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转型升级项目情况

2024-07-16

外贸转型升级项目情况(共8篇)

外贸转型升级项目情况 篇1

规模企业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情况汇报

一、企业基本情况

山东宁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集科研开发、机械制造、国际贸易、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农业机械制造龙头企业,下设七个子公司。现有员工1000多人,总资产4.8亿元。拥有现代化机加工设备1000余台,形成高标准数控金工成型线、机器人自动焊接线、部装、总装流水线、表面处理涂装线。被山东大学定为社会实践基地,并联合开展职业培训。公司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120多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宁联牌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宁联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谷物联合收获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金属带锯床等数控机械加工设备,同时生产收割机刀片、精锻齿轮、搅龙、铸造件等40多个系列4000多个品种的机械配件。产品畅销全国,出口40多个国家。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促发展、以诚信树形象”的发展理念,先后被上级授予“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中国专利明星企业”、“中国机械工业AAA级信用企业”、“标准化管理企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情况 1、2012年以来工业项目实施情况及转型升级情况 2012年以来,公司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快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一是完成“年产5000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该项目于2012年6月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列入“2012年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并拨付中央财政预算内扶持资金820万元。项目计划总投资106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153万元。购置先进数控机械加工设备273台(套),在现有厂房的基础上,改进工艺装备,开展技术改造,建设精锻齿轮生产线、刀片生产线、农业机械配件生产线、涂装生产线、装配流水线、总装生产流水线等设施。在目前已生产的4YZ-

2、4YZ-3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基础上,加大收获行数,调整动力速比,生产制造自走式四行、五行、七行玉米联合收获机5000台/年,其中: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1500台,4YZP-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2000台,4YZ-5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1000台,4YZ-7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500台。到2013年12月,项目完成时,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09万元,完成计划固定资产投资的103%,项目现已全部完成。累计生产各种型号的自走式联合收获机5100台,达到项目设计要求。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公司自主创能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为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了技术装备,有效提升我国玉米收获机械行业同外资品牌的整体竞争能力。同时,拉伸了产业链条,带动相关精密铸造、锻造、发动机、液压件等产业的发展。

二是与国内知名动力企业恒天动力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1亿元,建设年产6000台全数字自动化数控加工设备和15000台自走式联合收获机项目,该项目列入2014年泰安市重点工业建设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新增建设用地122亩,总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研发中心综合楼、产品展厅、整机试验区、仓储区、高标准车间厂房等基础设施。购置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等先进机械制造设备,建设高标准数控金工成型线、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线、部装、总装流水线、表面处理涂装线。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可达到年产数控机械加工设备6000台、农业收获机械15000台的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1.5亿元,安置就业人员600人。项目于2013年10月立项,2014年3月份正式开工,多方并举,压茬进行,边建设边生产,从建设到投产不到4个月的时间,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运营。目前1-4号厂房已建设完成采用德国先进技术,新上自动化校平剪切线、数控双联折弯机、数控激光切割机床等先进生产设备,四号厂房新上二条总装生产流水线,现已投入生产。企业文化和产品展厅、销售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

2、企业项目建设、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企业贷款相对困难,融资成本高,尽管也有担保公司愿为企业融资担保,但银行在大项目建设中,出于风险责任难以再注入大量资金。二是是项目各项前期评审等费用过高,现在项目落户中比如规划、环评等费用收费较高,为项目方增加负担。三 3 是技术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转型升级的速度。3、2015年计划建设的重点项目,加快转型升级采取的措施。目前,公司正在策划“山东宁联农业装备科技工业园”项目。科技工业园规划主体范围在宁阳县环城科技产业园,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920亩,周边适当预留发展空间,总建筑面积62万多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8亿元,其中:自筹投资15亿元,银行贷款13亿元。工业园按照“功能完善、集约发展、分区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重点打造“三个基地、五个中心”的功能分区。广泛采用国际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自筹或合资建设上游发动机、机加工件、液压件、标准件、钣金件等配件生产基地、高端拖拉机生产基地、高端联合收获机械基地。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共同建设科研和成果推广中心、试验和检测中心、实用人才培育中心、国际贸易与信息物流中心,推动农机化产业升级。初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聚集一批专业化农机具及零部件配套企业,培育形成以高端农业装备为中心,集高新技术孵化、产品检测试验、高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商贸、现代物流为一体的优势产业集群。

科技工业园建成后,年可生产各类高端农业装备50000台、核心零部件1000万件,年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利润15亿元,实现税收3.8亿元,安置社会劳动力10000人。

科技工业园项目的建设,必将对提高农业装备技术水平起和促进农机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引领助推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向现代农业模式的转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 物质技术支撑。缩短与国外农机装备技术水平的差距,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滞后的问题,推进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有序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节本增效,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合理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助推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土地集约经营组织的发展。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我县的整体工业实力,实现我县工业多元化发展。

4、“十三五”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包含拟上项目),转型升级方向及采取的措施。

“十三五”期间,公司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大精神,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快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品产业结构,迅速扩大规模,着力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加强品牌建设和内部管理,尽快把公司建成国际有名、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农机制造集团公司。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利税过十亿元。

转型升级方向及采取的措施:一是抓好“山东宁联农业装备科技工业园”项目建设,尽快完善各项审批手续。二是加大科技平台建设,在现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打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院士工作站、国际技术合作中心等科技平台,支撑科技创新。三是积极以 5 该项目为载体,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优惠政策,申报各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产业振兴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市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泰安市财源建设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等科技和资金扶持项目,争取政策性资金扶持。

5、需要协调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建议采取的措施

一是协调解决资金瓶颈。目前“年产5000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改造项目”拨付的中央财政预算内扶持资金820万元,尚有150万元未到位,望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二是协调解决贷款瓶颈。建议召开银企项目对接恳谈会,争取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三是协调解决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建议召开人才招聘会或与专业高校联合开展人才交流等活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加快转型升级。四是着力建设特色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态势,助力企业快速转型升级。

山东宁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十二月十八日

外贸转型升级项目情况 篇2

关键词:沿海外贸加工产业,必要性,转型升级,问题,策略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为了吸引外资, 沿海地区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经济特区、廉价生产要素等吸引了大批的境外加工贸易产业进驻, 外贸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已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4年, 我国进出口总额是26.43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出口总额是14.39亿元人民币, 进口总额是12.04亿元人民币;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是25.82亿元人民币, 其中出口总额是13.71亿元人民币, 进口总额是12.10亿元人民币;2014年进出口总额比2013年增长2.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看我国外贸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外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外贸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河北、辽宁、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沿海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 其中外贸加工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连续多年占据了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 中国作为世界大工厂的局面将不复存在, 使得外资对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产业的投资或建立稳定的贸易往来的选择望而却步, 沿海地区外贸加工型经济发展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沿海外贸加工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沿海外贸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外贸加工产业依靠的是资源能源、劳动力等有形要素, 这种方式很难持续下去, 并且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很难获得竞争优势。因此要提高竞争力, 沿海外贸加工产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跟上国际发展步伐。其次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深远, 使全球经济遭到了重创, 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多年, 但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 消费欲望下降, 同时国际市场的萎缩还带来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这都对我国东部沿海外贸加工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对外出口大幅度下滑, 同时受自身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国对我国沿海加工业的投资呈现出缩减态势。再加上我国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不断增加, 带来加工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这会削弱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为了发展经济, 给予宽松的投资政策, 导致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外贸加工产业订单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转移。再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沿海大力发展出口贸易, 使外贸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外贸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式是粗放的, 注重加工、仿造而忽视了创造, 主要靠低廉的劳动力占据优势。世界经济繁荣时期, 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占据了优势, 粗放型的加工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经济危机的影响, 导致我国沿海对外贸易加工产业不但没有了优势, 反而出现越来越多的劣势, 在发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工产业的成本不断上涨, 产品价格上不再占有较大的优势, 导致竞争力减弱, 吸引的投资越来越少。

二、沿海外贸加工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一) 创新型人才匮乏

在贸易加工产业中, 技术消化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 很难实现外贸加工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升级。我国外贸加工产业的技术吸收与创新与现实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差距较大。技术消化与吸收需要创新型人才, 而我国的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性, 同时这几年公务员考试比较热, 很多的优秀人才流到了机关事业单位, 到企业的优秀毕业生较少, 企业很难吸引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给予重视, 外贸产业技术的吸收需要研发经费, 而经费投入不足又是一大障碍。与国际水平相比,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较低, 我国一直存在重视引进、轻视消化的问题, 导致技术不能很好地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二) 产业结构层次低

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外贸加工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最初外贸加工产业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 如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外商投资成为沿海外贸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电子、办公用品、计算机等高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拓展, 外贸加工产业呈现出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并重的态势, 成为新技术产品的制造基地。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产业的发展多集中在技术密集型环节方面, 严格来说还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真正发展与壮大, 难以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三) 产业关联程度差

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产业不仅技术含量低, 投入品主要靠进口, 借助靠廉价的劳动力取胜, 而且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度较小, 产业关联度较低, 这不利于外贸加工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 很难发挥对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我国外贸加工还处在简单加工与组装型阶段, 只是个别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一种贸易方式, 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较小, 不能给国内其他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沿海外贸加工产业为了降低成本, 希望采购本地化的产品, 如果本地产品质量不佳且价格又高时, 才会选择进口原料与零部件, 而产品质量问题是影响外贸加工产业采用国产料件的主要障碍。

(四) 多依赖传统路径

沿海外贸加工产业多依赖传统模式, 这会制约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可以拿比较典型的浙江经济来说。浙江经济具有自身特色, 走出了一条浙江模式, 主要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主, 在经济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靠企业经营者的劳动积极性及团体协作发展经济。浙江模式有着自身的不足, 它会受到经营者的知识、能力的限制, 难以走出传统产业的局限实现创新, 很难进入高新技术层次, 这使得外贸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非常困难。

(五) 政策环境不配套

沿海外贸加工产业在扩大出口、推动产业升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对外贸加工产业给予了重视, 同时在经济政策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与措施, 这为沿海外贸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大大推动了外贸加工产业的发展。但是外贸加工产业优惠政策实施中还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主要是政策的不完备现象影响技术转移, 如外贸加工产业的深加工结转业务, 能提高外贸加工产业的附加值, 但手续较为繁琐, 不利于结转业务的开展, 这会影响外贸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沿海外贸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产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需要进一步调整。因此加快外贸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外贸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制定产业转型升级战略

沿海外贸加工产业转型升级要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避免对经济、社会的不良影响。将沿海外贸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纳入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 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国内产业升级需求, 对外贸加工产业进行调整, 引导其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对外贸加工企业设定标准, 引导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转变。要解决沿海外贸加工产业的发展就要完善投资环境, 引进高端业务, 使其向高技术方向发展, 同时密切外贸加工产业与本地经济的联系, 使外贸加工产业扎根。

(二) 培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国外贸加工产业主要是接单加工生产, 因为外贸加工产业主体是以外商投资为主的, 外资投资者多是在海外接单, 然后将订单拿到国内生产, 这样外贸加工企业的销售就完全控制在接单者手中。对企业来说只有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才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因此应拓展销售渠道, 拓展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而外贸加工产业的发展需要针对性的培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原材料与零部件配套产业、物流业等, 相关产业或多或少会影响外贸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中一些关键原材料零部件配套能力、高端设备设计能力等还需进一步提升, 需要重点扶植与培育。将发展原材料零部件配套产业纳入外贸加工产业升级战略中, 引导国内企业关注外贸加工产业原材料零部件配套市场的需求变化, 实现国内企业与外贸加工企业的密切合作。对关键零部件的开发与生产可以考虑给予税收、科技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贸加工产业多使用内资企业的零部件、设备等, 从而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与外贸加工产业的配套生产。

(三) 促进贸易的平衡发展

沿海外贸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调整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这是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分布格局的调整, 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对沿海外贸加工产业应加大政策引导, 实现产业转移, 对沿海外贸加工企业实行合同备案时缴纳台账保证金政策, 对中西部企业实行无需台账保证金政策, 这样通过政策引导使劳动密集型外贸加工产业从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 拓展外贸加工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对外贸加工产业向其他行业延伸给予大力支持, 充分利用国内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 引导外贸加工产业向服务贸易领域拓展, 如发展国际物流配送中心业务等, 延长外贸加工产业的价值链。

(四) 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沿海外贸加工产业应大量运用现代电子商务、物流等方式, 适应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 做好外贸加工产业的管理工作, 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发挥外贸加工产业各部门的协调作用, 推动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引导企业自律, 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外贸加工产业各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 外贸加工产业管理涉及多个管理部门, 如税务、银行、海关等, 这些部门之间应加强协调配合, 通过有序的合作互动, 提高对外贸加工产业的监督、服务, 从而推动外贸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五) 以转型为核心促出口增长

应结合沿海外贸加工产业转型升级要求, 转变出口产品结构, 调整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增加一些高质量、高技术的新产品, 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沿海外贸加工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企业的产学研能力薄弱, 要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吸收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 沿海外贸加工产业自主品牌比例较少, 外贸加工企业主要是为别人做嫁衣。近年来沿海外贸加工产业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 传统市场所占比重下降, 新兴市场比例大幅度增长。

参考文献

[1]张二震.中国外贸转型:加工贸易、“微笑曲线”及产业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 2014 (7) .

[2]李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 2010 (4) .

[3]李景波.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的理性分析与思考[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2012 (3) .

加大外贸转型升级支持力度 篇3

内外部环境不乐观

从进出口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今年8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7月的48.4%下滑至48.1%,是连续第4个月下滑,创2009年6月以来新低。欧元区制造业PMI从7月的44.0%升至45.1%,连续13个月处于荣枯临界点50%以下。美国制造业PMI从7月的49.8%下滑至49.6%,连续第三个月低于50%,创2009年7月以来新低。日本制造业PMI从7月的47.9%下滑至47.7%,创2011年4月以来新低。多数新兴市场PMI指数继续在荣枯线上下徘徊。

欧元区经济分化加深。继今年一季度环比零增长后,欧元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滑0.2%。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从7月的87.9降至8月的86.1,创近三年来最低。欧元区整体经济未现明显复苏迹象。

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剧。7月份消费信贷按年率计算下降1.5%,显示美国民众对待消费持谨慎态度。日益临近的政府“财政悬崖”正增大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加之欧债危机的外部影响,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势头可能再次被压抑。

此外,由于外部需求总体疲弱,国内经济继续受结构性问题困扰,新兴市场短期的增长仍不乐观。金砖国家内需结构性问题在外需不振的背景下暴露出来。

从进出口国内环境看,经济仍在底部运行,增长放缓趋势加深。8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2009年5月以来低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0.2%,较7月回落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5%,创2009年10月以来新低,显示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8月制造业PMI为49.2%,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反映制造业处于收缩状态。

不过,国内经济呈现一些积极现象。国内消费增速基本平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2%,高出上月0.1个百分点,是连续4个月下滑后首度回升。房地产投资呈现企稳迹象,1-8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5.6%,较1-7月反弹0.2个百分点,是一年以来首次反弹。前8月,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4.9%,增速比前7月提高1.3个百分点,为未来经济增长增添了动能。前8月,中央项目投资同比由前7月的下降3%转为增长0.2%,将对整个固定资产投资起到放大和带动作用。随着前期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我国经济有望筑底回升。

进出口“保十”压力大

8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仅为0.2%,增速几乎停滞。今年1-8月累计,进出口仅比去年同期增长6.2%,全年“保十”压力增大,形势相当严峻。由于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将持续低迷,我国进出口增速有可能进一步走低。

出口增速将继续回落。8月我国制造业PMI的新订单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反映我国消费品市场和出口情况的“义乌小商品景气指数”近期虽然小幅反弹,但仍然低于指数基点1000点,预计短期内我国外需情况难有起色。尽管去年9月份出口规模较8月有所回落,基数变小,但今年9月工作日天数比去年少2天。因此9月出口增速仍可能继续回落。

进口增速或低位徘徊。8月我国制造业PMI中的原材料库存指数再度大幅下跌,显示国内企业去库存压力持续。短期内进口增速可能继续受到国内去库存的拖累,但7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油价呈现回升态势,势必推高短期内进口商品价格。受国内去库存过程和稳增长政策出台的交互影响,进口增速或将经历先放缓后企稳的过程。

加大外贸支持力度

当前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动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人民币间接升值、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升高等诸多压力,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增强信心,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继续落实和完善稳定出口政策。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对产品有市场、有订单的出口企业信贷和信保支持的力度。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可对出口鼓励类商品的企业进行税费减免试点。在推进价格改革中,应适当抑制能源、原材料和生产性服务价格的过快上涨。

加大对外贸转型升级的支持。把握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大转方式政策促进力度,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以质量带动、以品牌拉动、以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我国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走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情况调研对策 篇4

**市拥有船舶生产和修造企业94家,配套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据**区经济贸易局和**区船舶行业协会统计,**区拥有船舶生产和修理企业18家,其中中等规模二级ⅰ类4家,其它是二级ⅲ类,还有停建4家,2007年产值达16.51亿元;2008年25亿元,同比增长151.5%,就业人员

2万多;2009年1-3月产值5.287亿元。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是造船高峰期,造船企业家们“饭都吃得很香”。

但随着国际金融动荡和世界经济放缓,航运经济发展受到直接影响。据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份全球造船市场新签订单量大幅萎缩,全球新造船跌幅同比达95.6%,各类船舶订单合计仅为2004年月均签单量的6%。受之影响,我区船舶工业急转直下。2008年下半年,一些尚在建的企业已停建,少数已建企业也处于停产状态。2010年,造船企业将重新洗牌,这意味着传统低水平作业和制造“小、劣”型船舶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散货船产能过剩,40万至50万吨级矿砂船和大型油船、大集装箱船和特种船却有较大的市场,而小型船场不具备该级别新船的制造资质。小型船场想在新一轮的格局中不被淘汰,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面向全球市场做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准备。

二、**区民营船舶工业发展中主要问题

从**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在全区的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区民营船舶工业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问题。

(一)土地及基础设施急需解决。目前**区民营造船企业只有海昌船舶公司用地已进入招拍挂程序,其它企业都没有土地使用权证,企业不敢多投入,大都处于低水平投资,走滩涂造船的落后生产老路,因而企业规模小,硬件软件缺少,没有生产、组装和涂装车间,不能分段规模组装和展开流水线生产,生产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差。多数企业只是建造简易船台而没有船坞,有些建有船坞或船台自己却不造船,只是租赁给造船者,收取租赁费而已,红火之时一坞难求,萧条之际租费大跌或停产闲置。另外,椒北地区不少船厂地处沿海滩涂,原有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落后,企业生产所需的水、电、路等基本条件无法满足,沿江道路凹凸不平,200吨以上主机无法运入,生产所需原材料运输困难;电压不够,网线需要改造;自来水不通,生产生活用水无法保障,且一旦发生火灾,没有水源无法及时扑救。同时,江堤之外大量发展的造船企业,对江堤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二)市场信息不灵。造船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目前仅局限于单项计算机技术应用,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尚未采用,这严重影响企业竞争力。国内外信息交流平台的缺失,也制约着民营船舶制造业发展。有的企业干脆先造再说,跟风造船现象严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对国际市场产品需求的预测能力。

(三)人才缺乏。高素质技工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民营船舶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专业人才存在“少、低、散”的特点,没有统一的船舶网络人才库可提供最新人才信息,因而难以满足现代船舶修造业“求才若渴”的现状。另外,受各种因素制约,现有人才也很难留住。

(四)竞争力弱。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以低价、低成本开展竞争的格局急需打破。

(五)民间集资为主。企业资金主要来源是民间集资,股东分散,发展后劲不足,且一旦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三、对策

(一)政府扶持,打造上规模的船舶企业

1.加强规划,落实土地。土地是企业生存发展之基础,造船工业是**区极具优势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要认真解决造船企业的用地问题,在用地规划和用地指标等方面予以必要的倾斜支持,让船厂拥有自己的土地所有权证,减少投资的后顾之忧,也能争取金融部门中长期贷款,减少民间集资所占份额,降低企业和社会风险。同时,金融部门要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企业有自己的土地后,将增强船东进一步注资力度,建造船坞、组装和涂装车间,使造船周期从一年多缩短为四至六个月,提高效率。这也符合国防科工委对造船硬件的要求。

2.加强服务,保障发展。**区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关心造船工业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椒北地区要结合台电以东工业区块开发,优先解决道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开工建设前所沿江路。电力部门要加快电网改造,保证电力供应。供水部门要尽快通水,满足需求。

狠抓项目建设 促进转型升级 篇5

--2013年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园区办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园区办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省、市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三规合一”(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四集一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产城互动的要求,围绕完善功能、提升水平,大力承接集群式产业转移,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产城互动发展,着力促进功能集合构建,着力创新驱动能力,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争创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综合能力明显增强。新增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达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2.6平方公里。2013年预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亿元,税收完成7.37亿元,从业人员达6.1万人。目前,已入驻企业296家,规模以上89家,先后被省政府表彰为“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全省“数字化”、“质量品牌”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最

具投资法治环境”示范产业集聚区,是唯一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十强”的县(市)级产业集聚区。

(二)集群规模日益壮大。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龙头带动,强化招商引资,集中要素资源,推动产业链纵向连接、侧向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已形成超硬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3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正在打造超百亿元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一是壮大龙头企业。坚持要素集中倾斜、空间有效保障、政策积极引导,对主导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和招商引资的大中型企业,采取“一厂一策”的办法,在土地保障、企业上市、重大项目、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推动企业持续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奔马车辆2009年入驻产业集聚区,新建了5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厂房和省内一流的综合生产线,购臵了巨无霸龙门加工中心、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等一大批专用数控加工设备,聘用了业内知名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了高水准的专职研发队伍,产品结构由原来以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为主调整到了以轻卡、皮卡和低速汽车为辅助、以专用汽车和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主导、能够带动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新格局,跻身全国同行业第五位。森源电气2009年“退城入园”,整体搬迁入驻,投资12亿元购买了意大利萨瓦尼尼6条金属板材柔性线S4+P4生产线和两套机器人折弯单元,达到了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水平,在全省装备制造业30强中排名第五。二期在新森源电气西侧新规划占地200-300亩、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3

栋标准化厂房,引进德国、意大利先进设备,延伸扩大电气制造系列产品,投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税收2000万元。目前,黄河旋风、众品食业、森源电气等3家企业营业收入由2009年的73.7亿元、78.5亿元、32.3亿元发展成为百亿元企业,区内有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中国500强企业1家(众品公司)、2013年中国制造业500强1家(众品公司)、201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家(黄河集团、森源集团)、上市公司3家、全省百强企业3家、百高企业1家。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围绕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和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坚持企业招商、项目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加强与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外企和行业知名企业的对接,承接“港澳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高端产业。市主要领导多次到深圳、广东、福建、北京等地分别洽谈了恒跃国际手机主板、苏州清风金红叶、上海小区净化水设备、苏州汽车精密配件、深圳科特士汽车零部件、北京宏瑞汽车研发中心、北京天壕机电、台湾雅力士汽车配件、河南863软件孵化器中心、裕同包装、中国工艺美术集团等项目。今年以来,引进项目10个,利用外资38亿元。占地600亩投资50亿元的黄河工业园包含3个项目:一个是目前在建的与富士康合作的黄河富士康校企实训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全部采用全自动数控机床金属加工技术,总规划购臵CNC数控加工机床及配套辅助设备3000台(套),建成年产5400万套手机配件生

产线。目前,一期2.2万平方米两栋标准厂房已建成,进驻设备868台(套),正式投产166台。第二个是下一步与富士康配套的超硬材料复合片刀具生产项目,第三个是超硬材料的上游产品--石墨柱研发与制作匹配的鑫纳达研发试验工厂建设项目,正在建设标准化产房。中森虎皇新型墙体材料建设项目4栋厂房正在安装钢构,4栋厂房和2栋办公楼正在浇筑基础。目前,正在洽谈深圳裕同购买第一工业孵化园、万顺包装二期建设等多个项目。区内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西门子、富士康)、上市公司5家(四川希望、汕头万顺、北京天壕、德国西门子、富士康)。三是完善产业链条。按照龙头带动、配套带动、品牌带动、技术带动的原则,依托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产品、高端产品和终端产品,带动产业链整合和产品结构调整, 构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完成主导产业链项目24个,完成投资80亿元,电力装备、车辆制造、食品加工三个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拓展。以森源集团为龙头的电力装备产业链,集聚企业28家,从单项产品向集成系统拓展;以奔马公司为龙头的车辆制造产业,集聚企业52家,形成原材料加工--配件加工--整车生产完整的产业链条;以众品公司为龙头的食品产业,集聚企业18家。形成了初级产品--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今年4月24日,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第一小组观摩了我市产业集聚区6个项目,在森

源电气召开点评会,我市产业集聚区根据积分排名第一。郭庚茂书记利用观摩团评价打分的间隙,考察了奔马公司。在第二天的总结表彰大会上,郭书记对我市产业集聚区在300米范围内形成高端电机配件--高效节能电机--成套电力装备的完整产业链进行专门点评表扬。四是推进战略合作。按照依托基础、联合高端、强化联盟、系统运作的原则,引导企业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通过上项目,给本土企业注入发展资金、先进技术等要素,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先后促成总投资达120亿元的5个战略投资项目。黄河集团与富士康投资50亿元的黄河工业园项目,一期智能手机配件项目(投资25亿元)开始试生产,世英机械与北京鸿瑞公司合作投资15亿元的年产30万辆电动汽车项目一期投产运营,新世纪机电与北京天壕集团合作投资10.5亿元的年产1200万千瓦低压高效电动机项目一期5月份建成投产,森源电气与德国西门子(中国)公司合作生产及销售电力保护产品项目正在建设标准化厂房,奔马公司与美国奥特易动力总成技术公司年产5万辆的混合动力汽车生产项目技术人员已经到位,正在建设研发中心,建成后将为我省“少林”、“宇通”等客车及卡车、公交车的驱动系统提供配套支撑。五是加快项目建设。将区内重点项目纳入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管理范围,强化联审联批、三级联动、统筹协调等,优先配臵土地、环境总量指标等要素资源,将新投产项目及时纳入大工业直供电价范围,并作为“两会

一启动”(工商企业产销对接会、重点项目与省内企业购销对接会、启动“豫货网上行”活动)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流资、企业用工、市场开拓等问题,促进尽快达产达效。同时,建立项目进度台账和建设进度表,对在建项目倒排工期,限期投产达效;对确定地块项目实行分包领导全程跟踪制度,促其早日开工建设;对谋划项目加强对接联系,确保落地。目前,共有工业项目65个,总投资达38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6亿元,今年投产项目10个(黄河富士康、众品北区肉制品加工一期、三荣电器、天壕机电、德高医疗、联丰不锈钢、祥合铝材、兴工机械、怡盛蜂业、晟源蜂业),投产项目累计达34个,在建项目25个,确定地块即将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8.9亿元年产10万吨高效节能电机铁芯、行业内第一家采用自动化工艺生产的企业三荣电器建成并投产,二期安装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设备,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2亿元,将成为全国最大电机铁芯生产基地。总投资10.5亿元、年产1200万千瓦YX3、YE3、YZR、YKK等各类型号高效节能发电机、电动机的天壕节能机电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和配套设施6万平方米,建设业内一流自动化流水线四条,购臵智能自动化设备100台(套),二期建成后,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2亿元,将成为全国高效节能电动机和发电机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占地约70亩、投资约2.1亿元、年产30万套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禾润机电高效电机及电控生产厂房、精密机加厂房已

建成,正在安装设备,建成投产可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税收86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

(三)产业升级成效显著。按照“创新驱动,转型提升”战略要求,围绕超硬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产业,从粗放型、传统型向高端、精密、新兴、尖端、集约型转变,由小而散向大而强发展,推动工艺升级、价值链升级、产品质量升级、品牌升级。一是抢抓发展机遇,壮大特色产业。按照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抓住当前产业战略转移机遇,立足产业基础,积极申报国家财政补贴,研发创新高、尖、新技术和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黄河旋风紧紧围绕超硬材料与制品做文章,两年来,累计投资30亿元,实施了高端金刚石制品扩建改造等五大类产业升级项目。目前,金刚石单晶及制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占同行业首位,单晶合成工艺及制品生产技术的研发能力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黄河西厂区形成了占地2平方公里的超硬材料产业园区;森源电气前身是长葛开关厂,主要从事高低压配电成套设备、系列高压电器元器件等开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该公司抓住国家强化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与上海交大联合开发出了APF有源滤波装臵,有效消除电力供应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谐波污染,节约电能10-20%,被列为国家节能减排重点推广产品、国家重大电力装备专项;与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出了微风启动、低风速发电离网型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获3项国家专利,产

品远销浙江、江苏、山西等地。2013年,该公司积极抓住国家加速建设智能变电站这个历史性机遇,先后争取国家发改委关于智能型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专用快速调压无功补偿滤波装臵(TWLB)、智能化开关产业化、柔性智能化生产车间等多个项目补贴近一亿元,开发出应用于电网、市政工程的智能型交流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当前已替代进口,并在同类产品市场中保持着8%左右的较好市场份额。目前,森源电气形成年产1万套12kV、40.5kV高压开关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双柱水平旋转户外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主战场转移到了发展前景巨大的轨道交通和智能电网领域,成功由一家传统的输、配电设备生产商转型为具有垄断技术优势的创新型企业,隔离开关产销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首位,综合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十强,先后获得了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创新型示范企业等称号。二是鼓励自主创新,促进产品转型。从原有的大中型企业入手,出台优惠政策,创新机制,引进高素质人才,开发高科技产品,对原有产品换代提升,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升级,顺应市场需求,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奔马车辆原来是生产三轮车的企业,为中国“三农”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后来由于市场萎缩,停产歇业,面临崩溃。公司从老城区搬迁入园区后,强化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研发出旅游观光、消防巡逻、高压清洗、环卫清洁、城乡支线公交、移动警务室6大系列30多个电动汽车

品种和皮卡车辆,在全省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全国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70%以上。其中,“会说话”的智能电动巡逻车2012年被公安部列入警用装备采购目录,先后装备了深圳大运会、西安花博会、首都奥林匹克公园和天安门广场。随后,又研发出混凝土高压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汽车起重机、多功能水车、沼气工程专用车、重型自卸车等10大系列特种车辆,是全省唯一一家具有汽车起重机、混凝土高压泵车生产资质企业。其中,多功能水车和沼气工程专用车均填补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双双超过70%,采用意大利技术生产的混凝土高压泵车臂架高度已达50米,奔马公司已从低速汽车生产企业成功转型为专用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和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首届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河南省十佳科技创新企业”、“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五十强”。三是推动两化融合,拓展发展空间。按照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求,强化设施建设和网络化建设,引导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当前发展情况,实施流程再造工程,提升管理效率,推进产品升级和服务升级,促进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发展和国际化运作,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众品集团是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和低温物流服务的综合性食品企业,入驻园区后,立足于“肉类产业链整合商”和“冷链食品集成服务商”的战略定位,投用10万吨肉制品加工生产基地,建成15个冷链物流基地,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以制造业促进冷链物流业发展,以冷链物流服务业拉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7300万元,建设标准化机房、数据处理中心,启动两化融合项目,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目前,众品成为中国领先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被列入“全国农产品物流振兴规划”,热加工猪肉制品已被新加坡批准对其出口,同时也被AVA批准可为中国向新加坡出口热加工肉制品的9家企业供应原料肉,先后获得“全国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典型示范企业”、“第一批河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级企业”、“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四)综合配套能力全面提升。按照“完善基础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拔高整体形象”要求,通过运用财政投入、争取项目、企业投资等模式,重点加大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新扩区6平方公里和特色商业区的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规划并启动建设,完成魏武大道北延与郑州空港对接工程、连沿高铁的东外环路、与许昌交接的金刚路等主干道路建设,延伸和打通颍川大道、解放路、张辽路西段工程。目前,累计投入15亿元,规划主干道52条,已开工39条,完工27条45公里,形成环路网络,实现了与京港澳、日南、郑尧高速以及107国道的快捷联通;3个水厂投入运营,市第三水厂正在施工建设;电力调度大厦全部投用,黄庄、葛新、杜村3个110千伏变电

站已启用和连通。同步铺设水、暖、气、通讯、有线电视、雨污管网等配套设施,实现“七通一平”。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方便、快捷”原则,在企业周边、核心位臵等地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在产城融合的新城区,建成了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为入驻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已为97个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成立以财政为主的4家投融资公司,累计运作资金25亿元;引进5家股份制银行和2家投资担保公司,累计为企业融资150亿元;规划勘测、人力培训、劳务中介、法律咨询等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已经运行;省级蜂产品质检中心、信用社大楼、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4个职工综合服务中心、学校、医院、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汽车站正在建设;规划建设的8万平方米职工公寓,一期1000套职工已入住,二期1500套即将完工;开通新、老城区和产业集聚区之间公交线路4条。三是总部基地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完成了集金融、信息、研发、总部、中介为一体占地500亩总部基地规划设计,启动了占地300亩的企业总部大楼建设。目前,20多家企业报名入驻,13家企业缴纳土地款,5家开工建设。同时启动了集特色商业街区、文化休闲旅游区、特色交易市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商务办公、酒店、公寓为一体并且风格鲜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拉动消费能力强的特色商业区建设,目前,已完成

规划设计,正在进行论证。四是形象工程建设。4月份,结合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组织开展了示范创建活动和形象提升工程,要求各个单位和投产企业对内外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累计投入资金8000万元,硬化路面5000多米,安装接通LED灯20万米,修建、改建大门、桥涵、水闸、河道护坡等20多处,拆墙透绿8000余米,种植花木20多个品种6万多棵,完成了小洪河景观走廊绿化,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林中有厂、厂在林中”的公园式建设。

(五)产城互动格局已经形成。始终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围绕产城一体、区城同建发展模式,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统筹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城区开发,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互动。一是科学规划产城共建框架。将新城区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合二为一,统一编制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魏武大道为中轴,向东发展工业项目,向西建设新行政办公区,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住宅小区等,形成东西并进、南北拓展的产城融合格局。同时,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全省县级一流的城市规划馆,把各项规划公诸于众。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按照同步建设的原则,对新城区、产业集聚区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先后完成产城之间6条主干道和20多条次干道(支路)和管网建设,完成核心办公商务区、主体工

业区、西工业区、北工业区、葛天生态园周边五大区域环形路网的贯通,启动公益设施和水系、水景观建设,实现区内设施和新城区设施的无缝对接。三是推进服务设施建设。香港、飞鸿、蓝湾3个星级大酒店全面启动,正在加紧施工;投资20亿元建设了葛天生态园;郑许城际快速通道绿色走廊景观带已完成;清潩河林水景观带、小洪河综合整治、科技文化广场等一批生态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四是加速产城功能共享。以新区建设为中心,围绕新市委市政府开发建设商住楼群,围绕骨干企业规划建设职工综合服务中心。目前,新区10栋高层综合写字楼全部启动办公,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和行政服务中心全部入驻办公;宏基钻石城、盛和中央花园、盛亚葛天新城、香格里拉、远大瑞园5个住宅小区正在建设,已完成多层、高层住宅近100栋;大阳职工生活服务中心正在建设,森源、众品、黄河3个职工服务中心即将开工。五是加快村庄改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群众满意”的原则,在村民身份转换、规费减免、社会保障、促进就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在产业集聚区内村庄开展集中社区建设,加快迁村并点步伐。目前,4个社区完成了楼房主体,4个社区正在施工。

(六)要素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完善土地整理平台,促进土地集约。严把项目入驻和建设进度关口。对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不符合投资强度、达不到税收标准的项目严禁入驻。要求入驻项目必须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化厂房区,实现

“立体化”管理;对已入驻但预留土地过多、闲臵时间过长的项目,要求其对厂区内剩余土地及时利用,对闲臵1年以上的征收土地闲臵费,超过2年的,坚决收回。制定出建设用地供地总量控制、城市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等制度,完善了一套与招拍挂衔接、配套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目前,集约节约土地1000多亩,标准化厂房面积已达387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厂房290万平方米,居全省第一。二是做大资金融通平台,拓展投融资渠道。首先是集中使用中央、省、市扶持资金,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目前,市财政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亿多元。其次是政府牵头组建正源、丽园等4家投融资公司,引入合众、安信等9家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把三年来产业集聚区获得先进奖励资金1250万元全部用于投融资平台建设,目前,投融资、担保公司累计为企业提供各类资金80亿元。第三是建立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省级平台、金融机构、企业四方合作的运作模式,对专业银行实行贷款风险补偿,鼓励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再融资。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对产业集聚区新增贷款70亿元,黄河旋风、众品食业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再融资10.5亿元。三是健全人力资源平台,确保用工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和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数控加工中心、印刷包装材料、肉食品分割储存等方面的人才培训,累计培训技能人员4000人。以许昌技术经济学校为依托,全

面启动“校企合作”工程,定向为企业输送人才,并设立社会民生栏目,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累计为黄河富士康、许昌裕同等企业招聘各类职工5000余人。定期举办专题招聘活动,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目前,举办招聘会5次,招聘人员3000人。

(七)管理体制不断创新。明确了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和副主任,2名副县级领导常驻产业集聚区,设臵园区管理、党政综合、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城市开发、财政审计6个办公室,分别承担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入驻及管理、土地收储、迁村并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税收征管等工作,各室主任全面负责承担的工作任务。同时健全完善了五项制度,加强管理。一是定期走访制度。每周定期召开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例会,对重大问题以政府会议纪要形式进行通报;严格实行了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按照分片管理的原则,将产业集聚区在建、待建项目分为3个片区,分别由园区办企业一、二、三科分包,经常性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快速反应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建立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服务性项目等入驻工作流程,制订了应急预案。三是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完成了检察、国土、住建、规划、环保、统计、质监、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的派驻工作,协调成立了执法中队。建立联审联批联席会议制度,对项目入驻前后应办理的安评、环评、土地证等联合协商解决。四是督促检查机制。建立了领导定期督查和综合办

周督查、园区办日督查制度,每周定期编发督查简报。五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制度。建立定期排查、定期汇报制度,成立了专项治理小组,深入开展企业周边环境和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治理活动。今年11月份,省优化办对产业集聚区政策落实情况和优化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组长李刚(省住建厅纪检组长)对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优化环境工作提出了表扬。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多个项目正在排队入驻,建设用地紧张。二是个别项目因为调整规划、资金短缺等问题,以致建设进度迟缓。三是职工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已投产企业的员工生活需求。

三、下步打算:

加大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产城互动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人力资源保障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30亿元,税收收入预计突破8.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继续保持全省“十强”。

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企业总部基地、特色商业区建设步伐,有效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黄河工业园、总投资25亿元的超硬材料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森源电气产业基地、总投资18亿元的中森虎皇新型材料、总投资20亿

元的众品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的北京宏瑞电动汽车、总投资30亿元的包装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的万顺ITO导电膜、总投资20亿元的不锈钢及制品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新天地药业、总投资10.5亿元的农机汽配大市场等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争取早投产、早见效。加快雅图印通、巨霸建机等2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步伐。积极打造以中森虎皇墙体材料生产为龙头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森源重工和奔马为龙头的车辆制造产业集群以及以长海、宇龙、联丰为主的不锈钢生产产业集群,年内争取实现2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超百亿元。

二是主动开展招商选资。围绕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电器产业,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选资,争取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6个,引进与富士康配套的项目20个,利用省外资金突破50亿元。以苏葛工业园为平台,全方位承接“长三角”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黄河富士康手机配件为依托,着力引进深圳等地精密刀具项目;以裕同、万顺印刷包装为依托,重点引进广东高档印刷包装项目;以奔马、鸿舟、宏瑞、定达车辆制造及零部件企业为依托,盯紧沿海先进制造业,加快合作步伐;以雅图印通为依托,力争3D打印机项目落地;以长海不锈钢和宇龙联丰为依托,承接佛山、杭州不锈钢制品产业转移。完成深圳裕同购买工业孵化园事宜。争取培育许昌市“大个头儿”、“小巨人”企业10家,将三荣电器、定达铸造、新天地药业、宇龙管业4个许昌确定的上市

培育企业在1-2年内全部培育上市,再培育奔马车辆、众品冷链、裕同印刷3家上市后备企业。

三是快速推动转型升级。对已建成投产的企业,根据企业发展现状、产业层次、规模档次实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育提升。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实行重点帮扶,促其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龙头;对发展水平不高但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鼓励其走科技创新之路,提升企业整体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对规模较小、效益较差的企业,引导其走兼并重组、升级改造之路,逐步提高发展水平。以黄河旋风、众品食业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新天地药业、森源电气等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发挥黄河旋风、森源电气两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众品食业、新天地药业2个省级博士后研发基地的作用,结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要求,引进或研发突破一批对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核心共性技术,并积极申报中、省级关于支持科技型、创新性项目建设资金,以科技创新、技术扩散壮大企业规模、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四是促进产城互动发展。统筹新城区、产业集聚区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面完成新扩区6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院、学校、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游泳馆建设,加速产城融合。加快区内行政村的集中社区建设,重点完成大户陈、金庄、木锨刘、英刘等8个社区建设,启动8个村社区建设,推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五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村民身份转换、规费减免、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产业集聚区民生保障政策,切实解决产业集聚区社区居民医疗、保险、养老等问题和失地人员的就业安臵问题。发挥人社局派驻机构职能,组织开展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吸纳从业就业人员新增1万人,输入劳动力5000人。

六是壮大投融资平台。继续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督促引导专业银行加大放贷力度,并与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深化合作,支持集聚区工业项目发展。以金财、正源、丽园、合众等为投融资和担保平台,年内融资15亿元,计划为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及担保8亿元。引导黄河旋风、森源电气、万顺包装3家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形式实现融资15亿元。

七是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实行联审联批制度,组织相关部门集中解决落地项目“五证”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对口上级部门,完善企业应办理的各项手续;认真落实企业入驻后应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其扩大生产、加快发展。同时,联合国税、地税、商务等部门,建立企业税收缴纳统计台帐,督促企业履行入驻产业集聚区后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全面实施形象工程,高度重视并支持项目入驻把关

和企业形象提升,年内要完成所有企业大门、标志牌、车间亮化的规划和建设,完成企业办公场所、停车场、院内装饰布局的规划设计。

八是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追究。完善警企地共建机制,对强买强卖、无理取闹、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发挥产业集聚区执法中队作用,开展企业、项目周边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对发展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园区办

外贸转型升级项目情况 篇6

情况

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位于荔湾区石围塘街芳村大道中,以茶叶批发为主,同时经营茶具、茶工艺品、茶家具等与茶相关的各类茶商品,占地约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定点”市场,是广州市重点发展的五大专业市场之一,是国家“菜篮子工程”信息报价茶叶类唯一价格信息提供单位。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现有19个市场经营主体,商铺约5000个,经营户约2757户,其中个体户2383户,公司法人及分支机构374户,2013年商业成交额近30亿元,年税收约2200万元。

我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推进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不断提升商贸能级,“芳村茶叶”市场品牌日益发展成熟,影响力不断提升,对石围塘街地区经济起到较好作用。

一、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的转型升级进展情况

(一)园区规模实现了以点带面扩张

经过多年发展,在规模上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从局限于洞企石路一带、面积仅有2万平方米的市场,逐步形成了以芳村大道中为主干、辐射洞企石路、山村路、龙湾路、南塘大街等的大型市场集群格局,面积增加到26万平方米,园区内各场区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宣传效果明显、道路指向明晰,成为了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现代化茶叶批发市场。

(二)以“三旧改造”实现了园区规模扩张和税源留区

受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的蓬勃发展的良好影响,周边的旧仓库、旧厂房业主积极主动开展三旧改造,累计近12万平方米的低值场地被开发改造为茶叶市场。我街辖内的广州铝材厂有限公司、广州建材二厂有限公司等“退二进三”国有工业企业,在将公司注册地、纳税关系保留在荔湾的同时,将原有厂房改造成茶叶市场,相继建立了华裕茶叶市场、广州名茶交易中心、天易茶叶市场、启秀茶城、珀雅水岸茶港,广物集团将其在花地河边的旧仓库改造成广物茶叶市场,为我街增加了大量的税收。单以出管中心计算,茶叶市场园区为我街创造的税收达260多万元/年。

(三)通过加强政府服务提升了茶叶经济发展后劲

我街在引导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做好基础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市场物业业主配合市场共同发展产业配套,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中创造条件。

1、为适应茶叶购销的商务人流,我街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柏浩商务酒店、茗城旅业、荔豪宾馆等旅业,满足了大量外地客商的住宿商务需求,同时在洞企石路布设了838、91路公交车总站,增加多个公交线路站点,方便群众出行购物。

2、协调交警、公路、规划、建设、交委等部门,改善、扩宽了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的中心区、北门、南区的出入口道路交通条件,细化停车场安排,布设了货运场,为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提供了物流方面的保障。

3、为解决资金往来安全性及便捷问题,我街通过协调交通银行,在洞企石120号二楼开设了交通银行南方茶叶市场支行,以此带动了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多个银行在茶叶市场内开设了ATM交易网点,极大方便经营者、客商、群众的资金往来,建立了畅通的资金流渠道。

4、为解决茶商的纳税问题,我街在区国地税局的指导下成立了南方茶叶市场协税护税办公室,聘请得力人员对个体户的居住证、办理税务登记证、纳税代征提供高效服务。在2013年的荔湾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起征点调整工作中,南方茶叶市场协税护税办公室在3个月内通过全面宣传、逐户上门核定、逐户化解疑问矛盾的方式,茶叶市场园区的纳税个体户从86户增加到1823户(起征点2万/月),月度个体户国税入库税额从5万/月增长到109万/月,有效而平稳

地完成了任务,增加税收超过1000万/年。

(四)通过主动引导提升了总部经济氛围

市场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做强做大的企业集聚示范效应,对此我街选取了综合条件较好的广东芳村茶业城作为茶业总部培育区。

广东芳村茶业城位于芳村大道中,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共四层,配套了大型停车场及多个自动扶梯、观光梯、货梯,安装了自动喷淋消防系统,硬件条件在南方茶叶市场各经营主体中首屈一指。茶叶批发市场向来是一楼的好租,一楼以上的难租,广东芳村茶业城在开业之初也遇到这种情况。我街在了解企业困难后,结合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总部经济战略和市场的自身硬件优势,建议该市场将二楼以上向茶叶公司优惠招租,同时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茶商在三楼、四楼设立公司。该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至今已经有53家公司进驻了广东芳村茶业城,初步形成了较好的总部经济氛围。

二、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的瓶颈

(一)园区经营主体多样化,影响统一提升经营档次

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现有19个市场经营主体,业主既有国有企业、村集体企业的自营物业,也有民营企业、私人老板等“二房东”承包经营物业,园区仅限于名称统一,各茶叶市场保持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互

相间无任何经济责任。这造成了各自的经营目标不一,资金投入、精力投入程度不一,对于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转型升级的整体推进存在较大的影响。

(二)现行税收政策难以直接体现市场转型升级成果

1、对于茶业公司来讲,由于产地在外省,销售在广州,现行税制在茶叶生产者领购及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存在隐患,客观上使得税务机关难以核实监控收购对象、收购资金往来、农产品销售价格,导致一方面企业可以做大成本抵扣增值税,另一方面又可以签订虚假协议,虚增自有茶园面积,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制造自产自销的假象,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逃避缴纳增值税。这造成了部分茶业企业看上去规模、名气较大,但纳税额较低的情况。2011年1-9月份,荔湾区国税局对辖区内芳村茶叶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发现问题率为100%,主要问题集中在企业账册不健全,甚者是企业有意不记账,未及时在发出货物时作账务处理,少报、漏报、瞒报实际销售收入等方面。

2、对个体户来讲,因之前园区个体户核定的营业额基本在2万元/月左右,核定在3万元/月的个体户(全部是申领发票户)只有89家,2014年10月出台的个体户和小微企业起征点调整到3万元/月(2014年1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实施),导致我街的茶叶园区个体户税收从每月过百万将下降到每月不足9万元。同时因为茶叶普遍是现金

现货交易,税务部门只能根据经营成本核算营业额,在现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要大规模提高起征点达到3万元/月存在相当大的难度,2014年10月23日广东芳村茶业城个体户抗议物业公司加租群体事件体现了部分苗头。

(三)传统交易模式向电商交易模式转变困难

一方面,茶叶经营户不论是个体户还是公司,大部分的交易还是习惯以现金现货交易为主,同时因买方缺乏索取发票的习惯,营业额无法在纳税申报中全部反映,从而影响了商业统计及缴纳税收。另一方面,和一般的工业品不同,茶叶品质受产地、产地产茶当年的气候、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茶叶品质会使茶叶价格造成较大的落差,仅通过销售现场或仓库的茶叶外形很难确定茶叶的价值。尽管大量的茶业企业、个体户试水电商,但实际效果不如人意,这造成了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在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无法得到真正推行。

(四)总部经济受限于财税政策难以在短期内产生效果 现有的各大茶业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是把生产总部放在产地,依照国家政策享受免税(根据财税字〔1995〕第52号《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有关规定,对合作社入股农户茶树所产茶青直接加工而成的茶叶销售,给予免税),把销售总部(代理公司)放在广州,小批量出货由销售公司完成,大批量出货则由产地直接运达,受限于各地的保护政策及企

业的避税需求,要求茶业企业将总部迁来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难度相当大。

(五)多个茶叶协会(商会)并存,缺乏整合协调各社团的政府主管部门

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现有多个茶商协会,如广州市荔湾区南方茶叶商会、广州市荔湾区广宁茶贸易促进会、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广州茶业协会、广州茶文化促进会等。这些协会(商会)基本是联系各自相熟的茶商、社会人员组成的,在宣传等方面缺乏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难以形成合力。

三、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的转型升级的下一步思路

(一)以地铁11号线建设推动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制度的建立

广州地铁11号线在石围塘设站,石围塘地铁站拟规划通过轻轨连接地铁五号线滘口站,该规划对整个石围塘地区及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能够带来更多的人流、商流。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物业主体准入制度及标准,汰弱留强,推动各市场经营主体加大市场环境提升力度,强化各市场统一规划,统一市场标识,提升市场品牌形象。

(二)推动发展论坛及行业商会的整合实现两个转变

建议区有关部门成立对茶叶协会(商会)进行有效整合的部门,实行规范统一管理,运用行业、市场发展论坛、商会的形式,引导市场经营户适应经济形势,适应茶叶消费由团体消费向家庭消费转变、由投资消费向日常消费转变这两大转变。

(三)引导茶业企业向展贸式方向发展

外贸转型升级项目情况 篇7

一、福建省外贸进出口现状

(一) 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量

福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是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省份, 虽然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外贸大省”, 但是目前却仍在“外贸强省”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进。纵观近十年来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在全国普遍遭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进出口总量有所下滑的情况下, 福建外贸行业受到影响的程度并不大。但是在后金融危机的贸易复苏时期, 福建省的外贸行业依旧不温不火地保持着低于全国的增速。从总量上看, 福建省的外贸行业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但是发展缺乏后劲, 迫切地需要一股新鲜且持久的推动力来促进福建外贸行业的质变和发展。

(二) 福建省外贸进出口主要市场

福建省自开放以来, 一直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加上坐拥临近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地理优势,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 形成了一个以美国、欧盟、东盟、我国港澳台、近洋的日韩为主的进出口市场结构。由于金融危机所爆发出来的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和变化莫测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带来的负面影响, 福建省这种略显单一的出口市场结构不太利于福建省利用对外贸易的多样性来规避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全球连锁效应, 降低福建经济遭受国际经济危机波及的风险。

(三) 福建省外贸经营企业规模

由于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全面放开, 福建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自由性和随机性不断增加, 据本文从福建省商务厅的进一步了解发现, 截止2014 年底, 福建省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数量大约为18319 家, 这些对外贸易经营单位的年出口平均总额大约在600 万美元左右。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有逾八成的福建外贸企业都属于中小微企业。福建省自身单一的产业结构, 加上以小微企业为主的行业业态, 使得福建省的外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

另外, 根据对福建省2004-2013 年各种性质企业出口额占比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发现, 福建省的对外出口份额绝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贡献, 2004 年及之前, 两类企业共计占出口总额的80%以上。尤其是福建省拥有对港澳台的地理优势, 常年注重引进外资, 因此, 外商投资企业在出口贸易中表现异常突出, 在2009 年以前, 其出口份额都占据福建对外出口总额的半数以上。但是, 受全球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外资企业对福建省对外出口的份额逐渐下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在福建省对外贸易出口中的作用日益被灵活多变、朝气蓬勃的私营企业所取代。私营企业在福建省的对外出口大军中, 从2004 年的15%起步, 以年均4%以上的增速, 发展到2013 年占据50%以上的份额, 充分地体现了私营资本的活力。虽然目前福建省的外贸企业性质以私营企业为主, 私营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法灵活多变有利于福建省外贸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 但是对私营企业和私营资本的管理和引导还存在着一些难题。福建省私营外贸企业的经营比较散乱、不规范, 家族式的所有制和管理模式随意性大,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面对风云变化的国际竞争市场显得力有不逮。

(四) 福建省外贸进出口遭遇的主要贸易壁垒

近年来, 福建省外贸出口遭遇了种类越来越繁多, 越来越隐蔽的贸易壁垒。以福建省的主要出口产品———茶叶制品为例, 福建省茶叶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为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 销往如上两个地区的茶叶产品总额占福建省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七成以上。这两个福建省茶叶主要出口市场从2013 年起出现了不断提高的农残检验标准和以此为主的一系列绿色贸易壁垒, 导致对这两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有所下降, 仅2013 年, 福建输往香港地区的茶叶出口数量下降了约20%, 输往美国茶叶数量下降了6.97%。因此, 如果避开、绕过或者直面这些贸易壁垒, 也是未来福建外贸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福建外贸转型升级的现实意义

(一) 碎片化、小额贸易形式的跨境电子商务适合福建省中小微外贸企业进行转型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 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中国的跨境电商以B2B和B2C为主, 通过研究发现, 未来B2C模式将实现爆发式增长。B2C是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 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 主要借助于Internet (因特网) 开展在线销售活动。跨境B2C能够帮助外贸企业减少传统外贸出口流程中的所有中间环节, 直接通过网络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这意味着, 跨境电商会使得未来的国际贸易变成频次变高, 金额变小的碎片化贸易形式。

不同于传统贸易中的展会、拍卖、寄售等销售形式, 通过网络实现跨境经营, 能够令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外贸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行良性的竞争, 这种无国界无歧视的新型国际网络贸易, 将给中小微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贸易增长点。经上文分析, 福建省的外贸企业均属于中小微私营企业, 在传统贸易经营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跨境电商的兴起, 将为福建省的外贸中小微企业带来重要发展机会和平台, 有序、有目的地引导这些中小微私营企业迈向跨境电商经营的道路, 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发展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而中小私营外贸企业的成长终将成为推动福建外贸发展的强大自生动力。

(二) “无国界”的跨境电子商务能促进福建外贸行业拓展新的海外市场、规避贸易壁垒

过于单一的出口市场结构不利于福建省利用贸易多样性规避经济危机风险, 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的贸易壁垒成为福建省外贸出口的重要屏障, 福建外贸行业要扭转这种局面, 必须致力于提高出口市场结构的多样性, 规避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

以我国跨境电商交易平台第一品牌———阿里巴巴为例, 2012 年阿里巴巴跨境交易主要市场前三名分别为:俄罗斯、巴西和美国。由此可见, 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交易市场与传统贸易的交易市场有着截然不同的格局。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能够帮助福建外贸出口企业改变传统的以美国、欧盟、港澳台地区、日韩为主的市场结构, 通过跨境电商扩展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欧亚国家市场、以色列为首的中东国家市场和巴西为首的南美洲国家市场。这些国家跟我国素来交好但贸易往来不多, 信息不对称流通不便利, 但是以跨境电商为平台可以消除很多传统贸易所不能逾越的语言关、政策关和收结汇关, 为福建外贸出口结构和企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订单来源注入无穷的活力。

通过跨境电商出口的产品目前主要还是以“小包”的形式邮寄, 在进口国通关时走的是“私人物品”通道, 与传统贸易下“集装箱”式的商品渠道有所区别, 可以规避绝大部分的通关商检环节, 所以跨境电商是非常好的解决国际贸易壁垒的一种方式。

(三) 灵活多变的跨境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促进福建外贸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

跟国内电商类似, 跨境电子商务从发展之初就注定要企业经营者具备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和精准定位的互联网思维, 才能满足电商受众、使用者和爱用者族群追求时尚、潮流和尖端科技的消费特点。对于跨境电商经营者而言, 精准的选品、通畅的渠道、高效的物流和针对性强的国际市场营销是生存的基本法则, 促使福建外贸企业走跨境电商之路, 就要求福建外贸企业要转变经营理念, 以往靠一两个品类商品卖遍全世界的经营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跨境电商的竞争丛林了。根据对包括纵腾网络科技等福建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在内的一些中国主要跨境电商卖家的研究发现, 这些企业的成功无不来自于产品品类多样化。

另外, 根据阿里巴巴的统计, 我国通过跨境电商出口的前三大产品为服装服饰、手机通讯和计算机网络周边等产品, 这些产品的都是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的快速消费品, 需要经营者具备较强的、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 才能在跨境电商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福建外贸企业参与跨境电商的过程, 就是自身提高产品设计研发能力, 改变经营思维的转型升级之路。

三、发展跨境电商促进福建外贸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 以自贸区建设发展为契机, 打造福建外贸电商的规模效应

2014 年12 月, 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 (福建) 自由贸易试验区, 其中包括平潭片区、厦门片区和福州片区。福建自贸区的建立和发展, 为福建省外贸行业发展跨境电商创造了绝无仅有的空前机遇。上海自贸区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采取“保税入区, 行邮出区”的实验性做法, 对区内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口的商品出区时不征收进口关税、消费税等, 而仅征收行邮税, 进口商品的税负得到了大大的缩减, 进口商品的价格随之降低, 国内居民和消费者进行国外网购、“海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成为了促进跨境电商井喷性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机遇。如果福建的外贸企业试图通过发展跨境电商来进行外贸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 抓住自贸区建设的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始, 政府应当引导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相关物流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等规模化落户自贸区, 并主动给予各种优惠利好, 利用自贸区的政策、税费、通关、商检、物流等的优势, 促进跨境电商在区内的规模集聚。跨境电商企业在自贸区内的规模集聚有利于区内企业降低跨境经营电商的成本, 提高规模效益和跨境电商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捆绑要价的综合能力, 加快区内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沟通和彼此合作, 共享创新成果, 分摊包括建立“海外仓储”、集中托运等固定成本, 壮大区内跨境电商的整体实力, 从而引领整个福建跨境电商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 加快海外仓建设, 培育“高大全”物流企业

国际货物送达慢, 物流配送难, 客户评价低一直是困扰福建乃至中国跨境电商经营者的重要难题。要发展福建的跨境电商行业, 必须要有强大的物流体系作为坚实的后盾和强有力的支撑。解决目前跨境电商的国际物流配送难题最好的办法, 就是大力促进建设“海外仓储”, 这是福建纵腾网络科技公司能跻身Ebay中国十大卖家行列的经验之谈。“海外仓储”, 简称海外仓, 是指跨境电商卖家提前将货物存储到国外仓库, 当买家有需求时, 卖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响应, 及时通知国外仓库进行货物的分拣、包装, 并且从该国仓库运送到其他地区或者国家, 提升了物流响应时间。同时, 结合国外仓库当地的物流特点, 可以确保货物安全、准确、及时、低成本的到达终端买家手中, 提高客户的好评率。海外仓能克服并解决目前跨境电商经营中传统“小包”投递所产生的几乎所有缺点, 但是海外仓并不是治愈一切疑难杂症的“万金油”。海外仓自身具有建设成本高、涉及国外商事法律、囤货风险大、国外雇佣和本地物流合作等多重问题, 单个的中小微跨境电商经营企业也无力承担独立建设海外仓的巨大成本开支。

福建省外贸企业要打好跨境电商这张牌, 不能再重复目前跨境电商这种“小包”投递的局面, 建设海外仓是必经之路。在建立建设海外仓储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靠落户自贸区, 抱团分摊成本, 另一方面就要靠本地物流行业的有力支撑。由于全球全国性的知名物流商发展都趋保守和传统, 政府和行业有必要多给予引导和扶持, 培育一些当地大型的物流企业来专门帮助跨境电商企业解决国际物流问题。这种符合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需要的物流企业必须具有“高大全”的特点:“高”是指起点设置高, 由于跨境电商的交易双方位于不通的国家, 因此提供物流服务必须涵盖语言服务和通关服务;“大”是指物流服务提供面广, 售后退换货、物流商备货、自贸区保税设施等符合福建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发展跨境电商所迫切需要的物流服务都要具备;“全”则是指必须具备两套分别针对进口出口、境内境外的应答快捷、一应俱全的平行物流线上系统, 满足跨境电商进出口的双重需求。只有福建省吸引或者培育了这样适合跨境电商经营思维的强大物流企业, 福建跨境电商发展才没有后顾之忧。

(三) 政府主导、行业扶持, 提高跨境电商综合服务能力

福建的跨境电商要发展, 企业是主体、物流是基础、平台是关键, 但是整个综合服务水平没跟上, 创新灵活的企业、快捷可靠的物流、流量再大的平台也都是枉然。福建的跨境电商要发展好, 离不开在政府政策上的创新和主导, 离不开行业商会协会的协调和扶持, 才能进一步提高包括商检、通关、外汇、税务等多部门的综合协调服务能力。

在跨境电商进入竞争日益激烈的混战时期, 福建省应该积极投入, 建好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的网络平台,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的便捷通关, 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提高通关时效, 为跨境电商企业报关报检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且, 能够在困扰广大跨境电商经营者的国际收结汇、退税等环节, 利用自贸区建设的有利时机, “试水”一些利好的政策和实验性措施, 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实现快速的资金回笼, 提供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动力。

(四) 加快本土跨境电商急需人才的培养

2014 年开始,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一般数不胜数, 炒热了我国的经济与舆论, 也潜在地改变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截至目前为止, 我国的高等教育各阶段的专业目录当中, 仍未增设“跨境电子商务”或相关专业, 福建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一般都挂靠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商务外语、电子商务专业之下开展试点培养培训, 仍处于起步摸索、未成体系的阶段, 在人才培养和培育上还呈现分散、点状、实验性的状态, 形成一个标准化、科学化、适合福建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福建省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后, 跨境电商企业势必呈现井喷的发展态势, 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必须在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形成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格, 以高等院校和企业为人才培养主体, 构建务实有效、科学合理的跨境电子商务实操型课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培养懂电商、懂市场、懂外贸的高端复合管理与技术人才, 服务于福建乃至全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 满足他们的用人需求, 更好地推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与发展。

摘要:电子商务是经济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是福建省发展对外贸易建立的契机促进外贸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福建对外贸易发展要以自贸区建设发展为契机, 打造福建外贸电商的规模效应;加快海外仓建设, 培育“高大全”物流企业;政府主导、行业扶持, 提高跨境电商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本土跨境电商急需人才的培养;有效促进福建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跨境电商培育的措施。

关键词:跨境电商,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1]吉永峰.对培育跨境电商促苏州外贸增长转型对策的研究[J].经济师, 2014 (7) :89-93.

[2]王倩倩.我国外贸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4.

[3]周霞.基于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 2005.

[4]尹珊.河北省与浙江省外贸电子商务的比较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4.

外贸转型升级项目情况 篇8

明斯克2号电站安装2×32.5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中方任务是完成电站的设计、成套供货和提供技术服务,白方自己完成建筑和安装工作。两台机组分别于2011年5月和6月完成72小时试运行,不久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吴邦国委员长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理缅斯尼科维奇出席了投产仪式。

明斯克5号电站安装一台单轴式399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中方以交钥匙方式完成设计、成套供货、建筑安装、调试、试运行全部任务。机组于2012年2月13日顺利完成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卢卡申科及有关领导人于2月17日出席了投产仪式,他高度评价了中国设备的高质量和中方施工人员的工程管理水平,并表示将继续扩大与中国在能源、住宅和公共设施诸方面的合作。

笔者认为,白俄罗斯两个电站的建成给中国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开拓海外市场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实现两个共赢是承包国际工程的目的

中外共赢。即中方总承包商和外国业主的双赢,外国业主希望把双方签订的合同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业项目,技术和经济指标达到合同规定;我公司作为总承包商希望通过努力,在国内外有关单位配合下把两个电站建成样板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项目管理,抓好出口设备质量,细化施工方案,抓紧工期和质量两个环节,使业主环环满意,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方内部双赢。任何一个成套国际工程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施都需要国内设计院、设备制造厂、施工单位、调试单位、监理公司和外运公司等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总承包单位扮演着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角色,在已签合同条款的基础上,各单位服从施工计划,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任务。明斯克5号电站项目中,我方设立了现场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采购部、合同控制部和综合部,每个部门由各单位派员参加,明确职责,建立了规章制度,这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解决了不少技术问题和施工衔接问题,主机设备就位后又及时成立了机组调试领导小组,做到了余热锅炉点火、机组受电和72小时试运行一次成功的好成绩。

笔者把这种管理模式叫作蜂窝式系统,每个参与单位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这个复杂的大系统中要把工作细化到每个阶段、每个星期、每个季度、每个月,确定每个阶段参加的单位、任务及与其他单位的对接,做出用工数量,具体到每个工种及乘坐哪个航班到达施工现场等。如果一个单位配合不上就可能延迟工期,如施工图纸提交不及时工地就要停工;如果设备不到达现场就无法安装。而每个单位又是一个小系统,内部有明确分工,责任到每个工蜂(人)。

我国目前对外承包国际工程基本上是外贸公司和工贸公司两种组织,外贸公司职工多为国际贸易商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因此应特别重视与国内有关行业合作,在对外签约前应了解相关行业情况,如国内电力系统同一等级的发电设备性能和单位造价,选择信誉高质量好的大型设备制造商,选择业绩好经验丰富的设计院、施工公司和调试单位,适时签订双方或多方合作协议。外贸公司应充分尊重合作单位,搞好关系,充分发挥外聘专家的作用。在对外合同签订之后,按照已签合作协议的原则,抓紧签订国内合同,应注意任何一方不得恶意抬价或压价,否则会引起设备质量不保或外贸公司亏损。

二、用好两国政府间协议为工程服务

我们依据中白两国避免双重所得税协议和两个互认设备生产许可和仪器仪表认证等协议成功解决了电站设备出口认证问题。根据白俄罗斯现行法律规定,任何进口设备都应通过其国家工业监督局认证并获得许可证才能发货,消防设备需通过白方国家消防局认证,认证手续繁杂,每种设备需提供十几种俄文文件,成套电站设备有 1000多种,如都要认证的话需要几年时间。最终我们依据政府间协议与白俄罗斯国家工业监督局友好协商,每个电站设备认证7项,多为压力容器,为工期节省了宝贵时间。

三、“以诚相待,真诚合作”是承包国际工程的原则,遵照这一原则就能解决在合同谈判中和执行合同中出现的争议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国内公司利用政府优惠贷款或商业贷款承包国际工程越来越多,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对外国业主的恩赐。白俄罗斯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了70多年,在许多方面与我国有相似的感受和共同语言,熟悉前中苏政府间换货协定。白俄罗斯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两国外交关系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白俄罗斯承建像明期克5号电站这样大型工程离开业主和其政府的支持是不能成功的。

重合同守信用,真心才能换来诚心合作,才能达到双赢,这是两个项目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充分利用白俄罗斯现行法律为承建工程服务

白俄罗斯政府十分重视国家大型项目的建设,十分重视中白国家关系,通常会以总统令的方式对某一个项目提出要求和给予优惠税收政策,总统令是由各部委协商一致由总统签发的法律文件。2009年11月16日为明期克5号电站下达的总统令中给予的优惠政策是:重申使用中国国家标准,三年内免除项目建设增值税、进口设备关税和增值税、支援农业税、创新基金税、养路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税以及中方人员落地签费用。总统令无疑减轻了我公司经济负担,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方便。

五、一点思考

从我国承建国外成套项目的情况看,欠缺高级项目经理,国家应采取措施培养。一个项目能否成功取决于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同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相当的外事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一员难求。

上一篇:汽车广告比较分析下一篇:YY歪歪使用教程之频道应用杀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