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2024-08-27

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通用8篇)

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篇1

科学发展的助推器——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中国公选领导考试网、中国领导干部学习网(http://)2009年10月31日转载

8月18日,美国《福布斯》商业杂志发布2008年“中国顶尖企业榜”,江苏省泰州市首次

有两家企业入榜,分别是扬子江药业集团和新世纪造船公司。泰州市委书记张雷说:“这两家企

业入榜《福布斯》并成为我市经济的‘旗舰’,国土资源部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如果没有‘点

供’政策,这样的高科技、高效益项目用地也不一定得到保障。泰州作为‘追赶型城市’,要实

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发展优势高端产业。”

近年来,江苏省创新土地供应方式,实行建设用地计划“点供”,不仅破解了发展中的用地

难题,更重要的是助推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江苏科学发展“点”出了一片新天地。

1、这是“逼”出来的办法

“我们采取建设用地计划‘点供’政策,可以说是‘逼’出来的办法,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要

求的办法,这样能够使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低消耗、低污染的项目得到优先保障,推动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不久前徐绍史部长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举行的报告会上,江苏省

委书记梁保华对建设用地计划“点供”作出的一番感慨和评价。

江苏省实行建设用地计划“点供”,确实是逼出来的办法。据悉,“十五”期间,江苏GDP

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要消耗约2.4万亩的土地。特别是近年来,江苏经济持续以两位数的速

度上升,国家下达的用地计划指标与各地用地需求差距很大,土地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如何安

排好有限的计划指标,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成为江苏发展中最受关注、最

紧迫的难题。

近年来,江苏省国土资源部门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通过土地供应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转

变,促进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2006年开始,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在合理、科学分配市县土地利用计划的基础上,对外资达到1亿美元及民资8亿元人民币以上规模、符

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及环保要求、特别是高新技术类产业的重大工业项目,采用由省厅直接“点

供”安排计划的创新办法予以重点保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提高了有限计划指标的使用

效益,为全省重大项目实施提供了用地保障。

“点供”,并不是乱点鸳鸯谱。江苏省制定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并提出了“四个优先”的原

则。一是规模优先,优先安排总投资规模和企业注册资金大的项目;二是速度优先,优先安排

前期工作成熟、审批手续齐备、资金到账快、开工建设条件比较好的项目;三是质量优先,优

先安排已列入国家和省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能够带动当地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的项目;四是强度优先,优先安排投资强度高、占地面积小以及在国家和省级开发区

内选址的项目。据统计,江苏省自2006年实行“点供”政策以来,共对240多个重大项目实施

计划“点供”,共安排农用地转用计划7.8万亩,项目累计总投资额达180多亿美元及1500多

亿元人民币。

保障发展是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但保障不是无条件的,要看是不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方式的转变,是不是有利于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保障的是科学发展。正如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

长夏鸣所说,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探索更加节约、更加高效的国土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土

地供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引导性、保障性作用。

2、产业结构调高、调优、调轻的重要抓手

200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完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加大生产要素差别价格实施力度,倒逼高

能耗、高污染产品尽快退出市场;建立激励机制,运用产业、财税、价格、土地等政策,使全

省产业调高、变优、调轻。

如今,土地供应已成为江苏产业结构调高、调优、调轻的重要抓手。江苏厅明确,建设用

地计划指标“点供”,不仅要看项目的规模,还要看项目的科技创新含量。在2008年全省105个“点供”项目中,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68个,占“点供”项目的64%,其中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32个,占30%。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家大规模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三星电子在海外最重要的生产工厂。该企业二期项目总投资达6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其产品技术含量世界领先。江苏厅及时对该项目用地计划进行“点供”,保证了项目的及时开工、投产。该企业今年1到8月份就实现产值63.32亿美元。

“点供”是土地供应的门槛,也是土地供应的标杆。为达到“点供”的标准,江苏各地竞相引进产业政策鼓励类的特别是高科技项目。常熟市近两年舍弃了120多个纺织、化工项目,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其中东南相互电子、敬鹏电子等项目都是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高新科技项目,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现在的供地方式影响着将来的经济发展方式。江苏土地供应方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作用如今已初步显现。江苏省发改委确定的2008年度160个重点投资建设项目中,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了78%,投资呈现“两高一低”的可喜转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高、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增幅高,而重点调控和部分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投资增幅降低。今年上半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特别是全省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四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产业实现63%的增幅。

建设用地计划“点供”,不仅保障了重大项目的用地,同时也促进了投资规模和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2008年105个“点供”项目中,涉及总投资额68.4亿美元、747.56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额超过3亿美元和2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有9个。据统计,江苏省级“点供”项目比普通项目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平均要高出2.2倍。目前,苏南地区重大项目投资强度达到460万/亩,苏中340万/亩,苏北250万/亩。其中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到550万/亩。“点供”项目在集约节约用地上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高邮市“点供”的曙光电缆项目投资强度较高、产出效率大,如今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样板。高邮市提出了“土地集约向‘点供’项目看齐”的口号来招商引资,提高了当地的集约用地水平。

为确保“点供”项目的节约集约用地,江苏省厅去年对“点供”政策作进一步调整完善,对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由各地预安排“点供”计划,按规定实行招拍挂后,省级再予以追补。这样,既可以有效防止部分地方包装“大”项目,又可以妥善安排计划与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的衔接,更好地体现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

3、促进了区域统筹发展

实行建设用地计划“点供”,还促进了江苏南北区域共同发展,推进苏北工业化进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徐州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唯一的上市企业。该企业由香港协鑫硅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006年投资建设,计划建设年产总量15000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8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一、二期565亩和495亩用地全部由江西厅“点供”,目前已成为徐州市单体投资最大、效益最好的项目,2008年销售收入为35亿元,利税25亿元。徐州经济开发区国土分局局长薛亚洲感慨地说:“我们全区每年用地指标也就四五百亩土地,如果不是‘点供’,这样的好项目、大项目说不定就与我们擦肩而过。”

江苏省南北区域经济差异大,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江苏厅实施土地供应差别政策。对重点保障项目的产业类别作出严格规定和限制,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统筹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对苏南地区仅“点供”安排高科技项目等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以此引导优化苏南区域进一步转移占地多、能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对苏中、苏北“点供”的项目,进一步严格对投资强度、产业政策和环境影响的要求,以此引导苏中区域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引导苏北区域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引资门槛,避免走以消耗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的老路子。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3C(计算机、通信、消费性电子)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2006年9月28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淮安经济开发区签订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10亿美元,主要生产模具、电子接插件、印刷线路板等电子产品。项目一期的总投资为3亿美元,占地1512亩。江苏厅及时对该项目实行用地计划“点供”,确保了工程及时开工建设,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美元,并为地方提供20000多个就业岗位。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0.09亿元,利税1.2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17.24%和19.5%。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的话说,“富士康项目创造了苏北工业化的新奇迹,这一个项目的实施,使淮安新型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了3至5年。”

4、从违法用地重点地区到执法先进地区

“点供”给江苏带来的变化和影响还很多。采访中,一位分管执法工作的市级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该市有一个县级市多年来违法用地屡禁不止,地方领导对国土资源部门的“劝告”置若罔闻,连续3年成为全省违法用地的重点地区。去年省厅暂停了该市的省级重大用地项目计划“点供”。这一“杀手锏”还真管用,该市专门召开了全市三级干部大会,市委书记、市长两个“一把手”出席会议,提出“谁因土地违法问题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就砸谁的饭碗”,还在全市开展了违法用地专项整治,今年一下子扭转了被动局面,由全省违法用地的重点地区转变为执法先进地区。像这样的例子在江苏还很多。

“点供”促进了全省依法用地、管地水平的提高。江苏省针对少数违法用地和信访重点区域,确定了10个国土资源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县(市、区),重点加强监管。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及省级重大用地项目计划“点供”。这一招很管用,去年确定的10个国土资源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县(市、区)目前多数已摘掉了帽子,恢复了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点供”。江苏省还在全省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对评为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市、区)的地区,在下达年度农转用计划时,奖励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

建设用地计划“点供”这一创新举措被评为江苏省国土资源管理创新奖。记者在获奖项目评选表中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评语:建设用地计划“点供”政策,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助推器”,是防范违法用地的“撒手锏”„„这一举措堪称提升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的“点睛之笔”。这一精彩点评如今已在江苏实践中得到验证。

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篇2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条件。要坚持基础先行, 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机遇, 实施引汉济渭、东庄水库、陕北黄河引水等重大水利工程,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 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提高农业抗旱能力。抓好防汛工程建设, 加强病险水库治理, 提高防洪保安能力。

围绕建设全国重要交通枢纽, 实施客运专线、铁路干线、能源通道等重点工程, 推进关中城际铁路建设。以高速公路为龙头, 以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为重点, 完善路网结构,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设施配套, 建成延安、汉中、安康新机场。支持新增国际航线, 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加快西安、咸阳地铁和快速干道建设。

推动西电东送、陕电外送电源和通道建设, 改造升级骨干网架和农村电网, 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完善输油、输气管网, 扩大气化陕西覆盖面。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三网融合, 实现“数字陕西”向“智慧陕西”迈进。加强大中城市市政设施建设, 完善县城和重点镇水路电气讯等公用设施。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加强要素集聚集群, 强化产业互动联动, 突出发展实体经济, 不断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苹果、猕猴桃、核桃、红枣为重点推进果业提质增效, 以设施蔬菜、园区养殖为重点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培育多元化深加工体系, 打造国内一流的绿色果品基地和蔬菜、养殖基地。发挥杨凌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加强疫病和灾害预防, 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能力。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科技与产业融合,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扩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产能,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资源转化率。加强航空航天、汽车、输变电等产业本地配套, 推动重大装备自主化、成套化、高端化,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 建设全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改造纺织、食品、医药、建筑等产业。

坚持现代与传统并举、生产与生活并重, 着力发展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完善物流设施和信息服务, 强化中心城市物流节点功能, 推进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空港等园区建设, 打造全国重要物流枢纽。鼓励商业银行在陕设立分支机构, 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 壮大保险、信托和期货等产业, 发挥产业基金、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等金融工具作用,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加强景区建设, 做优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品牌, 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拓展互联网增值服务, 提升商贸、餐饮等服务业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完善消费政策, 优化消费环境,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产业融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打通三次产业界限, 创新产业组织形式, 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引领战略, 积极开拓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支持企业面向市场、围绕主业做优配套产品, 深化业务互联和市场互通, 在强强联合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生产要素流动聚合, 鼓励相近行业共享技术, 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园区, 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群和产业带, 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结合、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军工与民用科技资源结合, 促进经济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依托特色产业推进科技创新, 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 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促进产品换代、培育产业品牌。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加强核心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面向市场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以利益为纽带打通设计、研发、转化、生产各环节, 加快发展成果交易、企业孵化、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 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支持组建更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促进创新要素向基地、园区和企业聚集。继续实施军民融合“双百工程”, 支持军工单位培育军民结合型创新企业, 支持民口单位参与军品配套科研生产。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 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培养、引进、流动、使用机制, 继续实施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三秦学者等重点人才工程。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 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弘扬创新精神, 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鼓励竞争、崇尚合作的良好氛围。

四是统筹区域城乡发展。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要深入实施关中创新、陕北持续、陕南循环区域发展战略, 坚持整体谋划、板块开发、错位发展, 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全面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支持西安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 加快推进西咸新区组团开发, 走城镇协调、城乡统筹、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融合的发展路子。加快陕北和渭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以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深度转化, 壮大非能源产业, 创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发挥陕南资源和生态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做大循环经济聚集区。深化跨省区域合作, 落实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建设呼包银榆重点开发区和陕晋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衔接互动。推进大中城市建设, 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加快西咸一体化、宝鸡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渭南“陕西东大门”、杨凌世界知名农科新城建设, 深化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 支持榆林、汉中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 支持安康、商洛建设五十万人以上中心城市。做大县城、发展乡镇, 搞好县域工业园区和重点镇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拓展。支持延安、西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

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更加自觉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更加主动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作, 发展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转变职能, 规范行政行为, 建设服务型政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 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完善中小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全面落实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政策, 不断提高非公经济份额。按照催生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优化一批的思路,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发展要素市场, 整顿市场秩序,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篇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多方面着力。当前,应创新和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导向。在考核过程中,从注重过程规范向注重结果运用转变。政绩考核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判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使用、管理、监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供重要依据。以往的政绩考核比较注重过程规范,如各责任单位自查申报、综合评定、确定档次、公布结果等。但若不能把考核结果与奖罚、升降结合起来,再规范的考核过程也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起不到引导、监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用。因此,应加强政绩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和广度,把政绩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升降选调的重要依据,对善于领导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优秀领导干部加以提拔重用,对不干实事、搞形式主义的领导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直至作出组织调整;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依据,对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领导干部安排必要的培训学习、轮岗锻炼,提高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作为推动领导绩效改进的重要依据,让那些在考核中存在不足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对照考核结果进行深刻自我剖析,努力改

进绩效。

在考核指标上,从注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综合发展转变。考核指标作为政绩考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绩考核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为了遏止以过度耗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现象的发生,政绩考核指标应及时从注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综合发展转变。一是完善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应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政治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方面,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设计指标和参数;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以改进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等为重点设计指标和参数。二是完善综合性的政绩考核标准。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考察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既注重从定量考核中作出定性分析,又注重从定性考核中进行量化分析。三是完善综合性的政绩成本考核分析。不仅看取得的政绩,而且看取得政绩的人财物投入,特别是将资源环境、民生民意纳入政绩成本分析中,通过政绩成本看政绩质量。

在考核方式上,从以内部考核为主向多方参与考核转变。政绩考核方式直接关系能否客观公正地进行政绩考核。为此,一方面应努力排除在政绩考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方

面干扰,特别是避免内部考核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应根据政绩考核涉及面广、业务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实际情况,在做好组织部门内部考核工作的同时,向多方参与考核转变。一是专家考核。组织有关专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考核。二是社会考核。把考核权交给人民群众,将经过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检验的政绩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使领导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切实做到执政为民。三是中介考核。把那些工作量大、专业性强且不涉及机密的考核,委托给具有较高信誉度的社会中介机构来完成。

在考核保障上,从以政府保障为主向以制度保障为主转变。为确保政绩考核的客观公正,有效防止政绩考核数据失真、事件失实等,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一是加快政绩考核的法制化进程。从法律上确立政绩考核的地位和权威,使政绩考核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建立专门的政绩考核执法检查机构。政绩考核的执法检查机构专司检查职责,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对于夸大成绩、虚报数字的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给予纪律、行政处理。三是建立健全政绩考核的相关具体制度,如政绩考核告知制度、领导干部个人公开述职制度、政绩公示制度、政绩公议及民主测评制度、政绩考核结果反馈制度、政绩考核申诉制度等。

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篇4

之后,自2010年12月22日至2011年1月21日河南日报陆续刊发了9篇署名“何平”的系列争论文章,深入论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何平九论”紧扣河南发展脉搏,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8个方面,深入地阐述了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注意的问题,深刻阐释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在中原经济区起步之时,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何平九论全面、准确、系统地传达了省委的重要精神,黄钟大吕,鼓舞人心,为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了一次较好的思想和舆论准备,引起了前列的社会反响。、领导方式转变是一个重大课题,必须加以细化、深化、并内化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首先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起。一是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离开发展,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把思想观念真正转到科学发展上来,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二是要强化忧患意识。要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转变发展方式既是大势所趋,更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切实树立起“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强化忧患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三是要强化攻坚意识。转变发展方式,必然会经历一段“阵痛期”,也难免会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必须充分认识到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要有打一场攻坚战的准备,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一场攻坚战,把基础打牢,一步一步往前走,而不能为了出成绩走捷径,从而给经济发展留下毒瘤。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一要勤于学习。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学习已经成为各级干部履职尽责的迫切需要。实现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更要从学习入手。端正态度,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时刻增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真正把学习当作政治责任和终身任务。要学好理论,打牢理论功底,始终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要钻研业务,提升服务方式、增强领导能力;要拓宽知识面,不断补充新的科技、经济、文化、专业知识等;要注重实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积极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变成领导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变成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行动。二要善于思考。能否善于思考决定着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在转变领导方式中,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经济趋势、市场规律、社会热点、思想潮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加工,不仅善于发现新特点、新问题,而且能遵循客观规律和思维规律,拿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举措,真正通过学习思考,使自己成为爱学习、善思考、会工作的新型干部。

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篇5

市发改委发展规划科: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地方经济发展质量,是深入贯彻落实“克白组团”规划部署,实现克拉玛依战略大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白碱滩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了阶段性的成效。自治区发改委有关督查通知下达后,我们又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了自检自查,对全区经济发展情况作了总结分析,现将自检自查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切实解决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问题,不断增强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

白碱滩区是克拉玛依油田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资源型城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格局未能根本改变,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石油主业的整体拉动,全区大部分企业从事石油生产或石油辅助生产行业,据2010年统计,白碱滩区石油主业比重占到94%以上;第一产业仅占比不到1%,第三产业占比仅为5%左右。同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主要矛盾,是地方经济的科技力量非常薄弱,地方企业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不多,产品研发和技术更新长期难以打开局面,拼价格、拼劳力,靠主业、靠政策的市场拓展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整体上缺乏核心竞争力。另外,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发展大多属于粗放型管理模式,缺乏应对市场挑战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种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条件下非常脆弱。因此,如何把握住白碱滩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进一步找准战略发展的基本定位,逐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适时转变,成为我们必须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此,近两年,区委、区政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针对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整改,提升地方经济运行质量。围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运行素质,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经济战略的突出位置,确保我区经济建设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一是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上,积极修订出台发展地方经济有关优惠政策,努力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区位优势,不断增强我区投资魅力。重点做好改制企业帮扶工作,充分发挥改制企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从项目研发、队伍建设、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着力协调好改制企业与原母体石油企业之间的关

系,共同解决改制企业的土地权属问题、人才培训问题、价格结算问题等重点问题;二是继续实施“三个一”工程(即推出一批简明企业、打造一批科技名优产品、培育一批科技拔尖人才),鼓励改制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财政上每年拿出500万元来支持改制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同时帮助改制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建立技术研发联动平台,大力促进院企合作,提高企业产品研发效能和整体水平,增强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在企业申报上级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评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继续推行“质量兴区”活动,设立产品质量奖,对产品被评为白碱滩区、克拉玛依市和新疆名优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10000元、20000元和50000元一次性奖励。三是大力搞好招商引资,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生态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方面转变,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这些引导措施,地方经济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在经过2009年-2010连续两年徘徊状态后,很快在全市经济逐步回升的大背景下复苏,地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财政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2010年,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3亿元(现价,下同),同比“十五”末增长41.5%(可比价);地方财政收入

累计完成7.43亿元,比“十五”的2.82亿元增长163%以上;地税税收收入9.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88倍;国税收入2.03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36倍。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自治区双高认定企业达到5家,民营科技企业22家,比“十五”末增加10家,民营科技企业7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规模发展有了新亮点,贝肯有限公司实力雄厚,正在积极争取准备上市。

二、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努力促进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白碱滩区作为一个老石油工矿城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区。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短期内能够取得产能绩效,缺点是一定时期内的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总是有限的,并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可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深度破坏,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资源型城区如何顺利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和谐并进,从而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为此,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白碱滩区的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在全面推动产业增长优化升级的同时,按照自治区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作要求,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和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三高三低”发展原则,以调整优化结构、提升科技实力、促进自主创新为基本目标,重点加强“两园”即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示范园、农业养殖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示范园建设,带动全区经济向循环经济、环保经济、节能经济加快转型,努力做到决不让自然资源受破坏、决不使生态环境遭劫难、决不给子孙后代留遗憾,推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三者的和谐统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白碱滩区发展特色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我们重点抓好下几个环节:一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系统工程,提升地方经济整体运行水平,推动建立节能型、环保型、生态型经济,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发展、和谐进步的新格局;二是统筹搞好生态建设,积极建设中心城区精品绿化圈、外围街区生态绿化圈、自然生态植被保护圈、作为全市绿化系统的大生态圈,走绿化精品建设与管理的道路,公家重点公益林达到34.4万亩,城区外围生态防护林达1万亩以上,区辖管护草场面积3000多公顷,区辖公益防护林384.41公顷,区辖野生荒漠植被林地面积37884.76公顷。三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城区”为契机,做好生态城区规划的

编制工作,同时继续推进环境污染治理,逐步完善环保监测体系,下狠工夫根治城区污水污染,努力改善城区人居生态环境质量。通过这些措施,使我区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

三、关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规划,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供有力的规划保障

要推动白碱滩区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在对我区发展优劣势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部署,奋力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此,区三套班子下决心对规划体系进行了完善,把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从2008年起就着手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就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启动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11年2月提请区人大审议通过。同时,我们还着手编制了《生态城区创建规划》、《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准备启动《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通过进一步健全发展规划体系,为全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依据。

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们重点对三个区域作了产业规划:一是依托石化园区,积极打造高新技术工业园,并启动

了产业孵化园的前期规划设计,现已就土地问题展开了协调,主要发展方向是对高新科技或者具有拓展潜力的产业进行孵化培育。二是按照“向西拓展、向南调整”的思路,重点规划了西南工业区,作为将来城区内石油企业外迁发展的承接地,以及新兴产业的集约发展地,现规划已进入市级评审阶段,土地问题已多次与油田公司进行沟通,并达成了一些框架意见。三是重点规划了生态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努力为我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产业基础。现生态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如全市农产品加工基础驻点我区,与生态养殖基地相呼应,必将进一步带动我区地方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城市规划的支撑。在这方面,我们力度较大,一是在总规修编上,与同济大学、时代院加强了沟通联系,对总体规划中多处用地属性进行了统一调整,明确了城区基本功能分区和发展方向。自2010年下半年对接以来,双方已经过多次对接,2011年8月,总规修编工作初具成果,目前正在抓紧与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比对。二是在各专项规划方面,进展较为顺利,到2010年6月,我们已完成了《熟食基地控制性规划》、《东部综合交易市场规划》的报批工作,同时启动了《白碱滩区近期建设规划》、《白碱滩区住房建设规划》,《五亭小区控制性规划》、《白碱滩镇给排水规划》、《702控制性规划》。2011年以来,我们进一步统

筹梳理控规编制工作,开展了《中部区域控制性规划》、《东部区域控制性规划》、《西部区域控制性规划》、《中南区域控制性规划》、《中北区域控制性规划》、《西南区域控制性规划》等多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为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依据。

四.正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求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新突破

就目前而言,白碱滩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仍然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三大产业配比还不均衡,第二产业占有绝对比重,但二产的整体发展质量有待提升,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区位优势;地方经济的科技力量非常薄弱,地方企业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不多,产品研发和技术更新长期难以打开局面,拼价格、拼劳力,靠主业、靠政策的市场拓展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整体上缺乏核心竞争力,等等。这些,对我们的经济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

为切实改变这一状况,区委、区政府作了认真的分析。要实现白碱滩区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在掌握了解区情实际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对白碱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认真审视。目前区上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白碱滩区的发展定位: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白碱滩”的主题,坚持“固本、务实、创新、提升、维稳”五个基本理念,立足于石

油工业城区的区情实际,坚持走具有白碱滩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努力促进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转型,推动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关注社会民生事业、确保社会长治久安、优化人居生态环境、巩固民主法治建设、树立城区良好形象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把白碱滩区打造成为石油石化工业新区、油田技术服务新区、环境友好生活新区、和谐文明现代新区。

这个定位贴近与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需要,同时也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指导方向。我们不仅要建设工业新区、技术服务新区,还要高度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目前,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战略目标,并积极统筹搞好“克白组团”规划,我们完全有信心在市、区两级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出改系统的职能作用,解决好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转型中的具体问题,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上有所突破,在构建“两型”社会方面有所建树。

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篇6

作者:卢展工

编者按 6月3日《人民日报》、6月4日《河南日报》刊发了省委书记卢展工的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文章发表后,立即在我集团引起强烈反响。文章着重围绕 “发展目的必须明确、头脑清醒至关重要、正确思路应当持续、方式方法亟待改进”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分析透彻,观点鲜活,对于加快集团公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方便广大干部员工学习,本报特予以转发。

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讲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讲转变,首先要从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转变开始,思考自己怎么转、怎么做。

发展目的必须明确。发展为了什么?以人为本、为民惠民。为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体现对人民负责。比如,领导干部比较关注GDP,但老百姓不太关心;领导干部比较关心产值,甚至少数人认为环境、资源问题可以放一下,但老百姓却不赞成。个别干部比较喜欢拍脑袋、大呼隆、一风吹、一刀切,一会儿一个思路、一会儿一个战略,但基层干部怎么想?老百姓怎么想?有多少东西老百姓能够记得住?所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正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需要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头脑清醒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清醒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群众可以多看成绩、多看好的一面,领导干部则要更多地看问题、看不足,更多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现在个别地方好像颠倒过来了,一些领导干部经常看到成绩,自己说自己做得很好;而群众经常看到存在问题,对所谓的政绩不一定认可。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按照中央部署结合河南实际有序、持续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始终持续加快转变的力度和韧劲,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

正确思路应当持续。河南这些年来一直在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三化”协调推进科学发展、中原崛起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正确的,正确的思路就要坚定地往前推进。思路太多是不成熟的表现,思路多变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思路不持续会使基层无所适从,难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要坚持重基础、重集思广益、重科学决策,始终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三化”协调发展、推进“两大跨越”等战略方针来研究,以思路的持续确保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推进。

方式方法亟待改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的关键是宏观调控、中微观管理以及具体运行机制要跟上,切实体现尊重市场主体,体现尊重规律,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从领导层面来讲,要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在有些事情,“为”就是“不为”,做了很多事情,没有起作用甚至起了副作用,做了等于没做;“不为”就是“为”,很多事情尊重规律、不去干预不去做,反而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要多在运作上下功夫,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使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得到落实、见到实效。“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就是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这项工作很重要,是最难的,也是最需要持续、最需要韧劲的;“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围绕项目建设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合力。总之,领导干部要跟上中央决策的步伐、适应加快转变的要求,认真研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的问题,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

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篇7

2012-03-08 “毒药”还是“良药”?

由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一份报告,再度引发对国企改革的热议。

世界银行在其网站公布了报告全文,其中结构性改革部分由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ArdoHansson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共同负责。我们对张文魁进行了专访,他就为什么要改国企、如何改革国企一一作答。

在张文魁看来,过去三十多年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不能回避。中小型国有企业可以整体出售,而大企业和特大型的企业应该实行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

而对于一些自然垄断、关系国家安全、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承担普遍性服务的国有企业,暂不适宜产权改革,但应该着力于加强政府监管和改善公司治理。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研究推进铁路、电力等行业改革。不过,张文魁也强调,国企产权改革的前提是,政府自身的改革要跟上,比如透明度和问责制。

现在的国有经济不是“全民所有”,是“全民没有”

效率低的国有部门以相对低廉价格获得更多资源,对效率高的民营部门获得资源形成了“挤出效应”。而现在的国有经济不是“全民所有”,而是“全民没有”。

主持人:很多观点认为,这几年国企改革在市场退出和整合兼并方面停滞,在这方面您怎么看?

张文魁:首先对国有经济应该有一个清醒正确的判断,这是制订国有经济改革政策的前提。现在有些机构或者学者的判断就是,国有企业效益搞得好,为什么要改呢?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改革的必要性不大,至少改革的紧迫性不强。

但我通过大量研究分析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国有企业与十年前相比的确更好,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上世纪末的改革红利和本世纪前几年的重化工业景气带来的;而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总体而言差距很大,而且越来越大。

国际上最通用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采用ROE(净资产回报率)指标来衡量效益。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报的数据来算,国有企业净资产回报率明显地低于私营企业,也低于外资企业。2003年的时候国企和私企的这个指标还差不多,私企13%,国企12%,2007年国有企业净资产回报率略微高于15%;民营企业已经是23%了,非常平稳地上升,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稍微有点下跌,但这两条线差距越来越大。

还有一个是采用TFP(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来衡量效率。几乎所有经得起推敲、具有引用价值的研究都显示,国有企业TFP的全要素生产率远远低于私营企业,过去30年国有企业TFP年均增长大概1.5%,而私营企业是4.5%。无论是ROE指标,还是TFP的指标,在过去十年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最快最明显的时期,都远远低于私营企业。尽管过去十年是国有企业盈利增长最快的时期,但实际上盈利集中在少数具有所谓“市场力量”的企业,11.5万家国有企业目前的亏损数达到1/4以上,而《国有资产统计年鉴》2008年之前的数据显示国有企业亏损面达到40%以上,这里面有统计口径不一样的原因,但是现在统计口径调了之后也是25%以上。

而民营企业的亏损10%多一点,10%亏损率在市场经济当中是正常的。

当然,有些学者也会强调国企效率较低是因为国企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我个人非常重视这些争辩,并努力寻找这方面的系统的、有力的证据,但是很遗憾,我所能得到的所有分析都是零碎的、不具备引用价值的。我个人承认这方面的因素,但这个因素并不足以推翻上述判断。主持人:过去几年国有企业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张文魁:国有企业即使跟十年前的面貌相比有很大改观,也是因为上个世纪末对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制重组,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享受改革红利,而上一轮的改革的边际效果逐年递减,如果仅仅坐享其成,以前的改革红利将消耗殆尽。因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上世纪末改革之后几年,国有企业ROE大幅度地提高,而2007年之后它基本上是停滞不前,甚至有下降趋势。当然,国有企业2003年以来的快速发展壮大,也与这一轮重化工业景气有很大关系,因为保留下来的国有企业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重化工业领域的大企业。但问题在于,重化工业的鼎盛时期也会过去,重化景气带来的红利也会消失。

国有企业过去几年在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方面的成绩也成了许多人争辩国有企业优越性和竞争力的证据。但我们的研究结论恰恰相反。我对一些国有企业过去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进步感到振奋,这方面的成绩一点也不能否认。但是通过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也是明显比民营企业低很多。这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投入的创新资源取得了多少创新成果就可以比较出来。国有企业在过去几年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也取得了成果,但是我们可以进行一下比较,比如说,国有企业每投入一亿元研发支出所获得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大概是18,而民营企业是43,差距不只一倍;国有企业每100名研发人员获得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是3.7,民营企业是7.4,差距也不只一倍。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比国有企业高一倍以上,这个是中国科技统计研究的官方数据。

国有部门作为一个整体而言,从ROE、TFP和创新效率等典型指标来看,其总体效率明显不如民营部门。但是许多经得起推敲的严肃研究都发现,国有部门占用了与其规模和效率不相称的经济资源和创新资源,而且很多时候是以相对较低廉的价格占用了重要资源,而国有企业天然的“政商联结”加重了这种情形。

想一想,效率低的部门反而能以相对低廉价格获得更多资源,这是什么情形难道不是很清楚吗?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国有部门存在大量的经济租,严重地扭曲了资源配置机制,对效率高的民营部门获得资源形成了“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国有部门的经济租和营业利润与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基本没有,老百姓没有享有应有利益。国有部门大约雇佣了三四千万员工,员工当然得到了工资收益,但这些人只不过占我们全部人口的3%、全部从业人员的5%、全部城镇就业人员的10%,所以并没有惠及多数人。从这个角度而言,现在的国有经济不是“全民所有”,而是“全民没有”。

从上面这些分析来看,国有企业到底要不要改不是很清晰吗? 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就是推动转变增长方式

要顺利转入内生增长,必须更加依靠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效率提升竞赛,而不是政商联接和资源投入竞赛。主持人:国企改革有何好处?

张文魁:中国过去30多年平均每年9.9%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拉动,意味着要不断投入经济资源,投入大量的要素来发展经济。

这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通过国企改革,让效率高的民营部门获得更多的资源,而缩减效率低的国有部门规模,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资源配置的扭曲状态,完全不需要这么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就可以保持相对比较高的增速,这非常有利于一直讲的转变发展方式。

依靠这么多的投资和大量的资源消耗、资源投入来维持高经济增长,发展是根本没法持续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方式转变进展不大,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因为国有企业处于粗放、低效率的发展状态。而且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和测算,现在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当中,由于国有部门的强势以及同政府存在天然的千丝万缕的纽带关系,使它更容易获得资源和各种商业机会,政府隐含的担保和救出(bail-out)也使它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较多资源,使资源配置扭曲、竞争无法平等。

而民营企业为了抢夺经济资源,可能会采取更加不理性、不光彩乃至不合法的方式,这样整个经济就会出现“政商联接”大竞赛和资源争抢大竞赛,而不是效率提升大竞赛和自主创新大竞赛,最后的结果是,高增长伴生着严重的过度投资和信贷膨胀以及金融隐患,公司治理和宏观审慎出现严重问题,收入分配扭曲和财富掠夺成为常态,而高增长也将戛然而止。看一看一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东南亚国家的历史状况吧,就是这样的情况。

因此,我们必须对国有部门进行根本性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整个企业领域、财政领域、金融领域、政府领域改革和要素市场改革,我相信中国经济能够以较低的储蓄率和投资率来获得较高的增长速度,并有利于使经济结构获得再平衡,这就有利于中央一直强调的“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

当然,我们对于国有企业过去几年该肯定的成绩都肯定。很多国企开展公司制改革,进行大规模重组,日益重视研发,市场表现的确有所改善。

主持人:既然在过去几年国有企业市场表现有所改善,那么当前如何寻找改革动力?因为老百姓很难像学者那样通过“识别”隐忧来呼吁改革。

张文魁;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我认为,发展阶段的转变、增长动力的转换已经使国有部门的低效、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对平等竞争环境的妨害成为一个越发迫切的现实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隐患。客观地讲,国有企业加上强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追赶阶段还是能够发挥较大作用,因为追赶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动员和资源投入,对产业结构的选择、对产业技术的采用、对产业组织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拷贝、模仿和引进,这些因素几乎都可以是“外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就是资源动员和资源投入的可靠“平台”,国有企业可以较好地充当这样的平台。现在许多地方积极引进央企,其实是在通过引平台来抢资源。

但是随着中国一步一步地接近追赶式发展的边界,我们无可避免地要遇到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的问题,我称之为内生增长阶段,这是借用增长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当中的词汇。如果不能顺利地从追赶式增长转入内生增长,发展就有可能停止,就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要顺利转入内生增长,必须更加依靠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效率提升竞赛,而不是政商联接和资源投入竞赛,此时国有企业在过去的优势就会丧失并成为阻碍。因此,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其实就是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

主持人:既然非改不可,那国企改革如何寻找方案?

张文魁:我国过去这三十多年的成败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哪些是行得通的,怎么改是不行的,基本上不需要从别的国家找经验,当然如果别国有正确的经验方法可以吸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国企改革,像中国这样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反复之多和试错之频。我们自己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中国很多改革都是地方上先进行试点,比如说中小企业改革由山东诸城试点改革,或者叫“试错”,从自身经验和教训当中来寻找答案。这个答案就是:产权改革无法躲避。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我们的研究恰恰是基于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寻找答案,可以说是一副良药。是良药就可能会苦口,但是要治病就必须下药,必须克服不良反应,如果吃药可能会反胃就不吃肯定不行,可以加一些补药来调理,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国企三类企业之外都可以实行产权改革

大型特大型国企的国有股,可以设立相应的投资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来持有,对国有股进行管理,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主持人:国企改革的具体路径是什么?

张文魁:产权改革是核心。过去三十多年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产权改革是必由之路。但是要搞稳妥的改革,不能很激进的大爆炸式改革,但稳妥不等于不改。中小型国有企业可以整体出售,而大型和特大型国企应实行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在此基础上,大力改革公司治理。总体而言,应该是产权民间化、治理商业化。

也有少数国企可能暂时不太适宜推行全局性的产权改革。这包括三类企业。第一类是自然垄断,包括电网、基础电信和一些公用事业(自来水、燃气等);第二种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如航空航天;第三类是承担普遍性服务和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如邮政和市政等。对于这些企业,应该加强政府监管,并改进公司治理,提高透明度和规范性。这三种之外的都应该产权改革。当然随着时代发展,上述三类企业也可以进行分拆和引入竞争,这样也有可能在某些环节进行产权改革。

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不会完全民营化,可能长期保持一种混合所有制状态,这也是可以的,关键要加快国有股的证券化,提高国有股的流动性,从而改进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我们也必须承认,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民企的逐利动力更强,合规意识乃至守法意识更弱,社会责任和社会诚信比较缺乏,再加上一些官员腐败,民众对许多民企颇有些怨言。也就是说,学者可能看重效率,而民众可能更看重效率之外的东西。因此上述领域的国有企业在一定时期保留还是有必要的,哪怕牺牲一些效率。同时,民企必须要加快提高合规意识和守法意识,增强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

主持人:国外有没有可以借鉴的产权改革模式?

张文魁:以德国汽车工业为例,三大汽车公司中奔驰和宝马完全是民营的,大众算国有企业,由州政府持有大宗股份。

大众原来是纯国企,后来一步一步形成了股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并上市。中国的大型、特大型企业,国有股可以保留一定股份,但是这部分股份证券化、可交易,这样的话,公司治理就可以改进,并且让这个企业同其他纯粹的民营企业去竞争。

所以宝马、奔驰、大众,这三家企业有一家是国有占大股的企业,两家是纯粹的民营企业,它们就可以平等竞争、相互促进。中国的国有企业就应该以大众为标杆。

国企与外企对标,不只是技术对标,还有制度对标。

这些大型特大型国企如此改造之后,其中的国有股如何管理和运营?可以设立相应的投资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来持有这些国有股,对国有股进行管理,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完全可以效仿中投或者汇金,不断追求国有资本的回报,提高国有资本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形成现代化的国有资产组合。可以预期,现代化的国有资产组合将成为我国国民的一笔巨大财富,通过支持社保体系和民生投入等途径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所以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国企改革应该是“国资变社保,国企变民企”。这样就能使国有资产从“全民没有”以全新方式重新回归“全民所有”,我想老百姓一定喝彩而不是倒嘘!拖延改革的巨大代价其实由老百姓买单 上世纪末的改革给本世纪带来了改革红利,但付出了高昂代价,大概有2万亿的改革成本,如果我们再次拖延改革进程,改革成本将大得多。

主持人:产权改革会涉及中小型国企整体出售和大型国企国有股转让,但老百姓非常担心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张文魁:首先,我国民营经济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实力、有能力、有责任的民营,它们可以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可以到国外去收购跨国公司,如吉利收购沃尔沃,怎么就不能收购国企呢?其次,我们已经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职工利益受损,现在的制度规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要进入产权交易平台,并规定了严格程序。全国现在至少有几十家这样的平台,北京、上海、重庆等地都是国资委认定的全国性交易平台,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再次,国家有相应法律,可以严惩以身试法、侵吞国资的人。只要认真执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国资流失和产权改革中的腐败。

主持人:虽然有这么多规章制度,但为什么屡屡出现侵吞国资的情况呢?

张文魁:关键是在于执行制度的人不能腐败,所以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国企产权改革,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政府必须要有约束,有透明度,要问责制。事实上,政府改革可能比国企改革还要重要。

主持人:但政府改革比国企改革难度还要大,这是否会导致改革一再拖延?

张文魁:现在是改革的进程在与国有企业的兴衰周期律赛跑。国有企业有它的兴衰周期律,过去几年是第二轮黄金时代,现在应该是进入了第二个白银时代,如果不改革,将会陷入第二个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这是一种非学术的表述。到那个时候被动地进行改革重组,代价会更高。上世纪末的改革给本世纪带来了改革红利,但付出了高昂代价,大概有2万亿的改革成本,那时候GDP一年才8万亿,占百分之十几的GDP,多大的代价。如果我们再次拖延改革进程,若干年之后,改革成本将大得多。这些代价其实最终由老百姓买单,可是老百姓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才是令人悲哀的事情。

江苏建设用地“点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篇8

以求实之魂 树用人新风

祖岩

(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事业兴衰。

(二)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用人之要,重在导向。用好一个人,树起的是一面旗帜,能激励一大批;用错一个人,寒的是广大干部的心,会挫伤一大片。

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壮丽画卷已经铺开之际,在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讨论形成热潮之时,强力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关键在树好导向用好人。

怎么看人,如何选人,用什么人?这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回答的课题,也是一道不能回避的难题。

省委给出了答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要做到“五重五不简单”——

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

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

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

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

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

(三)“用人从古难”,这是一千多年前欧阳修的感叹。用人难,难在识人、难在察人——

有的地方不能全面理解注重群众公认的要求,简单地重“票”、唯“票”,甚至把“票”当成绕开矛盾、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导致拉票、跑票等不正之风比较突出,造成民意失真、“公认”不公;

有的地方片面理解“四化”方针,把知识化等同于唯文凭、把年轻化目标绝对化,确定干部选任条件死抠年龄、文凭,使一些年龄稍大、文凭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失去机会;

有的地方把政绩简单地等同于“GDP”,虚报浮夸,搞形式主义,暴露出“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问题;

有的地方仅仅以考试定取舍,过分倚重“分数”,导致“考试专业户”和“高分低能”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地方不能辩证地处理干部资历和能力的关系,简单地以任职年限取人,使一些“庸”、“懒”的干部“按时”晋升,而一部分素质好、有能力的干部却要苦熬年头、等待机会……

(四)“五重五不简单”的提出为破解选人用人难题、匡正用人风气开出了一剂“良方”,鲜明体现了党的干部路线和党的用人标准、用人导向,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五重五不简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重”是需要把握的重点,需要遵循的原则,需要坚持的方向,体现的是用人的总体思路,体现的是持续,体现的是求实。“不简单”立足于统筹兼顾、公平公道,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目的是避免片面、狭隘、机械和失衡。“不简单”是“重”的灵魂在实践中的体现,是求实思想的延伸,二者具有目的的合一性。

当把选人用人之“重”与“不简单”密切联系、有机结合起来时,碰撞的是思想的火花,彰显的是辩证的智慧,揭示的是规律性的认识,反映的是求实求效的态度,弘扬的是高度负责的精神,明晰的是操作的方法,调动的是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

“票数”不能说不重要。正常情况下,它反映了群众公认度,这是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干部表现行不行,群众心中有杆秤;干部能用不能用,要看大多数群众赞成不赞成。一个干部,如果得不到群众的公认,不被大多数人推荐,无论说成多么“优秀”也不能提拔。但是,“票数”就等同于公认吗?唯票取人,“拉、跑、争、要”就难以避免,而放任不管,就可能使那些八面玲珑、不讲是非、敷衍塞责的“老好人”得高票,而平时认真负责、严于律己、坚持原则的干部反倒有失落。

必须坚决改变以往唯票取人的无奈,坚持看票不唯票,把党管干部作为最根本的原则,推荐情况要综合分析,实情民意要准确把握,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干部,注重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真正让不争不跑的干部脱颖而出、展示作为,让投机钻营者途尽路短、没有市场。

(六)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

坚持干部“四化”方针是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推动事业发展的需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标准。干部应以德立身,选人当以德为先。有德无才就容易生“报废品”,有才无德就可能出“危险品”。因此,我们必须让德成为“硬杠杠”,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在抉择面前,敢为事业负责、敢为人民负责;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与风险面前,敢抓敢管、敢于担当。衡量一个干部的德,就要看他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能不能把住方向,敢不敢于负责,能不能够尽力。尤其要看重那些为工作没落实而寝食不安的干部,为矛盾没解决而深怀忧患的干部,急难险重之时无所畏惧、冲在前面的干部。

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要坚持用人所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干部,以辩证的思维评价干部,看本质、看主流、看大节,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既要讲年龄而又不唯年龄,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与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干部统一起来;既要讲文凭而又不唯文凭,真正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使用起来。要正确看待个性气质特点突出的干部,对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要多信任和鼓励,善于理解包容,敢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创造业绩。

(七)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

当干部,就要干出政绩。但政绩不等于数字,更不能完全凭“GDP”来衡量。评价一个干部是否干出政绩,重要的是看他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开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局面,关键要引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既重经济建设又重社会民生,既重发展速度又重发展质量,既重发展现状“显绩”又重发展后劲“潜绩”,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考核干部。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评价政绩优劣要让事实说话,要让群众评判。要把那些虽不显眼但却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之举作为选用时的“加分项目”。要把“重持续”作为评价政绩优劣的重要标准,力戒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运用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考察政绩,让真实的政绩成为称量干部的准确砝码。

(八)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

公开选拔有利于打破论资排辈现象,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但是一纸答卷,写得下“古今政绩如悬鉴”的认知,却难以毕现“时为苍生咨惠鲜”的实干。

要改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际能力,坚持考试的科学合理导向。考试成绩是重要依据,同时还要看经历、看贡献、看平时表现,对干部综合分析评价。要畅通和拓宽干部选任的渠道,把干部的工作实绩、群众评价、廉洁自律作为“硬分数”,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

(九)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

一般来讲,经历多有利于干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但过分强调资历,容易产生“熬官”、“等官”的现象。

在选人用人中,要把岗位和事业需要放在第一位,既要注重干部的工作经历、任职时间,又要注重干部在各个时期、各个岗位的履职情况和德才表现,把“资历”和“能力”结合起来考察,把“时间”和“实践”综合起来分析。重资历要重在关键处,对确实缺少经历的,要让他“蹾一蹾”,防止频繁调动的“浮躁”;重资历要摆脱唯资历的束缚,对特别优秀的,要不拘一格。

(十)“五重五不简单”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力求构建选用标准更加客观、选用方式更加科学、选用程序更加严密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革除少数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真正把导向树好,把风气搞正,把干部选准,把工作做实。

“五重五不简单”是我省干部工作经验的传承与提升。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升,创造了在科学发展实践中了解、识别、任用干部的一系列新鲜经验。“五重五不简单”科学把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了改革深化、创新提升,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干劲和活力。

“五重五不简单”是破解识人难、察人难的积极探索。以防止选人用人中的片面化、简单化为着力点,把“重”的政策性、“不简单”的灵活性与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结合起来,为组织部门选好人、用好人开辟了实践途径,提供了运作方法,更为匡正风气配备了“重型武器”。

“五重五不简单”把充分发扬干部工作民主与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组织部门职能作用较好地结合起来,是领导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党的用人理念在河南的生动诠释。

(十一)坚持“五重五不简单”,关键在于狠抓落实。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立足全局,切实增强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发展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这是最要紧的。要把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选贤任能作为当务之急。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把握用人导向。坚持凭实绩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真正把能够忠诚履职对人民负责的干部、能够带领群众推动工作的干部、能够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持续改进方法、创新机制。在实践中拓展和深化试点,探索完善干部任用提名、常委会集体酝酿干部、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等办法和措施,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注重求实求效。要拿出勇气、亮出胆识,着力解决主要矛盾、突出问题,坚持从严治“吏”,以高压态势严惩用人不正之风,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十二)落实“五重五不简单”,党委组织部门肩负重任。

选好干部用好人,这是党的要求、人民的期盼。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站位全局、把握原则、勇于创新、严格要求、忠诚履职、严谨规范,始终坚持对党和人民、对干部高度负责,坚持公道正派,不徇私情。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和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切实承担起匡正用人风气的政治责任。

(十三)新理念、新方法带来新实践、新变化,必须持续发展、丰富完善。

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及“五重五不简单”的要求,省委探索建立了集体酝酿干部制度,每次干部调整前都增加组织部集体酝酿和常委会集体酝酿环节,认真分析、甄别干部;改进了干部考核评价和任职考察工作,省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了《省辖市拟提拔人选科学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注重完善干部交流任职,强调适时适度,注意保持地区和部门领导班子的动态稳定和工作连续性。省委组织部在全省50个单位深入开展了坚持“五重五不简单”、建立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试点工作,成效正在显现。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五重五不简单”在全省已经形成共识,赢得普遍好评,取到了积极成果。在2010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我省选人用人等四项主要指标满意度均居全国前列。许多基层干部评价今年县乡党委换届是“多年来风气最好的一次换届”。

正确的选人导向、公正的用人新风,正在激发着全省各级干部的创造热情。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正在展开,各地、各部门主动转变、合力攻坚的局面正在形成。这是河南的新气象、新希望……

上一篇:安装零星工程合同下一篇:第三监理处考评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