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能力

2024-09-26

转型升级能力(精选12篇)

转型升级能力 篇1

亨达集团创建于1984年, 历经26年的发展, 实现了由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到资本运作的重大跨越。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国家出口商品免验企业”、“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 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真皮领先鞋王”等荣誉称号, 在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有研发机构, 并在全国开设了3000多家专卖店和店中店, 建立了多层级的立体式营销网络。据中国皮革协会2009年统计, 亨达集团规模居行业第5名, 创新能力居行业前列。

我国是世界制鞋第一大国, 超过16万家制鞋企业, 多数企业“无品牌、无核心技术、无创新能力”, 只能走OEM (来料加工) 的道路。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因为缺乏工业设计能力和自主品牌, 很多制鞋企业纷纷倒闭。随着自然资源优势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皮革行业作为传统产业, 迫切需要“调结构、转方式”。依靠自主创新, 促进转型升级已成为皮革行业发展的唯一选择。

26年来, 亨达集团积极引领市场潮流, 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核心战略,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价值, 加快“调结构、转方式”, 走上了一条为消费者创造“优质产品—优质品牌—优质生活”的科学发展道路。80年代, 消费者关注的是物美价廉产品, 亨达的价值主张是创造优质产品;90年代, 消费者关注的是知名品牌产品, 亨达的价值主张是创造优质品牌;进入21世纪, 亨达集团提出了全新价值主张——为消费者创造“优质生活”, 满足消费者追求健康、环保、快捷、个性化的全新生活方式体验。自主创新已成为亨达集团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 支撑了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战略引导, 科学规划自主创新发展目标

亨达集团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实施了“亨达慧谷”发展规划, 开创了“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新模式”的发展战略, 为中国鞋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最新的运营模式。

“亨达慧谷”发展规划是以亨达国际数码科技工业园为载体、以鞋业为基础、以创意产业和软件产业为核心、以服务经济为导向的产业联盟, 通过“亨达慧谷”的规划与实施, 推动亨达集团向知识化企业转变, 向新型经济发展, 引领中国鞋业发展方向。

“亨达慧谷”规划了六大中心一大基地:

1、科技研发中心

以亨达皮革研究所为依托, 通过与国际一流制鞋企业、高科院校、医学研究机构等联合, 集中研究人体工程学、步态学、足迹学及皮革制品、生产工艺等, 以促进中国制鞋行业新型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产品和健康生活方式。

2、创意设计中心

与国际一流服装、制鞋企业联合, 将世界最新时尚潮流信息引入,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标准, 联合进行产品款式、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 引导中国鞋业发展方向, 打造中国制鞋行业时尚平台。

3、虚拟经营研究中心

以耐克、锐步等世界一流鞋业公司运营模式为标杆 (研究目标) , 结合中国鞋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进一步加强虚拟经营的模式研究、标准制定和风险评估, 总结世界鞋业前沿运营模式, 打造中国鞋业的裂变效应, 为中国时尚行业虚拟经济发展提供方法、方向。

4、软件开发中心

通过与中国软件业研究机构、高科院校、行业协会联合, 依托亨达集团信息化管理系统与运营体系, 研发适合中国鞋业乃至服装行业发展的专业软件系统, 从而推动中国服装鞋业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5、资本运营中心

以中国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为基础, 结合中国鞋业及服饰行业资本运营成功企业案例, 进行资本运营模式的研究与资本运作, 为中国鞋业及服饰行业资本市场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6、人才发展中心

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等联合, 以亨达集团运营管理为人才试验基地, 建立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亨达分院、亨达大学和中国鞋业行业实训基地, 集中培养适合中国鞋业及服装、信息产业最新发展的新型、适用人才。

7、中试基地——亨达国际数码工业园

与世界一流鞋企合作, 引进世界鞋业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与专业人才, 搭建鞋业行业优势产业链, 建设中国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竞争力, 带动中国鞋企协同发展。

二、依托高端平台, 建立健全自主创新发展保障机制

亨达集团拥有皮鞋行业唯一一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山东省首批“工业设计中心”等高端的研发平台, 依托这些平台, 亨达建立并不断完善保障机制。

第一, 建立了研发投入保障制度, 确保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5% (2009年为5.6) , 先后引进国际一流的三维足部激光扫描仪、三维CAD设计系统, 电脑直立式四工位样板刻楦机、电脑皮革切割机等一系列高端研发设备, 数字化的制鞋技术和设备缩短了研发的时间, 适应了敏捷化、快速化, 多样化生产的需要。

第二, 搭建人才建设平台, 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 为企业创新提供保障。亨达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通过内培外聘的方式, 强化专家队伍,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其专业水平, 通过多年来的人才培养与引进, 现有设计开发人员273人, 技术带头人16名, 外聘国内外专家12名。

第三,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加强研发人员职业规划, 实行多维激励方式, 凝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在企业发展中, 亨达高度重视创意设计人才的发展, 建立了《创新分配激励机制》, 通过“个人创新法命名”等方式, 进行多维激励, 使专业研发人员对企业产生强力的认同感, 在企业中形成了一批技术精湛的专家研发团队。

第四, 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整合国内外资源, 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 提升品牌运营能力。亨达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构建了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建立了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亨达分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国鞋业行业实训基地和山东省亨达健康鞋工程技术研究院, 并与国际知名品牌NINE WEST、美国GUESS等大客户实施战略合作, 通过引进、消化, 吸收再创新, 使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实现了企业从ODM (自主设计、创造性生产) 到OBM (自由品牌制造商) 的提升, 搭建了开放式的创新平台。

三、瞄准技术前沿,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亨达集团始终瞄准行业技术制高点, 加快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工作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标准制定、专利数量等创新成果数量居行业第一。

第一, 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共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39项, 对鞋类产品的耐折性能、可绷帮性、内底耐磨性、帮底粘合强度等作了标准化制定。通过主持和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 有效规避了行业壁垒, 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强化了企业在行业中的骨干地位。

第二, 加大专利申请和保护, 共获得授权专利610项, 其中发明专利18项, 特别是亨达自主研发的“皮革无缝粘接技术”, 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技术, 使产品达到无缝粘接的效果, 可以将皮革利用率提高了17%以上, 获国家发明专利和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发明三等奖。该项技术可以应用在皮鞋、箱包、家具、服装、汽车等领域, 在真皮材料越来越匮乏的今天, 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 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每年4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国家、省市组织的专家鉴定,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 目前为止, 15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获得国家或者省级大奖, 其中“皮革无缝粘接技术”和“抑菌防臭净化鞋技术”两项技术被列为皮鞋行业唯一的两项国家级技改项目。多年来, 亨达深入研究人体工程学、步态学、足迹学及科研技术、生产工艺与原辅材料, 研发的“全方位太空防水透气技术”、“减震防滑按摩技术”、“抑菌防臭净化技术”等多项先进的制鞋技术, 涉及按摩、防滑、抑菌、防臭、防水、透气等功能, 有力强化了产品的差异化, 提升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四、创新商业模式, 强化自主创新的市场取向

随着时尚潮流更新的加快, 在时尚产业, 以快速设计和研发, 能够快速识别并成功抓住时尚潮流的“快尚”模式, 成为快速消费品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009年, 亨达集团率先在全国实施了这种国际最前卫的“快尚”营销模式。快尚模式, 颠覆了传统的以季节为周期的提前订货方式, 最大的特点是“产品款式新、更新快, 价格优”, 产品每7天更新一次, 以旗舰店或专卖店的方式出现, 去掉经销商、代理商等中间环节, 倡导以平民的价格享受大牌的时尚。

“快尚”模式不仅要求企业拥有高效的运营能力, 更需要企业有强大的设计、研发实力作支撑, 国际上只有西班牙ZARA、瑞典H&M等少数企业在运作这种模式。亨达实施“快尚”模式, 通过数字化科研平台与先进的科研实力相结合, 大大缩短了产品设计、打样、生产、制作、调整的前导时间, 实现7天订货、15天上市的产品快速循环周期。

“快尚”模式的推行改变了传统鞋业的运营模式, 是鞋服行业一次新的消费革命, “快尚”模式推出后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反应, 亨达计划在2012年以前, 在全国开设300家“快尚”模式直销店。

除此之外, 亨达开创了“个性化”客户定制模式, 打破长期以来全国消费者共用一套鞋标准的局限。在目前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 亨达推出了“个性化”客户定制模式, 采用“数字化制鞋技术”, 根据客户的脚型特点量脚定做产品, 2小时完成创意设计和生产制造, 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使顾客拥有真正的“私人化”服务, 强化了产品的差异性,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夯实了企业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 从政府到企业, 纷纷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亨达集团作为中国皮草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 在总结企业26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为消费者创造优质生活”的全新价值主张, 并以鞋行业节能减排、低污染、低消耗、低碳为技术攻关方向, 通过企业及产学研平台带动产业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 实现整个皮革行业的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能力 篇2

为加快推进国际旅游休闲中心而奋斗

——2013年杭州市旅游工作回顾与2014年旅游工作思路及举措

一、2013年旅游工作回顾

2013年是我市旅游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从全国形势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旅游法》、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这对于杭州依法强旅、旅游强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市上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旅游行业艰苦奋斗、奋发有为,鼓足精气神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也客观看到,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国内雾霾、禽流感疫情以及高温天气、政府三公消费控制等多重因素制约,旅游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年来,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仍取得较好的业绩。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15.19%;国内旅游人数940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3%;国内旅游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17.29%;入境旅游人数316万人次,同比下降4.57%;旅游外汇收入21.6亿美元,同比下降1.87%。归纳2013年旅游工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旅游拉动消费成效显著。从2013年10月1日起,我市发行杭州通〃旅游消费卡成为全市涉及面最广、工作最为繁重、影响力最深远、也是举全市之力最重要的一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创新举措。截至去年底共销售旅游卡10万张,实现充值18.9万次,充值金额1.39亿元,实际消费33.7万人次,2旅”、“文化演艺之旅”、“运动休闲之旅”、“购物之旅”和“茶文化之旅”等旅游线路,千方百计抢占高铁游市场。

三是《旅游法》宣贯落实迅捷。我市及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旅游法>实施方案》,启动《旅游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依据《旅游法》制订了《旅游合同》(范本),并印发行业广泛推广实施。对需要“立、改、废”的法规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旅游法》的政策措施、配套文件,制定印发《 旅游法自由裁量规则》,组织开展《旅游法》专项执法和“一日游”专项检查,全年共实施行政处罚5起,发出责令改正(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25份,查处违规带团导游148名,IC卡扣分438分。全年受理旅游投诉1266起,办结率、反馈率、满意率98%以上。坚持不懈推进旅游目的地常态化联合执法,对重点区域欺客宰客行为保持高压整治态势,杭州连续三年保持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前8位。

四是旅游投资保持百亿规模。去年全市实际完成投资117亿元。按项目类别看,宾馆酒店22.96亿元,大型综合体44.05亿元,商贸购物14.25亿元,特色街区和自然景区分别达11亿元,旅游基础设施6.8亿元,历史古迹2.3亿元,温泉养生0.85亿元。按区、县(市)来分,萧山区34.39亿元,江干区14.48亿元,淳安县12.28亿元,桐庐县11.27亿元,上城区10.4亿元,下城区、滨江区也超过4.5亿元,西湖风景名胜区3.52亿元,其它区、县(市)均在2亿元左右。按项目实际投资额来看,超亿元的项目有26个,其中像湖滨国际旅游综合体、萧山湘湖景区建设工程、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桐庐县潇洒休闲运动公园旅游综合体等旅游项目投资力度大,前景十分看好。去年有10个旅游大项目已完成全部项目投资。我市还推进了一批示范性、创新性较强的新业态项目,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如尚城1157旅游综合体、武林路时尚女装街277皇后公园、杭州西山光明寺运动休闲公园、塘栖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深澳古村落旅游开发项目、河桥古镇慢生活街区、青芝坞休闲旅游慢生活特色街区、湖边邨精品酒店、“隐居西湖”民宿等,成为创新、融合及协同发展的典范。在今年1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旅游投资竞争力研究报告》中,杭州获得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城市排名第三名,休闲旅游投资竞争力和综合旅游投资竞争力城市排名第一名。

五是“美丽杭州”建设初显成果。为全面贯彻落实城乡统筹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杭州”建设的战略部署,由我委牵头起草并由市政府印发实施《“美丽杭州”旅游休闲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计划》围绕全市旅游休闲业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打响最美杭州品牌、丰富旅游休闲产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共推淳安先行先试六大方面共推出了31条工作举措。一年来,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明显,淳安县成功创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西湖区蒋村街道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强镇(乡、街道),玉泉社区(青芝坞特色村)成功创建浙江省特色旅游村;临安成功创建清凉峰省级旅游度假区,富阳市新沙岛景区成功创建4A景区,桐庐县江南古村落、余杭区良渚玉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3A景区,余杭塘栖、临安太湖源、河桥古镇、江干钱江新城创4A已通过省旅游局初审;全市新增“三江两岸”绿道119公里,建成驿站10处,建成旅游码头13个,主城区绿道北线贯通。

6少了收入反而增加了,那更是能耐。他还指出,旅游业要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消费群体、企业和政府都要从观念上做出一些改变。为贯彻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最近国务院正在起草“促进旅游消费意见”,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旅游业的综合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去年12月27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决定》作出“围绕推进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形成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体制机制”重大决策,成为“十大举措”(简称“杭改十条”)之一。全会要求,加快推进旅游与时尚、休闲、会展、特色产业等融合共生,培育消费新增点,拉高消费贡献度。要求2014年要制定出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向旅游观光、休闲保健、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转型,着力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这些重大决策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杭州旅游业的远见和决心。

㈡拓展空间,探索当前旅游业发展出路。综观旅游业发展势头好的旅游目的地,一个共同的特征,旅游市场能适应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的变化,尤其在少数人高端消费被遏制和公务活动锐减的消费时代,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旅游经营者都要适应这一时代变化。谁在经营模式上调头快,谁就能抢占市场份额。具体表现在:一是旅游目的地将更加开放。随着散客化、自由行、自驾游、城市旅游和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越来越多的进入目的地公共场所,参与到老百姓的常态生活中,城市和乡村开始成为散客与本地居民共享的生活空间。二是旅游者品味要求将越来越高。散客化、自助化、智能化等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强,休闲游将会得到显著增长。三是旅游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游客对城市旅游综合环境也更为敏感,对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四是旅游新业态成为市场主角。高端宾馆饭店将持续受到影响,新型民宿业、主题酒店、特色餐馆、乡村旅游成为新宠;传统旅行社业也将因在线旅游业务的扩张而受到影响。旅游景区将凸现换代升级。五是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政府将从政策指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综合协调等方面推进杭州市旅游全域化发展。

㈢找出差距,明确当前旅游业努力方向。旅游业是杭州的优势产业、龙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十年来,杭州旅游业立足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旅游发展在许多方面成为全国标杆型城市,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正视自身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一是发展理念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往存在重游客人数轻人均花费、重项目投入轻产品升级、重营销投入轻绩效评估、重GDP增幅轻游客体验感受。二是产业融合的差距。体现在旅游与商贸、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会展的融合度还不高,产品融合的叠加效应不明显。三是项目投入的差距。随着政府旅游项目投入的减少,民营企业后续投资的乏力,我市在如何吸引企业家来杭旅游投资方面还缺乏紧迫感。四是产品结构的差距。来杭游客基本消费(交通、食宿)仍占据总花费的66%,拉动社零增长的非基本消费(购物、娱乐)比重处于旅游消费结构的国际最低警戒线,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速度远远滞后于观光产品。五是环境容量的差距。杭州近郊、远郊的游客分担率严重不足,旅游旺季严重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而周边素有江南文化底蕴的旅游吸引物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

10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在行业管理层面,认真贯彻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将旅游部门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放权于市场、放权于基层、放权于协会(中介组织),同时不断提高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在机关层面,优化机关内部机构设臵,改变行业指导方式,改进营销推广方式、改进旅游统计方式、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改进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进办展办节方式等,建设服务型机关。在企业层面,推动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支持市商旅集团建立混合型旅游产业集团。扶持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组织旅游行业民营企业参加各类经贸交流活动,为民营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服务。

㈡突出重点,突出旅游与休闲、文化、会展的融合。这既是杭州旅游产业融合的重点,也是杭州产业融合的特色与优势。从今年起到2017年,通过部门携手、市县联合,推出一批示范性强、附加值高、辐射力强的旅游产业融合扶持项目。一是推出7条休闲特色街区。重点打造建国南路中医街(上城)、新安江“双江”特色休闲街、临安锦北美食休闲特色街、中国御茶街(江干)、皋亭山休闲旅游特色街区、孩儿巷婴童特色街和运河塘栖特色街区群。二是大力培育会奖旅游市场。力争聘请杭州市会奖旅游大使50名,容纳1000人以上的会议场所10个;召开国际会议20个以上(ICCA组织统计标准)。三是做强旅游演艺市场。重点提升“宋城千古情”、“吴越千古情”、“印象西湖”、“西湖之夜”旅游演艺品牌,新创“良渚印象”、“径山禅茶”、“新安江之夜”大型旅游文艺节目;重点开发“杭州丝绸文化之旅”特色旅游产品,推动龙头文化休闲旅游企业上市,培育4-6个品牌市场演出团体。四是建设旅游产业融合基地。重点推进千岛湖啤酒休闲园、建德汽车越野运动基地、余杭运动休闲集聚区、萧山达利丝绸产业园、千岛湖游艇帆船俱乐部、富阳龙门山休闲综合体、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富阳)、临安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五是提升杭州特色节庆品牌。重点举办西湖龙井开茶节、咖啡西餐节、足浴文化节、天目源茶文化节、西子美丽节、亲子杭州休闲文化节、杭州骑游大会、西湖登山节、横渡钱塘江、开步节等十大特色节庆品牌。希望各相关区、县(市)和有关部门根据市里确定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行动计划。

㈢拉高标杆,推进“国际游客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就杭州而言,没有旅游国际化就没有城市国际化。今年将围绕国际散客旅游无障碍建设标准,不断提升杭州旅游城市品质。一是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年内力争开通直达美国航线,争取杭州对持有第三国签证的外籍人士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二是扩大杭州旅游消费卡的使用覆盖面。为方便散客自由出行和小额支付,深度体验杭州,杭州旅游消费卡要扩大使用商家,包括更多的社会餐馆、民宿、超市、娱乐场所,同时向五县(市)延伸。三是优化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和完善五县(市)旅游集散中心,实现杭州旅游集散中心与五县(市)旅游集散中心线路互通、客源互送、业务互联;完善火车东站城市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提供游客汽车租赁、咨询等多功能服务;完善星级饭店汽车租赁服务体系。加快区域内公共交通设施建设,314立重要会议来源渠道的营销机制。四是放大国内投入。重点做大做强高铁旅游市场;积极启动2014“美丽中国游”和“中国旅游日”活动;继续打造推广“三江两岸”黄金旅游线;加强国内专题市场营销;实施好“中国智慧旅游年”相关主题活动。今年要充分借助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契机,主动牵头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建立旅游营销联盟,推出中国大运河旅游线路并争取纳入国家重点推广旅游线路。

全年市场营销将更加强化“一盘棋”理念。一是抓资源整合。近年来市县携手在央视投放大杭州广告取得不错的效果。今年要加强市本级与区、县(市)及旅游企业的三方合作,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合力促销的良好局面,发挥资金的最佳效应。二是抓活动的整合。旅游节庆在旅游市场宣传推广中一直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以往每年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达100多个,但也存在着内容同质、时间重叠、特色不明显、市场效果欠佳的问题。我们要借助规范和清理各类庆典活动的大好契机,保留并提升主题明确、特色明显、成效共享的旅游节庆项目,努力打响杭州旅游节庆品牌。三是抓平台的整合。要善于“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利用好文化、新闻、商务、外事、农业、体育等部门平台,强化旅游与历史、商品、工艺美术、新闻、体育、商务等元素的融合,放大旅游市场营销的综合效应。

㈥转变职能,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旅游部门要弱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旅游新业态引导和服务标准的制定与规范。这几年,杭州住宿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旅游部门要不断创新理念与手段,关注连锁经济酒店、主题酒店、民宿、青年旅舍等社会酒店的成长,建立社会酒店联系制度,出台社会酒店服务规范。标准化建设是转变政府工作方式、竭诚服务企业的有效手段。市委《关于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探索现代旅游业发展标准化新机制,创新全要素旅游目的地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模式”。全市将逐步成立政府层面的旅游标准化推进领导小组、专家层面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民间标准化培训辅导推进机构,指导和支撑杭州旅游标准化建设、机制及其管理模式的创新。今年将突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主题,以智慧旅游为载体,标准化建设为内涵,打造杭州旅游标准化建设网页,宣传智慧旅游与标准化工作。同时推广国家级千岛湖景区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省级西溪湿地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成果;启动深澳古村落景区旅游服务业、旅行社服务网点标准化等试点工作,年内至少各培育一个国家级、省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㈦主客共享,启动2014年杭州旅游进社区活动。以“乐游杭州〃和谐社区”为主题,以便民、惠民为目标,针对杭州、上海、南京市场,全面构建规模化、信息化,操作性和延展性强的社区旅游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旅游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旅游信息、产品、服务机构进社区。鼓励支持品牌旅行社走进社区服务市民,号召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到更多的文化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政府支持引导,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旅游活动;组织县市旅游进社区;引导旅行社与社区进行对接,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旅游服务;整合旅游、民政系统公共服务资源;派发各类旅游宣传手册;联手华数在条件成熟社区服务中心增设

转型升级 篇3

【关键词】企业家;转型升级;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张家港成功实现了两次转型:一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二是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实现了由封闭式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和世界范围内产业布局的新一轮调整,面对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等一系列要素制约,市委书记徐美健多次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根据我市“十二”发展规划,到2015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将达46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60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突破150家。在我市,以冶金、机电、化工、纺织、粮油食品、建材为主的优势产业,都是传统产业。转型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谋求产业新生。传统产业高新化,是我市加快经济转型的“重头戏”。

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是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如何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成了企业家面对的主要问题。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企业家主要面临着企业家才能由配置效率转化为生产效率。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所谓“配置效率”是指怎样使资源从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而“生产效率”是如何使每一种资源的生产效率都能提高。我国经济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的提高,中国企业家充分利用了原来计划经济下配置不合理的资源,充分利用了外國已经成熟的技术,利用了中国饥渴的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空隙。30年来,中国经济高增长因素来自两方面——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而主要是前者。它体现在体制改革导致的资源流动,包括农民进入工业、企业家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市场和区域市场的分工、国际市场及国际资本的利用等方面。虽然配置效率的潜力依然存在,如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企业家资源配置等将继续起作用,但其潜力会越来越小。今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将从配置效率转向生产效率,其核心内容是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原创性技术的拥有至关重要。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主体,肩负着企业的转型升级,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推进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转变。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技术领先;二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在引进中学习、在学习中赶超,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三是要不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避免重复建设等优点。“十一五”以来,华昌集团技术改造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加大有效投入,不断改进工艺、更新装备、增加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华昌集团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超10亿元,累计实施重大技改项目20项,预计到2015年华昌集团销售收入将达到150亿元。

(二)推进企业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变。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张家港万元GDP能耗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0%左右、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要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发展,关键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当前,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从企业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各环节入手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推进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随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来临和产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挖掘产品制造过程的附加价值难度越来越大,研发、采购、存储、物流、营销、融资和技术支持等成为产品价值的重要来源,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作用日趋重要。企业应顺应制造业发展趋势,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从简单加工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创新商业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四)推进企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变。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而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知识型企业,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我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的潜力未能充分转化为现实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或满足于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企业的生存,也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更多地转向依靠知识、特别是员工素质提高来实现企业快速成长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家面对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主要机遇:

(1)从外销到内销:在外需减少的情况下,以外销为主的企业正在开拓国内市场,向内销外销市场并举的方式转型。

(2)从代工到自主品牌:通过建立自主品牌,掌握市场主动权,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从低端到高端:为了提高产品利润率和增强产业话语权,企业可以从低附加值产品与服务向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升级。

(4)从制造到服务:企业开始迈出单纯的制造环节,为客户提供制造加服务的整合解决方案。

(5)整合产业链资源: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的相关资源,开拓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

(6)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细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风险,精细化管理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

主要挑战:

(1)订单压力凸显:外需下降,内需不足,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的压力,同时客户对于供货价格和付款周期更加敏感。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企业承担巨大的库存风险,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3)资金紧张:销售不畅,融资渠道堵塞,库存增大,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4)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中国经济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企业面临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和成本上升双重压力。

(5)研发投入与产品创新不足、节能环保责任加重。

(6)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抓住机遇化解问题,还需优化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企业家与企业。企业家应该重塑企业基本面,从不同方面练好企业的内功,将企业的基本要素做扎实。持续创新、管理提升、人力绩效三点是企业重塑基本面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未来的1~2年内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创新能力,同时在精细管理上下工夫,并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绩效。

(二)企业家与政府。强化企业间的合作与政府部门的协调,政府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实施有利政策导向,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企业家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家应该遵守法律法规,更好地利用政府的方针政策,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以达到双赢的结果。

(三)企业家与社会。企业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承担着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要诚信经营,对国家要依法纳税,对社会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这才是当代合格的企业家。

总之,处理好企业家与企业、政府、社会的关系,更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2]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转型升级能力 篇4

与同行企业在招投标市场上竞争项目, 就市场生存环境来说有其必要性, 但其本质上是以智慧和劳动为甲方“打工”;即使是品牌优、实力强的企业, 在市场规则大多为最低价中标的情况下, 参与这样“刺刀见红”的竞争, 也不同程度上带有一种不得已的被动。

相比“人生钱”的千难万险, 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钱生钱”, 不仅避免了恶性竞争, 而且带有极大的市场主动性。比较普遍的是:变以前的为房地产工程垫资, 为成立房地产企业自行投资开发房地产项目;有时在双方具备合作基础的情况下, 与房地产开发商业主达成协议, 以项目垫资规模作为开发项目参股, 也不失为一条便捷可行的资本运作之路。尽管国家持续宏观调控, 但城镇化建设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 二、三、四线城市、城镇的刚性需求仍将长期存在;相对于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4%左右 (2012年度江苏省统计数据, 其中大多为多元产业所贡献) 、一些经营结构单一的企业利润率只有1%左右的情况来说, 房地产业仍然是一个回报丰厚、大有可为的行业。进军房地产业,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有着人才、管理等诸多天然优势, 而且可以拉动桩基、装饰、安装、商品砼、园林绿化等整个产业链。目前集团除在扬州本地开发项目外, 在高邮、海安等四线城市也投资了房地产项目;由于定位准确, 销售情况逆市而上, 相当红火。

通过BT、BOT项目以资本换市场, 也是建筑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加快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近年来, 集团通过BT合作模式, 先后承建了泰州医药城商务1号楼、泰州医药城中试区四期厂房、泰州数据产业园综合楼 (二期) 、泰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等诸多泰州市大体量重点项目;由于为业主解决了资金难题, 因而这些项目让利不多, 且从工程设计到交工的全过程, 均由集团总承包。在资本运营的推动下, 集团迅速将泰州市场打造成为继扬州本埠市场之后的又一个以总承包模式为主、带动集团各高效产业同步发展的基地型市场, 为企业的良性发展、转型升级树起了新的重要支撑点。

二、培育工程总承包能力, 加快施工组织的转型, 从单一土建转向工程总承包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不管怎样转型升级, 总承包能力仍然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提升总承包能力, 要围绕各专业环节的需要, 发展好相关配套专业;否则企业过分倚重分包单位, 在市场上易受制于人———根据“木桶理论”, 诸多专业分包环节中, 哪怕只有一个“短板”, 都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工期。工程总承包对工程建设本身而言, 能够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 使之有机组织、统筹安排, 优化了系统, 减少了资源浪费, 达到了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 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工程总承包对建筑企业而言, 能够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增强为业主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功能, 从过去的分阶段管理变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促使承包商通盘考虑、系统管理, 更加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近年来, 集团重点建设并完善了从工程代建、建筑设计、地基与基础、建筑装饰、建筑幕墙、钢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建筑智能化安装, 到环保、市政路桥、商品砼、设备租赁、建筑模架等一整套产业链, 产业链完整度及工程总承包能力在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 为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培育产业链竞争能力, 加快经营结构的转型, 从数量扩张型转向质态改善型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当前建筑业市场上单纯的土建施工几乎无利可图, 迫使建筑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高效能专业的发展, 加快经营结构的转型, 才能保证企业盈利水平。尽管集团规模总量并不突出, 但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走在了许多同行的前面。

在桩基专业方面, 我们对原桩基公司进行了公司制改造, 在集团控股的同时实行经营层持大股, 从而将集团的科技、人才、资本等优势和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开拓、专业施工、绩效管理等优势更好结合, 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发展。2012年度桩基公司生产规模率先突破5亿元, 为集团改制前 (2005年度) 的7倍以上;期间, 该公司顺利晋升专业一级资质, 并成立了渣土运输公司、贸易投资公司;获“鲁班奖”参建奖3项、国优参建奖3项, 规模、品牌在本埠市场继续独占鳌头。

在装饰专业方面, 我们对原华发装饰公司实施产权重组, 吸纳管理骨干参股, 充分调动经营层的创业激情。江苏华发装饰有限公司2012年度年产值达到3.52亿元, 7年来增长了487%;获得“鲁班奖”参建奖、国优参建奖各2项, 国家装饰奖4项;在原建筑装饰一级资质基础上, 获得了金属门窗一级资质、建筑幕墙设计与施工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二级资质;无论专业资质、区域份额、质量品牌、科技成果、团队素质, 均在全市装饰企业中首屈一指。

在安装专业方面, 我们重点配置年轻专业团队, 推动机电安装、消防安装、建筑智能化安装先后晋升一级资质, 通过资本运作取得了环保工程安装二级资质;并充分发挥集团总承包平台优势, 加大力度做大该产业市场份额。2012年度该产业年生产规模已达3.3亿元, 为7年前的10倍以上, 在区域市场上的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环保专业年产值规模达到了6, 500万元, 年增长率约50%, 2013年度有望接近1亿元。

在商品砼专业方面, 我们在全市最早成立了商品混凝土公司, 长期以来质量水平稳居全市第一, 产品质量多次获全市通报表扬;生产规模位居全市前三;连续5次 (10年) 保持“江苏省混凝土行业最佳企业”称号。

在市政专业方面, 多年来我们参与了文昌东路、文昌西路等本市多条交通干道延伸工程的建设, 以及各大重点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近期, 我们又通过BT运作, 取得了10亿元标的淮安市348省道项目承建权, 即将走上发展快车道。

四、培育科技进步能力, 加快生长方式的转型, 从外延扩张方式转向内涵增长方式

农业转型升级汇报 篇5

云南省农业厅(2010年9月20日)

尊敬的调研组各位领导:

云南耕地、草原(地)和渔业水面资源丰富,2010年有耕地总资源9117万亩(2008年数据),常用耕地6345万亩,其中水田1993万亩;有草原(地)2.29亿亩;有水面418万亩。同时全省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十分突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动物、植物种类皆占中国的一半左右,发展山地农业、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条件较为优越。作为资源性产业,云南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粮食、生猪和部分特色农产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现将云南农业发展现状及云南农业在转型升级中涉及的有关问题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以来云南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省依托得天独厚的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致力发展优势经济作物,— 1 — 建成了烟、糖、茶、胶等规模化轻工原料生产基地,形成了“发展农业促轻工”的发展格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 “十五”以来,我省烟、糖、茶、胶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畜牧业、蔬菜、马铃薯、鲜切花、食用菌、中药材、经济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806亿元和1106亿元,均为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速分别为8.2%和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比2005年增长94%。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近7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第一产业发展依然是我省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三是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产。201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648万亩、粮食总产1650万吨,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连续8年增产,5年累计增加粮食135万吨,年均增长1.7%。粮食总产量居西部第三位、全国第十四位。

四是特色优势作物生产规模扩大。2010年,茶叶种植面积552万亩,比居全国第一位;产量20.7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咖啡种植面积50万亩,产量4.94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7%、98%。鲜切花产量65亿枝,居全国第一位。天然橡胶种植面积737万亩,居全国第一;干胶产量33.06万吨,仅次于海南的33.25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甘蔗种植面积442万亩、产量1750

— 2 — 万吨,仅次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蚕桑种植面积140万亩,仅次于广西和四川,居全国第三位;鲜茧产量4万吨,居全国第五位。马铃薯种植面积988.3万亩,居全国第四位;马铃薯鲜薯产量1060万吨,居全国第五位。蔬菜种植面积1110万亩,产量149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五是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488万吨,居全国第九位。其中猪肉395万吨、牛肉35万吨、羊肉13万吨、禽肉41万吨。水产品产量48万吨,增长101%;罗非鱼产量居全国第五,鲟鱼籽酱储量全国第一。

六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5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7280个。除烟草外的农产品加工产值农产品加工总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875亿元和235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除烟草外的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9%。

七是农产品出口创汇快速增长。2010年我省全年实现农产品出口68万吨,创汇1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5%。其中蔬菜、烟草、咖啡、食用菌(松茸除外)、松茸、植物精油、茶叶等传统大类出口农产品完成10.9亿美元,约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3.5%。云南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份第一位。

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670万亩。全省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871个、绿色食品654个、有机食品175个。农产品中农

— 3 — 药残留检出率由2005年的41.4%下降到2010年的13.5%,产品抽检合格率由2005年的70%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95%以上。全省多年未发生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九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明显加强。以中低产田地改造为重点,累计建成高稳产农田达到3587万亩,比“十五”末增长32%;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411万千瓦、同比增长45%;温室大棚22万亩、增长414%;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273万户、增加122万口;改造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近3000个;完成草原保护建设任务200万亩、人式种草600万亩。

十是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44%提高到49%;优良品种综合覆盖率从2005年的82%提高到90%以上;农作物新品种每年推广面积达到550万亩以上。

二、云南农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农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云南农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8.6%左右,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高稳产农田占耕地总资源的比重不到40%,比全国少了近10个百分点;中低产茶园、蔗园、果园、桑园等园地比例高达70%;草原退化面积达83%,— 4 — 其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明显下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不到20%,比全国低40个百分点;万人拥有农机动力仅0.55万千瓦,低于全国30%。

二是先进农业科技应用能力较弱。农业良种自主选育、鉴定、繁育、推广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良法研发滞后,杂交水稻、玉米和脱毒马铃薯种薯等良种供应不足;多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无固定办公场所及必要的设施设备;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仅为70%左右,粮食亩产253公斤,低于全国72公斤,生猪良种覆盖率仅85%,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云南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296户,仅占全国总数的2.4%;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不到600亿元,仅占全国的1.4%;年销售收入上亿的农业龙头企业130家,仅占全国的1%左右。农业产业化水平仅为38%,低于全国18个百分点。

四是动植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云南与周边东南亚国家有4060多公里山水相连,没有天然阻隔屏障,动植物自然交融,疫情防控没有联动机制,边境一线基层动植物防疫体系基础薄弱,动物疫情防堵任务十分艰巨;2006年前稻飞虱在我省年发生不到400万亩,2010年增加到了1000万亩。

五是保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云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压力加大。据测算,2015年全省粮食需求量将达到2100万吨,但产量

— 5 — 预计只能达到1900万吨。同时,由于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执法监管体系还不健全,以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较大,对农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外向型农业发展形成挑战。

六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云南旱、涝、低温冷冻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全省平均每年农业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2010年仅旱灾一项就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受便于变暖影响,极端天气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七是农业投入仍然不足。2010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仅占7.4%;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对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投资仅为6.4%。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利用农村宅基地、林权抵押贷款等多元化的投融资尚未形成。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25个边境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农一半,农民投入农业的能力较低。

三、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政策着力点

(一)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当前,国家决定把云南加快建成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给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边疆和民族地区稳定、维护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大局看,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在“桥头堡”建设中将处于

— 6 — 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实施“桥头堡”战略具有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粮食自给平衡,是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核心基础。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山区和半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从省外调运粮食成本高、难度大等客观因素决定了云南粮食应以自给为主。云南目前粮食自给率仅为88%,自给平衡水平不高,而且未来实现区域粮食自给平衡将面临更多困难。加快转变粮食发展方式,大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力,积极发展高产、高效粮食产业,努力实现区域粮食自给平衡,是实施“桥头堡”战略最基础的物质支撑。

2.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是充分利用生物资源优势加快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根本途径。云南丰富的物种资源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的烟、糖、茶、橡胶、蔬菜、马铃薯、花卉、咖啡、畜牧等优势特色生物农业都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将有利于加快把云南打造成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中心、流通中心。有望在转型升级中做大做强并在全国有影响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主要包括:6 大养殖类产品即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奶类、水产品;9 大特色经济作物产品即蔬菜、马铃薯、蔗糖、茶叶、蚕桑、水果、橡胶、咖啡、油菜。

3.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是在桥头堡建设中实施“引进

— 7 — 来,走出去”战略,充分挖掘云南农业开放开发巨大潜力的必然选择。云南农业在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一是,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农产品互补性很强,双方农产品贸易额已占云南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的50%以上。二是,云南农业对外投资活跃,近年来云南省新批农业投资项目约占全省新批投资项目总数的四分之一。三是,云南在境外发展替代种植进展明显,目前全省已有100多家企业在缅甸、老挝北部开展禁毒替代种植,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种植替代作物30多种。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将有利于云南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创汇农业和利用境外资源发展国内紧缺的农产品。

(二)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和政策着力点 1.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也就是云南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为、科技为支撑,以“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做大规模,提高效益”为总体要求,以实施“3699”工程(即3大粮食基地、6大养殖基地、9大种植基地和9大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和创建“十优十强”(即确定十大优势产业,每个产业重点扶持10个强县)、“百县百园”(即在100个县建设10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两高一优”、示范区”、— 8 — “生猪养殖百万工程”(即建设100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从自给型向外向型转变。

2.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思路和政策着力点

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思路是: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不断强化财政、金融、价格、能源、税收、土地等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措施,加快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结合云南实际,建议国家和省在促进云南农业转型升级中重点强化以下八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围绕生产条件建设强化政策措施。云南已决定增加投入和整合相关资金从2009年起到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地2000万亩,但由于投资标准低,绝大部分不可能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议增加投入加大对云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同时,要结合云南

— 9 — 实际进一步加大对农机购置、设施农业发展、草原建设与保护以及茶园、果园、胶园、桑园、咖园等园地生产条件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围绕产业化经营强化政策措施。2011年云南省委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和完善了财政、土地、税收、能源、金融等十项政策措施。例如:“十二五”期间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每年新增2亿元;每年设立200亿元以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专项贷款;对当年企业新增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万元的,按3—5%给予一次性奖励;对龙头企业堪培拉出口额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的,给予出口额1%的奖励;对种植养殖龙头企业执行农业生产用电,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执行大工业用电优惠政策。就省的扶持政策,下一步重点是在抓好落实的基础上再予以完善。同时,鉴于中央财政对龙头企业的投入扶持力度不大,建议大幅度增加扶持资金。

——围绕科技进步强化扶持政策。一是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条件建设和队伍建设;二是加大对农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支持;三是加大对农业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和奖励力度;四是要继续完善农业良种补贴政策,包括扩大补贴范围(当前应尽快扩大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完善实施方式(要确保良种得到应用);五是要对重大增产、增效、节本、减灾技术(如无公害生产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循环农业

— 10 — 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覆膜种植技术等)的推广应用给予专项补贴补助。

——围绕规模化生产强化政策措施。一是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助和奖励力度;二是对流转土地发展间作套种和进行冬农产品开发的,对生产者给予流转专项补贴;三是建议在继续加大对生猪规模养殖扶持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对牛、羊、家禽和水产品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

——围绕标准化生产强化政策措施。一是按照对国际接轨的要求加大对标准制修订的支持;二是加快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执法体系;三是加大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的实施规模;四是加大对发展品牌农业的奖励支持。

——围绕发展减灾农业强化政策措施。一是对商品猪生产实施低水平的死亡保险和生产成本保险;二是对蔬菜生产实施生产成本保险;三是对甘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实施保险补贴;四是加大对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支持。

——围绕发展外向型农业强化扶持政策。一是加大对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的支持,其中对经过出口基地备案的给予奖励;二是对国内企业到境外建立粮食、天然橡胶、甘蔗等国内紧缺产品生产基地的,给予良种、保险、农机购置等补贴。

——提高中央对特殊地区的有关补贴补助标准。在农机购置补贴、农村沼气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等方面,中央应

教育需要转型升级 篇6

社会的文明进步始终遵循这样的规律:重大技术革新→生产力水平提升→社会转型升级。教育发展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以冶铁技术为代表的农耕时代,教育以散点式的师徒授业为主,是为教育的1.0版;伴随着机器的出现,需要大批技术工人,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是为教育的2.0版;计算机和互联网诞生,知识大爆炸,智能化时代悄然而至,是为教育的3.0版。毫无疑问,中国教育目前属于2.0极致版。

智能化时代无论是知识的产生、传播、学习、运用,还是学校、教师、课程的形态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轻松超越教师;无数技术工作岗位已经开始被智能机器人取代;一本小小的电子书也许你一辈子也读不完。现实就是这么生硬,一切都在变。固守知识本位,以考试为导向,以端个铁饭碗为价值追求的2.0版教育,不转型升级行吗?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大势。

纵观教育的历次转型升级,尽管每一次内容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育即人的再生产”的本质没有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的逻辑原点。教育的转型升级,转型是第一位的,升级是第二位的;“转型”重点在“道”,必须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弘扬人文精神,尊重教育规律,塑造教育灵魂;“升级”重点在“技”,是内容、形式、技术的革新,是时空、场域、资源的拓展融合,是知行合一的实践,是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教育的转型升级,必须解决教育的深层次矛盾,舒缓社会焦虑,在突破知识本位,去功利化,去行政化,尊重学术自由,维护教育公平,扩大办学自主权,更新人才观念等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作者单位:深圳市天健小学)

转型升级能力 篇7

(一) 浙江块状经济发展亟须转型升级

浙江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发展过程, 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范围, 体现出块状经济特色, 钟朋荣称之为“小狗经济”。改革开放以来, 块状经济已经在浙江经济总量中占了一半以上份额, 还给浙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 促进了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按照郑勇军、袁亚春 (2003) 的分析, “浙江农村工业空间上分散, 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农村企业组建大型供销合作体的谈判成本和协调成本相对高昂, 专业市场就承担了对农村工业进行市场信息导向和产品销售的主要功能”, 依托专业市场的销售网络, 可以有效地将这些分散的农村工业经济主体联合起来, 形成整体经济力量, 以较低成本进行运作, 从而支撑块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这也逐渐催生了浙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反过来又推动专业市场向纵深发展。

正是浙江经济结构特点和块状经济特色, 以及专业市场在组织经济活动中可以节约交易成本的优势, 使得专业市场在浙江迅速兴起, 并成为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逐渐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义乌、绍兴和台州作为浙江专业市场发展最迅速、市场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地区, 其发展过程都证实了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体现了“浙江模式”的特点, 即“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模式。

在金融危机的重创下, 浙江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出口导向路径遭遇巨大打击, 使得发展路径受阻, 导致了增速剧减。浙江经济发展中形成的以国际市场需求替代国内市场需求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 在后危机时代受到极大挑战。同时, 浙江企业形成了对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 产业结构变动较慢, 产业层次长期低于全国。同时, 随着电子商务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定制式营销模式的推进, 给浙江块状经济的发展带来冲击, 迫切需要转型提升。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在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 高素质劳动力的稀缺制约了浙江块状经济的发展。金祥荣等 (2002) 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技术工匠和物质劳动力在浙江专业化产业区企业衍生中的重要作用。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 浙江省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仅为16.8%, 低于全国的平均比例24.8%, 远远不能满足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 职业能力开发研究评述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着力提高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能力,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可见, 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劳动力, 进而促进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组织机构, 在浙江块状经济发展背景下, 高职院校应该培养的是一种获取、累积、整合和传授职业技能的能力 (林明等, 2010) 。职业技能培训需要企业的高度参与, 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也应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和企业实际需要不断改革职业技能鉴定方式和内容。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到今天,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考核体系, 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单强等 (2006) 认为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制度管理体系上缺乏竞争机制”、在“考试模式上缺乏灵活机制”。在借鉴了国际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经验上, 张天祥 (2001) 也提出了鉴定标准的社会化问题, 并指出要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职业技能鉴定中去。张炳耀 (2003) 认为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使职业技能鉴定更加贴近行业企业实际。代伟 (2005) 则从鉴定过程和鉴定内容出发, 认为“题库开发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保障”, 应该强化质量意识, 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障体系, 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建立激励机制。马振锋 (2006) 也认为职业技能鉴定的过程和管理应该规范化。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职业技能鉴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高职院校在当前职业技能鉴定中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究其原因, 陈兴东 (2007) 认为是“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没有配套”, 导致高职与中职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区别。我国在职业资格证书报考中, 在申报条件上设置了不同年限工作经验等条件, 使得高职学生在中级职业资格基础上, 无法取得更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强伟纲 (2008) 则认为, 目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作人员主要忙于职业技能试题库的建设、新职业工种鉴定市场的开发以及繁杂的日常事务, 很少有精力到高职院校指导具体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尚未形成整套的监督管理制度, 致使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各自为政, 随意性较大, 使学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逐步下降, 削弱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刘凯等 (2009) 则指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培训不够经常, 其素质有待加强。

近年来, 浙江省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 对加快职业技能鉴定改革和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大量文献对职业能力与能力 (赵志群, 2010) 等概念做了深入的分析与界定, 并结合不同专业对职业能力提升做了细致研究。关于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作用以及改进方法也有诸多论述。但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相关联, 进而对培养高素质劳动力, 促进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却鲜有研究。

二、实证研究

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 浙江块状经济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如何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能力开发, 从而培训大量高技能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乌、绍兴、温州等地专业市场是浙江块状经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通过对这些地区进行问卷调查, 以实证方式来研究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与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开发的关系。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填写者基本情况、职业能力开发、经营绩效等。在问卷填答方式上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测量。这是因为Berdie (1994) 研究认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 5点量表是最可靠的, 选项超过5点, 一般人难有足够的辨别力, 会导致信度的丧失, 而且5点量表可以表示温和意见与强烈意见之间的区别 (转引自吴明隆, 2003) 。

调查对象主要是专业市场内的店铺营业员或店主, 共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144份, 其中4份问卷因填写不规范作为无效问卷, 最终有效问卷140份。

从基本情况来看, 被调查对象性别比例均衡, 学历82.9%为大专或大专以下, 工作时间50.7%在3年以内。被调查对象中32.1%为普通员工, 67.9%是店主, 这与浙江块状经济特色相适应。涉及行业包括纺织服装、五金电器、日用百货、文化用品、饰品等, 其中纺织服装店居多。

囿于篇幅所限, 这里主要是对职业能力开发项目和经营绩效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

本问卷采用Cronbach的α系数对信度进行分析, 其中职业能力开发项目Cronbach的α系数为0.757, 经营绩效项目Cronbach的α系数为0.843, 均在0.7以上, 信度相当好。

注:*表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表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

相关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变量之间不确定关系的统计方法, 其中, 最为常见的是两个或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马庆国, 2002, P.240) 。相关系数则是描述这种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 通常采用Pearson系数分析。

本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职业能力开发项目与经营绩效项目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在体现店铺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开发各因素中, 应对能力与其他六因素相关性都不显著, 客观地说明了从业人员在应对新环境能力不错的情况下, 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参加职业培训不够积极。

在与经营绩效各因素的相关性上,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度与店铺营业额、店铺知名度等五个因素都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 说明从业人员通过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提升工作能力对提高店铺的经营绩效影响显著。而政府培训力度等其他五个体现店铺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开发的因素则只与1到2个衡量店铺经营绩效的因素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 没有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度的影响如此全面而显著。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店铺营业额与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开发因素中的四个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 远远多于店铺知名度等另外四个衡量店铺经营绩效的因素, 说明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开发对店铺的营业额有着比较直接而明显的影响。当然, 也可能是从业人员对店铺营业额的感知比其他四个因素更为准确和实际。

三、存在问题与研究建议

(一) 职业能力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研究现状的评述和实证分析, 可以看出在职业能力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制度建设不完善, 缺乏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2.鉴定标准和考核体系比较落后, 无法跟企业实际对接。

3.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鉴定中的作用和独立性还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

4.从业人员在能应对实际工作时, 对获取专业技能和职业培训积极性不高。

5.政府机构在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中的主动性和改革力度不够, 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二) 对策建议

根据服务浙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职业能力开发路径建议如下:

1.政府相关机构应该修改并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 引入和规范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对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市场进行规范, 规范不同的政府机构与行业协会所组织的各种考证制度, 统一标准, 提升培训质量, 使之形成均衡有序的竞争机制;另一方面, 则应该提升职业培训的吸引力, 职业资格不能只是上岗证, 要形成持续学习与培训的机制。

2.发挥行业协会与企业的作用, 将技能竞赛、技能比武有效地与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培训相结合, 逐步用相对择优制取代现有的绝对分数线制, 提升学生和从业人员参加职业资格培训的兴趣。

3.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中的作用。一方面, 高职院校可以协同行业企业、政府机构合作开发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鉴定内容, 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另一方面, 则利用教育资源参与企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 开发适合不同行业企业的培训内容,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 培训创新创业能力。

总之, 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 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是一个有效途径, 从而对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人力资本和内在动力。

摘要:浙江块状经济特色成为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电子商务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定制式营销模式的推进, 以及高素质劳动力的稀缺, 给浙江块状经济的发展带来冲击, 迫切需要转型提升。文章在对职业能力开发研究评述和实证分析后, 指出存在的问题, 明确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来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有效方式,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转型升级能力 篇8

据了解, 全国粗钢产量从2008年的4.95亿吨上升到2011年的6.82亿吨;日产粗钢量从136万吨上升到目前的190万吨以上水平。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行业销售利润率从2007年的7.3%下降到去年的2.9%, 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 钢铁业呈全行业亏损态势, 钢铁形势的严峻性前所未有。

唐钢作为历经近七十年的发展改革历程的特大型钢铁企业,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日益严峻的钢铁形势, 公司新组建的党政领导班子冷静思考, 认真对待, 提出了:我们左右不了市场, 但是我们可以左右我们自身工作的先进理念, 公司上下全体职工团结一致, 坚持奉承:责任大于能力的行为标准, 立志在非常形势下用钢铁般意志打造精品唐钢, 确立了建立最具竞争力钢铁强企的宏伟目标。三年多来, 正是基于公司的正确战略定位及明确的目标, 唐钢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一、审视自我、确立方向

唐钢就单体企业而言, 已具备规模优势, 在国内大型钢铁集团中居于前列, 2008年就已经具备年产18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 拥有资产已达千亿元之上, 年销售收入已达700多亿元, 但要想在国际钢铁市场的大环境中占据稳定的一席之地, 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距和不足,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技术进步还没有真正达到现代一流钢铁企业的要求, 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产品结构还不尽合理, 大路货、低附加值产品居多, 且创新能力不足, 具有独特优势的差异化产品所占比重较低, 核心技术优势不明显, 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短缺, 市场的竞争能力偏弱。

二是唐钢多年来通过强化对标挖潜增强了成本控制力, 但产品的创效能力偏弱, 企业的增值能力与浦项、宝钢等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具有明显差距。

三是企业过分注重钢铁主业, 忽视上下游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

四是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企业劳效偏低, 企业人工成本偏高, 经营的风险仍存隐忧。

五是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才刚刚起步, 所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还相当艰巨, 与社会协同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公司要想在金融危机中化解困境, 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很有必要在诸多方面大刀阔斧地加以改进, 方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二、理念引领、科学举措

1. 树立新理念、确定新占位。

要使企业永远保持良好的经营和持续发展状态, 无论是实施各种创新, 还是改变传统, 首先是解决人的观念问题, 制约观念的主要障碍来自于人的理念。在传统的理念中, 往往认为“越是在企业经营受阻或困难时期, 企业越要稳健经营、维持现状, 切不可张扬举措、变革创新”。唐钢一班人认真思考, 从理念角度颠覆传统, 提出适应形势、大胆改革的创新思维, 决心视危机为机遇, 响亮提出:以钢铁般的意志打造全新唐钢的全新理念, 为创建“绿色唐钢、效益唐钢、科技唐钢、和谐唐钢”奠定了坚强的思想基础。

2. 打造清洁工厂、提升企业品牌。

唐钢地处唐山市区,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 企业规模由解放初期的几万吨发展成为近两千万吨规模的巨型钢铁制造企业, 钢铁生产的特殊性注定了企业在为社会不断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 也对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 解决城市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此同时, 这种社会责任就历史地落在了唐钢的肩头。因此,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 唐钢的搬迁问题就成为市政府及民众常提的话题, 加之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冲击, 更使公司压力倍增, 怎么办?如何行?一时间也成为唐钢一个热议的中心课题。

公司经反复研究后认定:唐钢要在金融困境中重新崛起, 要抓住机遇, 环境治理空前重要, 时不我待, 号召全公司:打一场治理唐钢厂区环境的攻坚战, 彻底告别高排放、高污染, 打造一个高标准的清洁工厂, 真正实现与社会和谐共存。力争在短时间内全面达到公司环境治理的整体目标。自2008年10月开始, 分两期完成了厂区规划治理工程。在一期工程建设中, 首先结合淘汰落后产能, 进行了大力度厂区内部拆迁工作, 建设职工生活服务区。共拆除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腾出空地50万平方米, 并全部用于绿化美化, 使厂区绿化覆盖率由21%一举提高到42%;其次在拆违拆迁旧址规划建设了4个服务区、5个停车场, 总占地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三, 2009年初开始在公司大院全面实施门禁管理, 彻底改善了厂区秩序, 堵住了物资流失漏洞。

2009年3月, 全厂区的道路及管线改造及厂区的绿化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公司对厂区内主干道进行重新规划, 总计新增及改造道路面积12万平方米;修建厂内第一座跨铁路立交桥, 理顺了现场物流倒运, 提升了运输效率;对主要动力介质干网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对厂区内260公里电缆实施了改迁入地改造;对厂房、管道进行粉刷和装饰美化, 并统一着色;对烧结、炼钢等主要污染源投巨资进行脱硫及除尘改造, 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及COD排放等。历时八个月时间, 唐钢实现了厂区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 管网入地, 料场内置, 物流整洁有序,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等良好状态。十里钢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颠覆了传统钢铁企业“傻大黑粗”, 为唐山市蜕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完成了从生态污点到生态亮点的转变。这不仅使唐钢有了长期稳定的外部环境, 也使唐山市领导对唐钢的变化倍加赞赏, 摆脱了政府时常纠结的搬迁问题, 走出了一条城市老钢铁企业的科学发展之路。被中国钢协领导赞誉为全球最清洁钢企, 继而被评为全国环境绿化先进单位。大大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 产生了难以估量的衍生效应, 企业品牌的美誉度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外部环境的改善, 仅仅是拉开实施持续发展转型升级的的序幕, 企业适应市场, 驾驭市场的竞争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真谛, 不断提升唐钢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之所在。

3. 狠抓能源管理, 发展循环经济。

三年多来, 唐钢以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为目标, 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 全面构建并系统实施“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依靠科技进步, 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广泛开展以煤气、余热余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为核心的技术攻关活动, 力求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发电项目的逐步实施, 唐钢利用煤气及余热、余能资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可近40万千瓦, 企业自发电总量可达30多亿度, 比例可达到70%以上, 吨钢发电可达400度, 吨钢创效可达100元左右, 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高炉水渣的综合利用。目前唐钢年产高炉水渣242万吨, 高炉水渣是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和水泥原料, 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配制高耐久性混凝土结构的首选混合材料之一。为进一步提升能源管理的主要措施有:

(1) 煤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建造九台全燃煤气热力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达155MW, 年发电量10亿度以上。

(2) 余热、余能资源的综合利用。共建四台TRT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达64MW, 年发电量约3亿度。六座焦炉全部采用干法熄焦技术, 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30MW, 年发电量约1亿度。低温余热发电。南区投资1.5亿元。新建两台130t/h煤气锅炉, 一套30MW和一套25MW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一套15MW蒸汽余热汽轮发电机组。实现了南区余热资源的全部综合利用。通过一系列发电项目的逐步实施, 利用煤气及余热、余能资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可近40万千瓦, 企业自发电总量达到近30亿度, 比例可达到70%以上, 吨钢发电可达350度, 吨钢创效可达100元以上, 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3) 高炉水渣综合利用。唐钢年产高炉水渣242万吨。为进一步提高高炉水渣产品的附加值, 进一步加大投资, 相继建设三条60万吨/年的高炉水渣超细粉生产线, 实现了高炉水渣综合利用率100%, 年可创效益5000多万元。

(4) 转炉污泥综合利用。转炉污泥约占钢产量2%, 将其全部用于烧结配料, 综合利用率达100%, 年可创效益8000万元。

(5) 投资3.26亿元, 实施重大水循环项目建设———城市中水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综合利用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法国得利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生产高品质的软化水和除盐水, 满足生产工艺对各种水质的需求。投产后, 唐钢关停了全部深井水, 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工业水源全部采用城市中水, 吨钢耗新水达到3.5t左右, 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6%以上, 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

(6) 实施南区烧结机脱硫改造。为了进一步降低SO2排放量, 承担起大型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投资8000万元对320m2烧结机烟气实施脱硫改造, 此措施实施后, 唐钢年SO2排放量削减了4200吨, COD排放量可削减220吨, 各部位烟尘排放量均达到“十一五”控制标准, 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双三十”减排考核目标。

4. 实施技术创新, 实现提质增效。

技术创新, 是一个从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从产生到市场化的过程。它包括新产品的生产、研发、生产组织、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的活动。唐钢从六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是界定技术创新战略发展定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设高层次、高水平、多功能、多学科、开放型的产品、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应用一体化、具有国际钢铁行业一流水平的研发机构。

二是技术进步发展目标明确。建设成具有国际钢铁行业一流研发能力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包括建设以炼铁、炼钢、热轧、冷轧为主要手段的中间试验基地) 。到十二五末拥有一批国际一流技术, 具备在世界钢铁界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专有技术和独创技术的创新能力。力争形成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针对重大技改项目及产品结构调整, 开展软课题研究, 为决策科学性和客观性提供依据, 同时消化技改中关键技术进行再创新。

三是构建唐钢创新体系。从组织系统、规则系统、决策系统和资源系统四方面入手, 建立和完善公司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建设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长效紧密合作机制, 重点联合建设几个特色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搭建多学科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运行机制、相关配套政策;建成运行高效、研发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

四是开展产学研创新。借助河北钢铁集团钢铁研究总院的品牌优势, 唐钢与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在科技运行体制与激励机制方面, 制订和完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实施重大课题首席专家负责制和课题承包制, 成立专家委员会, 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评审、成果验收、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力求发挥重要作用;设立唐钢技术管理专家制、唐钢科技进步奖、新产品开发奖、有突出贡献的课题组和科技管理人才评选等有效的激励机制, 调动科技人员和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唐钢老区精品板材、优质长型材, 中厚板公司优质船板、锅炉板、管线钢, 不锈钢公司特色产品的品种格局的优势。力求在“十二五”逐步形成唐钢集团:汽车板、石油管线钢、冷轧硅钢、涂镀产品、高强船用钢板、压力容器和锅炉用板、精品线材、热轧型钢等领先技术为核心的高附加值、高品质的产品集群。高端产品比例逐年提高, 培育10个以上战略品种, 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销售额比重占到70%以上。产品结构将形成中、高端产品互补, 高端产品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 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争创一批中国名牌、冶金实物质量金杯奖产品等。

五是加强质量监督与控制, 减少计划外产品, 规避质量损失。去年上半年, 市场形势严峻, 在产品经销中, 合同履行由于计划外产品较多而不能到位, 用户对产品的质量也不断提出异议, 进而影响到市场份额, 为了克服此种现象, 公司下决心从工艺环节加大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 从设备保证, 工艺操作, 质量验收, 责任考核等多个环节系统优化, 经过相关部门及主体厂的全力配合, 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计划外产品从原来每月的三万吨左右降低到目前的仅仅三千吨水平, 月度减少经济损失为数百万元。

六是努力开发新产品。2008年以来, 唐钢遵循“面向市场、面向效益、面向一线”的方针,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研发高效益新产品, 成功开发管线钢、石油套管钢、焊瓶钢、船钢、无取向电工钢等13个新品种。国内独家开发成功Q460级铁塔角钢成功用于国内首条正式输变电工程, 受到电力部门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 唐钢把加大技术攻关力度, 努力拓展产品规格, 增强创效能力作为应对市场困难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1810热轧板卷薄规格生产”、“提高冷轧用钢质量”、“提高硬线钢质量”等工艺技术攻关, 争取获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大力度开发中、高档汽车面板、电工板等高端产品, 力求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全面提升唐钢板材产品市场形象, 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冷轧产品为例, 唐钢经过近两年来的不懈努力, 冷轧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2011年唐钢冷轧产品出口欧洲100多万吨, 出口总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六分之一, 不仅提升了唐钢产品的市场美誉度, 也使公司得到了较好的效益回报。

5. 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

唐钢属于典型的传统钢铁企业, 尽管进入新世纪, 由于规模的大幅度扩张, 劳效有所提高, 但与国内一些先进企业相比仍然偏低, 人工成本所占产品成本比重偏高, 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桎梏。2008年, 唐钢人均年产钢350吨左右, 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比较相差两倍以上, 宝钢股份为1000吨/人·年、日照、沙钢、首钢迁钢人均产钢均达到年千吨以上水平;唐钢人工成本达到300元/吨钢以上, 与上述先进企业 (100元左右/吨钢) 比较差距十分明显。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唐钢打破传统思维, 走集约化经营之道, 打破走行政管理“独木桥”的用人机制, 使管理、技术、操作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并驾齐驱。以创建现代一流科学示范企业为标准, 优化机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出发点, 充分挖掘人员潜力, 从加强基础管理、搞好系统优化、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高度, 严格核定岗位定编, 努力优化用工配置, 尽可能发挥岗位用工的潜能, 减少外委协力工、劳务用工等, 全力降低人工费用, 提高全员劳动效率。两年来, 公司为了配合公司非钢产业发展, 从各主体厂优化到非钢部门约一万人, 不锈钢、中厚板等三大子公司优化人员一万余人, 全公司钢铁主业职工人数约束到了三万人以下, 人均产钢达到600吨。但与先进企业比仍存在差距。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优化, 争取到十二五末, 钢铁主业人员优化到两万人, 人均产钢达到1000吨以上水平, 人均劳效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6. 创新管控模式, 强化财务管理。

2010年, 为适应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 在全公司提出:创新管理模式, 开创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向管理要效益。这是进一步提高公司应对市场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创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企业的又一重要举措。财务作为公司主要专业管理系统, 紧跟公司部署, 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至关重要。通过对公司财务管理现状的客观分析, 以经济运行、扁平化管理等创新管理理念为指导, 结合公司开展精细化管理以来的各项前期工作, 对公司各项财务资源进行了深刻剖析, 经反复论证, 提出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路:“优化资源、集中管控、统一平衡、强化约束、端口前移、精细管理, 构建高效、节约、经济型财务管控体系。”

长期以来, 为了适应公司日益发展的需要, 公司已经形成了规范的、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各种管控手段, 无论在成本管理、费用控制、资金管控、投资控制、对标挖潜等诸多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仅成效显著且在业内有一定影响, 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增添了一臂之力。但是,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 企业发展步伐的加快, 公司在财务管理诸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资金的集中管控还没有到位, 成本的控制手段还过于传统, 一级管控模式还没有建立, 企业内部ERP系统与财务还没有很好对接,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推行还不很成熟, 价格管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还没有实现公司各板块的价格统一管理, 公司四大板块的资源整合才刚刚起步等, 由此而导致的资金分散、存货过高、人浮于事、成本费用控制乏力、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针对上述情况, 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财务管理, 创建了资金管控平台, 建立健全了包括公司四大板块的“资金平衡会制度”、融资担保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工程付款控制制度等资金管理制度;完善了“公司层级对标管理体系”, 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不断优化的受控过程之中, 生产技术指标不断进步, 成本持续降低;开展实施了“成本利润动态控制体系”, 该体系可熟练的进行数据采集、搭建测算模型、实施系统分析、制定优化方案, 可准确、及时的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行之有效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了公司四大板块“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全公司及子公司在内的价格管理体系, 设置了专门人员搜集整理市场信息, 建立起价格信息沟通机制。由于以上工作的开展, 公司2011年圆满实现吨钢挖潜增效260元的目标。近两年融资手段优化节约资金成本每年逾亿元之巨。同时由于提高资金管控水平, 从采购、库存、物流等方面优化了节奏、结构、使公司存货周转率达到8次以上, 存货绝对额优化降低达40亿元以上。在同类型钢铁企业中居一流水平。

三、居危思危、居危思进

去年以来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萎缩, 对国内尤其是钢铁业影响不言而喻, 钢铁全行业的持续数月的亏损给钢铁企业敲响了警钟, 唐钢也不例外, 企业内部成本压力剧增, 资金极度紧张, 经营效益状况数年来属于最低谷水平, 河北钢铁集团审时度势, 及时提出深入开展“居危思危、居危思进”大讨论活动, 在集团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唐钢自然在这次活动中应继续承当排头兵作用。公司为了强化这次活动, 从进一步更新理念、统一思想入手, 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了两项重要举措。一是继续优化公司自去年以来开展的转变生产组织模式活动, 就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力, 在降本增效上再做努力;二是全力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提升产品创效能力。视危机为机遇, 力争在较短时间内, 改善公司经营状况, 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 走出一条砥砺进取、敢为人先的阳光之路。

1. 转变生产组织模式, 实现系统优化和经济运行。

借鉴韩国浦项公司创造钢铁产品高价值、低成本的成功经验, 把建立更加适应市场、更加高效的生产组织模式作为应对市场危机的重要举措, 不断提高系统优化和经济运行水平, 彻底颠覆长期以来不惜高成本追求高产量和先进指标的生产组织模式, 不遗余力地提升成本控制力。公司坚持从提升理念着手, 在公司范围内对物资采购、配料结构、冶炼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 今年六月底, 公司实现了本部吨钢降低400元、子公司吨钢降低300元的挖潜增效目标。全公司铁前平均成本吨钢降到2617元, 中厚板公司吨钢成本仅为2560元。一举打破民营企业领衔低成本优势的格局, 从而使公司上下提振了信心, 为公司适应市场、战胜困境奠定了基础。

2. 加强技术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创效能力。

公司自去年开展强化技术质量管理以来, 在控制计划外产品、减少质量异议上成果卓著, 同时在“通用产品精品化和高端产品品牌化”的精品战略目标实施上发力, 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比差距仍十分明显, 因此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继续深化技术质量管理, 建立全过程质量跟踪和控制, 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优化和改善品种结构, 开发生产出更加适销对路、高附加值产品, 增强产品创效能力等各项工作就尤为重要。公司提出, 要以这次提升公司创效能力为契机, 借助瑞士德高公司专家优势, 发挥唐钢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核心作用, 与德高全方位进行技术攻关合作, 并制定了历时一年半时间的战略合作规划, 定指标、定任务、分阶段, 充分营造以技术团队为主要力量的产品创效机制。目前这项工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在公司全面展开, 只要公司能够在明确的目标面前, 措施得力, 常抓不懈, 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转型升级能力 篇9

做好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顶层设计,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做好顶层设计。冲破传统思维、体制障碍、制度障碍,率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管理、投资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方面大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给产业转型升级“松绑”。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先行先试,争取国家权限下放。利用国家级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的政策叠加效应,推动适应产业大变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争取从国家层面推动建设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并对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赋予“先行先试”政策,争取国家对产业扶持的相关权力下放。

加大财税、土地政策支持。改革财政投入方式,由补助贴息为主向政府股权投资、共有知识产权、创投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转变;利用贷款担保、贴息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尽量发挥有限税收政策资源的最大效能,推进区域税收政策及行业税收政策的落实和改革;实施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优先保障产业升级、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推动“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解决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用地指标问题;推动财政资金由支持企业转向支持平台。

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完善市场规则,促进公平竞争,注重产业政策制定的整体性和公平性;提高政府服务品质,营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发挥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为制定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提升企业素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等提供有力支撑等。

着力优化存量,以智能化、绿色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综合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法律、环保等手段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落实《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对行业准入等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控制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一律不得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因业、因地、因企制宜,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抓紧研究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的实施方案,建立国有和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深入精准摸查企业情况,以精准识别引导精准施策。

制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配套政策。重点支持《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内行业领域的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绿色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新品种,开设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融资“绿色通道”。引导政府加大对技改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设立技改专项,实施事后奖补政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设立股权基金、产业基金、偿债基金、质押股权收购基金等,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发债,吸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技术改造。

推动智能化改造。围绕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改造,普及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支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成果应用、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培育建设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支持示范基地企业通过增资扩产、自主创新、提质增效等手段,推动一批智能装备整机、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应用等项目建设。

推动设备更新。支持在电子、家电产品装配企业和家具、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购置先进适用设备,推广应用集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装备。提升装备水平,推进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支持广东工业企业优先购置和使用由本省首次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集机、电、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成套装备或核心部件,鼓励重大通用装备跨领域的首次推广使用。

引导绿色发展。推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支持传统产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传统产业企业。实施工业锅炉污染整治及电机能效提升工程,用先进生产力替代落后生产力。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电力、建材等高能耗产业实施电机能效提升工程和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推广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量,以互联网新业态及高收入弹性新产业引领广东产业结构升级

(一)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制定广东“互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结合互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制定实施广东“互联网+”行动计划及产业发展路线图,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物联网、3D打印与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在交通出行、房屋租赁、生活服务等领域构建分享经济平台,以关键领域重大项目为抓手,分阶段有序推动“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

构建“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加速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企业的融合蜕变。鼓励跨平台融合发展,支持广东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开放式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对产业链的纵向贯通和横向链际整合,构建平台运营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应用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合作共赢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建立新兴产业体验及研发基地,以先行先试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依托,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探索建立智能“生活社区”体验基地,推动智慧、低碳技术在社区率先示范应用,提供数字多媒体内容服务、家居设施监控、社区安防、节能控制、智能医疗等全方位的智能社区体验服务,促进“高收入弹性”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加速发展。

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形成分工合作的产业布局。依托软件、信息、生物、新材料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打造集知识生产、传播、运用和营销于一体的知识创新区和知识经济带,带动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智能产业、时尚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依托广州设计港、国家网络动漫产业基地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意产业基地。依托广东数字家庭国家产业基地,在全国率先形成“数字家庭”产业标准。

发挥“双创”的乘数效应,通过打造金融、产业与科技三链融合的“创新生态链”激活广东产业创新驱动的活力

加快形成促进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的高效开发机制、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区域创新合作与创新体系、产学研合作机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等。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基于集群的区域持续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全产业链的技术改造。

推进“双创”平台及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依托珠三角制造业基地吸聚全球“创客”的优势,联动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平台,制定与创客、众筹等互联网创新模式相匹配的金融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吸引全球互联网创新资源集聚广东。围绕高新区、专业镇、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建设。

创新和完善以“后补贴”为主的政府投入模式和以“效果”为导向的政府投入机制。通过股份制、合作制、委托制、科技服务外包、合同科研、政府采购、BOT等方式,建立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机制,也可以通过政府给中小微企业发放技术服务代金券的方式,鼓励企业购买平台的技术服务。

建立“科研院校—创新服务平台—产业集聚区企业”之间的联盟。加强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重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与资源开放,将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整合在一起,着力解决单个企业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省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引导基金每年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预留一定比例,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融合,破解“技术孤岛”困境。

优化技术平台与产业载体。统筹推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产权交易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功能性发展平台建设。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相关资源,重点支持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研发设计、质量认证、试验检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训、第三方中介组织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支持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

塑造广东“创新文化精神”,激发全民、全域创新潜能。培育“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广东“创新文化精神”,以文化创新带动产业创新。重点培养企业家、创业者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营造“人人想创新、个个能创新”的全域全民创新创业氛围和制度环境。

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产业大区域合作

推进广东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模式创新。加强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支持广东企业参与东盟国家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东盟“10+1”框架下,推动广东与南海周边国家(地区)联手建设海陆基对接和海洋跨区域合作的海洋现代产业链体系。建设广东-东盟产业转移园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示范区。选择IT制造、建筑陶瓷、家电三大优势产业,以印尼、新加坡、越南为重点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加快推进深圳-越南海防经贸合作区等经贸合作项目建设。在阳江、潮州、汕头、湛江、茂名等地建立与东盟对接的产业协作园区。

加强大区域资源整合。发挥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和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主力省的地位中的积极作用,构建环南海经济合作区。推进广东与港澳台及东盟的紧密产业合作,构筑联手推动产业链国际化的前沿国际空间;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模式创新,推动广东自贸区与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政策对接;从财政支持、服务效能、先行先试、稳定出口、对外投资等方面促进外经贸发展。

支持企业对新丝路沿线国家“集群式”投资,建立投资服务大数据平台。实施“政府铺路+大企业拉动+民企开拓+集群网络”策略。完善企业“走出去”配套政策,提供口岸通关、人员出境便利化服务,发挥有实力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中小民企通过参与大型企业产业链合作开拓市场,并为集群投资优先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广东企业实施本地化战略,在当地形成集群生产网络,双向促进产业升级。成立“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咨询服务大数据平台”,为企业提供各国市场与产品需求、贸易投资环境、风险规避、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及深度投资数据分析服务。

多渠道利用华商的跨国经贸网络资源。积极参与组建“华商投资基金”,盘活华商基金以及华商的人脉关系和商业渠道。鼓励广东企业与沿线国家华商设立合作公司,嵌入当地产业链。积极引导华商到广东投资,以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大胆改革创新,支持侨资设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机构,扩大对侨资开放领域,允许侨资进入电力、电信等行业,吸引侨资参与设立医疗、新闻广电和数据服务等机构。

促进产业资本输出。探索通过立法手段保护和支持企业境外投资,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涉外法律体系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对外投资法规,形成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支持企业境外参展、拓展海外销售渠道,重点扶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一般贸易出口,积极拓展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新优势。

同步推进珠三角转型发展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加快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夯实珠三角转型升级平台载体建设。珠三角地区要依托广东自贸区以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国家级战略平台,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智能电网、智能机器人等绿色智能化制造业,并带动研发设计、质量检验、会展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珠三角产业的整体升级。

以新的产业园区模式打造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新型载体。跳出珠三角传统园区发展模式,在粤东西北地区着力建设“三生(生活、生产、生态)相融”的第三代产业园区,按照第三代产业园区的建设标准对省级产业转移园进行跨越式升级改造,促使园区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变,强化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中上下游企业间联系,完善产业配套;强化生态功能,形成“三生合一”空间形态。对省级产业园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进行修编,把其中部分重点建设或条件成熟的产业转移园建设标准提升到第三代产业园区水平。同时适度引入增量,在某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规划若干第三代产业园区。结合省扶持产业转移园提质扩容的相关优惠政策以及100亿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对第三代产业园区建设优先予以支持,特别是对园区企业创新重大项目、重要平台建设予以重点支持。

实施海上产业转移战略,着力建设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将广东“六湾区一半岛”的14个海洋经济主体区及佛山、肇庆、云浮、清远、韶关、河源、梅州等7个联动区联系起来,延伸海洋经济腹地。其中粤东海洋经济区重点发展临海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等,粤西海洋经济区重点发展临海钢铁、石化和港口物流业,培育海水综合利用、海洋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从而促进全省海洋经济的错位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海洋产业区域发展格局,进而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育才融智”机制,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作用

立足于省内高端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智力需求,建立国际性智力精英的人力资源贮备库,以项目方式引进海外领军型科研人才,形成国际化的智力资本支撑体系。与国内外各种人才储备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招揽人才的国际网络。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业团队,引进既懂管理又懂专业、既懂市场又懂融资的复合型人才。以深圳“孔雀计划”、广州“红棉计划”、“1+N”人才政策等为蓝本,进一步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居留、出入境、资助、教育、医疗、税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系统化特惠政策。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选拔、考核、评价与奖励体系,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为主导的科技人才综合评价体系。继续探索推行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创新科技人才持股制度,打造国际性、高端化的“创新人才特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家这一特殊人力资本;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实训基地,鼓励校企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

转型升级实现飞跃 篇10

“十三五”规划至少涉及以下3个关键点。首先, 无论我们以任何标准来判断, 中国在未来5年内都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独特作用, 在政治事务上有更大影响力。其次,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使得现代化进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再次, 全面深化改革已不局限于严格的经济意义, 而是着力于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建设目标。

当前, 中国家底并不厚实、发展很不平衡。中国需要在医疗、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人口政策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 需要催生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以支持消费型社会, 鼓励服务业发展。

中国“十三五”规划不仅仅针对经济, 还将继续进行反腐败斗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法治国家。现阶段,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质变非同一般。发挥市场作用,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破除垄断等措施力度都很大。中国政府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搞好国有企业,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同时,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释放效率。这将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三个规律三种发展”, 即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 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我认为, 这一观点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一脉相承。

“十三五”规划首先意味着中国公民在生活条件方面将实现真正的飞跃。最关键的就是设计一套现代化方案, 以支持各项社会政策, 从而通过经济发展来改善整体社会福利, 以确保所有人民共同分享多年来辛勤耕耘的果实。

中国仍在继续朝市场经济方向实施改革, 市场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考虑到目前资本所施加的影响力已变得越来越大, 且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中国在新的五年规划中, 需注意确保市场不会危害到大家的共同利益。

中国正全心致力于一个大规模的转型过程, 有关部门已经在以下诸多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反腐败、治理环境污染、化解过剩产能。为实现所提出的整体目标, 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必须保持6.5%以上。应根据中国国情实现适度增长, 以保证增长质量和期望值相匹配。尽管如此, “十三五”规划并未对指标显示出过多的担忧, 而是着重致力于最近几年里所呈现的根本性变化, 对定性目标加大力度, 通过优化工业、发展科技和地方政府的配合等实现具有更佳质量、更高效率、可持续和公平的经济发展。

转型升级 运行平稳 篇11

产量及库存小幅增长

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企业数据显示,1~9月企业累计纱产量同比增长2.3%,累计布产量同比增长1.1%,其中部分分类产品的产量有所下降。

据中棉行协10月下旬对全国纺织企业的实地调研了解,下游市场需求未见好转,订单不旺,开工不足,销售不畅,行业经营困难的局面仍未有改善。其中,纱销售情况不如去年,布销售略好于上年,9~10月份的销售较二季度相比有所下滑。9月纱布产品库存较8月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企业反映经营仍然较为困难,当前企业平均开工率85%左右。开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订单不足,另外部分地区缺工问题也较为突出。

2013年三季度,国内32支纯棉普梳纱线、32支纯棉坯布的价格延续了二季度以来小幅下滑的趋势,三季度均价分别为25831元/吨和6.42元/米,较二季度相比分别下降了0.38%和0.71%。

截至10月下旬,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纱线价格略有小幅反弹。

根据调研了解,国内中小纺织企业原料库存相对少于大型企业。根据中棉行协9月跟踪企业数据显示,纺织企业棉花采购有所下降,库存环比减少。

棉花库存减少主要包括几方面原因:其一,7月底放储结束已有一段时间,部分纺织企业前期购买的储备棉基本用完;其二,棉花收储启动后,港口进口棉销售加快,市场资源紧缺;其三,储备棉投放预期不明确,企业总体采购积极性不高,小企业随买随用为主,库存基本维持在1个月左右,资金相对宽裕的企业以观望为主。

国内外棉花价差扩大

内外棉花及棉纱价差仍然较大。2013年三季度,国内棉价继续大幅高于国际棉价,并未延续年初以来小幅收窄的趋势,三季度价差平均为5132元/吨,较二季度相比每吨扩大260元。截至10月22日,国内棉花价格19515元/吨,国际棉花CotLookA指数价格89.4美分/磅。

巨大的国内外棉价差导致了国内棉纱价格同样高于国际棉纱价格。2013年三季度,我国32支纯棉普梳纱价格高于巴基斯坦同类产品约1000元/吨,高于二季度平均价差每吨500元左右;我国10支纯棉转杯纺纱高于印度同类产品1200元/吨,价差较二季度每吨扩大300元左右。

新年度棉花收储启动,储备棉投放预期不明。9月9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于联合发布《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正式启动2013年度收储。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20400元(公重),标准按2013年9月1日起实施的颜色级标准执行。截至10月24日,收储累计成交90.3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45%,其中新疆累计成交66.8万吨,占比74%。

目前市场对于储备棉投放的时间及方案极为关注,投放时间、价格均将影响纺织企业用棉及生产。根据调研中企业所反映棉花市场资源紧张,采购渠道受限的实际情况,中棉行协向有关部门建议尽快向市场投放储备棉。

棉制纺织品进口额增速高于出口

1~8月,我国棉制纺织品出口额为19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74%,进口6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88%。从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速来看,增速较上半年加快;进口增速继续高于出口增速。

我国棉制纺织品主要贸易市场中,各主要市场表现不一。其中,对东盟市场的进出口贸易增速对棉制纺织品贸易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出口额增速、进口额增速分别为35%和57%;对日本市场的进出口贸易持续低迷,进出口贸易均为同比负增长,降幅均为10%左右;美国、欧盟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进口棉花同比减少。1~9月累计进口棉花322.6万吨,同比减少19.9%。由于2012年进口棉花数量基数大,加上2013年棉花进口配额数量也少于去年同期,进口棉花数量同比减少。

前8个月我国自印度、美国进口棉花的数量分别同比减少36%和16%,而自澳大利亚进口的棉花数量同比增长23%。近2年以来,澳棉凭借品种、颜色等优势受到国内企业认可,这反映出国内棉纺织企业对高品质棉花的需求正在增加。

棉纱线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今年1~8月我国累计出口棉纱线35.4万吨,同比增长22.9%;1-9月,累计进口量达156.7万吨,同比增长44.2%,我国对进口棉纱线延续了2012年的热度,尤其是中低支纱的进口量占比约70%左右。

棉织物出口量价齐增。1~8月,我国棉织物累计出口棉织物61.2亿米,同比增长20.7%;累计进口棉织物5.4亿米,同比下降2.9%。棉织物出口单价同比增长2.8%,但仍明显低于进口单价。

运行指标前高后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8月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13%,较上半年相比收窄0.5个百分点,较2012年同期相比收窄2.1个百分点,其中棉纺纱加工业亏损面高于棉织造加工业。1~8月亏损企业亏损额累计同比减少22.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4个百分点。

根据中棉行协跟踪企业数据情况,1~8月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均同比增长,增速在4%至8%之间。大中型企业运行质效好于小微型企业,行业订单向大中型企业集中的趋势逐步明显。从上述各项指标的逐月变化情况看,基本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

投资总额同比减少

1~8月,我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1245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较2012年同期增速下滑17个百分点,较2013年上半年增速略回升1.7个百分点,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1~8月我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累计新开工项目1772个,同比减少14%,降幅较上年同期降幅扩大5.6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增速略回升1.2个百分点。由于近3年以来棉纺织行业面临较多困难,下游市场需求不旺,经营者信心略显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开工项目的增加。新增投资额中以设备改造升级为主。

电商促企业转型升级 篇12

电商改变物流模式

主持人(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恽绵):每次三中全会,我国的经济领域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物流领域也不例外。各位对物流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

卫光:目前,世界和中国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2010年以前中国是世界工厂,有很多出口型企业,随着整个国家经济模式、发展模式的转变,企业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内需市场。

在内需市场,典型代表是电子商务,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性、革命性的模式,极大地推动整个物流业,尤其是快递行业的发展。普洛斯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电子商务方面,并从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延伸,从最初的15个城市,发展到了现在33个城市,目前拥有1000万平方米的可以出租的仓库。预计今后两三年仓储设施建设的速度会更快。

在电商推动下,普洛斯最关注的是运输和快递这两个行业。同时由于中国经济模式转变、消费能力提升、老龄化进程加快,医药和食品冷链物流也是普洛斯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李永和:京东商城赶上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且,消费者的需求和线下零售都在变化,以前线上线下水火不相容,现在逐渐进入一个水乳交融的状态。现在很多电商的促销方式是O2O,就是线上和线下互动。京东商城采用O2O技术,升级改造传统的24小时便利店,一天的销售额基本上等于20个便利店的销售额,并且增加了便利店可经营商品的SKU。

随着零售端的变化,线上线下企业的交融和多渠道推进,物流企业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天网和地网的融合。不管定单在哪,落地之后伴随着整个运营链条,包括干线、物流节点、配送等,用快速响应的机制,来满足零售单的需求。

此外,随着电商的发展,S O L O M O模式逐渐出现,S O就是社区化、社交化,LO是售后本地化,MO是移动化,即本地生活圈的发展。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

徐水波: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零售业的商业模式。但是,去年电商快递市场仅有1000亿,而中国整个物流费用接近10万亿。公路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7 0%左右。因此,公路物流的成本最能关系到我国物流业占GDP的比例。

目前,公路物流每年以11%~13%的速度增长,作为与金融一样的基础产业,物流业的本质是为制造业和商贸服务。物流的重点是如何解决本质问题,而本质问题就是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国物流集约化水平差,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能力很弱,造成了物流成本畸高。

从公路领域来看,有四个方面的趋势,即一个整合,三个融合。物流行业必须整合,特别是公路,目前95%以上的物流是专线在承接,但这些专线企业一没品牌,二没网络,三没信息化,四没标准化。如果公路运输不解决这些问题,整个物流成本无法下降。今后市场会推动专线物流企业的整合。三个融合是物流与商贸业和制造业融合;供应链的三流融合,即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车联网融合。

我国物流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抢地盘,第二个阶段是开发新产品,这也是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所处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搭建良好的商业模式。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应该是有什么而给客户什么,应该是客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这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来解决。我认为,平台加供应链的商业模式是一个重要方向。

李洪国: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是物联网+供应链。由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整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做出优化和重构,这种重构带来更大的价值创造,可以更节省成本,也可以有更好的客户体验。

推动行业变革

主持人:目前来看,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是转型升级,面临这个趋势,各位目前在做什么?

卫光: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是把上游和下游资源整合起来。这种整合包括与普洛斯同样做仓储的企业,也包括上游企业,给社区一个回报。也就是说普洛斯走到哪里,要使当地的城市功能或者是工业区的功能有所提升。

同时,要给交通物流企业一个家,普洛斯不再仅仅提供仓库出租,而是把物流园区作为一个服务中心,由此延伸普洛斯的各项业务。

最近由于物流业比较受关注,物流设施提供业也水涨船高。有人质疑物流市场能否容纳这么多的仓库设施。打一个比方,无论房地产开发商建造多少房子,酒店一定是需要的,因为它是一个公共平台。普洛斯一如既往地坚持信念,在整个物流业发展的时候,坚定不移地做物流设施的平台。

李永和:京东商城致力于整个供应链建设。运输配送环节是生产型服务业,我们把不同的商品组成一个包裹,这是客户所需要的。在整个物流运营上面,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大家都知道京东是自建物流,但是京东不管仓储还是配送,都有大量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随着行业模式进一步的细化,各个合作伙伴在生态圈里能实现自己的需求。实际上这个方面,京东与整个社会生态圈是抱着很大的期望。

徐水波:我们现在努力实现天网加地网如何汇集在一起,就是做第四方平台+供应链。

李洪国:具体地说一下我们在煤炭行业的尝试。泰德煤网在前几年供应链渠道的基础上,近几年增加了沿海、沿江的配送能力,这是在传统物流领域的尝试。2010年我们设立了东煤交易中心,东煤交易在互联网加供应链的形式上迈的步伐更大。而随着中国神华电子商务的上线,整个煤炭行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加供应链的时代。

上一篇:人工草地群落下一篇:信息化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