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幸福观

2024-07-22

人本主义幸福观(共11篇)

人本主义幸福观 篇1

一、幸福及幸福观

追求幸福、拥有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 当今社会, 幸福对于人们来说, 更多的是感官上的需要与满足。幸福到底是什么?关于幸福, 有没有明确的定义, 这些都是在探讨幸福观问题时, 必须理解清楚的。幸福, 简单的说, 可以理解为抽象意义上的心理的愉悦、精神的舒适, 是一种自身需求被满足时的感受。马克思曾这样阐述:“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1) 幸福观的概念很复杂, 它是人们对于幸福的整体感知的观念, 由于个体的不同, 随之产生了形式各异的幸福观, 有的幸福观易实现, 个人就会易感知幸福;反之则相反。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需要从三方面了解其理论内涵。首先,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对于幸福这一问题, 马克思同样认为, 幸福应该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体。因为实践和劳动才是幸福的起源, 只有通过劳动获得的才是真正幸福的。从劳动与实践这一观点出发来理解幸福,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其次,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出现以前, 在幸福观的论断上, 几乎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他们把幸福视为单一的物质的满足或是精神的满足, 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应该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体。最后, 从“人”的角度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 同时, 人作为社会动物, 其生存和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 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更不能谈及幸福。所以, 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同样密不可分。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前提和基础, 个人幸福的程度高低会相应地促进或阻碍社会幸福的发展程度。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被认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幸福观, 同时也是科学的幸福观。从以上三方面不难看出,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一种科学的、正确的幸福观, 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把握, 只有这样, 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中国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建立在人是社会的这一论断的基础上, 属于无产阶级的幸福观。同样, 中国人民的幸福观应该是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幸福观。科学的幸福观内在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 精神富足、身心和谐发展是个人幸福的标准。当今社会, 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 不能忽略精神生活在幸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3) 第二, 劳动创造幸福, 幸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每一个人的劳动和努力, 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幸福的生活需要劳动来创造。然而, 我们必须看到, 当今社会, 存在许多错误的幸福观,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屡见不鲜, 针对这种情况, 更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 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4) 第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增强幸福感。自然环境对于提升人的幸福感具有极大影响, 十八大中指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基于这一点出发的。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 由于没有充分注意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新时期, 为了更大限度地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就要从环境保护着手, 珍爱自然, 保护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与媒体见面会上这样讲道:“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人对于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正在实现幸福的路上努力着。只有准确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深层含义, 才能正确有效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每一个人创造幸福, 使每一个人感受幸福, 让每一个人实现幸福。

参考文献

[1] (德)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2008年.[1] (德)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2008年.

[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人本主义幸福观 篇2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1)幸福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等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比如,服安眠药的目的是睡觉,睡觉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善就是这些活动所追求的目的。如果有一种这样的目的,人们追求它不再为着获得别的任何目的,而且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它,就一定存在着某种最高的善,这种最高的善或目的就是人的好的生活或幸福。幸福就是人的终极的目的或最高善。

(2)幸福和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一定是在于现实的活动。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沉思的生活是比人的生活更优越的生活,是神性的生活。而对于多数有德性的人来说,属于他们的幸福就在于灵魂的合于伦理道德性的活动。一个过着正义、勇敢、节制的生活的人,就是幸福的。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的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

(3)幸福的获得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而且,幸福不在于一时一事的合乎德性,而在于一生中的合德性的活动。幸福意味着持续的、严肃的活动而不是消遣。按照他的看法,幸福当然也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补充。而在所有的外在的善当中,朋友就是最大的善。严肃的活动需要我们与朋友一道才能持续进行。幸福的获得也需要外在的条件,比如财富、荣誉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1)快乐是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

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即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而灵魂的快乐更深刻和持久。他认为,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不是每一种痛苦都应该被规避。取舍何种快乐或痛苦体现了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自由程度。他说:“凡是必要的,也就是容易满足;凡是难以满足的,也就是不必要的。”为此,他对欲望做出了分类,欲望包括自然的欲望和不必要的欲望。自然欲望又分不可或缺的欲望与无关紧要的欲望。只有那些不可或缺的欲望才是必须满足的,而控制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才是获得真正快乐的前提。(2)快乐生活在于改变思维

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常常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由于怕死,人们试图防范他人,求得安全;对安全的追求又导致人们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他认为,人不必相信各种占卜、迷信、祭祀,而应相信自己的感受,产生一种个人自足的状态。他教导人们美好的生活在于享乐,真正的幸福在于避免一切痛苦、烦恼和忧虑。伊壁鸠鲁指出,达致快乐生活不在于获得财富,而是要改变思维,学会从无限攫取型的追求中退缩,改变抱怨、不足、懊悔的心态,转向满足、感激的心态。例如友爱是因自身而被想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是值得追求的。但是为了获得友谊,友人间必须相互扶助。

(3)快乐是心灵的快乐

他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指持久的、不伴随或较少伴随痛苦的快乐,即心灵的快乐。他倡导一种比较严肃的、简朴的生活方式,提出了一些生活戒律,以使个人摆脱偏见和限制自己的欲望,获得知足,达到内心的宁静。

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异同比较

伊壁鸠鲁享乐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遵循两种不同理论的路线,伊壁鸠鲁的快乐义是基于感觉,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视图是遵循理性主义伦理学的路线,它的基础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和目的论。在这两个不同的系统的理论基础,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有同样的效果。

相同点:

1、快乐和幸福是最高的善

当谈到快乐或幸福的状态,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非常注意突出快乐或幸福是最高的、是最好的。伊壁鸠鲁认为幸福生活的开端和快乐因为我们认为幸福是第一位的好,是最自然的好。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有了快乐意味着幸福生活的开始,同时生活的目的也是追求快乐。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是最好的。那么幸福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是身体的健康、没有灵魂的担心,即身体和精神的快乐,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有任何疼痛或疾病,心理干预着某些思想,不能说他是幸福的。在这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和享乐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伊壁鸠鲁强调幸福不仅仅是物质,这是精神,而不是仅仅追寻身体上的快乐。伊壁鸠鲁指出,幸福是最高的好和最自然的好,幸福是人们选择和判断行为的标准。

同样谈及到幸福,亚里士多德也把幸福放在最高的位置。亚里士多德认为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无论是荣誉也好财富也好,也是有它们各自的美德,幸福是万能的、最高的目的,我们 获得是幸运的祝福和对幸福的选择,幸福是最高的选择,它是完整的、自给自足的,这是行为的目的。在实践中,有无数不同的目的,永远为了自身的幸福而不是为了他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最高的善。幸福属于人,而人是理性的,善就是把人类的理性功能发挥到最好的东西,因此善就是人实现灵魂合乎德行的活动。

2、幸福的条件

幸福是最高的,最终的善,这是人生的终极目标。(1)身体的快乐和美好

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否认身体幸福的必要条件,伊壁鸠鲁认为幸福生活的终极目标是没有痛苦和灵魂的纷扰,身体的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而亚里士多德说的幸福、善,也是身体和灵魂的善,虽然灵魂的善是最高的,但是也不能否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2)幸福和外在的善

快乐,幸福的生活并不是一种豪华奢侈的生活,也不是贫穷的生活。虽然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孤独的、自给自足的最好的善是身外之物,但幸福的生活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幸福应该以外在的善作为补充,但不是唯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外在的善能够很好的填充内在的善,例如财富是善的,等等。所以幸福的是生活也应该有必要的外部条件,饥饿贫困的生活并不开心,快乐。(3)精神的善高过一切

在幸福与德性的关系上, 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都认为德性对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 那么想获得幸福, 就必须获得德性, 必须进行有关德性的活动。我们做公正的事才能成为公正的人;做节制的事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成为勇敢的人。人们必须知道德性品质;必须有所选择, 因其自身而选择;必须有所行动, 而且要坚持到底, 这样才能在现实活动中获得德性, 达到幸福。

不同点:

1、观点的基础不同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是基于他的感情观和幸福观提出来的。在他看来,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源,都知道开始的感觉,原子流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的感觉,形成认识的对象。因此,感觉是最可靠的理解真理的标准。幸福和痛苦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一种亲密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一个人之所以生活的快乐,是因为他选择和判断标准的行为很合适,只要是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幸福的感觉俄经验,都可以选择,也有利于一个快乐的生活,获得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因此,感觉起源是伊壁鸠鲁观点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是基于他的目的论的思想想,他认为人的行为有多种目的,但在这些目的中,有些是为了他物,有一些是为了自己,其中对自己的追求永远是最高的善,是最终目的。

2、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

在谈到个人幸福与总体幸福的时候,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出现了差异: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也就是他提出的个人的快乐就是纯粹个人的,是指个人身体上的健康和灵魂的无烦恼。而亚里士多德则是把个人的幸福与城邦的幸福联系起来,他认为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城邦的幸福, 个人的幸福也离不开城邦的幸福。

3、幸福的实现途径不同

伊壁鸠鲁认为, 快乐首先要身体健康, 那么人们就要避免做那些损害身体健康的事情, 其次要使灵魂获得宁静, 就要消除对死亡和神的恐惧, 他要求人们研究自然。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要获得幸福, 首先要获得德性, 人们就要遵照德性的要求去行动, 才能获得幸福。

泡菜的幸福主义 篇3

在韩国的古代,由于气候和地理原因,新鲜蔬菜品种少而难以储存,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泡菜,使得在漫长寒冷的冬季,也可以吃到美味的菜蔬。泡菜通常是指腌渍的辣白菜,但是,其它常见的经过同样方法腌制的蔬菜,比如卷心菜、萝卜、绿豆芽、桔梗等等,也被习惯性地称为泡菜。与辣白菜相比,口感错落有致,味道殊途同归。

泡菜与我们常吃的咸菜、酸菜类似,都属于酱腌菜的一种。而在所有的酱腌菜中,以泡菜的营养价值最高。这是因为泡菜一般不太咸,含钠量不很高,有利于耐盐性差的乳酸菌生长。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B族维生素,包括植物中不存在的维生素B12,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而且,泡菜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可以做成泡菜汤,泡菜炒饭,还有泡菜饼等等,都可以增进食欲,使人食指大动。

在韩国,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富贵人家,吃饭的时候,桌子上都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泡菜碟子。虽然每碟就只有那么少少的一点,但是,品种却多到令人眼花缭乱。即使只是普通的白米饭和蘑菇汤,也能够通过这些泡菜的加盟,而显得味道丰富,耐人寻味。

很喜欢吃韩国烧烤,尤其乐于欣赏每次附送的那些琳琅满目的泡菜。也有朋友抨击它,说它过于潦草,没有任何烹调技艺,只是端上来一些咸菜,两盘子生肉就不管了。可这也是它的乐趣之所在。因为谙知自己的口味,所以能够烤制火候适宜的肉片,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味觉需要。

韩剧《豪杰春香》里,也时常可以看到泡菜的身影。两个人在小饭馆里,坐在低矮的桌子边,把泡菜和汤汁一起倒进大酱汤里,再把米饭整个扣进去,用大勺子舀来吃,看起来热气腾腾的,口味厚重。这样的吃饭方法,更接近于吃饭本身。是心无旁骛,目中无人的热烈吃法。还有两个人一起在家里吃一份泡菜炒饭的场景。很大的一个碗里,是红辣辣的泡菜炒饭和五花肉片。当只剩下一片五花肉的时候,虽然两个人都用勺子伸向了它,最后,春香还是懂事的把勺子收了回来。而梦龙也乐于享受这种谦让与爱护,责无旁贷地把它一口吃掉。

人本主义幸福观 篇4

伦理学范畴的“幸福”是指:人们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满足。功利主义的自我幸福则是把个人的、自我的利益获得作为人生幸福的基本前题。因而, 在功利主义体系中的自我幸福会产生这样一个倾向:当功利主义把个人的自我幸福看作一种道德功用原则, 从而必然地将人的依附于自然属性的道德观上升为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对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与功利主义的自我幸福理论是有较大分歧的。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批判观点呢?我认为马克思对功利主义自我幸福批判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马克思伦理观是对功利主义感性人性论的一种超越

从功利主义幸福原理产生的背景来看, 边沁的思想深受18世纪唯物主义的影响, 尤其是受爱尔维休个体感觉主义影响较大。爱尔维休从个体感受的苦乐来解释功利主义:“哲学家研究人, 对象是人的幸福。”而人的幸福何以可能呢?爱尔维休“建立了一种像实验物理学那样的道德学, 这一学说以感觉论为理论基础”。他把感觉分为两种:“一为肉体感觉性, 这是接受外界对象在我们身上造成各种印象的能力;一为记忆, 它是保存这些对象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各种印象的能力。总之, 感觉是接受力, 一切满足精神的活动都可以被归结为感觉, 并且最终还原为肉体感觉性。”在这里, 感性主义对人的理解是以一种人的生物“种特性”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

尽管马克思从不否认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 承认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它自然的关系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承认全部人类历史的这一前提在与被自然界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相对立时, 人的“种特性”和同样慑服于自然界的牲畜毫无二致, 但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他对人的自然特性的另一种看法:虽然“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 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一方面具有自然力, 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 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 但另一方面, 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也就是说, 他的欲望对象是作为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对象”。上述论断表明, 马克思把人的自然本质通过人的二重性特征与动物区别开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生命的生产, 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人生命的生产, 一旦人做为类群体而产生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从自然关系方面来看,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的社会关系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这里马克思所言的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指人的生产劳动。他说:“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 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从人的社会关系上把其看作人的本质,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通过寻找人和动物的感性差异性来确认人的本质的做法, 把旧的对人本质理解的感性思维上升为一种以实践思维的方式把握人的本性。

二、以实践思维来理解人体现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 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特征, 而人的类特征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对自由自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在主体认识方面, 自由自觉在于认识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性, 摆脱盲目的或然性因素;在主客体对象性关系方面, 自由自觉的活动要求人们遵循一定的客观外部规律, 根据对自然或社会的必然性来支配和改造属人的世界。因而, 以自由自觉的人的活动来理解人的本质属性, 是把人放在人与对象世界的实践关系中评价人的价值需求和人的精神满足, 是从人的类特性来解读人的自我幸福内涵。[1]

从自然人出发, 人的自由自觉性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史前时期。在这一时期, 人处于以“人为依赖关系”的状态中。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尚未形成, 人们获取物质资料是以群体相互依赖的方式进行。第二个阶段是私有制社会阶段。这一时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产生, 人们之间“物的依赖关系”代替了“人的依赖关系”。受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料匮乏的影响, 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被私有制的社会异化劳动所控制, 人的存在体现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第三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以及旧式分工的消除, 人们不仅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 而且摆脱了对物的依赖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 但私制社会导致人的异化和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 就应当消灭他们至今所面临的生存条件。”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制度来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而“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 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 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 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2]

三、自由自觉的人的活动是从人的本质意义上对自我幸福的理解

所谓自我幸福是指主体实现了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满足。这里, 实现幸福的主体———人在其本性上是一个生存实践的概念。因此, 以自由自觉的活动来看待主体对理想目标的实现, 也体现了主体生存实践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意味着, 通过实践活动, 人们在生活世界中发现自己, 发现人的“种生命”与“类生命”共同构成自身的二元化属性, 同时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构造出一种实践的主体意识, 即认为人的生命的二元化属性, 只有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中才能历史地形成自己, 历史地消融自己, 历史地实现自己。自由自觉的活动还意味着人的价值自立, 即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创造的。自我在为他人、社会、世界创造价值的同时, 也创造着自我的价值。自我的价值实现是一切价值的来源, 自由自觉还意味着人的生命本质不是由人的生命中“种”的性质所决定, 而是通过生存的实践活动摆脱外在的异化力量的束缚, 通过人的“类生命”的实现, 完成自身理想与目标的创生与宰制, 人自己是自身命运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85.

人本主义幸福观 篇5

何谓幸福,你认为幸福是什么呢?是遭遇不幸时别人施以援手,有人分担是幸福的!是工作顺利加之平步青云,事业有成是幸福的!是结婚生子享尽天伦之乐,家庭美满是幸福的!还服务于民树立群众口碑,彪炳史册是幸福的,等等。我想,这就像“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对幸福而言在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标准。

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类的幸福,是马克思一生不变的第一主题,也是马克思终生为之奋斗和献身的目标与根本价值诉求,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幸福观就是关于人类幸福实现问题的系统理论。在马克思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幸福论中,人类幸福的思想无疑是具有统摄意义的核心思想。“人类幸福理论”是对马克思幸福观主要内容的一个总体性概括。每每学习马列经典著作,除了受益匪浅,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更多的是激情澎湃,更多的是热血沸腾。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共产党人手擎《共产党宣言》,学习马列主义,创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打败日帝国主义,建立了新中国,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使中国以其健硕的英姿屹立于世界舞台。

但是,曾几何时,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击打中,我们心中的共产主义信念产生了动荡;曾有几何,在忙碌而又琐屑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忽视了共产主义信念的修炼;曾有几何,在群众的责难和不理解中,我们对共产主义信念产生了质疑等等。人们常说,衣不洗不干净,心不修不走正。由此,每一个共产党员加强学习马列原著,通过学习洗涤心灵的同时,更加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经常为心中种下的那颗共产主义种子浇水、施肥、拔除杂草,努力使之尽早实现发芽、开花、结果,甚至在更为广袤的土地播撒共产主义种子。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的阐释,对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共产党员首要是树立为人民谋福利的利益观。共产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物质利益外,不牟取任何私利和特权。其次是做终身学习型党员。必须长久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熟悉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水平。再次是保持强烈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当今时代,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人的重要品质,我们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积极探索,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最后是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树立榜样的同时,组织带领群众为完成党在新常态下的历史使命而共同奋斗。

亲密敌人,半糖幸福主义在延伸 篇6

我不是混蛋,你也不是天使

杨萌 女 31岁 公司总经理

当我看到影片海报上这句话时我就深深的爱上了这部电影,这完全就是我的感情的真实写照。记得当初为了不做毕婚族,我一毕业就进了父亲的公司。在生意场上我认识了张磊。他和我是同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朋友,在后来的交往中我发现他的想法很多,脑子转得很快,总是能在人出其不意的情况下想到一个扭转乾坤的点子。他也很喜欢我的干练洒脱,就这样一来二去,我们成了恋人。

父亲提醒我,爱情是爱情,生意归生意,一定分开。可我不这么认为,我甚至觉得如果我和他能结婚,那将是最完美的强强联合。事实证明我这样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张磊经常到我的办公室来玩,他也经常翻看我桌子上的很多文件,虽然谈不上商业机密,但很多重要的数据和市场分析以及一些策划还是很重要的,我认为我们是恋人,他应该不会做出伤害我的事情来吧。可是只要张磊到我的办公室来一次,不久他父亲那边就会有一些大的举措,先是我们的好几家客户被他们撬走,紧接着,他们牢牢掌握了市场行情,每次都是出价比我们低,这样一来,短短半年时间内,我们就亏损了近百万元。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大的一个错误!

我依然雷打不动的和张磊交往,一起约会看电影吃饭,一起到他的办公室里打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自然不会空手而归,每次带回来的信息让父亲欣喜万分,接下来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转败为胜,而张磊却节节败退,当他听说我的父亲要收购他们公司的时候,张磊跑到我的办公室里对我破口大骂,结果不言而喻,我们掰了。

虽然我为我们的企业赢得了利益,可我还是迷惑,难道在职场上就真的没有如意的夫妻吗?难道所有的爱人都要因为利益而最终分道扬镳吗?

《东方女性》分析:

在利益面前,亲人能变成敌人,敌人也能变成亲人。问题是,当两个人立场不同的时候,即使亲密,谁能知道对方心里的小九九呢?是亲密还是做敌人,关键要看在这个人的心目中,是利益重要,还是感情重要?如果没有这个把握,还是不要去冒这个险!

最亲密的人,伤你最深

魏晓霞 女 29岁 图书编辑

不得不承认,办公室是一个很容易滋生爱情的地方,狭窄的空间,每天朝夕相处,同事甚至比亲人都了解自己,稍微有一点暧昧,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燎原,爱情之火肆意蔓延。我和杜勇就是在一年之内,完成从“同事——恋人——夫妻”的过度。一开始我觉得很好,我们志趣相投,合作默契,简直是天作之合。

当最初的甜蜜退却之后,杜勇对我提出想让我加入到他部门的想法,被我拒绝了。相对服从,我更愿意和他比翼双飞。这个时候,公司新做了一个项目,老板让每个人写一份策划,在文字和创意上我比杜勇略胜一筹,我精心设计了好几种方案,以及每一种方案所能带来的客观收益都做了一一分析,在把握不准的时候,我还很白痴的和杜勇讨论,当然,他并没有给我实质性的建议。

相反,他很快拷贝了我的创意,加上他驾驭市场的经验,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份完美无缺的方案,最后的结果是,老板同意让他来做这个项目。说真的,那个时刻我看他,真的如同吃了苍蝇一般。

而我面临的更严峻的形势是,我所在的部门经理因为不服气杜勇,却又一时不能胜他,于是就拿我当成了出气筒。如果我选择去杜勇的部门,那么意味着我每天要去面对一个苍蝇般恶心的人,此刻因为我们彼此太过熟悉,除了公司的每天八个小时外,晚上回去还要面对那张脸,我真的觉得生活索然无趣。

作为女人,我想当爱情和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多女人都会和我一样选择爱情,可是当爱情和利益都离我远去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坚持的理由是为了什么?

《东方女性》分析:

毛主席他老人家教导我们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现在的形势是,如果你不换部门,那么可能忍受的只是上司的刁难,如果你换部门,那么面临既有工作的审美疲劳,还有感情的考验,既然两者你都作出选择,为了保全,我建议你重新换一家公司,或者同行,或者一个新的行业,这样你可以有一个完全属于你的发展空间,况且,距离产生美,当你离他远了,指不定他又开始对你亲密了。

此时此刻,让我们在一起

陈华 女 33岁 销售人员

说来挺有意思的,就在前两天,新来的同事还要给我介绍男朋友呢。我爽快地答应了,除了公司里几个元老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我已经结婚了,而且我的他就在这家公司,只是另一个部门而已。

我们的感情也是经历了三个过程。刚开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过程,那个时候公司刚刚成立,我们几个讨论的时候也不赞成夫妻在一起工作,比起有利的因素,不利占了一多半。比如两个人合作的时候容易感情用事,比如当立场不同的时候,容易对公司和双方造成伤害,庆幸的是我们都躲过了。第二个阶段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我和他各带一班人马开始出去打拼,公司的内部竞争也越演越烈,为了避免恶性竞争,我和他有言在先:摆正自己的位置,就当我是他的同事,而非爱人。当然这只能代表我一个人的立场,就算他可以做到,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不一定能做到,于是挖墙脚的,偷信息的,甚至动用美人计的大有人在,受其影响,我们之间也开始了一场明争暗斗的较量,有时他赢,有时我赢,不论谁赢,输的那一方总是心里不舒服,这种不舒服除了利益和职位外,还顺带进入了我们的感情,我们的婚姻几度亮起了红灯,这个时候,总是我言和、让步。也许是我的行為感化了他,他也很有感触的对我说:“其实谁赢谁输有多重要呢?赢了也是我们的,输了也是我们的,争斗有什么意思。”

后来,每当公司有项目要求我们去做的时候,他都尽量争取和我合作,这样一来,大家拧成一股绳,效益也比以前提高了,这也确保我们的感情顺利的进入到第三个境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东方女性》分析:

任何事情都是利弊各占一半,不过总体来说,我还是比较赞成这种半塘主义的。在工作中太过保全自己,让人难以接近;而太过亲近同事或成为亲密的恋人,又会令对方觉得私密空间被侵犯无法喘息。唯有与同事相处时懂得恰到好处地加上半颗糖,甜而不腻,亲密又不失距离,这才是职场夫妻的中庸之道。

编后:

有调查发现,78%的人曾在工作场所谈过恋爱,其中20%的人没有任何结果,47%的人非常失望,只有12%的人喜结连理。无论是亲密的敌人也好,亲密的恋人也罢,要想鱼与熊掌都兼得,半糖是最好的选择!

人本主义幸福观 篇7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唯物主义幸福观

1.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 作为幸福的载体, 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命在才有幸福可言。然而生命并不是幸福的全部, 只有健康的生命、积极向上的生命、肯于奉献不损人利己的生命才是获得幸福的有意义的生命。

2.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 幸福源于人们的社会劳动实践。人们的幸福感或幸福观念是人们关于幸福的意识对社会客观实际的主观反映, 它不是凭空就存在的, 并且这种意识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随之发生变化。

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不仅强调物质生活资料对幸福的基础性作用, 还十分重视社会生产关系对幸福的决定性作用。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 少数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 广大劳动群众很少甚至没有生产资料, 而且在劳动产品的分配上也是少数资本家占有绝大部分劳动产品。少数资本家的幸福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剥削基础之上, 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根本无幸福可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消灭了剥削, 消除了两极分化, 为人民大众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和幸福开辟了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辩证的幸福观

1.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就是从客观方面来讲, 幸福观不能脱离客观环境而独立存在, 幸福的获得需要建立在客观环境和经济状况基础之上。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人们获得幸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有效途径。从主观方面来讲,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个人关于幸福观念对客观环境和社会生活状况的主观体验, 包括个人的价值取向、 生活态度以及精神状态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正是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通过社会劳动实践来实现。

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人的幸福不仅仅包括物质上的富足, 还应包括精神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实现幸福的最高形式, 停留在物质层面而不追求精神提升的幸福是低级的。当然物质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对精神幸福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没有物质生存基础何谈精神幸福?它是我们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保障。精神幸福的提升和多样化对人们进一步追求物质幸福具有推动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 “一个民族为了在精神上更自由地发展起来, 就不应该停留在肉体上的需求这一奴隶状态中, 不应当是肉体的奴隶, 所以首先必须留出时间来, 以便能够在精神上创造和享受”。所以, 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比如吃、穿、住、用、行等基础之上, 还应当获得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 也就是精神幸福的提升, 它是物质幸福基础之上的更高级的形式。

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劳动与奉献的统一。劳动作为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为人们获得幸福提供物质基础, 同时人们可以享受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获得内心的幸福。内心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又使人进一步推动人们进行新的劳动和创造, 进而产生新的幸福感, 如此循环往复。个体劳动赋予社会劳动之中, 在整个社会劳动系统中个体要懂得奉献和乐于奉献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幸福感。

4.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好比水滴和大海, 水滴离开了大海就会干涸, 大海没有水滴的汇聚就不会有大海。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所以个人幸福寓于社会幸福之中, 只有不断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幸福。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决定了个人幸福水平的实现程度, 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个人幸福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众多个人幸福的提升又推动了社会整体的幸福, 两者相辅相成。

三、“90后”大学生幸福观的几个误区

在我国“90后”大学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健全幸福观的树立对于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然而通过对我院及周边院校的部分“90后”大学生幸福观进行调查发现, 当今 “90后”大学生幸福观存在几个方面的误区。

1.物质主义幸福观。持该种观点的“90后”大学生认为, 在物质上越富有就越幸福。穿名牌衣服、戴名牌首饰、用名牌产品 (比如名牌手机、名牌电脑等) 、开豪车、住豪房就会越幸福, 强调了幸福的功利主义色彩, 将幸福等同于物质享受。

2.网络精神主义幸福观。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普及, 几乎人人每天都在接触网络, “90后”大学生也不例外, 可以说每人都有一部手机和电脑。然而有很大一部分“90后”大学生认为必须要每天每时都要接触网络, 刷手机、玩电脑, 否则就会感觉无聊、空虚没有幸福感。他们不惜牺牲读书学习的时间来玩网络游戏, 甚至牺牲晚上休息的时间玩游戏和刷手机, 第二天白天不上课或上课没精神, 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而接触网络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幸福, 形成了一种网络精神主义的扭曲幸福观。

3.禁欲主义幸福观。持该种观点的“90后”大学生认为人应当对欲望加以节制, 在物质上不能追求奢华, 精神上不能追求激烈。他们认为人之所以感到不幸福是因为欲望太多,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上他们表现的很平淡, 对于学校的一些竞赛活动或娱乐活动表现得毫无兴趣, 显得比较懒散, 对自己的一点点成绩就能够满足, 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动力。

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当代“90后”大学生幸福观形成的启示

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 应责无旁贷地针对当代“90后”大学生幸福观出现的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理论联系“90后”大学生生活实际加以引导使其能够树立正确和健全的幸福观。

1.教育“90后”大学生懂得珍惜生命。马克思唯物主义幸福观认为作为幸福的载体人一定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也是当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本质要求。对当代“90后” 大学生进行幸福观的教育首先要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只有珍惜生命才能拥有幸福的根基, 而一个健康和健全的生命需要从两方面进行锻炼:一方面是锻炼健康的身体, 另一方面是锻炼健全的心理。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幸福, 享受幸福;只有拥有健全的心理才可以用正确的意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做正确和有意义的事情为人类社会做贡献, 享受实践成果带来的幸福并进一步推动新的实践活动。所以, 生命作为幸福的基础需要珍惜和锻炼, 倡导“90后”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增强自己的体能, 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心理素质, 提高应变能力, 保持精力充沛生命力才能旺盛, 才能够体味生活感受幸福。

2.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针对“90后”大学生出现的物质主义幸福观、网络精神主义幸福观、禁欲主义幸福观和迷茫的幸福观几个方面的误区, 引导学生要从物质和精神的和谐统一中更多地参加劳动实践并从中积极追求幸福和感受幸福, 这样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长久的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单纯追求物质富足的幸福是低级的幸福不会长久, 但又不否认人对物质幸福的追求, 人的幸福首先需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所以“90后”大学生追求物质富足需要有一个度, 这个度统一在精神幸福之中。我们知道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五个层次, 并认为最高的层次是人的自我实现, 这种最高层次的精神幸福是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基础上的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终极幸福。紧跟习总书记倡导艰苦朴素的精神, 引导学生在物质生活上抛弃名牌和奢华, 保持节俭、珍惜粮食、勤于劳动和实践, 增强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 在发展中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以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为己任, 努力把个人幸福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 在实践中追求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 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

3.增强“90后”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教育学生实践创造幸福的重要性。幸福不是天上掉馅饼, 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获得的。由于劳动实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创造出层次不同、丰富多彩的劳动成果, 所以每个人通过劳动实践获得的幸福感也是不一样的。高质量、高层次的劳动成果需要高层次的劳动实践来实现, 这就需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努力学习, 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 并尽可能地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到社会劳动实践当中转化为高质量的劳动成果从中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 2013.

[2]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3]杨丽媛.试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现代启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12.

[4]周静.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的启示[D].华侨大学, 2011.

[5]田红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当代价值[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3, (11) .

人本主义幸福观 篇8

1 人本管理与员工幸福感的联系

企业人本管理的出现, 不仅仅是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主要是由于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造就而成的。当今社会, 企业的竞争力的高低, 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的高低, 而管理和科技要素的主要执行者和践行者是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发挥, 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利润的好坏。

2 员工幸福感缺失的分析

据北京某家咨询公司关于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数据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 在中国的企业当中, 至少有45%的员工有着压力困扰, 有25%的员工在企业的工作中没有活力, 有9%的员工对现在的工作非常不满意, 有3%的员工有着非常高的精神抑郁倾向。

上述调查数据突显出我国企业员工的幸福感缺失, 其实质则反映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中存在着重多的问题或不足。

2.1 没有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为核心

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许多的企业只有以为本口头化、形式化, 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口号响、实践轻、宣传多、贯彻少, 文件下了不少, 宣传标语贴了很多, 在实际执行中却把企业生产任务和利润目标高于一切, 没有把如何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作为企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2.2 物质利益的过份追求, 忽视员工心理需求

因受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观点的影响, 许多的企业管理者将员工的幸福, 理解为物质利益的需求。从而对如何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全部都放在物质层面考虑。但往往的实际情况显示, 短时间内物质奖励的刺激, 可以给员工带来短暂的幸福感, 不能带给员工心理上长期的需要和幸福感。相反, 却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工作节奏逐渐紧张。导致员工在社会交往中, 实现自我的精神层面需求, 得不到满足, 幸福感低下。这一点正是造成员工缺失幸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缺少员工幸福感考量标准

有不少企业对提升员工幸福感的作用缺少足够认识, 不能把其作为人本管理的考量标准。员工幸福感, 是指员工对其各种需求的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其贯彻到员工当中, 必然表现为企业对员工幸福感或满意度的关心, 其效果的好坏, 必然体现为员工幸福感多少。因此, 做好人本管理的企业, 他的员工幸福感程度必然较高,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 也必然会进行有效的发挥;反之, 员工感到不幸福、不愉快的企业, 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生产效益以及经营利润也不好。

2.4 创新激励机制

受官本位意识和功利主义的影响, 许多企业只重视有突出贡献的人, 并给予重奖。对其他参与者缺少物质奖励和精神上鼓励, 制定的奖励标准不合理, 导致员工们怨声载道、愤愤不公, 产生不良情绪。

2.5 过于重视结果, 忽略过程

人们对幸福的追求, 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目标的过程。对于员工的幸福感来说, 为了能够完成企业目标, 充分发挥自我, 施展自身的潜能, 与同事们互相激励、帮助和关怀的种种因素, 都能给员工带来工作的乐趣, 这不是直接摘取成功果实, 能来带来的“幸福”。许多的企业过于重视结果, 忽略了过程, 对员工重视其完成特定目标任务, 而不理睬员工心理感受和变化, 使许多的员工完成了目标任务, 也不能感受到幸福。

3 落实人本管理, 助推企业发展

3.1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创造优良发展平台,

人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一直都在工作, 工作期间是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重要时期。只有物质层面的享受, 不能使员工充分的感到自身的幸福, 80后90后特别是高水平、高学历的员工, 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企业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科学评估每位员工的潜在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基础上, 提供更多岗位的选择, 让每位员工都有机会自由发挥, 都能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建立行之有效的职务晋升渠道, 从单位层面帮助员工完成自我希望的职业生涯目标。把企业发展与自我实现相结合, 同发展、共命运, 做到企业与员工的同收益的双赢局面。

3.2 正确树立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信任、尊重、关心、爱护员工, 树立他们的“企业为我、我为企业”的人本思想, 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把员工作为企业这棵大树的根, 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让员工的精、气、神都生气勃发, 为员工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创造渠道, 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4 结论

幸福是相对的,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幸福度的高低取决于每名员工的自我期望与现实工作的比较, 相差的越少, 员工的满意度就越高, 反之, 则感不到幸福。

由于每位员工的家庭、心理、年龄、知识水平等结构都不相同, 所以, 对幸福的感悟也不相同。随着需求总是在不停地变化, 期望的不目标逐渐的提高, 因此, 想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度, 必须要对员工的工作、生活、家庭等情况, 有持续的了解、调查和分析, 根据员工的不同阶断, 提出解决方案, 改进工作能力, 提高认识层面, 从而提升员工的自我幸福度, 提高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促进企业人本管理的纵深发展。

摘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 我国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员工民主意识、利益诉求和思想形态已日趋活跃。注重企业员工幸福度是当今企业尊重员工发展、突出员工个性的主要体现, 是帮助企业人本管理纵深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切入点。

人本主义幸福观 篇9

关键词:人的需要,人的幸福,消费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 幸福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核心展开的实践活动和结果。本文立足于需要理论, 对人的幸福进行全方位的阐释, 进而分析消费社会中人的需要与人的幸福之间的背离现象, 以便正确引导人幸福的合理走向。

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界定幸福的逻辑起点

人的需要表示人与外部世界的依赖和依存关系。马克思主义从人的需要出发, 克服了纵欲主义幸福论和禁欲主义幸福论的缺陷, 科学界定了幸福的内涵。

1.从需要的内容来看, 幸福是物质需要满足与精神需要满足的统一。人除意识到生理或物质需要之外, 还认识到心理需要或精神需要并设法满足来感受幸福。西方禁欲主义主张幸福是抛弃一切物质需要而单纯追求的一种精神满足。“使人扰乱和惊骇的不是物, 而是对物的意见和幻想” (1) 。纵欲主义则把幸福看作是人对尘世物质需要满足的快乐体验。“有着一颗灵魂, 就得求助于肉体上的舒适。” (2) 马克思主义批判使幸福成为纯粹的精神虚幻的禁欲主义幸福论, 同时也反对使幸福成为低级的动物本能的纵欲主义幸福论, 只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满足才称得上幸福。

2.从需要的实现形式来看, 幸福是创造性劳动活动与享受性劳动成果的统一。与动物被动的本能的得到需要不同, 人能积极主动地通过创造性劳动来满足需要且享有自己的劳动过程和成果。马克思主义强调幸福本身就包括人们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废除作为人民的幻想幸福的宗教, 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 (3) 同时否定纵欲主义所主张的享受就是幸福的全部内容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不只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 而且进一步看作是“感性的活动”, 使人的幸福在创造性劳动活动与享受性劳动成果的统一中得以实现。

3.从需要的主体来看, 幸福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人的需要以一定社会关系表现出来就是人的利益, 利益是人类持续追求幸福的现实动力。禁欲主义幸福论贬低和限制广大劳动人民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 而纵欲主义幸福论把个人利益置于最高地位, 蔑视个人的社会责任。马克思说:“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 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 (4) 。综上所述, 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和快乐感。多样的、超越的、持续的需要推动着幸福的内容、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成为每一代人不懈努力的追求目标。

消费社会中人的需要背离了人的幸福

现代社会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已经基本摆脱了物质匮乏年代, 人类进入到“消费社会”。可惜的是, 人的需要越来越丰富, 而幸福却越来越远离人们。

1.一定的物质需要满足只是实现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 而不是必要条件。消费在本质上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活动。一旦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 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物质消费可以换取很多物质需要的满足, 但对于幸福目的来讲, 它只是一个条件。除此之外, 它还包括许多情感领域、精神方面的必要因素。消费主义将无度的物质需要满足视为生活的意义和幸福, 颠倒消费的工具性和幸福的合目的性关系, 失去对幸福本真意义的追求。

2.一定的创造性劳动只是实现幸福的主要途径, 而不是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着重强调创造性劳动使人们感受到个人的生命本质和无穷的乐趣。但这并不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 因为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 特别是享受亲情、爱情、友情、亲情, 更是一种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 消费主义迫使人们沉浸在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之中, 成为物和金钱的奴隶。人们倘若一味追求财富的极大化, 疲于奔命而牺牲了应有的闲暇, 也背离了幸福的初衷。

3.一定的个人利益获得只是实现幸福的一个目标, 而不是最终目标。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幸福在个人层面的表现, 但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则是幸福的最终目标。消费主义将消费功能由“个人需要”已经升级为“个人欲望”, 消费成了满足商品符号的一种手段。一旦把消费看作是身份、财富和幸福的标志时, 就使人们投入日益升级的炫耀和攀比之中。在攀比之风越吹越烈的消费主义影响下,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人们对社会的不公平感不断增强, 使得整个社会幸福感降低。

实现人的幸福的新路径

1.以物质需要为基础提升精神需要。人的幸福来自于人的需要满足。满足一定物质需要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必要条件, 但满足精神需要是实现人的幸福更为重要的内容。消费社会使人一味沉溺于低级的物质需要而不能适时迈向更高一层的精神需要, 所以, 必须开辟具有广泛发展空间的精神活动。近年来, 我国居民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物质性消费远大于文化性消费。对此, 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时,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主导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使人们自觉地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以创造性劳动为基础拓展享受性活动。人的幸福是创造性劳动和享受性活动的统一。创造性劳动是享受性活动的前提, 享受性活动是创造性活动的结果。现代人越来越追求一种人益于身心健康的享受性活动。休闲作为一种享受性活动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之中, 越来越多的人把时间和收入用于旅游、娱乐、运动等。为此, 我国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休闲活动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积极探索最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休闲生活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以提高广大人民的幸福感。

3.以个人利益为基础延伸社会整体利益。人的幸福是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中得以实现。个人利益不能离开社会支持, 社会也不能远离个人利益。社会心理学认为, 人的需要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是满足某个主体需要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数量。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 (0.40) 警戒线, 对此, 我们必须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加注重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尤其优先考虑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消费权利, 鼓励富裕阶层参与抚弱济贫的慈善活动, 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国民整体幸福水平的提高。

注释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63:34.

2世界文库 (第10册) [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 1936:45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453.

人本主义幸福观 篇10

关键词:人生的智慧,幸福哲学,幸福的来源,人格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一部关于人生观点的选集, 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的他告诉世人, 幸福是没有办法去追求的, 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在避免痛苦的发生, 但是人本身存在于内心的欲望又会不断驱使人们寻求新的满足, 随之而来的也只会是新的痛苦而又疲倦的人生。

一、悲观主义者的“悲观”

悲观主义是叔本华哲学的首要特征, 提到叔本华似乎就是悲观主义的代名词, 这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研究价值。作为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 叔本华认为人生来就伴随着痛苦, 痛苦是人生无法摆脱的状态并贯穿于人们的一生, 即便死亡也无法使人们逃脱痛苦的折磨。快乐和幸福是人生无法企及的东西, 人对幸福的追求永远无法超越痛苦存在的程度。痛苦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范围, 以至于快乐和幸福在它面前显得极其的渺小、短暂和微不足道, 痛苦是人生的主要特征。

人类的行为分为两类:对意志的肯定和对意志的否定, 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 希望他人痛苦, 希望别人快乐。基于这些动机, 要想摆脱人生的痛苦, 获取幸福和快乐, 唯一的一条途径就是摆脱欲望。然而我们知道摆脱欲望并非易事, 并且摆脱欲望的过程也是由各种痛苦的模块构成的。当我们的欲望受到阻碍的时候, 我们会感觉到痛苦, 叔本华在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在阐述幸福, 他认为我们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在痛苦之中的, 并没有持久的幸福。在他看来, 幸福的本质是消极的, 幸福只是摆脱痛苦的一瞬间, 人们追求的这种暂时性的幸福将人们的一生都困于痛苦之中, 因此我们的人生就是痛苦的。叔本华的对于幸福的阐述都是建立在悲观主义上的, 幸福是个枷锁, 将人们都困于痛苦之中。

二、困在“钟摆”中的幸福

叔本华认为的幸福是建立在悲观主义上的, 他认为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和厌倦。进一步说, 即使我们幸运地远离了痛苦, 我们便靠近厌倦, 若侥幸远离了厌倦, 我们便又会靠近痛苦。人一旦有了欲望, 为了让这个欲望实现, 就会一直迫使理性为自己进行分析及规划, 于是, 人的全部身心也就陷入了“痛苦”之中, 幸福就是人的欲望被满足的那一个刹那。但是如果第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 而第二个欲望还没被设想出来, 那人就陷入了“厌倦”的状态。一旦这个人设想除了第二个欲望, 他的理性又忙于实现他的第二个欲望而筹划, 重新陷入精神的痛苦之中。所以, 叔本华说, 人生就像是一个钟摆, 在痛苦和厌倦之间摆动。假设说痛苦和厌倦在钟摆的两边, 那么钟摆的正中央就是所谓的“幸福点”。如果要增加幸福的比重, 就要增加这个生命摆钟的频率, 同时还要减少钟摆经过痛苦和无聊的范围。

这一理论也体现了他悲观主义的思想。他的话并不能说没有道理,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一个体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比如说买房买车, 往往会一个人不停地日思夜想, 每天让自己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 欲望完成不了的时候是痛苦的, 而一旦欲望得到了满足, 这时候就会慢慢感到生活又变得平淡, 好像说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人的一生似乎总是在追求无止境的欲望, 追求到最后只会感叹, 当各种欲望都满足的时候发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成就感。

三、幸福源自“人格”

幸福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自己拥有了巨多的财富, 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在这个世界上获得的名誉和地位。对于这个问题, 叔本华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认为幸福取决于自身, 也就是人格, 人格对人的幸福的影响远远超过他外在所拥有的以及他人评价对幸福的影响。每个人的本性在任何时候都伴随着他并且影响他处理事物和认识事物的方式, 所以人格就是人本生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是我们获得幸福的直接来源。

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过:“人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格”。在人生所有的经历中, 人本身的意识素质占据着一个经久不变的地位, 其他一切的影响都依赖于机遇。机遇变幻莫测, 稍纵即逝, 但是每个人人格所具有的特性却在人生中始终如一。一个人自出生就带着地位财富的不平等, 这是由先天决定的, 但这并不影响一个人获得幸福。一个亿万富翁的幸福感并不一定比一个普通的农民的幸福感强, 能够促进心情愉悦的不是财富, 而是人格。

四、思考是对人类自身的补充, 是追求幸福的主要途径

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越多, 求之于他人的就越少, 他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人在孤独时, 只能和自己的心灵交流, 于是一个人内心的充实程度就会立刻显露出来。普通人常把幸福生活的源泉认作是外界的事物, 一旦没有了这些外界的事物, 他们就会觉得空虚, 也就没有了幸福的根本。只有那些具有高智慧的人的生活才是充实的, 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 并占据了他的所有时间和精力。思考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下思考, 思考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补充, 是追求幸福的主要途径。

图书馆里不论藏书多么丰富, 但如果杂乱无章没有条理的话, 那么它还不如那些仅仅有条分类清晰的小图书馆更能让人获益。同理, 即便你的知识学问再深厚广博, 如果你不会自己去消化吸收的话, 你的知识的价值, 也远远不如那些知识虽少但是懂得自己思考的人。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吸收利用成为自己的知识, 融会贯通, 不然脑里面存着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枉然。

五、叔本华“幸福论”的当代价值审视

叔本华是一位伟大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家, 他一生都致力于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基于悲观主义的思想上, 他在书中阐述了对幸福这一问题的思考。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尽管看似令人绝望, 但其中也蕴含着克服悲观主义的一些努力和尝试, 这些理论对当代的我们追求幸福有一定的价值。

叔本华认为幸福主要是来自于心境的平和以及其满足感, 所以如果想要获取幸福, 人们就必须要在本性上改变这种对于他人看法过度重视的习性。当然要做到这点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因为这种冲动来自于人的本性, 而这种本性是固执且又深切的。虽然我们知道做到这件事情并非易事, 但是它的确是可行的。既然我们不能从别人的评价中得到什么切实的好处, 也改变不了现状, 所以聪明人是不会过分在意别人说的内容的, 更何况有许多内容只会误导自己的人生。

我们改变不了外在的事物,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身。一个人的内在力量越强大, 越不会去依靠他人, 不会想着从他人那里获得什么, 因为自身的力量的已经足够。实质上, 只有能够进行思考的人, 才是能把知识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我们要把书本当做是一种媒介, 通过读书来进行思考, 而不是跟着书本中的思想走, 阅读实质上就是用来代替自己来思考的。

我觉得淡泊名利, 充实自我是叔本华给我们对于如何通向幸福人生道路的指引, 但是人生的智慧并非是这仅仅八个字能够概括, 因此人生的道路还需我们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体会。

参考文献

[1] 叔本华, 亦非.人生的智慧[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6: 1-177.

人本主义幸福观 篇11

幼儿园是一个培育人、锻炼人的场所,作为领航人的园长,如何准确把脉,定位幼儿园前进的方向?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形成了把新城幼儿园的教育愿景描绘成三句话的共识:“品质教育、温馨校园,幸福师幼”,落脚点是“幸福师幼”。幼儿幸福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幸福感,教师幸福了,就会把幸福传递给幼儿。所以,近年来,我们把幼儿园管理的重心放在“ 以人为本”、“以师为本”,促进教师幸福发展上面,多措并举,为教师享受职业幸福铺路搭桥,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挖掘其自身潜力,给教师一方主动发展的沃土。使管理体现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浓郁的教师情结,让全体师幼感受到幼儿园的温馨与幸福。

那么,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构教师成长乐园,让人本管理结出幸福之花呢?笔者在实践的探索中,有如下做法和体会:

一、修炼品格,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职业崇高感。我们倡导教师育人先做人,首先要唤醒和重构教师职业崇高感。近年来,园里持续开展以“爱事业、爱幼儿园、爱孩子”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做“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争做魅力型教师”专题讲座,组织“爱、责任和奉献”大讨论,举行“心系幼教,兴我新幼,争做魅力型教师”、“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爱心塑造爱心,与孩子共同成长”及“让青春在新幼绽放光彩”等演讲赛和才艺赛;举办“向人民承诺,请社会监督”、“爱的誓言”学习专栏;开展“我为灾区献爱心”等活动。在加强师德教育过程中,重抓先进典型推树,坚持每周评选“形象之星”,“七一”评选优秀党员,教师节评选“先进教师”,年末评选“师德楷模”、“爱岗敬业好园丁”,让教师感受身边成功者的风采与人生价值,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崇高和快乐,体会到角色的澄明与敞亮。

针对幼教队伍性别构成特点,每逢“三·八”节和教师节,园里都举行教师联谊会和教师才艺展示,并邀请结对帮扶园所的领导及教师欢聚一堂,共庆节日。在联谊会和才艺展示中,教师们满怀对职业的豪情,满怀对工作的热情,满怀感恩的心,抒发耕耘的甜蜜,讴歌收获的幸福,颂扬如诗的生活。活动的开展,不仅给教师搭建了一个展风姿、亮才艺的舞台,体现了教师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也营造了一种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让教师们充分地感受到生活在新城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实践证明:只有让教师真正能够感受到生活充满美好,充满阳光,教育教学过程便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付出。这样,教师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能内化为一种激情和动力,才能全身心地爱孩子,才能为幼儿提供光芒万丈的优质教育服务。

二、内外驱动,激发专业发展幸福感

幼儿园是教书育人的职场,也是教师体现职业价值的舞台,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实现了自我价值,才会更加热爱这份职业。一名幸福的教师一定是心中有梦有追求的教师,园里引导教师以自己的专业成长之梦、教育理想之梦为人生前行之路导航。我们一方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阶梯,提供支点;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学会为自己搭建成长的舞台,开启自动自发的内驱力。

教書先读书。园里倡导终身学习自主化,要求教师将学习作为一种职业习惯和生活必需,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制定了关于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的绿灯政策,从时间、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对获奖或发表的论文、教案等设置专门奖励政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派出300余人次分赴全国各地参加环境创设、早期阅读、幼儿体操、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培训和参观学习;聘请各级专家、专业教师来园讲课60余次。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园里制定了师资培训方案,组织教师苦练基本功。坚持做到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考核评价“三落实”,实现了技能训练的日常化和实效性。园里还定期举行“岗位练兵,岗位比武”活动,开展优质课观摩、案例分析、环境创设、自制教玩具等交流活动,为教师展示师能,体现成功搭建了宽广的舞台,同时也激发了教师主动上进、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有些教师从园赛、片赛到决赛,过关斩将,节节胜利,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竞赛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省、地、市幼儿园教师技能技巧大赛中,有8名教师荣获省级奖,10名教师荣获地级奖、15名教师荣获市级奖,赢得了全园教师的称赞,从而在心里生成无限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想使教育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教师引入研究的幸福之路”。园里在抓教学常规的同时,切实抓好课题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问题”、以构建园本课程体系为教研内容,采取自上而下的教研模式,注重对教师丰富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的总结和提炼,注重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活动的反思及经验的积累,注重教师个体研究能力的提升。用充实的教研活动,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让教研走进教师,让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蒙台梭利曾说:“教育研究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这句话深邃而富有诗意。因为有了学习与交流,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拥有了不竭的源泉;因为有了实践活动的依托,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有了操练的舞台;因为有了分层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因为有了课题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多了理性的思考。

实践证明:要让教师拥有专业发展幸福感,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持续发展者。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他们要逾越一个又一个障碍。也正是在破解困难的过程中,他们才有了一步又一步的发展。只有把这种发展视作自己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才能感到其乐无穷,从而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人文关怀,增强教师教育生命归属感

要让教师有幸福感,首先要让教师对幼儿园有认同感,对教育生活有自豪感,对教育环境有舒适感,这样才能使教师找到教育生命的归属感。

作为园长要善于了解并掌握教师的各种思想动态,在日常管理中,多一些人文情怀和主动意识,多一些赏识眼光和情感投入,尊重教师的独立人格和辛勤劳动,关心教师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尽量让教师多感到一些温暖,多获得一些感动,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多一些提升。

上一篇:女子篮球训练下一篇:小学体育的快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