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教学

2024-09-25

自主创新教学(共12篇)

自主创新教学 篇1

为了使我国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育部大力推行了基础教育改革, 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 随着教育的改革创新, 教师积极投入到教改之中, 迅速进入教改快车道, 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然而, 在这场“革命”中, 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 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 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 而最终又回到原来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为此, 在多次的曲折和反复的教学中总结出教师和学生都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主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历史教师应积极学习, 不断拓展、积累知识。

历史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 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拓展和积累知识, 提高能力, 只有教师具备了丰富广博的知识, 才能扩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精神世界,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避免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 愿意学习, 化被动为主动。历史教师已经不能用一本厚厚的课本来满足学生们对知识的求知能力了, 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有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意识, 不断的积累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 及时地调整知识结构, 不断学习, 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价值。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树立敢于创新的精神;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使课堂成为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在这种时空和旅程中提升。

2. 历史教师应把教材知识归纳总结融入多媒体教学。

历史的每部分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他们之间都是存在相互联系的。在学习过程中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最后建立一个知识体系, 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 让整个课本内容连贯起来, 发现并掌握其规律, 探究便捷的记忆方法, 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用概括性的语言分别归纳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六大的中心内容、作用、带来的效果等。避免了死记硬背, 化复杂为简单。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中图片、声音、动画来对知识的系统归类、总结、描述, 让同学们加深印象, 便于记忆。例如:把知识点梳纳总结成历史知识顺口溜: (1) 开皇之治统一全国隋文帝, 定都长安建隋朝。改革政权重人才, 发展生产减农负。倡导节俭粮食多, 国泰民安话开皇。 (2) 贞观之治开明君主唐太宗, 隋朝灭亡当教训。选用良吏任要职, 修订法律废酷刑。轻徭薄赋减农负, 兴办教育育人才。民族政策施恩威, 经济发展国力强。 (3) 话说一代女皇武则天, 姚崇宋璟被重用。编写农书垦荒地, 兴修水利养桑蚕。减免赋税和徭役, 经济文化又发展。滥杀无辜用酷刑, 广修佛寺耗钱财。 (4) 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唐玄宗, 姚崇宋璟做宰相。腐败官吏被罢免, 发展生产减农负。废除酷刑施仁政, 倡导节俭话开元。 (5) 科举制度创立科举隋炀帝, 常科制举分两类。入仕做官进士科, 明经容易进士难。初试一般在州府, 参加省试要进京。公开公平选人才, 有利有弊话古今。 (6) 唐朝的民族关系藏族祖先叫吐蕃, 松赞干布建“逻些”。文成公主称“阿姐”, 布达拉宫为谁修?尺带珠丹来求婚, 金城公主别中宗。唐蕃结盟会盟碑, 友好“和同为一家”。 (7) 唐朝对外交流唐朝文化传海外, 日本派来遣唐使。空海晁衡何许人?日文字母仿汉字。鉴真东渡传佛学, 玄奘西行到天竹。唐招提寺在奈良, 谁写《大唐西域记》?等等。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创新需要做到的

1. 要激发自主创新学习的情感。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的学习情境中, 从原来的认知结构中找到与新知相关的旧知, 且与新知建立和谐的联系, 初步了解了旧知和新知的特性, 进而增强了求知欲, 开启了情感的闸门。

2. 宜采用发现法学习。

学生根据达标要求, 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学习内容, 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主动地去分析教材, 发现问题, 并进行综合整理, 将教材内容加工成若干问题, 自定学习目标, 与教师共同商讨。学生在学习时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能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难易程度、自己的接受能力及知识准备状况, 自觉合理地确定学习目的 (含方法) , 再由师生共同确定几种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思路, 宏观地指出自学要求。目标的制定可以从课文的类型、单元训练重点、课后练习、知识准备状况等方面综合考虑。

3.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自主创新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提出的目标和思路自学, 可选择利用工具书查找文献资料, 请教同学等多种方法开展自主学习, 学后通过感情朗读、排演课本剧、讲故事、画插图、辩论等形式进行汇报, 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心得。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到:处于伟大变革时代, 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新的英雄不再是某个蓝领工人, 某个金融家或经理, 而是把想象力、丰富的知识同行为结合起来的创新者。因此,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自主创新性学习是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养成的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是“授之以渔”, 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教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自始至终是学生的倡导者、组织者、激励者, 学生则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者、参与者、发现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摘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事情,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 而应当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应该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 进行自主的创造性学习。

关键词:自主创新,历史教学,改革创新,自主学习

自主创新教学 篇2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之学生自主探究

“四段七环”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整体推进”教学思想的的具体体现。课堂上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这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建立高效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要实现6个转变,即变教师多讲为学生多说多练;变教师讲授为教师导学后的精讲;变学生听讲为自主探究;课后作业当堂完成;不布置或少布置家庭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一、几点注意事项:

“四段七环”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实施这一模式时要避免3个误区,即:①把学生自主探究看成是学生预习;②把师生订正点拨看成是教师的讲解;③把当堂达标训练看成是单纯的达标测试。

所谓“学生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揭示的学习目标和点拨的自学要点,自己学习探究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解决有关的问题。这里的重点是:①在课堂上,不是在课外;②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③是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所谓“师生讨论解疑”,是指教师针对学生自学探究后在做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知识梳理和必要的补充。把握的重点是:①在自主探究、检查自学效果的基础上;②就相关的问题(不会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形不成规律的问题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相探究,学生解疑,教师释疑。

所谓“当堂达标训练”,是指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或进行当堂测试。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

二、“四段七环”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解读:

(一)导学阶段(约5分钟)

1、揭示学习目标

揭示学习目标,就是上课一开始教师通过投影或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以便围绕目标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目标主要是‘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具体明确,一目了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必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杭州人身边的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示,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进行渗透。

2、导拨自学要点(辅助环节)

教师通过投影出示自学要点。让学生明确自学探究内容、方法、时间、要求(既自学后如何检测)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让学生感到自学好象考试前的准备,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自学的效率。如果在自学探究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导拨自学要点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探究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探究解疑阶段(约15分钟)

3、学生自学探究

“自学探究”是指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老师在巡视时便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师生讨论置疑”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教师在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给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4、师生讨论解疑

学生自学探究一段时间之后,还有个别问题没有解决,这时就要发挥各个学习小组的作用(学习小组是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组织能力,事先安排的,它组成上可以打破原来的座次,各组实力相当,相对固定,有一名尖子生任组长,在自学探究之后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效组织本小组讨论解疑),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要点分组讨论,各学习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组长或学习小组成员答疑,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解决自学中的疑点。通过讨论,学困生质疑,尖子生解疑,既解决了疑难问题,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尖子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反馈矫正阶段(约10分钟)

5、检查自学效果

事先教师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恰当地选择好检查自学效果的问题或练习题。在师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杭州人身边的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讨论解疑之后,用多媒体出示问题或练习题,或直接让学生拿出课本或练习册,组织学生解答或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认真演练。采取让中差生尤其是学困生进行口答或到黑板上板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其他学生在下面完成。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在知识点或知识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倾向性疑难问题。教师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求其他同学在下面一起演练,或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等。教师要进行巡视,搜集座位上的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说出来或在黑板上板书出来,供师生订正点拨,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6、反馈矫正提升

这一环节是指教师在学生练习解答问题,充分暴露存在的疑难的基础上,结合老师在学生中搜集的问题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订正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解题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倾向性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为提高课堂整体时间的利用率,如果只是个别或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可以采取其他的辅导措施进行补救,而没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要明确订正的方式。我们广泛推行“兵教兵”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已经掌握所学知识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老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三是要明确订正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而不满足于只给学生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少走弯路。

(四)应用评价阶段(约10分钟)

7、当堂达标训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作业或完成达标测试,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内作业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作业的形式是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杭州人身边的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课内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可以针对通过学生课内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让老师或学习小组长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师布置的课内作业或达标测试题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同时设计的作业低起点,多层次,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为引起学生重视,提高作业质量,可将每次的测试分数作为期中、末考分的参考分。

以上解读的是“四段七环”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着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即学生的自学探究和自学效果的检查与达标,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导学,即适时的、具体的和必要的指导,这是暗线。再者,“四段七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还体现在它对于“学”、“教”、“练”三者的交叉的、循环的、整体的时间安排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双向融合,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己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为有益的。

课外作业的布置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课内作业,就相当于减轻了课外作业的负担。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提高和拓展,课外作业的量要减,题要精选,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机械性的、死记硬背的题目不得作为课外作业。相对于中游学生来说,语文、英语的课外作业量各科限制在15分钟以内,数学作业量限制在20分钟以内,物理、化学各科作业量限制在10分钟以内,当天无课的学科不布置课外作业。学生在家时间除了做课外作业外,主要是进行复习、预习和自学。教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复习和预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在家时间主动、科学地进行复习和预习。

导自主学习 创新课堂教学 篇3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的先导,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很关键。精彩的导语,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激发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要精彩

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导入语言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只有这样,上课伊始,教学才尽可能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2、“导”要适度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问题。导入也要讲究个“度”,要导得适度,教师要做到语言精练而不冗长、简明而又准确,体现语言的魅力。通过教师导语的表述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爱学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情境交融地进入角色,通过耳、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成功实现“情感转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1、会听

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认真听教师讲,特别是自己搞得不太懂的地方,而且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特别是与自己思路不同处。

2、会看

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应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想

首先要使学生善于想,这除了教师的启发点拨外,更要教师去“激励”、“促动”,促使学生去动脑想问题,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会说

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的。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

只有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机会,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而创设教学情境,是提供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一位哲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天赋和创造才能,就会使他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三、建好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教学创新 培养学生自主力 篇4

一、创新课堂,开发学生创新潜力

由于旧模式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材内容的传授,而没有把“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使得教学只满足于考试成绩,只满足于学生知识被动接受,只重视传授方法的设计,而不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内的表演主要由教师进行,教师与学生不能及时进行对话交流,学生成了专门听教师解读教材的观众,扼制了学生宝贵的自由想象力的发挥,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因此,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应按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适合学生自我教育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自我展示和发展的机会,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调动学生内在的创新动因,不断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

二、自主学习,学生领略创新时空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这样也就为学生创造了创新的机会和空间。

1. 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作为教师,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思维的兴奋点都集中在教师的问题上,内心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渴求,自然而然就会逐渐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 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归还给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根本,为学生独立和合作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教学 篇5

浙江省跨世纪骨干教师中学语文研修班

一、模式研究的由来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光采、成败得失主要反映在课堂上,学生的品德、知识、才能和创造力主要也在课堂里获得。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枢,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便是这个中枢的核心。建构科学的、规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益。教学模式(Modelofteaching)作为一种教学程序或策略,有一定的法则和原理,但操作时可以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异,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普遍接受。

为了研究教学模式,一年多来,研修班课题组以改革开放的姿态,先后在杭州市学军中学、桐乡市第一中学举行了十余次观摩教学,吸引全省各地数百名教师前来听课、评课。对各种课型进行分析,大家发现成功范例是各式各样的,有许多无法预先确定的变量,但在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合理的教学结构框架,是建构新模式的基础。在对各个成功范例作比较、分析之后,发现其中共同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策略。那就是在教师策导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没有压力感,始终保持安全、自由、舒畅的心态,让他们独立地去学习发现、创造。课题组经过抽象、概括,推出“独立自主,促成创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新模式吸纳了前人教学研究的智慧成果,是在诸多已有模式的交叉点上形成的,同时又是适应知识经济这一时代的产物。世上没有完全独立的教学模式,新模式是已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前人的模式及其理论成果作一必要的历史回顾。

二、模式研究的历史回顾

翻开中外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教学模式的研究有两种走向,一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讲究知识的系统性,重视接受现成的原理;一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所需要的知识,重视实际的运用,从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五十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主张的教学以教师、教科书和课堂为中心,对我国教育界影响很深。六十年代我国开始解构凯洛夫教育思想,同时清理把语文课误成政治课、文学课或工具课的做法。上海育才中学推出了“八字”教学模式(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其中四个要素不是独立的质体,它们相互交叉、相容。“议议”与“讲讲”就难有严格的区分;“讲讲”与“练练”常被颠倒。校长段力佩称之为“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宽松、自由的教学,意在拆解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是这个模式的“领导者”。

八十年代受改革开放思潮的裹挟,语文教学模式研究呈现多元化的倾向,诸如“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探究教学”以及“八步读书法”、“作文三级训练”等,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提出多种教学模式。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几乎都提出过自己的教学模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训练为主线,自读、教读、作业和复读四式课型)和辽宁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自结)。钱氏模式欲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结合起来,意在融通两端,消解矛盾,同时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解题与阅读能力,所以为方方面面所共同接受,但模式本身所使用的三个关键词及其关系的表述,尚存歧义。先说“主导”,指起决定作用者,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与之相对的是“被导”或“受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体性就难以体现出来。再说“主体”,指有认识与实践能力者,与之相对的是“客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又成了受制约的“客体”。“主导”与“主体”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也是不相对等、不相并列的概念,不能混同使用。教师必须是“主体”,然后才有“主导”可言。在课堂活动中,教与学本是一个复合主体,教师是实施的主体,学生是学习与价值的主体,双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相互转化,又都是相对的客体。此外,“训练为主线”的说法也欠妥,教学是师生双方碰撞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从头至尾“训练”,容易滑入以教师为中心的题海战,这显然不是钱氏模式的本意。

魏氏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定向”、“讨论”、“答疑”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活动,也可学生自己组织活动;“自学”、“自测”完全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时教师外出开会或讲课,长至一两个月,学生也能自己组织教学。魏氏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教学管理系统,规定学生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学期定时必做的事;又建立了反馈检测的监督系统,师生共同管理学习活动。这一模式对学生要求很高,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已经取代了教师作用。课堂教学本是师生双方同地、同时对同一话题展开的交流活动,你来我往,对话问答,缺一不可。魏氏模式纯属个体教学经验的结晶,确切说是一种自学模式。

回顾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演变,它虽然只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一种结构或程序,但上下左右联系起来看,则是社会巨网中的一个网眼。我国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要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就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由书本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呼唤。

三、新模式的结构与内涵

新模式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用四个关键词作出简要的结构表述,其内涵如下。

“独立”。传统教育视学生为“受教育者”、“听话者”、“被动者”,创造教育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唯一的“这一个”。尽管他们的资质、禀赋以及成绩有差异,但都有成才的条件,教学不能用同一的标准和口径要求他们,应有所区别。实施分层教学,让超常者冒尖,带动普通者,使后进者也有所得。课堂上要留出自由活动的时间,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保证人人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满足,增强信心。

“自主”。传统教育把教师视为绝对权威、主宰者、训诫者,创造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的任务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经过选择的充足材料,处处、时时为学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表现欲,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潜能,在学习中感受自己的智慧,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促成”。传统教育把学生头脑当成仓库,一味往里堵塞知识,创造教育唤醒、激励、鼓动学生自己去开掘知识的宝藏。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由投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不是代替学习,而是教以学习的方法论。教师要由主导者变为策导者,时时唤醒自己,停止讲授知识,赶快打开学生灵智的头脑,促成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

“创新”。传统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活字典”、“两脚书橱”,创造教育要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创造者”。教育是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帮助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人类千百年实践聚积起来的知识,一下子站到了巨人的肩上。但接受前人知识只是一个跳板,要破除对知识、书本和权威的迷信,未来的英雄是创新者。要在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也许这些发现和创造是十分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但它们是未来的、伟大创造的萌芽。

“独立自主,促成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两个层次。“独立自主”是对学生的期望,“促成创新”是对教师的要求,需要师生双向共同努力来完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模式的动作最初是由教师来发动的,讲授、指导、促进都是由教师完成的,但这仅仅是一种外部刺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探索者”、“实施者”和“完成者”。外在的刺激只是一种促进,学生要接受新知,必须调集自身的所有力量,经过同化,顺应,才能内化纳入头脑,充实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个模式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双方协调合作,共同实施,并产生效益。

四、新模式的要求与操作

新模式向教师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的培养,必须与触发学习兴趣,培育丰富的感情和坚定的意志、性格相结合。情商作为智力感情,是发展智商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二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尊互爱;师生情具有动力、感染和诱导的功能,能促使双方加倍努力,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采用问答交流的教学方式。对话是沟通交流,传递知识、信息的最佳方式。发问、思考、论辩,被哲学家誉为无止休的歌唱。教学本身包含着问答结构,师生你问我答,我问你答,切磋研究,建立以创新为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推动教师的学习,开发学生的智能,促使教学上新台阶。

新模式的实施操作要注意三个环节。一是起始导读。这一段教师是主体,需要对教学定向,确定目标和要求;定度,确定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定序,确定教学的程序与方法,最后还要确定快慢节奏和一堂课的高潮所在。教师在完成导读指引之后,应迅速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阅读、提问或思考;对课文内容及其相关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二是中段激疑。这一段师生双方都是主体。经过教师指导,学生在认读、理解课文的字、词、句、篇之后,会产生良好感觉,自以为懂了。这时教师要提出质疑,创设问题情境,构置认知冲突,把阅读引向深入;或者拓展思路,设计新的、异类练习,把阅读铺展开去,一纵深一横扩,增强阅读的深广度。三是终端延伸。这一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协助学生完成知识向能力迁移,并通过语言文字加以落实。让学生自己先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化,然后进行重组,寻求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以简化;最后通过练习,达到知识的活化。语文教学特殊性在语言文字上,动脑、动口,更需动手。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需要长期积累、存储,需要融会贯通,这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基础。

五、新模式的效益评估

效益是课堂教学模式的生命,是评价模式得失的唯一标准。效益包括效率和效果,前者按经济原则评估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后者按质量原则评估,计算学生达标的数量与程度。概而言之,效益评估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及社会、个人对语文期望值的达成度。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检测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来测定的。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情况,看表情神态、发言次数、课堂笔记和查课后作业。设计一份《课堂师生交流、教学共振记录量表》,统计教学活动的时间,包括教师导读、讲解、答疑、板书和布置作业的时间,学生自读、思考、提问、抄写和作业时间;测定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包括发言问答的覆盖面,有多少人达到教学要求;搜集反馈信息,有多少学生课后要求持续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程度如何,等等。

二是检测教师投入的程度。要做到:第一,教学目标明确,难点、重点突出,讲解简明扼要、切中肯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成度接近100%。第二,教学可利用时间和实际利用时间无误差,接近100%,教师没有讲废话。第三,课堂教学自然流畅,快慢适度,气氛热烈,有意外的惊喜,能一波一浪,把教学推向高潮,有回味。

三是观察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能自行归纳主题、说明写法,并引发有一定创见的议论,进而引申发挥,解决相关的异类问题,直至纠谬,对教学内容或课文提出新的见解。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超越了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其中少数尖子学生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教师理解得更好。这便是创造能力培养的极致。

培养自主能力,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篇6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能力;高中地理;思维能力

新课改不断推进,它要求高中课堂一定要有新颖度。为了提高高中课堂的教学质量,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比较适用于高中地理教学。高中地理中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學习模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悟。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们一起来走进高中地理课堂,探析一下教师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兴趣,促进主动性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讲,是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一种态度,也是学生活动的一个自觉动力。同时,他能很好地鼓舞学生。由此可见,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实例入手,并且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来凸显地理的奥妙,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剖析地理原理,有效指导教学

自主学习与自学完全不同,自学是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只是靠自己的一种学习方法。而自主学习是依赖于教师的教以及自己的学的双方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并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在教师指引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需要把具有时空以及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它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概念和想象力。这一方面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升华课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解地理的时候,可以进行绘制地图以及图标的经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总而言之,在教学改革的指引下,在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前提下,我看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以及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体,也是学生在求学路上的指引者、领导者。所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会使这群即将步入高等学府的高中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林培英.探讨“决策”教学:中学人文地理教学的一种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0(06).

[2]赵玉生.试析新课程改革的人文主义价值趋向[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11).

语文自主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篇7

自主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 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构建“以目标为核心, 以学法为线索, 以活动为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阅读教学要以目标为核心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这种情况下语文阅读教学到底还要不要预设教学目标?一段时间内引起了语文界的争论。我们在经过教学实践探索后深刻地体会到,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应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其理由有二:

1.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定义中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作指导。如果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无约束、无目的地学习, 教师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地乱讲一气, 就根本谈不上是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也无效率可言。

2.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方法或第一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光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宏观目 标 (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是不能具体指导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活动的。还必须把这些宏观目标分解细化为每一个单元特别是每一节 课的微观教学目标来指导课堂教学, 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调节、激励作用。

阅读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并以目标为核心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才不会阻碍和钳制学生创造性思 维和个性发展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一是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具体地讲三者 的关系是:以知识技能为基础, 分层进行实施;以过程方法为主线, 让学生主动发展;以情感态度为动力, 全面进行渗透。二是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抽象性和生成性, 为师生活动和学生今后的发展留有空间。三是要注意目标的具体性, 便于师生操作。四是要注意目标的针对性, 体现所学课文的特点。

二、阅读教学要以学法为线索

“以学法为线索”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即“授之以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渗透学法, 贯穿学法,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各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首先, 以学法为线索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学”和指导学生如何“学”, 体现了新课程的“生本”思想。自从唐代韩愈提出“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千多年来, 教师的角色就定位在“讲”上, 结果就往往讲得多而杂, 教师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对教学这一概念做出了新的诠释:“教学、教学, 就是教学生学, 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了。”吕老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我们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法为线索就是基于这种认识。

其次, 以学法为线索也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语文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工具 (语文知识) , 还要使学生学会获取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我们提倡阅读教学要以学法为线索就是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的这一方面。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 贯穿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以下两种做法:

一是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体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整体渗透学法 (程序性知识) , 变“教”的过程为“学”的过程。如诗歌的教学方法一般的是以读代讲,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范读———提供示例; 学生仿读———力图学像;反复练读———教师指正———整齐划一。这样就像教戏一样, 最后学生读出来的几乎是一个腔调, 这样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朗读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我们把这种“教”的过程变成了 “学”的过程, 如我们是这样设计《纸船》一课的教学过程的:读准———查工具书正音;读畅———学生自己读通顺;读情———总体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定基调;读透———品词达情, 读出情感。这样以学法为线索由浅入深地学习, 符合学习规律,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读诗的方法 (程序) 也会逐渐渗透给学生,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运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要求我们教师不借助教学参考先独立学一遍课文, 然后把自己学的经历, 学的过程转化成教学过程。

二是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体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法指导, 学法实践的环节。还是以《纸船》一课为例, 学习第一节时教师先指导学生把诗的内容想象成画面, 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换词等方法品味“留着———留着”和“一只一只”所蕴含的情感。学习第二节时我们就让学生按这种方 法自己去阅读文本, 进行学法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以学法为线索是为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迁移奠定基础, 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根本目的。

三、阅读教学要以活动为手段

大学数学自主创新教学实施新方法 篇8

现代主流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引发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积极参与是为了学习激励的内因, 使外因与其形成合力产生出最佳效应.因此, 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创新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学好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学时, 要以教材内容为根据, 提供学生充分的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靠自己动手搜集信息、查阅资料、自学课本内容、尝试练习的多种形式, 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亲自体验、独立思考、并独立创造性地学习有关数学知识.教师在探索和亲身体验中认识数学、掌握和理解教学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以解决问题.本文数学教学富有创意地提出了课堂自主创新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技术, 并注重其可操作性与有效性.

二、方法研究与分析

1.开放思想,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是学生自主创新的起点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营造民主, 和谐的课堂氛围, 只有在这种状态下, 学生的思想才会趋于开放, 师生之间的交往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各种非智力和智力创新因子也才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自主探究创新的潜能才得以开发, 学生自主探究的大门才能被开启.

2.尝试迁移, 独立探究, 给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机会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具有自我教育和能动性特点, 要将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 积极地鼓励学生自学新知识、实行“先学后教”策略.引导学生在旧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尝试性地组织迁移, 主动探求新知、培养出对未知世界的自主探究精神.

因此, 要提供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机会, 就必须深度挖掘教材, 为学生创设独立探究的空间, 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中知识迁移、自主探究, 增强学生独立探知的意识和信心.

3.大胆质疑, 创造条件, 是自主创新的动力

大学生求知欲强, 好奇心强, 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 这类疑问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结构的建立和问题本质的认识.而且, 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及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往往是富有新意的质疑.因此, 学生大胆质疑应得到教师的鼓励, 要为学生积极创设质疑的条件, 不能拘泥于教条化了的师生问答中, 使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去研究问题, 去发现问题, 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得到增强.

为此, 教学中可经常设计问题辩论会.通过辩论, 让学生给学生解决问题.辩论诱发了思考, 激化了矛盾, 使学生动口动脑, 异常活跃.学生不仅在辩论中练口才、学知识, 还使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得到激发, 使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勇气大大提高.

4.诱导发散, 拓宽思路,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灵活性

学习过程中的学生, 思维往往被局限于模式化了的框框中, 导致形成思维惯性或是知识的负迁移, 这会导致个体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要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意变式问题训练和比较法的运用, 帮助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 多方面比较及广泛联系的思维品格, 加深对问题的本质的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 举一反三, 一问多法的发散式训练, 以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灵活性.

通过这个充满探索的自主学习过程, 学生获得了思维的火花、探究的结晶、成功的体验, 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 思路将更加宽广, 自主创新的灵活性将更强.

5.合理探索新的想象, 动手操作实践, 促进自主创新的发展

通过“动手试验”和“观察”,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观察的自主创新能力.具体实施时, 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 克服学生懒惰情绪

由于学生许多靠教师长期“满堂灌”, 主动思考、提问不习惯, 具有严重的“靠、等、要”思想, 这是自主创新中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应引导学生开阔思路, 进行创新地实践, 创新意识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断得到加强.

(2) 教师的观点进行转换

教师教学应鼓励学生、相信学生、把自主权交给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条件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这样既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灵感与创新, 又可以补充学生知识的不足, 最终使学生形成独特的认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也就具备了一定的整合各数学知识点的能力, 这种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吸收进一步强化.

三、研究结论

进一步实践证明, 只有教师交给学生学习主动权, 让学生动脑动手, 也就将自主探究机会给了学生, 就能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弄清知识之间联系.这种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 发展个性.

教师既要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又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才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为发展自己、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大学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自主参与者, 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才能造就新型人才适合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黄秦安, 曹一鸣.数学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自主创新教学 篇9

一、以读为本, 营造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是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 走出文本, 扩展视野。从中可以看出,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 读出韵味, 读出自己的个性, 读出自己的情感, 读出自己的理解, 真正使学生爱上阅读, 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二、重视感悟、理解字词句, 不要脱离文本

文本对话中,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最重要, 因此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弄明白课文内容的意思, 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通过详细地探究理解、品味, 感受到作者如此运用的目的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从而引起共鸣, 最终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目的。

三、读书与练笔并行, 架起模仿与创造的桥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和练笔的有机结合, 这是训练学生最有效的途径。读书在于积累语言, 积淀情感。读书的过程也是利用文本的规范语言, 改造自己日常语言的过程。这样, 学生就会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感受文本的巧词妙句, 接受语言文字美的熏陶。

创新与自主教学活动策略的研究 篇10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保守式学习,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这种保守式的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势在必行。从保守到创新, 人们对于学习的方式做过大量的探索, 研究出很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这些模式迎合了时代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 对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有着独特的功效。

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宗旨。在各类学生的因材施教中, 培养学生认知、情感等各领域方面的综合发展, 使学生既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又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原理。自主学习模式不仅强调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发展, 而且还注重情感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发展。它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自己自主的学习, 因为只有在认知情感和感知社会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 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自主学习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 真正的学习动机是来自于学生本身的, 是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 而不是被迫的强制性学习。自主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 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变成了一种探究知识的过程。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 是从强调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重要转变, 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了, 而是承担着引导、咨询的重要角色, 同时还要研究如何教会学生独立学习。因此, 教师是促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的重要桥梁, 是自主学习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结构。典型的自主学习模式由几个不同阶段组成, 这些阶段也是促进学生发展成自主学习者所必须要经历的。首先, 自主学习模式要注重个性发展, 这方面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技能和对学习的态度。其次, 自主学习模式也要注重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 并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内外知识。第三, 在自主学习模式专题研讨过程中, 学生是独立的学习者, 而不再是一味的依赖教师, 他们有更多自由和独立的学习机会。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研究和教师适当的指导, 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最后, 采用深入研究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或分组讨论来规定学习的目标、活动的种类以及制定最后的评价等, 在教师帮助下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研究。深入研究中, 教师也要参与有关活动, 以便较深刻地理解学生的研究过程, 并使学生懂得教师也是通过深入研究来获取知识, 最终才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

二、合理运用自主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根据教学实际不断作出调整、更新和整合。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 教学方法也在不断丰富, 教师要根据课堂实况灵活合理的运用。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法。

感知式教学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某种情景, 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教学中, 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认知活动, 也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把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在学生有了充分体验后,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表达学习后的感受, 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讨并解决疑难问题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讲解加上学生思考, 让学生既了解教师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又能亲自参与思考问题的全部过程, 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不断激发出自己的思想火花, 把学生引向讨论问题的真实情境中。

变换式教学法。教师需要编写出与原问题相关而又有区别的新问题并加以解答, 再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在解答原问题和新问题时所运用的思路和方法, 从而使学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探究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内容上留出一定的“空白”, 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空白”的设置一定要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 同时,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断、预测和联想。这种教学策略,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联想能力, 而且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选择运用合理的教学活动策略

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 就要在自主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搭配合理的教学活动策略。主要的几种教学策略有:

情境教学策略。情境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问题, 有目的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求解的教学活动。为使情境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波兰学者考解列茨基提出了四类情境教学策略:第一类, 在起始情境中给出全部条件, 指出了目的, 并且只能有一个答案;第二类, 给出了全部根据, 但目的和答案不限于一个;第三类, 几乎没有开始的根据, 但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第四类, 问题情境是既没有开始的根据, 也没有固定的答案。

互动教学策略。就是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展开的教学互动, 互动中包括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点拨学生探索的同时, 还包括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这些互动策略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又一表现, 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

创新教学策略。问题是思维的开端, 学习的起点。从发现、提出问题到讨论、分析问题, 再到问题的解决, 是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探索活动的过程, 也是主体作用发挥和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一些富有新意的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就是学生的创新过程。创新教学策略也是发展主体性、培育创造性的重要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学习兴趣, 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 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必须重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引导、自我激励、自我认知”的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学习, 对学生而言, 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 则是一种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的自主独立, 以此来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方式。促成师生间的多向互动, 实现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谈思想政治课的“自主创新”教学 篇11

一、对“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认识

“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他们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其核心是以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为内容,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的经历过程,即在创设问题情景中,学生通过假设、归纳、归类、确立定向目标,然后进行深入的探讨活动,并在交流探讨材料的过程中,做出演绎归纳的思想加工,最后做出评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讨行为在教学结构上呈现互动,并在教学中不断深入。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素质的主体品质,使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个性、完美的人格,成为社会活动的能动主体。同时,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逐渐形成学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景,引发学习欲望。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主要是引发学生学习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问题情景应源于现实生活,紧贴教材,且具有启发思维或激发兴趣等功能。比如:“考场上,监考老师因事离开考场,你又有一道题不会答,你就会拿诚实和成绩来比一比、量一量。如果你不具备诚实的价值观念,你就会选择作弊。”如上情景与分析,毫无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二)收集材料,设疑、求解、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议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并把相关材料加以收集、整理、归类,然后通过设疑、求解、提高这几个教学步骤来实现有效教学。如在教“物质”概念时,教师会认识到这一概念高度抽象,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缩小外延。笔者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这一概念,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步先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认识到的物质,并呈现出来。第二步要求学生尝试把呈现出来的材料进行分类,并择要列出:第一类有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第二类有思想、认识、路线、方针、意见、建议等等。第三步要求学生思考两类事物的不同之处,进而进入材料分析阶段。此时笔者有意“误导”学生:一类是硬的,一类是软的;一类可看得见摸得着,另一类在人的头脑中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归类,得出正确的结论:一类是客观存在,一类是主观思维,进而得出“物质”的定义。第四步再设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张桌子是物质的,物质就是桌子。对不对?人脑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书本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学生不但对“物质”概念有了科学的理解,而且也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自主创新教学 篇12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自主阅读能力

创新教育主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要想革新教学方法, 必须进行广泛而深度的阅读。小学阶段的学生, 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创新教育。教师应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 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丰富学生情感, 综合提高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更需要大量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下, 教育就成了社会发展的助推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此, 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创新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手段, 下大力度推进“大阅读、全民阅读”工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 我们更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通过方法引领, 角色转变, 全面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比如, 在进行短篇小说《三人行》的教学时, 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学过《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等这些关于红军长征的文章, 所以, 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基于此, 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课前自读、课上交流与思考, 抓住了本节课是以“行”为线索的写作特点。通过反复阅读与品味, 学生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辛, 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相互救助、生死与共、忠于革命的精神。这些让学生备受鼓舞, 激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与渴望, 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二、广泛开展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供保障

实践证明, 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喜欢参加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很不成熟, 所以很多活动的效果不是很好。为有效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落实活动意义,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语文知识的价值, 教师必须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 如系列文学社团、课堂自我展示、课上交流与讨论、课外实践等。尤其是通过社团活动, 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再通过自主阅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落实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供保障。

比如, 在进行《养花》的教学时, 教师可结合本节课知识接近生活的特点, 让学生走出课堂, 到校园里、公共花园等场所, 去观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花,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校成立了“植物培养兴趣小组”社团, 为学生搭建了活动的平台。小组成员利用校园种植槽养花, 亲身体验养花的喜与忧、笑与泪。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感知养花的乐趣, 从而加深对文章的作者老舍那种爱花、养花、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在养花过程中, 遇到施肥、剪枝、浇水等方面的问题时, 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者是网络查询, 弄懂养花常识和技巧。这种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三、丰富阅读途径, 巩固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当今社会已走进信息化时代, 随着网络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 学校、家庭、社区基本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 多种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这些设备和资源, 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软硬件条件。我们语文教师只要稍加引导, 学生就会科学高效地使用网络和媒体资源, 实现高效阅读, 拓展阅读深度与广度, 培养语文情感, 丰富知识视野, 提高阅读素养, 最终实现巩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

比如, 在进行《蟋蟀的住宅》的教学时, 教师根据学生十分喜欢小动物的特点, 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深刻理解作者法布尔的拟人、列数字等一系列的写作手法和文章所要表达的精神, 可让学生走进生活, 观察生活中的蟋蟀的住宅, 发现不懂的问题, 可以通过讨论解决, 也可以和老人们询问, 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查询, 最终理解蟋蟀的那种不随意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多途径的自主阅读, 拓展了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巩固和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正所谓“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 还有许多可以挖掘学生阅读灵性,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办法。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去探索, 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总之, 只有教师在阅读中注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学生才能想读, 敢读, 读出感情, 读出灵性, 在自主阅读中学会创新思维, 提高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综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庄冰清.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群文天地, 2012 (12) .

上一篇:芍药甘草附子汤下一篇:长春大学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