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转型升级(精选9篇)
林业转型升级 篇1
0引 言
林业产业是一个特殊的复合产业群体,它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产业门类,即以营林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林产品加工等的第二产业和提供森林服务的第三产业。林业三次产业涵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产业链长,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见表1。发展现代林业,实行产加销、林工贸一体化经营,能延伸林业产业链[1],最终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提高林业的综合效益,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江苏省经济总体实力和增长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但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差别大。苏南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要比苏中地区高出一倍,苏中又比苏北高出一倍。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苏南、苏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苏北地区,苏北地区如何发展?
调查发现,苏北地区林业在江苏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苏省林产值1998年为24.16亿元,2009年为70.79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0.27%。苏北地区林产值1998年为18.33亿元,2009年为54.1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0.34%,略高于江苏省年均增长率。1998年以来,苏北地区林产值一直占江苏省林产值的70%以上,其中2002年和2003年分别高达99%和95%,见表2。通过对苏北地区林产值与江苏省的比较,加速苏北地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是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林业推动苏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江苏省社会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1999—2010)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1苏北地区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苏北地区林业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至90年代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十五”以后,苏北地区林业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林业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30年前,苏北地区主要以实木家具加工为主,而且是家庭作坊,产量低、规模小,胶合板的生产企业几乎没有,整个江苏省也仅有南京林业大学木工厂、无锡家具厂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
上世纪80年代第一家胶合板厂落户苏北地区的宿迁市,木材加工企业、作坊在苏北遍地开花,如邳州官湖镇的木材加工产业集聚和沭阳县的细木工板生产工厂。由于杨树的引种成功,经过培育和推广,形成了以湖、河、滩为基地,以河渠、道路为骨架,以林片、林带为主体,以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为补充的杨树栽培体系。木材加工产业也随之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达到2万多家、提供了近百万个就业岗位。同时,林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大量出口,远销日、韩、东南亚以及欧、美、中东、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利用本地及周围地区的杨树资源,苏北地区不仅成为全国4大木材加工基地之一,还是国内最大的木材加工出口基地[2]。
苏北地区对基地培育、林产工业和市场体系建设极为重视,培育了极具特色的木材加工业、经济林(银杏等)、森林生态旅游等林业产业,形成了育种、培育、栽植、木材加工、木制品销售及消费等较为完整的林业产业链[3],同时,带动了运输、林化、包装、贸易、机械等多个行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是苏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林业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仅木材加工业,2008年宿迁市有加工企业2587家,实现产值102.6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375家,生产人造板547万m3、地板92万m3、家具10万件。邳州市加工企业3520家,其中:获得自营出口权企业141家、外资企业4家,实现产值140.00亿元,拥有深加工生产线400多条,高档贴面板生产线3条,生产人造板约800万m3,其中出口450万m3,生产家具150万件,见表3。
苏北地区林业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①企业单位规模偏小,产品档次低。在宿迁市2587家木材加工企业中,属于省级龙头企业的只有3家,省级工程中心1家,销售超亿元企业仅6家,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2310家。而且企业产品结构雷同,产品存在“扎堆”现象,主要集中在常规胶合板(细木工板、贴面装饰板、建筑模板)、中密度板和刨花板;“断线”产品多,科技木、地板、家具、画材、环保饭盒、弯曲木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产量较低。
②企业经营模式传统粗放。在种苗业方面,培育基地与苗圃体系不够健全,一些场家不按产业标准培育杨树苗木;种苗市场管理紊乱,机构不够健全,无证生产、无证经营时有发生;种苗培育生产科技含量不高,良种使用率和优质苗木产量偏低。在营林业方面,树种单一的现象非常严重,清一色的“杨家将”为林木病虫害的暴发成灾提供了温床;一些杨树栽植农户科学造林的意识淡薄,对“三大一深”(大苗、大水、大株距、树坑深)植树技术的科学性认识不足;管理没有跟上,大小树木参差不齐,老树越长越大,新栽树苗却难以长大,一些地方杨树生长的后期严重缺肥,造成“未老先衰”,出现了断垄、缺株、乱砍、乱伐、乱栽以及采伐后不种、不刨等现象。在木材加工业方面,木材加工企业多数设备简陋,关键性设备(如干燥设备)短缺,很多小型企业只有旋切设备,除大型木材加工企业拥有比较齐全的木材加工设备外,整体技术装备水平非常落后,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③产业链间协作程度不高[4]。苏北地区杨树产业链环节较多,具有栽植独立分散、生长周期长、占用场地多、横跨农工商等特点,各阶段的产品差异较大,单个的企业不可能拥有从杨树育种到杨木制品消费的整个链条。这需要产业连间的高度协作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但目前企业间的协作程度是不紧密的。虽然生产合同、销售合同、纵向一体化等协作方式的出现,导致协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还未形成。
④ 林产品贸易环境欠完善。苏北地区林产品贸易保护机制尚未有效搭建,相关的林产品贸易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由于贸易制度的缺失,使得有效制度保障无从谈起,贸易环境欠完善。没有合理高效的林产品贸易平台,虽然各个地市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搭建了林产品展销会、交流会等贸易展览形式,但是实际效果不是很好。多数流行于走形式、赶过场,未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和取得实质性社会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地市调查提供。
2苏北地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
实现苏北地区林产品向中、高档次升级,林业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林业产业经营模式向集约型转变,才能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林业可持续发展和苏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既有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环境变迁导致的外部因素,也有企业自身发展、不断开拓创新的内部动机。从调查来看,苏北地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有以下几个驱动因素。
2.1产业转型升级的自然条件
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木材需求量的增加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给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由于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木材需求量随之增加。同时,“十五”以后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住宅装修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大了对木材的需求。
我国从1998年实施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些地区67%的林业用地将作为生态保护区,使全国商品材总供给萎缩1/3。同时,各国提倡环保,倡导低碳经济,限制天然林的采伐和林产品的出口。这些自然因素促使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依靠自身的力量,促进技术创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2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动力
与发达地区一样,苏北地区也面临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日趋紧张的局面。林业产业的发展,种苗业、营林业、木材加工业等要求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在客观上对土地需求量提出了要求。而“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可能逾越,造成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与适度的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要素资源约束成为苏北地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动力。
劳动力要素也出现结构性供给不足。调查表明,企业寻找熟练工人发生困难的占30%;寻找非熟练工人发生困难的占8%;寻找一般技术人员发生困难的占12%;寻找专业研发人员发生困难的占91%;一些企业对熟练外贸专业人员、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需求更加强烈。
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简单扩张人力资本的产业发展模式已没有发展空间,迫使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摒弃传统的“小、散、乱”粗放型的经营模式,推动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整合林业产业链,探索与苏北地区资源条件相适应的集约型林业产业发展之路。
2.3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原因
目前,林业产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挤压,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据调查,近3年81%的企业单位产品物流成本增加明显,76%的企业单位产品销售费用增加较多。主要原因一是林业产业门槛较低,所需资金较少,技术壁垒较低。吸引大量企业进来参与竞争,特别是低端生产企业竞争更为激烈,使得企业利润率急剧下降,已经进入微利经营时代。二是苏北地区林业产业主要集中在木材加工环节,产品总体上以中低档为主,附加价值较低。
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扩大企业赢利能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成为苏北地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原因。
2.4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动因
苏北地区林业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来自本地,是与中国市场经济同步成长起来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年龄大多以中壮年为主,具有相似的背景知识、企业文化和价值判断,长期的基层从业经验、较强的创业意识和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是企业家们的基本特点。他们与创办的企业“同生死、共患难”,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初创到稳定成长的历程,集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所有者多重身份于一身,具备较强的地方根植性,是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性因素。
企业地理上的集中加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领导者为了保持竞争地位,不得不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强与外部企业的信息交流和搜集。当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时,就会在当地产生较强的外部效应,其他企业在其引导下也会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较高的预期收益。特别是本地企业家间频繁的非正式交流使企业之间,尤其是规模相当的企业间,竞争信息相对透明,企业家成功的决策在企业间引起反响,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相互借鉴的发展态势。企业家精神成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动因。
2.5产业转型升级的外在推力
在产业发展初期,出口往往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推动力量之一。但是,强劲的产能增长往往会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和打压,导致如美国337调查、反补贴再调查等国际贸易摩擦的发生。出口激增是一把双刃剑:林产品大量出口加速了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原始积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竞争压力;但也让企业忽视了创新,缺乏贸易壁垒的应对能力。这些原因迫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同时,企业间组建协会在公共事务管理、贸易摩擦应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林产品出口激增成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外在推力。
3苏北地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结合苏北地区林业发展的状况以及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对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加强林业企业间的协作
深化专业化分工,实现专业化生产,加强林业企业间的协作,发展现代林业。由于林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有意识地将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建设交由私人生产,再通过收购或租赁等方式来转移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产权[5],以加快现代林业产业的发展。
建立苗木育种企业与苗木培育企业现代协作关系,发展林业种苗培育产业。建立林业良种繁育和科技示范基地,创建苏北地区林业良种特色品牌,逐步实现林业种苗产业化。
加强培育企业和栽植企业间的密切协作关系,以降低苗木培育企业的市场风险以及价格风险,同时降低苗木栽植企业在购销过程中面临的品质风险。企业间的密切协作可以降低交易面临的不确定性,既有利于苗木培育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培育苗木,又有利于栽植企业栽植苗木的选择需要。
发展苗木栽植企业和木材加工企业间的密切协作关系,如栽植合同、销售合同和林板一体化等,既可采用“公司+栽植农户”模式,也可建立新型林业合作社。适宜的协作方式,为苗木栽植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价格保证,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收入的波动性。也可以保障木材加工企业获得质量稳定和供应量稳定的原材料,减少其在价格和数量方面的不确定性。
3.2构建林业产业服务平台
根据林业产业的结构特点,建议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一个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高起点、现代化、多功能、集约型的林业产业服务平台,目的是为了提供全面、优质、低成本的生产型服务,促进林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林业产业规模化程度[6],塑造林业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个林业产业服务平台具有以下功能。
① 交易采购功能。
建立原木等原材料专业市场和配套原材料专业市场,提供展示、洽谈和交易的场所,促成生产者和经营者交流。既可以直接面对面实物交易,也可以网上交易。
② 信息服务功能。
建立自己的信息服务系统和网站,并成立收集、整理、分析的研发队伍,为林业产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定期举办各种大型专业博览会,进行相关林产品的贸易洽谈、信息发布、技术交流、产品推介、招商引资等活动。
③ 物流配送功能。
在支持当地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发展的同时,引入国外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并为物流企业的经营提供仓储、场地和良好的经营环境。
④ 研发创新功能。
吸引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进驻,建立林产品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⑤ 商务服务功能。
吸引多种类型、多家服务业,包括企业管理咨询、法律咨询、金融保险、会计、会展等进入平台内,为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多种综合服务。
⑥ 行业服务功能。
吸引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等行业组织进驻,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科学发展;制定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行业规章,促进行业自律;组织协调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行业利益;组织企业间的学术交流、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培养行业人才。
⑦ 一站式公共服务功能。
设置工商、税务、质检等行政管理职能,尽量提供方便的一站式公共服务。
3.3加快林业产业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科技的支撑,将技术改造与创新贯穿于林业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
加大引智工程,增加对林业科技投入。与国家人造板标准化委员会、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和机构建立技术研发合作关系,以改变苏北地区林业科技人员少,素质偏低,技术研发跟不上市场需求的状况。同时,加大对林业科技投入,鼓励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林业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政府要制定林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让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变被动为主动。引导林业企业和高校、林业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攻关,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协作和利益共享的研发创新机制。
推进林业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林业创新关键,现行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甚至成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绊脚石,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整合林业科技资源,形成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3.4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打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优良的创业环境。
制定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保证林业企业生产贸易的有序健康发展。如邳州市2008年制订了意杨、银杏、干鲜果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板材家具产业发展的10条意见、32项具体措施,在重点抓好龙头企业的同时,重点发展了两个板材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林业产业集聚效应。
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开展林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林业企业员工的素质,满足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要。如政府部门把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列入重点保护企业,在土地、金融、品牌培育等方面倾力支持,协调铁路部门开通林产品出口铁路集装箱运输专线,为林业产业发展开通高效、快捷、畅通的绿色通道。
打造优良的创业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给林业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组织成立企业贷款担保商会,协调金融部门,促进银企合作,为林业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智光.江苏林业产业发展战略体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2-16.
[2]沈文星.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3]张智光.江苏林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I):优势与机遇[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62-66.
[4]唐步龙.产业链框架下江苏杨树产业纵向协作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5]白世秀.林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问题探讨[J].绿色财会,2007(8):3-5.
[6]刘世锦.中国产业集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140.
林业转型升级 篇2
吉文林业转型记
转型后富余人员增多 林区在开发建设的.50年来,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然而随着木材的开采,林区的森林资源不断减少.为再造山川秀美的大兴安岭,国家实施了”天保工程“,对木材进行限量采伐,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林区林场也开始由木材生产向森林资源管护为主的转型.
作 者:裴禹 作者单位:林海日报社 刊 名:内蒙古林业 英文刊名:NEIMENGGU LINYE 年,卷(期): ”"(1) 分类号:F3 关键词:林业转型升级 篇3
据了解, 全国粗钢产量从2008年的4.95亿吨上升到2011年的6.82亿吨;日产粗钢量从136万吨上升到目前的190万吨以上水平。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行业销售利润率从2007年的7.3%下降到去年的2.9%, 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 钢铁业呈全行业亏损态势, 钢铁形势的严峻性前所未有。
唐钢作为历经近七十年的发展改革历程的特大型钢铁企业,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日益严峻的钢铁形势, 公司新组建的党政领导班子冷静思考, 认真对待, 提出了:我们左右不了市场, 但是我们可以左右我们自身工作的先进理念, 公司上下全体职工团结一致, 坚持奉承:责任大于能力的行为标准, 立志在非常形势下用钢铁般意志打造精品唐钢, 确立了建立最具竞争力钢铁强企的宏伟目标。三年多来, 正是基于公司的正确战略定位及明确的目标, 唐钢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一、审视自我、确立方向
唐钢就单体企业而言, 已具备规模优势, 在国内大型钢铁集团中居于前列, 2008年就已经具备年产18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 拥有资产已达千亿元之上, 年销售收入已达700多亿元, 但要想在国际钢铁市场的大环境中占据稳定的一席之地, 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距和不足,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技术进步还没有真正达到现代一流钢铁企业的要求, 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产品结构还不尽合理, 大路货、低附加值产品居多, 且创新能力不足, 具有独特优势的差异化产品所占比重较低, 核心技术优势不明显, 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短缺, 市场的竞争能力偏弱。
二是唐钢多年来通过强化对标挖潜增强了成本控制力, 但产品的创效能力偏弱, 企业的增值能力与浦项、宝钢等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具有明显差距。
三是企业过分注重钢铁主业, 忽视上下游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
四是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企业劳效偏低, 企业人工成本偏高, 经营的风险仍存隐忧。
五是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才刚刚起步, 所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还相当艰巨, 与社会协同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公司要想在金融危机中化解困境, 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很有必要在诸多方面大刀阔斧地加以改进, 方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二、理念引领、科学举措
1. 树立新理念、确定新占位。
要使企业永远保持良好的经营和持续发展状态, 无论是实施各种创新, 还是改变传统, 首先是解决人的观念问题, 制约观念的主要障碍来自于人的理念。在传统的理念中, 往往认为“越是在企业经营受阻或困难时期, 企业越要稳健经营、维持现状, 切不可张扬举措、变革创新”。唐钢一班人认真思考, 从理念角度颠覆传统, 提出适应形势、大胆改革的创新思维, 决心视危机为机遇, 响亮提出:以钢铁般的意志打造全新唐钢的全新理念, 为创建“绿色唐钢、效益唐钢、科技唐钢、和谐唐钢”奠定了坚强的思想基础。
2. 打造清洁工厂、提升企业品牌。
唐钢地处唐山市区,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 企业规模由解放初期的几万吨发展成为近两千万吨规模的巨型钢铁制造企业, 钢铁生产的特殊性注定了企业在为社会不断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 也对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 解决城市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此同时, 这种社会责任就历史地落在了唐钢的肩头。因此,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 唐钢的搬迁问题就成为市政府及民众常提的话题, 加之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冲击, 更使公司压力倍增, 怎么办?如何行?一时间也成为唐钢一个热议的中心课题。
公司经反复研究后认定:唐钢要在金融困境中重新崛起, 要抓住机遇, 环境治理空前重要, 时不我待, 号召全公司:打一场治理唐钢厂区环境的攻坚战, 彻底告别高排放、高污染, 打造一个高标准的清洁工厂, 真正实现与社会和谐共存。力争在短时间内全面达到公司环境治理的整体目标。自2008年10月开始, 分两期完成了厂区规划治理工程。在一期工程建设中, 首先结合淘汰落后产能, 进行了大力度厂区内部拆迁工作, 建设职工生活服务区。共拆除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腾出空地50万平方米, 并全部用于绿化美化, 使厂区绿化覆盖率由21%一举提高到42%;其次在拆违拆迁旧址规划建设了4个服务区、5个停车场, 总占地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三, 2009年初开始在公司大院全面实施门禁管理, 彻底改善了厂区秩序, 堵住了物资流失漏洞。
2009年3月, 全厂区的道路及管线改造及厂区的绿化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公司对厂区内主干道进行重新规划, 总计新增及改造道路面积12万平方米;修建厂内第一座跨铁路立交桥, 理顺了现场物流倒运, 提升了运输效率;对主要动力介质干网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对厂区内260公里电缆实施了改迁入地改造;对厂房、管道进行粉刷和装饰美化, 并统一着色;对烧结、炼钢等主要污染源投巨资进行脱硫及除尘改造, 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及COD排放等。历时八个月时间, 唐钢实现了厂区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 管网入地, 料场内置, 物流整洁有序,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等良好状态。十里钢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颠覆了传统钢铁企业“傻大黑粗”, 为唐山市蜕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完成了从生态污点到生态亮点的转变。这不仅使唐钢有了长期稳定的外部环境, 也使唐山市领导对唐钢的变化倍加赞赏, 摆脱了政府时常纠结的搬迁问题, 走出了一条城市老钢铁企业的科学发展之路。被中国钢协领导赞誉为全球最清洁钢企, 继而被评为全国环境绿化先进单位。大大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 产生了难以估量的衍生效应, 企业品牌的美誉度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外部环境的改善, 仅仅是拉开实施持续发展转型升级的的序幕, 企业适应市场, 驾驭市场的竞争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真谛, 不断提升唐钢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之所在。
3. 狠抓能源管理, 发展循环经济。
三年多来, 唐钢以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为目标, 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 全面构建并系统实施“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依靠科技进步, 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广泛开展以煤气、余热余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为核心的技术攻关活动, 力求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发电项目的逐步实施, 唐钢利用煤气及余热、余能资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可近40万千瓦, 企业自发电总量可达30多亿度, 比例可达到70%以上, 吨钢发电可达400度, 吨钢创效可达100元左右, 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高炉水渣的综合利用。目前唐钢年产高炉水渣242万吨, 高炉水渣是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和水泥原料, 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配制高耐久性混凝土结构的首选混合材料之一。为进一步提升能源管理的主要措施有:
(1) 煤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建造九台全燃煤气热力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达155MW, 年发电量10亿度以上。
(2) 余热、余能资源的综合利用。共建四台TRT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达64MW, 年发电量约3亿度。六座焦炉全部采用干法熄焦技术, 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30MW, 年发电量约1亿度。低温余热发电。南区投资1.5亿元。新建两台130t/h煤气锅炉, 一套30MW和一套25MW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一套15MW蒸汽余热汽轮发电机组。实现了南区余热资源的全部综合利用。通过一系列发电项目的逐步实施, 利用煤气及余热、余能资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可近40万千瓦, 企业自发电总量达到近30亿度, 比例可达到70%以上, 吨钢发电可达350度, 吨钢创效可达100元以上, 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3) 高炉水渣综合利用。唐钢年产高炉水渣242万吨。为进一步提高高炉水渣产品的附加值, 进一步加大投资, 相继建设三条60万吨/年的高炉水渣超细粉生产线, 实现了高炉水渣综合利用率100%, 年可创效益5000多万元。
(4) 转炉污泥综合利用。转炉污泥约占钢产量2%, 将其全部用于烧结配料, 综合利用率达100%, 年可创效益8000万元。
(5) 投资3.26亿元, 实施重大水循环项目建设———城市中水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综合利用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法国得利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生产高品质的软化水和除盐水, 满足生产工艺对各种水质的需求。投产后, 唐钢关停了全部深井水, 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工业水源全部采用城市中水, 吨钢耗新水达到3.5t左右, 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6%以上, 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
(6) 实施南区烧结机脱硫改造。为了进一步降低SO2排放量, 承担起大型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投资8000万元对320m2烧结机烟气实施脱硫改造, 此措施实施后, 唐钢年SO2排放量削减了4200吨, COD排放量可削减220吨, 各部位烟尘排放量均达到“十一五”控制标准, 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双三十”减排考核目标。
4. 实施技术创新, 实现提质增效。
技术创新, 是一个从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从产生到市场化的过程。它包括新产品的生产、研发、生产组织、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的活动。唐钢从六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是界定技术创新战略发展定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设高层次、高水平、多功能、多学科、开放型的产品、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应用一体化、具有国际钢铁行业一流水平的研发机构。
二是技术进步发展目标明确。建设成具有国际钢铁行业一流研发能力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包括建设以炼铁、炼钢、热轧、冷轧为主要手段的中间试验基地) 。到十二五末拥有一批国际一流技术, 具备在世界钢铁界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专有技术和独创技术的创新能力。力争形成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针对重大技改项目及产品结构调整, 开展软课题研究, 为决策科学性和客观性提供依据, 同时消化技改中关键技术进行再创新。
三是构建唐钢创新体系。从组织系统、规则系统、决策系统和资源系统四方面入手, 建立和完善公司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建设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长效紧密合作机制, 重点联合建设几个特色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搭建多学科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运行机制、相关配套政策;建成运行高效、研发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
四是开展产学研创新。借助河北钢铁集团钢铁研究总院的品牌优势, 唐钢与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在科技运行体制与激励机制方面, 制订和完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实施重大课题首席专家负责制和课题承包制, 成立专家委员会, 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评审、成果验收、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力求发挥重要作用;设立唐钢技术管理专家制、唐钢科技进步奖、新产品开发奖、有突出贡献的课题组和科技管理人才评选等有效的激励机制, 调动科技人员和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唐钢老区精品板材、优质长型材, 中厚板公司优质船板、锅炉板、管线钢, 不锈钢公司特色产品的品种格局的优势。力求在“十二五”逐步形成唐钢集团:汽车板、石油管线钢、冷轧硅钢、涂镀产品、高强船用钢板、压力容器和锅炉用板、精品线材、热轧型钢等领先技术为核心的高附加值、高品质的产品集群。高端产品比例逐年提高, 培育10个以上战略品种, 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销售额比重占到70%以上。产品结构将形成中、高端产品互补, 高端产品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 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争创一批中国名牌、冶金实物质量金杯奖产品等。
五是加强质量监督与控制, 减少计划外产品, 规避质量损失。去年上半年, 市场形势严峻, 在产品经销中, 合同履行由于计划外产品较多而不能到位, 用户对产品的质量也不断提出异议, 进而影响到市场份额, 为了克服此种现象, 公司下决心从工艺环节加大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 从设备保证, 工艺操作, 质量验收, 责任考核等多个环节系统优化, 经过相关部门及主体厂的全力配合, 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计划外产品从原来每月的三万吨左右降低到目前的仅仅三千吨水平, 月度减少经济损失为数百万元。
六是努力开发新产品。2008年以来, 唐钢遵循“面向市场、面向效益、面向一线”的方针,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研发高效益新产品, 成功开发管线钢、石油套管钢、焊瓶钢、船钢、无取向电工钢等13个新品种。国内独家开发成功Q460级铁塔角钢成功用于国内首条正式输变电工程, 受到电力部门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 唐钢把加大技术攻关力度, 努力拓展产品规格, 增强创效能力作为应对市场困难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1810热轧板卷薄规格生产”、“提高冷轧用钢质量”、“提高硬线钢质量”等工艺技术攻关, 争取获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大力度开发中、高档汽车面板、电工板等高端产品, 力求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全面提升唐钢板材产品市场形象, 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冷轧产品为例, 唐钢经过近两年来的不懈努力, 冷轧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2011年唐钢冷轧产品出口欧洲100多万吨, 出口总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六分之一, 不仅提升了唐钢产品的市场美誉度, 也使公司得到了较好的效益回报。
5. 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
唐钢属于典型的传统钢铁企业, 尽管进入新世纪, 由于规模的大幅度扩张, 劳效有所提高, 但与国内一些先进企业相比仍然偏低, 人工成本所占产品成本比重偏高, 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桎梏。2008年, 唐钢人均年产钢350吨左右, 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比较相差两倍以上, 宝钢股份为1000吨/人·年、日照、沙钢、首钢迁钢人均产钢均达到年千吨以上水平;唐钢人工成本达到300元/吨钢以上, 与上述先进企业 (100元左右/吨钢) 比较差距十分明显。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唐钢打破传统思维, 走集约化经营之道, 打破走行政管理“独木桥”的用人机制, 使管理、技术、操作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并驾齐驱。以创建现代一流科学示范企业为标准, 优化机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出发点, 充分挖掘人员潜力, 从加强基础管理、搞好系统优化、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高度, 严格核定岗位定编, 努力优化用工配置, 尽可能发挥岗位用工的潜能, 减少外委协力工、劳务用工等, 全力降低人工费用, 提高全员劳动效率。两年来, 公司为了配合公司非钢产业发展, 从各主体厂优化到非钢部门约一万人, 不锈钢、中厚板等三大子公司优化人员一万余人, 全公司钢铁主业职工人数约束到了三万人以下, 人均产钢达到600吨。但与先进企业比仍存在差距。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优化, 争取到十二五末, 钢铁主业人员优化到两万人, 人均产钢达到1000吨以上水平, 人均劳效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6. 创新管控模式, 强化财务管理。
2010年, 为适应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 在全公司提出:创新管理模式, 开创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向管理要效益。这是进一步提高公司应对市场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创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企业的又一重要举措。财务作为公司主要专业管理系统, 紧跟公司部署, 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至关重要。通过对公司财务管理现状的客观分析, 以经济运行、扁平化管理等创新管理理念为指导, 结合公司开展精细化管理以来的各项前期工作, 对公司各项财务资源进行了深刻剖析, 经反复论证, 提出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路:“优化资源、集中管控、统一平衡、强化约束、端口前移、精细管理, 构建高效、节约、经济型财务管控体系。”
长期以来, 为了适应公司日益发展的需要, 公司已经形成了规范的、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各种管控手段, 无论在成本管理、费用控制、资金管控、投资控制、对标挖潜等诸多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仅成效显著且在业内有一定影响, 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增添了一臂之力。但是,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 企业发展步伐的加快, 公司在财务管理诸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资金的集中管控还没有到位, 成本的控制手段还过于传统, 一级管控模式还没有建立, 企业内部ERP系统与财务还没有很好对接,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推行还不很成熟, 价格管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还没有实现公司各板块的价格统一管理, 公司四大板块的资源整合才刚刚起步等, 由此而导致的资金分散、存货过高、人浮于事、成本费用控制乏力、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针对上述情况, 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财务管理, 创建了资金管控平台, 建立健全了包括公司四大板块的“资金平衡会制度”、融资担保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工程付款控制制度等资金管理制度;完善了“公司层级对标管理体系”, 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不断优化的受控过程之中, 生产技术指标不断进步, 成本持续降低;开展实施了“成本利润动态控制体系”, 该体系可熟练的进行数据采集、搭建测算模型、实施系统分析、制定优化方案, 可准确、及时的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行之有效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了公司四大板块“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全公司及子公司在内的价格管理体系, 设置了专门人员搜集整理市场信息, 建立起价格信息沟通机制。由于以上工作的开展, 公司2011年圆满实现吨钢挖潜增效260元的目标。近两年融资手段优化节约资金成本每年逾亿元之巨。同时由于提高资金管控水平, 从采购、库存、物流等方面优化了节奏、结构、使公司存货周转率达到8次以上, 存货绝对额优化降低达40亿元以上。在同类型钢铁企业中居一流水平。
三、居危思危、居危思进
去年以来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萎缩, 对国内尤其是钢铁业影响不言而喻, 钢铁全行业的持续数月的亏损给钢铁企业敲响了警钟, 唐钢也不例外, 企业内部成本压力剧增, 资金极度紧张, 经营效益状况数年来属于最低谷水平, 河北钢铁集团审时度势, 及时提出深入开展“居危思危、居危思进”大讨论活动, 在集团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唐钢自然在这次活动中应继续承当排头兵作用。公司为了强化这次活动, 从进一步更新理念、统一思想入手, 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了两项重要举措。一是继续优化公司自去年以来开展的转变生产组织模式活动, 就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力, 在降本增效上再做努力;二是全力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提升产品创效能力。视危机为机遇, 力争在较短时间内, 改善公司经营状况, 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 走出一条砥砺进取、敢为人先的阳光之路。
1. 转变生产组织模式, 实现系统优化和经济运行。
借鉴韩国浦项公司创造钢铁产品高价值、低成本的成功经验, 把建立更加适应市场、更加高效的生产组织模式作为应对市场危机的重要举措, 不断提高系统优化和经济运行水平, 彻底颠覆长期以来不惜高成本追求高产量和先进指标的生产组织模式, 不遗余力地提升成本控制力。公司坚持从提升理念着手, 在公司范围内对物资采购、配料结构、冶炼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 今年六月底, 公司实现了本部吨钢降低400元、子公司吨钢降低300元的挖潜增效目标。全公司铁前平均成本吨钢降到2617元, 中厚板公司吨钢成本仅为2560元。一举打破民营企业领衔低成本优势的格局, 从而使公司上下提振了信心, 为公司适应市场、战胜困境奠定了基础。
2. 加强技术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创效能力。
公司自去年开展强化技术质量管理以来, 在控制计划外产品、减少质量异议上成果卓著, 同时在“通用产品精品化和高端产品品牌化”的精品战略目标实施上发力, 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比差距仍十分明显, 因此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继续深化技术质量管理, 建立全过程质量跟踪和控制, 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优化和改善品种结构, 开发生产出更加适销对路、高附加值产品, 增强产品创效能力等各项工作就尤为重要。公司提出, 要以这次提升公司创效能力为契机, 借助瑞士德高公司专家优势, 发挥唐钢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核心作用, 与德高全方位进行技术攻关合作, 并制定了历时一年半时间的战略合作规划, 定指标、定任务、分阶段, 充分营造以技术团队为主要力量的产品创效机制。目前这项工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在公司全面展开, 只要公司能够在明确的目标面前, 措施得力, 常抓不懈, 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转型升级,助推发展 篇4
当前,我县“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主体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要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工作作风、效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围绕如何使我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深入思考,结合运管所的工作实际,谈谈个人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运管部门在加强运政管理建设中要“转型升级”
1、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方法的提高
没有正确的工作方法,要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基层运管部门的同志,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担负着繁重的运政执法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许多方面都成为表率和榜样。但是从“转型升级、助推发展”的要求来看,仍然存在着提高的必要。这主要是工作方法的提高,面对不同的工作实际,需要勇于创新。
以我分管的出租车管理工作为例,出租车投诉受理制度、打击非法营运车辆执法流程、处理结果回告制度、处理文书管理制度、运政执法稽查制度,行政审批统一受理、限
时办结工作机制等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方法,有着其具体和特定的规则和要求,要做好出租车管理工作,不但要有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热情,还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应用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完成工作要求。我们既要做立场坚定、思想觉悟水平高运政执法工作者,还要做运政工作的行家里手。这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2、运政执法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运政执法工作的内容是既定的,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工作,对工作理念进行优化和转型升级,是与加强运政执法能力的目标和要求一致的。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不仅能提高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同时,建设服务型运政部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
二、运管部门履行职能要“助推发展”
1、维护运输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营运
以打击各类扰乱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组织开展“打非治违”专项稽查行动,特别是联合交警部门,组织开展了规模较大的专项打击非法营运活动,共查处“黑出租”xxx辆次,查处“黑客运”xx辆次,查处非法营运货运车辆xxx辆次,纠正违章经营行为xxx起,有力
打击了非法经营者的嚣张气焰,保障了我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全年共受理举报、投诉、咨询共xxx起,处理及回复率达100%,未发生违规执法行为和公路“三乱”问题。我所把运政稽查工作作为促进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改善政府形象、检验执法能力的重要切入点,采取坚决措施,组织声势浩大的打击非法营运行动,使我县道路运输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因此,维护运输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营运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运政执法形象
今年,我所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紧围绕道路运输管理中心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解决广大干部职工行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和便民服务工作,制定了我所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与各公交公司签订了内容详实、责任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保证我县公共交通事业安全有序的进行。为此我所举办运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学习制度,培训内容有国家法律法规、道路运输管理法规规章、执法文书的使用和填写、执法行为、执法用语、执法着装、职业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心理素质和道德涵养等。;同时我所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长期工作,加大对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继续实行行政
审批统一受理、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
林业转型升级 篇5
做好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顶层设计,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做好顶层设计。冲破传统思维、体制障碍、制度障碍,率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管理、投资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方面大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给产业转型升级“松绑”。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先行先试,争取国家权限下放。利用国家级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的政策叠加效应,推动适应产业大变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争取从国家层面推动建设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并对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赋予“先行先试”政策,争取国家对产业扶持的相关权力下放。
加大财税、土地政策支持。改革财政投入方式,由补助贴息为主向政府股权投资、共有知识产权、创投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转变;利用贷款担保、贴息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尽量发挥有限税收政策资源的最大效能,推进区域税收政策及行业税收政策的落实和改革;实施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优先保障产业升级、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推动“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解决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用地指标问题;推动财政资金由支持企业转向支持平台。
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完善市场规则,促进公平竞争,注重产业政策制定的整体性和公平性;提高政府服务品质,营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发挥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为制定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提升企业素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等提供有力支撑等。
着力优化存量,以智能化、绿色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综合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法律、环保等手段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落实《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对行业准入等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控制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一律不得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因业、因地、因企制宜,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抓紧研究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的实施方案,建立国有和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深入精准摸查企业情况,以精准识别引导精准施策。
制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配套政策。重点支持《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内行业领域的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绿色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新品种,开设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融资“绿色通道”。引导政府加大对技改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设立技改专项,实施事后奖补政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设立股权基金、产业基金、偿债基金、质押股权收购基金等,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发债,吸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技术改造。
推动智能化改造。围绕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改造,普及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支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成果应用、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培育建设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支持示范基地企业通过增资扩产、自主创新、提质增效等手段,推动一批智能装备整机、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应用等项目建设。
推动设备更新。支持在电子、家电产品装配企业和家具、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购置先进适用设备,推广应用集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装备。提升装备水平,推进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支持广东工业企业优先购置和使用由本省首次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集机、电、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成套装备或核心部件,鼓励重大通用装备跨领域的首次推广使用。
引导绿色发展。推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支持传统产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传统产业企业。实施工业锅炉污染整治及电机能效提升工程,用先进生产力替代落后生产力。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电力、建材等高能耗产业实施电机能效提升工程和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推广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量,以互联网新业态及高收入弹性新产业引领广东产业结构升级
(一)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制定广东“互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结合互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制定实施广东“互联网+”行动计划及产业发展路线图,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物联网、3D打印与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在交通出行、房屋租赁、生活服务等领域构建分享经济平台,以关键领域重大项目为抓手,分阶段有序推动“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
构建“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加速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企业的融合蜕变。鼓励跨平台融合发展,支持广东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开放式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对产业链的纵向贯通和横向链际整合,构建平台运营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应用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合作共赢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建立新兴产业体验及研发基地,以先行先试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依托,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探索建立智能“生活社区”体验基地,推动智慧、低碳技术在社区率先示范应用,提供数字多媒体内容服务、家居设施监控、社区安防、节能控制、智能医疗等全方位的智能社区体验服务,促进“高收入弹性”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加速发展。
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形成分工合作的产业布局。依托软件、信息、生物、新材料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打造集知识生产、传播、运用和营销于一体的知识创新区和知识经济带,带动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智能产业、时尚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依托广州设计港、国家网络动漫产业基地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意产业基地。依托广东数字家庭国家产业基地,在全国率先形成“数字家庭”产业标准。
发挥“双创”的乘数效应,通过打造金融、产业与科技三链融合的“创新生态链”激活广东产业创新驱动的活力
加快形成促进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的高效开发机制、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区域创新合作与创新体系、产学研合作机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等。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基于集群的区域持续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全产业链的技术改造。
推进“双创”平台及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依托珠三角制造业基地吸聚全球“创客”的优势,联动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平台,制定与创客、众筹等互联网创新模式相匹配的金融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吸引全球互联网创新资源集聚广东。围绕高新区、专业镇、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建设。
创新和完善以“后补贴”为主的政府投入模式和以“效果”为导向的政府投入机制。通过股份制、合作制、委托制、科技服务外包、合同科研、政府采购、BOT等方式,建立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机制,也可以通过政府给中小微企业发放技术服务代金券的方式,鼓励企业购买平台的技术服务。
建立“科研院校—创新服务平台—产业集聚区企业”之间的联盟。加强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重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与资源开放,将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整合在一起,着力解决单个企业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省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引导基金每年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预留一定比例,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融合,破解“技术孤岛”困境。
优化技术平台与产业载体。统筹推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产权交易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功能性发展平台建设。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相关资源,重点支持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研发设计、质量认证、试验检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训、第三方中介组织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支持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
塑造广东“创新文化精神”,激发全民、全域创新潜能。培育“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广东“创新文化精神”,以文化创新带动产业创新。重点培养企业家、创业者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营造“人人想创新、个个能创新”的全域全民创新创业氛围和制度环境。
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产业大区域合作
推进广东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模式创新。加强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支持广东企业参与东盟国家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东盟“10+1”框架下,推动广东与南海周边国家(地区)联手建设海陆基对接和海洋跨区域合作的海洋现代产业链体系。建设广东-东盟产业转移园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示范区。选择IT制造、建筑陶瓷、家电三大优势产业,以印尼、新加坡、越南为重点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加快推进深圳-越南海防经贸合作区等经贸合作项目建设。在阳江、潮州、汕头、湛江、茂名等地建立与东盟对接的产业协作园区。
加强大区域资源整合。发挥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和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主力省的地位中的积极作用,构建环南海经济合作区。推进广东与港澳台及东盟的紧密产业合作,构筑联手推动产业链国际化的前沿国际空间;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模式创新,推动广东自贸区与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政策对接;从财政支持、服务效能、先行先试、稳定出口、对外投资等方面促进外经贸发展。
支持企业对新丝路沿线国家“集群式”投资,建立投资服务大数据平台。实施“政府铺路+大企业拉动+民企开拓+集群网络”策略。完善企业“走出去”配套政策,提供口岸通关、人员出境便利化服务,发挥有实力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中小民企通过参与大型企业产业链合作开拓市场,并为集群投资优先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广东企业实施本地化战略,在当地形成集群生产网络,双向促进产业升级。成立“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咨询服务大数据平台”,为企业提供各国市场与产品需求、贸易投资环境、风险规避、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及深度投资数据分析服务。
多渠道利用华商的跨国经贸网络资源。积极参与组建“华商投资基金”,盘活华商基金以及华商的人脉关系和商业渠道。鼓励广东企业与沿线国家华商设立合作公司,嵌入当地产业链。积极引导华商到广东投资,以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大胆改革创新,支持侨资设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机构,扩大对侨资开放领域,允许侨资进入电力、电信等行业,吸引侨资参与设立医疗、新闻广电和数据服务等机构。
促进产业资本输出。探索通过立法手段保护和支持企业境外投资,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涉外法律体系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对外投资法规,形成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支持企业境外参展、拓展海外销售渠道,重点扶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一般贸易出口,积极拓展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新优势。
同步推进珠三角转型发展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加快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夯实珠三角转型升级平台载体建设。珠三角地区要依托广东自贸区以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国家级战略平台,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智能电网、智能机器人等绿色智能化制造业,并带动研发设计、质量检验、会展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珠三角产业的整体升级。
以新的产业园区模式打造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新型载体。跳出珠三角传统园区发展模式,在粤东西北地区着力建设“三生(生活、生产、生态)相融”的第三代产业园区,按照第三代产业园区的建设标准对省级产业转移园进行跨越式升级改造,促使园区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变,强化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中上下游企业间联系,完善产业配套;强化生态功能,形成“三生合一”空间形态。对省级产业园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进行修编,把其中部分重点建设或条件成熟的产业转移园建设标准提升到第三代产业园区水平。同时适度引入增量,在某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规划若干第三代产业园区。结合省扶持产业转移园提质扩容的相关优惠政策以及100亿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对第三代产业园区建设优先予以支持,特别是对园区企业创新重大项目、重要平台建设予以重点支持。
实施海上产业转移战略,着力建设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将广东“六湾区一半岛”的14个海洋经济主体区及佛山、肇庆、云浮、清远、韶关、河源、梅州等7个联动区联系起来,延伸海洋经济腹地。其中粤东海洋经济区重点发展临海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等,粤西海洋经济区重点发展临海钢铁、石化和港口物流业,培育海水综合利用、海洋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从而促进全省海洋经济的错位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海洋产业区域发展格局,进而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育才融智”机制,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作用
立足于省内高端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智力需求,建立国际性智力精英的人力资源贮备库,以项目方式引进海外领军型科研人才,形成国际化的智力资本支撑体系。与国内外各种人才储备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招揽人才的国际网络。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业团队,引进既懂管理又懂专业、既懂市场又懂融资的复合型人才。以深圳“孔雀计划”、广州“红棉计划”、“1+N”人才政策等为蓝本,进一步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居留、出入境、资助、教育、医疗、税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系统化特惠政策。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选拔、考核、评价与奖励体系,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为主导的科技人才综合评价体系。继续探索推行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创新科技人才持股制度,打造国际性、高端化的“创新人才特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家这一特殊人力资本;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实训基地,鼓励校企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
转型升级实现飞跃 篇6
“十三五”规划至少涉及以下3个关键点。首先, 无论我们以任何标准来判断, 中国在未来5年内都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独特作用, 在政治事务上有更大影响力。其次,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使得现代化进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再次, 全面深化改革已不局限于严格的经济意义, 而是着力于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建设目标。
当前, 中国家底并不厚实、发展很不平衡。中国需要在医疗、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人口政策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 需要催生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以支持消费型社会, 鼓励服务业发展。
中国“十三五”规划不仅仅针对经济, 还将继续进行反腐败斗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法治国家。现阶段,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质变非同一般。发挥市场作用,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破除垄断等措施力度都很大。中国政府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搞好国有企业,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同时,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释放效率。这将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三个规律三种发展”, 即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 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我认为, 这一观点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一脉相承。
“十三五”规划首先意味着中国公民在生活条件方面将实现真正的飞跃。最关键的就是设计一套现代化方案, 以支持各项社会政策, 从而通过经济发展来改善整体社会福利, 以确保所有人民共同分享多年来辛勤耕耘的果实。
中国仍在继续朝市场经济方向实施改革, 市场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考虑到目前资本所施加的影响力已变得越来越大, 且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中国在新的五年规划中, 需注意确保市场不会危害到大家的共同利益。
中国正全心致力于一个大规模的转型过程, 有关部门已经在以下诸多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反腐败、治理环境污染、化解过剩产能。为实现所提出的整体目标, 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必须保持6.5%以上。应根据中国国情实现适度增长, 以保证增长质量和期望值相匹配。尽管如此, “十三五”规划并未对指标显示出过多的担忧, 而是着重致力于最近几年里所呈现的根本性变化, 对定性目标加大力度, 通过优化工业、发展科技和地方政府的配合等实现具有更佳质量、更高效率、可持续和公平的经济发展。
电商促企业转型升级 篇7
电商改变物流模式
主持人(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恽绵):每次三中全会,我国的经济领域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物流领域也不例外。各位对物流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
卫光:目前,世界和中国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2010年以前中国是世界工厂,有很多出口型企业,随着整个国家经济模式、发展模式的转变,企业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内需市场。
在内需市场,典型代表是电子商务,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性、革命性的模式,极大地推动整个物流业,尤其是快递行业的发展。普洛斯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电子商务方面,并从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延伸,从最初的15个城市,发展到了现在33个城市,目前拥有1000万平方米的可以出租的仓库。预计今后两三年仓储设施建设的速度会更快。
在电商推动下,普洛斯最关注的是运输和快递这两个行业。同时由于中国经济模式转变、消费能力提升、老龄化进程加快,医药和食品冷链物流也是普洛斯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李永和:京东商城赶上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且,消费者的需求和线下零售都在变化,以前线上线下水火不相容,现在逐渐进入一个水乳交融的状态。现在很多电商的促销方式是O2O,就是线上和线下互动。京东商城采用O2O技术,升级改造传统的24小时便利店,一天的销售额基本上等于20个便利店的销售额,并且增加了便利店可经营商品的SKU。
随着零售端的变化,线上线下企业的交融和多渠道推进,物流企业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天网和地网的融合。不管定单在哪,落地之后伴随着整个运营链条,包括干线、物流节点、配送等,用快速响应的机制,来满足零售单的需求。
此外,随着电商的发展,S O L O M O模式逐渐出现,S O就是社区化、社交化,LO是售后本地化,MO是移动化,即本地生活圈的发展。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
徐水波: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零售业的商业模式。但是,去年电商快递市场仅有1000亿,而中国整个物流费用接近10万亿。公路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7 0%左右。因此,公路物流的成本最能关系到我国物流业占GDP的比例。
目前,公路物流每年以11%~13%的速度增长,作为与金融一样的基础产业,物流业的本质是为制造业和商贸服务。物流的重点是如何解决本质问题,而本质问题就是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国物流集约化水平差,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能力很弱,造成了物流成本畸高。
从公路领域来看,有四个方面的趋势,即一个整合,三个融合。物流行业必须整合,特别是公路,目前95%以上的物流是专线在承接,但这些专线企业一没品牌,二没网络,三没信息化,四没标准化。如果公路运输不解决这些问题,整个物流成本无法下降。今后市场会推动专线物流企业的整合。三个融合是物流与商贸业和制造业融合;供应链的三流融合,即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车联网融合。
我国物流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抢地盘,第二个阶段是开发新产品,这也是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所处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搭建良好的商业模式。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应该是有什么而给客户什么,应该是客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这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来解决。我认为,平台加供应链的商业模式是一个重要方向。
李洪国: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是物联网+供应链。由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整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做出优化和重构,这种重构带来更大的价值创造,可以更节省成本,也可以有更好的客户体验。
推动行业变革
主持人:目前来看,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是转型升级,面临这个趋势,各位目前在做什么?
卫光: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是把上游和下游资源整合起来。这种整合包括与普洛斯同样做仓储的企业,也包括上游企业,给社区一个回报。也就是说普洛斯走到哪里,要使当地的城市功能或者是工业区的功能有所提升。
同时,要给交通物流企业一个家,普洛斯不再仅仅提供仓库出租,而是把物流园区作为一个服务中心,由此延伸普洛斯的各项业务。
最近由于物流业比较受关注,物流设施提供业也水涨船高。有人质疑物流市场能否容纳这么多的仓库设施。打一个比方,无论房地产开发商建造多少房子,酒店一定是需要的,因为它是一个公共平台。普洛斯一如既往地坚持信念,在整个物流业发展的时候,坚定不移地做物流设施的平台。
李永和:京东商城致力于整个供应链建设。运输配送环节是生产型服务业,我们把不同的商品组成一个包裹,这是客户所需要的。在整个物流运营上面,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大家都知道京东是自建物流,但是京东不管仓储还是配送,都有大量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随着行业模式进一步的细化,各个合作伙伴在生态圈里能实现自己的需求。实际上这个方面,京东与整个社会生态圈是抱着很大的期望。
徐水波:我们现在努力实现天网加地网如何汇集在一起,就是做第四方平台+供应链。
李洪国:具体地说一下我们在煤炭行业的尝试。泰德煤网在前几年供应链渠道的基础上,近几年增加了沿海、沿江的配送能力,这是在传统物流领域的尝试。2010年我们设立了东煤交易中心,东煤交易在互联网加供应链的形式上迈的步伐更大。而随着中国神华电子商务的上线,整个煤炭行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加供应链的时代。
时风开始转型升级之路 篇8
时风集团有着鲜明的时风特色。
时风集团的未来发展, 定位如何?
2010年的时风
关于时风集团, 这个中国农机行业的翘楚, 也许只有一系列的数字最能表现出它的卓越。
2010年, 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形势, 并没有阻挡时风集团前进的脚步。相反, 公司全年各项经济指标都再创新高,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6.4亿元, 生产整车125.1万辆 (包括三轮汽车、低速货车、轻卡汽车、拖拉机) , 发动机126.5万台, 电动车4 218辆, 轮胎238.7万套, 发电3.1亿度。公司2010年更是荣获了“低碳山东模范单位”、“中国工业经济先锋示范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优秀会员单位”、“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和“行业信用等级AAA级企业”等荣誉称号。
高收入、快发展源于高投入。从2010年时风集团的投入来看, 其转型之路势在必行, 令人期待。2010年时风集团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亿元, 汽车产业工业园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汽车产业工业园占地33.3 hm2, 建筑面积22万m2, 目前, 土建工程全部完成, 轻卡总装、电动车总装车间顺利搬迁并投产, 高规格的汽车试车场、检测线全面投入运行, 涂装线、焊接线、冲压线正在加紧安装。配料、钣金车间购进圆锯机200余台, 全面取代下料飞锯, 提高了下料质量。冲压车间引进激光切割机、5 000 t成型压力机、数控大梁冲、800 t研配压力机, 提高了产品精度。涂装车间建设2条底面合一阴极电泳线, 车架及所有零部件实现电泳。全部采用天然气清洁能源加热方式, 质量大幅提升。机械加工车间引进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曲轴端面磨床和外圆磨床等数控机床设备1 000余台 (套) , 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数控剃齿机、倒角机、滚齿机、插齿机、数控内圆磨床及真空电子束焊机, 建成汽车齿轮数控加工线。铸二车间东久自动化造型线项目和树脂砂生产线项目用最快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 工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诸多项目的投产, 提升了时风集团的装备水平, 加快了产业升级, 增强了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
2010年, 时风集团还有一件喜事, 即邀请了影视作品具有帝王风范、领袖风采的中国影视名星唐国强代言时风产品, 有力地提升了时风轻卡品牌形象, 全年轻卡销量实现翻番增长。同时, 在山东省政府大力支持下, 时风电动车得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专家的认可。9月开始, 时风电动车市场销量进入快速增长期, 由于受生产能力制约, 市场呈现脱销现象:用户交款至少10天才能提上货, 尽管生产、技术等部门认真采取措施使产能达到日产50辆, 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仅12月产销量达到1 200辆。
2010年的时风集团, 让笔者看到了其“三大转型升级”、“四大百亿产业”、“五大产业工业园”规划下蓬勃发展的景象, 不禁为之喝彩。
2011年转型升级
“路路畅通”的时风集团, 自始至终秉承着规模化经营、低成本运作的生产模式, 以适应中国民情, 因此逐渐建立起了农机行业的领先地位。然而, 这种生产模式也给品牌形象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2010年, 时风集团高调邀请唐国强做代言人, 标志着其转型升级的正式开始。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豪华的数字依然是时风集团不变的追求, 但并不是全部。“2611工程”是其既定的目标, 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亿元, 开工建设10大重点项目 (包括总投资9.6亿元, 形成年产10万台40.4 kW以上大型拖拉机生产能力;总投资6 000万元, 引进自动化造型线等现代化工艺装备, 扩大铸造产能;总投资5 000万元, 引进数控滚齿机、插齿机、内圆磨床、数控花键铣、激光焊接机等设备, 形成年产20万台 (套) 汽车变速箱高精度齿轮、齿轮轴生产能力等一系列举措) 。2011年轻卡汽车年度销售目标5万辆;电动车年度销售目标保证3万辆、争取5万辆;中大拖产销量实现翻番增长;单缸发动机国际贸易量保证8万台, 力争10万台;农业装备国际市场要实现翻番增长;化纤产品要确保3 000万美元出口计划;2011年出口额将首次突破1亿美元。
“提精度、调结构”, 是其转型之路的首要目标, 即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及高新技术、高新装备的应用更深层次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产品结构调整。轻卡汽车重点抓好“未来之星”新车型的开发, 中大型拖拉机完善大功率产品品种, 电动车产品更精致、更上档次。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装备的数控化、自动化、加工中心化水平。对曲轴天然气自动正火加工线、新型电动车和轻卡汽车半自动化焊接线, 三维激光切割机等项目尽快确定工艺改造实施方案。对铸造车间垂直无箱迪砂自动化造型线改造、壳型生产工艺提升等产业提升项目加紧论证。冲压、钣金等其它工艺也要按照“用工艺装备保证产品质量, 用工艺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的质量理念, 积极推进产业自动化水平。
后记:
婴童连锁亟待转型升级 篇9
市场格局突变
婴童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婴童市场总规模约为11500亿元,且近几年将保持15%左右的行业增长,到2015年更将跃升至2万亿元规模。权威机构预测中国将于2028年迎来第五轮“婴儿潮”,婴童行业无疑将迎来快速扩张的黄金二十年。
诱人的市场蛋糕,成长的朝阳行业,既引发传统零售与电商新锐的分庭抗礼,更导致国家政策扶植的零售药店大举涌入,而作为渠道领头羊的婴童连锁店,在中国市场的发育还未成熟,就遭遇房租成本上涨与互联网分流的双重压力,可谓“内忧外患”。
本来,随着消费群体对门店专业化服务及一站式购物的认同,婴童连锁店在近几年高歌猛进,大型婴童门店逐渐成为主流,门店服务范围基本涵盖衣食住行用育乐七个方面,以专业贴心的一条龙服务吸引顾客。
这也符合“品类杀手”业态(婴童、家电、化妆品连锁都属于这一业态)必将能强势分割综超业态市场份额的一般零售规律。比如,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婴童店渠道就占据了全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50%的销售份额。
但是,纵观当下的婴童市场,婴童连锁店与KA卖场的二分天下已被新兴电商渠道破局,现在又有新政背景下横空出世的OTC渠道强势加人,再添“狼群”,令婴童连锁面临来自其他三个渠道的竞争夹击。
首先是传统KA卖场及大超市。因规模大,品类全,这类渠道具有吸引大量客流的先天优势,更重要的是,部分大型商超已针对婴童市场这一细分领域做出战略调整,如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在其超市内专门设立宝宝中心,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
其次,互联网的普及和新一代的消费观念,极大地释放了电商渠道蕴含的巨大潜力。虽然网络的局限也带给电商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缺乏体验式服务,这种先天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消费者对网络选择的信心,但方便快捷的访问方式,随心所欲的选择途径,以及令人心动的价格优惠,足以让消费者跃跃欲试。
最后,OTC渠道是本轮乳业新政孕育出的市场狼群。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药店在市场点、面覆盖、会员交易(医保)、进销存管理及可追溯体系等方面可谓大占先机。这一新兴强势渠道正在积极备战介入。
婴童连锁亟待转型升级
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行为、交易模式乃至管理盈利模式,都在悄悄发生变化。如何将连锁品牌化的扩张战略与线上线下传播销售联动,通过会员服务体验和大店模式,以专业化的管理,结合上下游资本品牌、经营联盟的横向和纵向发展战略,将成为婴童连锁店的考虑重点。
作为奶粉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婴童渠道近年来几乎能与传统超市平分秋色。如何发扬既有优势,利用新政带来的发展契机进行转型升级,已成为婴童连锁的当务之急。
要做到成功转型,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按照国家新政要求,联合乳制品厂商,共同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推行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进销存,实现全程可追溯。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信誉严重受挫,外国品牌异军突起,迅速抢占市场,同时掀起了一股海外贴牌生产的热潮。
目前,婴幼儿奶粉市场上共有127家生产企业,约8800个品牌,纷繁杂乱,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监管难度极大。自2013年2月起,国家开始颁布一系列针对婴幼儿奶粉生产销售的法律法规,相关部委以这套整顿“组合拳”直击目前婴幼儿乳粉行业三大乱象,即生产经营质量乱象,进口乳品品牌乱象,以及销售渠道乱象,这势必带来婴幼儿乳品行业的大洗牌、大淘汰,引发市场竞争新格局。
比如,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的国家新一轮乳品企业生产许可达标审查和海外输华产品企业注册认证将在今年5月30日前完成。像澳优乳业这样的企业,就率先通过审查,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新版《生产许可证》和海外输华产品企业注册认证的婴幼儿乳品生产企业之一。而那些到期无法通过审查和认证的企业和品牌,将连同其渠道和终端商,或面临灭顶之灾。
这预示着国家开始逐步转变监管思路,提高准入门槛,“汰弱留强”。这场雷霆新政将让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焕然一新,将对整个乳制品行业、渠道及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婴童连锁店只有与经历过监管风暴考验的强势品牌更紧密地联手,才能外避政策风险,内抗同业冲击。
二、优化创新现有业务模型,建立不同的销售结构(即以盈利产品为主的销售结构,或以吸引客流产品为主的销售结构),并整合上游资源,与上游厂家深度合作,确定核心厂家的长期战略联盟合作,促进转型。
高附加值、高敏感度、高购买力,是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的基本属性,我们要优化现有模式,从过度追求毛利率,转型为综合考虑门店的安全性、人流量、毛利率和成长性需求。
三、在婴幼儿奶粉市场,通常情况是吃的不买,买的不吃。面对三年的轮回周期,婴童店应坚持“品牌”“质量”和“推荐”六字真言,围绕新客开发和续吃巩固,调整费用投入方式和力度,设计分配费用率,增加主推积极性费用投入,提高购物的便利和体验营销,通过会员客户的忠诚消费来扩大市场。
四、在转型的同时,依托上游资源进行婴童渠道管理升级。
很多婴童店都碰到过这样的难题:单店盈利不错,但连锁开店几家后,盈利锐减;或者本省本市开店盈利良好,跨省跨区域连锁店则亏损。要解决这一难题,着手渠道管理升级势在必行。
事实上,近年来会员动销模式正成为行业新宠,厂商和婴童渠道双方都有资源整合的强烈欲望,往往一拍即合。
针对渠道管理升级,笔者建议如下:
1.利用信息化系统,升级业务模式,形成一整套特有的、与商超、电商、OTC渠道差异化的业务模式,以及一套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财务盈利模型。
2.升级消费者管理环节。如联合厂家提供家庭医生尊享服务,利用厂家CDM和CRM系统,对会员一对一精准化跟踪服务,提高会员忠诚度,提升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