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升级方向

2024-07-17

优化升级方向(精选9篇)

优化升级方向 篇1

摘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未来全球产业发展模式也将步入这一新的框架。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二者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前者是方向,后者是动力。低碳经济模式下区域工业结构必然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节能型以及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化的方向优化升级,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全球正发生着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环境变化,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和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无疑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路径和寻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解决之道[1]。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等存在差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相继提出了不同的解决途径和措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然而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逐步完成,结构性矛盾逐渐显露,严重制约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影响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效率,进而关系着我国在国际市场分工中的竞争地位。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从1978~2008年,我国的GDP已经从3645.2亿元增加到60189.54亿元,年均增长幅度约为9.8%,增长了将近17倍(按1978年不变价计算)。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如以1978年和2008年两年的数据做对比,结果显示,第一产业产值由1978年的28.2%下降为2008年的11.3%;第三产业产值则由1978年的23.9%上升为2008年的40.1%;而第二产业的产值保持在41.3%到48.7%之间,变动不大,但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第二产业中,自2002年以来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到2008年已达42.9%。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工业经济仍将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在这一时期内中国的重化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仍会较高。因此,面对气候变暖的压力,中国做为世界上高能耗国家之一,要从目前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个难题。

目前,有关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很多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众多解决方案和措施。但笔者认为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首先对现有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这是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前提和有效方式。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低碳经济模式下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选择问题,以期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

2 相关研究概述

2.1 低碳经济的由来

伴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气候变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到“墨西哥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各国政府都在为如何妥善处理气候变暖问题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未来全球产业发展模式也将步入这一新的框架。“低碳经济”这一新名词最早是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2]。《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也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以后发展模式的巨大变革[3,4]。

继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日本提出了“低碳社会”,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建设低碳社会。2007年6月日本内阁在制定的“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中指出,为了克服地球变暖等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社会”的目标,需要综合推进“低碳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的建设。2008年7月,日本内阁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的行动计划》,并向全社会公布了这一行动计划。2009年4月,日本环境省又发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草案,目的是通过实行节能、减排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推进日本的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社会建设。

此外,以欧美为主的其他发达国家也纷纷采取一系列实际行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此同时,中国、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问题,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9月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表明了中国走低碳发展道路的信心。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体现大国责任的举措,也是解决能源瓶颈,消除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结构的一大契机[5]。

纵观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目前学术界对低碳经济内涵的解释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对低碳经济所提倡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却存在高度的认同。低碳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认识低碳经济的意义,低碳经济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问题,它要求经济发展必须改变现有的高碳型经济增长方式,以获得更可靠的环境生态安全保障和更高层次的国家核心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是不同于以往经济增长与环境冲突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发展经济与遏制气候变化的双赢[6]。综合起来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综合性。即低碳经济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②战略性。即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低碳经济要求在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新的变革,是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长远性、战略性选择。③全球性。即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涉及人类共同的未来,超越了某个主权国家的范围,因此,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低碳发展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与合作。④差异性。即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不同,所面临的发展潜力和减排空间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设计科学合理的、能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7]。

2.2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工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即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别。产业结构是社会生产中的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一般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技术经济方面的联系和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而工业结构只不过是产业结构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生产要素在国家或区域工业经济系统中的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合理配置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其主要内容有工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其中,工业产业结构是工业结构的核心和基本结构形态,它决定着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方向和整体格局的变动。因此,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由失调转变为协调。工业结构合理与否是判断某一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则是要通过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的[8]。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指的是工业结构自觉、主动适应科技进步、要素供给条件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包括工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资源转换器,工业结构的效能和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工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过程。后者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所实现的各工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如生产规模的协调、产值结构的协调、技术结构的协调、资产结构的协调和中间要素结构的协调等,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极限状态则是工业结构的最优化状态。工业结构合理化是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工业结构高度化是工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结果。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本质是工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化。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受国内外需求环境的变化、工业产业竞争力、对外开放、主导产业选择和技术进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3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后者是实施低碳经济模式的动力。也就是说,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在结构、空间布局上的合理性,从而使得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的大提高。但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要在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大前提下进行,只有这样才具有实质性的现实意义[9]。

3.1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单位GDP能耗远远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经济呈现出粗放式发展的特点。如表1所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8年我国的GDP是3.0067万亿人民币,能耗是28.5亿吨标准煤,GDP能耗就是每万元人民币9.47吨标准煤,2005年的数字是每万元人民币12.26吨标准煤,2000年的数字是每万元人民币13.96吨标准煤,1990年的数字是每万元人民币52.87吨标准煤,1980年的数字是每万元人民币132.6吨标准煤。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年鉴整理。

从表1中的统计数字上看,虽然我国的单位GDP能耗在逐年降低,但仍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如表2所示,我国2008年的GDP能耗为4.63万吨油当量/亿美元,仅次于南非,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等,使得中国在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所面对的压力日益增加。因此,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含义不仅仅是要求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而是要全力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使单位GDP的能耗逐渐降低。通过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大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进而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数据来源:http://stats.unctad.org/、世界银行、BP世界能源统计2009

3.2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约束能耗增长矛盾日益突出。在我国的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大约占94%,石油大约占5.4%,天然气大约占0.6%,呈现出一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特点,因此,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仍会长期存在。如表3所示,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为70%左右。与世界主要国家或经济体相比,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总量比重居前列(如表4)。过快的煤炭生产消费,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给我国应对气候变暖带来了极大压力。因此,为实现我国节能与减排目标,能源消费结构必须要向多元化和均衡化方向过渡,以减少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第二产业一直占据着较高的比重。因此,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工业结构升级,一方面,可以降低碳基能源的消耗,加强对碳中和、碳封存等技术的使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对风能、核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利用,进而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这是低碳经济模式的基本要求。

数据来源: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王彬.发达国家低炭经济转型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0,(3)

3.3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形成低碳产业链

各国在“低碳产业价值链”上的分布格局将决定其整体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性。以“低碳经济”为主旋律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未来全球产业价值链也必将向这一新的框架转变,“低碳产业价值链”将随即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并成为全球产业价值演进的新特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低碳、环保、节能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共识,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模式也将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风向标”。例如,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都一致强调,要在“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等低碳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以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低碳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必然引发“低碳产业”的兴起,相应地也必将构建起覆盖全球的低碳产业链,对全球产业价值体系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鉴于此,“低碳经济”必将引领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当前,中国产业链价值的分布具有向资源型企业倾斜的明显特征,重化工业在工业经济体系中仍占有较高的比重,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改变这一分布格局,形成低碳产业链[10]。通过工业优化升级,一方面可以缩短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如可以将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步降低高碳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推进产业价值链向利润曲线的前端和后端延伸。

4 低碳经济模式下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区域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目标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逐步建立起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结构,从而使工业经济系统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以及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8]。因此,立足于我国国情以及工业结构现状,确定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4.1 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模式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绿色增长和节能减排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全球气候变暖、国内资源短缺等众多因素的约束,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工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发展的巨大动力。为适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体现大国的责任,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必然促使中国工业结构更加低碳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工业结构低碳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所谓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一般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获得单位产品的产出,仅使用较少的资源投入、并且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较低的生产方式。与此相对应,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结构是指工业经济系统中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行业或产品所占的比重较大,以及企业所采用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等都要体现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点,进而使工业结构趋向绿色化、低碳化。如何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结构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国家或区域的竞争力、现有工业结构的特征,科技发展的水平、人们的消费观念、国际环境的约束等,但如果从工业系统本身来看,则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结构:(1)调整工业企业的行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例,众所周知,从采掘业到原材料工业,再到重加工工业,在这一过程中单位产出所对应的资源依赖和环境压力是逐渐降低的。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工业的行业结构,逐步将重化工业结构的重心向产业价值链的下游转移,这样即能有效减少工业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同时也能降低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2)生产过程的升级。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即依靠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等方式,以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降耗等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4.2 向低碳节能型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能源紧张已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发展中的国家,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能源依赖”和“能源高耗”等特征,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工业结构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谓低碳节能型的工业结构即指在工业经济体系运行过程中,使工业企业由高度耗能型、一般耗能型向节能型逐步转移,进而提高能源贡献度。建立低碳节能型的工业结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工业企业能源转化环节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应当看到,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可能快速跳过工业化阶段,因此,大幅度减缩重化工业比重是不现实的,钢铁、机械、建材、石化等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会占较大比重。面对低碳经济的要求,必须要提高重化工业能源转化环节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重化工业单位产值能耗,这是我国未来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节能减排最重要的方向和任务。(2)通过结构调整,逐步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煤、天然气、石油等碳基能源的消耗,同时要加强对碳中和、碳封存等技术的使用,极力倡导对风能、核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新兴绿色能源的利用[11]。

4.3 向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化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如前所述,低碳经济时代要求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低碳节能型的工业结构,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使工业结构趋于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所谓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是指从未来较长时期来看,工业附加值率要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提高工业结构中高加工度、高技术、高质量产品的比重来支撑的。工业的高附加值化和高技术化,即在工业中普遍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工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高,在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工业的发展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工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整个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本特征。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是由于我国的许多关键性行业和产品仍然是工业发展的“短板”,如我国的技术装备和重要零部件的生产能力还比较弱,大量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因此,为了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地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必须使工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转型。建立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的工业结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产业间升级。通过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使这类产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2)产业深化。即产业内部加工深度、加工环节的纵深化发展;(3)产品的全方位升级。一方面要重视高端产品对低端产品的替代,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品牌等多方面的提升,以及通过提高制造业的服务水平来促进工业品附加价值的提升,从而带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12]。

5 结 语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严峻的背景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区域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二者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前者是方向,后者是动力。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工业结构必然向绿色化,低碳化以及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化的方向优化升级,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刘再起,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外国社会科学,2010.(3):21~27

[2].郭恒,孙蕾.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0,(3):34~37

[3].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9

[4].江泽慧.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10,(6):1~6

[5].优瑟.低碳经济将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大提升[J].资源导刊,2009,(11):32

[6].刘新宇.论产业结构低碳化及国际城市比较[J].生产力研究,2010,(4):199~202

[7].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8].万兴伟.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08,(6):11~18

[9].汤华然,邱冬阳,等.发展低碳经济促进重庆产业结构调整[J].科学发展,2010,(5):29~34

[10].曾铮.“后危机时代”产业链升级战略[J].中国投资,2010,(7):86~89

[11].张晴.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11~12

[1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5~23

优化升级方向 篇2

陈鹏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讲师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发展趋势。目前,贵州旅游业还存在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相关产业不发达、游客结构不合理、旅游从业人员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旅游市场秩序较乱等问题。为顺应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促进自身更大的发展,贵州旅游业可以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精品战略实施、旅游市场秩序整顿、旅游品牌的宣传、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国际化的标准的采纳等几个方面来促进本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业转型升级期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08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被视作是国家层面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5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达到46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全年累计为292.9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旅游出游率达到89%;出境旅游人次达到1150万,成为亚洲出境旅游大国。

[1]中国旅游市场从以入境旅游市场为中心,转向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并重发展”。与此

同时,国务院关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昆明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建设等决定表明,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序幕已经拉开。

近些年来,贵州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红色旅游景点、喀斯特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构成了独具魅力的贵州旅游。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贵州省旅游业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进入“九五”,1996、1997、1998三年贵州的海外旅游者入境人数为42.66万人次,外汇收入1.31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次5530人次,收入73.77亿元,上缴税金1.22亿元。1998年与1980年相比,全省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7%上升为4.7%。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总值的比重由9.2%上升为15.6%。旅游业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2]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贵州的旅游还仍然处于高投入、低

产出的发展阶段,旅游产业面临全面提升的压力。因此,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深入认识转型升级的意义,促进贵州旅游“质”的飞跃是贵州旅游业发展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解读

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指依托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复合型的旅游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服务质量为落脚点,通过旅游企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新型旅游产品的创造,通过政府部门对旅游发展方式的引导,对旅游经济运行的监管,进而实现旅游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旅游市场明显净化、游客满意程度明显增加,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作用明显增强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得到全面体现的过程。

[3]由此看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个复杂过程,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不过,可以从核心目标和外在表现特征两个方面来把握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究其核心目标来说,满足旅游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是真正实现旅游转型的升级关键要素。究其外在表现特征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

1、游客旅游方式多样化。自旅游业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获得不断发展壮大以来,由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就成为广大游客外出旅行的重要方式,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改善,旅游需求的变化,很多人希望更自由的旅游方式。于是,自驾车旅游、背包客等散客旅游方式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让旅游方式的总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2、旅游产品多元化。“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 1

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最核心的产品形式就是已经被开发出来的旅游地。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观光旅游曾是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形式,但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也必须以多元化的形式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休闲度假旅游、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快速发展,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类型。

3、旅游发展方向国际化。旅游业发展方向的国际化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包括旅游客源国际化、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环境国际化、旅游企业经营国际化、旅游管理国际化和旅游服务国际化。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本国人民的旅游需求,还要放眼全球,满足国外游客的旅游需求,这对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产品类型的多元化、旅游环境的改善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也是明显的。

二、当前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近些年来,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游客人数、旅游收入有了明显增长。目前贵州拥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精品景区;有旅游星级酒店200多家;有旅行社20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7家;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由4D级扩建为4E级,并建成了6个支线机场,开辟了通往香港、泰国、新加坡、韩国的海

[5]外航线和旅游包机,日前又开通了两岸周末联程旅游包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贵州旅游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游客结构、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亟待改进的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景区设施、环境建设设施和接待设施等方面。在交通方面,贵州加快了公路、机场建设,增加了国内航线和航班,增设了国际航班。但高速公路建设比较滞后,比如贵阳到织金洞、草海等知名景区的漫长路途一直是制约这些地区旅游发展的巨大瓶颈。铁路运输体系也较落后,无法起到快速、高效运送游客的目的。在景区设施方面,一些景点的停车场容量小,环境绿化较差,环卫设施不全,景区卫生较差,给游客造成了不好的印象。在接待设施方面,尤其是酒店业等接待设施建设,虽然贵阳市的高星级酒店增幅很快,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旅游旺季的需要,一些区县的接待设施和接待能力更是急需改善。

2、旅游的相关产业不发达。当前,贵州很多景区的收入主要是依靠门票,而与旅游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比较薄弱,比如住宿、餐饮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旅游项目的开发、夜间文化活动等等方面需要加强。在某些景点,景色虽然很美丽,但游客除了游览该景点,没有任何其他项目或活动可以参与,吃住条件也不够好,没法让游客留下来。这样的旅游点不仅无法让游客满意,也无法起到明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3、游客结构问题。贵州游客中来自省外和国外的游客比例较小,林树森省长在“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就讲到,贵州旅游很大程度上是靠“贵州人游贵州”。按照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这两个考核

[6]旅游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化核心指标,贵州均列全国第28位,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仅占全国的1%,这些数

据都说明了省外到贵州旅游的人数是比较少的。贵州旅游要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需要吸引更多来自省外、国外的游客,这对贵州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众多,但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等都有待加强。2006年全省考取导游资格的3715人中,高级导游员仅5名,中级导游员92名,分别占总数的0.13%

[7]和2.5%,取得外语导游资格的仅占全省导游总数的7.53%。很显然,这样的导游群体很难应对未来旅游

发展的需求。此外,旅游点的从业人员大多没受过良好专业训练。在很多景点,景色虽很美丽,但售票人员、电瓶车管理人员、景区餐饮人员等的服务态度很差,更不要说主动为游客分忧解难。笔者曾去省内某一著名景点旅游时,对门票收费产生了疑问,可是收费人员不仅不解释,反而一边打着毛线一边不耐烦的说“钱就是这样收的,有什么问题找别人问,我不清楚”。不难想象,这样的从业人员对贵州旅游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5、旅游市场秩序问题。贵州的旅游行业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整体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仍然不容乐观。从贵州省旅游局的数据来看,自2007年以来,全省受理旅游投诉案件逐年大幅增加,其中对旅[4]

行社和景区的投诉都在65%以上。另外,城市公共服务的秩序也急需整顿。贵阳是省会城市,是全省旅游的集散地,尤其要注意窗口行业的服务形象。据了解,贵阳市的一些窗口行业经营秩序比较混乱,其中尤以出租车行业较为突出。出租车从业人员的表现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但在贵阳市的出租车行业,拒载、不按计价器收费、司机说话粗俗、开车抢道、超速等现象非常突出,这严重影响了贵州在外地游客心目中的形象。旅游市场秩序不整顿,再美丽的景色、再诱人的食物也引不来再多的游客。

三、旅游业转型升级期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思路浅析

无论是对旅游企业还是对旅游管理的行政部门而言,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目标是满足游客多样化和更高标准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要做大做强,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要认清自身的不足和优势,找准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向,在旅游建设的过程中立足更高的标准,放眼国际,为贵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为此,本人认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

1、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恢复难,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本身就是贵州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失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失去了游客。因此,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即便是一栋房子的修建,一条路的拓展都要做好事先的规划与考虑。同时,政府的其他经济建设也要注意环保,避免污染环境的企业在贵州落户,对恶意排污的企业要大力查处,加大对城市的整脏治乱的工作力度。不过,贵州的欠发达虽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却使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得到了完好的保护。目前,贵州的生态环境总体来看还不错,但是必须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利用好这个资源。总之,保护环境是贵州旅游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2、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但以往景区的开发水平低,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财力的浪费,不能凸显景区特色。旅游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必须要在全面深入分析我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做合理的总体规划,确定优先开发的重点景区,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同时,随着旅游需求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旅游体验需求的增加,在产品开发方面就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打造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国内外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当然,对旅游精品的打造除了注重对景区特色的凸显而外,更需要各种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配套。旅游产品的开发并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基础、以市场为纽带,大力提升重点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由此带动贵州旅游整体水平的上升。

3、大力整顿市场秩序。

深入开展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工作,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抓好导游服务监管和购物环境治理,要加强对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良好的职业操守,自觉抵制各种行业不正之风,这就需要加强职业准入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要严厉打击各种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为游客营造一个轻松、诚信的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城市服务行业窗口的监管,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及时查处,主管单位也要对服务行业人员的行为进行培训与引导,以尽量避免损害贵州旅游形象的事情发生。

4、抓住中国加入东盟十国的机会,加强对贵州的旅游宣传。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将形成一个拥有十七亿消费者、近两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从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贵州在地理位置上与“东盟”相邻,在努力搞好经贸合作的同时,旅游作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合作领域同样值得宣传和推广。贵州有关部门要把全省精品旅游景区作为旅游宣传推介的重点,同时将自然观光旅游、原生态民俗旅游、红色旅游、茶文化休闲旅游等作为一套组合产品对外宣传,打造“贵州旅游”的整体品牌,努力提高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在对贵州旅游宣传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改变思路,下大力气抓旅游营销,创建贵州旅游品牌,通过名称、标志、口号等进行有效宣传展示,从而形成的一整套贵州旅游识别系统。

5、注重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旅游发展水平的高低,其根本是体现在旅游服务的水平上,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旅游从[8]

业人员的劳动素质和服务技能。贵州旅游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队伍。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直接与游客打交道,为游客服务,是贵州旅游的窗口。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我省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一方面,随着境外和海外游客的不断增加,我们尤其要重视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导游人员。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景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加大对饭店等服务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和综合素质培训,让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另外,旅游服务行业普通岗位的专业壁垒不高,旅游行政部门可以和高校联合,对非旅游专业毕业但愿意从事旅游行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短期培训后上岗,这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也快速培养了旅游行业服务人才,提升了旅游服务行业人才的总体综合素质。旅游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监管,使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6、以国际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迎接未来的挑战。

贵州旅游的发展必须要要有长期、高起点的规划,对景区的开发应该具备国际水平。为此,在制定规划前,除了要了解自身的特色与实际情况而外,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了解世界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类似景区的建设情况,学习别人的方法、吸取别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规划和建设水平。此外,要加强国际双边、多边及与国际旅游组织的交流合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的水平,让旅游服务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发展需要,建设高质量的贵州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贵州旅游市场的国际化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车玲.促进中国旅游业升级转型[J].发展研究,2008.(4):82

[2]田 红.贵州可持续旅游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37

[3]曾博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EB/OL].http://.cn , 2008-07-15

[6][8]林树森.贵州省长林树森坦言贵州旅游五大问题[EB/OL].http://,2006-3-22

The Analysis about Guizhou Province Tourism Development Path

During the Period of Tourism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hen Pe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Tourism Culture School,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City,550001)

微客升级新方向 篇3

遇到同样问题的还有苏州的李先生和南京的于先生。李先生在一个批发市场做服装批发生意, 靠着多年的努力和信誉, 店面规模不断扩大。李先生也考虑将原来使用的面包车转手, 再换辆更有面子的新车。而于先生的家装公司刚刚进入正轨, 计划买辆车以更方便生意拓展。但在选车问题上, 李先生和于先生也同样在微客、轿车和M P V几种车型上犹豫不决。

不过, 三位老板在日前参加了郑州日产的帅客“百城万人免费使用大行动”后, 都同时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综合了微客、轿车和M P V三种车型优点、又与此三种车型形成了明显区别的帅客, 同时成为了三位老板换车或购车的不二之选, 并且免费使用后都“舍不得还回了!”

对于三位老板来说, 买或者换的新车, 以后要用于拉货是少不了的, 但在拉货之外的更多需求也非常明显:安全性、舒适性, 特别是事业小有所成后的自信和心理满足, 这在微客车上是得不到的。帅客外观上看像MPV, 精致、时尚, 也具有MPV的大空间, 内饰设计优雅大方, 价钱却比MPV便宜, 三位老板一致表示“这样的好车正是我想要的”。广东的张先生说:“坐在这车里面就像坐轿车一样, 特别舒适而且非常有成就感。”

开了几年微客的李先生表示, 帅客的外形和空间可以说就是M P V, 看上去很大气很有档次, 行驶起来稳定、安静而舒适, 从配置看, 驾乘人员安全气囊、ABS+EBD电控底盘, 安全性能也相当不错, 但是7、8万的价格不仅比M P V低很多, 甚至与相同配置的轿车比也非常有竞争力, 而且, “它还实实在在地非常省油, 这几天开着它跑了不少地方, 到现在一箱油还没用完呢!”

生意刚有起色的于先生也告诉记者, “做我们这个业务, 用车时间也非常多, 不仅需要拉货送货, 而且会经常出入一些高档楼盘谈业务。公司运营刚刚起步, 资金压力较大, 买微客或者轿车, 实用性都有局限性, 买M P V又暂时难以承受, 而帅客确实满足了我的各种需求, 既有比肩微客的经济、灵便, 媲美轿车的舒适、安全, 又拥有M P V的外观、空间, 而且开着它见客户谈业务也绝不丢份儿, 真的是一车抵三车, 是创业人的好帮手。”

产业优化升级意见和建议 篇4

推进传统产业由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推进资源型生产向消费型生产转变,重点坚持传统产业终端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以工业市场群建设为牵动,加快科技创新和战略性调整,不断确立产业竞争新优势,带动抚顺工业全面转型升级。

积极培育各类消费市场,引领工业经济向消费服务领域升级延伸。一是培育区域型生产消费市场,推进原料、原材料产业向精深化发展。立足石化、冶金、油母页岩等产业现有优势,重点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建设商品交易所、商品销售中心等大宗工业产品交易市场,确立区域性产品价格、技术、信息等市场主导权。二是培育品牌型消费产品市场,推进传统制造业向终端化发展。立足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和特色轻纺加工等产业优势,重点依托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开发建设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品牌市场,吸引各类资源进入抚顺加工销售,形成区域性商品生产和集散中心。三是培育消费型高新技术市场,推进新兴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立足先进智能装备、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优势,重点依托“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开发建设专业化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化紧密结合,推动新兴产业形

成持续发展动力和竞争力。

加快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增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实施规模以上企业“千企升级”为主线,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完善创新服务载体,集中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创新系列产品。二是加快技术改造,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广泛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活动。重点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技术装备升级、品牌质量提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等领域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三是加快“两化融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紧密结合,坚持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集成应用,不断提升产业素质,实现产品和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

优化升级方向 篇5

一、我国加工贸易升级方向

1.加快推进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在当今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 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其次, 要由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升级, 即由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向零部件的制造、研发乃至自有品牌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环节升级。

2.加工模式要由“大进大出”向“少进多出”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提高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 由“大进大出”向“少进多出”升级, 是培植加工贸易的配套产业的发展, 发挥加工贸易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是目前加工贸易发展中既有紧迫性又有长远意义的问题。

3.经营主体要由外资企业为主体向内、外资企业并重, 以致于内资企业, 尤其是民营企业起主导作用的方向升级。目前, 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5%, 民营企业仅占5%, 尤其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中, 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这使我方无论在加工技术上还是在销售渠道上都依赖于外资方, 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升级。因此, 下一阶段加工贸易升级的重点应是研究制定有关政策, 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 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

4.发展模式要由单纯的“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齐头并进, 大力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方向升级。首先, 我国加工贸易可通过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达到培育出新的出口增长点的目的。其次, 走境外加工贸易之路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 进而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再次, 还可以通过产品原产地的改变, 改变我国同一些国家存在的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 缓解贸易摩擦。最后还可将我国已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转移到其他国家进行, 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减少国内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因资产专用性问题造成的损失。

5.产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当今, 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各种非关税壁垒的不断涌现, 决定了出口企业只有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 实施名牌战略, 才能生存和发展。在这方面, 国内的格兰仕就做得比较好。从引进东芝微波炉生产线开始, 仿效学习, 坚持自主研发, 采用边为国际大厂商代工生产边为自主品牌生产, 短短几年就超越东芝, 使格兰仕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知名品牌。所以, 占据我国对外贸易“半壁河山”的加工贸易能否实现在这方面的升级,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对外贸易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6.区域升级。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 由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单一发展的格局向东西互补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升级。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应注重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及丰富的人才资源, 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中西部应当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 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 从而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其次, 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结构要由“集中化”、“不对称”向“多元化”升级。实现加工贸易在该方面的升级, 是避免因加工贸易出现波动引起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现实性要求。

二、我国加工贸易升级对策

1.明确中长期发展规划, 制定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将近一半, 在某些加工贸易集聚的地区加工贸易占当地对外贸易的比重达70%—80%, 有些地区甚至高达90%, 可以说, 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 中央政府应结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国际产业发展方向, 制定加工贸易升级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那些加工贸易集聚地区的地方政府应制定本地区的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有目的的引导加工贸易朝着不断升级的方向发展。总体来说, 在制定战略时, 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加工贸易升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明确加工贸易升级的目标、区域布局、重点发展领域 (鼓励或限制发展的领域) 、主要任务以及具体政策措施等项内容。

2.提升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竞争力

(1) 提高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首先, 以市场为导向, 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 吸引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 组织力量对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其次, 大型企业应建立技术开发中心, 加大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 加快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第三, 政府可通过税收、金融创新、政策手段减轻企业负担, 帮助企业完成创新所需的资本积累。

(2) 推动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投资新趋势为我们提供了机会, 我们应该在鼓励跨国公司, 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 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的基础上, 通过以加工贸易方式同跨国公司进行研究和生产领域的合作, 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效应来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3) 构建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指向的创新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加工贸易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可以考虑结合本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特点和阶段,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科技、产业与区位优势, 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产业, 构筑以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科技经费投入、科研基础设施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与关注。

3.有重点的加强加工贸易人才的培养

构筑坚实的人力资源基地, 是支撑加工贸易和加工贸易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升级的长远之计, 也是抑制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单纯为追求低劳动力成本而不断迁移的有效措施。当前我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仅占所有城镇从业人员的33%, 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则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1%, 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50%和30%以上。因此, 加强加工贸易人才培养, 特别是一些紧缺人才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从长期来看, 做好加工贸易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是, 要通过政府主管部门 (如外经贸、教育、劳动人事部门等) 、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 在建设与完善全国或本地区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 充分照顾到加工贸易和加工贸易企业发展与升级的特殊需要。

4.提高加工贸易中的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一国总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体现。然而,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甚至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国知识产权局2005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有2000多家, 即总数的万分之三。此外, 目前国际市场上名牌数量比例不到3%, 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 销售额超过50%, 个别行业超过90%。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我国世界名牌极少, 在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 美国有249个, 法国有46个, 日本有45个, 而我国只有4个, 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虽然目前我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缺少世界级品牌。中国出口加工贸易中, 约85%使用国外的品牌和技术。同时品牌价值也很低。全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 且称得上世界名牌的更是寥寥无几, 部分企业虽然开始出口自主品牌商品, 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 品牌的附加值仍然偏低。因此中国应加强自主品牌研发, 在国际分工中获取主动地位, 从而在产品价值链中获得更丰厚的利益。

5.提高国内采购率, 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

目前, 由于质量、政策等原因, 我国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率仍较低。要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内采购率, 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引导国内企业关注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配套市场需求动向, 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 (2) 对于一些关键零部件和设备的开发与生产, 可考虑在科技、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与特殊的优惠政策; (3) 为使国内企业生产的料件在质量、规格和成本等方面适应加工出口的要求, 国家应扶植企业开发、试制新产品或向用户提供试用品, 有关部门可考虑在新产品试制费、新产品开发费、外贸发展基金中单列鼓励加工贸易本地化基金。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国内采购率, 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 发展、扶植国内相关配套产业, 延长我国国内加工贸易的价值链, 促进加工贸易的升级。

6.抓住服务业转移与服务外包的机遇, 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服务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快, 1980~2006年, 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已经从3650亿美元扩大到27108亿美元, 增长了6.1倍。而跨国服务转移成为近年引人注目的新现象, 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当数全球服务外包。据Gartner Inc.预测:世界服务外包市场将以年均8.2%的速度增长。中国参与服务外包这类服务业国际分工的高附加值环节, 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促进加工贸易升级。而中国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具有发展跨国服务外包的基础条件, 不少国家知名的咨询机构看好中国作为未来新兴的服务外包市场的前景, 有些甚至认为中国可能超越印度成为最大的服务外包市场。因此,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是促使我国跻身全球产业链高端的一条重要途径。

摘要: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的同时, 也面临着一些对其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的因素。本文将综合我国加工贸易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国内外客观经济形势, 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升级方向, 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加工贸易,升级方向,升级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正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 2007, (05) .

[2]王勇, 赵波.加工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J].对外经贸实务, 2006, (05) .

优化升级方向 篇6

关键词:陆上钻机,应急照明,改造

0 引言

石油陆上钻机钻井作业生产过程中, 充足、可靠的照明是非常重要的安全生产保障。尤其是在夜间, 由于人眼的特殊生理结构与视觉特性影响, 环境照度快速、大幅度变化时, 会让人短时间失去视觉, 无法看清物体, 因此可能发生人员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安全风险;照明电源故障, 致使井场照明中断, 在遇到异常状况时, 人员行动迟缓, 无法采取快速、有效的控制措施, 因时间延误而造成事故扩大;若遇井喷失控的极端情况时, 缺失照明会让人员无法辨别逃生方向, 途中难以避开障碍物, 影响逃生速度, 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此, 将现有钻机工作照明升级改造为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照明系统, 对于钻井生产作业和人身安全保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人眼的视觉特性

当视场亮度发生突变时, 人眼要稳定到突变后的正常视觉状态需经历一段时间, 这种特性称为适应。对视场亮度的亮适应 (由暗突然到亮的适应) 和暗适应 (由亮突然到暗的适应) , 需要数分钟才能完全适应。

根据CIE (国际照明委员会) 的测试结果, 人在照度0.2Lx (勒克斯, 照度单位) 以下时, 视线模糊, 极易碰上障碍物;在0.5Lx情况下, 可勉强避免碰上障碍物。照度越高, 人员的行动就更加敏捷, 一般认为, 照度达到11 Lx以上时, 就能满足人员的正常行动所需。

2) 应急照明的作用

应急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因电源发生故障, 不能提供正常照明的情况下, 供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继续工作的照明, 其作用主要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三方面。备用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 为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疏散照明是使人员能容易而准确无误地找到建筑物出口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安全照明是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中人员的安全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

1 国内钻机应急照明系统现状

目前, 国内陆上钻机作业场所在应急照明系统方面, 尚无具体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陆上钻机井场的动力和照明电源来自井场自备柴油发电机组或地方电网 (主要是10KV) 供电。自备发电机组供配电出现故障, 或者地方电网供电因故中断, 就会造成井场停电, 工作照明就会中断, 钻井队将尽快处理恢复供电。根据现场经验, 象发电机断路器跳闸这种简单故障, 一般在2~3分钟内可恢复照明;如遇电控房出现故障, 发电机合不上闸或未排除故障不敢轻易合闸, 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采取启动应急发电机供电的方法, 需要10分钟左右时间才能恢复照明;地方供电故障, 则只能启用井场备用发电机组, 确保生产生活用电。

现役陆上钻机的应急照明, 一般只在电控房、司钻房等处配置了少量独立型消防应急照明灯, 在照明电源故障时, 能够迅速切换到应急照明状态。但是, 因为应急灯具数量太少, 并且普通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提供的照度较低, 所以不能满足继续工作所需的备用照明。国内现行《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国家标准为GB17945-2010, 该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安装使用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该标准规定:应急照明配电箱在应急转换时, 应保证灯具在5秒内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高危险区域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大于0.25秒;系统的应急工作时间不少于90分钟。对于应急照明照度的要求:美国规定不低于10Lx, 日本规定不低于1Lx, CIE (国际照明委员会) 规定不低于0.2Lx。国内行业通行的设计规范应急照明照度规定不低于0.5Lx。

2陆上钻机应急照明解决方案

2.1应急照明系统总体构架

参考国内在用标准, 结合陆上钻机井场布局及各部份照明的实际情况, 单一类型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现场需要。井场工作照明一般分为井架照明、机泵房照明、循环罐照明、场地照明等多条照明控制回路, 在不改变原钻机工作照明的前提下, 分区块增配集中电源集中控制的应急照明控制装置;司钻房、电控房等关键岗位配置自带电源独立控制型应急照明灯具;人员相对集中的值班室内固定位置配置消防应急手电筒 (使用干电池, 具有荧光自发光指示, 在黑暗场合可以指引人员迅速取用) 。采用多类型应急照明互为补充, 组成钻机井场综合应急照明系统, 系统结构见图1。

应急照明控制装置由EPS (Emergency Power Supply) 应急电源、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构成。EPS应急电源具有逆变器冗余量大、节电、噪音低、寿命长、价格低等特点, 转换时间≤0.1s~0.2s, 是理想的应急照明电源装置。

2.2 应急照明系统升级改造方法

按照川庆钻探公司颁布的《石油天然气钻井井场电气系统技术规范Q/SYCQZ036-2008》要求, 各型钻机照明灯具大致分为井架照明、机泵房照明、循环系统照明、场地照明四部分。钻井井场照明灯具配备数量表详见表1。防爆荧光灯功率一般为2×40W/盏, 防爆泛光灯功率一般为400W/盏。

改造基本思路是, 原有照明灯具和线路不作改动, 分片区设立应急照明集中控制点, 配置EPS应急照明控制装置。装置能够满足GB17945-2010中规定的90min应急照明时间要求。

通过对灯具功率的计算, 考虑EPS装置逆变效率等因素, 现役陆上4000m~7000m石油钻机井场, 配置4套1.5k VA~2k VA的EPS应急照明装置即可满足应急照明需求。通过增大蓄电池组的容量, 也能够很方便地延长应急照明时间。

2.3 改造效果

照明电源正常时, 应急照明控制装置对免维护蓄电池组进行浮充充电;照明电源故障时, 应急照明控制装置在0.1s~0.2s时间内, 把照明灯具切换到经EPS逆变后输出的应急交流电源上。转换时间符合GB17945-2010标准中“高危险区域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大于0.25s的要求。照明灯具未更换, 全部为原来的工作照明灯具, 主要工作区域的照度保持正常工作照度, 有效降低了生产作业环境的照明安全风险。

3 钻机应急照明系统发展方向

安全、环保、节能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更是企业生存产发展的基础。在照明方面, LED灯具有亮度高、显色性好、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 近年来在各行业应用发展迅速, 陆上石油钻机照明也开始采用LED照明灯替代原有的白炽灯、荧光灯、金卤灯等。因此, 作为新型环保节能的LED照明灯也将是应急照明灯的发展首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急照明系统在陆上钻机的推广应用, 钻机应急照明系统将进一步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系统能够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进行照度控制;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和维护蓄电池组;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开关及系统故障诊断报警等。

4 结论

通过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陆上石油钻机的应急照明系统滞后于钻井装备技术的发展, 在相关技术规范方面还处于空白, 这与现代化的钻井生产安全要求极不相符。在此提出钻机应急照明改造方案, 在不额外增加照明灯具, 也不大量改动原有照明线路的条件下, 增配应急照明装置, 将井场原有的工作照明升级为带应急功能的照明系统。该应急照明系统能够保持和原有正常工作照明一样的照度, 照明时间充足, 能够满足陆上钻机作业现场的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需求。为钻井现场提高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创造条件, 同时提出对陆上钻机工作照明和应急照明系统进行规范, 建立一套适用于陆上钻机的安全、环保、节能的应急照明系统。

参考文献

[1]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S].GB17945-2010.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JGJ/T16-92.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GB50116-98.

[4]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石油天然气钻井井场电气系统技术规范[S].Q/SYCQZ 036-2008.

[5]周宝飞, 程根宣.浅谈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DB/OL].

优化升级方向 篇7

C集团创建于1986年, 以生产液体洗涤剂起步, 经过30年快速稳健的发展, 现已成为一家以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和投资等业务为主的多元化产业集团。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 国内企业将面对“新常态、新趋势、新举措”的经济格局, 需要C集团能够主动适应、提高应对水平, C集团通过过去5年的意识转变、快速行动, 在去年取得非常关键的里程碑式转折点, 当下C集团正处于“U”字型的上升阶段, 在这个特殊阶段, 需要集团进行转型升级。

而财务管理作为集团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转型, 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主动应对集团的转型升级, 所以当今传统管理会计在C集团日益快速发展过程中已经不具有适应性, 其相关的财务模式也不能满足集团及下属各产业的经营发展需要, 由此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

二、财务转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制约了财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在以转型创新为主流的大环境下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 缺乏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撑的根基。

(一) 财务转型的必然性

财务转型具有必然性: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会驱动财务管理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财务信息化共享集中, 促使传统财务核算管理职能模式发生改变, 使更具价值的管控职能得以发挥和显现;集团运营国际化、金融化, 要求集团财务人员兼具管理创新和专业知识, 成为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迫使财务人员加快转型。

(二) 财务转型的必要性

财务转型具有必要性:集团的变革和转型, 财务管理作为核心关键环节对支撑集团战略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财务转型势在必行;集团转型变革要求实现稀缺资源优化配置, 快速提升集团价值, 单纯依靠传统财务管控模式难以实现。从财务人员职业发展生涯提升路径考虑, 借助企业转型实现财务职能转变有利于职业技能快速有效提升, 实现自身价值增值。

财务转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充分证明了战略管理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是财务管理前行的必经之路, 同时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多挑战。要求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财务管理加以创新变革, 构建财务战略管理体系, 推动财务功能由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转型, 通过转型实现管理创新, 提升财务自身水平, 充分发挥财务功能, 实现价值创造, 服务于经济“新常态”和集团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

三、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区别

战略管理会计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加强企业竞争优势, 运用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 确认企业的竞争地位, 对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等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过程。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区别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视角与层面不同

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理性战略思维, 着眼于未来, 以企业的筹资、投资及收益的分配为工作对象, 规划了企业未来较长时期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和指南, 传统管理会计多属“事务型”管理, 主要依靠经验来实施财务管理工作。

战略管理会计注重全局利益与整体性, 注重企业价值最大化和长远目标, 超越了传统管理会计单个企业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 要求从整体上把握其过程, 既要合理制定战略目标, 又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密切合作, 注重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 逻辑起点差异

战略管理会计以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为逻辑起点, 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规划战略性财务活动。传统管理会计主要以历史财务数据为逻辑起点, 多采用简单趋势分析法来规划财务计划。传统管理会计只顾内部而忽略环境变化的影响, 用静态目光看待问题的缺点, 而战略管理会计站在战略高度, 从全球范围来看待企业的目标和行为, 时刻关注跟企业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 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物, 为适应外界环境及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 从多方位、多角度来对企业进行分析与研究。

(三) 职能范围不一样

战略管理会计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满足用户需求, 发挥自身优势等, 为了实现这一系列战略思想, 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要具有强大的系统分析功能。首先是外部环境与客户需求的分析, 企业要适应环境变化, 就要知道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状况、竞争对手情况等, 并分析其中对企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战略管理会计的控制和评价功能不同于一般的管理会计控制和评价, 是站在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来看待, 其控制和评价也不局限于某项或某期的财务结果, 而是从企业长短发展战略的角度来提出控制和评价的思路和理念。企业应对其战略目标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价, 它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差异就在于绝非简单的数据核算, 而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来运用和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 并从企业内外部深层次的变动因素来分析现状的成因和发展的事态, 助推战略落地。

四、战略管理会计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 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开拓财务新思维

C集团的战略定位是中国产业服务的领跑者, C化工要成为全球功能化学品专家, C物流要引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C集团要实现的就是这样的战略目标, 整个集团将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开展工作和经营, 同时要求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将围绕战略目标落地为轴心, 必须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 要求财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战略意识, 能够了解和熟悉集团战略发展目标, 同时还需具备更高的财务视野, 从集团全局考虑财务工作, 将不再以“业务处理”和“业务控制”为主的传统财务职能, 而是转变成为以“战略伙伴”和“决策支持”为主的现代财务管理模式, 尤其是财务管理者已逐步成为“利润的管理者”甚至是“价值的管理者”。

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对全球范围的企业进行研究, 发现了财务职能逐步朝着支持“企业战略、决策制定和企业运营”的方向转变, 多数的财务管理人士把自己视为设计和执行战略的主要参与者。

(二) 打造价值创造性财务管理, 发挥财务价值创造能力

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是以价值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财务管理学, 是集团紧紧围绕价值最大化目标, 适时地根据集团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通过投资机会的准确把握, 从价值链的最前端进行分析, 整合集团产品经营、资本经营、资源经营, 充分利用财务运筹能力, 采取兼并收购、资本重组等方式, 为集团创造价值, 发挥财务价值创造能力。因此, 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是以价值创造为基本目标, 持续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价值管理下的财务战略不仅是集团职能战略, 已成为提升集团竞争力的核心战略和最高准绳, 并指导相关专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1. 直接创造价值

通过实施成本传导机制, 完善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 提升集团战略成本管理水平, 挖掘价值提升空间, 合理降低经营成本;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建立销售价格管理体系, 分析销售价格波动趋势, 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深入研究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 充分享受国家税收减免政策, 尽量多地争取政府财政补助, 通过合理合规的税收筹划路径, 降低集团整体税赋成本, 提升集团利润空间, 实现价值创造。

2. 间接创造价值

坚持以集团战略目标为导向, 推动全面预算管理, 优化集团资源配置, 提高集团经营能力。参与集团及产业重大投资决策, 从财务视角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及财务风险评估, 降低及防范集团投资风险。定期对集团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做好预算对比分析, 检讨差异原因, 推动预算目标按时达成。制定集团绩效管理考核办法, 激发集团组织活力, 对预算完成进行总结评价, 有效保证集团战略目标切实落地, 间接地创造价值。

3. 保护“价值”不受损失

加强集团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管控体系, 制定风险管控制度, 提升集团风险防范意识。同时, 加强集团内控管理, 加大财务稽核力度, 通过集团、产业、企业三级协同防范风险, 保障资产安全、稳定经营发展, 进一步保护“价值”不受损失, 争取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 提升财务运筹能力, 拓展传统财务职能

通过提升财务运筹能力, 推动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资源经营协同并进, 拓展财务职能的触角和视角并前置到经营的前端, 充分发挥财务价值创造能力, 做大集团“蛋糕”, 为实现集团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1. 产品经营

产品经营是整个集团发展的根基, 只有将产品经营做大做强, 才有能力推动资本经营和资源经营协同发展。从原先单一产业发展到现在多元化、多产业化集团性公司, 产品经营涉及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投资等多个领域, C集团经过近30年的努力, 从一家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大型集团性公司。从集团近5年数据分析, 集团资产整体规模达到333亿元, 年度复合增长率16%, 营业收入增长率7%, 利润增长率高达19%, 充分呈现出C集团强有力的产品经营能力。

“十三五”集团战略规划中产品经营将坚持智能公路物流网络平台运营商、化工成为全球基底界面功能化学品专家和市场领导者等方向发展。集团将大力提升业务和管理信息化, 挖掘全面预算管理作用, 优化成本传导机制, 将财务管理渗透到产品价值链的最前端。建立阿米巴核算体系, 将产品经营细分责任到人, 以绩效考核为手段, 从而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提升集团产品盈利能力, 提高产品经营水平, 实现集团战略目标落地。

2. 资本经营

通过参与前期调研和筹划, 利用财务运筹能力, 优化重组并购方案, 扩大重组规模, 为集团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捷径和渠道。2015年度共募集了近百亿的战略资本, C股份2015年末市值达到767亿元, 增长了17倍, 浙江省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四。同年, 成功推动科技城与陆家嘴合作, 既完成了战略投资者的引进, 也实现了企业经营的价值。

2016年6月C物流“618”战略转型, C物流由从公路物流基础设施服务的平台运营商向智能公路物流网络平台运营商进行转型, 后续将展开更多的兼并收购项目, 要求集团拥有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作为支撑, 同时要求加快财务职能的拓展力度, 聚焦战略目标, 支持产业发展。

3. 资源经营

C集团坚持“向投资回报高的项目倾斜、向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项目倾斜”为原则进行资源配置, 加强对资源投放的准确度, 加快投资回收期速度。通过探索建立研究国际、国内税收政策, 充分利用区域优惠政策, 加强标杆企业的对比分析, 加强业务、税收模式联动创新, 构筑税务管理新体系。通过对国内外税务政策的研究和规划, 一方面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 另一方面提前介入业务流程的设计和开发, 做到了在风险控制的同时, 发挥了财务的价值创造。

2015年C集团资源经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C物流重组成功, C集团的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C集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成为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的直营客户, 授信达500亿;被国家税务总局指定为“千户集团成员企业”;集团公司评为国家AAA级信用企业;化工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同时, 在集团产业企业三级的共同努力下, 累计获得政策争取资金达上亿元。

(四) 运用现代化信息新技术, 提升财务效率

目前, 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企业带来的是高效、低成本和快速响应,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 运用信息化技术与工具, C集团通过实施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公司、ERP系统创建的财务战略为集团经营决策提供高效、精准的财务信息, 从而进一步提升财务效率, 提高集团经营能力, 实现财务整体价值的提升。

1. 财务共享中心

聚焦集团产业多元化、区域全国化、业务加速发展等现状, 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建立, 形成规范核算、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升服务质量的一个新型财务组织, 从而达到财务管理、创造价值、风险控制能力的全面提升。

通过财务共享驱动业务管理, 组织再造、流程再造、系统再造, 从而达成业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集成化, 实现管理模式的移植, 解决集团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优化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集团内部所有经济活动流程将更加高效、透明化和敏捷, 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分配, 避免了在原先传统的分散处理模式下资源闲置的现象, 对集团资源优化配置。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 集团的财务组织将转型为战略财务、专家财务、共享服务、业务财务等四大方向, 财务将更精细更专业化服务于企业管理方方面面, 从而使更多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中解脱出来, 能够为公司高层领导的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决策支持, 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与竞争力, 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 使集团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财务价值创造。

2. 财务公司

经过集团公司28年的资金结算中心模式的实践, C集团已在资金集中管理和资金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2016年上半年, 集团整体平均融资成本为4.36%, 与目前银行的基准利率持平, 体现出C集团的资金运营能力。目前, 集团正在筹建设立财务公司, 通过加强部门、产业协同, 共同打造集团化资金管理平台, 实现资金互联互通, 创新融资新模式, 打造“产融结合”的新时代。集团通过财务公司的成立, 能促使集团的资金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从整体上降低了集团整体财务费用, 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 集团资金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和增效, 提高集团整体效益, 支持集团战略发展。

3. ERP系统

随着SAP在集团范围内应用、优化资源计划、信息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系统, 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 实现集团内数据共享, 通过理顺和规范业务流程, 系统自动完成数据处理, 大大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提高财务效率, 为企业及决策层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 及时提供企业动态的财务数据并协助进行决策, 有效地支持集团战略发展, 提高管理效率。

(五) 强化风险管理, 构筑立体式的风控体系

以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靠成本, 现在是靠科技创新, 随着创新进入新常态, 风险管理也将越来越重要。财务系统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部门, 有必要优化集团风险管理模式, 重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从资金风险、税务风险、政策风险、投资风险、披露风险等重构风险控制体系。做到守牢财务底线, 控制经营风险, 聚焦投资风险, 杜绝系统性风险, 支持经营发展。

1. 集团全方位防范

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下设审计部进行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投资等全方位的审计监察;集团财务下设专门的财务稽核组, 对下属产业、企业进行内控制度流程的建设与执行, 财务政策、制度的完善与执行, 年度绩效目标全面检查等;产业财务、企业财务从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入手, 做到每月业务管理回头看, 强化一线的风险防范, 构筑三级立体式的风险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稳健经营, 杜绝系统性风险。同时, 端到端进行动态指标监测,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外部审计、联合检查等举措, 诊断产业及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及时对产业及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总结和评价, 多围度、多角度地审视和挖掘风险, 保障体系的完善和风险管控的实效。

2. 产业及企业常态化防范

财务风险管控前置业务前端, 修订及完善制度、优化流程, 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控制经济风险, 加强事前决策与管控, 从源头上规范经济活动行为, 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防范财务风险发生。加强财务内部稽核及企业风险自查等举措,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原则, 财务风险管控决不留“死角”, 创新风险管控模式。

(六) 加快财务组织转型, 加强战略会计人员培养

面对集团战略转型升级需求, 必须有强有力的财务管理手段作为支撑, 财务组织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必须围绕集团战略发展, 实现财务价值创造为目标, 主动思考, 创新思维, 加快财务组织转型, 形成四个领域专业化的管理, 将财务组织划分为集团战略财务、专家财务、业务伙伴财务和共享服务财务。

战略财务:能够明确集团战略目标及发展方向, 着重于战略的规划布局能力, 资源的整合、配置和引进能力, 制定财务阶段性发展规划, 为集团董事会提供决策支持, 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及规章制度。专家财务:能够为收购兼并和战略联盟的决策提供支持, 做好税务规划及现金管理, 组织审计和风险管理。

业务伙伴财务: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分析经营结果, 做好计划和预测, 时刻监控经营业绩动态。

共享服务财务:主要是会计核算、资金收付、管理报表、财务信息管理和财务报表等工作。

为满足集团战略发展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加强财务组织队伍建设, 加快财务组织结构转型, 更好地支持集团战略转型、助推集团战略落地。笔者所在集团按照董事长提出的“引进加强、调配优化、培训提高、落后陶汰”16字方针, 目前集团财务系统共有财务人员308人, 其中高级会计师以上10人, 中级职称48人。具体来说通过文化引领, 团队打造, 能力提升三大方面展开。文化引领主要围绕多元化文化整合、赋能组织打造、学习型组织构建等;团队打造主要围绕敏捷团队打造、外部智库借力、跨界运筹团队构建;能力提升主要围绕思维提升、金融创新、资本运作能力提升、领导力提升等。

基于整体能力提升, 采取了四大策略, 即能力评价, 评价现有产业或直属企业财务组织能力, 提出优化能力配置建议;引进加强, 引进具有资本运作、金融投资等高端综合性人才;借力外部资源, 如投融资机构、商业学院等;培训提高, 构建多维度、立体式的培训体系, 如化工特训营、物流财务专项培训方案、金融和税务等专题分享;外部标杆企业的交流学习等;机制驱动, 内部人才流动机制, 择机多岗锻炼;运用个性化机制打造自驱型组织。

五、结束语

总之, 财务转型要为集团创造价值, 那么财务人员就需要扮演好资源协调者的角色, 战略管理会计作用会越加明显, 逐步将成为集团战略发展的合作者和管理者, 并将财务职能的触角和视角放在经营的前端, 提供增值的财务服务, 发挥财务价值创造能力, 完成集团转型升级的终极目标和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胡鑫.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税研究, 2016.

[2]姚远.浅析现代企业财务转型升级的路径[J].战略研究, 2013.

[3]何宇城.试论财务战略转型[J].管理研究, 2015.

[4]李苹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J].会计研究, 1999.

[5]王化成.试论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 1997.

[6]温艳萍.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J].财务与会计, 2001.

优化升级方向 篇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调结构、促转型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要求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转型、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型、增长方式向低碳高效转型,实现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协调推进,保持先行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筑企业处于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必须顺应市场变化,加快推动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

2 建筑行业面临全面结构升级的重大挑战

2.1 绿色建筑的要求提上日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新建工程的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全行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绿色建筑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这对建筑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场环境保护措施需要大大加强,噪声、渣土、建筑垃圾、粉尘等问题的管理也得到高度重视,这无疑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管控难度,同时提高了成本。

2.2 高成本时代全面到来

随着土地、房价、原材料、能源、人才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上涨已是必然趋势,这是一直困扰建筑企业的严峻问题。农民工的短缺加大了劳务队伍的博弈,工资、福利上涨必定是建筑企业不得不长期面临的问题。建筑企业一方面针对农民工短缺问题应建立起长期的工人培养机制,拥有自己队伍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大机械化施工、装配式生产施工来减少工人的用量。

2.3 社会责任压力与日俱增

保障房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社会公益性的建设在商业建设中比例会大幅上升,这类社会公益性的建设必然要求参与其中的建筑企业“让利”,体现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

2.4 行业微利情况不会改变

建筑业依旧是低门槛的行业,长期以来的“过度竞争”,造成了建筑企业利润微薄,在承接项目中“带资”“垫资”情况普遍。从客观看,微利也是市场经济中行业的必然走向,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必须走创新之路,去打破当前的现状。

3 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3.1 建筑企业信息化转型

我国建筑业是一个粗放型的行业,劳动生产率、能源、资源利用率低已严重制约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要学会运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和BIM技术,走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提高能源资源的统筹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

3.2 建筑产业现代化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质是对建筑市场体系和建筑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到组织管理科学化,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建筑企业要积极适应产业现代化建设,首先要逐渐掌握工业化的建造技术,这是建筑企业成功转型的灵魂;其次在向建筑产业现代化转型时,一定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摒弃现有的“以包带管”模式,要以工程总承包为龙头,实行一体化、专业化、现代化管理模式。建筑企业牢牢抓住这两点,一直坚持下去,就能够实现发展的目标。

3.3 建筑员工职业化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从业人员中70%以上是农民工,一方面农民工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工整体素质水平低下,技术水平偏低,这对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和新一轮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要全面提升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和认证,建立长期的工人培养制度,保证建筑企业有自己的核心队伍,在解决劳动力成本高的同时,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筑企业转型。

3.4 建筑产品绿色化

在国家重视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企业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加强适宜技术的运用,遵循被动技术优先,主动技术优化的技术路线,追求建筑全寿命周期效益最优。将绿色节能和绿色建筑的理念贯穿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从建材、设备等的生产到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改造、拆除的全过程,降低建筑物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对于环境的不良影响,走高技术含量、高效率、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可持续发展打造成建筑企业的竞争优势。

3.5 建筑企业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工程建设市场进行了深刻变革。业主建设工程服务需求逐步提高,传统的承包模式逐步被工程总承包模式(EPC)和项目管理服务(PM)等方式取代,BOT、BT等项目融资方式也越来越多,这极大发挥了企业在资本运营、建筑设计、物资采购、新技术应用和施工管理等一体化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要求建筑企业立足全寿命周期理念,加强项目前期策划和项目后期运行管理,在纵向整合价值链资源,满足业主需求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建筑企业全过程的综合承包能力。

4 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

4.1 注重建筑企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所谓顶层设计是指围绕企业的使命、远景展开,有结构支撑和功能支撑的框架。建筑企业处于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战略作为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要站在战略角度把握未来。建筑企业要逐步完善多元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国际化战略等经营战略,健全人力资源战略、科技创新战略、财务资金战略、信息化战略等职能战略,加快落实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更高更远的战略目标引领企业向前发展。

4.2 加强战略联盟协作,适时进行战略重组

所谓战略联盟是指独立的组织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战略联盟是通过合作伙伴而非内部增值来提高企业的经营价值。建筑企业应逐步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等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逐渐形成有较大市场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盟。

4.3 转变生产管理方式,加快建筑工业化步伐

建筑企业要构建科学的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改变粗放式的管理现状,实现项目精细化、企业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另外,建筑企业要提升建筑产业现代化意识,从构件部品化、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到管理科学化,最终实现建筑产品绿色化和建筑生产工业化。

4.4 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和有效手段。为此,建筑企业要加强技术研讨与交流,向先进企业学习,切实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的推广应用,尽快实现相关核心技术的新突破,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健地发展。

4.5 人才强企,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筑企业要尽快开展人力资源提升活动,更新视角,重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学会运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更新理念,把“以能为本”和“以人为本”整合起来,充分考虑员工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将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战略化、科学化、信息化提升,以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4.6 转变经营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筑企业要尽快适应环境和竞争的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来实现战略转型:一是改变观念,建立与绿色建筑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二是进行绿色设计,奠定绿色建筑的基础;三是推行绿色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四是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这4方面的努力,使建筑企业在强调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在建筑产业现代化、信息化、建筑产品绿色化、建筑员工职业化以及建筑企业投资运营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要想在这种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来适应环境,在战略角度上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不断转变生存管理方式,转变经营理念,加强技术创新,重视人才培养战略,全方位地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对建筑行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针对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总结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5大发展方向: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建筑企业员工职业化发展;建筑产品绿色化;建筑企业投资运营一体化发展。依据建筑企业发展方向,提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优化升级方向 篇9

1、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早在“十一五”初期, 我市新能源产业就开始起步。经过几年发展, 我市风电产业初具规模, 东台、大丰风电场已有装机30万千瓦并网发电, 已有亿元以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18个, 总投资247.6亿元, 盐都、阜宁两县 (区) 风电装备产业初具规模。光伏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已有盐城市第一中学屋顶光电项目、宏大集团屋顶光电项目和亭湖区行政中心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争取到国家财政补助资, 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东台尚德地面太阳能电站项目和阜宁屋顶太阳能电站项目11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江西赛维、浙江昱辉各2兆瓦地面电站及响水响亮0.5兆瓦“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已获国家批准, 可望得到6000多万元国债资金扶持, 近期将开工建设。亭湖伯乐达光伏电池项目30条生产线已建成2条, 形成年产40兆瓦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 盐都宏大集团单晶硅项目形成生产能力720万片, 阜宁特华多晶硅项目形成年产300吨太阳能级、电子级多晶硅生产能力。生物质发电稳步推进, 射阳国能、亭湖国信两个秸秆发电项目建成投运, 装机容量5.5万千瓦。亭湖丰基铝电秸秆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万千瓦, 即将投产。江苏永林油脂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是全省第一批生物柴油项目, 目前项目已建成试生产, 即将通过验收。

2、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近年来, 我市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发展, 加大落后生产能力、用能设备的淘汰力度, 加快实施节能减排技改项目, 狠抓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 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督管理,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08年和2009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均在5%以上, 全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可望提前实现。

3、低碳经济初具规模。

从碳排放交易来看, 目前我市已有两个成功的碳排放交易项目, 均属新能源领域。一是东台国华风电CDM项目, 2008年7月份该项目通过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减排量注册, 成功将碳排放权出售给法国电力, 协议每年出售减排量为16万吨二氧化碳, 每吨价格9欧元。目前, 国华风电已经出售2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权, 收入近2000万元。另一个是射阳国能生物质发电CDM项目, 该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 联合国注册机构正在进行核查, 预计12底通过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减排量注册。射阳国能已与欧洲一公司谈妥每度电7.4分钱, 核定年发电量为1.8亿度。成功出售后, 预计年收入1300万元左右。大丰风电场CDM项目正在与有关方面洽谈, 一旦项目竣工, 可望很快获得注册。

二、盐城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条件

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 打造江苏沿海新能源高地, 是我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

从资源优势看, 我市处于我国南北和海陆气候过渡地带,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从风能资源看, 江苏沿海是国家规划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 盐城是江苏沿海风电基地的主阵地。盐城沿海风电可开发总量1470万千瓦, 其中陆上170万千瓦, 海上1300万千瓦, 占全省风电可开发总量的2/3以上。从太阳能资源看, 盐城市太阳年总辐射量500-540KJ/㎝2?年, 日平均日照峰值时数可达3.98, 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Ⅱ类地区。我市风电、光电资源可实现优势叠加, “风光互补”使得资源优势更加明显。从生物质能看, 我市年产生各类秸杆600-800万吨, 秸杆资源十分丰富, 可用于发电供热等, 秸杆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未来还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从发展前景看, 我市新能源发展空间广, 预计到2020年, 全市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600万千瓦左右。据此测算, 通过发展新能源我市年节约标煤1200多万吨, 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00多万吨, 我市单新能源产业就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0-60%。我市碳排放交易项目多, 我市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沼气等领域均可包装碳排放交易项目, 新能源领域的CDM项目可为我市争取到大量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 测算下来, 到2020年, 我市每年碳排放交易额可达15亿元左右, 这笔资金的投入将对我市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发展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我市滩涂湿地潜力大, 湿地是“地球之肺”, 具有极强的碳汇作用, 能有效滞缓二氧化碳释放过程, 如果遭到破坏, 就会由“碳汇”变成“碳源”。最近国内一项研究报告, 根据湿地减碳作用及其功能, 对我市沿海滩涂湿地作出估价, 据初步评估, 我市每平方公里天然湿地生态价值为3330万元, 全市滩涂湿地生态价值达1500亿元。

三、促进盐城低碳经济加

快发展的建议

1、强化组织推进, 把发展低碳经济

作为事关我市结构调整、事关盐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当前, 正值思考2010年工作、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刻。“十二五”将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起点, 低碳经济将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 据了解, “十二五”规划要将碳减排作为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在这种情况下, 应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大举措, 因势利导, 抢抓机遇, 积极谋划, 尽快启动, 掌握发展低碳经济主动权, 使我市低碳经济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要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经验, 抓紧组织研究制定全市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低碳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或行动方案, 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全市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要把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市的重点内容, 纳入全市经济工作重点和“十二五”规划之中, 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 列为各级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 加快营造有利于对外开放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氛围。

2、强化重点突破, 大力培植具有盐城特色的低碳型产业和龙头企业。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减碳产业。我市应按照打造江苏沿海新能源高地和全国环保产业基地要求, 重点培植风电、光伏和环保等产业。在风电产业上, 加快陆上和海上风电场建设, 加快风电产业园建设, 重点培植华锐、汉德等风电龙头企业。在光伏产业上, 加快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 以光伏电站带动光伏装备制造业发展, 重点培育壮大赛维、昱辉、盛发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竞争力强的光伏发电和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在环保产业上, 加快建设环保产业园, 重点培育吉地达、中科环保等一批龙头企业。要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及信息产业为核心, 培育壮大具有一定规模的低碳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低碳科技服务业、低碳旅游业等优势服务业, 规划建设低碳教育展示场所。推行清洁生产, 完善清洁生产政策标准, 培育一批二氧化碳“零排放”企业, 对超标排放和排放总量较大的企业, 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发展低碳经济, 开发区应是重点, 要把开发区打造成为低碳经济示范区。开发区本身的发展规划与项目实施应当遵循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 开发区项目开发更多地引进低碳产业。市开发区要在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同时, 积极争取国家在盐城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和试验区”, 打造“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沿海县 (市) 要以沿海开发战略实施为基础, 以新型产业发展为支撑, 通过引进风能发电技术和建设能源农场等方式, 提高我市沿海经济区的清洁能源比例, 建设我市沿海低碳经济区。目前, 北京、上海、广州、南昌、保定、无锡等城市已开始低碳城市试点。我市要积极申报创建低碳城市试点市, 抓紧组织市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局、环保局等部门制定工作方案, 向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申报低碳经济发展示范项目, 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以及国际资金资助。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就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技术、应用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并从税收、信贷、土地、产业等方面, 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给予扶持激励政策。要建立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低碳产业项目、环境保护项目、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与应用, 推动低碳技术市场的发展。我市可依托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园组建区域性的低碳经济研发、交易、推广中心, 并成立产学研合作的低碳经济研究院, 积极开展低碳项目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

3、强化宣传教育, 营造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优化升级方向】推荐阅读:

产业升级的方向08-13

农网升级10-20

升级影响10-21

升级05-15

全面升级05-24

升级培训06-17

升级机理08-12

升级利用09-13

升级机制09-21

绿色升级09-22

上一篇:江西苏区下一篇:主动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