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什么

2024-11-11

教育需要什么(通用12篇)

教育需要什么 篇1

走进高中校园, 早晨五点半, 伴随着响亮的口号, 你会看到学生体育锻炼的身影, 二十分钟的运动之后, 你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晚上十点, 你会看到校园灯火通明, 伴随不熄灯光的是苦读学子的身影和教师辅导的画面。禁不住令人激起“十年寒窗苦”的回忆, 并发出“难, 上学真难”“苦, 读书真苦”的感叹。的确, 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 就业机会的艰难获取, 高品味生活的向往, 人生价值的实现, 等等, 导致今日的教育无时不充满竞争, 无时不伴随辛苦。虽然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师生接受, 但残酷的现实却是为了“学优而仕”, 不得不“吃苦”“迎难”。回忆和感叹之余,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啦?我们的高中教育需要什么?

为高校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高素质”的内涵在新的高考方案中, 虽然通过“学生操行评定”“信息技术考核”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环节有所体现, 但其核心的内容还是体现为“一考定终身”。为了最终的高考成绩, 高中阶段的教育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无原则的耗时效应”在各个高中愈演愈烈, 即使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 向其他先进地区学习来的经验依然是“每天开设十一二节课, 中午又加一节数学作业课”。课表中的“课外活动”“音乐美术”“心理教育”“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实为虚设。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耗时比赛”, 不仅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更重要的是以牺牲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换来的却是不高的教学成绩和人的成长道德的沦丧。痛定思痛,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高中教育需要什么?我们的教师需要什么?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怎样做?愚人不才, 唯一的答案是:走内涵发展之路是根本。那么, 当前的高中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落实“内涵发展”呢?

一、读书习惯缺失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接受教育是人生之路必须经历的过程, 只不过接受教育的途径因各自的成长环境不同而不一样。爱与智慧是走向孩子世界并引领他们走出这个世界的路径和力量。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只有把读书作为生活方式, 把思考当作工作习惯, 才能垫起生命的高度。读书的生活, 能够让人因读书而安静, 而减少喧嚣, 让人诞生智慧。缺乏必要的营养, 再强的生命力也只能达到有限的高度。作为教师, 知识的宽度最终决定了所能达到的高度, 决定了在教育之路上能够走多远。所以,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反思目前的高中教育, “升学”成为“共识”, 读书成为口号, 因升学而缺乏读书时间成为共同理由。浮躁、功利使很多人仅仅瞄准了“升学”的目标, 偏离了教育的方向。殊不知, 方向意味着无限, 目标意味着行走的终点。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这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共同打造了教师的专业底气, 构成了教师行走的力量。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行走的姿态, 我们就能够找到读书的时间, 我们生活的源泉和行走的力量就不会枯竭。只有广泛地读书, 才能帮助学生不拒绝成长, 更好地去远航。教师的读书不能单凭爱好, 读书要读好书, 夸美纽斯对于好书的定义是“这种书要是可以正当地称为智慧、德行与虔信的源泉的”。陶行知先生在《儿童用书选择标准》中说:“一本书之好坏, 可以拿以下三种标准判断它: (一) 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 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二) 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 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 (三) 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 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好书大多都是经典, 经典永远不会过时。选择好书并坚持地读下去, 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是提高教育质量、塑造完美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条件。学校的管理重点应放在发展内涵上, 领导者要大力营造读书氛围, 打造读书校园, 引导师生读书, 同时还要在繁忙的工作时间内留给教师和学生固定的读书时间, 把学生的阅读课和教师的阅读时间固定下来, 把师生的读书作为“必修课”, 从强制、引领发展为自觉和习惯, 让广大师生在不断地读书中人文素养得以提升。作为教师, 无论教授哪门学科, 不仅专业书籍要读, 教育理论书籍和文学、哲学、艺术书籍也要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你会培养悲悯的情怀、心灵的关切、人性的尊重和永不言弃的理想与信念, 你会深深地感到教育是一种信仰;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你会学会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寻求宁静, 把教育当作一种力量, 并不断地寻求这种力量、运用这种力量,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帮助自己;读陶行知的《教学合一》, 你会勇敢地追寻陶行知的教育智慧, 让你身上的教育力量不断地迸发出来;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你会潜下身来探究教育的宗旨和魅力, 用民主和实用去抵抗陈腐的教育观念和对教育功利的追求, 让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更加纯洁、高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你会充分感受到教育之美, 为自己充当美的传播者而感到自豪, 并激励自己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你会学会思考, 学会反思, 用良知施行教育, 用哲学经典丰厚自己的知识宽度;读《贝多芬传》, 你会在心里流出力和感受, 在心灵燃烧的同时, 找到爱和教育的力量;读《梵高自传》, 你会感到读的不是书, 而是梵高的生命历程, 记住的不是他的作品, 而是他的灵魂。你会保持隐士的性格, 让心灵之火不断地燃烧;读纪伯伦, 你会在他笔下感受善良与智慧, 在凝神静听时, 忽然发现你听见的声音就是自己的声音;读大江健三郎, 你会发现当人处于完全放松与自由的状态时, 思想将无限扩大, 达到平时无法到达的境界。读小说, 能见证人世的沧桑;读散文, 能品味生命的隽永;读诗歌, 能超越庸常的人生……读过之后, 你会发现,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是多么幸福!

二、学习方法简单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育的终极目的, 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的非正常发展, 尤其是目前就业的压力之大, 出现了“考上大学”是高中阶段教育唯一目的的不正常现象。每年的六月, “高考”成为人们议论的最频繁的词语, 坐在考场里的虽然是学生, 而参加考试的实际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功利型的教育早已在尚不发达的我国及望子成龙的百姓中形成共识和“定识”, 因教育的可悲而无奈地锁定在能否通过高考这道“独木桥”上。成材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教育的宗旨被扭曲, 教育行为变得无法理解。我们的高中教育应当教给学生什么?值得深思。

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把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连为一体的维度。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重“知识与能力”, 轻“过程与方法”, 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在教案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罗列, 即使写上“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也常常出现照抄考纲和别人的设计, 至于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教学,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思考得很少。其实,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学科内容都具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价值, 关键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挖掘和利用。要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必须高度重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只有熟悉了获取知识的过程, 掌握了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生才能真正拥有知识、利用知识。

目前, 高中教育最严重的弊端是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较重视, 对课外知识缺乏;对识记的“死知识”掌握较准确, 对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较差;就题论题的能力尚可, 举一反三、结合实际问题的能力太低;对于考纲要求的内容兴趣较大, 对于非考试内容或与考试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太关心;掌握知识出现定势思维, 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较差; 等等。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致。就此问题, 不少教师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学习, 但由于高考的指向性及其带来的教学的功利性, 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探索效果极为有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和终极指向, 本人体会也颇深。

第一, 学科知识结构的构筑能力, 是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的基本能力。无论什么学科, 其知识内部的逻辑性都是非常严密的, 无论是学习新内容还是复习旧的知识, 都要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脉络化、体系化。零散的知识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体系, 把点和线的知识构筑成面的体系, 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而且掌握的效果比较好。体系的逻辑性, 是知识完整的关键, 学科知识结构的构筑不仅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还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和学习习惯。

第二, 分析探究能力是决定学生掌握知识效果的关键所在。考取高分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目的, 学会分析、探究则是考取高分的主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 任何一个问题都值得分析探究, 因为分析探究的本身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品质。目前比较推崇的“自主学习、学组探究”的模式就是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的较好范 例。从问题的提出、思考, 到知识的联系、解决, 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到小组探究, 从教师的帮助、引导到学生的思考、完成, 只要注重探究, 不同的方法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的“独角戏”, 只能让学生接受被动的“灌输”, 而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观察、分析、探究的新发现, 更具有长期性和牢固性。

第三, 注重知识的渗透与拓展是培养学生有效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基本路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教材的不唯一性, 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取一点而连多面, 融多科为一科, 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重新整合, 无疑也扩散了思维的角度。通过多角度的思维, 贯通多学科的知识, 让学科知识之间互渗互用, 能够加重学生的知识厚度, 也是融合学生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四, 转变观念, 真正“放手”, 是培养学习方法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保障。虽然新课改的理念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已形成共识,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好多教师依然是不愿放手, 牢牢地控制课堂。总喜欢以“导演加演员”的角色出现, 把学生的活动紧紧控制在自己设计好的圈子里。为“防止”学生的出新, 往往以“设问”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甚至吝啬地不愿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间与机会。整堂课的效果都是预设生成的, 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了, 没有任何发展的空间, 更不用说放飞思维了。尤其是学生的看法与教师的设计不符时, 便严加批判, 导致学生思维僵硬, 没有批判精神。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要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 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教师在帮助、引导的同时必须放手, 鼓励学生探究、合作, 用自己的思维产生新的观点, 发表新的看法, 用批判的思维去学习知识、分析问题。

三、校园生活单一与成长环境的打造

观察高中学生一天的生活, 早已形成了“宿舍—教室—食堂”的基本模式, 运动场成了体育课课堂教学的“专用教室”, 图书馆、阅览室仅仅是装点门面, 长期闲置, 音乐美术课设而不开, “大课间”形同虚设, 课外活动变成了自习课, 就连中午的休息时间也要安排一节数学作业课。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 如蜗牛般背负着父母殷殷期望、老师谆谆教诲和自己美好前程的重壳, 艰难地爬行, 铃声、哨声和班主任另定的作息时间, 让他们天天“急行军”。“痛并快乐着”是老师们对他们的安慰。“读书改变命运, 刻苦成就事业”是他们的自我鼓励。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当今, 他们的精神在高度地僵化, 他们的灵魂无奈地屈服, 再也找不到上辈人少时的生活乐趣。天天与书本为伍, 日日与题目相伴。灵魂如飘风, 不知在何处;灵气似池水, 居于泥堰中。没有体能的竞技, 没有歌声的飘扬, 没有潇洒的谈笑, 没有开心的活动。花季少年的成长环境, 令人发省, 值得反思。

民国时期, 蔡元培首先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方针, 新中国成立以后也制定了“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美育”与“劳动”也曾成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当下的教育, 使“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在高中生活中默默地变成了“健康为了学习的需要”。虽然体育锻炼与学习可以相互调节, 也已在不少学校领导心中成为“天经地义”的理由, 但把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上升”到为了调剂繁重学习的高度, 仍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教育者是否知道:生命中有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 那就是成长;生命中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那就是对成长的捍卫;生命中有一种永不凋谢的魅力, 那就是对成长的守望。剥夺应有的、必要的体育锻炼, 对于人的成长尤其是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的花季少年来说, 实际是扼杀生命, 侵犯人权。

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 身体成长权力被剥夺的同时, 精神的摧残更是可怕。花季意味着单纯, 意味着快乐, 意味着生机, 意味着强大的生命力, 意味着心情舒畅、精神愉悦。高中学生没有心情去大声喊叫, 没有激情高歌一曲。一声大喊甚至一首流行的歌曲都会引来老师的惊慌和斥责。可是, 从事崇高事业的我们, 是否理解贝多芬在致贝蒂娜的信中的语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 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一振拔的苦难。”对视着梵高的眼睛, 你是否仿佛看到了天真幼稚的婴儿, 又好像看见了一个伟大而孤独的灵魂。没有狂妄的幻想, 你不要试图接近他。看不到孤独灵魂深处跳动的火焰, 你无法理解他的艺术与生活。真正的艺术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的力和感受, 来自神圣的心灵, 来自最优秀的个体。让光阴化作音乐, 让生命的乐章奏起, 人生才充满诗意与活力, 麻木沉寂的人生, 是一种徒劳的消耗。

体育运动和艺术欣赏, 除了能够强身健体和享受美感, 更重要的是能使人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愉悦的心情。枯燥单一的生活情调, 古板无味的生活模式,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予以抛弃, 因为花季少年拒绝接受。身体和心情的健康与愉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愿望, 这种愿望是无法战胜的, 即使强压重管, 也只是短暂的屈服。我们所要思考和努力的是创设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 获取知识, 学会思考, 收获成长的乐趣。

四、意志品质薄弱与健康心态的培养

随着物质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文素养出现相对的缺失。教育体制改革, 高中阶段教育被挡在义务教育之外。缴费读高中的现状, 导致高中学生对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出现误读。对于师生关系、个人自由、同学相处、刻苦精神以及个人信仰等有了新的看法, 尤其是意志品质薄弱成为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特性。社会发展到了今天, 太多的急功近利已经渗透到教育的每一寸肌肤, 最突出的表现是教育目标的单一化和世俗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身没有错, 关键是“龙”“凤”的标准已经面目全非。人应当健康、独立、有尊严地活着, 而要让“活着”更有价值、更有品味、更有创造力, 就必须保持健康的心态, 具有顽强的意志。作为教师, 无论是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还是从工作的内涵来讲, 都必须承担起这个重任。因为, 学生的正常心态和坚强意志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人生的价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人人都有渴望被别人了解的愿望。虽然, 每个学生的智力、家庭、性格、爱好各有不同, 但自由的倾诉可以使人的内心得到满足。通过倾听, 巧妙地了解学生, 可以赢得信任, 可以化解学生心中的阴霾, 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 增强信心, 获得力量。倾听是一种爱的教育, 给予一次表达的自由, 给予一次被倾听的机会, 教育往往会变得很简单。宽容是人类精神上最重要的、人最应该拥有的品质之一, 宽容的人往往比较幸福, 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 怨恨别人, 就是惩罚自己。每一个人生命底色中的善良和受益于师长的“宽容”, 能够使人平心静气, 并最终赢得别人的尊重, 赢得自己的尊严。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讲, 感受的力量巨大, 感受的本身就是培养心态、锤炼意志的过程。感受阳光, 获得成长, 经历挫折, 获取品质, 让生命更健康, 使精神更神奇。感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领略知识王国的魅力, 会让这种快乐和魅力无限丰富、更加迷人, 能让学习者乐此不疲、浑然忘我。感受一些生活的重压与劳顿, 经历一下人生的冷漠与孤独, 在北风呼啸中学会忍耐和坚强, 在大雪纷飞中收获宽容和信任, 保持风雨之后依然繁茂, 才能穿越时空, 笑看人世沧桑。

“教育, 应让孩子的世界不再卑微”。这种教育是阳光的教育、快乐的教育、具有发展后劲的教育、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为了使每年的六月不再恐惧、彷徨, 我们必须竭尽所能, 让教育成为一种力量而存在, 让每一个孩子的世界变得生动、快乐, 不单调, 不沉闷, 更不黑暗;在充满阳光的白天帮助孩子呼吸到花朵的芬芳, 在漆黑的夜晚欣赏到星空的美丽;即使在阴雨绵绵的日子也能拥有一份诗意的阳光, 即使身处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能很快走出茫然。而寻求这种力量、运用这种力量,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的人, 就是我们教师。

教育需要什么 篇2

据解放日报:人们的许多行动反映了非常明显的具有社会成分的价值观,而教育在唤起人们的理性思考和正义的思想,从而加速社会具有社会成分的价值观的行程中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张扬个人自由,而且更加需要通过发展教育来加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模式?要回答这个问题,大致涉及到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关于教育的功能;第二,关于教育的分工;第三,关于教育的投入或经费的来源。关于教育的功能总结一下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大致具有以下这些功能:第一,帮助社会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第二,提高人们的可行能力;第三,增加全社会的人力资本。自由主义者大都认为人类是坚定的自利者,人们永远会以一种自我中心的方式来行使他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权利和自由,以至于对于理性社会进步和公共行动的预期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样的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自利当然是一个极端重要的动机,没有它,我们许多的社会经济活动就会失去动力。但是,我们同时必须看到,人们的许多行动反映了非常明显的具有社会成分的价值观,而教育在唤起人们的理性思考和正义的思想,从而加速社会具有社会成分的价值观的行程中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张扬个人自由,而且更加需要通过发展教育来加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教育的第二个非常基本的功能就是提高人们的可行能力。人们经常把贫困与低收入联系在一起,这当然没有错,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低收入只是贫困的表现,并不是贫困的原因,贫困的真正原因就在于人们可行能力过于低下,而造成人们可行能力过于低下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以下这些因素所造成的:一是受教育水平过低;二是健康不良;三是由于受到过多的管制而导致行动不自由。由此可见,反贫困的成功措施不可能是收入再分配或者如同目前中国大量采取的扶贫政策,反贫困的正确策略首先应当是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人们的可行能力,所以,更好的教育与健康、以及更加自由的进入市场的权利,是解决贫困的基本方法。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而增加社会人力资本的供给数量、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的质量的功能就只有教育才能承担。简单地讲,人力资本就是可以在生产中作为“资本”来运用的人类素质,而人力资本的增长通常表现为人们在商品生产中效率的提高,这不仅可以增加拥有人力资本的当事人的收入,而且也可以增加整个经济体的财富。从教育的上述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来看,教育对社会与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是任何其他部门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因此,教育绝对是战略性的部门,而且还属于制高点部门,因而也就是一个必须由政府大量参与的部门。关于教育的分工由于教育同时承担着多项功能,因此,它就需要教育系统的内部分工来完成以上这些既有联系、但是又有区别的功能。一般说来,普通教育是弘扬社会价值观、提高人们的可行能力的,而专业技术教育则是提高人们的人力资本的。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教育分工,与此相反,我们整个教育系统几乎都走上了应试教育的歧路,结果,教育没有能够有效地实现它弘扬社会价值观、提高人们的可行能力和增加个人与社会人力资本的功能,反倒成了一种淘汰机制,把那些所谓“没有能力”(包括金钱能力)的、不是“好学上进”的青少年排除在了接受教育的权利之外。教育的功能正在变异为识别人们的身份而不是教育本身,一部分中小学校老师正在变异为私塾先生而不是崇高的教育者。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当极其惭愧才对,因为我们今天对教育和对人的能力差别的认识甚至还不如生活在200多年以前的亚当·斯密。斯密对教育和学习的力量具有特别强的信念,在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关于“天生的”与“后天培养的”作用的争论中,斯密是一个毫不妥协的、甚至是教条主义的“后天培养”论者,他的这种坚强的信念来之于他对人类能力可以改善的坚定信心。斯密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不同的人所具有的天生才能上的差别,在现实中比我们所意识到的要小得多。例如,一个哲学家与一个普通的街头看门人,其间的差别更多来自习性、惯例和教育,而不是天生。当他们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在生命最初的六到八年,他们可能是非常相似的,他们的父母和游戏伙伴都不会意识到有任何显著的区别。从斯密所竭力主张的“后天培养”论中我们应当得到怎样的启示呢?那就是重新确立教育部门改善人的能力的功能,并且通过教育体系内部的合理分工来使教育原本具有的弘扬社会价值观、提高人们的可行能力和增加个人与社会人力资本的功能得到张扬。具体地讲,就是由高等以下的普通教育部门为主来承担弘扬社会价值和提高人们可行能力的功能,而由中等以上的技术教育部门和高等教育部门为主来承担增加个人与社会的人力资本的功能。关于教育的经费来源

与配置方法由于教育承担的功能是社会性的,再加上教育所存在的巨大的溢出效应,即教育所产生的收益不仅可以为受教育者所得,而且整个社会也会因为教育的发展而得到好处,这些好处可以包括:更好的公民、更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效率的劳动者以及更加理性的社会。因此,教育不仅是受教育者个人的事,而且也是整个社会的事。这意味着教育的费用不仅应当由受教育

者个人来承担,而且也应当同时由政府来承担。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生产力竞争更是要求政府把教育部门确定为首要的战略发展部门,通过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放松政府对教育部门的管制、积极推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政策,从民间和国际社会获取更多的教育发展所需的资金。当然,在做这样的改革时,我们必须制定若干原则,以防止民间和国际资金进入中国的教育部门时,对教育系统的社会功能造成冲击。首先,不管是民间资金,还是国际资金都不准进入九年制义务教育部门,以防义务教育蜕变为有偿教育;第二,进行必要的资质评估,以便让更多的教育家来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而不是让投资者进入教育部门来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第三,政府只对办学方向等重大问题进行干预,而不对学校的管理进行干预。至于教育经费的配置,则可按照以下的原则来操作:政府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对重要的国立大学予以必要的支持;鼓励民间投资和国际资金投向增加人力资本的专业教育部门和高等教育部门;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九年制义务教育应当是免费的和无偿的,但是受教育者在接受专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时,则应当适当付费,即这后两种教育应当是有偿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第一,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确保全体国民的可行能力和统一的社会价值观;第二,有偿的专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有偿的高等教育可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从根本上打破应试教育的瓶颈,让中国的教育最终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作者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汤敏: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篇3

什么叫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学人》的划分跟我们过去所熟知的划分并不完全一样。《经济学人》的划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半叶,以英国纺织机械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通常说是蒸汽机,其实蒸汽机最后真正变得工业化是用在纺织机上,然后才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他们认为是以福特汽车工厂在20世纪初,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为标志。这两次工业革命都改变了社会,改变了历史,也改变了各国的形态。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学人》提出就是现在正在兴起的、以一个大家可能都没有听说过的3D打印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翻译出来就是数字化制造。数字化革命已经好多年了,但是数字化在制造业进行革命性变化,只是从现在才开始。

大家都知道三维是立体,什么叫3D打印机呢?立体打印机怎么被称为工业革命或者制造业革命?怎么把它定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呢?3D打印机实际上是一种制造机械,跟激光成形的技术一样,它把一个物品分成很多很多层,然后像打印机一样,一层一层、一行一行把它打出来,最后把它成形,这就叫3D打印机。它利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逐层增加材料,最后变成一个零件或者一个汽车甚至一个房子都可以。

从流水线生产到个性化制造:3D打印机将极大冲击中国市场

我们称之为“打印机”,其实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的打印机,它是利用打印机的原理,一层一层把东西做出来的。我们来看,这是一块火鸡肉块,中间还有芹菜,它就是打印机制造出来的。计算机首先分析火鸡肉块有哪些成分,再把这些成分一点一点放到里面,再把它一层一层地最后打出火鸡肉块。除了火鸡肉块,它也可以打印巧克力、糖块、奶酪,甚至做出一个航天飞机来。制造这些产品,它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复合材料,也可以是金属,这就是3D打印机,或者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一个生产工具。现在有更大的3D打印机。这是工业3D打印机,由计算机设计出产品,这样的机器就可以把它生产出来,现在有人在构想和设计怎么能把一栋楼打出来。2011年6月份,荷兰有人用3D打印机,根据人体骨骼的元素设计打出了人的下颚骨,再移植到病人的身上,而且效果非常好。未来很可能可以用这个新技术做出各种各样的人体器官。这是最新的生产的方式,是一种革命性的制造。

这种数字化的制造,它的革命性在什么地方?它将会取代传统的制造业所采用的各种各样的机械,颠覆性地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特别不同的是,它不需要那种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因为对计算机和打印机来说,不论你重复打一千个一样的东西,还是一千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对它来说反正都是一样。传统的流水生产线,需要一种完全一模一样的机械加工流程,就像福特汽车的生产线一样,一个一个重复做出来。而这种3D打印机制造方式则完全不同,只要电脑给它一个设计,3D打印机就能把它一个一个印出来,它可以走出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小规模、少量但是多样化的生产,这就跟过去的生产方式完全不一样了。这种数字化的制造,加上新能源,加上互联网和其他一些新东西,就构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标志。

但是3D打印机也是最近几年才真正出现,最近一两年才真正进入大规模的生产领域。据说清华大学已经有这样的3D打印机了。它的革命性还体现在,由于这种机械开始大规模普及,第一,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就会不断快速地下降。因为完全自动化了,它不需要更多的生产劳动力,劳动力占整个生产总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第二,这种新工艺可以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各种需求,不像过去的大生产线生产,大家都要用一样的东西,比如一样的电视、一样的手机之类,它完全可以个性化、定制化来做。因为它只要设计好以后,不管它的生产是大批量的,还是一个一个不同的东西,对它来说成本是一样的。

这个革命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过去为追逐低劳动成本,发达国家把很多制造业搬到发展中国家,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世界工厂,就是因为有廉价熟练的劳动力。但是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就会出现新的情况,廉价熟练的劳动力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追逐低价劳动力、低价成本这样的资本和企业将有可能内包回到发达国家。因为每个消费者是独立的,要非常个性化的产品,它的制造要和消费者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搬回原来的发达国家去,成本不会增加很多,还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最近有调查显示,有将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迁回到美国。《经济学人》和最近国外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再次唱衰中国,因为中国目前劳动力的价格快速上涨,在这个情况下制造工厂就会从中国离开,转移到像越南、孟加拉国、印度这样的国家,而更新更高端的产品,由于有新的数字化制造革命,又会回到发达国家,那么中国制造就会出现空档,因此他们认为中国很可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受害者。

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要从教育革命开始

日前,我在《上海证券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如何不被甩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正是我们的“康乾盛世”后期,当时中国还很牛,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第一,但是由于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我们被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到了后面,直到1840年我们真正感受到被甩出这次革命的痛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当福特汽车开始进行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时候,我们刚好处在辛亥革命,大家都在闹革命推翻帝制,又没能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这第三次我们会不会被甩出去呢?或者说如何才能不被甩出呢?

我提出的观点是,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要从教育开始。因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它需要的人才、技能跟过去的工业革命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它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需要一大批非常能够追踪尖端科学和最新发展的人才,而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不太适应这样的情况。我们急需能够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式教育。值得担心的是,全世界的教育领域也在悄悄地发生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的冲击,不亚于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冲击。那么教育的革命又是怎样的呢?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它的形态又是什么呢?

nlc202309021550

《纽约时报》有一篇非常长的专栏文章,题目是“大学网络化已成不可阻挡的浪潮”。它甚至提出来,与传统的报纸杂志行业的命运如出一辙,高等教育界也开始开辟新的领域——网络。这里讲的网络,不是说把互联网接入大学就完了,这在二十年前或者十几年前都已经做到了,教育网络化则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为什么要把它和报纸、杂志行业来对比呢?因为《纽约时报》这些平面媒体十几年前都非常牛,觉得他们这些上百年的报纸可以一直生存下去。但是就在十年前,开始了新媒体革命,网络媒体逐渐开始侵蚀平面媒体的领域,不少传统媒体被迫关门。网络化的新媒体的革命,已经对传统的报纸、杂志业造成了致命冲击,所以他们认为传统的教育也必须开辟新的领域,否则其命运也会和传统的平面媒体一样。

网络教育2.0

这里我讲几个带有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四年前,出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被称为“可汗学院”的教育机构,这个机构是由一位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印度人创办的。他住在波士顿,本来以炒股票为生,他的侄子住在新奥尔良,也想考大学,希望他来帮助自己补习中学课程。但是住得这么远怎么做家教呢?一开始他通过远程方式给他侄子讲课,但是讲了半天,有些地方侄子听不懂,后来他就干脆把他讲的内容录影下来挂到网上,他侄子没搞懂的内容上网再看看,就不用老找他了。可汗这个人非常聪明,他有很多怪招、高招来解答问题和对付考试,他的视频授课挂在网上以后同时被很多人看到,觉得非常好,就把它当成免费家教,然后很多人还给他写信。可汗看了感到非常受鼓舞,他就开始制作更多的这种视频,于是吸引了更多的人,后来他干脆不炒股票了,自己成立了可汗学院。

到目前为止,可汗学院从数学到生物各种各样已经开设了3000多门课,并且专门成立了公司,他在斯坦福附近找了很多学生跟他一起经营。更有意思的是,他不仅把这些课挂上去,甚至还和美国十几所学校进行合作,开始一些很有趣的实验,而且是非常革命性的实验,这个实验被称之为反转式教学。

他提出了几个教学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叫教育“游戏化”,把很枯燥的数学、物理、化学变成像玩游戏攻关一样,只要你攻下了这一关,就给你发个“勋章”,他发现凡是发“勋章”的课就会有很多学生来学习。

第二个就是他可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中学小学的课本,很多都是一个概念接一个概念,头一个概念没搞清楚,老师开始讲第二个概念。如果你这个学得不好,第三个概念又来了,前后没有搭上,后面就赶不上了,因此很多学生的基础就没打牢。他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学生考试得了95分,那应该是很牛的,但是就没有人问那5分他是怎么丢的?这个5分很可能就是他某一个概念没有搞清楚,这个差距很可能变成他未来的拦路虎。所以他创造满10分过关的学习方式,学完这个概念以后马上测验,你就像打网络游戏一样,如果你达不到百分之百把这个概念搞清楚,你就过不了下一关。因为可以随时上网,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课,学习进度可以快点或者慢点,他就能做到真正的有区别的因材施教。

第三个,也是更有意思的叫“反转式教学法”。过去我们上课,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然后学生回家做家庭作业,再回来交给老师,老师给你改,但是可汗把这个方式整个反转过来了。现在的方式是学生在家里上课,再回到学校做作业,因为做作业的时候,他可能需要一些人的帮助,需要老师的辅导。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两所大学的公开课我们都看过,但是那是网络远程教育1,0,无非是把教授的讲课拍下来在网上播放。在某一天早上,这两个学校的教务长凑到一起吃早饭,谈话中他们就意识到,哈佛和麻省理工现在都在网上开设了公开课,为什么不能把它合起来做得更好?两个人回去后跟校长一谈,双方校长都很支持。

去年5月2日,他们共同筹资6千万美元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始全新的网络2.0的授课,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可汗学院那种方式,整合两校最好的师资,采取了课后阅读、自动试题、维基讨论等新的网络教育2.0的方式。这种新的教育方式,被人们称之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人做了一种实验,想看看老师不在,学生只在网上听课这种方式到底行不行?实验的内容是,一个传统班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老师讲课,另一个实验班是由物理系的研究生助教负责,采用最新的网络教育方式。最后评比结果是,由研究生带的实验班的成绩甚至比诺贝尔物理学奖老师带的那个班高出一倍,合格率是74%比41%。曾经有一个小的调查,也很有意思。斯坦福大学很早就把课都挂网上了,很多学生不来学校上课,出勤率只有30%,因为他们就在家里看,最后考试就行了。采用新的反转式教学之后,老师到学校主要是直接和学生讨论,结果出勤率从30%一下子激增到80%,学生们每个星期都会有三四个小时直接和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收效很大。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有两个教授其中一个是姓黄的华人教授),他们做了一个公司叫COURSERA,从去年开始进行实验。黄教授以前每节课教400学生,已经是很大的公开课了,但是他觉得年复一年重复同样的课很累很没意思,于是他就把自己的课做到网上,结果他的学生从400人一下子就变成了10万人。如果用原先的方式教学,他要花250年时间才能教出10万名学生,现在他只用半年时间就全教了,因此他感觉非常欣慰。斯坦福大学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是4万美金,而在他们开设的公司,学生选学一门课只交100美金就可以了,使学生节省了大部分的钱,并且他们还给学分,最后有考试。

COURSERA采取的教学模式,第一是每听过一个新概念,马上就要随堂测验,就像满10分过关一样。第二是做线上提问,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挂到网上,这样维基式解答,并不需要老师亲自来做,因为有10万个学生在同时选这个课,所以会有很多同学很快地来帮你解答。黄教授还做了一个方式,他把问的最好的问题和最精彩的解答都滚到网页的最上端,自动进行排名。根据他们的统计,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问题,你可以在平均22分钟之内得到答案,因为这10万人分布在全世界,美国的、俄国的、印度的都在这上面学习和讨论,245时滚动,这种方式非常有吸引力。

nlc202309021550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之所以现在急急忙忙要拿6千万来做,是因为过去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只是把20世纪教学搬到网上,而斯坦福大学采取的方式已经是革命性的了。最近斯坦福大学的COURSERA又跟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合作,投入1600万美元专门成立公司(私人公司),把很多优秀教授的课用最新的方式挂上去,并且还开发了各种各样语言的课。现在一边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以学校合作为主,一边是斯坦福大学以私人公司为主校方支持,两边打得如火如荼。这些都是教育革命最新的变化。

我们刚才说的美国大学的这些变化,也就是发生在去年四、五月份的事情,并不是很遥远,而且现在天天都在不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对整个传统教育模式都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对所有青年也都是一个极大的机会。如果这场教育革命我们落到后面,那是非常危险的。想想看,如果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的这些课,还有斯坦福大学的这些课被大部分印度年轻人掌握了,等于一批印度年轻人都是斯坦福毕业生,都是哈佛和麻省理工的毕业生,人家都是最新的知识,10年以后我们怎么跟人家竞争?我们怎么能赶上第三次工业革命?

这两个革命——数字化制造业的革命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2.0的革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我们完全有机会同样学到这样的课程。

我的梦想是,假如中国也有这样一个大学,我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仅仅是麻省理工和哈佛,也不仅仅是斯坦福,我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把最棒最好的课找来做好录像,把它包装好,并且要求那些老师把他们的测验全部弄好,把最后的考试做好,我们付他钱,这些老师甚至会有他自己的版权。再把这些课开到全国的1000所大学里,包括二本、三本的大学。这些课都有中文翻译,没有语言的障碍。像很多二本、三本的学校,有开不好的课和开不出来的课,他们可能愿意加盟,也可能愿意给学生学分,在校的学生都可以听世界一流的课,只要考过世界一流老师出的题目,当然就符合这个学校的课程,也能够保证它的教学质量。因为有足够大的学习范围和群体,我们就可以有很低的成本把最好的课程开出来,假如有几十万的学生,每个学生交10块钱,就是上百万。

我们可以在全世界搜寻,把全世界最好的课程送给我们的学生,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假如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学校,假如我们中国有这样一群人来做这样的学校,我觉得我们跟世界离的就不太远了,甚至我们会赶上世界的潮流,能够与世界一拼,在一个又一个革命接踵而来的时候,我们不再被甩下来,不但不被甩下,而且我们要走在前面,让我们年轻人,让中国人和世界所有人一起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新的革命的高度关注,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和创新,需要我们每个人更加积极的努力。

当前中国教育最需要什么? 篇4

当当前前中中国国教教育育

教育是中华民族面向未来内在力量。

《布伦迪巴》是20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艺术家创作的儿童歌剧, 它的不平凡在于“二战”中一些被囚禁在捷克特莱津集中营的犹太儿童, 面对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坚持演出这个剧目, 期间不断有孩子被转运杀害, 但也陆续有新的孩子接上来演, 所以此剧一直在集中营演出了55场, 成为大家的精神依托。这是《像自由一样美丽》一书中告诉我们的事情, 该书揭示了纳粹的暴虐和残酷环境中的人性之美, 更无意间展现了犹太民族在儿童教育上的珍贵传统。

我们翻阅《世界文明史》就会发现, 历史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统治者剥夺、驱赶甚至屠杀犹太人的事件, 苦难中的犹太人都会默念着《圣经·旧约》, 因为那就是他们心中的祖国。“二战”对犹太人来说更是灭顶之灾, 先后有600多万人被纳粹屠杀。然而, 这个民族又是令世人所敬仰的, 无论外部世界多么严酷, 他们始终重视教育、传承文化, 千百年来人才辈出, 几乎涵盖每个领域。即便是在梦魇般的纳粹集中营, 在几乎不具备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情况下, 这种精神依然顽强地坚守和延续。特莱津是捷克的一个小镇, 纳粹将其改造成集中营, 囚禁了大批犹太大人及其儿童, 里面虽然环境恶劣, 却聚集了来自各方面知名的艺术家, 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女艺术家兼儿童教育家弗利德, 她和其他艺术家以特有方式组织孩子们学习音乐、绘画和诗歌, 用光明艺术来驱逐孩子们心中的黑暗, 让这些幼小的心灵尽量远离现实的伤害, 在艺术和知识的氛围中学会表达对善和美的坚持和追求。

弗利德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竭力用艺术教育、用可能的一切艺术手段, 使得孩子们保持正常儿童对美的敏锐感受, 她为自己的民族保存了一个个未来。

尽管这些孩子大都在十几岁被送到奥斯维辛杀害了, 但那些画作却历经风雨留存至今, 让人唏嘘不已。一边是天天食不果腹、时时处于生死边缘的牢狱生活, 一边却是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稚嫩图画和诗句, 这种强烈的反差引发了我们对当前中国教育的思考。90后学生钟道然在《我不原谅》书中总结:“中国教育有‘三宝’——背书做题天天考。”可以说是切中肯綮、形象深刻。表面上中国的孩子非常聪明、成绩很好, 可深入地想一下好像恰恰缺失了作为健康人应该具有的东西。弗利德能够在危难中用艺术唤起孩子们对善和美的追求, 而如今的太平盛世中国教育应该带给孩子们什么呢?愚认为:最急需、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两种东西——批判思维和人文精神。

批判思维既不同于标准答案式的思维, 也不是简单的怀疑主义, 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想法去创造。

批判思维就是要打破固有僵化的、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 敢于独立思考、挑战权威, 发出自己可能不全面、不成熟、不正统但却有个性、有锋芒、有新意的声音, 正如陈独秀所言“我愿说极正确的话, 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 但绝对不愿说不错又不对的话”。钟道然认为中国教育就好比一条流水线, 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人型机器”, 一遇到问题就会条件反射似的用固定模式思考, 得出的不是灵光闪现的个体智慧, 而是预设好的标准答案。从本质上来讲, 这不是批判思维, 甚至算不上思维, 当然更谈不上“思考的乐趣”。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激发, 目的就是要点燃孩子心中的激情和火焰, 让他们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让孩子懂得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人的强大不是肉体而是思想, 思考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每个人生来就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就像每个人的DNA不同一样,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真正的思考就是建立批判性的思维模式, 这是人之为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记得美国电影《Dead Poets Society (死亡诗社) 》中, 那位貌不惊人的基廷老师在上课时突然站在桌子上, 采取另类方式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 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 被称为“我的船长”。有“美国将军摇篮”之称的西点军校校长戴维·亨通也认为, 21世纪军官成功的核心就是批判思维。

人文精神就是要学习文史哲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常识, 懂得欣赏生活中的善和美, 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修养。

作为一个人, 既要学习实用技能作为谋生手段, 更要追求形而上的东西安身立命。学生搞好学习天经地义, 可只知做题考试惶顾其他固然可以带来出人头地和暂时的优越感, 但却培养不了正常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 也安顿不了内心。如果一个中国人对贝多芬的交响乐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无所知, 他就是精神贫儿。中国古代认为只有具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才称得上君子。现在国内也开始重视学生的人文修养, 但却往往还停留在一种简单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 表现为言古典就是《论语》, 言艺术就是考级, 言西方就是英语, 其结果就是舍本求末, 表面上有了技能, 却没有获得表象背后的神韵、艺术背后的浪漫和语言背后的文化, 最终也很难熏陶出那份宝贵的人文素养。常人吃饭要吃“五谷杂粮”, 教育也是如此, 倘能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有意识引导孩子们读一些文学、艺术等“无用之书”, 则能打开另一扇窗, 使他们有心情停下来欣赏平时无暇顾及和体验到的美好, 重新思索和回归到生活的本来意义上来, 这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

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软件 篇5

1、资源库类教育软件资源库加入了“组件”、“积件”的思想,便于教师自己组合必要的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设计,但有些资源库的素材方面选择不够精细,特别是不能针对学校的具体应用进行选择,没有按真正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组合。目前已经有一些资源库开始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资源库类的软件在研发中应该仔细研究教材中的内容、练习与拓展,并对学科进行必要的分类、组合。

2、教务类软件教务管理方面的软件如成绩分析、学生评价、课程评价、教师管理、排课、档案管理等软件与本校实际结合很紧密,此类软件在开发时应该对学校的教务管理有透彻的调研分析,特别提出的是,软件应该基于校园网的平台,各个管理模块间应该有顺畅的数据流进行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务管理自动化,

3、题库类软件学校对这方面的软件需求很大,为了会考、高考,教师们天天在书上、网上找题。有些题库中题的内容太过陈旧或更新太慢,造成教师不愿意去使用。目前一些利用Word的模板功能并且具有开放性的软件,教师还是乐意一用的。此类软件的题库应该随着大纲的变动随时免费网上更新,我觉得联合名校教师,开发网上经常更新的题库,还是有相当价值的。这种软件应该基于网络,使出题、考试、评分、公布等步骤一体化完成。

4、平台软件“自制课件”的兴起使平台类软件受到教师的欢迎,国内的方正奥思、凯迪、瑶光等都有他们的用户群。我认为教师在采购时主要考虑价格因素、易用性和平台间的兼容。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改革 篇6

当然,关于教育的讨论更多地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很多观点直接冲击了目前流行的教育观。但是我发现,有些观点却显出对教育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

首先,关于教育改革,很多人觉得教育改革好像触犯的是教师的利益,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当前最希望教育改革的一个是受教育者,一个就是教师群体。虽然改革可能会把教育推向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必然会加剧教师的危机意识,再想混日子恐怕是不可能了。那么为什么教师也希望改革呢?

主要是因为目前教育行业的一系列制度维护的不是一线教师的利益,而是一些教育管理部门的利益。单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每一年,学校要招很多高价生,在我们这个北京的普通中学里,中考成绩没上分数线的进来要交3万元,学校一年招新生200人左右,高价生有40人左右,光这笔收入就多达100多万。

可是这笔钱究竟怎么用的?领导说教委要求大部分上缴,其余学校自己支配。交到教委的那笔钱,一般教委也会再用到学校的发展上。作为一线教师,我没有理由不相信领导的说法,但具体情况怎样,好像没有人明确告诉过我们。无论一年这笔收入有多少,我们的工资、福利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从理论上讲,学校的主人应该是教师,因为主要是教师的劳动使这个学校得以存在和发展。但事实上,教师在学校处于一种被领导管理和监督的地位。目前中学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校长管理和监督教师是理所当然的,关键在于这种管理和监督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出来。在学校里,教师被动地接受领导的管理,教师的意见对学校的发展影响很小,所以教师普遍对学校的“大事”反应冷淡。现在教育行业的改革其实已经使教师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小学教师已经开始下岗,初中教师开始过剩(这只是现象,至于教师是否真的多了,是另一个问题,暂不涉及),高中教师也已经实行聘任制,聘不上的有可能去教初中,或者转岗。一个教师要想在学校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有意思的是,所有的改革都没有触及学校二线职员和领导层。相反,领导的工资大幅增长。当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时,教师要被扣工资(而不是奖金,因为没有什么奖金),领导则不受任何影响。改来改去,对教师的监督加强了,可是谁来监督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向谁负责?

所以,教师是希望改革的,但希望的是公平的改革,触及问题实质的改革。而且,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把教师当成学校的主人,而不是单纯被管理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有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教师收入的问题。有一阵子,教师被列入了高收入阶层,我们私下里对这个结论颇不理解。当然教师当中是有一些人的收入很高,但主要是靠常规工作之外的额外劳动,这种额外劳动是直接面向市场的,所以当然要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所以他们的收入是正当的,合理的,应该的。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他们的高收入部分主要是非常规收入,并不能代表教师这样一个特定职业阶层的收入。我们学校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学校,教师常规收入主要有这样几部分:国家财政拨款部分,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职务工资,这一部分是根据职称确定的;另一部分是根据工作量确定的,就我们学校来说,一节课的课时费是12~15元(根据所教年级和职称确定),一个教案8元,一个班的作业费语文这样的主科是30元(一般一名语文教师教两个班),历史这样的科目只有10元(一名历史教师一般教四个班)。第三部分就是一些杂项,微乎其微,对工资影响很少。全校的平均工资大概是2100元左右。在北京,这恐怕刚够小康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目前完全没有福利分房,除了公积金外,每月的住房补贴从80到100多元不等。除了常规收入外,当然还有非常规收入。主要是晚自习和周末补课费,两个小时的晚自习以前是100元左右。由于教委明令禁止学校收晚自习费,可是为了保证学校成绩和在全区的排名,又必须上晚自习。所以,这笔钱现在已经改由学校出,当然发到教师手里的就很少了。周末补课目前也按要求取消,但高三和初三的学生如果不在学校补,就会到校外补,其花费更高,所以学校依然周末补课,但是必须打着校外补习学校的名义,而且学生自愿参加。周末补一节课80分钟,150元。这样算下来,这笔非常规收入有800到2000元不等。但是,能得到这笔收入的人占所有教师的比例大概只有10%,平均到所有教师身上,一个学校教师的平均月收入不会高于2500元。这样一个收入水平在北京仍然属于中等偏下。

第三个问题就是教育改革究竟触犯了谁的利益。对一线教师而言,我们希望有良好的管理,有效的指导,民主的氛围,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应该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和主要拥护者。但目前的教育改革似乎不但没有维护教师的利益,从根本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却引起了教师的普遍反感,这不能不引起制定改革措施的人的注意。如果单纯强调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而制度不得当的话,很可能进一步助长教育向功利的方向发展,教师将沦为名副其实的“服务者”(这也正是目前很多人强调的教师应该具有的意识)。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只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自己服务的目标,这样的教育还会有什么前途?目前的状况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育改革的政策时,很少触及教育行政部门自身的利益,教育改革总是先拿教师的利益开刀。难怪这些年教育行业年轻人流动得特别快,没干几年,就转行了。一个行业不能吸引年轻人补充新鲜血液,这个行业会快速、健康地发展吗?

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篇7

教育孩子, 父母和社会都有责任, 但当前教育的主要症结在于,多数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希望的那种模式去发展,却从未想过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潜能。

在踏入社会生活前的短短十几年中,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呢?大量的专家学者给了我们无数的答案。笔者曾与一位在大学做教授的专家就这一问题长谈许久,那次谈话的内容,至今还给笔者以极大的启发。

其实,孩子除了温饱外,最要紧的莫过于以下的教育需要。

1. 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这是语言的教育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学习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正常的孩子,不到七八岁,就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了。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习一门外语,掌握一门外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学习外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地重要和迫切,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难精通。还有,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是游戏,同时学习多种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对孩子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外来语。

2. 孩子需要认识生活环境,这是环境的教育

孩子对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现象都会有好奇心。最初,孩子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就已足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人是爸爸,那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桌面,这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那是船……孩子逐渐长大,对环境的认识便会增多:妈妈陪我的时间最长,爸爸只有晚上才回来……孩子的好奇心扩大得很快,有些孩子还未认识家、学校和他生活的城市,就开始认识地球和宇宙了;孩子还会好奇过去和未来;好奇森林里的鳄鱼和蟒蛇,也好奇要靠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胞和原子。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感知到环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会着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给他带来方便;火是热的,最好远远躲开,如果把火控制在火炉里,可以炒菜、烧开水;坐着汽车可以到公园,就不必走路……这是孩子最初对环境的利用观念。

孩子对环境认识得越多,就越想控制和利用,这就是科学发明的起源。而孩子对环境的观察和认识, 片面且肤浅,深入的认识就非靠读书不可了,如果这时父母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和认识生活环境,鼓励他阅读,孩子将会自信地进入成人世界。

3. 孩子需要发展想象世界,这是创意的教育

为什么孩子整天玩玩具、打游戏机却不觉得寂寞,因为他觉得玩具和游戏人物是他的朋友,他们和他一样,会饿、会渴、会哭、会笑。孩子读童话故事,或者听父母讲故事,会很快融入故事情境之中,故事里的人就是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是从幻想游戏中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学习做人做事的。

为什么有些事情成年人会觉得单调、乏味,很简单,多数成年人童年的幻想世界太过狭窄──他们的童年时代很少或没有读过、听过童话故事,束缚了他们想象力的发展,长大成人后,自然显得缺乏创意。显而易见,多看科幻和童话故事,可以丰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强孩子创作和发明的能力。

4. 孩子需要学习做事做人,这是品德的教育

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 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自己愉快,别人也愉快;相反的,不会为人处世,自己难过,别人也难过。和自己相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许多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样和自己相处,不但讨厌自己,也不喜欢自己。其实, 不喜欢自己的人,说明他不能和自己相处。

当然,和别人相处得好也不容易。人和人在一起,学习、游戏或者工作,都难免会有些冲突。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让步,怎样让步,让多少,都是很难的选择。做一件事情,如果纯粹只是个人的,不妨埋头苦干。但如果一旦牵涉到他人,就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这些都是做人做事较难的方面。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做人做事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孩子,父母应及早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的处世原则。

5. 孩子需要认识人生,这是生活的教育

“长大后我要做什么?”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显然,孩子们通常是从看电视卡通片和电视连续剧,讲故事和连环漫画时开始有这种想法的。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们最早认同并着力模仿的对象,而这些主角的冒险经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们最早想要体验的生活。上学后,课本中的人物,科学家、将军、艺术家、企业家、政治家……都是他们想模仿的对象。当孩子们对向往的目标流露钦羡之情时,父母就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道路千百条,条条大路通罗马,每条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这种意思。

6. 孩子需要培养智慧,这是聪明的教育

有的人累积了许多经验,却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的人读了许多书,却不能从中得到感悟;有的人可以及时获得各方的消息,却不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有的人被浮华的世界所迷惑,却看不出其中的意义,这样的人,就是人们常说的缺乏智慧的表现。

智慧,简单地说就是创造新东西、创造新观点的能力。拥有智慧的人不但能更快地从现象、信息、知识及经验中读出不同的意义,而且能从中发展出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作品、新的观念。创意是智慧的表达,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不错,有些人的确比常人更富有创意而被认为拥有智慧。但是,大部分智慧还是靠后天训练得来的,和语言能力一样,训练孩子的智慧,要从小做起:指导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和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更进一步是训练他质疑他人和自己的观点,推翻他人和自己的做法,然后试着引导孩子发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训练孩子的智慧,需要由小而大,由易而难。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要加以鼓励,成就感的获得是孩子努力向上的原动力。

7. 需要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这是气质的教育

会说俏皮话的人,会说笑话的人,善于自嘲的人,常常被看作是富有幽默感的人。虽然这些与幽默有些沾边,但还是不能全面地说明什么是幽默感。

其实,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复宁静的能力;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很象弹簧对汽车和飞机的作用,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崎岖的道路上行驶,震动才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着陆。幽默感不管对人对己都是润滑剂。当你沮丧或热衷于某些事情的时候,幽默感将平抚你的情绪,使你恢复往日的宁静。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他的智慧释放出的是清风,是清泉;他的智慧不会让你太过悲伤,也不会使你太过兴奋,甚至可以说,幽默感是人生的智慧境界。

做父母的人,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要有孩子?是为了延续自己的血脉,继承自己的产业?还是为了自己开心的缘故,为了满足一己情绪上的需求?如果是这样,孩子就只能是父母的欲望或怯懦心理的投射。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声称爱孩子的父母往往错误地教导自己的子女,他们不但给孩子灌输妒忌、仇恨与野心,还会怂恿错误的人生观和对社会的对抗情绪,甚至以宗教或意识形态的名义把人放在你死我活的位置上。

事实上,在孩子幼小心灵上播下种子的往往是父母,看看眼下有些孩子慵懒和忧郁的面庞,再想想孩子的将来,反躬自省,就看你眼下播下的是哪一类种子了,是智慧是聪明是自私还是狭隘,说到底,这都是父母内心观念的投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教育? 篇8

问题是如何加强。一个常见的惯性思维是开设专门的法治知识课程。应该承认,专门的法律教育课程当然是有意义、有作用的。国家与学校可以通过专门的法治知识课程将法律教育的基本要求进行系统体现,学生也可以在专门的法治知识课程中对基本的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等有一个相对系统的学习。但专门的法治知识课程作用的发挥,往往不取决于课程本身的科学、系统、有效,而是取决于课程之外的因素。比如,专门的数学课程自身就足以让学生学好数学,因为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数学虽然也要联系生活实际,但其自身就是自足的。但法律则不同,法治知识是实践性知识,生活中到处可见法治知识的运用。也就是说,法治教育必须打通专门课程与生活中法治实践之间的通道,使法治知识教学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互相印证。如果专门课程中所学到的法治知识在生活中得不到印证,或者说现实生活中法律的运用是对课程中法治知识的否定,学生就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就会认为法律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条文,是地地道道的“纸老虎”。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考试等方式留住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一做法背后的逻辑则是将法治知识学习变成了换取分数的工具,学生重视的不是法律而是分数。显然,通过考试来强化法律学习的做法,无法强化法律的神圣性,根本不能达到加强法治教育的目的。

学生最直接的生活就是学校生活。学校不是法外之地,同样有法律的显身。专门的法治知识课程要想得到真实的法治教育效果,必须有学校生活的支持与配合。也就是说,法治知识课程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生活的法律质量,取决于学校是否能够做到依法治校。反观现实,我们不难发现,依法治校在很多学校依然是遥远的梦想。很多学校,校长一言堂,校长不是法治与民主的维护者,而更类似于“封建领主”,什么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超越于学校规则之上。在很多班级,也是班主任、任课教师说了算,甚至班长都成了特权人物,法治精神在班级生活中得不到体现。对学校生活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学校生活中将法律视为儿戏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义务教育法》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准设置重点班,但现实中有多少初中不在违法设置重点班呢?不是不知道法律规定,而是根本没把法律规定放在眼里。

教育需要什么 篇9

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科技的产品, 具有高技术性。但是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种纯技术来学习, 是与学生的学习认知方式相违背的, 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 要体现的是其为人们服务的方便性以及实用性, 也正是这样一种工具, 使得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上, 目标应该是“能用电脑为我们服务”。

课程改革早已将信息技术课程融入了综合实践的活动中, 期望计算机课堂能够注重学生的实践经历。但是, 从笔者这些年的一些听课经历和对一些计算机教材编写的研究来看, 这种与实践的融合, 还是比较缺乏真正的实用性。从教材来看, 能够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有相应的生活应用实例的设置, 但总体来说缺乏系统连贯性以及较为儿童化的专业术语解释。而从大多数的课堂来看, 情境教学, 合作互助等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法都有渗透, 但缺乏实效性, 虚的东西比较多。

因此, 我们在思考, 信息技术课我们应该上什么?从简单的电脑结构认识, 到基本的文档学习、网络应用, 再到制作ppt、flash等等, 从内容上来看是明确的。但从形式手段上来看, 应该抛弃那些为知识内容而知识内容的课程。于是, 我们要在现在的课堂中注入新的内容载体——即完整的小学阶段计算机学习与综合研究性主题相结合的校本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如图1)

从图1的关系中可以看出, 设计综合性的研究主题活动, 能够有效地将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做到整合, 而这种整合, 应该首先是学科间的。整个课程的定位是利用学科的横向知识的联系, 计算机教师应与学科教师加强沟通, 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 合作教学。这样来开发适合儿童特点的、纵向的校本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这样的信息技术课程, 我们认为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实用性, 有助于提高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品位和价值。

这种研究型的学习模式, 正是新课程提倡的信息技术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融合的有效途径。这也同样要求我们学校配套资源建设要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出发:教师能提供相应的主题学习素材;电脑教室配备打印机、复印机等可供展示作品的设备。

●信息技术课, 我们怎样上

(一) 术语儿童化——技术性的知识要知道

“在FLASH中, 用 ( ) 来决定每秒播放动画的画面数。”

A、帧B、帧数C、帧频D、画数

这是去年我区小学综合考试中的一道信息技术科的选择题。当时一个学生这样说到:“老师, 在电脑上我会做啊, 可是这道题我还是不会选, 这些名词我看不懂什么意思。”

的确, 这些专属名词如果从实际的电脑操作过程中抽离出来, 学生可能就显得有些无助了。但是,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抽象的名词赋予有趣和生活化的理解, 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于是, 在我的课堂上, 我有下面的解释:

动画为什么能动?是因为几幅静止的图象连在一起, 快速地放映, 就感觉他动起来了。像电影一样。时间轴里一个小方格叫一帧, 一帧对应一个画面。就像眼睛一闭一睁就对应两个静态画面。就是2个帧。那么以多快的速度反复播放, 能达到动的效果呢?于是联想到频, 生活中用频表示速度的快慢。那么帧频就是一秒钟能播放多少张画面。

这样一来, 学生就很清楚了。可见, 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中, 特别要注重将那些复杂的, 专业化的术语, 通过通熟、易懂、形象的儿童化语言告诉孩子。这种从细节入手的教育正式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需求, 特别是照顾到了中下层的孩子, 因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正是因为这些技术上的语言形成了学习电脑的障碍。

(二) 合作有价值——主题内容要值得研究

1. 主题内容要有意义, 有内涵

通过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 能让学生获得研究的体验, 并从这样的研究中, 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在合作研究中, 学生不仅体验到电脑的便利, 更通过研究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发展更广阔的视野。这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经历是最宝贵的。

例如, 低年级的学生要认识基本的电脑构成并熟悉简单的操作时, 可以从应用一些学习的软件开始, 像一些简单的画图软件, 儿童学习软件等。让他们在有目的的操作过程中逐渐熟悉电脑。

中年级学生在学习制作幻灯片时, 整个学习过程通过研究珍惜动物展开, 从确定研究的动物对象——比如熊猫, 到收集有关熊猫的图片、文字资料, 最后制成一张张演示的幻灯片, 并对其进行修饰, 最后完成集体报告。像这样, 老师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世界关注的主题, 从而培养他们未来的、国际的眼光。同时, 锻炼学生的收集信息, 加工信息, 表达信息的能力。最后的报告是一种同伴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想象, 全班十几个小组针对各种珍稀动物的汇报——这样的教育大环境、大氛围, 对孩子的熏陶是不可估量的。这也许也是信息技术课堂带来的超越其本身学科的更为广泛的价值。

又如高年级, 通过设计珍惜水的动画, 与班队会德育教育以及语文课堂水资源的文章相结合, 组成一个横向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平台, 这样的研究主题是从综合处事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上升到一个大视野的角度。

2. 主题内容要有知识上的可持续性

以往的教学几乎是每课一个知识点对应一个情境, 显得较为散乱。如果能通过一个长期的任务性主题将整个本身就有连续性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这种大任务的形式, 为学生提供了做大研究的可能。

比如说, “动漫设计”是小学5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深圳版教材) 。知识点是从一开始的认识动画软件到最后利用flash中的各种制作工具做出动画。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 从本学期一开始, 我们就引导学生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动画设计的大任务:例如结合深圳即将举行的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欢迎世界游客到来的动画。于是整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设计如下:

(课本知识点摘自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编著的信息技术课本, 海天出版社社出版)

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连续学习, 每个小组的动漫设计均已完成, 整个过程也贯穿进了所有的教学知识点。这个过程中, 最值得一提的要属学科教师的参与其中——其实“迎接大运会”是这个学期中整个学校的一个德育性活动, 与其说信息技术课中借用了这一时事性的主题, 倒不如说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一起共同参与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同样的, 低年级的可以通过电脑学习迎大运, 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制作幻灯片迎大运等等。如此, 好像整个学校都行动了起来。

(三) 方法都知晓——互助机制要照顾全体

信息技术课堂上, 一个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学生在学习操作过程时, 掌握速度的不统一。在整个课堂中, 要照顾到这种差异, 关注到全体, 靠教师一人是不行的。

一些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往往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 而一些接受的慢的同学往往因为没能跟上一节课的步骤而使整个后续软件的应用学习都不能深入, 甚至失去学习电脑的信心。所以我们要利用有效的合作资源, 可以以小组的形式, 让学的快的同学去帮助暂时落后的困难的学生, 使他们之间形成一对一的互助。因此, 在我的课堂上, 我有意的将座位的编排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而组成互助小组。

(四) 评价看得见——材料袋要记录全过程

课堂评价要落到实处, 就必须评之有物。有效的评价我们要考虑:

学生究竟会不会做?这是首要的, 可以借助学生填写研究过程的汇报单检验。让学生尝试回忆写下今天课堂学习的操作步骤, 细节和感悟。

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过程是否愉悦?有没有经历合作、互助?学生做得怎么样?这是对学生作品的综合性评价。诸如此类的评价, 可以通过参考学生的材料袋进行, 比如, 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 材料袋中逐步积累到到如下作品:研究主题的图片文字资料、研究内容的幻灯片提纲、幻灯片作品打印集、同学间的互听报告评价等,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从中做出评价。

●信息技术课, 给学生留下什么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 我们期待的, 是学生不仅仅是因为电脑好玩而喜欢上电脑课。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上, 要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 去体验更多超越本课程的价值:

1. 小学生, 大研究

这个研究要通过“电脑”来协助完成, 也有其他学科性知识的参与。让学生在这样的研究中学习整合, 学习合作, 学习统筹安排。

2. 小任务, 大责任

通过信息技术课堂,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型引导:比如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道德) , 电脑制作中的创造 (利用技术的创新能力培养) , 从而培养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方面高度责任感。

3. 小课堂, 大社会

信心技术课堂所教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是有限的, 但透过这个知识, 让学生体验的主题研究却是世界性的、跨越学科的、与社会接轨的。

参考文献

[1]许新海.澳洲课程故事.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需要什么 篇10

准确把握国情是基础。谈及国情,必然需要考虑学龄人口规模,也需要考虑政治体制、经济水平与文化传统等。但国情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学龄人口的流动也在发生变化,为此必须滚动预测分析学龄人口变动格局,为教育决策提供可靠基础。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须认识到现代化是一个进程,成就有目共睹,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依然迫切,尚存在诸多薄弱领域和环节,因而教育现代化研究必须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把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坚持问题导向是根本。指标与数据在实证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实证研究基于指标的同时,需要超越指标。超越指标,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把指标与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影响因素关联分析,避免就指标论指标,也就是要把指标与“事”结合起来,增强指标分析的解释力及指导力;二是要不局限于指标,从制度层面思考,研究预警机制、协同推进机制、地方激励机制以及学校改进机制的建立。这也就要求实证研究不能仅仅关注教育发展水平,还要关注进步程度与政府努力程度,既对存在显著差距的指标提出预警,又能激励先行地区向高水平方向发展,同时也能激励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加快发展进程。

细分分析维度是关键。从国际上看,实证研究在方法上注重时间维度的连续性、年度纵向数据分析的同时, 越来越意识到空间尺度不容忽视,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成为研究的关注点,并体现在政策实施监测评价、国家或地区治理研究中。我国作为一个大国,教育政策实证研究必须考虑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细分省、市、县(区)不同层面的问题。同时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实证研究要细化研究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目标及其策略。比如京津冀重在协同、一体化发展以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圈;一带一路重在推进整体对外开放以及国际化、文化交流;而长江经济带注重适应产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区域的战略定位不同,教育政策的实证研究在指标、指标—因素关联分析及制度安排研究重点上也都应不同。

教育需要什么 篇11

你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经历,带孩子出去玩了大半天,你累得精疲力竭,问孩子玩得开心吗,得到的回答是我还没玩呢。这是怎么回事?估计你要爆炸了。你似乎也知道该给孩子什么,可这痛点又在哪里?

电子亮屏带来炫酷的互动游戏,适时通话的便捷交流也都貌似顺理成章地拿走了孩子的课余时间,这不仅仅使孩子视力下降戴上眼镜,更甚的是隔绝了孩子和自然交流的可能。10年前,想带孩子出去玩,会有孩子问,那边有电源插座吗?现在的孩子会问,那边有wifi吗?孩子真的被电子产品绑架了,我们有什么方法把孩子拉回到现实,这不是耸人听闻的担忧,每个家长算一下虚拟世界控制孩子的时间便会惊心。

孩子缺少与自然的交流,也就缺少了人最原初的创造力。看看树林里还有孩子在玩耍吗,你会问我们还有树林吗?这正是问题所在,我们远离了自然,孩子自己没有办法方便地融入到自然中去,社区路口不会有自然流淌的小溪,森林退让成人工公园,我们如何让自然的趣味把孩子从虚拟世界中拉回来?

问题都摆在这里。

父母带孩子出去,陌生环境中的亲情培养弥足珍贵,也无可替代。另外要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个标准一种活法,这很重要,孩子在相对单一的价值观里,很难有换位思考的可能。那么难道从没有走出大山的孩子就不会调节自己和换位思考吗?大山的孩子,整个生活和他获得的信息都是一个标准,而当下的世界,浮动信息太多,各种碰撞,成人尚需梳理,也会混沌,何况孩子。也许你会问,难道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不同吗,身边都是不同呀。人在日常中已习惯各种存在,很难去觉察,这就需要更大的差异来帮助看见,等再回到日常中,会对周遭进行新的认知,这是旅行的意义,同时也是自然教育不可或缺的社会部分。

只和家人出去,孩子常会觉得玩耍还没开始或者不尽兴,因为小孩在进入青春期之前,基本上是渴望群体的,只有集体玩耍才觉得开心。同时因为对外部世界的新奇和探究意识,所以有强烈的冒险欲望,群体也会助长这种欲望。自然是多样、复杂和不断变化的,还有生命力的玄妙,这最适合孩子深入其中。自然教育常使用体验教育的手段来完成传达,正是基于群体、冒险和自然这三点,这是仅靠父母完成不了的任务。

孩子需要群体性的自然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父母的心目中,自然教育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普拉特罗

六岁男孩的爸爸,其子嘎嘎攀岩、金沙江皮划艇、滇藏线到拉萨等,跟爸爸一起经历了较多的户外运动,也曾多次参加自然教育课程。

何伟

潜水教练、少年铁三教练,深圳家长、移居大理;儿子蓝星11岁,跟父母潜水、徒步神山等,自然历练多,性格颇成熟。

胡小琼

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未未八岁,喜欢滑雪等户外运动,经常旅行、露营、徒步。多次参加户外机构的活动和自然教育课程。

图丁

女儿图图八岁,六岁开始参加冬季的滑雪儿童学校,去年开始学习攀岩,性格开朗好动,经历过较多旅行、露营、徒步。多次参加自然教育课程和营地生活。

TOPIC 1

性格塑造VS 技能培养

作为家长,你认为自然教育是性格塑造还是技能培养?

如今,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自然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也很希望带孩子能参与其中,但是他们也同样有很多困惑和迷茫,小编为此采访了一些带孩子参与了多次自然教育课程的家长,来聊聊父母们所理解和喜欢的自然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

普拉特罗:性格塑造肯定是基础目标,但我认为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当然性格是内在的,是心理、是心灵。自然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我觉得培养出来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身心互动,技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参与方式,一点点坚持,长久了以后,孩子的技能肯定会有提升和培养。但如果一味为提高技能而去塑造孩子,如果只是把孩子交给一个专业技能机构去培训,家长忽视家庭教育也就是陪伴教育,家长不到自然里去体验式陪伴孩子成长,我认为这样长大的孩子,他会对生活失去灵性和心灵想象力,他很有可能失去最好的成长机会。

何伟:说到教育,首先应该是以好的人(性)格塑造为基础,能力培养不可或缺。只有培养了孩子健康的人格,才能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发挥出正面的作用。但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不能割裂也没有谁先谁后,而是综合发展的。我以为好的人格可以归纳为独立思考、积极面对挑战、善于发现、勇于承担责任、正面看待挫折、融入集体、开放思维、乐于接纳多样性、内心的平静……

在一个合适的教育体系中,能力的培养,或者可能说“开发”更合适点。孩子们(其实大人也一样)能在游戏中体验式地学习、适当引导潜移默化地学习会更开心、效率会更高!这种学习不设唯一标准,弱化成绩,应该会更能开发个体特质;这种学习在开发体能的同时培养心智;这种学习看重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求多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使得孩子们喜欢学习、养成高效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开发孩子各自的优势潜能,使得他们发现自己生命中真正喜欢为之付出的事情。

中国目前体制内的教育就像是经济,把分数和GDP放到极端重要的位置,孩子远离了自然的天性,只有自然教育才能成为最有益的补充,扭转这种局面。自然教育的理念是尊重人、自然、社会及有希望培养出能处理好三者之间关系的教育,应该是一个全面的教育,性格塑造和能力培养并重。

今天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勇气 篇12

黄老师是一个老教师,有着20多年的教学经验 ;文老师是一个年轻的老师,血气方刚,也正是充满思想和激情,并急需建功立业的年纪。黄老师用自己那套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对学生进行一点一滴的渗透,期望通过这样的教育去改变孩子,去润泽孩子们的生命 ;在追求高分数的同时,也在素质教育领域里不断地奔跑,不断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哪怕这样的改变会多少影响一点成绩,但也在所不惜。这是黄老师的坚持,他也一直按照这个模式在做。文老师则进行大胆的改革设计,在班级里引入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改革把竞争机制全面引入班级建设,全面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潜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竞争,只有各种“血腥的杀戮”,只有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血雨腥风”和人生竞赛,完全不见素质教育的踪影。当然,有竞争必然会有结果,文老师的班上的成绩斐然,成为了当年学校明星班主任,甚至在全县大出风头。改革取得了实效,这也是家长和校长们需要的结果。当前的教育也是如此,分数才是硬道理,没有分数不谈教育,谈教育就之谈分数。

很显然,黄老师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教育并没有错,并不认为自己的教育就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因此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切都还没有完,几年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而文老师更不示弱,“我坚信,二班的学生在校园里可以打败一班的学生,走到社会上,依然可以打败他们,因为我传授给他们的是一种理念。”然而,事实没有像文老师说的那样乐观,历史证明也给文老师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的教育理念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16年后,2个班级的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老师班上的林可为坐上市长宝座而买凶杀人被拘审、陆彩霞窃取另外一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机密触犯了法律、余强因为没有混出头而精神崩溃住进了精神病院 ;相反,黄老师班上的学生尽管很多生活平淡,但在同学聚会中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满足于快乐。这一切,显然都得益于当初文老师那套在学生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竞争思想和意识,唯有成功才是硬道理 ;而文老师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成才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此时,黄老师再次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文老师,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成为英雄,平和的生活和工作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状态。我更想说的是,英雄不是建立在将对手踩在脚下的基础上———英雄不是打出来的。”

这篇文章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话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勇气。无疑,教育是对生命的感化和润泽,而不仅仅是残酷的单一的激励和训练。黄老师敢于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素质教育,坚持一些人文教育、人本教育理念,不断地润泽学生的生命和灵魂,甚至哪怕让学生考差一点也在所不惜。这才是真正的教学勇气,而这种勇气是需要一种自我牺牲精神,更需要一种淡定的人生态度和品质,还需要一种毅力去坚守。

黄老师和文老师的较量,这是两种教育的较量。如果说黄老师代表传统派教育,那文老师则代表改革派教育 ;如果说黄老师代表素质教育,那么文老师则代表应试教育。黄老师的传统教育中坚守了素质教育的成分,而文老师在革新教育中却又坚守了应试教育的成分。这两种教育,最终经过学生在人生旅途中的表现,证明了一个问题,即真正能润泽学生生命的、真正能给人的一生发展和奠基的是素质教育。高分数,仅仅是在人生求学升学过程中能保障一个好学校和在求职过程中能保障一个好单位,但并不能保证你会有一个幸福的生活与好人生 ;真正能润泽生命为人的一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则是素质教育理念中的各种文化素养,这个素养贯穿一个人生命的始终。无疑,作者是非常睿智的,当人们都在攻击谩骂应试教育、都在羡慕外国教育的时候,作者却把这两种教育物化为两个鲜活的教师形象,以黄老师和文老师3年教育的“拼杀”与对抗为切入点,在简单的线索和白描中带领广大教师走进他所思考的教育话题,也带领大家深深反思当前教育现状利与弊,告诫每一个教育者应该在教学中坚守什么、抛弃什么,需要以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教学课堂、对待自己的班级、对待自己的学生,以什么的教育姿态去润泽学生的生命。

掩卷沉思,不禁开始反思当前的教育改革。不论是高效课堂也罢,还是最近流行的翻转课堂,其实质都在坚守一种纯粹的分数教育,完全背弃素质教育和人本教育,忽视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和内心体验,这样教育在现在确实能够给学生、家长和学校一份满意的答卷,能够让学生能够进入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学校。但是,这种忽视人的生命成长、内心体验、心理发展的教育是否能够润泽学生的生命,是否能够泽被学生的灵魂和生命,还是一个难以言说的事。当前的教育,就像文老师一样,急功急利,急需建功立业,甚至在学校与学校、地区与地区竞争中“杀”红了眼睛,谁能立刀橫马,唯有分数,分数才是教育的根本。教育必须谈分数,必须谈考试,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必须坚持的一个真理,但是,只有分数没有素质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教育,是对人生命成长和一生不负责任的教育。

2014年年初媒体以《四川理科状元流浪街头,称世俗生活很无聊》为题报道了凉山某县理科状元刘宁的生活近况。据报道说 :8年前,刘宁以近650的高分成为凉山某县理科状元,考入中科大,但是毕业后的刘宁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而拒绝从一般的工作做起,他说“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我宁愿不工作”,于是开始了他四处流浪的生活,这一流浪就是4年,没有钱了父亲就给他卡上打一点生活费,几乎所有的流浪生活都在网吧渡过,甚至除夕只买了零食在网吧度过,甚至认为“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我觉得很无聊很没意思”,这样的话居然出自一个县理科状元之口、出自中科大毕业生之口。可见,教育如果完全没有素质教育,只有分数教育,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虽然刘宁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青年人在生活中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挫折就开始迷茫、不知所措,甚至选择轻生,无疑,这都是教育中没有注重素质教育引导和没有润泽学生的生命而导致的。假如教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责任教育、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做人处事教育等,这些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迷茫与困惑,就能很好地处理挫折与无奈,就能为孩子们的人生保驾护航,这是黄老师在教育上的期待,更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助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给学生一生生活与发展奠基并保驾护航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明天的教育,才是真正贴近规律的教育。因此,教育不能仅仅只有分数,更需要有更多的生命元素熔铸在教育里面,而这些更多的教育元素在平常教育中不能与分数相提并论,更无法同日而语。

两个老师的较量,两种教育的期待,一针见血、力透纸背地刻画出当前功利教育的危害,这样的教育改革如果不得到及时地纠正,如果不能及时刹车,悬崖勒马,危害的将不仅仅是几个学生一生的幸福,更多的将把这种危害波及到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去。当很多人都在争论某些教育改革、某种教育现象的时候,作者没有停留在这样毫无意义的争论上,而是另辟蹊径,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揭示这些违背教育规律做法后给孩子们未来人生带来的影响。尽管这仅仅是一种科学的预测,但无疑很多教育界人士都肯定这样的预测,都认为这样的预测是对的,是违背教育规律必然会出现的结局,于是才有这篇文章被很多教育界人士所追捧。当然,这样的预测是振聋发聩的,是我们每个教育人都必须深思的,当前的教育究竟该何去何从,作为教育者个体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否则,真要等到20年的时间验证才相信这样的教育是错的,亡羊未补牢,必将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果,谁也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结果。当前的教育不仅不能解决“钱学森之问”,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问题都解决不了,那才是教育真正之罪。

上一篇:导管安全下一篇:教育的在线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