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流动机制论文

2024-07-02

区域流动机制论文(精选4篇)

区域流动机制论文 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区域间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的流动性也不断得到增强。资本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之一,其在各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势必对各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致力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缩小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资本的跨地区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Feldstein和Hofioka的模型,先考察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考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地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二是地区间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若资本的流动性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则资本应该是从资本丰裕的地区流向资本短缺的地区,并有利于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

二、我国区域资本流动性的变动趋势

早在1980年,Feldstein和Horioka从投资和储蓄相关性的角度对资本的流动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和该国投资率的相关程度较高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就较低;反之,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和该国投资率的相关程度较低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就较高,因为较小的相关程度表明本国的储蓄被投资到其他国家了。他们通过构建一个度量资本流动程度的基本关系式:(I/Y)i=α+β(S/Y)i,其中(I/Y)i、(S/Y)i分别是i国的投资、储蓄与GDP的比值,系数β值的大小则描述了资本流动性的高低,β值越大(小)流动性越低(高)。他们利用该式对21个OECD国家1960~1974年间的数据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一国的投资率与该国的储蓄率是显著相关的,亦即在这21个OECD国家之间,资本的流动性是比较低的。

此后,Feldstein和Horioka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Bayoumi(1990)运用同样的关系式估计了英国各区域资本流动的大小;Andrew(2003)等实证检验了运用储蓄和投资的相关性来分析资本流动的可靠性。Hong Kee Kim(2004)运用面板数据估计了OECD国家中拉丁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性,认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1980年以后国际资本流动显著增强的趋势。

在国内,已有学者运用Feldstein和Hofioka的模型来研究我国省区之间的资本流动性,豆建民(2005)采用该模型,利用1992~2002年我国的分省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研究了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动性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麦勇和李勇(2006)也用该模型,运用我国各省份1982~2005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我国省际的资本流动程度。

在研究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外资流入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的影响。从外商投资对我国储蓄的影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存量、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作为一种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能够缓解国内储蓄的短缺,但其对我国国内储蓄的间接影响较小(魏后凯,2002)。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影响来看,自1980~2000年间,我国的国内投资而非外商直接投资是形成我国固定资产的主要原因(武剑,2002),且外商投资形成后在我国国内各省之间再次转移的数量十分有限(张倩肖,2004)。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动对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在以下的研究中,我们不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的影响。

经典的Feldstein和Hofioka模型为:

其中,Iit和Sit分别为投资和储蓄,Yit为GDP,下标i代表第i个省区,t代表时期。εit为随机扰动项。如果各省区的投资主要来源于本省的储蓄,则各省的投资率和储蓄率之间就存在高度的相关,此时在(1)中,β的值就比较高,且有β>0,较高的β值意味着较低的资本流动性。模型(1)涉及的变量仅包括各省每年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指标。投资率在我国即为资本形成(包括固定资本形成与存货)率,储蓄率在我国没有现成的数据,根据GDP的支出法核算原理(GDP=C+S)可以知道储蓄率=1-消费率,利用1985~2006年各省区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数据进行逐年估计,得到描述我国资本流动性的指标值时间序列{βt}(表1)。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观察到,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总的来说是比较高的,β值的最大值是1995年的0.67,远低于21个OECD国家间资本流动性的最小值0.871(Feldstein and Horioka,1980)。具体地,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5~1987年,β值较低,且不显著,说明该阶段各省的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相关性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是比较高的;第二个阶段是1988~1999年,β值较高,且均显著,说明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相对较低;在1995年以前,资本流动性逐渐降低,之后,又逐渐下降。第三个阶段是2000~2006年,β值较低甚至为负,且P值很高,说明在这一阶段,该阶段各省的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相关性极低,亦即在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是很高的。

三、我国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 区域资本流向分析

在我国,各省区的利息率是一致的,所以导致资本自由流动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收益率。欠发达地区之所以欠发达,资本短缺是一个主要原因,即人均资本要低于发达地区的人均资本。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在欠发达地区,资本作为一种稀缺要素,其回报率应该要高于发达地区的。现实的资本流动是否流向资本相对稀缺的地区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回归模型来进行检验:

式中的Capit和kit分别代表各省区的资本流入量(负数则为流出)和劳均资本存量,εit为随机扰动项,下标i、t的含义与前面同。如果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是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居多,应有α1<0。

各省的资本流入数据根据公式Capit=(Iit/Yit-Sit/Yit)GDPit来计算,各省的劳均资本存量=每年的资本存量总额/就业人口数。每年的资本存量总额数据来源于张军(2007)的估计数据,但张军的数据没有2006年的数据,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永续盘存法再估计了各省2006年的资本数据:Kit=Iit+(1-δ)Kit-1,其中I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δ为折旧率,取值0.096,与张军等(2004)的取值相同。GDP数据和资本存量数据均以1985年的不变价格来表示,GDP、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就业人口的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考虑到各省区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我们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方法进行估计。下面的结果是采用Eviews5.1软件对大陆地区28个省区(不含海南和西藏,重庆并入四川)1985~2006年的数据进行估计的结果:

回归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完全一致,解释变量的系数小于0,且为1%显著,即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是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的。

2. 区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1)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

我们采用相对平均偏差(RW)方法来测算1985~2006年间我国省区间的经济差距:

式中的Rw为相对平均偏差,yi和y-分别是经济体i和所有经济体的人均GDP,p1和P分别是经济体i和所有经济体的总人口,n是经济体的个数,计算结果如表2,由表2观察到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在1985~2006年间基本态势是上升的,与已有文献的结论基本一致。

2)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资本流动若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那么它应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为此,我们构造以下的模型来进行检验:

式中的Rw,t为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时间序列,CVkw,t和CVwop,ten为各省区人均资本和对外开放度的加权变异系数,将CVkw,t和CVwop,ten作为解释变量,在于投资与对外开放度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我们预期γ1和γ2的符号为正,βt是描述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时间序列,如果区域资本流动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则应有γ3>0。εt为随机扰动项。

对(5)式进行估计所需的βt和Rw,t的数据,前文中已经估计。计算CVkw,t需要各省区逐年的人均资本存量数据,各省区的人均资本存量ki,t=Ki,t/POPi,t,其中Ki,t和POPi,t分别是i省区t年的资本存量和总人口,各省区资本存量数据利用Zhang Jun(2007)的数据,但Zhang Jun的数据只到2005年,2006年的各省区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公式Kit=Iit+(1-δ)Kit-1来计算,其中I为资本形成,δ为折旧率,取值0.096,与Zhang Jun(2004)相同,各省区的总人口数量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7~2007。计算CVwop,ten需要各省区逐年的对外开放度数据,对外开放度采用各省区的进出口总额与省区GDP的比值来衡量,各省区进出口总额与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7~2007。为方便分析,我们利用大陆地区28省区(不含海南和西藏,重庆并入四川)1985~2006年的有关数据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回归结果表明,解释变量系数的符号均与预期相同,CVkw,t和CVwop,ten的系数分别为0.411和0.061,且分别为1%和5%显著,表明人均资本的差距和开放度差距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而βt的系数为0.022,且为1%显著,这意味着较高的β值是与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相联系的,即资本流动性越低区域经济差距越大,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各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提高,对于缩小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本文利用Feldstein and Horioka(1980)模型,考察了1985~2006年间我国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发现我国的省际资本流动趋势是不断增强的。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了区域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一是考察了我国区域资本流动的方向,发现我国的区域资本流动主要是从较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由于外省资本的流入,使得劳均资本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增长,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所导致的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有着密切系的关系。二是考察了资本的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发现较低的资本流动性总是与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相联系的。所以,推进各省区间的经济一体化,消除省区间资本流动的障碍,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豆建民.国内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5,(8):84-87.

[2]麦勇和李勇.1982-2005年中国省域资本流动差异解析[J].中国软科学.2006,(l2):79-86.

[3]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19-26.

[4]武剑.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4):27-35.

[5]张倩肖.外资流入与国内储蓄、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107-115.

[6]杨国忠.我国民间资本投资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经济数学,2009,(3):70-75.

[7]Andrew J.Abbott,Glauco De Vita.Another Piece in the Feldsten-Horioka Puzzle.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50:69-89.

[8]Bayoumi T.Saving-investment Correlations:Immobile Cap-ital,Government Policy,or Endogenous Behavior IMF Staf Papers.1990,37:360387.

[9]Hongkee Kim.The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Using Panel Cointegration Estimators.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17(2):255.

[10]Martin Feldstein,Charles Horioka.Domestic Saving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J].The Economic Journal,1980,90(358),314-329.

区域流动机制论文 篇2

为破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题,在省、地区、县计生委的精心指导下,我镇计生办继续以区域协作机制为切入点,初步取得成效。

一、创办试点、突出重点、全面推广、依次推进

2012年3月镇计生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向各村及镇直各单位提出但倡议,要求上下联动,成立了以镇党委成员陆启斌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镇决定采取先选一个点试验,再扩大区域,后向全镇辐射渐次推进策略,3月,在积极协商的基础上,选择流出人口集中、语言相通、交通便利的龙街村作为试点,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区域协作框架协议》,实现了与兄弟乡镇双向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为了便于工作的联系,计生办制作了《区域协作联络簿》,发到各村委手中使用。

二、协作方式

①及时互通情况、协查回复信息; ②适时召开两地联系会议,交流总结经验; ③积极协调处理个案。

三、协作内容

①在现居地落实孕情监测,并批量提交平台;

②委托现居住地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和政策外妊娠补救措施;

③联合办理打击“两非”和假计生证明案件; ④协商征收社会抚养费;

⑤及时搞好出生通报和统计,未通报和未上报出生的进行责任追究。

四、协作取得积极效果

区域流动机制论文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本流动;动力机制;区域经济增长

一、引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解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突出问题。就区域而言,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和沿海地区、发达地区差距仍很大,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矛盾。如何认识这些差距,探讨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所有具有相同生产条件的区域,劳动力将从低工资区向高工资区流动;而资本则向高回报率的地方流动,于是劳动和资本各自回报率在区际的差异是趋于收敛的。但是,新古典模式忽略了区域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忽视了技术和创新在空间的扩散;有关劳动力流动仅仅是区际工资率之差的函数的假设过分简单,没有涉及到劳动力特别是人力资本的流动成本。新经济增长理论作为经济增长的一般性理论,虽然关注技术创新与经济的外部性,但也没有注意到经济的空间因素,并不关心组织和制度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Freeman,1994)。新增长理论也较少考虑不同区域或组织的差异,没有注意到人力资本、组织内部的社会经济结构、提供金融和财政的能力、社会关系资本的规则、形式等其他方面,而不同区域内的社会文化或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流动和人力资本累积影响巨大。

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论述了区域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意义,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本的流动、选择机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不同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或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的流动影响巨大,一个区域要实现集约性经济增长,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进行人性化的人力资本流动制度设计,以提高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

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因素分析

1.无区域因素约束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古典经济学认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技术条件不变),经济增长完全由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所决定。

Qt-t时间内的产出,K-资本存量,L-劳动力假设规模报酬不变,经济增长率可以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率函数来表示:

dQt,dKt,dLt分别代表经济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率,a与1-a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率,将方程的两边减去dLt,则每一个劳动力的产出增长率为:

由式(3)可以看出,如果资本增长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则人均劳动力的产出必然会增加,即资本劳动力比率增加,人均产出将随着每一个劳动力所拥有的资本增加而增加,这就是所谓的资本密集过程。由于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没有技术进步,这个过程不会無限继续下去。当K/L无限增加,净投资将会下降到零,总投资只能维持在现有资本存量水平上。所以一旦K/L达到均衡点,再提高K/L比率对生产者不会产生激励作用。

现考虑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函数为:

式(6)表明,即使劳动力和资本没有增加,由于技术进步,人均产出也存在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规模收益率的提高。设包含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为zL(其中z表示由于教育、培训等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数值上大于1),这样经济增长生产函数为:

将(7)式求全微分,可以得到一个包含劳动力素质系数的增长模型:

则包含劳动力素质系数的经济增长模型为:

假定投入中劳动力数量不变。由于人力资本引起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的实际有效投入增加,从而在资本、劳动力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集约性经济增长方式也得到实现。

2.区域因素约束下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很明显。上述结论忽略了经济的空间因素、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人力资本存量、组织内部的制度结构、资源配置能力、社会关系资本的规则、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即使投入相同的物质资本和普通劳动力,经济增长率也是不同的。

假设有区域i和j,每个区域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相同(其它条件也相同),但人力资本的存量不同(受教育、培训等引起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劳动力数量),分别为ziL和zjL,由(9)式可得:

由式(11)可以看出:由于劳动力素质系数z大于1。在投入劳动力、资本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劳动力素质较高区域的经济增长率要比劳动力素质较低区域的经济增长率高出(zj-zi)βi,这就意味着i区域比i区域经济增长的集约性要强。

因此一个区域要想实现较高的集约性经济增长,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进行人性化的人力资本流动制度设计,以提高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

3.区域人力资本流动的动力机制与经济增长效应。

假设有两个区域i和j每个区域:

(1)存在完全竞争的人力资本市场;(2)生产相同的产品,生产技术条件相同;(3)有关人力资本价格因素的信息是完全的;(4)人力资本流动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和环境障碍,需要成本;(5)人力资本流动是个体追求其工作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策。

则人力资本所有者从一个区域流动到另一个区域的效用决策函数为:

PVij-从区域i到区域j人力资本流动的效用值(即实际工资水平):

Rij-从区域i到区域j人力资本流动期望的总收益值③:

Cij-从区域i到区域j人力资本期望的流动总成本。

如果人力资本流动的收益超过成本,即PVij>0,则人力资本将从区域i流动到区域j。在这里,人力资本流动的收益主要是由更高的收入所得和“非金钱”收益组成。例如:在目的地有了更好的工作条件,或者更适合个人发展的社会和环境条件;落后地区可能通过更高的工资或者更舒适的工作,把发达地区的人员吸引过来。人力资本流动的成本主要由克服流动障碍的现金支出和失去过去的社会关系资本等成本组成。

在理想条件下,对人力资本的市场需求方面,实际工

资水平下降,将增加雇用更多的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市场的供给方面,当实际工资增加时,将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本。在初始状态,i,j区域人力资本供给和需求是相同的,所以工资差别等于零(图1、图2所示)。

图3人力资本流动的加速作用

随着人力资本市场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变化,例如:考虑到在j地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需求增加,人力资本的供给相对减少,这样,在j地区人力资本的需求将从Dj转移到Dj,导致了在j地区实际工资从R1增加到R2。这样便出现了一个区域实际工资的差值R1R2

假設人力资本流动信息完备,人力资本所有者在考虑流动成本和障碍的情况下,Rij>Gij,将会出现人力资本从i区域流动到j区域。进入j区域的人力资本流动将导致人力资本供应功能的明显转变,人力资本的供给量从S增加到Sj,随着j区域人力资本的供给量的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i区域人力资本流动将出现相反的变化,人力资本的供给曲线Si向左上方移动,供给量减少。i区域和j区域人力资本流动将一直持续到两个区域之间实现了相同的实际工资水平,新的平衡状态将在R出现,即在进一步人力资本流动的动力消失的那个点上重建,并将导致人力资本的实际分配接近于区域平均水平。

在R点,两个区域i和j的人力资本存量分别为zjL1和zjL(区域的人力资本具同质性),则:

由式(14)可以得出:在投入劳动力、资本数量相同的条件下,由于人力资本流动,j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比j区域人力资本存量高,其经济增长率要比人力资本存量低的j区域的经济增长率高出β(zjI-zj1),因为zj>iz,I>I'1,而且zj,I,zi,I'1皆大于1,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本流动对j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加速作用。

三、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和劳动力的内生供给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规模收益率的提高。由于现代经济中大多数技术都是劳动节约型或者是“非中性”技术,随着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对普通劳动力需求的相应增加。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存在一种具有较高弹性的互补关系,在技术进步越快的条件下,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会引致对人力资本更多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也为此提供了证明:发达国家的产品与服务的结构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人力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过程,而且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物质资本投资增长速度。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高互补弹性是以现代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内在要求。人力资本的增加意味着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两方面的变化会导致边际收益率的提高。这样,人力资本边际收益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更为现实的基础。在我国,片面强调物质资本投资而忽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却比较普遍。一些地区往往认为物质资本是区域最缺乏的生产要素,因而在短时期内从国外引进大量的物质资本,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结果使花费大量投资引进的先进设备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维护,运用同样设备,生产效率有的还不到国外的1/3。这一事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对中国大多数区域发展来说,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2.区域差异是造成人力资本流动的直接动因,只要区际人力资本流动的效用值大于零,如果主张无所作为的区域经济政策,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其结果是发达地区一片繁荣,老工业区产业结构陈旧,落后地区人力资本外流,失业率高,产业结构恶化。因此制定积极的区域人力资本开发政策对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人力资本流动模型可以看出:第一,人力资本所有者个体的流动决策效用函数构成十分复杂,即模型中的PVij和Rij受多个因素影响。尽管现阶段经济因素在此效用函数构成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但一些非经济因素,如个人生涯规划、职业偏好、家族生活的便利、人际关系等等,其影响仍不容忽视,这就使得难以客观、准确、具体地评估和比较不同工作状态的效用值,从而增加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个体决策的复杂性;第二,人力资本流动的直接成本Gij也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包括解决一些制度性流动障碍(如户籍、档案)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和承担的精神负担,如转移费用、安置费用等等。调查表明,户籍、档案和住房仍是我国目前人力资本流动中的最大障碍。由此可见,一些制度性因素是目前人力资本流动直接成本的主要构成,而降低这一成本,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政府对此应承担部分或全部的人力资本流动直接成本来影响人力资本对流动的决策。事实也证明,对于制度性流动障碍的解决,政府和企业比人力资本所有者更具优势;第三,人力资本的使用收益不仅与人力资本的素质、能力、贡献意愿等个体因素有关,而且还取决于组织对其他资源和条件的配备;第四,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主要由人力资本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是交易当事人(人才与组织)、交易标的(人力资本)、交易价格(待遇和收益)以及和约(协议)等组成的交易行为,并且存在着交易费用,但不排除激励性安排的因素。

机制:县域教师流动成功的柱石 篇4

先行先试的嘉善有哪些经验和效果呢?我刊记者和一些业内记者同行一起,与嘉善教育界有过面上的接触,也做过深入走访。并在采访了解的基础上,就嘉善教师轮岗进行了宽泛的交流和探讨。

顺应时势把握机会先行先试

嘉善是浙江省唯一同时接壤上海和江苏的县。县城距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四大城市都只有100公里左右。2009年被评为第三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被国务院纳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有了进一步的需求———给孩子就读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以期通过孩子最大化地自我实现。可是嘉善人心中的好学校屈指可数———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第一中学、第四中学,这几所学校的名师多,学生成绩好。于是出现了许多同全国各地相似的现象———择校愈演愈烈。这几所名校人满为患,上学和放学的档口交通严重受阻,家长接送孩子辛劳奔波;相应的农村学校或办学条件弱一些的学校,生源日渐萎缩,可谓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有些班级学生数已经达不到最小班的建制,可由于还有孩子就读,又不能撤除。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面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嘉善县政府和嘉善教育人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思考,努力寻求破解之道。恰在此时,国家推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嘉善主动请缨,承接了国家相对经济发达地区“县域教师轮岗”的试点任务。走在了全国的前头,成为教师轮岗的“吃螃蟹”者之一,为浙江再推广、形成“国家版义务教育教师异地轮岗”积累了经验,也为当地的择校热降温和推动教育均衡、最优化地发挥教育资源功能做出了贡献。

硬件先行奠定均衡物质基础

嘉善人在进行深入调研后,觉得现在嘉善的经济相对富裕,有能力按教育现代化的标准落实各校的“硬件”。于是,在承担教师流动这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后,他们一把尺子统筹城乡义务教育投入,给予相同的制度待遇,甚至还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他们努力做到“六统一”和“一高于”。

“六统一”:一是统一城乡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由县财政统筹落实城乡学校改造与建设经费,全县累计投入3.4亿元基本完成了“校安工程”三年建设规划。二是统一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农村学校班额不足的班级,按照标准班额安排生均公用经费和补助经费。三是统一城乡学校教育装备配备标准,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教育装备经费,其中80%用于农村学校,加大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科技校园建设,全县教育装备城乡均衡度和教育信息化水平领先全省。四是统一就近招生,2010年起打破城乡界限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全面实现了学生就近入学,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向新居民子女全面开放招生。五是统一划定高中学校招收保送生的比例,省一级重点高中每年招收的保送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六是统一城乡教师配置标准,按照生师比合理配足教师。农村学校招聘教师人数多于城镇学校,满足农村学校的师资需求。

“一高于”就是农村教师待遇高于城镇,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县城,享受农教津贴、奖励以及上下班免费接送等优惠待遇。

师资为本确立均衡源头活水

嘉善人深知:教师是立校之本———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均衡,离开了教师的均衡那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嘉善从建立机制入手,努力促进全县各学校师资的动态均衡。

嘉善针对教师轮岗的机制表现在四个方面。

1.建立合作共赢目标激励机制

他们依托教育系统干部“双休日大课堂”,开展了以“教师流动”为主题的校长论坛,围绕教师流动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恳谈会,征求意见,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宣传引导,消除校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各种思想顾虑,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教师合理流动的共识。2011年全县报名参加流动的教师达296人。嘉善考虑到稳妥、合理,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将教师流动比例控制在8%,实际流动188人,其中95%是首次流动。提出了每年流动约10%的比例,五年内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50%左右的教师参与流动。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目标:名师均衡分布,实现农村学校基本学科都有县级以上名师引领,提升教师素质;着力解决教师队伍中“职业倦怠”和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促进学校共同发展。通过教师流动,增加校际间的交流合作,互学竞争、取长补短,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从而推动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2.建立城乡互动多元交流机制

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师调动方式,实施城乡多元流动模式,努力实现了三个转变。第一,变单一的农村向城镇流动为城乡互动多元流动。有城镇流向农村服务流动,有农村流向城市培养流动,有教学片区互动流动,在188名流动教师中,城乡互动121名,其中由县城流向农村53名。第二,变普通教师流动为以学校管理层和名师为重点的定向流动。突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县级以上名师两个重点。第三,变无序流动为有序流动。整个流动工作,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方案,明确每一所学校流出的教师和流入的教师数量、类别,有一定数量但不过量,制订计划书、路线图和时间表。为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他们要求流动教师原则上小学是一、四年级,初中为七年级。对中层以上干部和名师,由个人申请,学校同意,全县统筹调配。其他教师由片域学校组成的8个教育联盟来协调流动。在时间上根据不同类型教师分三个批次有序进行。

3.建立政策驱动积极引导机制

上一篇:汉代文化下一篇:角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