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升级转型

2024-06-12

装备升级转型(共12篇)

装备升级转型 篇1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社会需求弹性大、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等特点[1]。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环节。

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了中国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由制造业低端向高端转变”的发展目标。这为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和发展机遇。

1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母机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比较齐全、规模较大、具有相当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发布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快了发展速度,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了举世瞩目的装备制造业大国。装备制造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的比重高达20%以上。上世纪90年代,当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7.8%时,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17.6%,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9.8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8.3万家,工业增加值2.3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资产总计达7.3万亿元,利润4536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25.1 %和24.1%[2]。

据统计,2006年国内自主创新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占制造业总数的51.24%;装备制造业引进国外技术支出占制造业总量的55.93%;技术消化吸收支出占制造业总量的65.45%;新产品生产及专利新产品产值占制造业总量的66.53%;新产品销售收入制造业总量的65.81%[3]。这些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于其他制造行业,带动了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全国贸易出口额的提高。

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装备的重任,带动性强,波及面广,其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其他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而且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用先进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手段。因此,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国民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接轨提供了保证。我国装备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已经开始。因此,了解世界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趋势对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1 产业集群化

龙头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是当今世界装备制造业的一大特色。企业的集群化发展,细化和优化了产业链的分工,促进了产、学、研、用、金的结合。由于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各自优势,大大缩减了产品开发和制造的成本,因而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促进了地区制造业平台的形成。比如美国硅谷的电子设备产业群、德国索林根的刀具产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产业群等,都是世界上较为典型的产业集群。

2.2 行业信息化

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产品制造过程的信息控制,来实现产品制造的高速、精密、智能、简便,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经过信息化改造的装备制造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不再单单依靠体能和机械能,而是以智能为主导的全新工艺。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通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运用CAPP、CAM、CAD及PDM等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生产;通过在企业管理中运用MRP、MRPⅡ及ERP等信息管理技术,使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利用CMIS等计算机综合集成制造系统,实现企业的信息集成、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一体化;通过网络技术,将企业内部信息扩展,实现企业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2.3 服务经济化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将产品的开发、生产、售后服务、报废和回收的过程全部纳入服务范围,使产品服务由单纯的售后服务,扩展到广义的服务经济。装备制造业进入成熟阶段以后,用户对产业的需求主要是服务。目前,欧美装备制造业市场构成的40%以上、利润构成的60%以上来自于服务收入。服务不仅有利于产品保持品牌的特色,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保持了客户源,延长了企业的产业链,获取到更大的产业利润。国外装备企业越来越重视依靠服务来扩大经营的增值空间,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不仅为自己的用户,而且为竞争对手的用户提供服务。该公司把服务作为一个独立部门经营,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其海外工程承包总额的70%。

2.4 产品品牌化

产品有了品牌,就有了定价权,这不仅仅是表现了产品的质量,最主要的是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利润的扩展能力。德国工具制造商Stihl生产的世界上最昂贵的专业手锯,单把市场售价高达2300美元,其原因除本身质量可靠外,更得益于“德国制造”的品牌效应。

3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保持了几年的高速增长,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强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基础制造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从制约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角度看,下列问题还比较严重。

3.1 企业集群度和自主创新能力低

我国装备制造业生产尚处于单机自动化或刚性自动化阶段,简单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企业各自独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国际级大型企业集团;没有形成为大型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制造群体;零部件制造企业实力和配套能力弱。根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平均为79%左右,其中机械、冶金、建材等基础装备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仅为20%左右,可见,我国制造业产业低度化问题仍十分突出。

另一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工艺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普遍不高,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相对较低。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典型调查数据,我国机械装备主导产品的技术来源中,自主开发产品与引进技术产品大体为6∶4;在重大设备研发中,原始创新不多,尤其是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大部分依赖国外,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技术更新速度缓慢,设备陈旧老化。上世纪90年代,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为66.4%,主要机械产品技术来源57%依靠国外[4],多数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技术依靠从国外引进,原创性技术和产品极少。

3.2 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配套服务的理念

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投资分散、重复布局随处可见。传统和大路货产品生产能力猛增,致使不少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供过于求;同时,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能力又严重短缺,致使国外机电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一些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已达30%。除为基础产业提供的重大技术装备多数源于进口外,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其他产品进口份额也已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差,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长。

企业的对外服务理念陈旧,缺乏国际化的创新思维。大多以产品的售后服务为主,缺少集团式的系统连锁服务组织,市场逐渐被大型跨国集团公司以其强大的攻关能力和集团式的服务所攻占。

3.3 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牌竞争力不强

我国装备制造业已有不少中国名牌产品,如工程制造业的徐工、柳工、厦工、山推等,已经进入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列。但总体上看,全行业还处于代理加工、贴牌生产为主的加工制造阶段,自主品牌少,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我国企业由于人才、技术、投资、设计、开发条件的制约,大多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设计风格。普遍存在产品设计能力比较低,不能以综合、系统的理念,实现产品的现代化、个性化设计;不能通过制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个性化强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

另一方面,早期一些中国企业利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希望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实现引进、吸收、再创新,效果大多不理想。因为在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中,产品设计、产品工艺、产品规划等大权一般为外方控制,中方很难实现消化吸收。由于外资的大量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些自主品牌,有的已经消失,有的穿上了洋外衣。如上汽与德国大众合资后,“上海”牌轿车就消失了。跨国公司凭借“500强”的地位和强大的攻关能力,廉价收购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优质资产和独有品牌,造成了我国企业自主品牌的大量丢失。2006年我国8.3万多家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中,进入世界500强的只有一汽和上汽,可见,我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远落后于全球同行业的一流企业。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科技立法和产业技术政策的制定,提高国家对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调控力度

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立法强度,这一点对于促进投资规模大,转型难度大,外资投入多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尤为重要。要通过科技立法和制定产业技术政策,把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规划强制落实。围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强项进行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与重组。打破部门垄断,加大企业间重组、并购力度,建立起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体系;按照全球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大力支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大批以“强、精、专”为特色的配套企业集群。压缩过剩的、落后的生产能力,依法加大对资不抵债、没有发展前途企业的破产力度。

4.2 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聚,保证市场调节作用的有效发挥

严肃执行国家已经出台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布局建设,国家应在资金、资源、技术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鼓励建设国际上知名、各具特色的若干装备制造业集中工业园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合理的市场运行规则,保证企业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行为,形成平等、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4.3 发展中场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系统和总成套能力

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是培育和壮大零部件配套产业,提高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使行业服务由服务产品向服务经济转变。破除传统的分割体制,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在大力提高单机技术水平、质量和性能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系统成套能力,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零部件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中场产业,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组建一批具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装备承包公司,形成几家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实力的装备总承包商或大型供应商。

4.4 转变技术创新模式,引发企业家的创新激情

通过制定一系列促进、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金融、税收、知识产权、品牌保护、政府采购等政策,引发企业家的技术创新激情,鼓励企业家们自觉建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完成一批关系到装备制造业长远发展的重大研发项目。

4.5 加强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官的紧密结合

跟踪世界装备制造技术的前沿,有重点地组织科学技术攻关,力争在世界装备制造业应用领域掌握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起高效协调、符合国际惯例的“产学研官”一体化体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认真贯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工作方针,在积极引进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关键装备技术、配套零部件生产技术的同时,努力实现国产化,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由引进技术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

摘要: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加强科技立法、制定技术政策和规划引导,发展中场产业,转变技术创新模式,引发企业家技术创新激情等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叶猛,屈贤明.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J].中国科技投资,2008.12

[2].张国宝.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问题[J].求是杂志,2008.8

[3].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年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徐建平,夏国平.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8.10(下半月)

装备升级转型 篇2

为加快推进国际旅游休闲中心而奋斗

——2013年杭州市旅游工作回顾与2014年旅游工作思路及举措

一、2013年旅游工作回顾

2013年是我市旅游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从全国形势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旅游法》、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这对于杭州依法强旅、旅游强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市上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旅游行业艰苦奋斗、奋发有为,鼓足精气神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也客观看到,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国内雾霾、禽流感疫情以及高温天气、政府三公消费控制等多重因素制约,旅游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年来,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仍取得较好的业绩。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15.19%;国内旅游人数940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3%;国内旅游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17.29%;入境旅游人数316万人次,同比下降4.57%;旅游外汇收入21.6亿美元,同比下降1.87%。归纳2013年旅游工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旅游拉动消费成效显著。从2013年10月1日起,我市发行杭州通〃旅游消费卡成为全市涉及面最广、工作最为繁重、影响力最深远、也是举全市之力最重要的一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创新举措。截至去年底共销售旅游卡10万张,实现充值18.9万次,充值金额1.39亿元,实际消费33.7万人次,2旅”、“文化演艺之旅”、“运动休闲之旅”、“购物之旅”和“茶文化之旅”等旅游线路,千方百计抢占高铁游市场。

三是《旅游法》宣贯落实迅捷。我市及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旅游法>实施方案》,启动《旅游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依据《旅游法》制订了《旅游合同》(范本),并印发行业广泛推广实施。对需要“立、改、废”的法规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旅游法》的政策措施、配套文件,制定印发《 旅游法自由裁量规则》,组织开展《旅游法》专项执法和“一日游”专项检查,全年共实施行政处罚5起,发出责令改正(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25份,查处违规带团导游148名,IC卡扣分438分。全年受理旅游投诉1266起,办结率、反馈率、满意率98%以上。坚持不懈推进旅游目的地常态化联合执法,对重点区域欺客宰客行为保持高压整治态势,杭州连续三年保持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前8位。

四是旅游投资保持百亿规模。去年全市实际完成投资117亿元。按项目类别看,宾馆酒店22.96亿元,大型综合体44.05亿元,商贸购物14.25亿元,特色街区和自然景区分别达11亿元,旅游基础设施6.8亿元,历史古迹2.3亿元,温泉养生0.85亿元。按区、县(市)来分,萧山区34.39亿元,江干区14.48亿元,淳安县12.28亿元,桐庐县11.27亿元,上城区10.4亿元,下城区、滨江区也超过4.5亿元,西湖风景名胜区3.52亿元,其它区、县(市)均在2亿元左右。按项目实际投资额来看,超亿元的项目有26个,其中像湖滨国际旅游综合体、萧山湘湖景区建设工程、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桐庐县潇洒休闲运动公园旅游综合体等旅游项目投资力度大,前景十分看好。去年有10个旅游大项目已完成全部项目投资。我市还推进了一批示范性、创新性较强的新业态项目,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如尚城1157旅游综合体、武林路时尚女装街277皇后公园、杭州西山光明寺运动休闲公园、塘栖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深澳古村落旅游开发项目、河桥古镇慢生活街区、青芝坞休闲旅游慢生活特色街区、湖边邨精品酒店、“隐居西湖”民宿等,成为创新、融合及协同发展的典范。在今年1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旅游投资竞争力研究报告》中,杭州获得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城市排名第三名,休闲旅游投资竞争力和综合旅游投资竞争力城市排名第一名。

五是“美丽杭州”建设初显成果。为全面贯彻落实城乡统筹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杭州”建设的战略部署,由我委牵头起草并由市政府印发实施《“美丽杭州”旅游休闲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计划》围绕全市旅游休闲业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打响最美杭州品牌、丰富旅游休闲产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共推淳安先行先试六大方面共推出了31条工作举措。一年来,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明显,淳安县成功创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西湖区蒋村街道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强镇(乡、街道),玉泉社区(青芝坞特色村)成功创建浙江省特色旅游村;临安成功创建清凉峰省级旅游度假区,富阳市新沙岛景区成功创建4A景区,桐庐县江南古村落、余杭区良渚玉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3A景区,余杭塘栖、临安太湖源、河桥古镇、江干钱江新城创4A已通过省旅游局初审;全市新增“三江两岸”绿道119公里,建成驿站10处,建成旅游码头13个,主城区绿道北线贯通。

6少了收入反而增加了,那更是能耐。他还指出,旅游业要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消费群体、企业和政府都要从观念上做出一些改变。为贯彻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最近国务院正在起草“促进旅游消费意见”,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旅游业的综合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去年12月27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决定》作出“围绕推进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形成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体制机制”重大决策,成为“十大举措”(简称“杭改十条”)之一。全会要求,加快推进旅游与时尚、休闲、会展、特色产业等融合共生,培育消费新增点,拉高消费贡献度。要求2014年要制定出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向旅游观光、休闲保健、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转型,着力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这些重大决策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杭州旅游业的远见和决心。

㈡拓展空间,探索当前旅游业发展出路。综观旅游业发展势头好的旅游目的地,一个共同的特征,旅游市场能适应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的变化,尤其在少数人高端消费被遏制和公务活动锐减的消费时代,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旅游经营者都要适应这一时代变化。谁在经营模式上调头快,谁就能抢占市场份额。具体表现在:一是旅游目的地将更加开放。随着散客化、自由行、自驾游、城市旅游和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越来越多的进入目的地公共场所,参与到老百姓的常态生活中,城市和乡村开始成为散客与本地居民共享的生活空间。二是旅游者品味要求将越来越高。散客化、自助化、智能化等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强,休闲游将会得到显著增长。三是旅游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游客对城市旅游综合环境也更为敏感,对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四是旅游新业态成为市场主角。高端宾馆饭店将持续受到影响,新型民宿业、主题酒店、特色餐馆、乡村旅游成为新宠;传统旅行社业也将因在线旅游业务的扩张而受到影响。旅游景区将凸现换代升级。五是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政府将从政策指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综合协调等方面推进杭州市旅游全域化发展。

㈢找出差距,明确当前旅游业努力方向。旅游业是杭州的优势产业、龙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十年来,杭州旅游业立足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旅游发展在许多方面成为全国标杆型城市,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正视自身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一是发展理念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往存在重游客人数轻人均花费、重项目投入轻产品升级、重营销投入轻绩效评估、重GDP增幅轻游客体验感受。二是产业融合的差距。体现在旅游与商贸、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会展的融合度还不高,产品融合的叠加效应不明显。三是项目投入的差距。随着政府旅游项目投入的减少,民营企业后续投资的乏力,我市在如何吸引企业家来杭旅游投资方面还缺乏紧迫感。四是产品结构的差距。来杭游客基本消费(交通、食宿)仍占据总花费的66%,拉动社零增长的非基本消费(购物、娱乐)比重处于旅游消费结构的国际最低警戒线,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速度远远滞后于观光产品。五是环境容量的差距。杭州近郊、远郊的游客分担率严重不足,旅游旺季严重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而周边素有江南文化底蕴的旅游吸引物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

10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在行业管理层面,认真贯彻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将旅游部门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放权于市场、放权于基层、放权于协会(中介组织),同时不断提高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在机关层面,优化机关内部机构设臵,改变行业指导方式,改进营销推广方式、改进旅游统计方式、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改进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进办展办节方式等,建设服务型机关。在企业层面,推动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支持市商旅集团建立混合型旅游产业集团。扶持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组织旅游行业民营企业参加各类经贸交流活动,为民营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服务。

㈡突出重点,突出旅游与休闲、文化、会展的融合。这既是杭州旅游产业融合的重点,也是杭州产业融合的特色与优势。从今年起到2017年,通过部门携手、市县联合,推出一批示范性强、附加值高、辐射力强的旅游产业融合扶持项目。一是推出7条休闲特色街区。重点打造建国南路中医街(上城)、新安江“双江”特色休闲街、临安锦北美食休闲特色街、中国御茶街(江干)、皋亭山休闲旅游特色街区、孩儿巷婴童特色街和运河塘栖特色街区群。二是大力培育会奖旅游市场。力争聘请杭州市会奖旅游大使50名,容纳1000人以上的会议场所10个;召开国际会议20个以上(ICCA组织统计标准)。三是做强旅游演艺市场。重点提升“宋城千古情”、“吴越千古情”、“印象西湖”、“西湖之夜”旅游演艺品牌,新创“良渚印象”、“径山禅茶”、“新安江之夜”大型旅游文艺节目;重点开发“杭州丝绸文化之旅”特色旅游产品,推动龙头文化休闲旅游企业上市,培育4-6个品牌市场演出团体。四是建设旅游产业融合基地。重点推进千岛湖啤酒休闲园、建德汽车越野运动基地、余杭运动休闲集聚区、萧山达利丝绸产业园、千岛湖游艇帆船俱乐部、富阳龙门山休闲综合体、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富阳)、临安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五是提升杭州特色节庆品牌。重点举办西湖龙井开茶节、咖啡西餐节、足浴文化节、天目源茶文化节、西子美丽节、亲子杭州休闲文化节、杭州骑游大会、西湖登山节、横渡钱塘江、开步节等十大特色节庆品牌。希望各相关区、县(市)和有关部门根据市里确定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行动计划。

㈢拉高标杆,推进“国际游客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就杭州而言,没有旅游国际化就没有城市国际化。今年将围绕国际散客旅游无障碍建设标准,不断提升杭州旅游城市品质。一是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年内力争开通直达美国航线,争取杭州对持有第三国签证的外籍人士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二是扩大杭州旅游消费卡的使用覆盖面。为方便散客自由出行和小额支付,深度体验杭州,杭州旅游消费卡要扩大使用商家,包括更多的社会餐馆、民宿、超市、娱乐场所,同时向五县(市)延伸。三是优化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和完善五县(市)旅游集散中心,实现杭州旅游集散中心与五县(市)旅游集散中心线路互通、客源互送、业务互联;完善火车东站城市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提供游客汽车租赁、咨询等多功能服务;完善星级饭店汽车租赁服务体系。加快区域内公共交通设施建设,314立重要会议来源渠道的营销机制。四是放大国内投入。重点做大做强高铁旅游市场;积极启动2014“美丽中国游”和“中国旅游日”活动;继续打造推广“三江两岸”黄金旅游线;加强国内专题市场营销;实施好“中国智慧旅游年”相关主题活动。今年要充分借助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契机,主动牵头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建立旅游营销联盟,推出中国大运河旅游线路并争取纳入国家重点推广旅游线路。

全年市场营销将更加强化“一盘棋”理念。一是抓资源整合。近年来市县携手在央视投放大杭州广告取得不错的效果。今年要加强市本级与区、县(市)及旅游企业的三方合作,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合力促销的良好局面,发挥资金的最佳效应。二是抓活动的整合。旅游节庆在旅游市场宣传推广中一直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以往每年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达100多个,但也存在着内容同质、时间重叠、特色不明显、市场效果欠佳的问题。我们要借助规范和清理各类庆典活动的大好契机,保留并提升主题明确、特色明显、成效共享的旅游节庆项目,努力打响杭州旅游节庆品牌。三是抓平台的整合。要善于“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利用好文化、新闻、商务、外事、农业、体育等部门平台,强化旅游与历史、商品、工艺美术、新闻、体育、商务等元素的融合,放大旅游市场营销的综合效应。

㈥转变职能,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旅游部门要弱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旅游新业态引导和服务标准的制定与规范。这几年,杭州住宿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旅游部门要不断创新理念与手段,关注连锁经济酒店、主题酒店、民宿、青年旅舍等社会酒店的成长,建立社会酒店联系制度,出台社会酒店服务规范。标准化建设是转变政府工作方式、竭诚服务企业的有效手段。市委《关于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探索现代旅游业发展标准化新机制,创新全要素旅游目的地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模式”。全市将逐步成立政府层面的旅游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专家层面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民间标准化培训辅导推进机构,指导和支撑杭州旅游标准化建设、机制及其管理模式的创新。今年将突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主题,以智慧旅游为载体,标准化建设为内涵,打造杭州旅游标准化建设网页,宣传智慧旅游与标准化工作。同时推广国家级千岛湖景区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省级西溪湿地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成果;启动深澳古村落景区旅游服务业、旅行社服务网点标准化等试点工作,年内至少各培育一个国家级、省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㈦主客共享,启动2014年杭州旅游进社区活动。以“乐游杭州〃和谐社区”为主题,以便民、惠民为目标,针对杭州、上海、南京市场,全面构建规模化、信息化,操作性和延展性强的社区旅游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旅游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旅游信息、产品、服务机构进社区。鼓励支持品牌旅行社走进社区服务市民,号召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到更多的文化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政府支持引导,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旅游活动;组织县市旅游进社区;引导旅行社与社区进行对接,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旅游服务;整合旅游、民政系统公共服务资源;派发各类旅游宣传手册;联手华数在条件成熟社区服务中心增设

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篇3

关键词:哈尔滨;装备制造;转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79-02

装备制造业作为哈尔滨市实力雄厚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带动性强,波及面广,其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其他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而且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但是近几年哈尔滨市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不甚乐观,科学的分析其竞争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国内外要素资源发展哈尔滨市的装备制造业,研究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哈尔滨一直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电站成套设备、精密量仪、复杂刀具、精密高速轴承、直升机、微型汽车等产品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哈尔滨市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的发展战略后,为工业经济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释放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装备制造业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形成了一批以基础设备、成套设备为重点的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涵盖了全部八个行业大类。2011年,哈尔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8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785.5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工业增加值190.7亿元,同比增长0.8%;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39.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1.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9.6亿元;实现利税59.2亿元。

(一)科技基础深厚,研发能力逐步增强

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经政府多年的引导和扶持,研发能力逐步增强,研发投入逐年增多。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哈尔滨市的科技综合实力位居第7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余万人,科研机构37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像哈尔滨工业大学、电站成套所、焊接所、703所、49所等科技实力均居全国领先地位。在核电技术、通用飞机制造、传感器、航空零部件加工、焊接集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二)装备制造企业关联度较高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由于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高,也是其他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已具备一定规模,成为重要的对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有较强拉动作用的地方支柱产业。2006-2011年,哈尔滨市规上装备制造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43.1%、42.9%、39.4%、40.1%、36.1%和20.1%,对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41.8%、22.3%、48.4%、28.9%和25.6%。

(三)投资力度加大,项目牵动力强

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企业对自身发展建设进行了大量投入,2011年完成投资263.3亿元,同比增长43.2%。在2010年哈尔滨市投资超亿元的54个大项目中,有13个项目已经结束,部分项目已经批量生产,到2011年可达产大项目有24项,新增销售收入145.5亿元,如果原有企业均按10%的自然增长率计算可净增加收入88.7亿元。2012年投达产的装备工业项目有65 个,总投资额91.5亿元,投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44 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的销售收入158.3 亿元。这些项目都是拉动装备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装备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将逐步成为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困境

2012年上半年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0.6亿元,同比下降8.2%,低于全市平均增幅1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产值27.7亿元,向下拉动全市规模工业2.4个百分点。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电站设备制造业持续回落。由于受外部需求大幅减少,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电站设备主机及配套企业订单减少,生产下滑。2012年上半年,“三大动力”延续一季度下降势头,但下降速度有所减慢。三户所属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0.2亿元,同比下降27.9%,比同期减少35亿元,向下拉动全市规模工业3个百分点。二是汽车行业产销低迷。随着近年全国汽车产业由爆发式增长逐渐回归到理性增长状态,加之哈尔滨市汽车产业近几年由于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力等多重原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特别是目前国家汽车下乡及省市的扶持政策取消,对微车市场影响较大。2012年上半年,哈尔滨市汽车制造业继续下滑,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6.9%。其中,哈飞汽车同比下降46.3%,东安汽车发动机同比下降16.7%,东安动力下降15.3%。以上三户企业累计比上年同期减少14亿元,向下拉动全市规模工业1.2个百分点。三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发展放缓。2012年上半年,哈尔滨市10亿元以上企业44户,占全市规模工业的60%,其中,有19户下降,比上年同期减少产值84.4亿元,向下拉动全市规模工业7.4个百分点。19户10亿元以上下降企业中涉及装备工业有8户。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全国和全省工业经济增速不同程度放缓,哈尔滨市由于近年来工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慢,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没有尽快发展起来,加之一些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缺少附加值高的产品,从而导致哈尔滨市一些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出现大幅回落。

(二)原因分析

分析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持续低迷的原因,主要在于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主要生产设备的数字化、工艺路线的柔性化程度低;部分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装备,由于技术进步速度慢,优势正在减弱,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速度慢。

1.对装备企业扶持资金投入不足,难以满足企业自主研发需要。哈尔滨市高附加值大型成套设备和高精尖产品的集成创新与成套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少,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而政府每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资金仅几百万元,远远不能满足装备企业自主研发的需求。

2.融资环境不够宽松,新上装备制造业项目贷款较难。2011年投资超亿元大项目中,有5个项目提出项目资金存在缺口,而哈尔滨市各大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的贷款资质要求很高,大多企业都不具备融资条件,很多项目因此进展缓慢。在南方,很多银行为企业融资放宽条件,除了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抵押外,还可以通过企业的应收账款和签订合同等多种途径放贷,融资部门适合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产品开发不够。

3.缺乏总体设计、成套能力的总承包企业。哈尔滨市目前装备制造业已能生产大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单机产品,但是研究院所、设计院、制造企业各自独立,缺乏一批具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大公司,产业的总体规模、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难以快速提高。

三、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进一步明确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定位

哈尔滨市应在认真贯彻《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准确定位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认真制定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基础优势,积极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业先导区,促进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新一轮发展。

(二)继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扶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对重大项目实行预留用地政策,为重点装备制造企业优先解决用地问题。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加大政府对本市装备设备产品的采购,扶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同时,为拓展装备市场,促进先进装备优先发展,建议制定鼓励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和应用示范管理办法,即鼓励和引导哈尔滨市企业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对列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的项目,给予研发投入10%的资助;鼓励和引导哈尔滨市用户积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使用示范,对哈尔滨市用户给予首台(套)设备售价10%的补助;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开展对首台(套)设备的产品质量保险,建立制造商、用户、保险机构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险责任机制。

(三)打造装备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

一是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哈尔滨市农机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有东金集团、美国约翰迪尔(哈尔滨)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和凯斯纽荷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目前,哈尔滨市农机产业重点大项目有9个,全部达产后将新增产值28亿元。二是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核电装备制造业主要以哈电气集团为龙头,哈空调、华优动力、华强电力等相关配套企业为依托,实施哈电集团核电装备常规岛国产化、哈电机厂核电主泵电机制造基地、哈电站阀门公司电站阀门技术改造、哈空调电站空冷系统等项目;风电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红光锅炉、英华电力和龙江重工塔筒生产产业化项目。三是发展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围绕哈飞汽车、一汽哈轻和建成集团等汽车整机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汽车制造本地配套能力,规划和引导产业集聚。此外,通过加快园区建设提升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在推进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时,在区域产业链上,要以整机制造为龙头,以零部件配套为支撑,培育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链条完整、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分工细化,建立完善的配套体系,形成若干个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提高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配套与成套能力。

(四)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企业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与关键总成技术为重点,以掌握核心技术和实现国产化为目标,组织对关键性、前瞻性技术进行重点攻关,着力提高重大装备及配套产品研发技术水平,使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设备产品实现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粗加工向精加工、普通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变。组织协调各专业研究院所、检测机构、工程技术中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学术团体,构建专业分工清晰、服务功能健全、服务方向明确、研企良性互动的服务平台,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知识创新和科技攻关新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

(五)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业大企业集团

装备升级转型 篇4

1. 1 研究现状

国内不少学者在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做了研究,一部分学者从第一、二、三产业变革的角度,分析各个行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研究发现第二产业和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最大,电力、煤等的生产和供应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1]。在对第二产业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发现装备制造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对综合国力有推动作用, 更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影响[2]。能源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分支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尤为明显,有学者按人均用电量的方法预测2020年国家对能源消费的需求[3],当进一步对能源效率进行研究时发现在产业结构变动的初期,其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不能马上得到体现,需要到中期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趋势才能扩大化得显示出来[4]。也有不少学者专注于各具有代表性的省市进行研究,在对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中发现辽宁省存在严重的新能源发展落后、明显低于全国的现象[5],虽然各能源消费量存在着短期的波动, 但是在长期依然处于煤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6]。

1. 2 全国能源消费情况及能源装备制造业状况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供求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在1990年有5219万吨标准煤的剩余,2000年出现了10483万吨标准煤的缺口,到了2009年缺口达到了32029万吨标准煤,能源短缺成为一种上升的趋势。按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缺口将会越来越大[4]。

1. 3 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亟待升级转型

辽宁省作为我国在东北地区的领头省份,是重要的老型工业基地,省内拥有的能源装备制造业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了资本存量和一批国内的行业龙头企业。但是,能源消费量的不断攀升,给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双重挤压以及国内经济转型发展对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压力加大,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辽宁能源装备制造业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单位产值和能耗高、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较大等,因此辽宁省的能源装备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

2 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

2.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玉燕等人对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评价体系设计的主题层为: 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结构优化、智能化率、绿色驱动。我们进行选择和修改后设计了如下的4大主题层。第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目标和主要任务,要将企业向经济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和常规能源投资比率。第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衡量企业是否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准。一个优秀的能源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应该以高技术进行生产制造。技术创新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项目数和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经费占其销售收入比重。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能源装备制造业向低成本、高效率方向发展。其主要评价指标包括: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第四,绿色驱动。绿色驱动是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2. 2 指标体系的数据分析

第一,经济发展。2004年到2013年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从2004年的430. 78万元到2009年的1381. 95万元,再到2010年的2371. 35万元,之后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常规能源投资比率从2004年的0. 1086,2008年的0. 2到2009年的0. 14,再到2010年和2011年的0. 18,然后是2012年的0. 15,2013年的0. 17。这里的常规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其他的投资主要是新能源投资,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2005年的常规能源投资比率最大,为0. 374。第二,技术创新。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项目数量、2005年为3897项,2006年为4583项,2008年为5959项,2009年为8760项,2010年为8145项,2011年为7416项,2012年为8641项, 2013年为8568项。可见,2004年的新产品项目数最少, 之后的几年项目数都比2008年的高,并且保持着较高的数量,保持较稳健增长。第三,产业结构优化。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行业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在2004年至2013年间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了整体行业的转型升级。第四,绿色驱动。在2004年至2013年,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工业废水及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有所波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除2010年至2011年波动较大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变化则渐趋平缓,说明辽宁省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近年来向绿色环保型企业逐渐转变,这推动着整体行业的转型升级。

3 辽宁省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 1 能源消费总量

辽宁省正处于经济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依托传统的装备制造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但是传统的装备制造业的不断扩张必然增加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从2000年以来, 辽宁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一直处于增长阶段,2009年至2013年的增长率依次为7. 3% 、9. 2% 、8. 2% 、3. 8% 、2. 8% 。

3. 2 能源消费结构

总体看来,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但是依旧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虽然天然气消费量和原油消费量的比重在增加,但是原煤消费量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依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原煤消费占比高,石油、天然气等消费量占比低,辽宁省这样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与全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特征基本一致。又由于辽宁省核电以及风电的缺失,导致辽宁省水电消费量、天然气消费量占比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原先传统老工业基地又使得原油消费量及其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3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仅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还反映开源和节能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小,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越高,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低。经过对辽宁省与全国2005—2013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比较, 从2005—2013年,辽宁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值为0. 66, 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 62,辽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总体趋势上来看辽宁省与全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2005—2008年都处于一个缓慢降低的过程,在2009—2011年略有回升,而后又存在下降趋势, 辽宁省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趋势基本一致。

4 模型分析与检验

4. 1 变量选取

经分析,影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驱动。为此,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X1,常规能源投资比率X2,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项目数X3,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产品经费占其销售收入比重X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X5,工业废气排放量X6,工业废水排放量X7。

根据已知数据,本文将辽宁省能源消费函数表示为:

其中,Yt为第t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X1为企业利润总和(万元);X2为常规能源投资比率;X3为新产品项目数(项 / 年);X4为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X5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X6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X7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

为估计模型参数,从辽宁省统计年鉴收集2004—2013年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4. 2 模型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生成Yt、X1、X2、X3、X4、X5、X6、X7等数据,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数据,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Y = 9. 918360 - 0. 076348ln X1+ 0. 017920X20. 532005ln X3+ 0. 121898X4- 0. 008564X5- 0. 280799ln X60. 163081ln X7

4. 3 模型检验

(1) 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企业利润总和每增加1% ,平均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0. 076348% ; 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常规能源投资比率每减少1% , 当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0. 017920% ; 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项目数每降低一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 532005% ; 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每增加1%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降低0. 121898% ; 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每降低1%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 008564% ; 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每降低1%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 280799% ; 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每降低1% ,平均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加0. 163081% 。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不一致。

(2) 统计检验。该模型R2= 0. 978618,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 903781,F检验值13. 07660,明显显著; 但是当α = 0. 05时不仅所有X的系数t检验不显著,而且X6,X7 系数符号与预期相反,这表明该模型中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3) 修正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分别作Y对X1、X2、X3、X4、X5、X6、X7的一元回归。最后修正严重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为

Y = 8. 329183 + 0. 015952X2- 0. 513537ln X30. 092704X4- 0. 016233X5+ 0. 293701ln X6

T = ( 10. 77253 )( 4. 4800612 )( - 4. 420264 ) (3. 709751) ( - 2. 961766)( - 3. 399382)

这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常规能源投资比率X2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X6每下降1%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下降0. 015952% 、0. 293701% ;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项目数X3、新产品经费占销售收入X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X5每增加1%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下降0. 513537% 、0. 092704% 、0. 016233% 。

5 结 论

农业转型升级汇报 篇5

云南省农业厅(2010年9月20日)

尊敬的调研组各位领导:

云南耕地、草原(地)和渔业水面资源丰富,2010年有耕地总资源9117万亩(2008年数据),常用耕地6345万亩,其中水田1993万亩;有草原(地)2.29亿亩;有水面418万亩。同时全省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十分突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动物、植物种类皆占中国的一半左右,发展山地农业、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条件较为优越。作为资源性产业,云南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粮食、生猪和部分特色农产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现将云南农业发展现状及云南农业在转型升级中涉及的有关问题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以来云南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省依托得天独厚的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致力发展优势经济作物,— 1 — 建成了烟、糖、茶、胶等规模化轻工原料生产基地,形成了“发展农业促轻工”的发展格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 “十五”以来,我省烟、糖、茶、胶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畜牧业、蔬菜、马铃薯、鲜切花、食用菌、中药材、经济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806亿元和1106亿元,均为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速分别为8.2%和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比2005年增长94%。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近7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第一产业发展依然是我省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三是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产。201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648万亩、粮食总产1650万吨,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连续8年增产,5年累计增加粮食135万吨,年均增长1.7%。粮食总产量居西部第三位、全国第十四位。

四是特色优势作物生产规模扩大。2010年,茶叶种植面积552万亩,比居全国第一位;产量20.7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咖啡种植面积50万亩,产量4.94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7%、98%。鲜切花产量65亿枝,居全国第一位。天然橡胶种植面积737万亩,居全国第一;干胶产量33.06万吨,仅次于海南的33.25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甘蔗种植面积442万亩、产量1750

— 2 — 万吨,仅次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蚕桑种植面积140万亩,仅次于广西和四川,居全国第三位;鲜茧产量4万吨,居全国第五位。马铃薯种植面积988.3万亩,居全国第四位;马铃薯鲜薯产量1060万吨,居全国第五位。蔬菜种植面积1110万亩,产量149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五是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488万吨,居全国第九位。其中猪肉395万吨、牛肉35万吨、羊肉13万吨、禽肉41万吨。水产品产量48万吨,增长101%;罗非鱼产量居全国第五,鲟鱼籽酱储量全国第一。

六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5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7280个。除烟草外的农产品加工产值农产品加工总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875亿元和235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除烟草外的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9%。

七是农产品出口创汇快速增长。2010年我省全年实现农产品出口68万吨,创汇1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5%。其中蔬菜、烟草、咖啡、食用菌(松茸除外)、松茸、植物精油、茶叶等传统大类出口农产品完成10.9亿美元,约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3.5%。云南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份第一位。

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670万亩。全省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871个、绿色食品654个、有机食品175个。农产品中农

— 3 — 药残留检出率由2005年的41.4%下降到2010年的13.5%,产品抽检合格率由2005年的70%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95%以上。全省多年未发生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九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明显加强。以中低产田地改造为重点,累计建成高稳产农田达到3587万亩,比“十五”末增长32%;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411万千瓦、同比增长45%;温室大棚22万亩、增长414%;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273万户、增加122万口;改造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近3000个;完成草原保护建设任务200万亩、人式种草600万亩。

十是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44%提高到49%;优良品种综合覆盖率从2005年的82%提高到90%以上;农作物新品种每年推广面积达到550万亩以上。

二、云南农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农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云南农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8.6%左右,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高稳产农田占耕地总资源的比重不到40%,比全国少了近10个百分点;中低产茶园、蔗园、果园、桑园等园地比例高达70%;草原退化面积达83%,— 4 — 其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明显下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不到20%,比全国低40个百分点;万人拥有农机动力仅0.55万千瓦,低于全国30%。

二是先进农业科技应用能力较弱。农业良种自主选育、鉴定、繁育、推广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良法研发滞后,杂交水稻、玉米和脱毒马铃薯种薯等良种供应不足;多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无固定办公场所及必要的设施设备;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仅为70%左右,粮食亩产253公斤,低于全国72公斤,生猪良种覆盖率仅85%,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云南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296户,仅占全国总数的2.4%;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不到600亿元,仅占全国的1.4%;年销售收入上亿的农业龙头企业130家,仅占全国的1%左右。农业产业化水平仅为38%,低于全国18个百分点。

四是动植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云南与周边东南亚国家有4060多公里山水相连,没有天然阻隔屏障,动植物自然交融,疫情防控没有联动机制,边境一线基层动植物防疫体系基础薄弱,动物疫情防堵任务十分艰巨;2006年前稻飞虱在我省年发生不到400万亩,2010年增加到了1000万亩。

五是保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云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压力加大。据测算,2015年全省粮食需求量将达到2100万吨,但产量

— 5 — 预计只能达到1900万吨。同时,由于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执法监管体系还不健全,以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较大,对农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外向型农业发展形成挑战。

六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云南旱、涝、低温冷冻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全省平均每年农业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2010年仅旱灾一项就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受便于变暖影响,极端天气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七是农业投入仍然不足。2010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仅占7.4%;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对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投资仅为6.4%。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利用农村宅基地、林权抵押贷款等多元化的投融资尚未形成。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25个边境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农一半,农民投入农业的能力较低。

三、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政策着力点

(一)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当前,国家决定把云南加快建成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给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边疆和民族地区稳定、维护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大局看,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在“桥头堡”建设中将处于

— 6 — 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实施“桥头堡”战略具有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粮食自给平衡,是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核心基础。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山区和半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从省外调运粮食成本高、难度大等客观因素决定了云南粮食应以自给为主。云南目前粮食自给率仅为88%,自给平衡水平不高,而且未来实现区域粮食自给平衡将面临更多困难。加快转变粮食发展方式,大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力,积极发展高产、高效粮食产业,努力实现区域粮食自给平衡,是实施“桥头堡”战略最基础的物质支撑。

2.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是充分利用生物资源优势加快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根本途径。云南丰富的物种资源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的烟、糖、茶、橡胶、蔬菜、马铃薯、花卉、咖啡、畜牧等优势特色生物农业都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将有利于加快把云南打造成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中心、流通中心。有望在转型升级中做大做强并在全国有影响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主要包括:6 大养殖类产品即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奶类、水产品;9 大特色经济作物产品即蔬菜、马铃薯、蔗糖、茶叶、蚕桑、水果、橡胶、咖啡、油菜。

3.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是在桥头堡建设中实施“引进

— 7 — 来,走出去”战略,充分挖掘云南农业开放开发巨大潜力的必然选择。云南农业在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一是,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农产品互补性很强,双方农产品贸易额已占云南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的50%以上。二是,云南农业对外投资活跃,近年来云南省新批农业投资项目约占全省新批投资项目总数的四分之一。三是,云南在境外发展替代种植进展明显,目前全省已有100多家企业在缅甸、老挝北部开展禁毒替代种植,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种植替代作物30多种。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将有利于云南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创汇农业和利用境外资源发展国内紧缺的农产品。

(二)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和政策着力点 1.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也就是云南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为、科技为支撑,以“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做大规模,提高效益”为总体要求,以实施“3699”工程(即3大粮食基地、6大养殖基地、9大种植基地和9大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和创建“十优十强”(即确定十大优势产业,每个产业重点扶持10个强县)、“百县百园”(即在100个县建设10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两高一优”、示范区”、— 8 — “生猪养殖百万工程”(即建设100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从自给型向外向型转变。

2.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思路和政策着力点

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思路是: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不断强化财政、金融、价格、能源、税收、土地等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措施,加快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结合云南实际,建议国家和省在促进云南农业转型升级中重点强化以下八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围绕生产条件建设强化政策措施。云南已决定增加投入和整合相关资金从2009年起到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地2000万亩,但由于投资标准低,绝大部分不可能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议增加投入加大对云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同时,要结合云南

— 9 — 实际进一步加大对农机购置、设施农业发展、草原建设与保护以及茶园、果园、胶园、桑园、咖园等园地生产条件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围绕产业化经营强化政策措施。2011年云南省委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和完善了财政、土地、税收、能源、金融等十项政策措施。例如:“十二五”期间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每年新增2亿元;每年设立200亿元以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专项贷款;对当年企业新增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万元的,按3—5%给予一次性奖励;对龙头企业堪培拉出口额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的,给予出口额1%的奖励;对种植养殖龙头企业执行农业生产用电,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执行大工业用电优惠政策。就省的扶持政策,下一步重点是在抓好落实的基础上再予以完善。同时,鉴于中央财政对龙头企业的投入扶持力度不大,建议大幅度增加扶持资金。

——围绕科技进步强化扶持政策。一是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条件建设和队伍建设;二是加大对农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支持;三是加大对农业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和奖励力度;四是要继续完善农业良种补贴政策,包括扩大补贴范围(当前应尽快扩大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完善实施方式(要确保良种得到应用);五是要对重大增产、增效、节本、减灾技术(如无公害生产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循环农业

— 10 — 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覆膜种植技术等)的推广应用给予专项补贴补助。

——围绕规模化生产强化政策措施。一是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助和奖励力度;二是对流转土地发展间作套种和进行冬农产品开发的,对生产者给予流转专项补贴;三是建议在继续加大对生猪规模养殖扶持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对牛、羊、家禽和水产品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

——围绕标准化生产强化政策措施。一是按照对国际接轨的要求加大对标准制修订的支持;二是加快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执法体系;三是加大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的实施规模;四是加大对发展品牌农业的奖励支持。

——围绕发展减灾农业强化政策措施。一是对商品猪生产实施低水平的死亡保险和生产成本保险;二是对蔬菜生产实施生产成本保险;三是对甘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实施保险补贴;四是加大对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支持。

——围绕发展外向型农业强化扶持政策。一是加大对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的支持,其中对经过出口基地备案的给予奖励;二是对国内企业到境外建立粮食、天然橡胶、甘蔗等国内紧缺产品生产基地的,给予良种、保险、农机购置等补贴。

——提高中央对特殊地区的有关补贴补助标准。在农机购置补贴、农村沼气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等方面,中央应

美军升级装备欲打“静音战争” 篇6

美国军事专家马克·汤姆逊指出,美国海军开发混动舰艇一方面是为了降低燃油消耗——以“马金岛”号为例,该舰通过采用混动系统能少消耗价值2.5亿美元的燃油;另一方面,舰艇低噪音能全面提升美国海军的突防能力。在未来,美国海军一些兼具隐形和隐声效果的小型战斗舰能轻而易举地接近中国沿海地区,甚至有望在夜间潜入中国内河实施破坏。

美国陆军同样在开发各种混合动力引擎。美国國防部旗下的“坦克与机动车研发与工程中心”(TARDEC)目前在尝试研发搭载柴-电混合动力引擎的下一代通用型军车——超轻型军用车辆(ULV)。ULV军车的重量不到6.3吨(比装甲增强型“悍马”更轻),可以充当高机动运输/攻击车或其他武器(如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的移动平台,车身结构比“悍马”更坚固。与“悍马”相比,ULV最大的,优势是能实施零噪音突袭。ULV搭载的是日本斯巴鲁公司(隶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一旦进入电动模式,ULV就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在夜幕的掩护下,美军士兵可以靠它悄无声息地秘密前进。

据美国《军事航空》杂志披露,设在美国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空军装备实验室正在开发“小型充电式长程攻击/侦察无人机”(SUBGE-V)。SURGE-V搭载混动引擎,能在崎呕不平的山地上起降,最高能飞7620米,并且可在多种气候条件。与传统无人机相比,SUKGE-V最大的特色在于几乎没有噪音(在电动模式下)。当需要对地面目标实施低空侦察或攻击时,SURGE-V将切换成电动模式,以静音飞行状态逼近目标。尤其是在夜晚,地面的敌人很难察觉SUKGE-V的存在。

装备升级转型 篇7

一、广州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围绕全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 广州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 装备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装备制造业产值从2005年的2 166亿元发展到2014的7 457亿元, 增长了近3倍,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 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50%。

(二) 集聚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3年通过的《广州市加快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形成了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数控设备、石油化工和精品钢铁“六大先进制造业基地”, 2014年, 汽车、石化、电子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8 656.63亿元, 增长8.8%,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7%。

汽车制造方面, 2014年产量达197.39万辆, 产值3 642.44亿元, 成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和全国三大乘用车生产基地之一, 形成了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汽车研发、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 广州还被列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石油化工方面, 炼油能力发展到1 300多万吨, 形成炼油、乙烯、合成材料、涂料、精细化工和橡胶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条雏形, 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

电子产品方面, 海格通信、广电运通、京信通信、杰赛科技、威创股份、视源电子等一批本土龙头企业迅速成长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

(三) 高端制造不断壮大

1.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快速发展。

随着汽车工业在广州的崛起, 工业机器人在我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广泛使用, 相关产业已形成产值超百亿规模。聚集了以广州数控、广州启帆、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日松集团、广州明珞、达意隆包装等公司为代表的40多家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其中广州数控、广州启帆作为中国较大的机器人本机生产企业, 产销量连续多年在国内名列前茅, 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

2. 船舶制造实力显著增强。

广州船舶产能已达500万载重吨/年, 单船造船能力突破30万吨, 全市共有船舶企业40多家, 具有船舶建造能力的企业为20多家, 2013年实现船舶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 占全省约70%。船舶制造业产品覆盖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大型多功能化学品船、滚装船、客滚船、半潜船等领域, 广州已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中船龙穴造船公司单船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

3. 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全国领先。

2013年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近400亿元, 约占全省五成, 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业和变压器制造业两大产业均排全国第二位。白云电气集团在全国电力装备行业综合实力排名前三, 产业链涵盖220个大类、上万个品种, 国内最完整;广州智光电气生产的KD-XH型快速消弧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24%, 位居国内第二。

(四)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围绕“123”城市发展战略, 广州目前形成了广州开发区、花都、南沙、黄埔、增城、白云等6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地, 带动了全省汽车零部件配套发展。

在南部的南沙临港工业基地, 依托广州丰田、东方电气 (广州) 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三菱重工东方燃气轮机 (广州) 有限公司、海瑞克 (广州) 隧道机械有限公司及中船南沙龙穴造船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 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和核电、燃气轮机、造船等重型装备为核心的南沙临港装备产业基地。

在东部地区, 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地特色明显, 计算机外设及通讯设备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集成电路设计、封装等产业发展有新突破。

(五) 总部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广州市高度重视总部经济发展, 完善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 取得良好成绩。截至2014年, 已认定328家总部企业, 发展能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位居全国第三位, 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并带动了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发展, 产生连锁投资效应和产业乘数效应。总部经济集聚态势明显, 越秀 (73家) 、天河 (94家) 和萝岗 (41家) 集中了全市约63%的总部企业。

(六) 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升

广州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 强化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集群创新, 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 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4年,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 001.36亿元, 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2.1%。

1. 主创新取得突破。

工业企业从对外技术依赖型加快向技术自主型及技术输出型转变, 企业技术自给率近70%, 主要工业产品90%以上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2014年全市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4 589件, 发明专利授权4 590万件, 分别增长20.0%和13.2%。目前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达到21家, 省级164家, 市级258家, 居全省首位。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 省级工业设计示范企业10家, 市级工业设计示范企业95家, 设计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2. 新驱动提升制造业。

2013年, 全市实施386个技术进步项目滚动计划, 总投资达707亿元。2010—2013年, 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等领域的254个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共引进18 202台 (套) 先进设备, 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5 716台 (套) , 占引进设备总数的31.4%,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1 230台 (套) , 占61.7%, 极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推动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及联盟标准的制修订, 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3. 动集群化协同创新。

目前已形成广州科学城、天河智慧城、中新知识城、国际创新城等为重点, 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平台。在科技部和省政府支持下, 与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共建广州超算中心,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运算速度连续两次蝉联世界第一。合作共建中科院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二期) 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推动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伯明翰大学广州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整合62家产学研机构创新资源。

(七) 低碳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引领下, 广州实施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战略, 淘汰、关停、转移各类企业6 119家。2013年, 节能54万吨标准煤, 减排废水1 205万吨,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左右, 联动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大力推动新塘环保工业园等3个园区建成省市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推进30个园区集中供热、集中污水处理等循环化改造, 完成120家企业自愿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 成功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二、广州装备制造业存在的挑战

虽然近年广州装备制造业规模效益、创新驱动力、内生增长动力和高端化发展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成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化危为机。

(一) 工业发展受资源约束

在服务型经济主导下, 广州工业发展面临用地、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约束, 影响了发展后劲。我市近五年每年仅有1~2个产值百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 2014年工业投资只有685亿元, 仅为天津的14.2%、重庆的16.5%、上海的59.3%。受土地供应制约以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较低等因素影响, 企业在穗投资办厂的热情不高, 新增大项目偏少。另外, 时间长、流程多、手续繁是阻碍优秀先进制造业扩大企业规模的巨大障碍。

(二) 支柱产业支撑力略显不足

三大支柱产业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 产值最高的汽车过于倚重日系品牌, 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 自主品牌影响力还比较弱;石化暂时难以发展新的大项目, 电子产品制造业则缺乏大型骨干企业, 多是贴牌出口加工型企业。在航空航天、环保节能等代表了新一代工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 广州未形成规模和优势。新的替代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尚在起步阶段,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亟须完善, 基础件基本靠进口, 对工业支撑不足。

(三) 创新驱动动力不足

中国企业网发布的《2013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系列评价名单》中, 根据企业在创新投入、创新研发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及创新绩效指标的表现, 在高端制造业、能源业、电子信息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中评选出自主创新企业共500家, 广州仅有17家上榜, 低于北京 (80家) 、上海 (35家) 、深圳 (31家) 。

目前广州地区两院院士77人 (含双聘院士49人) , 远低于北京 (969人) 、上海 (202人) 、南京 (113人) ;上市公司91家, 远少于北京 (209家) 、上海 (192家) 和深圳 (180家) 。

2012年, 广州市R&D支出262.87亿元, 低于北京、上海、深圳和天津, 占GDP比重也是低于上述各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 373家中, 开展R&D活动的有674家, 设有科技机构的仅346家, 开展R&D活动的企业覆盖率低, 导致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不足, 缺乏竞争优势, 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 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我市传统制造业数量多、规模大, 以智能化、集成化、自动化、柔性化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化技术装备应用程度有待提高, ERP、MES、DNC、MDC、PDM、Tracker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系统还未能充分应用到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设计、制造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智能应用及大数据应用等方面仍需加大推进力度。

(五) 总部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我市总部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与先进城市相比, 仍有一定差距。2014年度, 广州总共认定世界500强全球总部企业两家, 比北京 (48家) 、上海 (8家) 、深圳 (4家) 还有差距。另外, 从发展情况看, 以区域性总部为主, 国家级的总部企业较少, 对珠三角地区其他地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受到制约, 尚未形成“总部+生产基地”的垂直分工关系。近几年来, 广州还面临深圳、香港、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的竞争, 一定程度上削弱和分化了总部经济竞争力。

(六) 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

在争夺未来经济制高点上, 人才将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广州在先进制造业产业设计人才严重不足, 人才与产业结合不够, 社会从业人员中, 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多, 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较少。2013年从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北京、天津和上海, 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业从业人员均低于各地, 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端企业较少、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制约了高端人才落户。

三、对策措施与机遇

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 提升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 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一) 科学规划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按照全市《关于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方案》, 编制好我市先进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重点, 推动工业新一轮技术改造, 引导企业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模式、开放协作、催生创新的技术研发能力, 接轨工业4.0时代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发展机遇, 将转型升级融入“互联网+”的大潮, 重点培育发展工业机器人、大数据、3D打印等新业态,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做好统筹兼顾, 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的创新转型。

(二) 培育壮大装备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继续做大自主品牌汽车、做强核心零部件、做优二、三线城市零部件配套基地、做好汽车服务业, 建成一体化的高端汽车产业链。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重大装备的系列化、成套化、智能化发展。

聚焦汽车、石化、电子、重大装备、生物与健康、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 打造成能带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发展壮大的核心产业集群, 培育3D打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运用、卫星导航等一批新业态示范企业 (园区) , 促进装备工业集聚规范发展。

(三) 加快装备制造的智能化改造

智能制造已成为当今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 鼓励优势传统产业引进和购置先进设备, 加大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市场推广力度。引导企业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充分运用智能机床、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高端机器人、射频识别、传感器、3D打印等信息技术, 开展“机器换人”、“机联网”、“厂联网”试点, 建立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的现代化工厂模式, 通过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以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激发活力, 增强实力, 提升企业生产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四) 加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真正落地, 关键要培育引进更多有竞争力的高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部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 不断完善产业链。组织“新常态新机遇”等大型项目招商对接会, 开展与国内龙头企业的对标, 引进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等在广州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 以及研发、投资、营销、结算等总部功能机构。

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广东自贸区建设的良机, 推动南沙新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 优先发展金融、科技研发、航运物流、海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

(五) 强化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创新工程建设, 以企业为主体, 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为方向, 推动国际技术高端合作及转移, 加快创新载体和产业化平台建设, 抓好关键领域技术攻关与产学研合作, 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联盟。

引导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 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转化能力。支持企业对引进境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提高技术工艺装备水平。

(六) 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

加大广州市每年的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支持制造业重大投资项目及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扩大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规模, 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产业发展子基金。

提高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与省联合建立“天使投资基金”, 吸引和培育更多的创业创新投资企业。

按照《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一手抓引进, 一手抓培养, 通过“千人计划”人才引进战略凝聚一批素质优良、创新成果突出的制造业高层次人才落户广州, 对突出人才给予奖励以及积分入户优惠。另一方面通过“菁英计划”选派留学生去海外攻读涵盖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打造人才高地, 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

(七) 推动制造工艺绿色化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行动, 鼓励企业对废水、废气、废渣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以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在市工业园区率先开展循环化改造, 推进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再生水回用、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加大燃煤锅炉和重点行业燃煤工业窑炉节能改造力度, 推动电机等拖动装置控制和设备改造。

(八) 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由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 两者不可偏废。开展服务型制造试点, 大力培育各种基于制造的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企业, 发展在线监控诊断、融资租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打造一批服务企业技术改造的智能化升级、工艺改进、集成应用、产业咨询、信息服务、检测认证和人才培训等第三方机构。

四、结论

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 从对增长速度的追求转向对质量的追求。装备制造业仍然是广州市经济的基础, 是产业分工中的优势产业, 其发展壮大要开辟新的路径, 从原有基础中发掘转型和升级的潜力。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逐步改变依靠要素投入的方式, 积极运用智能制造, 在技术、产品、模式、业态和组织等方面开展全方面的创新, 逐步实现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定制化、柔性化、绿色化, 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中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增长驱动力, 促使广州市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精尖, 提升广州工业竞争新优势, 推动广州加快构建创新型城市。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的脊梁, 是推动广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助推器。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以及振兴制造业相关政策的出台, 广州装备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 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首先从广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入手, 然后从创新、资源、总部经济、人才等方面分析装备制造业发展瓶颈, 就下一步广州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创新,转型升级,广州

参考文献

[1]广州市统计局.2014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综述[R].2015.

[2]郭志勇, 贾景智.2014广州统计年鉴[K].广州: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3]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产出情况简析[R].2014.

[4]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广州市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探索与实践[Z].2013.

[5]李江涛.广州蓝皮书:2014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6]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广州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情况[R].2014.

[7]李江涛, 杨再高.广州蓝皮书: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201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8]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广州市全面深化改革要点[R].2014.

[9]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广州市重点产业发展情况汇报[R].2013.

装备升级转型 篇8

在改变发生的同时, 这个行业已经减缓了增长速度。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2014年全国煤炭年产量同比降低2.7%。

然而, 这些与中国航天有什么关系?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三江集团 (简称三江集团) 有一家企业, 正深入参与煤炭行业改革进程。他们的煤矿开采装备从起步之时, 就随着煤矿行业同步转型升级。

它是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简称航天重工) , 3年多前成立的行业“闯入者”。

国产矿用装备比肩进口

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大举“走出去”之时, 煤炭行业依旧重度依赖进口装备。

我国露天矿、井工矿使用的设备, 尤其是高端重型的采掘、运输设备, 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当前, 国内露天矿重型矿车的年需求量逾400台, 每台动辄1000万元以上, 最高可至3000余万元。

“如果没有高端装备, 中国矿产行业只得将大把利润拱手让人。”航天重工董事长钟江国说, 这正是航天重工进入这一市场的契机。

2012年, 国家出台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重大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等一系列政策, 明确加大力度发展矿用设备等现代装备制造业。同年, 航天科工三江集团与孝感市政府共同启建航天重工装备产业园。

2012年, 110吨两轴重型矿用自卸车研发成功;2013年, 220吨多轴重型矿用自卸车投入使用;2014年, 当时全球最大载重的363吨两轴重型矿用自卸车研发成功……钟江国介绍, 目前110吨和220吨两款矿用自卸车已经在矿区使用起来, 安全性和经济型都得到了矿产企业认可。

航天重工的装备研发联合了相关院校和国内顶尖专业厂家, 引进消化国外技术, 替代了同类进口产品, 为煤矿企业大大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

今年年初, 我国首台井工矿防爆电动无轨胶轮运输车从航天重工诞生, 它不再使用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的煤油, 而是依靠四块锂电池提供充足动力。

“已经与国外产品处于同一水平了。”钟江国说。零排放、无污染的井工矿防爆运输车也使得国产矿用装备在绿色环保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在航天重工的规划中, 矿用车只是进入煤矿市场的一个切入口, 未来企业还将涉足井下开采设备等装备, 渐渐充实产品线。

引领矿业商业模式变革

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 航天重工的商业模式创新也在孕育之中。

矿用装备高昂的造价令煤矿企业长期负担着“不能承受之重”。煤矿企业如今正在改变经营方式, 希望变购买为租用, 而看好这一市场的融资租赁企业将使之变为可能。

“一辆车要配4名司机和4名维修工人, 我们出这些人, 那么只要车在运转, 我们就能一直挣钱。”钟江国脑中构想的商业模式, 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煤矿行业——矿主买好煤矿, 直接交给其他企业去开采, 不必再涉足中间环节。而这中间环节里, 就有航天重工的巨大市场空间。

中国煤矿与这样的模式尚有差距, 但差距正在缩小。航天重工是中国航天科工商业模式创新试点单位之一, 其长远规划是从单一的设备提供商向设备提供、技术服务、工程服务等全方位服务提供商转变, 在这场行业改变的进程中占得先机。

航天重工将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各单位合作, 依靠三江集团作为研发平台, 完成装备研发制造与技术、工程服务的一体化构建。“第一步是产品正规化, 然后是商业模式走上正轨, 最后是依靠政策和航天优势, 使体制机制走上正轨。”钟江国介绍。

如今, 航天重工已经是湖北装备制造业的明星企业, 《中国制造2025》将装备制造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地方政府纷纷积极响应和落实, 诸如航天重工这样的地方龙头企业或将得到政策的更多扶持。

“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将小众市场做深做透, 从装备到商业模式都打下深厚的基础, 然后再去开拓更多市场。”钟江国说。

装备升级转型 篇9

将高端装备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机械行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振兴意义重大。2010年10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明确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当前国家重点发展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重点领域之一。近日出台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 要推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主机产品、基础技术、功能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 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 我国装备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跃居世界首位。2010年, 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9%, 占全部工业的19.35%。

装备升级转型 篇10

2015年10月26日, 在201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 玉柴8款农机国Ⅲ动力在展馆动力畜牧植保展区精彩亮相, 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热点。

此次玉柴的展出的Y C 4 F A、Y C 4 A、YC6J、YC6A、YC6L等机型满足3 6~257k W (50~350hp) 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装备的动力需求。运用先进技术, 玉柴的国Ⅲ动力产品达标非道路国Ⅲ排放标准, 排放污染低;应对农用机械高负荷特殊工况, 具有高效省油、适应性更强、经济、可靠等优点。往来于玉柴展馆的客人络绎不绝, 驻足观看且纷纷询问玉柴国Ⅲ产品的技术特点的技术及优势。

展会期间还进行了2015中国农机行业年度大奖颁奖活动, 玉柴YC4A140L-T20柴油机荣获产品金奖。

装备升级转型 篇11

关键词:改善性检修;装备升级

“改善性检修”是一种以设备设施技术状态为基础,根据在线设备设施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消除先天性缺陷或陈旧老化引起的功能不足、故障频发,按实际需要对局部结构和零件设计加以改造,形成以设备设施更新改造与设备修理相结合的维修模式。筹建于1958年的宣钢小型轧钢厂,设备老化,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现实显而易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不被淘汰,只有通过改善性维修实现装备升级改造来弥补先天不足。本着投资小、时间短、收效快,对生产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的原则,有效改善和提高在线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1 制度建设顺应“改善性检修”

随着生产设备工艺的不断更新,为提升设备性能,更好地发挥在线设备潜力,宣钢小型轧钢厂陆续制定完善了《宣钢小型轧钢厂机动系统考核细则》、《宣钢小型轧钢厂关于对故障停机时间的考核意见》、《宣钢小型轧钢厂设备点检奖惩制度》等30余项系统管理制度,彻底颠覆传统的老套路、老认识、老观念,在检修模式、人员管理、奖惩方式上大胆突破,对故障停机逐项考核并落实到个人,并将系统排名和考核制度化、刚性化。针对多变的生产模式,小型轧钢厂及时转变设备检修观念,打破原有每月2次周检、2次月检的设备检修模式,依据生产组织计划,提前制定检修预案,充分利用每次换品种检修时间,使设备检修与工艺检修最大限度融合,将从前“单打一”的故障修复模式,变为“一对多”的改善性检修,全轧线分片区作业,不浪费每一分钟停机时间,实现每月设备周检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使每次换品种检修都能成为设备性能提升的有利时机,使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2 技术创新引领“改善性检修”

宣钢小型轧钢厂以“刘大庆创新工作室”为标杆,带动广大党员、操作专家、技师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在他的号召和发动下,全厂广大党员、操作专家和技师纷纷掀起技改创效的热潮,他们针对制约生产的“瓶颈”设备先后组织开展了20余项设备改造。

2.1 优化设备改造项目,强化设备管理水平

2.1.1 主机传动系统是整套轧钢设备的心脏,随着一小型车间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和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传动设备的冲击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钢坯咬入时,齿隙间轴向力矩将主传动轴向一侧推动,轴承对轴承座部分产生冲击,造成轴承套及轴承座边缘部分急剧磨损,出现间隙后轴向冲击更加严重,轴向窜动越发明显,从而造成联轴器部分随着窜动,使轴向间距发生变化,对联轴器本体部分及后端盖造成了冲击。为改变现状,“刘大庆创新工作室”成员结合生产状况并查阅技术资料,决定将原有齿轮联轴器改变为滚珠式联轴器。(如图1所示主机列平面图)

2.1.2 滚珠式联轴器是在齿式联轴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产品,与老式的齿式联轴器相比,具有传统联轴器的一切功能并较之有体积更小,通用性更强,结构更加紧凑,传递扭矩更大,调心能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更便于维护的特点,并且具备补偿轴线不对中的轴系产生的偏移和隔离或吸收轴向振动和冲击的能力,一旦发生一些极端的事故联轴器的齿不易被“剃头”。所以滚珠联轴器相对齿式联轴器在一小型主机设备的应用中有比较大的优势。(如图2所示滚珠联轴器与齿式联轴器平面图)

图2  滚珠联轴器与齿式联轴器平面图

改造前的联轴器后盖部分螺栓脱落严重,需焊挡块;内部滑道磨损严重,造成润滑严重不良,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故障率居高不下。通过将联轴器两侧端盖改为法兰连接,将联轴器本体的后盖和端盖法兰穿销子处设计成花瓣状,并加工出不同厚度的调整环,在原隔套發生磨损后根据其磨损量加入相应厚度的调整环消除其轴向窜量,减小或消除了其产生的轴向力矩,提高了找正精度,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改造前后的联轴器效果对比图如图3)

图3  改造前后的联轴器效果对比图

2.2 优化设备润滑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润滑是机械设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云状设备的使用寿命,如缺油烧轴承、瓦台或油温过高致使设备报废,为保障润滑系统能够实现合理供油,对原有减速机、两联箱、三联箱、长轴轴承座等箱体的剖分面、轴封、箱底和窥视孔盖及设备的供油管路等地方供油系统原设计不合理或没有透气装置,箱体内无法实现均压或部分回油路经常发生堵塞等现象,在运转中,运动副摩擦发热,以及有时还受周围高温环境的影响,使设备内部温度升高,但由于设备内的容积是一定的,故其内部压强就逐渐增加。由查里定律可知,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的温度每升高1℃,它的压强的增加就等于0℃时压强的1/273。假定设备内完全密封,室温为20℃,设备内工作温度为

50℃,则在工作温度下的压强为室温时压强的2.5倍,与外界产生较大的压力差,造成箱体内压力越来越高。于是“刘大庆创新工作室”成员针对现状,从均压、畅流、堵漏等多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治漏工作。

2.2.1 由于轴承座箱体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设法使箱体内外压力均衡,在轴承座盖体最高处增设了透气塞(结构形式见图4),当轴承座内部温度升高,气体发生膨胀,便从透气塞跑出,实现均压,防止膨胀的气体带着油从轴封或剖分面处泄漏,轴承座增设透气装置。

图4   轴承座增设透气装置

图5   缺口、回油槽示意图

2.2.2 因轴承座及减速机的轴封是动密封,所以最容易漏油而造成供油不足,对磨损严重的轴径进行刷镀后上机床修复,在箱体座略高于轴承外皮稍许的部位开一5×8mm的回油槽,槽向机内倾斜。同时在法兰盖的直口处也开一缺口,断面尺寸同回油槽,缺口正对回油槽,于是润滑油便可经缺口、回油槽流回箱体底部油池(如图所示5)。

2.2.3 针对主电室夏季温度很高,尤其是中、精轧区域,温度可高达45℃,油液粘度降低,润滑效果差的时期,对油库供油管路处增设了冷却水套管,用循环水进行降温,并且将一些齿轮箱的润滑方式改为全稀油润滑,收效更佳。

3 “改善性检修”实现降本增效双赢

装备升级转型 篇12

一、高破碎比技术和大型化的破碎机械的应用

在破碎机械的选型中, 人们都希望通过多功能、复合粉碎的大型破碎机来组成一级破碎系统达到简化流程的目的。大型破碎机械可以提高粉碎机械的能量利用率和系统的破碎比, 以优化结构与材质为前提, 对物料在粉碎机内的有效停留时间进行充分利用, 设计被粉碎物料的特定运动轨迹, 使粉碎的作用力应用到物料的多方面, 在由大到小的过程中, 使粉碎方法以及气流内循的环保功能得到合理地安排, 从而实现破碎作业的优质、低耗、清洁生产。

二、原料预均化设备 (设施) 的应用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 生料成分会因为原燃材料成分的波动而发生波动, 这对稳定窑炉的热工制度和熟料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进而对水泥质量产生影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法就是更重视原料预均化工艺。原料预均化是指在入磨前原料 (包括煤) 的均化处理工艺。它通过一定方式将成分波动变化的原料混合, 使成分相对稳定的原料进入下道工序, 一方面使原料的均化系数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对低品位原燃材料的应用扩大, 提高了资源消耗、利用经济合理性, 对稳定熟料质量以及生料率值合格率产生重大影响。

三、电子计量设备率值配料在线控制技术的应用

生料配料控制在水泥生产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料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熟料的质量及其热耗的高低。要想提高出磨生料合格率、增强生料成分稳定性, 必须使出磨生料的率值得到直接控制, 使生料率值配料得到应用。“X射线荧光多元素分析仪”是生料三率值控制的主要分析仪器, 目前大多数中小型水泥企业, 大都配备了这种仪器。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 根据磨机及生料配料特点, 计算出符合要求的生料三率值, 将有关跟踪配比下料量的数据传输到DCS系统, 由其控制配料电子计量秤下料, 实现生料率值配料闭环在线控制。

四、高效选粉机节能高产技术的应用

“选粉机是水泥工业闭路粉磨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分级设备, 它以空气作为流体, 利用粉体颗粒在流体中的阻力、惯性力或离心力的平衡而使其按粒度大小分选开来”。现在我国研发出一系列高效涡流选粉机, 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它既有旋风选粉机外循环的优点, 也充分利用了老型转子平面螺旋气流的选粉原理, 大大地提高了选粉的效率, 以它为代表的笼式选粉机 (O-SePa) , 已经被广泛采用于我国的中小水泥企业。

五、袋式收尘器成为除尘设备的领先者

袋式收尘器通过袋状滤布过滤的方式来净化含尘气体。由于各种合成纤维滤料和玻纤滤料的出现, 以及脉冲清灰、自动温控、表面过滤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推动袋式收尘器向高品质、高效率、低价位的方向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袋式收尘器的优点为:对微细粉尘有很好的净化效果, 除尘率可达到99.99 % , 应用于高浓度细粉收集的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甚至能达到99.999 % 以上。

六、水泥包装机电子计量微机控制技术应用

上一篇:视听说下一篇:海外语文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