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论文(精选12篇)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论文 篇1
两业联动不仅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而且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从十八大到十八届二中全会、 三中全会, 贯穿经济工作的主线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方式粗放, 服务业比重较低、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做出的战略性选择。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王慧敏指出,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在工业化步入中后期发展阶段, 必须借助于服务经济的力量, 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从原材料到产成品, 90%以上的时间都是处于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 可见物流直接影响着制造业的效率和成本。另一方面, 社会物流业增加值已占服务业增加值16%左右, 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于服务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 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不仅可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而且可以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是一举两得的双赢举措, 对于转方式、调结构,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义重大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侯国俊指出, 目前工业品物流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90%左右, 2012年为91.37%, 工业物流是社会物流的主体, 也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由于多种原因, 我国工业物流普遍存在着物流布局与工业布局不协调、工业物流成本过高、 供应链管理运行效率低等问题, 使得我国工业技术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物流理念和水平还明显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制约了工业转型升级。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都需要现代物流的配合和支持。
做好工业物流工作, 有利于解决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偏高的问题,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8%左右,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的比例一般在9 % 左右。物流费用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工业结构不尽合理, 体积小、附加值大的产品和产业过剩, 而体积大、附加值小的大宗原料和成品运输相对过多, 导致物流量的快速扩张。近几年, 我国工业物流总费用增速始终高于G D P增速, 物流量的过快增长直接导致工业生产链各个环节成本价格上升。 “表面看物流业很繁荣, 实际反映了产业落后、供应链管理和工业运行效率低, 造成了社会劳动在物流环节的巨大浪费, 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的成本、快速反应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 侯国俊说。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物流环节是重要的突破口, 要以工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物流服务平台, 推进物流信息化, 加快现代物流装备业发展, 制造业企业物流业务剥离重组等方面, 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工业物流服务体系, 使物流工作成为转型升级和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成效显著
王慧敏指出, 近几年我国两业联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从2007年上海首届两业联动大会至今, 已经有6年的时间, 2013年是举办第四届大会, 从历次会议的材料和企业发言上, 能清晰地感觉到两业联动的快速发展。 首届联动会提出了“联动发展”的理念, 企业感受不多, 甚至半信半疑。 第二届联动会上有一些企业开始行动, 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大部分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第三届联动大会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成功的典型案例, 从专家到企业都对两业联动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许多企业反映, 通过实施两业联动发展, 制造企业显著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物流企业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有了快速的提升。从2013年的两业联动会的材料看, 企业已经在创新联动模式、延伸联动领域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物流与金融资本结合起来, 向供应链管理和服务方向发展。
王慧敏表示, 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 北京交通大学张晓东老师的团队对近几年的两业联动成效进行了跟踪研究, 得出了一些令人惊喜的结论。开展两业联动后, 制造企业订单完成周期的平均水平由联动前的11.8天下降至6.2天, 降幅达47.5%。联动前订单完成周期最长的轻工行业从40天降到24.5天, 电子行业平均订单周期仅为1.5天。货物收转时间平均由联动前的26.6天降至16.2天, 装备制造业降低49.6%, 大大提高了货物周转率, 物流运作效率显著提升。存货周期平均由联动前的14.8天降到12.3天, 下降6.8%, 明显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降低了运营成本。从物流服务质量来看, 订单完成率由联动前的89.4%提高至99.1%, 准时交货率由联动前的89.1%, 提高至97.7%, 货物破损率由联动前的1 . 1 2 % 下降到至0.33%。调查企业中, 所有企业的物流成本下降比率都在10%以上。
王慧敏说:“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了两业联动的巨大成效。随着企业物流效率和效益的持续改进, 宏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相信我国社会物流成本也会逐步下降, 这也是两业联动对于提高社会经济运行质量的贡献和拉动。”
形势渐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表示, 从2007年第一届两业联动大会至今, 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来,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作以及整个物流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面临的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市场变动。第一从品种结构来看表现为“黑冷白热”, 也就是说钢材、煤炭和水泥等“黑货” 相对遇冷, 生活消费品物流市场需求热度不减;第二从销售对象看 “外缩内扩”, 即外贸对GDP的拉动作用减弱, 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第三从销售场所来看“网长店消”, 也就是网络购物井喷式发展, 2013年全年的快递件量将达到创纪录的90亿件, 而实体店销售额增长乏力;第四从经营模式来看“点弱链强”, 工业企业对供应链的需求增长较快, 发展潜力很大。
二是“去产能”促动。工业企业多数产品处于产能过剩状态, 不仅传统产品也包括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经济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去产能”问题任务艰巨, 对两业联动也是新的挑战。
三是技术驱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网上购物、移动互联等加快应用。 企业面临着“要么电子商务, 要么无商可务”, 技术创新的驱动力越来越大。
四是政策推动。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物流国九条”、2010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都提出推动两业联动。2012年起, 国家逐步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 物流业纳入试点范围。2013年12月,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财税 (2013) 106号文, 中物联代表物流企业提出的部分意见和建议被政府采纳吸收, 在新的政策文件中有所体现。
思路创新
这几年的实践充分表明, 两业联动发展是促进物流业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的有效途径。两业联动的理念已得到了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普遍认可。而两业联动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 推动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创新, 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推动工作, 需要进一步思路创新和方法创新。
王慧敏认为, 一是要加强引导示范。政府相关部门要继续搭建企业对接平台, 组织实施试点示范工程, 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进一步挖掘潜力和动力, 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地进行联动合作。二是要打破市场壁垒, 去除地方保护主义, 使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各类资源, 探索建立物流业信用评价体系, 形成良币淘汰劣币的市场竞争机制。三是破解联动发展的政策约束。“营改增”的实施, 虽然提高了部分物流企业的税负, 但也促进了业务外包和服务细分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分离外包的资产剥离后增加税收负担, 分离出来的企业不被认定为高科技企业而增加企业所得税等政策障碍, 这些问题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中会逐步的得到解决。四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推动深化两业联动发展的内容, 提升联动的效果和质量。要采取相关措施, 促进制造业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 引导更多的物流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思路和理念, 努力为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五是在促进物流业发展上如何保证既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是一个新的课题, 不同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协调, 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侯国俊则表示, 在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工业物流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中, 要以提高运行效率、 减少成本和环境污染、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科学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以工业结构调整带动物流结构优化, 以物流结构优化促进工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 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良性发展, 促进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 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基本指导思想, 加强对重点工业行业和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指导。第二,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尽快完成相关物流信息化和物联网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充分利用北斗导航系统, 推动物流信息化发展, 建设智能物流。第三, 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内的物流技术改造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积极改善企业物流条件, 优化发展环境, 研究工业物流服务标准, 促进物流企业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第四,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引导物流企业和制造业企业, 打破行业、部门、区域的限制, 通过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鼓励工业企业剥离重组物流业务,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促进制造业企业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论文 篇2
越是自然资源富集地区,越应该重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平县是资源富集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一五”期间,建平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是“十五”期末的4.5倍。进入“十二五”,如何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建平县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充分释放资源效应。要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域内现有企业,积极培育壮大规模企业群体,通过招商引资、嫁接改造、扩能升级等有效途径,加快推进企业战略重组,用高新技术推动向优势产业延伸,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要积极培育发展接续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在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上实现历史性突破。要科学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努力在促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在对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中培育立县企业,在对资源的集群化整合中扩大园区规模,在延长产业和产品链条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围绕矿渣、废料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要依托资源优势,注重发展产业集群。要做优业已形成的产业集群。着眼于产品的提档升级和产业的规模扩张,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向集群集中,做大做强,创优品牌。要迅速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实施资源型企业整合、兼并、重组,推动资源加工企业迅速扩大产能,延伸产业和产品加工链条,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促进就地转化升值,迅速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像建平县这样的地区,十年九旱,生态条件脆弱,应当把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措施来抓,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要按照“一县一品”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畜牧业。推进乡镇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工作,加快实施交通干线产业带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扩大主导产业品种种植面积,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高效互动。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最大限度地把农户纳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来。要加快建设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早日上市。
经济转型期待职教升级 篇3
【关键词】“用工荒”;经济结构调整;职教升级;教学模式
目前,随着企业用工量的增加,职业院校学生在保持95%以上就业率的同时已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毋庸置疑,现行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形式已落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用工荒”就是其集中体现。“用工荒”背后,说明技能型工人供应告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进城务工农民工人数已达两亿人规模,其中绝大部分从事建筑、矿山、制造业、加工业、市政施工等产业一线作业。但这些农民工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只能从事简单的生产线操作,或者从事没有技术要求的粗活、重活。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对高素质熟练技能型工人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今后几年技能型产业工人供需矛盾还将更加突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以上两点的实现都需要职业教育作强有力的支撑,熟练技工必然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经济振兴,教育先行。“技工荒”演变成的“技工香”虽缓解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也反映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相对滞后于经济形势的现状。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是一个涉及到整个国家经济转型的战略问题,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宗旨、专业结构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紧密对接。当前的“用工荒”现象,既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呼唤,又给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产业转型的现实,各地职业教育机构需要调整办学思路,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一、改变教育模式,突出职教特色
目前职业教育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高等教育的高速度发展相比,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特别是在面向产业发展的技术工人的培养上相对滞后;现在的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上过于强调所学知识的通用性,“轻工艺”的现象很突出,不自觉走上了“高考教育”的模式。一些大中专、职校学生,他们的英语、计算机学得不错,但专业课却只混了个及格,更不用说实际操作。改变教育模式,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重实践、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长期以来技工学校校企联合、半工半读、间周实习,行为导向教学法、模块化管理的教学模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值得在中职学校中推广学习。
二、调整专业设置,促进专业升级
大多数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落后、重复,多集中在传统、通用、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如农学、计算机操作、电子电器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需要,对于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新产业的发展作用很小,就业现狀不很乐观。专业结构的调整刻不容缓,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立足服务装备制造、船舶、汽车、冶金和建材、石化、轻纺、包装、电子信息、建筑等第二产业,尝试性的开设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专业,积极增设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家庭服务业、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等第三产业类专业。
三、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学校、企业、政府的三方合作
不少职业学校学生在岗位中不能胜任,与在校时接受的技能教育直接相关,跟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水平直接相关。现在的一些职校、技校老师,理论知识往往十分丰富,但操作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甚至远远脱离实际生产的需要。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从具体的操作层面看,1.可以考虑“双师制”,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拿出一定的时间,到企业一线学习,由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带教”,让他们尽快熟悉操作流程;同时,这批老师也可以为企业的一线工人提供最新的理论知识,通过这样的相互学习,实现共赢。2.改革职业教育教师管理制度,在职称上、待遇上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教师和有经验的技师、工程师加入到职业教育队伍中来。建议通过学校、企业、政府的三方合作,建立起公共的实训平台,使资源得到充分共享,使得教师、学生、职工共同提高,学校、企业、政府的三方共赢。
四、打通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通道,给职业教育一个美好的未来
如果职业教育不能为从业者提供可持续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多数学生还会去挤上大学这座独木桥,职业学校的生源数量及质量将继续无法保证,想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还将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因此,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以此调动高技能人才继续学习深造的积极性,为高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即将迎来伟大的复兴,职业教育教育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紧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及时实现职业教育同步升级,是目前职教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未来职教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尹波,宋君.“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展望.职教论坛2011(3).
2.李文君.“十二五”规划中的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1).
3.常金山.浅谈煤炭技工学校实习教学的管理模式.考试周刊2008(5).
加快自主创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篇4
关键词:自主创新,政府,环境
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
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创新概念。而自主创新则是我国特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是我们真正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石。”至此我国才真正认识到,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制约。
目前, 自主创新平台少, 自主创新激励和保护机制不完善, 产学研合作难度较大、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都阻碍了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政府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中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比如:金华市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中, 从形式上看, 企业资金、人才、信息缺乏, 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薄弱。而进一步分析, 则不难发现阻碍金华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体制问题, 在于政府在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中还做得不够。首先, R&D投入少, 主要在于科技投入来源较单一。其次, 金华市科技平台建设在全省处于中等的水平, 这也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再次, 近年来, 政府虽然相继制定出台了不少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 但这些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普遍偏低。最后,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 企业的创新成果难以完全享受。
另外, 理论上看企业依靠自主创新而拥有核心技术, 足以构成对某类产品或领域或行业的垄断, 从而得到丰厚的利润。因此, 企业本身不具有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 我国企业主要是通过利用廉价劳动力复制别人技术就足以获得一定利润。所以, 自主创新并不是企业追逐的目标, 因为它无需自主创新就能活着, 而且活得很好。甚至有很多企业认为, 自己难以与跨国公司同水平竞争, 与其提升技术水平接近跨国公司, 不如守住地区市场与跨国公司保持距离, 市场的竞争力风险更小, 结果这种思潮导致了“技术过剩”。现在, 由于国外企业不仅在蚕食着中国市场, 甚至还通过垄断核心技术压缩着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 以及国际国内的经济运行环境趋紧, 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 才让企业意识到自主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因此, 单纯从中国企业的现状看, 自主创新尚未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 而是外部压力逼迫中国企业不得不这么做。
所以, 如果依靠市场导向, 凭着企业自觉行为来谈自主创新, 将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政府必须承担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 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在自主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 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 加快推进改革, 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完整的创新体系应该包括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链、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政府部门通过这个完整的创新体系, 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 形成持续自主创新的能力。政府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中主要需要做的有:
第一, 创新观念。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工业技术的自主创新往往来源于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 如果基础研究没有突破, 自主创新没有进展。因此政府要重视基础研究, 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 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全民科技意识, 夯实自主创新的基础。
第二, 创新制度。加快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完善面向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法律保障体系。科技投入不再是社会事业性投入, 对科技的投入将是最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应该就科技投入建立相关法律。完善和加强促进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及政府采购政策, 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 不必设置专利申请方面的限制, 应该使企业依靠完善的民法体系保护知识产权, 打造知名品牌。重构为创新服务的金融体制, 发展各类技术产权交易, 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三, 创新机制。要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技术战略联盟, 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 推进开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转化速度慢, 极大地制约自主创新的发展。应加快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建立健全面向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体系, 应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模式, 并使之成为研究开发的主导模式。
第四, 创新队伍。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核心, 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科学发展史上, 所有的新的发现跟新的发明, 都是靠人的创造力来完成, 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 要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要充分地尊重人, 要依靠人, 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
第五, 创新文化。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 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首先教育要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 社会舆论要积极宣传, 营造崇尚创新, 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三、金华市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选择
结合金华实际, 在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 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 增强创新意识, 加大科技投入。
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企业、政府、金融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等。因此, 一方面要调整我市公共财政投资结构, 增加对科技投入的经费, 发挥预算内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撑与引导作用, 增加专项投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还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逐步引导、扶持企业开展科技活动, 特别是进行R&D活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面向自主创新的创业投资体系。要继续通过工科会等平台, 大力引进风险投资, 发展初期可以采取倾斜性政策措施, 条件成熟后, 还可利用金华丰富的民间资本, 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创投基金, 大力发展私募基金, 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更高层次的创业创新活动, 打通技术创新与资本的融合渠道,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 健全创新制度, 完善创新环境。
首先, 制订引导和激励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提高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力和影响力。要制定出台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提高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抵扣应纳所得税的比例, 允许企业从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准备金, 并在税前列支, 对R&D投放实行资本化处理, 当期支出可逐年摊销, 鼓励加速折旧。制定有关政府采购的地方性法规, 明确规定激励自主创新为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目标, 出台可操作的政府采购实施细则。
其次,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县市区政府要建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服务机构, 可以建立企业科技联络员制度。由企业指定一位企业领导或技术负责人作为科技局与企业开展各项科技工作联系的固定人员, 通过科技联络员的长期固定的工作联系与沟通, 让企业更加及时地掌握各项科技扶持政策, 更加有效地进行科技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在制度上保证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避免比如对政府采购政策、免征技术转让开发营业税政策、由企业承担政府部门的科技项目政策、企业相关科研设备加快折旧的政策和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等政策不了解, 不会办理等造成政策的无用化。
最后,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激发创新活力。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保护机构建设, 强化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和行政保护。坚决打击各种侵权盗版活动, 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引导和激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规则。引导企业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的机制, 促进知识尽快转变为生产力。
(三) 搭建创新平台,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依托浙江大学金华技术转移中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行业检验中心及大中型企业研发中心等, 继续引进或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由政府部门牵头, 通过搭建工科会这个平台, 实现产学研合作, 这项工作我们金华比较成熟和成功。扶持汽摩配等一批面向特色产业集群的研发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 为推进产业集群高级化提供技术支撑。加大产业孵化基地建设, 帮助创新型企业克服发展初期资金、设施、设备等瓶颈制约。组建与产业聚集区、聚集带相关联的区域创新体系也十分重要。金华是“强县”众多而中心城市功能较弱的地区, 构建一个区域创新体系, 要整合城市发展资源, 完善和创新中心城市的功能, 增强城市的要素集聚和产业辐射的能力, 通过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来构造一个有利于经济转型和自主创新的要素支撑体系与发展环境, 多中心竞争互补, 提高整合程度, 形成“组团发展”的良好局面。引导中介组织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服务, 推动猎头公司、培训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四) 培养、引进和留住创新人才。
我市的创新人才在培养的基础上, 拓宽渠道, 着重引进、利用和留住人才。首先, 培养更多的适应本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人才, 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体系。要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意识, 大幅度地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要重视大学的建设, 大学等科研机构是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比如,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金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中, 具有地理区域优势, 选派一些具有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老师到没有研发机构的企业, 通过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 对照行业标准, 指导企业生产, 改进产品生产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 并逐步开发新产品, 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师、设备优势。其次, 要珍惜企业家精神, 造就企业家队伍。再次, 大力拓宽人才“柔性”引进机制, 通过与市外高校科研院所合办科研机构、将企业建为市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基地和研究生实践基地等多种途径使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最后, 要加大人才管理和激励力度, 破除职务评定中的论资排辈现象, 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 对高级专家实行特殊政策。推广人才公寓建设, 切实解决社会保障、科研配套资金等人才关心的实际问题, 减少后顾之忧。
要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 和我市“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 则必须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可以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曦, 刘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商业时代, 2004年30期
[2]范柏乃.经济转型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浙江日报, 2008年09月14日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篇5
(2008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近年来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探索,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工作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阶段性特征的新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我省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面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解决当前我省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对未来各种压力和挑战、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感、责任感,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2)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着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普惠性,推动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的跨越、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迈进,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3)基本原则。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把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基本目标。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在努力确保即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着重在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持续的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把调整结构作为主要途径。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生产要素结构、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浙江经济整体素质。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统筹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提高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贡献率,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加快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改革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相结合,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行有
1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城乡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4)主要目标。力争到2012年,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这方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全社会科技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均比2007年增长一倍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以上,科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水平有较大提高,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打下坚实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取得重大突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深入推进,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26%和32%,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取得重大突破。耕地和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明显上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确保“十一五”期间下降20%和削减15%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化水平超过60%,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延伸覆盖,大力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一体化,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5)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改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工业支撑的状况。紧贴工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和商务服务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左右。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和专业市场,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社区服务等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引导和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科学规划建设各类软件园、科技创业园、动漫和创意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和中央商务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服务外包,促进中心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杭、甬、温三个中心城市(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均超过50%。积极推动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服务业市场体系,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积极引进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以及优势企业,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
(6)加快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改变我省工业主要处在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加工环节的状况。支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和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要在通信设备、生物与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发展上取得较大突破。完善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电站装备、大型石化装备、轨道交通设备、纺织装备等重要领域装备的本地化。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石化、能源、汽车、船舶和钢铁等临港重化工业项目。实施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万亿技改促进升级计划和万家企业信息化工程,引导促进企业加快由一般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为主转型,使我省纺织服装、皮革塑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用设备制造、建筑材料等重点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居全国
前列。全面提升块状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园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基地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5%以上。
(7)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着力改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和比较效益低的状况。积极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以规模化专业大户经营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分级负责制,切实保护好1500万亩标准农田,确保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做强做优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养殖、竹木、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10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主要动植物种子种苗、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10个农业高科技产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机械化,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推行责任农技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加强“农民信箱”、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三、优化要素支撑结构,加快构筑节约集约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8)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积极引进大院名校,进一步发挥在浙部属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围绕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围绕主要行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创新,建设50个左右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围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鼓励和支持高校、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成为面向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000家以上,国内专利授权总量6万件以上,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70%以上,争取为主制修订国家标准200项左右,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到90%以上。(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9)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战略,不断强化人力资源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加强素质教育,普及15年教育,义务教育完成率每年不低于98%,85%以上的中小学达到建设标准,75%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等级标准,等级幼儿园覆盖面85%以上,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到250人左右,完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钱江人才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回归计划”、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以创业创新人才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人才总量达到860万人,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500人左右,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超过60%,高技能人才超过150万人。
(10)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制定12项节能降耗强制性地方标准,推广实施500余项重大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千家重点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五年综合节能3300万吨标准煤以上。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和节水节材等工作。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六大工程”,整体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单位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
消耗量分别减少20%和15%。深入实施污染减排、水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和生态创建等八大工程,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2%以上,80%以上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35%以上的县(市)达到省级生态县(市)标准,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四、优化需求结构,加快构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新格局
(11)促进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把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能力作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群众的消费预期,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调整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低保农户除外的70%以上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低保家庭除外的70%以上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7年当地城镇低保标准的4倍,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12)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规划、土地要素配置、技术和环境标准等手段,引导和推动社会资金投向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坚决制止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组织推动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和千亿产业提升等“三个千亿”工程建设,五年总投资6460亿元,新增铁路60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
3.1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800万标箱,机场旅客吞吐能力2000万人次,发电装机容量1700万千瓦,加固病险水库980座、海塘500公里、钱塘江干堤300公里,完成4.8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200万平方米,建设通村公路10000公里,解决50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新建400个镇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和3000公里以上污水管网,加快建成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科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和低丘缓坡,加大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力度,积极盘活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地方金融体系,促进民间资金转化为发展资本。
(13)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统筹国际国内发展,切实改变依靠数量、价格竞争的外贸增长方式。引导企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积极开拓和巩固国际市场,推动优势企业多形式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和创建国际品牌,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先进技术装备和紧缺资源性商品进口力度。健全国际贸易预警和摩擦应对机制,加强对企业、行业组织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壁垒等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五、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加快构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4)积极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国家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三带三圈一群两区”发展布局,加强分类指导。深入推进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建设,结合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实施,进一步明确重点开发区域战略定位和重点开发区块产业空间布局,完善区域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要素支撑保障体系,推动环杭州湾地区加快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推动温台沿海地区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充分发挥我省山海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大力发展港航业和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产业,积极推动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山区休闲旅游等产业,建设“海上浙江”、“山上浙江”。进一步创新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深入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推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产业和劳动力双向转移。
(15)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杭州、宁波、温州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不断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镇。认真总结和推广义乌强县扩权试点经验,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全面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推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提升。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扎实抓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16)积极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对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加强与兄弟省份的经济技术合作,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与央企开展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大力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来浙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引导省内企业以浙江为总部跨区域发展。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积极推进跨国并购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快培育浙江的跨国公司。
六、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政策保障
(17)不断创新和完善促进企业主动追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引导监管作用,形成倒逼机制,使政府导向目标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深化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改革和战略性调整,完善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模式,支持企业重组做强做大,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参与收入分配,探索推行期权期股制度,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深化水价、电价改革,完善水权、排污权交易和土地优化配置制度,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企业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健全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推行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18)不断创新和完善促进政府自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科学的导向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强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成效的考核。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保障,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效能和行政监督机制,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行行政审批全程代理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推行政府信息公开。
(19)不断创新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引导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政府公共资源,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引导支持力度。完善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对分散在各部门的省级财政性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扩大资金规模,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完善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宣传和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省对市县营业税当年增收上交省部分予以返还奖励;对省级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当年增收部分给予市县20%的奖励;对当年引进的全国
性金融保险机构总部(或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给予引进地财政一次性奖励;各地政府应拟定鼓励工业企业二、三产业分离的有关政策。完善落实要素保障政策,引导促进各地优先安排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先进临港重化工业等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引导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和成长性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推进优势企业上市,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制定实施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政策。完善落实价格引导政策,加快实现商业用电、鼓励类服务行业用水与一般工业同价,加大差别电价和阶梯式水价政策实施力度,逐步推行行业超限额标准用能加价政策,加快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
七、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组织领导
(20)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保障作用。各级党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能力和实绩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善于领导创业创新、善于推进转型升级的领导核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完善目标责任制度、协调和督查考核制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泛宣传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新知识和先进典型,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努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 篇6
如果说毛泽东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让人们对武汉长江大桥和三峡工程难以忘怀,那么30年前的一部《话说长江》电视纪录片,则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直观完整地看到了母亲河的旖旎风光,重温了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长江之歌》,至今令人荡气回肠。
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全长6211.31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长江流域全长约3219公里,南北宽约966公里,流域总面积1809500平方公里。长江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流域面积占了全国的18%、人口占了全国的36%、GDP占了全国的37%。
7月21日,习近平主席冒雨考察湖北。站在武汉新港阳逻港区,他深情嘱托:“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努力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紧接着,李克强总理9月21日在国家发改委呈报件上批示:“沿海、沿江先行开发,再向内陆地区梯度推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请有关方面抓紧落实,深入调研形成指导意见,依托长江这条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带动中上游腹地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
9月23日,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在京启动《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工作。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认为,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必须“向内”使劲,当务之急就是要壮大能够支撑转型升级的长江经济带。
为此,10月份以来,由国家发改委及交通运输部两部委负责牵头,对长江经济带的9省市进行密集调研。除了牵头的发改委和交通部外,还有工信部、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
据了解,《指导意见》所指的“长江经济带”涵盖沿江七省二市: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云南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重庆市、上海市。
【背景】
被分割的长江
世界各国城市和经济的地域分布,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集聚是一大基本特征,美国密西西比河、欧洲莱茵河、俄罗斯伏尔加河等无不如此。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率先启动了沿海开放战略,形成了经济实力雄厚的沿海经济带。
长江流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从上海江南造船厂,到汉冶萍公司,再到中国的三线建设工业,支撑起中国从原材料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完整体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曾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然而由于浦东开发带动流域发展的战略实施不是很连贯,后又逐渐被长三角、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渝城市群、云南桥头堡建设等层出不穷的区域战略所分割和替代,导致长江流域的整体开发相对滞后。进入新世纪,长江流域经济基本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长乐认为,正是没有一个整体的战略,导致整个长江流域的互动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较弱。“由于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地区之间、区域板块之间相互影响、渗透,甚至分割,过去流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因受到其他区域板块的影响被打破了,所以长江上游、中游的省市并没有形成跟下游的互动格局。”
具体表现如,改革开放初期,以广东为首的珠三角迅速崛起,对长江中游部分省份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上中游的一些省市主要货物的出海口并不选择长江口,而是选择珠江口,或者选择广西的北部湾地区;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也受到来自南方的比较强烈的影响,比如四川人、湖南人、江西人首选外出打工地点是广东,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安徽、江浙则靠拢上海,湖北有自身特殊性,重庆也独树一帜。这就造成长江流域作为一个统一的流域经济,受到了来自其他区域板块的影响和分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也表示,过去,江西和湖南对长江的依赖性不是特别强,江西沿江的城市就是一个九江,湖南就是一个岳阳。而江西的出海口有三个:长珠闽,湖南主要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际上,长江沿线最主要的城市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它们对长江的依赖性要大一些。
对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滞后,陈耀进一步指出,“长江经济带首先是指黄金水道,水运是它的核心,而内河航运在各种运输方式中一直处于衰落期。”
近年来,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建设和上游三峡库区的形成,长江上下游航运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宜昌至安庆段航深仅3.5米至4.5米,与上、下游航道相比,标准明显偏低。“中梗阻”问题凸显,成为扼制长江黄金水道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瓶颈。三峡船闸于2011年已实现货物年吞吐量逾1亿吨,提前20年达到预计目标,在货运高峰期,船舶在三峡船闸前待闸的时间长达10天以上,严重影响了长江的航运效率。
此外,长江航运还受制于一些桥梁的高度不够,大船无法驶过,比如南京长江大桥无法使得万吨货轮进入中游。还有长江流域近几年经常出现干旱,洞庭湖、鄱阳湖等几大湖泊都发生过干枯现象,这将对长江航运产生一定影响。
“流域经济有它内生的优势,不是一般的区域所能替代的。如今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天然的黄金水道,把彼此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徐长乐说,再加上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现在到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种跨区域的、大的战略实施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
【机遇】
中国经济新支撑
当前,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长江经济支撑带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现阶段实现“中国梦”的空间经济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刘勇表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其中之一就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西部经济增长跑赢东部,GDP增速保持了两位数。在此大背景下,长江流域经济作为三大支撑带之一的区域战略的重要性显露无疑。该区域位居中部,区位最优,人口最多,潜力最大,意义也最为重大。
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廖元和认为,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的东中西三大部分,是中国农业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打造长江经济支撑带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也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最可靠的保障。
9月29日,万众瞩目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总体方案》提出,将对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
自贸区为什么落户在上海?“长三角是长江的龙头,龙头摆起来,龙尾就可以甩起来。”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表示,上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位于国家整个沿海地区中端,后面是长江流域,辐射腹地广,而且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城市密度最高和经济活动密度最高的两大地带。
2012年,沿江七省二市GDP总量全部跨越万亿元,中国城市GDP最新排名中,沿江七省二市在前50强中占据16个席位,其中上海、重庆、武汉、南京分别位居第1、第7、第9和第13位。
北京大学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表示,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沿海经济带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带。要打造长江高收入经济带,使之成为中国经济“第二季”新的支撑。
有人将中国的沿海和沿江开放比喻为“弓箭战略”:沿海是改革开放的一张弓,长江流域则好比一支箭。扣发长江利箭,将中国改革开放推向新高度。
而陈耀则认为,长江经济带正从T字型演变成哑铃型,以上海为龙头的下游和以成渝经济区为中心的上游同等重要。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不能得到很好发展,中国的能源安全、生态保障、资源开发等都会受到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会受到掣肘。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地区。
“打造长江经济支撑带,对长江流域地区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并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格局和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效率。”长江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刘友凡说。
11月9日,在武汉召开的首届长江经济支撑带合作论坛上,来自北京及长江沿线省市的专家学者呼吁,沿江七省二市要加强流域合作,依托长三角、中三角、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形成新支撑。
日前传出消息,武汉正借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打造长江经济支撑带的新机遇,谋划申报光谷国家级新区,一旦获批,将成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突破。武汉的“长江梦”不可小觑。
【问题】
产业同质化严重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10月14日在位于武汉的交通部长江航道局调研时说,“长江经济带是继中国沿海经济带之后,最具有竞争力和活力的第二大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上最重要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因此在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在投资结构、运输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沿江产业结构的问题。
的确如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江沿岸有武钢、宝钢、攀钢、南钢、马钢等五大钢铁基地,近十家炼油厂,化工企业达40万之众,仅江苏境内就布局了8大临港化工区,化工企业超过10万家。钢铁产量占全国的36%,汽车和石化产量都超过全国的40%。
钢铁、化工、医药、造纸等“三高”产业争相布局沿江,不仅造成了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而且对长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污染隐患。此外,港口重复建设、争抢货源、船企恶性竞争,等等,也折射了长江航运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产业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中最难的环节,因为产业决定各个地方的发展,涉及各自的利益。”陈耀指出,过去各地方都愿意上钢铁、石化等大项目,这样能拉动GDP,带动就业,而且长江沿线的产业布局比较混乱。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和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李超在一篇文章中曾指出,长江经济带内各省区工业结构相似性很高,并呈现出“两头略低、中间较高”的特点。上海、安徽、云南等省份的平均相似系数在0.88以下,而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的相似系数均在0.93以上。在长江经济带的9个省会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主导产业都集中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建材、重型机械、电子信息等。
从产业结构同构化的原因来看,各地规划的趋同是产业同构的源泉之一。如与上海相距不远的15个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中,有11个城市的主导产业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有8个城市为石化业,有12个城市为通讯产业。
以汽车工业为例,长江经济带内的十堰、上海、武汉、重庆、南京、芜湖、南昌、成都等地,都把汽车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由于产业、产品同构,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搞不公平竞争,保护本地车企的事情至今依然存在,本应通力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也被人为分割市场。
此外,在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遍地开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沿江各省市又纷纷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有些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各地越建越大的港口配套物流园区空置率也居高不下,不同层次的开发园区更是遍布沿江各个城市,而且呈现产业趋同和恶性竞争。截至2012年11月,全国10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沿江七省二市就有32个,比例超过30%。
对于如何围绕产业配套,开展上下游地区省市间的分工合作,形成经济互补、实现共赢等,各省市很少表述。倪鹏飞和李超认为,这种由不同行政区域所引发的产业同构化问题,导致城市功能不明,区域间产业关联度小,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严重影响了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进程。
以安徽皖江城市带建设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为例,二者规划的主导产业l京人相似:皖江城市带建设共确定六大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分别是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则确定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四大优先发展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也基本局限于本行政区划内。
重庆和成都作为西南地区两个特大城市,相距仅300余公里。以这两个城市为依托构建起一个大的经济板块,实现产业互补,是两地的共同愿望。但重庆直辖后,由一个省内经济区跃升为省际经济区,由此带来了两地经济发展的离心倾向增强。成渝经济区尽管已在2011年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双方在上游中心地位和产业竞争方面非常激烈。
譬如信息产业,成都本来在此方面胜过重庆,但重庆近几年大力引进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等世界名企,形成了亚洲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而且正在建设国家级云计算基地。还有汽车产业,重庆本是汽车名城,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在西部首屈一指,但成都不甘落后,吸引大众、吉利等汽车制造商强势人蓉,与重庆形成竞争格局。据报道,重庆和成都目前都在向国家申报第二国际机场建设。
【挑战】
体制机制障碍
在首届长江经济支撑带合作论坛上,湖北省副省长许克振表示,长江流域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城市发展不平衡、行政分割问题较为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加剧,给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所以加快长江经济支撑带建设迫在眉睫。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中最本质的也是很难解决的是行政区划带来的利益分割,这就需要有一个高级别的协调机制。”陈耀认为,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打破行政藩篱,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应该成为重点攻克的领域。
1985年由沪、宁、汉、渝4个城市发起并成立的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已发展为长江流域内的29个大中城市,其市长联席会议是协调会的最高组织和活动形式,每两年举行一次。
“但这种协调机制的作用很有限,基本是开会、通报情况、签订一些合作协议等。”陈耀说。
后来,水利部长江委员会担任了长江沿线省份对于流域开发的工作协调。长江委还成立了长江技术经济学会,专门研究长江经济等问题。作为副部级单位的长江委员会,甚至举办了数次长江论坛,其中生态、流域开发等问题被涉及,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部门参加。此后交通部也参与进来。不过,交通部仍只是限于航运开发。
杨开忠指出,现行的行政分割问题较为突出,区域之间没有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产品要素和资源流通受到限制。为此,杨开忠建议,要抓住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实施两大战略,一是全面深入推进全流域开放的空间一体化,包括:建立健全全流域开放的共同市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借鉴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经验,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直属国务院的、作为公司实体的长江流域综合管理局;立足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建设武汉、长沙、重庆等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推进全流域黄金水道升级版建设,完善全流域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发挥长江流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聚集区之一的潜力和优势,建设创新型流域。
面对“九龙治水”的现行长江管理体制,除了建立长江流域管理局,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马建华认为,尽快建立长江流域跨区域和跨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长江治理开发保护和支撑带建设的路线图,建立若干合作机制,包括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等。
湖北省三峡办副主任丁凡璋建议从以下方面推进区域合作:一是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编制《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总体规划,使长江经济带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调互动、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二是搭建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合作平台,沿江9省市要进一步破除体制壁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要素流动与产业再配置的作用。三是要加大对三峡坝区物流建设支持力度,打通长江中上游水路交通梗阻,加快三峡坝区物流建设已刻不容缓。
对于湖北如何创新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小组成员吴传清认为,要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原则,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和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从省域层面而言,一是创建长江干流经济带与汉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二是创建湖北跨江(长江、汉江)开发联动体制机制。从跨省域层面而言,重点是积极参与长江全流域联合开放开发,创新与长江上、中、下游联动发展体制机制。从国家层面而言,湖北应以履行“建成支点”国家使命为契机,积极创建省部合作共推湖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专家学者们呼吁,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除了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还需要加快长江开发保护立法工作,从法制层面加以保障,使滚滚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生态长江和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规划】
六个方面转型升级
目前,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已启动编制“长江经济带”规划。长江沿线的七省二市也在加紧编制上报涉及本地的经济开发战略,为国家出台长江经济支撑带规划作参考。
按照规划设想,长江经济带将依托4大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依托这4个定位,最终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形成转型升级新的支撑带。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主任王崇举认为,重要的是找到区域联动的动力,不让规划流于形式。他认为,中国不只是需要沿海,沿江和延边开发都不可或缺。
据了解,《指导意见》将从综合交通、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对外开放、生态廊道和机制体制创新等六个方面,升级、再造长江经济带。
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在湖南调研时表示,本次调研活动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交通方面,其核心是综合交通运输;产业方面,既有产业转移的问题,也有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新的支撑带;新型城镇化方面,如何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布局,在沿江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能力和水平是一个大问题;开放的方面,如何适应国际国内发展的环境新变化,如何有机整合已有政策举措;生态方面,如何保护生态,构建长江生态经济走廊;体制机制方面,在政府的引导下,用市场、自治的办法,改革创新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湖北省副省长许克振对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提出“六个加快”:加快建设综合交通物流带、加快构建产业分工合作带、加快形成新型城镇连绵带、加快建设开放开发先行带、加快构建生态环保示范带、加快建设改革创新试验带。
未来中西部将重振历史辉煌,与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没有中西部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那么长江流域该如何发展?
刘勇表示,硬件上要推进两项内容。一是打造长江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搞好沿江城镇带建设。软件上,则要率先建设长江流域一体化市场,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此外,要利用好上海自贸区建设机会,争取更多自贸区设立,同时争取成为扩大内需和产业转移试点区,通过设立长江流域高层协调机构,使得相关规划能顺利实施。
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是长江经济支撑带的重中之重,有关人士指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之间存在显著的产业梯度和要素禀赋差异,产业能级沿长江流向呈现递增趋势,要素丰裕度则沿长江流向递减。在要素价格普遍上涨的当前,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应该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展开更高层次的分工合作,对符合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应加以优化升级,对比较优势错位的产业则可以利用天然的长江航道和发达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实施产业转移,从而在全流域范围内形成一种立足于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分工格局。
此次长江经济带规划首次将云南纳入,而将浙江“移出”,对打通长江黄金通道,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云南省的16个市州中有7个在长江沿线,云南水富县的港口为长江第一港口,而此前一直被纳入长江范围的浙江,地理位置其实并不沿江。
陈耀认为,深层次原因是国家要打造双向开放的格局。上海及自贸区是对外开放程度更高的一极,面向发达国家。而云南是我国面向西南开发开放的桥头堡,对构建中巴、中印缅经济走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利于我国东西部互动以及我国与南亚国家经济一体化。
“当前,我国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中国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和第三亚欧大陆桥‘二龙’,做活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这颗‘明珠’,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升级版’建设的关键环节。”云南省经济研究院院长段钢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
许多专家认为,国家出台长江经济带规划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经在向长江流域转移,本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重在一体化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和转型发展,强调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和创新驱动。
日前,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
湖州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路径初探 篇7
1 湖州块状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截至2011年, 湖州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块状经济有34个, 实现规上销售收入1925亿元, 占全市规上销售收入的60%以上。34个块状经济中有四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和四个市级产业集群示范区, 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分别为德清生物医药、长兴蓄电池及新能源、南浔木地板、安吉椅业, 市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分别为织里童装、吴兴金属材料、南浔节能电梯和安吉竹业。2011年, 八大产业集群共完成全部销售收入1336.9亿元, 增长19.1%。其中规上企业销售收入780亿元, 增长16.5%, 规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0.6亿元, 实现利润38.1亿元, 分别占全部规上企业利税总额的39%和利润的38%。
资料来源:湖州市经信委
2 湖州块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总体规模小, 集聚支持能力弱。
尽管湖州的块状经济总量达到了49个, 但从发展看, 总体规模非常小, 百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只有8个。块状经济主体以传统的纺织、建材为主, 技术型块状经济的主体地位非常不突出, 产业链窄, 并且龙头企业缺乏, 带动作用也非常不明显, 形成现代产业集群的支持度不够。同时, 信息、技术、市场等各类资源的整合能力弱。
2.2 产品层次低, 竞争力不强。
从目前湖州的块状经济看, 都属于典型的生产加工基地, 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 比如纺织面料, 竹制品等, 而且, 根据调研, 几乎没任何竞争优势, 低成本、低价格, 低劳动力, 很多产业进入门槛极低, 投资量小, 缺乏创新和技术, 产品很容易模仿。许多企业都模仿同一个产品进行重复生产, 相互抄袭, 无序和恶性竞争严重。
2.3 缺乏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支持体系。
近年来, 湖州市各级政府对提升块状经济和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都比较重视, 也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性的政策措施。但是, 指导能力非常弱, 没有强大的抓手, 造成规划是规划, 实际归实际, 产业发展继续无序。支持块状经济发展的区域中介公共服务平台还不完善, 虽建有童装、转椅、电磁线、竹木制品等一些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但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的创新能力还不强。另外, 行业协会也不完善, 科研培训机构也不健全, 无法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3 湖州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3.1 必须充分重视产业规划布局的引导作用。
加强块状经济的规划和布局, 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 特别是发展和壮大时期, 更值得把握和强调。我们认为, 布局规划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要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 因地制宜。要从当地产业特性、经济基础、环境基础和文化基础出发, 从发挥各种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研究产业布局。二是要将产业集聚发展和城市发展相结合。将特色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整体规划、同步推进, 引导块状经济向园区集聚, 减少中小企业进入成本, 促进优势企业更快发展。三是要将规划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按照投资导向要求, 正确把握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规划执行的随意性, 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
3.2 必须引导块状产业逐步向各类工业园区集聚。
区域块状经济的显著特征是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的统一。促使企业向园区集聚, 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最大外部规模经济。因此, 在推动企业集聚过程中, 必须十分重视园区的建设。通过加强各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公共设施等基础条件, 使工业园区成为发展块状经济的主阵地。当然, 在企业集聚问题上, 也有一个阶段性、渐进性的问题, 一般来讲, 块状经济在初创时期, 大部分企业规模小, 以家庭作坊为主体, 这一阶段强调集聚, 会提高运行成本。但是, 当发展到一定阶段, 需要改善生产环境, 提升产业层次, 这时, 政府就应加强引导, 促使企业加快向园区集聚。织里镇童装“三合一”的模式, 曾经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几次火灾的发生, 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时, 政府加大了规范管理的力度, 现在已建了大批厂房, 对投资业主适当进行了补偿。接下来, 将动员童装业主进入标准厂房, 当然, 这一工作会有难度, 但是, 只要加强和规范工业园区运作机制, 促进园区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强对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的引导, 鼓励这些企业向园区集聚, 块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会有大的提升。在吴兴工业园区里建设童装标准厂房, 引导童装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3.3 必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中小企业的基础作用。
块状经济在初创时期, 进入门槛低, 也具有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 由于企业基本上处于原始资本积累期, 很少会有大企业进入。但当块状经济形成一定规模, 产品和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外部竞争也日益激烈时, 就迫切需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因为大企业、大集团生产、流通功能强, 而且具有较强的高出资、技术研发等优势。可以说, 没有大企业带动的块状经济, 就会始终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 不可能形成品牌, 也不可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织里童装企业中, 最大的是金童王, 仅5000万销售额, 6000家企业自成一体, 封闭运行, 无法形成产业导向下的链条分工, 无法形成统一品牌。因此, 要打破这种格局, 就只能在引进和培育上下功夫。从培育的角度讲, 就因对优势企业和重点企业, 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促其做大做强。
摘要:块状经济是指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区域集中、产品趋同的产业组织形态。湖州市是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 在湖州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显现, 但整体层次低, 发展速度慢的制约因素始终存在, 本文结合湖州块状经济发展现状, 提出相关的转型提升的路径思路, 旨在为湖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块状经济,湖州,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2007年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报告[J].浙江经济, 2008 (17) .
[2]浙江大学“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发展”课题组.块状经济:内外交困中的突围.浙江经济, 2009 (7) .
[3]黄彩花.提升区域块状经济的四条路径[J].浙江经济, 2008 (2)
[4]来芸.浙江块状经济集群创新效应的产业升级[J].知识产权, 2008 (3) .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论文 篇8
1现代庄园经济的概述
中世纪欧洲农业经济的基本形式以传统庄园的形式展现, 传统庄园的构建以当时封建采邑制为其建设基础, 同时还可将传统庄园看作是政治-经济-社会基本体系的一个缩影。传统的庄园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此庄园经济在其成型时便成为了当时欧洲的主要经济形势, 并成为了整个中世纪的主流经济形势。在新航路开通后, 欧洲殖民者开始向亚、非、美三大洲大肆掠夺土地, 并在其掠夺的土地上大肆建造各类庄园。与欧洲的传统庄园相比此类庄园具有一定的不同之处, 它属于美国奴隶所种植的庄园, 并且此类庄园是奴隶制度和资本主义结合下的产物。传统的庄园主要包含了房屋或城堡、田地、牧场以及林地等, 在此庄园中人们主要从事传统的种植业, 此类农业的生产水平较低。后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庄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家庭式的产业, 这类庄园在种植的基础上结合了人们的休闲娱乐和度假游玩, 这类庄园在发展过程中带领着西方农业走线集约化的经营道路, 实现西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在20世纪中期,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首先出现了现代庄园经济, 并且此庄园经济在发展中以现代资本全球市场为基本发展条件, 利用崭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 以实现农业的有机生态价值为其目的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80年代后期, 此类庄园开始向连锁经营和产业庄园轨道发展, 现代庄园的这一转变使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发生转变, 并且在这些国家中创造了一些经济奇迹。我国台湾的"观光农业"、"市民农园"以及日本的"都市农业"等, 其实质上也在庄园经济的范围之内。而在越南, 现代庄园经济模式格式农村经济的重要形式。
在我国最早的庄园制经济始于东汉时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此庄园制经济至魏晋时达到鼎盛时期, 之后庄园经济则进入衰落期, 经过不断地发展庄园经济到唐朝中期再度繁荣起来。传统庄园制是建立在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田产经营组织制度, 而这种庄园制度所表现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征。而本文所要论述的现代经济庄园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情况下, 以保持农村经济体系为前提, 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 利用标准化合约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而这些庄园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资本农业。
2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现状
(一) 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在我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由此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十七大会议中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内容包含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四项主要内容,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建设内容被放在首要发展位置, 因为我国农村的发展主要靠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 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现状。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在农村土地所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农业生产方式在不断创新, 并逐步走向新型的农业化道路。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就是要将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发展我集约型、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和发展地区特色产业, 并依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就业率, 提高农民的收入。在农业发展工程中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对传统的农业进行改造, 以发展新兴农业。
3现代庄园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 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施现代庄园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此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
农村经济要想摆脱传统落后状况就需要对传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突破。这里所说的突破主要是指对于资源分割的突破, 即是在农村走联合生产道路, 将农业经济发展成为一种规模经济。此农业规模经济即是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联合。而现代庄园经济即是突破了传统的承包责任制, 采用"企业+农户"的模式, 实行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第二, 在我国众多的在城镇中以工业化发展来吸纳农村人口是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发展的一条相对较好的道路, 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在农村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同时还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 因此制约的了工业化的发展。由此庄园经济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纵观近年来我国发展起来的一些庄园经济, 他们发展的条件都不具有一定的农业特色和工业优势, 由此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 现代庄园经济的优势。现代庄园经济充满了生机活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第一, 农村经济和股份经济进行有机结合;第二, 农业产业化经济和商业化经济的有机结合;第三, 地区自然条件优势和社会资金的有机结合;第四, 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混合体。现代庄园经济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各种资源的增值潜力, 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促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以农业产业的视角来看现代庄园经济主要具有市场前景好, 农业产业的成本利润高, 绿色食品畅销, 农业的发展空间大和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从城市需求的视角来看,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加大, 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 回到乡村中患者巨大的压力。在庄园中人们可以通过采摘水果、蔬菜或是随意的巡视牧场等体会田园生活。因此, 城市居民对农村庄园的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的需求会大幅上升。
(三) 现代庄园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代庄园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虽然现代庄园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但是现代庄园经济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是肯定的。
4现代庄园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 现代庄园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链接作用。现代庄园经济将企业、城镇市民和农民连接在一起。现代庄园的经营主体通常为一些大中型企业, 其投资主体则以市民为主, 生产主体则是农户, 在其经营过程中将庄园企业、市民和农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并在其经营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和资源重组, 进而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 在参与各方获得效益的同时是各方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
(二) 提高我国土地利用率, 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现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但增加, 而人们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 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而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方式。现代庄园经济通过有偿转让以获取大量的农业土地资源, 通过大规模土地的转让为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经营提供了可能性。现代庄园经济的发展的本质性质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并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经营来获得最佳的投入产出比。现代庄园经济实现了土地集中规模经营, 而庄园主所拥有的资金要比单一农户多很多, 并且庄园主拥有更为敏捷的扑捉市场信息的能力, 并且一个庄园与一个农户相比具有更强的抵御市场风险冲击的能力。这样的经营模式便实现了土地的集中管理, 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三) 促进农业产业的创新和企业拉动力的提高。目前, 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低层次运行和难以突破的困难, 而产生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已有的龙头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很难与农户之间建立共同的利益体, 由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的局面, 这样的经营方式便无法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而现代庄园经济是由大中型企业着手开发和建设农业领域, 这样便促进我国农业开发出具有企业制度、融资功能、市场开拓能力和转化功能的龙头企业。
(四) 现代庄园经济促进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利用,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而农业科技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换句话说科学技术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庄园经济发展的条件是聚集大规模的资本, 之后通过对高新农业的开发和利用, 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加工, 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 这过程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科技、生产、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
5结束语
现代庄园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此农业发展模式以现代资本全球市场、有机生态价值、崭新的科技技术以及新的管理模式为其核心要素, 将此应用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利用, 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利用现在庄园所具有的优势促使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提升, 此外还实现了科技、生产、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兴邦, 钟景林.庄园经济现代农业发展"加速器"[J].农村工作通讯.2010 (07) .
[2]杨文海.发展现代庄园经济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08 (12) .
[3]陈良正, 冯露, 罗雁等.国际庄园经济发展经验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经济发展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11) :3432-3438.
[4]方中权.对我国农村实施庄园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8) .
农村经济报道“转型升级”的策略 篇9
农村经济报道需要“转型升级”的背景
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是农村经济报道需要“转型升级”的客观条件。
首先, 我国农村经济在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当前,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 各地都在坚持以市场改革为取向,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但我们也应看到, 在农村经济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 如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收益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发展不均衡等。由此可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引导传统农业不断融入市场、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改变城乡经济二元化格局, 这是新时期政府农村经济工作的难点, 理应成为今后农村经济报道的重点。
其次,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国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缩小, 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困难加大;一些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企业减薪或裁员, 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就业和增收, 部分地区出现农民工返乡潮。在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阶段, 尤其应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为此, 新闻媒体必须把国家利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强化涉农新闻特别是农村经济报道的比重。
再次, 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定位。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 新世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聚焦三农。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二十字基本工作方针, 重点突出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新闻媒体应该时刻关注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调整变化, 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经济报道, 以发展的眼光和崭新的视角, 创新农村经济报道。
农民对经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是农村经济报道“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首先, 农民增收的现实愿望带动其对涉农经济报道需求的增长。当前,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收入逐年递增。很多农民不再拘囿于粮食生产及传统农业种植模式, 开始重视经济作物的生产、养殖业的发展及其他各类经营活动, 因此农民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需求剧增。新闻媒体涉农经济报道的深度、广度、权威性以及反馈速度便成为其获得农民认可的切入点。
其次, 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其认识到农村经济报道的性, 认识到媒体的力量和信息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媒体提供的涉农经济信息去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理念、学习成功典型的创业经验以增加收入、创造财富。
我国农村经济报道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村经济报道比重偏低。传媒资源是社会公共资产, 每个社会成员均应享有。而我国的大众传媒基于广告收益及信息成本的考虑, 在经济信息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农村受众等弱势群体的传媒歧视, 偏重于向社会强势阶层提供经济信息服务, 这就使得农村经济新闻比重偏低, 与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80%的国情不相适应, 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 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报道视角陈旧, 没有跟上形势发展。当前农村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农村受众的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综观当前的农村经济报道, 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报道视角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不能跳出旧有的农村经济报道的思维定式, 报道内容因循守旧, 报道形式不思创新, 逐步僵化, 既得不到广大农村受众的认可, 也失去了应有的广告市场。
报道内容脱离实际、远离农民, 不能反映农村经济的现实情况。很多从事农村经济报道的媒体工作者对农业、农村、农民缺乏深入了解, 不清楚农村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及发展的新态势, 不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农村经济报道假、大、空的成分多, 务实的成分少, 浅薄的内容多, 深刻的内容少, 对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实际的指导价值;更有甚者, 部分媒体工作者既不熟悉各种涉农政策、法律、法规, 也没有深入农村经济生活的第一线, 在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 闭门造车, 不是为“农”作报道, 而是为完成任务而作报道, 所作的农村经济报道背离客观事实, 对农民起到了误导作用。
“以农民为本”报道意识的缺失。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 也是农村经济报道的主要目标受众, 所以在农村经济报道中农民理应是被表现的主体,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农民的报道主体地位被边缘化了。综观我国各类媒体的农村经济报道, 大多以政府的农业部门或政府官员为报道的主体, 主要内容要么是领导视察新闻, 要么就是某个地区的某种农产品喜获丰收的工作成绩, 要么就是用一些统计数字去描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等大好形势, 而反映当前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以及有关涉农经济政策解读、农产品供求信息、创业致富知识等农民急需内容的比重相对较低。
片面强调信息的传播数量, 信息的实用性不强。现有农村经济报道所传播的经济信息表面上看数量多、信息全, 但存在信息传播重点不突出、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如, 有些涉农针对性的实用型涉农经济信息的传播力度不足。在大部分农村经济报道中, 反映产中生产形势的信息比重过大, 而农民更需要了解的那些反映产前预测、产后加工与流通的信息比重偏低。从信息层次来看, 存在着表面信息多、深层次综合分析以及帮助农民进行决策的信息少的问题;农村经济报道所传播的信息一般仅涉及农业信息, 与农村工业、服务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等有关的信息很少, 不能满足农村各阶层农民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需求。
有关涉农经济政策的解释性报道力量薄弱。根据农民的特点, 只有对涉农经济政策进行全面的阐述、清晰的解释, 才可以使其更好地领会政策的内涵, 这就需要媒体运用解释性报道来完成此项任务。解释性报道注重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 以解释新闻事实的原因、影响、发展趋向及深层意义。在农村经济报道中, 解释性报道主要运用于党和政府的涉农经济政策的解读, 而现有涉农经济政策的解释性报道存在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大部分媒体有关涉农经济政策的报道仅涉及“新近出台了哪项政策”、“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这种单纯的信息传播使农民不能了解党和政府的涉农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和前景, 也不能了解自己通过这些政策能得到哪些实惠,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政策传播的目的也就无法落到实处。
新时期农村经济报道“转型升级”之路径选择
调整宣传战略视角, 切实将农村经济报道摆到重要位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农村经济报道的重点应该与时俱进, 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在我国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 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从政治高度着手,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改变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思想, 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意识, 增强对农村经济报道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农村经济报道的比重, 用崭新的视角去追踪、记录和反映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用大众传媒的力量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民更新观念, 树立市场意识。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当前, 很多农民观念陈旧, 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市场意识淡薄, 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因此, 当前农村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农民破除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思想, 使其树立市场意识、自主创业精神以及科技增收的理念。农村经济报道应该对农业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介绍, 为农民提供各种实用经济信息, 培养农民的按需生产意识、大市场意识、适度规模意识和竞争主体意识, 使农民可以在充分了解农业市场的情况下, 自主创业、自主生产、自主经营, 提高农民的判断、分析和决策能力, 使其成为具有市场意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的新状况, 是确保农村经济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首要条件。农村经济报道应该以全新的视角和农业观去解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 农村经济报道的重点应该涵盖统筹城乡发展问及农产品价格问题等诸多方面。在报道中应明确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引导农民树立科技增收观念, 重点报道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 拓宽农民增收思路;宣传政府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规划;传播并解释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各项措施;引导农民按照自愿原则, 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
传播的涉农经济信息要有实用价值。农村经济报道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 应该包括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村经济政策服务、致富信息服务、农业知识技术推广与咨询服务等。农村经济报道的信息传播不能简单地以信息数量为标准, 应该强调实用性和实效性原则, 增加预测性经济信息的比重, 加大对农村工业及服务业信息的报道力度, 重视信息传播深度。此外, 农村经济报道也不应该仅是简单的信息传播, 应树立多方引导的意识, 帮助农民转变传统观念, 学会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 去指导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 农村经济报道应该注意通过宣传典型, 为农民交流创业经验搭建平台, 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鲜经验及时总结传播, 以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推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加大对涉农经济政策解读的力度。当前, 农村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 各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村经济报道应该准确、迅速地宣传解释党和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 在新闻宣传中充分体现党的意志是根本。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报道, 应加大对党和政府的涉农经济政策的解读, 包括方针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过程等都应该对农民进行传播, 这有助于加强农民对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 同时对方针政策的落实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的报道, 会涉及很多专业用语, 农民对其的认知和解读较为困难。因此农村经济报道应该根据农民的特点, 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向农民释疑解惑, 使农民真正领悟中央的精神, 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变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以人为本, 创新报道表现手法。新闻媒体不是机械的传话机器, 对经济政策的解读、对经济信息的传播必须要体现人文关怀和创新意识。媒体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农民的阅读习惯和收视收听特点, 所作农村经济报道视角要开阔, 文字要通俗。过于宏观、过于高深的经济新闻, 农民朋友不会去看, 看了也不懂。所以, 一些经济现象、经济问题, 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 需要媒体做好“翻译”工作、解释工作。 (1) 而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 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最终目标, 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去进行理性思考, 以普通农民作为农村经济报道的主体, 所作的报道才能做到帮农民之所需, 从而取得报道的实际效用。
参考文献
适应新常态要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篇10
关键词: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出的战略研判。如何顺应“新常态”要求,主动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确立市场化的改革趋向,为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腾出空间、留出时间,成为即将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全面把握新常态对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的新要求
新常态“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发展思路的大转折”①。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的深刻变化,要求经济增长速度“换挡减速”,要求经济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收敛”,这必然对经济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
1、新常态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新常态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体系。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更好地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大市场”为趋向,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实现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通、平等交换。在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的基础上,以社会总需求为切入点,进行适度、有针对性的调控,增强微观活力,创造良好环境,形成市场和政府合理分工的治理模式,完善法律制度,实现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不合理干预。
2、新常态要求经济转型升级必须突出结构优化
传统产业供过于求,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以及小微企业的作用逐步增强,产业组织呈现出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新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比较利益较低。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②。经济新常态,必须通过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城乡二元结构正向一元结构转型,农村资源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并不断加快,农村发展现代化程度快速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推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趋势正在形成。
3、新常态要求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要有新动力
需求拉动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投资需求在传统产业已经基本趋于饱和,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新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逐步成为消费主流,对产品质量安全和供给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需求总体疲弱,国际竞争中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消失。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不断减少,生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正在减弱,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仅来自资源要素在部门间、地区间的转移,还将更多地来自部门内、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4、新常态要求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注重提质增效
据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是1978年的近3倍,这是由体制改革、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③。适应新常态,必须在产业内部通过竞争、兼并重组、淘汰低效企业来提高效率。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整个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还要有效化解经济增速下调暴露出的各类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等都需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既要减轻一次性风险冲击带来的影响,又要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威胁。
二、有效破解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
经济新常态要求加快转型升级,但转型升级的过程充满了困难与挑战。当前,经济体制转型进入攻坚期,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深化,经济结构调整艰难推进,开放模式亟需升级。因此,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效破解瓶颈制约,才能够顺利完成全面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
1、转变政府职能
传统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束缚了市场的作用,如主要能源价格由政府部门制定,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受政府管控等,导致靠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地方政府习惯于冲在经济发展一线招商引资,由政府给企业定项目,为企业融资提供财政担保,甚至替企业定投资方向、定技术路线,这些行政行为极大地降低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束缚了企业的手脚,抑制了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削弱了市场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的功能。因此,必须从顶层开始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职责范围,列出保留的权力清单,程序公开,依法行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对产业发展及企业的设立和业务许可、经营等列出负面清单,做到“法无禁止(限制、约束)皆可为”。政府部门更多地致力于建设和完善制度、标准以及对市场的统一、规范和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处罚等,加强对市场准入的管理和安全审查、反垄断调查、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企业创造权利、机遇、规则和准入均等的机会。
2、更新发展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实行赶超战略,经济发展侧重于把“蛋糕”做大,过于重视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在经济规模不断膨胀的同时,区域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越来越低。经济发展的包容性不够,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这些都说明当下的发展理念滞后于改革的现实需求,未能实现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打破“路径依赖”,正确理解新常态对增速换挡的要求,放平心态,保持战略定力,不以GDP论英雄,不搞大规模刺激政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在经济速度、结构、动力、制度和政策的态度和力度、方式选择等方面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
3、改革科技体制
科技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基础。总体来看,我国科技体制沿袭原有模式,行政化特征明显,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导致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科技成果产业化缺乏有效的载体和纽带,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④。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科技人才评价机制行政化,大学专业设置难以反映市场需求,创新驱动缺乏足够的创新型人才支撑。这就要求必须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培育壮大新产品、新业态。
4、重塑市场主体
企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靠垄断地位和优惠政策谋发展的路径依赖和政策依赖相当严重,对成本、价格不够敏感,主营业务利润明显低于非公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偏低,拖累经济转型升级。非公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经营粗放、“家族式”管理、经营行为缺乏长远规划等突出问题。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打造坚实的微观基础,是经济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
三、理清思路,重点突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关键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大市场、强政府”的新型市场与政府关系。
1、建设法治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不等于削弱政府在发展中的作用,在把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还给市场的同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科学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边界,既要把依靠市场机制能够带来较高效率和效益的交给市场,又要按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因此,必须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治环境,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依法改善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市场主体合理有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弱化“速度思维和规模意识”,强化对基层党委政府在质量和效益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核。统筹城乡、区域规划,打造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市场环境,让市场机制在统一的制度环境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梯度发展。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对涉及民众利益的决策和权力行为实行信息公开,不仅是征询意见,也要赋予民众法律知情权、参与权和诉讼权。要鼓励和保护群众各种形式的举报,并建立起对权力行为不当和权钱、权色、权权等交易的查处制度和机制。
2、推进产权改革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准确界定国有企业的功能,明晰各类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使命,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提供方向。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职业经理人制度为主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不同功能的企业建立有区别地考评指标体系、经理层选聘和薪酬制度,完善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以混合所有制引领国民经济创新发展,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
3、强化创新驱动
推动科研机构去行政化改革,明确界定政府在科研工作中的职责定位,为企业技术创新打造公共平台。赋予科研单位更多的研究自主权,以创新为导向建立面向市场的科技主体,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的支撑作用,理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鼓励高校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和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科技研发能力。
4、优化开放模式
支撑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为走的是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⑤。顺应“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的国际经济交往新趋势,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的作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中韩自由贸易区等链接周边、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建立由我国主导的区域性经济发展空间。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推动开放型经济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向质量与效益提升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充分借鉴创设“亚投行”的成功经验,从被动接受国际贸易规则转向积极参与规则制定转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EB/OL].人民网,2014-12-12.
[2]杜传忠:新常态关键应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EB/OL].搜狐网,2014-11-01.
[3]“新常态”要求中国经济产业转型和升级[EB/OL].中国行业研究网,2014-08-11.
[4]张占斌:新常态经济是全方位转型升级的经济[EB/OL].人民网,2014-10-15.
[5]张占斌:从战略全局研判中国经济新常态[EB/OL].光明网,2014-10-15.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资源角色 篇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16个方面、60条措施规划发展蓝图,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既是相关政策实施终端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宣传者和实施者,必须认真把握三中全会精神实质,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配好套、服好务。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着力点和增长点。保障好、服务好项目建设就抓住了服务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把握政策,优化项目。工业是涟源发展的优势、潜力和希望所在,但资源型和重化工产业比重相对过高,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加强年度用地计划的统筹安排。严格按照《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盲目扩张、重复建设项目一律不予供地。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强度,优先保障华天能新型建材、湘娄邵天然气、现代中药产业园等新型能源、科技、环保项目用地需求,重点保障涟水河综合治理、幸福城市棚户区改造、城西廉租房建设、农村公路改造、农村客运站场建设等民生基础设施项目,把有限的指标用在刀刃上。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国土资源要素市场建设,严格落实招拍挂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价格杠杆优化资源配置。
积极主动,服务项目。一是开辟和完善用地审批快速通道,进一步简化程序,加快进度,提高项目审批、报批效率。加大向上汇报争取力度,力争将更多的市属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笼子,争取更大用地空间。二是在供地方式合法、供地程序规范、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用地强度指标的前提下,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局部调整规划、项目嫁接等措施,创造供地条件。三是加大对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力度,坚持超前介入,主动服务。依法依规推进征地拆迁工作,集中力量打好征地拆迁攻坚战,确保项目及时“落地”、顺利建设。四是按照用地集中、开发集约、产业集聚、低碳发展的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做好节约集约用地文章。扶优扶强三一新材料二期、汇源百亿循环经济园、福建巨星建材、翔越煤机产业园、回春堂中药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
立足本职,用好项目。涟源地处衡邵娄干旱走廊中心区域,属于欠发达地区,但也面临巨大的政策机遇。一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市,投资逾8亿元的娄邵盆地基本农田重大建设工程,涉及耕地2.3万公顷,已完成一期项目申报,年内计划投资8000多万元。二是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县市,每年可到位资金1亿多元。三是湄江国家地质公园、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字号品牌建设的政策性资金。这些政策,都是真金白银,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认真组织实施好这些项目,必将成为促进涟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上,要对铁农科技园、祥兴农业园、德仁科技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项目选址、资金安排、基地开发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加快培育“绿色”、“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旗舰”。
以结构调整为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重化工阶段的末期,煤炭需求大幅下滑,煤炭行业正告别所谓“黄金十年”,遭遇经济“隆冬”。涟源是传统产煤大市,供过于求、产品积压的情况更为严重,绝大部分矿山企业面临生存困境。一是抓好地质调查。积极开展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矿产远景调查。重点支持桥头河页岩气项目的实施。二是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工作。加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业权计划管理,重点对商业性煤矿探矿权进行资源整合。在推进资源整合工作、完成矿山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推进全市12个煤业集团组建,将煤矿矿点数量控制在60处左右,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规模、集约开采水平。三是推进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做好优势矿产资源的储量动态监测和开发利用调查,积极申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引导矿山企业采用长臂式采煤、瓦斯发电、矿产品冶选深加工等新技术、新能源应用,延伸矿业产业链条。
以执法监管为平台
《决定》明确,要划定生态红线,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涟源山多地少,人平耕地仅0.69亩,是世界人均面积的1/4,且耕地后备资源尤为匮乏。一是严守耕地红线。完善和落实共同责任机制,严格耕地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从严审查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行为。建立完善基本农田数据库,拓展耕地补充方式,加强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二是严守法律红线。要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依法用地采矿意识。进一步健全市、乡、村三级监管网络,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加大土地矿产动态巡查密度和频率,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使用资源行为。大力推进联合执法行动,从严查处典型违法案件,切实起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三是要严守生态红线。涟源是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全市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94处。要按照“高标准建设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市”的要求,建立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和治理体系,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矿产资源开发主体准入退出机制,认真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以提速增效为核心
着力建设一支勤廉高效、务实为民的管理队伍,提高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发展效能。一是“正己”为先作表率。着力落实“一岗双责”、中心组理论学习、民主集中等制度。二是“正心”为上受教育。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严格落实周一政治学习制度。加强职业技能教育,采取选送外训、举行培训、鼓励函授自学等形式,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培训格局。三是“正人”为要严管理。深入推进“转作风、解难题、树形象”专项行动,要探索形成制度系列,从学习考勤等内控制度到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全面形成制度规范。四要“正气”为本树形象。围绕建设“五型国土”,深入开展“四查五不让”活动:查精神状态好不好、查责任心强不强、查落实的力度够不够、查工作效率高不高;不让事情在我这里耽搁,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歪风在我这里出现,不让部门形象在我这里受损,不让群众在我这里冷落。实行挂牌上岗、开门办公、去向登记、监督举报等行政效能监督制度,推行“四个一”服务模式(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茶相待、一席话语解惑),做到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照章收费、规范行为。
(作者系涟源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论文 篇12
根据来自鞋类出口、宁德电机产业出口、船舶出口、纺织服装出口、2011年福建省订单分析报告、第110届广交会成交情况报告、以及对福建省出口状况评价报告等一手资料, 现总结以下两大方面的挑战。
(一) 出口商品附加值低, 出口利润空间小
福建出口商品中主要还是以“三高一低”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 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为主, 商品结构还处于较低水平。出口商品生产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
近几年来, 福建省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升级, 但加工贸易仍然是主要的贸易方式。传统商品, 如纺织、服装、鞋、箱包、玩具、石材、水泥、茶叶、海鲜产品、山货、盐、花岗石等等都属于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实际上也只能算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中的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水泵制造等, 都是属于技术已经标准化的产品, 没有什么科技创新含量。高新技术产品中, 很多的生产环节都是附加值的劳动密集活动, 是简单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 其中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都是靠进口的, 如电脑硬件设备中的CPU, 多数来自英特尔。福建主要负责电脑硬件设备组件的组装以及基本零部件的生产, 如显示器及网络交换设备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出口也多属于加工贸易。福建省出口商品仍然以轻纺、农副产品以及工况产品为主, 科技含量少, 利润空间小。因为在国际产业链中, 如果企业实际制造的那部分产值是1美元, 那么除制造以外的其他环节 (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 创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 是整条产业链里最有价值的部分, 而这条产业链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由我们企业所控制的。
(二) 受国际国内多因素影响, 出口利润空间更加狭窄
1、境外市场需求较弱。
一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2011年发达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仅为1.6%, 其中美国为1.7%, 欧元区为1.6%, 日本为-0.5%。二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失业率居高不下。2011年, 美国单月失业率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 单月最低失业率达8.5%;欧元区单月失业率均在9.0%以上, 12月份达到了10.4%。受经济复苏乏力、高失业率影响, 发达国家消费能力下降, 需求减弱。
2、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11年, 福建省遭遇“两反两保”案件共37起, 涉案金额2.2亿美元, 涉案企业844家, 三个指标均超过2010年同期值。2012年一季度, 欧盟RAPEX系统共发布产品通报527项, 比上年同期增长76.3%。其中, 对华产品通报314项 (不包括对台湾和香港地区) , 占同期欧盟通报总数的59.6%。一季度, 福建省共遭遇6个国家 (地区) 提起的“两反两保”案件13起, 比上年同期增长7起。2012年国际贸易摩擦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摩擦案件势头不减;二是新能源产业首次遭受调查;三是反补贴形势严峻;四是技术性贸易壁垒频频出台。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将给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以纺织服装为例, 部分企业反映, 从2011年7月中旬起, 土耳其队部分棉和化纤梭织面料进口关税由8%提高到28%, 导致本届广交会对土耳其无法签单。另外, 日益增多的双边贸易协定对纺织服装出口冲击越来越大。龙岩喜鹊反映, 受日本-东盟协定毛巾关税减免7.5%的影响, 其出口日本的部分毛巾价格优势被严重削弱, 日方采购价格由原先比越南产品高2%左右提升到高10%左右。2011年上半年, 越南纺织品对日本出口增长48.3%。参展企业普遍担忧,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使韩国纺织服装在对美出口时能享受8%-30%的关税优惠, 将令福建省同类产品在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甚至可能失去原有市场份额。
3、竞争优势下降。
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融资成本上升的因素影响, 福建省出口企业成本大幅上升, 产品竞争优势下降。以鞋类为例, 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 使企业利润空间受严重挤压, 极大地削弱企业接单能力。同时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心理预期, 造成企业普遍不敢接长单。不少企业反映订单比往年大幅减少, 如莆田塑胶有限公司, 2011年订单比上年减少了50%以上。二是用工紧张和劳动力成本增加。据统计, 2011年, 我省企业工资增长指导基准线为10.5%, 合理增长区间为9%至12%, 上限为15%, 但不少企业反映把工资提高20%仍留不住人。2011年不少企业的生产线处于半开半停状态, 行业缺工率达30%以上。如仙游亿承鞋业有限公司去年出口1833万美元, 现有员工人数由原来的3000多人减少到1000多人, 严重影响了订单的交货期。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以来, 皮革、聚氨酯及鞋用化学品均涨价20%以上, 鞋用胶水涨价一倍, 橡胶保持3万元以上的高位, 运输成本也提高, 企业生产成本普遍提高30%以上。富贵鸟、艾德 (福建) 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反映, 在此情况下利润率较去年普遍下降30%左右。
(三) 竞争优势下降, 国际订单转移
近年来, 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及用工成本上升, 再加上印度、巴西、越南、印尼等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 福建省出口企业的国际订单在减少, 被转移到上述国家。以纺织服装为例, 由于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 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如柬埔寨、越南和印尼等劳动力薪酬更低的经济体。随着上述东南亚纺织服装生产国内部结盟、区域纺织品供应链的逐渐完善, 其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对全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造成重大影响。泉州格林服装公司反映, 同品质的童装产品, 印度价格比其便宜15%左右, 其一位欧洲老客户下半年开始转到印度采购。福州顺邦公司反映, 由于担忧中国服装价格继续上升, 其欧洲几位老客户开始寻找新的采购渠道, 在全球重新选择具有价格优势的供应商。这种情况在鞋类以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将要或已经出现。如由于越南、印度和印尼等国竞争力提高, 以及货币贬值, 增加了成本优势, 造成国际市场鞋类产品尤其是低端产品的订单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加快。如仙游泰立鞋业有限公司2011年有5成订单由台湾总部直接转移到越南。
从以上分析可知, 对于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 福建外贸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优势正在下降, 将自身定位在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受到质疑, 企业因为成本、融资、汇率等问题将要或已经面临破产、停工、缩小规模, 甚至转做投机。福建外贸亟待转型升级。
二、升级传统区域品牌是外贸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
总结现有企业面对经营困难而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政府为了促进转型升级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可以看出, 外贸转型升级的思路应该要立足于增加企业收益或控制企业成本。因为无论是企业科技技术升级, 还是拓展新市场, 以及控制成本, 还是政府设立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助力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品牌、搭建服务平台等, 都是从增加企业收益或是控制企业成本或是二者皆有的角度出发的。这也是正常的外贸转型升级的思路所在。那么升级传统区域品牌也是促进福建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区域品牌是指产业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制造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企业和企业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福建已经积累了一些传统区域品牌, 如“晋江鞋都”、“南安水暖城”、“安徽乌龙茶之乡”等, 是区域品牌发展中最具有价值的无形资产。然而, 区域内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有些传统区域品牌规模小且经常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株连”, 遭到品牌危机。比如, 晋江的“安踏”出名后, 就涌现了一大堆的“康踏”、“骄踏”、“建踏”、“舒塔”等牌子。这些相似的品牌对著名品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区域品牌往往是依赖于区域的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 产业进入壁垒较低, 产业组织呈现“低、小、弱、散、乱”特点, 更由于产业内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 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协作, 无法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
针对以上问题, 要升级传统区域品牌, 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加强政府与企业互动以及区域内企业联合。
一是实现各级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引导社会资源向名牌企业集聚, 提高名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并通过名牌企业的影响, 吸引更多的企业为其配套生产, 促进产业集群。要给获得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以奖励, 让其发挥名牌示范效应, 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大、中、小企业争创名牌的良好氛围。二是实现企业联合, 建立竞争合作机制。目前各地协会正积极运作, 努力实现企业的联合, 以促进业内形成竞争合作机制。如协会出台行业公约, 规范产品质量标准, 引导良性竞争、协作发展, 创建产业的门户网站, 统一发布产业链招商、技术招投标、用工、产品价格、物流、质量标准等信息。
第二, 增强区域内企业自身创新能力, 是打造区域品牌的基础。
增强区域内企业自身创新能力, 可以从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出发。企业一方面可以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提升福建产品的品质和品位, 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按国际标准严把出口产品质量关, 扩大福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提高福建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在原有产品上增加文化创意的成分, 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如在产品外观设计等方面更多、更深考虑传统区域文化特色, 并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意, 或在原有产品上增加传统手工艺, 这一点特别适合福建传统出口产品, 如纺织服装、鞋业、手工艺品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或文化创意, 都会突破产品同质化、品牌同质化、营销同质化的瓶颈和局限, 锻造出同行对手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文化创意在产品设计上的运用, 由于其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低、收益高以及迎合消费者个性消费心理, 再加上文化具有的区域性等特点, 将成为地方打造区域品牌的重要途径。
第三, 做好传统区域品牌的注册和保护工作。
这主要是工商部门的职责所在。主要是指导有自主品牌或是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如何使用区域品牌, 或是有区域品牌但闲置的企业如何进行转让、盘活等。还有如何加强对区域品牌的保护, 以及如何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维护区域品牌的价值等等。
第四,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一是通过各种营销传播手段, 宣传区域品牌。综合应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广告或形象宣传, 举办各种项目推介会、招商洽谈会、商品交易会、产品博览会、展销会、产品节和新闻发布会、研讨会、论坛等活动重点宣传品牌。当然, 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来说, 各种营销传播手段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得以应用。二是宣传内容应该多涉及区域文化。福建许多产业集群的产品拥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悠久历史, 要加大宣传力度, 弘扬区域文化, 把区域特色产品的起源、沉浮历史、崛起未来等汇编成集, 把这个特色产业的历史全面、完整地展现出来。
如政府组织的1年1次的广交会、98厦门投资洽谈会、武夷国际洽谈会、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518海峡商品交易会、618项目交易会、上海华交会、中国福建—新加坡经贸合作座谈会、福建—印尼经贸合作座谈会、32个热门专业展会以及与德国和英国多家展览公司合作的展会等, 都是很好的传播手段。再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纪录片《闽商》等, 就是以电视传媒手段宣传福建贸易历史、文化等构成区域品牌的重要元素。
传统区域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更多地会向文化创意的方向靠拢, 也就是说, 在不断提高传统产品质量的同时, 加强对传统产品的设计创新, 而且是文化创意方面的创新, 即传统产品中会更多加入传统文化的因素。
三、升级传统区域品牌的政策措施
建议在产业链整合基础上, 助力企业升级传统区域品牌, 要营造好区域品牌建设的外部环境。
一是继续优化“福建省重点培育与发展国际知名品牌”评选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完善评价体系、完善评审程序、完善跨部门品牌联动机制、增强公开公正性以及动态调整确保先进性等多项措施, 不断优化评选工作, 保证确实选出代表福建实力的优秀企业品牌。
二是不断搭建和完善各种宣传平台, 鼓励和帮助企业宣传区域品牌。首先, 建议组织更多更好的企业参加各种已有的国际展会、推荐会、博览会以及国际性专业展会。如政府组织的1年1次的广交会、98厦门投资洽谈会、武夷国际洽谈会、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518海峡商品交易会、618项目交易会、上海华交会、中国福建—新加坡经贸合作座谈会、福建—印尼经贸合作座谈会、32个热门专业展会以及与德国和英国多家展览公司合作的展会等等, 都是很好的传播手段。其次, 建议搭建更新的宣传平台。如建议举办福建国际服装节等国际性专业展会等。
三是建议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和服务作用。行业协会要研究和分析区域品牌发展情况,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制定行业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和区域品牌培育计划, 交流品牌建设经验;组织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和咨询等活动,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四是建议工商部门加强对传统区域品牌的保护力度。主要是指导有自主品牌或是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如何使用区域品牌, 或是有区域品牌但闲置的企业如何进行转让、盘活等。还有如何加强对区域品牌的保护, 以及如何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维护区域品牌的价值等等。
摘要:受制于传统因素, 福建省内外贸出口企业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竞争激烈, 缺少通过品牌建设、核心技术等手段提升利润的能力, 面对原有业务利润下滑, 大部分小企业没有新的盈利增长点来弥补。据报告显示, 拥有一定影响力品牌的小企业仅占32%, 仅有18%的小企业拥有专利, 而能够依靠品牌、核心技术等手段扩大利润空间的小企业更少。我省外贸企业亟待转型升级。而升级传统区域品牌是福建外贸转型升级的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传统区域品牌,外贸转型升级,路径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福建省志.对外经贸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6.
[2]韩宇红, 唐永钟.加强漳州市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J].科技创业, 2008 (, 08) .
[3]隆国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探讨[J].国际贸易, 2008 (, 10) .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论文】推荐阅读:
实体经济转型升级08-15
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07-30
处理好四个关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09-28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07-19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招商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08-10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10-12
区域经济集团论文10-25
内陆区域经济论文07-15
互联网+经济转型论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