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2024-10-20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共12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篇1

一、播音主持专业所具有的新闻特性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是为适应新时代下加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 力争培育现阶段稀缺的高质量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而开办。播音主持专业不仅具有艺术性, 还具有新闻性, 目的在于希望学生们在经过专业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之后, 最终让学生能够变成熟练掌握新闻传播与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为当今新闻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充分塑造语言的规范性, 学习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广播播音、电视播音主持, 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端庄郑重又不失艺术性的气质和态度;另一方面, 还需要认真学习新闻学、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节目学等新闻专业知识相关的课程, 这不仅是加强学生的新闻专业素养, 也是增强学生在播音主持中话语的可信度与严谨性, 培养学生对于未来的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整个相关进修历程之中, 要将媒体语言凝结出强盛的感染性, 要让语言特点拥有时代感。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新闻消息涌入我们的生活, 在这些新闻消息中哪些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而哪些又是表面现象;哪些属于社会生活的主流, 而哪些又是支流;哪些是我们需要坚持的, 哪些是我们需要反对的, 辨别和认清这些新闻消息的本质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播这些新闻消息的主体, 是需要受到阶级立场、党派观点和政治态度的支配, 从原来的“有闻必录”到现在的“二度创作”, 这个过程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打上播音员、主持人的意识烙印, 所以在整个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所播稿件或所主持节目的正确认识, 包括对有关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稿件内容的主次程度、播音主持过程中的感情程度、舆论的相关态度引导, 等等。

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播者, 都是从事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 而新闻、新闻事业、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所以正在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无论今后选择的节目类型是否新闻类节目, 都应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地传达到群众中去, 都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十分重要。

二、新闻宣传的岗位特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宣传岗位的角色定位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耳目, 这表明新闻宣传人身上有着沉重的担子, 所以新闻宣传需要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坚守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 这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所以对于一个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来说, 需要在其思想之中,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 从各方面加强对于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的宣传, 牢固树立播音主持学生们的思想理论基础, 增强他们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宣传党的有关纲领、指导路线与方针政策;忠于党的领导, 服从党的原则与新闻宣传工作的有关纪律。坚持党性原则需要从根本上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方针, 在政治的层次上和党中央达到统一。

胡锦涛同志说:“我们坚持把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结合起来,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更好地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本着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宗旨与理念, 以此从事新闻相关工作, 这样才能被群众所接受与支持。对于一个优秀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来说, 新闻宣传需要将广大人民群众当做新闻的重点, 在整个新闻工作之中每时每刻都发挥着引导舆论走向的工作, 为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其相应的权利。新闻宣传一定要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 正面宣传为主, 这样才能利党利国利民, 所以新闻工作者需要跟随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本着从实际出发的角度, 维护国家利益。从事新闻事业就必须要以拥护国家利益为重点, 自觉维护国家形象为任务。通过以身作则, 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关建设, 投身于新闻事业之中, 为新闻事业贡献出自身的一片微薄之力。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职业的特点, 及时准确地向人民群众反映我党的有关路线、指导方针与政策理念。

对于现阶段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们来说, 需要学生坚持新闻事业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加深对党的政策的理解, 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 以此来适应现在复杂多变的新闻模式与环境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对未来的新闻工作必须要在现阶段培养好新闻工作者所具有的独特的眼光, 以自身的能力来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 以及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把握的技巧。新闻宣传的岗位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需要及时准确的、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实现对于新闻稿件的多重处理, 其中包括理解、感受等, 在播出时最终向受众展现出准确、鲜明的稿件之中的精神实质与思想感情, 最终展现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新闻宣传工作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具体体现

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形成的过程之中淘汰掉与时代不符的观念, 在整个理念的完善过程之中不断充实自身, 并结合实际情况, 不断地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说, 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传承和发展之后, 最终形成较为全面且科学系统的相关理论体系。事实上, 对于一个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来讲,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时代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新闻领域的客观反映, 是新闻工作的思想方针和根本理念, 并武装新闻队伍, 指导新闻实践。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来说是必须时刻学习的课程, 对于一个未来的新闻工作人员来说, 从事新闻宣传或是各种宣传工作, 都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鲜明地展现出来。正是因为如此, 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工作要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开展相关教学课程与活动, 努力做好对未来新闻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力争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在这点上, 一定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点, 特别是“新闻、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把握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 走群众路线”等观点的基本内涵。在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之中一定要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中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的指导思想, 并培养学生建立立场鲜明的政治观念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 加强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培养一方面是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基础, 培养自身良好的理论素养, 为日后的播音、主持工作打好基础。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媒体人, 在加强新闻的采集与编写工作的同时, 要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增强自我素质修养, 集理论知识与实践于一身, 在新闻工作之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不断地完善相关知识结构, 增强自身的学识与素质品德, 要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经典国内外文学名著, 主动学习历史、经济、法律等诸多学科的有关知识, 及时浏览网上的时事新闻, 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之中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及非专业知识储备, 拓宽自身的视野, 培养好自身的国际眼光与战略思维。

(三) 加强对于党性原则的学习

一方面, 要充分学习与了解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准确把握好新闻的党性原则。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要重点学习关于新闻党性原则, 充分认识到要严格遵守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纪律以及宣传纪律的相关必要性, 加强对于党的相关政策与方针的认识, 培养好学生的当代新闻使命感与责任感。加强学生对于西方国家提出所谓的新闻自由原则以及其他片面观点的纠正,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以此来应对现阶段社会上一些新闻过分娱乐化等不正之风对于学生的影响。要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加强对未来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另一方面, 对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要停留在表面之上, 要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教育, 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内容, 强化对舆论引导能力的学习。面对社会现象复杂多变的环境, 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的认识如果出现轻微的偏差, 在新闻工作之中就有可能会被放大。所以, 高校需要加强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立场的培养, 让学生认识到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确保学生在日后产生正确的新闻理念, 为新闻宣传工作贡献出自身的一份微薄之力, 并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

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与进步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仍然是一个新闻媒体人所必不可少的从业指南, 其以独特的魅力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人员投身祖国的新闻事业之中。加强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尤为重要。时至今日, 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新闻媒体人, 更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 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伟大道路。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不同媒体逐渐走向市场化的背景下, 很多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也不容乐观, 新闻类节目的娱乐化变得越来越严重, 娱乐新闻的质量也纷纷不一。很多八卦新闻甚至是全盘捏造虚假新闻来以此吸引观众们的眼球。随着新闻栏目的普及, 一些新闻栏目的主题严重偏离了我国现阶段新闻栏目的节目宗旨, 这就是部分新闻媒体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缺失的表现。同样, 这些越来越市场化、娱乐化的节目也同样影响着在校大学生们的思维理念与行为方法。在高校新闻教育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无不令人担忧与困扰。这种异化严重影响着学生们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信仰缺失, 不得不让人担心。

(一) 大学生不能缺乏指导思想

在高校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子们如果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仅仅是实践往往会产生与预期结果相反的作用。有一些缺乏思想指导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看到或是亲身经历了诸多社会上的消极面, 由此产生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悲观情绪, 动摇了自身对于社会主义坚定的信念, 这是万万不可以的。缺乏指导思想的社会实践往往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严重有害的。对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 教育的核心已经不单单是传授学生技巧和知识, 而是向学生传授观念与指导思想, 而现在很多教授播音主持的高校并未开设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在大多数高校的新闻院系中, 导师们大多对新闻知识和新闻技巧方面的知识讲得很深, 很透彻。事实上, 这些在整个大学以至于工作之中都不难学到, 难学的是把握好正确的观念和出众的判断力, 对于观念与判断力的学习就需要加强高校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力度。与此同时, 高校还应该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实践, 以进一步增强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认识。对中国国情不了解, 也往往是高校大学生易受不良新闻环境影响的主要原因。高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的工作。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是培养新闻工作者良好基础的阶段, 学生的知识、观念和价值观都在此形成。这就要求大学导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将自身的感悟、人生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拿出来与学生分享, 减少学生受到社会一些不良新闻环境的影响, 结合自身, 结合实例, 改变学生带着对理论学习的厌烦心理, 这是教师的责任。

(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助于自身能力的培养

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能漫无目的学习, 而是要从基础理论学起, 踏踏实实地学习相关知识, 不断积累经验, 从各个方面磨炼自身专业技能, 培养良好的新闻宣传能力。作为未来的播音员、主持人, 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不断发挥自身潜力,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培养自身能力, 以应对逐步丰富的、多元化的新闻形式。未来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角色要求会逐步演变成多重化, 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 既要求他们变成信息的挖掘者, 还要变成信息的整理者。对于日益复杂的新闻工作来说, 理论与实践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无法培养出合格的新闻接班人。对于这一情况需要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力度, 讲求实事求是, 培养好学生的相关专业能力。正是因为如此,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在新闻工作实践与学习之中收获良好的锻炼。

(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学生时刻学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大学生善于学习。无论从哪方面来讲, 善于学习都是一种作为未来新闻人的必备能力。高校加强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其指导下, 有目标、有方向的进步, 避免了学生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增强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现阶段的大学生需要培养时刻学习的能力以应对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复杂多变。它要求新闻工作者时刻保持人民群众在新闻宣传中的主体地位, 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和“四以”原则, 将更多的内容留给群众, 将更多的镜头瞄向群众, 将更多的话语权给予群众。这就要求学生们在未来的新闻工作之中, 本着时刻学习的信念, 逐步完善自身能力, 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合格的新闻人。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形势之下, 增强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实践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开办一个相关课程就能够实现的, 而是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彻、融入专业之中的各个学科当中, 并时刻巩固现阶段已有的成效, 要求学生时刻遵循有关指导理念, 并最终与新闻实践结合起来, 使得学生具备相关专业的操作能力与合格的自身素质。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工作, 还要依靠社会力量。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需要庞大的学术、人才资源, 仅仅依靠一所高校或社会之中的一小部分人, 都不能完成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相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许正林, 李芸.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当代维度与未来取向[J].现代视听, 2011 (4) .

[2]陈阳.新闻专业主义在当下中国的两种表现形态之比较——以《南方周末》和《财经》为个案[J].国际新闻界, 2008 (8) .

[3]高喜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延边大学, 2012.

[4]彭湘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D].长安大学, 2008.

[5]郭明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当代价值[D].长春理工大学, 2011.

[6]朱国圣, 林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M].新华出版社, 2010.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篇2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2.1842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下哪一项?(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C胡锦涛)

5.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C联系群众)

6.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7.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A列宁)

9.既贯穿于毛泽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0.“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来的?(D江泽民)

11.胡锦涛提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什么?(B以人为本)

12.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与新闻理论对应有误的是哪一项?(C“根据事实描述事实”——新闻价值)

13.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具体把握和贯彻党报的群众路线最基本要求是什么?(A为人民群众服务)

14.列宁要求党的报刊(D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

15.邓小平对新时期党报的基本任务阐释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C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

16.以下新闻标题中,舆论导向没有问题的是哪一项?(B开学首日,上海中小学生再收“减负大礼包”)

17.以下对新闻价值各个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哪个?(D越具有娱乐色彩或煽情内容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18.以下记者或媒体的行为,不符合“走转改”精神的是哪一项?(C深入基层和当地通讯员谈话,从中获得新闻稿件半成品)

19.习近平2009年3月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对待媒体的方式是:(A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20.以下哪项措施无助于党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认可度?(C将领导讲话和机关文件改造成新闻稿,以节约写作时间)

21.“用时间消灭空间”使“抢新闻”成为常态的原因是什么?(D信息传播的时间缩小,有助于克服空间上的障碍)

22.关于书报检查制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理性批评)

23.2011年,拥有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因“窃听门”事件被迫宣布停刊。该事件主要侵犯了公众的哪一项权利?(A隐私权)

24.以下对于新闻失实原因的分析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新闻失实的出现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关系并不大)

25.首次直接提出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的观点,来自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B《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26.下列做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的理念?(C对于复杂事件的报道,以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实际素材)

27.下列有关新闻真实的表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新闻真实在复杂事件中可以通过一篇报道实现,只要记者掌握素材和证据)

28.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念,始于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D《论出版自由》)

29.新闻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中,对隐匿权的保护,主要指对以下哪一主体的保护?(C对消息来源的保护)

30.以下关于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C要使用具有冲击力的词语,让报道本身更抓读者眼球)

31.以下对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不恰当?(B网络舆论监督只是网民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未产生实效)

报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党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一、对新闻的认识

(一)变动产生新闻。

我们的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一般采用陆定一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我们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没有新闻价值的,不可能都报道。那么什么是新闻?马克思说变动产生新闻,循环往复的事实是没有新闻价值的,只有变动的打破常规的事实才有新闻价值。

(二)新闻有层次变化。

马克思提到新闻有旺季有淡季,可是媒体得天天出版新闻,这样就造成一种新的现象,报纸的头版头条有时候知识一些新闻价值不高的新闻。有时候重大新闻产生时,相对次要的新闻连版面都排不上。当时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就出现了《泰晤士报》这样一份好报纸,经常可以报道一些重大新闻。如果没有这些重大新闻《泰晤士报》就很勉强了。马克思说过一段话,如果没有法国大革命德国的起义意大利暴动匈牙利的战争,没有法国的枪杀奥地利的绞刑,《泰晤士报》只好靠每天每天斯密斯费尔德市场的劣等货色,伦敦的煤烟泥泞的道路粗暴的马车夫泰晤士河上的六座桥梁市区内的粗鄙感染鼠疫的墓地铁路上的灾祸肮脏的泥水伦敦商场上的假秤等等有趣的新闻勉强度日。

(三)新闻时效性。

做新闻不能没有实效。举马克思的一段话,这段话是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号,当主编的第一天写的第一篇文章第179号社论里说的一段话,比较了当时的哲学和报纸的区别。他说哲学就是坐在沙发里想一些比较奇怪的问题,报纸就是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这就是报纸的一般性质。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写东西一定要对历史负责,哪怕晚了也要老老实实写上几月几号。

(四)新闻真实。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传播的规律核心是一致的。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揭示了新闻事实是客观的,而新闻报道是主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根据事实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这两点在实践中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新闻学作为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综合学科,它的发展与新闻从业者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人的本性,其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带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思考问题,而新闻强调的是客观真实,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在采写过程中要秉承新闻的客观性,如实的报道事实真相。所以,只有新闻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恪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其指导下如实报道事实真相,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才会获得广大受众的认可。

(五)“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

我们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时候老是说,经济性党派性是报纸的基本性质。但是我们忽略了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精神,而报纸提供精神。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当时报纸不是工人报纸,而是当时的便士报。在今天的和平时代,报纸给老百姓提供生活资料还是很重要的。

二、党报思想

“黨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这段话是《恩格斯全集》里面的,前后被很多人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党报思想主要内容时,就党报党刊要成为党内批评的强大武器,敢于开展新闻批评问题做过系统的阐释。这一问题不免与时下备受关注的言论自由问题有着联系。言论自由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而有权利就会有义务与之相对应,公民既然享有出版、言论的自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理应遵守国家在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履行义务。某些不利于国家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言论被禁止发表,人民大众绝对拥护。已故的我国学术大家季羡林曾经说过,“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的国家不满也是爱国。”认识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学识,恰当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出版社都要遵循“党的精神”。第二点是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党的精神主要指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章程决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会犯错误,因而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党的精神。在这种条件下还有一个问题,党的中央机构和报纸编辑部是什么关系?按照当时的党章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监督,而不是领导;原则立场,而不是事无巨细都要汇报。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无产阶级报刊必须坚持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报刊性质,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堡垒和政治阵地。这既是无产阶级报刊健康稳步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当代新闻事业的基本遵循。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虽说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在发展道路中遇到种种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赋予其时代价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运用到新闻传播事业的实际工作中。那么,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永青.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

[2]彭菊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多级命题及其理论体系,新闻记者,2004

[3]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篇4

一、公民新闻的概念与特征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又名 “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最早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的美国。 所谓公民新闻是指“民众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也就是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性报道。目前,学界对公民新闻的定义尚无统一的标准。 学者们提出的概念,虽然称呼不同,描述有所差异,但其本质含义大体相同,都强调的是普通个人运用新媒体技术参与传播的表现形式。

公民新闻主要有五大特征:1.传播主体的平民化,公民新闻的传播者大多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公民,或者是业余新闻爱好者。2.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发生在公民身边或周围的任何社会事件都可能成为公民新闻的传播内容,传播者可以在事件现场直接进行传播。3.传播工具的多样化,微博、微信、贴吧和BBS论坛等新兴媒介,拓宽了公民新闻传播的方式,可以实现视、听、说的自由选择和组合。4.传播效果的及时性,普通公民往往处在案发现场,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及时报道。5.报道的非专业性,公民记者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凭个人兴趣或其他原因传播新闻。 在报道时完全站在个人或公众的立场上,不会受到专业新闻媒体制度的限制。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公民新闻探究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已经融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自由和张扬个性的新渠道。 虽然公民新闻是从国外引入的新概念,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却显现着公民新闻的雏形。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公民新闻的雏形

公民新闻虽然起源于20 世纪90 年代的美国,但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早就显现着公民新闻的雏形——“群众办报”理念。 公民新闻强调的是普通个人参与新闻报道,然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早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就已经提出了新闻宣传必须依靠群众的理念。 马克思撰写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首次使用了“人民报刊”这个概念,认为“真正的报刊即人民的报刊”。 列宁在《给同志们的信》中主张“让工人们有更多的机会给我们写稿”。 毛泽东同志更是明确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群众办报”理念蕴含着公民新闻的雏形。

(二)公民新闻是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实践

公民新闻的基本内涵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理念不谋而合,就是让普通民众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 党性原则和群众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两大基石,它要求党的新闻事业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要动员和鼓励群众参与党的宣传工作。 随着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普通公民要求参与新闻报道的呼声愈发强烈,于是公民新闻异军突起。 凭借现代传播媒介,公民新闻倡导普通民众主动参与新闻传播并且积极报道,而这恰恰响应了“人民报刊”与“群众办报”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理念,是在当代中国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实践。

( 三) 公民新闻是践行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载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集聚正能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官方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大量宣传, 但是公民新闻却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公民新闻具有的传播及时性、传播主体平民化、传播内容广泛等特点,可以加强舆论监督并对官方媒体形成有效的补充。 因此,在践行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过程中,公民新闻可以发挥其优势,发动普通民众积极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报道,鼓励公民报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事迹,弘扬社会主旋律,使公民新闻成为践行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载体。

三、公民新闻在当代中国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普通公民参与新闻报道的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微博、 微信和BBS论坛等互联网平台发布新闻,使得公民新闻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然而,公民新闻自引入中国以来,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公民新闻的价值导向问题

普通公民是公民新闻传播的主体,但是公民个人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少矛盾冲突比较尖锐,各种利益也在交织博弈,而这些问题都集中呈现在公民新闻媒体这种“拟态社会”中。 正是由于各自利益的冲突,导致公民新闻出现了一些负面报道和带有攻击性的报道。 有时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由于不同公民各自的价值观不同,出现各种各样的报道,引起网络舆论。 此外,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媒体推行“网络霸权”、“政治渗透”和“文化殖民”,甚至利用网络媒体向我国输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在网络盛行。 这使一些人模糊了价值边界,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功能。 然而公民新闻的价值导向往往以个人的价值观为依据,那些有着“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等低俗价值观的公民为了追名逐利会对新闻事件进行损人利己的片面报道,这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党性和人民性理念,更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公民新闻的可信度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拥有更多的可选信息渠道,渠道的选择常基于其对信源、渠道可信度的判断。 然而在公民新闻报道中令人最为忧虑的恰恰是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问题,主要包括信源可信度和渠道可信度等问题。 在“全民记者”时代,人人都有可能在网上传播信息,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报道。 但是,对于普通公民而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未受过专业的训练,他们的文化水平、对事实的鉴别能力和调查能力良莠不齐,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虚假新闻。 那么受众就会质疑公民新闻的可信度,即那些通过普通公民报道的新闻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无稽之谈。 从2014 年跨年夜发生的上海踩踏事件来看,某网友上传有人在事故发生的当晚向人群撒钱的图片和视频,引起网络舆情,但是后经警方证实撒钱与踩踏事件无关。 由此可见,公民新闻报导往往带有主观色彩,难以用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处理,而且亦难避免有人会借助这个公众空间混水摸鱼,发放一些负面或甚至失真的报导。

(三)公民新闻引发的违规侵权问题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报道主体违反新闻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表过程中,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受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从而侵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公民新闻本身提倡的是自由表达的形式,但是自由可能被滥用。 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可以自下而上,每个用户都可以制造信息,提供给网络向成千上万的用户传输,传输期间没有新闻审查和核实系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民新闻的传播主体出现了其行为自由度与其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不协调的情况,这一矛盾已经导致了许多消极的结果:名誉权、隐私权、知识产权等等受到了以往前所未有的侵害。 公民记者无须有记者证,他们的身份可以是随时出现,可谓防不胜防。 因此,如何防范公民新闻引发的违规侵权问题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四、新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公民新闻有序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经济步入新常态,文化呈现多样性。 在新形势下,公民新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尤其是网络社交媒体已成为公民新闻的重要载体,极大地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发展。 但是网络虚拟现实中弥漫着大量“网络雾霾”,如网络谣言、垃圾信息以及弹出式广告等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破坏了网络生态。 公民新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新兴的组成部分,理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针对我国公民新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发挥其引导功能,规范公民新闻的发展。

(一)以党性和人民性理念端正公民新闻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主席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坚持了党性又体现了人民性,二者相辅相成。 当前,要想解决我国公民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价值导向问题,就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理念中党性和人民性理念的引导功能,使公民新闻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首先,在政治上以党性理念引导公民新闻,使公民新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对公民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偏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要防微杜渐。 其次,在组织上要引导公民新闻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还要抵制公民新闻的娱乐化、庸俗化以及恶搞的新闻,把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作为主流。 最后,在思想上以人民性理念引导公民新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公民新闻报道的内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只有以党性和人民性理念端正公民新闻的价值导向,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公民新闻的作用,从而赋予公民新闻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

(二)以真实性原则提高公民新闻的可信度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用事实说话。 马克思认为,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与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构成了新闻真实与否的区别。前者因据实报道而真实,后者则因不据实报道而不真实。 在自媒体时代,由于公民新闻缺乏把关人的审核,导致了一些违背客观事实的失真报道, 甚至在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新闻,这大大降低了公民新闻的可信度。 因此,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实性原则引导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 具体的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公民新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事实说话,保证公民新闻的客观公正,在新闻报道中不能全凭个人喜好和主观臆测;第二,从公民新闻的信源和传播渠道两个组成部分提高公民新闻可信度。官方媒体要对公民新闻的信源进行核实, 以确保信源真实,并且加强对传播渠道的管控,杜绝虚假公民新闻的扩散。 第三,号召普通公民学习新闻相关知识,组织公民新闻交流会,加强公民对于新闻的选择、理解、判断、质疑等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将真实性实践理念落实到公民新闻中,从而提高公民新闻的可信度。

(三)以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理念加强公民新闻的规范

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职业道德则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工作者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基本看法。 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道德对人们的激励作用,在于通过内心“自律”达到抑恶扬善。 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职业道德,就是用自我约束的力量,用内在规范的力量,来规范新闻工作者的行为。 我国公民新闻兴起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公民个人道德水平还不是太高,因此在新闻报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道德行为和违规侵权的案件。 所以在“全民记者”时代,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化作用,提高全体公民的新闻职业道德,增强公民记者的责任感。 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公民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其次,成立有关公民新闻的自律组织,制定公民新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再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将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最后,还要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来克服公民新闻报道的低俗之风,要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公民新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总之,公民新闻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革新而产生的一种自下而上的新闻传播形式,从属于我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虽然近年来公民新闻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实践中却出现一些问题。 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公民新闻的有序发展,规避公民新闻产生的问题。 另一方面,公民新闻要贯彻落实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公民新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热点问题的联系,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新闻,使公民新闻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先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4]范东升.公民新闻的兴起与启示[J].国际新闻界,2006(1).

[5]张春林.群众办报思想的源流及其延伸[J].重庆社会科学,2008,(8).

[6]魏如飞.新闻生产的个性化转型:公民新闻概念及特性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8).

[7]林三芳.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新闻的力量与乱象[J].新闻界,2013,(23).

[8]陈猛.当前公民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15(6).

[9]熊程,邹一沛.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J].青年记者,2013,(2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 篇5

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闻舆论工作要担负起的神圣责任。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时的重要讲话。我充分认识到: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坚持群众性原则。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创新理念方法,用现代传播技术传递好声音。

一、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一条就是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衡量新闻工作的宣传效果、检验新闻工作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的重要标准。我们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广大的基层新闻工作者,作为党委、政府在基层的喉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要更加重视增强党性,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抗腐防变能力,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我们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把鲜明的政治特色作为“品牌”,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生力军。新闻的表达方式可能有转变,但是阵地不能丢。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保持本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宣传舆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党的新闻媒体,我们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就在于要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构建‘主流叙述’。越是众说纷纭、越是多元多样,越需要党媒评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特别是当前传媒格局和舆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更需要有“定音鼓”。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集中起来说,就是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一切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和精神。要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奋斗业绩,宣传社会各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积极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但导向不等于刻板的说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对媒体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双重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中,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新闻报道的“度”,更是新媒体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时度效”,这个专业词汇出现在习总书记讲话中,体现了新时期对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就如总书记所说“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统筹好“时、度、效”的关系,对于党的新闻媒体尤为重要,要做到既快又准,既客观又全面,重在效果。

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章。”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新闻记者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更多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做一名真正为民的好记者。新闻的核心永远是有血有肉的人,做好正面宣传更要以人为本,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真实而动人的百姓故事。采写冒热气儿、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让越来越多的‘凡人微芒’,通过我们手中的笔和镜头,成为照亮中国不断前行发展的温暖火把,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同时不忽视舆论监督,不回避和掩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做推动社会进步的好帮手,准确客观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做到不猎奇、不炒作,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力争达到有效的传播目的。

四、坚持群众性原则

我们还应主动了解国情,充分了解当今中国发展现状,了解社情民意,这样才能更丰满地写出群众爱看的新闻作品。要向人民学习,向基层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我们要永远保持人民群众在新闻宣传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倾听基层的声音,反映群众的情绪、意愿和要求,这既是党的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通讯传播渠道方便快捷,记者采访要个材料,打个电话,或接个电子邮件,稿件就可以写成了。但久而久之,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很可能就丢掉了,与基层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与群众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淡漠了,也就很难抓到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的新闻。新闻的生命之源在基层,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是新闻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只有着眼于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去挖掘生动、鲜活的新闻资源,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真正写出我们想要说的与群众想要看的、听的相一致的生动活泼的好新闻来。

五、要始终保持“先进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空洞地喊口号,而是要靠每一天的工作扎扎实实地积累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当前,新闻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元化,记者的职业角色已变得越来越多重、复合化。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与时俱进、符合新闻实践要求的专业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能是空中楼阁。总书记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新闻舆论事业处在传媒格局、传播形式、传受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中必须攻克的新课题。作为一个新媒体的人业人员,我们要谨记总书记的嘱托,加快创新步伐,用受众便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优质内容,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下,新闻舆论工作有没有影响力,关键还要看我们有没有真正做到及时正确、张弛有度、深入人心。要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创新理念、手段、视角,在确保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再增效,让受众看得进、看了信、记得住。

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

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着力创新方法手段,推进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真正担负起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巩固和拓展党的新闻舆论阵地。要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抓住新时期新闻报道工作的大趋势、大潮流,使传统主流媒体有更多的受众群体、更宽的舆论阵地,更强的引导能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篇6

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出版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闻出版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根本原则。新闻出版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党性是新闻出版的政治属性。我们必须从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事关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高度出发,从历史的视角认识新闻出版工作的党性、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真实原则。新闻出版的真实,就是要在新闻出版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习总书记重申了真实原则,并鼓励新闻工作者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反映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3.效益原则。新闻出版工作必须有全面的效益观,应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二、大学出版社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重要意义

1.确保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出版工作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全球范围内不同价值观念的较量依然激烈。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元,一些不良的倾向和问题,也必然会在出版领域有所表现。大学出版社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在越来越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面前,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社必须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主导权,把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中心工作,把确保正确导向作为灵魂,使高校出版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2.履行育人职责和使命的迫切需要。大学出版社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文化传承与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大学社一般以高校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出版方向,主要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和使命。如果在教材和专著的政治导向、内容科学性等方面把关不严,将严重影响大学出版社履行育人职能。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才能保证出版的文化产品的正确方向,才能进一步提升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的内容科学性、审美观念的正确性,从而推出更多更好的融真、善、美于一体的精品力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应有贡献。

3.打造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的前提条件。党的“十八大”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出版工作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强烈影响着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出版工作要靠打造精品力作来增强文化引领作用。大学出版社必须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创新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提高出版物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出版引领文化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才能既反映重大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又体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才能不断增强出版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三、大学出版社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路径思考

1.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根本原则,也是编辑出版工作的根本原则。出版工作的党性,即是出版工作的政治属性。大学出版社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出版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做到既让党和政府放心又让人民群众满意。同时,大学出版社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要通过扎实有效的管理,确保党对出版工作的宏观把控,确保出版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推动出版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

2.坚持正确导向,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是指导方略。坚持正确导向是出版工作的第一政治任务,是衡量出版工作好坏的第一标准,也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线。大学出版社坚持正确导向,核心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推出尽可能多的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精品力作。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避免简单重复一些政治口号,也不能纯粹灌输一些空洞的说教,如此非但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带来消极和负面的影响。

3.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是基本原则。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着力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在推动两个效益相统一中走在前列。”大学出版社作为国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争取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作品,将其及时推向市场,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

4.坚持“人才强社”,加强队伍建设是关键之举。事业成败,人才是第一位的要素。编辑出版工作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大学出版社的繁荣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大学出版社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必须坚持“人才强社”,加强出版队伍建设。一要加强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培养,坚持政治家办出版,确保当好政治导向的“把关人’;二要努力培养编辑出版工作者的科学信仰、道德情操、文化追求,确保每一本出版物都是优质精神食粮,都能给人以精神的动力、文化的滋养;三要建设一支學习型编辑出版队伍,让大家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争取以宽广渊博的学识,把编辑出版工作做得更好;四要加强经营管理队伍建设,使大家既研究市场,善用市场思维和市场手段,又熟练掌握图书出版发行规律,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出版的质量和效益。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启示 篇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当今,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全面、准确、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把握其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点,主要有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意识形态原则、真实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党报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应当正确传达党的意图,做党的耳目喉舌,遵守宣传纪律,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我国,做好新闻工作就必须时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牢记党政媒体姓党,坚定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做党和人民的喉舌。

人民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民性原则是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并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一个特殊政党,他们并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由此可见,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新闻工作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始终坚持人民性原则的。在新闻工作中坚持人人民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相统一,始终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意识形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新闻是传播、形成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工具之一,而意识形态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要构成之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任何社会的新闻活动,都要受到这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及国家政治制度的指导和制约。在我国,在新闻工作中坚持意识形态原则就要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时刻把握和引导好舆论导向。

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一要求。新闻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事实、引导舆论,所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要正确地认识、反映、影响世界,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1843年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提出:“只要报刊生气勃勃地采取行动,全部事实就会被揭示出来。”[2]我们可以看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做到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准确和辩证地看待问题和报道新闻。

二、在新闻工作中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全面、科学、准确地了解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在新闻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让新闻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更好地践行新闻工作。那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新闻工作该如何做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工作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党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增强看齐意识,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履行职责使命不但要坚决做到,所做的工作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更要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生力军,真正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工作就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主义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具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职责。要承担起这一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现代传媒迅猛发展的今天,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时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再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工作就要坚持做到实事求是。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在先,新闻在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真实性当作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在新闻实践中必须坚持从事实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分清事实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选取有权威性或代表性的采访对象。要坚决避免歪曲事实、片面夸大新闻事实的发生,避免在新闻采访中以偏概全,混淆概念,得出错误结论误导受众。

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工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民性原则,启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新闻工作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在新闻工作中始终坚持服务人民为本,把“人民”二字镌刻在心灵深处,贯彻“三贴近”要求,坚持不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把更多的镜头、版面对准普通群众,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479.

论“走转改”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篇8

从2011年8月开始,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 即“走转改”之后, 传统媒体纷纷开设了“走转改”专版、专栏。例如《人民日报》的一线见闻、蹲点调研等;中央电视台的“走基层”等系列专题报道。2012年4月中国网络媒体也加入开展“走转改”的行列。“走转改”活动在传媒领域多层次, 多维度, 全方位地开展, 锻炼了新闻记者队伍, 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人民的好评。“走转改”也逐渐由新闻传播领域扩展到了社会其他领域。它由新闻战线的一项活动演化为“走转改”精神并在社会中不断践行。“走转改”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热词”和“景观”。

一、走转改”的内涵与实质

把握“走转改”的科学内涵首先要追溯“走转改”思想的渊源。从延安整风运动、新闻战线“三贴近”到“走转改”, 整个发展过程一脉相承,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主线贯穿其中。“走转改”是对延安整风运动和新闻战线“三贴近”原则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要求。

“走转改”的内涵是什么呢?它是遵循新时代新闻传播科学规律,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把握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 提高新闻队伍理论水平和能力素养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走转改”活动的重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现实必然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的重要战略举措。“走转改”的实质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当然, “走转改”的科学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 会随着新闻传播的实践不断发展, 与时俱进。只有理解“走转改”的科学内涵和实质, 才能把“走转改”活动开展好, 才能将“走转改”精神贯彻落实到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

二、“走转改”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大陈力丹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后来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信息传播、宣传、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党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等等的论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1) 重庆日报原副总编辑刘集贤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的新闻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闻领域的集中体现,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指针。在当今崭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 “走转改”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内涵、新体现、新发展和新要求。

(一) “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展

“走转改”是对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精神的继承, 是对胡锦涛“三贴近”新闻思想的延续,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新内涵和新要求。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以及《解放日报》改版实践的本质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当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要求是坚持实事求是。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特别是在新传播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要与时俱进。于是2011年8月中宣部等部门提出了“走转改”。虽然时代不同了, 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仍然没有变。从延安整风运动、“三贴近原则”到“走转改”活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传播规律作为主线贯穿始终。“走转改”是对延安整风运动精神的延续和“三贴近”新闻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是落实新闻“三贴近”原则的具体要求, 是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重要路径。总之, “走转改”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要求。

(二) “走转改”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高扬人民性原则的最新实践

“走转改”就是要解决“我是谁, 为了谁, 依靠谁”的问题, 关键在于坚守党的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和人民性的原则。新华日报社社长许洪祥认为:只有走基层, 才能不脱离群众, 深入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 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 用人民群众的思路, 解决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 我们的报道、文章才能有底蕴、有风采、有力量、有看头, 才能体现群众意愿, 引起群众共鸣, 鼓舞群众斗志, 才真正具有生机和活力, “转”和“改”也才能落到实处。

“走转改”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高扬人民性原则的最新实践。脱离了基层, 离开了人民群众, 走转改是不可能成功。因此, 走基层要深入一线, 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同甘共苦, 要接地气, 要走到底, 要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一种工作常态。

(三) “走转改”与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提升

“走转改”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集中体现, 也是对当今新闻工作者的新要求。“走转改”以锻炼队伍为重要着力点, 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队伍、怎样建设队伍”的问题。“走转改”需要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工作队伍。在“走转改”的实践中,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新闻传播理念, 与时俱;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不断提高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水平,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创新新闻传播方式。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认为:“‘走转改’让新闻工作者走进基层这个广阔天地, 提高素质, 增强本领, 对文化队伍建设、新闻人才的培养和新闻精品的涌现具有综合性的作用。中央电视台在‘走基层’报道中, 编辑记者的政治业务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 策划理念、管理方式、体制机制不断改进, 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不断涌现, 就是明显的例证。” (2) 在“走转改”活动中, 中央和地方都举办了大量的“走转改”经验或者理论研讨会, 通过总结经验, 解决问题, 从而提升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水平。

(四) “走转改”与“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纵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历程, “坚持新闻和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与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应该是一致的, 坚持党性原则需要建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之上” (3) 的主线贯穿始终。胡锦涛在2008年6月人民日报社视察时指出:“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他把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和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五个创新”的科学论断, 即“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他关于按照新闻传播办事的论断就是中国传媒领域的“科学发展观”。

从新闻业务的角度看, “走转改”牢牢地把握了新闻传播规律的几个关键性环节, 是新闻战线认真遵循和实践新闻规律, 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重大举措。“走转改”, 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 实质上就是“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同时“走转改”也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不断推进新闻传播实践和理论创新。例如在“十八大”的外宣工作中, 新华网将强化内容产品的社会化发行和跨平台推送, 利用具有即时传播特性的Twitter和Facebook海外主流社交网络平台上进行稿件推送, 以提升新华网在海外主流社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新华视点、@央视新闻等中央媒体微博, 对中央领导同志的调研持续刊发消息和照片, 备受舆论好评。微博报道就是新闻媒体在“走转改”中的创新之举。作为一种崭新的报道形式, 微博报道在打通不同舆论场、聚合正能量方面, 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在社交媒体勃兴的时代, 利用社会化新媒体, 是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的进行新闻传播的一种创新。“开展走转改活动, 既是中央的部署, 也是报纸提高报道水平、办出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内在需要;既是培养队伍、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 也是深化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实现新闻本质回归的必由之路。” (4)

在“走转改”的实践中, 新闻战线提高了新闻理论水平, 而且也顺应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规律, 创新新闻报道方式, 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和舆论引导水平。例如2012年7月22日凌晨《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新浪微博上线。肩负着打通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责任的《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两年多的时间受到超过2456万粉丝的关注, 成为新浪微博中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微博。这被《凤凰周刊》邓飞誉为“中国新闻史标杆事件之一”。2014年6月12日以“做有品质的新闻”的全新《人民日报》IOS客户端、安卓客户端正式上线。目前《人民日报》拥有人民网、法人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移动新闻客户端、电子阅报栏、二维码、手机报等现代化的全媒体矩阵。

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趋势和规律, 2012年1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正式上线。2013年4月1日“央视新闻”微信正式上线。截至2013年6月底, “央视新闻”的微博、微信、客户端三个平台受众总量近2000万。目前仅@央视新闻微博的粉丝超过2274万。央视正在建设数字化、移动化、社会化的多终端、全媒体、全覆盖的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目前《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以及新闻记者纷纷开通微博、组建微博矩阵, 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来进行新闻传播, 在互联网上设置议程来引导新媒体舆论。这些都是新闻媒体顺应移动互联网和关系传播的双重发展趋势,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新闻传播渠道的创新之举。这些数字化的传播渠道也是“走转改”的新闻信息宣传和传播的新渠道。这些是新闻媒体在“走转改”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之举, 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

结语

“走转改”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就是“坚持新闻和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与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应该是一致的, 坚持党性原则需要建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之上。”即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走转改”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互促互构”的关系。坚持开展“走转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位一体”的“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常态;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内涵、新发展和新要求。

注释

11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2-3.

22 胡占凡.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中央电视台“走转改”一周年总结与思考,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J].2012, (8) .

33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5.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品格 篇9

一、政治性的认知理念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既是一种关于新闻与传播活动的认知观念、思想体系,更是一种充满政治意识和解放情怀的实践行动。在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中,政治、经济、文化范畴常常与通过反抗和抵制的斗争精神和批判意识联系在一起,就像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新闻生产及其传播体制,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这种意识形态性,既同实际生活过程联系在一起,又受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整个社会交往关系的制约。在早期反对封建主义进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出版技术的优势和便利,用自由民主人权观念,不断解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和权威,并在启蒙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建立起符合新兴阶层利益的社会理想。但当他们形成一整套有形无形的制度、思想设施或观念形态之后,又成为多数人的精神牢笼和桎梏。

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通过认真观察和精深研究,从一开始就发现这一规律,并且毫无避讳地宣扬自己作为某一群体代表的立场。他们在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的梳理、对社会意识和物质生产二元性逻辑的分析,直接构成了新闻与传播理论的哲学基石,同时也规划了新闻传播学相比艺术或其他学科知识而言更加政治化的本体性征。在马克思看来,报刊不止是舆论阵地,用于普通的政治宣传,以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还因为报刊媒介的存在,“把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使血肉斗争变成精神斗争,把需要、欲望和经验的斗争变成理论、理智和形式的斗争;所以,报刊才成为文化和人民的精神教育的极其强大的杠杆”[1]。能推动大众的斗争从物质层面转转入精神层面,从感性诉求走向理性自觉,昭示媒介的政治宣传功能大大强化了,它是与争取经济利益的狭义政治行动一样重要甚至更加具有渗透性的社会实践。

新闻媒介的政治性,意味着它和社会理念、制度结构及传播对象的直接关联;每个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国家因特殊的社会语境、精神传统甚至文化习俗,规制着媒体的整体导向和风格。就像马克思说的,每个时代的思想都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即便是在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社会,媒体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功能和理想化愿景,依然深陷于政治化的权力和金钱编织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之中。班尼特就认为,美国的民主政治体系与有着广泛支持率的政党和具有公民意识的民众没有什么关系,“目前这一体系更多地被认为是有钱的政客的一种游戏,是他们请了一帮传媒人士玩弄政治阴谋”[2]。这意味着,新闻媒介不止在历史上而且在今日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亲政治”的倾向,并弥散于社会现实的各种互动关系和信息传播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念中,新闻传播的政治性最核心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同人民的关系。马克思曾强调指出,“真正的报刊即人民报刊”[3],只有具有人民性的报刊,并同普通民众建立起紧密联系,才能传达人民的精神、要求,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和认可。尤其在政党政治之后,党的出版物及其写作者有着鲜明而特殊的身份和使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显得至关重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眼里,报纸是进行政治斗争、政治宣传的载体、工具,同时也是执政者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桥梁;这种“桥梁”从当下媒介学视野看,媒体自身也是媒介,以独特的渠道和优势进行着一般信息的有效传达,另一方面报刊、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大众媒介还是联结、传递和塑造公众心理、行为的手段,依凭媒体的广泛传播,某些特殊价值观才能获得通俗化、明晰化、大众化。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开始,就非常重视新闻传播、舆论宣传的路径和方式。譬如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报刊斗争需遵循行业特殊规律问题。但总体来看,过往对新闻传媒政治性理解的内涵和外延都偏于狭窄。这既与前贤所处的具体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有关,也与传播技术水平的初级化、地域化相勾连;对于新闻传媒的理解上,新闻、宣传、传播、政治等具有交叉性甚至同一性趋向。在世界性交往越来越频繁、全球政治格局逐渐走向村落化、一体化的语境下,新闻实践的政治性或者政治化的传播,不仅并未消弭也未曾减弱,只不过传播的艺术性日益成为从政府到个人都不得不重视的课题。习近平提到的“看不见的宣传”,正是在社会观念急剧变革、本土话语体系面临重构的大背景下,通过对西方国家传媒业的透辟考察和认知综括出来的隐性规律,也是对当代中国新闻传媒工作策略的创造性阐发。从政治宣传到传播艺术的这种转换,不仅是理论认知问题,更是多维实践问题。

二、历史性的演进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它强调通过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达至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平等、公正与和谐。不过,这种“理念”绝不是一成不变、固化僵硬的教条,而是开放、动态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共产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扬弃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4]。“新闻观”作为独特领域的理性原则和实践逻辑,只是宏大社会发展构想的组成部分,并且由不同历史阶段、时期的具体任务、目标、行动体现出来。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理论的直接引申和合理应用。它首先表现为,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动力,来自社会运动、社会发展等诸多科学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在资本主义学术之外重新解释新闻与宣传、媒介与传播的演化、规律和方向问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概念范畴、知识系统;同时在思想观念、话语体系的推进中,与新闻实践、媒介实际联系起来,根据某一时期的“问题”,予以总结、阐明。

恩格斯在一封私人书信里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这从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新闻理论、话语实践的演进中,也得到印证。他们的新闻观念是在参与指导革命运动及积极从事报刊实践中形成的,他们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蓬勃崛起和强劲发展时期。一方面封建主义残余势力还在左右着社会的权力结构,需要更进一步地予以打击、摧毁;另一方面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随着机器大工业和科技进步,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并力求利用大众媒介完成新观念和新制度的构建。因之,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一开始成为社会主义者和资产者们共同的目标,即便在有社会主义政党、社团之后,囿于人民群众政治意识的欠缺,为了不落于“沙漠里的呐喊”,还经常打着“民主派旗帜”进行鼓动、宣传。当党的组织逐步完善、无产阶级身份意识加强,尤其是工人运动在社会主义思潮的推动下风起云涌时,关于新闻媒体与党的关系、党报的原则问题,才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新闻思想、观念的这种流动性质和变化轨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内涵丰富、方向明确的性征。

怀有深邃的历史意识,扎根于对“变化”的适应之中,在列宁的新闻思想和报刊实践中体现得极为充分。在他经历的建党时期、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都有着明确的办报目标和任务。《火星报》阶段,列宁从现实的斗争需要出发,提出报纸的作用不能局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同盟者,认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6]。他甚至将报纸的这种组织作用类比为“脚手架”,有了它才能合理分配和有效安排社会改造工程中的其他政治事务。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特殊历史阶段,列宁强调党的出版物应坚持“党性原则”,写作事业应成为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并与其他广泛、自由的政治讨论活动一起,“形成党的真正舆论的途径”。而在苏维埃制度建立之后,出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列宁主张“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通过红榜、黑榜等典型报道方式,激发广大人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新闻的认知主要源自苏俄,特别是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新闻理念产生重要影响。当然,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指导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引介、兴起之日起,借助强烈的本土现实“问题域”,不仅形成自己的独特理念、原则,在新闻本质、新闻规律、新闻实务诸方面还有着许多独到的观点和策略。像陈独秀的新闻自由论、李大钊的反文化侵略论等,都是近现代社会变革的特殊语境下有着极强针对性的新闻观。他们通过对具体事件乃至政治问题的分析、揭示和干预,奠定了区别于西方商业化生产模式的新闻传播与现实政治的天然联系。

作为现代中国新闻思想集大成和奠基者,毛泽东在各类文件、信札、论文、谈话里,更是全面阐述了中国新闻媒体的性质、特点和策略。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依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7]。虽然理论表述来自特殊的革命战争环境下,话语修辞烙上时代印痕,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却直接开启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工作原则。其中,像政治家办报、党报理论、文风论等,亦已成为今日“新闻观”发展的思想源泉。重要的是,这些思想都非一时臆想,而是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具体新闻实践工作,概括、总结出来。其后历代领导人如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样根据政治环境、社会结构及历史情境的变化,进一步完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性维度,彰显了一种“辩证的整体观”以及时空多元性的社会文化运行定律。意味着在认识论层面,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著作,全面、深入、系统研究每个原理、概念、范畴的缘起和涵义,不断汲取和吸收其中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思想营养,坚持主导性原则;同时,还要用辩证的思维与发展的眼光,进一步审视和借鉴不同时期提供不同新闻传播核心命题的策略基础和方法论。只有从传媒环境和实际工作出发,把握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多数人信息权益的目标与主线,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三、创新性的发展策略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人类社会的历史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生产力水平、制度结构等变量因素有可能存在曲线式的图景。过去历史的种种迹象和变换轨迹,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尤其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受既有制度设计、社会心理图式的影响,呈现的又是更为多元复杂的模式。如同马克思说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8]。在每个民族国家或者社会共同体之中,都有着强大的延续性的力量制约着现代人的生活和行为。这使得不同国家、地区接受某一具体思想时,也会有着巨大差异;更何况,生活实践乃至政治实践涉及到整个社会共同体,往往需要在权力的拉扯间甚或斗争中得以确立、稳固。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观看待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有汲取有扬弃,为我所用,这就需要理论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甚至制度的创新。

从共产党创建之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在这近百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社会文化和政治文化学术史分流的新闻传播思想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贴近实际、在继承基础上开拓创新的历史。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的“战略转变”,新闻传播事业工作的重点也开始转移,即“从以报道、宣传政治活动为主,转到以报道、宣传经济建设为主”[9],不再以狭隘、片面的政治观念和文化独断论理解、规制新闻传播实践,相反通过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重新掌握新闻话语的主导权。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10]。只有把握好时度效,创新新闻和信息传播机制与模式,才能提升媒体的国际、国内传播能力,真正构建新闻传播的新局面。

新闻媒体的发展在今天可谓日新月异,特别是互联网奠基的新媒介环境下,人类的传播方式、传播行为和传播效应完全被科学技术所改写,传统媒体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传统媒体需要利用新媒介技术,进行观念创新和业务创新(如媒体融合);另一方面,为应对新闻业日益步入随市场规律运行的信息产业,以及引发的媒介文化商业化、娱乐化的复杂格局,如何保证主流价值观的权威地位并继续对社会大众起到引领、教育、涵化作用,必然是新闻观研究和教育的必有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被实践检验的真理性知识话语,是开放性的理论,也有多种思想派别,整体上拥有严谨的方法论体系;它能够通过自身的创新、发展,继续获得生命力,同时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有效的解释力。

为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技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时俱进,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新闻理念及传播体制的创新。从油印报刊到正式出版物、从宣传册到电子媒介,在媒介形态不断演化过程中,调整、完善着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这在当前表现得更加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既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同时又紧抓时代脉搏,强化媒体融合的探索和网络安全的有效治理。这对我们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品格,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审视当下繁复驳杂的媒介现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具有指导性作用。所谓“中国特色”,首先得以宽广的胸怀迎接花样繁多、多元庞杂的西方理论,又要以批判的精神揭示其空泛、偏狭的一面。因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的传媒实践有着自身独特的新闻生产—传播—消费方式,长久以来有效地推动着社会主义媒介文化的健康发展。

随着新世纪中国的崛起,普通民众话语权的增强,加之对外形象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媒体行业不能仅仅囿于传统的新闻采写话语和方式,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所突破,这是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重要路径。从内容上看,过去政治宣导式甚至批判式的传播话语,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下形势发展的要求,依凭新闻传播规律和受众接受心理,加强人性化报道和规范媒体的伦理道德,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大众所认同;从形式上看,承续和发展过去通俗化、明晰化的传达方式,以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修辞风格进行有效传播,才会吸引人、影响人、教育人。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取经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和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坚持并逐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总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过去到现在,都有一根鲜明的逻辑线索,那就是实践;在实践中科学地解释世界,进而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种“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和话语体系的来源,也是其继续存在和变革的动力。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不断地创新、发展,并有可能形成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适性的理论科学。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2]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M].杨晓红,王家全,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2.

[6]列宁全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

[7]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9]刘家林.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编(1949-2009)(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05.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展 篇10

在步入全媒体时代的今天,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拥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1)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本质内涵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民报刊思想, “人民报刊”是一个群体概念, 指的是具有人民性的自由报刊它们不围绕上流社会和个别人旋转, 它们的对立面是反人民、反民族和反时代的非自由报刊。这一概念的提出, 是马克思恩格斯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 接受他的类本质思想的结果。人的权威和人的类本质观点, 在人民报刊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 是这一报刊思想的灵魂和基础。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 以人为中心。如何理解“以人为本”, 关键是如何理解“人”。

“以人为本“包括以下含义:尊重人的生命、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权利;强调人的主体本位, 把人作为一切活动的起点, 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中心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提倡为每个人创造平等发展的权利、机会和社会环境。具体来说就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第二, 对人的人格、人性和基本权利的尊重;第三, 社会应积极创造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社会环境,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四, 注重社会公正, 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平等发展、和谐发展。

(2) “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2003年10月14日,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一切活动的目的, 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这一理念的提出和正式确立, 宣告了我国各项事业迈入了崭新的发展路径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一切为了人, 一切服务于人, 确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是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加快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些都为新闻传播活动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丰富了新闻传播人文精神的内容, 使新闻传播人文精神得以创新式发展。新闻传播人文精神对现代人的发展, 新闻媒体自身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胡锦涛主持党中央工作以来, 不仅坚持正面说理, 着力理论创新, 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发展;其中“以人为本,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是胡锦涛主政党中央工作的核心理念, 也是他规范和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最高宗旨。

胡锦涛认为, 思想政治工作, 新闻舆论工作, 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我国新闻媒体在报道灾难过程中, 开始关注人性、人情, 关注人的生命尊严, 调查和思考造成灾难的原因, 提供避免灾难再次发生的办法, 宣扬灾难中显现出的人情美、人性美。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地震发生, 56秒以后, 在天涯论坛上就有人贴出了询问是否地震的帖子。14时35分, 在百度“地震”贴吧中出现内容为“四川地区发生地震”的帖子。此后半个小时左右, 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发布了有关地震的消息, 而手机、网络聊天工具成为了各种信息转发的平台, 各种新媒介的相互交叉使得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在这次地震灾害中, 灾区居民、志愿者和很多关心灾情的人通过博客上传的视频, 通过博客或者论坛发布的消息是人们了解灾区情况的重要途径。我国新闻媒体对汶川大地震进行了集中的、大规模的报道, 各类媒体以高效、及时、透明的报道建立起连接灾区的信息通道。在报道中, 把大量的镜头和版面都集中在受难者身上、普通平民身上、救灾行动者的身上, 讴歌在他们身上闪现出的人性光芒。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报道的始终, 人文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倡导和弘扬, 生动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感召。

通过人性化的画面和文字把对生命的敬畏, 对人的尊严, 对弱者的悲悯, 对生命的礼遇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大灾难面前, 我们看到了人的脆弱, 原来是如此渺小卑微。在大灾难之后, 我们看见了人的抗震, 却又是如此坚韧顽强。求生的渴望, 互助的温暖, 救援的力量, 社会的关怀, 都在诉说生命的意义, 彰显人性的崇高, 体味团结的力量。”

在新媒介环境中, 人们在技术上拥有着几乎平等的发言权, 关注点的集中加上话语权的普及使得新媒介环境中充满着讨论与讨论, 一些重要的事实虽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但由于人们对其判断比较一致, 争议性不大, 往往得不到更多的关注。而对一些边缘性的, 富含争议性的话题的讨论却愈演愈烈。

《摩托车上绑在一起的夫妻》———中国男子努力给妻子死后尊严的照片刊出后, 迅速被全球媒体和网站转载。这张展现了人性力量的照片打动了全世界,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所共有的同情心。特别是一些景象, 如扶老携幼的捐款, 挽起袖管的鲜血, 国旗为平民而降的震撼, 蜡烛为逝者而燃的守夜, 总理哽咽而下的泪水……

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的风险现在已经成为常态, 永远关注灾难中的“人”是新闻传播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此次汶川地震报道突破官本位报道, 打破了“英雄神话”与“领袖宣传”, 灾难背后的人性光辉被充分挖掘, 由官方化回归到人性化。

(3) 如何把“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

从“驯服工具”到“以人为本”的认知历程, 也是中国新闻制度乃至经济社会制度变革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结果。

贯彻执行以人为本的新闻舆论工作宗旨, 胡锦涛处处、时时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成长、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为此他要求党和政府不仅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上有充分保障, 在精神文化生活上也要有充裕的资源。新闻传媒应该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他要求党和政府领导文化工作时, 必须把发展文化的着力点, 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作为精神活动的新闻传播, 其最根本、最动人之处, 在于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 对生命的尊严、对人的幸福的热切关怀———它把新闻传播的阐释立场坚定地确认为“人的目的”, 它把新闻传播的根本价值定格在以人为本。新闻传播是伴随着人类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是人的活动, 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 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为现实的人服务, 其根源和本质是人文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弘扬人的了主体地位, 尊重人的价值, 肯定符合人的本质的生活, 始终围绕人及人的命运来衡量事实的价值和新闻的意义, 彰显人文关怀精神是新闻传播的本质要求, 也是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在目前的新闻实践中还没有完全普遍发生, 但从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全媒体时代为新闻业自身所带来的革新中不难看出, 这种趋势是有生命力的, 它代表将来新闻观念的发展方向。

摘要:全媒体时代, 传播环境有了不同以前的显著变化, 为此, 适合媒介生态的新闻观应运而生胡锦涛在新的世界历史条件下,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表现出稳健的战略眼光。

知行合一观与平民主义教育 篇11

一、知行观

近代哲学认为,“只有固定不变的东西中才能找到确定性、安全性;知识是达到内在稳定确切的东西的唯一道路”[1],从而贬低实践活动为“低级事务”,致使哲学二元论的荼毒风行,尤其在教育上表现为学校与社会,知识与实践的隔离。但是,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改革却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为解决困境,杜威试图进行一场“哲学的改造”。他指出,“哲学与生活的隔绝是哲学的最大不幸,只有哲学与生活密切结合,才会有哲学的新生。”[1]于是,杜威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注重哲学的生物学基础,吸收进化论和科学实验的合理成分后,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经验”为核心的自然主义的经验哲学体系。而且,杜威十分重视哲学与教育的结合,认为“哲学甚至可以解释为教育的一般理论”,“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逐步构建并践行“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2]。

1“知”与“行”

“知”。从广义上说,包括认知、知识、真理等。

杜威认为,“知识乃是通过操作把一个有问题的情境改变成为一个解决了问题的情境的结果。”[3]他举例说,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灼伤时,才是经验。除认可知识源自经验,甚至经验本身外,杜威还肯定思维的能动作用,他指出,“思维就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特定的联结,使两者连接起来。”[2]

杜威强调“知”源自实践并受其检验,认知具有能动性。但也有如下不足:第一,“知”的对象。杜威否定“独立存在于探究操作以外的实在”[3],“所知的对象乃是由于受指导的操作的后果而存在的”[4],企图将客观实在消融于经验,陷入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泥潭。第二,“知”的视域。杜威仅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来界说“知”,范域不广,程度也不深刻、普遍。第三,“知”的性质。杜威认为,“经验不能为我们提供必然的真理;即完全通过理性来加以证明的真理”[3]“概念、理论、体系无论如何精细,如何首尾一贯,都必须看作假说”[1],需“随时试验、证实”[4]。

“行”。从广义上说,就是活动、行动、实践等。

杜威从生物学和科学实验出发,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和交互作用构建“行”,即经验、实验、操作、探究等。据交互作用,当生物体作用于环境,环境中的变化又作用于这个生物体及其活动;与此同时,“经验连续性原则的意义是,每一经验总有些地方取之于已往的经验,同时以某种方式改变以后经验的性质。”“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这两个原则不是彼此分离的。它们相互制约,又相互联合。”[2]

杜威承认“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行”对主客体产生一定影响,具有能动性。“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2]。但他的关注点是:第一,“行”的根基。杜威指出,经验“是一个原始的整体,它不承认任何行动与材料、主体与客体的区分,而把双方面都包括在一个不可分析的总体之中”[2]。第二,“行”的主体。“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行为、有活动。”[1]可见,杜威“行”的主体不单单指人,还包括一切生命体。第三,“行”的特征。杜威的“行”烙有生物本能的自发性、不可控性。第四,“行”的形式。某种程度上说,杜威“行”的形式一方面是十分广泛的,扩大到一切生命体的行为和活动,但另一方面,他往往又将其局限于科学实验。

2.知行合一观

为铲除哲学二元论在教育上的弊端,杜威以“经验”为核心,营构知行合一的教育哲学。对此,杜威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儿童中心论”等重要命题。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又表现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杜威之所以要将教育归结到“经验”的改造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杜威对“经验”的理解。首先,“经验”是寄予知行合一的载体。“经验”既指主体方面的尝试、试验、探究,也指在客体方面经受的结果、效应——“经验”既意味着认知、知识,也意味着行动、实践。可见,“经验”对主客体兼容并包,使之浑然一体。其次,“经验”才具教育作用。杜威批判以“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是“静止的、冷藏库式的”,“有碍教育的发展”。“传达知识,必须运用言词。但是,如果所传达的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言词:即纯粹感觉刺激,没有什么意义。”[2]可见,唯有将教育放到“经验”之上,才能活学活用。但“经验和教育不能直接地彼此等同起来”,“任何对经验的继续生长起着抑制或歪曲的作用的经验,都是不利于教育的。”[2]最后,“经验”是“活动的、冒险的、变迁的、进取的”[4],唯有它才能应付不确定的世界,寻求人类的安全。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教育哲学里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力图从传统教育以知识、学科为中心转向以经验、儿童为中心。这一转向是杜威经验主义哲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杜威教育哲学赖以衍生的必要前提,因为一切经验只能存在于儿童的个体里。值得一提的是,“儿童中心论”有助于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养成自由的公民。

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想谋求外部保障。“学校即社会”有助于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阻隔,扩大儿童活动范围,增设教学情境,促进经验生长。此外,杜威还大力提倡“做中学”。这是一种情境教学法,儿童在“做”之中与环境构成一个个鲜活的情境,新的经验不断产生,改造和改组着旧有经验。杜威以此反对和批判传统教育的“静听”模式,养成儿童“活的经验”。

除理论上的阐述外,杜威还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学和乡村小学教书,此后又担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并于1896年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通常称“杜威学校”),以此作为他教育哲学的“实验室”。

杜威的教育哲学主张并谋求知行合一,反对知行分裂,在广泛的教育实践中,总结过丰富多样的知行合一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逐步形成和完善了知行合一的教育哲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但以下四方面不同决定了其知行合一观的局限性。

第一,基础性。杜威是以“经验”为前提和基础,直接围绕“经验”阐发的,“他把生物学上的概念引进哲学中来,认为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的连续体。在这个统一的连续体里,经验和自然、人和环境、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作用着,相互连续起来,以至合而为一。……在‘经验这个字眼下隐藏着的恰恰是一条主观唯心主义的路线。”[2]

第二,目的性。杜威认为,“人生活在危险的世界之中”[4],知行合一观主要是为了寻求生物体自身的安全和确定性。

第三,范域性。杜威受其哲学的狭隘性限制,一般只在科学实验,生物(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发挥指导性作用和解说。

第四,彻底性。杜威无法克服由“经验”带来的必然缺陷。首先,“经验”消融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存在,将两者看作“经验”的两个方面。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杜威将不可避免地遭到现实的阻碍。其次,杜威从生物学出发,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生物对环境的刺激反应杂糅一起,严重削弱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确认识和发挥。最后,“经验”既是“知”也是“行”,这不利于“知”、“行”广泛而深刻地合一。

二、平民主义教育

杜威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从哲学的内在要求和建构而言,主要是:第一,“经验”的生长需要平等、开放的环境。杜威认为“民主主义……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2]第二,“经验”要求个体性教育,而民主环境推动“个人的自由和选择与客观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5],维护和促进个体性的养成。

从社会、时代及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而言,主要是:第一,“传统的教育,训练儿童恭顺、服从……这是适合于贵族社会的教育。”[2]第二,美国学校为儿童预先设计好学习内容,使儿童几乎没有什么选择、判断或决定的机会,“以这种方式成立学校,……在现实中,实质上却产生了民主公民以外的某些东西。”第三,“现代社会淹没了个体性和社会”[5]。第四,“倘是主张民治的教育——民治国家的教育,尤其应该注重大多数人的教育,使一般的工人、匠人、农民都能在民治国家、民治社会里尽一分子的责任。”[4]

从内容和形式分析。“杜威先生素来所主张的,是要拿平民主义做教育”[6]。主要内容有:第一,“平民教育乃是公共的教育,是国民人人所应享受的。”第二,“儿童在校内,一定要给他们自由,并且一定要让他们去发展那些积极的品性,如主动精神、独立性、足智多谋等”[2]。第三,“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儿童个体性和社会能力的机构,并通过民主的生活达到这样的目的。”第四,杜威从“活的经验”出发,认为“民主主义的观念本身、民主主义的意义,必须不断地加以重新探究;必须不断地发掘它,重新发掘它,改造它和改组它”[2]。

平民主义教育,“其目的在于养成一般人民有知识、有能力及有自动、自思、自立的精神。”[2]为此,杜威倡导改良的方式。

杜威的平民主义教育是反抗传统特权阶级的教育,要让大多数人受教育,追求民主、民治的国家和社会。但以下方面决定了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第一,民主理念的理解和阐述不同,决定着平民主义教育的本质区别。杜威属资产阶级,他从资产阶级切身利益出发,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第二,目的不同。杜威曾说,“诸君要知道现在世界的社会问题还没有解决,那过激主义如同风起云涌。这是什么缘故呢?寻根究底,就是平民没有受切合于生活的教育……这种情绪一旦突破约束,自然是不可收拾了。”[2]可见,他之所以提倡平民主义教育主要还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切身利益。

第三,途径不同。由于所处阶级的局限性,杜威至多是提倡改良的方法。

第四,完善程度不同。杜威平民主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受其经验主义哲学影响,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和弊端。

三、继承与批判

杜威与我们分属不同的阶级和国家,秉承不同的教育哲学,溯源哲学基础可以看出差异。西方哲学的特点植根于“宗教-科学”的二元性文化土壤,以对知识理性的追求为基础,围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展开。东方哲学提倡合知行,天人合一,真善美,重人生轻知识(科学),重了悟不重论证。东西方哲学的差异可以挖掘其“母题”情结。

第一,教育哲学的渊源。杜威主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核心,兼收康德思想、生物进化论思想、科学实验的观点,并在自身领悟和实践中逐步建构和丰富起来的。渊源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他的思想和行为。

第二,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尽管杜威对当时知行分离的教育现状深表不满,他的教育哲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弥补知行关系而开拓的,但以生物与环境的刺激-反应行为,并通过囊括客观实在和主观主体于一处的“经验”来达成他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理想,这样的教育哲学忽视甚至泯灭了客观实在,同时也几乎消融了主观主体的存在。因此,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知行分离的传统问题,反而有加深知行分离的危险。

第三,教育哲学的目的。目的引导着人们的行为,从教育哲学的目的来剖析,形似的教育实践又呈现出不同的教育哲学本质。杜威的教育哲学从生物性的角度出发,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然独立生存和发展。他的教育哲学主要是为了让作为生物个体的儿童能够根据经验,应对时刻变化着的世界,从而最终使得他们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抗击中寻求到一种较为安全的生存境遇。为此,杜威一再强调经验之于儿童的重要性,十分重视儿童的经验成长。

不同的教育哲学目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知行关系,杜威的教育哲学较为被动和消极,难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至多是根据客观刺激作出逃避性的举动,因此难以使知行关系密切结合,难以使知行关系深入发展。

杜威的教育哲学目的不仅在知行关系上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在平民主义教育理念中也有深刻的影响。因为杜威主要局限在生物与客观环境的刺激—反应之下,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存在,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剖析,因此,尽管他也倡导平民主义教育这一目的,但缺乏深刻的哲学领悟基础,只能按照生物狭隘性的哲学方式体会,所以也就无法在教育实践中做出真正的平民主义教育。

尽管杜威的教育哲学存在着局限性,但他力图从“知行观”和“平民主义教育”出发,致力于旧教育的改革,积极破除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知”与“行”相分离,及特别阶级才享有教育等诸多旧教育的严重弊端,努力探索并躬行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大地促成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取长补短,以期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中继续发挥它们的影响力,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杜威.哲学的改造.张颖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 [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 [美]约翰·杜威.杜威五大讲演.胡适口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5] Howard A.Ozmon,Samuel M.Craver.教育的哲学基础.石中英,邓敏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 华中师范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篇12

(一) 正确舆论引导与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4年中央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要一手抓融合, 一手抓管理, 确保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然而媒体融合下意识形态工作呈现出复杂而严峻的特征, 因为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与互动性, 形成了众声喧哗的舆论场, 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削弱。

当今之媒体融合时代, 人们借助于新媒体技术参与社会议题的表达, 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再加之网络舆论场的不可控性, 各种错误的思想甚嚣尘上, 如不加以正确引导, 其趋向将是错误的。例如, 西化主张借助互联网而传播, 加多宝借助微博侮辱先烈, 毕福剑视频事件等等。一些媒体的不当言论, 已经触碰到了国家的底线。我们大多去强调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可不管什么样的言论自由, 其实现的过程, 都必须在道德与法律底线的约束之下。

(二) 趋利思维导致传播内容格调低下

媒体融合环境下, 媒体只有创造出丰厚的商业利润, 才能够吸引众多商业资本的关注, 因而媒体产业化经营成了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必然产物。然在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过程中, 不仅带来了自由与开放的风气, 也出现了传播内容严重失实, 传播内容庸俗不堪, 格调低下等现象, 不仅违背了社会道德, 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 如不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其对媒介生态环境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当人们还沉醉在媒体融合所带来的无比优越的境遇时, 以追求刺激性、趣味性和轰动性为目的的各种虚假信息在虚拟世界里大行其道, 各种格调低下的图片和文字, 已然充斥于整个网络媒体。网络犯罪、网瘾、渐渐扩大发展的全民亚健康趋势、思想道德和文化品位出现滑坡现象等等, 都是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源头。[1]格调低下的内容在媒体融合的空隙中繁衍, 会对我中华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进行冲击, 滋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媒体融合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

(一) 媒体融合条件下坚持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

媒体融合时代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没有过时, 对新闻宣传工作有着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2]新形势下要坚持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 即使在媒体融合条件下, 舆论引导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 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 也只能加强。当前网络传播之所以乱象丛生, 皆缘于有的新闻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没有坚持党性与原则性。

新旧媒体两相融合, 已成为当前不可阻挡的一大趋势, 媒体产业化的追利性,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互动性与虚拟性, 给媒体的监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绝对领导。媒体融合条件下, 只有加强对媒体的有效监管, 才能够正确引导舆论, 以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因此,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 党要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管, 集中主要力量清理网络上的不当言论、低俗内容, 竭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媒介生态。

(二) 媒体融合条件下重视新闻宣传对人民群众的教育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现在我们也认识到了笔杆子对于教育群众及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强调把枪杆子与笔杆子紧密结合起来。人民报刊应该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它生活在人民当中, 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2]针对网络传播之乱象, 党在加强对新闻媒体监管的同时, 还要重视并运用新闻媒体的教育功能, 对人民群众进行正确的教育, 并于潜移默化中改造他们的思想。

新闻媒体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 形式要生动活泼, 文字要浅显易懂, 把正确的思想有意识地浸润到人民群众的头脑中, 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明白是非的法则。党如能运用新闻媒体, 把正确的价值理念渗透进人民群众的思想当中, 就能够让他们在媒体融合环境下, 自觉抵制虚拟世界中虚假信息, 错误言论, 格调低下的图片与视频, 以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新闻宣传能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 媒体融合条件下新闻宣传不能脱离实际情况与群众

在媒体融合时代, 新媒体技术进一步普及与推广, 新闻传媒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但新闻宣传工作中重视调查研究, 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要保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 新闻宣传工作不能脱离客观实际, 更不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脱节。在凭借新媒体技术, 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信息的时代, 如不能深入实际, 向人民群众学习, 进行调查研究, 新闻工作人员就会在网络上所传播中的大量主张与观点中迷失方向, 也会因此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

新闻宣传人员要坚守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 就不能照搬照抄网络上的西化观点与错误言论, 而是要立足中国的土地, 走出编辑室, 与普通人物一同生活, 一同工作,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才能对中国的国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才能够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良方。新旧媒体融合的时代下, 新闻宣传人员要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才能够分析网络乱象之所以出现的原因, 才能够寻找到应对之法, 净化网络传播环境, 指引传播的方向。

摘要:新媒体相比旧媒体, 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而兴起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迫使整个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然中国的新闻体制不同于西方国家, 新媒体的崛起, 使得新闻传播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新闻价值观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特征, 这客观上要求媒体从业人员, 要重新学习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旧媒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参考文献

[1]周黎明.传统媒体、新媒体齐步走[DB/OL].东方网, http://sh.eastday.com/qtmt/20100526/ula749645.html.2010-5-26.

上一篇:多尺度估计下一篇: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