为“社会良心”和“船头的瞭望者”。对阴暗的事物予以曝光, 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法宝, 新闻监督的威力也正是在于通过媒体曝光将某些不法行为、腐败问题公之于世, 让舆论的阳光驱散权力恣意的阴霾。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 关系人民健康, 乃至生命。在特定的时期, 关系政府的公信力, 甚至国家形象。作为新闻舆论监督部门更是负有重要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导向使命。在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甚至是国家形象的食品安全问题上更要保持求真务实、客观严谨的新闻舆论监督作风, 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把关人, 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道构筑坚实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编织一张疏而不漏、监督有力的食品安全舆论监督网。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 各种经济活动纷繁复杂, 一些无良企业为了牟取经济利益, 往往做出一些损害消费者的不法行为, 在食品行业中, 有的为了降低成本不惜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正如近些年媒体所披露的那样, 用地沟油做菜、用避孕药催大鳝鱼、用臭水沟养殖小龙虾、用农药高残留蔬菜供应市民、用硫磺熏蒸银耳、用甲醛勾兑啤酒、用毒饲料毒死猫狗等等, 有些甚至成为行业内不成文的潜规则, 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鉴于此, 传媒对食品行业实施监督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 大众传媒应及时传递民众的信息和意见, 接到
群众报料后立即做出反应, 利用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为民众说话
实际上, 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不仅表现在其所提供信息的及时和全面等方面, 更表现在其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上。许多民众在了解不法的事实后, 往往向他们生活中觉得最权威、最可靠也是最公正的新闻媒体反映, 这不但是新闻单位的传统形象和责任使然, 也是近几年来舆论监督力度加大的社会正效应带来的结果。“苏丹红咸鸭蛋”、“孔雀石绿桂花鱼”, “药物残留多宝鱼”, “火锅底料重复使用”等等的报道就是在接到群众报料后, 继而在媒体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开始的暗访行动。群众的报料是引发此次舆论监督事件的导火索, 而群众接二连三地向报社反映情况, 正是源于新闻媒体不同于一般政府部门的亲近性和公信力。可以说, 没有媒体的充分揭露报道, 老百姓恐怕至今还置险而不知其害;没有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间间黑作坊、一个个黑加工厂进行实地暗访, 何来一个个危及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官商勾结的“利益共同体”被逐一铲除;没有媒体对诸多事件的频频曝光, 老百姓怎能看到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和“想象不到的”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 大众媒体以不同的方式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管, 构成食品监督的重要防线
按理说, 在现代化的大生产条件下, 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应有层层监控, 有一套完整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如果其中一道工序失控, 假如工人或者原料出了问题, 产品检试部门会查得出来。假如出厂的产品真的有毛病, 相关政府机构会及时发现。假如这些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良心的传媒会揭发真相, 媒体监督是一道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制度设计, 只要有一环把住, 就不会酿成大错。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次毒奶粉事件宣告所有防线形同虚设。
不得不承认, 在金钱至上的今天, 的确存在一些像三鹿这样的无良企业。在与无良企业的较量中, 消费者事实上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由于法制不彰, 对无良企业几乎不存在有效的制约, 无良企业因此拥有几乎是绝对的自由, 他们不仅能够恣意造假, 而且能够调度一切他们需要强势资源为自己保驾护航, 还美其名曰“危机公关”, 使自己突破社会的层层防线。
撇开三鹿三年投毒的历史, 其实在2007年3月, 出口美国的宠物食品导致的中国食品安全威胁论的风波, 已经为监管部门响起了警报。而《纽约时报》2007年4月30日的一篇长篇报道, 更是揭露了中国的饲料行业普遍存在加入三聚氰胺的问题, 并且报道, 在中国, 三聚氰胺的销量和价格, 都一直在攀升, 就连这个行业的生产商, 都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到底这种热销, 是用在哪些地方。
这些内容, 对于媒体和质量监管部门来说, 其实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线索, 很遗憾, 那个时候, 不管是媒体、相关部门还是民间, 都忙着对抗西方妖魔化中国, 来自西方的指责, 被认为是别有用心。却忘记了媒体和质检部门, 除了寻找不存在问题的证据, 也需要主动地去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对历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媒体监督不足的反思
始发于“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有毒添加剂问题, 暴露了我们奶制品行业的“潜规则”。连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著名品牌的液态奶也有若干批次检出三聚氰胺。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引起了国内奶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 甚至影响到人们对整个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的担忧, 影响到全世界对“中国制造”的信誉。
在已有的反思文章中, 有人谈到行业失范和行业协会功能的残缺, 没能及时清除害群之马、防微杜渐, 而是劣胜优汰、竞相效尤形成行业潜规则, 以致有今日的一损俱损;有人对消费者中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提出批评, 指出民众盲目地将外国对我国出口的饲料、茶叶、水饺等食品含毒的指责, 视为反华浪潮。但是, 笔者认为, 媒体监督不足应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的媒体有充分的自主权, 有充分的调查能力的话, 那么一切黑暗的东西就有可能比较早地曝光在社会大众面前。像这次毒奶粉事件, 我们怎么能够知道那么多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够查到今天这个地步?其实媒体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只有对毒奶粉事件进行深度报道, 把反思和补救必须做得比4年前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更彻底更有效, 才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大面积发生。
但是, 从以往的经验看, 在以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环境里, 管理者似乎有传统或惯性, 每次发生重大的突发性事件, 包括重大的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的事件, 由于担心引起恐慌, 引起群体性事件, 宣传部门一般都要求用新华社的通稿。但笔者认为, 不管什么事情, 让媒体能充分自由地报道, 真正有助于澄清真相, 避免损害的扩大。正如吴仪所说: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对于确保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及时曝光和揭露食品安全的事件, 才能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已经很难追溯最早发现的案例。舆论大规模的关注仅始于9月8日。当媒体曝光甘肃14名婴儿疑似因食用“某品牌奶粉”患肾结石后, 人们惊觉, 全国各地医院其实早已陆续发现多个相似病例, 事态呈扩大趋势。迟到的真相最终酿成了更大的后果。缺少必要的新闻监督, 我们这个形式上的、马后炮式的监督, 只是痛打了死老虎。
四、放开媒体管制, 还公众以知情权
问题产品, 往往是消费者、媒体先发现, 质检机构才知道。因此, 新闻记者有责任为广大群众谋求知情权, 特别是在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健康切身利益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在国外, 独立调查机构已经成为调查重大灾难事故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中国应以此次事件为契机, 展开对毒奶粉的深入调查, 除了传统的政府部门清查外, 应该尝试媒体独立调查制度的试水。
建立媒体独立调查制度, 放开媒体管制, 使媒体尽可能公开信息, 解决隐瞒、瞒报问题, 通过事前揭露、预警, 改变企业的败德行为与优败劣胜的逆向选择。如果以稳定为借口, 置中国的长远利益于不顾, 置人民的生命于不顾, 不允许媒体穷追猛打, 掩盖深层次的矛盾,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而不进行刮骨疗伤式的变革, 那么, 下一次、下下一次的危机还会降临!我们已经错过了揭批大头娃娃奶粉以重整食品业的时机, 也错过了追查毒死猫狗饲料的良好时机, 如果媒体面对此次危机仍不能有所作为的话, 中国人在奥运后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将付诸东流, “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将会变成“骗子制造”的代名词。
吴晗曾经说, “一个国家的前途, 发展或停滞, 向前或落后, 繁荣或衰落, 最好的监测器是这一个国家的报纸能不能、敢不敢代表舆论。就报纸而论, 国内外消息由一个机构发出, 凡是对以某一方面感觉不快或者不方便的, 永远不会让人民知道。‘有计划的桎梏, 这国度内的人民将会重返自然, 成为木石, 成为猿鹿’。”
最后一道防线观后感600字 篇5
法律是守护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反过来当道德降低到法律的边缘时,更甚至逾越法律的防线,社会就呈现出一种人们难以容忍的丑陋和冷血,人性本善也会被冰冷的“匕首”切割的支离破碎。纵观整个事件,道德沦丧,枉顾法纪,仇恨的种子最终泯灭了人性。即使有这样那般的原因,也不是触犯法律快意恩仇的理由。倘若以为血亲复仇为正义之举,视他人生命为草芥,这将使得整个社会陷入无尽的噩梦之中。现在结局已定,无论审判结果是否符合你的个人意愿,但是依法作出的裁定必须尊重。
如果张王两家能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以道德为行为准则。二十多年前,就不会上演那样的悲剧,更不会导致今天惨案的发生。结合近期发生的几起事件,“抢夺方向盘”,“高铁抽烟霸座”,“高空扔物扔刀”。。。无一不是道德丧失,触犯法律的事件。安静坐车不能影响司机,高铁之上对号入座、不能抽烟,身居楼上不能往下扔东西,这显而易见的道理,小朋友都知道应该遵守行为,很多大人却做不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道德危机?我们归罪于社会风气?不过是自认为个人事情大于天,其他的都置若罔闻。这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失守,更可能造成更大的祸端。一个方向盘的抢夺可能断送的是一车人的性命;一根烟的点燃可能酿成的是整条线路的事故;一个物品的高空坠落可能摧毁的是几个家庭的幸福。所以需要用法律来规范他们的行为避免悲剧上演。事后大多数舆论的关注点都在是否列入失信人名单,拘留几天,如何判刑上面,而没有注意道德已经降低到与法律几近齐平的位置上了。
三本院校——本科的最后一道防线 篇6
当你的档案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要上本科你已经无处可退,因为后面就是高职高专。”
三本院校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争议颇多,但就目前而言,不失为一种镀上本科烙印的选择。
以前报考三本院校的考生很大程度上是看中其所颁发的母体院校的毕业证或学位证。但是从2003年开始,三本院校不再发放校本部的毕业证书,改发本学院的毕业证书。到了2008年,甚至连学位证都是三本院校自己的了。这样的改变也促使报考三本院校的考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在教育部2008年颁发的“26号令”中,对已经设立的三百多所三本院校提出了一个5年的考察验收期。在此期间,三本院校将面临五种选择:或者以独立学院的形式继续办学,或者“回归”申办普通高校,或者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或者并入其他民办院校,或者被终止办学资格。其中,对于那些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三本院校,教育部将推动其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今后学校的出路如何,这是报考独立学院的考生们需要注意的。
此外,选择三本院校还要注意几个考察参数。
首先就是看三本独立学院的母体院校,虽然根据有关规定,独立学院必须真正具有独立性,但是,“独立”并不意味着与“母体”毫无关联,“母体”的办学实力、师资水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所独立学院的高度。由于三本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以“克隆”母体院校为主,所以母体院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也是考察范围。而且“母体”的校园文化、办学风格等也比较容易对独立学院产生影响。对于已经转制了的独立学院,则可以追溯其前身的“母体”院校。
其次看学校实力与声誉,我国的三本院校总体发展水平尚不平衡。有的学院有号称亚洲最美的山谷大学校园,而有的学院的校园甚至不如一所省重点高中;有的学院录取分数高于二本线几十分,有的学院却连年落到征集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作充分了解,然后再决定是否报考。
再次看毕业生就业情况,一所三本院校的学科越完善、专业覆盖面越广,那么考生选择专业、成为优秀人才的空间也就越大。同时,学校所处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考生将来的就业前景。因此,三本院校自身的学科结构、知名度和所处地域是考生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接着是看自身家庭经济能力,三本院校是按教育成本收取学费,每年的学费较高,但毕业后至少是本科学历,在招聘录用、考研、公务员报考及其他方面待遇等均与其他公办本科完全相同,有时往往本科这条线就帮你“卡”死一批大专生。所以建议有经济条件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经济条件不是太好的同学如果要报考,一定要争取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
九三油脂:大豆产业最后防线崩溃 篇7
在目前外资控制我国大豆产业80%的进口资源,以及60%的实际加工能力的情况下,我国大豆企业的“马其顿防线”——九三油脂,也很可能被外资击溃:
1,在外资的冲击下,成立十年来几乎没遇到过亏损的九三油脂,2005年以来却出现了严重亏损,2006年部分分厂还处于停产状态:
2,截至2006年4月底,全国仍在开工的97家成规模的大豆加工企业中,外商独资或参股的企业年加工能力已占国产大豆总压榨能力的一半以上。而中国目前排名前十位的压榨企业中,只有九三油脂一家没有外资背景:
3,2004N2005年,九三油脂被迫在沿海建厂,引入进口转基因大豆进行加工:
4,九三油脂总经理田仁礼表示,如果国家对大豆产业的政策不好转,九三油脂未必能够守得住不被外资参股或并购的防线。
推理过程
目前,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等四大国际粮商已经控制了国际大豆90%的贸易,造成了“巴西种大豆、中国用大豆、美国决定价格”的畸形格局。而更为畸形的是,在它们的战略之下,中国本土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九三油脂成为了十强中唯一的幸存者。
但我们悲观地推断,2007年九三油脂很可能也会失守,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豆产区加工企业流动资金成本高。在九三油脂所在的大豆产区黑龙江,企业必须一次性储备一个榨期的原料,平均储备期为6个月,因此流动资金每年只能周转两次,按现行贷款利率计算,每加工一吨大豆约需支付银行利息70元。所以目前外资控制的国内大豆加工企业90Z都在沿海,他们加工一船原料再进一船原料,年资金周转率在8次以上,每加工一吨大豆财务成本20元足够,两者相差约50元。
二是大豆产区加工企业收储成本高。九三油脂在国内向农户收购大豆,需面对千家万户,原料到达厂内需包装、运输、储存等费用,每收购一吨大豆约需运输费75元。在沿海的外资独资或者参股企业,每吨大豆到达车间的费用不足25元。
三是我国大豆产业竞争的核心地带在沿海,黑龙江大豆运到沿海地区每吨要增加约70元的运输成本。
仅合计以上三项,九三油脂加工黑龙江产区的大豆就要比加工进口大豆每吨增加170元左右的成本。按照现在九三油脂每年加工200万吨黑龙江大豆计算,就要比用进口大豆增加成本3,4亿元。因此,2004年和2005年,九三油脂不得不放弃一直以来“不用进口大豆”的规条,在大连和天津建厂,以填补黑龙江总厂的漏洞维持生计。但现在,即便是这两个厂也开始难以为继,面临被关闭的危险。
另外,目前我国对外资企业实行“免二减三”等政策,使它们横行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有太多的绿灯,而中国本土企业反而缩手缩脚,不能施展抱负。比如,按国家目前的税收政策,“粮食加工企业收购农民的粮食,进项税抵扣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13%”。九三油脂在黑龙江收购大豆的半径一般是200公里,多数农民只能通过粮食经销商把大豆交到工厂。但税务部门不能把粮商视为“农民”,而企业若上门收购面对千家万户的成本又太高,若收粮商的大豆则无法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还有偷税嫌疑。而在沿海,进口大豆增值税发票一船一张,非常方便。这样,谁还愿意加工国产大豆呢?
除了这些企业本身的内忧之外,九三油脂还必须面对我国大豆产业全面萎缩的“外患”。进口大豆进入后,黑龙江本地大豆销售价格、种植面积、产量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其中,大豆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6321万亩降到如今的5507万亩,产量从800万吨降到500万吨。
照此发展下去,即便2007年九三油脂能够挺得住,坚决不让外资参股,也面临着国内大豆供应不足的情况,必须得购买国外大豆进行加工,同样会受制于决定着大豆市场价格的外资。因此现在已有消息称,九三油脂目前正与外资洽谈,计划售出49%的股份。
冲击波
如果2007年九三油脂也选择跟外资合作的道路,那就意味着我国90%以上的大豆市场都将受制于人,民族大豆加工业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因此可能造成的情况是:国产大豆价格暴跌,销售困难,豆农苦不堪言。同时,由于大豆加工企业的主产品豆粕是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如果大豆原料受控,势必带动下游养殖业成本上涨,进而影响城乡农副产品价格,危及整个国家粮食安全。
成败界点
此预言成败的关键在于:
第一,2007年我国仍无法建立一个对外联合采购机制,调控大豆进口数量、节奏和价格,以限制跨国公司对我国进口大豆价格的垄断。
第二,九三油脂无法在国内找到有实力的合作者。基于现状,九三油脂必须跟其他企业合并或者合作。如果它选择跟内资企业合作,将会减缓外资全盘控制国内大豆产业的速度,给国内出台相应对策争取时间。
第三,九三油脂不能及时得到原料补充。目前黑龙江的大豆生产萎缩严重,使得加工企业无以为继。如果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国内油料油脂行业的引导和预警,将大豆面积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4000万亩,不仅可以给九三油脂有效的原料补充,还可以遏制外资转基因大豆在国内的倾销行为。
【最后的防线】推荐阅读:
最后一道防线10-11
演讲-用细心筑起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08-17
筑牢生命的安全防线10-05
筑牢安全防线06-16
牢筑心理防线07-10
稳扎稳打,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05-31
人民防线建设工作总结08-08
上下同欲筑牢防线10-29
筑牢廉政防线,构建和谐公路08-09
参观警示教育基地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