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暨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讲话(精选5篇)
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暨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讲话 篇1
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暨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用大数据,分析出哪个地区、哪个城市的人们喜欢用什么产品,这就是传统市场分析的互联网化)。推进工业转型,要把四新经济发展作为主抓手,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实体化运作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火炬智能矿用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引导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创新联盟,深化产学研联合创新,实施“百项重点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为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要持续扩大四新经济覆盖面,开展新一轮企业试点,加快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四新经济项目。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强鲁南电商园等载体,高标准举办中国(济宁)第二届工业电商大会,打响邹城电商名市品牌。
三要做实做大企业。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石,某种程度上讲,抓工业就是抓企业,抓工业转型就是抓企业做大做强、提档升级。要培育大龙头。市里提出了打造“5312”强企方阵,重中之重就是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 100 亿、过 30 亿、过 15 亿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要大力实施梯次强企培育计划,对荣信煤化、太阳宏河造纸、宏河集团等企业,“一企一策”进行帮扶,加速扩能升级、发展壮大;对尤特尔生物、衡远新能源等竞争实力强、发展势头好的高成长性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扶持,做强主业、做大规模。企业发展是一个拾
级而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大的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多措并举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良性格局。要实施大开放。开放是加速企业成长的重要路径。要积极引导企业对外合作,舍得拿出优势资源,舍得让渡股权产权,吸引战略投资者和合作者,利用他们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网络,助推企业加快膨胀发展。要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和并购,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多形式整合,加快做大企业规模。要拓宽大市场。市场导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广大企业要紧盯国际国内市场谋发展,以市场需求调整营销策略,以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以市场成本倒逼管理创新。一方面苦练内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把产品做到极致,用优质供给、有效供给、高端供给抢占市场;另一方面强化外功,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努力方向,勇于开拓国际市场,让更多的邹城制造走出国门,走向高端国际市场。要推进大融合。树立“发展一盘棋、生活一家人”的理念,发挥驻邹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机电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发展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努力实现共赢发展。要把驻地大企业与招商企业、本土企业同等对待,一个标准、一套政策,一把尺子量到底,全力支持驻地企业在邹城扩投资、上项目。要争做大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企业家的境界、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今天会上,我们表彰了 4 位功勋企业家,他们是企业界的佼佼者,为邹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大
家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做法,努力把我们企业搞得更好。今天这次会议我们邀请了全市的重点企业参加,借此机会,对大家提几点希望:一要具备战略眼光。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以超前的思维、敏锐的眼光,洞察国内外市场变化、科技进步和形势发展,并根据企业自身规模、发展阶段、行业态势、产品结构、技术档次制定企业的经营策略。二要树立远大志向。企业家应有永不满足之念,立足把事业做大、把企业做强,打造“百年老店”,充分体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三要富于创新精神。把开拓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毫不放松地推进企业技术、组织、制度、管理、产品、市场创新,始终保持加快发展的动力活力。市里也将实施“百名企业家培训工程”,加大对企业家的培训、培养力度,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经营管理水平。四要担当社会责任。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
四要做实做精招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为我们开展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机遇。要始终把招商引资牢牢抓在手上,牢固树立“引进一个大项目就是引进一个大产业的理念”,密切关注和研究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选择重点城市、重点企业,瞄准世界 500 强、国内 500 强、行业 100 强及央企、大型民企,有针对性地、一对一地叩门招商,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招商成效。招商工作没有局外人,市投资促进局要切实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积极策划举办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各园区、工业镇是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力量,要大力开展驻点招商,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加快突破专业招商;其他镇和市直部门也要责任上肩,广泛搜集线索,跟踪靠上对接,持续落地建设一批项目。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利用企业界成功人士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大力开展以商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
三、培育壮大现代工业,必须健全“四个支撑体系”,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推动工业经济转型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要着力健全政策、金融、人才、环境支撑体系,为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政策支撑体系。今天会上印发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转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共有 32 条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设立了工业发展引导基金,扩大过桥基金规模,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集中扶持发展一批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实施细则,抓好具体操作落实。广大企业也要准确把握、借势发展,尽快打开新的发展局面。
二是金融支撑体系。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建立政银企合作会商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推动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工业领域。同时,要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做大做强科创天使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金融创新联盟,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格局。要引导鼓励重点企业全面对接资本市场,实现更多企业上市融资。要抓实抓好 PPP模式运作,更大力度策划包装推介项目,与央企、国企、大型民企深
入合作,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邹城发展(目前 PPP 模式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抓手,有关专家预计,随着 PPP 领域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和实务操作经验的积累,2017 年 PPP 项目预计批复规模在 5 万亿以上)。
三是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第一资源”。要实施“邹鲁英才集聚计划”,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优待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引进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高端技术人才。要抓实抓好职业教育,持续不断地为企业培养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环境支撑体系。好的环境,对外是吸引力,对内是凝聚力。要建立权力、责任、服务三个清单,再造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和办事效率,用简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保障发展。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政府信用,提升企业信用,建立社会信用,以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支撑发展。同时,严厉打击干扰企业正常经营和项目建设的行为,加强对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宣传报道,树立典型,示范引领,用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助推发展。
四、加速工业转型、壮大民营经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以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同舟共济的向心力,推动落实、打开局面 指挥部要具体抓、抓重点。工业发展指挥部要勇挑重担、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及时解决工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要紧咬目标不放松,健全完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挂销号制
度,特别是对承担的百项重点工程,完成一个、销号一个。要强化一线攻坚,真正靠到一线推动工作、解决问题。
园区镇要主动抓、抓落实。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既要全力以赴抓园区建设、产业培育、企业发展,更要在园区村搬迁改造、做好群众工作上积极作为,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其他镇街也要自觉融入发展大局,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对上争取等方面也要狠下功夫,为全市工业转型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有关部门要配合抓、抓协调。经信部门要加强协调指导,精心组织实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发改部门要搞好项目筛选和向上提报,积极争取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倾斜;科技部门要督促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财税部门要认真落实相关政策,用好财税杠杆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人社、教育部门要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动态变化,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搞好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训引进。
同志们,新一轮工业发展大幕已经拉开,干事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市上下要树牢“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的工作理念,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大干实干,推动工业转型、民营发展实现新突破,为“率先达小康、迈向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暨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讲话 篇2
(2012年3月23日)
刘志庚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动员大会,这是我市解放思想讨论活动决策部署阶段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市双转型战略深入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率先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是东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为落实好汪洋书记的指示,做好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我们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率先探索转型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率先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是东莞当前形势所迫。
汪洋书记在莞调研时指出:“东莞在中国是有品牌的,但是这个品牌是制造业基地、加工贸易基地,是贴牌生产搞得最好的地方,是30年来传统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我们传统发展模式的特点,其一是先污染后治理,虽然经济发展了,却付出沉重的环境和生态代价,难以相应地提高生活质量。而珠海市不同,在发展中较早地做到土地管理“五个统一”、城市建设管理“八个统一”、环境保护“八个不准”,因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其二是多分散少集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直到2001年才兴建市级园区。而苏州市自1992年开始申办十几个国家级、省级工业园,走集约发展之路。其三是高消耗低产出,导致土地空间、能源水源、人口重负和环境承载“四个难以为继”。而深圳市较早地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1994年就开始调整产业结构,走上主要依赖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发展道路,用了与东莞大致相当的土地和人口,产出数倍于我市的GDP和财税收入,持续发展基础更好。其四是工业化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即利用来自内地不同批次的劳动力推进工业化,较大地削弱了东莞工业化的实际水平。而日本和“四小龙”虽然也开展了20年左右的出口导向型加工贸易业务,但他们是利用本国(地区)同一批或者说同一代劳动力进行的。我们的企业不断地更新工人,不利于长期持续地培养人才、积累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与工业化相适应的种种先进思想观念。所以,东莞名义上处于工业化后期,实际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其五是城市化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即伴随着分散工业化的步伐,走了一条分散、无序、就地、均质发展的路子,因而削弱了城市化的总体水平。对照香港和苏州的集中城市化之路,东莞的城市化存在浪费大量的土地和资金、破坏大量的生态和环境、带来精神层面城市化大大滞后于物质形态的城市化等问题。
东莞走上这条路子,固然有其历史合理性和现实成功性。但在当今新形势下,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所以,汪洋书记在莞调研时强调指出:“无论从克服东莞这种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缺陷的内在要求看,还是从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压力看,东莞的产业结构都必须调整,产业都必须升级转型。如果今天不主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所调整。”
(二)率先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是上级对东莞的针对性要求。
今年以来,汪洋书记对全省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针对性很强、各有特色的科学发展方向。比如,要求广州“闯出一条中心城市科学发展新路”,“努力成为我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要求“深圳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要求珠海“走出一条与珠三角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发展道路”,“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争当我省科学发展的示范市”;要求韶关“闯出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路”。
对照汪洋书记对其他市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东莞工作的指示,实际上就是“要率先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即如何从典型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型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发展模式,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这个核心任务,但不仅仅限于这个任务,还有城市转型、人的转型等等。这与市委原先确立的“双转型发展战略”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汪洋书记重托,奋力开辟转型发展之路。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东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
产业转型是东莞转型发展最首要最重要的工作。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就必须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总体要求。
(一)明确思路目标。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重化工业“两翼齐飞”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减少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
具体来讲,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42.8%提高到47%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37.4%提高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7.4%提高到30%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从31.9%提高到35%以上。
二是产品技术结构明显优化。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一手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一手抓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孵化,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能力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到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大幅增加;形成比较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
三是企业组织结构明显优化。推进企业专业化、规模化、集成化,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与“专、优、特、精”的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四是人口结构明显优化。到2010年,控制和减少人口规模初见成效,本外户籍人口结构有所改进,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五是区域布局结构明显优化。促进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服装、毛织、家具、五金模具等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集聚力明显增强。
六是资源配置结构明显优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和生态环保型的产业产品结构,资源能源消耗明显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降低12%,二氧化硫排放减少到9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到10万吨。
(二)把握原则要求。
一是“调稳结合”。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兼顾发展的速度、效益和质量,循序渐进地推进调整升级,避免大起大落,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
二是“进退结合”。有序推动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退出,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研发中心和总部中心。
三是“统分结合”。加强市对镇、镇对村的发展统筹,统筹有限的土地资源,统筹城市发展规划,统筹招商引资;调整市、镇、村三级之间的事权财权分配,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调动镇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内外结合”。以外源经济为依托,挖掘和激发内源优势,培育发展“两自”企业,实现内外源型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五是“政企结合”。一方面,尊重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政府调控,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推动等方式,强势主导产业调整。
六是“点面结合”。分行业、分区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三)突出重点。
一是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把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型升级作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争取成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综合试验区”。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和设立研发机构,把生产车间提升为企业总部;鼓励企业创立自有品牌,扩大内销份额;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少用工数量。
二是引进培育高端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加快推进产业产品置换升级,努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制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招商目录和工作方案,创新招商方式,着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缺失项目;瞄准国内大型企业、军工企业的研发机构和跨国公司,引进优质关键项目。发挥现有电子信息产业零部件配套优势,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延伸,努力使东莞成为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IT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名城。
三是推动低端项目有序转移。加大产业转移的统筹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引导高污染、高消耗、高危险、低效益、低附加值的企业或其生产环节,向省内产业转移园区或其他地区有序转移。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推进自主创新,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引导,吸引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境外投资基金对科技型创新企业进行风险投资。以实用技术开发和转化服务为主,加快松山湖IT产业研发园的建设步伐,积极吸引现有企业在国内外的研发机构进入松山湖。大力引进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提升现有产业的设计、营销、策划和技术集成能力。支持我市科技企业承担国家、省级科技项目,支持各行业通用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项目,实现在若干技术、产品和产业领域的新突破。
五是大力扶优扶强。以自主化、规模化、集约化、高级化、信息化和适度重型化为标准,在全市重点选拔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集团企业、“两自”企业、行业领先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从税收、用地、行政服务、融资担保、技术改造、产业配套等各方面进行重点扶持,鼓励其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通过资本重组、股权置换、技术联合、市场联盟做大做强。
六是积极促进节能降耗。抓好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围绕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严格限制并强制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加强对重污染行业的环保监管,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和排放标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土地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加快旧城、旧村、旧厂改造和联合兴建农民公寓步伐,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使用效率。
(四)建立支撑体系。
一是政策导向体系。制定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指导性意见,及时更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指导目录,重点编制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产业转移、人口发展等专项规划。抓紧出台“科技东莞”工程、重点产业扶持、重大项目引进、低端产业转移、旧村旧厂改造、“两自”企业培育、生态利益补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二是评价考核体系。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从单纯评价经济总量和速度转向强调经济结构和效益,增强各级干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是资源利用体系。加快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污染排放数量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要素利用体制机制。深入实行阶梯水价电价和高耗行业差别水价电价制度,完善促进机动车减排节能的价格政策和排放政策,稳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电子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二氧化硫排放等收费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
四是利益协调体系。调整市、镇、村财权和事权的划分,调动各方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根据各镇(街)推进产业转移、人口素质提升的情况,调高产业转移实绩突出镇(街)的税收分成,减少产业转移对部分镇(街)财政收入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专项补助或购买服务的形式,逐步剥离社区(村)对治安、环卫、市政建设等公共投入,切实减轻基层支出负担。研究出台税收分成到村的政策措施,成立产业转移退出援助基金,用于镇村尤其是村一级应对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风险。加强对土地开发的统筹,探索建立“市、镇主导开发,市、镇、村三级分利”的发展模式。改革福利分配制度,逐步取消按人头分配的福利项目,将社区(村)集体资产的纯收益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为再投资留成金、特别补助金、养老提留金和现金分红四部分,现金分红由每月分配改为每年分配。
五是人才保障体系。实施“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着力解决人才引进培养中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创新创业扶持等实际问题。组织重点企业到国内外人才密集的地区招聘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培训投入,选派100名各领域杰出代表到国内外著名院校培训学习。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和其他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集聚高层次人才。以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调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六是环境优化体系。着力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优良的载体和平台。推进城市化集约发展,顺应珠三角同城化的趋势,加快形成以轻轨、高速公路为纽带的组团式城市格局。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实施以治污、治水、治山、绿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提高城市环境承载力。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效率,减少审批事项,取缔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
三、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突破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加上东莞的发展模式有其特殊性,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可资借鉴的经验甚少,只能通过试点,摸索经验,稳步推广。前段时间,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方案,得到了汪洋书记的充分肯定。下来,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要求扎扎实实抓好试点工作。
(一)深化认识,推进试点。
自汪洋书记视察东莞以来,通过开展解放思想讨论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大部分干部群众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上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也有一些干部群众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赶厂、赶人”,担心企业和外来人口减少之后集体收入和个人利益受损,因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不积极甚至有抵触情绪;有的虽然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然趋势,但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应当由市场自发选择,政府没有必要干预;有的认为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很大,担心搞得不好会引起企业大规模外迁、劳资纠纷增加、产业空心化、收入锐减等连锁反应,因而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不知道从何下手;有的认准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采取措施去推进,但碰到不少体制机制的束缚和阻碍,因而茫然无措、心生无奈。还有一些企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不足,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这些想法看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以这样的认识和精神状态,显然不可能承担起省委托付的开辟转型之路的重任。因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行试点先行,首先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要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不顺应这种规律,就会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丧失优势。从国内外环境来看,当前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最有利时机,不趁势强力推进,就会错失良机,今后开展这项工作,难度只会越来越大,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要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我们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并不是为了赶走外商,而是要取得双赢;不是为了消灭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是要转移用人多、技术低、污染重的生产环节或项目;不是要马上减少大量人口,而是要首先控制人口增长,同时积极优化人口结构;不是单纯用强制性手段,而是要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相结合,确保取得成效。
要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我们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就是为了有针对性地研究政策,破解难题,积累经验,形成示范,稳妥推进,从而增强干部群众对产业转型可行、产业转型必成的信心和决心。
(二)各尽其能,推进试点。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操作复杂。各级各部门都要找准定位,各尽其能,合力推进。
各试点单位在工作中,一要突出主动性。在做好思想发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市的总体规划和政策要求,尽快制定和上报试点工作方案,分步实施,积极推进。二要突出创造性。既要遵循市的试点方案,又不完全拘泥于市的试点方案,因为这个方案只是一个原则性指导性文件,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各试点单位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子。三要突出实效性。要边开展试点,边摸索经验,边研究政策,边推进工作。工作进度既要体现出阶段性,又不受限于阶段性,对于看准了的有把握的工作,比如,清理无证照经营、淘汰落后企业、开展旧村旧厂改造等,都要提早推进,确保在年底,各试点单位能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一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亮点,起到良好示范带动效应。
各挂钩试点单位的市领导要认真学习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知识和规律,深入挂钩试点单位调查研究,指导协助试点单位制定方案、安排部署和组织实施,积极帮助试点单位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不断把试点工作引向深入。
各挂钩试点单位的职能部门要协助市领导联系指导试点工作。除了做好自己所联系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帮助解决其个别性问题之外,更要主动发现试点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力破除教条主义、本位主义,把试点作为实验的基地、创新的平台,积极研究制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共性政策和倾斜措施,力争突破一批“老大难”问题,为全市铺开工作打好基础。
市产业升级试点办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规划制定、政策研究、督促检查、调研总结、信息交流等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非试点单位要不等不看,主动加压,结合实际,先易后难,积极推进本单位产业结构调整的各项现实可行性工作,并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有关意见建议。
非挂钩试点单位的领导和职能部门也要围绕试点这个中心,统筹安排有关工作,努力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市各项工作协调推进。
(三)结合“活动”,推进试点。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解放思想讨论活动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而且分别是省委书记汪洋的联系点和中央的试点。这两项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为全省、全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资借鉴的新经验。综观东莞发展中日益突现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必须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行试点先行,作为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重中之重,作为“两项活动”的主要内容。可以说,“两项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看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搞得好不好。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的成效大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项活动”的成效大小。各级各部门要把“两项活动”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两项活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结构调整为载体推进“两项活动”深入开展。
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暨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讲话 篇3
一、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民营经济培育了新的市场经营观念。为什么江浙一带市场经济观念、市场经济文明程度比较高?这与他们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全民经商的意识密不可分。观念决定制度。如果我们把这个观念在全市很好地培育起来,那么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能上一个新台阶;反之,如果不经过市场经济的熏陶、摔打、锻炼,市场经济观念的培育就无从谈起。
(二)民营经济为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提供了佐证。新机制的建立,不是关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可以回想,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坚决反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但现在,在全国、省、成都市都掀起了发展民营经济的高潮,为什么?这是因为民营经济具有很多国营经济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为什么有些国营企业搞不好,改制成民营企业后就蒸蒸日上?这个问题值得大家认真研究,找出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积极探索和适应经济发展新机制。
(三)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已占全市gdp的22%,税收占全市工商税收的31%,增幅达9.6%。不论从发展速度还是经济效益来看,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民营经济已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纳了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这个意义来讲,民营经济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
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全力提高民营经济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二、抓好扶优培强
我们要善于发现在某个领域、某个行业、某个产业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给予重点扶持,解决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目前,我市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较小,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美国经济界有这么一句话,小是美好的。这些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更新快,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消亡,但有更多的企业在产生,从而解决了美国大量的人就业,并由此涌现出了很多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而培育出了很多大企业。因此,我们绝不能因其小而不重视,关键是要看它有没有发展潜力,从而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企业给以重点扶持,做强做大。
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做好支持、扶持和服务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各专业协会和组织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好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使专业协会、组织成为民营企业的代言人,维护好民营企业、企业法人的合法权益。
三、抓好换档升级
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规模都比较小,产品也比较初级。这不要紧,关键是要牢固树立换挡升级的意识,向科技型方面发展。一是要树立不断更新的观念,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二是要善于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加大联系和协作力度;三是要提倡拿来主义,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引进新技术,以此推动产品的换档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和抗风险能力。
四、抓好环境营造
(一)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从省到市都相应出台了许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我们工作的核心就是抓好落实,特别是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贯彻好、落实好相关政策。
(二)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一是要着力营造尊重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个体私营户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民营企业的好经验和好典型,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二是给予民营企业家、个体私营户适当、合理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三是切实保护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个体私营户的合法权益。
(三)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按照陈书记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以薛书记为组长的软环境整治办公室,对全市投资软环境和服务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该项工作一定要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四)营造优质的融资环境。民营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时,需要新资金的不断注入。新资金可以从两个渠道加以解决,一是资金的原始积累,二是进行银行贷款。因此,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问题时,金融机构要及时掌握融资信息和了解企业发展状况,选好融资对象,给予大力支持,各相关部门要为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
(五)营造规范的执法环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到企业检查,更不能乱罚款。我市印发的若干文件也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请大家贯彻好、落实好。
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暨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讲话 篇4
XX市人民政府市长 XXX
同志们: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头一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年”。今天我们隆重召开统计工作暨经济普查表彰大会,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统计工作,为“项目年”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过去一年,统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弘扬“求真、奉献、团结、创新”的统计精神,立足本职,履职尽责,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统计监测和统计法制建设,净化了我市统计环境,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历时两年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中,全市2万多名普查人员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市经济普查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广大普查人员和统计工作者表示感谢,并致以亲切的问候!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加快统计事业发展的紧迫感
统计是我们认识社会、经济和自然现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运动趋势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古往今来,统计都与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原始社会的“结绳计数”到现代统计科学的建立,统计已经从一件简单的计数方法发展到一种现代管理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政府统计主要有信息、咨询、监督功能,这三大功能彼此依存、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了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只有发挥其整体效应,才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统计工作在政府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统计信息是基础,只有做到及时、准确,才能使党政领导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统计咨询是参谋,统计部门只有多出高质量的咨询产品,提供更多、更精、更准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才能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统计监督是手段,不仅要检查和反映经济运行中的情况和问题,还要对经济活动进行督导、约束和控制,包括监督检查经济发展规模、水平和增长速度是否适当,经济结构是否恰当、主要比例是否协调、社会分配关系是否公平合理、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是否良好等。只有充分发挥统计的监督作用,才能对经济社会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监测和预警,及时解 决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统计不仅是领导了解情况的“耳目”、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工具,更是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没有真实可靠统计数据,就等于没有“监测仪”、“晴雨表”和“标度尺”,我们就无法正确观察到经济社会运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效果,工作就会盲目。领导干部要增强驾御全局的能力,不仅需要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等知识,还要需要多学一点、多懂一点统计知识,善于运用统计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不重视统计工作的领导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不懂统计工作的领导也不是一个高明的领导,不善于运用统计指导工作的领导可能就是个糊涂的领导。
当前统计工作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经济现象更加复杂多变,统计调查单位数量成倍增加又变动频繁,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统计成本也越来越高。同时,统计工作本身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如基层统计工作规范性不够、负担过重、力量不足,统计条件和手段离现代统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区域性统计数据客观上还起着衡量各级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政绩的作用,容易受到干扰;统计部门纵向管理和横向协调都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统计法制不够健全,执法环境比较差,执法力量也比较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统计事业的发展。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开放型统计体系,推进统计事业发展,是形势所迫,是现代化建设之需。这不仅是统计部门自身的事,也是各地和其他部门份内之责。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加快统计事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扎实工作,推动统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抓住机遇,推进XX统计事业加快发展
当前,统计改革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统计工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将完善统计体制作为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去年11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亲自听取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汇报,对经济普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了重要指示。近年来,温家宝总理多次对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不久前,省委学忠书记批示,统计工作要“真实调查,高效运转,服务四川,促进发展”。中伟省长在视察省统计局时也强调统计工作要“求真务实”。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统计工作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了统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日益增长的多重统计需求为统计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综合管理部门要求统计部门提供准确性更高、覆盖面更全、时效性更强的经济发展数据,提供更多、更详尽的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等社会统计信息;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为了正确判断行业发展和市场走向,捕捉商机和规避风险,也更加关注并自觉地使用政府发布的统计信息;出于对国家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关心,政府统计数据也成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这些需求,构成了我国统计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是统计事业已经拥有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已基本与国际接轨,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信息工程已初步建成,统计机构比较健全,拥有了一支优秀的统计队伍。2006年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开始施行,国家统计局正在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积极着手修改完善《统计法》,将为推动统计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所有这些,都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
三、依法统计,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一要提高统计资料的社会公信度。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统计部门的工作,得到以大量数据为载体的统计分析,以此来了解社会经济运行态势和存在的问题。有效的统计分析必须建立在准确全面的统计信息基础之上,失真的统计信息得出的分析研究结论将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甚至导致严重的决策失误。统计部门要以搜集提供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为主线,并贯穿于始终。广大统计工作者要牢记自己神圣的职责,始终把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来抓紧抓好,做到数据“来之有据,据之可查,查之可信”。
二要坚持实事求是。多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统计部门开展依法统计,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去年省统计局运用经济普查数据,修正了2004年全省各市州的经济总量,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由原来的20.7:49.8:29.5调整为19.7:49.6:30.7,更符合XX实际。当前,由于受各种利益的驱使,企业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漏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少数单位也存在为了完成“目标”、为了追求政绩而干预统计的行为。我们要把功夫花在发展上,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既不能靠虚报浮夸来体现政绩,也不能容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瞒报漏报。经济和社会发展现象通过统计数据表现出来,指标有高有低,这是客观现象的正常反映,不足为怪。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要避免统计数据的虚高或畸低,这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为党纪国法所不容许。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心一意抓发展,实事求是看政绩,不要把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统计数据上。随着统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家统计体制的调整以及统计制度和方法的改进,干预统计数据的空间已经很小,或者说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希望各地各部门继续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切实做好依法统计的坚强后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遵守统计法律法规,支持和保障统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统计部门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坚决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去年,我市开展了空前规模的统计执法大检查,在全省、全国都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进一步净化了统计工作环境;希望统计部门长期坚持下去,切实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统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三是加强部门统计。政府统计主要是为党委、政府服务,部门统计主要是为部门自身服务,同时也要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由于主要服务对象不同、合作不到位等诸多原因,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数字“打架”现象时有发生。政府统计机构要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能,统筹协调好部门的统计数据并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数据一致、真实可靠。同时,要加强对全社会统计活动的管理,逐步实现由“运动员”到全社会统计活动的“裁判员”的转变。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普查问题。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即将展开,这也是省政府下达的一项重大任务,各地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农业普查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很重。我们一定要发扬连续作战、奋勇争先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统计部门作为牵头单位,一定要履职尽责,积极工作,搞好协调,扎实推进。要深刻领会“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制定周密的普查方案,确保成功。各地行政“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尽快建立普查机构,确保责任、人员、经费、宣传、措施“五到位”。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市政府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总之,这项工作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要跟经济普查一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经济普查目前已完成了主要工作任务,各地花了很多的精力,也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现在成果出来了,不能让它躺在纸上、装在机器里,要充分开发利用,将经济普查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级政府对经济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要统筹安排,充分依靠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开发利用好经济普查资料。
同志们,今年工作任务很重,统计部门肩上的担子也不轻。希望大家进一步重视、关心统计事业发展,希望全市统计系统和广大统计工作者再接再厉、奋发进取,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暨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讲话 篇5
在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上的
讲 话
(2011年2月26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2010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贯彻落实省和潍坊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人大、政协“两会”和潍坊市表彰大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实干,拼搏争先,贯彻落实好市委“一五三六一”的思路举措,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这既是一次总结表彰会,也是一次动员誓师会,还是一次推动落实的工作部署会。刚才,我们对2010表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隆重奖励,密州街道、昌城镇、发改局、经信局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他们的发言都很实在,都落实了具体的项目和措施,其他各部门单位也应当进一步细化自己的目标责任和措施,尽快形成促进发展的活力。
2010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7亿元,同比增长14.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增长22.7%;实现财政总收入51.5亿元,其
中地方财政收入31亿元,分别增长27.6%和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39元,分别增长10.3%和14.6%。我市地方财政收入进入全省前五强,在潍坊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民意调查和县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考核中均列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结果,凝聚着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今天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所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和大力弘扬: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抓住经济建设为中心,凝心聚力促发展,千方百计上项目,不断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全域一体的发展理念,协调各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大科学投入,不断提高投速、优化投向、加大投量,以好的增量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化经济结构;四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更加强大动力和活力;五是必须始终坚持求
真务实、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深入基层,靠在一线,加强协调调度,强化督促检查,促进各项任务落实;六是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协作,实现全市上下目标同向,同幅共振,步调一致,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七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和领导班子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1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蓝区建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和潍坊市相继召开动员大会,对蓝色经济区建设作出动员部署和总体部署,我们诸城作为蓝区建设的主体区,作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应当牢牢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迅速行动,落实规划、落实项目、落实推进措施,尽快实现全面突破。蓝色经济区建设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具体化,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抓手,是操作层面的具体措施。又是今年市委确定的“一五三六一”的思路举措的专业化,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一五三六一”是 “十二五”规划的任务目标和措施,包含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社会稳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是全方位的,蓝区建设突出强调的是经济建设这个核心,是塑造高端高效高质新兴产业这样一个平台,大家要把握好处理之间的关系,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着重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增强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使
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这里面三个事,首先是解放思想。怎么体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标志是什么?我认为是四个敢于。一是敢于突破。突破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指导思想上的束缚。要在思想观念上、思维方式、指导思想上创新,打破条条框框,实际上蓝区建设就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我们诸城发展到这样好的一个局面,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产物。是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是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请与会的同志认真梳理一下思想观念上、思维方式、指导思想上有哪些不适应蓝区建设的东西,敢于打破它。敢于突破它。一是当前要看是不是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快速发展,有利于快出成果,不是看有没有惯例,有没有文件,有没有领导的交待说法,敢于突破。二是敢于改革。我们的管理体制、工作运行机制、推进机制、政策体系框架,都需要我们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改革,企业管理、企业组织形式升级,农村社区化发展,财税体制,集体资产管理,城市管理,行政管理,行政审批,工作机构,各个方面都拿出改革的措施,在资源统筹这个方面,尤其需要改革的办法和最佳效益,实现资源的最佳配臵和最佳效益。三是敢于超越。超越自我是非常困难的,我们诸城发展这样一个阶段一个状态,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只以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这种格局是瞬息万变的。机遇稍纵即逝,瞬间变化。地方财政收入,第6名比我们差了
3000万,第10名也差不了几千万。那就是两天的时期。到了这个水平,一天几千万收税没有问题。其它地区都在加快发展,都在谋求新的发展空间。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有哪些同志盲目乐观、自我陶醉,沾沾自喜,那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今天拿着奖状的奖牌的,明年可能拿不着。昨天在表彰会上,诸城是综合考核第一名一等奖,新起书记给我发的奖,我代表大家领的奖。大家不努力,这个奖牌可能成了别人的。今天这个会首先要解决防骄破满的问题,解决盲目乐观、自我陶醉这样一些思想问题。这是解放思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咱们出去,听到的都是褒扬我们的话,看到的是笑脸,得到是的尊重,确实很舒服,如果是引不起警觉,沉浸在享受中,那是太可怕的。这次在潍坊开人代会,我跟洪全市长、李宁书记集体活动的不少,这种感受很深刻,但是我感到的是压力,那是领导的殷切希望,那是领导对诸城高看一眼,这种局面是大家共同努力赢来的,一代一代干起来的,看你今天怎么办?诸城的事业,诸城老百姓不允许我们坐享其成,不允许我们坐享安逸,要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实现自我超越。四是敢于争先。创先争优啊。在潍坊在全省在全国,当先进,争一流,抗红旗,勇夺第一的气概和精神状态,有奖拿不到说不过去,有奖拿不到第一说不过去。有些奖表彰8个6个拿不到,有些大项表彰了2 个,诸城也榜上无名。也还有十几项被表彰的,但是名次靠后,有些自然排序。不是自然排序的,诸城就不应该排在后
头。拿不着第一无话可话。咱们的表彰考核办法上有一条,有奖拿不到,扣点分,拿了第一加点分,还是比较吻合的。所以大家要树立敢于争先的意识。潍坊那么多表彰项目,诸城怎么得不到,不要找客观理由,要从主观上找原因,从工作上找差距,在措施上抓落实,这是基本的态度。解放思想,那就是要实现一个全市上下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统一认识,统一对蓝区发展的认识。蓝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一个区域发展战略。有些同志讲,你诸城不靠海,你讲什么蓝区建设,有些同志认识是非常片面的。说诸城完了,蓝区是靠海的事,这些同志认识是非常可笑的。蓝区经济不是海岸经济,不是滩涂经济,不是两高一资的产业,它是一个区域战略,是在规划区内进行差异化功能和产业布局一,形成陆海统筹、区域一体的发展态势,经济大板块,长三角、珠三角,是那一个区域的共同战略,而我们诸城在区位、交通、资源、产业、文化这些方面具有蓝区内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具有这种组合的优势,是青岛港、日照港的土地的交汇处,这是从区位上看,它的纵深,要经过我们诸城这样的一个交汇地,更往内陆去延伸。如果港口仅为海边的产业,那港口就没有这样的规模,港口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我们诸城又处在青岛、潍坊、日照城市组团的核心区,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等城市,这是我们的优势,从交通上来看,我们已有的这块,铁路、高速、干线道路,有着比较好的交通条件,潍日高速马上动工,规划
当中还有一条潍日铁路,规划当中还有一条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青岛海湾大桥和海底隧道,今年都相继通车,所以我们都在青岛的50分钟经济圈内。从我们的主城区开始行动,到青岛的主城区不需要一个小时,就形成了和青岛的同城效应。这在国际经济的范例中,这个区域是非常合理的,有利于各种资源的配臵和集合,从我们的资源来看,我们没有那些大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但是诸城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却是得天独厚的,这恰恰是蓝区的建设的要义和本质。就是高端、高质、生态、新兴。对这个区域的生产要素有很强的聚集和吸纳能力,有统筹资源,集合要素资源的一些条件。从我们的产业基础上来看,我们的三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比较完备,产业结构相对合理,新兴产业也开始发端。而我们这种产业和青岛地区和日照地区互补性强、差异化发展的态势比较明显,可以成为港口物流的联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聚集区,高端城市生活的服务区,我们这些优势资源和条件,再加上诸城人善于抓机遇,敢于争一流,这样一种可贵的精神,诸城在蓝区建设中是大有可为的。我们把认识统一到以蓝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我们的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上来。要实现“十二五”规划,实现目标,这就是抓手,这就是动力,这就是平台。区域合作的平台,转型跨越发展的动力,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具体讲就是快行动,快落实,不等不靠,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破难的精神,实现重点工作快速突破,— 7 —
今天会上发了一个蓝区规划和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大家不要等,你这个意见还没出来。这个蓝区规划,在主体区中50个县是最快的,前两天让玉邦他们搞了一个论证会,专家提了很多建议,这些建议都非常有道理,也想着进一步征求镇街部门单位和各个方面的意见。省和潍坊市的实施意见都还没出来,但这个不影响我们出台规划和意见。更不能成为贻误工作、等待观望的借口,今天这个会要的就是马上就干,规划的这些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次会议之后,应当立即展开,你工拿到那些牌子那些帽子,要获批你得有基础。有些工作政府已经铺开,工作机构要到位,项目要开工,见到成效,这就是具体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快行动、快落实、快推进,快见成效。在提速、加快这些方面下功夫。刚才让这几个同志发言,我听大部分都落脚在项目上,落脚在具体工作措施上,那就要看行动。
第二是明确定位、明确方向、明确规划布局。我们诸城市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定位就是建设蓝色经济区中的示范区。我们不直接临海,我们靠海临港,我们有港口的广阔腹地,我们有非常好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产业基础,人文资源,创业精神。就是要把诸城打造一个蓝色经济区的示范区,示范就是样板就是最好的。质量、速度、效益都是当示范,原先这个话还有个先行,先行是走在前头的意思。你示范必须走在前头,你在后头走给谁看?先干干得好,干得快,在后头不叫示范,— 8 —
走在后头叫坠脚。那你就更丧失了机遇,走在后头,成了反面的例子。上级不答应,在座的各位也不答应。诸城的老百姓,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定位就是示范区。所以各们镇街、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在诸城蓝区建设当中你是不是个示范,是不是个标杆,你干得一般化,还是争一流,拿第一扛红旗。方向就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就这么一个方向,海陆统筹、城乡一体,全域一体都是一致的,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这6个方面实现一体化。这是明确蓝区建设的方向,明确规划布局,在规划的讨论稿中,是一个“三区一带多点”的规划布局,“三区”就是中部高端产业聚集发展区,从我们的城镇框架来讲,就是我们的城区中心-城副中心-镇-社区,这就是城镇体系。从产业体系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那就是中心城区的概念,包括开发区,一些专业的园区。这里头规划了一些专业的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中心城区龙头地位的进一步强化,和城区副中心承载功能的提升,为高端产业聚集创造条件。再一个是东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里面有几个板块,汽车产业板块,改装车汽车零部件板块,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板块,整合诸城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产业资源,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板块,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这个在诸城还是比较薄弱的。三是南部生态经济发展区。这里面包括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就是在水库周边这个区域,— 9 —
恐龙地质公园组团、常山风景区和山地森林公园来组成南部生态经济区。“一带”就是对接青岛特色产业带。包含山东头临港高端产业示范区、青岛产业园、辛兴临港现代园、百尺河镇精密铸锻产业园等园区,这四个组团构成对接青岛产业园。“多点”就是规划建设现代工业园区、服务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专业园区,各个镇街根据市里的整体规划,要有自己的功能分区。市里说的十大工业园区、五大物流园区,一批农业上的生猪、肉鸡、蛋鸡、特种动物等一批高效种养园区。都非常明确,进一步细化产业布局,作为市里规划要进一步强化规划,不是现状的描述,现有的东西你画上不是本事,规划就是前瞻性,指导性,引领性,是未来的东西,现在的基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把握的重点。
第三是突出园区、突出项目、突出投入。核心是项目,关键是投入,园区是载体。第一个当前市里需要抓的是四个园区。一个是东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里头有三个板块,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总体规划,要拿牌子,建班子,拉架子,铺摊子。还有南湖生态区,水库周边这个区域,40来个平方公里,青岛产业园,山东头临港高端产业示范区,这四个园区是重中之重。基础设施要全面展开,入园的项目,入园的项目的标准,门槛、政策要统一起来,土地补偿,项目政策,生产厂房的标准,甚至样式、色调、高度都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配套功能,管理机构,服务体系,要尽快完善。市里成立了四个班子,— 10 —
每个班子有一名市级领导牵头,有专门的办公室,这个队伍马上进入角色,边建设边完善规划,边完善规划边推动建设。作为牵头的领导也好,要加大工作力度,要有工作的压力,要比着干,看哪一个园区规划的水平境界,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更好,自我加压,快速推进。这4个园区抓不起来,就没有突出园区。4个月过去了,毫无动静,就没有突出园区,没有突出出来。那种慢慢吞吞的做法肯定是来不及,也不允许。突出项目,一百多项,有的是新开工的。新建项目,有的是续建项目。要抓紧时间做好前期工作,已经开工的续建项目,现在进入了黄金的施工阶段。进入了最佳施工期,要赶进度,出形象。尽快投产达效。已经运作的项目,要快开工。节前节后一些镇街搞了一些开工仪式,我希望开工仪式不要成为开工的形式,开工完了就算完成任务了,两个督查室要跟上督查。人大常委会今年第一次视察,就是对开工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视察。加快项目建设的进度。争取上头立项的项目,你刚才发改、经信都发言,包括一些相关的部门,为项目的运作服务,争取资源。今年叫“四心一核”,列入优先支持的项目,那我们今天就要跟这个指挥棒走,拿不了资源来,你这些项目都是空谈。你列在表上不等于落在地上。我们不看那些东西,运作项目的能力是关键。分管同志要靠上,快运作项目,这些项目都要分到分管同志,要有具体的责任人牵头,有责任单位来负责,明确的时间要求,加强调度,加强督查,尽快形成一批新项目。
第二,投入这是大家需要牢牢抓住不放的。一是先进制造业的投入。必须牢牢抓住不放,我们的主导产业链条的延伸,龙头企业的培育,企业的技术改造,装备水平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突破,都是先进制造业投入的重点,这是诸城的重点。突出投入,突出什么投入?先进制造业。我们处在蓝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叠加区,这是诸城的重点。就是高端先进高质高效,制造业的投入,谁抓住了这一点,谁就赢得了主动,抓不住先进制造业的投入,工业投入,工业当中的先进制造业投入,那谁就游离到了主战场之外。你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核心。二是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我们五大板块、金融产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文化旅游业项目,这个方面拿的规划,是150个亿,那你这150个亿落实到哪些项目上去,一天半个亿。今天这半个亿肯定没投,你得找回来。工业的技改投入要达到230个亿,分管同志和主管部门你看这些任务分解到哪些项目上去,先进装备的引进,要超过30个亿,落实在哪些企业,哪些装备上来,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你要落实这个先进装备的投入,从哪里来。三是现代农业的投入。那就是生猪的养殖链条,肉鸡、特种动物、果菜、烟草、苗木,还有一些零星的茶叶、辣椒之类的,这一些大的板块,就是要搞标准化的种养基地,成为青岛、日照城市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基地,青岛还可以成为你的平台,打到全国市场上去,打到国际市场上去,这些
产业的发展,要落脚到增加农民收入上去,这个在的考核中,已经列进去作为重点,在农业上的考核再集中一些,政策再统筹一下,不要零碎了。四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基础设施的投入四个层面,一个是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提升。如道路体系、供水管网、热力管网、燃气管网、供电网络,在中心城区,包括排污,显得是非常迫切,这个多数投在地下,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容,高层楼宇项目的建设,旧城改造项目的加快,这如果是不抓紧,那可能成为大的问题。这要尽快列出项目单子,理顺相关体制,加大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性的配套设施。要打造高端宜居城市,这些东西没有,那是空话,不是刚盖上个楼就是高端,楼高就是高端,这个是片面的,内在的品质,也还包括物业的服务,群众的安全感,都是在高端里头,高品位家居城市的要素,小区的幼儿园,旧城改造,建小区建幼儿园,不是施舍,不是对老百姓的恩赐,是必须具备的硬件,下一步在规划审批中没有这些功能性的配套,一律不批,就像你修路要修停车场停车位一样。要通自来水一样,你得建这些像幼儿园有些还要建学校,这是必须的,镇驻地的改造提升,潍坊今年仍然抓镇驻地的改造提升。今天表彰的一等奖,除了三个街道还有林家村,就是镇驻地改造提升考核进入了全潍坊前十名,看指标是三等奖。龙都指标也是一等奖,考核也是前十名。但是这个要一个规划,有一个重点,不要在那一些形式上做文章,要在产业融合发展,功能提升上下功夫,别在那些形式上下功
夫,花些无谓的钱,没有意义。要实实在在提升它的功能、带动力,成为一体化的节点。这次在搞论证的时候,应该突出重点镇的建设,要变成小城市,要变成综合体,在镇驻地的改造提升上,不是简单的修路盖楼,是全方位的。
第三个,农村社区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聚集融合区的建设,服务设施功能的提升。分管同志研究点办法,促一促。今年全省肯定把农村的综合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个重点。因为在春节期间,中央高层领导来山东视察的时候,看着这些村不理想,说是差村中的差村,当领导近十年以来,看得最差的村,脏乱差,那些事没有一样是达标的。村村通,是土路。自来水,不出水。问道老百姓房子漏雨吧,老百姓说不下雨不漏,放首长放心。抗旱,再下场雨还是丰收年,没有问题啊。我们哪个村能顶看,党委书记都在,你自己去看一看。不用回避,但是现在开始行动,这是基本功。不影响你抓招商引资项目,不影响你上工业项目,那些各个方面发展好的,工业也上去了,服务业也上去,这些基础工作做得也很好啊。有些大事无成,什么也拿不着,村里照样脏乱差,实质上是工作能力问题,统筹能力问题,不要找客观原因。第四层面,园区。前面说了不重复。
第五,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治水,治空气污染,治垃圾围城围村,路边沟旁,这些垃圾,要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考核的重要方面,要有专业队伍,要有专业的工具,要有垃圾填
埋的场所,尽快形成城乡垃圾和污水一体化处理的体系,今年必须全面完成,毫不放松,绿化,荒山绿化,道路绿化,道路绿化,平原绿化,一定要抓紧。诸城应该是绿化工作走在前头的,还没得奖来,6个还没得奖来。春季造林,全面展开,你要吸引青岛,吸引日照,你要全面展开。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水质空气,绿量。那些荒山,如果是没有项目,不要动,不要去搞不伦不类成了建筑垃圾的破项目,你搞什么,可以大栽树,栽大树。治水,把水蓄起来,把树栽起来,你就大功一件,功不可没。已有的树看住,新的栽不起来,就像当年潍坊市的领导批语某一个县的领导,你树都栽不起来,你还不如国民党来。国民党守那个地方栽了几大片树现在还有来。栽点树是应该的,生态环保的投入是个重点。
第六,文化产业的投入。我们有文化产业的基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加快产业的发展。诸城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潍坊必须走在最前头,拿第一。
第七是民生事业的投入。今年民生事业的投入,政策性的就需要增加大量的投入,有关部门好好研究有关政策,争取上级支持,落实本级财政的投入。落实好这些政策,这是突出园区,突出项目,突出投入。
第四是把握关键,落实措施,加快对接青岛的步伐。诸城搞蓝区建设,是不是有成效,说到底是对接青岛,是不是取得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接青岛取得成效就是蓝区建设取得
成效。一个是全面对接,这里面几个层面,一个是规划的对接。要全面研究上级的蓝区规划,就是省和潍坊市的,那是我们的直接上级,还要研究青岛日照这些区域蓝区建设的规划。规划要对接起来,抓紧时间展开工作,掌握情况,来修订我们的规划。玉邦同志牵头,跟青岛跟日照,跟周边区域,甚至包括青岛的一些市,加强沟通协作,他也希望和你这边对接。第二是基础设施的对接。我们往南,要向董家口港,往东,要向前湾港,还有高速路的连接线,往南,还有平日路的改造。年前的时候,青岛的我们潍坊的老领导许振溪市长,他是分管交通,给我打电话,他是分管交通,肯定下一步基础建设是支持诸城,我们积极搞好对接,积极搞好汇报,争取在基础设施上实现无缝隙对接。不一个行政区域还是有他的难度,事在人为,关键看工作,跑青岛,跑济南,争取这些项目上尽快形成交通体系,交通网络。路海统筹的大交通格局。第三是产业的对接。我们的产业和这些大城市是互补的。我们是为这些区域进行产业配套。加工制造业的配套,物流产业的配套,旅游产业的区域一体,“山水圣人,黄金海岸”,恐龙之旅,就看我们的工作,加快项目建设,加快宣传策划推介的协作联合。第四是在政策上的对接。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就业保障,资源统筹,这些方面,是完全将来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形成一体。第五是招才引智的对接。借助大青岛,搭建平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我们大企业是完全可以到这些区域设立机构,研发平台。
吸纳高端人才。从青岛到诸城不用一个小时,城市的地位你必须承认,你必须把生产总部放到诸城,就没有问题。有的企业也已经这么做了,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要鼓励企业走出去,搞好对接,我们这些大专院校,职业院校,要展开合作。山东师范大学的历下学院,就整体迁到青州去了,在省人代期间,山师大和青州市政府签署和合作协议,青岛的科技大学就有分院在高密。我们这里为什么不可以合作?加强对接,加强对接,搭建平台,培养人才,这是全面对接。
第二个大的方面,对接招商。青岛区域的招商,节会招商,园区招商,产业化招商,企业主体招商,定向招商。个性化的招商。青岛的节会,啤酒节和我们的烧烤节,他们文化旅游节和我们的大舜文化节,都可以形成互动,我们的园区,青岛产业园,不是一般的小项目,不是林家村的产业园,不是你盖了两栋房子给林家村的老百姓居住的,面向青岛区域,我们的主城区,我们的黄金组团,完全可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的房子如果针对诸城人住,已经够了,大量地吸引外来人口,来提升诸城的开放度,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够。这次一些领导回来,一些企业界的回来,私下交谈的时候说,诸城很。提个建议,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提高诸在的开放度,非常中肯,大家看看我们这个表彰决定。(你们下边没有,主席台上都有),这些表彰项目,内容最少的是招商引资那一类的表彰。镇街的招商引资没有,部门就两。还有个招商委员会表彰引荐人也是
两个,当时那个文件拿给我看,还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两是一大批,太少了。当然考核的很严,镇街没有一个获奖的,潍坊的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我们没获奖,招商引资是二等奖。一等奖是寿光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开放度不够啊。我们的开放度需要提高。我们靠着青岛这么近,我们对接得怎么样,镇街、部门企业怎么样,远远不够。人大在这方面还比较主动的的,和市南区、胶南,互相交流合作,这些沟通的渠道要畅通,要有纽带和桥梁。加大交流沟通的密度和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和各类资源去招商引资,青岛是个平台,不一定仅仅招青岛这个地方的商,可以借这个平台使。青岛的开发区、保税港区都有大量的政策,前湾港,在建的董家口港,都有合作的机会,所以有掀起对接青岛,对接日照的高潮。潍坊提的非常清楚,就是青潍一体化,诸城就是青潍一体化的桥头堡,我们诸城在潍坊市的蓝区规划当中就是对接青岛产业带,这是在潍坊的宏观布局当中,诸城和高密,高密在对接青岛方面比我们做的好。我们诸城在我们规划的时候有我们的侧重点,规划了一个青岛产业带,但不是说你这个高端产业聚集区,南部生态经济发展区就不对接青岛,是全域对接。在潍坊很明确,产业上对接青岛,基础设施、政策、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有多少本事使多少本事。每年都搞个青岛潍坊周,签两个项目,那是形式的东西,还是有的。我们争取第一个签,第一个念诸城的名。很好,发改局做了大量的工作。
那天我去调研的时候说,这是个基础,更重要的是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多领域的合作,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像昆山、苏州借助上海一样,诸城要借助青岛这个国际大都市。李群书记提出来是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港城联动,我们有这样一个条件。工作这是一大块是研究这方面的考核办法,单凭我在会上声嘶力竭、张牙舞爪地讲,白搭,要有考核办法。这是我讲的第四个事
第五是转变作风,加强领导,为蓝区建设提供坚强保障。第一是领导问题。市里成立领导小组,这个小组就是诸城最大的个组了,我要挂帅,市级班子的主要成员都参加到这个小组中来,要成立办公室,专职抓日常工作和协调调度。要跟上督查考核。各镇街部门单位也要有足够的精力,足够的人力来抓这项工作。
第二是政策,完善政策体系。今天这个发了几个文件,其中七号八号就是政策,是我们自己的政策,鼓励科学发展的政策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这是一个方面,更重要是研究国家、省和潍坊市鼓励蓝区发展的政策,要梳理出来,因为它有些政策是笼统的,不是具体给你多少钱,这个项目给谁,但是它每一个政策都有含金量。分管同志和牵头部门要把它的政策梳理出来,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争取到政策,盯紧靠牢,能拿的政策全拿来,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一次抓不住,我们就错过了历史机遇,解决我们一些过去想
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办办不了的大事。
第三是对镇街、单位的考核。镇街考核分了两类。部门考核分了三类。这个办法下去以后大家好好研究,也可能有些不够合理的地方,我让他们套回去看看,2010年和2009年、2008年,看了看还是合理的,容量比较大。有些同志说压力很大,我说你看了这两个考核办法,如果说是你看了这两个文件没有压力的话,等于我搞了一个联欢晚会的节目单,请你来欣赏演出,高兴愉快,看完回去以后呼呼在睡。那我搞这个办法干什么?就是要靠机制,靠政策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这个政策出来之前,并不知道谁能获奖,并不知道谁可能被动否决,这就看你的工作能力、工作境界,工作水平,工作业绩,就是期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诸城的事情办好,诸城的事情靠我们来干,靠我们来贯彻上级的总体部署,创造性地来贯彻,结合诸城的实际,诸城市委、市政府部署了工作重点,拿出了政策,拿出了办法,那是针对全市而言。部门单位呢,要结合实际,研究政策,落实工作措施。争创一流。今天签了8个部门的目标责任书,对部门的考核,民主评议,60%,目标责任书40%。民主评议又分三块,纪委牵头搞的企业双评,搞了若干年了,那个占30%。组织部门搞的对部门单位的考核占20%,你部门内部的评议占领10%。目标责任书占40%。我问了下情况,他们和我说,有些部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目标责任书订得很笼统,很低调很谦虚,就是想着通过不费劲,这个目标责任书叫创先
争优目标责任书,是争当先进的,是有难度的,是不容易完成的,只有大家都去奋能争先,这100多个部门都得订目标责任书,党群口的,分管同志牵头,政府口的,你们抓紧时间定。还有垂直部门的,无一例外都按这个体系来考核,一个起跑线,一个标准,最后看结果。吃透精神,抓好工作。第四是改革创新。第五是转变工作作风。关键是靠落实,任务目标明确,重点也非常突出,市级领导有联系点制度,有包靠责任制,部门有目标责任书,镇街也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的企业有发展规划,这就看推动落实的能力,看执行力,到一线,到现场,点对点,面对面,实打实,加速加快自我加压,形成了自我加压,争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建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锻炼干部,检验干部,考察干部发现干部,也把这些优秀干部用到重要岗位上去,用到主战场上去。畅树干事创业,凭业绩,凭德能用干部的良好导向。我们诸城一直是这么做的,要坚持好完善好。真正能干活的人不会被埋没的,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一定会被用起来,现在我们是不怕有更多的人更能干活,敢于攻坚破难,敢于改革创新,敢于创造业绩的人不怕多。反过来讲,那些靠耍花招,作风漂浮,搞形式主义,这样的干部也藏不住,你可能在某一件事上混得了一时,不会长久的。有些干部不干事还老想提拔,无边无沿的找人说情,毫无意义。我们畅导的是干事创业,公道正派,大家完全可以来监督。如果有哪一个非常能干,被埋没了,— 21 —
那是我的责任。拉出来看一看,到主战场上看一看。希望每一个同志能为诸城的转型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这段时间开会比较多,把工作部署下去,以后的就是现场调度了。明天还一个党群政法会,四位分管同志讲,部署任务,不要套话,讲干的实的任务,项目。下午政府全体会,各分管市长安排任务。月初还一个党风廉政建设、武装会议,后头一个适当时间一个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较短时间把工作部署下去,便于大家把握全局把握关键,开展工作。
【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暨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讲话】推荐阅读:
全市网络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讲话10-12
张茂才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暨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13
旗委书记郑俊在承办全市“两会”总结表彰暨庆祝建旗六十周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5-23
市长在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暨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02
在市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08
在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7-02
市委书记在全市项目年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