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教师智慧

2024-11-21

教育需要教师智慧(精选7篇)

教育需要教师智慧 篇1

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 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 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 时时在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 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而这精彩的生成, 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预设, 离不开教师的智慧引领, 下面本人就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间隔排列》中的一个片断谈谈自己的想法。

情景再现:

教者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信息资源, 为学生呈现“小兔乐园”的童话情景,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得出:间隔排列的物体, 两端的比中间的多1。继而引导学生猜想“像这样排列的物体是不是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并进行验证, 最后得出规律。此时, 教学并没有嘎然而止, 教师即时引领, 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入。

师:噍, 老师这儿有一组图, 却发现它们的个数不是相差1, 知道为什么吗?

生1:因为他画了4根小棒和4个圆片, 都是4, 所以相等。

师:那到底在什么情况下, 两种物体的个数就相等呢?想自己探究一下吗?

学生探究, 交流汇报:

生2:我沿直线方向画了一组图形:☆○☆○☆○, 发现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只要不一样, 它们的个数就相等。

生3:我想补充一下:我们可以把☆○看成一组, 这样正好是3组, 正好相等。

师:这种方法大家听懂了吗?他是把一个☆和一个○看成一组, 我们可以叫分组法或一一对应法。 (老师顺势圈出3组图形, 并增加2组)

师:五角星和圆的个数还相等吗? (相等) 如果继续添加下去, 相等吗?

生4:相等。

生5:不一定

师:为什么不一定相等?

生6:第一个是五角星, 最后一个必须是圆, 一一对应才能相等。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是这样吗?如果最后一个是五角星呢?

生7:五角星的个数就比圆的个数多1。

生8:肯定会多1, 我们可以分组法去想:最后一个是五角星, 那前面的五角星和圆正好一一对应, 所以五角星的个数就比圆的个数多1。

师:看来, 用一一对应法可以很清楚地让我们知道两种物体的个数。

师:回顾一下, 在什么情况下两种物体的个数就相等了?

生:两端物体不同时, 它们的个数就相等。

师:是啊, 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物体或图形, 当两端物体或图形不同时, 它们的个数就相等, 除了这种情况还有其它的情况吗?

生9:我发现围成圈时, 两种物体的个数也一样多。请看:

师:数一数, 一样多吗?围成圈时两种物体的个数怎么会一样多呢?

生10:我们也可以把小棒和圆看成一组, 正好有5组。

生11:我们想象一下, 其实把这个圆剪开后, 就可以变成这个图形, 也就是两端物体不一样的这种情况。展示作品:

师:大家同意吗?很有思维含量的发现, 把掌声送给他。

生12:我发现在正方形上画三角形和圆, 三角形和圆的个数也相等。

生13:我发现三角形上也有这样的规律。

师:同学们真聪明, 我们把圆、正方形、三角形这些图形都叫做封闭图形, 比较一下, 封闭图形上两种物体或图形的个数有怎样的关系? (相等)

师:原来在封闭图形上排列的规律和在直线方向上排列的规律是一样的, 都属于两端物体不一样的情况, 对吗?所以它们的个数怎样? (相等)

回顾反思:

教师适时引导, 把研究“直线方向上两端物体比中间多1”的规律引向了自主探究“直线和封闭图形上两种物体个数分别相等”的规律, 通过在直线上和在封闭图形上两种情况的联系, 突出了本质, 完善了规律的认识, 同时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面对课堂, 我们要用智慧引领生成, 开放地接纳生成, 科学、艺术、有效地应对生成, 我们课堂才能让人看到令人叫绝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才能让人聆听到生命成长的声音, 才能捕捉到生命绽放中最精彩的音符。

教育需要教师智慧 篇2

教育需要智慧,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智慧的人才。

可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智慧的教育却比比皆是。教师侃侃而谈,板书写满黑板,学生正襟危坐,稍有骚动与喧哗,教师便拿起教鞭往讲桌上猛力一拍,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某位学生因某事犯了错,教师往往是紧抓不放,要么是面对全班学生,把他(她)批个体无完肤;要么是把其拎进办公室,一顿冷嘲热讽,甚至拳打脚踢。还有的教师会借题发挥,罗列出他(她)以前的若干不好。

凭心而论,有一点我们应该承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出发点应该说是好的,可结果却往往是不尽人意,落个教师生气,学生埋怨。说白了,这不是有智慧的教育,而是无能的高压。教师一旦运用了高压政策,也就宣布了他教育的失败。

育人的智慧实在没有什么奥妙可言,只要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并能改正错误就行了。然而,我们的学生因品德、个性、志趣、爱好等千差万别,同样的教育方法对他适合,却不一定对她适合。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也曾说:“即使煮一个鸡蛋,也有最好的方法。”同理,教育学生的若干方法中总会有一种最好的,因此,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要努力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曾经在报刊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学生,为了考试时“一鸣惊人”,趁黄昏时跳进老师的办公室偷试卷。正当她在寻找时,班主任进来了,她便抱着头“躲”到办公桌下。班主任见状,动情地说:“你不要露出你的脸,也不要说话,你回答我的问题,只点头或摇头就行。你来这儿是想找一件你想要的东西?”那学生点了点头。“这东西属于你的吗?”那学生摇了摇头。“不是我们的东西,不管自己如何喜欢,我们都不应该拿,对不对?”那学生点了点头。“记住我的话,你走吧。明天你来上学的时候,依然是个好孩子。”

你看,这是多么睿智的教育方式啊!师者语言的委婉与含蓄怎能不化为滋润学生心扉的股股甘露呢?那位学生在感动之余,又怎会不努力进取呢?

课堂生成需要教师智慧引领 篇3

一、教师不应被学生的情绪所左右,而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譬如教师满怀信心地根据课前预设开展教学时,学生却对教师的问题无动于衷或有心无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失望,更不能放弃,而是自己要有豪情和激情,还要耐心开导,想尽办法启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振作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等待。

有时学生答非所问,或者故意南辕北辙,就是答不到问题的点子上。这种情况要认真分析,谨慎应对。学生之所以会出现“不生成”状况,主要是这两种原因: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回答教师的问题,对自己的回答没有一定的把握;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不理解,感到无从下手、无法解决。对于学生的不生成,大部分教师往往将责任归咎于学生的不配合。很显然,这种归罪是错误的,也是无理的。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分析,灵活机动地处理。如果学生不生成是由于教师预设难度过大,学生无法“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话,教师就应以学定教,及时灵活地调整。首先降低问题坡度,将问题分解、细化成若干个有机联系的小问题。其次点拨关键思路,即在问题解决的最关键处加以点拨、引领。对于师生关系不和谐造成不愿生成、不能生成的境况,教师要施展教育智慧耐心疏导,要学会正面激将——激发斗志。只要教师采用正面、积极的激将法,学生会很快激发起斗志,就会被教师的激情和热情所感染。

二、引导学生科学思考,理性作答,努力实现从低端、浅层、低效生成走向高端、深层、高效智慧生成

有时候,对于教师所预设的问题,学生生成只是浅层次的,浮于问题的表面,没有真正体现数学思维的有序性、深刻性与灵活性,所生成的一些问题没有价值,没有思维含量。

学生之所以出现浅层、低效生成,首先是由于教师过于注重问题的情境性和趣味性,而忽视了情境只是问题的载体。其次,问题缺乏指向性。再者,学生思考问题时缺乏层次性与条理性,只习惯于从已知条件和目的中寻找答案,而不善于从多种假设和构想中寻找答案。只求同而不求异。第四,学生思维呆板,不求变通,回答问题不够灵活。不少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仅仅考虑到一些浅层的、表面的东西,略有眉目便不愿再多想、细想、往深处想,总想依赖和等待现成的结果。思维中不敢大胆地跳跃、转向,而是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思维懒惰的习惯。

要想使学生生成从表面化,低层次走向深层、高效,首先,要让教师懂得创设数学情境要有明确的目的。问题内容和形式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其次,要让学生回答问题有针对性,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漫无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思维方面抓起,使其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条理性、层次性。再次,要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掌握知识、懂得如何解决问题,更应该明了问题解决所需经历的数学思维过程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第四,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而且要让学生真切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积极引导学生从另类生成走向灵动、智慧理答,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

有些时候出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或合作研讨时所生成的观点、方法和策略有所偏差或错误,甚至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获得的结果或结论尤为“奇特”“别样”,这时就需要教师相机而动、因势利导,让学生从偏差、另类生成走向灵动、智慧理答。

数学课堂生成应该有其基本要求:生成必须是经过思考、有价值、有意义、符合生活实际的结果。数学课上,经常有学生做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而有些教师却基于“多鼓励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的态度,冠以“有个性”的美名加以赞赏,一概用“你真棒”“想法很好”做“糊涂裁判”,只注重评价的激励价值,而忽视了评价的导向功能。教师的评价导向错误,使学生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回答,误以为很科学,很有价值。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科学性的培养,及时指出学生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科学总结,理性作答。

要想使学生从偏差、另类生成走向灵动、智慧理答,教师首先要宽容接纳,鲜明引领。对于学生的奇特生成,教师在宽容接纳的基础上要态度鲜明地进行引导,以免失去了应有的“数学价值”。当然,这种引领既要指出学生的闪光点,又要给出思维的方向。其次,可以采用点击放大、清晰感受、理智筛选、激活“亮点”等策略。

教育需要教师智慧 篇4

高扬教育理想

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时代, 教育有了遵循自身规律运行的可能, 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更好地发挥引导功能, 引导社会更好地认识教育、理解教育和支持教育。教育不是功利主义和浮躁舆论的附庸, 教育者不应当低眉顺眼地迎合庸俗教育的观念, 而应当高扬教育理想的旗帜, 坚定不移地探索育人的本真规律。即使教育者不能改变世俗的教育价值观, 也依然可以改变自己,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民族基业的昌盛而进行探索。所以, 解决学生负担重的问题, 就是要从学校教育自身的改变开始, 让学校小环境影响并逐步改变社会大环境, 从而为教育创造更加优越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思维方式对于人们认识事物和指导行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教育的思维方式就是改变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重新建构破解教育难题的新的思维模式和坐标系。打破或者创新思维方式, 确立理解教育的思维模式, 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重要基础。

跳出教育看教育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发展受到社会运行的影响。同时, 教育的运行有其自我轨道和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教育者不能只是在自我封闭的系统内循环, 必须跳出教育来旁观教育或者俯视教育。如此以来, 才能对教育运行方式有清晰的价值判断。

站在世界发展的视角看, 国际教育已经汹涌澎湃地进行着变革, 并且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潜质的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

站在中国富强和民主发展的视角看, 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追求变成现实, 就必须探求创新型人才培养之真谛, 充分实现学校教育的变革与转轨。

站在社会现实的视角看, 当更多的人不是因为自己的优异学习成绩———如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翰·格登———而取得成功甚至是伟大成就时, 教育者就不应极度崇拜和畸形地追求学习成绩。

站在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视角看, 社会用人机制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才观, 不唯成绩与学历, 更加注重人的能力与素质。对此, 教育者就需要有真正意义上的觉醒。

不管什么样的视角, 都能够深深地刺痛教育, 都应当引起教育者去彻底反思:教育应当怎样走下去?

跳出线性思维

线性思维, 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 是指沿着一定的线型或类线型的轨迹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几千年的人类教育史上, 教育者运用线性思维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 正因为这种思维在解决某些简单问题上有效, 却造成了一种思维定式, 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解决。

比如, 认为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越高, 因而为了提高成绩, 就必须用增加学习时间的方式, 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被极端地延长到极限, 甚至必要的休息时间都被压缩和侵占。认为练习越多, 学习效果越好, 因而为了提高学习效果, 每一学科都布置大量的习题训练。认为学习压力可以完全转化为学习动力, 从而取得好成绩, 因此教师可以用周考、月考和数不清的小考来训练学生, 让学生毫无学习上的安全感。与高考无直接相关的科目不是被完全减掉, 就是被大大压缩……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教育的直线思维:只要耗费足够的时间, 只要强化训练, 只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本知识的学习上, 学生就会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减负则必须跳出这种直线思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依靠兴趣激发、依靠思维提升、依靠学科价值引领、依靠习惯支撑的过程, 学习成绩也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多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者不仅要努力改善学生的智力水平, 而且要创造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环境, 使每个学生达到持续学习和高水平学习的状态。因此, 非线性思维就能够多视角、多因素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有益的支持。

站在学生发展角度看教育

纵览几千年的中国教育, 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第一, 学校本位, 即教育者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设计教育, 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教育设计者的主观愿望取代了学生对于教育的需要和追求, 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存在价值, 正如厨师根据自己的口味做好了菜, 却全然不顾顾客的要求。

第二, 社会本位, 即学校培养的人总是按照社会的需要, 而没有从人自身的角度确定教育目标。由此, 教育者只会按照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育人, 而往往忽视了“人是目的”。

第三, 知识本位, 即以知识作为主要内容, 忽视学生更多素质发展内容。“文革”后, 国家恢复了中断10多年的高考制度, 回到学校、回到书本、回到课堂, 让更多的人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但是, 这段时间的教育只是一个否定“知识无用论”而归位的过程,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责任与使命的承担。而且, 这个回归过程, 大大强化了社会对于教育价值的狭隘性认识, 以至于这么多年来, 人们只是用知识的多寡来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 用分数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单一的人才评价标准, 必然导致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

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 教育者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 把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把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设计的出发点;回归为了人的教育, 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存在, 让学校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转向以人的素质发展为追求的教育, 用素质发展的标准来评判学生, 不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的支持, 而且让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宽广平台, 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最佳环境。

教育需要教师智慧 篇5

今天回了趟老家,下午又匆忙的赶回来了,俩孩子都有点不舍,回来的路上脸色明显有点阴,没办法儿子明天还要上补习班。

回来之后虽然不是很高兴,但还是好好的去做作业了。吃完晚饭儿子说:妈妈我的作业做完了,可以和小伙伴去玩会吗?我说:当然可以了,但是不能跑,不能做剧烈运动(今天刚不用输液,医生叮嘱了)儿子嗯着就出去了。回来之后我一看儿子脸有点红,就知道他跑步了,我很是生气,拍了他两下,拍之后就后悔了,今天又没忍住。我对儿子说:妈妈错了,不该打你。儿子说:妈妈没事,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也做的不对。就这样母子和解了。自从写日记,脾气好多了,以后要努力改正。

@五二班赵天宿妈妈 改变习惯都有过程,任何人都是这样,加油,坚持就有改变

河南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和谐智慧 篇6

在近几年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快速发展,高校师资力量也逐渐加强,高校两院院士数量年年攀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和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与日俱增。当然,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很多高校十分沉重的债务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发展,很多高校的人均教学资源因为招生人数剧增而显得严重不足。在全国高等教育大发展背景下,河南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当然,全国高校发展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也在河南高校中凸显出来。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人们在为取得的成就兴奋之余更应该思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高校规模如何发展更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校如何在规模快速扩大的状态下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如何彰显办学特色、避免千校一面;等等。特别是目前出现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现状,更紧迫地要求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研究解决上述问题。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高等教育大省,但还算不上高等教育强省。笔者以为,促进河南高校发展,办好河南高等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要周到深刻、富有睿智、审时度势、循序渐进。如何才能具体地运用智慧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呢?笔者认为,高校要重点思考如下四个辩证关系。

一、扩张与现实

为了寻找目标、明确方向、凝聚人心、实现梦想,高校应当制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无科学规划,大学的发展就会陷入盲目和随意的泥淖之中。综观国内高校,没有发展战略规划的似乎不多,而且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宏伟、构建庞大、规模超群的更是比比皆是。一些刚刚专升本的高校也制定出了用很短时间跻身省内一流本科院校、用很短时间位居全国知名本科院校行列的战略规划;一些老牌高校则制定出创建全国一流大学、世界知名大学的战略规划。为了实施这些战略规划,很多高校贷款大搞校园建设,不惜重金引进人才。这就显得一些高校的规划虽然宏大,但是有些盲目。他们不是实事求是谋发展,而是太过于追求跨越式发展,使得学校发展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出现盲目扩张现象。所以,高校应该切实地制定发展规划,切莫陷入一味求快、好大喜功的境地。

提高学校层次和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是很多高校都在努力的,也是值得人们称赞的,但学校发展必须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安南就曾批评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建设一流大学:“错误之处在于人们想象所有学生都能接受一流高等教育。没有一个国家能有这种财力。没有一个国家能有财力在10年时间内使大学数字翻一番,创建多所技术学院,提高其他学院的地位,并根据声望均等的原则为大学发展提供经费。没有一个国家担负得起让其主要的高等学校保持1∶10或更低的师生比率。”(《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虽然河南是一个经济大省,但目前并没有充足的财力来满足所有高校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高校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制定适当的目标,追求适当的速度,发展适当的规模。高校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教师素养的提升、学校品牌的积淀、学校精神的形成、学生品质的滋润等这些“软实力”的资源需要漫长时间的锻造和积累,是仅仅用钱买不来的。笔者认为,高校发展的内涵应当是办学质量的提升与进步,而后才是规模的扩大。就像一位学者所说的:“综观我们的大学,虽然在超规模地发展,但令人悲哀的是大学的文化精神已经奄奄一息,这使得大学在发展中目光短浅。大学虽然在为社会提供着人力资源,但大学的精神却失落了。”(《大学的改革向何处去》)这些确实是高等教育管理者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当前与长远

从日后升迁和展示才能的角度来看,很多高校领导者都希望在其任期内有一番大作为,留下一些为人所见、为人所赞的业绩,因此,一些高校领导者往往对一些短期的、耀眼的项目兴趣盎然,譬如征购土地、扩展校区、建造大楼、增添设备、改造校园、项目引进等。他们不惜人力、财力,全神贯注,倾力而为,然后可以凭借旧貌变新颜的靓丽校园来佐证或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干。但是,对于一些涉及长远发展的、需要积淀的事情则关注较少,如对办学思想的完善、教师素养的提升、特色专业的建设、学生成长的需求、学校制度的改进等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样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的基础设施、楼房场馆建设进程很快,硬件建设得很好,但师资水平、专业建设、特色凸显、校园文化等软件发展与硬件发展不协调。甚至,一些高校的负债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发展,如吉林大学原校长周其凤在2007年接受采访时就说:“我现在正带着吉大10万师生给银行打工,每年的利息接近两个亿。”

一所大学的崛起需要一代又一代负责任的领导者努力,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为这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高校追求快速发展的愿望毋庸置疑,但凡事总需脚踏实地,从现实出发。欧美一些世界一流大学,质量上乘,享誉全球,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走过了很多年的风雨历程,具有大量的人才储备、丰厚的学术积淀、成熟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管理经验。在整个社会领域中,教育是一项关涉千秋大业之事,基础性、缓慢性、长期性、内隐性是其本质规律。在教育领域中持有急于求成的心态、高喊跨越式发展的口号、实施揠苗助长的行为,对教育的发展都是有害的。特别是对于处在中原崛起中的河南高校而言,学校管理者们要从自身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调整情绪、理清思路,静下心来,遵循教育规律,结合社会需求,依据学校实际,确立发展方向,然后不急不躁、不愠不火、行有余力、沉稳坚韧地推进学校合理有序地持续发展。这是很多高校管理者明白而不好身体力行的简单道理,但它确实在困扰着一些高校的发展。

三、适应与引领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大学造就我们文明的知识先驱:牧师、律师、政治家、医生、科学家和文人、学者。大学一直是引导人们面对他们的时代的混乱的思想之家。”(《想象力:大学存在的理由》)这位先哲的判断是价值重于生存,尤其是在大学——这个造就“文明的知识先驱”的地方。他的话对于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仍有重要意义。一些大学为了原始的、粗糙的、初级的生存与竞争的肤浅欲望正在低首俯腰,他们附和着社会的各种趣味与需求,失去了大学本有的独立、自由。大学的使命是培养有自由精神与独立思想的生命个体,还是仅仅就是一个职业训练所?这是很多大学管理者可以清晰认知却不好回答的一个问题。它值得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思考,因为它涉及大学本质、大学精神,还有大学对社会的担当。

笔者认为,今日大学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就是来自政治、社会、经济之运作对大学精神的胁迫。一些大学已经自己放弃向社会提供价值导向的责任,他们把“为市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口号作为大学的全部价值,使大学生的独立自由精神教育日益淡薄。把握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适应与服务的事情,而是一个既适应又引领、既服务又批判、既融入又超脱的大问题。所以,河南高校在中原崛起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服务”,还有社会精神、价值的引导。“作为文化精英的汇集地,大学的批判精神可以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引领社会的发展。所以,大学与社会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形成一种张力,以防止大学本身的庸俗。”(《关于当代大学精神的思考》)大学如果因为陷入“服务”而“庸俗”,那是大学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学者肖川说:“如果在一所大学里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者它默默无闻地隐没于社会环境中,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大学没有尽到它的职责。”(《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原崛起对河南高校发展是机遇,更是挑战。如何在服务中原崛起的过程中保持大学本色、引领社会精神文化,是河南高校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四、形态与内涵

放眼今日的中国高校,外观形态已非早年可比,很多大学校园“幅员辽阔”,高楼鳞次栉比,学生规模可观。高校领导者在谈论学校时提到最多的(当然,也是引以为豪的)往往是有形方面的东西:学校发展如何迅猛,在校学生如何多,建筑面积如何大,固定资产如何雄厚……这些固然都是真实可见的,但内在的大学精神与学生品质是否与之一起迅猛发展则是另一个问题了。硬件设施现代化,办学理念现代化了吗?大学教师的课题经费迅速提升,他们的专业品质与学术素养是否也迅速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全面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全面了吗……对于大学发展而言,有形态的可见资源固然重要,但无形态的精神内涵更不容忽视,因为,一所大学的内涵才是支撑它的形态价值的根本。河南高校在发展学校内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关键是要把注重内涵的理念践行到办学的实践中去。形态和内涵本是不矛盾的两个方面,却在一些高校管理者的偏颇认识中发展成了矛盾,在学校实际管理中还愈演愈烈。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不仅仅在其数量,更在其质量。对于一名学生而言,其健康成长不仅仅需要漂亮的校园、现代的实验室、舒适的宿舍,更需要浓郁的校园文化、高尚的教师品质、科学的教学管理。当年西南联大环境恶劣、校舍简陋、设施奇缺,但教师业精而善教、文化氛围充盈丰沛、人文精神振奋昂扬,培养出一大批有志有为、有知有德的人才。时过境迁,我们当然不能苛求当代大学用西南联大的标准来建设、发展,但西南联大所带给我们的思考也不应中断。或许,西南联大能给地处偏僻、资金不足的高校以更多的启示。河南历来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对于更多的河南高校而言,现在还是刚起步的阶段,是韬光养晦、积淀内涵的阶段。他们只要能在改善大学外部形态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内涵的打造,耐心思考办学特色,悉心提升教师素养,精心打磨学科专业,就一定能受到人民的欢迎和其他大学的尊重。如果这样,河南省离从高等教育大省到高等教育强省转变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裴跃进,河南洛阳人,重庆文理学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教育,需要教师的自我拯救 篇7

这班孩子怎么了?

薛老师在追问,大家也在反思。冷静地审查这班孩子的外显情态,我们就会发现:案例中的孩子唯一的乐趣便是机械化生产作业;唯一的价值标尺就是有利于考试;唯一的牵挂和生存动力就是考试成绩;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本镇的一所好初中。他们除了分数,真的不再需要什么了,也无法再需要什么了。显然,这班孩子被模塑成了单向度的人,单纯为考试而生存的人。这种异常的心理症候,我们不妨可以称之为“考试偏执症”。

这班孩子为什么会普遍出现“考试偏执”倾向呢?孩子是不可能天生如此的,心理出现异常,仅仅归因到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原因在别处。案例中的家长害怕如果还给孩子一个健全快乐的童年,就会欠他们一个有所作为的成年,所以他们双管齐下追求高分:一是将孩子卷入没有止境的作业大战,鼓励他们以军备竞赛的模式去完成海量作业;二是强硬地向教师施加压力。逼迫教师对学生“横眉冷对”,铺天盖地地布置作业。案例中的学校要生存,要让人民“满意”,不抓分数也难。学校领导和众多教师顺应环境,现实得向原本处于地下状态的应试集团“投诚”了。我们不禁要追问:家长爱孩子为什么只为高分而疯狂?学校推行素质教育为何放弃对应试逆流的抵抗?答案很明确,因为镇上好的初中只有一所,入场券就是高分。至此,这班孩子出现考试偏执的根源已经水落石出:社会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缺乏!

看来,这班孩子是丢失自我情感的受压迫者,是科学主义教育的受害者。所谓“考试高手”、“英才”,不过是“问题学生”的代名词。非理性、非伦理的“功利文化”严重污染了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扼杀了学生生命的激情与柔情,使得他们出现了心理障碍:自闭与自傲,冷漠与麻木。情感之流已经干涸,情感的土壤已经沙漠化。他们只想也只能从考试中获得聊以自慰的“成功感”,人生唯一的乐趣。由于应试通道极度膨胀,他们和世界进行联系的其它通道,包括情感通道均被挤压而萎缩乃至关闭,天然的沟通触角也严重退化。学生长期得不到情感教育的滋养自然会成为“空心人”。值得关注的是,正是情感的弱化乃至缺席,加大了学生的考试偏执指数,考试偏执反过来又进一步冷却、沙化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发集体失语。由于成人的功利文化,在人的发展性价值和学习的目的性方面存在严重的偏差,直线思维、外部链接的结论对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产生了误导。学生被支离了自我,断送了尝试多样性、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断送了运行持续化真性成长的语文新教学的可能性。学生在对新型的主体真性教学、师生沟通方式不能作出响应,不能进行自我刷新,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了。

薛老师对考试偏执、情感沙化的危害性的认识是相当深刻而明晰的。职业道义感驱使他坚持不懈地采取了一系列“拯救”行动。薛老师不愧为一个顽强的抵抗者。他全力抵抗着学生单轨运行的惯性,抵抗同事好言相劝的同化,抵抗着学校“质量”定性的管理,抵抗家长工具逻辑的挤压。他无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执著于新课程全面发展人,真正发展人的理想,把学生的真性成长看得高于一切。他对学生的爱带有春天的企盼、暖流的温度、泉水的无私、绿叶的真诚。他还是一个可敬的血色骑士,今日教坛的堂·吉诃德。他单枪匹马向由社会、学校、家长联合推动的功利主义风车发起一次又一次勇猛的冲锋。但由于以功利主义为轴心的风车力量过于强大,注定在初始阶段,薛老师的奋斗会具有悲剧色彩。

薛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真实的学习,尝试新型的学习方式,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都是完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的,和当今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因而他的前途是光明的。“落伍”正是他的先进之处。孩子们也是有希望走出困境的,他们应该得到解放。教育,需要自我拯救。

一、坚守长线抵制,建设可持续合作的团队。学生小学前五年的考试偏执得到强化,已经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现在要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自然会出现强烈的防御性抵抗。试想,以一年的清泉去湿润五年的干涸,一年的小树去绿化五年的沙地,会有明显的短期效果吗?因此,我们必须打持久战。教育需要理想与信念,需要愈挫愈勇的斗志。我们应该洞悉:越难以抵抗,越表明需要抵抗,越是孤独,越证明抵抗的大众价值。教育本身就是慢的艺术。改变总在坚持之后,尽管会出现教育能量的“熵”现象,但有行动终有改变,有抵制必有扭转。我们要做现实中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实现有效的长线抵制,我们还需要搞好接力赛。以“理智的真爱”为内核,以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真性的成长为焦点,在前任和后任老师之间实施搭桥工程,形成共识理念,协和教学策略,缔结教学的历史共同体。小学和初中同为义务教学阶段,薛老师完全可以和初中的老师加强交流合作,完成同质衔接。

二、坚持情感教育,找到心灵沟通的良方。要能触动学生,改变学生,首先要达成师生情感的积极沟通。薛老师显然知道这个道理,也作了一些努力:既有生日礼物类的感情投资,又有假日通讯类的沟通途径。但是学生长期缺乏情感交流,出现了内在休眠性反应,没有作出教师所期待的回应。怎么办?要进一步唤醒情感功能,提升沟通效能,我们可以采用交往模式、情知教学模式、认知切入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可以尝试和学生共同训练同理敏感度,互动传递同理心。我们可以尝试确立、辨识“问题归属学生意识”或“问题归属教师意识”。属于学生的问题,可以依据团体动力理论,发挥领袖角色的影响力,连通其他学生的情感,直至对教师合目的性的教育作出明敏、强烈而丰富的响应。属于教师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找到连同师生心路的虫洞——师生情感的共振点,从而在顺应中改变学生。我们不妨从学生最关心的地方开始沟通,可以就是考试,就从考试策略谈起。另外,写信,也许是交流的好办法。孩子不给你写信,你就可以给孩子们写信。只要流淌真情,意味深长,成功发送“我向信息”,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考试偏执的危害性,明晰未来社会对于T型人才的要求,学生的心门一定会被叩开,情感理解和回应的阻滞、中断现象一定会被解除。

三、强化教育魅力,展现激动人心的美妙。当我们难以改变学生的时候,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个人的感召力是不是太弱了。此时,我们应该大练内功,强大自己的教育魅力:生长明晰的、善的教育信念;练就T型艺术才能;探索个性鲜明的“另类课堂”,引发内在冲突的“深度课堂”,使课堂秉有不可抗拒的引力、喷薄而出的能量;珍爱绿色孤独,汲取教育名著的养分,不断醇厚思想的浓度。同时,我们也可以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建立“思考之室”,通过匹配性的阅读来展现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可能世界的无限精彩,撑开学生狭窄的天地。我们还可以精心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们在成长于自然、生活于社会、认识我自己、陶冶于文化的过程中,体验到应试生活之外还有更令人憧憬与遐想的学习生活——天堂般的美妙、嬉游般的情趣、拔节般的快乐。到那时,语文新课程定能裹挟心灵,就不仅仅是吸引了。

如果我们还能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的长远着想,为他们学习方式、生存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借助于临床性策略帮助他们摆脱“习得性无助”的窘境;如果我们能够平移华德福模式,将学生智力的发展融入到他的精神和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去;如果我们保持了知识源头活水的清洁与滋润,使学生的知识学习、生理成长与精神成长三种力量协调共进;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阐释自己的教育新主张,广泛地寻求社会理解与支持,渐进改变整体环境和评价机制,使课标、教学、考试优化整合,我们就会有新的发问:这班孩子怎么了?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变化?

这种变化,首先要靠来自教师自己的改变。从点滴做起,从今天做起,从自己所教的班做起。

(作者单位:江苏通州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警察法律英语课程论文下一篇:银行人力资源管理