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招商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24-08-10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招商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用7篇)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招商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篇1

山东东营经济开发区转变招商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07年10月23日被点击:137 次

今年9月份,香港客商准备投资2.2亿元在东营经济开发区投资一个工业铝锭项目,但被拒绝;随后,一客商准备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二甲醚、10万吨气分、3万吨MTBE 项目,又被拒绝„„仅9月份,东营经济开发区就将4个高污染项目拒之门外。这些项目虽然见效快、效益高,但环评不过关,也不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所以被拒绝进区。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新要求、新定位,东营经济开发区积极转变招商思路,抛弃过去“拾到篮子里都是菜”的传统观念,坚持以质取胜,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项目和先进制造业项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发展质量。

在高新技术项目方面,开发区坚持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委托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制定了半导体、微电子产业招商方案,为电子信息产业招商提供指导。委托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规划了8平方公里的生态工业园,包括软件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先进制造业示范园和配套社区等,主要发展综合类电子产业、光电产业、新型材料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取得重大突破。经过6个月的谈判,总投资4亿元的泰克拓普LED芯片生产及应用项目成功签约。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主要建设太阳能芯片、LED封装和LED路灯组装项目;二期主要建设LED芯片项目。项目将于今年10月底前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将于2009年建成投产。另有LED发光部分生产项目和LED芯片项目正在洽谈运作中。

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开发区努力推动石油装备制造业做大作强。成立了公司化运作的石油装备制造业产品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石油装备研发制造企业进驻,帮助现有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国内资源整合。今年新引进威玛石油机械项目、佛思特钻杆项目、高原海泰机械制造项目、山东鸿基机械科技项目等石油装备制造业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7.4亿元。目前,开发区内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达到13家,高原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胜鑫防腐有限责任公司等骨干企业迅速膨胀,预计到2010年,区内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可达到30家以上,产值可达150亿元以上。

同时,开发区立足本地产业优势,重点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专门从事清洁能源开发和生产的企业。总投资1300万美元的德国恩德风电设备制造项目一期已全部建成投产,今年预计生产叶片300片,实现产值1.8

亿元。根据投资计划,恩德公司将追加投资1300万美元,建设二、三期工程,最终达到年产900片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生产能力。同时,随着恩德风电设备制造项目的成功入驻,一批相关配套项目纷纷跟进。目前,总投资1000万欧元的德国Saertex公司玻璃纤维布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的山东中凯风机塔筒项目等即将开工建设,开发区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已逐步形成。

工作中,东营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开发无限、服务永远”的服务理念,从项目洽谈到立项、环评、规划建设、水电协调等环节,全程无偿为企业跟踪服务。对于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度,由管委会主要领导分包,组建专门工作班子,重点攻关,确保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在谈项目成功签约。同时,进一步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形成“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东营经济开发区挑剔的目光不但没有吓跑投资者,良好的投资环境反而吸引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开发区。今年以来,东营经济开发区新引进项目28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46.7亿元。

——东营经济开发区 邢伟——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招商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篇2

产业招商是指以产业为依托,借助当地比较优势和合理的产业定位,围绕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进行招商,并形成产业集聚,进一步积累资本。产业招商不仅能够推进产业集聚,还能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事实上,由产业招商引发的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过其它因素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产业集聚地往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而产业链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配套协作成本。这就为政府招商引资节约了不少成本,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链条基础。因此,产业招商作为一种新的招商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江门市产业招商的现状分析

1. 投资环境得到改善,为产业招商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门作为珠江三角洲西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良好,水陆交通便利;拥有珠三角最丰富的土地和淡水资源,这一切都使江门成为珠三角城市群中一块难得的绿洲和蕴含了巨大的价值。近年来,江门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银牌城市”。江门是广东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形成了机电、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电子信息、建材等6大支柱产业,是摩托车、纺织化纤、卫浴、不锈钢制品、麦克风、电子信息、新材料等行业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2. 实际利用外资逐年增加。

江门市实际利用外资2004年为51205万美元,2006年为67799万美元,2010年增加到110849万美元。

3. 引资来源地比较集中,以亚洲为主,其

中,在亚洲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和东盟国家。2010年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在江门市投资,按实际投资额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香港、法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澳门、新加坡。其中,来自港澳地区的合同外资金额5.7亿美元,同比增长45.52%;实际吸收外资金额4.7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42.44%。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吸收外资金额6.38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57.56%。

4. 近年来江门引进的资金主要集中投资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实际吸收外资保持良好增速。

2010年第二产业实际吸收外资金额8.86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79.94%,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合同外资金额增长60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实际吸收外资金额增长408.18%。第三产业实际吸收外资金额2.2亿美元,同比增长43.63%,占全市总量的19.84%。

二、江门市在产业招商中存在问题

1. 引进外资的质量不够高,产业集群的规模不够大。

江门市引进的属于世界500强的外资大型企业并不多。现阶段,在江门市已经形成了一批大中型企业集团,但是缺少航空母舰式的、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强的大龙头企业。江门市目前拥有30多家属于中国投资500强的企业,然而据广东省社科院公布的广东大企业竞争力评估前50名中,江门市只有中油BP和大长江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两家。江门市的外资来源主要以港澳的中小型资本为主,发达国家的国际大财团和跨国公司投资占全市利用外资的比例较小,能在行业或区域起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特大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较少。

2. 招商引资项目的产业结构比例有待协调。

江门市2009年招商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0.7%、85%和14.8%,在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以及珠三角的其它城市相比,第二产业外资投资项目的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招商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为75%),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又以中小型配套加工企业为主,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不多,带动作用不明显。第三产业招商项目比重不大,仅为14.8%,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相差24个百分点。

3. 现有产业招商上嫁接外资的力度、深度、广度上有待加强。

产业集群理论表明,投资项目与产业集群的关联度越高,对地区经济的带动力就越大,其植根性也越好。江门市目前有纺织化纤产业集群、摩托车产业集群、不锈钢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造纸产业集群、五金卫浴产业集群、制鞋产业集群、麦克风产业集群、印刷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从2006-2010年外商独资占全年总投资比例最大的前五名的制造业来看,与江门市目前产业集群关联度非常高的项目不多,招商对现有产业的推动作用、嫁接外资的力度、深度、广度上有待加强。

4. 外资来源不够平衡。

江门市外资的来源主要集中于港澳等地区,特别是香港地区。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香港地区占江门实际利用外资的约40%,其次是维尔京群岛,占15%,与其他沿海城市利用外资来源的比例看,江门市在吸引美、欧等发达国家外商投资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强,比例有待加大。这种资金来源过度集中的现象,降低了地方经济的风险防御能力。

5. 外商投资对出口拉动力度较小。

广东省及珠三角其它城市的外资企业对出口速度增长、出口规模扩大以及出口产品结构升级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江门市产业链不完整,资金、技术、管理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较高,降低了国外投资者的投资欲望,江门市缺少航空母舰式的、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强的大龙头外资企业。此外,大部分外资企业与国内经济的联系相对松散,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利用外资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的效果都不够理想,难以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较强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三、思考与对策

1.引大做强,加快江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江门市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明确投资的重点区位和产业,按照产业配套的要求,围绕高端产业缺失的产业链环节进行招商。瞄准世界500大企业,引进品牌响、发展后劲强的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和与之配套的上下游项目,降低产业配套成本,节约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分布合理的产业布局。结合江门市原有的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通过有方向性的产业整体招商,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主攻方向,引入和扶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和高端制造环节,实现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从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了保证招商正常进行,制定专项的产业链招商政策,颁布相应的产业链投资指南。

2.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提高第三产业招商力度,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对服务业本身,而且对提升其他产业竞争力,改善江门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应引导外资投资现代服务业。江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既面对港澳穗深珠等华南地区最具国际性的金融、信息、商贸、工业及口岸城市群体,又背靠粤西资源丰富的经济腹地。从地区交通优势来看,江门作为粤西的物流中心具有独特的优势。应结合江门市现有的摩托车、纺织、印刷、水暖器材等集群产业,大力引导外资投资发展货运、货代、船代、会展等相关行业;投资扩大港口运输业,拓展国际集装箱运输和中转、加工、仓储及贸易业务。另外,江门市拥有丰富的海岛、温泉资源,自然环境优美,可引导外资投资开发经营旅游景点,开展海岛游、温泉游、生态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把旅游业做大做强。

3.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地区的投资,优化外资来源地结构。积极调整江门市的外资来源地结构,在继续加强巩固对港澳台的招商基础的同时,根据江门市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面向欧美、新日韩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招商,承接这些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推动江门市投资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大对外宣传江门的力度,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江门,在巩固原有客商的基础上,发展新客商;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办事效率,增加政策、法规透明度,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开放市场,做好吸引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地区投资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快江门市资本市场建设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步伐,鼓励跨国公司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地区收购和参股。

4.加大招商载体投入力度,加快招商载体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招商载体主要是指各大工业园区。要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园区管理模式。加强工业园区内产业有机性构建,如果各业业园区内的产业、企业之间形成了彼此协同、关联、有利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布局,整个园区产业体系就会充满活力,提升工业园区的竞争能力和招商引资的能力。建立集中精简、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投资者提供出口、运输、金融、税务、人力资源、技术等全方位的中介服务以及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努力建设一批有相当投资吸引力的上档次的招商园区。只有抓好园区载体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招商载体的引资能力,实现产业聚集,培植园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反过来又会有利于产业招商,形成良性循环。

5.加强人才培养,保证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包括科技人才和招商引资人才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制订相关政策,积极营造培养、重用和吸引科技人才的良好环境,鼓励企业和江门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训,形成一整套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培养和早就一批核心技术人员,形成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队伍,满足企业落户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产业招商工作的复杂性和国际性,对专业招商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业招商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国际投资的综合信息,又要熟悉当地投资环境、产业发展、园区规划等情况,了解外商投资政策业务,具备相当的对外交往和商务谈判能力。为此,要加强对专业招商人才的系统培训,使其掌握招商引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壮大专业招商引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江门统计年鉴2006-2010.

[2]2006-2010年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广东、佛山、中山、珠海统计年鉴2010.

[4]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招商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篇3

坚持调高调优调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我省服务业占GDP比重虽超过42.6%,但与67.3%的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5%,低于发达国家约15个百分点。要按照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发展,努力构建具有江苏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围绕100个重点技术方向、实施100个重点产业化项目、培育100个重大创新产品,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海洋工程等十大产业发展,尽快形成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全力打造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发展区和全球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思路,坚持生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活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商务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商贸流通、旅游、家庭服务等十大服务业行业。在如期完成服务业提速计划的基础上,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左右,生产服务业比重达43%,初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三是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认真落实传统产业提升计划,组织实施“万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百项干亿技改工程”,大规模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和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建材四大传统产业,全面推进实现高端化发展,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培育一批千亿元级、万亿元级产业,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32%左右。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把江苏打造成全国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到2015年,设施农业比重达15%,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60%以上,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达75%左右,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家,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比例达60%。

突出集中集群集约,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江苏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最小的省区之一,但近年来城乡区域居民收入绝对数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因此,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产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要按照集中集群集约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城乡一体、梯度布局、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一是优化大布局。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形成“大区域协调、小区域集中”的产业分布格局。大区域协调的重点是加快沿海开发,推进苏北跨越发展,促进三大区域形成特色,缩小发展差距,使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小区域集中的重点是按照城乡发展“六个一体化”的要求,继续推动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聚集经济流,提高经济密度,形成产业发展集聚地。二是做强大产业。以新兴和优势产业为重点,依托专业园区、科技园区和开发区,引导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资源集聚,形成一批市场影响力大、产业配套能力强、创新活力强的千亿元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特别要注意不能“一哄而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错位发展、差别竞争,选择最有基础、最有潜力的产业重点突破、形成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培育更多同行业中的“第一”、“唯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质态提升。三是培育大企业。目前我省大型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规模为42.3亿元,仅仅相当于中国500强企业平均资产规模的2.3%,不足世界500强企业的3‰。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集中,以品牌、技术、资本为纽带,促进企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鼓励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与此同时,按照产业供应链要求,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建立大企业、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战略联盟,带动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产业知名度。“品牌强则企业强,品牌兴则产业兴”。要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目标,以企业、产业和区域品牌建设为主线,大力实施品牌工程,着力发展品牌经济,不断提升江苏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建立品牌体系。围绕提升企业、产业和区域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产业品牌建设,分类指导区域品牌发展,加紧培育特色经济品牌,积极打造国际知名品牌,重点是大力培育地理标志知名品牌,努力打造集体商标品牌,合力做强产业集群品牌,加快形成完整的品牌体系。二是加快品牌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引导,鼓励企业创建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指导企业积极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支持优势产业和企业在境外创建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同时,苏南围绕提升品牌优势,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企业知名品牌群体,苏中围绕壮大品牌规模,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知名品牌,苏北围绕加快品牌培育,建立品牌发展梯队,着力加强区域产业品牌培育。到2015年,新增驰名商标100件以上,省著名商标1000件以上。三是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和产业充分利用知名品牌资源,通过开展商标连锁、贴牌许可等手段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附加值,形成品牌产业链,提升区域产业集聚度和知名度。推动优势企业通过商标国际注册、跨国兼并、品牌收购、品牌推广等方式,逐步把我省外贸成本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优势,提升产业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着力加强载体建设,不断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目前,全省建成7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80个特色产业基地和10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继续抓好三大载体建设,不断提高承载力,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每个县(市、区)规划建设一至两个重点农业产业园区,并建设一批专业性农业产业园区,着力增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到2015年,全省认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50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个。二是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坚持以“特”见长、以“新”抢先、以“高”制胜,重点建设南京软件和服务外包、苏州电子信息和纳米技术、无锡太阳能和物联网、泰州生物医药、徐州工程机械、常州输变电设备、扬州汽车及零部件、南通海工平台、盐城风电装备及昆山液晶显示等龙头带动型、创新驱动型和品牌推动型基地。到2015年,培育建设一批销售收入超500亿元、超千亿元的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基本实现“一县一基地”格局。三是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提升计划,着重从规划引导、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项目支撑、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升和增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培育20-30家技术领先、模式创新、集聚效应突出的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努力把集聚区打造成为全省服务经济发展的先导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招商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篇4

xxx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xxx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xxx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取得明显实效。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自主研发创新能力逐步增强。2017年我区rd投入为1.22亿元,较上年增加0.4亿元,增长48.78%,规模以上有研发活动的企业19家,同比增长26.7%,rd投入强度达到0.76%,较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在7个沿黄市辖区中排名第3。预计今年我区rd投入为2.01亿元,较上年增加0.79亿元,增长64.8%。目前规模以上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有42家(其中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的企业有17家),同比增长121%。预计rd投入强度达到1.15%,较上年提高0.39个百分点。

(二)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4件,较2016年1.15件/万人增长25.22%。今年截至10月底,我区专利申请量159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实用新型129件,外观设计2件),专利授权量125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114件,外观设计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9件,较上年增长31.25%。自治区和市上下达我区任务数为1.5件/万人,已超额完成任务。

(三)科技型企业增长较快。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上下达我区2018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任务数为3家。2018年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已进入公示阶段。二是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市上下达我区任务数为1家,目前塑料厂和宝马兴庆已获批2017年小巨人企业,组织亘峰嘉能、金圆化工、中盛电缆3家企业申报2018年小巨人企业。三是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市上下达我区任务数为11家,目前组织利荣生物、礼和食品等13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已由市科技局组织完成专家评审工作,并将审核通过的10家企业报至自治区科技厅。

(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市上下达我区新增自治区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任务数为2个,新增星创天地数为2个。2018年我区组织绿宝、礼和食品2家企业申报国家级星创天地,组织然尔特、灏瀚2家企业申报联合共建研发平台。2018年绿宝、礼和食品等企业申报国家级星创天地,组织然尔特、灏瀚2家企业申报联合共建研发平台。2018年我区共组织宝马兴庆、中盛电缆等5家企业申报自治区创新团队6个,获批市级创新团队8个。

二、主要做法

(一)树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培育科技型企业为抓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提高研发能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组织胜蓝化工、润龙包装等8家企业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胜蓝化工荣获国家优秀企业奖、自治区成长组二等奖,亘峰嘉能获得市级成长组一等奖,其余七家企业也纷纷获奖,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二)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硬性引进了宁夏中能恒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毕志强、宁夏胜蓝化工有限公司沈俊等多名高端人才。宁夏xxx绿宝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从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引进1名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博士,重点合作研发生物技术在高品质蔬菜种植与精深加工中的应用与集成;面向高校招录,引进知名高校2名高层次人才进入机关干部队伍。为xxx黑枸杞种植产业专家服务基地柔性引进西安微生物分子学硕士陈保华、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郑琴、上海创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博士王茵、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员李俊松等人才。

(三)强化科技创新政策落实。主动对接自治区、市科技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及跟踪对接服务工作。2018年组织申报科技金融、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技项目89项,获批项目35个,其中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个,获得自治区、市级各类科技资金1675.47万元。组织嘉峰化工、日盛高新等10家企业申报2019年重大、重点研发项目,其中嘉峰化工的基于氰胺废渣制备轻质碳酸钙及多孔碳材料工艺技术研究项目列入自治区重大项目。

(四)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指导力度。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下企业面对面指导等措施,对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研发费用归集进行指导。针对研发投入大,建立研发费用辅助账困难的企业,聘请财务专家进行一对一上门辅导。

(五)不断扩大科技创新合作范围。以“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机制建立及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实施科技合作项目,大力发展科技合作的研发与集成能力,推进科技合作扩产达效。引进中科院微生物所与恒力钢丝绳共建宁夏中科生物材料联合研发中心,支持宝马兴庆等企业与上海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共建17家研发中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不足。2017年我区rd投入强度低于全市(1.06)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低于全自治区(1.13)平均水平0.37个百分点。由于辖区财政困难,2017年财政投入仅为379.4万元,仅占当年全社会rd投入比重为3.4%,远低于xxx市6.4%和自治区28.4%的平均水平。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93件/万人,远低于全市(5.18件/万人)和全区(3.93件/万人)的平均水平。

二是企业rd经费归集不规范。部分企业对rd经费归集不够重视,财务、统计人员不够专业,填报不准确、不全面。2017年我区填报rd经费企业29家,填报rd投入达到2.2亿元,但经自治区、国家复审后,仅有19家企业认定有研发投入,占全部填报企业数的65.52%,认定rd经费1.22亿元,占填报经费的54.55%。

三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我区公共基础平台建设滞后,除农业方面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中心、林业技术推广站等事业单位外,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平台较少,2018年还未获批自治区级创新平台。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全面加快转型步伐,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坚持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一是抓技术改造,推动转型升级。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程,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力争三到五年将日盛集团、万香国际、中利腾辉、恒力集团、申银特钢发展为五个百亿骨干企业集团。二是抓新经济培育,助推动能转换。充分发挥陆路口岸和xxx保税物流中心(b型)作用,引进并培育龙头骨干物流企业,发展跨境贸易,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全力打造宁北蒙西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二)大力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引导更多企业与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对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指导力度,帮助企业进行研发费用归集,力争2018年rd投入强度达到1.15%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以上。

(三)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鼓励技术型企业在一线培养现有的人才,支持本土人才在一线开展发明创造。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方式,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团队、优秀专利项目,以人才促进创新。认真落实自治区、市相关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在“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照”、“感情上关爱”,为来惠工作和创业人才在医疗、住房、子女上学提供便利,鼓励本地大学生返乡创业,助推创新驱动发展。

(四)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和设备改进力度,在重点企业中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新产品鉴定,支持鼓励日盛、科通冶金等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创新热情。2019年重点培育金圆化工、嘉峰化工、科通冶金、亘峰嘉能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中诚塑胶、博瑞源等15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

(五)持续扩大科技创新合作范围。加快推进我区24个科技合作项目实施进度,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市对制造业(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和研发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自建或引进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联合共建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培育润龙、宝马、亘峰、灏瀚等企业申报自治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招商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篇5

在“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大背景下,四川旅游如何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

面临“旅游业的属性和功能认识不够全面、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不够、旅游管理和服务的随意性依然存在”的问题,四川旅游如何寻求突破,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2010年,是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决胜之年;也是完成“十一五”目标、为“十二五”发展积蓄力量的关键之年。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四川旅游以行动作答

机制改革先试先行

要实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改革创新。以改革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合力,是增强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我省旅游业正在以更广阔的视野开展旅游业改革试验,推进旅游产业整体改革步伐。

【点击】2010年一开年,成都便发布了全新的符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目标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布局规划。在其规划的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中,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作为“成都市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主要承载区”,成为了焦点所在。

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将打造山地运动度假、温泉休闲度假、康疗养生度假、文化娱乐度假、生态美食度假、商贸会展、科普教育7大核心产业链,并实现旅游的“高山探险、中山度假、低山休闲”多层次的服务配套。占地1000平方公里的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则正沿着休闲度假的道路绘制蓝图。按照“现代田园绿洲,西部中央公园”的总体发展定位,整个区域将分为景观农业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主题游乐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和康疗养生旅游五大主题功能区,打造西部一流的国家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目前,我省已向国家提出申报成都为“国家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

【延伸阅读】不仅在成都,旅游业改革试验的探索和试点在全省多个领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以乐山、广元、遂宁等为试点,我省探索旅游线路统筹落地的实施,进一步整合旅游要素,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效益,延伸旅游产业链。

整合省、市(州)、县(市、区)和旅游企业的旅游宣传促销资源,探索构建整体联动营销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和优势叠加,逐步形成实际有效的宣传推广长效机制。

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实现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管理的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避免多头管理,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

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发展战略指导下,综合制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系统配套政策,探索专项政策突破,逐步将应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转移出去。

优化配置旅游要素

“十五”、“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发展基本思路是整体规划,打造一批观光精品,实现了旅游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发展从“点”的开发向“轴”、“片”推进,从注重景区开发向“景区、城镇、通道”并重,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形成更多的区域旅游增长极。【点击】坐拥峨眉山、乐山大佛两大世界遗产的乐山市,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居全省景区首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乐山如何牢牢把握在四川旅游版图中的领先地位?转变发展方式是关键,而推动旅游线路从线性据点式到中心辐射式的突破是一条重要途径。

按照规划布局,首先是构建“一区”。发挥“乐峨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作为休闲度假旅游区、世界遗产旅游供给基地、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的综合性功能,使乐山既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又成为游客转往周边景区的集散地,带动周边区县旅游业蓬勃发展。

第二步,狠抓“夹江—沙湾—峨边—金口河自然人文生态风情游线”、“井研—五通桥—犍为—沐川—马边民俗文化和特种体验游线”开发。有计划地包装推出夹江千佛岩、沙湾郭沫若故居、美女峰、峨边黑竹沟、金口河大峡谷、井研大佛湖、五通桥古镇、犍为罗城古镇、嘉阳小火车、沐川川西竹海、马边大风顶等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动静结合的深度体验空间。

同时,将“两线”上具有独特性卖点的旅游产品按市场需求串珠成链,形成长短不

一、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放射型动线,对“一区”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延伸阅读】目前,我省正在编制《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围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四川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四川藏区旅游发展规划》等重点规划,目的就是要围绕旅游线路优化全省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围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可进入性,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地区发展促进旅游要素的产业化发展,围绕对旅游属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探索旅游业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和载体。

由“点”到“轴”再及“片”,一系列围绕旅游线路优化全省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行动在巴蜀大地上全面开花

在遂宁,27个景点串珠成链,打造“中国观音故里祈福如愿之旅”、“中国死海漂浮休闲之旅”和“中华侏罗纪公园探秘体验之旅”3条旅游线路,覆盖了近百家星级饭店、旅行社、农家乐、乡村旅游示范镇和加油站、自驾车服务站等配套服务设施。

在广元,剑门关与昭化古城两个4A级旅游景区强强携手,共同创建剑昭5A级旅游景区。同时,以剑昭旅游线为突破口,推进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统筹,开发打造了周边等多处景区景点,处处游客火爆。

在甘孜,“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雏形初显,沿线的旅游城镇都将按照标准优化游览栈道和导识系统,新建7家宾馆酒店、贡嘎神汤国际疗养中心、4座国际会议中心。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服务设施将更加齐全,旅游服务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当前我省旅游发展的一个特征。因此,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路径之一就是要积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点击】2010年3月31日,温江区国色天乡国际度假区主体项目之一“亚洲最大的水上主题乐园”正式破土动工。作为成都首个主题旅游复合型项目,国色天乡国际度假区总规划用地约6000亩,由4座主题公园、1座五星级主题度假酒店和1条1.5公里长的时尚主题商业街组成。

国色天乡主题乐园是温江旅游的一张名片,为温江带来了巨大的人气,但旅游资源的相对单一,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的不完善,让许多游客都无法在这里长时间地停下来,因此温江开始谋划着转型。“国色天乡国际度假区”正是温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之作。

国色天乡国际度假区建成后,将形成明显的集聚和规模效应,在大幅度增强项目的优势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将实现从单一的主题游乐到休闲度假的产业高端化转变。以此为开端,温江将按照“主题游乐、休闲度假、高端旅游商品和现代都市农业”的产业定位,培育以乡村旅游度假、主题游乐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建设高品质、集约化的旅游综合体。

【延伸阅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我省着重从两方面着力 一是围绕旅游市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传统观光产品品质,积极开发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川南及攀西度假旅游、温泉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体育旅游、自驾车旅游、地震遗址旅游、都市商务会展旅游、川西高原特种旅游、红色旅游、三国文化旅游、绵阳科技旅游等新兴产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九寨沟、峨眉山、都江堰等老五大旅游区,侧重深度开发,创新业态,变“景区经济”为“社区经济”;实施“全省国家级旅游资源景区化”,分期分批创建成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形成新的旅游吸引物和市场新热点;制定标准和提供政策,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旅游度假区开发,开展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试点,推进攀西、川南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试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从而形成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

二是通过打造旅游文化商演品牌、建设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购物中心,提升“娱”、“购”两个薄弱环节发展。同时,积极促进“资讯”、“安全”等旅游配套要素发展,努力形成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林业、创意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涉旅要素,将旅游新兴领域和业态纳入产业要素范畴,促进旅游产业要素的发展与升级。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是我省发展旅游的运作模式。主体不强,则市场不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培育企业竞争力,深入推进市场主体真正市场化,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之举。

【点击】2010年7月初,四川旅游发展集团在成都挂牌成立,多家旅游企业整合、抱团,成为了我省发展旅游产业一只重要的“市场之手”。作为具有国资背景的旅游业龙头企业,新组建的旅游发展集团将整合全省优质旅游资源,重点发展酒店服务业、旅游商业地产、旅行社和旅游投资业务。

展开四川旅游发展集团的规划蓝图,发展脉络清晰而紧凑:用1年时间对集团全部子公司的资产关系进行完全整合,使集团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实体;在3年时间内形成规模效应;在5年时间内,实现资产总额翻两番,接近100亿元。

按照发展计划,旅游发展集团将依托现有酒店和新建酒店,发展酒店服务业;整合四川国旅、四川中青旅两大旅行社,打造西部地区旅行社龙头企业;以现有存量土地为基础,通过增资扩股、收购、共同开发等方式,打造以旅游为核心概念的CBD。此外,还将寻找有潜力、未开发的景区资源进行投资开发。

【延伸阅读】探索我省旅游转变发展方式的实施路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需要从3个方面入手。

加快推进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尤其是推进旅行社创新经营模式,通过指导旅行社从单一的咨询服务功能转为多维的信息交流,帮助旅行社向复合型企业转变。

优化旅游企业发展的投融资、金融、税费、土地等政策环境,打破行业、地区壁垒、限制,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的经营环境。今年我省已经启动了旅游土地、用水用电等政策的专项调研,研究扶持旅游企业发展的合理政策。

鼓励旅游企业加快市场化运作,推动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战略企业。同时,实施“旅游企业小巨人计划”,促进旅游小企业规范成长。

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方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一种生活方式,更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旅游业步入大众化时代,更加关注服务于大众的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点击】在2010年全省旅游信息工作会上,四川省旅游行业服务平台、美景面对面、四川旅游信息港3个旅游信息产品首次亮相,引起了业界极大关注。通过旅游行业服务平台,旅行社可对旅游团队实时管控,针对散客实现创建线路、下单、支付等一系列操作,而电子印章的使用,保证了旅游合同的安全真实。通过美景面对面,游客可远程预览四川各大景点的现状。四川旅游信息港,则将旅游信息、服务、产品等融为一体,以文字、图片、视讯等多种形式,提供景区景点、精品线路、票务租车、特色餐饮以及娱乐、购物、医疗设施、银行网点等信息查询。

在接下来3—5年的时间里,我省将围绕旅游信息高地实施旅游信息化建设。将基本建成一个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西部一流的旅游信息综合开发平台。目前,全省启动旅游信息立法、编制《西部旅游信息高地建设总体规划》、修订《四川旅游基本信息资源规范》等工作已经逐步开展。

【延伸阅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信息化服务、咨询服务、交通服务、志愿者服务、投诉处理服务、救助服务等为主体,我省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正在有序进行中。

按照省政府确定的与重庆合作的“一极一轴一区块”战略布局,率先在成都都市圈增长极8个市开展“旅游信息共享”的试点;通过旅游信息标准化和地方立法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旅游信息采集长效机制。整合全省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信息以及政府公益信息和行政信息,通过各类旅游要素信息的实时更新,搭建一个服务广大游客、旅游企业和各级政府的数字化旅游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旅游资讯全覆盖工程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媒体导向作用,拓展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百姓需求的立体咨询服务体系。

增强灾区造血功能

灾区旅游业的进一步恢复和振兴,不仅是我省旅游市场培育新的增长极的关键所在,也是使灾区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灾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点击】金秋10月,经过两年灾后恢复重建,阿坝州茂县坪头村以一个独具羌族特色村庄的全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农房建好了,风貌改造也完成了,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证村子的可持续发展?村委会提出了“村两委会+公司+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村两委会牵头,注册成立茂县水风羌寨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全村农户以土地和住房自愿入股,公司统一出租给经营商,由经营商将房屋改造成乡村旅游酒店。坪头村村委会主任余崇恩说,这样不仅避免了恶性竞争,也可以让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在公司里实现就业。在整合资源、突出优势的同时,也找到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带动全村共同致富。

村民王安元算了一笔账,他以一平方米6元和一亩3000元的价格,把300平方米的房屋及门前4亩果园租给了公司,“一次性租了5年,租金就有10多万元。”王安元说,自己在外务工,又多了一笔收入。

像王安元这样的村民,在坪头村还有30多户,目前已有大陆希望、恩威集团、大洋硅业等7家公司进入坪头村投资乡村旅游酒店,总投资已经超过500万元。

【延伸阅读】为增强灾区旅游业的造血功能和持续发展能力,我省实施了“新五大行动”:

灾区旅游培训行动。针对灾区旅游发展特点,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在今年年底前,对6个重灾市(州)组织实施22期共3100人次的灾区旅游人才培训。

灾区创建A级旅游景区指导行动。我省组建了专家工作组,加大对灾区创建A级旅游景区的指导力度。年底前,6个重灾市(州)将力争创建20家A级旅游景区。

灾区旅游产品打造提升推介行动。包装、设计、推出100条展现灾区新貌、体现民生巨变,融合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观光休闲等多种元素的旅游精品线路,构建灾区旅游线路产品体系。灾区旅游宣传促销行动。以“见证重建奇迹·感悟大爱崛起”为主题,宣传推介灾区旅游新产品和新线路,在四川旅游信息网上开设灾区特色旅游专栏,展示灾区全新整体形象和精神风貌,反映灾后恢复重建奇迹。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专题讲课发言 篇6

编者按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如何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良性互动?如何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本版特邀有关专家学者分析、建言。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作为一个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空间的经济大国,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将经济发展过多地建立在依靠外部市场和外需上。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也将是引领未来中国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主线。

不断释放内需潜力,经济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内在需要。巨大内需潜力的不断释放将为我国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是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优势,有 14 亿多人口、9 亿多劳动力资源、近8 亿就业者和 4 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提升消费需求品质、扩大消费需求市场、提高消费能力的潜力都十分巨大。

二是解决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能够不断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热情,也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空间。

三是我国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中期,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任重道远,投资需求空间巨大。

四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巨大,科技创新、产业和产品创新及引领新供给、新需求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能力日渐增强,不断深入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对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要求,都将成为推动形成我国完整内需体系、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推进经济发展量质双升的驱动力量。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战略基点 “十四五”期间,我国应该在大幅度提高社会最终消费比率上下更大功夫。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升,但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仍然偏低。2019 年,我国的最终消费占 GDP的比重为 55.4.%,其中居民最终消费比重仅为 38.8%,与最高年份1983 年的 67.3%和 53.4%相比分别相差 11.9 和 14.6 个百分点。

“十四五”期间应该通过推进系统化的改革和政策安排,加速扭转这种不协调的发展局面,使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真正成为稳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力争在 5 年时间里将最终消费比重提升到60%左右,居民最终消费比重提高到 45%以上。“十四五”之后这两个比重还须继续有所提高。同时,还要把着力点放在大幅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上,力争“十四五”期末使中等收入群体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 40%或更高。这将会对扩大消费市场、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形成巨大推动。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效释放消费市场的潜力 较大幅度提高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特别是较大幅度提高居民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前提是要大幅度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释放社会消费潜力,关键是要实现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较快增长。

我国消费有效需求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较强消费需求且有较强要求改善生活条件意愿的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过低,尤其是作为劳动报酬的工资性收入过低。2019 年,我国的人均 GDP 为70892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0733 元,仅相当于人均 GDP 的 43.4%,其中工资性收入只相当于人均 GDP 的 24.2%,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只有56%;全国人均消费支出为 21559元,仅相当于人均GDP的30.4%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70.1%。这些都说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与国民收入产出有较大背离;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比率低,与国民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大背离;社会成员的消费支出对 GDP 增长支撑不足。另据统计,按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类,我国中等收入户的平均收入约为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81.5%,中间偏下和低收入户的收入则仅相当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51.3%和 24%,平均值掩盖了收入分配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十四五”期间,要认真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要进一步发挥收入分配制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进步进程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加紧理顺收入分配体制,系统性思考、设计、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注意在整体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更加重视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如此,既可以提升最有消费需求群体的消费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效释放消费市场的潜力,形成经济稳定增长的持久动力,又有利于更充分调动广大一线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打造自主可控全产业链体系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必须看到,我国还不是经济强国,也还不是工业强国。总体上看,我国的制造业仍处于国际分工链条中的低端环节,许多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很不健全,短板和薄弱环节很多,“木桶”效应明显。

下一步,国家在组织制定“十四五”规划中,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于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要,制定加快促进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制造业水平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要用好我国拥有全门类工业体系的优势,发掘我国超大规模和不同层次结构的内在市场需求潜力,充分发挥好我国空间地域广、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和产业布局的差异性,以及产业结构梯次转移的空间潜力。坚持在节约集约使用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引导制造业要素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争取用 5 到 10 年的时间,健全、强化我国制造业以及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全产业链体系,下大力气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现代化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技术水平,加大力度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要研究制定专项科技发展规划、科技进步与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规划。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发挥我国特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体制优势,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创新攻关,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可控性强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通过

组织制定生产力空间布局规划,顺应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规律,引导区域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建设。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引导各地根据不同资源禀赋和要素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和高效经济联系。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招商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篇7

模式的调研报告

预览次数:148 发布时间:2010-12-20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 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

淮安市民营经济研究会

遵照国家、省、市关于“调结构、转方式、提层次、促发展”的要求,为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会会同淮阴师范学院、市经信委及工商局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开展了淮安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软课题研究,形成了3万余字的研究报告。现将其中重点提炼成“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报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

一、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几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09年底,全市民营企业总数已达30442户,注册资金637.5亿元,个体工商户总数已达到152821户。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538个,产值1138.17亿元、增加值207.18亿元、入库税金29.52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1%、70.2%、52.8%和30.2%,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与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关联度极大,随着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面临的调结构、提层次、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等考验,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将成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在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也在不断的探索各自的发展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模式多样化的状况。调查分析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民营经济增长的方式看,我市的民营企业大多数起点较低,其生存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的粗放利用,把自身的资源环境成本外部化,并且是建立在我市劳动力成本低的基础上。

2、从企业的资本形成看,我市的民营企业主要是依靠自我积累,且积累过程较长。

3、从企业管理模式看,我市民营企业目前绝大多数是家族式管理,或者是沿袭原有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4、从所处产业价值链的位置看,我市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生产粗放,本大利薄。

(二)我市民营企业现有发展模式的弊端

1、发展水平较低,且提高难

据统计,2009年我省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总共有111家,占总数的22.20%,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中我省企业就有7家,占35%,但是我市没有1家民营企业入围。今年发布的全国企业500强中,我省就有49家入围,我市也没有1家企业上榜。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总数、注册资金总量,在全省排第11位。这都反映了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低层次。面对新一轮发展的激烈竞争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一弊端显得尤为突出。

2、规模普遍偏小,且长大难

以民营工业企业为例,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共有153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只有8家;主营业务收入5-10亿的民营工业企业仅27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企业较少,同样在行业中有影响的企业也为数不多。就最近发布的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100强中,我市和宿迁并列均仅有3家,且在规模和发展层次上都偏小偏低。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占整个工业企业总数达88.1%,但其从入库税收只占30.2%,正是我市民营企业规模小、层次不高的反映。

3、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滞后,且推进难

现代企业制度是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我国自从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很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不断深化改革,建立了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市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或没有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的虽然进行了公司化改造,但还很不规范,这一点在传统发展模式的民营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有的甚至还沿袭着家庭作坊粗放、落后的经营管理,与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极不适应,也制约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

4、普遍缺少发展战略研究,发展意识不强

面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提出的调结构、转方式、提层次的要求,以及国内外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市的不少民营企业普遍认识不清,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主动应对的举措。面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绝大多民营企业没有积极呼应制定自身的“十二五”规划,做好迎接新一轮发展的准备。

5、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开放意识不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可以长久地影响企业的发展,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受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市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开拓开放意识普遍不强,小富即安的观念依然存在,与先进地区比,更缺乏融入长三角、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的胆略,也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6、学习利用政策不够,机遇意识不强

一方面,不少民营企业负责人不及时认真地学习国家、省、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吃透精神、用足用好;另一方面,我市的民营企业多而散、小而弱,这就使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在执行过程中难以突出重点,有效发挥其激励推进的作用。

二、当前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面临的风险

分析形势,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将面临以下几方面风险压力:

(一)资源环境压力方面:随着经济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越来越紧张,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必然不断涨价,成本也将逐渐上升,势必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把低碳低排放列入企业考核指标,同样不再给中小企业环境成本外部化的空间,这些都给民营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二)社会压力方面:考虑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会给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国家十二五期间将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职工工资必然逐步增长,企业必然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处于产业最低端的中小企业将明显受压。

(三)市场压力方面: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竞争日趋明显和剧烈,我市的民营中小企业也将不得不面临来自两大市场的竞争压力;

(四)转型压力方面:我市的民营中小企业大多处在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发展后劲明显不足,面临调结构、转方式、提层次的要求心理准备和条件准备均不足,必然会面临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

三、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建议

(一)进一步认识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影响着整个经济转型升级。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努力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而优化其发展模式有利于民营企业突破传统思想文化以及经营管理体制的束缚,有助于民营企业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不仅是民营企业自身实现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更是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二)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迎接新一轮发展 一是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培训、辅导有条件的企业(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编制企业自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自己在行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尤其要注重以成功的企业典型作为实例,实施具体的指导。及时提供国家、省以及我市各级产业、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信息,帮助企业把握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走势,抓住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统筹发展的机遇,拓展发展思路和发展的空间。

二是将“专、精、特、新”发展模式作为我市中小民营企业优化发展模式的首选,此类发展模式不仅在省内外,就是在我市也已有很多成功的典型,如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由于走专、精、特、新的模式,其产品占全国五星级酒店市场的60%。再如金石、共创、神舟、海珠等企业成功的经验中小企业看得见、易接受、好落实、见效快,事实证明,既符合我市民营企业的实际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国家工信部的部署。

(三)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模式

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有利于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发挥的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机制,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要从传统家族式封闭的发展模式中超脱出来,加快走股份合作发展的道路,加大走出去的胆识和步伐,更好地利用好国内外两大市场带来的机遇及国内外两大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开放水平,优化发展模式。

(四)加强战略联盟建设,优化发展模式

一是加强技术战略联盟建设,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使企业从单纯依赖物质资源的消耗,主动转向依赖科技进步谋发展,从而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上来。“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拓展合作内容和范围,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二是加强营销战略联盟建设,积极推进营销网络化、销售全球化、服务优质化。三是加强产业合作联盟建设,实施垮区域、跨行业、产业上下游合作,求得资源利用最大化、利益共赢最大化。

(五)以发展电子商务为契机,优化发展模式 新型电子商务通过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四位一体的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与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大量的市场空间,更多的技术创新机会,以及与大企业合作配套,创新发展机制体制的路子,是民营企业优化发展模式的催化剂,建议将电子商务的应用作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加速推进,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优化。

(六)重视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国务院已经下达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建议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出台具体规划和措施,下大力气把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作为发展民营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七)健全完善政府支持政策,服务优化发展模式

建议以强化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作为原则,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为目标,因势调整完善鼓励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并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并公布相应的具体实施办法,提高政策的落实程度。拟请具体补充和完善:

1、及时扩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尽快设立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创新基金,创造条件设立社会力量共同参加的风投基金。

2、遵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部署,把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出台鼓励在产业集群的区县、镇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为民营企业实现集群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以及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3、用财政行政存款作为杠杆,鼓励银行创新举措,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规模,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4、相对集中政策及有关生产要素,鼓励民营企业走联合发展之路,尤其在加快培育小巨人、行业龙头企业方面加大力度。

5、实施品牌战略。遵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将实施品牌战略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具体抓手。在大力培育特色品牌、抓好企业特色和产业、区域特色的同时发展高端品牌。将企业品牌作用的发挥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即既要重视创牌工作,更要重视品牌引领企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

6、积极引导和培育民营企业上市,以募集更多的社会资金,助民营企业实现跨跃式发展。

7、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除了要发挥好已有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作用之外,“十二五”期间,应将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作为重点,一方面帮助企业和行业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使之成为技术交易或转移的平台,助民营企业克服技术条件不足之难。

8、建议设立民营企业规模升级奖和绩效贡献进位奖,定期召开表彰大会,鼓励民营企业进位、争先、创优。

9、引导我市的各种行业协会和商会加快转型建设,在与政府部门脱钩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下一篇: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