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升级

2024-09-22

绿色升级(共11篇)

绿色升级 篇1

1月中旬,由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水性涂料分会主办的装备制造、钢结构制造、金属加工行业“油转水”涂装应用专场对接会在江苏张家港举行。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当前,在国内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相继施行、大气预防治理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涂料生产及其下游涂装业面临着日趋严格的生存环境,整个产业链绿色发展是根本出路,因而加快推进传统油性涂料环保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密集调控执法严格

“毋庸讳言,我国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以大气治理为例,目前在全国161个重点城市中,有145个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其中,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构成中,煤烟型和石油型为主要排放源,而石油型涂料、涂装业对其贡献率很高。对此,一些企业应当规范自己的排放行为,履行法定职责。”张家港环保局副局长孙力说。

据孙力介绍,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以臭氧、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特别是今冬以来,东部地区重度污染天气多发频发,多地环保部门频繁拉响不同级别的雾霾预警。当前,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PM2.5年均浓度超过70μg/m3,为国家标准的2倍以上,是全球PM2.5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显然,这种大范围出现空气重污染现象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关研究机构对雾霾、臭氧污染成因的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促进臭氧和PM2.5形成的主要前体物之一。对此,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程新源表示,我国的VOCs总排放量已达2014万吨,其中机动车尾气占比28%,工业过程占比27%,涂料使用占比为16%。鉴于涂料生产及其喷涂过程产生大量VOCs,尽快实现涂料绿色环保升级,对于降低VOCs排放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程新源告诉笔者,如果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来评价,中国3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只有30%左右,不达标的城市数量高达70%。因此,我国大气环境治理已经到了下“猛药”的关键时点。

不难看出,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以及行业排放标准等规范指南出台等,明显具有密度与强度不断加大趋势。

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之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施行,《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施行;2015年2月1日施行的涂料征收消费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政策》《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相关行业标准有《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同时,一些地方相关标准也在相继出台,比如,北京市《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

笔者也了解到,在重点地区,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越来越大。当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环境容量极其逼仄,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区的张家港,防控VOCs的任务更加艰巨,企业面临的监管环境也就更加严峻。为此,该市制定出2016年防控计划:总体上VOCs总收集率≥90%,净化处理率≥90%以上。具体措施采取:一是明确控制重点,分布推进VOCs污染防治;二是严格环境准入,有效控制VOCs的新增排放量;三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强化VOCs源头削减;四是加快重点污染源整治,有效控制VOCs排放;五是确保VOCs处理装置运行效果,实现达标排放。

据张家港环保局监察大队副大队长李坤才介绍,2015年,该市环境违法共立案240余件,实施环境行政处罚180余件,处罚金额1800万元,其中7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当然,执法是环保部门的法定义务,但我们并不希望环境违法案件越来越多,而是相反。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减少触碰法律法规红线,我们今后要在服务上多下功夫,为企业在法规解读,优惠政策争取,先进技术介绍等提供更多支持。”李坤才说。

李坤才告诉笔者,为准确执法需要,也为了服务企业,他们将有关法律法规条款进行了归纳汇总,列举了8大最常见的环境违法行为:建设项目为履行环评、未取得排污许可证、不正常运行防污染设施和未规范设置排污口、伪造检测数据、违规排放大气污染物、产生VOCs未在密闭空间设备中运行、未落实信息公开和不定期对废气进行检测、拒绝环监机构现场检查、未结算环节风险预警体系。

“法律法规约束和政策密集调控,将是‘十三五’大气环境治理的新常态。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油性涂料不改不行了。”程新源说。

专家:“油改水”是关键

江苏省信息中心政务信息处处长赖力表示,实现涂料环保升级,要本着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的理念,积极利用“互联网+”战略,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当前,在转换过渡时期要特别注重对VOCs的有效管控,其中收集利用是重点方向,既实现了循环经济运行,也对减排作出了积极贡献。

程新源认为,对于VOCs污染防治,要从源头、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鼓励使用水性涂料、高固分涂料、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UV)涂料等环保型涂料;推广采用静电喷涂、淋涂、辊涂、浸涂等效率较高的涂装工艺;应尽量避免无VOCs净化、回收措施的露天喷涂作业。

另一方面,鼓励VOCs的回收利用,对于含中等浓度VOCs的废气,可采用吸附技术回收有机溶剂,或采用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技术净化后达标排放。对于含低浓度VOCs的废气,有回收价值时可采用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对有机溶剂回收后达标排放;不宜回收时,可采用吸附浓缩燃烧技术、生物技术、吸收技术、等离子体技术或紫外光高级氧化技术等净化后达标排放。严格控制VOCs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对于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氮、氯等无机废气,以及吸附、吸收、冷凝、生物等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机物废水,应处理后达标排放。

笔者经过归纳,专家对降低VOCs排放提出四大建议:一是鼓励使用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环保型涂料、油墨、胶黏剂和清洗剂,淘汰以三氟三氯乙烷、甲基氯仿和四氯化碳为清洗剂或溶剂的生产工艺;二是鼓励采用密闭一体化生产技术,提高废气收集效率,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与逸散,并对收集后的废气进行回收或处理后达标排放;三是含有有机卤素成分VOCs的废气,宜采用非焚烧技术处理,恶臭气体污染源可采用生物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吸附技术、吸收技术、紫外光高级氧化技术或组合技术等进行净化;四是严格控制VOCs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对于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氮、氯等无机废气,以及吸附、吸收、冷凝、生物等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机物废水,应处理后达标排放。

改善空气质量,目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吸引了许多社团组织参与。其中,水性平台表现尤为突出。据其理事长裴忠华介绍,作为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下属分会,水性平台成立于2009年7月,是由涂料原材料供应商、涂料生产商、设备制造商以及研究机构组织发起的非营利性组织,目前有30余家会员单位,均为国内外知名并有规模的涂料和涂装企业。分会旨在通过搭建全行业范围内的多方合作平台,加快国内涂料油改水步伐。

裴忠华告诉笔者,与污水监管相比,VOCs监管的难度更大更复杂,所以在此领域的有效办法就是采取釜底抽薪,加快“油改水”是有效措施之一。当前,国内水性涂料的占比仅有5%左右,替换的空间还非常大。

“从几年来国内20多个城市的推行实践来看,油转水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政府推动。一方面,政府与其事后查处违规排放企业,不如事先让更多的企业参与油改水;另一方面,在执法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企业应当主动进行油改水,相关投资可能要比长期不能达标排放被处罚来得更划算些。”裴忠华说。

企业:成本不再是难题

“企业作为涂料生产与使用的主体,是控排VOCs最重要的关口与前沿,这不仅关乎大气环境质量,也与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张家港保税区企业社会责任协会会长王卫东说。

然而,纵观近年来环保型涂料推行进展缓慢的现实,其中最大的阻力无疑是成本因素。业界普遍认为,目前水性环保型涂料价格一般较传统溶剂型涂料高20%~30%,加之更新相关装置也是一笔不菲的投入,所以业内企业主动转换的积极性并不高。

但是,一些涂料生产企业和涂装设备制造企业并不这样认为。其中,著名涂料生产企业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行业经理成波告诉笔者,实际上,随着排污费的大范围实施,企业为之付出的费用已经远远大于使用环保型涂料,而且一旦转换后就永久受益。

据成波介绍,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省市实行VOCs排污费征收模式,而且价格不菲。其中上海市最具代表性,覆盖了12大类VOCs排放行业。该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试点实施办法》规定:第一阶段从2015年10月1日开始,收费标准每千克10元;第二阶段从2016年7月1日开始,收费标准每千克15元;第三阶段从2015年7月1日开始,收费标准每千克20元。“由此可见,长痛不如短痛,谁早转型谁就先受益。”成波说。

另一家涂料企业德国威堡亚洲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定德告诉笔者,目前,水性等环保型涂料价格已经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的速率会越来越快。这一方面得益于上游树脂等价格出现了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环保型涂料出现了产量上升。从供需关系看,一旦规模上去,产品价格随之还会下降。

另据了解,目前国产喷涂设备性价比突出,也已经能够满足水性涂装业的需要。据艾格赛尔喷涂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销售总监吴建军介绍,经过近几年的研发,与进口设备相比较,国产喷涂设备已经能够完全满足水性涂装业的需要。比如,目前在国产主要喷涂设备中,旋杯、旋碟、喷枪等均为自动静电喷涂设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静电旋杯,它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均匀的微小的涂料颗粒,通过成形空气压力可以调整喷幅,具有高涂着效率的特点,上漆率高达75%~85%,适用于高黏度涂料、高雾化、高涂膜品质的涂料使用,由此产生20%~30%的成本下降空间,足以弥补稍高的产品价格。

绿色升级 篇2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绿色食品知识,从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满足不同阶层的食品消费需求,有利于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等角度,提高民众对发展绿色食品的参与意识。普及创造一种产业集群文化,营造产业集群氛围,培养企业文化认同,鼓励企业植根本地,不断延伸、扩大产业链条。聚集效应能否显现不但与产业本身在空间上的整合,更在于文化上的认同,自觉接受通过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逻辑。政府要尽快创造一种产业群文化使企业认识到植根本地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二) 发展以乳业、米业、大豆、山特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

这些产业在黑龙江具有一定的优势,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政府要为业已形成的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投资和居住环境,推动和促进产业的群集。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做一些提升生产要素质量的工作,如人员培训、提供信息等。政府要注意和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施行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的政策,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运用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快速升级;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使决定性影响竞争力的高技术、高管理、高增值企业不断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成长。这将使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实现几何增长,从而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信息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政府产业发展导向,现有各类企业的基本情况,急需配套的上、下游产业,产品、技术或市场相关的行业以及可供选择的项目方面的信息。

(三) 建设好各种类型的开发区以及高标准绿色食品基地

提高对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承接能力,加速资本、技术、人才的聚集,发挥其对产业和企业的聚集效应。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为绿色食品提供强大支持。多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各类基地,特别是乳业、米业、大豆、山特产品等高起点、高标准的绿色食品基地。

(四) 培育发展区域经济体

打破行政界限,以市场为纽带,按照产业发展的特点,跨行政区域组织发展经济,培育区域经济体,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政府可对某项产品实行不超过定价总额5%的补贴;对绿色食品产业实行小额补贴以弥补其经营性亏损;对一些规模有限、影响相对较小的企业直接免除政府债务;对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实行非专向性补贴;较大规模地增加对企业的科研补贴,在基础工业研究费用的50%或应用研究费用的25%之内,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机械行业:转型升级绿色为先 篇3

“绿色制造”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使原材料、能源等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的现代制造模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要大力推进绿色制造。机械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由2009年的0.425吨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0.31吨标煤左右,年均下降5.9%。

《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要实施“绿色为先”战略。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成为“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自身生产过程必须高度重视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作为机械工业中高耗能环节的热加工企业更要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机械工业要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为各行各业用户的节能降耗减排提供先进装备。同时,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要更加关注体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理念,“高效、低污染、能回收、资源可重复利用”等因素必须置于优先位置。要发展机械产品再制造,坚持走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同样,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发布的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将包括再制造在内的绿色制造工程纳入了主要工作范围。2011年工信部、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机床再制造作为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并列的三大再制造领域之一,契合了循环经济、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由此可见,绿色制造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国内的机床企业也纷纷把低碳制造、绿色环保的理念纳入到了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中,并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不断推出高效率、高精度、低能耗的机床产品。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晶明表示,一场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机床行业蔚然兴起。目前我国机床行业正在通过四种技术措施实现绿色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低碳;通过创新加工工艺实现低碳;通过创新结构减少用材实现低碳:通过回收及自润滑资料等实现低排放等。

例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低碳,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静电吸雾装置,对油雾的处理效果较传统过滤式装置有很大提高,有效率达到96%以上,排出的空气基本达到洁净程度,并且回收后的油雾粒子得到重复循环使用。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创新加工工艺实现低碳,研发的YS3126CNC-CD数控高速干切滚齿机,在保证高效、高质量、高刀具耐用度以及高工作可靠性的同时,又具备不需要切削液的绿色环保特点。Y31320CNC6大型数控滚齿机则通过创新结构减少用材实现低碳,主要结构件采用双层壁的框架结构,通过采用先进的分析理论和计算技术,精心合理安排机械结构,用最少的材料获取最好的刚度。

发展绿色产业 加快转型升级 篇4

习总书记考察我区时指出,把转方式有效融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中。“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是自治区加快建设的“五大基地”之一。内蒙古杭锦后旗属于平原农牧业区,是国家和自治区功能区规划的农业和生态重点旗,多年来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肉食品和林果业生产基地。2015年,杭锦后旗提出了“把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围绕生产建基地,围绕加工强龙头,围绕输出创品牌,建设最具河套特色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发展思路,以农牧业为重点,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对增强旗域经济实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民生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强生态建设、保持和发展已有成果意义重大。

一、杭锦后旗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

杭锦后旗自然资源禀赋优越,农牧业生产能力强、农畜产品质量高,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牧业服务业配套发展,初步形成了 一、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的绿色农牧业体系。

(一)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腹地、阴山脚下,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光热充足、气候适宜,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把杭锦后旗列为内蒙古自治区小麦、玉米、葵花、番茄、猪牛羊肉、牛奶及毛绒类产品优势区域。杭锦后旗是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一批绿色示范项目正在实施。杭锦后旗发挥优势,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在“绿色产业”上大做文章,农牧业产业化形成体系,“绿色发展、创业服务、宜业宜居”的文化内涵为绿色产业发展和大众创业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农牧业优势

杭锦后旗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葵花、蔬菜、苹果梨、枸杞、牛羊肉、牛奶、枸杞、杂果等30多种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农村土地流转加快,规模经营快速发展,特色设施农牧业初具规模,正引领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化绿色农牧业。到2014年,通过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27万亩,占到基地总面积的93.6%;17家龙头企业( 合作社 ) 的64个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为全国首批63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示范县之一。以“区域化种植、基地化生产、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的20多项农牧业科技集成技术正引领河套绿色农牧业发展。杭锦后旗是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正在实施诸多绿色能源项目。

(三)加工业优势

杭锦后旗“围绕生产建基地,围绕加工强龙头,围绕输出创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产业”,全旗80% 的农畜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主导产业,正在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迈进。河套酒业、中粮屯河、伊利乳业、旭一牧业、金粮食品等重点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发展绿色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面对绿色发展浪潮和发展绿色产业的新机遇,分析现有产业特点、发展条件、资源优势、地缘位置、存在问题、政策环境等因素,适应经济新常态,落实政策规划,发挥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杭锦后旗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以发展壮大农畜林产品加工和绿色产业为主,建设最具河套特色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形成规模和特色优势,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转变传统观念,强化“绿色”意识

绿色产业创建和开发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经济转型的增长点。提高全民的绿色发展、绿色产业意识,把环保意识、生存意识、生命健康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把绿色产业发展列入优先发展地位,引导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对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的宣传,强化投资绿色产业、消费绿色产品意识,推动产业发展的绿色化水平;把绿色产品、绿色服务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引导健康的、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培养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强化企业的“绿色”观念,通过政府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推动企业投资开发绿色产品,对绿色生产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培育绿色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绿色产业,优势产业带动至关重要。唯有优势产业的强大,才能实现产业升级,带动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从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区域产业发展关键是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因此,绿色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区域绿色产业的竞争力。绿色农牧业、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和绿色旅游业是杭锦后旗绿色产业中最具优势、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必将成为杭锦后旗经济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

1. 建设农牧业绿色生产基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进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农牧业,把绿色产业和特色种养业结合起来,发展天然绿色农畜产品,优化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构建优势产业与生态产业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农牧业结构。重点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小麦、玉米、高粱、葵花、蔬菜、番茄、南瓜子、枸杞、苹果梨、奶牛、肉牛、巴美肉羊、绒山羊等基地。

2. 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现有企业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活力,培育和引进大型农畜产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推进产业配套,应用绿色生产措施和绿色加工技术,提升特色产业化水平。以“壮大龙头、扩大规模、创建品牌、生产绿色、形成特色”为目标,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重点构建酒类、乳品、肉类、果蔬、籽类、粮油六大具有旗域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产业化工程,积极培育小杂粮、西瓜、蜜瓜、羊绒、木材、枸杞等绿色特色农畜产品,打造自治区西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充分利用沙漠、盐荒地、楼厂屋顶、设施农牧业等空间,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热)、生物质能、沼气发电等绿色能源产业。

3. 加快发展绿色旅游业。科学规划旅游业,深入挖掘河套历史文化积淀,彰显河套酒业、傅作义将军纪念馆、奋斗中学校史馆、“走西口·民俗第一村”等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啸天合作社、春光生态园、康尔徕生态园、塞上园、宝莲寺旅游区等设施农业基地观光采摘、农家乐、休闲度假旅游,加快开发国家森林公园、双庙治沙林场、乌兰布和沙漠和湿地旅游。重点发展“河套酒业—宝莲寺 - 春光生态园—文化科技会展中心—塞上园—头道桥现代农牧业产业园—走西口·民俗第一村”、“国家森林公园—太阳庙农场光伏产业园—乌兰布和沙漠—鸡鹿塞—阿贵庙”等5条绿色旅游精品路线,以绿色特色提升旅游形象,构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相结合的绿色旅游产业。

(三)大力推广绿色生产加工技术

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开展以模式化、标准化技术为重点的优势农作物示范集成技术推广与应用,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力度,构建与完善符合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是种子、种植、饲养等绿色安全生产技术,农畜产品深加工、绿色产品保鲜、分装洁净等绿色资源加工增值技术,绿色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绿色产品质量等级鉴定、绿色产业环境监测和评价监测等绿色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不断发挥高新技术在绿色产品生产、加工中的主导作用,增加绿色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后劲。以绿色技术为重点,实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农牧业科技示范、科技“进村入户”、星火科技“12396”服务体系、科技服务基层站建设、技术培训等工程,建立和完善旗、镇、村、组、合作社配套联动的绿色科技综合信息服务和绿色生产加工监管体系。进一步扩大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突破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14000) 绿色认证。鼓励推广新机具、引进新品种、应用新物资,扩大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措施应用面积。积极开发和大力发展生物农药、优质新品种、饲料添加剂、有机复合肥、无污染包装等专用生产资料,切实加强有机、绿色产品的贮藏、保鲜、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支持系统。

(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绿色产业发展环境

绿色产业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绿色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和基础。要保护好现有农牧业资源,严格城乡建设规划,大力发展与当地资源相适应的农、林、草、牧、沙产业。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湿地恢复、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项目,使经济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建设包括营造林、资源保护恢复、沙漠资源利用3个功能区的国有双庙治沙林场,建设生态林、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农牧业一体化的示范区。淘汰重污染产能,严禁新建高污染项目,实施节能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治理等工程,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发展和利用绿色能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肥、农药和可降解地膜、农药,综合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排放。通过综合措施,为绿色产业发展创造绿色环境。

(五)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具有积极正向的外部性,非绿色产业具有消极负面的外部性。绿色产业对产业本身及他人有益,与非绿色产业相比,其生产成本较高,需要加大对绿色品种、绿色资源、绿色环境、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等进行投资。因此,客观上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国家已制定了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环境法规、标准和诸多环保政策,绿色产业转化为现实市场需求、形成强劲增长力迎来了新的机遇。要以新一轮改革为动力,制订税收、用地、补贴、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绿色产品优质优价机制,调动广大农牧民生产绿色产品的积极性,扶持绿色产业发展。

推进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完善技术推广与服务网络,培育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依托铁路及车站、公路出口枢纽,合理规划建设物流中心,大力发展仓储、配送服务。建设物流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行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合理规划专业市场,提升物流企业运营水平,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农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信息化与农牧业产业化融合,建立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以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为重点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围绕基础设施、工业控制、现代物流等应用领域,开展互联网应用示范。不断提升金融、保险、法律服务水平,引进实力强、经营活、服务优的金融、保险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等金融业务。

楷林绿色产品再升级 篇5

“升级”是此次会议的关键词,也是2013年楷林置业的发展主题。楷林置业品牌总监郭春江表示,通过产品升级、投资保障升级、物业服务升级等全方位的升级服务,为客户和业主打造高端写字楼产品、服务、物业收益全面结合的价值享受。

梳理楷林置业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其升级步伐。2001年12月19日,楷林置业成立,通过信息大厦开启了写字楼的梦想。2007年启用楷林品牌,专注商务写字楼的投资和开发。2009年确定新10年战略,以两条产品线谋求战略发展,即全国省会商务办公线和河南省域文化商务线。2012年,楷林进军长沙成功打响了省域化战略的第一枪。

12年精研专业,12年信仰坚持,12年,楷林怀揣梦想——打造真正有生命力的写字楼。每推出一个新产品,都以更前沿、更人性化的标准凸显人文理念。

从“中原首栋纯正商务写字楼”信息大厦到“中原写字楼教科书”楷林国际大厦,从“中原首席LEED银级认证建筑群”楷林IFC到“新中原文化的宏大会客厅”楷林商务传媒港,再到“长沙之门”长沙楷林国际项目,楷林打造了一系列的精品项目。它不仅将中原的写字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成为高端商务空间领袖品牌。

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居所和办公环境宽敞了,物质丰富了。可是回过头来看,无论居住或者办公,大多还只停留在简单的面积增加,用材豪华,而功能性的提高和碳排放的减少,却一直被忽视,直接或间接地制造着污染。值得欣慰的是,楷林从第一个项目信息大厦开始,就走了一条功能性与环保性兼具的绿色之路。

楷林置业董事长郑新桥表示,如果信息大厦使用SKK金属漆技术的初衷还只是让客户更便捷更好用,那么楷林国际的双层空气过滤、楷林IFC的LEED银级认证则是明确让客户使用更便捷舒适,切实减少写字楼的碳排放。通过智慧和资金的投入降低办公碳排放,实现真正的绿色商务办公,是楷林公司的责任。

楷林IFC2号楼的推出,再次为郑州高端写字楼证言。其15米挑空大堂,地暖系统加空调双重制暖,冬季也能温暖如春;8部高速电梯,2部观光电梯,最长侯梯时间仅为27.5秒;中原首家两层挑空空中花园,让植被和视野都更加开阔;裙楼上的4000m2叠水花园,具有发布展会的功能,紧随国际潮流。

12年来,楷林将人文、绿色、科技元素和内涵做为楷林的DNA,注入到产品中,形成每栋写字楼独特的产品理念,让每栋建筑都更具有生命力。产品体量由最初的4.2万m2到现在的104万m2,业界王者气质初现。

发布会上,楷林置业营销总监张彦欣公布了楷林IFC物业收购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凡购买楷林IFC的业主可在交房两年后无条件向楷林提出收购申请,楷林将按照合同总额的112%的价格进行回购。

楷林物业副总经理李学敏表示,2013年,活性化办公空间理念将为楷林业主与客户带来更加贴心的物管服务:更多的绿色植物带来清新的空气,更多的人文小品生动了办公环境中的冰冷生硬,更多的便捷服务将生活的气息纳入商务空间,更多的增值物管服务让入驻人群能更安心地专注于事业。

楷林,中正端方,硬朗平和。楷林置业的楼宇线条流畅古朴,与中原文化气质相得益彰。12年14栋写字楼,让楷林在国内高端写字楼商务开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最真实的自己,并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直至下一次超越,这是坚持,自成一格。

珠三角“世界工厂”的绿色升级 篇6

目前,珠三角已形成了通信设备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制造四大优势行业,涌现出了华为、中兴等一批国内外著名品牌,占据了国内外重要的3G和消费类电子市场。

港、台产业转移的原动力

回顾珠三角制造业的发展,政策优势是其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最早发展市场经济和进行改革开放试点的地区,珠三角得到了国家在税收、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企业投资珠三角,而这其中又以港、台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最为典型。

大部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专家认为,上述制造业转移一方面体现了珠三角廉价劳动力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对港、台商的吸引;另一方面则源于珠三角毗邻香港国际贸易港口的天然地理优势。

但是最初,珠三角的电子制造业配套产业却比较缺乏,这种情况逐步通过珠三角本地的电子配套产业的发展而得以改善。目前遍及于东莞、 深圳的塑胶、五金等配套行业大多源自于最初大型电子制造企业的相关配套。这其中最典型的要数深圳华强北,据说在华强北几乎可以采购到生产一款手机所需的所有配件。

打造品牌、升级“绿色”

可以说,直到2003年,这种“三来一补”、“前店后厂”的“世界工厂” 模式还是珠三角制造业的主要模式。 当时的珠三角制造业既未塑造足够数量的民族品牌,也没有形成鲜明的创新文化。

显然,从现在看来,这种产业模式是不利于包括华为、中兴等日益成长起来的设备厂商的长久创新与发展的。同样,看到这个问题的不仅是厂商,还有中央及相关地方政府。

2003年开始,随着国家政策由鼓励出口调整为刺激内需,以及当年制定的《广东省信息化发展纲要(2005—2020年)》,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成为大势所趋,传统的“三来一补”企业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事实上,来自中国香港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近10年间,选择将总部迁至珠三角的港商比例上升了约30%,并且珠三角港商的内销比例也上升了15%~25%。窥一斑可知全豹,珠三角制造业已由最初“世界工厂”的被动地位,逐步实现了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话语权。

据了解,此后,越来越多的珠三角制造商也意识到了简单的“贴牌生产”是没有未来前景的,不仅是由于日益上升的各种成本,而且因为“贴牌模式”既与国家降低贸易顺差的政策相底触,也与广东省优化产业结构及整治污染行业的措施相背离。而相对地,高增值及绿色生产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少制造商越来越意识到了打造自己品牌的重要性。

于是,在这样的产业调整背景下,华为、中兴等民族品牌得到了更加适合的创新发展环境,昔日的中国港、台商也相继出台了创品牌、升级绿色产业的专项措施和规划。

以深圳为例,近年来其制造业产业升级最典型的表现为最上游的IC设计产业的发展。根据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的数据,2003年深圳IC设计产值为5亿元,到2005年是30亿元,到2007年已达到48亿元。

“山寨”源于极端市场化

珠三角的另一个“独特景观”就是“山寨产业”,据悉,目前珠三角直接或间接从事山寨机行业的人士达到100万人。

“山寨产业”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众多规模小、成本低的制造工场在中国香港涌现,就被冠以“山寨厂”之名。这些厂房的发展和演进使香港转型为制造业中心,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之后中国改革开放,“山寨厂”陆续转移至珠三角地区,在整个珠三角发展历史中,“山寨”是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

深圳华强北是山寨文化最发达的地方,在方圆1.45平方公里的商圈内,扎根着几十家电子市场和强大的山寨配套服务公司。山寨机虽然一直饱受监管治理之痛,但其强大的创新能力为其赢得了顽强的市场适应力。

数据显示,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新机型最多的是三星公司,共47款,平均一个月近4款。诺基亚34款,索尼爱立信19款。而在华强北,几乎每天都有3~5款新手机出炉。

分析人士认为,山寨机是真正意义上从顾客的角度研发的产品,“山寨机没有品牌负担,没有研发路径依赖,而是非常灵活地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生产研发模式。”

相比长三角、北京等地区,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产业则以民营企业居多,并且与市场走得更近。多位深圳手机界人士表示,深圳山寨机之所以泛滥,并成为国内山寨文化的源头,其本质原因是把市场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绿色升级 篇7

住宅产业化项目面积逐年增加, 截至2011年末, 万科产业化新开工面积已经达到272万平方米, 是2010年产业化开工的2.55倍, 自2007年启动住宅产业化开始, 产业化开工年级在4年间增加了16倍。另外, 2010年开始万科集团在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绿色三星项目, 2011年通过绿色三星级认证的项目共计273.7万m2, 占全国三星住宅项目总面积的41.1%, 其中住宅268.4万m2, 占全国50.7%。无疑这种模式使房屋建造节能环保低碳, 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层面, 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进行集约化精细生产管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因此, 我们相信坚持住宅产业化将是中国住宅发展的一个方向, 也会是万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 我们已经在北京、上海、广深、成都4大区域多个城市的多个项目应用产业化的开发方式, 逐步推进和普及这一技术。在北京, 中粮万科·长阳半岛、住总万科·金域华府、住总万科·回龙观项目, 秦皇岛万科假日风景项目均为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

北京市的住宅产业化推进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北京市支持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 推动技术进步;同时也颁布了延续执行《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建法[2011]29号) , 使得住宅产业化的面积奖励政策延续执行至2015年。

北京万科积极响应政府政策要求, 坚持贯彻万科集团做绿色建筑方针, 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 目前北京万科已经建成多个住宅产业化项目, 建筑面积达到30万m2。2010年, 假日风景B3#、B4#楼和D1#、D8#楼获得“北京市住宅产业化试点示范工程”称号。2011年1月, 作为北京市第一个工业化住宅完整组团—长阳半岛1号地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评价标识, 同时, 该项目还是北京市首个满足北京市《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 获得了政府3%建筑面积奖励的项目。2012年11月23日, 经过专家对中粮万科长阳半岛的现场考察及多轮评审, 北京万科公司申报的“中粮万科长阳半岛工业化楼”更是喜获“精瑞科学技术奖-工业化绿色建筑奖”白金大奖。该白金大奖是本届精瑞奖的最高奖项, 也是精瑞奖从2003年开始颁奖以来, 历史上的第三个白金大奖。

项目绿色技术体系如下:

长阳1号地项目总体目标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 坚持开发与节约、可持续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住宅的规划、设计、建造、材料设备选购、后期使用管理全寿命过程中, 尽量减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资源的消耗, 实行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该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的要求, 并注重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技术, 做好技术的集成与创新。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小区风环境、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体系、太阳能热水系统、低温辐射地板采暖系统等。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项目中的一部分住宅建筑运用工业化技术, 采用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工业化技术建造的全装修住宅楼与传统工艺建造住宅的相比, 资源消耗节约方面的优势十分显著。相较于传统住宅, 这部分住宅钢材节省0.91%, 木材节省70.93%, 水节省25.81%, 砂浆节省83.46%, 保温材料节省49.35%, 粘结材料可节省83.46%。能源节约也很明显, 较传统住宅单位平方米节约0.63kg的标准煤, 节省率达18.10%。传统工艺中常见而难以根治的渗漏、开裂、空鼓、房间尺寸偏差等质量通病, 在产业化住宅中几乎降为零, 建筑耐久性和居住舒适度更高。

·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体系

项目外围护结构设计采用多项技术加强保温隔热性能, 实现70%节能。外墙采用夹芯保温墙体, 保温层使用70mm厚挤塑聚苯板;屋顶保温层采用100m 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和陶瓷隔热保温涂料;住宅外窗选用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窗, 空气层为12mm厚。

·太阳能热水系统

长阳1号地住宅用生活热水均采用屋顶集中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量、分户放置蓄热水箱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形式。设计年均太阳能热水保证率大于50%。该项目18层以下5层以上的住宅楼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 采用集中设置太阳能集热板、分户设置储热水箱及辅助电加热的形式。这是一种使用清洁能源的新型节能系统, 该技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 收集太阳辐射能把水加热, 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温室气体的产生, 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长阳1号地太阳能热水应用户数、总户数及应用比例如表1。

除以上技术外, 长阳半岛1号地项目还采用了一些其他绿色低碳措施, 如采用雨水回渗回用、充分利用市政再生水、微喷灌来达到节水目的。

截止2012年10月北京公司获得绿色设计星级项目三星51.4万;二星22.2万m2;北京公司完成设计及开工审批准备申报绿色设计星级项目一星26.4万;二星17.8万m2。 (见表2)

绿色升级 篇8

工信部苗圩部长在11月7~9日召开的第三届绿色工业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旨演讲。本次会议由工信部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主办, 主题为“加快建设绿色工业体系促进工业与生态协调发展”, 重点围绕全球绿色工业发展的成功实践案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绿色工业面临的政策挑战和机遇等问题进行研讨。

苗圩部长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 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 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近五年来, 中国工业系统紧紧围绕国家节能减排目标, 推进绿色工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面向未来, 中国工业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提升工业部门能源效率, 推进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建立绿色发展政策机制, 推动工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促进工业与生态协调发展。同时, 苗圩积极评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进步、发展绿色工业方面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希望其继续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 共同促进全球绿色工业发展, 并为此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加强政策和实践经验交流, 二是推进技术创新与交流合作, 三是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苗圩表示, 中国愿意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框架下, 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合作, 共同实施绿色工业行动计划,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绿色升级 篇9

1 基本情况

1.1 找准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立足当前、找准优势, 突出项目和服务两大抓手, 自2013年开始, 全市利用3年时间, 着力打造食用菌、优质杂粮、出口蔬菜、优质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和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六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加快构建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科技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1.2 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发展出口蔬菜订单种植面积8 300亩, 制定了越瓜、大根等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实行“一年两茬”种植模式。产品经初加工后, 主要销往韩国、台湾等地, 种植户亩均收益2 000元以上。加快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园区创建, 园区食用菌栽培面积达25.2万㎡, 菇农户均收益2万元以上。

1.3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鼓励合作社规范发展,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753家, 注册资金7.13亿元, 入社会员2.41万人, 辐射带动农户6万余户, 全年销售农产品总额7.9亿元。发展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5.85万亩, 其中20亩以上规模流转面积占比达63.8%。探索尝试土地托管模式,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23家, 土地托管面积4.1万亩, 服务农户3 302户。

1.4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

借鉴东北地区的先进经验, 黄骅市集中推广大垄双行、一穴双株等玉米高产技术, 示范增产效果明显。同时, 全市严格旱地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挖掘冀麦32品质优势;启动了农机深松助粮增产行动, 累计推广农机深松作业15万亩, 改善了耕地质量, 提高了粮食产能;大力推广户用沼气池、秸秆压块炉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新能源技术, 发展畜-沼-菜 (菌) 等生态循环农业, 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1.5 强化农业安全生产保障

全市集中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等多项行动, 切实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加大蔬菜抽检力度, 确保了市民菜篮子的消费安全;发挥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功能, 及时发布病虫情报, 提高了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肥料利用率提高3%以上;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 发放《农机安全操作手册》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 保障了农机作业安全。

2 存在问题

当前, 黄骅市农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攻坚期和绿色崛起深水区, 仍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

2.1 粮食稳产增产难度加大

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多年丰产, 产量基数高、资源约束凸显, 继续扩大种植播面的空间有限, 尤其是随着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增大, 农业防灾、减灾压力加大。

2.2 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在现有基础上, 农民务农收入上升空间趋紧、困难增加, 粮 (菜) 贱伤农、粮 (菜) 贵不富农, 农民收入增幅回落的可能性变大。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加大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面广, 加上监管力量较弱、体系不尽完善, 继续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势头的压力和困难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

2.4 整体推进难度加大

黄骅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 底子薄、基础差、历史欠帐多。农业依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 农村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这种现状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任重道远、使命艰巨、责任重大。

3 主要举措

3.1 建园区、促转型

按照“建成园区抓巩固、续建园区抓进度、在建园区抓跟进”的思路, 全力打造六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走活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新路子, 靠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 靠产业化发展增加产能, 靠标准化生产保证品质, 靠市场化运作提升品牌,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3.2 壮主体、促升级

培育和壮大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 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家庭农场登记制度和扶持政策, 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范围,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3.3 转方式、促提升

立足部门职能, 以村容整洁为切入点, 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 加快农村新能源推广,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

3.4 争项目、增动力

对接上级政策支持和“三农”工作需要, 以粮食增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技推广和生态农业为重点, 发挥项目资金最大效益, 集中向重点乡镇、村、户倾斜;向重点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倾斜;向小麦、玉米、蔬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倾斜, 以点带面、连线成片、集群发展, 着力干成一批政府兜不了、部门包不了、农户干不了的实事、好事。

3.5 育人才、强支撑

整合市、乡、村三级农技推广队伍, 发挥基层农技推广综合区域站功能, 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全程服务, 畅通成果转化通道, 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围绕小麦、玉米等主导产业, 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6 严监管、保安全

绿色升级 篇10

肩负历史使命履行社会责任

四川新华彩印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一直承担着出版产品的印制任务,在中小学教材的印制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2005年,为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企业发展需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四川新华彩印从风景秀丽的都江堰景区整体搬迁至成都市锦江工业园区,通过与成都君区印务有限公司有效整合,成为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旗下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地区的印务基地,主要进行图书、期刊杂志、精美画册、教材教辅、报纸、DM单等产品的印刷,年生产能力为500万对开色令。

四川新华彩印历来重视环保工作,“八五”、“九五”期问多次被当地政府评为环保先进单位。在新厂房建成投产之初,就根据印刷企业的特点进行了全面环境规划,同时对环保相关设施,进行了“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并通过了国家法定环境管理部门实施的项目环境评价和“三同时”验收。在厂房设施规划、工艺技术革新方面也充分考虑了绿色节能降耗方面的需求,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加大设备投资引进印刷新技术

近两年来,四川新华彩印在设备技术改造方面共投资2600多万元,引进了大批能显著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程度的设备和技术。

流程管理方面,我们引进了畅流数字化工作流程和色彩管理软件,这使得生产整个流程衔接更顺畅、自动化管理水平更高。硬件方面,我们为印前工序添置了专业的图像显示器、版材测试仪以及1台柯达CTP直接制版系统(至此四川新华彩印已拥有2台CTP直接制版系统),大大提升了印前部门的生产效率;我们为印刷工序引进了带有CIP3/CIP4接口的罗兰700型胶印机和高斯入色轮转高速印刷机;在印后工序,我们引进了2条胶装联动线、2条骑马订联动线、2台自动打包设备、2台自动割膜设备。目前,四川新华彩印已初步建立了一条高效的生产线,迈开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当前,劳动成本已在整个印刷成本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付诸生产实践,如何提高自动化程度,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一直是四川新华彩印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着重考虑的一项内容。今年,我们特别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如对印刷各辅助工序配置堆积设备,在劳动力特别集中的印后工序尽量引入自动化设备等。这一系列的设备、设施改造不仅每年将直接减少60余人的用工量,还将大大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并有效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改造传统工艺创新印刷方式

绿色印刷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指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威胁人体健康、节约资源消耗的印刷方式。作为一家以传统胶印为主的印刷企业,我们一贯注重不断融入环保新理念,创新环保印刷方式。

1.印刷材料的选择

在印刷材料的选择上,我们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尽可能地使用通过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FSC认证)的纸张、环保油墨、胶黏剂及印刷辅料。例如,我们选用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提供的胶印环保大豆油油墨,这种油墨中的植物油含量达20%以上,与一般胶印油墨相比,每吨减少使用石油系溶剂100千克左右,在印刷干燥过程中会减少10%左右的V0C排放。

2.印刷工艺的改进

在印前设计过程中,我们优先考虑使用符合绿色印刷要求的材料以及工艺,如使用CTP制版技术和数字打样技术,以减少对存在较大环境污染隐患的胶片的使用。2011年,我公司的CTP制版量达8万多张,占总制版量的80%以上。

在印刷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集中供墨系统,以减少油墨的浪费。我们还计划通过光纤网络将印前的图文信息直接传输到印刷机上,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在印后加工过程中,我们淘汰了溶剂型即涂覆膜工艺,改为使用更为环保的预涂膜工艺,这种工艺不会排出任何污染物,整个生产过程对人体无害,不会因纸张性质不同或墨色不同而影响覆膜质量,且操作简单,加工后的图文效果好,生产效率高。同时,我们还对废纸、粉尘输送系统进行了分道密封改造(即为不同的印后设备分别配备输送管道,并保证管道的通畅和密封),从而杜绝了粉尘泄漏,也从根本上降低了粉尘对环境和员工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加强员工培训发动全员参与

推行绿色印刷仅靠决策层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树立环保理念,增强节能减废的意识。因此,在绿色印刷理念的宣贯过程中,我们重点强调“环境友好”、“健康有益”两个核心内涵,让员工了解“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威胁人体健康”、“节约资源消耗”三项基本要求。

对于绿色印刷认证的申报工作,我们将着眼点放在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原辅材料环保特性的把关和废弃物的控制处理等方面,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在准备绿色认证申报材料的过程中,我们组织各部门人员对各自管辖下的文件进行了梳理,查缺补漏、统一格式、编写目录,对最后形成的系统管理文件,统一印制、签署,按照需要发放到使用的部门,组织培训讲解。同时,我们还发动全员参与认证准备工作,使员工体会到,绿色印刷和他们息息相关。

绿色印刷品牌力量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印刷企业虽然多,但几乎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品牌。绿色印刷的出现,为印刷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谁能将自己打造为真正的绿色印刷企业,谁就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通过绿色印刷认证仅仅是我们迈出的一小步,在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以绿色印刷的兴起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使员工理解和遵守绿色印刷的要求,确保绿色印刷的持续开展;按照绿色印刷标准要求,积极应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高绿色印刷水平,以适应国家印刷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新时代的绿色印刷,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更让人们感受到印刷品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多彩。当前,世界各国对印刷业节能、降耗、减排、绿色、安全的要求日渐提高,借力“绿色印刷”战略,加快印刷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企业转型和升级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绿色升级 篇11

能源危机、环境恶化席卷全球每一个角落, 为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是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 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新能源, 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即太阳能热利用是解决能源替代、减少排发的坚实的保障。因热能的消耗占到整个国家的能源总消耗量的50~55%, 所以太阳能热利用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十一五”期间, 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得到迅速、健康和持续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 我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是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和应用大国。作为绿色能源热利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也存在美中不足, 目前, 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保温层发泡所使用的发泡剂HCFC-141b, 也含有少量对大气臭氧层的物质, 面对现今的环境形势, 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保温层发泡绿色升级已是势在必行、大势所驱。

1 太阳能热水器保温层发泡变化历程

太阳能热水器关键技术有两部分:集热和保温。太阳能保温是通过聚氨酯发泡形成保温层的途径来解决, 太阳能热水器聚氨酯发泡已经历四个时代:第一代是用CFC-11发泡;第二代是用HCFC-141b发泡;第三代是用HFC-245fa发泡;第四代是用环戊烷及全水发泡。

2 太阳能热水器聚氨酯发泡应用现状及环境影响

2.1 太阳能热水器聚氨酯发泡剂应用现状

截止2011年底, 我国拥有太阳能热水器1.68亿平方米, 按“十二五”规划, 2015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拥有量将达4亿平方米之多, 中国现已成为生产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最大国, 全球太阳能已进入“中国时代”。2007年聚氨酯发泡已全面禁止CFC-11, 我国聚氨酯发泡以HCFC-141b进行替代, 截今为止, 我国大部分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聚氨酯发泡使用HCFC-141b发泡剂, 也有少部分厂家采用了HFC-245fa发泡剂, 有极少部分厂家已实施和计划实施环戊烷发泡技术。

2.2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聚氨酯发泡的环境影响

太阳能热水器是我国拥有自我知识产权的一个产业, 现已走进千家万户, 与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作出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 当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聚氨酯发泡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和生态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污染的主要表现有紫色污染、黑色污染和白色污染。

第一污染是紫色污染, 就目前使用最普遍HCFC-141b来说, HCFC-141b的分子中含有两个CL·, 在大气层高紫外线照射下可分解出的自由基CL·, CL·对臭氧破坏的机理是CL·+O3→CLO·+O2, CLO·+O3→CL·+O2, 因此CL·不仅会消耗臭氧层, 而且可以再生, 由此可见一个CL·可以消耗几千个臭氧分子。HCFC-141b发泡剂在使用吕会对大气臭氧层形成破坏作用, 增加地球紫外线的吸收量, 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对人类健康起到损害作用。

第二类污染是黑色污染, 现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太阳能热水器需消耗大量的聚氨酯泡沫, 相应地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众所周知, 黑色的石油是战略性资源, 是不可再生资源, 因此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会产生“黑色污染”。就我国石油储量仅有23亿吨, 以目前的速度, 可采年限仅为14年, 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类污染是白色污染, 太阳能热水器在聚氨酯保温层发泡过程中和报废时产生大量废弃聚氨酯泡沫, 由于聚氨酯泡沫燃烧毒性大, 自然分解需100多年时间, 垃圾处理很成问题, 废弃的泡沫最终大多形成了“白色污染”。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 该问题也日益显现。面对太阳能热水器聚氨酯发泡存在的三类污染, 由于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够有效替代聚氨酯的保温材料, 只能从聚氨酯发泡本身进行研究, 研究出新的发泡剂、发泡工艺, 消除聚氨酯发泡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中的第一类污染即紫色污染, 缓解大气层中臭氧层的破坏。

3 太阳能热水器发泡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由于FCFC-141b发泡剂含有两个CL·, 对大气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因此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在2004年全面禁止使用HCFC-141b发泡剂, 中国2030年也将全面取消HCFC-141b的使用, 随着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的发言, 同时民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我国将会加快替代HCFC-141b发泡剂的进程。因此, 面对国际和国内的形势, 太阳能热水器保温层绿色发泡进程步伐已加快, 迅速改变现状的要求越来越紧迫。

4 各类发泡剂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 太阳能热水器保温层发泡的发泡剂有:CFC-11、HCFC-141b、HFC-245fa、环戊烷或全H2O, 它们的物理性能指标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 CFC-11ODP与GWP都为1, 对环境影响较明显;现在正在使用的HCFC-141b ODP与GWP分别为0.11和0.12, 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只有环戊烷和全H2O的ODP (消耗臭氧潜能值) 为0, GWP (全球变暖潜能值) 为0.001, 表明这两种发泡剂对臭氧层消耗没有不利影响, 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小。

5 各类发泡体系聚氨酯的性能

各类发泡体系制成聚氨酯的性能对比如下:

通过分析各发泡体系加工聚氨酯各项性能指标, 发现以上各类发泡体系的工艺性能都能满足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发泡的生产要求, 也能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6 结束语

鉴于国际、国内对环境保护的理念不断增强, 各国都开始关注产品各个环节中是否对环境产业影响, 作为一个新能源行业--太阳能热水器为人类源源不断提供洁净能源的同时, 聚氨酯发泡保温层也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减少和避免其在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广大太阳能热水器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绿色升级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保温层势在必行, 首先利用环戊烷或全H2O作为发泡剂解决其第一类污染———紫色污染, 第二步探索新的保温材料、保温工艺来替代现有水箱利用聚氨酯发泡层保温的现状, 解决太阳能水箱保温产生的第二类污染———黑色污染和第三类污染———白色污染, 使太阳能热水器成为真正的绿色产品。

参考文献

上一篇:增殖活性下一篇:乡村旅游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