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升级版

2024-05-19

经济升级版(精选12篇)

经济升级版 篇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认真按照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紧紧围绕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进行贯彻落实。2013年7月, 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在粤东西北欠发达区域打造经济增长新平台, 破解转型升级、区域协调的发展难题, 以“双引擎”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

1振兴粤东西北是全省发展战略

广东在30多年改革开放中经济和社会取得巨大发展, 经济总量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传统的发展路径难于持续,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加剧。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 打破了“国外出市场、广东出土地、内地出劳动力”这样一种发展模式, 广东转型升级的任务凸显。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战略, 推动珠三角将产业转移到粤东西北地区, 粤东西北地区将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或珠三角地区, 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果, 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的差距呈缩小趋势, 基本实现了“提升珠三角, 带动东西北”的目标。但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尚未完成, 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拐点还未出现, 转型升级还处于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珠三角要继续成为广东经济的增长极, 广东要继续保持华南经济中心的地位, 就必须拓展发展空间, 拓展发展腹地, 向粤东西北地区和“泛珠”周边省份拓展。形成以珠三角为核心的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垂直分工的产业格局。从而增强珠三角和广东经济的吸引力、聚集力和辐射力, 增强广东的综合竞争力。

粤东西北地区面积占广东三分之二, 人口有五千万, 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过去由于珠三角强大的“磁吸”效应, 人才、资本、资源流入珠三角, 自身发展不够, 12个市人均GDP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化率大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共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路, 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 珠三角地区加快转型升级, 产业转移“扩散”效应明显, 粤东西北地区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这是粤东西北地区“二次创业”、“再出发”, 实现“后发先至”、“后发赶超”战略机遇期, 是省委省政府打造广东经济又一增长极和发动机的重大决策。

2振兴粤东西北是实现“三个定位, 两个率先”的重要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 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然后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后富地区和人,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广东在全国属于先富起来的地区, 但在广东内部, 又存在先富地区和后富地区, 珠三角是先富地区, 粤东西北属后富地区。珠三角帮助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是政治责任, 粤东西北能否发展起来, 起决定因素的在于自身, 粤东西北地区负主体责任。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从全省角度看, 只有一部分地区发展起来是不全面的, 难于协调。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 发挥各自优势, 错位发展。粤东西北地区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路子,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也是广东发展的最大“红利”,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广东的今天。粤东西北发展, 最根本的动力还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创造推动发展的动力。

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不是全省平均实现小康, 而是要以市为主体全面实现小康。因此, 省委省政府在“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定”中, 对各市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时间, 总体要求就是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同时对各市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提出了具体时间要求。粤东西北地区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将有力的支持全省在2018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而全省全面小康的实现, 又为广东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全方位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

《决定》的出台, 为广东欠发达地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粤东西北崛起发展, 广东经济就有了两个强劲的发动机, 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将大大提高。广东既要加快珠三角的转型升级步伐,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又要明确粤东西北的发展定位, 落实主体责任, 抓住重要载体, 实现粤东西北的跨越发展, 形成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双动力”, 达到“提升珠三角, 振兴东西北”的目标, 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

1.明确发展定位, 落实主体责任

发展定位。《决定》提出, 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各区域比较优势, 坚持以市为主体, 实行“一区一策”, 努力打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粤东要加快建设汕头、潮州、揭阳资源共享、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特色城市群;粤西要建设湛江、茂名、阳江功能清晰、协同发展的临港经济带;粤北要建设以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城区为重要节点, 广大山区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示范区, 同时还逐一明确了粤东西北12市的发展定位。

主体责任。《决定》强调, 粤东西北地区要树立奋发图强和自力更生精神, 克服“等靠要”思想, 分别制定实施2020年前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均GDP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具体方案, 创新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 改善投资环境、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狠抓重点任务, 实现跨越发展

大力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决定》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加快信息化步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 要紧紧抓住粤东西北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牛鼻子来推动粤东西北的全面发展。

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决定》强调要提升产业园区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完善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健全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机制。特别是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将产业合作园区建设规划纳入各地城市规划, 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 园区向城市集中, 实现“产城融合”。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决定》提出要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投入机制、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特别强调, 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采取以省级投入为主、省市合建模式。对省政府确定2013-2017年计划建设的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和高铁干线项目, 资本金原则按省 (部) 、市7∶3的比例出资;工程任务完成过半且各市资本金出资确有困难的, 可由省出面协调金融部门融资解决市级资本金总额的50%。

扩容提质加速新型城镇化。《决定》强调要统筹推进中心城区扩容调整、加大中心城区提质力度、加快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其中特别强调, 制定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实施方案, 支持只有1个市辖区的地级市选择1个县改设区, 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已饱和的地级市可将周边部分乡镇整合并入城区, 支持各地级市规划建设1个新区。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进步。《决定》强调要促进教育均衡优化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促进就业机制、健全全民社保体系、缩小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努力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难问题、继续加大扶贫“双到”力度。

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决定》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其中特别强调, 建设粤北山区和环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 东西两翼蓝色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以西江、北江、东江、韩江、鉴江流域为骨干的绿色生态网络。坚持粤北山区开发与保护并重、东西两翼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 强化环境分区控制, 统筹安排区域资源, 合理确立开发强度。要吸取我们过去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实施“面上保护, 点上开发”, 不搞“村村点火, 户户冒烟”, 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做好发展。

《决定》强调, 粤东西北地区要树立奋发图强和自力更生精神, 克服“等靠要”思想, 分别制定实施2020年前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均GDP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具体方案, 创新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 改善投资环境、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升级版 篇2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柱,不应仍处于“只观群山不见峰”的常态,理应有强烈的紧迫感和焦灼感。同时,县域经济发展的进步应是相对周边地区而言的,停留在对自身旧常态发展中的比较,迎来的将会是“温水煮青蛙”式的消失。

总书记在北京APEC峰会上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为县域经济转型指明了思路:

1.向产业发展要动力。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引进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及新型加工技术,大力开发高效生态农业建设;要用“四换三名”壮大实体经济,加快优化和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坚持生态工业产业发展;要利用当地资源,健全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发展生态服务业,打造县域旅游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2.向创新转型要活力。要着眼战略转型,呵护青山绿水,以建立经济开发区、生态农业区、文化旅游区等承接产业转移,注重人居环境,提高企业进入门槛,严把环保准入关,建设新园区,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改善投资策略,共担利益风险,增强创新驱动。

3.向产城融合要引力。要致力产业转型,加快三产融合,打破传统的产业界限,以现代服务业为方向,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工业为支柱,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信息、物流、配送、电商等消费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通过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使用权市场、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4.向特色产业要内力。围绕“两富”、“两美”浙江建设总目标,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聚焦全省着力培育的七大产业,兼顾茶叶等历史经典产业,合理利用资源要素禀赋,进一步增强生态经济“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积极谋划建设特色小镇,做好“特色”文章,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

5.向公共服务要助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扫除一些体制性的障碍,比如“运动员和裁判员合一”的问题,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如建立了生态红线和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绩效评价机制要从“唯GDP论英雄”最终转向“居民幸福指数论英雄”,对破坏环境、污染水体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是生存之本,亦是发展之源。经济新常态下,丽水地区的郡县之治在绿色生态发展。

厦门:创新打造特区经济升级版 篇3

35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厦门市的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4万美元。

新时期,厦门再次被赋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新使命。

日前,厦门市市长裴金佳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他说:“对厦门而言,过去35年的特区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厦门迫切需要通过理念、制度、手段的创新,打造特区经济升级版。”

2020年建成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枢纽城市

《瞭望东方周刊》:“一带一路”是中国对接世界的重要倡议,福建省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对此,厦门打算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目标是什么?

裴金佳:厦门对外交流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厦门具有口岸、贸易、投资、华侨华人、人文历史和民间交流等多种独特优势。

比如说,2015年,厦门完成进出口833亿美元,占福建省49%,外贸竞争力居全国第5位。与“海丝”沿线9国的进出口额占全市的40%多。

为了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厦门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与我市经贸往来、人文交流基础好、发展前景大的9个“海丝”沿线重点国家,在基础设施、贸易金融等6个重点领域,推动重点项目实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我们力争到2018年,初步把厦门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枢纽城市框架;到2020年,基本把厦门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枢纽城市。

《瞭望东方周刊》:厦门外贸综合竞争力长期稳居全国百强城市前列,主要靠的是什么?

裴金佳:最主要的,我认为靠的是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大力支持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厦门外贸工作的高度重视。厦门也有天然的优势,濒临台湾海峡,海岸线全长234公里,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外贸出口离不开互联互通,为此,我们持续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推动港口合作,力争把厦门建成联结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大动脉,将大陆、台湾、东南亚以及欧洲紧密联系起来。2015年我们已经开通的厦蓉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时间比海运缩短一半,成本比空运节省80%,初步实现了这个目标。

2015年,厦门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1亿吨和918万标箱,增幅居国内主要港口前列,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17位。2016年力争完成货物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1000万标箱。

全省109项创新举措,厦门有52项

《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4月21日,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正式挂牌,和其他地区相比,厦门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方向是什么?

裴金佳:李克强总理在厦门自贸试验区挂牌第二天就前来视察,并作出“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显现特色,活力四射”的重要指示,要求厦门当好改革开放先行者,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厦门片区是福建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的片区,总面积43.7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是突出对台,对接“一带一路”,发展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主要任务是创新产业转型发展路径、创新贸易监管服务制度、扩大金融领域开放、拓展海空航运服务功能、深化两岸交流交往等,共有五大方面、16项内容、77项试点任务。

《瞭望东方周刊》:当好改革开放先行者,对此,厦门自贸试验区推出了哪些创新措施?

裴金佳:全省通报的109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52项,其中18项属于全国首创。

比如说,为了减少企业办事时间,减轻企业负担,我们大力推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实行“一照一码”,成为可推广复制的“厦门经验”,李克强总理高度评价并指示在全国推广。

为了促进贸易便利化,厦门自贸试验区率先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船舶进出口岸申报由1天半缩短为2个半小时。关检实行“一站式”查验后,可为企业节约货物重复装卸费用,平均每个集装箱节约成本600元,并节省40%的通关时间。

行政管理服务方面,率先推行“多规合一”,形成“四个一”工作机制,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限由180个工作日缩短至49个工作日。如果你到厦门行政服务中心走一走,可以看到以往繁琐的手续大大简化了,现在业主进“一家门”就可以办“多家事”。此外,我们还创新国税地税一窗联办、税控发票网上申领、“手机领票”服务等举措。

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瞭望东方周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方面厦门如何落实呢?

裴金佳:厦门是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近几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以建新平台聚集创新要素,以抓新产业引领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nlc202309090119

2015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创新引领力度。

一是着力打造创新载体平台。全面启动建设46平方公里的同安、翔安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8平方公里的丙洲、美峰两个现代服务业基地,规划建设环东海域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马銮湾新城。加快软件园三期、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生物医药港等产业功能区建设,改造提升岛内约200多平方米的老工业厂房。

二是加快发展一批创新项目。已经梳理76个重点创新项目,特别是全方位地推进天马TFT二期、ABB工业中心、太古等32家投资总额超过5000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

三是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构建29个双创集聚片区和92个众创空间,新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实行“研究院+企业+地方”三方共建,设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1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9%。全市各类专利授权1.1万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4.13件。

四是大力引进一批众创空间运营主体,重点引进培育科研人员、大学毕业生、留学人才、台湾青年四类创客主体来厦创业。

《瞭望东方周刊》: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厦门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哪些思路?

裴金佳:在新常态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拓展空间,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

重点要把握几个方面,其中包括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目前,我们已经出台了20条降低企业成本的措施,2016年在降低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还要出台一批新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

同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我们大力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大型骨干企业增资扩产,鼓励各区把10亿元以上产值的项目作为龙头企业来培植和引进,带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此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会展、商贸物流、动漫软件等现代服务业,提高辐射力和发展质量。

厦门旅游快速发展的诀窍

《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厦门接待境内外游客近6000万人次,2016年又高居春节黄金周国内游最受欢迎目的地榜首,在你看来,厦门旅游快速发展的诀窍是什么?

裴金佳: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始终把风景旅游作为城市的发展定位,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9%,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在很多外国朋友眼中,厦门能够很好地联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宜居城市之一。

厦门旅游最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首先是城市美,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一方面,对道路、桥梁和建筑设计,都力求成为旅游景点和精品。另一方面,十分注重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厦门被誉为最温馨的城市,注册志愿者达45万人,三次蝉联全国七星级慈善城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其次是自然美,厦门四季如春,亚热带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让人流连忘返。2015年厦门空气质量优良率99.18%,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二。

第三是特色美,融合闽南文化、侨乡文化、东西方文化,培育了厦门“多样、包容、共生”的城市文化特质。钢琴之岛鼓浪屿世界闻名,闽南戏曲大放异彩,音乐、诗歌、舞蹈已形成文化品牌。独有的厦金“小三通”优势,更使厦门成为两岸人员往来最便捷的黄金通道。

厦门还是一个高端时尚的城市,旅游与会展、体育、商务等融合发展,每年举办国际时尚周,外来会议达4000多场。特别是国际邮轮母港建设,厦门的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三位,2015年有66个航次的国际邮轮靠泊厦门港。

《瞭望东方周刊》:廈门是国内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关于智慧旅游,未来有什么规划?

裴金佳:厦门是全国第一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也是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智慧名城”资源优势,构建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营销三大体系。重点是建好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行旅游“互联网+”计划,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拓展网络营销、预订、支付业务,开发适应游客体验需求的移动互联网旅游产品等。

以鼓浪屿为例,游客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电子平台购买到鼓浪屿船票、各大景区门票。岛上的免费WIFI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游客只要“摇一摇”,手机上就有景点语音导览,通过APP可随时预约导游服务,还可以为游客推荐周边的签约诚信商家,提供特色小吃与商品。

打造“升级版”中国经济 篇4

欧债危机中, 存量债务负担增加使欧洲一些经济体严重失衡并失去竞争力, 极有可能无限期拖累经济增长。希腊、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负债率分别升至170.73%、91.37%、90.75%和123.8%, 其中英国首次失去了35年来的AAA评级。而美国连续四年财政赤字超过1万亿美元, 债务大幅飙升占GDP比重高达102.8%。解决长期推升债务水平的结构性赤字, 使得美国进入“财政紧缩成本”时期, 这一持续长期的宏观经济措施, 其后续影响将被跨期分摊。

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之一的中国, 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及全要素生产率下滑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经济结构性短板逐步显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第一季度,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同比增长7.7%, 低于市场预期, 增速比去年第四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 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比上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 表明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偏弱;今年3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分项指标生产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幅度强于订单指数回升幅度, 这显示出当前经济产能释放过程强于需求回升, 仍处于产能过剩调整期。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国内经济发展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后续影响带来的诸多困难。尽管如此, 但综合分析,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的经济增长, 长期以追求GDP增长来体现, 而保证GDP高速增长依靠不断扩大投资。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缺乏相应的消费市场, 投资的增加只能形成产能过剩, 拖累经济运行。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 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无法撑托起与投资相匹配的消费市场。今年一季度,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7%, 低于GDP增速。如果这种状况仍在持续, 则表明广大民众未分享GDP增长的成果, 而缺乏民众消费力支撑的经济体, 显然是不健康和缺乏持续性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新一届政府首次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指出,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必须远近结合, 在有效应对好短期问题、保持经济合理增长速度的同时, 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把力气更多地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上来。他要求, 出台的每一项政策, 既要对解决当前的问题有针对性, 更要为长远发展“垫底子”, 努力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需要各种资源要素调整配置, 提高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率, 这依赖于进一步深化改革, 及时推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其一,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使政府职能回归到提供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的定位上;其二, 调整经济内部结构,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包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规模合理化、区域经济协调化、资源环境可持续化等方面;其三, 扩大内需,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工资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的初次分配中, 增加工资性收入比重;其四, 深化国有部门体制改革, 重新规划国有资产战略布局;其五, 促进生产要素体制实质性改革, 促进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 减少政府管制和打破垄断, 保证市场参与者拥有公平、公正的机会和待遇。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篇5

(2008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近年来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探索,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工作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阶段性特征的新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我省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面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解决当前我省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对未来各种压力和挑战、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感、责任感,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2)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着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普惠性,推动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的跨越、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迈进,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3)基本原则。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把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基本目标。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在努力确保即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着重在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持续的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把调整结构作为主要途径。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生产要素结构、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浙江经济整体素质。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统筹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提高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贡献率,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加快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改革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相结合,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行有

1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城乡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4)主要目标。力争到2012年,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这方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全社会科技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均比2007年增长一倍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以上,科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水平有较大提高,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打下坚实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取得重大突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深入推进,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26%和32%,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取得重大突破。耕地和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明显上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确保“十一五”期间下降20%和削减15%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化水平超过60%,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延伸覆盖,大力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一体化,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5)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改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工业支撑的状况。紧贴工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和商务服务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左右。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和专业市场,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社区服务等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引导和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科学规划建设各类软件园、科技创业园、动漫和创意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和中央商务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服务外包,促进中心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杭、甬、温三个中心城市(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均超过50%。积极推动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服务业市场体系,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积极引进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以及优势企业,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

(6)加快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改变我省工业主要处在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加工环节的状况。支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和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要在通信设备、生物与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发展上取得较大突破。完善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电站装备、大型石化装备、轨道交通设备、纺织装备等重要领域装备的本地化。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石化、能源、汽车、船舶和钢铁等临港重化工业项目。实施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万亿技改促进升级计划和万家企业信息化工程,引导促进企业加快由一般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为主转型,使我省纺织服装、皮革塑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用设备制造、建筑材料等重点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居全国

前列。全面提升块状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园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基地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5%以上。

(7)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着力改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和比较效益低的状况。积极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以规模化专业大户经营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分级负责制,切实保护好1500万亩标准农田,确保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做强做优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养殖、竹木、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10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主要动植物种子种苗、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10个农业高科技产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机械化,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推行责任农技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加强“农民信箱”、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三、优化要素支撑结构,加快构筑节约集约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8)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积极引进大院名校,进一步发挥在浙部属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围绕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围绕主要行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创新,建设50个左右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围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鼓励和支持高校、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成为面向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000家以上,国内专利授权总量6万件以上,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70%以上,争取为主制修订国家标准200项左右,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到90%以上。(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9)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战略,不断强化人力资源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加强素质教育,普及15年教育,义务教育完成率每年不低于98%,85%以上的中小学达到建设标准,75%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等级标准,等级幼儿园覆盖面85%以上,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到250人左右,完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钱江人才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回归计划”、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以创业创新人才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人才总量达到860万人,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500人左右,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超过60%,高技能人才超过150万人。

(10)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制定12项节能降耗强制性地方标准,推广实施500余项重大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千家重点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五年综合节能3300万吨标准煤以上。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和节水节材等工作。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六大工程”,整体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单位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

消耗量分别减少20%和15%。深入实施污染减排、水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和生态创建等八大工程,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2%以上,80%以上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35%以上的县(市)达到省级生态县(市)标准,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四、优化需求结构,加快构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新格局

(11)促进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把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能力作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群众的消费预期,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调整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低保农户除外的70%以上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低保家庭除外的70%以上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7年当地城镇低保标准的4倍,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12)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规划、土地要素配置、技术和环境标准等手段,引导和推动社会资金投向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坚决制止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组织推动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和千亿产业提升等“三个千亿”工程建设,五年总投资6460亿元,新增铁路60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

3.1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800万标箱,机场旅客吞吐能力2000万人次,发电装机容量1700万千瓦,加固病险水库980座、海塘500公里、钱塘江干堤300公里,完成4.8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200万平方米,建设通村公路10000公里,解决50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新建400个镇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和3000公里以上污水管网,加快建成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科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和低丘缓坡,加大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力度,积极盘活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地方金融体系,促进民间资金转化为发展资本。

(13)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统筹国际国内发展,切实改变依靠数量、价格竞争的外贸增长方式。引导企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积极开拓和巩固国际市场,推动优势企业多形式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和创建国际品牌,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先进技术装备和紧缺资源性商品进口力度。健全国际贸易预警和摩擦应对机制,加强对企业、行业组织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壁垒等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五、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加快构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4)积极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国家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三带三圈一群两区”发展布局,加强分类指导。深入推进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建设,结合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实施,进一步明确重点开发区域战略定位和重点开发区块产业空间布局,完善区域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要素支撑保障体系,推动环杭州湾地区加快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推动温台沿海地区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充分发挥我省山海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大力发展港航业和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产业,积极推动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山区休闲旅游等产业,建设“海上浙江”、“山上浙江”。进一步创新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深入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推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产业和劳动力双向转移。

(15)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杭州、宁波、温州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不断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镇。认真总结和推广义乌强县扩权试点经验,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全面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推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提升。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扎实抓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16)积极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对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加强与兄弟省份的经济技术合作,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与央企开展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大力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来浙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引导省内企业以浙江为总部跨区域发展。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积极推进跨国并购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快培育浙江的跨国公司。

六、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政策保障

(17)不断创新和完善促进企业主动追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引导监管作用,形成倒逼机制,使政府导向目标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深化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改革和战略性调整,完善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模式,支持企业重组做强做大,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参与收入分配,探索推行期权期股制度,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深化水价、电价改革,完善水权、排污权交易和土地优化配置制度,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企业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健全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推行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18)不断创新和完善促进政府自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科学的导向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强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成效的考核。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保障,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效能和行政监督机制,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行行政审批全程代理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推行政府信息公开。

(19)不断创新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引导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政府公共资源,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引导支持力度。完善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对分散在各部门的省级财政性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扩大资金规模,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完善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宣传和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省对市县营业税当年增收上交省部分予以返还奖励;对省级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当年增收部分给予市县20%的奖励;对当年引进的全国

性金融保险机构总部(或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给予引进地财政一次性奖励;各地政府应拟定鼓励工业企业二、三产业分离的有关政策。完善落实要素保障政策,引导促进各地优先安排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先进临港重化工业等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引导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和成长性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推进优势企业上市,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制定实施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政策。完善落实价格引导政策,加快实现商业用电、鼓励类服务行业用水与一般工业同价,加大差别电价和阶梯式水价政策实施力度,逐步推行行业超限额标准用能加价政策,加快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

七、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组织领导

(20)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保障作用。各级党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能力和实绩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善于领导创业创新、善于推进转型升级的领导核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完善目标责任制度、协调和督查考核制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泛宣传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新知识和先进典型,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努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经济升级版 篇6

吴清海说,要增强推动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质量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质量反映国家的综合实力,反映民族的整体素质。

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重视质量发展是国家强盛的重要途径。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就推出“质量革命”、“质量振兴”、“质量救国”等政策措施。德国实施“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质量政策,日本提出质量救国战略,韩国实施21世纪质量赶超计划等,都促进了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这些经验启示我们,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我们建设质量强国、质量强市,目的就是要发挥质量的推动和支撑作用,着力增强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全面提高综合实力。

另一方面,质量发展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质量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没有质量效益,就没有转型升级。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弱,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具体体现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诸多方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只有加快质量发展、提升质量水平,才能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振消费信心、满足人民需求,从而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打造“经济升级版”。

吴清海还提到,去年京津冀联合签署了《三地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今年又联合制定了贯彻合作框架协议年度行动计划,北京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工作中进行了不少有益实践。希望北京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以质量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区域质量发展长效机制为抓手,以加快推进标准协同和质量基础一体化为重点,深化务实合作,率先走出一条区域质量协同发展的道路。

经济升级版 篇7

关键词:港口,转型发展,硬实力,软实力,绿实力,升级版

当前, 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 整体复苏艰难曲折。面对复杂局势, 我国政府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下大气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 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来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 特别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大发展, 据统计, 2012年, 全国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5万亿元左右, 同比增长9.1%, 占GDP的比重达到6.8%。就交通运输行业来说, 2012年全国营业性货运车辆完成货运量318.85亿吨, 同比增长13.1%;全国水路货运量完成45.87亿吨, 同比增长7.7%;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7.4亿吨, 同比增长6.8%, 已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

港口作为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承担了全球国际贸易90%以上的货运量。为积极服务和顺应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趋势, 必须打造中国港口的“升级版”, 由传统装卸港向物流贸易港转变, 由追求数量规模型向追求环保质量效益型转变, 由单纯竞争型向合作共赢型转变, 实现港口、物流、产业、城市的“四位一体”。在这一转型中, 最重要的是不断增强港口自身的硬实力、软实力和绿实力。

第一, 要着力增强硬实力。

当前, 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物流产业既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构成, 又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只有不断增强物流产业的硬实力, 才能持续改善投资环境, 提升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推动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

首先要适度超前,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港口行业必须要不断适应世界船舶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提升港口的通过能力。青岛港始终做到“世界上有多大的船, 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 当前正在开发建设第四大港区———董家口港区, 已建成30万吨级的超大型矿石接卸码头, 到2015年青岛港将达到6亿吨的通过能力, 加快建成大宗物资集散中心、能源交易中心、临港产业中心和港航金融中心, 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信息技术就像一条纽带, 把物流相关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港口行业必须加快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整合兼容行业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 构筑完善的物流信息化体系。青岛港20世纪90年代建成了中国最先进的EDI中心, 每天有几十万条数据信息, 来回穿梭于国内外各大港口、船公司、货主、代理、海关、商检之间。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信息交流和整合功能, 青岛港才能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集装箱国际中转港。近年来, 又先后建设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物流业务信息系统、信息交换标准化体系和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打破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之间的壁垒, 形成了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一体化运作和一站式服务, 构建起全过程综合物流体系。大力发展铁水联运, 开通了到中国内陆和中亚地区的十几条集装箱固定班列, 建立了十几个内陆无水港, 把“船舱口”搬到了内陆客户的“家门口”。开通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通道, 减少大量中间环节, 早上在中国山东田间地头采集的新鲜蔬菜, 中午就到了韩国人的餐桌上。通过管道运输, 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第一大港, 仅2012年就进口了4300多万吨原油, 通过输油管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的各大炼油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真正使青岛港从一个物流节点变成了物流中心, 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强大能力。

第二, 要着力增强软实力。

有了先进的硬件基础, 只是具备了发展综合物流的基础条件。只有不断增强港口的软实力, 有胸怀全球的战略、有超值的服务和高素质的员工, 才能构建起不可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港口作为全球经贸交流的桥梁, 首先要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面向全球做好战略定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亚太地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 中国经济开始腾飞。青岛港作为对外贸易口岸, 与全球船东、货主、客户强强联合, 积极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集中精力发展铁矿石、原油、集装箱、煤炭、粮食五大核心货种, 迅速成长为全球进口铁矿石的第一大港、中国进口原油的第一大港和集装箱、煤炭、粮食的枢纽港。当前, 青岛港又瞄准世界邮轮经济发展的产业链, 建设世界顶级的邮轮母港, 发展高端旅游业。

港口归根结底是一个服务行业, 因此, 软实力的增强离不开超值的服务和高素质的员工。青岛港始终把服务、诚信、质量、效率作为生命线, 提出“没有货主、船东, 青岛港就没有饭吃;货主的满意就是质量工作的标准;价格优惠、手续便捷、24小时服务”的“三项原则”。为了搞好服务, 全港员工人人勤学苦练, 创出1380多个员工品牌和1800多个绝活。员工的高素质带来了作业的高效率, 集装箱装卸效率8次打破世界纪录, 在青岛港进出的集装箱船舶都能在10小时内完船, 成为全球著名的保班港和纠班港。青岛港员工创造了装卸18亿瓶啤酒没有破损的纪录, 被货主高兴地称作“亿瓶精装”。正是因为良好的服务, 货主一提起青岛港就竖大拇指, 愿意舍近求远来青岛港走货。

第三, 要着力增强绿实力。

港口发展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岸线等资源, 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 消耗大量的能源, 属于传统的高能耗产业。在倡导绿色发展的今天, 必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做好环境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企业与社会和谐相处,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实力。

近年来, PM2.5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环保水平已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青岛港在这方面积极努力, 根据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承诺, 确定了到2020年港口万吨吞吐量能源单耗比2005年总体下降40%、年均下降3.35%的目标。青岛港长年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工程, 海上, 对油船全部实施围油缆作业, 配备现代化的防污设施和专用环保船舶;陆上, 在煤炭、矿石堆场周边建设了十几千米长、20多米高的防风抑尘墙, 利用中水和船舶压舱水给矿粉喷淋。对全港几千台机械设备, 全部安装了燃油计量仪、电度表等计量设备, 实施轮胎吊“油改电”、拖车“油改气”, 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 近十年来, 青岛港年吞吐量翻了两番, 综合能源单耗下降了29.7%, 每年节约能源3.1万吨标准煤,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2万吨, 成为首批中国环境友好企业、世界节能环保最佳企业。

青岛港的发展实践充分说明,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性行业, 港口必须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 加快转型发展, 打造“升级版”, 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建成第四代世界强港。

参考文献

[1]于汝民.港口时代[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

[2]李婧.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港城经济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 2011 (41) .

经济升级版 篇8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常态最核心的变化,增速放缓但结构不断优化,是新常态的典型特征。“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要在经济增长速度合理的同时,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步伐,明确发展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产业结构单一,结构性矛盾凸显。为此,当务之急就是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增长与结构升级。内蒙古需要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结构矛盾,化解风险,缓解环境资源的压力,立足国家产业分工对内蒙古的定位,以创新驱动和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深度转变。

围绕上述议题,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日前邀请有关部门、部分盟市相关人员及专家学者召开“展望内蒙古‘十三五’:增长与结构升级”专题论坛。与会人员围绕“十二五”期间存在的问题,就“十三五”工业、农牧业、外贸出口、旅游业、金融业等领域,深入探讨和交流了推进我区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方式和路径,旨在为自治区科学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现选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路径分析 篇9

一、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界定

2013年3月17日, 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首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之后, 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 要以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经济升级版”概念提出后不久, 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地方经济升级版。那么, 什么是中国经济升级版?目前从中央决策层看没有给出一个详细的内涵界定。有的专家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认识层面的升级、由大到强的升级、生态文明的升级以及体制的升级。也有专家将“中国经济升级版”概括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版, 等等。我们观察一下十八大以来中央文件的表述可以发现, 在“新常态”下, 中央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如, 20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 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对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诠释。

根据中央会议精神及总理的系列讲话, 结合专家观点,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一个效益和速度、质量与数量的紧密结合体, 其重心是质量、效益、可持续。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对现有经济发展版本的继承与发展, 是经济量变逐渐发展到经济质变的过程。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是中国经济升级版最重要的标志。由此可见,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出发点是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质变;落脚点是提升人民的福祉, 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 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客观必然性

(一)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

当前, 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 产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 各国都在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如美国, 金融危机后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等新理念, 并推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法案和计划, 以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为目的。欧洲各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不甘落后, 纷纷提出了《欧洲2020战略》《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以及英国的《以增长为目标的创新与研究战略》等战略举措, 日本也正在推进《创新2025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 德国推出“工业4.0”, 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工业革命。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加速调整, 新的产业格局也正在形成。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 倒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不转型升级就没有出路。

(二)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体现就是“新常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时, 第一次提出“新常态”这一概念, 但当时并没有解释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各界对“新常态”的解读和认识也各不相同。基于此,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在APEC会议国际场合, 全面阐述新常态, 对新常态进行定调。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 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4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个亮点是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的具体内涵。以往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只有二三千字, 这次五千多字, 就是为了说清“新常态”。“新常态”不仅仅是一个“中高速”这么简单, 关键是在“中高速”的环境中实现另一个“中高”, 即整体经济结构达到中高端水平。对于中国经济来讲, 新常态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升级, 加快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所以, 在“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升级版不是应该不应该打造的问题, 而是如何打造的问题。

三、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路径选择

(一)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 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夯实基础

转方式和调结构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转方式, 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指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公平、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等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转型。调结构, 即调整经济结构, 是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 使其更加合理化、高级化, 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李克强总理强调:“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充分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即转方式是中国经济现阶段的战略和要求, 调结构是转方式的重要内容和主攻方向。调结构虽然只有三个字, 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千头万绪。这里最基础的是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 “中国制造”总体上附加值、竞争力低下。同时, 中国制造面临着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夹击, 面对空前的困境。全球金融危机后, 一场抢占制造业产业链制高点的竞争正在全球范围展开。这个制高点是什么?尽管各国对制高点的表述有所不同, 但本质上, 大家共同指向的都是智能制造。为此,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 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 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而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人的升级, 即人的升级如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这方面德国做得很好,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 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主要得益于其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 企业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德国机械制造业的真正核心是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而在我国, 长期以来人们千军万马考公务员, 人人都愿意走公务员这个独木桥,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 要夯实微观基础, 首先要通过改革, 构建制度机制, 形成一种氛围, 引导各类人才向企业集中, 这才是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的真正希望。

(二) 全面深化改革, 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转方式、调结构的提出已有20年了, 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效, 进程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这里有认识原因、技术原因, 但根源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因此, 中央给出了解决方案, 即从制度安排入手, 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空话一句。所以, 打造经济升级版, 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必须创造制度红利。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这里关键是通过政府改革, 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升级。着力点是要通过三个“清单”规范政府行为:一是“权力清单”, 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责任清单”, 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三是“负面清单”, 确保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只有这样, 才能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之所以成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对外开放来发展自己。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 尤其开放初期, 开放的重点针对西方发达国家, 因为中国需要西方的技术、人才、资金。而经过30多年发展, 目前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站在新的起点上, 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 2014年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为此, 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创造新的开放红利期。这需要一种新的开放大战略来推动, 而这个大战略就是“一带一路”。我们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紧构建全球价值链, 使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由被动到主动、主导、引导。届时, 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会大大提升, 这将会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升级版应由大到强, 生态文明须升级.http://www.chinanews.com/cj/2013/05-27/4857135.shtml.

经济升级版 篇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法制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隐患。

1. 经济运行效率较低

首先是资源利用率较低。我国虽然是能源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少,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资源需求总量不断增加,所以应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其次是经济效益较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低;再次是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高效的配置。导致我国很多企业产能严重过剩,传统产业如钢铁以及新兴产业都出现了生产能力的闲置。

2. 旧制度红利逐渐消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极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整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并在所有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然而,近些年来,这种旧制度的优势已经渐渐消失。

3. 产业结构不合理,消费、投资和出口比重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逐步发展成一个工业大国,中国的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上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弱,产品附加值整体偏低,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投资,而消费需求乏力,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经济的脆弱性和风险性。

4. 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极限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片面追求高速增长,采取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只注重眼前利益,不注重长远发展,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匮乏;与此同时,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近些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常见,已经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活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我们付出了沉痛的环境代价。

5.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国的根本原则。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具备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于是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分化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的增长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造成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二、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衡量标准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任务,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是更深层次的改革与转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衡量标准。

首先,“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更重视经济发展质量的经济。

经济增长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指标,不等于GDP,不等于增长速度,而是数量和效益增长的统一。从人与自然关系来看,涉及经济增长是否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与归宿,而GDP代表了一种过分的物质主义。当然,这不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不重要。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就要做到稳中求进,在保证经济发展质量,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行集约型发展方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的发展速度,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其次,“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依靠创新、扩大内需以及深化改革的经济。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今后我国要立足于自主创新,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及时在全社会推广和扩散;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是突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是生产大国还要成为消费大国;改革是我国的首要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应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最后,“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公平正义的经济。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的最终归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核心内容是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的生活、更稳定的工作、更可观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解决人民最关心、与人民最直接、息息相关的问题和困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三、着力构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动力机制

大力推进我国经济的创新,深化经济的改革,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目标,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经之路。

1.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要实现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均等的权利和待遇,促进公共资源的平等覆盖。其次,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情况,落实户籍制度,完善居住证制度。解决农民的户籍问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筑建美好的城市。最后,解决居住场所问题,有无住房往往决定着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能否在一个地方工作和生活,要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确保让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进城农民买得起或租住较舒适的房子,提供廉租房、公租房以及限价商品房,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在城市的住房问题。

2. 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

要素效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是一定时间内各种要素的投入产出比。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反映了我国诸要素质量的不断提高,而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取决于技术进步、生产创新、专业化、综合性人才以及科学的组织管理方式。一方面,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加强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专门人才;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3.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必须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创新的良好风尚。首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精简各级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的各类审批,以便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创新和产业创新;政府要致力于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大力培育行业协会与商会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以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其次,政府应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引导和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深化科研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改革,推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支持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最后,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为创新性活动提供资金的支持和保障。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企业对新的科学技术的吸收和运用能力,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 调整升级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说到底就是产品结构,是由各种产品的效用的差别及其要素投入的差别所决定的,是各类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的差异所形成的生产结构。首先,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途径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主要取决于科教事业的发展包括核心技术研发和顶尖人才培养、企业的资本实力以及科教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市场条件和社会条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释放市场的活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其次,注重第一产业的发展,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引导重工业健康发展,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清理各种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优惠政策,严控新上增量;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质量。最后,提高利润水平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发展与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技术层次相对较高的产业,必须遵循产业非均衡发展的客观规律。

5. 深入推进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消除发展的体制障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从微观经济活动中退出来,从宏观上把握经济的运行状态,注重对整个社会的调节;在管理方式上,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有段为主。必要时,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建立服务性政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平等、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建立政府退出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开放融合机制,不断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建立法制保障机制,推进现代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全面深化改革,保障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总结

通过重构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发展动力机制,推动技术创新,深化体制改革,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然而,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瓶颈。因此,我国亟需重新制定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以及重新构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经济增长,升级版,衡量标准,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玉玲.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变[J].经济纵横,2013(6).

[2]沈坤荣.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方式转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1).

[3]鞠立新.创新转型与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2).

[4]沈坤荣,滕永乐.“结构性”减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2013(8)

[5]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2007(6).

经济升级版 篇11

我就当前经济运行的形势以及大力推进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取向谈几点意见。

第一,认真把握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正确分析判断经济形势是制订纺织原料生产经营战略的重要基础,面对今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变化,我们要能够拨云见日,发现背后的规律。

当前的经济态势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开局平稳。今年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组成后治国理政的第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能否有一个良好开局至关重要。从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看,当前经济的发展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一季度GDP增长7.7%,高于“十二五”规划7%的增长目标和今年7.5%的发展预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就业以及国际收支等数据仍然处于合理区间。1-4月,全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纺织行业增长9.5%。虽然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减缓,但总体上仍符合预期。

二是稳中有忧。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中的矛盾也在积累,各种问题和困难也在不断地显现。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继续艰难复苏,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风险和变数依然较多,一些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不但正在集聚金融风险,而且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国内经济发展也存在着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主要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形成,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多数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排除发展中的这些隐忧要求工业乃至纺织行业必须更加着力于发展中的转型升级。

三是稳中有进。对于当前不利形势下的宏观经济走向,多方议论纷纷,对此应有冷静清晰的把握。从6月1日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来看,PMI为50.8%,比上个月又回升了0.2%,已经连续八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另外,一季度以来,全国和各地工业用电量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这些都表明经济运行中缓中趋稳的态势有所巩固,平稳运行的趋势为下一阶段稳定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最近有一些关于“当前经济下行难以止住,有必要重启4万亿投入”的言论,这显然不足为据。下一步只要经济增长速度不滑出正常区间,就业和社会总体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就将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稳中求进仍将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去向。

第二,紧紧抓住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工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工业承担的历史责任。

把握当前、着眼长远,全力推进转型发展是其主要内容。显然,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反之将可能丧失机遇,被发达国家进一步拉开距离。实现升级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而推动转型需要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在一起,形成新的动力。

一是依靠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要立足于扩大内需,这是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中确保发展不断持续的重要基础:而扩大内需离不开城镇化,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工业要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继续发挥支柱作用。纺织工业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行业和吸纳大量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在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上有着特殊优势,下一步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实现自身发展。

二是依靠创新驱动,提升发展活力。突破要素制约的唯一出路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目前,中国经济表面上看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但实质是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国经济转型成败与否就在于能否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在推动创新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纺织服装领域中快时尚品牌异军突起与电子商务销售网络的蓬勃发展,就说明创新时时刻刻在为纺织这个传统领域增添无尽的活力。

三是依靠改革开放,激发转型动力。我国改革已进入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当前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自身的改革,简政放权,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要完成要素领域的市场改革,真正放宽准入,实现市场配置资源,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今年5月15日,国务院已经取消和下放了177项行政审批事项,并且还将进一步加大减少取消审批事项的力度,将分属于市场调节的事项还给市场,纺织行业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企业千帆竞发,不断发展,这也证明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四是依靠绿色发展,增加可持续能力。绿色低碳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众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绿色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印染、粘胶两个行业推动行业准入条件的落实,就是为了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和节能减排的水平,推动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全面促进纺织行业培育竞争新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当前,纺织工业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需求不旺,国际竞争加剧,以及国内的要素成本上涨等,影响行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将长期存在,纺织工业升级任务更加紧迫。

nlc202309051311

纺织工业要按照升级版的新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创新驱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以自主创新、质量品牌、绿色生态、国际化发展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实现由纺织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首先,自主创新提高行业的硬实力。要把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纺织行业技术创新要重视几个方面,一是抓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促进纤维新材料、高端产业用纺织品、智能化装备等共性核心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把握纺织领域新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培育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目前,高性能纤维材料、生物质纤维、智能化装备等专项正在陆续启动实施。二是发挥特色纤维资源和产业链配套优势,加强天然纤维加工技术和高档产品开发,如羊绒、茧丝、苎麻等是我国占绝对优势的天然纤维资源,但生产工艺和研发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原料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三是促进信息化与纺织工业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工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其次,质量品牌增加行业的软实力。质量品牌是一个行业国际话语权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行业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两年实施了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组织开展了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指导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和品牌价值。纺织行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可信贷的消费信誉,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行业自律。二是开展重点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培育。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调查基础上,组织了品牌评价活动,确定了111家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作为跟踪培育的重点企业。今年将开展重点企业的培育辅导、组织专业人才培训,支持企业研发设计能力建设等工作,并协调推动支持品牌建设的共性政策的落实。三是推进全产业链品牌建设。我们会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等单位开展的纤维流行趋势发布,主要目的是引导纤维生产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开发创新,并推动新纤维在产业链中的应用,促进纤维面料服装和制品不同环节的品牌创造,营造良好的品牌生态环境。四是加强管理创新经验的总结推广。管理创新是提高行业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要注重管理手段,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已经连续两年开展管理创新大奖的评奖活动,总结提炼了一批管理创新的典型案例,并在行业中推广。这对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第三,绿色生态奠定行业持续发展根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行业规划和相关规划重点考核的目标,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纺织行业绿色发展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加快淘汰化纤印染棉纺等行业的落后产能,贯彻落实行业准入条件,继续公告符合印染行业准入企业名单,促进企业的结构调整。二是促进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开发和推广,树立环保节能循环经济理念,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及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示范,提高全行业绿色生产技术水平。三是保障产品消费安全,限制有毒有害化学品应用,加强生态环保、工艺的开发,确保产品的生态安全。

第四,国际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纺织行业是市场化最充分、国际化分工合作非常典型的行业,我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融入了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要推进优势企业走出去,实现资源配置、人才应用、产品品牌、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全球化布局,从低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向高层次国际化运营转变,由世界工厂的打工者向全球资源的整合者转变。一是支持企业的国际并购重组,整合全球产业链优势资源,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鼓励企业到国外资源及劳动力丰富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巩固和提高国际竞争优势。三是支持品牌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化设计、品牌经验和营销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中国品牌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经济升级版 篇12

关键词:“一带一路”,唐山,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唐山市的京唐港、曹妃甸港区可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物流海上通道, 唐山机场可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空中航运通道。但唐山市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准确定位, 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带动唐山市及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这些问题均需从长计议。

一、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

(一) 地理区位优势。

唐山市位于渤海湾的中心位置, 属于重工业城市, 既是中国国内由南向北的交通要道, 也是京津冀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交通依托。唐山市是一个集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海陆空交通的“三大法宝”奠定了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独树一帜”的地理优势。

(二) 港口优势。

目前, 唐山港口可以和世界上50多个国家进行散杂货物的海上运输, 运输航线涉及120多个港口。唐山港口作为京唐港与韩国釜山集装箱的海运路线, 拓宽了中国和韩国业务的往来范围。唐山港口地处东南亚地区的核心位置, 除和韩国的贸易往来以外, 还可以和日本进行集装箱业务交易, 具备“东南亚港口之晶”的优势。

二、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现状

(一) 港口的货物吞吐量。

目前, 唐山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居河北省首位。唐山市能够顺利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其京唐港的贡献不容忽视。2014年, 唐山市检疫检验局在全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积极推进外贸业务的发展, 进出口总值达到167.62亿美元, 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8%。2015年6月, 唐山市京唐港口岸的过境业务也获得批准, 集装箱货物从此可以经由京唐港口岸自由出入境, 这一举措使京唐港国际集装箱航线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2010年, 唐山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5062亿吨, 同比增长42.07%;2011年, 唐山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17亿吨, 同比增长27.31%;2012年, 唐山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65亿吨, 同比增长16.8%;2013年, 唐山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46亿吨, 同比增长22.39%;2014年, 唐山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008亿吨。

虽然唐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但唐山港口在大力发展其物流业的过程中, 很多问题也“浮出水面”。比如:唐山港口在管理上存在政企共管的情况, 限制了唐山港口物流业务的发展;唐山港口的配套设施、专业人才等都不完善。

(二) 唐山市产能过剩。

2014年, 中国粗钢产量8.2亿吨, 出口钢材9, 378万吨。我国在2014年的钢材出口量虽然比2013年有所上升, 但钢材的出口价格有所下降, 铁矿石和煤炭资源的价格也明显下降。

钢铁、煤炭、水泥、陶瓷等行业是唐山的支柱产业。中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 唐山市钢铁产量居河北省首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唐山市在大力炼钢、积极挖煤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空气重度污染、地下煤藏骤降、部分地面塌陷、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发展冲突等等问题。

在改善生存环境的重压之下, 政府要求唐山市减产钢铁量, 唐山市为配合国家钢铁减产的政策, 出现工人失业及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如何解决唐山市经济发展与重工业发展的矛盾, 如何解决唐山市钢铁产能过剩的难题, “一带一路”的建设使唐山市看到了“曙光”。

三、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措施

(一) 政策扶持。

唐山市若要顺利的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带动唐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并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速度, 势必离不开相关政府及金融政策的支持。首先, 应大力鼓励唐山市外向型企业通过“一带一路”的国家来扩大贸易额, 尤其应通过京唐港和曹妃甸地区的沿海优势, 实现“一带一路”国家和唐山市的海上经济带对接;其次, 为更好地推动京唐港和曹妃甸进行进出口贸易, 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港口发展规划来进行引导;最后, 金融机构需要制定相关的金融条款来规范港口的金融交易市场, 并积极创建银企融资一体化平台。针对如何借“一带一路”发展京津冀地区的经济, 河北省政府应联合唐山市政府制定协同规划。

(二) 港口升级发展策略。

唐山市通过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来实现自身经济的腾飞, 离不开京唐港与中东欧国家的海上运输通道。虽然京唐港已开通与韩国釜山的海上航线, 但这只是“蜻蜓点水第一步”。

顺利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唐山市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港口的发展:第一, 对港口工作人员进行跨境业务的培训, 提升京唐港的航运服务质量;第二, 京唐港与“一带一路”国家对接后, 随之而来的便是跨境贸易及跨境结算, 所以京唐港应充分利用信息化与互联网, 搭建一个境内外交易的网上物流信息平台, 为跨境贸易企业提供一个跨境贸易服务一体化体系, 既方便了京唐港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信息共享与跨境结算, 又加快了唐山市港口“海上丝绸之路互联网+”模式的发展;第三, 建立京唐港航运金融体系平台及法律法规体系, 为港口的跨境融资、贸易结算、海上保险等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 解决唐山市产能过剩危机。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对接, 首先带动的是高铁、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些建设对钢铁、水泥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非常大。唐山市应借此机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提供钢铁、水泥等原材料的输出, 解决其产能过剩的危机。另外, 为了提升空气质量, 唐山市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时, 应以东南亚、非洲国家为节点, 寻找境外最佳炼钢、炼铁基地。

(四) 将唐山机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民航枢纽。

唐山机场希望“飞出去”, 通过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贸易、资源的相互交换。因此, 唐山市应积极筹措建立“空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航道, 满足“一带一路”国家的需求, 同时也能带动唐山经济的发展。

中国通往“一带一路”国家的综合性民航枢纽已基本形成, 国际航空客运枢纽为上海、北京和广州, 三个城市的航线主要连接东南亚、西亚和中东地区。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家的航班主要依托北京和哈尔滨, 与中亚地区的航运主要依托乌鲁木齐。而唐山市还未开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货运航线, 鉴于此, 唐山市应致力于将唐山机场打造成为区域性的民航枢纽,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由点到线、由线到网的空中航运走廊。

总之, “一带一路”战略既有经济价值, 也有外交机遇。各地区结合自身优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步伐正在加快, 唐山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戴东生.“一带一路”海陆联运枢纽发展研究——以宁波为例[J].城市观察, 2014.6.

[2]朱洪瑞, 刘家顺.唐山钢铁行业产过剩的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2014.1.

上一篇:处方管理下一篇:心律失常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