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

2024-06-20

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共8篇)

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 篇1

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惠东县科学技术局

近几年来,惠东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工作如下:

1、以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08年以来,我县共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93项,其中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惠东县鞋业技术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热带亚热带外向型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国家星火计划“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专项“惠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综合示范”,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绿色环保、高性能、多功能、复合隔热保温外墙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彩色碳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重大、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我县。以上项目的实施,引导了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县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四季鲜公司通过“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研发出对应配套设备相对少以及余热、余冷循环回收充分利用的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及装备,省去了传统加工装备的锅炉等诸多附属设备,比

传统装备节能30%,既节能减排,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美新公司通过实施“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塑木生产线11条,塑木产量达到600吨/月,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50多种,解决了塑木发霉、虫蛀、开裂和易变形等常见问题,得到国外苛刻的检测机构SGS的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远销国外,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马铃薯产业通过“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果,在我县形成了马铃薯综合技术标准,增强了马铃薯作物抗性,减少了病虫害发生,节约了肥料、农药等种植成本,提高了产量、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种植效益,带动我县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近几年来,我局重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带动区域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截至目前为止,我县组建了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家、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与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各5家。其中,依托广东艾希德药业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软包装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塑木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猪肉产品安全控制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化生产配套技术研发应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惠东县奕达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马铃薯种薯繁育农业

科技创新中心;广东艾希德药业有限公司、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容大油墨(惠州)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民营科技企业,惠州市创亿鑫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了黄埠鞋业、铁涌马铃薯、梁化蔬菜三个省级专业镇与平海海水养殖市级专业镇。通过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推动了各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与开发的主体。

3、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增强我县特色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研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提高我县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我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结合和院地合作。2009年,我局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就全面开展农业技术合作签订了协议,联合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热带亚热带外向型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以及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专项“惠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综合示范”。2011年,我局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4月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惠州市耐宝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与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5月份,我局组织吉隆镇、黄埠镇各大中型制鞋企业技术骨干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鞋样设计培训,希望以这次培训为切入点,双方广泛开展多专业的培训活动,实现校企技术的对接,为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组织组织美新塑木、澳达树熊、艾希

德药业、裕顺鞋业、九华农贸、奕达农贸、富盈玉米专业合作社、四季鲜、东进农牧等一批较具实力的企业与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广东海洋大学、惠州学院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致力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引进推广应用。现共有10所院校及科研机构派出了21位科技特派员和8名田园专家进驻我县14家企业,服务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长效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转变。几年来,全县共实施了产学研结合项目33项,硕果累累。如瑞帝养殖场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实施“南美白对虾无病毒虾苗培育技术研究”,为我县对虾养殖提供了充足的优质虾苗,养殖成活率95%以上,虾达到一级虾标准,无药物残留,符合出口欧盟国家的要求,促进了我县高位池养虾健康稳定发展;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展“出口冰鲜猪肉生产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改进了冰鲜肉的加工工艺,开发了符合出口标准的冰鲜肉产品,从而推动了我省肉类行业的技术进步;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废弃电子线路板回收残余粉末的综合利用”项目的攻关,使废弃电子线路板的残余废渣得到再生利用,开发出高技术含量的塑木复合材料产品,通过了要求严格苛刻的国际ICC、Warnock Hersey等机构的检测,长期批量出口欧美市场;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积极开展“环保

型高硬度高柔韧性自交联型复合改性聚氨酯水性乳液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使国内涂料及胶粘剂系列产品更加完善,带动国内涂料及胶粘剂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对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4、加大知识产权产出,为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产出成为一个地区创新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助推作用。一是着力培养知识产权优势试点企业,带动企业开展专利申请灭零行动。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专利制度健全的企业,列为惠东县知识产权优势培育试点企业,积极从项目、资金、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指导他们建章立制,把专利制度贯穿到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知识产权创造和产业化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专利申请“灭零行动”,将我县无专利企业纳入活动重点,用典型带动部分基础条件好、有潜力的企业,力争实现企业专利申请“零”的突破。2010年,实现“灭零”目标6个。二是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举办了两期知识产权实务培训,邀请市科学技术局的领导以及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的专家对各镇(街道、度假区)、县直有关部门、企业分管科技、知识产权的领导、负责人等进行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企业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保护相关

政策和措施以及商标、专利的检索与申请策略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支持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制度。制定并出台了《惠东县科技局专利奖励办法》。《办法》规定:给予国内或国(境)外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三种类型的专利不同额度的奖金奖励,以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自主创新,主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我县专利拥有量。四是实施知识产权行动示范镇项目。2009年开始在黄埠镇实施省专项“鞋业专业镇知识产权行动示范镇”项目。选择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的5家企业进行试点示范,形成一批依靠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示范企业,着力营造知识产权示范镇的技术创新氛围,以知识产权示范镇为榜样,以点带面,带动全县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2010年,全县专利申请量136件,同比增长54.5%。

存在问题:

一是全县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仍有待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强。二是科技投入不足。政府财力薄弱,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一些企业科技投入的意识也不强,企业R&D投入远低于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手段不足。三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需不断完善,科技服务机构及中介机构仍不健全,面向行业的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乏力。四是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型龙头企业不多。五是科技人才总量偏少,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

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 篇2

关键词:自主创新,政府,环境

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

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创新概念。而自主创新则是我国特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是我们真正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石。”至此我国才真正认识到,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制约。

目前, 自主创新平台少, 自主创新激励和保护机制不完善, 产学研合作难度较大、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都阻碍了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政府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中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比如:金华市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中, 从形式上看, 企业资金、人才、信息缺乏, 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薄弱。而进一步分析, 则不难发现阻碍金华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体制问题, 在于政府在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中还做得不够。首先, R&D投入少, 主要在于科技投入来源较单一。其次, 金华市科技平台建设在全省处于中等的水平, 这也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再次, 近年来, 政府虽然相继制定出台了不少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 但这些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普遍偏低。最后,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 企业的创新成果难以完全享受。

另外, 理论上看企业依靠自主创新而拥有核心技术, 足以构成对某类产品或领域或行业的垄断, 从而得到丰厚的利润。因此, 企业本身不具有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 我国企业主要是通过利用廉价劳动力复制别人技术就足以获得一定利润。所以, 自主创新并不是企业追逐的目标, 因为它无需自主创新就能活着, 而且活得很好。甚至有很多企业认为, 自己难以与跨国公司同水平竞争, 与其提升技术水平接近跨国公司, 不如守住地区市场与跨国公司保持距离, 市场的竞争力风险更小, 结果这种思潮导致了“技术过剩”。现在, 由于国外企业不仅在蚕食着中国市场, 甚至还通过垄断核心技术压缩着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 以及国际国内的经济运行环境趋紧, 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 才让企业意识到自主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因此, 单纯从中国企业的现状看, 自主创新尚未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 而是外部压力逼迫中国企业不得不这么做。

所以, 如果依靠市场导向, 凭着企业自觉行为来谈自主创新, 将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政府必须承担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 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在自主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 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 加快推进改革, 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完整的创新体系应该包括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链、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政府部门通过这个完整的创新体系, 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 形成持续自主创新的能力。政府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中主要需要做的有:

第一, 创新观念。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工业技术的自主创新往往来源于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 如果基础研究没有突破, 自主创新没有进展。因此政府要重视基础研究, 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 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全民科技意识, 夯实自主创新的基础。

第二, 创新制度。加快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完善面向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法律保障体系。科技投入不再是社会事业性投入, 对科技的投入将是最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应该就科技投入建立相关法律。完善和加强促进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及政府采购政策, 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 不必设置专利申请方面的限制, 应该使企业依靠完善的民法体系保护知识产权, 打造知名品牌。重构为创新服务的金融体制, 发展各类技术产权交易, 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三, 创新机制。要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技术战略联盟, 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 推进开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转化速度慢, 极大地制约自主创新的发展。应加快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建立健全面向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体系, 应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模式, 并使之成为研究开发的主导模式。

第四, 创新队伍。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核心, 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科学发展史上, 所有的新的发现跟新的发明, 都是靠人的创造力来完成, 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 要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要充分地尊重人, 要依靠人, 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

第五, 创新文化。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 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首先教育要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 社会舆论要积极宣传, 营造崇尚创新, 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三、金华市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选择

结合金华实际, 在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 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 增强创新意识, 加大科技投入。

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企业、政府、金融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等。因此, 一方面要调整我市公共财政投资结构, 增加对科技投入的经费, 发挥预算内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撑与引导作用, 增加专项投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还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逐步引导、扶持企业开展科技活动, 特别是进行R&D活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面向自主创新的创业投资体系。要继续通过工科会等平台, 大力引进风险投资, 发展初期可以采取倾斜性政策措施, 条件成熟后, 还可利用金华丰富的民间资本, 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创投基金, 大力发展私募基金, 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更高层次的创业创新活动, 打通技术创新与资本的融合渠道,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 健全创新制度, 完善创新环境。

首先, 制订引导和激励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提高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力和影响力。要制定出台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提高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抵扣应纳所得税的比例, 允许企业从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准备金, 并在税前列支, 对R&D投放实行资本化处理, 当期支出可逐年摊销, 鼓励加速折旧。制定有关政府采购的地方性法规, 明确规定激励自主创新为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目标, 出台可操作的政府采购实施细则。

其次,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县市区政府要建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服务机构, 可以建立企业科技联络员制度。由企业指定一位企业领导或技术负责人作为科技局与企业开展各项科技工作联系的固定人员, 通过科技联络员的长期固定的工作联系与沟通, 让企业更加及时地掌握各项科技扶持政策, 更加有效地进行科技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在制度上保证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避免比如对政府采购政策、免征技术转让开发营业税政策、由企业承担政府部门的科技项目政策、企业相关科研设备加快折旧的政策和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等政策不了解, 不会办理等造成政策的无用化。

最后,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激发创新活力。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保护机构建设, 强化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和行政保护。坚决打击各种侵权盗版活动, 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引导和激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规则。引导企业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的机制, 促进知识尽快转变为生产力。

(三) 搭建创新平台,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依托浙江大学金华技术转移中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行业检验中心及大中型企业研发中心等, 继续引进或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由政府部门牵头, 通过搭建工科会这个平台, 实现产学研合作, 这项工作我们金华比较成熟和成功。扶持汽摩配等一批面向特色产业集群的研发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 为推进产业集群高级化提供技术支撑。加大产业孵化基地建设, 帮助创新型企业克服发展初期资金、设施、设备等瓶颈制约。组建与产业聚集区、聚集带相关联的区域创新体系也十分重要。金华是“强县”众多而中心城市功能较弱的地区, 构建一个区域创新体系, 要整合城市发展资源, 完善和创新中心城市的功能, 增强城市的要素集聚和产业辐射的能力, 通过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来构造一个有利于经济转型和自主创新的要素支撑体系与发展环境, 多中心竞争互补, 提高整合程度, 形成“组团发展”的良好局面。引导中介组织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服务, 推动猎头公司、培训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四) 培养、引进和留住创新人才。

我市的创新人才在培养的基础上, 拓宽渠道, 着重引进、利用和留住人才。首先, 培养更多的适应本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人才, 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体系。要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意识, 大幅度地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要重视大学的建设, 大学等科研机构是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比如,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金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中, 具有地理区域优势, 选派一些具有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老师到没有研发机构的企业, 通过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 对照行业标准, 指导企业生产, 改进产品生产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 并逐步开发新产品, 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师、设备优势。其次, 要珍惜企业家精神, 造就企业家队伍。再次, 大力拓宽人才“柔性”引进机制, 通过与市外高校科研院所合办科研机构、将企业建为市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基地和研究生实践基地等多种途径使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最后, 要加大人才管理和激励力度, 破除职务评定中的论资排辈现象, 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 对高级专家实行特殊政策。推广人才公寓建设, 切实解决社会保障、科研配套资金等人才关心的实际问题, 减少后顾之忧。

要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 和我市“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 则必须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可以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曦, 刘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商业时代, 2004年30期

[2]范柏乃.经济转型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浙江日报, 2008年09月14日

以自主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篇3

自主创新并非简单否定“以市场换技术”

“以市场换技术”是指通过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开放部分国内市场换取国外关键设备、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网络,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以市场换技术”在推动我省从内向型经济转型成为开放型经济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自主创新是可以产生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强调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提出,不是对“以市场换技术”的简单否定,新时期的“以市场换技术”需要自主创新理念引领。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省也出台了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这些政策举措的出台为企业技术创新带来许多机遇,让国内企业在新兴产业的许多领域拥有市场优势,也让“以市场换技术”充满新的生命力。新时期的“以市场换技术”,更加注重培育自身技术基础和技术能力,更加注重形成促进自身技术发展的制度机制、条件和环境,为此,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在以“市场换技术”过程中,要注重学习,加大投入,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最终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自立。二是“以市场换技术”是一种市场行为,应确立企业是技术引进、技术合作、研发合作主体的观念。三是鼓励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选择不同的创新方式。起步时可以是模仿,之后可以合作开发,到技术力量成熟时要加强自主研发。四是从以生产为基础转向以研发为基础的“以市场换技术”,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与我省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五是鼓励企业实施“以技术换市场”的“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技术换市场”的转变。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强化自主创新要寻求“路径突破”

“十一五”期末,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5%,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国第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核心技术不多、自主知识产权少、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等问题,这些问题表明,通过自主创新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亟待加强。

强化以企业为中心的自主创新主体。要推动企业成为创新政策的扶持主体,通过科技创新宣传、创新政策引导,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加大企业创新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研发主体,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从事研发活动、设立申报研发项目;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逐渐形成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多渠道的技术创新投融资机制与体系,鼓励企业逐年加大技术开发投资、关键设备更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资;推动企业成为市场导向型技术创新主体,推动技术与产业、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实施技术创新成果评价的市场化标准;推动企业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主体,企业既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又是研发资源的整合平台,要鼓励企业整合国外资源参与技术示范应用项目,参与国内外技术标准制定;让中小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真正主体,自主创新政策要有利于创业者创业、中小企业创新,要构建中小企业创新支持系统,为风险投资者、投融资机构与中小企业合作创造条件。

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技术项目、专家与技术人才、科技成果等大型数据库,构建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扶持引导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各类产业共性技术中心的建设。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中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各类信息、融资、创业辅导、专业技术等科技中介机构。三是推动技术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和拓展技术产权交易工作,发展常设技术市场和会展交易。四是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推进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改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环境。

推进创新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创新集群是由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等要素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是产业高端环节及高增值环节的集聚。国外实践表明,创新集群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良好运行的创新集群具有技术示范、技术外溢、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和加速创新等多种效应。要积极推进融科技创新、创业、创意为一体的“三创”载体建设,“三创”载体是推动创新集群培育的重要抓手。其中,创新载体是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各类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载体,包括企业的“一站两中心”、科研院所和科教园区等;创业载体是科技型创业企业以及促进成果转化、孵化的载体,如国际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创意载体是指以创意产业为支柱的现代科技服务业载体,如工业设计园区、文化创意园区和动漫基地等。结合旧城更新,在中心城区布局“小而精”的专业化创新创业载体;结合新城建设,在外围新城布局综合性创业创新载体;结合工业建筑利用、历史街区保护,建设创意产业园来提升城市活力。坚持以政府引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为原则,吸引国内外各类风险投资、资本集团投资,创新“三创”载体投入机制。建设专业服务配套平台,包括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等“三创”专业服务设施。加大“招研引智”、“招校引人”的力度,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以及领军型留学人员归国创业计划。

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省级层面、市级层面双层产学研协调机制建设,在省级层面上,应借鉴“台湾工研院”、“日本产综所”模式组建推动产学研协作的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建立旨在支持研究开发的“综合目录数据库”、“研究成果应用综合数据库”、“研究人才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围绕重点产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组织联合攻关,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市级层面,应发挥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性作用,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及高新技术创业园参与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各级各类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和产学研联合体;加强政府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积极引导产、学、研、政、资、介及供应商等产学研各方由“各取所需”转向“抱团合作”;制定鼓励产学研合作的相关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政策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中介服务系统建设,畅通信息渠道,搭建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加快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高效农业为基础的“核心技术支撑、高端路线引领、特色产业发展、品牌服务竞争”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本身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将带来科技、人才、资金集聚,以及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从而推动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些创新又会进一步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产生循环累积效应。为此,要充分利用全球性创新资源,加强现代产业发展环境建设。打通现代产业发展各个环节间的政策性障碍,释放科技存量和创新能量。要在鼓励大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同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做好“育苗”与“造林”的工作。

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 篇4

内容摘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也面临认识、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报告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建议。

一、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提升科技支撑作用

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创新型省份。多年来,江苏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江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近5年组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00多个,与26个发达国家的148个专家组织建立引智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8个,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11家,支持26个本土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国内90%的重点大学与江苏省或省辖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万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江苏服务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主要创新指标与韩国、芬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相当。2010年江苏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7%,明显高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并计划到2015年将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5%。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4%上升到2010年的54%,提高9.4个百分点。

(二)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江苏是国内大学、大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青年博士计划”。目前,江苏省吸引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18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120名,形成了一条高层次人才集聚链,增强了江苏创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无锡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的“530”计划(5年聚集3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领效应明显,至2010年底,累计落户“530”项目超过1200个,集聚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

人才。昆山市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坚持政策留才、事业留才、环境留才、服务留才,引进和培育建设新城市的“现代人”、引领新产业的“核心人”、服务新人才的“专业人”,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完善人才利用机制,变“海归”为“海燕”,及时掌握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借助最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高新园区是江苏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省共建有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7个,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常州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2010年高新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占全省总数的43%,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有1/4在高新园区。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

大力扶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昆山市借鉴台湾工研院模式,由政府出资,组建非营利公益法人性质的昆山工研院,每年投入10亿元,为小核酸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等五大创新领域提供研发支持和产业化培育,重点推进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和孵化等功能建设,成为昆山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无锡市大力开展机制灵活、特色显著的创新创业和创意园区(被称之为“PARK”)建设,目前PARK园区数目超过50家,2010年完成营业额180亿元,入驻科技型企业37000余家,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

江苏R&D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居全国第一,2010年江苏R&D经费支出达到858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80亿元,占到全社会投入的80%,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吸引创投、创投带动金融”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江苏注重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江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无锡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无锡市还积极推进科技保险、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工作,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5家获准筹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资本金达33亿元。此外,江苏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75家,管理资金588亿元,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苏州工业园建设的沙湖创投中心,每年用1亿元资

金奖励创投,培育了7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梯队。

(五)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靠修炼内功,也注重借助外力。特别是在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江苏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升跨国公司对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昆山通过举办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洽谈会、组织内外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加快产业配套、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嫁接”步伐,推动内外资企业配套融合发展。无锡引进42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75家在无锡的跨国公司R&D投入远高于内资企业。2003年以来无锡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9%,明显高于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16%和内资企业7%的水平。

二、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一)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

近年来江苏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因素。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商务生活成本偏高、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人才引进,海归企业家与国内文化环境还有待融合,外籍人士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不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模式有待探索

江苏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建设,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和争议。比如,昆山工研院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运作模式相对单一,其他经费支撑相对缺乏,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在当前研究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探索政府支持和其他经费来源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和地方在基础性研发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是新的挑战。

(三)核心技术突破不够

目前江苏省新兴产业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发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不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较为明显。医药产业97%以上的化学新药为仿制品,光伏产业的电池生产线、多晶硅铸锭炉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平板显示产业的玻璃基板主要依靠进口。一些外国高端设备问题频繁,维修还必须由设备提供商承担,维修成本高昂。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最终只能是走向“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道路,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

(四)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不足

多年来,江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其作用进一步凸现。相比而言,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发挥仍显不足。在风险投资上,基金仍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和销售规模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启示和建议

(一)立足本地特色,加强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对接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构建包括“官、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参与,涵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将区域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瞄准国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创新制高点。同时,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紧密结合各地区的创新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鼓励集中集聚,形成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国家创新引领区域创新,以区域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的良性互动与互补,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形成与完善。

(二)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

着眼于攀登产业竞争的技术高峰和未来发展的前沿高地,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资金、政策、法制等创新环境,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完善面向小企业的研发服务、产品设计等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介入早期研发,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依托重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实现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与人才流动的有机结合。

(三)将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业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围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完善为创业者的服务,如配备行政助理,设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权益保护等服务平台,促进海外创业者对政策的了解和文化融合。鼓励对重要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进一步降低激励门槛,优化激励审批程序,对获股权形式奖励的激励对象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增加可申请绿卡的国际人才拟任职单位种类,降低投资类国际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条件,放宽3~5年长期居留许可条件。探索建立适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相关配套服务。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创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创新投资资金规模,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创业风险投资用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等“软投入”的支持比例。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券商、保险和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经常性对接机制,加大对有一定科技实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初创型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

(五)增强协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设备的本地化率,营造企业群落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包括完善国有企业考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区域分割等在内的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压力,鼓励跨国公司加速将核心技术研发转移到中国,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努力培育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领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配套协同发展。强化产业信息公开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秩序规范,增强行业自律,引导各地区错位、特色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创业环境,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 篇5

材料1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7.4%,实属不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是一个巨人,总量基数很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按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计算,全年经济增量就约达5万多亿元,约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

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就巨大,难能可贵。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样的高速度?应该说,是做不到、受不了、没必要。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要素价格上涨、储蓄率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化提速、产业转移,城乡区域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谈谈总书记所说的“新常态”的含义?

(2)根据材料1、2、3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1)“新常态”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速度虽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积极的。只要科学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必将频现新亮点。

(2)第一,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第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前者以后者为载体,工业化过程就是城镇化过程,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是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基础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四化”同步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四,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

培育产业集群 促进转型升级 篇6

耿海斌

发展产业集群是迅速提升经济总量和质量、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路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半岛高端产业区的建设为蓬莱市的“转方式、调结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抢抓这个机遇,切实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就必须牢牢地抓住培育产业集群这条主线,实现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

一、蓬莱市培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蓬莱市已经培植起了烟台中粮、金创集团、国电、蓬建、京鲁船业、巨涛重工、北奔重卡、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临港工业、汽车及零部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服务业等产业集群,产业的品牌建设也取得一些成绩,葡萄酒产业打出了“蓬莱产区”的品牌,旅游产业先后荣获多个国家级称号,造船产业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船舶工业聚集区”。

临港工业集群,依托蓬莱港、栾家口港两个一类开放港口,重点发展造船重工、能源等临港型产业。全市船舶重工产业迎来开门红,上半年600箱集装箱船、8000吨多用途散货船、4000HP拖轮和5800吨成品油轮等各型船舶4艘交付使用,1-8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亿元、利润1.47亿元、税收8307万元,分别增长13.8%、12.9%和12.3%。目前在建各型船舶34艘,年内计划交付各类船18艘;能源产业,国电2×300MW热电机组、东海热电2×24MW热电机组、华润平顶山及徐家集风电场、民和牧业3×1000KW沼气发电机组相继建成发电,年内华润大柳行风电、中电风电等风电场项目将建成投产。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北方奔驰和山汽改为龙头,建设北方奔驰和山汽改工业园,形成了以重型卡车、改装车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体系。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已发展到60多家,已形成年产重卡5万辆、改装车2万辆、车桥15万根的能力,全市1-8月份生产重卡14258辆、改装车5736辆、车桥6.3万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利税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和486%。

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集群,全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5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达67家,中粮长城、君顶酒庄、烟台张裕、天津王朝、华东、香格里拉及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知名葡萄酒企业先后在蓬莱建设企业及配套基地,蓬莱市是我国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国内外著名葡萄酒企业最集中的原料基地和生产所在地。“蓬莱产区”的品牌已经打响,全市葡萄酒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1-8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亿元、利税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7.4%和6.8%。

服务业产业集群,突出旅游业龙头地位,以历史悠久的蓬莱海洋文化为基点,依托蓬莱阁、三仙山、海洋极地世界等著名景区,通过旅游载体、文化、购物、娱乐的配套联动,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海上观光和涉海专项旅游,博展国际商贸城、阳光海岸假日小镇、旅游休闲服务中心、太阳岛国际俱乐部、八仙娱乐城等重点项目迅速推进。利群华玺大酒店4月3日举行开业庆典,水城备倭都司府6月29日正式对游客开放,蓬莱旅游度假区内涵不断丰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市1-8月份共接待游客2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4.7%。

二、在产业培育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链条不够健全,产业集成度不高,“低、小、散”问题仍比较突出。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与龙口南山集团、招远玲珑集团和招金集团等大型企业相比,不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远不够;产业链条短,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产业链上的配套和延伸,专业协作能力不强,阻碍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规模的扩张;协作配套能力差,部分大企业与本土企业联系相对较少,产业配套和协作主要在行业内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联系和流动较少;产业装备优势不明显,创新能力不强。相当部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上差距较大,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不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产业低级化问题比较突出。企业产品很多属于产业链分工的末端,不具备非价格竞争优势。多数企业对新产品开发、设备工艺改善等投入不足,装备现代化程度不高,主导产品以模仿为主、主导技术以引进为主的现象较为普遍,产业高度化远远不够,无法承接国际上精度和难度要求较高的业务。

三是资源要素紧张,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突出。要保证今后一段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仍有赖于必要的要素资源投入。蓬莱市人多地少,土地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土地资源制约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另一方面,多年来,相当部分企业仍采用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水平不高,且占用了本来就不多的土地、岸线、港口腹地等资源,制约了一些大项目、好项目的上马,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四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偏低。09年全市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是30.45%,与邻近县市区相比明显偏低,这与旅游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以休闲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是在现代物流、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研发设计、动漫创意、文化娱乐等新型服务业发展上还有所欠缺,文化产业、运动休闲、养生保健等特色行业的潜力有待挖掘。

三、关于培育产业集群、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思路和建议

总体思路: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坚持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以培植发展销售收入过50亿元、30亿元、10亿元骨干企业和大项目为工作重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多元化投资为支撑,强化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把临港工业、汽车及零部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服务业等产业集群作为招商引资和有效投入的重点,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建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优势明显、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努力形成“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打造临港工业集群

造船重工产业依托北沟镇和经济开发区发展船舶工业的天然港湾和完备的配套基础设施,坚持船舶制造和海洋重工、船舶配套并举,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产业加快聚集,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重点推进京鲁造船、渤海造船、浩通造船、巨涛重工、大金重工、斯瑞尔重工等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巩固发展集装箱船、多用途散货船、三用工作船、海洋工程辅助船、冷藏集装箱运输船、全回转拖轮、海上吊机、导管架、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等优势产品,加快引进大型海洋工程、修造船、中低速船用柴油机、船用齿轮箱、海洋石油天然气钻探设备、大型铸锻件等船舶制造与海洋重工项目。争取到2015年,全市造船能力达到200万载重吨,海洋工程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船舶及海洋装备企业1家、过30亿企业2家、过10亿元企业4家;能源产业依托港口和区位优势,推进国电二期2×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工程的建设,围绕经济开发区和大辛店镇经济快速发展,规划建设2×300MW燃煤热电联产机组。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加快推进华润、香港中电、国电、国华、华能等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打造风电产业集群。依托畜牧养殖资源,推进民和牧业3MW沼气发电二期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依托光照资源,利用荒山、荒坡等引进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争取到2015年,全市常规能源机组装机容量达到3800MW,风能、生物质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超过700MW。

(二)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依托北方奔驰、蓬翔汽车两大产业龙头,着力促进重卡、改装车生产规模化,推进属地化配套步伐,重点推进万寿机械、兴华工业、孚瑞克森刹车片、天日聚氨酯、永进传动机械、九星机械、杰信车用空调、星叶汽车座椅等项目建设,巩固发展重卡、改装车、车桥总成、汽车货箱、悬挂总成、制动鼓总成等整车及零部件系列产品,加快引进变速箱、离合器等大部件、大总成及轿车零部件产业项目,促进整车向高附加值、重型化、多品种方向发展,汽车零部件向专业化、精品化、大批量方向发展,将蓬莱市打造成山东省继济南、青岛之后的第三大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争取到2015年,全市重型汽车生产能力达到5万辆、改装车达到3万辆、其他车型1万辆、车桥30万根,零部件生产企业突破150家。

(三)打造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集群

推进葡萄基地标准化、优质化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培育和引进适合蓬莱产区的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和砧木,优化本地主栽的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等品种,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新品种。通过举办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世界七大葡萄海岸高峰论坛等各类大型活动,加强对“蓬莱产区”的宣传,强化消费者对“蓬莱产区”的认识。依托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集群效应,积极发展酒瓶、制盖、木塞、印刷、包装等配套企业,全面提高产业的整体配套能力。以“中国葡萄酒名城”、“世界七大葡萄海岸”等为载体,注重葡萄酒文化的挖掘与普及,引导和支持企业改造生产环境、新上文化项目,推动企业发展由实物生产到文化创意的转型,进一步浓厚葡萄酒文化氛围。以高档酒庄为平台,抢占国内葡萄酒旅游制高点,推动蓬莱产区成为与国外著名产区相媲美的葡萄酒旅游度假区。争取到2015年,全市酿酒葡萄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发展到80余家,葡萄酒产量达到25万吨,建设30多个特色突出的精品酒庄,成为可与国外著名产区相媲美的中国优质葡萄酒产区。

(四)打造服务业产业集群

依托蓬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突出发展大旅游业这一领航产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依托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蓬旅航线开通和正在建设的德龙烟铁路、潮水国际机场,建设蓬莱港物流园区、栾家口港物流园区、德龙烟铁路蓬莱中间站物流园区和潮水国际机场物流园区,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跟踪落实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进一步加大其他金融保险机构的引进力度。加快博展商贸城项目建设,完善商贸城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尽快建成北方乃至全国有巨大影响力的小商品市场。抓好文化产业、运动休闲、养生保健和高档星级酒店宾馆的建设,提升旅游产品档次。抓好水城保护开发、旅游休闲服务中心、世嘉游艇与游乐场、阳光海岸假日小镇、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崮山景区、温石汤温泉开发项目的建设,全力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旅游转变,构建大旅游业格局。争取到2015年,年接待游客52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亿元以上,建成蓬莱港、栾家口港等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培育5-10家较大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

政策建议:

(一)以载体建设推动转型

强化基础平台建设。蓬莱港港区,重点规划建设大型深水泊位,完善已建成的5万吨级泊位及5万吨级航道配套设施,规划建设20万吨级深水泊位和航道,并开展20万吨级原油专用码头的前期工作。加快发展客运滚装运输业务,规划建设3—5个万吨级滚装泊位和旅游泊位,为承接烟台港客运滚装运输转移和发展大型海上观光旅游船舶搭建平台。尽快恢复蓬莱—大连航线,力争开辟蓬莱—塘沽航线,大力发展客运滚装运输;栾家口港区,依托石油化工、水泥建材、造

船重工、能源等临港工业,规划建设10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及10万吨级航道工程。安邦油港在已有5万吨原油码头建设的基础上,力争近期建设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同时规划建设10万吨级原油专用码头;基础配套设施,积极推进牟黄路大辛店至龙口段、泊柳国防路等重点公路建设项目,配合做好烟台新机场、龙烟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力争北起蓬莱大辛店荣乌高速公路、南至栖霞松山沈海高速公路的高速路连接线工程早日付诸实施。加快推进胶东调水蓬莱段配套工程、北沟峰台110千伏变电站、渤海燃气天然气加气站和调压站建设,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二)以科技创新支撑转型。一是推进企业创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利用市场经济调整的倒逼机制,把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更多地投向企业,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活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自主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落实好政府各部门在名牌产品、著名商标、企业技术中心、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科技企业税收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站在产业前沿的创新型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的新突破。二是完善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落实好科技创新“三百工程”等相关政策,选择对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共性、关键性技术,推动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实现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的新突破。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千方百计引进产业发展尤其是龙头骨干企业需要的人才。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联手,充分发挥部门、企业和文化产业学院、建文学院、高职等学校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培育企业大量需要的“蓝领”技术工人。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好黄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探矿投入,不断增加资源保有量,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积极推进资源整合,保护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益。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高度重视有机农业的培植发展。引导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传统优势行业走改造提升的路子,做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四)多元化开拓融资渠道。鼓励各金融单位加大对产业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在贷款方向上,向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鼓励和引导企业战略合作和公司制改造,走资本运作、跨越发展之路。大力推行股权多元化,积极推进股权转让、交叉持股等合作方式。抓好上市资源储备,拓宽上市融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运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鼓励重点企业积极探索信托基金、私募基金、投资银行基金等多元化融资的新途径,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完善内部机制,不断提高企业自我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强化要素资源支撑。有关部门按照产业集聚布局的要求,促进有限的土地、岸线等要素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坚持集约利用土地,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率,优先将土地资源向成长性好、财政贡献大、产业拉动力强的项

目配置,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采取有效措施盘活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开拓开发存量资源。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岸线的使用和管理,加大控管力度,严禁任何乱占滥用港口、岸线及腹地资源的违法行为,科学安排项目布局,合理有序利用岸线资源。

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 篇7

创新集群是由企业、供应商、客户、公共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结成战略联盟或进行深度合作,具有竞争优势的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合作创新网络组织。创新型产业集群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它是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关键驱动力,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为依托,以创新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创新集群对于促进东莞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意义

1.1 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规律

产业集群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产业集群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传统产业集群和创新产业集群。从传统产业集群过渡到创新产业集群既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也是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更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总体来看,东莞产业集群还处在低成本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伴随着东莞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经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国际市场的竞争激烈,以低成本生存的东莞产业集群要想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必然要升级到高附加值创新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形成并不是人为或行政力量能左右,它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1.2 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型升级必然要求产业集群要向更高档次的创新产业集群升级。OECD的研究表明,以价值链为纽带的创新产业集群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对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东莞的产业规模虽然比较大,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存在“大而不强”的严重隐患。虽然东莞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至今还没有找到转型升级的可行办法。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单打独斗的转型升级是有比较大的风险,成功的概率是比较低的。通过技术合作或战略联盟的方式,把单个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紧密联结,促使集群内部企业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实现创新组织从单一企业到多个企业的跨跃,这无疑会有效降低产业转型升级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讲,培育和发展创新产业集群不仅为东莞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也是东莞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

1.3 发展松山湖高新区的关键

培育和发展创新产业集群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战略举措和既定目标。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成功标志不是拥有产业集群,而且拥有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不成功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往往只有产业集群而没有创新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以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为纽带,使知识和技术在集群创新系统内部有效流动和充分扩散,实现创新主体之间密切联系和有机互动,共同提升国家高新区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创新集群是国家高新区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和手段。2010年9月,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培育和发展创新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平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要上新的台阶,只有以发展创新产业集群为抓手,才能实现“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真正发挥产业龙头和研发龙头的双带动作用,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中心。

1.4 创新型城市的有效载体

创新型城市群与创新产业集群有内在的互动机制: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是打造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创新型城市通过整合创新资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技术交流和知识传授的条件,降低创新成本,从而推动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创新型城市为创新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城市创新系统的升级,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东莞市委市政府2011年决定用五年的时间把东莞建设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东莞只有将创新产业集群作为城市“创新增长极”来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2 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可行性

2.1 有大量传统产业集群的雄厚基础

创新产业集群并不是与生俱来,是从传统产业集群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它是传统产业集群高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东莞的产业集群得到长足发展,涌现了一批以镇(街)为中心的15个产业集群:石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大朗毛织产业集群、常平光电产业集群、长安五金模具产业集群、大岭山家具产业集群、厚街家具创意产业集群、中堂纸品产业集群、虎门电子线缆产业集群、石碣电子产业集群、横沥模具制造产业集群、莞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寮步汽车产业集群、樟木头塑胶化工产业集群、茶山食品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集聚程度较高、配套较完善、关联效应较强,是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雄厚基础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2.2 有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支持

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政府不能创造产业集群,但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符合市场规范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为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是创新产业集群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如果仅仅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传统产业集群是很难演化为创新产业集群。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东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2006年东莞编制了《东莞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确定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部署、重点布局和实施措施。再如,2008年东莞市又出台了《东莞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认定管理暂行办法》,通过组织认定一批市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升级。东莞市有关产业集群的政策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3 有财政资金的可靠保证

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以及创新平台进行资金扶持。没有雄厚的地方财政资金作保障,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无疑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2010年东莞财政总收入达到785.1亿元,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68亿元,2011年东莞可支配财力为431.3亿元。充足的财政资金为东莞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地方政府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和不断增长更是对创新产业集群的直接支持。从2011年开始,东莞将继续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每年投入20亿元,连续5年投入至少100亿元人民币支持科技创新,并将产业集群升级纳入“科技东莞”工程。东莞巨额的科技经费投入必将结出创新产业集群的丰硕成果。

2.4 有创新支持体系的初步支撑

创新支持体系既是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引导力量,又是创新产业集群将技术创新潜力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的强大推动力。近年来,东莞突出抓好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产业链条集聚效应和配套优势,促进产业链由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的全过程延伸。目前东莞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4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上市后备科技企业53家, 东莞企业与上百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这些创新支持体系可以为东莞创新产业集群实现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研发协作、科技中介服务、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资源共享提供有力的支持。

3 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产业集群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偏低

东莞创新产业集群尚处于形成初期,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还很低,仍以服装、家具、毛织、食品、五金、模具等传统产业集群为主,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劳动密集型或劳动—资源密集型,参与竞争的基础是低成本和低价格,在国内外的地位并不高。在东莞产业集群中,不少企业的产品档次低,技术和知识含量少,产品附加值低。例如,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的服装多数是中低档产品,设计创新能力比较差,缺少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大品牌。从总体上来讲,东莞产业集群还是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3.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按形成过程划分,东莞产业集群大体可以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两大类。外源型产业集群以外资企业为主体。这些产业集群的产品研发和设计在国外,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技术创新水平完全由外商决定。这类产业集群在东莞缺少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和动力。内源型产业集群以本土企业为主导,大多数从事传统产业。一方面,这类产业集群本身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造成东莞内源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主要以仿制和贴牌生产为主。

3.3 产业集群的内部分工协作水平较低

东莞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不完整,短小单一,还没有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例如,厚街家具产业集群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生产家具,只不过款式、品种、档次和类型有所不同。家具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木材采购和运输、设计、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等分工并不明显,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纵向链条。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虽然彼此邻近,但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比较低,产品的互补性不强,同质化和低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东莞产业集群内部竞争大于合作,缺乏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

3.4 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不明显

目前东莞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集群中拥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具有一定公共服务性质的平台有19家,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以上的平台有9个,投资额在100万以内的有2个;具有单一功能的平台有3家,能提供多项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有16家。从19家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效果来看,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公共服务平台比较少,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规模小,知名度低,影响力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服务与市场需求脱节,利用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自我生存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不少的公共服务平台遭遇“开业时风风光光、开业后冷冷清清”、“有偿服务无人买单,无偿服务少人捧场”的尴尬局面,一些公共服务平台甚至沦为摆设。还有一些公共服务平台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旦地方政府不扶持,平台维持日常运作都很困难;政府继续扶持,又是个无底洞,成为东莞财政的一大负担。

3.5 大学和科研院所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很小

东莞虽然有6所高校,但由于办学时间不长,高校人员实际的科技水平并不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东莞高校的科研成果纸上谈兵的多,对东莞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有实质作用的少;评职称的科研成果多,服务企业的科技创新少;评奖的科研成果多,实际产生经济效益的少。东莞高校与企业并没有开展长期的、稳定的校企合作,最多只是做一些低层次的职工培训,并没有把知识和创新技术在产业集群中有效流动和充分扩散。东莞高校虽然培养了不少大学生,但本身不仅没有充当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输出者和协作者,更没有成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东莞企业虽然与国内上百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取得经济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不多。东莞有65家科研院所,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体制,也没有很好地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东莞的“产学研”远没有成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3.6 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

虽然近年来东莞创新型产业集群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东莞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约束日益严峻,主要表现为土地供给不足、通货膨胀加剧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东莞可用于工业发展的土地已经不多,尤其是成片开发的土地更少,导致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土地缺乏的严重制约。通货膨胀加剧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加大,利润空间缩小。目前东莞不少产业集群的生存都受到挑战,根本无暇进行有一定风险的科技创新活动。

4 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4.1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东莞传统产业集群正在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东莞市政府应坚定信念,排除干扰,宁愿降低一点经济发展速度和减少一些GDP,也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促使产业集群从仿制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变,从高能高耗低效向低能低耗高效转变,从粗放化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从小规模低水平向大规模高水平转变。

4.2 大力激发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东莞市政府应把对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集群的优惠政策以及扶持资金等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加大对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发挥东莞市政府引导作用的基础上,遵循市场经济和产业集群升级的基本规律,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活动的主体,通过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技术应用领域的突破,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东莞应重点引导和支持电子信息、毛织、服装、家具、五金模具五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其它产业集群升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3 不断提高产业集群内部分工协作的水平

分工协作是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表现形式。东莞市政府在引导产业集群升级时,要着重吸引具有产业带动力大、关联效应明显、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强的项目进入群内,并大力扶持群内已有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同时,要通过集群内部的产业配套和关联机制,培育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为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提供产品配套、技术配套和服务配套,强化群内企业的分工协作,形成密切配合、分工合理、有机协作的创新网络体系。

4.4 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从东莞公共服务平台的盈利能力来看,私营平台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例如,东莞标检产品检测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产品检测中心,首期投资635万美元,运作8个月后就实现盈利,目前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的突出特点是: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无直接利益关系;母公司的知名度高、实力强。东莞应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成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而且不成为东莞财政的沉重包袱。

4.5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纽带作用

从理论上讲,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是创新产业集群的技术人才基地,而且是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主体。东莞市政府、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应该积极探索“产学研”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应该把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发力量与产业集群的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东莞市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开展合作,鼓励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东莞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主动服务创新产业集群,在提升东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4.6 努力优化创新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

东莞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在国家大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东莞市政府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改变创新产业集群的小环境,降低东莞创新产业集群的成本和风险。一是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确实解决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把已经出台的产业集群升级政策落到实处,真正扶持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三是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四是加大吸引集聚创新人才的力度,创造留住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五是完善投融资体系,满足创新产业集群的风险投资需求;六是深入研究东莞创新产业集群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摘要:阐述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意义,论证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分析东莞发展创新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产业集群,创新支持体系,产业集群升级,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晓红,郑海涛.广东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8):1-4

[2]来尧静,严贵萍.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J].商业时代,2011,(11):117-118

[3]薛捷.东莞大朗毛织产业集群的知识基础、创新网络与交互式学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415-418

[4]李大为,刘英基,杜传忠.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及实现路径—兼论理解“两个熊彼特”悖论的新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98-103

[5]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46-54

[6]岳芳敏.集群企业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以广东传统产业集群为例[J].学术研究,2007(7):42-48

[7]陈雪梅,陈鹏宇.广东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发展与升级[J].宏观经济研究,2004(10):41-44

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 篇8

摘要:依托湖南建筑职教集团平台资源优势,同时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土建类人才资源预测机制,联合“政、行、校、企”四方专家共同对知名建筑企业进行深度调研和剖析,实现专业市场调研常态化,在合作企业建立企业监测站,创新适应建筑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以达到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与结构和持续更新教学内容的目的。本文就高职院校应如何进行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做出了分析,对其调整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产业 转型 动态调整 建设 调研

0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现代建筑业队伍的迅速扩大和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量高端技术技能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因此,对接产业,瞄准一流,创新适应建筑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1 建设思路分析

依托湖南建筑职教集团平台资源优势,调整和充实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相关制度。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联合“政、行、校、企”四方专家共同对湖南建工集团进行深度调研和剖析,在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及各子公司等一流建筑企业设置企业监测站,建立土建类人才资源预测机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跟踪建筑施工领域的最前沿、最关键技术和新职业岗位,实时调整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适应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思路图如图1。

2 建设内容

2.1 建设“政、行、校、企”四方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湖南建筑职业教育集团资源优势,吸纳多家知名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者、工程技术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完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时更新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库,指导专业建设和专业动态调整与优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成与主要指导内容构建图如下图2。

2.2 建立深度调研一流建筑企业机制。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修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工作制度》,选择多家一流建筑企业,每年进行一次企业深度专业调研。深度调研和剖析湖南建工集团的企业组织架构、企业标准、企业转型升级方向、企业和项目管理制度、主要业务版块、主要装备、前沿技术与工艺、企业文化、员工素质要求与构成、市场分布、产品营销策略以及所需要的高职主要岗位、岗位职责和任务等(见图3),并形成深度调研报告。从而明确建筑施工高端技术岗位对建筑工程技术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紧跟建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向,调整专业设置方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调整实训项目,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2.3 建立土建类人才资源预测机制。联合大型专业建筑人力资源机构、大型知名企业以及第三方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共同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人力资源调研预测机制,与合作网站共同研讨制定《土建类人才资源预测研究》协议、《土建类人才资源预测研究实施细则》等制度,明确监测站各方责、权、利,以此调节、规范和推动人才资源预测机制顺利运行。汲取市场发展、产业、行业发展最新信息,以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建筑业人才数量、层次和结构的需求及趋势,每季度完成建筑企业工程施工与管理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预测报告,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动态调整决策提供专业人才资源预测信息支撑。

2.4 设立企业监测站,跟踪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需求变化。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和建筑职教集团平台,与各知名企业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协议书明确企业监测站,学院支付监测信息费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企业监测站分成施工技术监测站、建筑工程监理技术监测站、建筑节能技术(施工、检测)监测站三类。

2.5 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教学内容持续更新机制。基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修订《专业设置与调整办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办法》、《教学内容持续更新办法》,建立专业建设程序及作业、记录文件体系,完善专业建设论证与评审制度。

每年定期召开2次专业建设研讨会,基于一流建筑企业深度调研报告、企业监测站反馈信息、人才需求调研预测报告,讨论如下主要事宜:明确企业人才结构和人才类型、专业核心岗位、辅助岗位、新岗位,明确各岗位的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施工设备和核心素质,适时调整与一流企业用人标准、规格对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基于企业监测站监控、专业调研和岗位分析,实时跟踪专业岗位和技术发展动态,把岗位职业资格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融入到教学课程体系中,适时调整与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与结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监控和指导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修订专业各方向高端技术技能型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在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最终形成专业建设动态调整决策报告,指导系部专业建设工作。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图见图4。

3 结语

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是动态的实施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才可以发展出与建筑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建设调整机制。本文就高职院校应如何进行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做出了分析,对高端技术技能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宝明.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几个危险现象[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1):21-22.

[2]陈建国.专业市场制度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J].学术交流,2009(11):86-89.

[3]刘春清,线恒录,刘士奇.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4]王立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26(5):82-84.

[5]杨帆.浅析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因素[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6]杜才平.近十年国内高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研究文献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3).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4课《观舞记》学案(无解答) 鲁教版五四制下一篇:九江市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