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自主创新

2024-10-15

城市自主创新(精选12篇)

城市自主创新 篇1

正在推进的三网融合必将带来广播电视传播领域的深层裂变。从过去单纯的节目内容提供向综合业务服务转变, 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创造驱动转变, 城市广电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 实现广电行业的战略转型, 如此才能适应三网融合的发展需求。

一、城市广电创新不足

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 总体实力比较薄弱。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各地区城市广电发展差别较大。城市广电资产总量最大的相当于资产总量最小的30-40倍以上, 东西部地区年广播电视总收入和广告收入在全国总量中占比为3:1或4:1。[1]传统的“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的体制使城市广电历来只想种好自家门前地, 有时为维护既得利益而作茧自缚, 地区之间相互攀比, 分散经营, 各自为政。加之长期以来地方“自然垄断”的影响, 造成台与台之间产业和经营体制不能相互融合, 各种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发展方式与市场化要求不相适应。已成立的广电集团, 有的还依附在行政事业的“躯壳”上, 对业外资源和资本还缺乏理性的吸附机制, 不仅制约了集团的自身发展, 也造成集团合而不一、大而不强的局面。城市广电的微弱力量, 使其无法有效整合资源、增强实力、带动广电产业全面提升。

二是资源配置方式仍较为落后, 内容创意能力不足。

目前, 城市广电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不少媒体离独立市场主体要求有较大差距, 许多传播资源的配置仍然依赖行政手段。大多数市县级城市广电产业收入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市广电的经济命脉和投资驱动仍然还是广告收入。不少城市广电满足眼前生存, 缺乏超越现实的冲动和开辟疆土的追求。地方台广电创新能力普遍不足, 创意人才缺乏, 节目样式千篇一律。无论2006年的“选秀”风暴, 还是近期的新潮交友节目, 虽然各台表现形态有异, 但都是上演着“旧瓶换新酒”的老戏, 或多或少地给受众带来程度不同的审美疲劳。

三是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内部机制缺乏活力。

城市广电肩负着“喉舌”职能,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相对凸显, 影响了广电的产业化进程, 阻碍了广电产能的释放。各地广电产业集中度低, 规模小, 结构不合理。不少城市广电产业长期恋在一棵树上“翻跟头”, 既不愿意“走出去”闯荡江湖, 又不想“引进来”改天换地。虽然有的地方局台、政事已经分开, 但管理者的角色尚未转变, 组织内部结构不符合市场需要;不少频率频道功能定位模糊, 受众吸引力和市场收视份额不高;节目的原创性不强, 具有自主品牌的节目很少;有的音视频业态陈旧, 停留在传统的制作方式上, 现代传播理念和手段没有充分应用;有的系统缺乏合力, 人浮于事, 管理水平和资源整体效益差, 媒体功能粘连度低下;有的发展新媒体迟缓, 对三网融合持消极和对抗情绪, 甚至观望怀疑, 网络意识、合作意识淡薄。

四是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核心技术缺失。

由于创新能力不足, 受制于资金投入, 一些城市台制播手段至今仍使用模拟设备, 缺乏有效的现代科技支撑。部分广电媒体对新技术反应迟钝, 在发展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缺乏超前意识, 研究开发投入较少, 创新能力不足。全国城市广电传统产业占其广播电视总收入的80%以上, 而数字广播、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和动漫、游戏出版产业占的总收入份额较少。[2]由于技术人才不足, 缺乏核心技术, 新媒体新业态也只能局限在产业低端上无序“蹦极”, 产生不了多大的经济效益。

二、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在创新上突破

自主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只有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推动广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城市广电发展质量和水平。

1. 以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台可立足自身实际, 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 大力推进技术设备改造, 进一步提升产业素质, 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 推动传统传播向先进传播转变, 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 单声道向立体声转变, 标清向高清转变, 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 专网传输向三网融合转变, 单媒体向多媒体融合转变。

2. 以创新战略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广电应以三网融合为契机, 瞄准现代科技和产业前沿,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抢占传播技术竞争制高点。应加大对创新基础要素投资, 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占广电总收入的比重。营造有利的创新环境, 激励创新和创业, 促进广电科技在信息网络新领域取得突破, 带动新传媒科技产业发展。当前的重点是, 推进广播电视系统的数字化升级改造, 加快数字电视、高清电视业务开发和内容生产制作, 把握视听新媒体技术和传统广电媒体与视听新媒体的融合技术, 全面增强广播电视的制作、传输、覆盖、传播能力。

3. 以资源整合打造各类品牌名牌。

品牌之路就是创新之路, 通过媒体管理者的意志与团队的共同努力, 将一系列的有形产品变成作用于公众心灵的无形资产。城市广电应千方百计地强化品牌意识, 科学进行资源整合, 做优做响自己的栏目品牌, 精耕细作广播电视各类主题和社会核心价值宣传。可充分运用各地文化特色和区位, 深入搞好地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创作, 力争生产一批反映地方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特色地方文化的优秀作品和节目;发挥广电品牌独特优势, 做足嫁接网络媒体的融合文章, 创造具有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新媒体。

4. 以开放合作实现产业持续升级。

媒体创新资源在开放的市场中有效配置, 才能加快提高媒体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城市广电应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姿态, 广泛利用社会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行政级别的经营和合作;进一步完善对外资源和资本的吸附机制, 促进引入创新要素更好地消化吸收再创新, 促进创新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相融合,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广电现实生产力, 促进创新转型发展并持续升级。

三、创新转型的四个着力点

一是推进媒体融合, 重在灵活互动。

城市广电推进媒体融合, 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灵活运用网络视频技术, 改造传统新闻制作方式和传播手段。比如由年轻播客担任主持人, 制作短小精干的新闻集锦, 方便移动用户的下载或在线观看。新闻编排适应新媒体视听的随意性和受众的多样性, 并根据播出时段的受众构成来调整资讯节目的内容和形态。充分发挥新媒体无疆界特点, 着力于节目形式创新, 策划与受众的互动环节, 吸引更多更持久的观众参与。在融合中张扬各媒体优势, 进行各具特点的内容研发, 不断提高融合媒体的综合能力, 延伸扩大广电信息传播平台。

二是打造市场主体, 重在优质强劲。

城市广电实现局台、政事分开后, 广播电视发展从路径依赖开始走向自主选择, 深化内部机制改革, 规范推进电台电视台合并。积极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推进股份制、公司制改造,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以市场化手段管理运作产业资源, 培育优质市场主体。争取吸附更多的社会资本, 做大做强自己。以城市为依托、以广电为载体、以资本为手段、以民生为根本, 建立符合发展规律的一系列市场化运作平台, 促进城市广电强劲持续发展。

三是拓展经营空间, 重在多维视野。

地方广电都在做区域化文章, 强化区域信息服务功能, 进行本土资源的深度开发。“节目生产+广告经营”的运作模式不再是惟一选择, 城市广电可充分发挥自身媒体优势, 开发运用各种新媒体, 打造多种媒体混合经营模式。如举行各种大型会展、文化演艺活动、数字动漫服务、城市文物管理、书画展览经营、户外大屏运作、文明设施建设、旅游休闲产业以及进入银行、公交、城建等具有持续成长性的高增长行业等等。通过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运作, 集聚社会各种资源, 挖掘潜在市场, 开辟更加广阔的经营空间, 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升产业层次,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广电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增强市场竞争力, 增强广电传播的竞争优势。

四是培养创新人才, 重在改善环境。

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谁拥有了创新人才, 谁就赢得了当下与未来。城市广电由于处于行业的基层, 人才的集聚历来存在较多的局限。城市广电应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大力弘扬“尊重个性、张扬特长、激励探索、提倡冒尖、鼓励合作、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坚持在职在岗人员的定期学习培训, 严格执行岗位资格考试考核制度, 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到省台、国家台以及国外媒体实习交流, 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合作开展人才的定向教育、培养和储备。积极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 特别是优秀创新领军人才, 用产业凝聚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激励人才, 不断改善人才结构, 为城市广电持续发展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注释

1[1]杨明品.优化跨区域合作推动广电产业协调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0-08.

2[2]广电蓝皮书.2009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第三章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发展状况.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发展研究中心.新华出版社.

城市自主创新 篇2

2、诚于心,敏于思,执于信,笃于行。

3、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4、秉承历史,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奋勇争先。

5、文明一小步,社会一大步。

6、人人都是文明使者,事事关系射阳形象。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明行动就在身边。

8、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9、诚于心,慎于思,敢于变,敏于行。

10、小手牵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

11、安全与文明携手,健康与美丽同行。

12、文明城市大家建,文明新事大家评,文明新人大家做。

13、承古开新,敢为人先,和合致远。

14、诚信,敢闯,求实,有为。

15、城市因你我而文明,生活因你我而精彩。

16、承古谋新,实干创新,德善有为,奉献图强。

17、您文明的每一步,是射阳创建的每一分。

18、举手投足见文明,一言一行讲道德。

19、实行严管重罚,提高城市品位。

城市自主创新 篇3

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唐山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保持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困难,探索发展新路十分紧迫。

一、唐山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

唐山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或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

唐山市目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唐山市的经济结构主要依赖于传统产业、尤其是资源依赖型产业。2006年基础能源、建材、钢材、装备制造和重化工五大产业基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8%。其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实现GDP2362亿元,人均GDP达到4235美元。二是经济持续增长势头强劲,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65亿元,增长20.3%,超过GDP的增长幅度。三是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整体形象明显改善。四是自主创新意识显著增强,尤其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创新动力明显增强。五是呈现出向创新拉动型增长转变的趋势,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开始起步。

二、唐山市技术创新阶段的判断

科技创新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即直接引进技术阶段、改进创新阶段和自主创新阶段。技术创新阶段的转变都有比较明显的指标。从经济性指标上看,第一阶段的人均GDP在300美元~2000美元之间;技术性指标通常用R&D经费投入强度来反映。当R&D经费投入强度小于1%时,处于第一阶段,达到1%~2%时处于第二阶段,大于2%时则进入第三阶段。唐山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人均GDP的角度考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R&D经费投入比例已超过1.4%。R&D经费投入90%以上来自企业自筹。从R&D经费强度、来源、使用结构来看,唐山市已经进入技术创新的第二个阶段,即技术改进阶段,企业已经成为R&D经费支出和使用的主体,并开始向第三阶段过度。

综上所述,唐山市正处在从直接引进技术阶段到引进创新技术阶段的转型期,直接引进技术虽然还占相当大比重,但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甚至在个别技术上的自我创新已经成为唐山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的研究已成为保持今后较长时期内可持续发展紧迫的战略课题。

三、唐山市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构建

1.构建唐山市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的原则、战略构想与目标。构建唐山市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的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国家导向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原则,充分考虑唐山市资源、区位、创新环境、产业状况等自身状况和特色;二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原则,技术创新应该成为唐山市区域创新的基石和核心;三是市场调节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原则,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事情,政府尽量不要过多介入;四是更好更快发展原则。唐山市在十一五仍然是高速增长期,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增长质量为突破口。

唐山市技术创新总体战略构想是:以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或者跟随型技术创新战略为主,原始自主创新战略为辅。在科技实力比较强的大型企业,实施引进改造创新和自主创新并重的战略模式,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实施模仿创新战略为主,以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创新为辅的发展战略。坚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贡献率作为现阶段推进区域自主创新的着力点,妥善处理经济与社会、基础与应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区域创新建设。

唐山市技术创新总体战略目标是: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继续打造科技服务、科技合作、科技创新基础、科技政策法规和科技人才支撑五个平台,提高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为科技进步提供动力支持。推进传统产业高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势农业工业化、科技合作外向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近期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具有唐山市优势和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人才体系;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加强,科技发展环境全面改善,全市科技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以及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远期目标是建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地,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2.唐山市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针对唐山市目前除少数大型企业具有较强实力,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具有相当的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绝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独立研究开发创新的条件和实力,唐山市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分析,技术创新应该选择以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或者跟随型技术创新战略为主,原始自主创新战略为辅;从技术创新来源方面来看,唐山市应该选择以引进技术与改造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为主;从技术创新主体活动自主性方面来看,应该选择以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为主;从唐山市企业创新的基础来看,大型企业以自主创新为主,中小企业以模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为主。

论自主创新与自主创新型企业 篇4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将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为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型企业自然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尽快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因此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然而,理论界关于自主创新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分歧。例如,有些学者将其定义为创新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独立研究开发;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创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进一步,关于自主创新认识的分歧又导致了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认识的模糊。为了推动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企业实践,本文将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型企业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一个多层多维的概念,本文只从企业层面考察自主创新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主要通过购买专利、引进成套设备等方式提高技术水平。由于需要向国外企业支付高额的技术使用费,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无法提高;由于缺乏技术标准制订的话语权,我国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十分不利。自主创新这一概念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显然,“自主”是对企业简单的技术引进行为的否定,是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强调。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经济过程中的行为。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包括技术知识生产和技术知识应用两个基本阶段。一些关于创新的经典定义都强调技术、产品、工艺、制度等与经济生产过程的第一次成功结合,却并不关注它们的来源和主体。而自主创新则要求企业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这正是自主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创新的不同,也正体现了自主创新的内涵。

由图1可见,如果企业既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也不参与技术知识的应用,自然也谈不上创新。如果企业只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而没有努力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去,这只是发明。如果企业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只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这就属于引进创新。只有企业既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又积极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时,才能称得上自主创新。

更进一步,根据企业在技术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将自主创新分为两类:独立自主创新和合作自主创新。前者是指企业独自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后者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和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将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对立。本文认为,简单的对立二者并不可取。如果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他人的创新成果,那至多属于创新扩散的过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如果企业在他人的创新成果基础上积极改进,添加了自主开发的技术知识,那就可以归入自主创新的范畴。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者“二次创新”。这种自主创新也正是日本和韩国企业创新中的重要模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同样是自主创新的模式之一。

三、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1.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企业本质上是使用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创造财富并从中获取利润的社会系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也有所不同。自主创新型企业就是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的企业。

现代企业的前身是手工作坊和工场。它们具有规模小、产量低等特点。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和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现代企业由此诞生。不断提高产量是此时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将此类企业称为生产型企业。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仅通过简单的扩大产量已无法维持企业的发展。通过科学管理进行集约化的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成为19世纪后半叶以来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管理型企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又对企业的财富创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由集约向自主创新转变,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图2)。

这三种企业类型的演进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过程,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扬弃。也就是说,自主创新型企业并不是对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全盘否定。相反,自主创新型企业必须以这两种企业类型为基础。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足够的生产规模,也不能有效的管理内部的运营活动,其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自主创新。因此,基本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内涵。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的出现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很多企业的基本生产和管理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建设自主创新型企业首先需要夯实基础,努力提升企业基本的生产和管理能力,不能好高骛远。

为了更加准确的区分自主创新型企业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不同,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2.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1)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意识是企业对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体现了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以自主创新为财富创造方式”的价值认同,以及愿意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的强烈愿望。

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它们看来,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方法,是企业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赖以生存的基石。技术和设备可以引进,而自主创新永远无法引进,只能在企业“干中学”的过程中产生。不创新和依赖技术引进的企业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2)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

自主创新行为外在表现为企业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而开展的各类活动。对于企业而言,首要的创新行为是应用技术知识。这是创新与发明相区别的关键。但是,自主创新行为不仅强调企业自觉主动的应用技术知识,更强调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

自主创新型企业与运营管理型企业或生产型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创新行为的持续性。完全没有从事过任何创新活动的企业只是少数。但大量的企业都只有少量的自主创新行为,仅推出过一两个创新产品。而在自主创新型企业中,自主创新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知道,自主创新是一场竞赛,不进则退。少量的创新虽然能给企业带来的暂时的利益,但它不能支持企业永远领先。只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才能使自主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同时,自主创新是一个学习积累技术能力的过程,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积累技术能力的基本手段。

(3)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前者是企业自主研发并实现价值的能力,后者是有效的组织、协调、激励创新行为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

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来说,它们总是能够敏锐的发现市场机会,根据这些机会形成创意,并逐步将这些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从中获取价值。而且,这一过程可以在企业内部不断复制。尽管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总是存在,但自主创新型企业创新成功的概率要高于一般的企业。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4)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自主创新型企业最容易观测到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自主创新绩效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创造的财富和价值。它最终可以通过利润、新产品销售收入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衡量。而专利、技术方案等技术知识是自主创新的中间产品。它们虽然不能完全代替财务指标来衡量自主创新绩效,但也无疑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上述四个基本特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基础。没有创新意识,也不会有持续积极的创新行为,更谈不上能力和成果。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自主创新意识的直接体现,是自主创新能力生成的根本过程,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绩效的必然环节。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决定自主创新绩效的根本因素。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

同时,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性还刻画了一个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径。如果企业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其创新行为不断增多,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会不断增加,又会进一步增强其创新意识。企业由此步入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轨道。反之,如果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活动随之减少,创新能力也会逐步退化,可以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越来越少,由此步入恶性的“锁定”阶段,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四、结语

走自主创新之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将技术知识应用于经济过程是自主创新的内涵所在。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根本。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培育自身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基本途径。

摘要:准确认识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基本概念对于企业实践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研究,本文得出,自主创新是企业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将技术知识应用到经济过程中的行为,自主创新型企业则是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的财富创造方式的企业,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是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型企业,技术知识生产

参考文献

[1]刘凤朝: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83~92

[2]李海燕 侯书文: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 河北学刊,2007,27(6):196~199

[3]李具恒:自主创新新解:“概念硬核”视角的集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43~49

[4]C.Freeman.创新[C].见: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二卷).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923-926

企业自主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 篇5

企业自主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

作者:宋建云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4期

摘 要: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知识产权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源动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是对知识产权的深化与拓展,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企业随着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的步伐。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保护 法律保护

做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的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企业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一、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知识产权

1.自主创新能力及其重要性

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出发,以自身力量为主体,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创新,促使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能力。

1.1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

1.2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

1.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是企业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1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把自主创新作为关系企业兴衰的大事来抓。没有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企业自主创新就成为空谈。

2.2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前者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后者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

2.3机制的支撑和保障。要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机制,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以获取有利的智力支撑,加大自己核心技术的占有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探索市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4人才是企业的生命,企业要优化人才结构,爱护人才,留住人才,尽可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机会以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组织和智力保证。

3.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是指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自主知识产权是与使用他人知识产权相对应的概念,指产品生产者对产品中包含的核心技术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其中主要是专利权,也包含部分的著作权和商标权。作为观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产物,自主知识产权是对知识产权的深化与拓展。

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面临严峻挑战

1.国外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竞争中国市场,我国自主创新面临严峻挑战。

1.1跨国公司跑马圈地,大量申请中国专利,注册商标;

1.2中国产品卡在专利上,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而且国外专利保护维持时间长;

1.3大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最终可能导致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

1.4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致使许多自主知识产权不应有流失;

2.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大幅度增加

近年来的涉外专利纠纷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越来越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已提出了针对中国的337条款调查,已经启动的111个调查中有42个涉及中国内地和香港;二是规模越来越大。国外企业或组织索要的专利费用和赔偿额越来越多,动辄数以亿计;三是范围越来越广。从打火机、拉链、书写笔等传统产业到生物制药、数码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纠纷涉及的产业和部门越来越多。

3.我国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极少

事实表明,核心技术加知识产权等于高额利润。Intel公司拥有电脑核心CPU的设计制造技术,其税后利润为20%。微软公司掌握PC机的操作系统技术,税后利润为40%。我国国内年产百万台电脑的企业,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利润仅为2%。

4.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数量过少

有些企业在这方面成绩突出,值得学习。如深圳华为公司的研发人员就占到员工总数的46%,是国内申请发明专利最多的企业,累计申请国内专利数千件,国外专利400余件,申请国内外商标注册6600余件。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年科研投入上亿元,拥有重大核心技术10项,申请专利113项,包括多项国外专利,产品行销全球各著名港口。山东省青岛市是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最好的城市之一,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

三、做好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自主知识产权对于企业而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保护自主知识产权至关重要。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1.充分认识自主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对自主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积极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3.企业是搞好自主知识产权工作的关键。要积极进行企业开发和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要花大力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4.切实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自主创新。

5.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要做到以人为本,重视与加强对科技人力资源及智力知识资本的法律保护,使自主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真正成为体现人本主义法律关怀的权利保障法和行为激励法。

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是为了更好地鼓励发明创造,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从事创新发明的个人和企业的投入得不到回报,将影响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企业拥有了核心技术,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四、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法制化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众多高新科技及其产业化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问题构成了法律科学面临的全新课题。因此,法律创设了知识产权制度。近年来,中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从立法到加强执法,解决了法律保护问题,取得了

一定成绩,加强了打击盗版的力度。在知识经济法制的新框架体系中寻求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不仅要求企业正确认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作用及其与知识产权之间的相互关系,更要求企业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制度以及现代法治的精神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企业应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为民族科技产业的振兴开创出一片知识经济新天地,为创建自主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添砖加瓦,为中国未来知识经济法制新体系的培育奠定开拓、创新、求实、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创新文化引领攀钢自主创新 篇6

塑魂

——着力彰显创新的价值追求

“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攀钢精神 的基本内核是创新精神、突出表现为艰苦朴素、勤俭自强、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勇挑重担、敬业奉献、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奋斗精神;视昨天为零,与时俱进、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创新意志;干实事、求实效、增实力、创实业、真抓实干、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开拓进取的创新品格。

攀钢历届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对攀钢改革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旗帜鲜明地指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共同构成攀钢核心竞争力”;明确要求,“各子(分)公司、厂矿单位领导必须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创新,不抓管理是失职,不抓创新是不称职”;始终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攀钢改革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提高攀钢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企业共生英雄的创新行为对全体员工的示范导向作用。从1996年开始,攀钢坚持每三年进行一次“攀钢英杰”的评选,每次评选6~10人。攀钢英杰是攀钢各条战线勇于创新的典型和模范,是攀钢精神的人格化代表、攀钢价值理念的“代言人”。英杰产生后,随之开展的“英杰讲、讲英杰”主题系列活动,在全公司掀起了学习宣传攀钢英杰的热潮。2003年以来,攀钢先后树立和大力宣传了“技改闯将”孙善武、钒钛专家陈厚生、钒氮合金主研人孙朝晖等一大批时代楷模,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职工崇尚创新、参与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充分挖掘和广泛宣传反映创新价值理念的典型故事,让创新理念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可亲可信。1995年,攀钢编撰了《国魂托起的钢城》,系统阐述了攀枝花开发建设的艰苦历程和攀钢精神的孕育过程,突出了创新精神在攀钢的体现;1997年和2005年,在攀钢二期和三期工程结束之际,攀钢编辑出版了《裂谷丰碑》和《梦想在裂谷中腾飞》,热情讴歌了攀钢人在工程建设中践行创新理念的动人故事;2003年,攀钢开展了征集攀钢人故事和攀钢人格言活动,出版发行了《攀钢人故事》;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攀钢连续三年编撰出版了《攀钢文化台历》,让攀钢职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强化对创新理念的认知和认同,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攀钢全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

强基

——大力构筑创新体制和机制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攀钢注重将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努力实现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的固化于制,并渗透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用制度体现创新理念、用制度强化创新意识、用制度规范创新行为。

建立独具攀钢特色的创新模式。攀钢按照资源配置系统优化的原则,整合资源配置,理顺管理关系,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公司级科技攻关队、厂矿技术工作队三个层次抓创新的模式。其中,技术中心负责研究公司重大战略问题,密切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重点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科技攻关队负责应用研究,重点抓科技成果转化和现场服务指导;厂矿技术工作队主要为本单位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提供服务,实施“短、平、快”项目,快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通过三级抓创新模式,把企业中长远战略发展规划与短期重点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各个层次、各类人才的特点和作用,为创新搭建了较好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攀钢的自主创新,增强了攀钢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攀钢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从制度上充分保证创新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实现了创新效益最大化。首先,保证经费投入的支持力度和投入效果,坚持做到每年对自主研发费用的投入不低于上年度销售收入的1%。一方面积极研究利用国家鼓励技术开发投入所给予的财政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强与国际、国内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争取国家基金、政府项目及其他政策支持,同时积极寻求其它引资渠道,推动了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做到开发一批、储备一批、推广一批。其次,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引进并完善实验室条件和中间试验手段,建成了连铸模拟试验、高炉还原过程模拟试验、钛白研究等20余个实验室,与长虹共同组建了产品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整合兼并重组企业科技力量,设立攀钢技术中心分部等等,从整体提升了攀钢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优势。

利用各方面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攀钢始终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推动和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解决攀钢重大综合性生产技术难题,实现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首先,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钢铁研究总院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在新型钒钛钢种、钒功能材料和氯化法钛白等相关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其次,加快关键技术引进步伐,解决钒钛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推动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化人

——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

攀钢始终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和激励,坚持做到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事业生活中关爱人才,极大地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潜力,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富于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适应攀钢建设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截至2005年底,攀钢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7 767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专家22人、省级专家15人、市级专家63人。

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攀钢坚持以提高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为核心,把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人才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坚持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不断壮大了攀钢创新型人才队伍。攀钢出台带薪脱产学习等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广大职工参与继续教育的制度和政策,鼓励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倡职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坚持每年选送一批优秀人才进入国内知名院校深造,加快知识更新速度,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攀钢二期、三期工程引进国外装备和技术的过程中,攀钢坚持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外企业实地学习,组织自己的专家与外国专家一道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坚持不懈地抓好人才和智力引进。针对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吸引人才难度较大的现状,攀钢积极调整人才工作思路,坚持人才引进与智力引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灵活的政策,吸引企业紧缺的各类人才为攀钢所用。第一,建立多种形式的引人渠道,千方百计地改善引进人才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挥才能的空间和舞台。2006年,攀钢引进了全国重点高校重点专业的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400余名。第二,建立灵活多样的引智渠道。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利用技术咨询、短期工作、课题合作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人才和智力为攀钢工作。第三,采取在大城市建立攀钢技术中心分部、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办所等多种途径,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第四,设立了攀钢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博士进行专项技术研究,吸纳企业急需的和关键技术应用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到攀钢工作,为攀钢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奉献聪明才智。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首先,坚持把为人才提供事业平台放在第一位,建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近年来,攀钢实行了重大项目对内对外招投标和项目负责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拔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实行择优上岗。其次,改进和完善分配办法,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加大对有突出贡献员工的奖励力度,对在关键、核心工艺技术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在2005年攀钢科技大会上,公司对钒氮合金项目给予的奖励达到80万元,给予个人的一次性最高奖励达到10万元。从1997年起,攀钢每三年进行一次技术带头人、青年拔尖人才和技能拔尖人才的评选,2006年表彰技术带头人146名,每人每月享受1 000元津贴;青年拔尖人才440人,每人每月享受600元津贴;技能拔尖人才453人,每人每月享受600元津贴。再次,实施形式多样的社会价值激励。坚持对贡献突出的各类人才授予攀钢英杰和攀钢标兵等荣誉称号,推荐各类优秀人才成为全国、省、市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国家、部省级劳动模范等,给予优秀人才突出的社会地位和各种荣誉。

创牌

——强力打造攀钢品牌

长期以来,攀鋼高度重视全员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的激励、培育和引导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了全体员工参与创新、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创新合力,结出了自主创新的累累硕果。

持续技术创新奠定了攀钢国内钢轨领先地位

攀钢开发的PD3、PG4钢轨在我国重载铁路干线上运行,综合性能超过日本、法国生产的世界名牌钢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余热热处理钢轨技术全球独创,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成功运行的生产线;主要铺设攀钢钢轨的中国第一条时速200公里准高速铁路秦皇岛—沈阳于2001年通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高速钢轨的历史。2005年,攀钢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时速350公里的100米长尺高速钢轨已发往海南、陕西试用试铺,效果良好。铁道部领导认为:攀钢是国内目前唯一真正能生产高速铁路钢轨的企业;2006年7月,青藏铁路顺利通车,攀钢钢轨占总供货量的70%,进一步树立了攀钢钢轨的品牌形象。目前,攀钢能按世界上最先进的标准生产各种钢轨,国内钢轨主要技术标准均由攀钢负责起草,攀钢重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我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依靠自主创新,攀钢成为世界实力最强的产钒企业

攀钢充分利用钒钛共生矿资源,在国外严密封锁的条件下,历经雾化提钒、转炉提钒、钒氧化物及钒合金的自主开发,钒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攀钢钒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0%。尤其是钒氮合金的研发成功,打破了美国人20多年全球独家垄断,而且在技术上超过美国公司。2005年美国战略矿物公司总裁的高级技术顾问来到攀钢,面对现实,终于不得不承认“攀钢的技术更先进”,“中国人了不起”。目前,攀钢自主开发的提钒及钒产品技术被国际同行公认为世界领先,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外企业纷纷要求转让技术。最近,攀钢已和新西兰钢铁公司达成协议,为该公司改进提钒工艺提供技术支持。中国钒产业已成为我国目前为数不多主要依靠自主创新、从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依靠组合创新,攀钢已成为中国钛产业的领军企业

经过十几年持续努力,攀钢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从选铁尾矿中选出钛精矿,并不断突破国际上细粒级选矿的禁区,扩大利用规模,2005年钛精矿年产量已达25.5万吨,大大缓解了国内钛资源短缺的瓶颈;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长期被少数跨国公司封锁垄断,攀钢打破垄断,掌握了氯化法钛白核心技术——氧化器技术,为我国建设大型氯化法钛白生产线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引进关键技术并消化、吸收和开展自主创新,独创出专用型高档造纸钛白、化纤钛白的常压水解技术;掌握了纳米钛白制备和应用技术,钛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依靠自主创新,攀钢取得了明显的科研技术优势

自建成投产以来,攀钢获科技进步奖项目数居行业内各企业之首,共取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2 291项,其中部、省级成果232项,厅、市级成果226项。共有1 426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奖励,其中,“钒氮合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等4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新技术”、“转炉提钒工艺的开发与优化”等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申请专利495项,获专利权301项,其中获美国专利3项。

2006年6月,攀钢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央企业之一,被中宣部确定为自主创新的典型单位,接受了中央媒体的集中采访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2006年7月,攀钢跻身于全国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

城市自主创新 篇7

1 研究综述

尽管“探索式自主创新”、“利用式自主创新”是新的概念,但仍能从先前学者所提的“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相关文献中搜索到可能与本文有关联的内容。

海外方面,March(1991)认为探索式创新是一种幅度较大的创新行为,旨在挖掘新的发展路径;利用式创新是一种幅度较小的创新行为,旨在对现状进行微调。Benner、Tushman(2002)以及Jansen、Van Den Bosch和Volberda(2006)认为探索式创新倾向于创造与获取新知识以脱离企业当前的知识基础,他们将利用式创新看作是企业基于现有知识进行有关的整合、改进、强化。Crossan、Lane与White(1999)发现企业确实存在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且二者皆有效促进企业朝良好方面发展。不过学者对该领域的讨论也有分歧。Jay、Ebben、Alec(2005),Smith、Gupta、Shalley(2006)以及J.M.、Raisch、Birkinshaw(2008)的研究表明两种创新虽具有双元结构但并不相容,甚至可能与企业承袭的理念模式和组织运营程序背道而驰。Hamel与Prahalad(1994)表示过度进行探索式创新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吸收与利用创新成果,从而产生创新困境效应。

国内方面,吴琼(2012)补充认为企业可能受到生命周期的影响,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进行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将有不同表现。林秋月、王文平、王娇俐(2010)的研究表明,探索式创新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易使企业不爱跟外部交流与切磋,以致探索式创新的可分解能力不足。利用式创新的可分解能力较强,企业之间有灵活的交流方式,但这可能导致企业惰于在市场上搜索新的伙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的创新潜力。曾德明、张丹丹、文金艳(2015)认同企业开发新市场不得不脱离或超越现有的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更新自身的知识库,正基于此,企业需要运用外部异质性的创新资源来补充企业内部的已有资源,必要时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拥有不同技术背景的组织相互合作。

2 新概念的提出

笔者经过研究典型的创新案例,发现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可将自主创新分为“探索式自主创新”和“利用式自主创新”。前者是指通过获取全新知识、超越现有知识而实现技术突破、新市场开拓、综合性知识集成的活动。后者是指通过对现有知识进行提炼、强化与整合而实现技术改进与完善、已有市场的渗透、集中于某一环节的知识集成创新的活动。

细分概念有以下原因:一是组织资源有局限性。很多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可能不具备同时进行两种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企业可能只需满足其中一种方式的自主创新便可实现创新目标。二是组织经营有择优性。若企业不细分自主创新,便可能混淆两种自主创新各自所需的资源,从而导致资源与创新不相匹配。三是通过细分概念有助于明晰两个子概念的关系,为学术界在创新道路上提供新的探索点和思路。

3 理论与假设

尽管本文新概念属首次提出,但依然可借鉴与之相近的“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有关研究。Auh,Menguc发现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效果、效率指标几乎同时显示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Menguc,Auh利用综合绩效指标进一步确定了这两类创新对企业的整体绩效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李忆与司有和(2008)发现企业的保守态度会影响区分效率与效果、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的精确性,所以鉴于相近的研究做法,笔者也只能概括性地计算出企业的整体绩效。另外,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都是以创新行为来体现的,因此此处自主创新对企业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探索式自主创新行为与利用式自主创新行为来研究。综上,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H1:自主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H2:探索式自主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H3:利用式自主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4 变量设计与检验

本研究涉及“探索式自主创新行为”、“利用式自主创新行为”、“企业绩效”三种变量,且由于问卷多为主观回答,所以本文最终决定利用Likert五点式主观量表来测试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之间的关系。

以前文所提出的概念为基础设计探索式自主创新行为与利用式自主创新行为所包含的变量内容如表1所示。另据Atuahene-Gima(1995)的结论可知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应包含“市场绩效”与“项目绩效”。前者指企业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以及盈利能力等短期内财务指标。后者指企业新产品的成本控制效能,以及是否能为公司开辟新市场创造机会。此外,本文结合Malik&M.Kotabe(2009)的测量方法,注重新产品技术对新产品创新、现有产品的改进、销售、利润增长和市场份额的影响,故本研究最终确定量表采用如表2所示条目。

本研究发放200份,祛除明显不符合要求作答的无效问卷,最终以39%的有效回收率获得78份问卷。非回应偏差分析结果显示调研企业中非回应偏差问题尚在可容忍范围内。使用SPSS19.0对问卷进行效度与信度分析,结果显示自主创新行为问卷确可包含“探索式自主创新行为”和“利用式自主创新行为”两个维度。再结合回归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探索式自主创新行为与利用式自主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到底有何种影响。相关数据见表3与表4。

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显示,自主创新行为的标准回归系数超过0.7,达到显著,即自主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H1得到验证。相关性分析中主要相关系数都在0.7左右,结果表明:探索式自主创新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H2得到验证;利用式自主创新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H3得到验证。

5 结果与讨论

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所采集的78家企业的样本数据最终成功检验了探索式自主创新、利用式自主创新与企业发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最后所得出的测试结果与Atuahene-Gima&Murray(2007)的研究相一致,也与本文先前的模型预期相吻合,即探索式自主创新行为、利用式自主创新行为与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果进一步表明企业应当根据自身需求来合理配置资源,选择进行两类的创新活动,这样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就会得到相应提升。

针对以上结果,从政府角度出发,建设绿色信贷通道、提供税收优惠能够激发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探索式自主创新的自信心。从企业角度来看,提高自身市场地位能力、优化组织结构、建设共享平台可以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更方便的利用式自主创新。

摘要:首次将自主创新行为细分为探索式自主创新行为与利用式自主创新行为,并通过研究这两种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来了解自主创新行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经过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后,最终得出自主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且探索式、利用式自主创新分别对绩效也有同样的正向效果。

关键词:探索式自主创新行为,利用式自主创新行为,高新技术企业

参考文献

[1]Vaccaro.I.G,Jansen.J.J.P,Van Den Bosch.A.J,et al.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Leadership:The Moderating Roal of Organizational Siz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2,49(1):28-51.

[2]Lavie.D,Stettner.U,Tushman.M.L,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within and across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0,4(1):109-155.

[3]吴琼.探索式、利用式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研究——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M].南京:南京大学,2012.

城市自主创新 篇8

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 而“自主创新 (Independent Innovation) ”则是我国特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1999年9月18日, 江泽民在《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是我们真正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石。惟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才能将祖国的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同时, 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遇, 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外国关键技术, 把自主创新与必要引进有机结合起来。”我国才真正认识到,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制约。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缘由是, 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上, 过度依赖模仿创新。因此, 一定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新路子。

(一) 自主创新的概念

自主创新战略是指以自主创新为基本目标的创新战略。自主创新表征一国的创新特征, 指一国不依赖外部的技术引进, 而依靠本国自身力量独立开发新技术, 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自主创新”在某些情况下又被用来和技术引进相对, 指要摆脱技术引进方式下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企业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 攻破技术难关, 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驱动创新的后续环节, 完成技术的商品化, 获取商业利润, 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

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因此它还应包括加快发展科技生产力的能力, 自觉革新科技创新组织体制的能力, 领导科技创新的能力,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能力, 以及有效吸纳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国家 (区域) 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依靠自身 (或主要依靠自身) 的力量实现科技突破, 进而支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 并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本领和能量。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归根到底是产业的创新能力, 而产业的创新能力归根到底是企业的创新能力。所以, 自主创新能力的分析与建设, 应遵循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产业为主线、以国家 (区域) 为原则。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对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运用, 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培育自有品牌, 从而掌握或影响价值分配过程的基本素质。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 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 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因而, 自主创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引进、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上进行, 是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三个层面上创新能力此消彼涨的演化过程。

由图1-1我们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自主创新模式的过程特征。

坚持自主创新, 一是要加强原始性创新, 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加强集成创新, 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的融合汇聚,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 我们应当从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二) 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特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就是要增加原始创新能力, 加强集成创新能力, 提高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能力。作为自主创新的组成部分,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互相作用, 互相促进。

1、原始创新

(1) 原始创新的概念。

原始创新意味在研究开发方面, 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做出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 从而推出创新成果, 是人们创新活动形成的创新价值链的源头。它与一般性创新的根本区别在于, 原始性创新必须是对原有知识体系的重大突破, 起到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2) 原始性创新的内涵。

原始性创新是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或首次做出重大发现。原始性创新的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是突破性的, 其结果是推动常规学科的“范式”变革, 或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新的研究领域、或开创新的学科。这样的创新大致集中在四个领域: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高技术领域内的根本性创新;重大工程项目的自主设计与完成;管理领域内重大变革和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新成就。

(3) 原始性创新的特征。

基础科学是原始性创新的源泉, 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基本规律认识的总和, 基础科学问题主要来源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基础研究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超前性, 基础研究的价值往往难以在短时期内为人们所认识, 但每一项重大突破, 都将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 对今后高技术产业的形成,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厚积薄发, 基础科学的进展具有不可预测性, 需要经过长时期研究积累后才能取得重大成果。

2、集成创新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单项技术的突破, 而且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群的整体突进和相关技术的集成, 集成创新己成为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形式, 推进自主创新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和趋势。

集成创新是创新行为主体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 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 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 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这个定义突出了集成创新的自主创新性, 即集成创新和原始性创新一样都是创新行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过程, 都具有创新行为主体的主动意识和行动。

3、引进、吸收再创新

要提高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模仿创新, 即反向工程 (reverse engineering) , 在对外来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自主创新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 我们应当从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4、自主创新的特征

(1) 技术突破的内生性。

自主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 是国家或企业依靠自身力量, 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 这是自主创新的本质持点, 也是自主创新战略与其他创新战略的本质区别。需要指出的是, 要完成一项技术创新, 所需要的专门技术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有关键性核心技术, 也有辅助件外围技术, 复杂的创新更是如此。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要独立研究开发其中的所有技术, 只要企业或研究机构独立开发了其中的关键性核心技术, 打通了创新中最困难的技术环节, 独自掌握了核心技术原理即可, 辅助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既可自己进行, 也可委托其他企业和组织进行, 或通过技术购买解决。

(2) 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

率先性虽然不是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 但却是自主创新努力追求的目标。在同一市场中, 非率先性的自主创新是没有意义的, 自主创新企业必须将技术上的率先性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才可望获得成功。技术上的率先性必然要求和带动市场开发方面的率先性。技术开发的成果只有尽快商品化, 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因此, 自主创新企业还应将市场领先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 以防止跟随者抢占市场和技术开发的成果。

(3) 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

知识相能力支持是创新成功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 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创新的每一个环节, 都需要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的支持。自主创新不仅技术突破是内生的, 且创新的后续过程也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推进的。在自主创新过程中, 除了一些辅助性工作或配件通过委托加工或转包生产让其他企业承包外, 技术创新的主体工作及主要过程都是通过企业自身知识与能力支持实现的。

(三) 自主创新运行过程

1、基于研究与发展的自主创新过程

不同类型的自主创新有不同的模式, 以研究与发展为基础的原始创新过程模式的基本形态如下:

研究 (基础/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生产工程 (设计与工艺) →试制试销→批量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

这是一种自主开发的技术创新模式, 主要用于全新创新、重大的突破型技术创新。它需要有很大的资源投入, 较大的研究与发展资金和研究与发展力量投入。运用这种模式, 必须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 特别是研究与发展的力量, 并具有较多的技术积累。

2、基于技术集成的自主创新过程

“集成创新”中的“集成”, 是与知识创新全过程匹配的“集成”, 同时也是通过体制创新使参与知识创新的各要素能集合为一个利益主体的“集成”, 本质上是创新要素的交叉和融合。集成首先是对不同创新要素的主体的集成, 通过集成平台, 提供一种组织方式以及环境安排, 包括硬件环境, 也包括软件环境。集成创新平台的形成了组织的核心能力, 包括系统整合能力和在某一领域进行研究开发的能力。

集成创新从技术应用的市场需求出发, 形成产品概念, 以开放的产品建构来选择和整合各种技术, 开发出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如图1-2所示)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就是主动根据本土市场需求结构的特点来定义产品的性能特性, 摆脱对外国产品设计和技术方案的盲从, 选择相应的技术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集成创新通过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 可以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3、基于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过程

引进、吸收再创新过程反映了一个反向的技术能力积累过程。它遵循这样一个进化过程:掌握运行技术——掌握生产技术和原理——掌握设计技术——掌握设计原理 (形成自主研究与发展能力) ——开发改进型产品和工艺。联系我国的实际, 突破传统购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封闭式线性观点和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束缚, 关注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动态性, 根据自身能力及引进技术所处的阶段和水平, 适时地进行功态的技术引进, 并加强与自主研究与发展的结合。

以引进消化为基础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模式, 适用于技术力量尤其是研究发展力量不足、可用于研究与发展的资金不足的情况。可在有限资金和技术力量条件下尽快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在较短期限内通过引进消化与吸收, 积累技术能力、提高研究与发展水平, 以便在不久的将来, 迎头赶上发挥后发优势。一般来说, 发展中国家大多采取这种二次创新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表1-1表示了引进、吸收再创新动态模式的特点, 在模仿阶段、消化吸收阶段和改进创新阶段各有不同。

二、国家 (区域) 创新体系与自主创新体系的联系

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 都在不同程度上把建立和加强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创新体系 (lnnovational System of S&T) , 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

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下, 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及机构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科技创新的网络系统, 是国家 (地区) 创新体系的重要内涵。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 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地发展, 任何一个部分的薄弱都将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如果把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 区域创新体系则是一个子系统。而要解决当前我国科技、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主要是科技经济脱节、科技产出落后和对外技术依赖等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 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已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创新体系的研究是将系统理论与创新理论相结合, 研究特定时空范围内的创新问题, 通过创新求得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和快速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自主创新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一) 国家创新体系

1、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国家创新体系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 由一个国家的社会机构组成的网络, 可分为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所有这些环节都围绕着国家目标进行, 其目的都是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创新过程中, 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都是以企业为核心的。适合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 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需要。而理论上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正确理解, 实践上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准确把握, 是建设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前提。

2、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国家创新体系其中, 知识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 其核心部分是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技术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 其核心部分是企业;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指高等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知识应用系统的主体是社会和企业, 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国家创新体系的四个子系统, 各有侧重, 相互交叉, 互相支持, 构成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 如表1-2所示。从国家创新体系组成与功能的关系看, 技术创新体系的功能只涉及技术创新和知识的应用。

3、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

国家创新体系强调研究开发成果的生产、扩散和使用各个环节有机结合, 强调系统的有效性和最终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因此, 它应具有以下特性:

(1) 国家创新体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效果, 这是检验创新体系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

(2) 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产业的全球化和企业的生产、研究以及其他活动的国际化, 意味着知识流动愈加国际化。国家创新体系要更加开放。人员及其所掌握的知识的流动是创新体系中的一种十分关键的流动。

(3)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系统各组成部门间必须保持协调发展和相互匹配。因此, 创新是各种行为者与机构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企业。

(4)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必须根据本国的发展特点以及实际的发展阶段, 不断调整有关创新的政策、措施。因此, 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它决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和系统。

(二) 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理论产生以后, 一些学者探讨了一定地理空间内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问题。应当说, 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原则上也大致适用于区域创新体系。

1、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

区域创新体系为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 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和转化。区域创新体系将比国家创新体系呈现更多的特色制度安排、更强的产业、技术专业化, 且企业的创新性也更明显。由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创新制约因素, 如不同的价值观念、制度框架、消费习惯、产业等因素, 造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不同, 这些因素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核, 也是地区经济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

(1) 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

作为一种地域系统, 区域创新体系能够从地区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 从而有效地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 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系统, 包容较多的创新要素和主体, 能形成较完整的创新体, 从而为长链创新 (即从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到成果商品化应用) 打下了基础, 也为区域经济的技术创新创造了条件。

(3)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体系内各创新主体的互动, 持续地产生激励创新的动力, 形成连锁反应机制, 加快创新扩散, 推动创新从企业创新扩散到产业创新, 从单个产业创新扩散到产业簇群创新, 从而推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3、区域创新体系的特征

(1) 区域性特征。

区域性是区域创新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 由于受区域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与水平的制约, 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素各具特色, 其创新活动必然在起点、内容和实现的路径上有所不同, 而由于创新能力的差异, 也导致不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率有很大差异。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其形成、建设与运行必须立足于区域的基本经济与社会条件, 与区域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目标相适应, 并为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服务。

(2) 动态性特征。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创新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下的, 而其中的创新资源要素如人力、知识、信息等也在不断的更新中, 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建设与运行, 其本质即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

(3) 系统性特征。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 具有开放式系统的一般性特征。任何一个区域创新体系中, 都存在着企业、科研机构与政府等系统要素。同时,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联系, 其组织规则与联系形式构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区域创新体系总是在一定的制度、法律、政策、市场、社会文化、教育以及国际环境等环境变量的约束下运行的, 客观环境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甚至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和支配性的影响。同时,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也会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 促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三) 自主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

既然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是复杂的社会过程, 那么,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显然既包涵了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般涵义, 又有着超越于一般国家 (区域) 创新体系的独特涵义, 而这种独特涵义主要来自“自主”二字, 即应包括“谁是自主的主体?”、“如何自主?”和“自主程度?”三方面的涵义。首先, 关于“谁是自主的主体?”的理解。自主的主体应该特别指定为中国公民 (自然人) 或内资企业, 即从资本结构看, 在原始资本的构成中, 外资不占主导地位的法人或法人单位。其次, 关于“如何自主?”理解。所谓“如何自主?”包括两方面, 即一方面, 包括自主主体主导的创新活动并由此而产生的创新成果, 另一方面, 包括自主主体投资购买的其他国家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的创新成果, 并能不受相关创新成果原权利人的影响, 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最后, 关于“自主程度?”的理解。“自主程度?”问题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创新成果主要依靠自身实力获取还是依赖国外供应。国际比较研究表明,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科学技术特别是本国科学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 如下表所示。在一国处于工业化前阶段时, 其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不足1%, 一般处于技术引进、仿制为主的阶段;在一国处于工业化第一阶段时, 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往往超过2% (且不超过) , 此时则进入以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而在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或工业化后阶段时, 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2%, 此时, 一般进入以创新技术为主的阶段。2006年, 重庆市主城九区人均GDP达到3156美元, 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 因而创新技术阶段以创造技术为主, 自主创新进入原始创新为主的阶段。

此外, 当今世界的技术发展和生产方式正逐步向模块化技术和模块化生产方式转变, 模块化技术和模块化生产方式下的创新方式也更加丰富, 即不仅包括对模块核心技术的改变而引起的突变性创新, 而且包括通过对模块组合方式的改变所引发的结构性创新。这给后进国家带来了无限机遇。对于我国这个发展中大国, 就可以通过“采取多种可能方式, 从多个不同来源, 将不同技术集成, 最终形成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创新产品”的方式进行集成创新。因此, 自主创新的程度应涵盖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创新。

因而, 自主创新体系是国家 (区域) 创新体系从自主创新角度进行的测度, 是从国家创新体系延伸出来的概念体系。自主创新体系是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 以我为主发展与整合创新资源, 进行创新活动, 提高创新能力的科技战略方针的国家 (区域) 创新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就是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及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基础上, 构建政府、国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 充分互动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

三、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及功能

界定了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的概念, 进而推进重庆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必须明确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和运行机制, 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创新主体在重庆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一) 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

自主创新包括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三类创新方式, 因而, 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是三个层面上的动态体系, 是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三个层面上进行创新能力提高的此消彼涨的演化过程, 从目前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居多, 原始创新很少阶段, 发展到原始创新居多的阶段, 就是重庆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历程。

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是协调互动的创新体系。自主创新体系涉及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各级政府, 是多主体、多目标、多层次的体系功能建构。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 产学研互动, 建立起政府、市场及其他创新主体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各种创新力量和资源紧密相关、相互促进, 激励创新的政策系统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 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的要素

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包括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 军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服务体系和科技基础平台共享体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法规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框架如表2-2所示。

1、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型开发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依托, 以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创新相结合, 重点推进技术创新。企业是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 包括的含义是企业是先进科技成果的主要应用者, 自主创新的主要投入者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吸纳者, 新技术的主要创造者和知识产权的主要拥有者, 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引领者和先进管理模式的开拓者。

2、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体系研究型高校、部分重点院所为依托, 以知识发现和技术原创为目的, 以高水平论文和发明专利为形式, 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知识基础, 为国家高新自主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创新平台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知识创新体系要以人为本, 建立和完善培养、发现和充分发挥优秀科学创新人才作用的新机制, 进一步创造有利于自由探索、潜心研究、百家争鸣、提携新秀、宽松和谐的科学创新的优良环境和人才辈出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3、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配合、集成创新的军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军民结合的创新体系以军队科研机构, 军工企业为依托, 通过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基础有机结合, 实现军民高新技术双向顺畅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防科技和国民经济发展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4、创新服务体系。

创新服务体系以各类营利和非营利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机构为载体, 通过传播、推广新技术、新知识, 沟通官产学研之间的联系,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形成完善的、社会化的中介服务网络, 使各创新主体紧密联系, 形成创新合力。创新服务主体要打破部门所有的壁垒, 减少重复建设, 建立科技基础平台和公共信息、公共数据的共享共用制度, 提高科技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法规体系。

政策法规体系的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完善的激励创新的政策和法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府要确立新时期重庆市科技发展基本方略的法律地位, 推动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的法律化;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支持自主技术标准的形成;完善产业技术政策,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 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完善创新激励政策, 包括税收扶持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等。此外, 还要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增强区域竞争实力。

(三) 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的功能

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配置创新资源, 协调创新活动。具体地讲, 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具有创新资源 (包括人力、财力、信息资源等) 的配置功能、创新制度与政策体系建设功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和创新活动的执行功能。

1、创新活动的执行。

以企业为主体, 从事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采取由政府出面组织重大创新计划和项目、组织产学研合作、推广创新成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多种形式, 促进创新活动。

2、创新资源配置。

科技自主创新主要是在自主创新的立项、技术路线和技术内容的确定以及成果所有所用方面的自主, 只要创新主体能够为我所用和对我有为即可。重庆市人口众多, 城乡、区县、行业的差别较大而且会长期存在。这些既对科技自主创新提出了挑战, 也是进行科技自主创新的机遇, 为发挥比较优势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提供了机会。

3、创新政策与制度建设。

自主创新体系应为全社会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具体的工作包括政策和法律的制定、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和公众的利益、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等。

4、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

自主创新体系应能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这些条件是创新活动必需而不可能由企业自行解决的基本条件, 包括科技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情报信息基础设施等。

四、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定位

构建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 关键是要结合重庆市的创新实际, 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在构建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过程中, 政府主要做好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相互协调;企业主要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形成完善的技术引进、创新与转移机制;大学及科研院所主要发挥自身资源、技术、人才、科研、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及科技创新服务。这样, 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自主创新体系就会形成, 就能为重庆市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 促进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

自主创新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只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才能使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企业将在自主创新中扮演先锋和主体角色, 是整个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

1、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含义

自主创新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创新, 科学创新相对于R&D中的基础研究, 一般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进行;而自主的技术创新, 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可以利用的创新技术, 一般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研发。

企业自主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 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 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企业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独立研究开发企业的所有技术, 只要企业独立开发了主业的关键核心技术, 独自掌握了核心技术原理即可, 辅助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既可由自己进行, 也可与其他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委托开发, 或者通过技术购买解决。对于复杂的高技术产品或者技术集成度高的产品, 某些关键性技术也可以在企业主导下采取合作创新或引进创新方式进行。

2、企业自主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在创新目的上, 技术创新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获得创新收益, 侧重于从短期甚至是即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而自主创新不仅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市场上取得率先者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为了培育和形成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侧重于从长期可持续性创新出发, 统筹谋划企业的长期、中期、短期的技术创新活动。

在创新条件上,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 属于哪种行业, 企业素质如何, 都可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而企业自主创新对企业自身的条件要求较高, 它不是一个泛化的概念, 而是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所开展的科学决策和创新活动。

在创新规模上,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较少, 与外部合作的面较窄;而企业自主创新是高投入的活动, 除了关键核心技术通过企业内部研发完成外, 自主创新企业还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开展大量的合作创新和引进创新活动。

在创新内容上, 企业技术创新既可以进行单纯的技术创新, 也可以实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相结合的综合创新;而企业自主创新一般必须系统性地开展综合创新活动, 即使在某个阶段是单纯的技术创新, 但其目标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不同, 自主创新是为了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因而, 企业自主创新比一般的技术创新相比更具复杂性、风险性、规模性、综合性和长期性, 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构建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中, 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而民营科技企业应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3、国有大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骨干作用

国有大型企业 (集团) 在区域自主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形成有益于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融资机制, 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 重点建设一批重庆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创新链, 通过各种形式的企业创新战略联盟, 实现行业技术链中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 使处于不同环节的企业都能分享创新收益, 中小企业通过参与大企业专业分工与协作生产, 获得大企业的技术扩散和转移, 形成企业间利益共享机制。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 通过与大学、科研机构等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 形成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体系。

4、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力军作用

目前, 重庆市民营企业在汽摩、医药、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特别是重点民营科技企业对于重庆市民营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支撑力度不断增加, 民营科技力量正在成为重庆市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在以重点民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重庆市民营科技企业在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技计划的引导和支持之下, 开展“产学研”结合等技术创新活动, 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知识创新主体

1、知识创新主体的含义

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的知识创新应以重庆市各研究型高等院校以及在渝的各中央、地方及军事科研院所为主体进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并将其研究中所获得的新现象、新规律、新原理扩散与传播到技术创新中去, 从而启发并产生新产品、新工艺、新产品。

2、自主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主体的定位

在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中, 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具有以下三重定位。

首先, 为重庆市重点产业所需的知识与技术提供基础性研究平台, 重视产学研合作。以重庆市主导产业的关键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 如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 重点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积极吸收企业都社会力量的参与, 作到产学研的密切结合。

其次, 发挥现有优势, 升级产业化水平。目前, 重庆市在军工、通讯设备、生物制药、仪表制造业等领域具有先进的国内外水平, 又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和拔尖人才, 具备原始性创新的基础。在具有优势的研究领域, 应进一步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和吸收企业等社会资金的参与, 加大原始创新力度, 并为提高其产业化水平而进行相应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另外, 创新教育体制, 培养自主创新人才。重庆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知识创新主体在自主创新体系中还承担教育和培训的职能, 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创新人力资源所必须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培训。通过创新教育体制, 向本地劳动力市场提供充裕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以及能够满足重庆市主导和优势产业发展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并通过本地产生的人才集聚效应, 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力资源来渝聚集, 促进重庆市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完善, 从而推动区域内外的知识、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与组合创新。

(三) 政府——自主创新体系的组织者, 发动者和关键的投资者

政府作为自主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要素, 既是自主创新活动规则的制定者, 也是自主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1、自主创新体系的组织者

作为自主创新体系的组织者, 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一方面贯彻国家的宏观指导政策, 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促进自主创新的战略和计划, 设计与执行有关区域发展的各种机制。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转换职能的过程中, 主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 进行自主创新体系的制度的设计并监督其运行, 从而为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 作为自主创新体系间的沟通与协调者, 包括公共部门内部的协调, 产业界与政府间的协调, 产学研合作机制中的协调, 以及军民结合中的协调等。另外, 政府还需要通过法律法规为自主创新活动提供基本制度保障, 如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增强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

2、自主创新体系的发起者和重要的投资者

正如前所述, 以国家长远战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自主创新与企业自身短期市场利益为导向的自发技术创新相比, 具有复杂性、综合性、风险性、规模性等特点, 因而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往往需要政府参与, 成为自主创新体系的发起者和投资者。

作为发起者, 政府填补企业和研究机构等进行自主创新的被动性与无意识性, 推动建立有利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如将自主创新战略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等。

作为投资者, 政府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扶持, 或通过重大工程带动集成创新, 通过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等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 这是政府部门在自主创新中最主要、最普遍的职能, 也是科学技术实现创新和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推动。

(四) 创新服务机构——创新活动服务主体

重庆市自主创新体系的创新服务机构包括各种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行业协会、商会、创业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 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种形式的服务机构。自主创新服务组织是自主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与定位如下:

首先, 协调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规范市场行为,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服务创新主体的主要职能是沟通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指导行业发展, 调节成员之间商务、贸易关系, 协调生产与销售的关系, 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 协调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贸易活动等。而市场行为的监督机构则主要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 反对和防止欺诈, 调解市场纠纷,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其次, 发挥市场对科技要素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服务创新主体既是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中介, 也是各类科技资源之间的市场中介, 因此, 它按照市场机制, 实现科技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 并通过提供综合服务, 发挥纽带、桥梁作用,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 实现产业化, 具有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另外, 为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知识的供应者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是服务创新主体的基本功能。服务创新主体科研提供服务的方式有软、硬两种形式, 软性服务有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策划服务、营销服务等, 硬性服务主要指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如提供中间试验、产品设计、性能检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创新服务机构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 尤其是在扶植中小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政府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篇9

一、当前政府主导自主创新的表现

1.重政策激励, 轻市场培育。

许多地方注重用各种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而忽视了大小企业相互依赖、平等交易、互利互惠的区域性创新市场的培育, 创新信息交流平台、合作研发平台等构建不力, 主导产业大多“形聚神散”, 企业间关联度低, 只是简单的空间集中, 没有形成基于市场专业分工协作的有机产业群落, 创新资源的整合、配置水平都不高。其实, 不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竞争, 而且自主创新的能力也成长于市场协作, 研发投入的压力分解于市场分工。同时, 各地政府的激励多为创新“成功”后的资金奖励, 相对创新的昂贵试错成本、残酷的市场检验, 可谓是“雪后送炭”。这种奖励大企业往往看不上, 而对中小企业, 尤其是小企业, 又是难解“近渴”的“远水”, 不少中小企业的创新未等“破茧”就“渴死”了。

2.重创新供给, 轻创新需求。

自主创新的意义在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只有通过市场筛选的自主创新才有生命力, 也才可持续。现在许多地方把自主创新的目光盯在“学”和“研”上, 政策扶持的重点在于鼓励增加研发投入, 调动“学”和“研”的积极性, 促进创新直接成果供给。这种“首尾倒置”, 造成自主创新和市场脱节, 成果不为“产”接收, 走不出实验室, 走不出科研院所的大门。导致大量的研发投入浪费, 许多研发成果成为无效劳动, “学”和“研”也难以为继。没有“产”, “学”和“研”就失去了动力和方向。只有由“需求”引导和支撑的“供给”才是有效的, 也只有适应“需求”的“供给”才能驱动市场, 创造新的“需求”。

3.重重点扶持, 轻整体服务。

现在, 不少地方认为, 自主创新是大企业的事, 小企业无能为力。在工作中“抓大放小”, 眼中只有大企业, 主要的精力和物力都花在大企业上。而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市场服务, 还是资金支持都不力。事实上, 从整体来看, 一个地区的自主创新主体体系不只是由少数大企业构成的, 而是由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相互合作构成的。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 大企业的作用固然是第一位的, 但中小企业亦不可替代, 甚至大有作为。尤其是, 作为自主创新“轻骑兵”的中小企业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分工链上的重要环节, 能为大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为专业化的配套服务。而且对某些社会联系和技术联系不十分复杂的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能迅速将其产品化。而大企业往往行动滞后, 且可能规模不经济。同时, 这样的重点扶持, 还容易引发寻租行为。

4.重高端技术, 轻实用技术。

现在, 不少地方认为, 自主创新就是高精尖的技术创新。首先关注的是创新技术的先进程度, 其次才是其市场可行性和经济性, 割裂自主创新和市场的关系, 对一些有可能形成市场竞争力的实用技术重视不够。常常是有限的研发力量和研发经费, 面对高不可企的研发目标, 难以为继, 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难以互动。其实, 自主创新不在高精尖, 而在于其能够取得市场的成功、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5.重技术创新, 轻管理创新。

许多地方把自主创新片面化, 认为只有技术创新才是自主创新。常常囿于技术创新抓自主创新, 忽视了对自主创新具有先导意义的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囿于生产领域抓自主创新, 忽视了流通服务领域的创新;囿于理工科技术类人才队伍建设抓自主创新, 忽视了文史类人才队伍建设。结果, 自主创新的成效不明显, 创新资源难整合, 创新技术难突破, 市场竞争力难提升。实际上, 自主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 还涉及到管理层面的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市场创新等多个侧面的创新。而且, 管理创新对自主创新起着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互动融合程度不同, 产生的创新效果也不同。

二、以政府创新促进市场导向的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方式从属于经济体制, 其绩效与特定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主导自主创新是过去计划经济制度安排的偏好, 是穿计划之鞋走市场之路, 政府不是越位就是不到位, 弱化了市场导向功能, 削弱了创新主体地位。当前, 政府最需要做的, 是正确界定自身职能, 营造市场导向的自主创新环境, 尽量减少直接干预企业具体的自主创新活动, 降低自主创新成本。

1.加快管理体制创新。

重点是要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政府管理的重点要从过去具体创新项目的管理, 转向宏观导向管理;政策调控的落点要从鼓励创新供给的末端管理, 转向引导创新需求的源头管理;政策扶持的依据要从在办公室“相马”转向在市场竞争中“相马”, 为创新主体成长创造一个可预期、公平、开放、竞争的良好环境,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面向应用的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

2.加快管理制度创新。

重点是发挥市场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中的作用。要重视构造市场的竞争性, 把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劳动力等要素的压力转化为市场价格信号, 转化为企业成本, 使企业成为自我驱动的创新主体;要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消费等激励政策, 特别是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 把那些有“制造”无“创造”、有“知识”无“产权”的单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排除在外, 提升“以市场换技术”水平, 使优惠的财税政策真正惠及自主创新, 促进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政府采购要带头使用自主创新产品, 引导鼓励广大群众消费自主创新产品;改善创新融资环境, 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支持中小企业参与自主创新活动等。

3.加快创新共同市场的培育。

重点是提升自主创新市场的有效性, 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当前要加快构建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交流平台、以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的合作研发战略联盟, 促进各创新主体间直接交流合作, 风险共担, 成果共享, 促进隐性知识外溢, 提高创新几率, 促进创新供给与需求相结合, 提高成果转化几率。

4.加快培养创新型企业家。

城市自主创新 篇10

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炼出核心内容

专著《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 是张明龙教授主持的, 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07CGLJ004Z) 的研究成果。

张明龙教授承担了课题研究任务后, 马上召开分工会议, 并负责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组织派人外出调查。其他成员也作了相应分工。

课题组先后组织人员到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西安、兰州、昆明、太原, 以及浙江省各地的有关科研单位和科技管理部门, 进行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调查。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研究、参加成果交流会或学术研讨会、征询专家意见。还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布法罗大学、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丹麦奥本罗国际商学院等国外高校进行学术访问和合作研究, 与国外学术界保持联系。同时走访了十多个较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还在台州考察了吉利汽车、钱江摩托车、海正制药、华海制药、仙琚制药、星星冷柜、苏泊尔炊具、飞跃缝纫机、中捷缝纫机、宝石缝纫机、杰克缝纫机、伟星管业、银轮机械、双环齿轮、三门变压器等科技创新业绩显著的企业。这样, 课题组着手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博览与之相关的论著, 细加考辨, 取精用宏, 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 抽绎出典型材料, 高度概括, 精心提炼, 形成课题报告的核心内容和思维脉络, 也为本书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课题组成员完成的阶段性成果, 已分别在《中国发展》、《理论导刊》、《科学管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党政论坛》、《乡镇经济》、《开发研究》等刊物发表十多篇论文。2009年, 张明龙教授执笔完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研究”总报告。同年8月, 在总报告基础上形成的专著《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公开出版。

二、拓宽学术研究的思路和视野

1. 该专著研究内容的基本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浙江省在全国较早提出“科教兴省”战略, 此后又进一步提出“科技强省”战略, 促使科技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全社会科技投入逐年递增, 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争先进位。然而, 必须看到, 中国科技和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提升缓慢, 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以浙江省为例, 许多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不得不忍痛将大部分利润拱手让于别人。

影响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原有科技发展基础薄弱, R&D投入占GDP的比重偏低, 缺乏技术创新意识等。中国现阶段科技发展基础不断改善, 科技投入逐步加大, 人们的创新意识也越来越强。在此条件下, 区域政策支持体系是否健全, 对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日益凸显出来。

以国家为区域单元展开分析, 可以发现, 无论超级大国, 还是其他主要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国, 都十分重视运用政策支持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为了推进中国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建设, 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科技信用的政策体系建设, 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科技信用基础; (2) 加强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体系建设, 促进基础研究, 攻克前沿技术, 突破重大关键技术,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3) 加强知识产权的政策体系建设, 构筑一个强有力的创新成果保护体系; (4)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快发明创造的应用开发。

2. 该专著拓展学术研究的主要创新体现。

(1) 充实自主创新理论的内容。本课题率先把空间概念引入自主创新理论的研究, 以国家为区域单元, 分别把超级大国、其他主要工业国、新兴工业国作为考察对象, 分析它们自主创新活动的内涵、结构、特点、发展现状、地位作用、运行机制、存在障碍及其原因等理论内容, 并以不同国家区域条件下自主创新活动的共同点与差异性进行比较, 揭示自主创新活动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规律性, 为中国推进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国际经验, 也有利于深化中国自主创新理论的研究。 (2) 提高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的科学性。文献检索结果显示, 已有论著绝大多数是从单项或几项具体政策角度, 而不是从整个政策体系角度, 分析如何促进自主创新活动。本课题的一个突出特色, 就是跳出具体政策的局限, 着眼于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整体, 分别从科技信用政策体系、推动科技进步政策体系、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四个子系统展开深入探索, 提高了研究对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加科学、合理。 (3)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一条有利思路。以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研究成果, 大多着眼于硬条件, 如增加科技投入, 鼓励创造发明, 改造工艺流程和技术装备等。本课题与此不同, 它由软条件入手, 着重从国家区域政策支持体系角度研究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就是通过完善国家区域政策环境, 促使创新人才、科研经费、先进装备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形成优化组合, 发挥更大的创新能量, 从而在同量投入或相似的硬条件下, 更好更快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4) 为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本课题尽力借鉴世界各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成功经验, 及时总结国内建设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已有成效, 同时通过系统探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产品、产业、技术、信息、土地、外贸、人才等诸多政策, 通过深入研究各种不同政策在功能、效益、时差、交替和主辅等方面的合理配置, 从源头上与结构上理顺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优化方案, 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对策建议。 (5) 鼓励民营经济创新活动, 特别对促进民营经济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研究, 具有一定超前性。本课题以民营经济发达的台州市为案例, 把鼓励民营经济创新活动的有关区域政策, 作为特色内容之一进行研究。台州促进当地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设成果, 不少内容是在实践中摸索形成的, 具有原创性质。特别是台州注重政策支持体系的前后时差配合, 注重不同政策的调节功能配合, 既是成功的实践活动, 又对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由此深入探索, 易于找到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新办法。

三、具有较大实践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

1. 该专著的实践应用价值。

(1) 该专著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角度, 系统审视了中国现有的政策支持体系, 并为及时消除其内涵的不足或缺陷, 由源头上提供一套新思路和新措施, 既有利于构建促进创新活动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 又为丰富创新原理与管理理论提供必要补充和典型案例。 (2) 该专著从促进创新活动的政策类型角度, 着重分析了中国的科技信用政策、推动科技进步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进而提出一整套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有利于理顺法律、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信贷、土地、经贸、技术、工商管理、知识产权、新闻出版、中介服务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支持创新活动的关系, 可为各地在运用政策合力促进创新活动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3) 该专著从提升创新实力的政策结构角度, 分别考察了统领性政策、系统性政策、时差性政策、多样性政策、交替性政策等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政策, 可为优化支持创新的区域政策结构及其功能配合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2. 该专著阶段性成果的社会影响。

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 该专著部分内容作为课题阶段性成果, 以论文形式发表后, 被CPCI-S检索、转载、辑目, 以及被其他学者加以引用、列为参考文献的情况, 大体如下: (1) 以本书465—506页内容形成的论文《Positive Analyses on the policy support system for promoting the civil innovative activities———The case study of Taizhou China》, 中译为《促进民间创新活动区域政策支持体系实证分析———以台州为例》, 被原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新版 (CPCI-S) 检索的证明; (2) 以本书321—328页的内容形成的论文《加强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思索》,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3) 以本书310—318页的内容形成的论文《科技项目的失信行为与治理对策》,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4) 本书294—301页的内容形成的论文《中国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纵向考察》, 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20期辑目; (5) 引用《加强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思索》的论文:林江鹏《和谐的科技诚信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 (6) 引用《科技项目的失信行为与治理对策》的论文:徐华《中国科技信用体系建设研究进展》, 《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4期; (7) 引用《科技项目的失信行为与治理对策》的论文:王明明、朱军、赵宝元《科技项目立项中的信用缺失及其应对机制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5期; (8) 以本书104—107页的内容形成的论文《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被刘江翔《论科技创新与政府服务功能的完善》在《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引用; (9) 引用《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的论文, 还有刘江翔《海西科技创新的公共行政平台研究》, 《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当然, 该专著作为一家之言, 不可能把研究涉及的问题都分析得很透彻。与其他许多学术专著一样, 该专著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有的见解有待进一步完善, 有的说理需要更加清楚、明确。另外, 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内含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细分。这些问题, 只有留待今后的专著再深入研究了。

摘要:《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以国家为区域单元, 依据先国际后国内的顺序, 深入探索超级大国、主要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国运用政策增强创新能力的措施及成效, 进而着重研究中国如何运用科技信用管理, 怎样通过建设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该书密切跟踪世界前沿创新成果, 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科技信息, 为遴选研究开发项目和制定科技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城市自主创新 篇11

关键词: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创新领先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099-01

一、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创新

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在熊彼特看来,这种创新主要可以通过五种途径实现:一是引进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产品创新);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市场创新)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要素来源创新);五是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组织创新)。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只有创新成果被商业化并实现了其商业价值,才算得上是创新。一些并不涉及技术创新,而仅仅是基于工艺创新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或企业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市场渠道创新,同样属于创新性活动。

二、创新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一个民族的进步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同样,一个企业需要一种文化与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进而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短期、长期发展目标,使企业能够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从而有效规避行业与市场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文化,企业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注重发挥企业文化创新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企业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少不了从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快速走上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管理创新,就是要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司制企业运营方式,形成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能适应市场变化、又有内在活力的组织管理机制;按照有效管理的原则,应积极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大力精简管理层次,建立决策、监督、执行机构分工明确、职责到位、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体系。

(三)企业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当今世界,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来势凶猛,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与市场直接联系的创新。面对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对推动企业升级转型,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的紧迫任务和必然选择。

(四)创新型人才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一个国家如果缺少创新人才,没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储备作为坚强的后盾,那么等待他的只有失去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市场竞争的优势。因此,创新人才的状况可以说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是一个国家新鲜血液的源泉。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想要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

(一)积极营造一个激励创新、勇于创新的企业环境

创新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解放思想和激发创新思维的过程,而创造性活动则表现为“偏离”社会常规文化的思想或行为,并且具有可贵而大胆的怀疑精神,然而这种怀疑或突破对于传统和权威必然是一种挑战。所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人,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是一个越出“常规”的不顺从者,因此为社会所不容,难免遭到打击和迫害。为此,我们要创造一种企业环境,对创新性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越轨”思想和行为表示宽容和鼓励,让他们勇立潮头、敢喝头水。

(二)善于挖掘市场,选择有市场前景的创新项目

企业成功人士在选择市场开发的时候,都会比较重视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而不是以技术高低作为参照点。有时候发明者认为是很好的产品,在市场上其实是可有可无的,这样的项目就不能算作是创新性项目。还有,技术时刻在更新,技术超前太多不行,技术落后更不行,正所谓“技术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如今的风险投资公司在选择投资项目时,看的不是创业者的技术有多先进,而是产品市场前景如何。有些新产品研发出来了,也很有市场潜力,但是现实的市场却开发不出来。潜力与现实毕竟不一样,如果企业不能将潜在的市场变成现实的市场,这个项目实际上同样不具有创新性。

(三)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培养与开发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要求企业花大力气培养一支敢创新、会创造的人才队伍。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培养人才,利用重大科研项目、计划来锻炼人才,重视激发企业职工尤其是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为员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宽广的舞台。在发展过程中对紧缺急需又一時无法培养出来的人才,企业要拓宽视野,加大引智工作力度,大力吸引优秀人才。

(四)注重细节差异,将创新落实到每一环节

企业光有好的创新规划、创新项目还不够,最主要的是要将创新落实到实处,注重每一个细节处都有创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和生产模式,才能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功将企业打造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创新型企业。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2]张向前.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D].北京:科技与管理,2008(3).

城市自主创新 篇12

要保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社会安定团结, 关键就是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产业发展结构, 建立新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改变过去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生产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建立以创新为主导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其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的核心是创新。

隋鑫博士所撰写的专著《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基于沈阳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1]正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上述现实问题而展开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思考。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27万余字, 详尽地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体系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大量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等多种统计方法, 对中国副省级城市的自主创新绩效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评价, 并以沈阳市为典型案例分析, 针对当前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创造性地构建了企业内外部协同的自主创新体系, 提出了推动企业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为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也为政府部门制定中国的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参考。

一、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 要把“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市场全面的对外开放, 中国工业以至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 以自主技术创新推动工业进步和产业升级, 将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主题。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通过系统地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和国内外经验比较分析, 在理论上证实、在实践中验证了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根本思想。理论上1912年,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2], 而中国对创新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末期。20世纪末开始, 中国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政策的过程中发现, 众多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过去几十年从事的模仿活动较多, 创新活动较少。因此, 许多学者和政界人士提出, 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这一思想逐渐得到中央的重视, 自主创新最终成为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9年, 江泽民同志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的重要思想。2002年初, 科技部明确指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3]。同年,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5年中国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更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006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十六字指导方针, 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通过多年的经验摸索, 中国政府逐步确立了通过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上, 该书通过对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等发达国家和韩国大德科学城、印度班加罗尔地区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建设经验总结, 进一步证实了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二、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企业内、外部各要素的有机配合和协调运作, 最终实现1+1>2的涌现机制。《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在构建适合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该书认为, 企业的自主创新除了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关外, 还与企业外部的知识创造及知识交换与服务等要素有密切关系。因此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企业内部的创新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企业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组织与战略等;另一个是企业外部的创新协作网络系统, 主要包括知识创造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服务系统等。

因此,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的企业为了实现其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取得产品和技术的自主创新而在其内部建立的创新组织、制度安排, 以及与外部各创新协作主体和创新服务机构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的创新网络体系。

该书通过对沈阳企业自主创新实际状况的深入分析, 结合创新相关理论, 提出要实现企业高效的创新发展, 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创新管理体系 (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system, TIM) ;而在外部应建立有效的创新协作网络 (Innova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ICN) , 内部创新体系和外部创新网络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协同发展。

该书所构建的企业自主创体系具有内、外部要素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系统发展等重要特征, 对中国企业的创新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企业创新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政策组合措施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通过对各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职能性作用的比较分析和政府自主创新激励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提出了中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应发挥的职能性作用和政府推动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建议。具体来说, 该书从国内外典型地区发展情况和沈阳老工业基地创新实践出发, 提出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组合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人才政策等。

财税政策的目标是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 支持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重大技术的研究开发, 主要在研发阶段发挥作用;税收政策主要是为了引导企业立足于提高技术素质,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它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金融政策主要是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 同时, 风险投资政策能够降低和化解企业研发和商品化过程中的风险;贸易政策是为了支持自主创新企业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政府采购政策减少了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初期的风险, 引导市场需求方向, 它在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初期发挥作用;人才政策从长期和根本上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该书所提出的政府促进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政策组合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应用意义。

四、创新管理研究意义重大且任重而道远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以沈阳市的企业, 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 力图找到一条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该书的研究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纽带, 从中外结合、学科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通过规范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法, 不仅将前人的相关研究有机地整合起来, 而且还在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自主创新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该书研究的重要贡献之处是, 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理论知识, 从系统的观点, 运用统计分析等数学分析方法, 对沈阳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创新绩效进行了科学评价, 构建了有利于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及政府的调控管理策略措施, 大大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该书的研究对于规范企业自主创新管理, 科学、系统地控制和规避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降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盲目性, 以及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等都具有重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此外, 该书的研究还具有重大的政策效益, 企业的创新行为是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之本, 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 对政府在进行固定资本投资, 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以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涉及的学科理论非常广泛、研究的难度较大。该书的研究仅仅是从一个侧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 在此方面还有更多的理论及实际问题需要学者们继续努力, 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理论体系, 因此创新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隋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基于沈阳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6.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73-75.

上一篇:医疗设备的验收管理下一篇:墙体裂缝问题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