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读后感

2024-10-11

《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读后感(精选3篇)

《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读后感 篇1

拿到这本书时我有一股强烈要看的冲动,我一直以为中国教育最需要一股新理念,不要一窝蜂地都去谈欣赏激励教育了,《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读后感。

但是坦白说当我看到不到三分之一时,我相信,的确我看不下去了。这的确是一种理念,但是它既谈不上新,更谈不上中国教育最需要的。因此这本书的名字定为〈我的教育理念〉再恰当不过。

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想起了小学生守则上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对一些人看起来很重要,很有意义。但是这些人肯定没有小学生。

首先,我承认,他写得很全面,可能写得内容,自己都感动得不得了,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脱离教育实际的人;这是一个违背了毛泽东哲学理论中“实践出真知”基本原则的人;这是一个讲得头头是道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人。

其次,我觉得给我成长帮助最大的是〈班主任之友〉的杂志,上面的例子大多不是编的,对碰到问题学生,上面给出的方法大多的时候用起来效果还不错,而这本所谓的中国最需要的新理念,却让我越看越糊涂了,越看越不知道如何去做了,你想在我(一个中学美术教师)一直想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但是这本书的第十三页去告诉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不是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我相信这样的任务,其他教师我不知道,反正我真心虚,在下确实无能为力,还是先学会怎么样教学生画画吧!

最后,我觉得上面的一些教学案例,有一些不是编的,第一个理念“教育需要纯正的教育”中的案例如果是真实的,它就告诉我们不要整天把表扬激励教育挂在嘴上了,是的在教育中,表扬鼓励激励是重要的,但是它就像胡萝卜一样,不能给学生太多,一个整天表扬学生的教师不被学生认为虚伪才怪呢!第二个教育理念“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个人”的教学案例,我觉得从书上看到的再多不过了,唯一改变的是名字的不同而己,味同嚼蜡,第三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教学案例,名字为“一切从做人开始”,我承认,我逼着自己看下去的,上面的一句话让我唏嘘不己,“是什么使他们的孩子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呢?这要归功于学校开展的做人的教育”如果一个孩子因为一次春游,因为学校开展了做人的教育,那么这本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把这个深圳市罗湖区锦田小学的做法印成一本书,让我们看看吧,读后感《《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读后感》。…

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对学生有帮助的老师,能在教学的时候多总结那一种教学方法更有效,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而不是整天想着如何去培养人,我觉得在课余我能教给他们扔拉圾时看清楚那边是可回收的,那边是不可回收的,用过的电池不要直接丢在垃圾桶里等等,这些专家们看不上眼的小事,我能让他们注意到我觉得也就知足了。

《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读后感 篇2

当当前前中中国国教教育育

教育是中华民族面向未来内在力量。

《布伦迪巴》是20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艺术家创作的儿童歌剧, 它的不平凡在于“二战”中一些被囚禁在捷克特莱津集中营的犹太儿童, 面对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坚持演出这个剧目, 期间不断有孩子被转运杀害, 但也陆续有新的孩子接上来演, 所以此剧一直在集中营演出了55场, 成为大家的精神依托。这是《像自由一样美丽》一书中告诉我们的事情, 该书揭示了纳粹的暴虐和残酷环境中的人性之美, 更无意间展现了犹太民族在儿童教育上的珍贵传统。

我们翻阅《世界文明史》就会发现, 历史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统治者剥夺、驱赶甚至屠杀犹太人的事件, 苦难中的犹太人都会默念着《圣经·旧约》, 因为那就是他们心中的祖国。“二战”对犹太人来说更是灭顶之灾, 先后有600多万人被纳粹屠杀。然而, 这个民族又是令世人所敬仰的, 无论外部世界多么严酷, 他们始终重视教育、传承文化, 千百年来人才辈出, 几乎涵盖每个领域。即便是在梦魇般的纳粹集中营, 在几乎不具备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情况下, 这种精神依然顽强地坚守和延续。特莱津是捷克的一个小镇, 纳粹将其改造成集中营, 囚禁了大批犹太大人及其儿童, 里面虽然环境恶劣, 却聚集了来自各方面知名的艺术家, 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女艺术家兼儿童教育家弗利德, 她和其他艺术家以特有方式组织孩子们学习音乐、绘画和诗歌, 用光明艺术来驱逐孩子们心中的黑暗, 让这些幼小的心灵尽量远离现实的伤害, 在艺术和知识的氛围中学会表达对善和美的坚持和追求。

弗利德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竭力用艺术教育、用可能的一切艺术手段, 使得孩子们保持正常儿童对美的敏锐感受, 她为自己的民族保存了一个个未来。

尽管这些孩子大都在十几岁被送到奥斯维辛杀害了, 但那些画作却历经风雨留存至今, 让人唏嘘不已。一边是天天食不果腹、时时处于生死边缘的牢狱生活, 一边却是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稚嫩图画和诗句, 这种强烈的反差引发了我们对当前中国教育的思考。90后学生钟道然在《我不原谅》书中总结:“中国教育有‘三宝’——背书做题天天考。”可以说是切中肯綮、形象深刻。表面上中国的孩子非常聪明、成绩很好, 可深入地想一下好像恰恰缺失了作为健康人应该具有的东西。弗利德能够在危难中用艺术唤起孩子们对善和美的追求, 而如今的太平盛世中国教育应该带给孩子们什么呢?愚认为:最急需、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两种东西——批判思维和人文精神。

批判思维既不同于标准答案式的思维, 也不是简单的怀疑主义, 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想法去创造。

批判思维就是要打破固有僵化的、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 敢于独立思考、挑战权威, 发出自己可能不全面、不成熟、不正统但却有个性、有锋芒、有新意的声音, 正如陈独秀所言“我愿说极正确的话, 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 但绝对不愿说不错又不对的话”。钟道然认为中国教育就好比一条流水线, 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人型机器”, 一遇到问题就会条件反射似的用固定模式思考, 得出的不是灵光闪现的个体智慧, 而是预设好的标准答案。从本质上来讲, 这不是批判思维, 甚至算不上思维, 当然更谈不上“思考的乐趣”。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激发, 目的就是要点燃孩子心中的激情和火焰, 让他们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让孩子懂得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人的强大不是肉体而是思想, 思考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每个人生来就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就像每个人的DNA不同一样,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真正的思考就是建立批判性的思维模式, 这是人之为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记得美国电影《Dead Poets Society (死亡诗社) 》中, 那位貌不惊人的基廷老师在上课时突然站在桌子上, 采取另类方式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 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 被称为“我的船长”。有“美国将军摇篮”之称的西点军校校长戴维·亨通也认为, 21世纪军官成功的核心就是批判思维。

人文精神就是要学习文史哲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常识, 懂得欣赏生活中的善和美, 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修养。

作为一个人, 既要学习实用技能作为谋生手段, 更要追求形而上的东西安身立命。学生搞好学习天经地义, 可只知做题考试惶顾其他固然可以带来出人头地和暂时的优越感, 但却培养不了正常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 也安顿不了内心。如果一个中国人对贝多芬的交响乐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无所知, 他就是精神贫儿。中国古代认为只有具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才称得上君子。现在国内也开始重视学生的人文修养, 但却往往还停留在一种简单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 表现为言古典就是《论语》, 言艺术就是考级, 言西方就是英语, 其结果就是舍本求末, 表面上有了技能, 却没有获得表象背后的神韵、艺术背后的浪漫和语言背后的文化, 最终也很难熏陶出那份宝贵的人文素养。常人吃饭要吃“五谷杂粮”, 教育也是如此, 倘能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有意识引导孩子们读一些文学、艺术等“无用之书”, 则能打开另一扇窗, 使他们有心情停下来欣赏平时无暇顾及和体验到的美好, 重新思索和回归到生活的本来意义上来, 这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

《校长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篇3

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如今,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对于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拂袖推进,其积极性可以说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作为校长,要带领全体教师,实实在在地去实现这样的教育要求,去体现以至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特色的办学思想,这就疾苦肝很高的素质来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实践表明,把一所学校办好,对校长的创造能力的要求尤为重要。

要使校长有很强的创造力,急需提高心下几项主要素质

1、献身精神

献身精神是指为了自己的信仰、事业,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一切,也就是古人、前人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样一种精神。校长的献身精神集中表现为做“整个的校长”,即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自己服务的学校;还表现为校长对体现自己个性的办学思想全身心地。那么首先需要高瞻远瞩,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以此作为自己探索的起点;其次要在实践中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再次要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做出独创性贡献。

2、协和能力

生气勃勃的学校各项工作不是校长单枪匹马创造的,而是校长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出来的。师生中和社会各界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校长具备了相当的协和能力,就能使他们焕发出来,凝聚起来,形成无坚不摧的办学合力。另一方面,全校师生不仅是建设学校的动力,而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校长的协和能力,首先要能够凝聚起教师的聪明才智;赢得教师支持就赢得了办学活动,就能使哪怕原来很差的学校声誉拔地而起。校长赢得教育的尊重和支持,决不应该靠什么“权术”,而是靠校长崇高价格所具有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校长的超群出众的办学思想和高瞻远瞩的办学目标吸引着广大教师,使广大教师感到有奔头,从而心甘情愿地为之奋斗,为之奉献。校长对教师的关心、体贴和宽容,能有效地解除教师生活上、精神上的后顾之忧,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校长的协和能力还表现在能充分争取到领导机关的重视和关心,调动起社会上的积极因素,服务学校的办学目标。这也非常重要。

3、学习能力

学习,既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古老”在于人类从生命开始就学观察、学说话、学走路、学做事。“全新”是说我们处在一个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科技、经济、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校长又不得不重新认识、审视、思考学习问题。

学习能力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学习的能力的总和。”同时也构成了学习能力的三要素。新时代的校长必须加强学习,因为谁的学习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谁就能跟上时代,超过竞争对手。具体表现在:快速全面获取教育停息和知识的能力;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更新观念的能力;符合实际的有利于推动教育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

校长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日益提高,使校长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付出沉重的体力,更要耗费大量的心力,久而久之容易陷入紧张、焦虑之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校长身体状况不佳,会导致学校的许多工作无法及时、顺利地展开,学校的发展也势必会受到影响。要有健康的身体,首先要强化健康意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足够的重视,定期到医疗部门进行身体检查,注意劳逸结合,注重日常保养,同时,科学地、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性格,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也同样重要,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和处理各种关系,使 自己在工作中保有旺盛的精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校长积极进取的源泉。校长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这是管理者联系群众,协调校内外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条件。在特定条件下,这种性格可以成为消除人际障碍、化解人际矛盾的必要手段。作为一校之长,无论在何时都应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要善于抑制自己的冲动情绪。校长要有宽容的心态,对师生员工要有爱心,面对持不同意见者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棒子打死,应该认真地倾听他人意见,合理的要接受,能包容他人的个性,对人之长无嫉妒心,宽容犯过错误的人,积极主动地帮助对方改正错误,对反对过自己的人要宽宏大量,切忌利用自己的权力公报私仇。只有具有宽容的心态,才能把各种各样的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上一篇:物联网技术案例分析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