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道防线

2024-10-11

最后一道防线(共6篇)

最后一道防线 篇1

安全生产, 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

当前, 安全管理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挂在墙上的安全”——“高高兴兴上班来, 平平安安回家去;一身安危系全家, 全家幸福系一人……”像这样的安全警句在企业随处可见, 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在员工的实际操作中。二是“写在纸上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奖罚措施写了一本本, 真正执行如何, 谁也不去追究。三是“说在嘴上的安全”——几句套话来回说, 不管有用没有用, 反正说是我的事, 做是你的事;不说我失职, 不听你倒霉。四是“浮在表面的安全”——日常管理松松垮垮, 领导检查临阵磨枪, 整资料、补台帐、治现场、拉标语, 一切都是做给领导看的。

为此, 笔者建议, 有条件、有必要的企业, 特别是规模较大、安全风险较高的企业, 应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安全员队伍, 使其成为安全管理部门的“眼线”, 各级领导“延伸的手臂”。

第一, 强化培训, 提高技能, 让他们管得了安全。企业要通过公开招聘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作为专职安全员。在选拔过程中必须把握三个原则:安全员岗位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安全员岗位不是什么人想来就能来的岗位;安全员岗位不是来了就可以混日子的岗位。组建好专职安全员队伍后, 要把他们送出去培训。必须经过国家专门安全机构的专业培训, 考核获取安全员资格证书, 考试不合格者坚决不许上岗, 只有掌握了专业技能, 他们才能管得了安全。

第二, 赋予权力, 放手管理, 让他们管得住安全。专职安全员的人事管理、工资待遇应该归企业直管。企业还应该为专职安全员做好几件事:一是给他们统一着装, 区别于企业其他员工的工作服, 让员工一看就知道安全员来了, 如同司机见到交警一样具有警醒作用;二是给他们执法权, 交警能出具罚单, 安全员也应能开出罚款单;三是给他们否决权, 只要员工有违章记录, 就应对其晋级、评先等一票否决, 以此提高安全员的工作威信, 这样, 他们才能管得住安全。

第三, 严格考核, 奖优罚劣, 让他们管得好安全。企业必须对安全员队伍定期考核, 公开评定。对那些长期查不出一起违章、没开出一张罚单的安全员, 要定为不合格安全员, 或处罚, 或调离。对那些秉公执法的“黑脸包公”, 尤其是解决过安全重大问题或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安全员要给予重奖。这样, 他们才能管得好安全。

第四, 建立机制, 完善体系, 让他们管得久安全。建立企业专职安全员制度, 是科学管理安全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 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再好的模式, 不去总结, 不去完善, 不去坚持, 不去深化, 最终都要流于形式。因此企业要不断完善专职安全员管理体系, 保持这种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不断提高安全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样, 他们才能管得久安全。

总之, 有了一支“管得了、管得住、管得好、管得久”的安全员队伍, 就等于给安全生产增加了一道可靠的防线。

摘要:有了一支“管得了、管得住、管得好、管得久”的安全员队伍, 就等于给安全生产增加了一道可靠的防线。

最后一道防线 篇2

10月5日下午,庐江县人民医院东区党支部在行政楼会议室组织全体党员收看《最后一道防线》反腐廉政警示教育片,故事中的主人公夏春明在金钱、美色、诱逼等复杂情况下思想意志不坚定,党性原则丧失,离犯罪深渊一步之遥,夏春明妻子作为家庭的贤内助,想尽一切办法把夏春明从犯罪边缘挽救回来,正是她这样的贤内助避免了丈夫走行犯罪的深渊,挽救了整个家庭。我们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从这样一个反腐倡廉的微电影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不让腐败有滋生的土壤,把这道防线无限前移,在工作中时刻惊醒自己,按照党章党规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同时更要管好自己的配偶与子女。观看完毕后,所有党员深受教育,大家深刻认识到,只有认真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才能葆住纯洁本色,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清清白白做人,身体力行,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我们所有党员必须进一步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学习与提高。

一是加强学习,坚定信念。正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修心。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放下了对三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的不良信念,作为我们医务工作者就更要讲奉献。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更要学习党性修养,党章党规,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结合自身工作,大力提高自我约束潜力和自我警省潜力,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潜力。

二是以案为鉴,廉洁自律。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反复观看不同类型反腐警示案例教育片,思想受到极大震撼。同时梳理我们医院反面典型人、典型事,无不触目惊心,家庭受到莫大的伤害与打击。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权力非药,却能迷醉心魂;利欲无牙,却能吞噬理想;金钱无手,却能推人堕落。为此,务必强化自律意识,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我敲醒警钟,要明白自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正风肃纪的螺丝要越拧越牢,拒腐防变的发条要越上越紧。

邓建民:公司最后一道防线 篇3

如果把运营企业比作盖楼房,那么是该把北京诺华制药盖成一座20层的楼房,还是60层的大厦?

这是三年前邓建民出任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华制药)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后,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究竟是趁着现在的楼市好,盖一栋20层的楼,尽快变现获利?还是为了长远考虑,直接盖成60层的高楼,等待长期升值?两种策略两条路,并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要知道,楼盖高了,地基就必须打得深,成本会增加,工期也延长,而且盖完了,市场还有可能下滑,那时候,楼卖不出去就会砸在手里。

10亿美元地基

确保公司运营的效率、使风险最低,是整合流程的两大作用。

尽管2006年之前,所有的跨国制药公司都明白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但中国市场相对较小的销售额并不足以彻底转变跨国制药公司的发展重心。但是金融危机使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一下子凸显出来。

邓建民完全可以从自己的任期考虑,快出招快受益——只建20层,十年后的事自有下一任负责。但是基于诺华对中国市场的长远信心,邓建民自觉担当了一位负责任的设计师的角色——只有按高标准设计蓝图、打地基、施工……未来的诺华制药才能成为中国制药领域中的地标性建筑。

2006年上任的时候,诺华制药的销售额不到3亿美元,但是,邓建民却按照10亿美元的规模为企业打下了地基,比如组织架构的设立、比如业务流程的整合。

“当我的销售队伍只有八九百人的时候,公司的现状可以勉强应付,一旦队伍扩充到3000人,怎么办?”未来,成了邓建民上任时最看重的一点。

一项不畅的流程就可能成为企业未来高速发展的瓶颈。为了长期利益,从招聘流程到推广流程,乃至赠送样品的流程,诺华制药从最基本的工作下手,整合了公司内部130多个内部流程,最后精简为80多个。

流程是一套一套的程序,其实际载体则是公司内部运行的电子系统。为了“打好地基”,邓建民上任后第一时间整合了公司所有外部客户的信息以及内部分析运营所需要的信息,将其清晰化、电子化,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效率,一方面方便对过程的控制。

“我们有2000多位医药代表遍布全国近200个城市,来自一线的紧急批件,通过电子平台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审批。”现在,即使是远在成都的业务文件,也能立刻呈现在北京总部。

确保公司运营的效率、使风险最低,这是邓建民眼中整合流程的两大作用。而相对于业绩的高速增长,邓建民更看重在增长的同时如何规避不必要、无法控制的风险。“控制风险是总裁最重要的职责,因为除了总裁再没有别人会考虑这件事了,我是公司最后一道防线,股东把所有的责任都托付给我了。”

随着流程运转的逐渐顺畅和人才机制的健康发展,邓建民的一线工作逐渐减少,更多时间转为头脑风暴。

“战略思考,原来我在一线做业务的时候,不是没有,但不像现在这么重要。现在,战略思考已经成为我日常工作的一个部分。”在邓建民的工作时间表中,2009年的工作,基本上到一季度结束时,就考虑完了。从二季度开始,他就要考虑2010年的工作,甚至一年的最后几个月,他还要考虑未来五年的工作。

“做总裁就是做战略思考,因为执行可以交待给别人,战略是没办法交代给别人的。这种战略性思考,对短期企业的经营可能不一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中长期,一定会获益。”尽管在邓建民上任后的第一年中,太多的基础工作让诺华制药的工作内容变得复杂,忙碌之后,并没看到什么结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工作习惯的建立,“从今年开始我是深切的体会到,当初的播种已经开始收获,而且明后年,一年会比一年收获多。”

通常,一件事情想不清楚,邓建民是不会出手的。可是一旦有了开窍的感觉,则表明这件事离实现为期不远。现在,邓建民还总结出了另一种思考思维定势——如果重新做一遍,自己将如何做到更好。

在上任之初,邓建民为诺华制药设计了一个三步曲:第一步把基础的工作做好,把框架搭起来。第二步“厚积”——积累能量。从2007年开始,北京诺华用了12个月的时间做流程再造,文化重塑,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实现了较好的业绩增长。终于,到了2009年,第三步“薄发”计划出笼,与邓建民事先预料的一样,今年一季度,诺华制药实现了较快销售额增长,位列跨国制药企业前茅。

企业最主要的财富

“作为一个总裁,最重要的工作还是人的工作。人才始终是企业最主要的财富。”

诺华有一项优势:在中国销售的95%的产品都是在国外研发的,诺华制药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在国外研发的产品尽快引进到中国来,通过一个好的销售体系,让产品的价值最大化。基于这种经营模式,对于诺华制药而言,产品的生产环节居于次要地位,销售占先。按照这个逻辑,人才一定会排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

“我觉得,作为一个总裁,最重要的工作还是人的工作。我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授权人才,最后管理他的业绩。”邓建民直言,人才始终是企业最主要的财富。排在人才和组织构架之后考虑的,才是战略问题,才是愿景。

在诺华对员工能力考核中,分为两部分:核心能力和业务能力。其中,核心能力是包括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计划分析能力,以及人品等。业务能力则包括医学和财务等方面。

对于人才战略,许多公司的框架大体相同,不外乎激励、培训、轮岗、职业规划等一系列内容。在这些方面,诺华制药也不例外。要做到领先,只有时刻注意,尽量把相同的部分做到行业内最好。

比如薪酬激励,诺华制药就做了大胆的尝试。通常情况下,跨国公司在薪酬方面都按照整体市场的平均数制订。而邓建民千方百计说服总部,按照市场上业绩最好的几家公司的薪酬均值,参考制订员工收入标准。

“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先给高薪,再看高效。我相信,我们的员工能够实现使命,他们有能力做到,所以我们先定高薪。最终,这个政策的效果很好。”

此外,“沟通、倾听和分享,对激励员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每位员工都希望了解公司的政策,策略,以及最近公司发生了什么。”在这方面,邓建民有个法宝。

诺华制药内部专门有一个被称为“对话CEO”的平台。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流程上有任何不便,或者发现任何违背商业行为规范的现象,都可以随时反映给邓建民。回复最快的在一两天之内,最长不超过三周。

曾经有位外地的医药代表,反映公司培训资料用的打印纸非常多,浪费,不利于环保。邓建民看到后,立刻告知培训部,继而改用光盘存储文件。三天后,当这位医药代表拿到培训光盘,得知自己的意见被采用,其心情可想而知。至今这个对话CEO的平台,共有近9万多次的点击,600多个问题,都一一得到回复。

读《第一道防线》有感 篇4

作者: 福建平潭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许斌冰

小说《第一道防线》是作家奚旭初、奚菊芬合著的中国首部检验检疫战线写实长篇,以高亦峰、康一鸣、林琳等人物代表刻画了国检人在动植物检疫、机械设备检验、抗击甲型流感、支援汶川地震等工作中的真实状态。在产品质量的安全与发展、守卫国门的责任与忠诚、人生价值的追求与信念等方面,生动展现了国门前哨检验检疫人的风采,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

本书主人公康一鸣是沙浪局动植物检验科科长,作者用浓墨重彩刻画出这个平凡的检验检疫人在国门前线战斗的一生:一批进境救灾大米被查验出谷斑皮蠹害虫,康一鸣毛遂自荐,阻止擅自上船哄抢大米的灾民并主动上货仓对封闭大轮进行熏蒸;在新婚之日离开妻子和生病的老父,只身奔赴条件极为艰苦的西藏普兰拉卡检验检疫点,尽管父亲病重去世,他也因为工作需要未能回家尽孝奔丧;心脏被检查出有问题住院疗养期间,擅自逃离医院,冒险攀爬60米的绳制软梯登轮检疫,由于体力不支差一点从软梯上掉入江中。好不容易被同伴救起爬上轮船,他又一头钻进零下18摄氏度的冷库对食品进行查检,心脏病突发差点丢失性命;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随学习班其他59名学员到上海支援甲型H1N1流感防控任务,执勤过程中,他拖着有病之体,一次次背上沉重的消毒设备,奋不顾身,再一次昏倒在检验检疫的第一线,而这一次,他终于卸下了所有的责任与艰辛,永久地离开了毕生为之奋斗的检验检疫事业。

一个人一时的先进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先锋。严防把关有效阻止进出境动植物疫病疫情流行,响应国家质检总局号召援助西藏检验检疫局,支援汶川地震,抗击甲型流感,康一鸣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他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令人信服,十几年的坚守令人钦佩。虽然他的一生短暂而繁劳,但他的人生故事将被广泛传颂,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这个英雄的名字--“国检人”.

掩卷沉思,作为检验检疫人的我们,当工作需要的时候,是否能像康一鸣“别人不能吃的.苦我去吃,别人不敢冒的险我去冒”?当群众需要的时候,是否能像康一鸣“对产品质量忠实,对检验检疫事业忠诚”?当国门需要的时候,是否能像康一鸣“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从加入质检队伍的那天起,听到看到想到最多的,是“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这十二个字,简洁的标语丰富了我对质检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抓质量、保安全是光荣使命,促发展、强质检是神圣职责。而今天小说中康一鸣的光荣事迹启迪我:生命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作为一名质检人,就要以为民服务为宗旨,维护质量安全为己任;追求质量的高端,严守安全的底线。

质检制服赋予我神圣的使命:为口岸经贸往来保驾护航一丝一毫不敢松懈,严把国门安全每分每秒不能疏忽,将责任扛在肩上义无反顾,将光和热奉献给检验检疫事业青春无悔。

一道文化的防线 篇5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但此时清政府尚有相当广阔的改革空间。可惜清政府对所面临新挑战的意义毫无所知,仍抱着自己是“天朝上国”的自大观念,从一开始就没抓住变革的最初机遇。

在满清大员中,林则徐无疑是少有的开明之士,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做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的代表。从一些细枝末节,可窥见当时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程度。自从乾隆年间英国使臣晋见皇帝拒不行跪拜之礼后,对此便有流传说,洋人的膝盖与中国人不同,根本不能弯曲,所以才没有下跪,非不为也,乃不能也。鸦片战争爆发时,多数人仍信以为真,所以提出“红毛番”虽擅海战,但由于膝不能弯,不擅地面战争,中国军队只要多准备些长竹竿即可。两军相遇时用竹竿将英人捅倒,他们便很难爬起来,中国军队自可轻易取胜。这种说法,对林则徐亦有影响。当然,他并不相信英国人是天生的膝不能弯,而是他们绑腿太紧使然。林则徐的认识尚且如此。他人便可想而知。

当时的名将杨芳于1841年赴广州防剿英军,到广州后,他看到英舰在水上浮行,命中率反远高于在清军在陆上固定的炮台,认定其中定有邪术。他相信秽物最能“以邪破邪”,故想出妙计,搜集许多马桶我在竹排上,出防炮台。结果当然未能“破邪”,炮台为英军所破。当时有人赋诗曰:“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城中”。其实,杨芳的“粪桶”战法并非他的发明,而是明代火炮传入中国后就发明的新战法,已有几百年传统了。

经过与“狄夷”作战,林则徐深感对“夷情”太不了解,聘人为他译介有关情况,编译成《四洲志》,对五大洲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政情作了初步的介绍,这也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介绍外部世界的著作。

1842至1843年间,林则徐的好友魏源受林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对“夷情”作了更详细的介绍。虽然魏源在此书中仍坚持传统观点,强调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但重要的是,他承认“狄夷”在形而下的“器物”层面尚有所长,中国可以师法,所以对其先进的制造轮船火炮之术,练兵养兵之法,更有专门介绍,并明确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掌握敌人的先进武器,最终打败敌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今日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思想,在当时却被认为是“溃夷夏之防”“以荑变夏”,大逆不道,这部违禁背俗之作的惊世骇俗之论,受到时论的猛烈抨击。所谓“溃夷夏之防”就是说“华夏”与“狄夷”间有一道文化防线,林则徐、魏源等使这条防线“溃败”,最终会导致中国被“夷化”,罪莫大焉!因为圣教从来是只能“以夏变夷”,不能“以夷变夏”。在这种严责面前,“师夷制夷”之说“举世讳言之”。

林则徐因主战获罪,朝野均有不少人对他深表同情、甚至敢于为其鸣不平,但是愿意或敢为他所背“溃夷夏之防”的罪责而辩解者,当时却没有,因为这顶帽子委实可怕。也更显出林则徐这种不畏浮议、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之难能可贵,因此他被后人誉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结果,对中国人具有启蒙意义的《海国图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有限,然而这本书传到日本去后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短短几年就再版二十几次,日本朝野正是通过这本书对世界大势有了更多的了解,这部著作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发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部旨在启发中国改革的著作,在自己的祖国备受冷落,却在异邦大受欢迎,启发了异邦的改革,并反过来不断侵略中国,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讽刺,是中国的悲剧。

随后的岁月中,“师夷长技以制夷”几个字一直引起激烈争论。然而不无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将那些严守“华夷之辨”、反对“师夷长技”者视为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对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者,则抹去其“制夷”的目的扣以“变夷”“媚外”“崇洋”“卖国”“殖民”等大帽,使其居于道德、政治的绝对否定性境地和劣势地位,最多只有招架之功。这样,在近代思想概念的流变中,所谓“民族主义”便常常带有相当程度封闭排外色彩,实际应称为“狭隘民族主义”。

近代历史表明,这种“民族主义”却偏偏又对中国真正的繁荣富强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实际误国匪浅,为害甚烈。想一想,真正能救国的是林则徐的“师夷长技”还是杨芳坚持中国传统的“马桶战法”?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近代中国的些微成就、终未亡国恰恰却是许多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主张“师夷”(“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有识之士不惜负重谤而努力奋斗的结果。

工商部门第一道安全防线 篇6

“工商部门是真正体现‘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部门!食品监管需要常抓不懈,认真地去抓、去落实。”提到乡村市场食品监管。张新杰颇有体会。

“12315”投诉记录本

“你说这事咋整!今天家里办事请客,客人喝啤酒说味不对,我尝尝也是。我儿子一看说是过期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贪图小便宜买过期的啤酒请客。”

“这下可丢人喽!”

“你先不要着急,把事情说清楚。”

这是2008年8月14日发生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桥北乡工商所的一幕。原阳县桥北乡工商所辖区祝楼乡村民王国富在胡宝民门市部购买了10件奥克啤酒,发现其中一件过了保质期。

桥北乡工商所工作人员填写完投诉记录后,立即前往该门市部进行调查。后经工作人员确认情况属实并进行双方调解后,门市部负责人向王国富道歉,并兑换了过期的奥克啤酒。

“这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对于每一起投诉,我们会尽可能快地调查,尽量让消费者对处理结果满意。”2009年1月,在桥北乡工商所,工作人员以2008年8月份接到的一起投诉为例,向记者简述了该所日常接到的消费者投诉、举报及处理情况。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民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国家的各项政策,“3·15”活动的开展深入到了千家万户。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有些农民也不像以前那样买了假冒伪劣商品自认倒霉,而是积极主动地向工商部门反映、投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原阳县桥北乡工商所是一个规范化达标所,辖桥北、祝楼二乡,辖区内有个体工商户398户,内资企业186户,2个集贸市场。

桥北乡工商所所长张新杰向记者展示了该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记录本,“2008年以来,我所受理消费者投诉13起,调解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08万余元。”

在这册“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记录本上,清楚地记录着每一起投诉信息,投诉者姓名、住址、商品名称及处理经过、意见等。

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人,更多的农民普遍存在产品质量防范意识差的问题,即使吃坏了肚子、用坏了东西,也不会想到是假货惹的祸,更不会想到去跟商家讨说法。

为了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利益,2008年桥北乡工商所把辖区内42户食品经营户作为不安全食品退市工作的行政指导对象,建立了食品进销台账和索票索证制度,密切监控、跟踪服务,从源头上遏制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销售,确保了农民放心安全消费。

2008年,该所出动56人次,检查经营户107户、集贸市场2个,查处违法违章案件12起、不合格食品300余斤。

在困境中突破

“工商部门是真正体现了‘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部门!食品监管需要常抓不懈,认真地去抓、去落实。”提到乡村市场食品监管,张新杰颇有体会。

“现在所里干部职工有9个人,管辖范围达158平方公里,有时去较远的村要走五六十里路。”日常监管人员的缺乏、乡村广阔的地域、市场的分散,增加了乡村市场食品监管的难度。

有的地区检查一遍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监管部门相对较长的监管周期,给农村季节性无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边远山区无证食品生产商、经营户、餐饮店等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假劣食品“转战”乡村市场。

同时,由于农民自身购买力低下,消费维权意识薄弱,又缺乏足够的鉴别防范意识和能力,无形中为这些产品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温床,造成了低端、劣质食品在乡村市场的泛滥。

“尽管工作中困难重重,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全力为老百姓办实事。”桥北乡工商所副所长李建伟说。

2008年,在进一步规范日常巡查监管的同时,桥北乡工商所在张新杰的带领下,认真组织、开展了各项市场专项整治,得到了群众和商户的一致好评。

仅上半年,桥北乡工商所就开展了14项市场专项整治,检查经营户204户,查获无照经营23户,立案1起,取缔3户,发出警示通知书27份,开展市场巡查71次,食品检测10次,特别是对乡村食品市场专项检查和集贸市场、食品超市及校园周边环境的网吧、饮食店等场所进行重点整治,查处食品案件3起。

2008年4月,桥北乡马井村8户村民投诉在本乡盐店庄购买到假劣化肥,桥北乡工商所迅速组织人员调查取证,在2天时间内帮助农民挽回5万元经济损失。村民为表示感谢,连夜赶制了“打假为人民”的锦旗,送给桥北乡工商所全体干部职工。

任重道远

“乡村市场食品监管,不是应付式的纸上谈兵的工作。不能搞突击,不能闭门造车,必须长期坚持,到一线去抓、查。否则,商店里过期、变质食品还是会占据货架。”李建伟强调了食品监管的持续性、长期性。

“大多数商户还是比较配合工作的,会积极上交假货,对于处罚也能理解。真碰上‘钉子户,我们当然还是先讲道理,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行的话,就只好向上级部门申请监管了。”

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乡镇政府是农村食品安全责任主体,对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落实经费,设立专职人员,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乡镇政府的重要管理工作,是改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有效举措。职能明确了,食品安全协管员的作用就能切实发挥,就能随时随地对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督管理和举报。

而乡镇工商所是保障乡村食品安全的具体实施者,是乡村市场食品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只有发动每一个人自觉抵制、举报假劣食品、问题食品,才能逐步“倒逼”问题食品退出食品市场。

结合当地实际,桥北乡工商所积极培养辖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除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公共媒体来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外,该所还加大了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发放食品安全小册子,张贴宣传画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宣传手段,提升了当地群众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和知识水平。

“从企业经营者到普通的商贩,如果都能把自己当作消费者,在道德上、良心上规范自己行为的话,那食品就安全多了,受伤害的人也少了,我们的工作就更好做了。”最后,李建伟特别提到了食品生产商的道德问题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大型水轮发电机组下一篇:物流企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