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4-09-09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共12篇)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篇1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视角, 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并指出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也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所应采取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挑战,对策

一、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和国家从建国以来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经过65年的努力, 我国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步也获得了许多成就, 但是我国文化基础薄弱, 受外来文化影响不小, 目前我国距离成为文化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文化实力不强, 外来文化威胁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文化全球化也来势汹汹。首先西方国家借助多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 西方国家大多利用发达的网络及新闻平台为载体, 依靠其先进的信息传播平台, 对我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这些给我国人民, 尤其是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许多青少年盲目崇拜外来文化, 对自己的文化不屑一顾这为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不小的冲击。其次西方国家利用“教育移民”、“技术移民”和“科学合作”等文化交流形式对我国进行文华入侵。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后推行的多种文化交流项目, 借助此等方式把西方的文化价值观输入到我国。再次, 西方文化产品的输入对我国文化影响巨大。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比较发达, 他们利用此优势向我国输入附带大量西方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扩张给我国尚不强大的文化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给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建立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加强文化建设是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首先, 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全国, 冷战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各国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因此经济的发展越发依赖文化的发展。文化本身作为一个产业, 便可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产品, 从而带动更多的消费。美国就是典型的文化产业大国, 其出口的文化产品为其带了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文化是一个隐性的竞争要素。中华文化具有漫长悠久的历史, 将古老的文化优势与现代发展结合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文化产业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充分利用我国文化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文化上的优势是对国人精神的建设, 国人对自我文化的认同感是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二、建设文化强国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

对文化的阐述, 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指出它的含义。但他的思想中却深刻的揭示了文化的本质特点。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类产生后才派生出来的东西, 其本质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在科学实践观创立以后, 马克思用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的本质。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因此作为人的本质作为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文化也应该是实践的。由此可见, 马克思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 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这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实基础。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1) 毛泽东时期对文化进行了定义, 既“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及观念形态上的反应。”这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对文化进行了定义。

(2) 改革开放后, 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在继承, 传承毛泽东时期的文化建设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见解, 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建设同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期间,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两大战略思想。

(3) 在党的十四大上指出,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 党的十七大要加强文化建设, 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5)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五位一体”建设, 将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作为报告的重点, 要求加大力度进行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体现出中国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注重事实求是, 与时俱进的精神。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 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相融合至关重要。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

1、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导地位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也应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指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因此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就是转变原有的文化观念, 意识到文化软实力在世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政治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在当今世界已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越发明显。文化多元化可以促进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但是文化多元化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思想, 影响了一部分我国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观。

其次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 要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思想,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建设文化软实力的背景必须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注重教育培养, 在体制上进行创新, 优化升级文化产业结构, 政策上鼓励文化发展, 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 增强科技创新, 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在任何事情我国坚持的主导文化应该是, 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同时在肯定主导思想作用和地位的同时, 还要鼓励适应我国国情的多元文化模式。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马克思主义认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先进意识。新时期我国文化受外来冲击较大, 在文化建设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尤为重要。从国家的方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激励国人奋发向上。从社会方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个人方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将24字方针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 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建设的各个领域, 使之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理念。

3、增强文化活力, 推进体制创新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规律, 也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不断促进文化体制的创新和进步。目前我国在创新文化体制过程中, 仍面对许多复杂的问题。若想进一步创新文化体制, 使人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的发展。

首先, 创新文化体制, 必须创新文化内容。随着近年来外来文化的传播,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如按照一层不变的方式发展文化软实力, 不能够满足现阶段人们的文化需求。创新文化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并不断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新内容。

其次, 创新文化体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改革开放后, 党和国家领导已经意识到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逐步开始进行文化体制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逐步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改革文化体制, 就是要遵循文化体制发展的规律, 按照创新体制, 转换机制, 面向市场的原则,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发强大, 建设文化强国势在必行。建设文化强国不是盲目照搬别国道路, 要坚持中国自己的文化自信道路。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角下建设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郁建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现时代[J].中国社会科学, 2001 (6) :15-23.

[3]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5]约瑟夫·奈著.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 钱程,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6]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特色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国家而努力奋斗[N].人民日报, 2006-01-10.

[7]吕嘉.重新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J].哲学动态, 2001 (6) :6-9.

[8]何萍.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论纲[J].武汉大学学报, 1989 (4) :22-28.

[9]王恒富.“文化生产力”的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10]顾江.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篇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属于法学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上的中国化”两个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基本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成果、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培养目标:

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研究方向:

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研究发现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研究方向为: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理论发展;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制度创新;0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陶德麟、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版。

综合基础(含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①丁俊萍主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版。

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方法;唯物;辩证

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论,它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的方法”。习近平同志于2010年3月8日在《学习时报》上指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思想水平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它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研究唯物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

一、唯物的方法

(一)实事求是的方法。实事求是,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它既包括历史,也包括现实;既包括自然、社会、也包括我们人本身。实事求是要求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旧的传统和习惯势力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本应该扰乱反正,而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却提出了“两个凡是”的主张:“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持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意在维护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维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错误实践,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选择。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支持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 “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思想禁锢,实现了思想线路、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扰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能脱离这个实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方法,立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大力增强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建设。

(二)調查研究的方法。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也没有发言权。对调查到的材料没有进行科学研究,还是没有发言权。要严格贯彻“实事求是、近源亲受、切题有效、调研结合、追求效果”原则,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亲自掌握适时的真实信息和情况。

二、辩证的方法

(一)联系、发展、矛盾的方法;联系的方法实质上是系统的方法。它要求我们既要看到母系统,又要看到子系统,既要看到系统本身的构成要素,又要看到这些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还要看到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发展的方法,把事物看作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向前的、上升的、曲折的、迂回的过程,它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向前的,上升的总趋势,又要看到道路曲折、迂回的必然性;既要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又不能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掉以轻心。矛盾的方法,也叫一分为二(也可一分为多)的方法,它要求我们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比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突出重点,所有的工作必须围绕“四风”问题展开,又要把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联系起来开展工作,特别是建章立制环节必须根据前两个环节中查摆出来的问题来进行整改,不能与前两个环节的工作割裂开来。

(二)批判的方法;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有事物否定的理解,既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和革命的。比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求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有辣味、有针对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在政治生活中运用批判的方法,批判的方法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应该常态化,不能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束而降低质量。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方法、原因和结果相联系的方法、可能和现实相互转化的方法、偶然和必然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现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歪曲的,我们对现象的认识是感性认识;而本质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我们对本质的认识是理性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在观察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或否认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都是错误的。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这两种状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反对忽视质的飞跃,在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错失良机;反对不顾分寸,盲目乱干,做事过头。

作者简介:金传佳(1983-),女,汉族,贵州省六盘水市人,讲师,法学硕士,单位: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篇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报告中提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立足现实,高瞻远瞩多次提到我们要提高在文化上的自信度。在2016年5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有立足国情、借鉴国外,深挖历史、把握当下,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2]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取得发展和完善,也为新时期、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进程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内涵、新要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理论,就是适应了这种新要求、新内涵而做出的理论创新。本文认为这些理论都是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前时期下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内涵。具体到我们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的主要是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即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此来发展科学文艺;邓小平时期,又提出‘要坚持贴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又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批判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要求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现实、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提出努力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以文艺复兴助推两个一百年的实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思想的提出,都是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鲜明体现。

(一)中国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动力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和部分中央领导参观复兴之路时论述到:现在,我们大家都在热烈探讨着中国梦,我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其本质。

国家富强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要得到提升,不再贫穷和落后。民族振兴意为我们要使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实现复兴,我们必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幸福意为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群众有充分的幸福感。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者分别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层次提出了价值目标追求。将国家利益、民族复兴和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合到一起,通俗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老百姓的生活语言,从而把中国梦与个人梦想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中国梦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梦的实现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推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光辉典范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提出了价值目标追求,这24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和精度凝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前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大众化的具体表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精神文化建设学说,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来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精神、与人友善、和谐共处思想等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发展,自由民主思想是对西方民主文化的批判继承与汲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不同方面、层次都批判继承、吸收了西学,国学等优秀文化基因。注重时代性的创新和大众性的宣传过,广泛的为大众所接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发展的光辉典范。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意义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意识领域建设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是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建设改革、处理各方面问题的根本理论指南。只有把这一思想切切实实宣传普及给广大老百姓,找到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广大中华儿女才能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才能更好投身于各自的工作岗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奋斗。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革命史,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史,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始终把革命实践经验上升为革命理论。用一种群众都能明白的表达方式,积极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中国化理论,深入大众生活,广泛发动了人民这一力量主体,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综上所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正确抉择。我们一定要历史辩证看待这一思想的大众化进程,把马克思主义扎根于国学的土壤中,以一种实事求是、开放的态度,成就出一片具有中国风格、特色、气派的文化成果。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实现其中国化的基础上,必须推动其大众化。为此,必须找到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其宣传普及。本文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方向不动摇、以中国优秀文化为基础、批判吸收外来文化、把握好国内国际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能够在当前时期深入人心、推动大众化迈向新阶段,真正发挥其物质力量,助力中国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文化,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

[2]姜洁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篇5

第一讲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主讲人:中央党校哲学部马哲教研室主任、教授

毛卫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掌握其方法论,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一、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产生及发展

1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是社会生产力超常发展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的矛盾开始激化的时代。

关于生产力及社会的超常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此,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

2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在此基础上,人类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的认识,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人类认识史上的根本变革奠定了基础。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开始激化,革命斗争开始兴起,对科学理论的创造,提出了迫切要求。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形态。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矛盾开始表现为激烈的对抗。在经济领域,十年左右一次的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破坏和人民生活的贫困;在政治领域,阶级矛盾开始激化,1831、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是这种矛盾激化的突出表现。

困境中人们要寻找原因和出路;斗争中人们要寻求支持和指导。然而,当时思想理论界的状况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社会历史领域依然是唯心主义的一统天下,不用说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连存在不存在规律都是个问题,作为未来社会理想的社会主义只存在于空想之中。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7、275页。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马克思恩格斯以崇高的社会责任心投入了理论创造活动,并首先将理论创造的重点放在了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前无古人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根本变革。

这一根本变革主要体现在实践观点的确立和随之而来的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在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实践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过去一切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观点。正是立足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变革还体现在:从阶级性方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公开承认这种阶级性;从哲学的功能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明确宣布哲学不仅是要解释世界,更主要的是要改变世界;从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哲学不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的各个领域而成为包罗万象的体系,而是根据科学的发展,揭示世界的一般本质和一般运动规律;从哲学的理论形态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不仅表现在它的创立时期,更表现在它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目前在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实践观点

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点的确立,也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 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由此可见,是否懂得实践的意义,是新旧唯物主义、新旧世界观的根本性区别。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唯物论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首先必须对世界的本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本质的重大问题。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二元论者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2

与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相联系,恩格斯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们都统一于物质。

后来,恩格斯又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和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明确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

二十世纪初,在概括科学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明确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这个定义,与将哲学的“物质”概念和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相混淆的旧唯物论区别开来,与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的将实践纳入“对象、现实、感性”范围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3、辩证法

适应当时的需要,恩格斯着重指出了辩证法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辩证法作了这样的界定:“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4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明确提出了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指出,辩证法“实质上可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5这三个规律都曾被黑格尔阐述过。黑格尔的错误在于,他颠倒了思维规律与自然、历史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颠倒再颠倒过来,把辩证法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为后人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辩证法奠定了基础。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83页。3 《列宁选集》第2卷,第89页。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4页。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10页。恩格斯论述了辩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辩证法、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合理的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批判地吸取了前人辩证法思想的积极成果,并把它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使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

恩格斯还强调了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由于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因而具有方法论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不是体现在它的证明作用,而是体现在它“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方法。”1

后来,列宁进一步明确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他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作了系统的、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

4、认识论

马克思在《提纲》中将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并强调: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后来列宁明确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4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认识论的实践观点及认识的辩证过程作了系统的阐述。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过程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他指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5“绝对地认识着的思维的的无限性,也是由无限多的有限的人脑所组成的,而人脑是彼此并立地和相继地从事这种无限的认识的,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做蠢事,从偏斜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道路行进,往往当正确的东西碰到鼻子尖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它”。“因此,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受到双重困难的困扰,并且按其本性来说,只能通过一个无限的渐近的前进过程而实现。”6

真理是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排斥相对的绝对真理论时指出: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77页。

《列宁选集》第2卷,第412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5、57页。4 《列宁选集》第2卷,第103页。5 《马列著作选编》,第220页。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1-342页。“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1

强调认识的社会性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意

2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在《自然辩证法》中,在论述意识的产生时,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尔后,“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又增添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便获得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加确定的方向。”3

在人类早期,由于社会化程度比较低,极大地制约了认识的发展。如马克思所说:“在4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域都是独立进行的。”结果进展缓慢,慢,以致“人类已经古老了,但人始终还是幼稚的”。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和全球化的进程,人类的认识突飞猛进。认识的社会化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5、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结构

《提纲》中所论述的实践观点涉及认识论问题,但主要是与社会历史观相联系。马克思揭示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重要结论;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出发,对实践观点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取决于它。”7他们进一步指出: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8正是在这样的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恩 12 《马列著作选编》,第220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1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77、378页。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7-108页 5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7页。6 《马列著作选编》,第2-3页。7 《马列著作选编》,第37页。8 《马列著作选编》,第15-16页。恩格斯分析了社会的结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结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明确指出了生产力在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1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此作了更加明确、精炼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在这一段不长的论述中,分别对生产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作了精辟的说明,并从而显示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6、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与社会变革

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更加明确地指出:“社会的物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4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马克思特别强调社会革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动的结果,决不是随意造成的。他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5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具有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过程,并指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还立足于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指出,人类最终将走向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探讨,在今天,对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指 12 《马列著作选编》,第17页。

《马列著作选编》,第94页。3 《马列著作选编》,第31页。4 《马列著作选编》,第94页。5 《马列著作选编》,第95页。导和启发意义。

7、群众与阶级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明确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意义的基础上,在《神圣家族》等著作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鲍威尔宣扬的“自我意识”决定历史发展的唯心史观,科学地说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英雄史观是一般哲学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表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精神和物质的对立表现为“代表积极精神的少数杰出人物与代表精神空虚的群众、代表物质的人类其余部分相对立。”1

马克思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人对物质世界的改造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因此,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

阶级及阶级斗争问题也是与生产相联系的。马克思指出,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并不是他的功劳。他的新贡献在于证明了“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根源追溯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并结合社会分工,系统地考察了阶级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揭示了阶级及阶级斗争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经济根源,从根本上说明了阶级、阶级斗争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现象。

马克思恩格斯把希望寄托在工人阶级身上,也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说:“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4先进阶级应当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唯物史观的必然结论。

三、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不但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而且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和运用。

1、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在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还管不管用?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47页。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2页。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状况进行分析。在新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关于“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中,马克思荣登榜首。专家分析,其所以如此,“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他的很多思想现在看来都非常现代也很新鲜。也许这些思想现在比他当年写作时更能引起共鸣。例如关于全球化的论述,关于技术变化的速度以及这种变化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关系等等。”“马克思主义现在仍处于一个延续不断的争论之中,这就使他更加可信并与当今生活密切相关。”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对世界、特别是对社会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揭示;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揭示;三是对未来社会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揭示;四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及结论。贯穿其中的是世界观、方法论。

就第一个层面的内容而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意义得到人们广泛承认。比较而言,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更容易得到认同,有的已经成为常识。就唯物史观而言,其真理性与普遍意义也得到充分肯定。美国学者约翰·卡西迪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中说:“它现在已被广泛接受。当保守党人争论福利国家因窒息了私人企业而注定要灭亡时,或者说苏联的解体是因为它跟不上资本主义的效率时,他们使用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是人类发展的推动力的观点。”这有似当年恩格斯形容的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它甚至或多或少地感染了自己的敌手”,“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大量渗入了各种科学,也渗透了通俗读物和日报,而普通的‘有教养的意识’就是从这些通俗读物和日报中汲取自己的思想材料的。”2

在社会历史科学领域,唯物史观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无法忽视的巨大影响。在社会学领域,马克思的学说被公认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三大源流之一;在历史学领域,英国著名历史学家E·J·霍布斯鲍姆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历史科学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在政治学领域,法国著名政治学家乔治·布尔多说过:“马克思主义成为政治思想所不能脱离的某种普遍气氛。它发挥着评价各种思想的品质所不可缺少的启示者的作用。”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爵士甚至认为,不同凡响的“《资本论》面世100年后,……其他作品似乎都不该再出现了。”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占有极重的分量。有的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是研究资本主义的学者”。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示,是无人能替代的。因此,“只要资本主义继续存在,他的著作就值得拜读。”至于资本主义社会某些新现象 12 参见《文摘报》2005、8、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0页。的出现,并没有影响马克思对其本质的揭示。正如卡西迪所说的那样:“他在维多利亚时期看到的许多矛盾后来在改良主义政府得到了解决,但它们又如同突变的病毒一样,以新的形式出现了。他写下的关于全球化、不平等、政治腐败、垄断化、技术进步、高雅文化的衰落、现代生存的萎靡不振的性质等动人的段落,现在的经济学家们又碰到这些问题,他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步马克思的后尘。”1

关于未来社会,马克思并没有作太多的具体描述,但他对未来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揭示,不但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开始得到证实,而且也在资本主义后来的发展中实际地得到了印证。正如卡西迪所指出的那样:“在马克思死后的一个世纪里,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推行了许多旨在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改革:劳动法、最低工资立法、福利救济、公共住房、公共卫生体制、遗产税、累进所得税等等。在马克思的时代,这些改良措施会被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他确实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许多这样的改革措施,没有这些改革,很难想象资本主义还会继续存在。”2尽管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也在朝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也有过失误,特别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对于这种局限和失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不难理解,也不难纠正。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都有过时的那一天。但到底什么时候过时,为什么会过时,必须具体分析。西方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将或者在资本主义的梦魇最终结束时消失,或者在一种民主的和自由的社会出现时消失,那样的社会将会产生其自己的哲学和生活方式。如果马克思主义果真引发了上述过程,那么这种学说就会在愉快中宣布过时,马克思主义传统为之付出的磨难和奋斗终将得到补偿。”3即便从这样的“过时”观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以至很长时期内,都不是什么“过时”的问题,而正是需要它充分发挥作用之时。

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实际作用看,它不仅指导我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指针。它的生命力已经得到并将继续得到实践的证明。(略)

2、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正确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用”的一个前提,但要让马克思主义真正管用,还必须善于运用,善于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创新。12 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3 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要进行理论创新,首先要善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正确的取舍。同样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时代,被关注和选择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根据当时的需要,关注和选择的重点是阶级斗争理论。毛泽东回忆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情景时说:“记得我在一九二零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写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但是,在那些马克思和介绍马克思的书中,并没有说中国革命该怎么搞,“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蒋介石和陈独秀”。因此,毛泽东说,他读那些书,只取了四个字:“阶级斗争”。要弄清中国的事,还要“老老实实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1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生产力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理解和概括。他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2邓小平理论是以生产力观点为核心来建构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为满足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提供了可能。但要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一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深入和融会贯通的了解;二要有对实际情形和需要准确的把握,并善于把这二者结合起来。

在正确选择的基础上,还要有满足新的需要的新的理论创造。同样是讲阶级斗争,在中国的讲法不同于外国;同样是讲发展生产力,在今天的讲法不同于过去。这都需要由理论创新来解决,决不是照抄照搬所能济事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3、必须变成自己的内在素质

要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作用,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变成自己的内在素质,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头脑”的问题。

1949年10月,冯友兰给毛泽东写信,表示决心改造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准备于五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写一部中国哲学史。毛泽东在回信中,一方面 12 见《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2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3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对他的进步表示欢迎,同时又说:“不必急于求效,可以慢慢地改,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当时冯友兰不理解这一点,甚至有点“反感”。多年后,他才明白了,真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变成自己的东西。他说:“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谈何容易”,“要想真正应用它到实际工作中去,那就非把它化为自己的思想的一部分不可”,1而这,决不是三年五载所能解决的。

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经把人类知识的运用分为两类:一类知识“可以完全是身外之物”便可很好地运用;而另一类则必须“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知识必须变成能力”2,立场、观点、方法就是这样的知识。

要把知识变成能力,一方面要认真学习,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另一方面还必须经过在实践中的反复体验和证实。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8页。

汇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 篇6

《论中国模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道路》从文明史的高度,证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解释中国建设、发展与崛起的关键,将“中国模式”看作是中华文明传统的现代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中国历史的特征概括为学习—创新型文明、大一统国家和先进性团体;而且还前瞻性地提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三期的四大战略任务:社会建设、长期执政、大国崛起和文明复兴。可以说,这种对“中国模式”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联的系统理论解释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尚属首次。因此,与会的各位嘉宾都充分肯定了这个报告所具备的理论勇气和理论智慧。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丁耘教授就这个报告的缘起和主要特点做了简略说明。他认为这一报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不割裂中国的传统与现代;二是不割裂革命和改革的关系,即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三是在报告中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即在总结历史道路之外,还从前瞻的角度反过来审视历史道路,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会学者围绕这一报告各抒己见。首先,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模式”之间的关系,有论者认为,像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将“中国模式”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连在一起思考的还很少见,可以说是一个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汪堂家教授认为,现在讲“中国模式”其实寓含着人们唤回中国理想的一种期待,但现实中我们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可以普遍推广的“中国模式”,却是可疑的。王德峰教授则认为,“中国模式”其实是在指现代化的不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中国模式”就是现在中国人所进行的现代化。童世骏教授也指出,思想史研究中心的这个报告将“中国模式”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讨论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创新性的。因为现在很多非常赞成“中国模式”的人都不赞成马克思主义,例如以奈斯比特和罗伯特·库恩为代表的美国学者,都认为中国的高速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关联。但事实上,如果我们承认有某种“中国模式”的话,那马克思主义一定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童世骏教授认为,我们对待“中国模式”的态度,不应该下简单的是与否的判断,而应该看这种讨论是否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充满自信和自省。

其次,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革命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上,陈卫平教授认为,我们在这三十年走过了西方国家三百年的道路,所以很多问题全部都集中在一起了,所以我们要集中研究西方三百年要解决的矛盾是如何化解的,这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之所在。谢遐龄教授认为,对前后两个三十年的认识,关键点在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的变化,即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建设如何摧毁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又是如何摧毁了前三十年建立的新的社会结构。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党组织与社会一体化”的方式来重新组织中国社会。

再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间关系问题上,报告试图从大一统、先进性团体和学习型政党这三方面来论证,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秘密,即经济的变化不是纯经济的,而这就要求我们将历史的基本脉络梳理清楚。有学者指出,中国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碰到了三种矛盾:一是两极分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益积累;二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中国的发展以牺牲自然为代价;三是人内在功能之间的冲突。还有学者从马克思与韦伯对比的角度,认为马克思指出了西欧的现代化进程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考察一个民族现代化的根本线索。而韦伯则提供了另一条线索,认为现代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合理化的过程,但合理化过程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个理性的运用使目的理性变成了工具理性。分析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也可以从这两条线索出发。童世骏教授则认为,改革开放是民族复兴、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革命三者汇合起来的地方。中国的实践比较成功地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了民族复兴的目标,而且也已经用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革命重新界定了民族复兴的含义。但今天这三方面似乎产生了矛盾,从中国国内来讲,是资本和劳动的矛盾;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来讲,是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之间的矛盾。而思想史研究中心的这个报告,特别重视后一对矛盾,并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途径来处理这一问题。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 篇7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 我们同我们的肉血及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否认人类对自然的这种改造及改变作用, 但是同时也指出人类向自然索取、改造自然时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否则自然界一定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马克思强调人类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和自然的一体性, 只有这样才可以正确地改造自然界, 并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 才能够使人类社会得以存在, 实现持续的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

自从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之后,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就结成了人和人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我们不仅是生活在自然界中, 也生活在社会中, 对于自然的改造都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人和人间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会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发生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当人类的生活活动适应自然界发展时, 就会促进自然界的发展变化, 反过来也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并不单单发生在人和自然间, 其中比较尖锐的冲突也会发生在人群利益集团之间, 这也是人们所涉及的自然利益之争。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的各种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上, 努力发掘马克思理论中包含的生态思想理论, 以发掘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益的方面。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深入地研究马恩理论的基础上, 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比如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的社会主义等等。国外的学者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 这些都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

恩格斯曾教导我们:“人类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次选择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我们。”工业化时代,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 使得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然而, 在这些巨大的成就背后, 却是严峻的生态危机, 这正是自然对人类错误行为的报复, 人类没能够处理好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国内外学者们纷纷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良策, 虽然马克思没对生态环境这个问题做出专门而系统的研究, 但是, 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有很多先进的生态思想, 这种思想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 揭示出人和自然的不可分割性, 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很注重人和自然关系的社会影响, 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发展, 没有自然界, 就没有现实的外部世界, 人们就不能创造。人和人之间组成的社会关系, 必然对自然界的发展起制约作用, 要使人和自然的关系获得更加辩证的解决, 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二) 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进行正确的实践话动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认为, 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社会为中介, 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只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这种关系, 它总是表现为一种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实践, 而自然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 是人类实践活动能够进行的前提, 也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前提, 离开了自然, 人类就会失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及人与自然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可能。人类的主体性, 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实践性, 人类在实践中展现其主体性特征。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从实践出发, 指导人类进行正确的实践:人类要正确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 并按自然规律来办事, 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就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三)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认为, 人类起源于自然界, 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类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中, 对自然界有依赖性。人类是利用一定的生产方式改造自然, 这必然会影响和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发展。自然的价值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及发展本质上其实是有机统一的, 这就为正确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保护自然界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而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 不仅危及人类的生存, 而且影响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 各国都在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良策, 国内外生态学的学者们更是尝试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与生态问题相结合, 试图找到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理论上的支持点。本文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切入点, 通过介绍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现状, 进而提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对解决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环境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95.

[2]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大学, 2003.

[3]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J].中国人民大学, 1991 (11) .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 篇8

一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产生的主要观点和认识

1.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产生的特殊背景和情势

梁树发教授对此有明确的解释, 认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发生: (1) 在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性质的具体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发生重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的时候。 (2) 对无产阶级的重大实践发生的失误或者受到的挫折在进行理论上的反思的时候。 (3) 当出现某种重要思潮或者发现某种重要思想材料, 被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既定认识产生了重大冲击, 从而认为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认识的时候。

2.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和肢解的情况

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角度对这些割裂和肢解情况进行了概括, 主要有:“官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学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割裂, “作为革命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建设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割裂, “马克思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割裂, “回到马克思”与“推进马克思”的割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割裂。这些情况造成了人们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和困惑。

3.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梁树发教授从总体上回答了不断出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的具体原因:马克思主义文本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结构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意识形态性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本来不同的理论倾向、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也可能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解释。

以上这些观点说明,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曲折性规律的表现。笔者认为, 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 确实存在着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 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 也积累了一些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种种情况说明, 非常有必要深入阐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因为, 这是科学普及马克思主义观的需要, 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前提, 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需要,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是回应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攻击的需要, 是正视马克思主义生存现状的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定义中的马克思主义观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内容, 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定义中来看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其属性等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问题,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目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

1. 从某一方面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这些界定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等。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定义为:“从整体而言,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即人的解放学。”也有学者主张, 要从“弄清楚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 什么是它据以构成自身体系的来源”的角度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指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不是别的, 就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尤其是后者。”这些界定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定义,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方面,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忽视。

2. 从整体性的高度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梁树发教授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这个定义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价值意义, 又强调了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哲学。

3.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张耀灿学者认为, 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作出不同的回答就会形成相应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性至少应包含以下四点:一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和理论基石;二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性质和社会理想;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四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种观点代表着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认识的程度和方向。逄锦聚等学者也从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 、理论品质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和政治立场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等四个方面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认为这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

4. 从多个层面的统一来界定马克思主义

程恩富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加以扩展, 表述为以下四个层面: (1) 从创立主体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2) 从学术内涵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 (3) 从社会功能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 (4) 从价值观层面界定,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笔者认为, 这个扩展定义是目前学术界最新和最全面的一个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由上可见, 我国众多学者一直都在尝试着为马克思主义下一个较为全面而科学的定义, 但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一个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识。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问题仍然是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视野中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创新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有学者从主体角度来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大体上包括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其中, 研究比较深入的是以下三种。

1.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周向军等学者认为,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学习以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在与主观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从发生论、本质论、结构论、特征论、价值论等角度说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 毛泽东着重强调了认真地学习研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另有学者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做了历史考察, 认为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定的思想来源、文化土壤和实践基础。它从萌芽到初步形成, 到完备成熟, 再到继续发展是同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命运, 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 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命运, 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2.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有学者认为, 邓小平科学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它既是思想体系又是发展的理论, 它既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又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思想和胜利的旗帜;它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它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对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强调:坚定地信仰, 认真地学习, 完整准确地理解, 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还有学者把邓小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等。邓小平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主要包括: (1)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老祖宗不能丢和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的; (3)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3. 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

有学者具体分析了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 并把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概括为“四论”:指导思想论, 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结合实际论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论, 即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问题中心论, 即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还有学者认为,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江泽民从本质论、理论品质论、价值论、发展论等方面作了回答。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 应用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 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学者把江泽民对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新贡献概括为四个方面: (1) 明确提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2) 高度重视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 (3) 创造性地概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4) 突出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倡导不停顿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可以说, 研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是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深入和细化。但目前学者们主要是从正面来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而对于党在马克思主义观上的失误还很少有人来分析和总结。

四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围绕着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展开了研究, 应该说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只注重正确一面的研究而回避另一面的问题

如对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 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正面来阐述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而对于一些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很少有人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方面, 我们知道,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 在国际范围内也存在着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另一方面, 我们的研究又只限于正确的一面的研究。我们都知道, 我们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针对不同的问题存在着两种对立的马克思主义观, 而一直以来却只是从正面来泛泛而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但是, 没有比较, 就没有借鉴, 因此说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有学者在论述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时这样提到:“只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 特别是由于对革命战争时期经验的迷恋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的理解, 毛泽东逐渐脱离了实际, 他的马克思主义观进入一个曲折发展的时期, 他背离了已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态度, 犯了自己曾深恶痛绝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但论述者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有学者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历史考察, 认为其有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萌芽、初步形成、完备成熟、曲折发展。笔者认为, 这种梳理虽然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观的一个角度, 即发展史的角度, 但这种梳理还有待于理论的提升。比如,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具体内容在马克思主义观发展上为什么会出现曲折, 马克思主义观出现曲折的表现, 在马克思主义观发展上值得总结的经验或者教训等, 这些问题还很少有人去作具体深入的研究。

2. 对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浅尝辄止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没有进一步深入和深化, 似乎没有形成权威性和总结性的理论观点。学者们研究马克思主义观, 只是论述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观包括什么内容、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应该是怎样的, 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怎样的, 更没有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曾经出现的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原因, 而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 总结过去的失误和教训比归纳经验更显得重要。邓小平曾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那么, 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完全清醒的问题是哪些, 今天又是怎样清醒的呢?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而中央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之初, 就明确提出了要做到“四个分清”, 即: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因此, 笔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还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思考。

3. 混淆了思想体系与马克思主义观的概念

常见的情况, 如把毛泽东思想等同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两个概念虽然有许多相通之处, 但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别。毛泽东思想是一种思想体系,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但是, 马克思主义观还包括对待这种思想体系的看法和态度。而在研究中, 有这样一种倾向, 即把毛泽东思想等同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渗透着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 可以从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把握中来阐述马克思主义观, 但不能在概念上把这些问题混淆起来。

4. 只针对马克思主义相关论述泛泛而谈, 缺乏厚重的历史内容

当前即使是阐述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 学者们也主要是从静态来研究这些党的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即主要是从他们的著作和讲话中抽取一些相关的论述, 来说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观, 然后再强调这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意义, 因此这种阐述显得很空泛, 没有厚重的历史内容。其实, 马克思主义观本身也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观, 它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不同时期, 针对不同的主题, 有不同的主体, 也面对着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思潮的围攻和歪曲。在研究不同主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内容时, 应当既要有一条清晰的主线, 也要针对不同的层次和问题来研究和把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8.12.19

[2]梁树发.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4)

[3]陈学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反对五种割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6)

[4]周向军、李慧芬.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6 (1)

[5]曹富雄.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

[6]周向军.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J].齐鲁学刊, 2005 (1)

[7]王成光、王立平.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1)

[8]柳过庆.论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7 (2)

[9]覃采萍.略论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J].唯实, 2007 (4)

[10]赵存生.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江泽民文选》[J].求是, 2006 (20)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自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在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才能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才能体现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自觉的问题上, 我们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提升科研能力, 丰富科研成果为实践发展提出更好的指导是我们今后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文化自觉存在问题分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发展困境, 尤其是在理论创新和理论融合这一问题上, 由于人们的接受能力有限, 对于接触新事物有不同的反应, 所以在文化自觉性问题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 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潮的融合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流传, 有着自身的发展的轨迹, 其中有文化的精华经过与时代特色的融合逐渐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文化。西方思潮同样存在着很多的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马克思对于西方思潮予以一定的肯定, 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对西方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发扬。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些封建腐朽的思想, 对于外来文化有一定的排斥, 甚至全盘的否定。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思潮是存在着共荣共通的地方的, 只有准确的把握文化的契合点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其次, 文化宣传的力度和人们接受能力的问题。一种先进的思想和进步的思潮想要长久的传承下去需要经过大众的肯定和实践的长期的检验。大众对于文化的接受取决于文化的宣传和传播的力度, 如果一种文化思想不被大众所熟知, 人们也不会愿意对于这种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 甚至说接受这种思想。文化的传承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扩宽宣传的渠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对于文化发展传承的自觉性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胡主观能动性, 在继承的发展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理解和创新, 并能够自觉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真正的实现文化的价值。

最后, 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和、仁, 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新的发展目标, 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稳定, 但是更需要的是发展和积极进取。中国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挑战下需要迸发出一种创新和拼搏的能力, 尤其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 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情况下, 实现精神文化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体现文化的自觉性, 将中国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传扬到世界中去, 让世界真正的了解中国,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 提升我们国际的综合实力。

二、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自觉的策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面向人民群众, 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必有之路, 提升文化的自觉性促进中国民族的文化觉醒, 实现文化的创新和传播, 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行为指南。

首先, 用批判的眼光对中西文化进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特色, 西方的思潮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的净化, 文化自觉性就要求我们能够用理性的、批判的眼光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文化自觉性是一种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道路需要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先进的思想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 适合中国发展道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的自觉性要求全民的共同参与, 尤其是在青年人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 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从而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 实现人生的价值。

其次, 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渠道。文化的自觉性首先需要对于文化的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需要广泛和宣传, 信息技术时代下, 多种媒体传播途径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手段和工具。文化自觉体现在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上, 只有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任务, 广泛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才能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以党员干部为代表, 深入到基层中去, 积极的讲解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文化思想的魅力, 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任务重来, 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从而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的能力。

最后, 积极的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觉的一种重要体现, 只有对文化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才能实现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 我们国家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绩, 但是在文化创新方面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无论是在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都不是单一进行的任务, 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思考和实践的检验, 逐步的探索才能实现对文化的发扬和创新,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 踏实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实现我们的强国之路, 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 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不断的积极进取寻求突破, 实现文化强国, 形成理论特色, 积极的参与到国际的竞争中, 展现我们国家发展的决心和实力, 实现中国的强国梦。

参考文献

[1]徐光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N) 人民日报, 2010 (4) .

[2]梁英.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 .

[3]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中央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 (2) .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篇10

一、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是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设置的研究专业, 于2007年开始招生, 目前, 全国高校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硕士点152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以下简称“马中化”) 研究二级学科硕士点95个。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要按照学科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 “马中化”学科作为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 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 按照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国家教委为此规定了相应的八个方面的课程设置要求。从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学科规律来看,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其内容应是建立在相应的本科专业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本科专业基础理论, 这是对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基本的学科理论基础要求, 否则无法完成本专业研究生学业要求。

但是, 目前全国高校尚未设立“马中化”本科专业, 与本专业最相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全国拥有思政教育本科专业院校231个, 每年招生学生人数几千人, 但是选择继续深造“马中化”研究方向的思政专业学生不多, 因此本专业生源存在非本专业出身、 跨专业学生所占比重较大的现象。由于学科专业背景不同, 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很多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内容、 发展方向等缺乏基本的了解, 缺乏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素质、专业知识结构的有效支撑, 生源专业知识先天不足。对跨专业学生来说, 很难跟上教师的正常教学进度要求, 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不了解, 基本的专业术语也不理解, 很多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有如一头雾水, 学习效率较低, 由此逐渐失去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于跨专业研究生而言, 虽然在本科阶段, 作为公共课学生或多或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中化”基本理论, 但是要真正完成“马中化”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理论学习尚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对于跨专业学生存在的这一学科基础的缺陷, 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考虑到这一情况或考虑不周, 难以达到本专业预期的培养目标。为此, 在课程设置上, 首先要按照《通知》中的原则性规定开设八大基础课程;其次根据生源的特点开设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以弥补专业知识缺陷;再次设立多层次的课程, 将学位课同必修课、非学位课同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另外, 大部分学生对于学科范围内著名的学术著作阅读量较少, 有关该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也很少关注, 难以具备该学科研究生应有的专业能力。由于本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 要想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中化”理论, 必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 因此课程设置上应当增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分量。“马中化”是个实践过程, “马中化”的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随着我党的实践探索不断在广度、深度上创新, 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外交、军事、民族、宗教、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 客观上要求学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及时掌握党在 “马中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从学科属性上看, “马中化”属于人文社科理论学科, 它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宽泛, 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生态学等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 需要具备相应的基本的历史背景、文史哲知识、社会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等来辅助专业课的学习。例如, “马中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这门课程就涉及到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一系列宏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旧激烈的大环境下, 在敌对势力恶意中伤党的开国领袖、恶意歪曲共产党的历史功绩的当下, 要使学生真正把握“马中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这门课程内容, 必须对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有充分的了解, 必须大量阅读相应的史料, 将“马中化”两大理论成果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机结合, 才能从理论上真正掌握该课程基本内容。而目前在该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 一些学校还缺少这种学科间的互补和渗透, 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课程的理解和学习, 进而不能达到本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与学习方式

1.积极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所谓积极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由知识的输出者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大学生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教学与学习方式都与本科阶段不同, 应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创新知识方面转化,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是“马中化”硕士生培养目标之一。与培养目标相适应, 研究生应当具有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然而, 目前, 在研究生的教学与授课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高校不在少数, 即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互动,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 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被动式的听课, 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 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对跨专业学生而言, “马中化”研究学科理论性、政治性极强, 对于从学生到学生的研究生而言, 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 特别是随着入学研究生年龄在不断地向后推, 他们很多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 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中国成立前30年的历史了解不足, 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缺乏基本的认知。特别是面对“90后”学生, 他们是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是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环境中生活的, 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知之甚少, 再加上一些媒体舆论的错误导向, 所以, 一味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 要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就要由知识的输出者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在教学方式上, 还应当以问题为导向, 带着问题去学习, 运用讨论式、辩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式, 增加师生间的交流, 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环境,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进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总之, 要本着注重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经典原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加大学生的理论、文献、资料的阅读量, 逐渐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所学理论更为系统、专业、 深刻、扎实。

大量阅读文献是获取本学科专业知识和最新科研动态的重要途径。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应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了解本学科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理论热点前沿问题, 增加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习兴趣选择阅读的书目进行阅读。建立读书报告会制度, 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探讨书中的主要观点及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采用读书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增加阅读量, 为日后的研究及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及创新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前, 研究生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实践的倾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实现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因此, “马中化”研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源于实践, 又要指导实践, 还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教师讲授一个理论很容易, 但要想让学生真正明了理论的内涵, 理论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作用,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就必须将理论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实践背景结合起来, 才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各高校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缺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因此, 为了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带来的问题, 在教学中, 不仅应当加大学生阅读文献和资料的分量, 有条件的学校, 还应当让学生走出校门, 走出课堂, 实地参观考察历史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遗址、改革开放成就显著的工厂、农村等场所, 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接触, 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融合的历史进程与巨大成就, 以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在单纯理论学习过程中枯燥无味的状况, 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放到社会中去, 让其体会和观察人们普遍关注和最为敏感的社会热点问题, 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的制订学习研究方案,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研究, 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 从而在理性认识上获得提升。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作为新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跨专业学生较多、理论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导师制度不完善, 因此, 解决这些问题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入手, 构建符合本专业特点要求的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 2014, (5) .

[2]姚宏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基本问题述论[J].教学与研究, 2010, (5) .

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篇11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走过的一段曲折道路告诉我们,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在理论方面犯错误,会产生极严重的后果,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我们不会忘记这个以很大代价得到的沉痛教训。在世界和中国发生很大变化的当今时代,我国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不能尽快有较大的提高,我国马克思主义者能不能创造性地分析和回答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新的大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于这个重大的问题,并不是很多人都有清醒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五年九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那种认为在建设时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实际意义的看法是一种误解。他要求新老干部特别是新干部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从而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社会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同时也可以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邓小平同志的这些很中肯的话已讲过很久,现在仍然有许多干部包括领导干部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可见,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人们中间具有吸引力,提起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不是短时期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各个方面进行极大的努力。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方面来说,则需要大力提高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的水平。

编者在着手编选这套丛书的时候,没有奢望它能在提高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方面发挥多么大的作用,只是考虑到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领域和探讨的课题需要拓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需要深化。为此,编者想从以下三个角度向有志于研究和有兴趣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们提供一些值得一读的新书。

一、首先弄懂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即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歪曲的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非常深刻的科学的理论。恩格斯一再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要求人们研究它。可是,从三十年代开始,它曾被过于简单化。一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曾经被奉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百科全书”,成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必读的经典教材。苏联学者按照斯大林思想编写的各种教科书,是我们过去接受各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主要渠道。我国过去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有一些也没有摆脱苏联那一套用某些刻板的公式和官方赞许的观点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案臼。这类教科书和斯大林著作往往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本人认为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论断解释成为绝对的原理,把他们的话同上下文、同他们的思想发展变化割裂开来,甚至把他们的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这就必然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理和结论的误解或曲解,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这种情况在我国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人们由此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基本上是扭曲变形的马克思主义。

对过去灌输进我们意识中的理论观点进行反思,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认识,是理论界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反思、再认识就是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恢复它的科学内容。既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本意的错误观点,也要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过去被忽略了的重要理论思想和方法论原则。这种再认识是一项严肃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决不是从根本上否定传统的一切认识,更不是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原有的基本原理。相反地,我们在许多方面还要回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上去。这种再认识的前提是重新阅读、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取得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正确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从实践中的探索和理论上的创新两个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代发挥威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不是因为它的创始人可以超越历史条件的局限,而是因为它是随着历史和科学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理论。恩格斯明确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也说过,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些观点应当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

可是,在列宁逝世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理论一度被神圣化,变成一种能说明一切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它似乎只能由一些人来发展。而这种“发展”往往违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的郑重声明,把它变成片面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企图从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学者似乎只能按照一定的思想解释经典著作,引经据典来论证和解释并非都是正确的现行政策。如果有人提出创新的见解,往往会遭到批判。有人则根本拒绝、讳言马列主义,否认它的指导作用。这些极不正常的状况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导致了错误思想的长期盛行和人们思想的严重僵化。

改变学风,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应有地位,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是理论界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任务不是简单地重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理论领域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和从中得出的结论,而是运用他们创立的科学方法去探索解决发展变化着的具体现实的新问题并从中得出新的结论,因为任何科学结论如果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会僵化枯萎,毫无用处。只有这样,才能迎接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挑战,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威力。

在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必然引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的许多新问题。理论符合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理论应当服务于实践,回答实践所提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要成为能够说服人的真正科学的理论,必须对当代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这需要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艰辛的扎实的富于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分析社会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和新变化,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和新成就。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既要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回答中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也要参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科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马克思主义原有的原理和论断,取代不了实践中的探索和理论上的创新。

三、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有分析地吸收国外一切优秀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国际性理论。它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封闭的学说,而是在人类的一切知识和科学的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和不断丰富起来的学说。马克思为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而撰写不朽巨著《资本论》,阅读和摘录了大量以往经济学家和同时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官方文件和各种期刊,还阅读了各种自然科学和技术著作。列宁为分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资本主义而撰写不足九万字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查考过的用多种文字出版的各国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书籍、学术论文、报刊文章和统计资料达几百种,阅读和摘引过的既有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也有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而大量的是资产阶级学者的著作以及资产阶级官方的各种报告和统计资料。

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开放的学说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竟受到不应有的封闭。社会主义国家学术界几乎与资本主义国家学术界完全隔绝,对国外学术研究情况了解十分肤浅。以现成的理论结论和概念裁定理论是非、以知识上的局限和偏见设立理论探讨禁区的做法,也施用到对国外学术的研究方面。对于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出的新思想,往往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一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本国的具体实际提出的各种观点被视为离经叛道,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探讨我们很不熟悉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全球性问题方面发表的新见解常被当作资产阶级异端,甚至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某些新思想和新学说也被当成邪说受到批判。这种学术排外的自我孤立做法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囿于狭窄的天地。

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我国理论界开始走出封闭的状态。国际学术交流增多了,对国外学术界的情况有了较多的了解。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来看,这种了解还是很不够的。我们还不甚清楚国外各种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理论观点、代表性的论著、探讨的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至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种种批评,我们更是不甚了了。缺乏这种了解,就无法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理论研究和理论争论,不利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锻炼和提高。

要使马克思主义符合当代科技革命成就和社会发展现实,我们必须研究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各门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用新的思想、新的结论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此,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要走向世界,了解借鉴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理论、新视角、新课题和新方法,有分析地吸取其中有价值的成果,以开阔我们的理论思路,拓展我们的研究领域,改进我们的研究方法,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

基于上述认识,这套丛书拟收入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和其他过去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论著进行再认识、再探索、再评介的著作,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提出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独到见解和新鲜思想的著作,对现代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主义、现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出的重大问题以及全球性的紧迫课题进行探讨的著作,评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情况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著作。本丛书贯彻百家争鸣的精神,收入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不同理论观点的著作,不要求书中的观点绝对正确,绝对正确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要求能提出启人思考的见解。不同理论观点的自由争论,对错误观点作出有说服力的批判,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由于编者对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所知有限,本丛书已编选出版的著作不都能达到前述要求。好在这套丛书准备长期出下去,编者殷切希望理论界人士提供自己研究成果,推荐国外有分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著。

最后,我要说明一下,“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是河南人民出版社在一九八六年提议编选的。在当时马克思主义受到普遍冷淡和某些人攻击的情况下,河南人民出版社不顾马克思主义著作销售难,毅然提出了出版这种较高层次的学术性丛书的想法,实在是难能可贵。时过近两年半,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难销售难的情况没有改观,而河南人民出版社仍不改初衷,坚持出版这套丛书。他们的信念和胆识使我和知道此事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深受感动和鼓舞。在丛书开始出版之际,谨向代表出版社一直支持并参加丛书编选工作的赵同志和政治理论处的诸位同志表示谢意。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篇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我修养,就业

一、自我修养现状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碰到的最为严峻的考验就是毕业时面临着的就业压力。 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于他们学习好坏状况的本身,而是在投简历时面临着的尴尬,因为无处可递。 翻开大多数企事业招聘的用人标准, 很少能找到几处需要马克思理论专业的岗位。“学而无用 ”论 ,这是一件多么让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心寒的事。 当然,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种因素。 针对问题的产生,归因分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找出问题产生的源头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鉴于此,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自我修养现状出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意识薄弱

何琼和夏洁在《德育的困境与出路》和《我国道德生活领域“知行分离”现象解读》两篇文章中一方面肯定了高校学生道德修养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指出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总体表现为修养意识薄弱知行不一[1];马增敏在《道德背离论》中指出道德中知行的错位以及道德的背离;学者彭鸿雁在《高校道德教育的危机及其根源的反思》中从世界观、人际关系和婚恋观等方面研究了道德修养意识薄弱现状的具体表现[2];学者于睿在《高校学生德育中知行背离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一文里认为高校学生存在知行不一、思想道德修养意识薄弱的现象。

(二)科学文化修养单调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仅是要学好本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而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大多数只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很少会去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造成其就业选择的狭隘性。

(三)创新观念淡薄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学习方式依旧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模式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才会产生“学而无用”的现象。 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我们人人都应学习并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 所以说,只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远是有其实在的价值的。 之所以会出现创新观念淡薄这一现象,最大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并不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现实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 还有就是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对策研究

根据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自我修养现状我们可以了解到造成其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为了给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予自信心和强大的学习动力,解决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供了几条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加强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学者刘红秀在《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论及其当代价值》中认为:“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是勤奋好学、克己内省、强制磨练、身体力行及慎独自律,同时认为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广阔舞台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应自觉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就应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这样做,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从而为日后的就业积攒软实力。

(二)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学习的范畴不能仅局限于对本专业的学习,还要扩充对其他学科领域相应知识的学习,达到各种学科知识的平衡和统一。

(三)发掘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个人进步的阶梯。 当代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研究生要想把自己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变为有实际意义的社会生产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活起来,就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使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小结

上一篇:国际工程项目物流管理下一篇:钛合金髌骨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