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慢节奏

2024-05-30

教育需要慢节奏(精选4篇)

教育需要慢节奏 篇1

近日拜读了肖家芸老师的大作《语文教学的质量意识和效率自律》 (下文简称“肖《语》”) , 感触很深。肖《语》指出, 有效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要“切合学科学习规律, 切合学生认知和心性的规律, 切合国家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战略”。文章对这“三个切合”阐述得清晰透彻, 但是对于有效教育的策略———“慢教育”却语焉不详。所以, 笔者不避浅陋, 就语文慢教育谈点浅见, 以此向各位方家请教。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母语教育, 基础教育中的母语教育的目标大致有两个:一是掌握母语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是打下民族精神的根底。无论实现哪一个目标, 都需要熏陶涵泳, 不可能快餐化。由此可知, 学语文需要慢教育, 需要自然的、原生态的读书, 需要在静慢的氛围中, 沉浸于重点细节。“慢慢走, 欣赏啊!”是学语文的佳境。所以, 语文课堂应该“改变简单多快的非理性增效方式, 回归到动静结合、优雅品学上来”。

比如有教师这样教授《我的空中楼阁》, 就比较优雅。一共安排三节课。前两节课抄写课文, 抄写时的要求有两个:一是慢, 速度控制在12字/分钟以内;二是边抄边品。第三节课模仿课文写作关于某种建筑、居室等的散文, 要求有三个:一是对所写对象的位置、结构等叙述清楚, 二是寄寓某种情感, 三是情感和文笔尽量典雅、动人。

当下有一种时尚的观点, 认为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传播媒质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 学生与教师几乎是同时接受各种信息, 所以, 学生的知识量很大, 能力很强。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所以学生的语文知识显得更丰富;因为学生的交际越来越广泛, 所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显得更强。于是, 很多语文教师在上课时,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教多少上面, 追求大容量、快节奏, 很少给学生喘息的机会。结果, 怪现象出现了。本来, 社会和家长都公认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 可是, 记忆力却越来越差!有些课文, 教师讲了很多遍, 学生照样背不下来;做阅读题的时候, 材料出自课文的试题跟出自课外的试题的得分率差不多;有些试题类型, 演练了很多遍, 学生照样不会做, 或者换一种面目出现, 学生就不知所措……种种怪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深思, 学生的知识量真的很大吗?学生的能力真的很强吗?

什么是学生?学生就是需要学习的人, 就是有很多知识都不清楚、很多能力都不具备、很多道理都不明白的人。从通识意义上讲, 学生只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领域、在学科领域, 教师应该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主导。所以, 教师不能以自己学科知识的丰富程度和学科能力的层次来推测学生的知识量和能力层次, 从而设计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心理为依据来设计教学, 从普通的、需要大量而扎实地学习的学生的角度来设置教学内容、调配课堂节奏。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地跟上、理解、消化、运用。

比如《劝学》,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文字短少、语言浅显、结构简单、道理显豁。于是, 有些教师就把《劝学》的教学重点仅仅设置为背诵, 这样当然只需要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可是, 笔者要问, 对于高一的初学古文者而言,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真的仅限于背诵吗?教学时间真的仅需要一节课吗?笔者教授这篇课文用了三节课, 因为笔者认为,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 除了背诵, 还有以下四点。

(1) 识记已经完全融入现代汉语的语汇。《劝学》中, 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一部分的语汇比较多, 其中有好几个是比较难读、难写的。如:槁暴、金就砺则利、跂而望、君子生非异也、锲而不舍等。

(2) 记忆常见的文言语汇和通假情况。作为知识掌握的常见的文言语汇在本课中出现得比较多, 如:已、得、而、非、故、乎、疾、就、绝、取、为、闻、兴、焉、一、之、致、中等。通假情况也比较多, 如: (1)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 用太阳晒) ; (2) 0以为轮 (“0”通“煣”, 用火烤) ; (3)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 本性, 天分) 。

(3) 明白比喻说理的手法, 体会其妙处。对于这一点, 目标指向不仅是读懂文章, 更在于运用。课文后面, 教材编选者设计了一道练习, “写一篇一二百字的劝学文章”, 其用意就在于此。

(4) 明白“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结合荀子说的道理, 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最好能形成文字。

有人说, 如果对于教材中的课文基本上都实行慢教育, 那么课文肯定教不完;如果处于高三, 则连备考的时间可能都没有。这种认识既是对慢教育的误解, 也是语文教学质量意识的误区。肖《语》说:“倡导语文慢学, 不是不要速度, 而是要适度。少慢差费固然不好, 多快强拉也不好;满堂灌不可取, 满堂问、满堂动也不可取;因为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多、快无异于揠苗助长, 易使学生的头脑模式化、呆板化、疲惫化, 看似快, 实则慢。”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古语说欲速则不达, 朱熹提倡治学要审问、明辨、慎思, 传统学习提倡浸润品读……这些真知灼见都说明一个道理:学习语文慢就是快, 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就是平心静气, 步步为营, 稳打稳扎。

教师在教学实际中, 要对教材实行“二次开发”, 即依据课标、考纲、语文学习特性、教学条件、学生素质等, 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增减、调整和加工。慢教育只是一种教学策略, 一种教学方法, 并不妨碍教师对教材灵活处理。只要该快则快, 该慢则慢, 不为了快而把教育做成“夹生饭”就行了。

要搞好语文慢教育, 教学必须做到精讲、精练。教师只详讲最精当的知识, 其他的一笔带过或者不讲;学生只做最精当的练习, 多咀嚼反思练习。这样, 教学的知识少而精,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轻松, 师生都会把语文学习当成幸福。

教育教学, 是师生共同走过的一段生命历程, 语文教育更是师生对生命的共同体悟;要看结果, 更应该注重过程, 享受快乐。愿语文慢教育下的师生享受到更多的诗意和幸福。

教育需要慢节奏 篇2

或许,我们都不知道,每天一睡醒追赶着时间奔跑,忙碌的日子里总是陪伴着工作、学习的身影,有时候忙得连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生活,何必太快,慢下来才有另一番滋味。让我们急匆匆的脚步慢下来,过我们所想要的生活节奏,有时候一些日常小事,也能触动我们的内心最深处,让灵魂得以净化;生活,因慢而美,小到生活的一粒尘埃,大到整个宇宙万物,慢下来,我们才有时间去感受那些美好的事物,才有机会去欣赏沿途的风景,不错过,更不放过生活的每个角落,细嚼品味人生的味道。

每天看着日升日落,沿途经过车来车往急匆匆的城市,此时内心就不免感伤,哀叹时间过得太快,还没能来得及好好珍惜就已经失去,可笑自己的无能为力,却不能改变这一切。是的,这个世界,过得最快的是时间,青春易逝,容颜自然变老,别等到我们老了,再去悔恨曾经的那些日子的无力,别再去流那些伤感的眼泪,那样做只是徒劳,悲上加悲而已。

我们现在的生活过的这么匆忙,终究归于社会的“功劳”,发展脚步太快,信息化时代更新不断,以致于我们在追逐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我,然而还是不顾一切,哪怕不折手段,也要达到目的地亦或完成某件大事;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也不少,但是有时为之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实在是不值得,还不如看开,想透彻,过自己自己想要的日子更为实际些,云淡风轻,慢下来看天上云卷云舒,未尝不是一种美妙的滋味。

生活不易,我们更要学会享受自己的人生,时光易逝,岁月不饶人,偷得余生半日闲,当我们慢下来,才会发现生活的美,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另一种灿烂的生活!

济慈诗歌中的慢节奏之美 篇3

约翰·济慈于1795年出生于伦敦, 不到十五岁时父母双亡, 他不得不中途放弃学业。他的监护人送他于外科医生那里做学徒。早在读书时, 济慈就对诗歌有浓厚兴趣。1817年在雪莱的帮助下, 济慈的第一部诗集正式出版。1818年夏, 济慈离开伦敦, 徒步游历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地区。他写道:“我想这段经历可以是我积累更多的经验, 去去除更多的偏见, 习惯更多的艰难困苦, 识别更美的景致, 承载更巍峨的群山, 是我对诗歌的领悟更为增强, 要知道这些体会都是埋首书海, 闭门造车所难以获得的。”济慈的诗歌作品中反映的民主思想触怒了文学界的贵族资产阶级。但他并没有放弃, 反而振作精神, 奋笔疾书, 完成了一首首佳作。济慈在照顾弟弟时染上了恶疾, 并于1821年溘然长逝。济慈在罗马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墓志铭:“下有长眠人, 姓名书水上”。虽然济慈英年早逝, 但留下的作品却一直值得后人品味, 慢节奏是其诗歌的特点。由于对词汇的精挑细选, 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轻缓从容, 声情绵邈。大自然中各种植物意象以及诗歌中人物那中慢步下来感受本真生活的姿态是该文研究的重点, 同时也是当代万事追求速度的现代人值得反思借鉴之处。

慢节奏的生活:美国著名哲学家富兰克林曾说过“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金钱”。作为工业时代的至理格言, 曾影响了整个世界, 鼓励了无数人追求自己的美国梦, 他们化作为社会的一个齿轮, 为了美好的生活, 日日夜夜运转不息。但其弊端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当代人的生活被束缚在无止境的工作之中, 忙碌焦躁, 人们的心理处于超负荷的压力之中, 身体上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反对快节奏生活运动最早诞生于1986年的罗马, 反对者强烈抗议在西班牙广场上建立快餐店。他们提倡“慢餐”, 放慢脚步, 慢慢品味食物的味道。最近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响应这一潮流, 号召人们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 让生活更具人情味。

2 济慈诗歌韵律中的慢节奏

济慈在诗歌中十分注重语言的自然韵律, 注重诗句的音乐效果以及其与声音, 感情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正如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认为音律应与内容相结合, 诗歌的声音和意义 (sound and sense) 是紧密联系又是可互相转化的。《蝈蝈和蟋蟀》是作者于1816年冬天与友人共坐一室, 听到炉边蟋蟀高鸣即席以蝈蝈和蟋蟀为题, 与友人各写十四行诗一首。全诗共四大节, 一二两节每节四行, 三四两节每节三行, 每一大节为一个主题, 与邻节形成意蕴上的内在联系。诗歌的韵律为abba ab ba cde cde。济慈用蝈蝈的乐声展现了骄阳炎炎的夏日里的生机勃勃, 冬日里沉寂的大自然因为有了蛐蛐也充满了无限生机。人们只要静下心来, 慢慢体会, 就会体悟出大自然的默默变化, 四季的丰富多彩。诗人在诗歌的韵律中也处处体现了这一点。诗人使用了连续跨行 (enjambment) , 这种跨行连续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 比如第三行的“飞扬” (run) , 这个词很自然的让读者体会出蝈蝈欢欣的歌声的飘逸感, 歌声越过重重的篱笆, 沿着夏季新割的草场飞扬的悠扬飘远的吟唱。此外诗中用了许多柔和的辅音, 如[w][f][h][l][d][m][r][v];长元音及双元音较多, 如[ei][ai][ɔi][əu][au][u:][i:][ə:]等读起来声调柔和, 节奏舒缓, 使大自然的热情及含蓄的, 四季的从容变幻配合的极为融洽。诗歌的韵律结构和柔美节奏给人一种和谐美而抑扬顿挫的舒心感受。

3 济慈诗歌自然意象的慢节奏

济慈对于自然美有着极其敏锐的感受力, 丰富多彩的植物意象是其诗歌的特点。在《给一位曾我以玫瑰的朋友》中济慈向世人表达着一种特殊的美感和情意。诗歌中“田野”, “云雀”, “葱翠的丛”, “颤动的露珠”, “野花”, “麝香蔷薇”, “玫瑰”等等各种植物意象构成风景如画的田园景观。在这里, 芳草如茵, 树木葱郁, 繁花似锦, 百鸟争鸣, 仙花馥郁, 着墨不多, 小景却宛然在目。夏天的田野, 树篱和露珠, 最美的野花, 蔷薇亭亭玉立, 一幅立体可感的图片跃然纸上,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把读者引入一个仙境。人类与大自然密不可分, 每当人们在大工业生活中迷失自我, 心力憔悴时, 人们总是愿意回归自然, 让自己慢下来, 回到最质朴的最初的起点, 在大自然中寻求慰藉, 抚平伤口。

4 济慈诗歌人物形象的慢节奏

《秋颂》是济慈的一首经典的秋景抒情诗, 与以往陈词滥调的秋景不同, 济慈对秋天的描述可谓另辟蹊径。诗歌中大自然变成了有生命的主体。秋天与太阳“密谋”, 催熟硕果, 让每一颗水果都从芯子里熟透, 果实散发出幽幽的果香, 让榛子的外壳胀鼓鼓的。在这收获的季节, 在这温暖的时光里, 人们过着惬意的, 慢节奏的生活。他或者漫不经心地坐在粮仓的地板上, 让头发在扬谷的风中轻飘, 或者在收割了一般的犁沟里酣睡, 或者傍着榨汁机, 一刻又一刻的望着, 对滴到最后的果浆耐心的等待。这是一幅耐人寻味的田园诗作, 在大然中, 人们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持有一颗最本真的心。这里不会有社会的阿谀讹诈, 也不会有功力突进。人们播种希望, 并得到大自然无私的馈赠。收割累了, 他就坐下任凭微风吹拂轻柔的发丝, 闭上眼金, 享受和煦的阳光, 享受片刻的慵懒。这种慢下来的细细品味生活每一分每一秒的态度不仅仅是热爱生命的体现, 也是人类享受大自然的智慧。《闪亮的星》是作者另一力作。前半部分是对海水, 高山静谧景色的描绘, 后半部分则是讲述与Fanny相处的时刻。枕在爱人的酥胸上, 静静的感觉它柔和的起伏, 心里被那甜蜜的小小的激动所陶醉, 永远的聆听她温柔不止的呼吸, 就这样永远活下去, 或是昬醉而死亦无憾。这样的爱情有梦一般的梦幻色彩, 处处温馨的画面胜过任何隆重的配乐。他们的感情绚烂, 动人, 不含有任何杂质, 只是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 默默地厮守在一起, 不需要任何言语, 去践行他们彼此的诺言, 虽然最后的结局是绝望的凋败枯萎了。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人们早已习惯了用汽车代替步行, 火车不断刷新速度, 飞机能够到达世界的任何角落, 地球也降级为了地球村。人们慢慢的忘记了“慢”的概念, 而一味的追求快节奏, 高效率生活, 功利心腐蚀我们纯洁的心灵, 亚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古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描绘出“采菊东篱下, 悠然现南山”慢节奏的田园生活。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作品《慢》中阐述了慢与快的概念:“慢”是指没有汽车电话的十八世纪, 出门要靠笃笃悠悠的马车, 信息要靠磨磨蹭蹭的信件, 那时候有“古时候闲荡的人”, “游手好闲的英雄”;而“快”指二十世纪, 那些悠闲“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在机器革命了自然的世界里, 生活被装上了发动机, 我们开始了转瞬即逝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五花八门, 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却越来越少。父母与子女, 老师与学生, 朋友之间的相处不知从何时起像是有一层白雾, 遮挡了彼此的视线, 渐渐模糊, 渐行渐远。可能是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时所带来的压力让我们无力倾诉, 或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功力的目的让我们失去了爱的动力。济慈与范尼纯洁的爱情给我们迷茫无助的现代人吹来了丝丝惬意, 清新的风, 仿佛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爱情与物质和利益无关。

5 结束语

济慈的诗歌处处蕴含着美, 殊不知只有放慢脚步才能体会美的真谛。品味当今时代万象, 反思生活之本源, 慢节奏是一种态度。人们只有摈弃浮躁, 功利, 焦躁的心, 才能体会出济慈诗歌中简单的快乐, 从容的优雅, 深挚的情感。诗歌中“慢”的耐心与定力, 正如水的自然净化, 经过缓慢地层层渗透过滤, 得到纯净实在的结果。

摘要:济慈对于美有着极其敏锐的体悟, 丰富多彩的对于美的题材的赞美是他的诗歌的一大主题。在他的作品中, 慢节奏之美的诗歌占据着一席之位, 包括诗歌中的精心挑选的词汇的发音, 大自然中各种植物意象, 以及诗歌里的人物那种闲适从容的生活态度。不同于湖畔派诗歌的崇高美, 济慈笔下的美多了几分精致与淡定, 它们恬静地阐述了诗人独特的慢节奏的审美内涵。济慈诗歌中的的慢节奏对于忙碌的现代人同样有警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济慈,美,慢节奏,诗歌,田园,大自然

参考文献

[1]Impression of English People, Inded, Collins, 1994

[2]Cudden J A.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M].Ander Deutch limited, 1979.

[3]济慈诗选[M].屠岸,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4]济慈书信集[M].傅延修,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

[5]王世德.美学新趋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6.

深圳的慢节奏作文 篇4

驶进一座欧洲风格的大门,一条弯曲的小道向前延伸,两旁是围墙,围墙的后面是高大的树木,四周黑黝黝的,顺着小路,趁着昏暗的路灯前行。拐过一个弯,跨上一座桥,眼前豁然开朗,四周的山峦合围着一池湖水,沿湖路旁的灯光仿佛悬于湖面的一串璀璨的夜明珠,光明播撒在湖面上,微风一吹,折射出五颜与六色,忽明忽暗的,一闪一闪的。

从湖畔小路垂直往下走,是紧邻岸边的环湖小道,路面和栏杆都是大理石铺就。夜钓的人三三两两散布在小道上。垂钓的人装备堪称精良,一个大箱子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垂钓用品,钓者蹲坐在箱上,两旁散落着鱼食、鱼饵和操杆,湖边放着盛鱼的网兜,手竿多为四米左右,一侧地面上放着一个射灯,光线直射向湖面的浮漂,泛着蓝或黄色的光。站浮涂了红、黄、蓝三色荧光,静静地露出水面两目或三目。

近旁的一位年轻钓手已经钓了两个多小时,可一条鱼还没捞到。丧气的一面自嘲钓艺不精,一面不停抓起鱼食撒向浮漂,您这是喂鱼还是钓鱼呢?女朋友来了,青年索性把鱼竿扔给同伴,与女朋友手牵手漫步环湖而去。

一位中年钓手的鱼竿很特别,长度在9米以上,撒在湖面足足比一般人远了一倍左右的距离。试着向他打听打听渔获,钓手很不耐烦,待了不一会儿,便以抛竿会不小心挂着一旁看热闹的我而把我赶紧支开。钓鱼本是娱情,生活的压力把人变得如此功利,似乎今晚花费的二百要变成多倍的收入才能罢休,没必要吧?

一位老者静静地待在出水口附近,悄没声地钓起一条一斤多的非洲鲫鱼,这是我今晚看到的唯一钓获。

一位青年刚来不久,足足钓了二十多分钟也不见咬钩,我丧气地说:“今晚怕是没鱼了。”青年说:“肯定有鱼。”我说:“浮漂动都不动,怎么会有鱼呢?”青年答:“那说明有大鱼,浮漂不动也好,免得小鱼总是搅局。”我来了兴趣问道:“那你们今晚钓到几点钟呢?”青年信心满满的说:“一直到天亮,打牌没意思,我就喜欢钓鱼。”小伙子乐观向上的情绪感染了我,让我想起《罗马假日》中的一句台词:青年,要创造将来的美好世界,要由各国的青年来带头。可话音刚落,女朋友的电话来了,催他赶紧回去。去还是不去?年青人,这可是摆在你面前的一道难题。

[

上一篇:超声波脉冲下一篇:影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