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机制

2024-05-27

自主创新机制(精选12篇)

自主创新机制 篇1

1 自主创新的内涵

创新思想最早起源于西方经济学领域。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 他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1939年他又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并引入经济活动中, 原本的成本曲线不断更新”。熊彼特将创新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生产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实行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自主创新的内涵包括了四个方面:第一, 自主创新的载体既可以是企业, 也可以是区域。从创新的层面上看, 自主创新的载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 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和地区, 但最基本的载体是企业;第二, 自主创新依靠的是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通俗地讲, 核心能力就是企业拥有的, 有别于其它企业且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能力。自主创新是依靠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技术创新, 这是自主创新有别于其他技术创新形式的最重要因素。没有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做保障, 自主创新便是空中楼阁, 无源之水;第三, 产生技术突破或者排除技术障碍的内生性。自主创新强调, 无论是产生技术突破还是排除技术障碍, 其核心技术一定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 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或技术集成来获得, 这是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这种内生性的特点告诉我们, 成功的自主创新都应该拥有对技术成果的自主权;第四, 自主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形式。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 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 到获得实际应用, 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我们强调自主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形式, 就是说, 自主创新要求完成从技术的构思到商业化、并获得利润的全过程。

2 我国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十七大”后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我国的自主创新取得了进步, 但是从我国目前自主创新的现状来看,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激励机制与政策方面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自主创新的收益分配不合理

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被作为自主创新的核心要素, 而且技术被认为是资本范畴, 既然作为技术资本就存在产权问题和参与收益问题。技术资本独立于人身之外又和劳动者密切结合, 作为技术资本的所有者参与合理的企业自主创新收益就要得到法律和政策的保护, 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激励自主创新。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 在现实中, 自主创新的收益往往首先是国家, 其次是企业, 进行创新的个人收益较低, 这就大大消弱了企业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同时, 企业内部也面临技术资本参与自主创新利益分配的观念落后、员工抵触、技术资本所有者顾虑和企业家精神的问题, 而外部环境也面临技术市场风险、法律和政策风险等问题。

2.2 缺乏资金支持

财务为企业提供最根本的支撑资金, 直接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与否。融资是企业资金运作的起点, 是企业投资和其他经济决策的基础。自主创新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资金的需求, 自主创新的本质是放弃当前的现金流以换取未来的现金流入, 换言之, 自主创新具有高投入性。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时, 要投巨资于技术研究与开发, 除了研发费用外, 还需要为创新项目购买相关的设备或物资、培训、生产制造、营销推广等等。自主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进行自主创新的风险很大, 无法预期最终结果和收益。因此, 有不少企业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不愿进行自主创新。

2.3 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马克思主义认为,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人们的经济社会行动总是在特定思想观念支配下的行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和意识比较薄弱, 不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既不重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也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甚至践踏他人的知识产权, 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 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改革开放30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建立起一系列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对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但是, 我国知识产权立法起步较晚, 由于经验不足, 一些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存在着一些漏洞, 使有些人有机可乘, 钻法律的漏洞。同时, 进入21世纪后经济环境变化又日益加快, 在一些新领域没有及时立法。这些都严重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3 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政策

3.1 树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文化

“文化” (Culture) 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原意有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组织文化作为现代组织管理的新理论或新学科,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 大多数学者认为:组织文化是以组织管理者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 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僵化的组织文化往往会成为自主自主创新的障碍, 为了促进组织进行自主创新, 组织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机的文化体系。17世纪世界的霸主是荷兰人, 荷兰人靠船运征服了世界;18世纪英国人通过工业革命, 从荷兰人手中夺过世界霸主的宝座;而20世纪美国人后来者居上, 从英国人手中接过了世界霸主的接力棒, 他们靠的是创新。组织文化的创新, 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 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 又会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战略的创新。而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组织文化的前提条件就是在组织内形成允许组织成员犯错的氛围, 宽容组织成员存在差异性。

3.2 建立合理的自主创新收益分配制度

组织收入分配激励是一种利益激励机制, 是组织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合理的自主创新收益分配制度首先就需要更新观念,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以人为本, 树立自主创新收益分配新理念:分配的重点大幅向自主创新团队、自主创新个人进行倾斜。根据“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 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 给予自主创新人员公正的回报, 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 激励他们的创新活动。同时, 企业可以采取灵活采用多种分配形式。在新的自主创新分配理念的指导下, 建立起长效性的、灵活的分配制度, 同时, 针对组织内不同类型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多种分配形式灵活地相结合。引入技术入股、期权、员工持股等多种分配形式。

3.3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技术是为市场服务的, 创新也是为市场服务的, 市场需求是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 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时必须注重自主创新活动符合市场的需求。早在1974年美国学者厄特巴克就提出:60%~80%的创新是需求拉动的。自主创新的成果只有符合市场的需求, 才有可能为组织带来较大的收益, 组织的自主创新分配制度也才能得以落实。但是, 人们某方面的需求可能具有潜在性, 一个新产品进入市场都有一个被了解、被接受的过程, 一些自主创新的成果在短时间内可能不被消费者所接受。因此, 政府要发挥好宏观的调控的作用引导市场需求。同时, 加大财政补贴、政府采购及税收支持力度, 帮助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使自主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 建立规范的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中介市场、高素质的中介机构是重要的抓手。通过这些政策的支持, 自主创新产品能尽快获得收益, 企业才会有自主创新的动力。

3.4 拓宽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

自主创新中尤其是技术的自主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政府应当帮助企业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首先, 各级政府应当一方面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监管, 帮助他们提高管理水平, 主动地在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架起桥梁, 积极地向金融机构介绍企业的状况。尤其是政府支持的企业, 通过政府贴息、政府担保等形式, 提高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的信心, 为其提供长期贷款。另一方面, 引导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其次,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者是初创高科技企业的资金的重要来源, 它的使命就是将一些无法确定风险的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支持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投融资机制, 是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产物, 在激励创新和鼓励技术创业方面发挥了人可替代的“第一助推力”作用。最后, 加快发展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是指交易所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证券市场, 其主要目的是为新兴公司提供集资途径, 助其发展和扩展业务。创业板市场是为自主创新融资的重要、长期的渠道, 加速发展创业板市场成为当前解决自主创新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2009年7月26日中国证监会接受了38家券商共108家企业的创业板上市项目申请, 这无疑是中国创业板成立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创业板市场要想扮演好长期的为自主创新融资的角色, 必须是创业板市场自身能够良性发展。创业板市场的门槛较低, 这就更需要政府严格把关。进入创业板市场进行融资的企业是真正需要资金用于企业的自主创新, 而不是到资本市场上圈钱。因此, 政府要利用严刑峻法惩治创业板市场上的违法行为, 严格监管企业从创业板市场上募集资金的用途, 保障创业板市场的公平, 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 为广大投资者带来较为理想的收益, 这样创业板市场才能长期发挥好其融资作用。

3.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品作为无形财产与有形财产不同, 知识产品一旦被公开就很难由原来的知识产品所有人专有地控制。竞争者可以通过研究、模仿市场中的知识产品生产同类产品, 而不需要付出大量的智力劳动和研发成本。因此, 竞争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同类知识产品, 与知识产品所有人展开竞争, 这使得知识产品所有人很难从其智力活动中收回投资, 更谈不上收益, 极大地挫伤了知识产品所有人进行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知识产权作为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态, 必须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法院、科技、工商、税务等部门都要加大执法力度, 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各个政府部门必须以法律规定为准绳,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必须清正廉洁, 严格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 使违法行为受到相应的重罚, 使侵权人再不敢触摸法律的高压线。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 完善执法程序, 提高执法水平, 把严查知识产权违法案件当做日常管理工作。同时, 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 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 坚决克服多头执法。而更重要的是,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 从制度上遏制执法不公, 甚至执法违法等现象。

参考文献

[1]董必龙.提升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6, (04) .

[2]陈雅兰.原始性创新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周德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求是杂志, 2005, (02) .

[4]胥和平.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及其政策[J].理论前沿, 2005, (16) .

[5]刘世锦, 张文魁.以激励机制创新促进自主创新[J].发明与创新, 2008 (04) .

[6]徐冠华.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重大问题[J].中国软科学, 2006 (04) .

自主创新机制 篇2

8月7日下午3时,在江苏省仪征市委党校大会议室里,仪征市2012年新聘大学生村官选岗活动正在这里进行,47名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改由“组织定门第”的做法,由村官们根据积分排名自己选岗。如果说选择考聘大学生村官是人生自己作主的话,那么这次村官岗位的选择,也由他们自己来定夺。中共仪征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佘俊臣表示说,就是要将大学生村官的录用和分配全程,置于阳光下操作,让大学生村官实实在在看清组织部门“公开、公正、公平”的做法,不断创新大学生村官工作方法,为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探索新路。

当日下午4时,8个镇、2个办事处的10位用人单位领导各显神通地把各自的优势宣传结束,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纪委等部门,开始组织47名大学生村官选岗。第一批参加选岗的是“985”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抽签决定选岗次序,结果,中国人民大学德语专业本科毕业、北京大学西方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担任系研究生会副主席的陈文凯抽到了第一号,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仪征汽车工业园所在地的新城镇,将自己的姓名牌,牢牢地粘贴在了新城镇的空栏中。笔者趁选岗空隙采访了他,书生气还很足的陈文凯十分冷静、客观地说,以前,大学生村官是块“砖”,组织部门想放在哪里都成。一些村官学兄、学姐时常流露出一些怨言。仪征市作为江苏乃至全国大学生村官的试点城市,录用大学生村官时,将村官岗位的全程,在大学生村官共同认可下阳光操作,让大学生村官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这就让我们看到了组织公正、公开、公平的希望,打消了我们原先的顾虑。刚才,我挑到了首号签选岗,新城镇党委于华广副书记的宣传打动了我的心。大众汽车公司是德国的`企业,我是人民大学的德语系专业毕业,在新城这个汽车之城,我可以学以致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我所选择的地方和人民。

下午4时20分,仪征市2012年新选聘的47名大学生村官,都按照自己的愿意,选定了自己未来工作的乡镇、办事处,全场热烈的掌声顿时响起,经久不衰。这既是对大学生村官成功上岗的祝贺掌声,也是对公开程序做法的鼓励掌声,还是对自主择岗做法的支持掌声,更是对公平安排岗位的欣赏掌声。

自主创新机制 篇3

一、社团组建,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悦纳道德

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只有尊重学生自主创造、自主发展的内心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才能让学生悦纳道德。

学生社团的主角自当是学生,自主性是学生社团产生、发展、生存的标志性要素。在社团组建中,学校遵循充分自愿、体现自主的原则,让学生自主申报社团,为学生搭建自愿、自主的道德成长平台。每学期初,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填写社团成立申报表,并在校园张贴社团招新海报,或组建自己的社团,或申报参加已有社团。学生们兴趣广泛,个性鲜明,创意不断,创设了都市小农夫社、换客社、文学社、美食社、篮球社、手工社、小记者社、巧手花艺社等社团。这些社团目标鲜明、主题极具创意,吸引了诸多学生加盟。

自主申报社团后,学生可通过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和自主设计的社员招新海报等渠道,向全校同学进行宣传,招募志同道合的社友,成立社团。经过一周的筹备后,学校召开社团成立认证会,让每一位自主申报组建社团的学生发表演说,阐述自己的社团成立规划。评审组老师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从学校社团建立之初到现在,学生已经陆续申报组建了48个社团。从设计社团标志、制定社团活动公约,到申请活动场地、派发社团宣传单等,社团的每一项活动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在社团筹备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社团尽快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小学生知识和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支持,为此,学校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聘请本校教师或家长担任社团指导老师。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和家长的工作热情,学校为受聘指导老师统一印制聘书,并举办社团指导老师聘请大会,由各位小社长亲自为指导老师颁发聘书。为了让小社长们学会管理自己的团队,学校社团总会还定期组织社长培训,帮助小社长们学会管理社团等。

例如,都市小农夫社,从申请种植园地、竞选管理员,到聘请指导老师、派发活动宣传单等,每一步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申请中恳切地提出,希望能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菜园。为此,学校从校园花基中专门划出一块菜园用地,为“都市小农夫社”提供活动场地。学生还通过竞选管理员、向家长拉赞助、聘请家长技术员等活动,为社团成立做好了准备。

基于兴趣的社团组建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自主申报、自主筹备社团的创建过程本身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了自主意识,提高了“自我服务,自主管理”的能力。

二、社团实践,让学生在主体参与中践行道德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活的教育”的第一原则就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只有在亲身实践中,学生才能获得更加深刻的道德体验。为此,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学校注重引导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活动的设计者、方案的制定者、方法的实施者和结论的验证者,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践行道德,涵养良好品质。

例如,小记者社的成员积极关注校园和社会热点事件,敏锐地捕捉亮点,及时开展采访活动。他们不仅活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还成功采访了万庆良书记、陈建华市长和杨利伟、费俊龙、刘伯明三位航天英雄。小记者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读问题并撰写新闻稿。学生们不仅仅了解“家事”,更了解“国事”“天下事”;不仅仅关注个人及“小我”,更关注社会及“大我”。他们在实践中历练、完善了自我,也深深懂得了每个小公民肩上的社会责任。

绿茵环保社的成员都是有志于宣传环保理念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在社团成立之日,就向全体师生发出“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倡议。社团成立后,他们对校园的环境卫生进行了调查,寻找问题及解决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例如,他们利用废物制作环保作品,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制作新式花瓶后放置于课室、洗手间、教师会议室,为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增添了新意;定期开展校园护绿行动、清扫校园及门前一条街活动;自发围绕“校园可能产生的垃圾”,开展了校园垃圾种类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认真做了分类,不仅制定出了《华阳小学校园垃圾分类操作指引》,还设计了具有华阳特色的迷你分类垃圾桶,每排垃圾桶共有四个,分别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节能减排意识,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丰富的社团活动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成长契机。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学会了交往,在活动中践行道德,实现了自主成长。

三、社团评价,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建构道德

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科学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在反思中自主建构道德,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为此,学校构建多元化的社团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在反思中取得进步。

学校制定了《优秀社团和优秀社友评选方案》和《星级社团申报条例》。每学年,学校都会根据各社自我评价、团友评价、指导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综合评选出一批“优秀社团”“星级社团”和“优秀社友”,以推动和激励学生社团的发展,帮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实现自主成长。

例如,学校每学年末评选“优秀社团”“星级社团”期间,每个社团根据《优秀社团和优秀社友评选方案》和《星级社团申报条例》精心准备。在成果展示会上,有的社团通过精美的PPT,展示自己社团的组建过程、学年活动成果及未来设想;有的社团通过演讲,声情并茂地对全年社团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有的社团更是全员上阵,通过现场表演等方式,向评委组及现场观摩的师生、家长代表介绍自己社团的成长故事和活动成果……最后,评委组对各社团的申请项目进行审核,并汇总现场观摩师生及家长的评分,评选出年度“优秀社团”和“星级社团”。

这种评价方式把自评与他评有机结合,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同时,动态的评价活动将评价过程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可持续过程,评价结果也更加全面、真实。一些原本羞涩、胆小的学生经过几次演说变得大方自信了,而作为学生观众因为拥有了投票权,不再只是一名看客,民主意识的种子也深深植入了学生们的心中。社团评价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

广东广州 51062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篇4

机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应包括构成这一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主体,以及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即机制是指由基本要素、基本关系、基本规则等构成的一种有规律性的体系。

创新机制不同于自然选择机制,不是随机变异,而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1]。

2 机制的构成

高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在其内部培育出发达的自主创新体系,只有在高新区培育出较为成熟的自主创新体系,高新区才能获得内在的发展潜力,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正是在创新机制的激发和调节下,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才得以形成并协调运转,进而不断完善。创新机制的作用方式,如图1所示。

在高新区的创新物质条件与文化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高新区创新机制的激发和调节,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等创新主体和支撑体系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形成自主创新体系。在体系内部,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通过复杂的联系渠道频繁流动,创新机制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在中心主体与支撑主体之间合理分配,产生最大收益。体系内的创新主体和支撑体系之间有效互动、相互激发,产生协同作用,进而大大加速了创新的诞生。如此,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产生出更多的创新成果。

高新区创新机制主要包括市场选择机制、政府支持机制、自主创新机制、合作竞争机制、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技术创新协调机制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1)市场选择机制创新体系的特征之一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因此,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的运转和完善也以市场选择机制为主。市场机制对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的作用在于:①市场机制塑造了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②市场机制为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提供了相互交流的界面,从而使联系渠道得以不断开辟;③市场机制促进了资源在区域创新网络顺利流动,实现优化组合[2]。市场选择机制的作用方式,如图2所示。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决定了创新主体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创新目标,创新目标确定后,会促成一定的技术经济构想,从而进行技术开发,在此基础上从事经济开发、产业开发等一系列创新过程,随着创新过程的完成便产生了创新结果。创新结果会反馈给前面各个阶段,如果创新结果与市场需求相符,说明创新的目标和过程是正确的、合理的;反之,创新主体需要重新确定创新目标、调整创新过程以适应市场需求。如此,便形成了市场选择机制的运行过程[3]。

(2)政府支持机制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高新区,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的运行和完善过程主要靠政府的支持、调节和引导。政府应在遵循市场机制调节规律的前提下,对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各创新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和协调,从而推动整个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协调运转和不断完善,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其作用方式如图3所示。

就其基本任务而言,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处理高新区内公共事务,维护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秩序,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园区环境,管理好园区内的国有资产。政府应当在高新区中扮演好四种角色,即决策者角色、管理者的角色、协调者角色和监督者角色。

(3)自主创新机制自主创新机制是指自主创新活动中各种创新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在联系,表现为创新主体在创新方面的自我管理机能和活动协调机能。本文主要指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

从自我管理机能看,自主创新机制是由创新信息管理、创新决策管理、创新计划管理、创新控制管理等环节构成的创新管理系统。从活动协调机能看,自主创新机制是由各种创新活动因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有机系统。创新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因素: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创新手段。这三种因素形成一定的创新活动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创新功能,产生一定的创新结果。自主创新机制的作用方式如图4所示。

创新活动结构影响和制约着创新功能的发挥,创新功能又反过来影响着创新的各种因素及其活动结构。创新活动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着创新功能的强弱,也决定着创新结果的质和量。创新结果的好坏反映创新活动结构是否合理,创新功能是否发挥充分。创新活动结构、创新功能与创新结果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自我管理和自我协调形成一种创新活动的机制。

(4)合作竞争机制合作竞争机制是调整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运行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与合作创新机制。作用方式如图5所示。

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将企业全部推向市场,高新区给区内每一个企业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众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或开发新产品,保持企业竞争力。

合作机制有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还有企业与政府、研究机构、高校、业务服务主体等机构的合作。

企业间通过相互合作,实现共同的目的。在交互作用过程中迅速把新技术转化为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不断提高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去开拓新的市场和机遇的能力。

研究机构和高校是自主创新的知识源,企业应积极主动与研究机构和高校行合作研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以利益驱动和风险约束有机结合形成凝聚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联合体。

政府通过直接参与研究、提供信息和环境支持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政策的制定促进合作机制的形成与完善;通过对研究开发费用的管理和使用来对科研进行干预。

业务服务主体为企业提供自主创新的便利条件,包括信息、金融、法律、物流等服务,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5)科技资源区域配置机制高新区科技资源区域配置就是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需要,配备各种科技资金资源、科技人才资源、高新技木资源、研发装备资源和企业家资源等。其目的是为增强高新区的科技实力和孵化、辐射能力,实现高新区的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快速发展。

高新区是一个“小政府,大社会”,其产业制度、分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软环境,对科技资源区域配置具有约束和激励作用。深化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新区改革自主权,可以为优化科技资源区域配置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强化调控配置功能,激活、发挥科技资源区域配置的执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中介服务组织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外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快速聚集各类科技资源,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4]。

(6)技术创新协调机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种系统性活动,是由若干个客体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总系统。为了使这一创新总系统发挥的协同放大效用,必须要协调各个客体子系统的创新。

技术创新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往往表现为时间上的继起性,空间上的并存性,以及相互的依赖性。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等既有序贯的变化,又有截面的变化。孤立地对待创新的各个客体子系统,容易产生诸多弊病。

技术创新协调机制的构建旨在科学分析各个客体子系统创新的基础上,调整和矫正各个客体子系统创新的运作,使客体创新子系统在具体运作中相互衔接与配套,以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5]。

(7)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和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

当技术创新具有使其采纳者成为垄断者的前景时,对企业家就有着极强的开发创新的激励。对于企业家的激励主要来自企业家精神,以及改进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强烈的事业心。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组织,基于企业绩效设计的企业家薪酬制度,给予企业家创新以物质激励。

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高新企业技术研发人员承担技术创新的主要工作,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工作努力程度。针对技术研发人员的特点,一方面为技术研发人员提供宽松灵活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潜能;另一方面通过制度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物质与精神激励。

参考文献

[1]范云翠.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的协同机制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

[2]孙劭方,候林春.高新区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研究[J].河南科技,2002(23):12-13.

[3]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3.

[4]龙裕伟.高新技术开发区运行机制的创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23-24.

关于自主化机制的感想 篇5

七一宝轮小学许小琴

4月8日至4月11日,学校派我到达州参加由中国基础教育编辑部组织的“做新课程背景下的阳光班主任”论坛,听了两个讲座,即高慧明老师的《给学生一个心灵的支点》和郑学志老师的《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机制建设》。虽然这次讲座的两位老师都是高中老师,我们是小学,但从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收获。下面就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高慧明老师的讲座《给学生一个心灵的支点》。

高慧明,1970年生,湖北省中学高级教师,首届全国十佳班主任,湖北省高 中数学特级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高慧明老师勇于探索,不断进取。在班级管理上,他通过不懈的探索、实践,提炼出班主任工作的五种独特艺术——纪律艺术、育心艺术、树优艺术、合作艺术、促学艺术。他将自己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心得总结成书《给学生一个心灵的支点:高慧明班级高效管理艺术》。这次他就这五种艺术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座。

纪律艺术,即指规矩摸得着,做得到,让我知道了有别于体罚的“惩罚”,罚要罚得巧,罚得妙。比如学生违纪了,有的老师是罚抄单词500遍,还不起作用,而他告诉我们处罚要人性化,轻的呢:上台唱一首歌或者讲一个动听的故事,重的呢:罚学生用正楷字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当时的违纪心理。

育心艺术最重要,教育是心灵的艺术。高老师从四方面对学生进行育心教育:

1、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塑造阳光心态;

2、引导学生扫除自卑,乐观自信;

3、引导学生战胜挫折,勇敢坚强;

4、引导学生学会改变自己,进行换位思考。

树优艺术即带好领头雁,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信心。

合作艺术就是强化凝聚力,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

促学艺术就是优化学困生,防差转差,整体提高。教师要有耐心,不断给学生鼓劲,不断提高讲课艺术,以及要及时反馈,减少双方失误。

高老师最后结束的这几句话,很令人深思:做老师,要做班主任,做最优秀的班主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久。老师发展,学生成长,学生成才,老师成功。

二、郑学志老师的讲座《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机制建设》。

郑学志:湖南班主任工作爱好者,班主任之友杂志社、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班主任网络研修学院”副院长,著有《班主任工作新视角》、《班主任工作招招鲜》、《与学生家长过招》、《挑战班主任19项全能》、《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等25部教育教学专著。

郑学志首先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名班主任:大禹、嬴政、李世民、明嘉靖。让我们明白了要做嘉靖那样的班主任。其次进行了班级自主教育管理解读,其中他举的一个案例我们应该可以借鉴:如何一步步引导高三学生写作文。先写一句话作文,然后进行四个要求:奇、情、理、趣,学生能写出一句精彩的话了,接着让学生把这句话摆在老师能看见的地方,学生渐渐明白了要用精彩的一句话统段、结尾。最后让学生练习写,一周五篇大作文,一句话也

算,老师不看,学生互相看、欣赏。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一下子提高了。自主机制建设主要有:全员参与机制、竞赛机制、奖励机制、协调机制、干部机制、自纠机制、监控机制等7个,抓好这7个机制,就完成了自主化建设的操作系统。

自主教育管理的精神引领就是“八自教育”,即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责任自知、道德自省、精神自强、意志自制、人格自立。这八个部分是学生的内在修养,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保障。

1、关于奖励机制。

人人都喜欢表扬奖励,孩子就更不必说的了。一个表扬奖励对学生的鼓舞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有时一句轻轻的赞美就能影响孩子一生。工作中一些班主任想不出奖励什么给学生,其实,奖励的本身比奖励什么重要得多,学生看重的并不是物质,精神的鼓励是物质的奖励更重要,奖励的方式也可多种多样,郑老师的“奖励姜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把学生的事例发到论坛上,这也是一种奖励!身边的些许老师也有做得不够的地方,一是表扬鼓励太少。老师总是以高标准去要求学生,总是对学生不满意,极少表扬学生,无论学生做得怎样出色,老师也认为这是应该的。二是表扬学生的范围过窄。表扬多少比例才合适?20%?郑老师认为太少了,比如50人学生的一个班级,你只表扬10人,那很多人就觉得自己怎样努力都进不了前十名,也就是说他就永远没有得到表扬的机会了。可以扩大到80%也不算多!这方面我做得不够。

2、关于协调机制。郑老师的一级一级放手这个处理矛盾问题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因为这也是自主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体现。反思我自己及身边的一些班主任教师,或许是过于负责了,一有问题,就亲自处理,也就是“包办”,班级出了事,班主任包办,这样,在班主任方面来说,就是不信任学生,长期这样,一方面班主任辛苦,另外也剥夺了学生反思成长与锻炼处理能力的机会,因为这本身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啊。由他们经历处理事件的过程,学生就能从中得到反省,更深刻地吸取教训。而且这样也使一些人渐渐丧失了处理此类事件的能力,一遇到要他自己处理的时候往往会束手无策。比如一些班干部就形成了信赖心理,班级里出了一点小事就只会反映报告给班主任。其实如果一开始就放手让他们处理,让他们得到锻炼,他们是完全有能力处理一些事的,有些事比班主任处理得更好。

3、关于学习自主,郑老师讲到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我激励程序:即使你基础再差,总有一件你能够做到的事情。不会读书装会读书,这样,形式影响内容,学生久而久之就会读书了。低起点,低期待,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学习的快乐。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每天问自己学习上10个问题,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4、关于精神自强,①正确树立自信心;(学生每天喊口号:我很重要,要求声音一次比一次更响亮)②学会积极的比较;③教给孩子自强的办法;④巧用赞美(你是我见到的最---中的两个之一,一个是---(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个就是你。)。

听了两位老师的讲座,我感到有些汗颜。对照一下自己的班主任之路,感觉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尽管自己感觉尽心尽力了,但经常是费力不讨好,更不见好的成效。两位老师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摸索出了很多有实用价值、有借鉴意义的做法,也形成了一定的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的理论。他们大公无私的把自己的心血奉献出来让我们有了学习的材料,更为我们当好一名优秀班主任树立

语文课堂自主探究机制探讨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自主探究;个性发展

叶圣陶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就语文教学而言,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的训练能做到这两点乃教学之成功。”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教师要我学,我不得不学”为“教师点拨我学,我自己尝试去学”。现代认知心理学表明,人对外界的刺激有高度的选择和加工能力,进入头脑中的知识,不仅仅是量的积累,而且也是质的变化,即“内化”过程。因此新课程改革提出自主探究学习,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发展学生个性。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自主学习、长效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即利用选择机制、参与机制和师生协同机制,来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习得机会,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一、运用“选择机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选择机制,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学习重点、作业的选择等方面。过去这些选择的权力都是老师掌握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学进度,都是老师根据教参课前事先设计的,却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程度,甚至把个别学生提出的老师事先没有设计的问题,当作无理取闹而压制。作业难易度的选择,学生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全班学生必须按统一要求完成作业,不管学生的个性差异,好学生吃不饱,一般学生吃不了,造成语文作业的潦草应付,起不到练习的作用。它不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适当地在备课或上课时根据学生的选择意愿来安排教学内容、进度和难点,恰当引进一些时文、古诗文进行阅读,引进时代的活水,让学生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的权力,这对注重个体实践的语文课程学习来说是有必要,也是可行的。只要他们能自主地学习,就能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感,培养能力,也能使语文学习真正富有个性,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同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选准精讲的内容。通过精讲使学生当堂领会教材中最重要的语文知识,并能在教师讲解以后,巩固所学知识,以得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对有些知识点,常常只停留在“知其然”这个层面,作答很难到点子上。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些“答的疑点”,切入进去深究不放,直到学生“知其所以然”。如教《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时,学生对于“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句话,往往不经意。设疑讨论,学生总是草草作答:此句交代了写诗的环境。实际上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动情写诗的背景。牢房阴冷,铁窗临风,大雪飞舞,诗人因冷而思暖,睹雪而思人,这句诗定下了讴歌大堰河的感情基调,总领全诗,引出一系列“大堰河爱我,我也爱她的往事”。让学生把握这个感情的“支撑点”,通过冷暖对比的具体环境,与诗人一道亲身感受大堰河伟大的母爱,从而使他们“鸟瞰式”地领会诗人对主人公的深切的情感。

二、创设“参与机制”,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讲究实践、重在悟性的习得过程,自己不去认真研读,不用心体验,不在实践中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是无法真正提高语言学习能力的。因此,必须让学生在课堂这个集体活动的空间里,充分展开自主学习的活动,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语言学习运用的能力。而教师则是利用教材创设情景氛围,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疑释难。

(一)教师一定要保证让学生读通课文的时间。我们在上一篇课文的时候要花一定时间读课文、查资料、反复思考,才有一点头绪。而在课堂上,只让学生读几分钟,就开始讨论课文,效果能大吗?学生连课文大致内容还没梳理清楚,怎么让学生讨论呢?许多同学听了一节课后仍然云里雾里,其关键是他自己没有读。我们要把训练学生自己读课文当作主要任务来抓,指导学生怎么读课文、怎样速读、默读、跳读、一目十行抓住关键。

(二)上课时,老师应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敢于提出问题,这种质疑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能否发现有质量的问题是阅读能力的体现。我们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氛围,让学生充分提问,教师一定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用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推动教学进程,这样每堂课就能让学生有所得,让学生尝到思维的乐趣。

(三)课堂中学生阅读时提出问题,老师不要马上回答,而应该像孔子的启发式教育那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问题关键,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尝试回答,让学生明白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在尝试回答中,就能训练思维、取得效果。让学生尝试回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学生回答同学的问题,也可以让部分同学走上讲台,开展自主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在有了收获体验之后,要让学生自己去小结归纳,使之成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思路,文言文的字词句等基本语法知识,写作的经验体会,要随时反思小结归纳,让它上升为经验。教师可以组织交流,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受到启发,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老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要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找到努力的方向,而不能流于形式。

三、师生“协同机制”,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在课堂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充满着偶然性和随机性。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一定会出现许多事前预想不到的问题,教师上课时必须依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情感或观点,有道理的,给予赞赏和肯定;不正确的,决不批评、嘲笑,常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感受,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敢说、乐于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一位在加拿大读书的华侨子女说,那里的师生关系完全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老师虚心接受学生的挑战,激发学生最大限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都是课堂的主角。这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性不被削弱的基本保证。课堂教学师生协同机制的形成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上。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在家里的自由学习,可以随心所欲。因此,还要有统一的目标。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师生才能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自主创新机制 篇7

一是要确立财政支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任务和目标。以国家和省上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指导, 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 引导市场资源配置,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目标是通过扶持引导, 促进甘肃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 突破制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局限性、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瓶颈障碍, 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转化和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着力提升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科技单位挖掘创新潜力, 着力提升全省企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综合竞争能力,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推动发明创造、商标、文化、广播影视、版权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为构建和谐甘肃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保障体系。

二是要积极创新财政投入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投入。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 科技经费的投入也不是由政府全包, 相反政府投入所占比例很小, 财政投入在知识产权创新所起的作用只是鼓励和引导作用, 也就是常说的财政资金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就是创新投入机制, 鼓励社会经济资源参与, 形成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多元化投资格局, 使科研机构、企业、社会资本、民间捐助等多方资本共同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分配中。财政资金激励作用, 就是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加大对科技创新者的奖励力度, 并且科技奖励要明确重点行业和领域, 突出奖励的示范效应;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知识产权创造中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 增加科技创新成果;支持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 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氛围。

三是财政扶持要重点支持培育有甘肃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围绕甘肃省知识产权战略的支撑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专利发明和新成果研发的速度及结构调整, 重点扶持有甘肃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继续支持本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研究, 加快成果转化;挖掘甘肃已有的地理标志资源, 鼓励支持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保护申请;通过发展本省品牌与引进外来品牌、嫁接合资品牌等方式, 创造甘肃新的品牌和商标;支持发展具有甘肃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加大对甘肃特有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保护;鼓励对甘肃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和保护, 加快河西的玉米植种、定西马铃薯新品种等产业化的发展。

自主创新机制 篇8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

“科技创新, 人才为本”。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 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梯队, 是风电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2]。因此, 为实现风电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 必须着力实施人才战略。

1、加快引进创新人才

加强对风电前沿技术及骨干人才信息的了解, 建立国内行业领军人才信息库, 加强对研发团队的引进工作;建立高校与企业联系的远程面试系统, 组织较大规模的招聘活动, 提高人才引进效率;加大赴海外招聘力度, 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网络, 畅通国际人才供需信息渠道;重点加强对国家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奖主要完成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施成果转化的研发、管理人才等高级创新人才的引进,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创建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博士。

2、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风电企业应该通过建立教育培训基地、完善内部培训机制和加强外部合作等方式,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建立以科技项目为主要载体的创新人才实践、培养机制, 支持高级创新人才争取参与国家和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在实践中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沟通和合作, 建立培训点, 以学术交流、技术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 定期选送骨干科技人才参加培训;加快紧缺专业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资助专技人员出国培训, 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外著名资格认证和培训机构, 强化对企业研发人员的培养, 拓展国际眼光, 加快培育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研发队伍, 以满足自主创新活动的人才需求和智力资本支持。

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对创新型人才进行恰到好处的激励, 是一门具有战略特色的综合艺术。企业应根据不同年龄、人才层级、不同学历水平, 因人而异, 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努力提高他们的满意度[3]。为此, 根据激励性质的不同, 我们把激励分为四类: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

1、成就激励

一是组织激励。在组织制度上给员工充分授权、委以重任, 以激发其内在潜能, 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性。二是榜样激励。为创新成绩突出的员工赋予荣誉称号, 树立成榜样, 倡导其他员工向他们学习, 强化对优秀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品质的认可。三是绩效激励。及时让员工知道自己的绩效考评结果, 促使员工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以产生激励效果。四是目标激励。企业应该了解员工的思想, 努力将企业目标与员工的理想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单位和员工共同发展。

2、能力激励

一是岗位激励。让员工自主选择工作岗位, 做其最喜欢的工作, 用工作本身来激励员工, 从而提高效率。二是培训激励。培训激励对青年人尤为有效, 为其承担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更大的责任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

3、环境激励

一是塑造人本、创新、合作的企业文化。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营造充满信任与亲密感的文化氛围, 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才能与忠诚。二是良好的沟通和信息共享。良好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能够获得更佳更多的合作、减少误解、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客观环境激励。企业的客观环境, 如办公环境、办公设备、环境卫生等都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在良好的环境中, 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都会有所提高。

4、物质激励

一是可实行谈判工资制度。依据每个人的技术成果和可替代性, 同时参考经济发展程度和企业利润等指标, 通过谈判确立创新员工的工资。二是项目奖金激励。对工作成绩优秀和按时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员工进行奖励, 可以促进员工抓紧项目进度和提高项目质量。三是实行股权激励:股票期权、员工持股、利润共享等, 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等, 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四是自选式福利。由企业设计出一系列合适的福利项目, 由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提高员工在福利方面的满意度。

摘要:自主创新是我国风电企业的必由之路, 建立自主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成为一个必要前提。本文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风电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

关键词:风电企业,自主创新,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管志杰:《常州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9年。

[2]孙健、葛文红:《海信研发队伍的自主创新保障机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7年。

自主创新机制 篇9

一、我国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从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推行人才激励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其中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科技人才的培养,现代社会中,科技是企业创新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国企业面临极大的危机,很多企业中科技人才仅仅占据总人数的1/3,但是与国外的一些国家相比,国外企业中科技人才的数量都达到了一半以上,这一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企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我国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将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且很多留学人士都不愿意归国,而是选择定居在留学的国家。

其次,在对人才进行激励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基本上不具有相应的激励体系,这是很多企业的一个通病。激励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可以更加积极的调动员工的兴趣,但是也需要员工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取相应的激励。但是很多企业建立的激励体系并不完善,相应的规定并不健全,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员工的不满,现在很多企业都用高薪挖掘人才,一些企业虽然建立起了薪酬制度等,但是在实际实施的阶段却差强人意,其真正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到位,所以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企业对激励体系的建立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在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过程中,缺少科学系统性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企业中的传统人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了,必须要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改革,很多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积极的采取措施建立激励体系,但是他们大多数选择了借鉴外国的方式或者经验,实际上,外国的激励制度到我国存在明显的“水土不服”现象,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激励效果,企业人才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显著的提高,在这种环境下,反而会让我国的企业陷入一个困顿的环境中,我国企业要想真正的实现自主创新,还是要从自身的特点入手,建立起应有的激励体系。

此外,激励机制在建立的过程中没有营造出一个完善的氛围,传统的人事管理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多领导依然存有传统的思想意识,所以无法适应现代化对人才的管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无法得到有效的建设,并且缺少个性,只能落实在口头上,无法真正的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在实处,这样企业中的员工就无法实现归属感以及认同感,对想要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一个企业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要将人才应用在恰当的位置上,并且给予他们必要的激励,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所以环境氛围的营造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当前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建立我国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的具体对策

为了能够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人才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该在薪酬方面满足员工的基本需要,让员工更加有动力的进行工作,基本的薪酬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的,即基本薪酬、特殊加薪、奖金、福利,以及其他部分,其中基本薪酬可以根据员工工作的难度不同分别制定,特殊薪酬的确定需要根据技术员工等工作经验以及为企业所做的贡献确定下来,如果企业得到了发展,还应该适当的给予员工奖金鼓励,使员工意识到自己是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人,这些激励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自身的事业中。

除了在金钱方面给予员工适当的鼓励以外,也要为员工提供一个成长的空间,只有促进员工的不断成长,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精神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员工的社交、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高的层次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精神激励有如下的方式:一是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既充分发挥个人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又使他的行为自觉地与他人趋向一致,构成团结协作的整体,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二是建立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在这种投资机制中:企业人才获得“就业能力”成了企业新的凝聚力所在。三是授权式管理。通过授权,将一个个战略单位经过自由组合,挑选自己的成员、领导,确定其操作系统和工具,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最好的工作方法。

三、结语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人才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决定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企业人才进行激励,最大可能的留住人才,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使企业人才发挥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想要得到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这也是我国当下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很多人才流失是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需要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积极的吸引人才,促进企业自主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让企业人才具有积极性,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并且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所以本文重点对自主创新能力为前提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的问题展开探讨,希望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自主创新,人才激励,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篇10

一、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一) 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成就显著

重庆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成果显著。2008年, 重庆市企业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01.5941亿, 占重庆市科技活动经费总筹集额的70.27%, 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20013人, 比2007年增长17.6%, 申请专利4688件, 增长7.47%, 拥有发明专利1202件, 增长41.6%。其中2008年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112.1131亿元, 较上年增长33.98%;2008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新产品项目数2482项, 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532.5533亿元, 新产品出口额136.9627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0.5%, 38.3%和54%。这一系列成果表明重庆市企业已逐渐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

(二) 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虽然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和对重庆、北京、上海及天津等四个直辖市自主创新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发现, 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效率相对较低, 产出能力不足。

根据DEA分析结果显示, 重庆市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对效率评价值为0.87<1, 为四个直辖市中最低, 说明重庆市区域创新效率偏低。在所选取的5项主要产出指标中,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技术市场交易额以及科技成果登记数等与其它三个直辖市的均值之差分别为30201.33百万美元, 397.04亿元以及1348项, 说明重庆市创新产出能力不足。

2、创新资源投入不合理。

重庆市区域创新投入的五项指标在绝对数量上均远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 如科研机构与高校数、科技活动人数、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高新技术进口量与其他三个直辖市的平均值之差分别为3 0 7所、163522人、143988人、423.19亿元及29196百万美元。而且通过差量分析还发现, 在科技活动人数、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及高新技术进口量上投入相对过剩, 而在科研机构与高校数, 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两项上投入相对不足。

二、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因素

(一) 外部因素

1、法律缺失。

缺少有关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法, 以及反垄断法、商业秘密法等重要法律, 而且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能够充分体现鼓励技术创新的原则或者不能适应自主创新的需求。

2、缺乏有效市场竞争。

当前某些行业和技术领域因为存在严重的垄断而导致竞争不足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最大的问题。

(二) 内部因素

1、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激励机制。

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领导人习惯靠别人的技术过日子, 根本不想去创新或者认为自主创新成本高、风险大, 不愿投入。同时由于整个创新环境尚未形成, 即使个别领导者愿意创新, 也往往孤掌难鸣, 步履艰难[2]。

此外, 很多企业缺少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没有建立起对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其主要表现:对创新的失败者不够宽容;没有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科技人才不够重视, 在分配上未能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拉开差距[3]。

2、技术创新机构不健全。

据统计, 发达国家的企业80%建有研发中心, 而2008年, 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设立科技机构的只有42%, 创新机构不健全已成为制约我市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3、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薄弱。

许多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 没有将知识产权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2008年国内三种专利申请中, 我市专利申请受理数仅占全国的1.16%, 授权数仅占1.37%, 远远低于北京等其他三个直辖市。

三、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设计

(一) 补贴机制

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有两种补贴机制, 即创新投入补贴和产品补贴。课题组对研发存在技术风险或投资溢出环境下的政府补贴机制进行了研究,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研发存在技术风险时:

(1) 政府采用产品补贴与投入补贴虽然能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社会福利, 但均无法激励企业按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研发和生产策略进行研发和生产, 因此两种补贴方式只能得到社会福利的次优解。 (2) 当技术风险较小或研发难度较小时, 研发投入补贴方式下的企业研发投入更大, 此时, 政府应采用研发投入补贴的方法, 而技术风险较大或研发难度较大时, 产品补贴方式下的研发投入更大, 此时, 政府应采用产品补贴的方式, 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3) 政府应随着技术风险的减小而增大对企业的产品补贴。

2、技术风险与投资溢出并存。

(1) 两种补贴方式虽能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福利, 但也只能得到社会福利的次优解。 (2) 投资溢出效应较大时, 政府宜采用研发投入补贴;当研发难度和技术风险较大时, 政府则宜采用产品补贴方式。 (3) 政府应随着溢出效应的增大而提高研发投入;随着技术风险的增大而提高产品补贴, 反之则降低产品补贴。 (4) 研发投入补贴方式下的企业研发投入随着溢出效应的增大而增大;产品补贴方式下的企业研发投入则随着溢出效应增大而减小。

(二) 税收机制

税收激励也是政府常用的自主创新激励手段之一。课题组对垄断市场下政府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进行了研究,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财税激励能够促使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尤其是对生产日常必需品的企业采用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更佳。

2、对于非日常必需品的生产企业则应根据企业产品中固定成本的比例进行抉择, 政府应对固定成本比例低的企业进行税收激励, 对固定成本比例高的企业进行投入补贴。

(三) 合作机制

随着独立创新难度的变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与别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创新, 但合作中的道德风险使50%左右的合作以失败告终。课题组通过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方式及合作模式的优选, 设计出合作创新激励机制,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研究表明:

1、产业内的企业间进行合作研发时, 技术风险较小的行业宜结成集中研发联盟, 如钢铁和汽车等传统行业, 技术风险和市场收益较高的行业宜结成并行研发联盟, 如生物制药和IT等新兴行业;此外, 研发联盟应尽可能采用按投入比例分配的方式, 以此激励成员增加研发投入[4]。

2、当研发存在投资溢出时, 若产业内的企业间进行合作研发, 在市场收益较小时, 应选择集中研发的联盟结构并按研发投入比例分配收益, 市场收益较大时则应选择平均分配这种简单易行的分配方式;联盟成员间应加强信息沟通, 提高投资溢出, 促使合作伙伴增加投入, 尤其是并行研发联盟更应如此[5]。

3、存在技术风险下的研发外包合作中: (1) 发包方应以专用资产替代现金作为预支收益以提高承包方研发投入和自身利润。 (2) 市场收益较小时, 发包方可采用固定支付方式或改进混合方式;市场收益较大时, 则应采用产出分享方式;市场收益足够大时则应采用固定支付方式。 (3) 在确定产出分享方式的分配比例时, 发包方可适当提高承包方分配比例, 以提高其研发投入量和双方利润, 尤其在市场收益小时更应如此。 (4) 在不对称信息下的研发外包合作中, 现有的方式难以规避合作双方的投机行为, 发包方应采用向高技术类型的承包方索取一笔固定费用, 同时提升其分配比例, 而向低技术类型的承包方支付一笔固定费用, 同时降低其分配比例的分配机制, 激励合作双方自愿放弃投机行为, 促进研发外包成功。

四、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政策建议

(一) 合理运用补贴和税收机制

对生产日常必需品的企业和固定成本比例低的非日常必需品生产企业采用税收优惠政策, 而对固定成本比例高的非日常必需品生产企业采用补贴机制, 其中, 对研发技术风险、难度较小或投资溢出较大的行业采用研发投入补贴, 对技术风险或研发难度较大的行业采用产品补贴方式。

(二) 营造适宜的创新环境

政府不补贴或采用研发投入补贴时, 政府应为企业营造一个有利于投资溢出的创新环境, 鼓励企业间加强研发信息或技术交流, 人才流动等;采用产品补贴时, 政府应营造不利于投资溢出的环境, 减少企业间的技术、信息或人员的流动。

(三) 加强诚信建设

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制度、评价制度、公告和通报预警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监督制度等, 通过这些制度使在合作中采取投机行为的企业不仅要为此次投机行为付出代价, 而且失去很多未来的交易机会, 降低企业在合作中的投机收益, 促使其放弃投机行为, 促进企业合作研发成功。

摘要:对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 运用机制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进行了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设计,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机制设计理论

参考文献

[1]重庆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9[Z].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2]许倩, 张继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软环境思考[J].企业经济, 2009, 30 (9) :82-85.

[3]韩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 2009, 17 (19) :225.

[4]孟卫东, 黄波, 李宇雨.基于技术风险的并行研发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研究[J].软科学, 2008, 22 (6) :88-92.

自主创新机制 篇11

一、建立与时俱进的新型教育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室学校教师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既是教师集体中的一员,又是师者之师。校长的理念、学识、人格,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无时无刻不在对教师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校长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学生自主管理的落实。而就班主任而言,他们对于目前的学生管理都有自己的观念和看法,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的教育实践。学生自主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时,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都必须放弃和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并还得花费一定的代价,如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如果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认为学生不可能自主管理好自己,他们就会产生忧虑,出现抵制态度;如果他们认为是上级部门的决定,他们就成了被动的承担者与执行者,态度冷漠,学生的自主管理就会流于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农村初中生虽然独立,性格坚强,但自主意识淡薄,一切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被长期压抑。但是他们绝大部分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很重,如果抓住他们这一特殊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主动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暂时“隐退”,由班干部组织和策划,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做不但让任课老师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学生参与管理的观念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班级干部甚至每一个成员都会积极参与班级工作,成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评估者和教育者。因此要使每个初中学生都具备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学校抓住农村初中生的这一特点来发展教育,不仅能使学校教育取得各个方面的发展,还能使学生将来能够独立自主,受用一生。

二、树立民主管理的班级理念

1.优化班风,习惯养成

在大部分农村中学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学生对于班规、校规概念较为模糊,因此常常导致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学年初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制度化管理要求依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出符合班情的班规和班级管理运行机制,使得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能够得到指导和限制;班级的各项管理活动要有文字记录。尽管这些制度很简单,但通过学生讨论、通过,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实施制度化管理,减少了班级管理的随意性和班主任工作的主观性,使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统一到制度上,减少了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能够使学生从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而不是听从管理者的意志,也认识到个人的意志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化管理实质上体现了“人治”转向“法治”的管理思想,增强了学生“法治”意识,制度被学生内化为自身的要求后,“自治”、“自主管理”也就顺理成章了。

2.目标管理,民主决策

目标管理理论说:目标管理的过程是通过上下级一起来确定共同的目标,使职工从中受到激励,而且由大家共同来对所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检查实施情况和评价实施结果。因此,农村中学自主管理的目标管理就是要在学期初明确突出整个学期的奋斗目标,星期一突出全周的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老师协商共同定出经过努力可能达到个人目标(如品德目标、学习目标、明确克服哪些困难等)。目标的确立不仅为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而且目标的确定过程也是自我分析的过程。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目标的选择和进程的制定,在整个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群策群力,既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同时也是班级民主决策的过程。

三、努力创设自主管理的活动环境

人本管理理论要求我们教师以学生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为核心,并为他们的自主管理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农村中学生活泼好动,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不能给他们足够多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因此可以在学校给学生更多的主体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比如由学生会、团总支牵头,寻找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开展主题班会;承办学校《德育小报》的设计、撰稿和编辑工作,这些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平台,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提升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班集体中的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农村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建立宽松的班级环境,成立班级委员会,由班干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帮助那些不爱学习,生活困难的学生。因此,经常组织班干部进行培训学习,阐明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提出要求,即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班规。对班委成员进行精心的指导,在实践中放权给他们。如:对一些班级的量化考核,班干有权力对班上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给予表扬;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指正等。经过班干部的帮助,大多数学生可以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主动预习,主动参与,主动提问,主动在课外学习多种知识,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以满腔热情去学习、去成长。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机制

良好的管理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开展自主管理,本意不是刻意地追求成绩,但客观实际上会因为学生的改变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中要让学生明白分数固然重要,但大家更看中他是否对自己的言行有要求,是否能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自我实践和教育,是否能得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因此可以组织任课老师通过辅导学生综合意见,拟定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考核细则,把班级量化考核情况在班级公布。每天的纪律情况由值日班长、舍长和全体同学互相监督,劳动卫生情况由劳动委员和舍长负责检查。其它方面的由相关班干部负责检查。每月定期召开班委会,交流汇报班级量化考核情况。月底由班长把本月班级量化考核结果公布。学期末比比谁表现最好,得分最高,并加以奖励。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善于同家长进行沟通。开好家长会,协同家长开展教育活动。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册》的工作,并有家访计划、措施、记录和总结,积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人人追求健康向上的良性发展风气,帮助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自主管理是一种切合实际,目标明确,积极引导的教育方式。首先,自主管理能创造出一种亲切的、自由的、和谐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自主管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再次,自主管理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增长管理才干创造许多机会。此外,它还有利于班风和校风的树立。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自主认识、自主组织、自主监督、自主调节、自主评价的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是时代的要求,是由学校教育性质与学生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在农村中学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也正是时之所趋。

自主创新机制 篇12

一、现阶段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的实施现状

(一)政府层面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给予的支持

1. 国家财政扶植政策。

目前,我国R&D经费支出总额接近300亿美元,10年间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05年,我国的R&D经费支出总额达到299亿美元,占38个国家R&D经费支出总额的3.7%,比上年增加61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6位。我国的R&D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这使我国的R&D经费支出总额从1995年世界第14位上升到目前的第6位。R&D经费占世界的比重超过3%,在世界研发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在技术创新领域,财政补贴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杠杆作用带动私人和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创新投资企业提供担保,在融资方面为创新投资的发展提供一系列的便利。

2. 政府采购政策。

强大的政府采购订单对技术创新的发展具有巨大的鼓励推动作用。政府采购通过向技术创新企业发送订单,可以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企业也因拥有订单而能够取得银行贷款的支持,进一步筹措技术创新资金。加大政府采购的倾斜力度也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政府每年有2000亿美元的采购计划,其中有20%的份额用于购买创新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虽然我国现状不能同美国相比,但从来自我国财政部的信息表明,2006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比2005年增加500亿元,达3000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2%。庞大的采购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而稳定的需求,并由此确定了试生产设备和使用新技术所需的设计、试验技术标准。因此,我国政府政策将大大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二)企业层面对员工的薪酬激励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的情况下,我国已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薪酬激励体系。为保证控制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能够得到合理控制和发展空间,对高层管理人员实行报酬激励、经营控制权激励、剩余支配权的激励、聘用与解雇的激励及升华到声誉或荣誉的激励等。同时部分企业对能够直接贡献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技术员工实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以及对关键研发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初步建立了系统的报酬激励等激励机制。这些对员工的薪酬激励直接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

二、激励机制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有效实施的障碍性因素

(一)创新技术和风险资本难以有效结合

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一项针对中关村科技园区7000家具备一定规模企业的最新调查显示,每年有2万多项省、部级以上高新技术成果,其中仅有15%能够真正实现转化。在已实现转化的科技成果中,资金自筹的占56%,国家贷款占26.8%,来自风险投资的仅占2.3%。而投入的风险基金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影响了创新企业的自主创新。IDG(国际数据集团)是最早进入我国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已向我国近10家高科技企业投资,但大多数项目无法实现资本退出。我国风险投资机构不多,规模不大,往往只有几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资本,连支撑一个大型科技项目都很困难,只能支撑一些短平快、投资少的项目。这样风险基金就不能从社会上吸收资金,缺乏融资能力,风险投资不活跃,使企业的自主创新很难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二)税收激励制度的不完善

税收制度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订了若干税收激励的配套政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激励的范围及力度上仍需深化和提升。如,在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被归属于生产性企业的前提下,对高新技术企业征收17%的生产环节增值税,显然过重。税赋缺乏区别对待原则,不利于创新企业的发展。而同类企业在美国是没有生产环节增值税的,仅在最终零售环节才征税,日本为5%,美国是9%左右。因此,面对企业创新融资难的问题,我国需要建立起一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财税体制。

(三)企业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不足

企业处于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竞争的最前沿,最能了解市场需求,能够有效地把握自主创新的方向,使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等成果符合社会的需要。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重要性程度不及企业自身,而目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于2005年第四季度对中国企业500强科技自主创新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七大因素之首就是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投入能力不足。2005年全社会的研发投入是1800亿元,其中政府投入是1300亿元,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仅占总投入的27%。而在发达国家,美国政府投入的经费在全部研发经费中占29%,企业占66%,日本则分别为19%和72%。数据显示我国企业自身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研发的投入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四)企业高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高端人才的严重流失已成为了制约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最大的潜在威胁。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我国每年培养的软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有5万人,其中进外企或出国的占50%;在国有企业流出的软件人员中有44.7%流向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另有20.5%去国外深造。大量高端人才流失的背后,凸现了我国人才制度的一定缺陷。人才流失,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带走了自己的技术、管理,甚至导致生产、销售的混乱;同时,人才的流动也给企业带来了竞争对手的威胁,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诸多企业陷入困境。

三、基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完善对策

(一)政府扶持并完善风险投资市场机制

风险投资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很强的激励作用。完善投融资政策,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制定针对中小型投资公司的管理办法,组织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试点,促进风险投资机构发展,解决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瓶颈问题;建立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的新体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对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开展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试点,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积极推进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开展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信用担保。鼓励风险投资系统以股权形式向创新企业出资,促使他们积极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同时,风险投资也是一种专业资本,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往往更加被社会看好,可以获得融资的杠杆效应。通过融入风险资金,企业在财力资源上得到提升,则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大大增强。

(二)构建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新制度

目前,世界各国通过税收政策激励企业研发的力度正呈加大趋势。如,英国政府曾多次修改研发税收的激励政策。其2000年实行的税收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可将研发投入中符合要求的经常性支出按照150%的折扣率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研发中的资本性支出实行100%的折扣率;2002年英国政府又把额外费用抵扣政策扩大到大型企业,规定大型企业可将研发投入中符合要求的经常性支出按照125%的折扣率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2004年英国实行新的研发税务指导纲领,强调税收政策适用于研发活动、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流程及新产品。因此,我国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真正建立起一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财税体制。如,对高新技术有关的研究或试验支出可直接扣除,而不必作为计提折旧的资本支出;凡是当年研发支出超过前3年的研究与发展支出平均值的,其增加部分给予税收抵免,该项抵免可向前结转若干年,或向后结转若干年等政策。通过税收政策作为杠杆,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同时,加快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实行公平税赋,激励国内企业开发自主品牌的产品。

(三)建立以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为核心的报酬激励制度

上一篇:肥胖母牛综合征防治下一篇:重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