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税”共建筑牢预防职务犯罪防线

2024-07-15

“检税”共建筑牢预防职务犯罪防线(共2篇)

“检税”共建筑牢预防职务犯罪防线 篇1

“检税”共建筑牢预防职务犯罪防线

2011年11月17日,“检税共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警示教育讲座在县国税局召开。县检察院检察长为警示教育基地揭牌,市检察院预防处处长参加了揭牌仪式,并为全体国税干部做了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

在揭牌仪式上,县检察院检察长指出,“检税共建”警示教育基地是创新和丰富反腐败教育形式,教育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的一项具体措施,是专门预防和系统预防、检察预防和社会预防相结合的有益实践。要求大家把“拒腐防变”的要求融入到本职工作中,时刻做到“警钟长鸣”,及时解决诱发腐败的深层问题,把“防患于未然”贯穿于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全过程,从源头上铲除和减少消极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把警示教育基地管理好、利用好,抓好教育引导和典型示范,增强警示教育效果。强调,今后要不断延伸教育展室功能,在基础设施、展示内容、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上下功夫,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提升展室档次,把警示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打造具有特色的预防品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全体国税人员参观了警示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由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展室和电子放映室两大板块构成。在电子放映室可播放贪官的忏悔,既有实录(贪官原声),也有对案件的剖析和解读。警示教育展室由前言、警示篇、忏悔片、楷模篇、清心篇、结束语组成,生动地再现了职务犯罪人员对党和人民、对家庭和事业带来的严重危害,融思想性、观赏性、教育性为一体,增强了警示教育效果。

市检察院预防处处长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警示教育讲课。李处长着重就税务系统公职人员可能涉及到的玩忽职守罪、渎职罪、受贿罪等进行讲解,并对我市近几年发生的税务人员职务犯

罪案件进行了详细剖析,用身边的案例警示教育大家。他以检察员的身份对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建议和对策。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这次警示教育活动贴近实际、贴近岗位,内容充实、针对性强,发人深醒,思想受到触动、心灵受到震撼。在今后的税务工作中,要以案为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正确对待权力,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检税”共建筑牢预防职务犯罪防线 篇2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预防,职务犯罪

当前, 银行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创新及电子化飞速发展, 使银行内部管理与控制行为的有效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加之社会不正之风不断侵蚀人们的精神领域, 银行的职务犯罪成为重灾区, 个别意志薄弱和思想滑坡的员工在短期内由白领阶层沦为阶下囚。因此, 研究和探讨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实现关口前移,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意义

1.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是实现治本的基础

各种职务犯罪都是内在本的实质性改变而导致腐败的标。要有效的防范职务犯罪, 就要抓好思想道德领域这个教育的本。两千多年前, 著名思想家孔子说:“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其意是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 以刑罚来整顿约束民众, 虽然可以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 但却无法使其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 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仪来规范民众, 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 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孔子的主张启示我们, 道德自觉与法律约束相互联系,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作, 全面阐述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新型道德观。“向雷锋同志学习”, 使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蔚然成风。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就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指出“没有这种精神文明, 没有共产主义理想, 没有共产主义道德, 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 实施德治思想。要求通过舆论动员、榜样示范、教育引导, 增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道德意识, 规范其道德行为,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从而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 习近平同志强调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让我们更清楚认识到, 思想道德始终是处于基础地位。“员工的心, 银行的根”。要遏制银行职务犯罪, 实施标本兼治, 就要把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权。思想不犯罪, 永远不犯罪, 这是治本中的关键之本, 抓源中的根本之源。

2.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是预防职务犯罪形势所需

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 客观上存在着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加之管理制度相对滞后或执行的不到位, 使得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曾有人形容银行为“三高”行业, 即“大楼高、收入高、发案率高”, 虽然有些片面, 但也反映了人们对银行发案情况的关注。近年来, 各级检察院根据形势的发展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部门, 银行业强化了预防和治理的措施,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防范了案件的发生, 但就当前发案形势并不乐观。每年都会从银行业传出各类型的职务犯罪。这些案件的发生给银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一是负面影响大。银行的形象和声誉是无形的资产, 犯罪分子为捞取个人好处不顾银行利益, 败坏了行业风气, 给银行形象和声誉造成了无法用数字统计的影响;二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蒙受了损失。犯罪分子目无法纪, 以权谋私, 造成的经济损失直接阻碍了银行为国民经济发展应当作出的贡献;三是损害了广大员工的利益。有的银行因发生了经济案件, 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 有的直接威胁到银行的生存, 广大员工切身利益受到冲击。

3.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可增强个人素质内涵

预防职务犯罪的重点在于“自律、他律”。自律是内在的、觉悟了的规范力量, 在预防工作中起着关键的内在基础作用。他律是一种外在行为, 在预防工作中起的则是保证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高尚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实在反映。江泽民同志指出:“人的素质高, 能够廉洁自律, 做到‘常在河边走, 就是不湿鞋’;人的素质低, 即使法律和制度多么完善, 也会有人以身试法, 铤而走险。”银行职务犯罪的个案不尽相同, 但共性的问题是理想信念模糊, 职业道德低下、法纪观念淡漠, 缺乏拒腐防变的能力和素质, 在社会转型期面对西方思潮和良莠参半的“现代文明”, 缺乏理智的判断而经受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 抵御不住高消费生活方式的影响, 个人私欲恶性膨胀。在功利心理、攀比心理、侥幸心理和失衡心理的支配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念之欲不能制, 而祸流于滔天”。案犯最终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但各种处罚针对个案而言带有明显的滞后性, 因此, 要取得防范职务犯罪的成果, 就要“惩治于既然”更要“防患于未然”, 加强思想道德领域的教育和启发, 增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用防范意识的超前性, 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

二、思想道德教育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固本之举

1. 加强领导, 确保思想道德教育常抓不懈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应建立三大机制:一是领导责任机制。建立一把手负总责, 班子成员达到共识,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 形成一支专兼职干部为骨干, 业务技术管理人员广泛参入的网络。工作触角伸向各个层面, 确保思想教育抓到关键、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完善预警反馈机制。对员工工作时间内的思想动态要认真分析, 并加强八小时外的动态管理, 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预警防范体系及责任人的反馈制度。三是激励与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思想教育工作考核制度, 把善于两手抓, 善于发挥一岗双责作用的干部作为提拔使用的一个重要依据。

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善禁者, 先禁其身而后人”的重要意义, 在思想教育中发挥人格力量。一是要充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织和引导广大员工结合本职工作, 行业特点、职业道德, 把预防教育工作具体化, 使之成为普遍性教育;二是要发挥带头表率作用。用自身的行动感召人, 用人格魅力凝聚人, 以自身的道德表率作用, 形成“德治”、“教化”的传统, 并由此形成和承传“上行下效”、“正人先正己”以及“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运行模式。

2. 突出重点, 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地、创造性地开展教育, 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抓基础性理论教育, 用科学理论武装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获得充足的精神动力;进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 甘为人民的好公仆和勤务员;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保持党的优良传统, 增强反腐败的“免疫力”;进行过“五关”教育, 为人民用好权, 管好钱;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实现灵魂立法和道德立法, 筑起思想防范之堤。二是加强约束性教育, 用规章和纪律规范人。进行遵章守纪教育, 做到对金融及相关法规准确理解与依法行事, 纯洁职工队伍, 从内部消灭风险隐患, 杜绝特殊干部和特殊员工现象;进行廉洁自律教育, 贯彻落实各项廉政准则和规定, 防止把职位变成权钱交易的资本, 经的起市场经济的考验;进行规章制度教育, 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履行职责, 用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行为, 自觉成为“三铁”精神的倡导者、实践者、维护者和体现者。三是突出警戒教育, 用深刻的教训警示人。从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 深入开展党风党纪和法纪教育;进行案例剖析教育, 鞭挞丑恶, 弘扬正气, 以案说纪、以纪说理, 以理服人;对各时期的各类案件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各类案件的特点和趋势, 提出教育的重点和防范的对策及措施。

3. 适应形势, 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

上一篇:城乡医疗救助流程下一篇:3家单位在2012年2月7日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视频会上的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