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2024-06-23

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8篇)

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篇1

引领科学发展促和谐 加快转型升级保增长

中共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陈伯伟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公司党委,下设18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07人,占职工总数的9.8%。公司连年以近30%的高速发展,成功进入了国内大中拖行业第一方阵,使东风农机这个老国企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公司是中国拖拉机工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201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2亿元,实现利润1.05亿元。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公司党委以“党企共建促发展、同频共振获双赢”为定位,积极服务企业发展大局。一是做劳动技能的培训者。公司党委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比质量、比产量、无事故”的优质高产无事故劳动竞赛,包含生产、营销、管理、服务等范畴的“百日劳动竞赛”等,确保了产品的质量,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益。二是做学习创新的引导者。公司党委探索实施“党员先锋岗”、“星级员工”、“自学费用全额报销”等激励机制,在广大职工中形成“学习邓建军,争当金蓝领”风尚,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开拓创新。据统计,先后有10位同志获省、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三是做企业文化的构建者。公司党委通过推动实施党务、厂务公开,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组织员工体检,成立“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等方式,逐渐在企业内形成了“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形成了“心齐气顺”的良好氛围。

一、围绕中心工作,加快转型升级

书记带头亲自抓生产。在东风农机,陈伯伟书记是公认的技术权威。这位先后做过钳工、技术员、生产科长、副厂长的书记对企业里的“活”了如指掌,谈起东风产品的结构、配置,连外国专家也常常对他竖起大拇指说OK。党员要发挥先进性,首先党组织书记要在岗位上成为行家里手。近年来,东风农机努力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提升企业发展后劲,技改项目一个接一个。公司投入2.2亿元实施的二期技改项目,其中固定资产投入1.7亿元。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公司党委对工程实行招标施工,采购设备也多方比价,大大节约了投资费用。这次的技改项目,为打赢大拖上能力和开拓美国轮拖市场的硬仗,迎接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的新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负责进出口公司工作期间,深入工作一线,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主动性,化大力气,下苦功夫,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增强了客户的信心。2008年实现创汇6930万美元,出口创汇列入行业第三,创下了东风农机的一个历史纪录。

党委书记能有亲临生产现场,检查产品质量振兴纲要的实施情况,大力推进产品质量振兴纲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迅速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2011年,在新品开发、工艺技改、质量改进等方面,完成技术创新项目167项,其中111项成果受到表彰奖励,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公司党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连续八年开展“一个支部一盏灯、一名党员一面旗”活动;开展“比质量、比产量、无事故”的优质高产无事故劳动竞赛;生产、营销、管理、服务等范畴的“百日劳动竞赛”;促使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加速发展 的“决战九月、大拖上量”劳动竞赛;以及以降本增效为内容的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二、立足长远目标,推动队伍建设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公司党委在员工中大力倡导“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理念”,强化党员干部和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以实施“首席技师”、“星级员工”、“自学费用全额报销” 等制度为激励机制,给员工学习和进修的通道。

公司党委重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除了日常教育和每年一次的集中学习培训外,党委还根据公司出现的某些情况,开展廉洁教育活动,为中层以上以及涉及到钱、财、物的管理人员,进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教育。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一个支部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他关心员工,鼓动员工自学成才。在广大员工中开展“学习邓建军,争当金蓝领”活动,组织员工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技术大赛,拓展员工的视野和思路,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先后有10位同志获江苏省青工技术大赛中第一名、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常州市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机三车间加工中心班先后获得市、省、全国学习型班组称号,对获得省、市荣誉的分别给予了一万元奖金、提升一级岗位工资的奖励,以激励更多的青工立足岗位成才。

三、切实关心员工,建设和谐企业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公司党委积极会同公司行政在建设和谐

企业的工作中,为员工办好事、实事,实施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在积极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公司党委从关心员工入手,努力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的氛围。在公司党委的推动下,东风农机于今年1月成立了职工困难帮扶基金会,以力所能及地帮助困难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在公司发出《号召书》和《倡议书》后的短短十天内,共筹集捐款50万元,其中党员和职工捐款20.48万元,公司投资者宣碧华董事长个人捐款20万元,公司行政和工会拨款9.6万元。已帮扶29名困难职工,最高帮扶额度达2万余元,投入700万元建造新的员工食堂,实施免费午餐,投入600万元建造了员工公寓楼,每年支出40余万元组织全体员工体检,每年传统节日对员工发放礼品,办理补充医疗保险等。公司党委经常召开公司职工代表、劳模标兵、科技人员和一线员工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营造在企业中平等对话、融合、和谐的氛围。

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篇2

1. 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现状

2009年,吴江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 200元,同比增长11.5%。到目前为止,建立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1个,苏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现有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苏州市级7个,吴江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1个;“吴江市香青菜”成为全省首批、苏州市第一个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已制定种类农业标准21项,成为全省认定农业基地最多、生产标准最多的县(市)。

(1)科技支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全市上下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共识,市委、市政府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形成“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格局。以各级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基地)为载体,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以各类农业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开展自主创新尝试与实践。“十一五”期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近400项,本市财政投入经费近5000万元,向上争取科技经费近500万元,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58%以上。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利用、消化吸收及再创新,根据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选择相应的技术要素开展了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提高。目前拥有发明专利近10项,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近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品种1个,申报并正在审查中的1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业先进适用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建设发展迅猛。

一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近年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共实现产值近5亿元,利税1.2亿元,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超100项,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种养殖新品种300余个,带动、辐射12 000户农民户均年增收近5000元。

二是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通过各级政府的扶持、扶强,30家吴江市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正逐渐成为发展势头强劲、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营收入的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力量。吴江市苗圃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集省级林业种苗高新技术园区、林业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为一体的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十一五”期间共投入科研经费近800万元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9年实现产值5100万元,实现利税500余万元。目前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专利9项,申请省级标准1项,申报新品种1个,发表各类专业学术论文15篇。

三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全市已有农业类行业协会6个,农村专业合作社78家,涉及粮油、园艺、水产、畜禽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等专业,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基地+公司+农户的农技创新、推广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产品宣传,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正逐步成为吴江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新生力量。

(3)产学研合作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有效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队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科研手段不多等难题的很好的途径。近年来,吴江市农业企业已与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苏州大学等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借助他们的科研力量、设备设施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效果。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近年来先后与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四大家鱼和地方特色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良种选育、成果转化等。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的“黄颡鱼规模化扩繁与健康养殖”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9年通过验收。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产值378.9万元,获得144.02万元,销售苗种1420万尾,辐射农户养成商品黄颡鱼213千克,间接经济效益达4800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吴江市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总目标来看,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着农业高效化技术粗放效益低、农业规模化总量小分布散、产品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农业外向化出口创汇少种类单一等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主要是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农村科技人才短缺。

(1)科技投入不足。

近几年市里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农业三项经费用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但相对于政府的投入,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广大中小农业企业,因为科技创新理念的淡薄,导致用于科研的经费投入很少,甚至没有,使科技创新缺乏必须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2)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普遍存在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项目多,自主创新研发的项目少;常规技术研究的多,高新技术研究的少的现象,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较低,使得吴江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和叫得响的农业品牌。

(3)农村科技人才短缺。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一线科技力量特别是农技推广力量缺乏、老化,加上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发展迅速,品种、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广大农技人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明显不强,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有些力不从心。广大中小农业企业产学研合作意识不强,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务农人员的年龄老化、素质明显下降,他们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高,也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

3. 发展对策

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农业面临着新的定位、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农业,尤其要高度重视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吴江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注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宣传引导。

要进一步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职责,把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宣传农业科技工作新思路、新亮点、新经验、新成效,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共识,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环境。

(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首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巩固和加强公共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健全乡镇农技推广网络,充实农技推广人员,并确保在其岗、谋其职、做其事。其次,要支持鼓励农业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引导企业把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上来,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加大攻关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第三,要进一步做好“科技入户”“科技特派员”工作,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能力。

(3)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

要采取政府加大投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招商引进境外和民间资本投入、向上争取科技项目投入、农技机构与市场对接自筹资本投入等多元化方式,努力使农业科技创新经费得到有力保障。作为政府层面,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确保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占科技三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0%。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增加对农业,特别是农业科技的扶持补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4)加速农业科技人员培养和引进。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第一要大力提高农民素质。要通过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三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直接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要采取定向培训,分期分批培训等多渠道、多方法培训来提高农民素质。第二要大力引进农技人才。对到农业企业、大型农业基地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大力鼓励支持;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创业和面向农村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三是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采取相关配套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引进我市农业科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

(5)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创新载体。

创新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篇3

解决内需增长乏力的问题,要按照“供给创造需求”的思想扶持企业发展,以便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才能真正扩大内需。我们应该认识到,居民收入增速长期以来明显低于经济增速是当前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扩大外需,增加出口要靠政策。要调整关税和出口退税政策,稳定人民币汇率,降低出口成本。

最近,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我认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升级,关键在企业。重中之重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主要靠企业自身努力,企业家要放眼世界,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而技术创新则需要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形成激励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财税机制要让企业感觉到不创新就不能赚钱,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大利润。鼓励创新的环境形成后,中国的经济才能真正升级。

另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应该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各国的经验都表明国有企业缺乏效率,不改革没有出路。我并非完全反对国有企业,恰恰相反,我主张在关键点上要做强国有企业。但是我不赞成将国有企业做大,只赞成将国有企业做强。我希望在竞争性行业要“民进国退”。我们不能依靠国有企业来创造财富,富国富民,也不能指望国有企业能促进社会公平。但是,希望依靠国有企业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安全阀”;希望依靠国有企业提供促进创新发展的前沿技术,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都是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技术创新要依靠市场机制,政府只能因势利导。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多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方面做文章,少在应该发展什么、不应该发展什么这个问题上做文章。要把握好宏观,不干预微观,让企业家去捕捉市场信息,自己决策,要相信千千万万个企业家的智慧一定胜过少数领导和少数管理者的智慧。

总之,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

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篇4

张浦镇:锁定科技创新 引领转型升级

11月4日,“张浦镇企业转型升级培训讲座”正式开讲。张浦注重加快外延扩张向内生增长转变,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以思变求新、以调研求进、以服务求实、以双赢求活,锁定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一是立足思变,加强宣贯工作。在认真做好科技奖励政策宣传,积极争取上级经费支持同时,通过制定实施《张浦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扶优扶强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的暂行规定》,开设专题培训班等,切实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信心和积极性。二是立足调研,加强走访工作。制定全年重点企业走访计划,深入企业了解科技情况,挖掘企业的项目申报源,通过“走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认真总结科技创新的经验,分析存在不足,研究对策建议。三是立足服务,加强申报工作。今年以来已申报成功省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高新技术产品3只、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家、市促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3家、市科技型创新企业5家、市科技研发机构2家、市产学研项目3家、市民营科技企业6家、其他市级项目15家,完成专利申请445件。四是立足双赢,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开展科技招商和产学研合作活动,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多渠道协助企业与大学院校搭建以汽车、电子、节约能源项目等有张浦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研究平台。

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篇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指引了中国发展新的走向。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明确要求湖北要“努力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宜昌发展面临的时代大势和重大机遇。宜昌作为在长江中上游和湖北省具有重要地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理应在全国、全省改革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率先而为,深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再造发展新优势,打造经济升级版,为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实现宜昌作为、作出宜昌贡献。

一、突出思想解放这个“总开关”,牢固树立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开放35年的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改革的大突破、转型的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解放作为改革转型的“第一道程序”、“第一大动力”,加快构建宜昌改革转型的新优势。

(一)在勇于求新求变中深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质上就是突破定势、求新求变的自我革命。要不为定势所困。思想不解放、改革难突破,关键在于思维定势、依赖惰性太强。要敢于革自己的“命”、亮自己的“短”,突破思维定式、角色定式、利益定式、体制定式、工作定式,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局部利益掣肘,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勇气,政策之内抢着干,政策之外探索干,最大限度地激活各种发展要素。要不为视野所限。视野和眼光直接决定思想的深度、决策的高度、工作的力度。李鸿忠书记强调“宜昌应该在全国拿得出手,在国际上亮得出去”;王国生省长提出“把宜昌建成全国一流明星城市”。要以视野领先引领思想观念领先、保障体制机制领先、推动改革发展领先,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大气的工作,真正建设全国的宜昌、世界的宜昌。要不为风险所惧。建设大宜昌、推动大转型,必须要有干实事、解难题、破坚冰的决心和勇气,必须要有一大批敢于担责、敢于担险、敢于担难的党员干部。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必须始终强化履责意识、大责意识、担责意识,要有纵使断腕也勇猛前行的壮士之举。

(二)在科学把握大势上深入解放思想。改革转型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大局所在。从世界看,西方国家历经高速增长的发展期、中速提升的转型期,目前正进入全面现代化的新时期,都寄希望于在改革转型中抢占制高点。从全国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2位,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发展矛盾凸显,“中等收入陷阱”迫切需要以改革扭转危机、以转型促进发展。从湖北来看,我省位居中国中部中心地带,是长江经济带的“肩膀”、“中三角”的核心,在国家改革转型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从自身来看,宜昌是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引领中部的重要枢纽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特大城市,随着国家打造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大战略的全面实施,宜昌的战略定位、交通区位、经济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解放思想,必须紧扣这一历史方位、时代定位、大势大局,不为旧有的发展定势所困、不为旧有的发展模式所累,把机遇、条件、优势充分发掘好、创造好、利用好。

(三)在勇担历史重任上深入解放思想。省委、省政府要求宜昌在实施“一主两副”战略、打造经济“升级版”、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上率先突破。这是赋予宜昌的重大历史性使命,更是重大历史性担当。当前宜昌既存在总量不大、发展不快的问题,又存在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去年全省24668亿元,宜昌2818亿元,占全省比重11.4%左右。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划,到2017年全省经济总量翻一番,达到5万亿,宜昌占1/6,按照现在的速度肯定是达不到的。从发展质量上来看,当前宜昌的城市规模、功能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要求差距较大;产业实力不强、结构不优,产业支撑力和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协调联动发展不够;省域副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创新人才缺乏,等等。解放思想,必须从宜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科学确立改革转型、赶超跨越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和措施基点,以解放思想的“舟”和“桥”,架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高速公路”。

二、抓住关键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在前列

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既需要政治勇气,又需要讲究方法;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敢闯敢试;既需要统筹兼顾,又需要重点突破。结合宜昌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紧紧抓住改革创新、结构优化、四化同步、民生改善等关键领域,强力攻坚、重点突破。

(一)突出改革创新,争创发展新动力。改革是成功之路,创新是力量之源。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不抢跑、不拖宕,深入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改革创新的凝聚、耦合、放大功能。

一是深化改革开放,挖掘制度红利。改革越是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潜在的改革收益和制度红利就越大。近两年来,我们集中推进了七大体制机制创新,并探索推行了社会管理、文明创建、平安创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每一项改革,都充分激发了资源、资本、知识、人才、管理等各种发展要素的活力,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宜昌要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构建“1+10”的改革新格局:“1”即制定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意见;“10”即围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全面加强城区生态建设、打造宜人之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宜学之城,建设“智慧宜昌”,实施旧城改造、建设宜居之城,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等10个重大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率先突破。二是推动科技创新,拓展科技红利。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抓住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近年来,宜昌的科技发展态势很好,接连上了一些台阶。宜昌高新区成功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去年宜昌成功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等等,为宜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我们拥有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省都有位次,但是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相比,与转变发展方式率先走在前列的要求相比,与一些先进兄弟城市相比,宜昌科技创新水平还很不够。科技创新的“魔力”无限,一般投资的投入产出比最多1∶2左右,而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比最高可达1∶50。要积极抢抓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新机遇,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协调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更好更快地拓展和释放科技红利。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培育人才红利。人才优势是最根本的优势。人才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要爱才、识才、懂才、聚才、用才。爱才是大胸襟,识才是大眼光,懂才是大学问,聚才是大本事,用才是大智慧。近年来,我们以建设区域“智谷”为目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引进各类人才近2万人,特别是依托重点项目、骨干企业,成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8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等一批高端人才。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市的人才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领军型人才、高层次人才、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要牢固树立战略意识和超前意识,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人才机制,创新完善人才创业、创新、创优的支持政策,切实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作为、一流贡献、一流位臵、一流待遇”,让宜昌成为本土人才的“心中至爱”、引进人才的“梦里老家”。

(二)突出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要紧紧围绕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地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推进产业升级,着力打造经济转型的新支撑。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从发达国家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经进入“三、二、一”为序列的“高服务化”阶段,达到三个“70%”的水平,即服务业产值占GDP的70%左右,GDP增长的70%来自于服务业的增长,服务业吸纳了70%的就业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来看,也都在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当前,宜昌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必须把现代服务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商务、金融以及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创意产业等新兴高端服务业,努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的突破发展,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

二是提升产业层次。产业优化升级,还体现在产业层次上,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宜昌的产业层次还不高,还没有形成整体优势。一方面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型产业战略化、优势产业高端化、特色农业现代化,打造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构建顺应国际趋势、体现宜昌优势、具有宜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来讲,就是实现“一提升、两突破、两大力、一淘汰”。“一提升”,就是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等手段,改造提升化工、电力、建材、纺织、食品饮料等传统工业。“两突破”,一要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制造向先进装备制造转变,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低碳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宜昌建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二要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两大力”,一要大力发展占地少、污染小、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向现代产业转变;二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统筹融合、创新驱动,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一淘汰”,就是对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要坚决关闭,对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的项目一个都不能上。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整合资源配臵,优化产业布局,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重点是统筹好沿江与山区、城区与县域的产业布局。长江流经宜昌230多公里,沿江地区交通区位好、产业配套能力强、综合生产成本低,综合比较优势明显,是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要抢抓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重大历史机遇,以开发区园区为载体,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向沿江集中,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要素聚集、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坚定不移地以六大千亿产业为抓手,深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全面提升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水平。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骨干支撑。要积极引导推动各县市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臵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筑牢县域经济发展的硬支撑;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基础共建、产业共育、环保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县、市区联动机制,引导支持山区县市到沿江区域建园区、上项目、兴产业,发展各种形式、各种模式的“飞地经济”,推进合作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三)突出“四化同步”,打造发展新引擎。转变发展方式,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入“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径。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努力推动“四化”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打造宜昌科学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优化城乡结构的主要路径,是当前发展的最大红利。当前宜昌工业化水平在60%左右,而城镇化率为5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注重全域规划,推进全空间的规划、全要素的规划、全方位的规划,以全域规划引导全域发展、促进全域统筹;注重中心引领,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统领作用、中小城市的关键支撑作用、中心城镇的战略基点作用,加快形成“特大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农村新社区”四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注重产城融合,努力推进产城共进、产城一体,让新型城镇化更具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大力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加快构建人本的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城乡无差别的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四化同步”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近年来,宜昌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城乡、城市“双重二元结构”的局面依然没有大有改变,决定木桶盛水量最短的短板依然没有补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坚持一手抓改革创新,促进城乡科教文卫共建共享、均衡发展,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人才技术自由流通、平等交换,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探索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新路子;一手抓特色提升,盘活山水资源和田园风光、体现宜昌韵味和文化特色、保持生态优势和绿色文明,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以工补农、工农协调,打造“城是宜居城、乡是后花园”的山水画卷新宜昌。

三是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统筹推进城区与县域、沿江与山区的协调发展,坚持不懈地提升城区经济龙头地位、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宜昌县域经济的实力比较强,有4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前十强,17个乡镇进入全省镇域经济百强、数量居全省第一,其中2个乡镇跨入全省十强。进一步支持宜都、枝江、当阳冲刺全国百强县市,支持远安、兴山、秭归、长阳努力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支持五峰跨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二方阵”。统筹推进宜昌与周边区域、沿江城市的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深入推进宜荆荆恩神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不断深化与周边区域、沿江城市之间的资源整合、体制协调和工作联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宜昌国际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商业功能区。

四是加快推进城市智能化。智慧城市是以数字城市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深度融合城市运行管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高端形态。目前全世界有1000多个智慧城市正在建设之中,我国智慧城市试点高达193个。我市信息化水平总体上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去年7月成功进入住建部批准的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目前正在加紧创建国家智慧城市,已经基本具备了建设“智慧宜昌”的良好基础。积极抢抓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机遇,最大限度地释放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城市管理、投资增长、城市扩展、产业转型等红利,加快建设“智慧宜昌”;大力推进智慧产业、智慧社区、智慧管理、智慧教育、智慧社保和智慧生态等公共服务建设,努力在信息产业、公共交通、社会管理、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率先突破,加快把宜昌建成全国智慧城市的试点示范、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的智慧之都。

(四)突出民生为先,拓展发展新空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生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站在全面改革的历史高度,对事关民生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安排部署。近两年来,我们回应群众的期盼和呼声,实施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全民创业、社会管理创新、城市整理和绿化美化、最佳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五大民生工程,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进一步扩展“五大民生工程”的广度和深度,把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体现到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上。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坚持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上项目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特别是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推动群众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巩固提升“一本三化”新模式,积极创新平安法治建设新机制,加快建设平安法治宜昌。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力争在全省率先进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继续深入推进旧城改造、城市整理和绿化美化工程,不断提升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整合各类政策资源,统筹推进最贫困村脱贫攻坚行动,力争通过两到三年努力,把全市30个特别贫困村的扶贫脱困问题彻底解决。

三、加强能力作风环境建设,为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坚强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率先走在前列,对我们的能力、作风和环境,都是一场重大的考验。要进一步抢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契机,不断改进作风,持续提升能力,创新创优环境,努力构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坚强保障。

(一)强化能力保障。落实好中央改革大计,推动宜昌转变发展方式率先走在前列,不仅需要敢于改革的勇气,更需要能改革、善改革、持久改革、深入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强化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将“能力席位”与“精神区位”结合起来,加快提升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注重依靠群众,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不断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不断细化转型发展的保障措施,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改革转型的事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注重创新创造,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创新的办法,啃硬骨头、涉深水、破坚冰。

(二)强化作风保障。好的作风是“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牢固树立领导带头之风,以“自我革命”推动“灵魂革命”,以“灵魂革命”促进“作风革命”;树立狠抓落实之风,充分发挥习总书记强调的“钉钉子”精神,明确职责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健全体制机制、打造落实链条,推进中央和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树立清正廉洁之风,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

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心得体会 篇6

—郭家湾工业园区管委会

刘泉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要求,郭家湾工业园区组织开展了本次“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为主题的讨论学习活动。本次讨论学习活动对于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先争优,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具有重大的意义,非常及时,很有必要。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作开展的动力源泉和思想武器,通过扎实开展“转型升级 率先发展“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第一 全力加快转型升级

围绕工业园区,打造产业优势,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总量,扎实搞好招商引资及引进创新人才工作,转变招商引资的方式,在招大商、引巨资、引人才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定不移的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工作,支持和鼓励企业搞创新、创品牌、上规模,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广阔,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第二 加强调整,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发展和培育一批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改造和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把煤炭深加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三是扶持和壮大一批重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相结合的道路,打造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企业。

第三 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是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改造,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政府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制。二是供链创新,三是营销创新和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兴的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增强竞争力。

第四 破解难题,努力强化企业要素保障 在土地方面,积极争取指标,合理安排用地,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一定的年限出租,探索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在资金方面,各银行要加大对企业的投入,通过组织存款,拆借资金等方式,使得贷款的资金空间较大,富有调剂余地,保证足量的信贷资金来源,在电力方面,加快电力项目建设,推进城乡电网改造。第五 齐抓共管,切实做好企业减负工作

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篇7

工业设计是典型的现代高端服务业, 处于产业链上游, 对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据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测算, 企业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 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我国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将工业设计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大力促进国内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预计至2020年产值将达到446亿元, 年均增速约20%。近年来, 广东省工业设计产业迅速发展, 广州、深圳、顺德等主要的工业设计聚集地产业规模和影响力领先全国。其中, 顺德区将工业设计作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予以重点支持, 培育出国家级工业设计企业和新产品孵化园区——广东工业设计城, 为实现工业设计与工业制造之间集群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全面对接提供了良好示范, 受到国家和省的关注和肯定, 其经验值得全省学习借鉴。

顺德区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顺德区是广东省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近年来, 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 区内工业设计产业蓬勃发展, 设计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服务市场快速壮大, 逐渐形成全省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区域, 有效带动区内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推动顺德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2012-2013年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市辖区百强排名第一。

——以政府引导为基础, 着力政策引领和体制创新。顺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确立了全面发展工业设计的战略举措, 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予以大力支持。2008年出台国内首个专门扶持工业设计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顺德区促进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暂行办法》, 在财政科技经费中设立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对园区、服务平台及设计机构给予高额补助, 对区内企业和个人参加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获奖项目给予资金奖励。之后相继出台实施《顺德区设计创新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顺德区促进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 从资金、项目、人才多个方面全力扶持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在区工业设计政策的推动下, 北滘、伦教等镇 (街) 相应出台镇一级工业设计激励政策, 形成较为完善的区镇两级政策长效引导扶持机制。2009年初, 顺德区在全国率先设立政府层面的工业设计专职管理机构和县域工业设计协会,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提高为工业设计企业服务的水平。通过政策扶持, 规划引导, 以及牵头举办工业设计博览会, 组织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 促进区内企业与国际知名设计组织的交流合作, 奖励扶持设计和制造对接, 鼓励主辅分离等多项措施, 构建起顺德工业设计产业硬环境, 有效推动工业设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以市场运作为核心, 大力构建多元共建机制。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初期, 由顺德区政府主导核心设施建设、综合环境改造和前期产业规划。之后, 通过充分用好“三旧改造”、“退二进三”等政策, 逐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投入建设, 形成政府引导、专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共建模式。如广东工业设计城一期建设由政府直接投资, 实行省区共建, 包含省、区、镇三级投入, 由专业团队运营;二期全产业链项目完全引入企业资本投资建设。顺德创意园、家具和珠宝设计园则完全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依托广东庞大的制造业基础, 越来越多设计企业通过创新经营模式、丰富设计业务领域, 与传统服务企业展开长期战略合作, 不断扩大工业设计产业服务内涵外延, 从零散业务提升为初具规模新兴服务, 从产品外观设计延伸至制造企业的品牌形象策划和产品内涵设计, 从仅服务家电行业扩展为向家具、珠宝、机械等多个行业提供服务, 从只服务本地及珠三角地区拓展为向全国甚至海外提供服务, 有效提升广东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话语权。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 顺德工业设计产业快速成长, 经营业务不断扩大, 全区提供的设计服务中有40%是面向全国乃至世界, 区内设计机构平均收入从原来不到100万元增至300万元, 年收入超千万的企业有2家。

——以载体建设为支撑, 促进产城联动发展。经过5年的培育发展, 顺德已形成以广东工业设计城为引领的设计产业集群格局, 园区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 入驻设计创意型企业200多家, 从业人员近万人。产业园区立足珠三角产业升级和优化大背景, 着力打造交易、信息、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展示、人才引进等公共服务平台, 扶持建设创意产品孵化和交易平台、工业设计材料平台、工业设计信息知识库系统平台、工业设计虚拟现实数据信息化平台、工业设计价值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平台等技术服务平台, 形成“设计产业化、产业设计化、设计人才职业化、设计成果市场化”的良好局面, 为全国乃至世界制造业提供优质高端增值服务。其中, 广东设计城先后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等称号, 并被纳入全省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2012年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广东工业设计城时给予充分肯定, 并提出殷切希望。2014年, 设计城已入驻来自国内外123家工业设计公司, 入园设计师1250人, 获得专利518项, 研发设计产品5500件, 产品转化率达85%以上, 设计收入近4亿元, 直接拉动工业产值约400亿元。随着广东工业设计城、顺德创意产业园、南方智谷等产业载体的建设完善, 逐步构建起对周边区域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特色公共服务载体, 成功探索出“以园聚产、以城聚人、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 促进设计、产业、城市互融共生、协调共进, 助推当地网络型城市发展及“一镇一品”美丽小城建设。

——以宣传推广为手段, 营造设计创新良好氛围。从2008年起, 顺德连续举办中国 (顺德) 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术月”北滘论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设计与企业对接会等展会和活动, 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设计、崇尚设计的良好氛围。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设计价值宣传力度, 积极转变企业重技术轻设计的传统观念, 增强工业设计在民众特别是企业家心中的价值, 多措并举为设计与产业对接创造机会、搭建平台。社会设计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民众对设计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企业纷纷实施设计增值战略。目前, 全区成立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部门) 超过100个, 各级工业设计示范企业40多家。

对全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借鉴

顺德区依托工业设计这个制造业的“支点”和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 撬动产业转型升级, 令传统制造业创造出惊人的几何效益, 在短短5年时间内从“顺德制造”转向“顺德智造”, 其经验值得深入研究总结, 为全省各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工业设计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高端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国内外种种实例证明, 工业设计已成为企业和产品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是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利器。对现阶段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广东而言, 工业设计既是广东现存的庞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围之路, 也是广东制造业产品进军世界市场的不二法门, 还是广东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的王牌之一。各级政府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和工业设计产业的培育, 将工业设计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手段纳入全省和各地市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中, 把设计创新摆在全省“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更突出的位置, 积极谋划设计与城市协同发展, 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促进工业设计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以省实施加快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为契机, 切实加强对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加快编制实施全省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和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 作为全省《关于加快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配套性文件, 加强对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引导, 从资金、项目、人才等多个维度加大对工业设计产业的扶持力度, 力争通过工业设计的杠杆作用, 撬动一批新产业, 引进一批新人才。加强对工业设计统计数据的收集分析, 及时准确监测和分析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状况。加强对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的指导, 规范各级工业设计相关协会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协会组织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在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指导下, 各地市要突出自身特色定位, 组建成立相应的专职管理机构和工业设计协会, 制定完善相关规划措施, 推动工业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 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地按照国家政策法规, 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实际条件, 高标准建设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 尽快形成一批对制造业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采用“政府主导、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 大力吸引境外工业设计企业前来投资合作, 积极引导各类相关机构共同投入、共同参与, 建设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按照“三个基地、六个平台、九个项目” 建设内容, 立足全省制造业发展基础, 围绕平面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家电和家具设计、机械装备设计等重点发展产业, 通过园区内各类设计企业间的技术、信息和服务链集成, 构建金融、法律、信息交流、技术服务、融资投资、国际交流、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平台, 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协作和共生耦合关系, 实现中小微设计企业、高校设计机构与工业企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 构建基于区域集聚联动发展的工业设计产业链, 实现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大联动。通过开展各项设计活动和论坛, 加强工业设计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以举办工业设计展等设计活动为契机, 推进区域合作, 协调区域内市场竞争规则,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工业设计区域。建立完善互动合作机制, 推动相关园区错位经营、优势互补, 促进工业设计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协作交流、取长补短。

——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进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业、新装备、新需求的设计应用创新, 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不断创新工业设计商业模式和延伸服务领域。结合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 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 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 将传统装备制造业已有的模式引入新兴的工程设计, 实现二次创新式商业模式, 在保持传统装备制造业优势的同时, 开拓新的产业领域。认真吸取广东工业城建设“虚拟设计城” 的经验, 在条件成熟的园区加以推广。支持应用第三方电商平台。由专业信息服务公司采用世界领先的网络协同技术, 建造、运营和维护立足中国、领先世界的设计专业服务网站, 及时整合已有的设计资源和信息。倡导开展电商+设计的商业模式创新, 使设计师的设计服务突破地域限制, 走向世界;打造工业设计和制造业的Marketplace平台, 使制造企业和设计企业找到更多的对接点, 为设计师与企业的高效合作创造机会;将公开课程与虚拟大学相结合, 实现全网共享世界优质工业设计教育资源。支持企业开展“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柯桥指数:引领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篇8

“指数编制和发布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一个具有科学指导的价格体系,还在于促进思维转变,将这种转变体现在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转化为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销体系和贸易网络方面,转化为培育出更多本土的跨国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对“柯桥指数”发布一周年交出的成绩单,表示满意。尤其是在今年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柯桥指数”彰显了作用,及时灵敏地反映了市场波动。

绍兴县县长冯建荣欣喜地说,“一年前,我们希望柯桥指数成为风向标,现在正在成为现实,指数越来越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投资的重要指南、社会消费的重要参考。纺织指数的生命在于真实、通俗、现实、应用;即真实地反映情况,通俗地进行解读,广泛地宣传,有效地运用,这对于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大有益处的”。

柯桥,是全国的柯桥,世界的柯桥。“柯桥指数”是世界纺织业的风向标。绍兴县正在努力把柯桥建设成为国际纺织制造中心、国际纺织贸易中心、国际纺织创意中心。一年来,指数运行走势变化与这个纺织大县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是相吻合的。绍兴县经济正处于“凤凰涅槃”的转型升级阵痛期、关键期、机遇期,从未来发展来看,更好地使指数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完善指数体系,可谓任重道远。

“柯桥指数”的发布在行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领专业市场进入了“指数时代”。“柯桥指数”通过我国商务部官方网站以及国内外媒体的宣传报道,影响力和功效凸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周如生主任在介绍指数运行一周年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谈到了完善指数的具体举措。一年来,指数发布取得了预期效果,发布纺织品价格指数49期,景气指数和外贸指数11期,得到了广大经营户和有关部门的关注。通过一年来的宣传推广,指数普及工作有序推进。指数发布一周年调查问卷显示,有71.4%的调查对象了解指数基本情况,有26.3%的调查对象深入了解指数。

指数编制专业性、时效性强,数据量大,数据质量控制难,为保证指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编制办公室聘请了由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顾问组。一年来,多次修改完善编制方案、数据采集系统和指数信息系统,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和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每个工作人员做到方案熟悉、操作熟练、深入市场、信息灵通。在选择信息采集点时,编制办公室从中国轻纺城所有商家中随机抽出560家,并根据每家商户的业务情况确定一两个采集品种。另从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随机抽取180家作为信息采集点,以全面反映纺织产业上下游的产业状况。

“柯桥指数”已成为指导纺织产业发展,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行情和流行趋势的重要参谋。绍兴永俊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建海说:“我每天只要在办公室里,就打开‘柯桥指数’网站,了解自己所从事的里料产品行情;并根据行情给客户报价,尤其是景气指数中的服装面料类指数,对于新品开发导向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选择景气指数高类的产品花大力气定制。”“柯桥指数”的发布,使施建海在与客户谈判时,更加从容自信,也使他更好地把握产品开发方向,从而在当前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更增添了信心。

吴江市金丰布业有限公司在柯桥开设经营部有十年时间了,该公司被指数办选为信息采集点。总经理沈金峰不仅准确地告知自己这里的市场行情,还把同类产品其他店铺的情况告诉数据采集员,使采集员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情况。他动情地说:“我希望中国轻纺城更多的经营人员能够从指数上得到对自己更有利的信息,从中获得更大的帮助。随着柯桥指数影响力提升,国外纺织企业也会关心中国轻纺城,那么,柯桥指数就会成为宝贵资源,给我们轻纺城人带来更多的信息,更大的财富。”沈金峰朴实的语言道出轻纺城经营户的心声。

“柯桥指数”使企业经营户决策者更好地了解纺织品指数背后的市场运行态势,提升指数的运行价值。为促进相互间交流,在指数发布一周年之际,《中国·柯桥纺织指数信息专刊》创刊,包括“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发布的价格指数、景气指数、外贸指数及市场动态、政策资讯、展会指南、商户信息等,从而为中国轻纺城客商提供了一个更专业、更广阔的信息平台,

“柯桥指数”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外商还打电话到商务部,要求发布“柯桥指数”英文版。10月25日,“柯桥指数”英文版正式开通,这将使更多的外商关注柯桥指数,也对指数的准确、严密、完整、及时提出更高要求。

周如生主任还介绍,柯桥指数网站亦进行了全新改版,融入了更加人性化的元素,新增了专家点评、纺织品排行榜等板块内容。为体现指数的公正性、稳定性,他们还将建立长效保障措施,就细化分类等技术性问题,听取专家意见,加强与专业院校和专家的合作,同时提高人员素质,减少人为因素,使指数更好地反映市场变化。此外,还将增加指数发布内容,如考虑品牌指数、面料创新指数的发布,为纺织行业、经营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上一篇:初中生读狂人日记有感的下一篇:下港乡林果生产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