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转型升级(精选6篇)
教育需要转型升级 篇1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样高屋建瓴的论断,将中国信息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必然促使我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掀起新的高潮。
在中国过去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中,IBM、HP、Intel、Microsoft、Oracle、Cisco、EMC、Dell以及三星、索尼等著名国外IT企业积极参与其中,用先进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中国众多商业企业构建起信息系统与应用,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的信息化进程,这些企业也由此得到中国用户的认同,赢得了较好的商业利益回报。在中国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热潮中,这些企业本可以凭借先机,抓住新的机会,赢得更好的发展。然而,近期,在中国民间众多类似“去IOE”(IBM、Oracle、EMC的简写)的言论中,也有不少人开始疑惑:外企在中国还有机会吗?
产生疑惑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同时还指出,没有网络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同样将信息安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外企的一些关键技术和产品,由于各种原因,留有技术后门,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引起人们担忧;二是经过近30年的拼搏,经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本土企业也得到发展壮大,有些技术和产品已经可以替代外企产品,这是发展所致。由此,外企对在华未来的忧虑是必然的。
那么,外企真的就没有机会了吗?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值得深入讨论的,答案也会很简单。如果不能满足用户新的需求,任何企业都没有机会。在华外企如果不能适应中国政府的要求,不能帮助各行各业妥善解决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不能像国内IT企业那样更加贴近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与技术,市场竞争力就会减弱,赚钱的机会当然就会越来越少。
因此,我以为,如同中国经济正在推动转型升级一样,外企在中国也需要转型升级:一是外企必须进一步开放自己的核心技术,并采取有效方案,帮助中国用户化解信息安全问题;二是应进一步针对中国用户需求,提供更加安全实用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三是应从过去简单地将产品推销到中国市场的做法,提升为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深入协同合作,比如与中国本土IT企业成立合资企业,联合经营,或者积极与中国本土IT企业联合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等;总体而言,在华外企应从卖产品,提升到在华建企业、建总部、将全球业务发展重心真正转移到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企业。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应用市场,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先进信息系统的产生地,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这样一块“新鲜而美味的蛋糕”值得国外著名IT企业深入思考和明智选择。
当然,我们也开始看到了一些外企的悄然行动。比如韩国三星正做着“中国三星”的广告;广告语是“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与此同时,本期封面选题《科技改变了什么》深入报道了IBM推动的“开放式创新”理念。我理解,开放式创新,就是要保持技术的开放性,打消用户对IT产品的“黑匣子”印象,同时吸引用户、合作伙伴加入到产品研发、改进和应用的流程中。
这就是选择。任何外企不能以总部所在国法律或其他因素为由,做伤害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的事情;也不能总是高高在上,不贴近用户,只是把自己的东西推给别人。真正融入中国新一轮信息化发展大潮,实现转型升级,我认为这样的外企不仅不会被“去”,反而会更好地受到中国用户的青睐。我们真诚期待在华外企也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升级。
教育需要转型升级 篇2
影响企业创新的社会性成因
一、关于创新乏力。
1.中国制造发端于“来料加工”,先天缺少原创基因。这种惯性从文化与技术都相对落后的东南沿海,后来一直蔓延到中国内地。虽然中国的制造加工水平越来越高,但也都是随着国际市场的要求,仍然只能算是“模仿”水平越来越高。
2.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山寨”产品太多。老实的企业投入大量人、财、物,好不容易花时间弄出来的新产品,推出不久其市场即被仿冒者“撕咬”瓜分殆尽。地方政府也没有一句公道话,他们认为有钱大家赚,何必那么认真呢?何况是“肉烂在锅里”,都是自己GDP的一部分。这实际上是鼓励了“山寨”产品成风。
3.为什么“中国制造”一直给人“低端、廉价”印象?因为国际分工所致。中国开放了市场,但却一直没有引进我们想要的高科技和高技术,西方人一直把控着高端制造业,而我们只是接到简单加工品订单。我们落后的技术和创新思维,并没有从市场的开放中得到提升,而只是学到一些所谓的“企业管理”皮毛。
4.中国制造多是低端日用品,而日用品通常是快销品。这些年来,中国人挣快钱的心理很普遍。与此同时,我们勤劳的人民在向义乌、温州人民的学习过程中,树立了“低价求量”和“挣小钱积少成多”的观念,而这些,都与创新和高附加值的理念相距较远。创新的高利润企业有,但不多。
二、关于出口受阻。
由于人民币升值,特别是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生产要素涨价,我们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而其中的一个内在原因,仍然是我们少有原创产品,“OEM”多,没有本土特色。当西方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也上升的时候,外企将企业收回国内,实属正常。
三、关于资金短缺。
中国制造业目前最表象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资金,这是个看似最应当急于解决的问题。新一届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出台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治理整顿金融市场,一直是目的明确地试图引导各类资金进入实体企业;然而,中国的实业家们心里最清楚,即使能贷到款,给你充足的钱,你会把钱投到实体企业吗?许多企业再把贷款放出去“吃利”,或者投到房地产,说明制造业对实体经济仍信心不足。
美、日及台湾省的创新实践启示
经营难、出口难、资金难,是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三道坎”,也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对于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闯荡多年的无数企业来说,还是那句话:吃的是制造业这碗饭,就必须想办法迈过这些坎儿!企业还要办下去,还要生存求发展,一味地抱怨,显然与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实业家们的理性风格不相符。
出路在哪里?
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当年可口可乐在确定名称和商标的时候,不仅请来了当时美国最好的设计师,市场专家、营销专家、管理专家,令人惊讶的是,公司甚至还请来了著名的心理学家、作家、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据说甚至还有音乐家和舞蹈家。为什么?这些专家特别是艺术类专家,能从各自的领域和专业角度,对可口可乐的设计进行多维度的理解和评判,其建议更能使其符合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甚至哲学层面的趋势、潮流和含义。可口可乐百年不衰,一定与那次特别的“策划会”有关。
说近一点的例子。苹果的乔布斯有句名言:创新不需要搞什么市场调查,因为消费者往往是你把东西给他看的时候,他才会说,这正是我需要的——把手机触摸屏,加工得象年轻女人的皮肤一样光滑。这种“创造需求”的思维能力,其实更称得上是艺术家的风范。
如果觉得这仍然很难——毕竟全世界就一个乔布斯,中国也还不具备产生这样人的土壤,那么看看台湾。
了解台湾的人都有一个共识:那里的中国文化似乎比大陆浓郁。流行歌就比大陆的水平高。台湾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各种充分的市场竞争,竞争进入白热化后企业为了生存就被迫创新。
怎么创新?比如做酒的,一方面酿好酒,另一方面,深耕包装,把装酒的瓶子直接做成艺术品。又比如烘焙行业,把工厂重新装修,开辟参观通道,让小孩子们看饼干和糖果是如何做出来的,开发工业观光旅游,是很好的宣传和培育品牌的方法。
日本制造业的例子则是反面的。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制造的颠峰期,可渐渐地,在家用电器产品上,我们迎头追上他们,而在手机IT通讯类产品上,日本人也不断地落在了美国甚至韩国人后面,为什么?因为日本过去一味强调产品在实用上的“精工细作”,忽视了产品的文化因素。近年来,日本实业界也开始认真研究这一现象和问题,开始关注产品的人性化和文化内涵,甚至有学者提出要让日本的企业成为“艺术型企业”。
如何在创新中引入文化艺术元素
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竞争激烈、同质化高、市场饱和,都是因为我们面临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中国95%以上的产品(市场)过剩!因此,“实用”已不再是消费者的根本需求,更美观、更人性、甚至更“优雅”、更“诗意”,才是今后市场的需求趋势。
“人的欲望(需求)是无止境的”,把握住了“人”的因素,正如星巴克悟到了这个真谛,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休闲一样,今后制造业的新商机,也将逐渐是“功夫在诗外”。因此,研究“人”,确切地说研究“人性”——人的本质而不是表面,应该成为制造业转型的新课题和集中突破点。
实际上,许多地方和企业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注重包装、给产品注入某种“概念”、把传统文化元素加入产品制造等等,都是有益的努力和实践。当然,许多还只是皮毛或者“照猫画虎”,还有很多潜力需要挖掘。几点思路供参考:
1.解放思想,转变意识和理念。对照前面提到的可口可乐的例子,制造业能不能请心理学家和诗人为自己的产品做个“诊断”?
2.对照自己的现有产品,从“人性”的角度来研究分析,看看能不能有所突破?
3.向品牌企业学习,除了观察人家的外在,比如管理流程、比如营销网络建设等,能不能从文化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品牌的内涵?
4.深刻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努力学习和领会中国文化的精髓。
舟山港口物流业需要转型升级 篇3
今年6月,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正式获得国务院审批, 成为国家首个以海洋经济为重点的国家级新区。在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 舟山港口物流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然而纵观舟山港口物流发展, 虽然总量已初具规模, 但其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依然偏低, 对城市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仍然有限, 亟需转型升级。
发展历程与现状
舟山地处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 背靠沪、杭、甬等大中城市, 是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的重要节点。舟山港1987年开港, 1990年全港货物吞吐量只有192万吨, 1996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 2000年突破3000万吨, 并进入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列, 2003年首次突破5000万吨, 2006年首次突破一亿吨, 首次进入国际亿吨大港行列, 2010年超过2亿吨, 又跃上一个新台阶。港口开发也不断加快, 资源集约利用程度显著提高, 万吨级泊位快速增长, 2010年底万吨级泊位总数41个, 其中25万吨级码头泊位7个。全市国内沿海营运船舶运力保有量达402.9万载重吨, 比“十五”末增长121.4%, 年均增长17.3%。
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 舟山港口发展存在“3×3”问题, 即三个不匹配、三个不足和三个低级。
三大“不匹配”问题
一是物流与商流不匹配, 虽然货物吞吐量2亿多吨, 但发生在舟山的货物贸易量却占比极低, 港口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二是水路运输与陆路运输条件不匹配, 水上运输条件明显好于陆路, 海陆联动的集疏运网络相对较差, 致使水水中转成为舟山最重要的集疏运方式。三是金融及信息服务能力与发展需求不匹配, 舟山货物吞吐量已名列全国十大港口之列, 对金融及信息等方面的港口服务需求强劲, 但市内相应的服务能力及水平跟不上发展需求。
三大“不足”问题
一是公共码头不足, 制约资源优化配置。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 由于自身实力有限, 舟山港域的港口项目大多采取招商开发的模式。在港口发展的初期, 这种模式为推动港口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没有很好规划, 业主码头遍地开花, 当港口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就暴露出港区布局分散、岸线利用凌乱、各作业区自成系统、形成港区分割等问题。2009年底舟山港域的352个码头泊位当中, 大多数为业主码头泊位, 公用泊位比重不到30%, 而政府可以掌控的大型公共码头泊位更是屈指可数。这种港口格局, 既影响到了码头运行效率, 也给政府对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布局调整带来困难, 不利于港口的综合管理, 也不利于发展货运市场和物流链的延伸。
二是港航联动不足, 影响吞吐优势转化。发展航运业是实现港口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舟山港口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 已经跨入全国沿海港口十强行列, 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吞吐量, 由我市航运企业承运的全港吞吐货源份额比较少, 港口吞吐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为物流优势。据统计, 2009年舟山港域完成货物吞吐量1.93亿吨, 由舟山本地运力承运的货运量约占15%左右。其中, 大部分业主码头的货源交由外地航运企业承运。由于港航对接联动不够, 港口对航运业发展的带动效益不够显著。
三是港航物流专业人才不足。人才是发展港航物流业的关键。目前, 我市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以港口仓储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例, 2009年底全市交通运输业人才队伍中, 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只有483人, 仅占该行业人才总量的5%;全市港口仓储业的人才总量也只有1638人。而既掌握现代物流理论和技能, 又能从事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作管理、物流经营决策、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
三大“低级”问题
一是港口物流业的档次比较低。世界物流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传统物流阶段, 即“运输+转运+储存”, 二是配送物流阶段, 即集“运输+转运+储存+装拆箱+仓储管理+加工”功能于一体的配送物流阶段, 三是集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于一体综合物流发展阶段, 四是港口供应链阶段。严格来说, 舟山目前的港口物流业尚处于第一阶段, 主要承担运输、转运和储存的功能, 离现代化的港口物流业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是舟山港口物流业的技术含量低。舟山港口物流业, 尚未实现普遍性的智能化、全自动化操作,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在传统物流操作模式下, 港口物流业的价值增值链条比较短。
三是舟山港口物流业发展的集聚度低。舟山是个群岛城市, 受此影响, 舟山现有的港口物流业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分散。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缺乏充足的园区建设。港口物流要成长为港口物流业特别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没有足够的物流园区作为平台是不可能实现的。2007年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定义物流园区为: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 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 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根据这个定义, 舟山市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
转型升级的路径设计
舟山港口物流业依然处于“中转+运输”的传统物流阶段, 需要向“集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综合型物流阶段转型, 必须坚持现代化、国际化、系统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现代化就是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促使港口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一要实现决策科学化, 加强与国内顶尖规划编制单位和战略研究机构的沟通合作, 委托其编制高规格、高层次的专项规划和专项战略研究, 编制先行先试的政策体系诉求, 促进港航决策体系更加科学和更具前瞻性。二要实现监管智能化, 以物联网建设为发展方向, RFID技术及其应用为基础, 并以舟山各港域为依托, 以港口物流智能化为目标, 在3年至5年内推进舟山港物联网建设, 实现港口物流的智能化管理, 建立高水平、高智能化的港口物联网, 实现港口在生产操作、仓储管理、物流跟踪、海关监管等方面的智能化。三要进一步提升港口作业自动化水平, 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方式, 提升港域内码头生产作业的效率。四要实现港区互通信息化, 促进港口与物流园区的一体化发展, 将进口、储存、中转、运输、加工、贸易及其他各项业务贯穿起来, 拓展港口供应链模式。五要实现服务网络化, 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网络平台, 通过公共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租船、中介、订舱、揽货、配送等海运服务, 帮助解决融资、报关、仓单质押、检验等配套服务需求。
国际化就是要把舟山港建设成为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海上门户, 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枢纽港。一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积极发展面向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 建成区域性的大宗物资国际贸易基地;二要充分借助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 争取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政策支持, 积极建设自由港及自由贸易区;三要积极推进舟山保税港区建设。
系统化就是形成以港口为核心, 辐射带动全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 包括形成港航联动、港贸联动、港工联动、港城联动的系统发展格局, 金融、中介、信息、通关等港航服务系统集中格局, 区域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的空间发展格局。
相关对策
为促进舟山港口转型升级, 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一定的举措。
1、利用新区建设的契机, 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委托国内顶级政策研究机构, 科学设计舟山国际物流岛建设所需要的政策体系, 并加大力度向中央和有关部委申请扶持政策, 为舟山港口物流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环境。
2、推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 鼓励和支持建设煤炭、石化产品、钢材木材、矿砂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实现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金融贸易、服务等不同类型企业在港口集聚。
教育需要转型升级 篇4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湖南;高职教育;发展方式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14C0423)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统筹职业教育规划与建设,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新技术支撑的发展模式转型,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这一转型。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宗旨,专业结构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紧密对接。刘延东强调,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向“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教育科学发展,合理调整结构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模式,使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生态文明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面对产业转型的现实,为了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都要面临发展方式的转型的问题。
一、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学院数量的增长与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的增长不太协调。从近十年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学院数量、每年的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来看,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学院数量的增长与招生和在校人数的增长不太协调。2001-2006年,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数量从2001年的
19所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61所,但是从每年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并没有随着学院数量的扩张而按比例增长。这说明在这10年里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增长速度与生源增长速度是不相适应的,湖南高等教育发展走的是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段小莉在《湖南省高职发展现状及生源预测》中研究指出,未来10年湖南省人口变化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持续走低。目前,有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在学生招生上出现了困难,有的学校及个别的专业已经无法开设,原有的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面对这种情况,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上不能再搞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了,只能走适度规模发展道路。
(二)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招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和毕业生就业率的持续低迷相矛盾。衡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毕业生的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制约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生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性很强,不对口的就业是对所学知识的浪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高等职业学院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需要,而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相对于这种新的要求和新的需要不太相适应了。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型。
二、湖南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2013年7月17日在湖南省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表示,湖南要从扩大内需、产业升级、扩大开放三方面下功夫,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湖南经济升级版。他强调,要突出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重点投入到重要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民生、“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突出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紧密结合,抓好一批有利于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大项目;要突出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重点支持技术基础好、市场前景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科技项目。湖南产业转型升级对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定位上要为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做好服务,一方面要在专业设置上要以湖南经济发展转型所要求的行业和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四化两型”建设所需要的各个专业。另一方面,湖南高等职业教育要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这又为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湖南产业转型升级将迅速改善高职教育的外部环境,并促使高职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办学水平。高职教育将会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机遇并不等于发展。随着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不断深入,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需要随之转型。
三、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适度控制规模,努力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与办学层次。(1)适度控制高职院校数量。2010年,湖南全省高等职业学院招生13.5 万人,在校生41.1万人,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控制在63所。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在规模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2)提升湖南高职教育办学水平。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应该是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将现有的高职院校做大做强,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到2010年为止,全省共立项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22所,其中4个成为了国家级教学团队;共有40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积极提升办学层次。鉴于湖南经济和高等教育的现实,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真正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立交桥”,应制订稳定中职教育,强化专科层次高职教育,积极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方针。应将办学条件优越、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公认的高等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扶植,强化办学水平评估和督导检查制度,确保本科的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服务“四化两型”建设,大力开设服务经济发展的专业。从工业化来看,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应紧紧围绕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来确立制定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并以此来规划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服务湖南的优势产业,积极主动为制造业、烟草、矿产、化工、建材、水电工业、轻纺业培养大量实用型人才。根据湖南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相关设想,面向制造业中的核心产业,建设数控、工程机械、汽车、电气等专业,面向制造业关联产业设置制冷、材料、模具等专业。利用湖南高等教育底蕴深厚和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的优势,大力培养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为湖南工业化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鉴于湖南地区是全国东西、南北物资流通的最大中转站,为有效利用地理优势,强化湖南物质流通的辐射功能,应加大物流技术、机电营销等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同时,湖南的对外开放步伐全面加快,特别是电子工业、商业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的外向依存度较高,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国际往来异常活跃,熟悉国际经贸业务的人才是企业需求的热点,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会计、涉外文秘、涉外商务法律等专业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专业。
从农业化来看,湖南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省政府启动了“智力扶贫”工程,即通过对贫困地区青年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培养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能“留得住”的新型农民和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在就业市场有竞争力、“送得出”的务工就业人员。另一方面。湖南高等职业教育要发展水稻、茶叶、油料、蔬菜等农作物种植专业;发展棉麻、竹木、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专业;发展畜禽养殖等专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专业。
从信息化来看,湖南高职教育应抓紧培养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的金融、财会、外贸、机械、法律、现代管理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应对湖南工业化进程的需要。为了加快发展湖南第三产业要求,还要进一步开设如下专业,一是生产性服务专业。二是生活性服务业专业。三是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四是旅游专业。
(三)改革培养模式,坚持以产业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2010年12月29日,徐守盛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适应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依托重大科研、工程、产业等项目,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保障”。高等职业教育要为湖南经济发展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离不开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导向。湖南高等职业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主动与企业合作,学院和企业共同实施教育,重点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
(四)加强师资建设,实现教师角色转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式的转型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和教师角色的转型。师资队伍结构转型是逐步实现由高职院校单一的学科型师资结构,向校企合作共同构建的复合型“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转型,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内涵发展对理论教学、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全方位需求,保障高等职业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五)优化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就业需求。要充分考虑全球化的技术迅速进步和不明确的经济前景,结合我省当前工业化的形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重新设计教学计划,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就业和再就业的多种需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设置与资源和环保有关的科目。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建立课程强性修订机制,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及时增加一些反映本专业最新发展和相近专业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六)更新教学内容,增添行业中的最新技术。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更新教学内容是高职教学体系建设的一个项重要工作。要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和教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工业产品的生产标准、制造工艺、加工设备、生产手段、经销网络及管理等都要与国际接轨。对于内容更新速度快的课程应建立一个动态变化的教材,将变化发展的内容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一毕业就能掌握本行业的最新技术。
(七)更新教学方法,满足各种培训需要。高职教育不仅要面向应届毕业的初、高中生,而且要为各类在职人员的培训提供方便,要通过提高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开展多样化的电教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推进校园网络建设,建立起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以满足现代企业人员在职培训的需要;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课堂实验、案例分析、基地实习等形式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党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
/content_1667143.htm/2011-05-26.
[2] 中国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http://www.hnpu.edu.cn/xw.jsp?newsid=8884/2011-05-26.
农业转型升级需要精准化的服务 篇5
一、农业发展新形势
当前, 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过近些年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业经营方式等情况已发生深刻转变, 逐渐呈现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特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蓬勃发展, 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同时农业发展又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新形势:资源和坏境约束力越来越强、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严重、科技实力不强、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等, 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面对这些新形势、新问题, 传统的农业服务方式已不能准确地、高效地满足当前农业服务的新需求, 甚至有些服务是低能的、无效的, 存在着服务与需求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这种情况严重阻碍着农业的转型升级, 农业服务需要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二、农业精准化服务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农业精准化服务, 就是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共性技术推广、市场信息发布等共性服务的基础上, 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的技术、信息、资金、项目等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农业精准化服务, 关键点就是精准,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针对性, 针对个体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二是及时性, 服务适应生产的季节性、市场的易变性等特点, 在时间性上无延误;三是专业性, 服务的内容、技术等专业性强, 服务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农业精准化服务的最大亮点是订制, 农户可根据自身的服务需求订制个性化的服务内容。通过这种订制化、特色化的服务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 在信息服务方面, 对于养猪农户, 更希望得到专业性、个性化更强的养猪技术、猪市分析或供销对接等信息。然而, 公益性信息对于养猪、养牛农户是“一视同仁”的, 并无明显区别。这样一来, 就会造成养猪农户对信息需求的不满足, 精准化的信息服务就可为农户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生产管理服务方面, 针对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供销社可为农民提供全程的大田托管, 农民可以把田里面的所有的耕种收田间管理等全部交给供销社。也可为农民提供当中的某一种套餐, 好比施肥, 供销社通过测土配方施肥, 订身打造, 需要什么肥, 需要多少, 农民不用管, 供销社给予解决。在销售服务方面, 如果农户缺市场, 就可通过互联网、通过电商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总之, 精准化的服务, 就是农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就为他量身订制什么样的服务, 服务是高效的、是精准的。
三、当前农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 服务内容与需求相脱节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和规模化农业的不断推进,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趋势, 既有分散经营的普通农户, 也有规模化经营的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组织。他们的生产规模不一、水平不同, 从事农业生产的目标也不一致, 同时, 对于每一个体服务对象, 他们的生产内容也不尽相同, 由此导致他们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内容、关注重点也大不相同。因而当前的农业服务需求具有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的特征。然而目前的农业服务供给却没能适应这样的特征。以政府部门为代表的公益性服务组织主要基于农业生产提供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服务, 由于缺乏横向的竞争机制以及人员配备力量弱小、专业素质不高等, 不能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的服务。以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能够提供市场信息、市场营销等领域较好的服务, 但在专业性的种养技术方面相对欠缺, 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服务内容空泛、服务手段落后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随之带来的结果是农户在销售、信息、技术、金融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依然远远不能得到满足, 农业服务的内容与需求脱节严重。
(二) 服务效率低、质量不高
政府农业推广部门等公益性组织在开展服务工作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 多数工作人员的服务流于形式, 完成指标了事, 缺乏积极、高效的工作动力。并且, 不少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由于缺乏现代农业的相关知识, 在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过程中常出现不配套现象, 服务不到家, 常常是“耍龙头, 摆蛇尾”。经营性服务组织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存在两方面问题:合作社方面, 大多合作社只针对内部社员提供服务, 对社外的普通散户或是不提供服务, 或是收取高昂的服务费用, 并且, 社外的普通散户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是不高的;在农业专业服务公司方面, 存在着机构虚设、名不副实等现象, 政策套利问题严重, 同时, 专业人才较为短缺, 服务质量“被打折扣”, 再加上缺少对服务对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等方面的科学考察, 导致服务效果不够好。当前大量的农村留守人员为六七十岁的老年人, 他们接受新科技、新知识的能力差, 并且思想观念较为落后, 这也是导致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三) 服务供给不稳定
农业服务在供给过程中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在以政府为代表的公益性服务方面, 当国家政策文件突出强调农业服务时, 乡村基层组织对农业服务就重视, 农业公益性服务工作就升温, 对农户的服务就好。反之, 服务则“时有时无”, 有时在农户不太需要服务的时候, 服务扎堆出现, 在特别需要服务的时候却“不见踪影”。在以农业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服务方面, 服务供给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随市场的信号的变化, 企业的经营策略也要变化, 例如, 当市场形势较好时, 企业倾向于与农户达成订单协议, 以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当市场形势呈下滑状态时, 如果市场的农产品价格比农户提供的收购价格低, 那么企业就不再愿意与农户合作, 而倾向选择直接与市场达成交易, 这样农户的利益就不能够得到保证。所以, 市场主导型的服务供给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在以农业服务公司为代表的专业服务方面, 由于服务成本较高, 发展资金匮乏, 缺少高素质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 参加高水准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 发展动力不足, 导致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
四、农业服务精准化的必要性
(一) 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精准化的服务要求以实际问题为导向, 对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特征进行研究, 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产项目、经营规模等方面的差异, 同时深入到服务对象之中, 分层次地了解各种服务需求, 如普通农户最关注产中技术辅导服务, 专业大户最关心信息服务, 农业企业最需要产品营销服务等, 真正做到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紧密衔接, 让服务更精准。同时, 通过“点菜”或“套餐”式的供给方式, 农户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所需的服务环节, 获取个性化的、专业化的服务。服务组织出于自身的市场发展需要, 会在服务过程中积极主动减少生产中常出现的资源浪费、人力浪费等各种浪费, 确保农户支付最少的成本, 获取最高质的服务, 并且通过现代互联网等技术让服务更高效。这种精准的、高效的服务使得农业服务中的内容与需求的相脱节、效率低、质量不高、供给不稳定等问题迎刃而解。
(二) 解决“谁来种地”和农业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 农村“空心化”问题愈发突出, 土地抛荒现象严重, 大部分地区通过土地流转这种方式来化解这一问题, 虽然土地流转是快捷有效的解决之策, 但随之也带来了“失地农民”问题。如何既能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 又能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精准化的全程土地托管服务便能实现这一点, 由于土地托管不涉及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比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农地股份合作制方式的转换成本低, 因此农民更乐意接受, 农户可将土地交由服务组织进行全程管理, 在不影响自己外出务工的同时, 最大程度地获得土地所带来的收益, 极大地缓解了“谁来种地”的压力。农业服务组织通过提供精准的种养技术服务, 农民不再担心土地“施多少肥、洒什么药”等问题, 精准化服务技术人员对其因地制宜, 科学施肥、合理用药, 一方面能够确保土地的丰收, 另一方面能够解决由于过度施肥和喷洒农药而导致的土地污染问题。
(三) 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所谓的现代化农业具备以下六个基本特征: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显然我们的农业离现代化差距还很大。发展现代农业, 最根本的问题是农民, 要引导农民从传统型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型转变, 特别是欠发达山区的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尚不适应, 传统的耕作方式, 自给自足的观念, 严重阻碍着现代化理念在山区农民中的传播。精准化服务的供给, 一方面, 通过为农户提供现代化的物质装备和科学的生产技术, 让农户逐渐地认识到传统农业的高成本和低效率, 从而变被动接受现代农业知识为主动需求。另一方面, 通过提升土地的规模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让农户从中享受到现代农业带来的高效益。从而不断地引导着农民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 极大地有利于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
五、实现农业精准化服务的相关建议
(一) 政府相关农业服务部门
第一完善为农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建立起县农业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广泛参与的“三方”考核机制, 对于县管农业服务人员要增加乡镇一级的评价权重, 对于乡管农业服务人员要增加县农业部门的评价权重, 评价结果要与绩效奖励挂钩, 以激励农业服务人员从事好为农服务的本职工作。第二提升农业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强化各级农业服务队伍的知识更新, 提高专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加强复合型、综合型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第三提高政府公益性服务的瞄准度和有效性。改变目前公益性服务机构以技术服务为主的单一服务方式, 加快向信息、营销、资金、创业支持等“全方位”服务领域拓展, 满足各类对象对农业服务的个性化、全程化和综合性需求。同时, 要建立有效的信息采集和反馈渠道如信息采集点等, 实时反馈各方的需求和供给信息, 保障服务的有效性。
(二) 新型农业经营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 提高运作水平、提升服务能力。要创新服务机制, 积极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契约式、保姆式等形式的服务, 切实保证服务的成效。农业龙头企业, 要积极投入高水准的社会化服务资源, 对合作农户的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精细的指导和监控, 一方面能够使自己的产品更好适应市场, 另一方面能使农户的收入增加, 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共赢。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 可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有偿地为其他农户提供迫切所需的服务, 如拥有的各种农业机械除为自己服务以外, 农忙时节也可为其他农户提供服务。
(三) 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
农业服务公司、服务超市等专业化服务组织是新时期为农提供经营性服务的重要力量, 因其具有天然的内在动力机制, 优势十分明显。在精准化服务建设方面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要与客户建立紧密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 将提供的服务与农户的最终生产成果相联系, 切实保证服务的质量。第二要完善其内部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内部成本的控制, 降低服务的成本, 特别是对于较为落后的农业发展地区, 要让客户更容易接受, 提高客户的参与程度。第三, 要积极与科研院所或农业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实时获得最新、最高效的现代农业知识, 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摘要:长期以来, 农业服务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文章通过对现有农业服务状况问题的分析, 提出为适应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 农业服务需要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并对如何实现精准化问题基于不同的服务供给主体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服务,精准化
参考文献
[1]王永明.新常态下农业精准服务的内涵与重点[J].基层农技广, 2015 (07) .
[2]仝志辉, 侯宏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象选择与构建策略[J].改革, 2015 (01) .
经济转型需要教育跳跃式发展 篇6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及夫人多丽丝·奈斯比特出版新著《大变革: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以下简称《大变革》),正在中国热销。在这本专著中,提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为“双E”:教育(Education)和经济(Economics)。约翰·奈斯比特曾担任美国肯尼迪政府教育部副部长,多丽丝·奈斯比特亦长期关注教育,二人对教育问题均有深刻见解。围绕“双E”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教育改革问题,《支点》记者对奈斯比特夫妇进行了专访。
创造一个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支点》:一年多前,你们来到中国,出席了在武汉举行的世界新兴产业大会,我们就新兴产业发展对你们进行了专访。去年底,你们受邀到北京出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并担任论坛国际顾问,今年初出版的新著《大变革》中也重点谈论了教育。我有种深深的体会,觉得你们对教育非常重视。
多丽丝·奈斯比特:在当今世界,鲜有国家不关注教育改革。在世界各地旅行的同时,作为6个子女、14个孙子女的家长,我们也始终从一个家庭的视角关注着教育改革。
约翰·奈斯比特:在《大变革》一书中,我们提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就是“双E”:教育和经济,全球共同体进步的动力正源于此。无论是从全球发展的角度,还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教育和经济两者之间都紧密相连、相互交织。教育先进国家的经济表现优于教育落后国家。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头等要事。而中国教育目前在国际上和国家内部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
《支点》:为什么中国需要继续改革其教育体系?
多丽丝·奈斯比特: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游戏变化”(Global Game Change)的时代,世界的权力、经济和地缘政治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西方中心”世界正让位于“多元中心”世界。而在这种变化中,中国和中国人民就是游戏规则改变者,这对中国的教育体系提出了特别的要求。经济发展已经使上千万的中国人步入中等收入阶层。而一个伟大的成功必然与教育有关。
约翰·奈斯比特:这与中国的地位变化与自身定位有关。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被称为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GDP将会成为全球第一。但是,如果想延续经济发展、保持领先地位,中国应该知道自己必须作出转变,从创造一个可以培养大规模生产的环境,转变为创造一个可以培养技术创新、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与此同时,中国的自我认知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它明白在过去的200年里,几乎所有重大的技术进步与发明创新,都是从西方发明并且传播到全世界的。教育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但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也会改变世界的面貌。西方能成为世界的中心,绝对不是因为它们的军事力量,而是因为头脑和智慧的力量。但是,中国已经奋起直追,摆脱了西方的限制,建立起了自己的人才库。在制造业领域,通过加强机械生产而不断提高的生产力带来了GDP的上升和财富的增加,比如,中国的农民工就是它的资产之一。
要拥有适应新技术与新市场的能力
《支点》:你们提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教育与经济。那么,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约翰·奈斯比特:我们正处于从提升生产力转变为数字化生产的过程中。以往的社会依赖制造业进步增加财富,今天的世界依赖数字化生产提高生产率。我们现在开发的是能够做到定制化生产的技术,标准化生产线渐渐离我们远去了。现在人们对劳动生产率的需求也有了新变化。越来越少的劳动力可以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闲置劳动力投身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与标准化生产转变为定制化生产一样,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从数量上的转变为质量上的。
除了生产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之外,工作岗位的生命周期也改变了:重要的不再是曾学到了什么,而是重新学习、适应新技术与新市场的能力。每一个劳动生产者都要重新学习新技能、新技巧,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新转变会创造一个重大需求,就是对教育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需求勾画出了教育的未来,而不是教育行业本身的重塑影响了经济。
多丽丝·奈斯比特:这就是为什么教育改革并不意味着增加课程。教育改革必须适应未来世界的日新月异。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方式,对于教育所起的作用总是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学生的优异成绩表现出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力量。但是,当涉及到创新的最前沿时,教育的目标就不再是将已有的知识灌输进学生的脑子,而是要满足和培育学生进行探索的渴望和能力,引导他们从知道正确答案的坦途走向怀疑常规、挑战未知的不确定领域。
《支点》:为什么你们说这种改革应该是革命而非演进?
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的地位与定位发生着变化的背景下,教育需要跳跃式发展,从大众化教育的直线路径转变为更加定制化的教育模式,从而将潜力最大化。如果新的教育系统鼓励创造性的天才找到自己的生产方式,这种教育系统对政府的需求、对行政命令的要求和依赖就会越来越少。这种教育系统,应该鼓励人们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国跳跃式发展至21世纪的技术水平,靠20世纪的教育方法是无法达成的,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必须是一种革命而非演进式的过程。
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火点燃
《支点》:你们如何定义教育的本质?
约翰·奈斯比特: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火点燃。”这句话对教育的本质做出了精准的描述。教育是学习如何学习,它应该是有激情的、充满乐趣的。今天的世界有太多人无法享受生活,生活之梦蜕变为盼望周末、等待退休;创造性才能受到压抑,机械式学习负担沉重。应该明白,天才就像种子,它们的生长方式和结果并非总是可以预料的。教育不是不断增加“篮子”所能承受的重量,而是保持“火”的燃烧。
多丽丝·奈斯比特:教育的本质不是单纯的灌输,而是让人发现人性的本质。现在有一个危险的倾向,就是经济的压力会使教育的水准和人类道德的标准下降。教育的本质是鼓励和激发人们的灵魂和心智。
《支点》: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还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大量是农村人口,进入一流的高中、大学的通道有限。但是,我们有资质良好的老师通过在线互动程序,在远程高中里授课。这是一种解决方案,在适当的时候,它将为中国的农村地区以及那些无法承担日益上涨费用的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约翰·奈斯比特:解决问题的密钥之一是推广在线教育。现在连幼儿园的孩子都能够快乐地使用电子产品,将科技革命成果与教育革命融为一体,也应是顺理成章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学习)可能会被“普课”(POOCs,Personal Open Online Courses,即个性化开放式在线课程学习)所取代,“普课”针对每一个学生创造程序。这样的程序以及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合作已经存在了。这种程序可以探测到一名学生是否注意力分散,并对此进行反应。与被限制在正确和错误答案之中相比,被挑战实在令人激动。
《支点》:我们知道两位都非常关注中国,非常乐意与年轻人打交道。多丽丝·奈斯比特女士还是中国六所大学的客座教授。请问,你们对中国的教育有何期望与寄语?
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拥有很多有天赋的年轻人,而在达成实现中国梦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价值。(支点杂志2015年5月刊)
【教育需要转型升级】推荐阅读:
教育需要理解07-10
教育需要什么11-11
教育需要四心09-03
作文:教育需要真实的教育08-29
教育更需要爱05-29
教育需要慢节奏05-30
教育学生需要智慧09-05
教育需要教师智慧11-21
小学数学教育需要创新09-25
中国梦需要教育梦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