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

2024-09-16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通用12篇)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在其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鉴于建立时间较短, 在研究生的培养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针对该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探索解决的途径。

一、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是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设置的研究专业, 于2007年开始招生, 目前, 全国高校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硕士点152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以下简称“马中化”) 研究二级学科硕士点95个。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要按照学科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 “马中化”学科作为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 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 按照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国家教委为此规定了相应的八个方面的课程设置要求。从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学科规律来看,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其内容应是建立在相应的本科专业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本科专业基础理论, 这是对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基本的学科理论基础要求, 否则无法完成本专业研究生学业要求。

但是, 目前全国高校尚未设立“马中化”本科专业, 与本专业最相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全国拥有思政教育本科专业院校231个, 每年招生学生人数几千人, 但是选择继续深造“马中化”研究方向的思政专业学生不多, 因此本专业生源存在非本专业出身、 跨专业学生所占比重较大的现象。由于学科专业背景不同, 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很多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内容、 发展方向等缺乏基本的了解, 缺乏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素质、专业知识结构的有效支撑, 生源专业知识先天不足。对跨专业学生来说, 很难跟上教师的正常教学进度要求, 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不了解, 基本的专业术语也不理解, 很多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有如一头雾水, 学习效率较低, 由此逐渐失去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于跨专业研究生而言, 虽然在本科阶段, 作为公共课学生或多或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中化”基本理论, 但是要真正完成“马中化”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理论学习尚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对于跨专业学生存在的这一学科基础的缺陷, 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考虑到这一情况或考虑不周, 难以达到本专业预期的培养目标。为此, 在课程设置上, 首先要按照《通知》中的原则性规定开设八大基础课程;其次根据生源的特点开设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以弥补专业知识缺陷;再次设立多层次的课程, 将学位课同必修课、非学位课同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另外, 大部分学生对于学科范围内著名的学术著作阅读量较少, 有关该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也很少关注, 难以具备该学科研究生应有的专业能力。由于本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 要想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中化”理论, 必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 因此课程设置上应当增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分量。“马中化”是个实践过程, “马中化”的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随着我党的实践探索不断在广度、深度上创新, 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外交、军事、民族、宗教、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 客观上要求学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及时掌握党在 “马中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从学科属性上看, “马中化”属于人文社科理论学科, 它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宽泛, 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生态学等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 需要具备相应的基本的历史背景、文史哲知识、社会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等来辅助专业课的学习。例如, “马中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这门课程就涉及到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一系列宏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旧激烈的大环境下, 在敌对势力恶意中伤党的开国领袖、恶意歪曲共产党的历史功绩的当下, 要使学生真正把握“马中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这门课程内容, 必须对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有充分的了解, 必须大量阅读相应的史料, 将“马中化”两大理论成果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机结合, 才能从理论上真正掌握该课程基本内容。而目前在该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 一些学校还缺少这种学科间的互补和渗透, 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课程的理解和学习, 进而不能达到本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与学习方式

1.积极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所谓积极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由知识的输出者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大学生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教学与学习方式都与本科阶段不同, 应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创新知识方面转化,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是“马中化”硕士生培养目标之一。与培养目标相适应, 研究生应当具有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然而, 目前, 在研究生的教学与授课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高校不在少数, 即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互动,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 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被动式的听课, 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 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对跨专业学生而言, “马中化”研究学科理论性、政治性极强, 对于从学生到学生的研究生而言, 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 特别是随着入学研究生年龄在不断地向后推, 他们很多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 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中国成立前30年的历史了解不足, 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缺乏基本的认知。特别是面对“90后”学生, 他们是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是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环境中生活的, 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知之甚少, 再加上一些媒体舆论的错误导向, 所以, 一味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 要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就要由知识的输出者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在教学方式上, 还应当以问题为导向, 带着问题去学习, 运用讨论式、辩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式, 增加师生间的交流, 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环境,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进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总之, 要本着注重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经典原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加大学生的理论、文献、资料的阅读量, 逐渐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所学理论更为系统、专业、 深刻、扎实。

大量阅读文献是获取本学科专业知识和最新科研动态的重要途径。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应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了解本学科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理论热点前沿问题, 增加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习兴趣选择阅读的书目进行阅读。建立读书报告会制度, 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探讨书中的主要观点及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采用读书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增加阅读量, 为日后的研究及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及创新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前, 研究生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实践的倾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实现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因此, “马中化”研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源于实践, 又要指导实践, 还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教师讲授一个理论很容易, 但要想让学生真正明了理论的内涵, 理论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作用,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就必须将理论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实践背景结合起来, 才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各高校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缺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因此, 为了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带来的问题, 在教学中, 不仅应当加大学生阅读文献和资料的分量, 有条件的学校, 还应当让学生走出校门, 走出课堂, 实地参观考察历史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遗址、改革开放成就显著的工厂、农村等场所, 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接触, 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融合的历史进程与巨大成就, 以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在单纯理论学习过程中枯燥无味的状况, 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放到社会中去, 让其体会和观察人们普遍关注和最为敏感的社会热点问题, 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的制订学习研究方案,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研究, 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 从而在理性认识上获得提升。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作为新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跨专业学生较多、理论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导师制度不完善, 因此, 解决这些问题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入手, 构建符合本专业特点要求的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 2014, (5) .

[2]姚宏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基本问题述论[J].教学与研究, 2010, (5) .

[3]程美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发展若干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报, 2012, (3) .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属于法学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上的中国化”两个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基本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成果、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培养目标:

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研究方向:

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研究发现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研究方向为: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理论发展;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制度创新;0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陶德麟、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版。

综合基础(含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①丁俊萍主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版。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关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28-03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哲学理论前提下关于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斗争的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而整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近年来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研究对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更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定为一级学科来建设,众多学者也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探索,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探索。

一、为什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并不是某个学者的一时兴起而带领了整个研究的狂潮,而是由于之前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缺乏整体意识已经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严重扭曲和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所以必须从整体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纠正非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给马克思主义带来的种种曲解和错误,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首先,割裂了整体性研究和分科性研究的关系,偏重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发展。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这种分法主要来源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受这种分法的影响,将这三个部分分属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个领域进行研究。虽然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能够更加集中深入地挖掘其内容和精神实质,为整体性研究提供基础,但部分不能代替整体,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仅靠分门别类的研究是不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和实质的。因为缺乏整体意识,固然在不同的领域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但是却出现了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曲解和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割裂,甚至是对立起来,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其次,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容易造成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内容遭到对立,甚至有些反马克思主义者意图从整体上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除了上述的三个部分以外还涉及军事、教育、历史、美学等等很多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分开进行研究,容易造成内容方面的脱节,使得各个部分不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片面或者错误的理解。抛开整体角度,只注重某个方面的研究,也容易夸大某一理论,使得其与体系中的其他理论相分离,或者有些学者甚至不负责任地自由发挥去“充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把一些五花八门的观点乱插入体系当中,不仅破坏了整个体系的结构,而且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容易造成后来的研究者曲解马克思主义。

最后,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未被设立为一级学科之前,只注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研究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非常匮乏。而且我国有着严重的学科概念,以往只注重与分门别类的研究,使得有些学者无法摆脱单个学科的束缚。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设为一级学科后,能够为学者提供了强大的制度平台,帮助他们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队伍的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学术性,提高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水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完善。

无论是从理论内容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须摆脱分门别类的单一研究,在分科性研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是从整体上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对其科学理论的界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进行整体研究,才能完整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其实就是如何从整体上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两个问题都是想从科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准确而全面的概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认识。

它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备而严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学科组成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但是这不能完整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因为这种界定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是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的分门别类研究,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但马克思主义虽然由这三大部分组成,却不仅仅是三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如何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和整体的马克思主义问题是一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从纵向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试图解救无产阶级的悲惨命运,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号召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它从诞生起,就受到广大无产阶级的关注和支持,马克思恩格斯在有生之年不断探索,无论是《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这些经典著作,还是亲自投入到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去,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体系。后来,马克思主义传入到各国,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不断创新。五四运动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后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且快速成长起来,不断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创造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也起到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没有被抛弃,而是继续向前发展,诞生至今的160多年里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从这一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从横向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世界观。张雷声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就在于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为基础,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而产生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它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论。”[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拥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行为,它克服了学科束缚,着重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科学性。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安于现状,其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时间和实践的不断推移和发展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的。

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整体性问题,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进一步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组成部分以及二级学科的关系

从学科划分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005年之前不是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模块组成进行分别建设,并没有作为整体进行研究,从而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确实没有从整体上进行学科建设,但是这并不说明我们没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因为整体寓于部分当中,而部分也体现着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三大组成部分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对其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可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一具体领域深入探索,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个领域的地位,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涵,从而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服务。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并不是完全独立,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就是将其三大模块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他们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其各个组成部分也要立足于整体的高度研究,从整体上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内涵,无论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都要体现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属性这一原则。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是从实践上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面分别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这五个二级学科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载体,它们的研究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在研究范围、研究方向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正是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构成一个整体。至于整体性具体表现在哪里,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但不难看出五个二级学科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还是它的五个二级学科之间虽有区别,但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仅要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二级学科的建设,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协调,而且还要抛开单一研究的束缚,从整体角度出发全面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是当前理论界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建设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特征,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运用整体性研究方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内在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2).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耀灿,刘伟.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顾海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5]靳辉明.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1).

[6]顾钰民.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7]王贵明.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J].南京社会科学,1999(10).

[8]靳辉明,张雷声,钟明华,武东生,顾钰民,陈占安,佘双好.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笔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科学证实和人类社会发展所证明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凝聚着马克思主义者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取得的科学认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真正掌握其科学的内涵与精髓,才能帮助人们更深刻透彻地认识真理、掌握真理,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展现真理的属性

1.自身基本原理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篇展现着真理的属性,为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界、思维领域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提供了一把开启真理大门的钥匙。要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始终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精神,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

2.远大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而最快速灵活地运用这一强大武器的途径便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关于真理属性问题的阐述随处可见。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完善与发展。所以,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3.具有客观事实性。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主要反映在其客观存在的真理为主要事实。因此,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务必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紧密相结合的方法,从历史背景、时代意义、理论和实践价值等维度去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努力做到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辩证统一。

4.演变的价值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自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瞬息万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应对和解决日趋变化的世界的固定模式,这就需要人们在历史的演变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和引导自我,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在面临问题的时候有清楚的认识和科学的应对。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涵真理的捷径探索

1.古今历史证明真理的价值。伟大的哲学家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在告诉人们,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留下的成果纷繁复杂且各有千秋。从获取知识、掌握真理、创新文明的角度来看,最佳的选择是阅读科学而准确的书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领域最普遍规律的巨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精炼、最科学的结晶,完全可以指引人们去追寻无限的知识。

2.理论的清醒决定政治的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是强大的思想武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追根溯源、知往察未,还可以对经典作家批判错误思想、建立理论体系、保证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和批判各种歪理邪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3.中国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紧密关系。当下,很多学者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却对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忽视、漠视甚至嗤之以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缺乏兴趣,也没有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当然,出现这种不容乐观的情形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显然就是没有用心研读或者没有用科学方法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一旦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不但科学系统深入地回答了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且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应当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按照“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原则,批判地吸收借鉴和继承,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真理与学术道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很多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且年代久远,想要在短时间内读懂弄通确实有些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大众化研究,通过编写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物,使马克思主义真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便于人们正确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因此,重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尽可能地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加通俗化和大众化,能够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物质力量,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 篇5

2014年07月18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南。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深入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努力用好思想武器

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从成立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索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努力用好这一思想武器。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党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团结前进的精神旗帜,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保持和发展党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他明确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他还特别要求:“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要求,必须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去对待。

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结合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这是对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的明确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深刻、内容广博,只有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才能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相辅相成的,应有机结合起来。

要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习近平同志指出:“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他特别强调:“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他还从党的历史经验的角度指出:“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在习近平同志主持下,中央政治局专门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题进行了集体学习。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和发展面临许多新的复杂问题,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进行新的探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生长着的理论,必须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强调,要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认识的科学成果,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按照人类认识发展规律,每一代人都是在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认识的,不可避免会受到这些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这就需要后人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同样如此。我们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得出的某些具体结论,而应与时俱进,从时代的高度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要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将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走上歧途。同时,必须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活力,以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坚持下去。”

着眼于当代实践的新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成果。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前后相继,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两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引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我们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新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来指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我们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多层次、多方面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多个学科和角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看,还存在差距和不足,必须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就学科设置的具体情况而言,以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更多是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分别进行的。自从国家学科体系中专门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后,这一领域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得到了很大加强。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协调好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综合性研究与不同学科的分别研究结合起来,把基本理论研究与各种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多层次、多方面加以推进。同时,应重视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等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央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的形势,对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新的部署。我们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努力完成好工程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促进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建设

在重视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对此,习近平同志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同志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

础。”他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促使其广泛传播和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指导和引领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建设。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在理论宣传中,应着力讲清楚二者的内在联系,引导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必须使它为广大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方式和手段,在广泛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感召力和亲和力。应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对象的马克思主义通俗理论读物,开展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活动;广泛利用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借助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展览、展示等多种媒体和手段,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使理论宣传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走出去”。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同时,他还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中就包括积极开展思想理论领域的对外交流。“中国理论”与“中国道路”紧密相联,要了解“中国道路”,就必须了解“中国理论”。为此,应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走出去”,促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理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中国理论”在世界思想理论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者为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

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分析及思考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状分析

【分类号】A811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我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和践行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新性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思考,谈谈自己的看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三阶段

1.1初级阶段

20世纪30、40年代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两方面,即初步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对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有了初步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态度有所提升。但这一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还并不够深刻全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和理论都没有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1.2曲折阶段

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建国后到文革期间的这段时间,这一段的时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实际上进入了一个较为曲折的时期,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少之又少。主要原因在于,此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将主要的研究重心放到了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上,缺乏独立的思考研究,且这一段时间内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一连串的失误,给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蒙上了阴影。

1.3繁荣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探索性,特别是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概念、内容、根据、途径到理论成果及其历史进程均作了详细的分析、梳理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显著的成就。马克思主义的建设与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也在新时期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热点。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2.1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历史进程进行了梳理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规范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即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要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除此之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根据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和系统梳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规范的划分,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梳理。

2.2肯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作用价值,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错误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取得的两次巨大飞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他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而邓小平理论则是新时期历史条件下的又一伟大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此时期还纠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错误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党地位的确立指明了方向。

2.3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历史进程的专题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经过发展之后,目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途径、成果均有巨大的成绩和突破,同时在不同阶段的研究也较为系统和深入,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未来发展

3.1反思与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需要有大量的经验去总结,比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所带来的两次巨大飞跃就积累的宝贵的经验需要去总结,再比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曲折阶段,需要对研究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进行反思,只有深入地探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才能更为深入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

3.2预测与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发展中,会涉及到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多方面挑战,作为理论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能对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挑战进行理论上的预测和分析。比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述上一直就存在挑战,一些思想混乱的问题仍时有发生,同时在实践上,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需要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行创新。

3.3历史与文化

目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理论构成的基础之上,但各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特性,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的理论体系,不予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相结合,难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也无法用来指导我国的实践。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为我国的发展建设服务。

总 结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过程基础上,对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历史的发展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深刻认识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武装自己,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建设,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新高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胡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刘国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赵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缘起、进展和走向[J].科学社会主义,2014,02:26-29.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 篇7

一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产生的主要观点和认识

1.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产生的特殊背景和情势

梁树发教授对此有明确的解释, 认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发生: (1) 在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性质的具体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发生重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的时候。 (2) 对无产阶级的重大实践发生的失误或者受到的挫折在进行理论上的反思的时候。 (3) 当出现某种重要思潮或者发现某种重要思想材料, 被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既定认识产生了重大冲击, 从而认为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认识的时候。

2.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和肢解的情况

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角度对这些割裂和肢解情况进行了概括, 主要有:“官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学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割裂, “作为革命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建设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割裂, “马克思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割裂, “回到马克思”与“推进马克思”的割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割裂。这些情况造成了人们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和困惑。

3.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梁树发教授从总体上回答了不断出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的具体原因:马克思主义文本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结构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意识形态性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本来不同的理论倾向、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也可能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解释。

以上这些观点说明,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曲折性规律的表现。笔者认为, 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 确实存在着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 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 也积累了一些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种种情况说明, 非常有必要深入阐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因为, 这是科学普及马克思主义观的需要, 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前提, 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需要,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是回应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攻击的需要, 是正视马克思主义生存现状的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定义中的马克思主义观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内容, 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定义中来看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其属性等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问题,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目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

1. 从某一方面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这些界定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等。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定义为:“从整体而言,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即人的解放学。”也有学者主张, 要从“弄清楚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 什么是它据以构成自身体系的来源”的角度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指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不是别的, 就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尤其是后者。”这些界定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定义,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方面,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忽视。

2. 从整体性的高度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梁树发教授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这个定义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价值意义, 又强调了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哲学。

3.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张耀灿学者认为, 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作出不同的回答就会形成相应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性至少应包含以下四点:一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和理论基石;二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性质和社会理想;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四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种观点代表着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认识的程度和方向。逄锦聚等学者也从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 、理论品质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和政治立场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等四个方面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认为这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

4. 从多个层面的统一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程恩富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加以扩展, 表述为以下四个层面: (1) 从创立主体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2) 从学术内涵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 (3) 从社会功能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 (4) 从价值观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笔者认为, 这个扩展定义是目前学术界最新和最全面的一个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由上可见, 我国众多学者一直都在尝试着为马克思主义下一个较为全面而科学的定义, 但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一个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识。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问题仍然是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视野中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创新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有学者从主体角度来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大体上包括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其中, 研究比较深入的是以下三种。

1.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周向军等学者认为,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学习以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在与主观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从发生论、本质论、结构论、特征论、价值论等角度说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 毛泽东着重强调了认真地学习研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另有学者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做了历史考察, 认为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定的思想来源、文化土壤和实践基础。它从萌芽到初步形成, 到完备成熟, 再到继续发展是同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命运, 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 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命运, 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2.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有学者认为, 邓小平科学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它既是思想体系又是发展的理论, 它既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又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思想和胜利的旗帜;它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它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对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强调:坚定地信仰, 认真地学习, 完整准确地理解, 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还有学者把邓小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等。邓小平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主要包括: (1)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老祖宗不能丢和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的; (3)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3. 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

有学者具体分析了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 并把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概括为“四论”:指导思想论, 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结合实际论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论, 即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问题中心论, 即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还有学者认为,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江泽民从本质论、理论品质论、价值论、发展论等方面作了回答。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 应用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 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学者把江泽民对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新贡献概括为四个方面: (1) 明确提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2) 高度重视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 (3) 创造性地概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4) 突出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倡导不停顿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可以说, 研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是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深入和细化。但目前学者们主要是从正面来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而对于党在马克思主义观上的失误还很少有人来分析和总结。

四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围绕着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展开了研究, 应该说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只注重正确一面的研究而回避另一面的问题

如对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 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正面来阐述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而对于一些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很少有人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方面, 我们知道,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 在国际范围内也存在着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另一方面, 我们的研究又只限于正确的一面的研究。我们都知道, 我们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针对不同的问题存在着两种对立的马克思主义观, 而一直以来却只是从正面来泛泛而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但是, 没有比较, 就没有借鉴, 因此说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有学者在论述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时这样提到:“只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 特别是由于对革命战争时期经验的迷恋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的理解, 毛泽东逐渐脱离了实际, 他的马克思主义观进入一个曲折发展的时期, 他背离了已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态度, 犯了自己曾深恶痛绝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但论述者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有学者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历史考察, 认为其有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萌芽、初步形成、完备成熟、曲折发展。笔者认为, 这种梳理虽然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观的一个角度, 即发展史的角度, 但这种梳理还有待于理论的提升。比如,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具体内容在马克思主义观发展上为什么会出现曲折, 马克思主义观出现曲折的表现, 在马克思主义观发展上值得总结的经验或者教训等, 这些问题还很少有人去作具体深入的研究。

2. 对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浅尝辄止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没有进一步深入和深化, 似乎没有形成权威性和总结性的理论观点。学者们研究马克思主义观, 只是论述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观包括什么内容、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应该是怎样的, 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怎样的, 更没有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曾经出现的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原因, 而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 总结过去的失误和教训比归纳经验更显得重要。邓小平曾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那么, 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完全清醒的问题是哪些, 今天又是怎样清醒的呢?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而中央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之初, 就明确提出了要做到“四个分清”, 即: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因此, 笔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还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思考。

3. 混淆了思想体系与马克思主义观的概念

常见的情况, 如把毛泽东思想等同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两个概念虽然有许多相通之处, 但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别。毛泽东思想是一种思想体系,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但是, 马克思主义观还包括对待这种思想体系的看法和态度。而在研究中, 有这样一种倾向, 即把毛泽东思想等同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渗透着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 可以从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把握中来阐述马克思主义观, 但不能在概念上把这些问题混淆起来。

4. 只针对马克思主义相关论述泛泛而谈, 缺乏厚重的历史内容

当前即使是阐述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 学者们也主要是从静态来研究这些党的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即主要是从他们的著作和讲话中抽取一些相关的论述, 来说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观, 然后再强调这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意义, 因此这种阐述显得很空泛, 没有厚重的历史内容。其实, 马克思主义观本身也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观, 它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不同时期, 针对不同的主题, 有不同的主体, 也面对着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思潮的围攻和歪曲。在研究不同主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内容时, 应当既要有一条清晰的主线, 也要针对不同的层次和问题来研究和把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8.12.19

[2]梁树发.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4)

[3]陈学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反对五种割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6)

[4]周向军、李慧芬.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6 (1)

[5]曹富雄.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

[6]周向军.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J].齐鲁学刊, 2005 (1)

[7]王成光、王立平.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1)

[8]柳过庆.论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7 (2)

[9]覃采萍.略论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J].唯实, 2007 (4)

[10]赵存生.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江泽民文选》[J].求是, 2006 (20)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我修养,就业

一、自我修养现状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碰到的最为严峻的考验就是毕业时面临着的就业压力。 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于他们学习好坏状况的本身,而是在投简历时面临着的尴尬,因为无处可递。 翻开大多数企事业招聘的用人标准, 很少能找到几处需要马克思理论专业的岗位。“学而无用 ”论 ,这是一件多么让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心寒的事。 当然,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种因素。 针对问题的产生,归因分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找出问题产生的源头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鉴于此,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自我修养现状出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意识薄弱

何琼和夏洁在《德育的困境与出路》和《我国道德生活领域“知行分离”现象解读》两篇文章中一方面肯定了高校学生道德修养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指出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总体表现为修养意识薄弱知行不一[1];马增敏在《道德背离论》中指出道德中知行的错位以及道德的背离;学者彭鸿雁在《高校道德教育的危机及其根源的反思》中从世界观、人际关系和婚恋观等方面研究了道德修养意识薄弱现状的具体表现[2];学者于睿在《高校学生德育中知行背离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一文里认为高校学生存在知行不一、思想道德修养意识薄弱的现象。

(二)科学文化修养单调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仅是要学好本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而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大多数只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很少会去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造成其就业选择的狭隘性。

(三)创新观念淡薄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学习方式依旧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模式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才会产生“学而无用”的现象。 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我们人人都应学习并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 所以说,只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远是有其实在的价值的。 之所以会出现创新观念淡薄这一现象,最大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并不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现实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 还有就是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对策研究

根据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自我修养现状我们可以了解到造成其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为了给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予自信心和强大的学习动力,解决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供了几条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加强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学者刘红秀在《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论及其当代价值》中认为:“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是勤奋好学、克己内省、强制磨练、身体力行及慎独自律,同时认为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广阔舞台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应自觉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就应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这样做,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从而为日后的就业积攒软实力。

(二)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学习的范畴不能仅局限于对本专业的学习,还要扩充对其他学科领域相应知识的学习,达到各种学科知识的平衡和统一。

(三)发掘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个人进步的阶梯。 当代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研究生要想把自己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变为有实际意义的社会生产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活起来,就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使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小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研究 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1、教学内容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教材有很多版本,在形式和表面上看来很丰富,然而就其实质来看内容很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教学内容。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大都是沿袭前苏联的教科书编排模式,即按照四大模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进行编排,从而将内涵丰富的教科书编写成了教条的讲义即“概念+原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受制于教材的教条编排,往往将重点放在了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的抽象概念与原理的阐释上,缺乏对现实社会的深入思考,导致最新内容无法及时纳入课程教学之中,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背道而驰。

2、教学方法严重滞后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我国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限制以及学时不断压缩的限制,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往往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效果差,无法实现其育人的目标。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由于广大马哲教师采用传统的说教模式进行授课,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重理论、轻实践、弱启发和少导行的教学弊病,也许很多学生提起马哲等公共课兴趣大减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证明。近年来,伴随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一些高校马哲教师采用了课件上课,但是从效果来看大都是将黑板板书办成了电子板书,其内容和授课模式并没有显著提高,效果自然很不理想。

3、学科考试模式单一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被认为科学之科学,属于典型的“智慧之学”,被誉为多样化思维、批判性精神的代名词。然而,很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进行考试时,往往采取标准化的考核模式,并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填空题进行分门别类。为了应对课程考核,往往是教师在考前给学生划重点,学生在考前疯狂地背知识点,结果导致考试以后啥也没有记住,并未得到育人的课程教学目标。可以想象,在这标准的考核模式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将其与数理化等工科课程等同起来进行学习和备考,严重抑制了开放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形成,久而久之将会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习惯于概念记忆,不善于创新和发散思维的形成。

4、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取决于多种因素,既有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外部教学环境的因素,更有学生的价值诉求。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上马哲课程的积极性不高,为何会产生这一现象呢?首先,笔者认为我国很多高校在上课时间和课程设置上存在严重的思想偏差,大都是大班授课,并在周末或者晚上授课,自然被认为是“副科”,学习兴趣不如专业课和英语课,很多学生其上课大都是为了混个学分,或者是迫于老师的上课考勤害怕挂科。其次,很多马哲教师在授课上,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大都是进行简单的空洞说教,结果导致恶性循环即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进一步下降。最后,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用处不大,甚至没用,“除了升学和考公务员之外别无它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对策

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新时期,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要首先创新教学内容,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引领学生更加积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思考问题。首先,广大马哲教师要切实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将深入浅出的理论教学融入到图文并茂的讲解中。其次,广大马哲教师要精练增加一些哲学典故、名人轶事,从而丰富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最后,广大马哲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通过网络、微信、微博和QQ等新媒体,积极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科学运用马哲原理。

2、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新时期,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改革,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综合运用讨论法、提问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来营造浓郁的课堂范围,引领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首先,广大马哲教师要改变以往纯粹的理论讲解,逐步采用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模式,从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变我要学,切实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广大马哲教师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将实践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课堂讲述、教师点评和互动教学,从而激发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果。最后,广大马哲教师要与时俱进,综合采用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3、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新时期,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改革,要加快推进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努力形成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系统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综合考核的素质提升和引领作用,切实达到课程的育人目的。首先,广大马哲教师要注重平时考核,综合采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发言以及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广大马哲教师要更新期末考试模式,变大量的客观题为大量的主观题考试模式改革,重在通过主观题比如思考题、案例分析题等来提高大学生应用马哲原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广大马哲教师要合理确定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的权重,比如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或者各占50%,从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时期,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改革,要引领学生形成哲学思考方式,善于以批判的视角来学习,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广大马哲教师要采取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对马哲原理形成浓厚的兴趣。其次,广大马哲教师要综合采用讨论法、实践法和提问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广大马哲教师要鼓励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统一,通过社会实践来思考人生哲理和马哲原理,从而形成科学的“三观”,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玉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对策[J].吉林教育,2016(3).

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述评 篇10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危机,后现代文明

由克莱顿等人合著的《有机马克思主义》(Organic Marxism)一书,于2014年在美国正式问世,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流派,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热切关注。下面将主要针对其理论内涵、特征,其与马克思主义等相关理论形态的关系及研究过程中所存有的不足等问题予以一定分析,以求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一、关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与特质的研究

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尚处于发展之中,国内外不同学者在对其理论内涵和特质的认识、界定上尚存分野,当前主要分以下几种:

1、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机”研究方式。

“系统生物学、生物学中的以有机体为中心的方法……这些进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什么是‘有机方法’,当这些有机论的认识被融入到社会等问题上时,有机马克思主义就诞生了”,[1]p165在一定意义上,有机马克思主义就是对有机体、生态系统和地球的生物圈的这种新的整体性理解为基础的。

可见,克莱顿教授侧重于从理论来源的角度思考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认为这种“有机”的研究方法最初来自于自然科学。

2、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的生态实践形态。

马克思主义、有机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将三者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其现实性,它将以一种全新的生态实践形态面世,而绝非沦为空洞的哲学”。[1]p187这种突显有机整体的世界观即称作有机马克思主义。

麦克丹尼尔教授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元素积极融入有机马克思主义内涵之中,并将其诠释为一种全新的实践形态哲学。

3、有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中国化的一种新范式。

“有机马克思主义既非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派别,亦非西方马克思学的新派别,而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确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作为其理论借鉴的一部分,本质上,它仍是一种怀特海主义或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而且,中国特色所强调的是一种道路,一种实践,一种高度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基本国情的道路与实践,因而,针对杨富斌教授此种观点,我们应予以批判待之。

4、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误读基础上的理论。

卜祥记教授基于“动在”与“互在”理念,指出有机马克思主义所犯错误:其一,它混淆了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唯物主义之间的本质差别,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本质;其二,它将生态文明之基础归于自然唯物主义,误解了生态文明哲学基础所强调的实践性本质”[3]

因而,试图从过程思想出发,去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生态文明奠基,这严重降低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高度与水平,实为不可取之举。

二、关于有机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形态关系的研究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过程哲学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下面将对五者间的关系予以一定探讨和分析。

1、有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研究

1)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继承与突破。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社会观和后现代世界观相结合的基础之上,通过过程思想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马克思关于现代主义的设想必须被超越,相较于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更注重地域与文化多样性,“强调不同地域与理论、文化间的相互联系。[4]

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始至终都主张“原理的实际运用应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5]突显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地域化。可见,克莱顿教授在这二者关系上的认识尚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2)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倡导共同福祉为旨趣的马克思主义。“基于和谐的价值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6]p84王治河教授基于对解构性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基础之上,主张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共生共荣。对此,崔赞梅博士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过程思想,力图将有机、整体等理念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使自身成长为一种符合后现代文明特征的实践理论,并最终致力于人与自然共同福祉的理论旨趣上。

可见,二人均强调有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联系,强调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后现代的实践性本质和理论追求。

2、有机马克思主义与有机哲学关系研究

1)有机马克思主义是有机哲学的一种形式。克莱顿教授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强调现实是一个集包容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过程”。[1]p170即每一理论都应植根于一种新的语境、文化或历史阶段中,这些理论也将会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得以生长和发展,就像人类社会系统一样。王治河教授则从辨证的角度出发,指出,有机哲学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同时,在政治经济领域,“有机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有机哲学的具体运用和表达,助推有机哲学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6]p85

虽然二人所观察和研究的角度不同,但均

强调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有机哲学的重要作用及二者的内在一致性。

2)有机哲学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支撑。有机哲学作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的重要来源,有机马克思主义将“有机”等范式从自然科学领域逐渐普及到社会科学领域,“使之逐步成为一种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全部领域所共享的话语方式。”1[1]p10

谢昌飞教授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从整体视角考察有机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以此突显有机哲学在此进程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所起到的重要意义,进而揭示二者间辩证的关系。

3、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系研究

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提供素材,但仍存缺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态思想的深层次挖掘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积淀了一定理论基础,但同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存有“短板”,即忽视了自然科学的作用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未能使异域文明有机融合,最终,生态文明理念难以真正内化于心。“唯有当马克思主义在一种文化中得以有效的具体化,并与人民的实际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时,它才能真正的存在”。[1]p206

克莱顿教授基于批判视角,肯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作贡献的同时,指出其在自然科学运用和异域文明融合上的缺陷,以此凸显有机马克思主义在此上的突破和发展。

2)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同中存异。王治河教授认为,二者在资本主义批判、生态革命呼吁等方面有着深度契合,但仍存分野,“首先,在生态危机的根源上,后者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前者认为现代性才是根源;其次,后者注重批判,而后者批判同时更注重建设。再次,相较于后者,前者更注重文化的特殊性。

而王雨辰教授认为,虽然二者都是力图探索生态危机根源和解决途径的生态文明理论,但在理论基础、生态文明本质的认识等方面仍存有差异。理论基础上,后者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前者基于过程思想。生态文明本质认识上,“后者秉持现代主义价值取向,反对把人类文明与自然对立起来,而前者秉持后现代主义价值立场,坚持自然万物内在价值论,把人类文明与自然对立起来。”[7]

三、关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局限性

有机马克思主义尚处于发展之中,理论体系仍不完善,下面将针对其研究过程中所存有的缺陷予以一定分析和探讨。

1、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有机哲学并不合理

克莱顿教授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作为有机哲学的一种形式,正是过程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和活力,并强调:“我们最重要的盟友就是过程思想”。[1]p211有机哲学的其核心理念即是——所有的生命、存在物和经历体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有机整体。

实质上,有机哲学所强调的是一种“动在”与“互在”的辩证关系。但,问题在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并不缺少这种辩证的思想,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之日起,其始终强调整个世界是一个永恒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主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用联系和发展的视角看待事物及事物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整个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而较于辩证唯物主义,有机哲学本质上所主张的是一种自然唯物主义,是一种基于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之上的理论,若以此为基础展开对现代性或资本主义的批判,非但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批判,反而淹没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与精神,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实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2、有机马克思主义并未真正超越经典马克思主义

克莱顿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普遍的预测性的科学”“充满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

义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1]p7社会决定论是众多必须被超越的神话之一,真正有用的马克思主义将是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即只有适应于特定的时空条件(某一民族、文化、语言等)时,这种马克思主义才会存在。显然,在此,克莱顿教授误解了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将其视为机械决定论或庸俗的经济决定论。

实际上,马克思唯物史观所强调的历史决定论与经济决定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种基于整体、多维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演变与发展辩证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包容开放的理论体系,其始终强调与时俱进的吸收与融合不同民族、地域的优秀文化和理论,强调原理的实际运用,因而,基于历史观层面,有机马克思主义并未真正超越经典马克思主义,只是建立在对后者误解基础之上的一种错误认识。

3、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地方生态自治”之路行不通

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自工业文明以来,小型农业文化系统和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挑战。此时,人们需要探索整体价值观如何才能引导个人和家庭的决策;人们也需要探索家庭和地方共同体的支撑结构如何才能帮助建立和提高本区域的“造血”能力。而答案就是“采用典型的传统经济形式和小城镇经济形式”,[1]p255如中国云南农村等地区的农庄经济等。

实质上,有机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是一种“地方生态自治”发展之路。其将人类文明史与自然界看作是一个不断疏离的过程。有机马克思主义片面夸大了工具理性的负面效应,误解了生态文明的本质。这种建立在反人类文明基础之上的发展之路,实则与生态文明本质内涵背道而驰。同时,有机马克思主义在探索应对现代性危机特别是生态危机的实践进程中,所强调“共同体”概念与马克思所主张的基于现代文明发展基础之上的“自由人联合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有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构想是基于类似于自然经济时代的农庄经济基础之上的实践探索,有悖于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前进方向,最终,“地方生态自治”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注定行不通。

参考文献

[1]菲利普·克莱顿,贾斯廷·海因泽克.有机马克思主义[M].孟献丽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杨富斌.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及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3]卜祥记,周巧.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的质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6).

[4]菲利普·克莱顿.有机马克思主义与有机教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王治河,杨韬.有机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7]王雨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异同[J].哲学动态,2016(1).

[8]小约翰·柯布.论有机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9]杨志华.何为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视角的观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10]王治河,杨韬.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取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研究 篇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研究

徐雪平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东广州511300)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问题观和辩证的问题观。实践的问题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的基本思想,强调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和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一思想与当代西方哲学有一定的契合度,既体现了人的类特性又避免了唯心主义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也是辩证的问题观,要求人们在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时坚持辩证的观点与方法,做到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是科学的问题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问题观;辩证问题观

哲学源于问题。问题是人的认识尚未回答或尚未正确回答的事物的现象及其发生的原因,而研究问题则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根据所思求未思。对问题的研究,如追根溯源,就是对于元问题的探讨,即对于母问题或本初问题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在创立其哲学理论时就从哲学高度考察了问题的各种特质,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问题观,至今仍有很强的解释力、启发力、预测力和覆盖力,对于我们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问题观和辩证的问题观,探讨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是实践的问题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的基本思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P55)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区分了经院哲学问题与非经院哲学问题,强调人们不仅要重视认识问题,更要重视实践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解决问题,更要在实践上解决问题。这一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的基本思想,即实践的问题观。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7)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的显著特征——重视实践问题、重视改造现实世界的问题。当然,实践问题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问题,而且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是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维、动机、意志,成为“理想的意图”,并变成“理想的力量”。所以改造主观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问题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马克思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实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P75)一方面,人们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另一方面,生活本身与客观存在也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进而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推动人们主观世界的改造。这一观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是实践的问题观——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强调不仅要重视认识问题更要重视实践问题,反对那种只有理论而不付诸行动的问题观。比如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1](P78)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强调认识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统一,强调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批判费尔巴哈沉溺在美文学和泛爱的空谈中,以美文学的词句代替科学的认识,“主张靠‘爱’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不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2]。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来改造主观世界,在提高主体思维能力和素质的情况下来改造主观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是实践的问题观,实践的问题观主张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和解决问题,以达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人类认识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又必须通过现实的实践来完成。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虽然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却片面地、抽象地因而也是虚幻地夸大了人的能动作用。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绝对精神或理念是无所不包的万能“主体”,而从事现实活动的人不过是理念的形式,或者说是实现这种理念的工具,人是意识和理念的化身。[3]马克思指出:“在黑格尔看来……人的本质本身仅仅被看作抽象的、思维的本质,即自我意识。”[4]而在费尔巴哈那里,人同样是抽象的“人”,并非从事实践活动的、进行着历史创造的社会主体,因而他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实践问题观正是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以实践完成了的哲学革命,它克服了唯心主义否认问题客观性的缺陷。

当代许多哲学家也不约而同地赞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问题观。例如,美国哲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认为有两种哲学(实践)形式:“其一是理论的形式或理论的实践,它关注对世界包括人的本性知识和人类社会制度的一般的、体系的观点的明确表达或批评。其二是作为一种艺术的哲学形式或哲学实践,它将美和幸福带给生活实践。”[5](P85)在舒斯特曼看来,这两种哲学的形式或实践不是对立的或非要作二难选择不可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的艺术是生活实践的体现,自我在这种实践中通过试验、规范和磨练而得到美化,仅仅强调哲学的纯粹性显然是无视实践哲学问题存在的特异性。美国哲学家普特南表示,哲学的反思最好是“去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不改变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因为“对于怎样生活的问题,我们所有人都具有为我们自身去思考它的潜力”。[5](P10)换言之,哲学的任务是通过生活实践改变生活本身。这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问题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也在一定意义上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不可超越的理论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问题观把主体的人看成是有意识的能动的生命个体,体现了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人的类特性,一方面避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主体问题上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主体在发现问题、评价问题、选择问题、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是辩证的问题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不仅是实践的问题观,而且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因而又是辩证的问题观——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辩证的思维方法使主体不仅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剖析问题,而且不断接受新问题的挑战,并在这种挑战中实现自我剖析和自我超越。

辩证的问题观能帮助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辩证的思维方式正是从正题—反题—合题,抑或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来分析和对待时间与空间中的事物。辩证的问题观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把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把逻辑与历史结合起来,要求我们不仅要在个体的层面进行分析也要关注问题的普遍性,不仅要注意问题的形式也要关注问题的内容,不仅要重视问题的原则也要重视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辩证的问题观要求我们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反对将事物看成孤立的个体。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同其运动、变化、发展不可分割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孤立地呈现。辩证的问题观要求我们运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恩格斯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相互联系的,这就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6]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就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问题不断产生,要求人们不断抛弃以前许多旧的观念和思想,而问题的解决则使人们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总之,无论任何事物,只要它是现实的、客观的存在,那么它的这种存在从其结构状态来看就存在一定的具体联系和相互作用,从其功能状态来看则是一种具体的运动形式。下面联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问题观的基本方法作一探讨。

1.归纳与演绎

在哲学史上,归纳与演绎是最早引起人们注意并得到充分研究的两种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演绎则是从一般原理、概念走向具体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个别的思维运动。归纳与演绎是同一认知过程中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方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对事件、现象和因素的共性进行集合,就必须对大量现象进行统计与归类,这就是归纳。同时,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又要不断从观察和试验中搜集经验材料,并运用已知的一般理论作为分析问题和观察问题的指导原则,这就是演绎——它规定着归纳活动的目的和方向。但是,归纳和演绎不是彼此孤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反对把归纳绝对化,也反对把演绎绝对化,而认为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否则就将陷入唯心主义。

2.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的认识过程,综合则是在思维中将已有的关于客观对象各个部分、方面、特性、因素的认识连接起来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整体认识的过程。分析与综合立足于客观对象整体与部分、统一性与多样性、本质与现象等的对立统一。早期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等。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的发展,对问题的分析方法也有了巨大进步,它更多地表现为问题的结构分析、功能分析、信息分析、模式分析、发生学分析、流程分析、系统分析等。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不同的科学研究有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对象又有不同的矛盾,而不同矛盾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过程又有其不同的特点;相应的,问题分析和解决也会有不同的方法。综合是在系统分析基础上的更高的思维活动,它有助于我们从系统的本质及其内在结构、各系统相互关系、解决问题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影响问题解决的各种政治、经济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的问题观认为,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充分发挥其功能。

3.抽象与具体

人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其完整过程表现为:从感性的具体出发,通过分析,由感性具体达到抽象的规定,然后再通过综合,由抽象的规定达到思维的具体,这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的问题观认为,问题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表达问题的形式则是主体抽象思维的结果;问题在本质上是客观的,而问题则是主体经过抽象思维分析、加工而成的。

总之,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价值。马克思指出,与答案相比,问题更为重要,因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口号”[7],问题是每个时代人们所面临的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重大使命。人类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从问题到问题的发展,一个问题的解决会引起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解决,旧问题的解决会引起新问题的发现,前一问题解决的结果会成为后一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问题不断提出和不断解决的历史,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观是科学的问题观,它符合人类认识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规律、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对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2.

[3] 贺善侃.实践主体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3.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2.

[5]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哲学实践:实用主义和哲学生活[M].彭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8.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9 -290.

B01

A

1009-3729(2011)01-0008-03

2010-10-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 篇1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活动之中。如今时代的“大众”不同于以往的被压迫的“大众”,已经没有阶级之分,而具有了社会概念。现今的大众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具有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之所以能成为现今研究推进的重点,是因为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质指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三个不同角度的理解。第一,从通俗角度来说,人民大众是推动一种理论形成发展的动力,其能否支持、理解并接受某一种理论,实际上取决于人民大众是否真正清晰理解理论所使用的语言。不仅要明白晓畅,言语利索,还需逻辑清晰,贴合实际,使人民大众在生活实践中感受理论,理解理论,并将理论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践需要。第二,从现实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被需要才有被支持被选择被发展的可能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契合人民大众现实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可用于实践的能力,将理论结合实际,发展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促进了物质财富的积累,这样既可以使人民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也可进一步增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基础。第三,从群众角度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只有让人民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的内涵所在,才能通过人民群众之手将理论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同时促进理论现实意义的实现。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要结合人民群众的实践,为其所用,因其完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特征

(一)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本质特性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断被应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保持其鲜活的理论指导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民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是不断现实契合实践,与人民群众实践活动实现水乳交融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人民群众实践活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为实践更好更准确地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实践,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研究范例。人民群众在实践生活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正确理解和正确应用,也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

(二)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主体群众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任何政策理论都需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牢牢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直接参与者,是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是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实现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必须将人民群众摆在第一位,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关注每一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公正和谐相处,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人民群众是统一的整体,但又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思想看法必然也是不同的,这就要就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要兼顾这种个体差异性。要想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时刻保持先进性,就需要不断从人民群众分散无序的看法中,整理统和有利于发展研究的信息,并将发展更新之后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再次融入到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去,循环往复,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不断完善,时刻保持生命力和创新力,最终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德刚.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概要[J].学术研究.2008(10).

上一篇:比喻教学下一篇:数学目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